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蒙古人建立的大元王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楼主:凌峰公子2020 字数:420811字 评论数:819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谋划了一夜,当蒙军的大营被冬日的朝阳照耀之时,伯颜从帅帐之中所发出的第一道军令便是命蒙军人不下马,马不卸鞍的轮番对汉阳展开了轮番攻击。
汉阳城内,守将王仪据城坚守,京湖宣抚使朱禩孙领军巡游在长江之上,引为汉阳外援。蒙军攻城数天,汉阳城依旧岿然不动。攻城失利的伯颜又投入了攻城的兵力。
当蒙军以重兵攻汉阳的消息传至沙武口的夏贵军中时,汉阳城内的求救信,也来到夏贵的军中。此时的夏贵,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当即调动本部精兵,率舟师沿江西进,进援汉阳而去。这时,同在长江北岸的阿术,获知夏贵引军救援汉阳之后,命勇将阿刺罕领精骑数千,连夜偷袭了长江北岸的沙武口。
当夏贵赶至汉阳之时,攻击汉阳的蒙军却又相继退去。虚惊一场的夏贵刚想停下来,松一口气时,又突闻沙武口失守。本想稍作休息的老将夏贵一时间又血压飙升,一阵眩晕。
就在夏贵匆忙引军东下长江,希望通过蒙军立足未稳而重新夺取沙武口之时,伯颜的数万蒙军已经进占沙武口。
一场激战过后,夏贵又败退阳逻堡。
沙武口被蒙军夺取之后,蒙军二十万大军,再次仿效郢州之法,延绵数里,将千余战船拖拽于沦河之中,不日间,数万战船经沦河至武湖,再经沙武口陈兵长江北岸,与长江南岸的鄂州青山矶隔江相望!
蒙军舟师既集结于沙武口,渡江之战,即在眼前。但是在渡江之前,他们必须要先解决掉一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离沙武口太近了。而且有重兵,要是蒙军渡江时,堡内的宋军出来来这么一下子,想想就让伯颜不安。
这个地方,就是夏贵所退守的阳逻堡。
此时的阳逻堡,守将王达引军坚守堡内,夏贵布重兵舟师横陈于江面。为了不必要的伤亡,带路党吕文焕又充当劝降使,走陆路来到了阳逻堡,对以前吕文德的部下,也是现在守将王达晓以利害。而守将王达照例不给面子,大义凛然的说道:“我辈世受国恩,当戮力死战,安有叛逆归降之理,今日我大宋天下,犹如赌博孤注,输赢在此一掷!
既然招降无用,伯颜也不想再过分的消耗自己的耐心。宋蒙双方关于阳逻堡归属的战争,就在这长江之上开打了!
奈何阳逻堡内有王达坚守,外有夏贵以舟师相抗,数天下来,守卫阳逻堡的主将王达虽然战死。但是,蒙军在战场之上,依旧是拿阳逻堡没有办法。
无奈的伯颜,又想到了偷袭!
公元1274年十二月十三日夜,这个注定要载入华夏史册的一夜。这一夜,鄂州那已经孤独和寂寥了很久的夜空,飘下了入冬以来最大的雪花。
夜至深处,长江两岸的士兵已经在这风雪之中睡下。而在此时,长江北岸沙武口的港口内,却有不明数量的战船在这风雪飞舞的寒夜里陆续驶出。
在蒙将阿术的率领下,三千军骑静立在战船之上,而船上的每一匹战马,都被套住了嘴巴。此时,他们的目标是长江南岸的青山矶。
大雪还在不停的飘落,蒙军的战船在可见度几乎为零的江面上摸索前行。风雪不停的吹打在庞大的战船之上。很快,青山矶就在眼前,就在这时,蒙军的战船突然开足了马力,向宋军停泊在青山矶的战船冲撞而去。而恰巧,今夜青山矶守将程鹏飞并未入眠,在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程鹏飞率领舟师很快就稳住了局面,蒙军先锋先后被击溃斩杀。
然而,等到蒙军大批的后军在青山矶舍舟策马,涉水上岸之后,蒙军骑兵在风雪中发挥的战斗力就远非宋军可敌,守将程鹏飞不得不西逃鄂州(武昌)而去。由此,青山矶被蒙军控扼。
第二日,飘落了一夜的大雪停止,天空一朝放晴。伯颜,阿术等诸将率领舟师横绝江面,陆续从青山矶登陆。十五年后,蒙古的铁骑,又一次踏上了江南的土地!
驻守阳逻堡的夏贵,眼看着蒙军舟师从自己的眼皮之下横绝长江,但他却毫无办法。而目前的他若是再不想办法逃离,接下来很有可能被蒙军水师围剿在这长江之上。
是夜,夏贵趁蒙军水师不备,率军离开阳逻堡,准备东下江南而去。而伯颜乐于给他留个口子,以便借他之口,将蒙军渡江的噩耗传至江南,让恐惧的阴云去笼罩整个江南的天空。
一天之后,由于夏贵的战场脱逃,京湖宣抚使朱禩孙继而引军逃归江陵而去,阳逻堡失守。
两天之后,汉阳守将以城来降。
三天之后,吕文焕来到已经孤立无援的鄂州城下。城内的守将张晏是他昔日的部将。时局至此,这个昔日的部将只好服从老领导的安排,降幡高悬,携程鹏飞以鄂州城降蒙。
随着张晏降蒙,鄂州这个控扼长江中游的第一军事重镇,从此不归南宋所有。而吕文焕这个吕氏军事集团的掌门人,终于在随蒙军南下的过程中,找到了那么一丝存在感……
凌峰公子20202021-04-25 17:05: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九十五章 顺江东下
一年半之前,襄阳失守,汉江门户大开,消息传至江南,朝野震动。如今,当鄂州失守的消息又传至江南,南宋上下,已经感觉天塌地陷。
值此生死存亡之际,帝国的大局,却必须要有人来主持。指望深宫大院内的孤儿寡母是指望不上了。故而朝堂之上,众人的目光一齐看向了平日高高在上的师相贾似道。他们自发的邀请贾似道在这国家最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迫于舆论压力,贾似道开始都督各路军马,逆江而上,准备迎战伯颜大军;与此同时,南宋王朝也向帝国的各地官民,下达了起兵勤王或就地抵抗蒙军的命令。
就在南宋上下针对鄂州失守的情况,颁布一系列自救的举措之时,伯颜命阿里海牙以四万兵马镇守鄂州,而后其本人率十数万大军,再一次沿江列阵,拔锚起航。
公元1274年年底,伯颜以吕文焕为招降先锋,阿术引精兵殿后,其本人自统中军,浩浩荡荡的沿江而进。
新年既至,大军东下。公元1275年正月初一,黄州(今湖北黄冈)守将陈奕在老友吕文焕以及伯颜以官相许的情况之下,引黄州城而降!
正月十一,吕文焕之侄吕师道以蕲州(今湖北黄冈蕲春)向蒙军投诚。
正月十四,吕文德之子吕师夔在长江南岸的江州(今江西九江)高悬白旗,引蒙军入城。
蒙军的进驻江州,标志着在灭亡南宋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江州守将吕师夔在九江城内,大办宴席,为伯颜以及南下的蒙军高级将领接风。酒兴正酣之际,吕师夔轻拍双手,两位妙龄女子盛装而出,二话不说,就坐在了伯颜的怀里!
这吕师夔打仗不如他老子吕文德,气节不如他老子吕文德,但是搞起腐败来,连吕文德也只能自叹不如。
奈何美人在怀,伯颜却不解风情,将吕师夔一顿臭骂,杜绝了来自于吕师夔的腐化堕落。
吕师夔赔笑再饮,就在酒局即将散场的时候,长江下游两岸重镇安庆府(今安徽安庆县)守将范文虎、池州(今安徽池州)都统张林,不远千里,遣使从长江逆流而上,来到江州向伯颜请降。
也就在蒙军进驻江州,长江两岸望风而降之时,贾似道在举朝上下的一片呼声之中,节制诸路兵马舟师十三万,引大军自临安出发,沿长江西进,迎战伯颜而来。除此之外,在南宋帝国的四方,张世杰应朝廷起兵勤王之诏,率大军自郢州南下;在江西赣州,吉州两地,已过不惑之年的赣州知州文天祥,正在散尽家财,四处奔走,募兵于赣、吉两地,为帝国的安危,贡献着自己的微弱力量。
贾似道在引军逆江而上的路上,不断的接收到前线沿江各州县降蒙的奏报,这让贾似道一度沮丧的不想说话。然而,就在贾似道抵达安徽芜湖的那一天,曾经被贾似道寄予厚望并且数次包庇的范文虎又打开了安庆府的大门,迎接蒙军进城。这让贾似道一度气得吐血。
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个消息从江淮传来——同在江淮地区的刘整,在获知沿江的吕氏家族不断献城投降之时,一时间也气的吐血。而这,对南宋来说,也不知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此时的刘整已经六十三岁高龄了,随着吕氏家族成员的接连投降,他这辈子找吕文焕报那一箭之仇的机会肯定没有了。而更让他感到痛心的是,吕文焕自鄂州之后,一路招降的顺风顺水,而他自己在江淮之地,一直劳师无功。两相对照,在刘整看来,这灭宋的功劳,在将来论功行赏之时,肯定要排在吕文焕的后面了。
七年前,作为降将的刘整,为忽必烈一手规划了灭宋的蓝图,并亲手前去实施。然而,眼看着自己规划的蓝图就要竣工之际,却被横插一脚的吕文焕抢去了首功。
刘整不甘心,他大骂伯颜,让他错失这平灭南宋之功;他大骂这不公的世道,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在绝望、愤怒、不甘中苦苦挣扎的刘整,最终没有放过他自己,自己被自己气死了。
刘整的去世,没有给江南的战局带来一丝一毫的变化。没有人关注他的离去。眼前的战场属于伯颜、阿术、阿里海牙、张弘范这些年轻的一辈,而刘整,也到了该谢幕的时候了。
只不过在如此黯然离场之时,刘整是否会回忆起年轻时期的自己——一个年轻热血的爱国将领。现在,他以一个叛国投敌者的身份离去,他又是否会在乎身后之人,如何评判他一生的是非功过?
