运动巨链:西方文明的秘密(科学史长篇连载兼答李约瑟问题)

楼主:高级思维 字数:506584字 评论数:22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运动审美的观念不止蕴藏于文艺作品中,也蚀刻在思想中,如果你没有把思想政治课上所学的全部还给老师,就会记得:“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即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前进运动。”这里面几乎都是关于运动的认知。继承自古希腊哲学的辩证法被认为比“形而上学”更优异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辩证法是“运动”的观点而“形而上学”是“静止”的观点。
高级思维2013-01-27 17:47:0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说古希腊人爱好运动,并不是说其他人就不运动了。古代体育运动首先是服务于军事,军事训练的特点是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完成规定的项目。以严格的体育训练,提高预备役少年的身体素质,强健战士的体魄,是冷兵器时代取得军事胜利的不二法宝。


斯巴达的体育运动就是以军事目的为主,斯巴达人强调体育的竞技性和功利性,采用全民皆兵的体育制度,所以他们在古代奥运会上获得的成绩最佳,但斯巴达人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成就。与古希腊比邻的波斯人的体育运动也是如此,波斯的儿童们从六岁起就送给国家进行身体和军事训练。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这些孩子就被强迫起床,奔赴广场集合进行身体锻炼。经过几年的身体锻炼,其中的优秀者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狩猎,在狩猎期间要忍受严寒酷暑,夜以继日练习行军、泅渡、打猎。不狩猎期间,这些少年按规矩练习射箭、骑马和竞技。我们可以合理推断,这种强制而严酷的身体训练,是不可能产生运动审美的。


希腊史书作者希罗多德曾经记录下了波斯人对古希腊人运动精神的惊诧。据说希波战争期间,一个波斯人听说奥运会优胜者的奖品不是金钱而是一顶橄榄枝花冠的时候, 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叹, “哎呀, ??我们前来与之作战的是些怎样的人啊, 他们相互竞技只是为了荣誉, 而不是为了金钱!”

这事也许是希罗多德说得有些夸张,也许是他那个时期还没有金钱奖励,古代奥运会发展到后期,难免不受到金钱腐蚀,后来的奥运会获奖者回到自己的城邦后会得到不菲的金钱奖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古代奥运会的衰落。


古代除了这种军事性的体育运动外,也有休闲娱乐的体育运动。我们古代最受欢迎,流行时间最长的运动项目是蹴鞠。蹴鞠最初是战国时期城市下层人民的主要体育活动,到了西汉,得到了贵族阶级的喜爱,逐渐风行起来。不过士大夫阶层通常对这些踢球的人是看不起的,称他们为“贱人”。到了唐宋时期,蹴鞠虽然广受欢迎,但是由直接身体对抗演变成了身体互不接触的比赛,这种蹴鞠方式对身体素质的培养效果就减弱多了。到了明朝,蹴鞠开始衰落,由体育项目成了花街柳巷的娱乐项目,直到清朝中叶最后灭绝。
高级思维2013-01-27 17:48:0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总体上来说,古希腊的体育运动与其它文明的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有几点显著的差别:
1、 古希腊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多是跑、跳、投等人体最基本运动,更讲究力量与速度的结合而其它文明的很多体育运动速度都不快,很多项目比较的是技巧和动作,比如日本的传统运动相扑、印度的传统运动瑜伽和我们的太极。
2、 古希腊体育运动的活动范围更加宽广,主要是户外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关联度更高。
3、 古希腊体育运动来自心底对运动的热爱,而不是强制的严格军事训练,只有古希腊才产生了强烈的运动和形体的审美。
4、 古希腊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是社会中上层,只有贵族和自由民才有资格参加,奴隶是不允许参加的。
5、 古希腊人的体育运动从孩童开始,直到成年也会广泛参与。其它文明的体育活动以儿童和少年参与为主。
6、 古希腊人的体育运动与知识学习是结合在一起的,他们教学往往就是在体育场和竞技场上进行。
高级思维2013-01-27 17:48:5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二、 动静对立的古希腊哲学家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伍德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让古希腊人有了足够的闲暇时间发展他们的业余爱好。在运动、搓污垢、泡澡堂子和刮体毛之余,这些人对世界和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让古希腊人在短短几百年时间里取得了精神文明的丰收,他们当中诞生了许多哲学家。


