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惊梦(《明末那些事儿》之二),历史上最纠结惨烈的“三角虐斗”

楼主:赤脚踏沧浪 字数:308190字 评论数:300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金陵惊梦》内容简介

崇祯十七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留都南京登极称帝,这就是南明第一帝弘光帝。围绕朱由崧的拥立,南京诸臣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明争暗斗,从而造成了弘光一朝党争纷乱、武臣跋扈的混乱局面。
马士英入阁,阮大铖起用,朝中清正大臣一个个被迫离去;君嬉臣怠,卖官鬻爵,弘光政权的政治、军事优势江河日下。北使团和谈的失败,惊醒了弘光君臣“借虏平寇”、偏安江南的迷梦;自强不息,加紧备战,督师史可法调动大军锐意西征,却因为“江北四镇”拥兵恣肆,内斗不休,而一再延误。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决定挥师南下,向全国进军,而弘光君臣却被妖僧案、妖妇案、真假太子案三大谜案搞得焦头烂额,身心疲惫,最终大将宁南侯左良玉竟以“清君侧”为名同室操戈进攻南京;腹背受敌的南明军队进退失据,江北重镇扬州首先陷落,史可法壮烈殉国,随后长江防线也被突破,弘光君臣弃城而逃,南明第一朝就此覆灭。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党国的失败,都他妈是因为内耗。”影视剧《天下无贼》和《潜伏》中的这两句经典台词,或许恰好指明了弘光政权失败的原因。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09:03: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附:《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大顺悲歌》目录

引 言
第 一 章 那一夜
第 二 章 弯弓射天下
第 三 章 按既定方针办
第 四 章 乱世红颜
第 五 章 生死抉择
第 六 章 天上掉下个吴三桂
第 七 章 血战山海关
第 八 章 火烧紫禁城
第 九 章 多尔衮进京
第 十 章 李岩之死
第十一章 九宫山上莫独行
第十二章 跟八大王在一起的日子
第十三章 成都,我来了
第十四章 这个领导不靠谱
第十五章 苦斗
第十六章 川人负我
第十七章 敢问路在何方
第十八章 历史的评判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09:06:1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金陵惊梦》(《明末那些事儿》之二)暂定目录


引 言
第 一 章 大臣们很纠结
第 二 章 朱由崧不容易
第 三 章 马士英的愤怒

第 四 章 江北四大牛人
第 五 章 大闹武英殿
第 六 章 江南第一才子
第 七 章 铁哥们
第 八 章 翻案不得人心
第 九 章 绝地反击

第 十 章 北使团
第十一章 和不成,唯有战
第十二章 喋血尚书府
第十三章 天下事,有老马
第十四章 妖僧案 妖妃案
第十五章 真假皇太子

第十六章 清君侧
第十七章 血肉扬州
第十八章 最后的哨兵
第十九章 后弘光时代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09:07: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01】

引 言


历史真的很奇妙。
有时候数百年的历史,湮没在故纸堆中,很少有人提及,比如两晋南北朝;有时候几十年短短一瞬间,却经常活跃在人们的口中笔下,引发后人无尽的探索和回味,比如三国和明末。
崇祯皇帝走了,但大明王朝并没有随之灰飞烟灭。在江淮以南广袤富庶的土地上,朱元璋的后人们又相继建立起弘光、隆武、永历等几个朱明政权,历史上称作南明。
当南明第一任皇帝朱由崧面南背北、称孤道寡的时候,满洲人已经跨过山海关,李自成已经撤离北京,中华大地上又迎来一个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满清、大顺、南明三足鼎立。但在三个政权之中,你是否知道:就数南明的地盘最大,实力最强,人才最多。

当时,入主北京的满清政权,仅仅占据着辽东(明朝时属山东)和北直隶两块地盘,倾国不过十几万军队;李自成的大顺军,败退回满目苍凉的陕西,正面临崩溃瓦解。而南明弘光政权,则控制着中五省(南直隶、湖广、江西、浙江、四川)和南五省(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的大片领土,江南又是全国最繁荣富庶的地区,农业、工业、手工业发展迅猛,财源滚滚,英才荟萃,并且拥有庞大的一百多万正规军。
照理说,具备这样雄厚的实力,又有长江天险阻隔,南明君臣应该能够大有作为;退一步说,即使不能中兴大明,恢复天下,也能成为历史上的南宋、东晋,偏安江南,与满清划江而治,形成新的南北朝。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貌似强大的南明政权,却仅仅支撑了十几年,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盘一天天缩小,军队一天天减少,终于一败涂地,竟失去立锥之地,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东躲西藏,最后逃到了国外(缅甸)。
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不禁锥心的发问。

南明上空的战争硝烟还没有消散,关于南明历史的反思便已开始。明末遗民、历史学家、学者、文豪甚至普通知识分子,都不约而同拿起笔来,痛苦的思考、述说和评论这段饱含血泪的历史。
据现代史学大家谢国桢先生统计,明清两代有关南明历史的著述有一千七百余种。一生醉心明末历史研究的钱海岳先生,为完成纪传体史书《南明史》,参阅的相关图书文献竟达三千四百余种之多。
上世纪初,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下,痛恨满清腐朽统治的热血青年,孜孜不倦的从史可法、张煌言、夏完淳等南明英烈身上汲取革命的激情。在面临亡国灭种之虞的抗战时期,蒋介石则从明末这段历史里,挖掘出“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也研究这段历史,提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这样振聋发聩的号召。
对于明末这段动人心魄的短暂历史,著名学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子、章太炎、梁启超、孟森、胡适、钱穆、郭沫若、陈寅恪等都发表了引人注目的论著,并且还吸引了大洋彼岸一位美国的女大学生司徒琳,她穷十年心力,终于在一九八四年出版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英文版《南明史》。
但是有人却在处心积虑的抹杀这段历史。清朝官修的《明史》及《明史纪事本末》等史书,都截止到崇祯帝自杀殉国,没给南明诸朝留出丝毫位置。因为满清贵族和他们的御用文人不愿意让后人知道,清朝初年还有一个正统的南明政权曾与它分庭抗礼;不愿意让人们记得,还有那么多不屈的灵魂曾为了理想和尊严,在反抗民族压迫、民族杀戮的惨烈斗争中坚贞不屈、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视死如归。
受官修《明史》的影响,现在的中小学历史课本中根本不提南明,很多明史专著也是蜻蜓点水,语焉不详。即使粉丝遍地的当年明月先生,在述说《明朝那些事儿》时,也是崇祯一死,就戛然煞尾,留下明末一段历史空白,让满怀期待的“明矾”们欲罢不能,抱膝长叹。