刘整的一生,以别人和他过不去开始,以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结束。热血抗敌也好,卖国求荣也罢。一切都尘归尘,土归土,百年之后一捧黄沙。
……
凌峰公子20202021-04-26 17:08: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安庆府既降,蒙军继续顺江东下。
长江的中下游,一座不起眼的城池,正矗立在长江的南岸。其知州在获悉范文虎以安庆府降蒙之后,便留下满城的百姓,在无声无息中远遁江湖。
这座城池,便是安庆府下游的池州。
池州,本是一座小城,得益于濒临长江南岸,在战时得以成为大江之上,抵御蒙军的军事据点。
现在,知州王起宗,早已弃城而逃,留下都统张林和通判赵卯发二人暂时维持池州的局面。当然,留下来的人可能是真心守城,但也有可能是为了以城献降,谋求富贵。
通判赵卯发的家中,妻子雍氏正在微弱的灯光下做着针线活,赵卯发则是满怀心事的坐在一旁,面色沉重。贤惠的雍氏,在这昏暗的夜里,看着自己的丈夫愁云满面,也不由的心酸。
雍氏想说些什么,但又欲言又止。他知道丈夫是在担忧着即将到来的蒙军。但是作为一个弱女子的他,却不知道能帮自己的丈夫做些什么。
妻子欲言又止的表情被忧虑中的赵卯发捕捉到。黑夜中的赵卯发神色凝重的对妻子说道:“池州守不住了,你还是走吧。”
雍氏是一个感性的人,他知道丈夫说出这样的话来,一定是到了最后的时刻了。可是作为赵卯发的妻子,在他嫁给赵卯发的那一天,便把他的所有,都托付给了眼前的这个人。离开丈夫的念头,从来就没有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过。
于是,雍氏平静的向赵卯发问道:“那你呢?”
赵卯发深情的看着自己的妻子,在痛苦的抉择中言道:“朝廷让我守此城,我当为朝廷尽忠到最后一刻。”
听赵卯发说完,雍氏已经泪目。
“夫君打算与城共存亡吗,真的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妻子雍氏说完,泪水已从两颊落下。
赵卯发言语中充满无奈的说道:“日前有人向我密报,都统张林已经在多日前遣人去往江州蒙军处请降,今日在城楼之上,他又数次暗示我池州不可守,与我相约共以池州降蒙,被我所断然拒绝。他手里掌握着池州的兵马,这池州已经是守不住了。”
雍氏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但是他贤惠,善良,更有着对丈夫的忠贞。所以,他尊重丈夫为国守城的选择。但这并不代表他会听自己丈夫的,离自己的丈夫而去。
只见此时的雍氏,深情的望着自己的丈夫言道:“君为命官,我为命妇,君为忠臣,我难道不能为忠臣之妇乎?”
两日之后,蒙军在池州都统张林的引领下,来到了池州城内,而此时的赵卯发夫妇,已经双双自缢于自家的厅堂之内。
在蒙军一日千里,大江上下相继望风而降的凄凉境况里,赵卯发夫妇却在这大江之畔,为江南百姓,也为后世之人留下了刚烈的一幕!
伯颜闻知此事,亲往赵卯发家中而来。当他走进厅堂之时,眼前的场景给他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只见内堂的房梁之上,不仅悬挂着赵卯发夫妇的遗体,而遗体之侧,还高悬着赵卯发的手书。
“君不可叛,城不可降,夫妇同死,节义成双。”
短短十六个字,不仅写尽了一对夫妇的忠义,更是升华了一段凄美的爱情。
生为妇人,我注定软弱,但在这危难之时,我必须坚强。
你有你对朝廷的忠孝节义,我有我对丈夫的至死不渝。只愿来世,你我依然相识在那个飘雪的冬季。在夜深犬吠的时刻,你踏雪归来,我为你留一扇门,暖一壶酒,为你扫尽你肩头的落雪。在寒冷的冬夜,我依旧蜷缩在你的怀里。愿万世轮回之后,我身边的那个人都依然是你……
凌峰公子20202021-04-27 17:12:5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九十六章 对峙长江
公元1275年的江南二月,春潮里的雨水,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只是这多情的春雨,留不住日渐南下的蒙古铁骑;大江的清流,带不走旷日持久的战争创伤。平日本应充满诗意的江南,此刻已经在战争阴云的笼罩下,陷入到一片恐惧之中。
就在这个春雨早至的江南二月,贾似道带着挽救南宋帝国的使命,率领着十多万大军,扎营在长江南岸的芜湖。
就在这里,贾似道遇到了昔日朝堂之上的“老友”,正欲前往江南募兵抗敌的汪立信。
昔日的同僚相见,贾似道一时羞愧难当。
两年前,襄阳城破之后,汪立信被朝廷委任为荆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忧国忧民但脾气不好的汪立信针当时的局势向贾似道献《守御三策》:
上策:江南内郡各州县登记在册的七十余万兵马,裁汰老弱,得精兵五十万,尽出江干,守御长江七千里防线,互为救援;
中策:放还十五年前扣留的忽必烈使臣郝经,向忽必烈输以岁币,缓蒙军南下之期。以金钱买数年平安,给南宋赢得准备战争的时间。
最后,汪立信还给贾似道准备了下策。在信中,汪立信毫不给贾似道留面子的说道:“要是上中策都行不通,就没办法了,那就去投降吧。”
由于脾气不好的汪立信多年来对于贾似道的所作所为甚为不满,上中之策先不论可行与否,但尚算中肯,但下策完全是出于气愤而说出的气话。两年前的老贾,在读完这《守御三策》之后,当即拍案而起,骂声不绝,将单眼失明的汪立信罢官为民,以朱禩孙,高达坐镇江陵府,统领荆湖事务。
而今,时过境迁。南宋因无人可用,汪立信又被起用前往江南募兵抗敌。
于此江河日下之际相遇,汪立信和贾似道二人不胜唏嘘。此时的贾似道倒是放下了昔日的傲慢,仿佛一个多年的老友向汪立信致歉道:“昔日不用公言,以致局势沦落于此,是我之过……”
然而,此时的汪立信却不打算接受贾似道的道歉,仍旧记着贾似道当年骂他“瞎贼”的事儿,愤愤的说道:“平章,平章,昔日你口中的瞎贼,今日还能再说一句话吗?”
贾似道倒也不生气,低声言道:“说吧。”
汪立信道:“国势如此,为朝廷,为宋室,为整个江南,平章当好自为之!”
贾似道默然,而后又近乎关心的问道:“眼下国势动荡,公将往何处去?”
是啊,蒙军南下在即,天下之大,汪立信又该前往何处而去?而何处又是他安身立命之所?何处又是赵宋王朝安身立命之所?
一阵沉默之后,汪立信愤然说道:“今江南已无一寸干净之地,某身为宋臣,自当寻一片赵家地上死!”
贾似道听完,不再说话。他知道,汪立信已经对眼前的局势绝望了。
而后,在贾似道的目送之下,汪立信带着苍老的身影,往建康(今南京)而去。
汪立信离去数日后,淮西夏贵,自庐州(安徽合肥)引军数万来到芜湖。
有夏贵的加入进来,贾似道西进御敌的大军,实力大大增强。
但是到了这里,他们却没有再往前走的意思,大军于是就地驻扎,沿江设防。
那么,是什么让贾似道西进的御敌大军停驻不前呢?是蒙军的兵锋?还是粮草的不继?还是贾似道的心情不好?
都不是!