这些哲学家几乎都有参与运动会的经历,有的还亲自上场比赛并获得过奖项。古希腊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在他记录古希腊哲学家八卦消息的小册子《名哲言行录》中都是用第几届奥运会的第几年作年份的。英国著名喜剧团体Monty Python曾经拍摄了一部带有调侃意味的短片——《哲学家足球赛》,由古希腊哲学家队对德国哲学家队。
古希腊队的上场阵容是:
1.柏拉图(守门员)
2.爱比克泰德
3.亚里士多德(清道夫)
4.索福克勒斯
5.恩培多克勒
6.普洛丁
7.伊壁鸠鲁
8.赫拉克利特(中后卫)
9.德谟克利特
10.苏格拉底(队长、前锋)
11.阿基米德

德国队由马丁.路德担任主教练,他摆出的是4-2-4阵容:
1.莱布尼茨(守门员)
2.康德(后卫)
3.黑格尔(队长、后卫)
4.叔本华(后卫)
5.谢林(后卫)
6.贝肯鲍尔(中场)
7.雅斯贝斯(中场)
8.施莱格尔(前锋)
9.维特根斯坦(前锋)
10.尼采(前锋)
11.海德格尔(前锋)
马克思是替补前锋
主裁是孔子,两个边裁一是奥古斯丁,一是托马斯.阿奎那。


剧中的哲学家们上场后,颇有哲学家的范儿,不去组织进攻,不去积极拼抢,只是在场上无球踱着步,凝神谛视沉思着问题,好像完全没有在比赛一样。比赛一直拖着毫无进展,眼看着离比赛结束只剩两分钟,结果可能会是零比零的时候,阿基米德突然高喊起来:“我找到啦!我找到啦!”,阿基米德把球分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回传给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把球传给赫拉克利特!他过了黑格尔!赫拉克利特把球轻轻一拨!后门柱有人包抄!苏格拉底,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头球破门!苏格拉底的进球!古希腊人疯狂了!古希腊人疯狂了!苏格拉底凭借阿基米德一记漂亮的传中破门得分!德国队球员们向裁判申诉进球无效。黑格尔申诉说现实只是非自然主义伦理的一个先天附属品。康德从绝对命令出发指出进球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只存在于想象中。而马克思说这球越位了。但孔子不管申诉,直接吹响了终场哨声。
http://jandan.net/2012/06/18/philosophersfootballmatch.html
高级思维2013-01-27 17:53:5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哲学在古希腊称为爱智慧(philo-sophia),现代英语中博士一词Doctor of Philosophy就是来源于此。但我们最好不要望文生义,轻易把它和现代的术语划上等号,就此认为古希腊人一定比别的文明更爱智慧一些,更崇尚知识一些。当我们见到古希腊人的著作里提到“智慧、知识、科学”的时候,我们最好说古希腊人崇尚的“东西”和热衷探究的“东东”成了现代知识的主要源头之一,而不说古希腊人对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具备现代性的认识。这其中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不能弄反了。


古希腊哲学是从对自然界的猜想和理性思辨中发轫的,这些猜想和思辨被称作自然哲学。这些自然哲学家对世间万物的运动和变化有着深刻的体验,他们都是着眼于万物整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循环运动。

他们首先思考的问题是万物的本原是什么,本原(arche)一词在古希腊文中就有运动变化的出发点的意思,也有事物的内在部分的意思。有记载的古希腊第一位自然哲学家是生于第35届古代奥运会第一年的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年~前546年),他观察到水对万物生长的滋养作用,万物的种子都是湿的,猜测水是构成所有事物的本原,得出了万物是由水转变来的,最后又归于水的结论。


泰勒斯“万物源于水”的观点现在看来毫不起眼,但对古希腊人来说却是一个的进步,他没有给事物以 “神”这种超自然的解释,而是试图从杂乱无章的事物中还原一个本质的事物出来。
高级思维2013-01-27 17:54:4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据传泰勒斯是古希腊第一位天文学家,是第一个确定冬至日和夏至日的古希腊人,曾准确猜到过一次日食发生的日期。他观察天象时非常专注,有一天他抬头仰望星空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井里,刚好被一个女仆路过时看到,女仆嘲笑泰勒斯只关注天上的事,以至于看不到脚底的东西。泰勒斯的生活比较贫穷,人们以他的贫穷嘲笑哲学的无用。


