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全面解读史上最传奇皇帝(正史可以像小说)

楼主:天下乞男子 字数:222162字 评论数:8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代序

历史是有志者的天空,我一直都是这样坚定地认为的。
当自己的人生陷入困顿和迷茫时,我总会不禁回过头去追寻一下那些先人们的不朽的足迹,我多么想从他们那里获得一点方向和一丝启迪,哪怕又只是少许的安慰。
这样,十多年来,我自己所读过的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真不知凡几,可一直以来不过寥寥几个人物竟总是萦绕在自己心头,久久不去……朱元璋就是这其中的一个。这是一个很是突出也很有争议的历史传奇人物,虽然我也看到了他身上难以祛除的痞气,但我看到更多的可能就是此人身上的闪闪发光之处,不然我们就很难理解,他何以会成为六百年来影响中国性格最深刻的那个人。
有人总喜欢拿他跟刘邦相比较,可是需要注意的是,刘邦一开始就被人推举为了沛公,而朱元璋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最普通不过的小兵,才最终慢慢爬上那皇帝的至尊宝座的。因此说,朱元璋的人生更具励志色彩,且他的手笔又远较刘邦为大,他还取得了以下游讨平上游、以南方统一北方的两项战争奇迹。另外,朱元璋还是一个相当深沉的人,所谓“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尽管他多思多虑,但总不乏决断力;他始终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他的付出和努力也都远比刘邦为多。
朱元璋通过近半个世纪、自少至老的奋勉自学和顽强不懈的艰苦实践,终于把自己造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功业足以媲美秦汉、治隆唐宋的开国英主,一位杰出的政治谋略家兼军事家。同时也有现代学者认为,他也是一个在哲学、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诸多思想领域各有所建树的不凡思想家。
尤其在我看来,朱元璋最显明的特点就是有远见,而且是极有远见。顺治十年(1653)正月的一天,年轻奋发的皇帝突然乘兴同大学士范文程、陈名夏等人讨论起古来君王的高下优劣来,其中陈名夏认为唐太宗可谓是帝王中的翘楚,但顺治却不能苟同,他认为作为明太祖的朱元璋是无与伦比的。为此,顺治解释说:“虽然洪武帝也有所失政,可是他为后代君主所定下的条例章程,其规画之周详、完备,乃至于后世为政只须按部就班就是了。这就是朕特别推崇洪武帝的原由了。”
一个王朝只有具备相对完善的制度才能保障其长治久安,元朝的速亡便是源于制度不立;而朱元璋的极高明之处,就是为他的大明王朝及子孙们订立了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立足长远的政治制度——它后来也终为清朝所全面取法,尽管它最终反倒也成了近代中国衰落的根源之一,不过明清统治者的着眼点只是在于维持住自己一家一姓的统治而已——但只有统治者的江山坐稳了,老百姓也才能够有安居乐业可言。
既然说到这里,既然对朱元璋的生平、功业又是如此心向往之,可是现实的问题又来了。
让人很苦恼的是,当前似乎并没有一个讲述朱元璋和他的功臣班子的很好的文本,要么过于学术,要么就失之简略,要么就是浅薄的胡编乱造,尤其是生动表现那些让人如数家珍的名臣名将的文字实在是少得可怜,以至他们到如今不免都有些冷落和寂寞。所以,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就想自己把这些传奇的奋斗故事给整理、润色起来,希望自己能讲得好、讲得全,讲得细致动人,更能讲得下去!垂诸久远尚不敢奢望,起码大家读过之后有所会心、有所收获,能够用历史的智慧来照亮自己的人生,则余愿已足。
还需要指出的就是,长期的读史经验让我发现,只用写意的笔法描摹人物显然是不足的,它欠缺一种深入的表现力,而这却正是工笔刻画的优势所在。最好还能再创造出一种历史的临境感,让我们通过作者对于历史场景的复现来感受人物们那丰富、细腻的人生,透悟一些历史事件的复杂和纠结,尤其是用心体会一下那些身在其中者的煎熬与苦痛、矛盾与抉择!这里,我当然更想探究的是朱元璋的心路成长历程,假使他所走过的每一步道路我们都得以细细品味过,那么我们整个的历史观感也许就截然不同了。
这也是我自己一直以来的一种认识,如果你不把一个历史人物(也可以理解为现实人物)的人生细读,不能充分地占有材料,那么你对于此人的认识就难免总有隔靴挠痒之感,也总是感觉顾此而失彼,今是而昨非!但你若是细细品读之后,一干相关材料都有所了解了,此时哪怕你的一些观念、结论是偏颇的,可这也都是你用心解读的结果——如此,你便可以有充足的底气来捍卫自己的观点,也才能有所创获。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其实我最想表现的只是朱元璋的人生奋斗史,也可以理解为他的前半生;但假如有余力,也许我会再考虑完成关于他的下半生的书写。
好的,闲言少叙,就让我们正式开始吧,让我们尽情领略600多年前的那一场轰轰烈烈吧。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就让大家跟随着我的描述来认真地解读朱元璋的成功史吧,除了必要的幽默、戏谑、调侃及小说笔法,我也会尽量动用诸如博弈、经济、心理、政治、军事、文学等解读手段,以期在为读者献上一餐阅读盛筵的同时,更求充分挖掘出存在于朱元璋身上的一干历史价值。
朱元璋就曾有诗云:“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就让我们看清脚下的路,勇敢去追吧。

天下乞男子2010-06-28 08:38: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一章、一切从这里开始