这背后的原因乃是招降池州后的蒙军没有继续南下,正屯军安庆府徘徊不前。
“敌不动,我不动”。所以,这贾似道自然也不愿再往前走了。
至于蒙军徘徊不前的原因,还得从远在大都的忽必烈说起。
凌峰公子20202021-04-28 17:10:2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伯颜大军自襄阳南下半年多来,长江沿线的战报,每天都会像雪片一样从江南飘向大都。一开始,伯颜大军以破竹之势,席卷半个江南的捷报让忽必烈兴奋的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做梦也会笑醒。然而,自从伯颜大军进驻安庆府之后,忽必烈就由一开始的兴奋,转变成了忧虑。
伯颜大军的一日千里,南宋沿江州郡的望风而降,让忽必烈怀疑这是一个温柔的陷阱。再加上贾似道以十多万大军沿长江西进的消息,让忽必烈对眼下伯颜大军的境况越发忧心。
作为战场之外的战争天才,忽必烈害怕南宋举国上下,利用国土的纵深,已降州郡的降而复叛,配合贾似道西进的大军,将此次南下的十多万蒙军,合力绞杀在这滔滔长江里。而以目前南宋的国力来看,宋军是完全具备这个实力的。
由于忽必烈的忧心,一道道由大都发出的圣旨被火速送往江南。圣旨诏令伯颜就此止步,巩固现有的战争成果,待蒙元帝国将已经占领的南宋沿江州郡消化和吸收之后,再大举南下,与南宋进行最后的决战。
接到忽必烈的圣旨之后,伯颜大军停住了南下的脚步。故而,贾似道也就很默契的停下了进军的脚步。
只是,停下脚步的贾似道却并没有闲着。此时贾似道虽然不知道伯颜为何没有继续南下的原因,但是他却针对眼下的局势,做出了军事和政治上的两手准备。
在军事上,贾似道命步军统帅孙虎臣率兵马七万,北上芜湖上游丁家洲驻守,命水军夏贵,引舟师战船数千艘,进驻丁家洲长江江面列阵。而他本人自统兵马舟师数万,驻军芜湖鲁港。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贾似道准备派人前往伯颜处议和。
殊不知,正是由于这次议和,暴露了贾似道的心虚,也彻底坚定了伯颜不惜违抗皇命,也要继续南下的决心。
仅仅数日之后,贾似道便收到了伯颜的回信。
迫不及待将书信打开的贾似道,在读完伯颜的回信之后,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只见伯颜的信中写道:“大军未曾渡江,议和入贡尚可。今沿江诸郡争相归附,又岂有议和之说。况议和之事,事关重大,欲和,则当来面议,以示诚意。如彼君臣相率,纳土归降,即遣使奏明我主。如若不从,备汝坚甲利兵,决胜长江。”
伯颜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要试探贾似道的勇气。因为此时贾似道的勇气,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代表着整个南宋王朝的勇气。如若此时的贾似道具备单舟赴会的勇气,那么他也必然具备在大江之上拼死一战的勇气。而这时的伯颜,就不得不慎重考虑忽必烈的忧虑之处。
然而,大江下游的贾似道终究还是让伯颜失望了,他没敢去。
一个连赴会议和的勇气都没有的人,伯颜不认为他能带着十几万大军在这长江之上有什么建树。
于是,伯颜叫来了阿术。
伯颜虽然是此次灭宋的统帅,但是忽必烈有诏命他在此驻守。即使身为主帅的他,也无法下达全线作战的命令。此刻,他必须和副帅阿术达成一致。
阿术前来,伯颜直截了当的问道:“陛下诏令,命我军驻守安庆府,对此,你怎么看?”
毕竟在一起打了这么久的仗了,阿术知道伯颜问的什么意思。当即便言道:“末将以为,若释贾似道不击,恐已降州郡,今夏难守。眼下之际,当乘势南下,破敌于大江之上。”
阿术说完,还是怕伯颜下不了违背忽必烈诏命的决心,便又接着说道:“事若有失,归罪于我。”
听阿术说完,伯颜心中大喜。
伯颜只是看透了贾似道的虚实。而阿术一番言语,却道破了眼下蒙军一系列胜利之下的隐患。二人竟在不经意间达成了意见的一致。此时,我们不得不感叹上天实在是太慷慨了,赐予了忽必烈如此多能征惯战的大将不说,还赐予他如此多谋善断的军事统帅。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伯颜和阿术的统率之下,于安庆府徘徊了十多天的蒙军,再一次水陆齐发,蔽江而下。
……
凌峰公子20202021-04-29 17:06: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收到蒙军东下的消息,驻军鲁港的贾似道坐立不安。
对于眼下的战争,贾似道是悲观的。但是现在,整个长江以南还在为宋室坚守的军民,都在看着他。都希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像十六年前一样,立“再造宋室”之功。
曾经的鄂州之战,让贾似道达到了荣耀的顶峰,从此在整个江南呼风唤雨,权势滔天。而现在,还是因为当年的鄂州之功,他被整个江南的君臣推向了前线。
能享多大的荣耀,就要能担当那份荣耀背后所承载的责任。
三日之后,蒙军诸路大军在丁家洲的长江之上陆续集结。一时间,小小的丁家洲的江面之上,集结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悍的两大水师。
宋蒙之间,即将迎来争雄于江南的第一战!
凌峰公子20202021-04-30 12:17: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丁家洲
大战将临,宋蒙双方近三十万的兵马,近万艘的战船,布阵于长江江面。昔日宽阔的长江,显得格外狭窄。
蒙军携大胜之师,席卷江南而来,此时自然是士气高涨。而反观下游的宋军,时不时可以看到沿江而下的南宋溃兵,一问前线的状况,溃兵就在不经意间传达出上游蒙军的强悍和不可战胜。这让本就对战局持悲观态度的宋军上下,心底又增添了一丝畏惧。
战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
这既是一场决战,也是一场硬战。所以,没有什么战术可讲。双方只能在这拥挤的长江水面,做无情的江上对决。
长江之上,阿术以战船进攻宋军水上防线;长江两岸,伯颜亲率陆军以炮火覆盖。激战半日,双方互有胜负。然而打着打着,宋军的士兵们却发现步军统帅孙虎臣不见了踪影,只是看见先锋姜才在水面奋力抗击,沉着指挥。而主帅不见的消息很快就在宋军之间传播,还有不知道哪个怕死的宋军在军中大叫着“步帅遁逃”的话语。
此话一经传播,宋军军心顿时大乱,毫无斗志。阿术乘势带领舟师冲撞过来,宋军毫无抵抗之力,四散奔逃。
这时,之前消失的孙虎臣,不知道从哪又蹦了出来。看到眼前的情况,孙虎臣也无力约束这种大范围的溃败。之后他便也跟着大部队溃退而去。
孙虎臣这一跑,就出现了连锁效应。后面的夏贵不明情况,也跟着溃退起来。一时间,孙虎臣,夏贵接连不战而逃。
尽管丁家洲的宋军尽数溃败,但驻军鲁港的贾似道并没有完全参与到前线的战斗中去,他统领的兵马,依旧有着完整的建制。完全可以稳住阵脚,聚拢溃兵再战。
但夏贵在逃跑的路上却没有忘记叫上贾似道。本想沿江拒敌的贾似道,于是在一声锣响之中鸣金收兵。
殊不知,这一声锣敲下去,宋蒙这场在长江之上的决战,便以南宋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而对于贾似道他本人来说,他的的政治生命,也随着这一声锣响而即将走向结束;同时,这一声锣响,也为南宋帝国的灭亡提前敲响了丧钟。
丁家洲的傍晚,如血的残阳,穿透了多日笼罩在这江南大地的乌云,将毫无暖意的光芒投在了长江江面。随着长江之上的最后一抹余晖散尽,夜幕降临在大战之后的暮色江南。
黑夜之中的贾似道,已经成了一个光杆司令,在长江下游稳住了阵脚的他,昔日朝堂之上那颐指气使,光芒万丈的光辉形象,随着丁家洲决战的失败,已不复存在。
在长江的滩头,夜幕中的贾似道突然间苍老了许多。仰望着寂寥的夜空,他不知道南宋帝国的未来在哪里?他自己最后的归宿又在哪里?
大战之后,贾似道不敢再回到临安,他无法和朝廷交代,也无法和整个江南的百姓交代。一死以谢天下的勇气他没有。如果要是有,他就不会溃退的如此狼狈。
就在贾似道百感交集之时,夏贵和孙虎臣二人来到了他的身旁。
三个败军之将会面,孙虎臣率先开口,打破了这黑夜的宁静:“决战之时,士卒多不用命,以致兵败至此,眼下追兵将至,当如何是好?”
贾似道没有正面回答孙虎臣,只是将目光投向了年近八十的老将夏贵。而此时的夏贵,将贾似道的这道目光理解成责问。语气强硬的说道:“看我干什么,我这一大把年纪,血战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贾似道知道夏贵误解了他的意思,便解释道:“老将军抗蒙四十多年,在下绝对没有问责的意思。今兵败如此,乃我之责。只是以眼下的局势,我们当何去何从?”
夜色里的夏贵继而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诸军闻风丧胆,已无力再战!师相唯有入扬州,收溃兵,迎驾海上。而我……,当死守淮西。”
说完,在无边的黑夜里,这位年近八十岁的老者,开始往自己的舟船走去。而夏贵口中所说的死守淮西,那其实是说给贾似道和孙虎臣听的。就在从丁家洲败退的路上,他已经为自己的今后做好了打算。
夏贵离去之后,江风的吹拂,让黑夜之中的贾似道从白日战败的恐惧里清醒了几分。
扬州,这个淮东的重镇,自己真的要去吗?李庭芝,这个20年前就跟着自己年轻人,这个昔日的幕僚,如今还能向昔日一样尊敬自己,接纳自己吗?
