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菩提,无烦恼亦无菩提

楼主:Jason20182018 字数:186392字 评论数:568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珪庵祖玠禅师,明代临济宗高僧楚山幻叟绍琦禅师之得法弟子。
某年,祖玠和尚病,楚山禅师得知后亲往探望。当时,另一大师大心真源禅师也在场。
楚山禅师指着大心真源禅师问祖玠:什么是心?
祖玠和尚答:开口不容情。
楚山禅师听后说:未在。(意思是说你还没有明心见性)
祖玠和尚听后,回头对大心真源禅师说:何不礼拜和尚?(意思是你为何不对我师父礼拜?)
大心真源禅师听后对楚山禅师躬身一礼。
大心真源禅师礼拜了后,祖玠和尚便对楚山禅师说:呈似了也。
(意思是你不是说我没有明心见性嘛,这下我把心给你看看)
楚山禅师听后非常高兴,于是道:珍调四大饶益将来。说完就起身离去了。
不久,楚山禅师又来探望祖玠和尚,听到祖玠病中痛苦的呻吟声,于是说道:子平日得力句,到此还用得着么?(意思是你平生所学的佛法,所读之经文,现在这一刻还用得上嘛?)
祖玠和尚点点头,表示用得上。
楚山禅师又问:既然用得上,为何你现在叫苦喊疼呢?
祖玠和尚说:痛了就叫,痒了就笑,有何不可?
楚山禅师道:叫与笑者,复是阿谁?主人公今在什么处?
祖玠和尚说:秋风不扇,桂蕊飘香。
楚山禅师道:那么则遍界绝遮藏也。
祖玠和尚说:有眼觑不见。
楚山禅师又问:如果你一口气上不来,以后向何处安身立命?
祖玠和尚说:雨过天晴,青山依旧。
楚山禅师再问:从今别后,还能再得相见否?
祖玠和尚回答说:旷劫不违,今何有间(间指分别、离别)?
楚山禅师听了后,欣慰地说:这样看起来,你并没有生病啊。
祖玠和尚说:病与不病,总不相干。
楚山禅师立即握住祖玠和尚的手道:这是什么?
祖玠和尚说:是祖玠手。
楚山禅师道:祖玠是谁?
祖玠和尚说:玠固非我,亦不离我。
楚山禅师赞叹道:善哉!妙契无生,彻证真常。子虽妙年,死亦何憾!
祖玠和尚于是抽出手,然后双手合十道:我该走了。
说完,祖玠和尚起身端坐,在楚山禅师面前安然圆寂。
Jason201820182022-07-05 12:01:0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看到这个公案,众人可能会议论纷纷。
有人说:佛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生老病死财色名利一个都弄不了,新冠病毒也解决不了,学它有何用?好不容易彻悟,却又立马死掉了,白来一遭,多可惜啊。活个什么劲儿?
有人说:佛学最大的精义就是要你放下肉身
有人说:只有看到真身,才会放下肉身
有人说:这个儍和尚,生病了为何不找医生,要等死呢?
有人说:这个和尚一生无用,于国于民、于社会发展,有何裨益?这样的人,不学也罢。
有人骂了:这些该死的秃驴!
。。。。
Jason201820182022-07-07 09:10:21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什么是心?见者是。不见者是。
Jason201820182022-07-07 09:11:3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就好像一大早起来看到有人在另一帖子里写诗,这个俺喜欢,绝对比某些直口骂娘之徒好的多。咱也跟着附和附和吧:

原诗两首摘录如下:

人言自性极深奇,故作神秘万千言。
其实自性甚平常,日用常见人不识。
若教大众能识彼,坛经公案皆可抛。
大德大师悉无语,名闻利养何处寻?
断人财路如杀亲,是故闭嘴笑不语。
且看诸愚任演义,终将随报堕应处。