1、俺叫朱重八

这是大元至正十二年(1352)闰三月的第一天,阳光普照,大地回暖,一派融和天气。可是,那处于淮北大地上的濠州城,其形势却很是紧张和肃杀。
濠州城内现驻扎着以郭子兴、孙德崖等人为首的数千红巾起义军,他们与别处的红巾义军遥相呼应,震动着整个淮北大地。但大元朝廷也不是吃素的,为了收复这座城池,元廷已经派出了一员名叫彻里不花的将领率三千骑兵来围攻濠州城。不过这个彻里不花却是吃素的,他见义军势大,所以一时并没有敢于轻举妄动,他们在濠州城南三十里扎下营来,每日只是在濠州周遭抓些无辜的老百姓来向朝廷冒功邀赏。
但这一来却苦了濠州一带的民众,他们被搅得鸡犬不宁,有的人带着家小四处躲藏,有的则干脆远避他乡。
就在初一这天的上午,在防守严密的濠州城门旁,一个看上去二十多岁年纪、个头中上的年轻人疾步来到了这里,他对岗哨上的一个小头目说他想加入“咱红军”队伍。小头目于是仔细地打量了一下来者,发觉此人相貌真是丑陋不堪,另外他还注意到一个微小的细节,他命令来人道:“拿掉你的头巾!”
“哈哈!原来是个和尚!”当来人顺从地摘掉自己的头巾,在一旁围观的守门士卒一齐嚷道。
小头目不解道:“你既是出家人,奈何此时要加入我红军,你不怕被元军砍了脑袋吗?”
“怕!但既然已经来了,就不怕了!”那人不动声色地回答着,接着他从身后解下自己的随身包袱,又补充道:“咱全部家当就这一个破包袱,要怕也是他当官的怕!”
“这家伙一定是个奸细!”不知道是谁先嚷了一句,接着大家都纷纷附和起来,于是那小头目道:“这和尚胆子果然够大,以为有元军撑腰就不怕咱们了,来啊,给我绑了!”
话音刚落,几个全副武装的守门士兵就上前把那来人绑了个结实,说着就要把人家拉到一边砍了。来人晓得那小头目可能是在试探他,所以一时竟没有求饶,他见被人推得远了,才高喊道:“我要见郭大帅,我是咱一位兄弟介绍来的!”
见来人服了软,小头目就命手下一人飞奔入城去请郭大帅的示下。此时的郭大帅正在为元军围困的事着急上火呢,他一听居然有“奸细”来自投罗网,当然要亲自审问一番。
很快那人就被押来了,郭大帅本是一位豪侠出身,四处结交天下英雄,也算是见多识广之辈,他是今年二月才同孙德崖等四人率领“少年数千人”发动起义,并一举袭占濠州城的。他见那人相貌奇特,心底已先敬佩了三分。接着他就按照那人说的,把那人的“介绍人”给叫了来,这一下误会才有所澄清。
接着,郭子兴又询问了那人的一些情况,那人虽然言语不多,却句句都很有斤两;再加上危难时刻他加入义军的这份胆量,怎不让个郭大帅欣喜异常。尤其郭大帅平素与那些大老粗打得交道多了,便很是厌烦他们的愚鲁无知,当他得知来人粗通文墨时,更是喜不自禁。高兴之余,他就把那人直接收为了自己的小亲兵。
“哦,对了,还不晓得你姓名?”
“回大帅,俺叫朱重八!”

就这样,我们的主人公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冒险生涯,这一年他虚岁二十五。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那副传世的画像来看,朱重八的面相实在是不太雅观,颧骨高高,下巴突出,整个脸部的侧影就跟沙和尚手里拿的月牙铲一般,他走在大街上一定是相当引人注目;《明史》上还说他“奇骨贯顶”,这样想来也许更不起观众了。我起初还以为如此有创意的相貌有些不可思议,以为又是史家捣的鬼,比如史书上记载孔子的头顶是四周高、中间凹,我就不大相信。但只到有一天,我在大街上碰到一个下巴长长、面部横斜的人,此人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朱重八!这回我真的相信有条“丑龙”了。
另外,那位朱重八的“介绍人”应该不是他同村、已在义军中出任千户(相当团营级)、后来同样大名鼎鼎的汤和,否则史书当有明文。其实介绍人另有其人,这也可以表明朱重八平素结识广泛,人脉深厚;再说濠州一带本就离他的家乡不远,同乡中加入义军的肯定不在少数。


朱元璋画像

天下乞男子2010-06-28 08:41:4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朱重八升职记

我很不喜欢“傻牛”杜拉拉,因为我觉得她缺少了女人应有的那份天真和情趣,这或许正是现代女性的一点悲哀,若不如此用心于工作也许就难以安身了;而她的执著和智慧如果可以放在任何一个男人身上,那么他做人的境界应该就大为不同了。
自从进了红军队伍,特别是一下子成了郭大帅身边的人,这让个一向感觉孤独无靠的朱重八很是有了找到组织的感觉,当然不久后郭大帅还会给他娶个媳妇,让他更进一步找到家的感觉。
既来之,则安之。而今四海鼎沸,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既然革命的志向已定,那就努力向前吧。
重八虽然是大帅的亲兵,但每日的操练还是不可少的,否则武艺不好怎能在危难时刻为大帅挺身而出。好在重八的体格是出奇得好,前些年他四处化缘(乞讨)为生,虽然日子艰难了些,但他的腿脚、身板都得到了磨练,所以其身手很快就在亲兵队里拔了尖。
当然比之那些能征惯战之辈他还差一大截呢,但他却又比这些人有头脑,他记性好、天分高,平素做事不急不缓,决断从容,周围的人都开始对他这个和尚出身的家伙刮目相看,更有的私下还拿他与西系红巾军的著名领袖之一彭(莹玉)和尚相提并论。
于是,他几次便被派出城去刺探敌情,而他每次也都是满载而归,且不损伤一人一卒。慢慢的同队里的人都愿意听他的调度,连队长遇事也必先和他商量。郭大帅自然也看在眼里,不知不觉过了两个多月,郭大帅便把重八提升为了九夫长。
虽然只是管着九个人,但都是大帅身边的亲信,这份差事可不易得。升职后的重八显然干劲更足了,而他的才能也渐渐外现,有时候连郭大帅遇上点麻烦事都要找他商议。
“重八,来,坐!本帅有一事想同你合计下,近日大队元军虽退,但小股贼人多有犯我,我军困在这城里实在是不胜其扰,你看该当如何?”这里的小股贼人其实就是指的那些为求自保或仇视起义军而组织起来的地主武装,他们初时也不强,后来才愈发成为起义军的心腹大患(清代有名的湘军、淮军也都是由地主武装发展而来);刘基当时在家乡就组织过此类武装。
面对大帅的器重,重八略一思量,遂道:“大帅过虑了,尔等不过为虎作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大帅尽可传告各处,与咱相安者一律无事,若抵死谋我者,则咱尽可杀一儆百!擒贼擒王,咱先灭他个大头,其余小的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他的进一步建议便是不要过分“摧富益贫”,免得激起这些富绅顽抗,大家都能过得去就可以了。
“有道理!若是他们合力谋我呢?”
“呵呵,大帅过虑了!尔等不过乌合之众,纵是他们有心合作一处,但彼分散四乡,交往不便,咱可各各击破。若大帅信得过俺重八,就将此事交办于咱吧。”
有人主动请缨为自己分忧,郭子兴自然乐得同意,况且他近来还被孙德崖那几个“王八蛋”给挤对得不行,都没心情管事了。为了行事方便,他特意给重八加了一个元帅府的职衔,经此一番,他更是爱重这个“度量豁达,有智略”的年轻后生了。
而重八也果然不负郭大帅的殷切希望,很快濠州一带的地面就肃静下来,大家一团和气,红军的队伍也越发壮大了。
郭大帅看在眼里,怎能不乐在心上,他见重八真是颇有大将之风:重八精力过人,不辞劳苦,遇事小心勤快,却又敢作敢为;得了命令,往往执行很快,而且每事必完成的妥帖、漂亮;他打起仗来还总是冲锋在前,且无往不利,尤善于智取。
有一次重八带领六、七个手下追击残敌,结果不仅斩杀敌首,竟还一口气抓回了二十多个俘虏,全军都无不为之喝彩①。他每回得了战利品,不管是钱财衣物,还是牲口粮食,总是悉数献给元帅充公;回头得了元帅的赏赐,他也不像其他头头们只顾着往自己腰包里揣,他总是推说功劳是大伙的,然后再给大伙论功行赏,所以大伙都乐意听命于他。
重八还是个热心人,队伍里识字的人不多,所以凡有元帅的命令、红巾军领袖刘福通等人的文告,以至同袍们的家信,大家总是找重八来解说,而他一概是笑脸相迎,来者不拒。尤其,重八虽在军旅,诸事劳烦,可他却不忘用心于读书求知,当年的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也不过如此。
这样又过了几个月,重八不但在军中了各样的好名誉,连郭大帅也有意培植他做自己的心腹了,有时他对重八的建议还言听计从。
就这样,眼看着重八的声誉和威望在队伍里一天天地扩大了,郭子兴和他的二夫人(次妻)张氏便忍不住想到了一桩“好事”……

