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全面解读史上最传奇皇帝(正史可以像小说)

楼主:天下乞男子 字数:222162字 评论数:8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有一次我和我老爹出去走亲戚,在一条马路边看见一个老乞丐,我爹说他认识这个人,说此人住在哪里哪里。我问老头既然有家可归,还是咱们附近的人,他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吗,我爹说:“他家里没人儿。”“没人儿”也就是没老婆的意思,所以也就没有子嗣,临了也就没人管没人问了,只能靠乞讨来打发晚年了。
天下乞男子2010-07-01 09:46:4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朱元璋那几副民间画象也太惊人了吧.我觉得应当不会是真的.
---------------------------------------------
底下这副据说是真的,《帝国政界往事》明朝卷中也提过这个问题。我开始也有点不大相信,但我之前见过一个人,是个卖盗版书的,我觉得此人的相貌就很符合史书上对于朱元璋的描述。

朱元璋

天下乞男子2010-07-01 11:12:2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好像经常从一般人没想到的角度去看一些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呢!
这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啊……
----------------------------------------
这倒不一定,非主流的东西也许在未来就是主流。只是如今人们的功利之心较盛,很难耐得下精神去钻研那些更为深邃的东西。
昨天我还想到一个问题,其实小时候对于历史感兴趣可能还在于它的热闹,中间它就被小说取代了,但越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是一种对于历史的追问触发了探究的兴趣,乃至由中国史而向世界史,但可惜如今人穷志短,只能希冀于将来了。呜呼哀哉。

天下乞男子2010-07-01 15:24: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4、草场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的九月十八日未时,也就是下午一点到三点时分,一个弱小的生命降临在了濠州城所在的钟离县,属龙。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不足为奇、波澜不惊的小地方,这样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老实巴交的佃农家庭,这样一个一生下来就“哇哇”个不停、脆弱不堪的小男孩,长大后竟是那么得猖狂和得意,那么得目中无人!他在江湖上一直飘了五十多年,愣是没被人砍死,反而还带人把全天下公认的那几个最厉害的那个“老大”们给生生灭掉了。
这位旷世牛人当然就是我们的主角朱重八同志,这一年他的父亲已经快五十岁了。一般而言,老年得子的孩子格外聪明,比如孔子、欧阳修,再比如牛顿、福兰克林•罗斯福等。这似乎与常理有些相悖。
按照《明史》中的记载说,重八的母亲陈氏在怀他之前,夜里做梦有神人授药一丸,此药丸拿在手里还发着光彩;梦中的陈氏一口就把那药丸给吞了下去,待到她老人家醒来之后,仍觉口有余香。待到她生下重八的时候,一时间红光满室,几夜都复如此;邻居们夜间就远远望见好象朱家着火了一般,于是一波又一波的不明真相的群众就赶去救火,可走到朱家才发现是虚惊一场。
这段有造神嫌疑的记述自然当不得真,也许他正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有人成心为他编造的不凡的“个人历史”。后来,老朱自己也越来越神道,也越来越喜欢扯淡,别人帮他瞎掰还不行,他还可着劲儿地帮自己神吹,偏要把自己说成是有“天命”在身。
别看朱五四一辈子混得不容易,可他最是疼爱自己家里的这个老幺了,所以尽管日子过得相当紧巴,他还是让重八读了几年书——也许,这是比之当年吕不韦在邯郸的“烧钱”行为还要划算的一笔投资!试想,朱重八如果一点知识底子都没有,那他再想要求进步可就难得多了!莫言“刘项不读书”,“大风起兮云飞扬”、“力拔山兮气盖世”又是谁人之作?
不难想见,重八能读上几年书就已经是老爹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了,所以为了维持家计,就只好让他退了学。至于重八当初书读得怎样,这是无关紧要的,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到重八二十出头时也开始懂得发奋了。
辍学之后的重八就只有专职替人看牛放羊的份儿了,吃饱饭也许就是少年重八的人生最高志愿了。就在十几年前,一些农村的小孩还会相约牵上自家的牛羊到外面去放,然后选个地方任由拴好的牛羊去吃,而小孩们儿则就凑到一起就玩开了。
据说重八那时候最爱玩的游戏就是扮皇帝,而他的那帮同伴们则给他当“大臣”。有人也许会就此得出结论说:看看,人家朱重八打小就是做皇帝的命,后来那“不落的太阳”正是从钟离县那不起眼的一片草场上升起来的。其实,“扮皇帝”的游戏在孩子们中间再稀松平常不过了,我小时候还演过《西游记》里的玉皇大帝呢,这能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小孩子并不无聊。
也许是因为父母最疼爱重八,所以他打小就不够安分,鬼点子也最多。

