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惊梦(《明末那些事儿》之二),历史上最纠结惨烈的“三角虐斗”

楼主:赤脚踏沧浪 字数:308190字 评论数:300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南直隶地图



江北四镇

淮、海战区,以东平伯刘泽清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淮安,下辖淮安、海州等十一个州县,负责向北边的山东一路进取;
徐、泗战区,以兴平伯高杰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泗州,下辖徐州、泗州、亳州等十四个州县,负责向西北的河南归德、开封一带发展;
凤、寿战区,以广昌伯刘良佐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临淮,下辖凤阳、寿州、临淮等九个州县,负责向西边的河南陈州、杞县一带进取;
滁、和战区,以靖南侯黄得功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庐州,下辖滁州、和州、庐州等十个州县,负责向河南南部的光州、固始一带进取。
赤脚踏沧浪2015-04-03 11:46: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赤脚踏沧浪2015-04-03 11:47: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赤脚踏沧浪2015-04-03 11:50:5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徐州、泗州战区 高杰为司令官。
赤脚踏沧浪2015-04-03 11:55: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淮安、海州战区(大致也就是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地点)
赤脚踏沧浪2015-04-03 13:03:5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凤、寿战区,以广昌伯刘良佐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临淮,下辖凤阳、寿州、临淮等九个州县,负责向西边的河南陈州、杞县一带进取;
赤脚踏沧浪2015-04-03 13:08:1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大将黄得功)


滁、和战区,以靖南侯黄得功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庐州,下辖滁州、和州、庐州等十个州县,负责向河南南部的光州、固始一带进取。



赤脚踏沧浪2015-04-03 13:15: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17】

第三章 马士英的愤怒(6)

▲▲ 马士英愤怒了
短短几天内,在史可法的周密谋划下,南明的军事防务体系很快按部就班建立起来。
这充分展示了首辅大学士史可法掌控大局、主持国政的超人才干。南京政府的局势趋于稳定,江南的人心安定了下来。
对于以上的部署安排,有几位老兄却心情不爽。
当然,首先是言官李沾,他梦想获取更高的职位(部委级),但只得到个太常寺少卿的闲差,心凉了半截,自然愤愤不平。
其次是诚意伯刘孔昭,他的目标是进入领导层核心圈。五月初三监国朱由崧让南京重臣推荐内阁大学士人选时,刘孔昭就曾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抢着毛遂自荐:“诸位,诸位,你们看我怎么样?”
不想被史可法毫不客气给驳了回去:“本朝无勋臣入阁之先例。”
刘孔昭来个烧鸡大窝脖,不禁满面通红,青筋暴涨,气呼呼地说:“即我不可,马瑶草有何不可?”
“瑶草”是凤阳总督马士英的字。
大家一阵默然,谁也没提反对意见。马士英就这样进入了内阁。


当得知自己入阁的消息时,马士英的反应并不是欣喜若狂,而是勃然大怒。。
虽然被授予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使这样显赫的官职,但他的实际工作仍是总督凤阳等处军务,是一个地方官。
朱由崧能够登基称帝,谁是第一功臣?几个漂亮的虚衔就能糊弄得了一个老江湖?让我马某人去扬州做督师(总司令),栉风沐雨,流血流汗,想得美!你们自己怎么不去?
气急败坏的马士英决定上书,要求到南京面见监国朱由崧。他也不管朱由崧同意不同意,星夜就带兵从凤阳出发了。
一路上,一千二百余艘战船,浩浩荡荡,由淮河驶进长江。五月九日马士英到达南京城,再次上书敦促朱由崧速登帝位。同时,将不久前史可法所写的那封指责福王“七不可立”的书信偷偷交给了朱由崧。
这是一件特别不道义的事!太过奸诈、阴险和毒辣。


史可法又恨又气,肠子都悔青了,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把柄抓在人家手里。他知道因为迎立问题,南京政府已经形成以马士英和自己为首的对立两派,从万历年间开始的祸国殃民的党派之争今天又一次可怕地上演了。
史可法心脏一阵针扎似的痛。他知道,如果不能迅速弥合对立两派的关系,别说中兴大明,南京政府的生存都岌岌可危。
这些天,史可法脑子里一直盘绕这个问题。为了团结马士英等“立亲派”,他上书弘光帝请求封赏黄得功、高杰等武将爵位,并在朝堂多次称扬马士英的功劳:“总督马士英再整残疆,力撑半壁,频年讨贼,望重劳深,应予特赏。”
同时,他又亲自致信马士英,向他推心置腹:“马公,在此生死存亡之际,黄、高、二刘四将尚难以做到齐心保国,必有一位重臣前往镇抚。今日之事,非可法与公,谁任之者?”
他从国家前途、民族大义出发,殷切期望马士英能够顾全大局,出外督师,但得到的答复却是:
“我治军宽,容易扰民;公威名素著,淮安士民仰慕您的盛德,如同盼望神明慈父。督师江北,非公其谁?”
见马士英执意要留在朝中,自己再坚持下去,只能激化与马士英的矛盾,于己于国均无益处。特别是江北四镇官兵还没有进入划定的防区,正四处流窜,互争地盘,祸害百姓,朝廷也急需派大臣前往调停和制止。
史可法不能再犹豫了,他立即去拜谒弘光帝,主动提出渡江去扬州督师,效命疆场。