其实,明末是一段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是一段刀光剑影、鲜血淋漓的历史,是一段群雄逐鹿、众星璀璨的历史,是一段金戈铁马、侠骨柔肠的历史,是一段滑稽荒诞、热闹非凡的历史。
一世枭雄李自成、张献忠、左良玉、吴三桂、多尔衮、孔有德、孙可望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而史可法、黄得功、左懋第、夏完淳、阎应元、何腾蛟、堵胤锡、瞿式耜、张同敞、李定国、张煌言、郑成功等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则临危不惧,正义凛然、不屈不挠,杀身成仁,恍如划过天际的流星,照亮了中国历史绚丽的天空。
历史无需演义,更不能戏说,真实的历史同样动人心魄。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去体会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吧。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09:20:1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01】

第一章 大臣们很纠结(1)

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
南京古称金陵,是大明的留都。
公元前333年,雄心勃勃的楚威王灭亡盛极一时的越国,征服了东南一带。传说楚威王为了镇压东南一带的“王气”,曾派人埋金于此。这就是“金陵”一名的由来。
历史在这里跟楚威王似乎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此地不仅没有因为埋金(其实是铜,古人称铜为赤金)而从此“金陵王气黯然收”,反而先后成为十个王朝的都城(“十朝故都”)。
这十个王朝依次是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大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相应的,金陵古城又有了建业、建康、江宁、上元、应天、天京、南京等多个别称。


当年,大明公司正式挂牌开张的时候,第一任CEO朱元璋先生早相中了这块山清水秀、虎踞龙蟠的风水宝地,决定把办公总部设立于此。他调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历时二十余年,傍长江,依山势,建造了一座周长120华里、雄伟高耸、气势恢宏、呈葫芦状的城池——堪称中国历史上气派最大的一座都城。
但世事难料,仅仅过了四十多年,靖难成功的燕王朱棣先生就任大明王朝第三任CEO后,一直难以忘怀自己的“龙兴”之地,况且也为了加强北方防务,于是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将都城迁往北京。
但迁都后的南京并没有成为“废都”,作为留都,明成祖朱棣留下了六部(吏部、兵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两院(都察院、翰林院)等一整套与北京中央政府相差无几的机构设置,这里的官员品级也比北京相应衙门的大臣不低。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皇帝监工,官员们公务清闲,整天喝茶、聊天、抹牌、下棋,闲得发慌。


在留都南京混事的官员,主要有三类人:
第一类:文臣。有六部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六科的给事中(言官),都察院的都御使、御史,翰林院侍读学士等等,大约二三百人。
这些人跟北京的实权人物一样,都是凭科举考试上来的,学历一样,但命运不同,有的还因性格或政见的原因,不受皇帝待见,就像海瑞同志一样,于是给打发到“天高皇帝远”的南京来了。
但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史可法同志与他们不同。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万历二十九年(1601)出生,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县)人,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东林党元老左光斗。
史可法文武兼备,崇祯元年(1628)进士及第后,在仕途上一路高歌猛进。治理地方兴利除弊,卓有政声;统率军队南征北战,屡立军功。连崇祯皇帝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干,准备提拔他到北京担任国防部长(兵部尚书)。有人对崇祯说:“有可法淮扬就安定,无可法江南就危急,还是让他留在南京吧。”
崇祯十六年(1643),崇祯任命史可法为南京兵部尚书,主管东南一隅的军务。他是南京文武百官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
第二类:勋臣。主要是明朝初年那些开国元勋、靖难功臣的后代,品高爵显,但大多没有实职,实际上成了被中央政府包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只有在举办各种盛典的时候才出来站站队,摆摆样子。
下面提出几个人,看大家是不是眼熟。
魏国公徐弘基,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后人。
怀远侯常延龄,开国第一勇将常遇春的后人。
灵璧侯汤国祚,朱元璋的儿时玩伴汤和的后人。
诚意伯刘孔昭,开国第一谋臣刘伯温的后人。
忻城伯赵之龙,靖难功臣赵彝的后人。
在这些家世煊赫的人物当中,地位最高的是魏国公徐弘基,官居“守备南京勋臣”,而最活跃的却是主持长江防务的诚意伯刘孔昭,他的正式官衔叫“操江提督”。
当年足智多谋的刘伯温先生立下那么大功劳,却只封了个伯爵,其子孙又靠边站了二百多年,刘孔昭心中相当不平衡。如今,诚意伯刘孔昭靠走上层路线执掌了兵权,难免就气焰嚣张,咄咄逼人起来。
第三类:内臣。说得好听点,叫宦官;说得难听点,是死太监。历代宫廷的后妃、宫女成千上万,为了保证皇帝一人独占和保持皇室子孙血统的纯正,用阉人做内臣真是古代帝王天才的发明。
起初崇祯皇帝朱由检是痛恨宦官的,九千岁魏忠贤被逼得在客店上吊后,舌头伸出半尺长,但朱由检仍不想放过这个死太监,专门派人剁碎他的尸身,砍下脑袋挂在老家河间府一棵大树上示众。崇祯帝亲自处理逆案,将魏忠贤的同伙(阉党)全部捉拿归案,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但后来,朱由检的态度却改变了。因讨厌大臣们结党营私,窝里争斗,他把感情的天平开始向太监一侧倾斜。从此宫廷里太监人数激增,很多被派往各地充任监军。
崇祯派到南京来的大太监叫韩赞周,担任南京内守备(官职名)。据史书记载,韩赞周还是一个不错的阉人,年纪一大把了,也没做过多少伤天害理的事,应该算是太监中难得的好人。
在众多中国皇帝的心目中,太监才是最亲近、最忠诚的人。他们认为太监“无鸟一身轻”,没有妻子儿女拖累,没有后顾之忧,因此心目中只有皇上,能够全心全意为皇上服务。
五代时有个南汉小朝廷,还曾专门制发过一个文件,规定凡想进入高层领导圈的男人,必须先阉割了,达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境界后,才有资格接受提拔。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09:21: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南京古都,呈葫芦状,朱元璋所建,傍长江,依山势,周长120华里、雄伟高耸、气势恢宏。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09:24:5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03】

第一章 大臣们很纠结(2)