天下乞男子2010-07-01 23:42:1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话说有一天放牛的时候,这帮小孩们平常也吃不饱,所以还没到回家的时辰就肚子饿得咕咕叫了。
为了像猪八戒一样“画饼充饥”,于是鬼机灵又念过些书的重八便开始给大伙讲起了那皇上所过的日子——“那皇上啊,一个人坐在大大的龙椅上,就那么整天舒舒服服地躺着……他的身边放满了大饼和面膜,当皇上饿的时候,他就会抓起一碟大饼吃,就那么使劲地吃啊吃啊,好香哪……大饼吃腻了,皇上就换面膜吃;面膜吃腻了,再换大饼吃……皇上吃饱了,就再躺在龙椅上晒太阳,那叫一个舒坦哪……”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个故事只能是小说家荒诞不经的编造,但殊不知就在四十年前,当有些农村人提及何为最奢侈的生活时,他们居然认为吃馍馍沾糖就是一种人间最高规格的享受了,而且他们还一致认为——江后令人艳羡的的生活就是这样的。
贫穷的是农村,落后的也是农村,见识贫乏得可笑的还是农村!而小小的朱重八就常年生活在这样一个闭塞的环境中。
少年朱重八的故事讲完了,可伙伴们的馋虫也被他小子给彻底钩了出来:要是此刻能吃上一顿饱饭,那该多好啊!也不知是谁首先提议,把重八放的那头田主家的小牛给杀了吃吧?!
那田主问起牛的下落来怎么办?似乎不太好办……
正当大家失望已极的时候,重八突然站起来说道:大家尽管吃牛吧,咱有办法搞定田主!
于是这帮大胆包天的小孩就在重八的带领下,愣是把田主刘德家的小牛给杀了吃了。当刘德问起牛的下落时,重八就带着他来到了一处山洞旁,说小牛钻到里面出不来了,只留下一根尾巴露在外面。
重八再小聪明也斗不过他一个大人啊,所以当场他就被气愤之极的刘财主给暴打了一顿,弄得几天都没下来床。既要赔偿人家的损失,自己还弄丢了饭碗,这重八真是一失足险成千古恨哪!
可是经过了这件事情以后,仗义的重八却赢得了小伙伴们的一致信任和拥护,大家都甘心他来给大家做头脑。在这帮小家伙们之中,据说就有帮着重八一同打天下的开国元勋汤和、周德兴等人。


牧童

天下乞男子2010-07-02 00:03:0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在重八幼年的生活中,还有一个人应该是需要好好说一说的。他也许对朱重八有不小的影响,他可能还把自己身上的某些智慧元素给灌输到了重八的身上。他就是重八的外公陈氏,其名字已经不可知。
这陈老头可谓是一个奇人,他本是维扬(江苏)人,还在南宋末年的时候就加入了军队。当时,他系南宋著名抗元将领张世杰麾下的一员普通士兵,陈氏后来也参加了决定南宋生死的“崖山海战”。结果宋军大败,几近全军覆没。可是陈氏却侥幸活了下来,此人是相当的命大,也仿佛有神灵护佑。在元军中有一位早前投降的南宋将领,他恰好和陈氏相识,所以他就把陈氏从海中救起,最后又一直把陈氏带到了元大都附近的通州安置。再后来,陈氏就得以回到了自己的维扬老家。
陈氏已经厌倦了军营生活,为了逃避兵役,他于是就逃亡到了盱眙的津里镇,也就是朱重八的祖父早年带着全家呆过的地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般老百姓逃亡政府都管不了,何况是严禁什么管制刀具)。这陈老头通巫术,就专靠给人画符念咒度日,也许正因为他社会地位不高,他的女儿才嫁给了朱五四这么没出息的农民。
陈老头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长女嫁给了季氏,后来因乱世与朱家失去了联系(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也没有寻访到她家的消息),小女儿自然就是朱元璋的母亲了。陈老头之奇还在于他的长寿,他差点就成为“人瑞”(百岁),因为他居然活了九十九岁——这才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高人!
陈老头后来过继了季氏的儿子为后。虽然与外公相处的日子可能不多,但也许这陈老头生前还没少给重八这帮外孙讲起自己当年的故事,和一生丰富的游历。也许,重八对于外边广阔天地最初的朦胧认识,就得自这位经历传奇的老人。还有他的那身巫术,也许可以给外孙留下一些什么启发吧。
但这一切只能是猜想,然而有外公如此,也总禁不住会让后人联想到一点什么。难道重八的反元思想会是这位老人灌输的?须知为了求生,很多人也是加入了官军的。