次日清晨,浩浩荡荡的长江之上,蔽江而下的溃兵让整个江面为之拥挤。贾似道矗立在自己的帅船之上,无奈的看着这些昨日的部下沿江而下。但是这些溃逃的舟师,在经过帅船之时,却分明没有再把这位昔日的师相放在眼中,更是对着帅船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大战的失败,贾似道要负主要责任。作为败军之将的他,已经无颜再乘坐在这威武雄壮的帅船之上。简短的收拾之后,贾似道便与孙虎臣也化为了溃逃之军中的一员,涉水扬州而去。
而这一去,属于贾似道的时代,也就成为了历史!
……
凌峰公子20202021-04-30 17:40:1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九十七章 决战丁家洲
大战将临,宋蒙双方近三十万的兵马,近万艘的战船,布阵于长江江面。昔日宽阔的长江,显得格外狭窄。
蒙军携大胜之师,席卷江南而来,此时自然是士气高涨。而反观下游的宋军,时不时可以看到沿江而下的南宋溃兵,一问前线的状况,溃兵就在不经意间传达出上游蒙军的强悍和不可战胜。这让本就对战局持悲观态度的宋军上下,心底又增添了一丝畏惧。
战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
这既是一场决战,也是一场硬战。所以,没有什么战术可讲。双方只能在这拥挤的长江水面,做无情的江上对决。
长江之上,阿术以战船进攻宋军水上防线;长江两岸,伯颜亲率陆军以炮火覆盖。激战半日,双方互有胜负。然而打着打着,宋军的士兵们却发现步军统帅孙虎臣不见了踪影,只是看见先锋姜才在水面奋力抗击,沉着指挥。而主帅不见的消息很快就在宋军之间传播,还有不知道哪个怕死的宋军在军中大叫着“步帅遁逃”的话语。
此话一经传播,宋军军心顿时大乱,毫无斗志。阿术乘势带领舟师冲撞过来,宋军毫无抵抗之力,四散奔逃。
这时,之前消失的孙虎臣,不知道从哪又蹦了出来。看到眼前的情况,孙虎臣也无力约束这种大范围的溃败。之后他便也跟着大部队溃退而去。
孙虎臣这一跑,就出现了连锁效应。后面的夏贵不明情况,也跟着溃退起来。一时间,孙虎臣,夏贵接连不战而逃。
尽管丁家洲的宋军尽数溃败,但驻军鲁港的贾似道并没有完全参与到前线的战斗中去,他统领的兵马,依旧有着完整的建制。完全可以稳住阵脚,聚拢溃兵再战。
但夏贵在逃跑的路上却没有忘记叫上贾似道。本想沿江拒敌的贾似道,于是在一声锣响之中鸣金收兵。
殊不知,这一声锣敲下去,宋蒙这场在长江之上的决战,便以南宋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而对于贾似道他本人来说,他的的政治生命,也随着这一声锣响而即将走向结束;同时,这一声锣响,也为南宋帝国的灭亡提前敲响了丧钟。
丁家洲的傍晚,如血的残阳,穿透了多日笼罩在这江南大地的乌云,将毫无暖意的光芒投在了长江江面。随着长江之上的最后一抹余晖散尽,夜幕降临在大战之后的暮色江南。
黑夜之中的贾似道,已经成了一个光杆司令,在长江下游稳住了阵脚的他,昔日朝堂之上那颐指气使,光芒万丈的光辉形象,随着丁家洲决战的失败,已不复存在。
在长江的滩头,夜幕中的贾似道突然间苍老了许多。仰望着寂寥的夜空,他不知道南宋帝国的未来在哪里?他自己最后的归宿又在哪里?
大战之后,贾似道不敢再回到临安,他无法和朝廷交代,也无法和整个江南的百姓交代。一死以谢天下的勇气他没有。如果要是有,他就不会溃退的如此狼狈。
就在贾似道百感交集之时,夏贵和孙虎臣二人来到了他的身旁。
三个败军之将会面,孙虎臣率先开口,打破了这黑夜的宁静:“决战之时,士卒多不用命,以致兵败至此,眼下追兵将至,当如何是好?”
贾似道没有正面回答孙虎臣,只是将目光投向了年近八十的老将夏贵。而此时的夏贵,将贾似道的这道目光理解成责问。语气强硬的说道:“看我干什么,我这一大把年纪,血战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贾似道知道夏贵误解了他的意思,便解释道:“老将军抗蒙四十多年,在下绝对没有问责的意思。今兵败如此,乃我之责。只是以眼下的局势,我们当何去何从?”
夜色里的夏贵继而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诸军闻风丧胆,已无力再战!师相唯有入扬州,收溃兵,迎驾海上。而我……,当死守淮西。”
说完,在无边的黑夜里,这位年近八十岁的老者,开始往自己的舟船走去。而夏贵口中所说的死守淮西,那其实是说给贾似道和孙虎臣听的。就在从丁家洲败退的路上,他已经为自己的今后做好了打算。
夏贵离去之后,江风的吹拂,让黑夜之中的贾似道从白日战败的恐惧里清醒了几分。
扬州,这个淮东的重镇,自己真的要去吗?李庭芝,这个20年前就跟着自己年轻人,这个昔日的幕僚,如今还能向昔日一样尊敬自己,接纳自己吗?
次日清晨,浩浩荡荡的长江之上,蔽江而下的溃兵让整个江面为之拥挤。贾似道矗立在自己的帅船之上,无奈的看着这些昨日的部下沿江而下。但是这些溃逃的舟师,在经过帅船之时,却分明没有再把这位昔日的师相放在眼中,更是对着帅船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大战的失败,贾似道要负主要责任。作为败军之将的他,已经无颜再乘坐在这威武雄壮的帅船之上。简短的收拾之后,贾似道便与孙虎臣也化为了溃逃之军中的一员,涉水扬州而去。
而这一去,属于贾似道的时代,也就成为了历史!
……
凌峰公子20202021-05-05 18:30:5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丁家洲决战,宋军大败,让整个江南笼罩在国之将亡的恐惧里。
在长江的下游,虎踞龙盘的建康(今南京)城内,有一人在长江的南岸,看着蔽江而下的溃军,眼睛湿润了。
这个人便是数日前在芜湖告别贾似道,要南下“寻一片赵家地死”的汪立信。
眼前是一片春江水暖的景色,只是这早春的江南,在汪立信的眼中却再无江南妩媚多情的韵味。而不断顺江东下的溃兵,更是与眼前的景象格格不入。
如今的建康城,还是大宋的土地,只是,以蒙古军一日千里的行军速度,建康作为大宋的土地,已不知道还能存在多久?
少许时间过后,身处长江南岸的汪立信不想再看下去了,他也不想再想下去了。帝国的将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此刻他只想大醉一场!
回府之后,汪立信在府内大会宾客。
前来赴宴之人,有他昔日的同僚,有他的亲朋好友,有多年来很随他的门客,还有他这短短几日在建康城募集的忠勇之士。宴会之上,汪立信对于国事只字不提,只是和众人一起回顾着往日的故事。多年来,他一心操劳国事,而在这一刻,他想重温一下往日忽略掉的亲情和友情。
酒入愁肠,天已入夜,月色温柔,众人在觥筹交错里推杯换盏;这一晚,汪立信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话。久违的亲情和友情在这一夜得到了重温。但是越这样,整个宴会的气氛越显伤感,因为所有的人都在即将亡国的悲痛里,强颜欢笑。
夜已渐深,宾客散尽,待家人都已睡下之后,空旷的庭院之中,只剩下汪立信一人。
皎洁的月光落在了汪立信的脸上,而他的眼中,被月光映射出了晶莹的亮色。那是即将亡国的泪水,在他的眼中打转。
强忍住泪水的汪立信在庭中来回踱步,慢慢的,他开始唱起了岳飞那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慷慨的悲歌在庭院中不断的响起,只是老者的歌声渐渐变成了呜咽。这个已经七十五岁的老汉,最后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决堤的泪水,在偌大的庭院之中,嚎啕大哭了起来!