意将满腔付春芽,抬手示处篱外花 。
奈何流连此间乐,终究不过园内葩 。
当作已作且种下,未知与知缘自洽 。
待得红杏探墙头,须臾无非羡芳华。

笔者附和:

都言自性甚平常,日用常见人不识。
不见诸佛解自性,但见诸愚侃报应。
先说千言有神秘,后说大德悉无语,
才诌七言几行诗,又说闭嘴笑不语。
红尘演义任演绎,诸愚见财与名利,
谁言自性不深奇,万千言中藏秘密。

第二首作者虽然意境不错,也押韵,但奈何、不过、须臾、无非等字眼使字里行间显得过于消极阴暗,未见光明。俺反其意而用,让他稍微阳光积极点吧。^_^

意将满腔付春芽,抬手但见满地花。
笑谈流连此间乐,内外原本是一家。
当作已作种已下,好缘必定发好花。
待到红杏墙头探,人间处处是芳华。

Jason201820182022-07-07 09:15:5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有人说:佛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生老病死财色名利一个都弄不了,新冠病毒也解决不了,学它有何用?好不容易彻悟,却又立马死掉了,白来一遭,多可惜啊。活个什么劲儿?
答:佛法能不能解决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其实前文都已经说了,帖子的精华都在前面。可以参看16、23、25、27、32、33、42、44、107、151、154、160、177、181、188、210、300楼等等,有些写得比较分散,就不一一列出来了。另外,生老病死是人人都躲不了的,悟道者也一样要遵循这个规律。孔子不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嘛。
Jason201820182022-07-07 20:38:0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有人说:佛学最大的精义就是要你放下肉身。
答:如果【佛学最大的精义就是要你放下肉身】,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拿把菜刀对自己做点什么了。知行合一,说此话而不肯按此话去做,那它就不是真知,而是妄念。前文说了,佛法是不二之法,而拿起与放下是二法。我们要行中道,该拿起时拿起,该放下时放下。肉身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是自然而形成的,也是我们修真的凭借。既然自然赐予你肉身,必然有它对应的作用。因此不能随便放弃肉身,也不能太过于执着肉身。既是自然形成的,就当让他自然散去,无需强为。
Jason201820182022-07-07 20:46:1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有人说:只有看到真身,才会放下肉身
答:你把什么唤作真身?六祖的真身现在还在南华寺呢,六祖去了哪里?你的真身呢?你又在哪里?历史上那么些悟道的禅师,悟道以后他们放下肉身了么?有的坐脱立亡,有的多活了几年几十年,有的长命百岁,尽享天年。理由同上,不能随便放弃肉身,也不能太过于执着肉身。既然是自然形成的,就当让他自然散去,无需强为,随缘。
Jason201820182022-07-07 21:32:4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有人说:这个和尚一生无用,于国于民、于社会发展,有何裨益?这样的人,不学也罢。
答:各人有各人的因缘,该做俗人还是该当和尚,那是各人的因缘所定的。由得了你,也由不得你。天生万物,各有其用。和尚有和尚的用,俗人有俗人的用。如果你当和尚,就当好你的和尚,做和尚该做的事。如果你是俗人,就当好你的俗人,过好俗人的日子,履行好俗人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角色和职责。是官员,就做好官员;是军人,就当好兵,保家卫国。是科学家研究员,就发展好科研。是老百姓,就遵纪守法,好好过日子。僧俗各行其道,并行不悖。
Jason201820182022-07-07 21:42:1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有人说:这个儍和尚,生病了为何不找医生,要等死呢?
答:从公案的描述来看,祖玠和尚病的时间不短,所以他应该尽力尝试过找大夫看病,不然早挂了。以当时社会的医疗条件多半是没救了,所以他选择了坦然面对死亡。另外楚山禅师应该也预感到他即将离世,所以才第二次去看他。笔者前文也说过,凡是尽自己的力,超过自己能力之外的事就不是你的事了。尽人事,听天命。
所以禅语有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也就是帖子里一位朋友说的道德经的为而不争。不争,不是叫你啥都不争,而是该争的争,能的争,不能的不争。
Jason201820182022-07-08 11:01:5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有的朋友看到这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可能又要怼了,不问收获俺图个啥?
答:我说了,禅语都是对机说法,都是针对一时一地一人一事的。如果抛开这个公案,那又另当别论了。所谓“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它可以是你开门的钥匙,也可以成为捆住你的枷锁。是钥匙还是枷锁,取决于你自己,一切见成。