史可法出外督师的消息传出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还我史公!”
“何乃夺我史公!”
苏州吴县秀才卢渭等人伏阙上奏,为史大人鸣不平,力言朝中不可无史公。因为江北,是朝廷的门户;而南京,则是朝廷的厅堂。门口外有人而厅堂内无人,怎么能行呢?
有人气愤地说:“秦桧在内,李纲在外,大明的国势可知了。”
这是拿马士英比作南宋祸国殃民的奸相秦桧,而把史可法当成了英勇抗金的民族英雄李纲。
但不知什么原因,同意史可法出外督师的弘光帝就是不收回成命。
这更激怒了关心国事的南京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几百人成群结队联名向弘光帝上书。在这些热血青年心目中,史可法乃是“救时之宰相,济世之忠良”,只有史大人在朝廷主持国政,大明中兴才有希望。
连忻城伯赵之龙都对弘光帝说:“我昨天经过扬州亲眼看到高杰在攻城掠民。高杰本是马士英接应过黄河的,应该派马士英前去调停。”
正入朝陛见弘光帝的江西、湖广两省总督袁继咸也支持这一提议,认为马士英前往淮扬最合适,因为马士英和四镇总兵官关系密切,而史可法与他们则素无来往。
弘光帝却沮丧地说:“怎奈马士英不肯前去……”对拥戴自己继位的大恩人马士英,朱由崧真不愿勉强他离开南京。在朱由崧的心目中,是史可法去扬州,还是马士英去扬州,又有多大差别呢?
可正是这个错误的决定,使弘光政权内部的正邪力量发生了根本逆转,南明官员之间同室操戈、窝里争斗的闹剧从此拉开了帷幕。


赤脚踏沧浪2015-04-03 18:18: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18】

第四章 江北四大牛人(1)

首辅大学士史可法自请督师扬州,很多历史书上说他是“心不自安,以避士英”。
其实,重要的是,史大人认为,在当前局势下,稳定压倒一切,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和衷共济,群策群力,才能打破僵局,完成恢复中原、中兴大明的事业。既然与江北四镇关系密切的马士英不愿前往,督师重任,舍我其谁!
督师淮扬,最关键的任务是调停冲突。作为一个协调者,史可法不知疲倦,一片赤城,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在史大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为了理想和信仰,忍辱负重,委曲求全,鞠躬尽瘁,百折不回的无私奉献精神。
就在弘光登基的第二天(五月十六日),忧心忡忡的史可法向皇上辞行。
他想跟朱由崧解释一下那封书信的事,但对于朱由崧人品缺陷的过分渲染和全面攻击,让史可法又怎能剖说得清楚,他把涌到嘴边的话又强咽了下去,只是痛苦地摇了摇头。
弘光帝朱由崧倒很客气,语气温和地说:“先生代朕兴师雪耻,一定要赏罚严明,爱护百姓,禁止军兵掳掠。”他传旨加封史可法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改任兵部尚书,并命令百官在郊外为史大人饯行。
督师大学士史可法推辞了百官的饯行,携带二十万两白银,率领刘肇基、李栖凤、于永绶、何刚等几员将官,心情沉重地踏上了前往扬州的征程。
一路上,史可法愁肠百转,思潮翻滚。