一百五十年了,收拾旧山河的重任,传递了一代又一代,现在,连仅存的半壁江山都难以保全,汪立信已经由绝望变成了崩溃。
听闻哭声,和衣而起的家人,看着庭院之中汪立信如此痛苦的模样,也忍不住在一旁掩面哭泣,但却无一人上前规劝。她们知道,自己的老爷,正在痛苦中寻求发泄。
良久,哭声停止,汪立信独自一人回到了自己的书房,换上了昔日的朝服。以自缢殉国为生命的终点,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汪立信走的并不孤独。就在同一天,与他一起去的,还有当年与他在朝堂之上并肩战斗过的前丞相江万里。
时年七十有八的江万里,在蒙军杀入江西老家饶州的那一刻,选择了满门与国共存亡,相继投入了自家门前的湖水之中。可谓一门忠烈。
在两位老者以身殉国的五日之后,伯颜大军进驻建康(今南京)……
凌峰公子20202021-05-05 18:34: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九十八章 王朝余晖
西风吹梦,冷雨凄凄。过往如斯,残月落尽。
华夏大地的东南方,南宋首府临安的天已经黑了,但是贾似道丁家洲大败,伯颜大军进驻建康的消息,让整个江南都彻夜难眠。
据可靠消息,打了败仗,不敢回来的贾似道,此刻已经逃到了扬州。
初到扬州的贾似道一去就干了两件事。一是释放了被他监禁在扬州十六年的忽必烈使者郝经,继续遣使北上大都向忽必烈议和;二是上书朝廷,请求谢太后孤儿寡母移居庆元府(浙江宁波)。
贾似道还以为当下是他一世辉煌的时代,他这不上书还好,这一上书,就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打了败仗的贾似道还活着。而活着就算了,他竟然还建议朝廷也像他一样,未战先逃。
贾似道这一下算是点燃了火药桶,那些昔日受贾似道排挤,打压的“忠义之士”,此刻趁着贾似道败军之际,开始了对他义愤填膺的口诛笔伐。其中最为“义愤”的乃是昔日深受贾似道器重的陈宜中。
此时的陈宜中深夜上书谢太后,要求诛杀贾似道以谢天下。
但是,贾似道权倾朝野十多年,在朝堂之上还是有一些心腹的。比如殿前指挥使韩震,就是贾似道的铁杆心腹,而且手中有兵,这很重要。在所有人都不支持贾似道的迁都建议之时,手中有兵的韩震决定执行师相的命令,带着兵去“请”众君臣一干人等移居海上。
韩震这激发众怒的行为一经付诸行动,让作为知枢密院事的陈宜中按耐不住怒火了。这枢密院是干嘛的,那是掌管帝国兵马调度的机构。所以,这掌管兵马调度的陈宜中,以商量迁都之事将韩震骗来司令部开会。而韩震来到会场之后,便从此在这世间再没了消息。
韩震既死,贾似道在朝中的最后一点势力便也随之烟消云散。自此,随着吕氏集团的投敌,韩震的被杀,支撑贾似道权倾朝野的军事力量就此荡然无存。此时的陈宜中,先是落井,继而下石,再请谢太后杀贾似道以谢天下。
但作为女人,特别是一个慈祥的老人,谢太后她不太喜欢杀人。考虑到贾似道毕竟历经三朝,谢太后携幼帝下旨,罢贾似道平章国事与都督诸路军马之职位;而后拜陈宜中为右丞相,都督诸路军马。
自此,南宋朝廷属于陈宜中的时代到来了!
凌峰公子20202021-05-06 17:10: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南宋君臣既然不愿迁都,那便只有死守临安。在对临安的防御上,朝廷以将领刘经守临安以北的吴江(今苏州吴江县);以张濡守临安西北的独松关(浙江余杭西北),以阻挡蒙军从西、北两个方向进军临安。现在,能做的都做了,眼下除了死守临安,等待勤王之兵,以观天下之变之外,南宋的君臣也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了。
然而,就在南宋的君臣坐以待援,以观天下之变之时,临安的夜空却出现了让人惶恐的一幕。
由于蒙军进军在即,南宋君臣近来所面临的事情比较多。以致于到了星月高悬之时,参与商议国事的大臣们才从匆匆夜色里晚朝归去。
然而,当他们行至西湖之畔时,苍穹之上,两颗耀眼的帝星同时出现在夜空之中。只见此时,高悬夜空,明亮异常的两颗帝星,在那浩瀚的星河中,竟开始互相追逐缠斗了起来。
众臣高昂着头颅,仰望着苍穹之上,这千年难见的异象。片刻之后,其中的一颗帝星不敌,在众臣惊异的目光之下,陨落于钱塘江江面。
是夜,看到这一幕的大臣们心有余悸。对于这种天兆,在预示着什么,他们心里已经很清楚了。
第二日,关于帝星陨落的传言,传遍了临安城的大街小巷。一时间,临安城内那些笃信天命,而又意志薄弱的富户们,纷纷逃离临安而去。而在朝堂之上,那些在前一天还对迁都行口诛笔伐之事的大臣们,已经逃离了三分之一。
就在南宋的文臣们纷纷逃离临安之时,南宋镇守长江沿岸的武将们也不甘其后。其中,滁州、广德、镇江、江阴、无锡、常州、平江府(苏州)的守将们,或降,或叛,或逃离。伯颜大军继进驻建康之后,又控扼了整个长江下游沿岸。
如此一来,拱卫南宋京畿的长江下游天险也从此不复存在!
但让南宋朝廷不解的是,就在伯颜大军尽控长江之后,蒙军又一次停止了进军的步伐。
就在伯颜在江南大胜之时,西北流沙之地的窝阔台汗国大军,又在现任大汗海都的统领下大杀天山南北,已经危及忽必烈的统治。
不得已之下,忽必烈意欲暂缓江南用兵,特遣使者严忠范,廉希贤自大都南下,带着忽必烈的使命往南宋的首府临安劝降而来。
这样一来,濒临灭亡的南宋王朝,又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
凌峰公子20202021-05-07 06:56: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自大都南下的严忠范,廉希贤二人既是前来劝降,便先是前往建康伯颜处拜会,以寻求护卫,而后才辞别伯颜,往临安而去。
太湖的平原之上,少数蒙军护送下的严忠范和廉希贤二人,一路穿越小桥流水的古镇烟雨,行走在湖光山色的江南。
这是他们平生第一次踏上这片和大漠草原同样古老的土地。昔日在唐诗宋词里读到的烟雨江南,此刻以一幅悠然的画卷,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马车之中,廉希贤一边掀起旁边的帘子,一边看着着窗外的暮色江南说道:“圣朝大军已尽控大江,你看这眼下的大好河山,若非赶上西北宗王海都之乱,多则一年,短则半年,江南必将尽数纳入圣朝版图。届时你我便可功成身退。”
但严忠范此时却看着窗外略有所思的说道:“以陛下之心,又岂能止步于江南之地?”
廉希贤言道:“江南平定,圣朝之版图,当东至辽东,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至大海。其幅员之阔,疆域之广,远超秦汉,藐之隋唐,开几千年未有之格局,难道陛下还不满足吗?”
严忠范道:“你还是不懂陛下啊,辽东之外,还有高丽、日本;大海之外,还有安南、占城、爪哇;阴山以北,天宽地阔;流沙之外还有流沙。陛下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圣朝大军所至之处。你我安有功成身退之日?”
严忠范的一席话,彻底道出了一个真实的忽必烈。而廉希贤却不能理解的问道:“你说,一个人的征服欲到底有多大?”
“一个人的征服欲,必将随着实力的逐渐递增而不断膨胀,入局者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享受着征服所带来的愉悦。而土地,人口,财富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到最后,必然是为了征服而征服。”
“那陛下岂不是陷入到一个无限膨胀的征服欲之中,那到底是陛下在驾驭欲望,还是欲望在驾驭陛下?”廉希贤被严忠范带入到一个从未去过的世界,思考着他从未思考的问题。
严忠范则是闭眼沉思,良久之后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众生芸芸,皆是棋子。你是,我是……,陛下也是。”
廉希贤突然明白了些什么,继而又自言自语道:“圣朝天下,今江南、高丽未平,西北海都未靖,又值此吐蕃,大理叛乱四起。这天下之事,何时才能了结?”
对于廉希贤的自言自语,马车中的严忠范不再言语。在颠簸的路途中,严忠范双眼紧闭,没有再去想这无谓的问题。经历了半生风雨的他,而今只想安安分分的当一枚棋子就好。
至少,作为一枚棋子,比下棋的人要轻松许多,不是吗?
马车一路就这么平静的出发着,随行的蒙军,小心的护卫。数日之后,严忠范和廉希贤二人临近临安的西大门独松关。
……
凌峰公子20202021-05-07 17:11: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独松关内,守将张濡获手下奏报。称独松关以北二十里处,有数百蒙军南下而来,军事意图不明。
这张濡是个暴脾气,当即在独松关内大骂到:“欺我大宋无人吗?区区数百人,就敢横行我大宋京畿附近。”
张濡把蒙军的这种行为理解成一种挑衅。当一个挑衅者,遇到一个暴脾气,那他们之间就必有一战,通常情况下,没有实力的挑衅者会被揍的很惨!
就在严忠范、廉希贤一行来到距独松关十里处之时,马车内的严忠范和廉希贤二人突闻车外蒙军一阵骚乱。紧接着是密集的马蹄声和喊杀声靠近。
当二人意识到危险的来临之后,便迅速走出马车,意图控制眼下的情况。
只是,此时已经晚了!