① 不妨做下对比,在热兵器时代,名将粟裕在做红军的小班长时,就曾一人带着3个战士俘虏了一百多个敌人,结果被朱德司令誉为“敢死队长”。看似奇迹,其实还是在于其大勇大智。


红巾军起义

天下乞男子2010-06-28 08:46: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3、江湖上哥儿的传说

说到朱重八,就不能不提到对他有提携和栽培之恩的郭子兴,而他一向对待老郭就仿佛自己的父祖,也算是投桃报李,亦可谓忠孝仁义,这就不能不让人竖起大拇指。
郭子兴的祖先是山东曹州人,和唐末著名起义领袖黄巢算是同乡了。不过在郭子兴父亲这一辈,却已远迁到了今安徽定远。
郭父也算是个奇人,他少通占候卜筮(日者),常常为人预言吉凶祸福,据说是相当灵验,所以名声在外。不过他身上还有件不太名誉的事,那就是“吃软饭”——郭父年轻时安家到定远后,听说有一户富人家有一位盲女嫁不出去,他家又不愿将就,所以急坏了那家人;郭父见此情形竟毅然挺身而出,娶了此女。后来,也正是靠着老婆带来的丰厚嫁妆,这郭家的日子才一天天红火起来。
这老婆虽然眼睛坏了,但还是一连为老郭家添了三个身体倍儿棒的男丁,子兴于其中排行老二。就在他刚出生的时候,老爹也为他专门卜了一卦,据说不是一般的吉利(郭子兴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滁阳王,可谓哀荣)。
“日者”也算是江湖行当的一种,算命先生嘛,四处游荡,自然结交广泛。郭子兴大概是受老爹的影响,他长大以后崇慕游侠之风(任侠),渴望成为名动天下的汉代著名游侠郭解那样的人物;他仗义疏财,广交四方豪杰,志气相投者多有被他招揽到自己家中(喜宾客)。所以江湖上到处流传着郭哥儿郭大侠的传说。而郭大侠所来往的人中就不乏明教(白莲教)中人,所以郭子兴最后也成了刘福通等人麾下红巾军的一份子。
会当元末衰世,四方云动,天下大乱之兆已成,郭大侠遂散尽家财,杀牛置酒,与四方壮士结拜手足之谊,约定共取富贵。至正十一年春韩山童、刘福通、杜遵道等人揭竿而起后,次年春天郭大侠见起义形势大好,于是也响应号召在家乡附近的濠州举起义旗。这之后才一个多月,蠢蠢欲动的朱重八就加入了这支队伍,所以说他比之张士城、陈友谅等人造反的资格都要老。
前面已经提过了,这做元帅的也有自己不愿示人的烦恼,因为自拉起队伍后,他就慢慢地和孙德崖等四位副帅有些疏远,渐渐的还闹得很不开心。老郭出身富裕,文武皆通,又结交天下、见多识广,所以他有时候很是看不起孙德崖这四个“性粗戆”的乡巴佬、泥腿子,总在背地里骂他们是一帮只知道在泥里打滚的“猪头”。每次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事情,老郭都不能与他四人达成一致,结果总是闹得不欢而散。
然而,尽管孙德崖等人没什么见识,他们也晓得老郭嫌弃大伙,于是他四个就合计着要夺了老郭的权。老郭本人其实也没什么了不得的远见卓识,能够把守住一座濠州城、做个土皇帝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所以他平时多呆在家里享清福,都懒得过问队伍上的琐碎事务。因此,这五人小组会议也开得很少,而且每次召开的时候都是他四个先到,然后等着姗姗来迟的老郭;结果老郭终于来了,话还没说到几句,就又闹得不欢而散。这样他四个也就索性不管老郭的意见了,有什么大主意就凑合着帮老郭一块拿了。
为此,老郭心里很不爽,眼看他这个元帅就快成挂名的了。他心里也很害怕,毕竟江湖险恶,他真的担心有个三长两短。如今队伍看上去好象是一片红,可实际上到处都是小圈子,也有人在拉自己的小圈子;连他朱重八也不例外,尽管他小子不是有意拉帮结派,但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兄弟还是不在少数,其中还大多是那些很冒尖的兄弟,连职位高一截的千户汤和都整天屁颠屁颠儿地围在他身边,对他惟命是从。看样子,这个深沉难测的朱重八也不会是个久居人下的主儿。
这可如何是好呢?我老郭以后的出路在哪里呢?
还好这老郭的二夫人张氏是个有心人,她平日里也没少到队伍上走动,她经常代表老郭慰问大伙。有一天,她见老郭心事重重的样子,已先猜透了个七八分,于是她就说道:“咱看那朱重八不是个一般人儿,相公不能让肥水流了外人田哪!而今重八兄弟二十好几都还没有成家,难道相公就不能为他做门好亲事,如此一来,还怕重八兄弟这辈子不感激相公?”
其实老郭早有此意,他见夫人点破,于是说出了自己近来的想法:“昔日我与马兄为相知,今番他不幸亡故,他既以女儿托付我,我郭子兴定当不辜负马兄在天之灵!我一直就想为咱秀英择一良婿,只是遍观众人,少有合意的啊!”
“相公所言甚是,咱也是这样想的。而今天下大乱,相公又举大事,正当交纳四方豪杰以共成功业,一旦那有出息的人都成了别人家的,那还有谁肯为相公用命?”
“话是这样说,只是重八相貌实在丑陋,恐怕咱家姑娘不允啊!若不是咱们惠儿①年幼……”
“相公多虑了!咱秀英是个知书达理的姑娘,她成天想着嫁个真豪杰,这重八不就是现成的吗?郎才女貌,正是天作之合啊!”
“这就好,就好!不过咱可不能干那勉强的事,秀英就是咱自家骨肉。夫人还当好言好语,给咱秀英挑明了利害……”