崖山阵亡英烈

天下乞男子2010-07-02 00:27:5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惨烈、悲壮之极的崖山海战哪,据说它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海战,足见我华夏天朝之历历有人!
天下乞男子2010-07-02 09:52:1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自己顶,楼上老兄好喜欢繁体字嘛,这是为什么呢?
天下乞男子2010-07-02 15:23: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5、在那凄凉的地方

就像我们在地理课上所讲到的,中国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所以才导致自然灾害如此频发。而“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朱元璋的老家淮西,据说更是个灾荒窝。
前面我们也已提及,元末是个多事、多灾之秋,淮西一带被波及因而未得幸免,那些年也是灾荒连连,凄凄惨惨戚戚。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天都变了,朱重八一家的日子就更可以想见了。
就在至正四年(1344)时,淮西一带先是大旱,继之又是遍地的蝗灾,庄稼近乎绝收。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都止不住地哀叹:几十年都没有见过这等年景了,这日子可真没法过了!看来老天是准备要来收人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打头风。大灾之年果真就又遇上了可怕的瘟疫,也许正是因为之前饿死了一些人,而这些尸首处理得不好,结果又酿成了瘟疫。瘟疫又加速了人员的死亡,于是就更加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朱重八的老家钟离县太平乡,本来还算好些的,起初得病的并不多,可闹到后来就没这么幸运了。朱家所在的那个孤庄村,从一天死掉几个人,慢慢的就发展到了一天死十几个人,眼看着户户遭殃,家家带孝。
一天,朱重八正在外面寻思着找点可以充饥的东西,这时候就突然跑来了一个他同村的小伙伴,只听那少年气喘吁吁地对重八说道:“重八哥,你快回家看看吧,你爹死了!”
重八当即本能地反驳:“你放屁,不可能,我出门时我爹还好好的!”
少年又道:“那就是你娘死了!”
“你放屁,不可能!我娘也好好的。”
“真的,反正你家死人了,不是你爹就是你娘!你快点回家去看看吧!”
重八心里当然也不是没底,眼瞅着村子里一派人间地狱象,他家又有何德何能趋吉避凶,否则也不至于流落到今日这番不堪的田地。
于是一向还算颇有孝心的重八竟在路上哭将起来,他已隐约感到了大事不妙。


天下乞男子2010-07-03 00:59:5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他后来在自己的《御制皇陵碑》中这样追忆道。
果不其然,重八的爹真的也遭了难。“勤俭忠厚,人称长者”的朱五四这年已经六十四岁,本来身子就虚,所以一染病就不行了,于这年四月初去世。
然而这才是不幸的肇始,才过了仅仅三天,大哥重四竟又一病不起,旋即而亡;四月二十二日这天,五十九岁的陈氏也撒手人寰,追随老伴而去。
就这样,才二十天的工夫,朱家就一连死了三口人,这当然无异于晴天霹雳,直让重八兄弟恍如一场噩梦,但却怎么也醒不过来……
如今死了人还好说,夭折的小孩子一般就找个地方直接埋掉,大人则拉到火葬场烧掉,然后找个地方再把骨灰盒埋了。这叫“入土为安”。可是偏偏那时的朱家兄弟不好办,尸骨既不能随便埋,而他家却又无尺寸之地!而更可怜的是,他们也没钱为父母置办棺材,这让重八和二哥简直是走投无路。
他们在当地又没有什么亲戚可以依靠,谁让自己家是外来户呢。几门姻亲也靠不上:大嫂已经带着侄子文正回了娘家,看来是指望不上了;二嫂也已经病死很久了,二哥与她娘家也就断了来往;给人做上门女婿的三哥也不容易,看来也是不能指望;大姐家已经满门死绝,二姐死后,二姐夫带着外甥文忠早已逃荒到了外地。
还是靠谁呢?只能勉强靠自己吧。人就应该要时刻告诉自己:其实,万事全靠自己。
于是,兄弟两个只得硬着头皮去求田主刘德的怜悯和施舍。本来也许还指望着种了几年刘家的地,彼此之间或者还有点情分,可是没想到这个刘德竟然是如此的冷血和恶毒。
他不答应给地也就罢了,偏偏还对两兄弟“呼叱昂昂”,叱骂声一阵高过一阵,“邻里惆怅”,连周围邻居听了都觉心里难受,更何况是他朱家兄弟。
重八暗忖:刘田主啊刘田主,你为何如此不讲半点人情,如此狠心地置我兄弟于孤绝之地,难道你就不怕将来遭报应吗?你一定会遭报应的,一切为富不仁者都会遭报应的!