只见数百米之外,一虎背熊腰之人,手执长枪,带领着数千宋军正从正面冲杀过来。马车上的严忠范见此情况,则是顺风疾呼,高声呐喊道:“我乃大元使臣,奉我圣朝皇帝之命,特入临安与你等君相,商讨战和事谊。尔等切不可莽撞行事,绝两国修好之机。”
只是,严忠范一人的呐喊,终究盖不住现场数千人的厮杀声,他的声音被彻底的湮没在战场之上。但严忠范昔日也是带兵之人,在呼喊无用的情况下,他也拿起了武器,加入到战斗之中。但这种抵抗却是微不足道的。张濡所带来的数千宋军,很快就控制了战场。
此时适逢宋军丁家洲大败不久,宋军将所有的国仇家恨,都发泄在眼下这数百蒙军身上。而宋将张濡很快就从现场注意到严忠范的抵抗行为,在枪挑数名蒙军之后,张濡跃马横枪,一枪穿透严忠范的喉咙,严忠范当场毙命。
少时过后,现场平静下来,蒙军尽数被歼,廉希贤重伤被俘,之后不治而亡。
战后打扫战场,张濡等人发现了严忠范二人随身所带的忽必烈文书。等到搞清楚状况,张濡才意识到自己闯大祸了。而这场意外,很快便传至临安和建康。
临安的陈宜中是个善于和稀泥之人,对于蒙使被杀之事,陈宜中对临朝听政的谢太后说道:“杀了就杀了吧!国事至此,再坏一点也没什么。若追究起来,恐怕会寒了为帝国守关将士的心。”
不日,误杀忽必烈使者的独松关守将张濡,便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封赏。而这倒出乎张濡的预料,一时间张濡对朝廷感激涕零,表示愿以性命为宋室守关。
但是在对伯颜的外交文书中,陈宜中却又是另一套说辞。首先,陈宜中代表大宋朝廷对于元使遇害一事深表同情;其次,对于使者在大宋境内被守将误杀深感愧疚。并特别声明,此重大外交事件的发生,大宋朝廷之前全然不知,都是那该死的张濡私自干的。关于处理结果,陈宜中表示一定将张濡诛杀,以告慰元使。至于元使未完成的后续事宜,如果蒙元方面想接着再谈,那就请再派使者前来。最后,陈宜中向伯颜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建康城内的伯颜,闻使者被杀,先是大怒,而在冷静之后,伯颜又以外交文书的方式对南宋的行为表示谴责。之后,伯颜收到以陈宜中为代表的南宋君臣的致歉信,心情稍微有所缓和。
但是,当伯颜听闻杀死蒙使的那个家伙,竟然被南宋擢拔升迁,大加封赏之后,当即又怒不可遏。
但是,由于蒙元帝国西北和西南的叛乱,让此时的伯颜已经不能在东南发动一起大规模的灭国之战,按照忽必烈的诏命,还是以招降为好。无奈之下的伯颜也只好忍了,只得再次派使者张羽前往临安谈判。
这次的使者张羽为了避免重复严忠范和廉希贤二人的命运,决定不再走张濡镇守的独松关,而是从已经被蒙军控制的平江府(苏州)南下,经嘉兴直达临安。
没想到临 江府的吴江(苏州吴江县)守将刘经眼见独松关张濡斩杀了两员蒙使,大获朝廷封赏,现在张羽这倒霉蛋竟然要从自己镇守的吴江入境,不杀白不杀,所以这蒙使张羽又被以张濡为榜样的南宋守将刘经所杀!
蒙使再一次被杀,不仅身在建康的伯颜不淡定了,就连身在大都的忽必烈都坐不住了。忽必烈当即决定将海都的叛乱先放在一边,先灭了南宋再说!
凌峰公子20202021-05-08 17:35: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九十九章 京湖全境沦陷
涛涛长江,暮色日沉。
就在伯颜等人准备在这长江之上,针对南宋来一场灭国之战时,却有一路勤王之军,经过数月的奔波,绕道江西,终于来到了临安外围。
勤王之军,军容整齐,英姿勃发,有数万之众,皆为郢州前线的能战之军。为首者立于马上,器宇轩昂,定睛一看,正是张世杰其人。而自张世杰到来到江南,南宋军事上属于张世杰的时代也便开始了。
伯颜的蒙军司令部内,关于如何迅速灭宋的军事计划正在研究着。然而,来到江南的张世杰却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就在张世杰到来的三天之后,其麾下兵马,即刻挥军向北,一路横扫临安外围的蒙军据点,先后收复广德军(安徽广德),平江府(江苏苏州),安吉州(浙江湖州)等地,让临安外围的防务大大加强,而且大有引军西进,收复建康(江苏南京)的军事意图。
伯颜的军事计划,被突如其来的张世杰全面打乱。不仅如此,随着张世杰的到来,淮西夏贵,淮东李庭芝等人的江淮兵马,也正在蠢蠢欲动,双方人马在这大江南北遥相呼应,一时间本已降蒙的长江两岸,拨乱反正,降而复叛者比比皆是。这样一来,临安城旦夕可下的局势大为改观,而伯颜短时间灭宋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虽然随着张世杰的到来,这南宋在江南的战局有所起色。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回望一下张世杰离开郢州之后长江中上游的战场形势:
虽说此时的蒙军基本实现了浮汉入江,东下江南,席卷三吴的军事构想,但是自鄂州以上的长江中上游,仍旧掌握在南宋的手中。但由于张世杰的南下勤王,带走了京湖战区最后一支可战之军。这时驻守鄂州的阿里海牙,便打算以鄂州为中心,向长江上游扩大战果。而自鄂州西进,长江之上的坚城,首当其冲便是洞庭湖畔的岳州(湖南岳阳)。
古老的万里长江上,曾经有着控扼中国南北的三大矶,分别是安徽马鞍山的采石矶、江苏南京的燕子矶、湖南岳阳的城陵矶。在冷兵器时代,中国南北统一的进程一直受这三大矶的影响。
如今在蒙军的席卷之下,采石矶、燕子矶在短短的三个月里,已经先后被蒙军占领。只剩下城陵矶孤零零的矗立在长江的中游。而现在,自从张世杰引兵南下勤王之后,南宋京湖地区的军事力量大大减弱,鄂州的阿里海牙已经不打算让城陵矶作为南宋的军事重地继续在长江上存在下去了。
随着阿里海牙率领舟师的逆流而上,岳州的水师统领高世杰此刻正在城陵矶和洞庭湖通往长江的湖口处列阵以待。
而此次参与攻打岳阳的不仅有阿里海牙,还有蒙军的水师大将解汝楫和张荣实。
此二人在窝阔台还在世时,就以水军统领的身份与南宋征战。多年来,长江,汉水,淮河之上,皆有他们的身影出没。而现在,在他们的人生的暮年,他们要去拿下岳阳,作为他们人生的收官之作。
洞庭湖口,城陵矶前,阿里海牙自统中军向高世杰袭来,张荣实和解汝楫二人左右合围而来。
战争的结果毫无悬念,高世杰战败逃往洞庭湖内,阿术紧追不舍,高世杰被俘于洞庭湖上,长江重镇岳阳不复南宋所有。
至此,长江三大矶,成为蒙军的军事重地。
数日后,高世杰被阿里海牙所杀,原因是降晚了。
高世杰以生命为代价,给后面的人提了个醒——阿里海牙的宽容,只针对于主动投降者。对于战败投降者,不在宽容之列。而这个高世杰,就是三年前和孙虎臣一同前往襄阳府运送物资的那一位。襄阳失守后,孙虎臣南下江淮,高世杰被调往岳州。而孙虎臣自丁家洲大败之后,逃奔扬州,后来蒙军合围临安之时,孙虎臣在泰州战死。虽说二人都是败军之将,但在气节上远胜于他们曾经的上司范文虎之流。
岳州的沦陷,给上游的江陵城军民敲响了警钟;高世杰的死,让江陵城的守将朱禩孙,高达二人在是战是降中摇摆不定。特别是现在国势江河日下,蒙军陈兵临安城外的局面,让朱禩孙和高达二人,已经看不到他们坚守了半生的帝国还有什么希望。而就在他们犹豫徘徊之际,阿里海牙的舟师,已经来到了江陵城外的长江之上。
江陵府内,南宋的京湖安抚使朱禩孙拿起了昔日备下的毒药。他有自杀的勇气,却没有一战的勇气。但是在吞下毒药的前一刻,朱禩孙犹豫了。他最终放下了这个世道强加给他的责任,选择了求生的本能,与高达一起打开了城门。
随着朱禩孙和高达开门迎降,长江之上的坚城江陵府,就此归于蒙元。
遥想三十年前,名将孟珙知江陵府之时,独创了以水环城的江陵防御体系,江陵城再也未曾遭遇蒙军铁骑的践踏。没想到三十年后,以弓马之利取天下的蒙古铁骑却不是从陆地上将江陵城攻陷,而是从身后的大江轻取江陵。而打开城的,是他生前最看好的高达,这位专业抗蒙三十余年的高达。
看来一个人在生存和毁灭之间所做出的抉择,并不能以他昔日的语言和行动来过早的判定。而影响这个抉择的只有一个因素,那便是——信仰!
随着京湖第二重镇江陵城(第一是鄂州、第三是襄阳)的降蒙,南宋抵御金、蒙一百五十余年的荆襄战区,彻底宣告沦陷。接下来的日子里,上至三峡,下至鄂州的长江两岸诸城,先后被阿里海牙招降平定。南宋昔日的长江天险,只剩下泸州,重庆府还在捍卫着长江上游的防线!