史可法的祖父曾做过知州,为官清廉,家中不富裕。史可法的父母一心盼望能生个光宗耀祖的孩子。万历二十九年(1601),母亲尹氏梦见忠烈千秋的大英雄文天祥来到她家中,于是生下了史可法。(《明史》说“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
长大以后,史可法处处以文天祥为榜样,决心做一个对国家忠贞不二的人。因此虽然家境贫寒,但苦读不倦。
天启元年(1621),年轻的史可法赴县赶考,住在一座古庙里。这天傍晚,风雪交加,严寒彻骨,时任督学的东林党人左光斗视察学政,也来到这座破庙躲避风雪,见廊下的小屋内,一个书生伏在书桌上睡着了,桌上正好有他刚写成的文稿。
左光斗拿过文稿一看,不由暗暗点头。他脱下暖烘烘的貂裘,盖在书生身上,又为他轻轻掩上屋门。出来跟庙里的和尚一打听,才知道书生名叫史可法。
到了考试的时候,当点到史可法的名字时,左光斗目不交睫地注视着他。等考卷交上来,果然文采出众,见识不凡,左光斗欣喜地将史可法点为秀才第一名,并勉励他再接再厉,锻造成为有用的栋梁之才,将来担负起振兴国家的重任。


时阉党肆虐,倒行逆施,铮铮铁骨的左光斗和杨涟、魏大中等东林党人勇敢地声讨魏忠贤的二十四宗大罪,被逮捕入狱遭受酷刑拷打,皮开肉绽,生命垂危。左光斗的家人想去探监,但被粗暴地拒绝了。
史可法天天守候在监狱门外,但阉党防守严密,任谁也不准接近。他偷偷拿出五十两银子,流着泪苦苦哀求狱卒帮忙让他进去,最后狱卒也被史可法的真诚感动了,让他换上一身破衣,脚穿草鞋,身背篓筐,手拿长柄铲子,化装成收拾垃圾的,在黑咕隆咚的监狱里摸索了半天,才找到左光斗的牢房。
一见到恩师,史可法惊呆了:左光斗席地倚墙而坐,左腿膝盖以下,筋骨都脱落了,面部焦黑腐烂,已经看不出五官模样。史可法跪爬几步,抱住恩师的膝盖泣不成声。
光斗听到了哭声,却睁不开眼睛,他使劲抬起手臂用手指拨开眼眶,模模糊糊看到了自己最器重的学生。他的眼里没有惊喜,没有哀叹,只有怒火——不可遏止的愤怒:
“蠢材!这是什么地方,你竟敢前来!国家已经败坏到如此地步,我死也就罢了,你再如此轻率地自投罗网,万一出了事,天下事将来靠谁去支撑!还不快走!”
见史可法愣着不动,左光斗更愤怒了,吼道:“快走!你再不走,不必等奸人来谋害,我今天就先打死你!”
说着,他摸索起地上的镣铐,就要向史可法身上投掷。史可法明白了,站起身来止住悲声,擦擦眼睛拜了两拜,然后快步退了出去。
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对人讲起这件事,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铸成的啊!”
今天,史可法又回想起狱中这感人的一幕,神色凝重,感觉肩上的担子重有千斤。在弥留之际的恩师心中,当大明的江山糜烂不堪的时候,史可法将是天下人最后的希望。
我决不能辜负恩师的期望!
赤脚踏沧浪2015-04-04 11:19: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19】

第四章 江北四大牛人(2)

除了老师左光斗的谆谆教诲,史可法念念不忘的还有先帝朱由检的知遇之恩。
崇祯帝朱由检素以猜疑暴躁著称,但对史可法却相当的宽厚信任。崇祯元年(1626)史可法考中进士,立即被授予西安府推官,不久又追随总理侍郎卢象升(卢阎王)进剿农民军,因战功不凡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四府。
虽然是文官,但史可法却胆量奇大,每次战斗结束,史可法就坐在死尸堆上,将战况及农民军出没州县地方官的逃亡情况收集起来,写成表章向朝廷汇报,然后再上马驰骋。
士兵没有吃完饭,他绝不端碗;士兵未领到御寒的冬衣,他也决不穿棉衣,因此士兵们都愿意跟随这样的领导去冲锋陷阵。
战争期间,史可法经常几个月不上床休息,夜里让士兵轮流睡觉,而自己则坐在帐篷外面,挑选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两人一组蹲踞着,史可法靠在他们身上打盹,过了一更,就替换一组。
在寒冷的深夜,史可法每次站起来一震动衣裳,战袍盔甲上就冰霜迸裂,铿然有声。有人劝史大人进屋歇息一下,他都深情地说:“哎!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啊!”