可怜的小孩

天下乞男子2010-07-03 02:30:4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5、在那凄凉的地方

就像我们在地理课上所讲到的,中国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所以才导致自然灾害如此频发。而“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朱元璋的老家淮西,据说更是个灾荒窝。
前面我们也已提及,元末是个多事、多灾之秋,淮西一带被波及因而未得幸免,那些年也是灾荒连连,凄凄惨惨戚戚。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天都变了,朱重八一家的日子就更可以想见了。
就在至正四年(1344)时,淮西一带先是大旱,继之又是遍地的蝗灾,庄稼近乎绝收。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都止不住地哀叹:几十年都没有见过这等年景了,这日子可真没法过了!看来老天是准备要来收人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打头风。大灾之年果真就又遇上了可怕的瘟疫,也许正是因为之前饿死了一些人,而这些尸首处理得不好,结果又酿成了瘟疫。瘟疫又加速了人员的死亡,于是就更加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朱重八的老家钟离县太平乡,本来还算好些的,起初得病的并不多,可闹到后来就没这么幸运了。朱家所在的那个孤庄村,从一天死掉几个人,慢慢的就发展到了一天死十几个人,眼看着户户遭殃,家家带孝。
一天,朱重八正在外面寻思着找点可以充饥的东西,这时候就突然跑来了一个他同村的小伙伴,只听那少年气喘吁吁地对重八说道:“重八哥,你快回家看看吧,你爹死了!”
重八当即本能地反驳:“你放屁,不可能,我出门时我爹还好好的!”
少年又道:“那就是你娘死了!”
“你放屁,不可能!我娘也好好的。”
“真的,反正你家死人了,不是你爹就是你娘!你快点回家去看看吧!”
重八心里当然也不是没底,眼瞅着村子里一派人间地狱象,他家又有何德何能趋吉避凶,否则也不至于流落到今日这番不堪的田地。
于是一向还算颇有孝心的重八竟在路上哭将起来,踉踉跄跄还险些跌倒,他已隐约感到了大事不妙。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他后来在自己的《御制皇陵碑》中这样追忆道。
果不其然,重八的爹真的也遭了难。“勤俭忠厚,人称长者”的朱五四这年已经六十四岁,本来身子就虚,所以一染病就不行了,于这年四月初去世。
然而这才是不幸的肇始,才过了仅仅三天,大哥重四竟又一病不起,旋即而亡;四月二十二日这天,五十九岁的陈氏也撒手人寰,追随老伴而去。
就这样,才二十天的工夫,朱家就一连死了三口人,这当然无异于晴天霹雳,直让重八兄弟恍如一场噩梦,但却怎么也醒不过来……
如今死了人还好说,夭折的小孩子一般就找个地方直接埋掉,大人则拉到火葬场烧掉,然后找个地方再把骨灰盒埋了。这叫“入土为安”。可是偏偏那时的朱家兄弟不好办,尸骨既不能随便埋,而他家却又无尺寸之地!而更可怜的是,他们也没钱为父母置办棺材,这让重八和二哥简直是走投无路。
他们在当地又没有什么亲戚可以依靠,谁让自己家是外来户呢。几门姻亲也靠不上:大嫂已经带着侄子文正回了娘家,看来是指望不上了;二嫂也已经病死很久了,二哥与她娘家也就断了来往;给人做上门女婿的三哥也不容易,看来也是不能指望;大姐家已经满门死绝,二姐死后,二姐夫带着外甥文忠早已逃荒到了外地。
还是靠谁呢?只能勉强靠自己吧。人就应该要时刻告诉自己:其实,万事全靠自己。
于是,兄弟两个只得硬着头皮去求田主刘德的怜悯和施舍。本来也许还指望着种了几年刘家的地,彼此之间或者还有点情分,可是没想到这个刘德竟然是如此的冷血和恶毒。
他不答应给地也就罢了,偏偏还对两兄弟“呼叱昂昂”,叱骂声一阵高过一阵,“邻里惆怅”,连周围邻居听了都觉心里难受,更何况是他朱家兄弟。
重八暗忖:刘田主啊刘田主,你为何如此不讲半点人情,如此狠心地置我兄弟于孤绝之地,难道你就不怕将来遭报应吗?你一定会遭报应的,一切为富不仁者都会遭报应的!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刘德的呼叱声却引出了田主的哥哥刘继祖的恻隐之心。“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刘继祖于是慨然地舍了块地给可怜的朱家兄弟以安葬亲人。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大哥的这一善意的举动,换来的是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厚报。昔日有“一饭千金”的韩信,而后便是涌泉相报的朱元璋。
谢过了给地的刘继祖,朱家兄弟想着那棺材还没有着落,如何是好呢?无奈之中,他们只得找出两件家里仅剩的破衣裳,好歹将父母包裹起来,总算不是赤身裸体葬了下去,这也算是了却了他兄弟的一件大事。
洪武十一年(1378)的时候,雄视天下之际的朱元璋再次回顾起三十多年前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仍旧很是伤感父母下葬时的惨象:“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既没有像样的棺椁,也没有装殓的寿衣,草草地就往父母身上盖了些土,最后连给父母祭飨的酒肉也没有……
但气势恢弘的凤阳皇陵却弥补了这一切,也算是让朱元璋这个皇帝心底稍稍有了些安慰。