凌峰公子20202021-05-09 17:09: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一百章 李庭芝死守扬州
公元1275年的江南,自正月里蒙军从鄂州东下开始,南宋接连遭遇沿江重镇不战而降,贾似道丁家洲大败,建康失守,京湖沦陷等等噩耗。对于南宋来说,没有哪一年的坏消息比今年还多了。
大都的忽必烈,这一年多来,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不断的看高挂在寝宫里的那幅地图。
随着伯颜大军的东下,宋军丁家洲的大败,阿里海牙大军的西进,南宋京湖战区的沦陷,忽必烈眼中的那条大江,其中游和下游已经连到了一起。现在,宋军再也不可能会从长江上去抄江南蒙军的后路了。
尽管如此,但是身在大都的忽必烈,觉得有一个地方还是很危险。那个地方就是一百多年来,南宋始终屯驻重兵,用以护卫京畿的两淮地区。如果不把两淮地区拿下,江南的蒙军虽然不会被从长江上抄后路,却很有可能被淮河以南和长江以南的宋军南北夹击。
故而,在阴暗的灯影下,地图上的两淮地区,在忽必烈的眼里变得越来越刺眼。于是,南宋的两淮地区,便成了忽必烈急欲拔除的一颗钉子……
而在忽必烈意欲对两淮地区采取行动之时,我们有必要再来看看南宋此时实际控制下的土地还有多少,以便更好的了解当下的战局和时局:
此时,在川蜀地区,四川制置使张钰坐镇重庆府,以嘉定府——泸州——重庆府一线为抗蒙战线,抵挡着蒙将汪良臣的进攻;
湘南地区:湖南镇抚使李芾坐镇潭州(今长沙),以潭州为中心,领导湘南地区的兵马抗击刚刚平定京湖的阿里海牙部蒙军;
赣南地区:江西安抚使黄万石坐镇抚州,抵抗着自江州日渐南下的蒙军。
两淮地区:淮西制置使夏贵屯军庐州,控扼着淮西地区;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引军数万屯驻扬州,控扼着淮东地区;
沿海地区:广西、广东、福建全境尽数掌握在南宋手中。
而这,便是如今南宋王朝仅存的国土。
南宋所面临的局面,南宋自己知道,而身在大都的忽必烈和驻军建康的伯颜与阿术也知道。
在忽必烈的命令之下,伯颜、阿术二人下一步打算将江淮地区纳入蒙元帝国的版图。要不然他们去打临安,打的不放心。
鉴于此时淮西制置使夏贵和蒙军态度暧昧。伯颜和阿术决定放夏贵不击,专征淮东。
不久,阿术便带领着大军来到了镇江,进而兵围扬州。
……
凌峰公子20202021-05-10 17:05: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襄阳一别,已逾三载。阿术和李庭芝这两个昔日在京湖战区的老对手,又将战场放在了扬州城下。
老对手战场上相见,阿术带着兵马在扬州城下喊道:“三年未见,李将军近来可好?”
城楼之上的李庭芝回答道:“饮有酒,食有肉,能吃亦能战,甚好!”
听到李庭芝这么说,这阿术却满含讽刺的言道:“数年前,我军攻一城而数年不拔。而今不到一年,整条大江以归我圣朝所有。如今兵临城下,将军觉得扬州城还有再守之必要?”
阿术本以为李庭芝听完会感到羞愧。然而扬州城上的李庭芝却张狂的说道:“今两淮未下,而两浙勤王之师云集。尔等北蛮,孤军深入于此,待我大军集结,南北夹击,必让尔等陆沉江底,葬身鱼腹。尔等要是识趣,当速速离去!”
城下的阿术,实在不知道城里的李庭芝哪来的这么大底气。南宋王朝分明已经日暮穷途了,李庭芝却还在这里自己骗自己,顺带着还吓唬他。此时的阿术无奈的摇摇头说道:“我阿术不和你逞口舌之利,咱们战场上见胜负!”
说完,阿术迅速后退,攻城大军密集的压了上去。
蒙军攻城,城楼之上的李庭芝毫脸上无惧色,扬州城内的守军,在李庭芝的指挥之下,浴血死守。
血战半日,看着一批批攻城士兵的倒下,阿术仿佛感觉又回到三年前的襄阳城下。自己数倍于李庭芝的兵马,却在这扬州城下没占到任何的便宜。无奈的阿术只得鸣金收兵,展开对扬州城的全面围困。
扬州被围之后,李庭芝没什么感觉。倒是另一个人却显得很不安。这几天来,那个人已经不止十次的问着李庭芝同一个问题:“这扬州城能守得住吗?”
这个人,是一个几乎快被我们遗忘的人,他便是来扬州一个多月的贾似道。而李庭芝每次回答贾似道的都是:“守得住,守不住你还能到哪去?”
是啊,如今的贾似道还能到哪儿去。出了扬州,他将再无任何可以安身立命之处。
算起来,当年还是孟珙将李庭芝托付给了贾似道。而李庭芝也清楚的记得,当年就是眼前的这个人,将一个懵懂的青年,第一次带到了扬州城。从此,那个青年便在这淮东之地镇守了数十年。
尽管在贾似道权势滔天的这些年里,李庭芝在贾似道心中的位置不如吕文德等人,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贾似道对他还是不错的。现在整个吕氏家族背叛了贾似道,整个朝廷也抛弃了贾似道。如今能护贾似道周全的也只有李庭芝了。
这一点,李庭芝明白,贾似道也明白。
只是眼下的战争形势,由不得贾似道和李庭芝伤感和追忆,就在李庭芝在扬州城下与阿术鏖战之时,蒙军的另一路大军博罗欢部又自山东南下淮南。随后,扬州以北的诸多州县相继投降,这让李庭芝眼下的形势变得越来越危急。
扬州城的李庭芝,对于眼下的危局,他一面分兵前往扬州北面拒敌,一面秘密派人出城前往真州、淮西,邀约真州知州苗再成和庐州夏贵前来助战。
……
不几日,扬州城下,再次兵马林立,大战一触即发。领军前来的阿术,吩咐手下的小校,将招降的文书,射入了李庭芝的阵营。而护城河对岸的李庭芝,看也不看,便将其当众焚毁,以示绝无投降之意。
招降不成,在阿术的命令之下,扬州城下的蒙军,开始抢渡护城河,向扬州城展开了进攻。李庭芝自率大将姜才出战,左右突杀,一时间扬州城下战马嘶鸣,杀声震天。
激战正酣之际,蒙军战阵的南线却突然出现溃退。只见真州守将苗再成带兵杀到了扬州城下。而就在蒙军南线出现溃退之时,扬州大将许文德带领着兵马从扬州北门杀出,猛烈的冲击阿术的北部战线。见此情景,李庭芝信心倍增,带领着中军,血红着双眼,朝着阿术所在的中军大营冲杀过来!
扬州宋军以顽强的战斗力和血性,让阿术的蒙军自从鄂州南下以来的第一次遭遇重创。一路顺风顺水而来的蒙军,终于在扬州城下遭遇到一番痛击。主帅阿术不得不再一次鸣金收兵。
在一片暮色中,蒙军如潮水般退去。
随着蒙军退去,浑身是血的李庭芝回到了扬州城内,此时的扬州军民,欢欣鼓舞,这其中也包括贾似道。而跟随李庭芝后面的姜才,许文德,苗再成,则是受到了扬州百姓的夹道欢迎。
这时洞悉局势的贾似道发现,连实力弱小的真州苗再成都前来扬州助战,而拥兵数万,坐镇庐州的夏贵,此刻却未派一兵一卒至扬州城下。当他以此来问大战之后的李庭芝时,李庭芝只能无奈言道:“国势如此。值此存亡之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再说,他已经八十岁了……”
言外之意,已不用多说。
扬州保卫战虽然以李庭芝的胜利而结束,但阿术大军进军淮东的军事计划并没有就此搁浅。遭遇失败的阿术,在回军的路上,开始扫荡着扬州的外围,继而进军瓜洲渡。之后,江淮之地与两浙的往来,除了海上通道之外,被彻底隔绝。
就在蒙军统帅伯颜和阿术在尽克长江两岸,准备再对扬州采取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之时。西北流沙之地的宗王海都,又一次纠集起本就不服忽必烈的蒙古西道诸王,在天山南北展开了叛乱。其来势比上一次更加凶猛,其影响也更恶劣。
这一次,忽必烈即使再有心灭宋也扛不住了,他打算暂缓用兵东南,以彻底剿灭海都在西北的势力为主。
然而,身在大都的忽必烈,此时是要兵没兵,要将没将。能征惯战的大将几乎都深陷江南的各大战场。而能驾驭十数万胡汉兵马的伯颜和史天泽,年轻的伯颜身在江南,老迈的史天泽已经奄奄一息。
这时,身在建康的伯颜,不得不奉忽必烈之诏,暂缓江南用兵,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亲身前往大都觐见忽必烈。
……
凌峰公子20202021-05-11 19:08:4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早安!