百丈怀海禅师有一次被马祖捏了鼻子,回到房间大哭起来。师弟看到怀海哭得很伤心,就问为什么,怀海说:我的鼻子被师傅捏了,痛得不得了。师弟问:你是不是有什么话不契师傅的机锋啊?怀海说:你自己问师傅去吧。于是师弟过去问马祖,马祖高兴地说:他懂了,你回去问他吧。师弟回来把马祖的话告诉怀海,怀海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师弟见状问:师兄刚才哭,如今笑,究竟见个什么道理?怀海回答:刚才哭,如今笑。师弟听了却茫然无措。
怀海禅师刚才哭,如今笑,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句话,也一样,此一时彼一时也。有时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有时要问耕耘,也要收获;有时不问耕耘,不问收获;有时不问耕耘,也能收获。
Jason201820182022-07-08 11:02:2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晚年四肢浮肿溃烂、神经衰弱困扰的弘一法师就说过; 小病从医,大病从死。这是消极态度吗?不是。小病从医,大病从死。活时尽兴,去无所羁。天奈我何?这是洒脱,因为他该积极的时候积极过了,活时已尽兴嘛。当生则生,当死则死。生时好好生,死时好好死。
小病看医生,大病看自己。《伤寒论》上说:“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为名利是务。”所以这病看来看去,大多数不是名病就是利病,可见治名利病比治身体病要重要些。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把《伤寒论》的序言读懂读透呢?张仲景当时就在悲叹:“趋世之士,驰尽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张仲景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感伤的可不是表浅的生死,而是人心。心为根本啊,回头再去读读254楼吧。
Jason201820182022-07-08 11:16:1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关于佛经里的一些记载,在另一个帖子里有人喜欢考证,有人反对考证,笔者写了点看法,也贴到这里来吧。注:红尘和淡墨分别是两位网友的名字。
考证也是证的一种方式嘛,与证悟不悖。我以为经文里的有些东西还是可以考证考证的,哪些东西值得考证,要考证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各人。所以楼主用不着这么在意,能回答的就回答,不能回答或不想回答的就不理呗。楼主非要给人怼回去,倒反而说明楼主在意这些。用海兄的话说,仁者心动啊。
我以为淡墨先生这样的杠精精神,恰恰是大部分人缺乏的,这恰恰是慧根的表现。现在网上的心灵鸡汤满天飞,很多名言警句都似是而非,把人的脑子都搞混乱了,恰恰说明很多人缺乏理性思考,缺乏逻辑推理的考证能力。严密的逻辑恰恰是这些鸡汤、迷信的克星。很多人奉行做“看破而不说破”的好好先生,我以为在求真的路上这并不完全可取。有时求真恰恰需要杠。
佛教本来是无神论的,也不是什么宗教,硬是被一些无脑无证的人盲目相信,成天烧香求神拜佛,神神叨叨的,这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嘛。我母亲是净土宗的信徒,俺从小就见她神神叨叨的,天天给菩萨上香磕头,所以我很讨厌她的这些行为,慢慢反而促使我对禅宗着了迷。一个净土宗的信徒却孕育出了一个禅宗信徒,这怎么说呢?所以考证也不失一种参禅问道的方式。
关于金刚经中【释迦摩尼到底有没有被歌利王节节支解身体】,这个问题,我记得我也曾经拿着个问过楼主。楼主说是故事,我也不再多纠缠。你认为是故事,那肯定就是故事。可是佛经中的这些神迹故事,恰恰是造成很多人迷信的根源。有人出来打破砂锅问到底也是好事,不然大众都一直迷信下去。关于【历史上有没有燃灯佛这个人物】,俺以前也做过考证,但没有结果。我考证它为的就是说服我母亲不要再相信她那所谓的佛教,不要成天把时间和生命浪费在这些神神叨叨的上面。可是没有用,各人有各人的因缘,不是光靠嘴皮子说就管用的。就像论坛里的诸君,你骂过来,他怼回去。可最终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我母亲还是我母亲,信佛的还是信,不信的还是不信,然后明天又接着继续。
一个东西,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这不很自然嘛。作为一个求真者,我们需要拷问的是为什么我看到这个东西后会出现喜欢或不喜欢的情绪,而有的人却是视而不见或者又是另一种反应。面对同一个人或一个现象,为何不同的人反应不同,这个根子是什么。就比如楼主对考证有意见,我对考证无所谓,淡墨对考证心发狂,而坛子里的其他人则一言不发。这是什么?此情此景,不正是拈花微笑嘛。佛祖拈花迦叶笑,淡墨考证红尘叫,台下的其他人则有的懵逼,有的吵闹,有的在那里一言不发。改成偈子吧:
佛祖拈花迦叶笑,
淡墨考证红尘叫。
有人懵逼有人吵,
有人默然有人跳。
Jason201820182022-07-08 21:04:0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欢喜无量2018
看到通知,点进来看,才发现朋友的回帖好像被删了呢。不知有没有留底稿,是不是有什么敏感字?