崇祯十四年(1641),淮扬巡抚朱大典因贪渎被罢官,崇祯帝下密旨任命史可法为新一任淮扬巡抚,并总督南京至北京的漕运(通过大运河水路运输)。
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任命,因为明代南方经济发展远胜北方,北京主要依赖江南的粮食运输,而漕运是古代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
史可法进入淮安、扬州地界,地方官一无所知,直到他微服步行来到巡抚衙门升座,人们才一下子惊惶起来。史大人上任十几天后,朝廷的任命才传到淮扬。原来崇祯帝就是要出人不意,让史可法借机发现弊政、剔除奸人。
史可法一改前任朱大典的做派,廉洁清正,爱民如子,对于过去扰民的举措,立即改革,雷厉风行;对于不称职的官员,弹劾罢免,嫉恶如仇,士绅、百姓都拍手称快。
工作上的请示、汇报、讲话,史大人都亲自撰写,从不让秘书代劳。夜里点起两支蜡烛,每天都工作到天亮。半夜里如果困倦了,就用笔管拄在眉心上闭目养神一会儿,稍有动静即能警醒。
侍从人员有的不习惯熬夜,天一黑就哈欠连天,撩不起眼皮。他们忍不住向史大人讨教战胜困魔的秘方,史大人爽朗的一笑说:“你们只管打起精神,努力熬上个四十夜五十夜,就能长醒不困了。”
对于史可法的行政能力和军事才能,崇祯帝非常欣赏,凡是史可法上奏的表章,崇祯帝无不同意和批准。崇祯十六年(1643),史可法被提升为南京兵部尚书,成为陪都首屈一指的重臣,他更是对朱由检感恩戴德。
如今,崇祯帝已经殉国,弘光帝登极,在此危急存亡之时,皇帝希望他出任至关重要的督师大学士一职,他当然在所不辞。他给朋友写信说:“扬州重地,使彼人居之,保无他虑乎?可法何敢辞,正所以无愧于先帝也。”
史可法的意见很明确,他要把对崇祯帝的感激和忠诚,报答到弘光帝朱由崧身上。让别人督师扬州,防守江北,他还不放心呢!
肩负着中兴大明、收复失地的重任,他带领亲兵卫队,义无反顾地奔赴保卫国家的最前线,前方等待着史可法的,是更加严峻的考验。
因为他即将面对的这四大战区军事长官,一个比一个牛,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赤脚踏沧浪2015-04-04 19:00: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史可法督师扬州
赤脚踏沧浪2015-04-04 22:16:4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20】

第四章 江北四大牛人(3)

▲ ▲ 忠直憨猛“黄闯子”
滁和战区司令官黄得功,字虎山,开原卫(今属辽宁省铁岭市)人,人送外号“黄闯子”。
黄闯子绝对是个猛人,一个牛人中的猛人,史书上说:“其神勇,当时几诧为无敌”,就是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如果“世间良将”曹文诏不是早就光荣了的话,他俩倒很有一拼。朋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翻翻《明史》,您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俩确实被并列放在了同一篇传记里。
黄得功从小命不济,父亲早亡,跟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少年时没有给地主家放过牛、放过羊,但却在池塘里放过鸭子。不知什么缘故,小得功发现他放养的鸭子一天天减少,过了一段时间,眼瞅着就要光了。
他又纳闷又气恼,索性把池塘里的水掏干了看个究竟。不看则已,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原来水底竟卧着一条足有一丈长、五寸粗的巨鳝。为解心头之恨,小得功毫不客气,将巨鳝煮熟后大口大口吞吃了下去。
谁料吃过鳝鱼以后,小得功骨节咔咔直响,不久就长得魁梧健壮,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有一天洗澡,他想拧干手巾里的水,稍一用力,竟把手巾拧断了。
这件事听起来有些离奇,但却原原本本记载在史书《明季南略》里。据说《射雕英雄传》中的大英雄郭靖也是因为无意中喝了秃头老怪梁子翁养的大蝮蛇的鲜血后,才变得内力强劲、膂力过人的。

十二岁那年,母亲酿了点米酒准备售卖,不想被馋嘴的小得功全偷喝了。母亲责怪他,他却笑着说:“娘,不要生气,我很快就会赔偿你。”
当时正值清军入关侵掠,小得功持刀混杂在明军队伍里参战,砍翻了两个清兵,提着他们的首级到官府领到了五十两赏银,回家交给母亲说:“这是赔偿娘的酒钱。”
后来,为了谋生,黄得功又干起赶驴驮运的行业。贵州举人杨文骢雇他往南方运货,路经山东一座高山,前面突然窜出六个拦路抢劫的响马(强盗)。黄得功二话不说,大吼一声,抄起家伙,就风驰电掣般冲了上去。
六个强盗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打得七零八落,落荒而逃。杨文骢和从人都呆了,定睛一看黄得功手中的武器,原来是两个驴蹄。
从此黄得功威名远扬。回到南方后,杨文骢将这件事告诉了妻兄马士英。马士英也很惊异,派人找到黄得功,请武师教授他武艺兵法,并花钱给他娶亲成家。(“士英觅至,为之婚娶;延武士,教以兵法。”)
赤脚踏沧浪2015-04-05 07:44: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使用了2010 2015-04-05 09:01:15
顶沧浪兄!
-----------------------------
谢谢朋友支持。
赤脚踏沧浪2015-04-05 21:05:2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21】