① 此处指的是郭子兴与张氏所生小女,至于叫什么名字已不可考;郭子兴死后,张氏做主,把她也一并嫁给了朱元璋,后来被封为“郭惠妃”。



郭子兴画像

天下乞男子2010-06-28 08:49: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4、天上掉下个马大脚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会站立着一个了不起的女人,此言实在不虚。而且,这个女人越是了不起,那她的男人也就越是有可能出类拔萃;与之相应的,如果一个男人越是了不起,乃至于伟大,就越是对他身后的女人提出了一种更高、更多的要求。
显然,朱重八未来的夫人马氏是无愧于一代贤后之美名的。她之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贤后”之一,其对于朱元璋及明王朝的影响之巨大,自然是不能低估的。
其实史书上并无明文记载马氏的名讳,只是民间习惯把她称为“马秀英”,所以我们姑且采信之;还传说她有一双“大脚”,这也是民间传说而已,“露马脚”一词据说就源出于这位马大脚。历来大家还怀疑马氏可能是回族人,但正史也未有明确记载。
马氏的父亲老马是(安徽)宿州闵子乡人,早年他家还算富足,只是到了他这一辈家境才慢慢败落下来,这自然也是跟老马的个性和作为分不开的,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及时雨”(宋江)。老马素刚直,重然诺,同郭子兴郭大侠一样是个“爱人喜施”的豪侠。马大侠年轻时候膂力过人,威震乡里,他疾恶如仇,行侠仗义,后来才因杀人而带着全家避仇逃至定远。很快,他就与意气相投的郭大侠结为刎颈之交。
马秀英是马大侠的二女儿,老马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女儿,他经常跟人说“算卦的都说我这个女儿是个大富大贵的命”。当郭子兴等人准备啸聚濠州时,马大侠为了响应老郭,便准备到自己的老家宿州也拉起一支队伍。此去凶吉难料,所以他在临行前便把秀英好生地托付给了老郭一家照料。
马秀英的母亲郑氏早先就已亡故了,秀英也没有兄弟,一个出嫁的姐姐也因乱世而失散。很快,马大侠的噩耗从宿州传来,老郭悲伤之余,自然也没有忘记兑现自己的承诺。他与张氏当即把秀英收为养女,并待之如同己出。
马秀英比之朱重八小了四岁,她从小生得端庄秀美,“神情秀越,秾而不艳,美而不佻”,长大后越发具有了几分幽婉和缓的淑女之气。别看她是个女流之辈,但却是个相当有主意和见识的人。除了仁德慈爱之外,史书上还称她“有智鉴,好书史”,这可算是相当了不得的优点,而后来她能培养出像朱文正、李文忠、沐英这些文才武略、英器不凡的养子,就不能不说与她这个做养母的出众学识有关。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就拿与马氏同级别的诸如刘邦的皇后吕氏、刘秀的皇后阴氏、曹操的夫人卞氏、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也可以包括李渊早逝的夫人窦氏)、忽必烈的察必皇后,乃至后来的孝庄太后,及我国朝江后。她们之中有一类人,既有野心也不乏能力,但平素不学无术、喜欢耍弄阴谋手腕,最终难免整出些“幺蛾子”来,如吕氏、江后;还有一类虽则不学无术,但心性良善,尽心于王事,也取得了很好的名誉,如阴氏、卞氏、察必等;更有一类,从小受到过很好的读书教育,尤其平日注重研习古今得失,除了经常给老公以有益的劝谏外,也总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最终扬名于史册,如独孤氏、长孙氏(窦氏)、孝庄太后等。
显然,马氏就属于这后一类。因为肚子里有货,所以她看人也很准。
当张氏把那个要她嫁给朱重八的意思转达给马秀英时,她居然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张氏喜出望外之际,忙问女儿是否知重八相貌、为人,秀英便回说:“女儿平日虽少出闺阁,但外间事仍时有耳闻,虽不曾见过朱重八本人,但已知他是个好汉子,‘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朱重八可以当之!女儿愿意嫁这样人,相貌嘛,女儿岂可拘此俗念!况而今遭逢乱世,为帅父分忧,正在此人,女儿也全凭他苟活哩……”
秀英说着竟黯然落下泪来,张氏也好不唏嘘了一回。没想到这个丫头已是芳心暗许,大喜之余的张氏好不感叹:果然没有白养这个丫头,女儿真是为娘贴心的小棉袄啊!