Jason201820182022-07-11 16:43:4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三祖僧璨《信心铭》中有“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一句。关于这句话,笔者知道的至少就有两个公案。今天啰嗦几句吧,该参的还是得自己参。

有学僧问:“毫厘有差时会怎么样?”
赵州禅师说:“天地悬隔。”
学僧说:“毫厘无差时会怎么样?”
赵州禅师说:“天地悬隔。”

法眼文益问修山主:你对所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作何解释?
修山主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法眼道:你这种回答不对。
修山主道:我无法作别的回答,你的解释如何呢?
法眼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修山主便礼拜。

当法眼说修山主回答不对的时候,真的是说他不对吗?法眼为什么这么说?
修山主听到法眼说他不对的时候,他真的是无法回答吗?问是不是答?修山主若不明白,礼拜个什么?
修山主的“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与法眼的“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以及三祖的“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是同是别?呵呵!^_^
公案勘辩的目的在于看对方是否脚跟稳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哪有什么的对错哦。道比魔高,魔就得受制于道,道对魔错。魔比道高,道就得受制于魔,魔对道错。阴阳消长,永不停歇,向上一路,永无止境。何谓是?何谓不是?呵呵!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_^
Jason201820182022-07-13 08:41:03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关于修山主,应该是一个四处云游勘辩的精进悟者。关于他的公案还有一些,下面再写一个。