第四章 江北四大牛人(4)

黄得功成年后正式投军,因勇猛敢战,屡立军功,一路走来,由把总、游击、参将、副将直升到总兵官。
黄得功豪饮善射,胆略过人,每次冲锋陷阵,都饮酒数斗,眼珠突露,疾走如飞,所向披靡。他喜欢使一对铁鞭,各重三十余斤,每次战斗后铁鞭上沾染的血浆黏住手腕,用温水浸泡好长时间,才能脱离。
有一天,黄得功跟帐下将官饮酒,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汪耐庵先生作为幕僚在座。面前的盘子里摆着生猪肘,大家用刀子直接割肉吃,并大口大口地喝酒。
在座有个丘守备,推辞说不能用酒,这一下可把黄得功给惹恼了,他气哼哼地下令军棍伺候。丘守备可怜巴巴两眼瞅着汪先生,汪先生不由哈哈大笑。黄得功奇怪他为什么发笑,汪先生说:“我是笑丘守备的大腿还不如大帅的军棍粗呢!”黄得功一听,也哈哈大笑起来,满脸的乌云在笑声中霎时消散了。
正在这时,有探马气喘吁吁进来报告:“十里外发现贼兵。”黄得功笑着摆摆手继续饮酒。又有探马报告:
“贼兵距离我们还有五里路。”
“贼兵离我们还有三里。”
将官们都放下酒尊,紧张地望着大帅,黄得功仍然神情自若的继续饮酒。
这时探马又跑来报告:“敌兵已抵城下。”
黄得功这才站起身来,叫人备马。旁边一名亲兵拿过长弓交到他左手,另一名亲兵拿过银枪挂在他肘后,又一名亲兵提过鞭来,他夹在左腿下,又一名亲兵提过锏来,他夹在右腿下。
黄得功率军冲出城来,身后紧随五个骑马的亲兵,都背着箭筒,每只箭筒中插着一百支雕翎箭。黄得功抽箭乱射,像一阵疾风暴雨,敌兵死伤一片。五百支箭很快射完了,黄得功拍马挺枪,杀入敌阵,刹那间挑死四员敌将,枪头折了,他把银枪扔掉,左手举鞭、右手举锏呼啸而前,敌营内又是一片血肉横飞。
敌兵哪里见过如此阵势,早已吓得溃不成军。黄得功大获全胜,鸣金收兵,高唱凯歌,返回城内,继续入座饮酒。


赤脚踏沧浪2015-04-05 21:19: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23】

第四章 江北四大牛人(6)

▲ ▲ 强悍凶暴“翻山鹞”
江北四个战区,战斗力最猛的是“黄闯子”,但要论兵力雄厚,则非“翻山鹞”高杰莫属。
徐泗战区司令官高杰,字英吾,陕西米脂人,是闯王李自成的小老乡。说起高杰这个人,有两大特点:
第一,勇敢善战,武艺高强,他从崇祯二年(1629)就追随李自成造反闹革命,在大顺军中是与一只虎李过齐名的上将,李自成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人送外号“翻山鹞”。鹞者,鹰也。
第二,人长得帅,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被李自成的老婆邢氏看上了,两人眉来眼去,最后勾搭成奸。
闯王李自成英雄一世,但在女人身上却不用心,不给力,第一个老婆韩金儿与人私通,被他一刀宰了,从此逃离家乡,亡命天下;不料第二个老婆邢氏又不守妇道,给李自成戴上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
据说这邢氏名唤秀娘,不仅人生得姿色艳丽,而且武艺不凡,饶有智慧。他有个妹妹邢红娘,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后来嫁给了公子李岩,就是大名鼎鼎的红娘子。
邢秀娘与帅哥高杰偷情,害怕被李自成知道,就偷偷的劝高杰说:“做流贼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一旦势败难免束手就擒,不如咱们趁早设法去投官军,以将军的才貌,以后封侯拜相也非难事,何必死心塌地做贼呢?”
几句话说得“翻山鹞”高杰怦然心动,又加上贪恋邢秀娘的美色,崇祯八年(1635)八月的某一天,高杰带着邢秀娘真的投降了官军,成了农民军的叛徒。李自成气得咬牙切齿,发誓抓住高杰,定要扒皮抽筋,碎尸万段。