▲▲ 噩 耗
崇祯十七年春天,中国的北方烽烟四起,血流成河,百姓生灵涂炭,皇帝自缢殉国,而长江以南,因有长江天险阻隔,仍保持一片安宁祥和气氛,莺歌燕舞,追欢逐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上空彻夜飘散着香艳的歌声。
南京城内,一个身材短小,面目黑瘦,表情坚毅,双目炯炯有神的中年人不禁喟然长叹:“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啊!”
这个人就是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他正为日益恶化的时局忧心如焚,寝食难安。自从三月初接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命天下兵勤王”的诏书以后,就再也没有收到北京城的任何讯息。南京的官民人心惶惶,笼罩在一种不祥的预感之中。
四月初一日,史可法大会臣僚,誓告天地,发布檄文,号召南方各镇兵将勤王救驾。他亲自率领三千精兵首先渡江北上。
史可法能够调动的人马实在少得可怜。就在他率军抵达南京对岸的浦口时,忽然接到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京城失陷,崇祯帝乘船从海道南下,很快就将到达南京。
史可法心中略感宽慰,赶快写信把这一消息通知留守南京的同事们,让他们做好迎接皇上的准备。南京的官员信以为真,一个个喜形于色,奔走相告。
谁知第二天却传来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的消息,包括太子朱慈烺在内的崇祯三个儿子也都被李自成抓获,未能逃出京城。
这真如晴天霹雳,把史可法震懵了。他面北长跪,放声恸哭,以首触柱,把头撞得鲜血淋漓,血一直流到脚跟。
他下令全军缟素,为皇上发丧,然后决定带兵直奔京城,与闯贼李自成决一死战,宁肯战死,决不回头。
这时的史可法因为悲痛,已经失去了理智,手下的谋臣苦苦解劝:“大帅,大帅,您是江南官民的主心骨。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还是应该先回南京,拥立新君,否则,国家就真的完了。”
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史可法想到了肩上的责任,他擦擦眼泪,慢慢冷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该拥立哪一位藩王做下一任皇帝呢?


▲▲立亲还是立贤?
北京的朝廷覆灭了,作为留都的南京很自然的成了明朝半壁江山的政治中心。留在南京的官员惶恐,悲哀,但也按捺不住兴奋。闲置多年的弟兄们,时来运转,也许大翻盘的机会到了!
他们都在考虑下一任皇帝的人选,一场勾心斗角的激烈斗争迅速拉开帷幕。
拥立新君,不能海选,关键要看血缘,谁跟崇祯帝血统近,谁就有资格当皇帝。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崇祯的太子朱慈烺,但不幸的是朱慈烺跟他两个弟弟都在闯贼手上,李自成好像也不会发善心送他们来南京。
哎!这一支算是指望不上了!于是,其他几位候选人浮出了水面。
崇祯的爷爷万历皇帝朱翊钧,另外还有直系子孙四位在世:
福王朱由崧,崇祯帝朱由检的堂兄弟。他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崇祯十四年在洛阳被李自成的农民军做成“福禄宴”吃掉了。福王的封地在河南,但现在朱由崧正避难逃到南京附近的淮安。
惠王朱常润,崇祯的叔叔,封地在荆州,被张献忠的农民军赶到浙江去了。
桂王朱常瀛,崇祯的叔叔,封地在湖南衡州,逃难到了广西。
瑞王朱常浩,崇祯的叔叔,封地在陕西汉中,躲避战乱来到四川重庆,可他再也逃不出去了,因为张献忠的农民军很快占领了四川。崇祯十七年六月,朱常浩被张献忠生擒活捉。
据说瑞王被杀那天,天空突然响起一个炸雷,吓得刽子手一哆嗦,鬼头刀差点落地。八大王张献忠仰面朝天大声呼喊:“老天爷啊,老天爷,如果你再打一次雷,我就饶了朱常浩的小命。”可等了半晌,老天爷竟再没吭声。
朱常浩的运气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通过对以上四位热门候选人的资格审查、投票表决,大众评委给出了结论:福王朱由崧PK成功。理由如下:
第一,在崇祯帝的几位亲叔叔中,朱由崧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居长,符合“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制。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正是遵循这一规则,才将皇位传给了长子朱标(即英年早逝的懿文太子,)的儿子朱允炆(建文帝),而没有传给朱允炆的几位叔叔。
第二,朱由崧跟朱由检是兄弟,而惠王、桂王都比崇祯高一辈,“兄终弟及”的继统伦序比“侄终叔及”更合适(其实朱由崧比朱由检还年长两岁呢),否则,太庙里先帝崇祯朱由检的牌位不好摆放。
第三,朱由崧如今就在淮安,距南京近在咫尺,而他的几位叔叔却远在浙江、广西、四川。
不论按继统伦序,还是地理位置,朱由崧都占有明显优势。看来,坐上那把高高在上的龙椅,朱由崧是最有希望了。


可是,就在大家认为万事大吉的时候,坐在前排的几位专业评委却都突然摇摇晃晃激动地站了起来,坚决反对。
大家一瞧,原来是南京兵部右侍郎吕大器、南京詹事府詹事姜曰广、都察院右都御使张慎言等,他们可都是南京各部院举足轻重的“大佬”,人们公认的清正廉明、颇具声望的股肱之臣。另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东林党人。
东林党人给出的理由是:朱由崧——不贤。说句大白话,就是人品不好。具体讲,朱由崧有七大缺陷:“贪婪、淫荡、酗酒、不孝、虐待下人、不读书、干预地方事务”。
于是,吕大器、张慎言、姜曰广等人推出来一个新人选:潞王朱常淓。
他们的解释是:桂王、惠王路远难来,万历皇爷不是还有个亲侄子朱常淓在淮安吗?这位贤王面目慈祥,心地善良,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作为崇祯帝的堂叔,血缘关系也不远哪。
我们力挺潞王朱常淓!
放着万历皇帝的亲儿孙不立,却推荐他的侄子,有毛病啊!但吕大器等人的观点却代表了南京朝野相当一部分人的意见。幕后的策划师则是当时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
被崇祯帝罢官在家闲居的钱老先生虽已年过花甲,但不辞辛苦,最近两次从老家常熟(今江苏常熟市)赶到南京,以“立贤“为名,到处游说,建议迎立潞王朱常淓。正在家中守孝的东林党人雷縯祚(yan zuo)、原礼部主事周镳(biao)也跑出来四处串联,宣传发动。一时间,拥戴潞王的“立贤派”在南京朝野占据了上风。
其实,据史书记载,潞王“指甲长六七寸,以竹筒护之”,平日以“广求古玩”为嗜好,吃喝玩乐,胆小怕事,与所谓“素有贤名”根本对不上号。
看来,钱谦益等人对潞王并没有多少了解。他们抬出朱常淓来,目的就是排斥福王朱由崧。可他们为什么这样讨厌朱由崧呢?
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09:25: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正为日益恶化的时局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09:27:0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04】