“既葬之后,家道惶惶”, 死者已逝,而生者何堪?从四月一直捱到九月,当地的灾情还是没能得到缓解,连树皮草根都吃得差不多了,离乡背井去逃难的人也越来越多。
当时二哥重六也考虑起外出谋生,“心惊若狂”的重八只好为二哥送行。当时的场景是那样的刻骨铭心:“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恸遥苍。”
重八的心情此时已经痛苦到了极点,眼看着一个完整的家庭顷刻破碎,眼看着自己身边连最后一个亲人也要没有了。孤独、绝望之余,他也开始为自己将来的生计犯起了愁。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这年才不过虚岁十七、从小受父母骄惯的重八,他的骨子里其实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好在这时邻居汪大娘及时提醒道:重八你小时候多病,你爹为了让你活命,曾许过愿让你舍身为佛;而今你平安长大了,也是你该还报佛祖的时候了,既然有这缘份,所以你不如去皇觉寺里当个小和尚吧,总比饿死强。
此时的重八早已乱了方寸,只要能活命,还管它那么多。就这样,他在汪大娘和她儿子汪文的陪同下,走进了那座位于孤庄村的西南角不远处的小小的皇觉寺,当时寺里才不过只有不到十个和尚。既然是与佛祖有缘,所以寺里的高彬法师便同意收下了朱重八做弟子,据说他给重八所取的法号叫“如净”。
然而后来的事也许是初入寺的重八也始料未及的,似乎上天要彻底抛弃这个相貌丑陋、出生贫贱的苦少年了。不过,朱重八后来的传奇经历也许即证明了这样一个最浅显不过的道理:上天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的,而真正抛弃我们的永远只能是你自己。




皇觉寺

天下乞男子2010-07-03 02:45: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不好意思,操作失误,楼上有点发重了!
没看清这张皇觉寺的照片这么现代,后面还有个信号塔,早知道就不用这张了。
那就再来张!凤阳的龙兴寺——龙兴寺是明太祖朱元璋先前出家的寺庙,被称为圣庙。。

皇觉寺后更名龙兴寺

天下乞男子2010-07-03 02:59: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大哥的这一善意的举动,换来的是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厚报。昔日有“一饭千金”的韩信,而后便是涌泉相报的朱元璋。
----------------------------------
刘大哥后来被封侯,汪文也有特殊封赏,两家最后都得以成为凤阳皇陵的守护人。
天下乞男子2010-07-03 16:55:5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6、走四方,路迢迢,心茫茫