“翻山鹞”高杰隶属明朝总兵贺人龙麾下。贺人龙也是陕西米脂人,打仗玩命,杀人如麻,人送外号“贺疯子”。
为了证明投降的诚意,投降了的高杰在与农民军作战时,总是冲锋在前,一马当先,多次打败老领导李自成的部将。崇祯十三年(1640),他跟随贺人龙在盐井(地名)又大败八大王张献忠,斩首一千五百级,被授予游击将军。
崇祯十五年(1642),贺疯子因拥兵自重,骄横跋扈,被治罪诛杀,陕西总督孙传庭让高杰统领贺疯子的部队。
陕西总督孙传庭是明军最后一位统帅,他率领明军主力转战河南,特别器重“翻山鹞”高杰,派他担任先锋官。高先锋不负所望,在塚头(在河南郏县城东北13公里处一个古镇)一战击败老领导李自成,一直追赶出六十里外。
李自成的盟友,另一支农民军首领罗汝才(绰号曹操)率军前来救援,他不从正面攻击,却绕到明军后方,左冲右突,神出鬼没,吓得明军后军主将左勷带领本部人马像一群无头的苍蝇似的四散奔逃。农民军转败为胜。
“翻山鹞”高杰经乱军冲击,立脚不住。明军全线溃败,自相践踏,死尸遍地,独有高杰的部队得到保全,伤亡较少,因此被通令嘉奖,提拔为副将。

崇祯十六年(1644),农民军与官军最后决战的时刻到了。久经沙场的主帅孙传庭任命了两位勇猛敢战的先锋官高杰和白广恩,带领六万精兵,一鼓作气恢复了河南的宝丰和郏县,擒杀大顺军果毅将军谢君友。
官军正在庆贺胜利,闯王李自成亲自率领大部队赶到了。“翻山鹞”高杰立即向孙大帅请战,大将白广恩却认为应该固守阵地。正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孙大帅认为白光恩胆怯,当即下令高杰率军出战。
谁知刚一接战,官军就陷入了埋伏,高杰登上一处高坡瞭望,只见漫山遍野都是民军,知道抵挡不住,忙下令撤军。躲在远处的白广恩冷冷地望着战场上的局势,不仅见死不救,而且带着自己的部属偷偷溜走了。明军丢盔弃甲,死亡数万,高杰随孙传庭一直从河南败逃到河北。
很快,闯王李自成率军渡过黄河,进攻陕西的东大门——潼关。孙大帅命令早已撤退回来的总兵官白广恩固守,这次白广恩倒是竭尽全力拼死抵抗,但到底顶不住大顺军凌厉的攻势,而高杰则忌恨白广恩此前作战时袖手旁观,因此现在也按兵不动。
潼关不可避免地失陷了,在混战中陕西总督孙传庭阵亡,白广恩投降,与李自成有夺妻之恨的高杰不敢投降,只能仓皇逃窜。

赤脚踏沧浪2015-04-06 14:21: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24】

第四章 江北四大牛人(7)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占领西安的李自成一边准备进攻北京,一边派遣“一只虎”李过追击高杰。高杰经渭南、延安、宜川一路狂奔,在寒风凛冽中终于来到黄河岸边。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傍晚时分,河水正好结冻,高杰轻松地渡过了黄河。等第二天“一只虎”李过率军赶到时,河冰又一块块融解了,这么多军兵根本无法通行,只能望河兴叹。
高杰侥幸逃过一劫。
崇祯十七年春天,翻山鹞高杰被任命为总兵官,崇祯帝调遣他速速救援山西太原。可高总兵见李自成势大,根本不敢北上,经山西、河南一路南撤。京城陷落、皇帝殉国的消息传来,高杰跑得更快了。
这时的高杰,收集陕西的残兵败将,号称四十万,铺天盖地,一路大肆抢掠。江北的百姓,都惊呼“高兵来了”,一个个失魂落魄,感觉大难临头。
凤阳总督马士英听到消息,赶紧派人跟高杰联系,把这伙乌合之众迎接到南直隶的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


赤脚踏沧浪2015-04-07 08:36:1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25】

第四章 江北四大牛人(87)