第一章 大臣们很纠结(3)

▲▲水有源,树有本
朱由崧的奶奶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最宠爱的郑贵妃,因为皇后无生育,朱翊钧曾答应郑贵妃,只要你生下儿子,就保证立为太子。据说朱翊钧还仰面对着月亮宣过誓,并把誓言写在纸上,郑重其事的交给郑贵妃保存。(“神宗偕贵妃特诣殿行香,要设密誓,因御书一纸,封缄玉盒中,贮贵妃处为信。”)
虽然西方的莎士比亚老先生说过,不要对着月亮盟誓,因为它是阴晴圆缺、变化不定的;可朱翊钧先生发过誓后,愣是牢牢地记在了心中,几十年都没有忘记。


有一件事情,朱翊钧想起来就后悔。
那天他想洗手,让宫女端来一盆水。因为皇帝也是人,有时难免也要洗手。但朱翊钧洗完手后,却没有马上让宫女离开,而是对她那一双白嫩灵巧的小手产生了兴致,拉过来不住的打量、摩挲,最后竟不知不觉将漂亮宫女揽进怀里,“幸”了。
“幸”过以后,朱翊钧也没当回事,就扔到脑瓜后去了。没想到一枪命中,王宫女竟怀上了龙种,十个月后,生下一个男孩,就是崇祯帝朱由检的父亲,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
心爱的郑贵妃还没生皇子,王宫女倒先生下了龙种,朱翊钧觉得对不住郑贵妃,因此也捎带着不待见朱常洛这孩子。
为了弥补自己的疏忽,从此以后,朱翊钧几乎天天在郑贵妃宫里留宿。郑妃的肚子也算争气,四年后,终于为皇上也生下一个儿子,这就是朱由崧的父亲朱常洵。
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则,皇长子朱常洛应该立为太子。朝中的大臣们多次提出来,但朱翊钧就是不答应。因为他想把皇位留给受宠的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
废长立幼,历来为大臣所忌。固执的大臣们前仆后继,不怕降职,不怕离婚,不怕坐牢,不怕充军,甚至不怕杀头,坚持要求皇上把皇长子朱常洛立为太子,这就是万历年间闹腾了十五年之久的“争国本“事件。
指定皇位继承人,在封建君臣看来是头等大事,是国家维稳的重要举措,因此称做“国本”。 即使贵为皇帝,也不能随意破坏规矩。其实大臣们对朱常洛也没什么特别印象,他们之所以孤注一掷的“争国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原则。
而坚持原则的人是令人敬佩的!他们大部分是东林党人。
闹得沸沸扬扬的“争国本”事件,是大臣和皇帝之间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文武百官的力争下,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已20岁的朱常洛才勉强被册立为太子。
为了安慰郑贵妃,朱翊钧封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福王,希望这个自己最疼爱的宝贝儿子一辈子都能幸福安康。


“国本”虽然争到了,但朱常洛的危机并没有结束,皇宫之内和朝廷之上的斗争仍在继续。
万历四十三年(1615),一个疯疯癫癫的壮汉,手持枣木棍,突然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宁宫,见人就打,一棍击倒了守门的太监。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梃击案”。
这个疯子到底想干什么?背后有没有人主使?“梃击案”审了很长的时间,也没审出个结果,最后不了了之。
终于,万历皇帝朱翊钧驾鹤升天,朱常洛苦苦熬过了整整三十八年,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就在他即位第三十天的早晨,这位刚要大展宏图的皇帝竟莫名其妙地去世了。
随后围绕短命皇帝朱常洛的突然死亡,皇宫里又发生了著名的“红丸案”和“移宫案”。“明季三案”使朝臣与郑贵妃母子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很多东林人士坚持认为,三案的发生与郑贵妃及福王朱常洵不无关系。
后来,得势的九千岁魏忠贤为了专权,借“梃击”、“红丸”、“移宫”三案,组织手下人编篡了一部大作《三朝要典》,作为东林党人结党营私,挑拨皇室关系,诬陷福王、郑贵妃的罪证,妄图将朝廷之上的东林党人一网打尽。
从此,“三案”成为东林党人与阉党反复较量的工具。


作为老福王朱常洵的长子,朱由崧是东林党人眼里的一粒沙子。正是由于东林党人的不懈努力,万历皇帝朱翊钧和郑贵妃希望立爱子朱常洵为太子的图谋才最终化为泡影。他们担心,一旦朱由崧上台,势必重翻旧账,打击报复,东林党人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东林党人的担心不能说全无道理。钱谦益、雷演祚两人曾经对兵部右侍郎吕大器说:“福王觊觎天位,几酿大祸,若立其子,势将修衅三案,视我辈为俎上肉。”
钱谦益、吕大器等东林党人借“立贤”名义阻止朱由崧出山,既有他们的私心,更有他们的恐惧和无奈。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09:27: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05】

第一章 大臣们很纠结(4)

▲▲第三套方案
按照现代人的观点,选择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是最正确、最科学、最民主的做法。但这一观点在古代宗法社会里却行不通。因为如果“以贤不以亲”,天下所有藩王都有资格起来争夺皇位,因为他们之中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昏庸、愚蠢。
在家中闲居的扬州进士郑元勋,一听到东林党人舍福王立潞王的议论,不禁长叹一声:“祸乱从此开始了!”
他解释说:“应该立的人不立,那么谁不可立?万一左良玉在武昌拥立一位藩王,郑芝龙在福建也拥立一位藩王,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谁人能够阻止?再说立了关系疏远的潞王,把血统亲近的福王置于何地,是囚禁起来,还是杀掉?这必然会引起天下大乱啊!”