所谓“英雄不问出身”,管你什么三教九流,只要成了大事,大家都会对你顶礼膜拜,对你由衷的赞叹,这可以说乃是中国人的普遍人性;至于那例外不服的,也只有从肉体上加以消灭了。
朱重八如今已入了三教之一的佛教,成了皇觉寺里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沙弥。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但还是有人会高兴,因为以后有些差事都可以交给这个新来的小师弟做了。
处在孤陋贫寒之乡的皇觉寺,当然也强不到哪里去,师兄们穿得既寒碜,重八也高贵不起来。葫芦头一剃,接着就给披上了一件师傅穿烂的破衲衣,居然就是佛门弟子了。不过,没有受过戒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和尚,照寺院规矩叫小沙弥,至于师傅要为“如净”宣讲佛法,好象是从来也没有过的事儿,你是来混饭吃的,先干好了活计再说吧。师傅只挑自己中意的人才会传“衣钵”。
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煮饭、洗衣、念经,就是如净的日常功课,见人便叫师父、师兄、施主,连一干称呼都改了。早晚听着各种寂寥的声音,钟声、鼓声、木鱼声,想想自己,想想半年前的家,想想那不知逃到何处的二哥,重八的心底怎不生出无限的凄凉和感慨。
自己当然不会当一辈子和尚,有朝一日攒好了本钱,还是要回村里安个家的。

在那时,出家当和尚也算是一门职业,况且和尚的社会地位也不低。有的人是迷信,沉迷此道,以为做了和尚可以得正果;有的则是做了坏事,良心不安,于是就想出家赎罪;有的就像惹了官司的鲁提辖,就到寺里避几年风头。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为了生计,怕给人当牛做马吃苦受累,怕微薄的所得养不活自己。而寺里除了可以得些善男信女的施舍,一般也都有自己的田地,除了部分租出去,常常也要留些自种。挖地垦田都要人力,高彬法师收留了重八,看上去好象是多了一个徒弟,其实就跟雇了一个长工无异,重八年轻力壮,也正是使力气的时候。
行了,啥也别说了,如净哪,这些活可全包给你了啊,今天不干完,就别吃饭了!
重八从前在家一向都是被惯着的,现在倒好,是个人都要支使他,而他又不能发作,真是郁闷得要命!真是一帮兔崽子。
那对活人发作不了,重八就只好拿泥菩萨撒气了。一天他扫佛殿扫累了,坚持扫到迦蓝殿时,不留神绊住迦蓝神的脚,竟狠狠地跌了一脚,我靠!重八起身后上去就给迦蓝神一顿水火棍:“他们欺负咱也就算了,你也欺负咱!看咱手段!”
又有一天,大殿上供奉的大红烛给老鼠咬坏了,师父把重八给叫来数落了一顿;这迦蓝神本就是专司殿宇安全的,这菩萨不管老鼠,反害得徒弟受罪,新仇旧恨,重八于是越想越气,愤极之下,他竟抄起一管毛笔就在迦蓝神的背上写了五个大字——“发配三千里”! 真是英雄出少年,有潜质啊!
以上这两件事其实都被师父看到了,好在这师父还算通情达理,并没有修理重八,也没有声张,大概师父也是晓得重八这段日子不好过。



伽蓝神(疑似关二爷)

天下乞男子2010-07-03 22:13: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重八本想着先委屈几年做个苦力的小沙弥的,可是没想到老天偏偏把他这一小小的愿望也给剥夺掉了,等待的着重八的仍是那茫茫未知的前路。
由于这一年的灾情越发得厉害,结果连累得皇觉寺也断了生路:地里庄稼都绝收,租子从何出?
这可要了命了,重八进寺里还没两个月,莫大的考验又跟来了。前面已经说过了,大元的僧人很开放,可以跟平常人一样有家有口,所以最后由管事的师娘出来发话了:与其呆在咱寺里等死,不如大伙四下先散了吧,等这难关过了,大伙再回来不迟。
重八恋恋不舍,他是最后一个走的,早知道有今日,当初干脆随了二哥去就好了,兄弟在一起也可以有个照应。但现在去哪里找二哥呢。好在重八人聪明,游方的事他一听就明白,所以他拿上木鱼、瓦钵,就一路化缘而去。当然为了免被人怀疑是冒牌和尚,相关身份证明还是要随身带着的。
一路上他听说西北方向灾情还较轻,所以一路向西北而去。“众各为计,云水飘飏,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 如云似水、漂泊不定的日子,自己又一无所长,无得作为,只有自己孤零零的影子常伴在身旁。
这次第,怎一个衰字了得!
“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早晨,冲着有炊烟的地方匆匆赶路,想着人家马上就要开饭了;晚上,踉踉跄跄投宿古寺,聂小倩是没兴趣搭理自己;有时候错过宿头,就得忙赶夜路,有时仰首望去,山崖崔嵬与月亮相接,耳边又时听猿猴悲啼,那声音凄凉之极。
“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每逢这等孤绝难耐的时候,就不由得思绪悠长;思念起父母,可已天人永隔;想想自己丧志落魄的样子,好不哀伤。“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飘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这难熬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天涯何处有我容身之地……