据说是马氏的雕像

天下乞男子2010-06-28 10:14: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如果有人可以做不杀人的“朱元璋”,那也许真正的理想社会就实现了。
天下乞男子2010-06-28 11:19: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估计你很难有人关注
---------------------
好象二者没什么可比性吧,但明朝那些事的好看,那可能是很难被超越的。
天下乞男子2010-06-28 13:07: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5、春风得意的朱公子

当郭大帅把结亲的意思告知朱重八时,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只是兴奋得接连几夜都没有睡好——一个大老爷们儿,可算把媳妇想来了。
他连忙给大帅叩头行礼,还表了一番赤胆忠心。老郭很满意。
就这样没几天,在郭氏夫妇的亲自安排下,一场隆重的婚礼就在濠州城内操办起来。而与大帅的女儿结了亲,这朱重八以后的身份也就不同了,“山鸡变成了凤凰”,“重八”、“八哥”之类的称呼是不能再叫了,大家于是一律改称他为“朱公子”。重八自己也嫌弃父母给起的名字太土,所以他自作主张,给自己取了个新的名字——元璋,字国瑞。
“元璋”明显有讨灭元朝、与元朝为敌的意思,也算是表明他一生的志向和抱负,而他到底也不愧一位最坚决彻底的反元斗士(他还有一个表字“兴宗”,可能是他称帝以后又为兄弟们配套起的,自己也顺便修饰一下自己的过去)。
婚后夫妻两个感情很好,也算是志趣相投、相得益彰,也算是“患难夫妻恩爱深”。朱元璋从小没读过几年书,虽然他后来不断刻苦自学,但他的水平明显不如自己的老婆,所以他向老婆请教的事一定少不了。
因此,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朱洪武一梦通五经”的故事,它应该不全然是空穴来风——说的是朱元璋本来大字不识一个,都是他老婆夜里偷偷教的他,白天教会让人笑话;这样突然有一天他在面见群臣时,大伙惊奇地发现一向白话连篇的皇帝居然也开始满腹圣贤之教、出口皆成文章,还没等群臣回过神来,朱元璋便说自己昨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觉醒来后,竟然就通悟了儒家五经;不明真相的群臣连忙感叹:皇帝果然是天子,真如神助啊。
两口子在一起除了卿卿我我、腻腻歪歪那点事儿外,再就是加强彼此在精神上的互相了解了。这也是先结婚、后谈恋爱的例证,现代的人自由了,“感觉”反而很难找到了。
抚今追昔,忆苦思甜,于是朱元璋就跟老婆讲给自己那悲惨的家世,和那段不堪回首的流浪岁月……


马皇后老年像

天下乞男子2010-06-28 13:08:4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大家多支持啊,多留言哈,最好能多提意见,这样更新才有动力!
天下乞男子2010-06-28 13:57:2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楼主要加油啊
--------------
只要大伙常来支持,我一定加班加点,再所不惜啊!先请大家放心,我绝不会弃坑的!
天下乞男子2010-06-28 22:58:2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元朝廷最高统治阶级内部是越到后来越乱成一团糟,皇帝做不了几年就换,要么是被杀,要么是放纵而死。这帮家伙们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不组织兴修农田水利,不组织防灾抗灾,所以水、旱、蝗以及疫疾一旦发生,都会逐渐恶化、失控,以至给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所以,元末的四十多年间,天灾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
比如泰定元年(1324),“两浙及江东诸郡水、旱,坏田六万四千三百余顷”;陕西自泰定二年至天历元年(1328),“不雨,大饥,民相食”;至顺元年(1330),广德、太平、集庆等路饥民凡数百万户;元统元年(1333),“大霖雨,京畿水平地起丈余,饥民四十余万”,“黄河大溢,河南水灾,两淮旱,民大饥”……至正十九年(1359)“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民大饥”,“蝗自河北渡汴梁,食田禾一空”……
再加上元廷赈救不力,致使灾害的影响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
到处人心惶惶、怨声载道,到处都传诵着预言即将改朝换代的童谣,如河北童谣:“塔儿黑,北人作主南人客;塔儿红,朱衣人作主人公。”河南童谣:“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淮楚童谣:“富汉莫起楼,穷汉莫起屋;但看羊儿年,便是吴年国。”这些童谣中的很多后来都曾被朱元璋加以利用过,因为它们在愚昧的民众中的煽惑力是相当惊人的。
山雨欲来风满楼,揭竿而起的造反事件开始不断发生,有些造反者的旗上干脆就写着这样苦痛、无奈的心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不造反是不可能的,只要造反的死亡系数低于坐以待毙,老百姓就一定会对造反(革命)趋之若骛——只要吃不上饭就一定造反,管你是谁,管你什么“和谐社会”,所以连朱元璋称帝后也是苦于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这是由于明初征伐过多、没有及时休养生息造成的——有人曾统计过民国时期的一些强盗、土匪的死亡率,概率还不到40%,而大多数普通平民的死亡系数却要超过50%,所以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当时的中国成为一个巨大的土匪窝了,尤其像东北、山东、河南、四川等地。
显然,人祸是改朝换代的必然推动力,但也不能忽视天灾的直接作用,比如像明末的情形:明朝的自然灾害之巨、危害之烈堪称中国历史所仅见,衰世多妖孽,像著名的“天启大爆炸”就发生在明末;崇祯年间也是天灾频仍,惨烈程度旷古少闻①,到北京城快被李自成军包围时,还又爆发了一场巨大的鼠疫,最后搞得北京城明守军死亡殆尽,以至无力抵抗。
假使只有个别地方造反,政府还尚有余力镇压,可若是全国造反者四面开花,政府就要捉襟见肘了。直到至正十一年,一场席卷全国的起义风暴才终于酝酿形成。

① 这应该是当时土地开发过度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引起的。最近有消息说近几年中国要进入一个天灾频发的时期,这大概就是气候变迁的征兆,大家可要有心理准备。



流民图

天下乞男子2010-06-28 23:33:5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大家忍一忍,这两节有点枯燥,但过去这一关就精彩了!
天下乞男子2010-06-28 23:35: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这是姚明还是春哥?
----------------------
他们长得有如此大胆吗?天下至奇,惟我八哥!
天下乞男子2010-06-29 09:41:3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补充如下一段:


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元朝官吏的无耻之尤,因为这帮家伙是历代学识、修养最差的。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为什么还那样痛恨官吏,就是这时候落下的病根,还有一生都抹之不去的心理阴影——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非常软弱的一角,在那沉沉的暗夜里,在那不安的睡梦中,大皇帝又变回了从前那个不起眼、可怜兮兮的朱重八,在那帮横着走的官儿老爷们面前,他小子仍是大气不敢出。但是噩梦初醒后,朱重八又变成了那位大权在握、很黑很暴力的老皇帝,他的牙缝里只强挤出一个字:杀!