相传某年泰勒斯利用自己的天文学知识,猜测到来年夏天橄榄会有大丰收。他提前以低价租下了周边地区的榨油机,垄断了榨油机。第二年橄榄果真丰收,但是大家手里没有榨油机,只有从他手里出高价租,泰勒斯由此狠赚了一笔。泰勒斯向大家证明了哲学家也可以发财(维特根斯坦除外),只是赚钱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而已。

这个故事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垄断的钱最好赚,连哲学家都能利用它赚到钱。也许西方哲学家的学术风格就是由泰勒斯奠定的,他们是仰望星空的人,他们不会关注那些三姑六婆,鸡毛蒜皮的琐碎,他们关注的是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
高级思维2013-01-27 17:55:3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泰勒斯开创的哲学派别被称为米利都学派,虽号称是学派,估计也没有多少人,知名的哲学家只有三位,和孔子的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比起来,简直就是寒酸得要命。泰勒斯的有个学生叫阿那克西曼德,他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水而是“阿派朗”,“阿派朗”是个抽象的名词,大意是指没有限制,没有定性,没有定形。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宇宙是永恒运动的,宇宙间所有事物都是由阿派朗产生,最后又复归到阿派朗。米利都学派最后的一位哲学家叫阿那克西米尼。


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约前588~前525年)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是具有定质的一种物质,是无限的、永恒的、运动变化的。气的通过膨胀和收缩两种运动产生万物,膨胀时,气导致热,极端情况下变成火,凝聚时,气依次变成风、云、水、土和石头。气是我们古代一直非常重视的概念,从先秦到清朝,许多思想家和科学家都对“气论”做出了他们的贡献,这也让“气”的意义变得庞杂岐多。“气”既指万物构成的成分,如《易传》中说到的:”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絪缊是指云烟弥漫的现象);也指人的生命本质,如《论衡》中说:“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还指思想道德的境界,如《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如果单纯从物质角度来理解,我们古代对气的认识和阿那克西米尼的认识是类似的。我们古代曾有把大地作为万物本源的看法,《管子》上说大地是万物的本源,水是大地的血气(《管子》上说:“地者,万物之本原……水者,地之血气……”)但是米利都学派没有人认为土或者大地是万物的本原,因为土不具备水、气等物质那么鲜明的运动特征。
高级思维2013-01-27 17:59:11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与米利都隔海相望有一座叫萨摩斯岛的小岛,这个小岛上诞生了一位后来极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70年~前497年)。毕达哥拉斯游历很广,据说他曾到过很多地方,从古巴比伦、古埃及吸取了不少东西,但这些东西和科学有什么关系,我们不得而知。

毕达哥拉斯创立的学派是一种数学神秘主义学派,这个学派有着宗教的性质,有很多奇离古怪的教规,他们认为世界万物与数有着神秘的联系,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众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能自己运动的数就是灵魂。毕达哥拉斯所说的数只包含正整数,他认为:
“一”是所有数字的源泉,是宇宙的创造者。
“二”能够朝着两个方向运动,把“二”称作运动或相加。
“三”是事物过程的开端、中间和终结,是世界万物都具备的规律。
“四”是神圣的心灵,是永恒运动的根源,同时物理对象是由点、线、面、体这种“四”的流动过程产生出来的,点运动产生线,线运动产生面,面运动产生体。
“五”是雌性和雄性的结合,是婚姻,因为奇数是雄性,偶数是雌性,五是第一个偶数“二”和第一个奇数“三”之和。
“六”也是婚姻,因为它是二和三的乘积。
“七”是出生和成熟机会,因为人在母亲怀孕七个月后出生,出生七个月后长牙齿。
“八”象征友谊和爱情。
“九”有着阻止数字变成十的力量,是数字“十”前最后一个数。
“十”是最完满的数,是自然的根源。
高级思维2013-01-27 18:19:1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毕达哥拉斯对数学最广为人知的贡献是他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度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度的平方。这一定理在中国叫做勾股定理,来自于《周髀算经》,赵爽和刘徽分别对其做出了证明,西方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据传毕达哥拉斯杀了一百头牛来庆祝此定理的证明,所以这个定理又被称为“百牛定理”。为了庆祝定理证明成功而杀一百头牛的故事不太可信,按现在牛肉20元一斤的价格计算,一头牛大约重800斤,一百头牛就价值160万元,而现代数学奖最高的两个奖项沃尔夫奖才10万美元奖金,菲尔兹奖才1500美元奖金,一百头牛的价值远比这俩奖项的奖金高,叫“百牛定理”还不如叫“最牛定理”恰当。虽然毕达哥拉斯为他的证明骄傲,但没有直接史料表明他的证明水平如何以及他是否深刻的理解了证明方法的普遍作用和意义。
高级思维2013-01-27 18:20:09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毕达哥拉斯学派另一数学成就来自于无理数的发现,他们最初认为每样东西如长度都是可度量的,只要找到一个度量单位,任何东西都可用这个度量单位的整数倍表示出来,但他们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中发现了例外,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2的平方根,它们之间不存在一个共同的单位长度使得边长和对角线都是这个单位长度的整数倍,即边长和对角线是不可公度的。这一发现被称为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也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危机。