“争国本”的激烈斗争,使大批东林党人赢得了声誉,因为他们不顾私利,为了坚守原则和公道,不惜丢官掉脑袋,是一群铮铮铁骨的硬汉子。
可今天的钱谦益、吕大器等人,又一次面临着“争国本“的考验,却因为个人利害荣辱的考虑,选择了潞王,放弃了原则。比起万历年间那些坚持自己观点抗争到底的东林前辈们,他们实在差得太远了。
但坚持原则的人还是有的。比如都给事中章正宸,就一直力挺福王。他的观点是:当光宗朱常洛一支尚在时,就以光宗为“国本”;当光宗的子孙都没有了的时候,就应该以福藩为“国本”。如果说潞王可以越过福王,那么老福王朱常洵也就能够越过光宗,那还有什么国本可言!
在外边的武将们也坐不住了,开始各怀心事。驻兵扬州城外的总兵官高杰征询淮扬(淮安和扬州)巡抚路振飞的意见。路巡抚的回答斩钉截铁:
“议贤则乱,议亲则一,现在唯有福王。”
路振飞一面在当地召集民兵,训练精兵数万,一面派出十七位将官沿黄河一线严加防守。有人劝路振飞离开淮安前往南京拥立新君,路振飞感到为难。他动情的说:
“我一旦离开驻地,淮安、扬州都会保不住,天下大事就没法收拾了。”
路振飞把希望寄托在驻兵浦口的兵部尚书史可法身上,给史可法写去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说:
“伦序当在福王,请司马早定大计。”


立亲(朱由崧),还是立贤(朱常淓)?两派争执不下,都写信征求史可法的意见。
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安排好浦口一带的防务,正准备带几名亲兵回南京主持大计,淮扬巡抚路振飞和南京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的亲笔信都到了。
史可法是著名东林党元老左光斗的学生,当然倾向于“立贤派”的意见。他捧着吕大器、姜曰广等人为福王朱由崧总结出来的“七不可立”—— 贪婪、淫乱、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不住的点头。
但史大人是一个讲原则的人,他担心舍亲立疏,会有人内心不服,引起麻烦和混乱,不利于今后恢复大明的事业。于是辗转反侧,反复权衡,左右为难。
正当史可法愁肠百结、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很快使他拿定了主意。这个人就是凤阳总督马士英,他托人给史大人捎来一句口信:
“立君以贤,不宜拘泥于伦序。”


马士英,字瑶草,万历十九年(1591)生人。
他本姓李,祖籍梧州府藤县(今广西藤县)。据史书记载,马士英“与袁崇焕居同里,生同年,同登己未榜进士”,也就是说跟抗清名将袁崇焕是同乡、又同龄,还都是己未年(1619)考中的进士。
你可别以为跟大名鼎鼎的袁崇焕拉上了关系,是马士英的一种荣耀,因为这时的袁崇焕头上,还戴着一顶汉奸卖国贼的帽子,全国人民对他恨之入骨,直到清乾隆年间才正式平反昭雪,史书上专门提到他,只是想告诉大家:“此二人,同为误国之臣”。
历史就是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吊诡。
在马士英五岁的时候,因家中贫寒,他被贵阳一个姓马的槟榔贩子带走,认作螟蛉义子,从此改姓马,成了贵阳人。
崇祯十五年(1642),马士英就任凤阳总督,在同农民军作战中,屡次获胜。江北能保持如此繁华安定的局面,少不了马总督的一份功劳。
凤阳在南京附近,是大明王朝第一任CEO朱元璋的故里,朱元璋的祖先和父母的尸骨都埋葬在这里。这里是大明王朝的“圣地”。因此凤阳总督一职特别引人注目。
在明朝地方官中,凤阳总督是比较有实权的职位。何况马士英麾下还节制着四员身经百战的大将,都是没人敢惹的牛人。
对于马总督的意见,史可法不能不重视,他认认真真写了 ,把自己的想法、顾虑及吕大器等人总结的福王朱由崧七大缺陷,都告诉了马士英,并邀请马士英前来浦口商谈国是。


接到南京群臣领袖史可法大人的亲笔信,马士英受宠若惊,即刻动身。
在史可法驻兵的浦口,朝、野两位最有权势的人物进行了一次亲切友好的交谈,就一些双方均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看法,最后达成了一个折中意见:既不拥立福王,也不拥立潞王,而是推举崇祯皇帝的一位亲叔叔——桂王朱常瀛来主持国政。
史可法解释说:“潞王虽然贤明,但关系疏远;福王血统亲近,但有七大缺陷。既为人贤明,又关系亲近的,只有桂王。至于潞王,可以让他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率全国的军队。”
马士英举双手赞成:“这是个最为合理的方案,但必须迅速行动,因桂王远在广西,要避免夜长梦多。”
留守南京的官员听到这一提议,也比较满意,因为只要不拥立福王朱由崧,他们便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南京的礼部官员立即安排车马仪仗,准备前往广西迎请桂王朱常瀛。


凤阳总督马士英心里美滋滋的,作为地方官,他也有心要立个大功,能与南京第一重臣史可法共同决策,事实上他已经成为了拥立新皇的第二号人物。
金光灿烂的大好前程正在向他招手。
从浦口一回到凤阳,马总督就兴冲冲的召集下属,准备宣布拥立桂王的决定。忽然,一名亲信幕僚快步走到他身边,咬着耳朵悄悄说了几句话。
马士英不听犹可,听了不由浑身一颤,倒吸一口冷气。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09:28: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06】

第二章 朱由崧不容易(1)

凤阳总督马士英很郁闷。
据亲信幕僚报告,受自己节制的四员武将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集体反水。他们没跟上级领导打招呼,就擅自相互联络,准备拥戴福王朱由崧当皇帝。
如同一桶冷水从头泼到脚,马士英感觉脊背生冷,手心冒汗,对未来的满腔热望瞬间遭遇寒流。
他又生气,又害怕。如果离开这四员赫赫有名的大将,自己无疑就成了光杆司令,被彻底架空。
他不明白,这四个只懂得打打杀杀的粗人,怎么会跟一身毛病的福王朱由崧搅和在了一起。
他赶紧打发心腹再去打探消息。

▲▲ 福王的幸福生活
朱由崧从小是在蜜罐里长大的。
他的父亲朱常洵在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对下,图谋成为太子的愿望化为泡影。为了补偿爱子,万历皇帝封朱常洵为福王,并为他大肆操办婚事,用公款大摆筵宴几百桌,共花掉三十万两白银,远远超过了他哥哥、太子朱常洛的结婚费用。
同时,万历皇帝又下令为朱常洵修建王府,前后共花费白银二十八万两,相当于规定作价的十倍。
福王朱常洵的封地在河南洛阳。按照祖制,皇子被封为藩王,就应该离开京城前往封地,名曰“就藩”,在没有特诏的情况下,一律不准进京。可朱常洵赖在北京,就是不去洛阳。
朝中大臣们坐不住了,认为朱常洵仍在虎视眈眈太子的位置,又开始络绎不绝的向万历上书,力请福王“就藩”。一直闹腾了十多年,万历皇帝无奈,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动用了一千一百七十二艘木船,派出一千多名士兵,满载着数不清的金银财宝,浩浩荡荡的护送朱常洵前往河南。