天下乞男子2010-06-29 16:32:4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
开什么玩笑!囧。

看了第一段,先顶一下,再接着看!楼主的犀利文笔,让我看得佩服不已!钦佩之至.......
-----------------------------
不是吧,哪一段作用这么大?!不过还是先谢谢啊。


吴晗的朱元璋传就不错,还有细说明史,不要掩盖前人的功绩,拔高自己
-------------------------
我说这些传记不好了吗?“学术”是贬义吗?我只是说它们内容太少,让人看着还不够过瘾,信息量还不够丰富而已。
天下乞男子2010-06-29 18:32:2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废物是怎样练成的

就像明崇祯皇帝一样,一开始的时候,乍看元顺帝都不像是一位亡国之君。他老兄也曾有志于帝国中兴,也曾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好少年。可是后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少年顺帝即位之初,正是祸不单行之日,当时他处于两大权臣燕帖木儿和伯颜的势力包围之中,皇位的巩固、身家性命的保全尚需时日,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和力量来实现自己那些诸如振兴纲纪、整顿和刷新政治的不凡意图了——这符合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政治上的长期失意和被冷落使他学会了忍耐和等待时机,不动则已,动如脱兔;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顺帝继位的第三年,他就改年号为“至元”(后来又改为至正)。“至元”乃是元世祖忽必烈曾用过的年号,顺帝今番把这个古董再次拾掇出来,无非就是要向全天下表个态:我要做蒙古主义的接班人,我要实现大元的伟大复兴。
也就是在至元元年(1335),顺帝老兄巧行借刀杀人之计,先是假伯颜之手除掉了燕帖木儿,接着又启用和培植了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年轻官僚脱脱。脱脱本是伯颜的侄子,但他和伯颜却不是一个鼻孔出气,他在政治上不愿与伯父同流合污,所以顺帝正是在新秀脱脱的支持、辅佐和配合下,又顺利地除掉了伯颜。
伯颜这个狂夫有必要说一说,当初这厮见汉人的反抗越来越厉害,有一次竟向皇帝提议杀光“张、王、刘、赵、李五姓汉人”——如今这五大姓的人口加在一块就得不下3亿,再连带他们的亲戚,怎么说也得占到全中国人口的一半。元朝的总人口大概在8000万左右,伯颜这厮几近敢与天下为敌,那勇气真是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而脱脱少而有志,他深受中原汉文化、尤其儒家文化的熏陶,眼见元廷大厦将倾,脱脱同志总想有一番作为。先前,他并不因伯颜权势之重而为人骄横,相反却常常以此为忧,曾经有一次他就对自己的父亲说道:“伯父大人骄纵已甚,看来是没得救了,万一哪天天子震怒,那么咱整个家族都可能保不住了,而今不如早作打算,早早弃暗投明。”也就是说,他早想扳倒自己的伯父了,这算是和顺帝想到了一块。
除掉了不靠谱的伯颜后,这样顺帝老兄的统治才渐渐巩固起来。后来,他重用脱脱,任命其为丞相,开始了政治上一系列的更新和改革,史称“脱脱更化”。 顺帝老兄这个头开得实在是漂亮,但可惜的是,元朝这辆破牛车此时已经不堪任何颠簸了,似新鲜空气一般的“脱脱更化”,不如是日薄西山的大元王朝的回光返照……
脱脱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兴文治、整顿吏治和发展经济,兴文治方面,比如恢复科举,《宋史》、《辽史》、《金史》也就是此时在脱脱的主持下才开始加紧编修的,虽然晚了一个世纪,虽然质量有些问题,但总算聊胜于无吧。
脱脱做事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但大元的病体受不受得了他所开出的药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正十年(1350)时,为了解决当时的通货膨胀问题,脱脱采纳左司都事武琪的建议,变更钞法,也就是发行新的钞票以取代旧的。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就如同先前金末的“交钞”一样,大元新钞也由于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像今天人们所谓的缺少金、银之类的硬通货做底子),那时也无法统计GDP,新钞的发行量也就没有依据,所以变钞的失败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了。而金融危机的出现,自然又加重了国民经济的紊乱,比之“失去的十年”更严重的后果,自然就是酿成了“失去的元朝”。
凡偶然之事必伴随必然之理,凡必然之势又必由偶然之事触发,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如飓风般的元末农民大起义,也需要某一个地方无辜的蝴蝶哪怕轻轻扇动几下,来一次爆破也许效果更佳。
至正十一年,元廷征集数十万民工,并任命当时的工部尚书贾鲁为总治河防使,负责修治黄河。修黄河这本来也是一件好事,但一经元朝官吏之手,立马就神奇般地变成了害民的举动——他们大量抽调附近劳力治河,遂使农民耕作误了农时,以至影响了农民收入及吃饭问题,妨害了民生;同时,在修河过程中,这帮蛀虫还乘机敲诈勒索,弄得民不堪命。
老百姓实在是受不了,“我真的不行啊,我跟你说……你有完没完啊!我已经跟你说过我不行了……完全不理人家受得了受不了……”。且看元时无名氏所作元曲《醉太平》中的几句牢骚之辞:“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为此,当时的社会上也出现了这样一首嘲讽诗:“丞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脱脱的一番好心最终演变成了驴肝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童谣终于也在这时传开了,它就是元朝的大魔咒……