因为他们的哲学是建立在整数基础上的,他们能够接受整数和整数表示的分数(有理数),但现在出现了一个2的平方根这样的无理数,出现了一个可以直接摧毁他们教派基础的数字,可想而知这会对他们的信仰造成多大的冲击。为此,他们决定严守这个秘密,不准教徒泄露这个数字的天机,万幸的是,还是有教徒口风不严,把这个秘密抖露了出来,从此一传十,十传百,成了全国皆知的秘密,这为古希腊的数学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现在我们对数的理解已经远超古希腊人了,有理也好,无理也好,我们只管学,如果我们停下来反思一下,为什么要对数字进行这样的划分?为什么毕达哥拉斯学派能够由几何图形发现这个不可公度性,而其它文明没有做到这点?虽然没有直接史料证据,但我想这和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强调比例,和古希腊对美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高级思维2013-01-27 18:20:56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数学神秘主义并非古希腊所独有,它一直是我们古代非常显著的传统之一,《周易?系辞上》论述古易揲蓍草取卦、卜筮之法时提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写到:“昔在包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 蔡沉在《宋元学案》中说:“顺数则知物之所始,逆数则知物之所钟……知数即知物也,知始即知终也。”明朝的朱载堉(1536年-1611年)说:“夫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理由象显,数由理出,理数可相倚而不可相违。凡天地造化,莫能逃乎数”。
高级思维2013-01-27 18:35:0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数学神秘主义对科学的数学化既有心理上的正面引导作用,让古人更着重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世界,也有误导科学进展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为了强调数的地位,把不相干的事物进行胡乱联系,强行凑“数”。如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字“十”是完满的,为了达到“十”的完满,在古希腊人当时明确区分九大天体外生造了一个叫“对地”的天体来填补数字”十“的空缺。我们古代也存在此类问题,如《灵枢?邪客》中说的:“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在这里明显没有关联的事物,通过数字被强扭在一起,当这种联系建立后,古人往往就满足于这种联系,丧失了对数学进行更深研究的动力。
高级思维2013-01-27 18:36:06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神秘主义精神与科学探索精神往往是如影随形的,都是人对自然界好奇心的一种表现,如果你去新华书店看看就会知道,科普书的摆放位置往往距人类未解之谜,不明飞行物等读物的摆放位置只有一步之遥。

爱因斯坦在《信仰自白》一文中说:“人所能体验的最美和最深刻的东西是充满神秘的感情。这是宗教和艺术、科学中所有深刻追求的基础。我认为,体验不到这一切,即使不像是一个死人,那也像个盲人。在我们经验之外,隐藏着为我们心灵所不可企及的东西,它的美和崇高只能间接地、通过微弱的反光抵达我们,感受这些,就是宗教。只是在这种意义上,我才是个有宗教感情的人。”