▲ ▲ 超级帅哥刘泽清
如果说“翻山鹞”高杰是一位有女人缘的帅哥,那么淮海战区司令官刘泽清就是一位超级帅哥。据史书记载,刘泽清“白面朱唇,貌甚美”,恍如画中人,简直帅呆了、酷毙了,但就在这一副无比漂亮的臭皮囊下,却包藏着一颗极为肮脏丑陋的心灵。
刘泽清,字鹤洲,山东曹县人。在江北四镇中,他是难得的有文化的一位,因此年轻时也想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但就在他去省城参加乡试的时候,却因一点小事发生口角,三拳两脚把一位官府侍从给打死了。他只得扔下笔管,逃到边疆去投军。
在辽东抵御清兵的战场上,刘泽清并没建立多少军功,但因拍马溜须,善于钻营,升迁很快,即使因克扣军粮被人检举,也没能妨碍他于崇祯六年(1633)升任总兵官。这一年他刚刚三十出头。
崇祯十一年(1638),刘泽清镇守兖州(在山东省西南部),清兵入侵,深入山东,向刘泽清行贿白银十万两,总兵官刘泽清竟无耻地弃城而去,任由清军在兖州烧杀抢掠。
刘泽清既贪婪残忍,又懦弱胆怯。李自成攻打开封时,刘总兵奉命渡河救援,在黄河边与大顺军相持三天,互有杀伤。正胜负难分之时,刘泽清却突然下令拔营东撤,士兵顿时大乱,争抢船只逃命,很多人竟活活溺死在黄河里。

对于刘泽清的种种不法行为,给事中(言官)韩如愈异常气愤,准备写成奏折向皇上汇报。刘泽清听说后,连忙派人送去厚礼,耿直的韩如愈不仅不接受,还严厉斥责刘泽清。刘泽清恨得牙根疼。
不久,皇上派韩如愈到南方办事,路过东昌(今山东聊城市),山东总兵刘泽清竟偷偷派兵前去截杀。士兵连砍韩如愈几十刀,一边砍还一边气哼哼地叫嚷:“让你议论我家主将!让你议论我家主将!”韩如愈就这样惨死在屠刀下,却无人敢向朝廷报告。
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皇上调遣刘泽清前往彰德(今河南安阳市)阻挡从西安向北京进军的大顺军,刘泽清不仅不奉诏,还谎称在山东境内取得重大战果,邀功请赏。
崇祯十七年三月,北京告急,崇祯帝下令吴三桂、刘泽清、唐通火速进京救驾,跨马征战多年的刘总兵因畏惧闯王李自成,竟回复皇上说,“臣骑马坠地摔了个屁股墩儿,把腰胯摔坏了,需要卧床静养”,崇祯帝信以为真,还下诏赏赐给他四十两银子作为医药费。
北京失陷了,为了躲避大顺军,刘泽清率军“大掠临清(今山东临清市)南下,所至焚劫一空”。
到达南直隶省淮安(今江苏淮安市)时,南京城内正为拥戴谁做下一任皇帝争论不休,刘泽清开初看到拥立“潞王”的呼声高,就顺风决定支持“潞王”,可听到高杰、黄得功、刘良佐三人的动向后,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加入了效忠福王的行列。
刘泽清庆幸自己没有站错队,很快被弘光帝朱由崧封为东平伯,并且因资格老,能折腾,不久又进爵东平侯。其实在江北四镇里,他是实力最弱的一个。
刘泽清经常自豪地对部下说:“我二十一岁投笔从戎,三十一岁登坛拜将,四十一岁裂土封侯,真不知这二十年来都干了些什么?”
简直是恬不知耻!
赤脚踏沧浪2015-04-07 17:30:4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26】

第四章 江北四大牛人(9)

▲▲ 花马宝刀刘良佐
凤寿战区司令官刘良佐,字明辅,因常骑一匹花斑马,使一把长柄大刀,骁勇善战,人送外号“花马刘”。
刘良佐的籍贯,史料上记载比较乱,有说他是山西大同人,有说是北直隶人,还有说他是陕西人。笔者倾向后者,因刘良佐早年跟高杰一样,都是李闯王的部下,高杰护内营,刘良佐护外营。
后来“翻山鹞”高杰归降官军,花马刘的立场也随之动摇了,瞅机会带着队伍投诚了淮扬巡抚朱大典。后来他一直在南直隶的凤阳、庐州、六安一带同农民军作战,胜多败少,屡立战功,最后升任总兵官。
崇祯十五年受凤阳总督马士英节制,同大将黄得功一道在潜山大败八大王张献忠。史料记载:“得功骁勇殊绝,荡决无前,人以黄闯呼之。良佐勇亦差等。……江淮间无不畏惮此两人。”
北都覆亡时,刘良佐正转战河南,马士英要求他立即返回南直隶。刘良佐“沿路淫劫”,老百姓叫苦连天。
凤阳府临淮县军民听说刘良佐即将来到,都自动登城固守,不让刘良佐过境。刘良佐恼了,下令攻城,可攻了半个多月也没把城池攻下来。凤阳总督马士英一看事情要闹大,赶紧派人让刘良佐离开临淮。
就是这个刘良佐,福王朱由崧登基后,被晋封广昌伯,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后来竟成了导致南明弘光政权彻底垮台的最后一根稻草。
顺便提一下,他还有个弟弟,名叫刘良臣,也是一员武将,崇祯四年(1631)大凌河之战时,跟随总兵祖大寿投降了清朝。
赤脚踏沧浪2015-04-08 08:44:3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h
赤脚踏沧浪2015-04-08 17:21:1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27】