地藏问修山主:“甚处来?”(地藏指地藏院罗汉桂琛禅师)
修云:“南方来。”
藏云:“南方近日佛法如何?”
修云:“商量浩浩地。”(意思就是大家在一起参禅问道,学风蔚然,很热闹啊)
藏云:“争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吃。”(正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吃)
修云:“争奈三界何?”(大意是你在这里种田博饭吃,三界怎么办?众生怎么办?你不管了啊。机锋勘辩开始了)
藏云:“你唤甚么作三界?”(在你眼里,究竟什么是三界呢?三界在哪里?难道我这里种田吃饭不是三界?什么是内,什么是外?什么是三界内,什么是三界外?回答也是机锋啊)
勘辩到这里,没下文了。我估计下面的情景也是跟上面一样,要不两人哈哈大笑,或者是修山主礼拜,然后吃茶去。
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有人读了金刚经,看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以为世界是假的,因缘和合的嘛。哈哈,佛呆子说的就是这种人,金刚经的断灭见说的也是这种人。殊不知,学佛参禅需从第一义上着力,什么是第一义?呵呵。笔者前文就说了,禅宗一法,尽在“呵呵,呵呵”处。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一旦我们真正知道心是什么、性是什么的时候,那就通天通地,这个时候内也没有,外也没有,三界就在脚下,就在手中,就在心里,知道做好自己该做的了。任性逍遥,随缘放旷。
Jason201820182022-07-13 09:20:1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清夜弹琴
本来想逐句回复你的,花半天写了一大段,回头想了想又删了,因为感觉很多前面其实都说过了,再说也只是炒剩饭啊。。。所谓明心见性,你明心了,但未见性,所以只到半途。六祖当年悟到“因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也是已经到了明心,但还未大彻大悟,不然也就不会有后面月明三更传法时的四个“何期”了。可你的明心又与六祖不同,似乎还只停留在脑修阶段,不懂得时时处处皆是。比如你说深信【禅宗的精髓在守一,专注】,可你一遇到事情、争心、斗心、内耗等升起来的时候,你就把这话抛到一边了,使之成了妄念,这是深信?真信,是知行一体,信而不能行,不是真信,是脑信。
欢喜兄已经隐约点出了你的问题,虽然说得不够具体,也算一针见血吧。。
Jason201820182022-07-16 20:46:1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貌似又被删了两千多字
Jason201820182022-07-16 22:35:1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有人问药山惟严:如何是戒定慧?
药山道: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
有人说:禅在于破执。
楼主道:老夫这里无此闲家具。