元顺帝

天下乞男子2010-06-29 23:06:1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也就在黄河工程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刻,一个名叫韩山童的宗教领袖就命人专门刻治了一个单眼石人,并把它偷偷埋到要挖的河道土中。这一举动今日看来似无甚稀奇,可就在石人被挖出来现世的那一刻,在场的十数万河工及一大批“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们无不群情激奋,远较当年陈胜、吴广率众起义时的那一幕为壮观!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先提到一个名叫刘福通的人了。刘福通者,元朝时颍州人士也(今安徽阜阳),他与栾城人韩山童以白莲教组织民众,在那时影响很大,河南、江淮地区从之者甚众,他们的活动就类似今天的某些邪教组织。他们宣传什么“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还妄说韩山童本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更有资格带领中国人民从蒙古人手里抢回那份本属于自己的“女人和钱”。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亢奋的河工们在韩、刘二人的带领下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准备起兵反元之际,却不幸为官府发现,他们立即就遭到了政府的疯狂镇压。最终,韩山童被捕牺牲,其妻杨氏与儿子韩林儿则逃到了武安,消失了四年之久。刘福通也逃了出来,他顽强的革命意志并未使他因一时的挫折和打击而气馁,终于当年的五月初三日率众正式起义,并一举占领颍州城。刘福通命义军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所以号称“红巾军”。经过几年的稳步发展,红巾军得到了不断的壮大。
至此,元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与农民战争的幕布就这样被拉开了。之前虽有很多小规模的起义行动,但都未形成气候,红巾爆发后情形就大不同了。
至正十一年八月,又有和尚彭莹玉与徐寿辉、邹普胜等人在(湖北)蕲州起义,他们也是以白莲教为组织方式的,起义军也头裹红巾,但他们与刘福通部互不统属,所以被称之为“西系红巾军”。十月,徐寿辉称帝,国号天完,建元治平。这支起义军一开始其势头便相当迅猛,次年正月他们就攻下了湖广行省的首府武昌;之后,又以神乎其技的速度席卷江西、浙江等地,连杭州城也一度被他们占领。
这不能不引起元廷的极大惶恐和震动,他们几乎倾尽了全力来首先对付徐寿辉等人,所以郭子兴等后起之秀暂时并没有遇到多大的压力。全国一盘棋,此时小小的朱重八也就成了革命的幸运者,并未从一开始就被那双可怕的大手扼杀在摇篮状态。
相继而起的起义、造反活动还有很多,比如至正十三年的私盐贩子张士诚的起义,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这些起义还会在后文中慢慢提及,因为有些人物还会慢慢成为本文的主角,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般热闹。

焦点需要重新拉回到顺帝,因为他老兄在这危难之秋竟也完成了一次身心的蜕变。
在度过了接管政权初期的艰难岁月、其地位得以巩固之后,再加上脱脱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而使得元朝的政治形势趋于稳定。这时候的顺帝,竟慢慢地滋生出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享乐思想的毒苗得以在他心底潜滋暗长。尤其是治河的成功和初期对红巾军镇压的胜利冲昏了老兄的头脑,他于是开始满足于表面上的承平景象,不再勤于政事。后来,在一些朝廷奸佞的鼓惑下,顺帝便开始努力学习“行房中运气之术”(据说他有一位宠姬名叫戈小娥,其美不可方物,顺帝尤爱欣赏她香沐出水时的美态,爱她简直如癫似狂,为此两人整日形影不离),以至最终荒淫怠政,他自己反而成了一个可怜、可悲、可笑的亡国之君。
因此才有后人道:如果说崇祯是太“有为”而导致亡国的话,顺帝就是太“无为”了,而且他的这种“无为”简直就是一种麻木不仁。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为之君最终变成废物的并不在少数,如大艺术家赵佶先生(宋徽宗),及明朝的正德、万历两大帅哥①等。
至正十四年,大元国之柱石、一代名臣脱脱遭政敌陷害被贬斥而死。从此元政更是江河日下,不可收拾。大元内部开始互相大肆倾轧、争权夺利,皇帝和皇太子两派之间也是明争暗斗,以至顺帝再也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而在外的各行省的将领纷纷各行其是,根本不听中央统一指挥,这就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朱元璋同志的崛起提供了天赐良机。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内部凝聚力往往是决定竞争者能否在博弈中取胜的关键,就像顾诚在《南明史》中所论及的:“南明之不振,关键在于从来没有一个能够调动全部抗清力量的权威核心。清廷内部虽然也常有勾心斗角,但大体上能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清胜明败,根本原因不是强弱异形,而是内部凝聚力的差异。”这也是老蒋一再推说什么“我是被自己人打败的”的因由所在。而打造出一支团结高效、纪律严明的革命队伍那自然是相当必要的。

① 不是恭维,这两位天生不是一般的英俊帅气,长相那是相当得光彩夺目,从小能力、品质也很是被人看好。他们和赵佶一样,初时都想有一番作为。



元顺帝妃子

天下乞男子2010-06-30 00:48: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他还说是7月底再发,这样就有充分的时间修改了,可是没想到刚写了一点就很难熬了,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因为他实在耐不住寂寞。
感谢老兄还记挂,恭喜你也发了新帖,看来咱们真的很投缘呢,其实像罗马史、希腊史之类的外国史我也挺感兴趣,只是如今没有太多时间专注于此。

天下乞男子2010-06-30 13:29: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3、居无定所的“黄金家族”