凌峰公子20202021-05-12 06:57:0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江南的战局,随着伯颜的回京,暂时平静了下来。
可是,就在江南获得了短暂的安宁之时,上天再一次跑出来将这难得的安宁打破。
六月的天,让江南稍显燥热。就在这烈日当空,阳气最盛之时,临安的天空之上却突然投下了黑色的阴影。
此时,不明情况的军民,纷纷走出院外,抬头仰望天空。在临安军民的一片惶恐中,日出中天的太阳渐渐被吞噬掉。
半刻之前还朗朗乾坤的世界,眼下只剩下了一片黑暗,一如末日的来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白天里,整个临安哭叫,惊恐之声不绝。
少时过后,又在一片惊恐之中,天空又开始投射下一抹亮光,刚刚被吞噬的太阳,又一点点的恢复到千百年来的样子。临安的世界,又重新回到了光明之中。
临安的军民,在片刻之间,历经昼与夜的轮回。
“天狗食日,主不详”。
这已经是这一年多来,临安上空出现的第二次不祥之兆。对于崇信天道的封建君臣们来说,这时的天降异兆,比南下的蒙古大军更有杀伤力,也更能摧毁南宋君臣的战斗意志。
随之而来的,又是临安府内一大批官员的出逃。
看着一批批官员的出逃,深宫中的谢老太后只能在一片哀怨之声中叹息道:“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今日,吾与幼君遭家多难,大小诸臣,未尝有出一言以救国者。今内有庶臣叛官离去,外有守将委印弃城,我何负于尔等?朝廷何负于尔等?”
留下的百官,听完之后,都落下了廉价的眼泪。
作为南宋帝国目前的决策者谢太后,他不仅是一个善于责人的人,他同时也是一个善于自责的人。他认为天狗食日,其寓在天子无道,用人不明,故以天谴之。而幼君尚小,谢太后自己代君受过,削尊号“圣福”二字,以求上天宽恕。
看到南宋朝堂发生的这一幕,身处在临安外围的张世杰潸然泪下。张世杰认为,江南的宋军,实在是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找回已经丢失的信心了……
凌峰公子20202021-05-12 17:14:1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早安!
凌峰公子20202021-05-13 07:56:1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一百零一章 张世杰焦山大败
公元1275年六月底,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张世杰的大营之内,三名信使手执蜡书,正做着出发的准备。蜡书内封存的是张世杰最近的作战计划。
在一切都准备好之后,三名信使分别朝着扬州李庭芝、常州张彦、泰州孙虎臣的方向而去。
数日之后,当李庭芝,张彦,孙虎臣三人打开蜡书之时,见信中写道:“自蒙军南下以来,国势日穷,今蒙军主帅伯颜北返大都,副帅阿术屯军瓜洲渡,兵围扬州。此正为我南北夹击,剿灭阿术之良机。今若以常州军出镇江,以扬州军出瓜洲渡,泰州军与我部出焦山,四军集结,南北夹击,会战镇江,必能尽歼阿术之师。此计已获太后允准。今张某不才,愿与诸位于七月初会战镇江,共破北虏。”
李庭芝,张彦,孙虎臣三人收到作战计划之后,表示毫无异议,相约七月初共出长江,围歼阿术。
但是,大战即将临近之时,却又出现了问题。
镇江会战的三天前,张世杰的兵马战船正在陆续的调动和集结之中。李庭芝如约以姜才统兵两万自扬州南下,向围困扬州的蒙军展开进攻,以求突破封锁,与张世杰会师长江。然而,南下的姜才,却偏偏又遇上了张弘范。双方在扬州外围激战两天之久,扬州两万兵马,死伤殆尽。始终没有突破蒙军的封锁,从而败退回扬州。
眼看着相约会战镇江的日子就要到了。但是长江之上,却依然平静。当七月初张世杰携泰州孙虎臣,刘师勇兵出长江,进驻镇江以东的焦山水域之时,整个长江之上,就只有他们一支宋师孤军。
而相约出兵的常州张彦,此时却未看到他的一兵一卒。
常州和扬州的宋军,没有如期的到达约定的战场,让张世杰的身影在长江之上略显孤单。此次会战镇江,张世杰已经到了进退失据的地步。
现在,在张世杰的身后,是他从郢州带来的兵马,而在他的对面,正是一年前从郢州绕城而过的蒙军。一年前,由于伯颜力排众议,绕道郢州,让这两支兵马没能在汉水之上进行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决战,但是上天却在一年后又一次给了阿术和张世杰决一雌雄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张世杰和张弘范二人一次面对面交锋的机会!
曾经在汉水之上,张世杰以铁索连江,横亘舟师,背靠坚城郢州,以炮火封锁江面成功的抵御住伯颜、阿术二十万舟师的进攻。但是现在,汉水变成了长江,张世杰的身后再无坚城。但此时的张世杰还是没有打算改变战法,仍旧以铁索将舟师相连,列阵于长江之上。
对于张世杰的战略以及战法,连日来围困扬州的阿术求之不得。他知道这是南宋最后的有生力量了。歼灭它,比打下扬州更有战略意义以及现实价值。所以他调来了所有能征惯战的大将。其中有名字可查的有:张弘范,董文炳、阿塔海,怀都、刘国杰、忽刺等等。
战事到了这里,蒙军内部的所有高级将领,几乎都看到了张世杰铁索连江,舟师互结的弱点在哪里。但是七百多年前的张世杰为何如此布阵,我们今天已经不得而知。
而后,阿术以怀都和董文炳迅速封锁长江两岸;遣阿塔海、刘国杰、忽刺等人带兵完成了对焦山水域的左右合围。
下午时分,长江的江面之上,西风大起,下游的张世杰已经身处于风口浪尖之中。此时上游的张弘范在等待了半日之后,开始从张世杰的正面发起了攻击。当战船迫近之时,张弘范手下的数千弓箭手,手执火箭,借着疾进的西风,将带着烈焰的火箭,射向了张世杰的水师船队。
此时正值盛夏,张世杰横亘于江面的战船一点即着,随着风势的驱使,千余战船陷入到一片火海之中。而后,长江之上,火光冲天,张世杰,刘师勇,孙虎臣三人的脸上被热浪烘烤的通红。
眼见败局已定,孙虎臣在蒙军还未杀过来之时,劝着不甘心的张世杰道:“不要再看了,走吧。”
对于孙虎臣的劝说,张世杰看着眼前的熊熊大火,只能含泪撤退。只是从焦山撤离的张世杰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要为南宋军民找回自信的一战,为何却以全军覆没的结局告终。
……
张世杰焦山大败,南宋最后的家底损失殆尽。
与贾似道战败所付出的政治代价相比,张世杰的战败,对于他在政治上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张世杰以战败之身回到临安,仍旧是保康军承宣使,总督诸军。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南宋朝廷已经无将可用。
南宋的朝臣虽然没有追究张世杰的战败之责,但是此时对于严惩贾似道的旧事却再次被重新提起。
只是,慈祥但有点倔犟的谢老太后,一直感念贾似道历经三朝,虽有罪过,但也还是有些功劳的(这是实话),仅仅是将贾似道罢职,但并无将其诛杀之意。
谢老太后虽然出于感念之情饶恕了贾似道,但是朝中出于私怨考虑的大臣,却不打算放过贾似道。在他们看来,贾似道要是在他们之前投降了,那么他们岂不是要像刘整一样被吕文焕气死。所以这贾似道必须处理,而且必须立刻马上处理。
这是朝中众多官员的一致意见。
最后,还是谢太后顶不住朝臣的压力,只能让贾似道从李庭芝那里离开,回绍兴老家给其母守丧。并承诺保证他的人身安全。
在扬州躲了这么久的贾似道,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毕竟没有性命之忧。抱着回归故里之心的贾似道在李庭芝所派之人的护送下,来到了绍兴的城外。
然而让贾似道没想到的是,已经走到家门口的他,却进不了绍兴城。
自贾似道兵败丁家洲之后,之前以贾似道为荣的绍兴军民,便深以认识贾似道为耻。所以,此刻已经风烛残年的贾似道,被他的故乡之人拒之城外。
绍兴人此举虽然是出了一口恶气,但这样一来,在给贾似道带来巨大心理伤害的同时,也给朝廷出了一个难题。
这南宋当局又得给贾似道重新找地方!
一来二去的讨论之间,南宋朝廷再让贾似道徙居婺州(浙江金华)。
只是这携带娇妻美妾,金银财宝来到婺州城外的贾似道,又遭遇到了之前在绍兴城外一样的待遇。
曾经贾似道能去帝国的任何地方,而那里的人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都会夹道相迎,以显示对他的尊重。但是现在还未沦为阶下囚他,却在这已经残破不堪的帝国,找不到容身之地了。
曾经权倾天下,现在却无立锥之地。与其说贾似道被整个帝国抛弃了,倒不如说他是被权力抛弃了。到了这一刻,贾似道才明白,多年来他虽然享受着权力带给他的荣耀,但也被权力挟持着越走越远,待到权力将其抛弃之时,他才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为了解决贾似道的安置问题,南宋朝廷为了平以民愤,先是没收了贾似道的大部分家产,而后将其贬往建宁府(福建建瓴)。后来陈宜中觉得福建还是太近,便又将其贬往循州(广东龙川)。
相对于七百多年前的两浙来说,广东依然是个遥远的地方。但以当下两浙地区的危局来看,也许循州还是个不错的地方,这个时候远离是非之地,是福还是祸,谁又说得到呢?
滚滚红尘,纷繁人世,有人去,就有人来。就在贾似道前往循州之时,有一人正从准备江西赣州出发,带领着散尽家财所招募的民兵,往临安勤王而来;而还有一人,也即将带着新的使命,又一次从大都出发,重返江南战场……
凌峰公子20202021-05-13 17:13:24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