执是执,破执是不是另一种执呢?才离虎穴,又入狼窝,你破了甚?破执破执,越破越执。
Jason201820182022-07-22 22:15:5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天道》里的丁元英得道了吗?
前些天有人跟笔者辩论时,聊到了《天道》里的丁元英是否得道的问题。他说得道了,俺说没得道。可辩来辩去,他硬是认为笔者没读原著,只看了被删减的电视剧。哈哈,这哥们儿还真是喜欢想当然。笔者说了自己不但看了未删减版的电视剧,还看了几遍原著。这哥们儿硬是不信,硬是认为俺只看了阉割版的电视剧,没看过未阉版的,更没看过原著。由于几句话说不清楚,我也就懒得跟他辩了。
笔者说过:一切见成。人的命运便是一种觉悟,你觉悟到哪一步你也就走到哪一步,所以你才是你,你就是你。对众生来讲真相是什么?当你站在山顶往下看风景挺好的,下来也许就会发现处处是垃圾和狗屎。什么是真相啊?见成的就是。同一片山,山顶看是风景,下来看就是狗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比如专家会告诉你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说的多了信的人也就多了,但是有几个人去验证过这个问题呢。大家都有一个共同心里“从众”,这个时候公认的就成了真相,至于其他的谁还在乎。自己这个个体也就不管了,盐多盐少,不同的个体受用不一样。有人说,对错重要吗?重要,对错是相对的,相对的对错就是相对的对错,也就是人的对错,是你的对错,怎么不重要呢?对你的身体来说,盐多了,那就是多了,可如果身体发软无力,那自然就是盐少了呗,怎么会没有对错呢。乐圣公司起诉格律诗要求赔偿600万的时候,叶晓明三人选择退股,肖亚文却选择入股。同一个东西,不同的人观感不一样,判断不一样,行为和应对也就不一样,也就成就了不一样的你我。前文说过,相对性是人的属性,既然你还是人,那就回避不了对错。不重要,如果你认为不重要,那当然就是不重要了。无对错,那是道的属性。
那么,丁元英是否得道了呢?我说六点,可以看出他没得道。当然,这是个人意见哈,欢迎拍砖。
1. 丁元英到五台山问道求安心,得道之人何须求安心?心本来就是安的,做什么不做什么都安心。智玄大师直接点出他的要害,说他“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而且还说“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说明他还放不下凡事种种,无法放空自己。他来到古城找到一个清净的地方好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无奈造化弄人在这里又发生了他不想发生的事,所以他就放弃了进这一步。那么为什么放弃这一步呢?这一切都是源于丁元英对芮小丹的爱之深,还有对凡尘的不舍在其中交错纵横着丁元英的心。五台山问道,到最后智玄大师说了一句:“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有人说这是大师的无奈之语,我却以为这恰恰是得道之语。各行其道,本来如是嘛。
2. 丁元英想爱不敢爱,做事会考虑后果,对强势文化有所追求,其实都是有意无意的在避免坏的后果,这就是有对错,有分别心和执着心。。老子之道在道德经中很早就阐述清楚了------和光同尘,而丁元英自认为的强势文化与世俗的沟通方式,显然还没有达到和光同尘的境界。丁元英还有怕,有“怕”就会有障碍,正如他所说的:“一只手,你要是只会攥拳,有病;只会伸掌,也有病,自如才正常”。因此,他“怕女人”,就是一种障碍,甚至可以说,他怕的并不是女人,而是怕由女人带来的麻烦。于是他选择了逃避,而这正是韩楚风讲他怕女人怕到骨子里的真正原因,也是他距离“得道”还差一步的结症所在。换句话说,丁元英虽然深知人性的一切弊端,但依然放不下贪嗔痴,做不到心经所说的“无有挂碍,无有恐怖,无受想行识”,所以才让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以至于只想一个人呆着,不愿与人交流。
3.芮小丹之死,他吐血了,又可见他心不安。他觉得他一直害怕沾染别人的因果而不敢干预,殊不知此时他自己就是因果的一份子,处在因果中,自己完全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意,即便救不了也尽自己的力了。芮小丹之死改变了他以前的看法,他认为是自己的不积极作为给自己留下了遗憾,他开始怀疑自己了。为什么说他怀疑自己了?因为他吐血了,这便是心动的表现。紧接着,就发生了刘冰的那件事。