第四章 江北四大牛人(10)

▲ ▲ 扬州之乱
督师大学士史可法前往江北,要节制的就是这四大牛人。
四个人封侯的封侯,封伯的封伯,但并不心存感激,因为在他们头脑里,皇帝都是我们拥立的,怎样封赏都是应该的。
虽然在江北划定了四个防区,但四大牛人都没有各就各位,他们一心想占据繁荣富庶的大城市,尤其是美丽富饶的扬州。对于本该由他们保护的百姓,他们竟肆意蹂躏侵害。
最先抵达扬州城下的是“翻山鹞”高杰。对于这支军纪败坏的部队,扬州士民避之如虎,他们自动罢市,登上城墙,在知府马鸣騄(lu)率领下,紧闭四门,昼夜防守。
自谓立下定策奇功的兴平伯高杰不由恼羞成怒,下令攻城,并焚烧城外的房屋,抢掠四郊的妇女。扬州人恨透了高杰,有的偷偷藏在城外河边草丛里,见到高杰部队的散兵游勇,就痛下杀手。士兵和百姓之间的仇怨越积越深。
扬州城内有一位家居的进士名叫郑元勋(细心的朋友可能还有印象,因为前面此人已经出场过一次了),与高杰是旧相识,担心扬州城抵挡不住高杰大军的进攻,一旦城破将玉石俱焚,于是挺身而出,决定单人独骑前往高营,劝说高杰退兵。
他的家人认为这样做太危险了,拉住马缰不让他走,他摇摇头坚定地说:“事急矣!吾不惜此身以解乡人之难。得民安,虽丧元勋何伤!”

兴平伯高杰听说郑元勋来了,非常高兴,忙摆酒为老朋友接风,两人推杯换盏,一直畅饮到天黑。他告诉郑先生,自己进城只是想将家眷安顿下来,并没有别的意思。
郑先生责备他为什么侵害百姓,抢掠妇女,高杰有些羞愧,难为情地解释说:“这些事都是我的手下副将杨诚所为。”他当着郑元勋的面,下令把放纵士兵抢劫淫掠的副将杨诚斩首,并向郑元勋发誓,入城以后保证辑兵安民。
高杰下令退兵五里外,天真的郑先生回到了城内。此时,扬州知府马鸣騄正召集市民商议守城事宜,郑进士信心十足地对大家说:“高帅此来,奉有皇上的敕书,马阁老(马士英)的邀请信,我也看过,他们进城后一定会安抚百姓,一无所犯,请乡亲们放心。”
不料话音未落,四下却响起一片斥责声:“高军杀人如麻,难道你郑元勋没长眼睛?”
郑元勋辩解说:“城外杀人之事是杨诚的人干的,不能都由高帅负责。”
众人并不知副将杨诚何许人也,误将“杨诚”听成了“扬城”,以为郑元勋说的是扬州城的民兵,更加怒不可遏了,很多人厉声呵斥:“郑元勋勾结高杰出卖扬州!不杀此人,城不可守!”
众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拥而上,当着知府马鸣騄的面,一顿拳打脚踢将不通世故的郑元勋当场打得脑浆迸裂,有些失去亲人的市民更是恨之入骨,竟将郑元勋的尸体寸寸碎割。
高杰闻听郑先生遇害,气得暴跳如雷,“攻城益急”,并下令放手杀戮郊外百姓,一时间头颅遍野,血流满地。扬州的士绅绝望地向南京朝廷大声疾呼:
“高杰至扬州,杀人则积尸盈野,淫污则辱及幼女,环围绝粮,已经月余,作为官军,为什么不去恢复失陷的州邑,反而屠杀自己的良民啊!”


赤脚踏沧浪2015-04-09 14:17: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