天下乞男子2010-07-03 22:53:3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不过还不错,起码没有被饿死,也没有半路上病死,反倒身子故磨练得更壮实了。
朱重八这一路的行程大概是这样的:往南先到庐州(今安徽合肥),转西到固始(今河南固始)、光州(今河南湟川)、息州(在今河南汝阳)、罗山(在今河南汝阳)、信阳(今河南信阳),又北转到汝州(今河南临汝),陈州(今河南睢阳),再东返由鹿邑(今河南鹿邑)、亳州、到颍州(今安徽阜阳)。最后,又回到了皇觉寺。
这个圈子兜得不算大,也不算小,但从至正四年走到至正八年,走了三年多,足迹遍及皖西豫东八九个郡县,大概路上耽搁的日子也不少。真的很好奇他这些日子究竟是怎么过的,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奇遇之类的,交接过怎样的朋友,为什么就没半道改辙不做和尚呢?要是换了他老爹,兴许就没那么恋巢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满路上一定都是逃难的百姓,重八兴许也能遇上个跟自己做伴的,交上几个朋友什么的;他一路游来游去,只拣繁富的地方去;穿城越村,对着大户人家敲木鱼就是。尤其,作为流民的朱重八经过此行后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只晓得大饼和面馍的可笑的乡巴佬了——他见了世面,也熟知了风俗人情,也记住了那一带的山川地理。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朱重八的思想大概也就是于此时真正成熟起来的吧。
元末多事之秋,庙堂中的风风雨雨,他可能不会知道;但民间的种种疾苦,以及那正在孕育的风暴,他应该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大元王朝的命运也许已经在他的朦胧中的意识中呈现出来。
朱重八啊朱重八,你又该往何处去?难道你就没想过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吗?你是丑了点,但同伴们都服你啊!整天又是窝在这弹丸之地,你自己甘心吗?你难道还想跟自己的老爹一样安分地过一辈子,如今也不可能了……



游方僧

天下乞男子2010-07-03 23:27:1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7、生死抉择

所谓“时势造英雄”,再厉害的人物,没有时运的配合,那也终是鸡窝里打拳,小家子鬼一个。就好比鸿鹄被关在鸟笼里,巨鲸被困在养鱼池中,这简直就是屈杀天才!
好在朱重八的机会来了,关键就看他如何抉择了。
就在他游方的这几年中,后来西系红军的开山祖师彭莹玉也正在淮西这一带秘密活动,传布弥勒下生、明王出世的教义。彭莹玉也是游方和尚,朱重八即使没有见过彭和尚本人,至少也应该和彭和尚的党徒们接触过,他未必不受鼓惑和影响。
几年之后,淮西一带就成为了东系红巾军的一大根据地。重八就是在这大元帝国的火药库中周游了几年,他即使没有加入明教这种秘密组织,起码也部分接受了些新的宗教、新的看法,尤其是嗅饱了火药气味,他已不可能再安于现状。
回到皇觉寺以后,他第一件做的,就是立志勤学,他吃过没文化的亏,以后得想法子补回来了。另外,他也开始结交朋友,物色那些有志气、有胆量、敢作敢为的好汉,以为援助;他还时时进入濠州城探访消息,想要获知些天下大势。
很快,就有师兄看出如净已经是个不再安分的家伙,有些鬼精鬼精的;再加上这小子几年间变威武了那么多,师兄们也都不怎么敢再支使他了。