万历担心自己的宝贝儿子不能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于是下令赏赐给朱常洵上等良田二万顷,让他养家糊口。由于河南的沃土不够,不得不从邻近的山东和湖广两省划拨。
即便如此,朱常洵仍贪心不足,请求将没收的前首辅张居正的家产和一些地方的杂税、盐税、茶税收入都给他,一直怕爱子受穷的万历皇帝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另外,朱常洵还获得了淮盐的独家销售权。为了保证儿子生意兴隆,万历皇帝规定,河南人必须吃淮盐,其他产地的盐全部下架,只有从福王店铺批发出去的盐,才允许上市买卖。
一个仁慈的父亲所能给予儿子的一切,除了皇位,万历皇帝都慷慨的给与了朱常洵,他唯独吝啬的,是没有教给儿子做人的道理,就像当今某些高官和大款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
在这样骄奢淫逸的优越条件下,福王朱常洵拼命地搜刮民财,拼命地挥霍消耗。据《明史》记载,“常洵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他每天吃饱了玩,玩够了睡,睡醒了吃,对民间疾苦一概不闻不问,终于长成了一个脑满肠肥、重达三百多斤的混世大废物。


摊上这样一个爹,朱由崧想学好都难,也难怪东林党人对他不感冒。
朱由崧是福王朱常洵的长子,庶出,生母姚氏早逝,嫡母是邹妃。他生在北京,长在洛阳,十一岁被封为德昌王。
在娇生惯养、奢华糜烂的环境里,朱由崧不读书,不看报,每天只知道花天酒地,追欢逐乐,悠哉闲哉,无所事事。他认为,这种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不幸的是,在朱由崧三十五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使他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09:37:2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07】

第二章 朱由崧不容易(2)

▲▲ 福禄宴
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的农民军包围了洛阳城。
这些因饥饿而铤而走险的流民,早就听说洛阳的福王府比北京城里的皇宫还富有。等他们打破城门冲进王府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惊呆了:一个体重三百多斤的大胖子,正跪在台阶上痛哭流涕的乞求饶命。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超级白胖的人。
可怜的福王朱常洵,也许长得胖并不是你的错,可当全天下的人都饿得皮包骨头的时候,你却胖得像一头乌克兰大白猪,那可就不仅仅是遭人嫉妒——人们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自己极度贫困的根源,想起了自己因冻饿而死的亲人。
李自成、刘宗敏等人两眼放光,狞笑着,吩咐手下人把朱常洵绑上,剥光洗净,抬到秤钩下一称,正好净重三百六十四斤。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12:20:2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使用了2010 2015-03-26 13:56:13
转过来,继续力顶
-----------------------------
谢谢朋友一路支持。
赤脚踏沧浪2015-03-26 21:42: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李自成命人从后花园弄来几只梅花鹿宰了,把鹿肉跟福王的肉放在一口巨大的锅里烹煮,美其名曰“福禄宴”,与将士们兴高采烈地大吃大嚼。
事后,农民军将王府的粮食及金银财宝,用了几千辆车,拉了好多天,才全部运走,然后把这座凝聚着民脂民膏的福王府邸付之一炬,熊熊大火三日不熄。
有人建议,应该把朱常洵的悲惨遭遇写进教材,必读对象为富二代。至于穷二代,则坚决不能让他们知道,人肉还可以与鹿肉同食。
赤脚踏沧浪2015-03-27 07:07:0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07】

第二章 朱由崧不容易(2)

▲▲ 福禄宴
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的农民军包围了洛阳城。
这些因饥饿而铤而走险的农民,早就听说洛阳的福王府比北京城里的皇宫还富有。等他们打破城门冲进王府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惊呆了:一个体重三百多斤的大胖子,正跪在台阶下痛哭流涕的乞求饶命。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超级白胖的人。
可怜的福王朱常洵,也许长得胖并不是你的错,可当全天下的人都饿得皮包骨头的时候,你却胖得像一头乌克兰大白猪,那可就不仅仅是遭人嫉妒——人们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自己极度贫困的根源,想起了自己因冻饿而死的亲人。
李自成、刘宗敏等人两眼放光,狞笑着,吩咐手下人把朱常洵绑上,剥光洗净,抬到秤钩下一称,正好净重三百六十斤。
李自成命人从后花园弄来几只梅花鹿宰了,把鹿肉跟福王的肉放在一口巨大的锅里烹煮,美其名曰“福禄宴”,与将士们兴高采烈地大吃大嚼。
事后,农民军将王府的粮食及金银财宝,用了几千辆车,拉了半个月,才全部运走,然后把这座凝聚着民脂民膏的福王府邸付之一炬,熊熊大火三日不熄。
有人建议,应该把朱常洵的悲惨遭遇写进教材,必读对象为富二代。至于穷二代,则坚决不能让他们知道,人肉还可以与鹿肉混合在一起吃。


正当壮年的朱由崧已经顾不上老父亲了,凭着一股急劲,他缒下城头,向北逃逸。望着王宫冲天的火光,他知道父亲必然遇害,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一辈子养尊处优的福王,已经五十三岁的朱常洵竟死得这样惨绝人寰!
朱由崧甩甩眼泪,不敢停留,一路狂奔,途中又遇上几个散兵游勇,衣服、财物全被掠走了,只保留下一条小命儿。他赤身裸体,跌跌撞撞,一个人狼狈地逃到怀庆(今河南沁阳)。
陷在洛阳城里的妻子李氏上吊自杀。过了几天,在田成、张执中几名太监的保护下,朱由崧的嫡母邹氏也来到了怀庆。提起老福王朱常洵的惨死,一家人哭得昏天黑地。
在京城的崇祯帝朱由检听到这一噩耗,悲伤得三天未能上朝,吩咐河南地方官为朱由崧无偿提供住处,馈赠衣食,决不能亏待自己这位堂兄。
崇祯十六年(1643)七月,崇祯帝颁旨让朱由崧袭封福王爵位。为了安慰堂兄,他亲自从宫内挑选出一条最好的玉带赏赐给朱由崧。