4.丁元英给刘冰一袋白纸,这是点睛之笔,更说明他没得道。作者故意设计了这么一个情节,为的就是推翻丁元英之前对自己的怀疑。天道即规律,有时人可以干预,有时又不可随便干预。只有得道之人才知道何时应该干预,何时不能干预。芮小丹死了,刘冰死了,恰恰说明丁元英该干预时不干预,不该干预时又干预了,这正从正反两面说明他没有得道。有人说刘冰之死是丁元英故意设计的,如果你也持这种观点,虽然也不能说错,但天道这部作品你算是没看懂。都说音乐熏陶人,如果是丁元英故意弄死的,那他多少年的音乐显然都是白听了。笔者再强调一遍,一切见成。这是个开放式剧情,你所看到的结果,取决于你选择相信什么。笔者以为,芮小丹之死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教训:既然自己已身在因果中,就应该积极作为。于是这次针对刘冰,他积极作为了,他干预刘冰的事了。他给刘冰纸袋,本意是想帮刘,以己之力的一个谎言让刘自保,让他安心工作,这点原著中丁元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按照他算定的刘冰的文化属性,我们推理一下,刘冰的做法无非三种可能。第一,刘冰要么立即打开,看到是白纸,那么刘冰也不会做出后面的越轨之举;第二,刘冰如果不立即打开,回去想想再打开,也不会做出后面的越轨之举。第三,刘冰在做出越轨之举后再打开,那刘就没退路了。可即便如此,丁元英还是给他留了路,让肖亚文无论如何都不要把他开掉。可丁元英万万没算到,刘冰会自杀。那么自杀是不是弱势文化属性的必然归宿呢?不一定。一切由人心自己选择,至少叶晓明就没选择自杀。丁元英再神也还是个人,也不可能什么都算计到。如果他的本意是要弄死刘冰,保住扶贫果实,办法多了去了。这个世界没有神,没有救世主,要想得救就只能靠自己自救。那么,丁元英自然也不是神。丁元英想用一个谎言来让刘冰踏实工作。可遗憾的是,没有人可以算计到任何事情,尤其是人心。刘冰的自杀实是本剧的一个点睛之笔,是无明众生的悲剧命运的一个集中体现。丁元英虽算不上无明众生,却仍是一个比较有限的人,他既救不到爱他的人,也救不到自己喜欢的人,也没有救到自己想帮的人。刘冰那样的无明众生死了,世界接着继续。在没神的世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没神的世界里,神便是道,道便是规律。丁元英企图用一个谎言来改变刘冰的文化属性和命运,显然是一种妄为。他违背了自己说的话:“扶贫就是让一些人趴在井沿看几眼,能不能受得了,还要看他自己。”正是丁元英的妄为和刘冰自身的文化属性共同作用的因缘,才导致了刘冰自杀的结果。佛法是因缘法,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丁元英好心办了坏事诶。
5天道是没有人的感情的,以万物为刍狗,而丁元英对芮小丹和刘冰掺杂了感情。所以他没得道,还只在人道。按作者的话说:规律就是规律,容不得你去思议,你去掺杂感情。丁元英是高人不假,可离得道还有些距离。
6. 《天道》的主角并不只是丁元英一人,可以说人人都是主角,特别是芮小丹,她才是作者真正刻画的主角,是作者的化身。从这个角度来说,丁元英最多也只是个出镜多点的陪衬。比起芮小丹来,丁元英多少还有一点修行人的造作与避世,眼中还有不平等的世界,还有苦难,还有分离,还有一个隔离区。而芮小丹深入红尘,深入黑暗,完全与世界融合,当来则来,当去则去,她的这份如是本来的“融入”与“抽离”是丁元英没有的。丁元英还是求道者,而芮小丹已经活成了道本身,本来是道。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表面上看芮小丹是没有大修为的。但是从书中立意来看,芮小丹做该做的,受该受的,生死自然也是该受的,这样来看,芮小丹是过了生死关的。有人说丁元英能够掌握并应用世间规律,自然是得道的。这么说也不能算错,但也不对。丁元英仍然处在有为法的境界,他所展现的,是术,而不是终极的大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术是道的体现,但不是道的本体。道有大道和小道之分,术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一种道,但术就是术,是小道,而不是终极大道,不可能百战百胜,只是乐圣公司的林雨峰显然还不是他的对手,还没能找到破解之道。比如丁元英自己就说自己充其量只是掌握了投机之道的混子,这里的投机之道就是小道的一种。要说小道,谁不会呢?每个人都得了自己的小道,木匠得了木匠的道,农民得了农民的道,做音响的技师得了做音响的道,卖馄饨的得了卖馄饨的道。
而芮小丹的所作所为已经是无为法了。正如作者说的:有招有术的感情,招术里边是什么不去论它了。没招没术的感情,剩下的是什么?剩下的就应该是造物主给的那颗心了。还有关于王庙村的事,芮小丹就对丁元英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提出了质疑,她说:按丁元英的逻辑,王庙村的贫穷想必是文化属性的产物。如果一个神话改变了这里,那这又该是什么文化属性?显然这话对丁元英是多少有些触动的,引文芮小丹等于将了他一军:假如这个“神话”能成功,那么丁元英的文化属性理论就成了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也就不攻自破了。
另外,主要角色的名字都有很明显的指代意义,女主角是天国的女儿,也是天道的代表。从名字上讲,芮字有个内字,小跟元一样体现茂盛的生长力(芮也有这个意思),丹就是道的成果表现,所以芮小丹就是丁元英要修的道在世间的化身。丁与芮的相遇,就是求道者与道的相遇。
Jason201820182022-07-22 22:51:3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歇即菩提,总算知止了。知止了好啊。。。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Jason201820182022-07-26 08:46:26 发布在 未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