讲完了元朝的大环境问题,就该说道一下朱元璋的家世问题了,孟子倡言“知人论世”,堪为名言至理。不然你单知道乌鸦黑,却不晓得它为什么黑,而且还黑得如此出奇。
据现在有案可查的资料,朱元璋的家世可以追溯到其五世祖朱仲八那里(这名取的,可以媲美曹操的女儿与曹操的曾祖都叫曹节)。朱家祖籍据说正是在汉高祖刘邦的老家沛县,不知道这是有人专门附会的,还是确乎如此,若果不其然,则诚为中国历史之又一大奇观也!好事之徒也许又该跑出来大肆宣讲所谓“王气”的会聚之地了,君不见北周、隋、唐三代的龙兴之地武川乎?
朱家后来迁到了句容(江苏),族人聚居于朱家巷。据记载,朱仲八娶陈氏,生三男:长朱六二、次朱十二、季朱百六。朱百六为朱元璋的高祖父,娶胡氏,生二子:长朱四五,次朱四九。朱四九为朱元璋的曾祖父,娶侯氏,生四子: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朱初一正是朱元璋的祖父。
看了这一大堆名字,真有些叫人眼晕,也实在想不明白这其中究竟有什么规律。据元朝规定,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只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也就是说,没有一定社会身份及地位者,是不能取些体面的名字的;你要么排老大老二,要么只能按照父母的年龄取名。但是究竟是怎么取的,还是让人有些如堕五里雾中。
与之类似的,元末著名的起义领袖之一的“芝麻李”本名就叫李二,张士诚本名就叫张九四。像这一取名的传统据说在清代时绍兴民间还在继续沿用,估计就像取“阿猫阿狗”一般,图的还是简便省事。
威名赫赫的蒙古“黄金家族”应该是大家所普遍熟知的吧,在整个人类史上它也许都会被书写上浓重的一笔。其实朱元璋也是“黄金家族”的一员——只是有点可惜,他家的血统不是“黄金”式贵族的,他家是同货真价实、响当当的黄金打交道的。
按照古代对人们职业与户籍的划分及管理规定,一旦祖上从事某种行当,子孙一般也要承继祖宗的衣钵,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学打洞。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本为淘金户,“淘金”一词很容易就会让今人联想到19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淘金热,大家初想这应该是个不错的差事吧。因为作为淘金户,就可以整天与世界上那最是耀人眼目、最是尊贵神奇、最是具有货币交换价值的东西打交道了——然而,事实偏偏就容易与人们的想象南辕北辙,就像刚出校门的学子一样,那个现实世界总与他们的想象相去甚远,乃至越来越远!
作为“黄金家族”的朱家可谓是惨淡、艰辛的,他们猪狗般的生活简直就是对于黄金巨大价值与魅力的一种无情的嘲弄。
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赠友》一诗曾写道:“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辛苦。披沙复凿石,砭砭无冬春。手足尽皴胝,爱利不爱身。”楚山、鄱溪是江南的产金银之地,那里的农民放弃种地而去沙里淘金,一年四季凿石取银,不分寒暑,手足都皴裂或磨出了茧子,也不消歇;为了挣钱糊口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了,由此可见淘金者的辛苦。



古代采金图

天下乞男子2010-06-30 23:54:1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不事农业生产的淘金户其身份也是低于平常人的,按照元朝初年所定的规矩,他们要按年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额的金子。
可是黄金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老朱家又不能轻易转行,所以眼见负担不起,朱初一就只好选择了逃离。至元二十五年(1288)时,朱初一带领全家北渡淮河,来到了泗州北部的孙家冈定居。这一年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只有8岁,他的伯父朱五一12岁。
然而泗州也容不下他们,没奈何,朱初一全家只好又跑到了今江苏盱眙一带垦荒。朱初一与夫人王氏一共生育了好几个儿子,可是只有只有老二朱五一和老四朱五四成了家,并有了子嗣。农村娶不上媳妇的光棍在从前那是多了去了,如今去到农村走一遭,那些上了年纪的光棍还是不在少数:不是人家要闹什么“独身”,而是因为太穷,穷到没人瞧得起!
朱五一有四个儿子,他们分别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从这些名字上就可以判断,初时朱五一、朱五四兄弟两个还是有紧密联系的。也许是因为日子过得太艰难,重一等四兄弟都很早便死掉了。这样重五的妻子田氏早早地就成了寡妇,朱元璋长大后也只是对这位嫂子还有点印象,并称赞她有节行。至于朱五一家的其他情况,史籍就少有记载了,因为后来朱元璋一家搬离了盱眙。
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史籍上称他名世珍。朱五四与妻子陈氏共生下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哥重四,学名兴隆,结婚后生了两个孩子,大的早死,小的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朱文正。二哥重六,学名兴盛,也有一个孩子,可惜夭折了。三哥重七,学名兴祖,后来给人家当了上门女婿。大姐嫁给了王七一,夫妇二人都死得很早。二姐的丈夫叫李贞,她本人年纪轻轻就死了,有个儿子就是辅佐老舅打天下的李文忠。自然,朱元璋最小。
有人估计,朱元璋父亲的名字(世珍)连同他兄弟们的大名(隆盛祖宗),可能都是朱元璋发达以后才重新起的——老子可以给儿子取名,儿子一样可以给老子取名。有一句名言放在这里也许是恰当的:规矩是可以改的,一切都是“暴力最强者说了算”。
不难想见,离乡背井的朱家其生活是极其窘迫的。朱五四夫妇虽然很是勤勉刻苦,但还是耐不住让人窒息的贫困,所以他们才不顾安土重迁的古训,一再迁徙——他们先是搬到灵壁,后又搬到虹县,再迁至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乡;在东乡住了十年,又迁往西乡,四年后最终落脚在了孤庄村。俗语说“搬家三年穷”,如此频繁的搬家,对于“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朱家而言,无异于是一次次硬生生的剥皮。
朱家因为是外来户,也无权无势,所以只能给地主家当佃户。一年到头播种、耕耘、收割,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好年成,田主倒要拿去一半以上,碰上歉收日子就更难过。于是一家人也就注定了要过漂泊不定的日子,一个地方呆不了几年,就不得不搬走。
在钟离的时候,朱家就给吝啬的地主刘德家耕作。朱五四为人忠厚勤劳,他那时常对朱元璋说:“做人就应该安守本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象咱家种地一样,一年辛苦下来总少不了收获,这样一辈子也就饿不死。可是你若得那不义之财,就跟那贪官污吏一样,你拿得越多,最后难免还会惹上家破人亡的危险……”
朱五四一生始终恪守这一信条,他勤勤恳恳、埋头实干,每天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做梦也想有一个幸福自足的家庭,最好还能有几亩属于自家的薄田。可是,牛马一生的佃农朱五四的理想至死也没能实现,他也算生不逢时。
朱元璋就是在这份苦水中泡大的,一个闭目塞听、孤陋寡闻的乡巴佬人生最高的追求也不过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也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他朱重八就是希望能跟爹一样,娶个媳妇生几个儿子,再让儿子去给地主刘小德家放牛……




朱元璋青年像

天下乞男子2010-07-01 00:29:18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