安定的生活仅仅过了两年多,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李自成的军队又打了过来。在一个风疾天黑的雪夜,大顺军制将军刘芳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了怀庆城西门,城内火光四起,一片大乱。
从睡梦中惊醒的朱由崧一跃而起,在亲兵侍卫的扈拥下,带着自己的母后邹氏,不及携带任何物品,随着逃难的人流踉踉跄跄逃出东门。
在惊恐混乱中,朱由崧跟母后邹氏被随后追来的大顺兵冲散了,朱由崧一个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落荒而逃。——这就是后来东林党人指责他“不孝“的原因。
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朱由崧拔腿狂奔。但他体态太肥胖,没跑多远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连脚也抬不动了,躺在雪地里直哼哼。
正在彷徨焦急的时候,一同逃难的一个皮匠,名叫常应俊,动了恻隐之心,把朱由崧背起来,在雪地里跋涉了几十里,才脱离险境,捡了条命。常皮匠一直把他护送到卫辉(今河南汲县),投奔封地在那里的潞王朱常淓。


朱常淓是万历皇帝的侄子,朱由崧的堂叔。
他刚把惊魂未定的朱由崧安顿好,就听到远处隐隐传来炮声。李自成从西安出发东征北京的大军,逼近了卫辉府。
崇祯十七年三月,大难临头的潞王收拾行囊,放弃封地,带上朱由崧向南跑路。因为京城危在旦夕,向北逃难的路已被阻断。
急急似惊弓之鸟,忙忙如漏网之鱼,他们渡过黄河,一路奔波,好不容易来到了南京北边的淮安。
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这里是淮扬巡抚路振飞的防区,由于路巡抚调度有方,尽职尽责,淮安一带仍能保持一片安宁。
这时,先后逃难到淮安的宗室还有周王与崇王。各位王爷都有家眷随行,热热闹闹,并且带有厚重的行李。唯独朱由崧孤孤单单,只有皮匠常应俊、太监田成等几个人随行,一个个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特别是囊中羞涩,身无分文,成了一伙名符其实的流浪汉。
为了填饱肚子,朱由崧向堂叔朱常淓借贷了几百两银子。现在,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如果朱由崧会唱歌,下面这首歌肯定最能代表他此时的心声: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
可是,贫困潦倒的的朱由崧并不知道,就在不远处,有一双眯缝着的小眼睛正窥视着他;这个人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朱由崧的命运。
赤脚踏沧浪2015-03-27 09:15: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陈沫2014 2015-03-27 16:52:56
这个本子有前途!
-----------------------------
谢谢支持。
赤脚踏沧浪2015-03-27 23:23: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098】

第二章 朱由崧不容易(3)

▲ ▲ 大太监卢九德
这个在附近窥视朱由崧的人,不是一个正常人,而是崇祯帝派来守备凤阳的大太监卢九德(曾挨过一刀)。
守备凤阳太监卢九德,绰号“胎里红”,也算是凤阳的二把手。因为气闷,卢九德从娘胎里带来的脸上这块红记,更加显眼。他为福王朱由菘抱打不平:
凭什么不立血统最近的福王朱由崧?还到处宣扬他不忠不孝,浑身毛病。确实,从怀庆逃命时,他跟自己的母后邹氏失散了,但那是被乱兵冲散的啊,而不是故意抛弃。这两年,朱由崧寄人篱下,四处逃窜,惶惶不可终日,容易吗?
福王朱由崧是卢九德看着长大的。年青时卢九德曾经伺候过老福王朱常洵,并深得朱常洵宠爱。现在老福王死了,他一直在关心着小王爷朱由崧的命运。


前几天,卢太监才获知小王爷朱由崧来到了淮安。带着一腔义愤,他立刻前去探望,并把自己的想法竹筒倒豆子,全告诉了朱由崧。
朱由崧听了直摇头,他也听到了周围群众的议论,南京的官员如此力挺潞王,他感觉自己希望渺茫。再说,瞧瞧自己捉襟见肘的这副狼狈相,也自惭形秽,心灰意冷。
不料卢太监听了,却不以为然,拍拍胸脯,大言不惭的说:“王爷,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一切包在我身上!单凭南京城里那伙书呆子文官,掀不起多大风浪,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枪杆子才最管用。”
卢九德建议福王朱由崧给凤阳附近的四位总兵官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各写一封书信。他要趁着凤阳的军政一把手马士英不在家,亲自去办挺这几位手握兵权的军头。


明朝的武将,受文臣的压抑已经太久了。从明朝建国初年,因为猜忌武将会拥兵造反,朱元璋就建立起“以文制武”的管理模式。
总兵本是一品武职,却要听巡抚、总督等文官的调遣。特别是总督,号称“军门”,总兵官有事进见,必须“甲胄行跪”。即使戚继光、李成梁那么了不起的大英雄,见了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也都是一口一个“小的”、“门下”,有事必须“跪禀”。
总兵官高杰捧着福王的亲笔信,不禁手舞足蹈,哈哈大笑。他知道一旦拥戴福王登基成功,自己就建立了莫大的“定策”之功,加官晋爵不在话下,就再也不会受那些文官的气了。
他转头瞧瞧身旁的卢九德,豪爽的说:“请守备大人放心,我‘翻山鹞’高杰一定效忠福王。”
得到了“翻山鹞”高杰的保证,卢九德喜滋滋的又去找总兵官黄得功、刘良佐,事情出奇的顺利,只是在刘泽清那里遇到点算不上麻烦的麻烦。
原来总兵官刘泽清看到南京一带拥立“潞王”的呼声高涨,开初决定支持“潞王”,当听说高杰、黄得功、刘良佐三人的动向后,才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加入效忠福王的行列。
在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的组织协调下,长江以北的四位明朝总兵官联合起来,准备统一行动。
正是在这一至为关键的时刻,凤阳军政一把手马士英从浦口赶回来了。


▲▲ 墙头草
凤阳总督马士英是一个有心机的人,他认认真真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感觉局势已经难以逆转。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在一个天崩地裂的乱世里,笔杆子永远斗不过枪杆子。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地方大员,马士英懂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
马士英陷入了沉思,他明白如果再继续坚持与史可法达成的“君子协议“,自己就真的成了名符其实的孤家寡人,就会被新一届政府彻底抛弃。
因此他没有沉思多久,很快就拿定了主意。
促使马士英拿定主意的还有一个人,他的一个铁哥们,今天给他来了一封密信,起劲的鼓动他,一定要拥立福王朱由崧,理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反对。
这个朋友名叫阮大铖,一个像美国股神巴菲特那样聪明绝顶的人!他的人生信条也跟巴菲特一样:当别人恐惧时你勇敢,当别人勇敢时你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最大利益。既然大家都看好潞王朱常淓,我偏要拥护朱由崧!
笔者常爱喝点小酒,但不胜酒力,每次参加饭局前,老婆总嘱咐:少喝酒!少喝酒!她给我支招说:当别人都喝白酒时你就喝啤酒,当别人都喝啤酒时你就喝白酒。听了老婆的话,倒的确经常受益。
马士英老兄也是一个从善如流的人。他并不真把原则当回事,此刻,他没有丝毫犹豫,决定选择友情,抛弃信义。信义值几个钱?又不能当饭吃。一切都应以利益为中心。
他略微感觉对不住史大人——但对得起史可法,就当不成政府要员,进不了决策层,甚至连凤阳总督的职位都保不住。
于是,马士英立即给下属下达了一道命令:快去,分头请四位总兵官来,还有守备太监卢大人。