杨振宁在一次接受访谈时说:“当我们发现自然界的一个秘密时,一种敬畏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好像我们正在瞻仰一件我们不应瞻仰的东西一样……因为它具有一种神圣的色彩,一种力量的张力,当你面对它时,你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感觉:它不应该被我们凡人窥探到。我一直把这种情结看做是一种最深的宗教情结。”所以我们对神秘主义的作用需要更细致的分辨,不能一棍子打死,如果这些东西都被“唯物”掉,谁能说想象力和热情不会跟着被一起倒掉?
高级思维2013-01-27 18:36:5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的“显学”,教徒甚众,曾显赫多时,存在了好几百年,也许是因为不可公度量的发现,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数是万物本原的观点,转而发展出了十种对立是万物本原的学说,而动与静的对立赫然其中:
有限 无限
奇 偶
一 多
右 左
雄 雌
静 动
直 曲
明 暗
善 恶
正方 长方
毕达哥拉斯学派还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和谐宇宙论:宇宙中心是团火,所有天体按和谐的比例紧紧围绕在以火为中心的周围运动。天体运动会因为速度不同而发出不同的声音,速度慢的天体发出浑厚的声音,速度快的天体发出高昂的声音。如果天体运动会发出声音,那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这个声音呢?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回答是我们出生后就听到这些声音,已经习惯了天体运动的声音,所以长大后就感觉不到这些声音了。
高级思维2013-01-27 18:37:38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是一位比较另类的哲学家。他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本来应该继承王位的,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却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也许因为他出身不凡,赫拉克利特非常清高孤傲,几乎看不起所有思想家。

他评价古希腊人普遍尊崇的荷马时说:“应该把荷马从赛会中驱逐出去,并且加以鞭挞”,他对毕达哥拉斯也是嗤之以鼻,说毕达哥拉斯博学但没有智慧。这种孤傲和离群索居也造成了赫拉克利特的文风晦涩,他的思想难被人理解,被称为“谜一样的人”。


赫拉克利特把世界看成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种火是一种转化的过程,“一切转化为火,火又转化为一切,就像黄金转化为货物,货物转化为黄金”。赫拉克利特的运动思想比米利都“三人组”更加激烈,米利都学派虽然认为万物都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但气和水作为万物的本原自身是可以静止的,而他的“活火”天然就是运动的,本身就是作为运动过程而存在的。


赫拉克利特还强调“一切都处于流变之中”,他认为“我们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流不断涌到你身上”。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后来把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进一步极端化,提出人即使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一次性的运动”这种观点非常极端和独特,只有在能够敏锐地感受到事物变动的古希腊人中才出现,这正是古希腊哲学的魅力根源之一。
高级思维2013-01-27 18:47:1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这个学派如此热爱运动,片刻不得安宁,以至于后来被柏拉图嘲讽说:“但是无人会去与自称熟悉赫拉克利特原则的那些爱菲斯人讨论这些原则,或者如你所说,这是荷马的原则,或者更加古老的原则,与这些爱菲斯人谈话就好像与疯子谈话。


与他们的学说相一致,他们处在永久的变动之中;他们不能安详的思考一些论证或问题,或者平静地回答问题,连用负数来表示这些家伙的安静程度都嫌太大。你一发问,他们就从箭袋中拔箭向你射来,用神谕般的格言作答;如果你想得到有关这些格言的解释,马上就会被另一句格言钉死,或者被一些新造的比喻钩住。


无论与他们中的哪一位讨论都不会有任何结果,他们相互之间讨论这个问题也不会有任何结果;但是,他们在讨论中或在他们自己心中都小心翼翼地不留下任何确定的东西。我想,他们一定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他们要与之奋斗到底、竭力逐出这个世界的东西了。” (《柏拉图全集第二卷.泰阿泰德篇》王晓朝译 人民出版社)
高级思维2013-01-27 18:48:4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赫拉克利特的哲学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影响深远。德国理论物理和原子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立者之一、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者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1901年-1976年)曾把赫拉克利特的“活火”比作“能量”,他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物理学在某些方面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学说。如果我们用‘能量’一词来替换‘火’一词,我们差不多就能用我们现在的观点一字不差地来重述他的命题。能量实际上是构成所有基本粒子、所有原子,从而也使万物的实体,而能量就是运动之物。”(《物理学和哲学》)


201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美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社会生物学”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Wilson)在他的自传中第一句就说:“大自然,她不断变化着。”他提到自己童年的印象时说:“迷人的童年记忆未曾泯灭,但是它却留存在赫拉克利特式的思潮中。在这思潮中,所有的事物都不断地变化,包括原先想象中世界的运作方式,以及我心目中人类在世界上的地位。”