天下乞男子2010-07-04 12:21: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刘福通率众起义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淮西各郡,四下人心骚动。到了至正十二年二月,郭子兴、孙德崖及俞某、鲁某、潘某等起兵占据濠州城的消息也迅疾传出。
很快,那些无组织无纪律的红军士兵就开始四下抢掠,他们最后还在皇觉寺放了一把火。师父一家及师兄们都因此逃散了,朱重八也在外面躲了些日子。
一天晚上的时候,他又回到了皇觉寺。自己的栖身之地被毁,眼看着又将陷入绝境,是该自己决定何去何从的时候了。于是,他向神灵祷告道:“而今兵难四起,咱准备外出避难,求神灵指点迷津,咱将往何方可保平安……”
一味的退缩逃避是可耻的,所以神灵丝毫没有给朱重八面子,他一连问卜了三次,可是卦相都显示不吉!重八自忖:莫非咱哪里都不能去?
“既然哪里都不能去,那么是要咱加入队伍吗?”这回卦相显示出了吉利。
可是偏偏这个朱重八是个心思缜密的人,他嘴里念道:“而今豪杰纷起四方,谁人有能力勘定四方?否则就是让咱去冒险……兵者,实为凶事,若是入了他们的队伍,咱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求神灵还是指教个避难的好去处吧!”
没想到这一次奇迹竟然出现了,他问卜所使用的“珓”居然直立起来。什么意思?意思很明显,你朱重八再婆婆妈妈的,神灵就不带你玩了!
由此,朱重八才下定了决心,准备找个合适的时机去投奔队伍。
几天之后,没想到竟有故人从郭子兴的队伍上给重八来了封信,内容显然是怂恿他的。朱重八看完之后,立马就把信烧掉了。
又过了几天,又有一位在队伍上的老朋友竟亲自跑来对重八道:前些天那个谁以书信召你,你既不愿意去,可他那边已经有人晓得了此事,若是有人来勉强你,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咱听天由命!”重八慨然太息道。
三天后,那个写信的果然亲自来了,他与重八交谈了半日,却没有一点勉强的意思,重八最后还是没有点头。
又过了十天,又一个人来劝说重八道:与其被人强拉着去,不如自己主动去,而今你已经被人家盯上了,需要赶紧掂量祸福、决定去就啊!
可是这个朱重八还在继续犹疑着。

又过了几天,彻里不花所率领的元军来了。他们不敢去进攻红巾军,反而抓些附近的老百姓杀了头去冒功。
独善其身的日子这回是真的终结了,搞不好他朱重八马上就要成为元军的刀下鬼了。就有那么一刻,他在想:要不要加入元军呢?元军的胜算会不会更大呢?蒙古人武功甲天下,别看义军现在嚣张,保不齐明天就被灭了……
可是你朱重八忍心与全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为敌吗?你甘心一辈子让蒙古人骑在头上拉屎拉尿吗?你忘记了从前自己所经受的磨难、痛苦了吗?它们可都是蒙古带来的啊……
行了,啥了别说了!濠州城的兄弟们,我朱重八来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大不了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神似朱重八

天下乞男子2010-07-04 12:35: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交代背景的第二章完成了,又可以接续第一章内容了,后面更出彩哟!
来点佐料,我整理的。


有人曾经专门总结过这样一件事,即何种的军队最有战斗力。最后有这样三种军队被列入参考范围:一是战国时期秦军的模式,二是前苏联红军的模式,三是中国古代一些军队普遍采用的模式。秦军的模式,也就是物质激励制,只要打胜了仗,就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奖励,甚至会被允许在攻占一些城池后进行大肆抢掠。苏联红军的模式,就是凡有逃亡、畏缩者一律枪决,所以只要上级不命令你后退,你就坚决得顶下去,往前冲会让你看到希望,向后退就必死无疑。而说到第三种军队模式,就与我们本节的主题有关联了。
俗语说得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只有这样的军队组织模式打起仗来才让你不敢后退,才能配合得好。当你冲锋在前时,你前边是你的哥哥,后边是你的弟弟,左边是你父亲,右边是你叔叔,你如果敢于做逃兵,那么倒霉的就是你的这些亲属了;而如果你们集体逃亡,那么你们的家属便会跟着倒霉。想朱元璋当年,就是把军户集中管理,这样如果前线出现逃兵,那么家属立即就会遭到拘押甚至处决,如此就让你不敢有做逃兵的念想了。
天下乞男子2010-07-04 13:18:0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燕雨遥 回复日期:2010-07-04 21:04:13
顶了再看

-----------------------
还是处女帖啊,谢谢。
天下乞男子2010-07-05 00:12: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