卢九德、高杰等人忐忑不安的来到凤阳总督府,他们也怕遭到马大人责备,因为马大人毕竟平日待他们不错。但他们也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马士英对他们不利,他们也只能对他不客气。
可来到总督府,却出乎大家意料,总督府正大摆筵宴,看来是要招待什么尊贵的客人。等马士英满面春风地迎接出来邀请各位入席时,高杰几个才知道,尊贵的客人原来就是自己。
马士英把儿子叫出来,吩咐向几位叔叔跪拜行礼,然后站起身恭敬地给长辈们斟酒布菜。一队明眸皓齿的舞女从内室鱼贯而出,姹紫嫣红,长袖起舞,一边high歌,一边扭屁股,为宴会助兴。(“乃大治具,出女乐侑觞,命其子侍酒,跪起如子侄礼。”)
高杰等人真是又兴奋又感动,推杯换盏,开怀畅饮。正当酒酣耳热,气氛渐近高潮的时候,马士英举杯站起来,表情严肃的说:
“国不可一日无君,以序以贤,无如福王,我准备写信向南京的官员通报此事,请各位一定鼎力相助!”
高杰等人听了不由一怔,随即相视而笑,站起身齐声回答:“愿听大人调遣!”
马士英满意的把整杯酒喝光,拿空杯在大家眼前一晃,朗声说道“既然如此,请诸位随我到凤阳皇陵,让朱氏列祖列宗作证,我等歃血为盟,宣誓向福王效忠。”
“得令!”卢九德和四位总兵官都痛快的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赤脚踏沧浪2015-03-28 10:43:1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迈阿密上海 2015-03-28 02:13:22
好文必须顶!
已经在当当网买了第一卷了,第二卷什么时候出版?最好一次性三版都出完,我一次买整套的,看起来也过瘾
-----------------------------
谢谢支持。
赤脚踏沧浪2015-03-28 13:48:3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009】

第二章 朱由崧不容易(4)

▲▲定 策
马士英的亲笔信,没敢直接写给史可法,而是派人交给了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同时他也把准备拥立朱由崧的计划,通知了在南京的几个关系密切的狐朋狗友,其中包括诚意伯刘孔昭和吏科给事中李沾。
做好了这些工作,马士英同高杰等四位总兵官带兵五万,前往淮安迎请福王朱由崧。他见到朱由崧就说:
“士英等拥立王爷速正大位,但听说南京还有一些大臣持有异议,因此亲率精兵五万驻扎在江边,以防不测。“
大喜过望的朱由崧感激地瞅着马士英,眼睛湿润了。但马士英的话传到南京后,很多大臣都惶恐不安起来。


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二十七日上午,南京朝堂之上众臣齐聚。这其中既有南京守备魏国公徐弘基、提督操江诚意伯刘孔昭等勋臣,也有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都察院右都御使张慎言、兼管翰林院的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等文臣,还有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等内臣。
太监韩赞周首先操着尖细的嗓音当众宣读马士英的来信,并告诉大家,凤阳总督马士英与高杰、黄得功等四位总兵官率领五万大军保护着福王已经到达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
力挺潞王一派的所谓“立贤派”大臣全傻眼了,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趁此机会,韩赞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拥立福王的誓词,让大家签名。
众人把目光都投向兵部右侍郎吕大器。因为南京礼部长官空缺,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浦口尚未回来,所以吕大器当时掌管着礼、兵两部的大印。他冷冷的瞅着韩赞周递到面前的誓文,面无表情,既不签字,也不盖章。
空气似乎凝固了,形势陷入僵局。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站出来打圆场说:“这是大事,不能草率,请明天禀告奉先殿后再说吧。”奉先殿就是南京供奉大明列祖列宗的太庙。
诚意伯刘孔昭等勋臣怒目而视。突然,一名文官蹬蹬蹬蹬历阶而上,冲到吕大器面前,厉声喝道:
“今日所议何事?是有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众人意见相同,只有你独持异议,难道想让我一腔热血溅满你的衣衫吗!“
大家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吏科给事中李沾,一位言官。
吕大器刚想辩解,诚意伯刘孔昭又叫嚷起来:“吕大器,不得妖言惑众!”气得吕大器怒哼一声,不再言语。
众大臣都知道,刘孔昭、李沾等人这样气焰嚣张,是因为背后有马士英的十几万大军撑腰。
在强势威逼之下,大家敢怒不敢言,一个个走上前台,在誓词上签下大名,同意拥立福王朱由崧,并确定由魏国公徐弘基率领部分朝臣拿着百官签字的誓文立即前往仪真,迎请福王朱由崧。


处于困窘落魄之中的朱由崧有些发懵。
老父亲朱常洵君临天下的梦想就要在儿子身上实现,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幸福如此意外敲门,却让朱由崧一时手足无措。
夜幕降临,他翻来覆去无法入眠。这里面有兴奋,更有焦虑。在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他不知自己能否担当得起如此重任。
第二天上午,他在马士英及四镇总兵的护卫下从仪真启程,傍晚时分,抵达史可法驻军的浦口。
史可法早已得到南京的消息。被马士英诳骗,拥戴潞王、桂王的方案都胎死腹中,史大人的心情懊恼到了极点。但时势如此,木已成舟,他心情沉重、无可奈何。
他担心的不是自身的荣辱进退,而是江南的文臣武将因为拥立福王一事,已经可怕的撕裂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只怕万历年间形成的残酷“党争”在新的时期又要重新上演。
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北方大片领土已经沦陷,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偏安江南,进而收复失地,重振大明。咳,全体文臣武将即使和衷共济、精诚团结,一致对外,也还是个未知数,何况再……
史可法不敢再想下去了。他暗暗在心中下定一个决心: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哪怕再委屈、再艰难,也要竭尽全力,弥合已经形成的裂痕,调节各方面的冲突,维持住大明王朝摇摇欲坠的国运。
赤脚踏沧浪2015-03-28 23:49:5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凤阳总督马士英
赤脚踏沧浪2015-03-29 12:52:27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