赫拉克利特对黑格尔影响也非常大,黑格尔曾这样说:“在我的逻辑学中,没有赫拉克利特的命题是我未曾采纳的”。尼采也把赫拉克利特引为自己的先驱。
高级思维2013-01-27 18:49:3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1857年马克思致拉萨尔的信中提到赫拉克利特时说:“我对这位哲学家一向很感兴趣,在古代的哲学家中,我认为他仅次于亚里士多德。”不用怀疑,赫拉克利特对你也有影响,因为你学习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一条重要的原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换成赫拉克利特的话来说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团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运动观点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任何事物都是时刻不同的,那人类有没有普遍性、连贯性和一致性的共同认知?如果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此次和彼次,彼时与此时,彼地与此地,彼人与此人,彼岸与此岸没有一点相同之处,那我们有没有普遍共同的观念?我们在某一瞬间说明了某件事物,而这个说明到了下一瞬间就完全无效了,那么我们的知识从何而来?我们如何能够把前人和他人的智慧产物应用到随时面目全非的世界?


为此赫拉克利特提出了逻各斯(logos)来解决问题,他隐约有了规律的意识,逻各斯就是运动和变化共同的规则,是按一定的尺度、大小支配运动的。
高级思维2013-01-27 18:50:2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虽然古希腊哲学家普遍爱好运动,但是也有不爱好运动,不擅长运动,喜欢对运动唱反调的,有一哲学派别就特别反感古希腊人爱好运动的传统,这个派别被称为爱利亚学派。学派的先驱色诺芬尼(Xenophenes约公元前565年-前473年)是有记录的第一个抨击古希腊人竞技体育传统的人。


色诺芬尼对体育运动获得的荣誉和奖励远超过智力活动而忿忿不平,他说:“如果一个人在奥林匹亚——宙斯的庙就在那里靠近比萨河边——参加赛跑或五项竞赛得胜,或者在角力时得胜,或者在激烈的拳斗中得胜,或者在那些被称为全能竞赛的可怕的比赛中得胜。这个人便会在公民们眼中充满荣誉,会在竞技场上赢得显赫的地位,会被邀请参加城邦的盛筵,得到珍贵的奖品;如果他在驾车比赛中获胜,也会得到奖赏,然而他却没有象我那样值得受奖,因为我们的智慧优于人或马的体力。


在这件事情上人们的意见混乱不堪,而重视体力甚于重视智慧是不公正的。因为纵然在人们中有一位优秀的拳击手,或者有人在五项竞赛或角力中获得冠军,或者赛跑得胜(赛跑比别的竞技更加重视敏捷),可是城邦却并不因此而治理得更好。当一个人在比萨河边竞技得胜时,城邦得到的幸福是很小的,因为这并不能使城邦的库藏充盈。”


色诺芬尼还抨击荷马等诗人对神的拟人化描写,认为诗人把神描绘得像人一样运动是对神的玷污,他心目中的“神没有和人一样的形体和器官;神永远在同一个地方,根本不动”,他认为“神用不着花力气,而是以他的心灵的思想使万物活动。”
高级思维2013-01-27 18:51:3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更大的“反动”力量来自爱利亚学派的奠基人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5世纪中叶后)。他把古希腊人感受到的不断运动变化的经验世界斥为非存在的,真正的存在是既不产生也不消失的,是固定不动的,是完整的,是没有终结的。非存在是个别的,特殊的,私人的,人只是用感觉掌握它,无法对它进行思考和表述,能通过思想思考和语言表达的才是存在的,“思想与存在同一”。


巴门尼德的哲学出现得非常关键,给只注重运动和变化的古希腊哲学带来一阵风暴,直接把古希腊哲学席卷到抽象思辨的领域,形成了运动和变化与静止和永恒截然对立的观点。巴门尼德像盘古一样,把古希腊人的世界劈成了两半,一半是存在的思想和理性的世界,一半是非存在的经验和感觉的世界,两个世界像天地一样对立起来。


有了这种对立,就产生了意见和真理的问题,还产生了经验感觉和思想理性的问题,感觉来自随时变动的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人的感觉是变化不断的,所以它只能提供叽叽喳喳的意见,而思想是对不动的存在进行思考,所以它通向永恒的真理。


我们读书时学到的“规律是真理,它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是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的相对静止的内容”的真理观最初的源头就是巴门尼德。
高级思维2013-01-27 18:52:19 发布在 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