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菩提,无烦恼亦无菩提

楼主:Jason20182018 字数:186392字 评论数:568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写这个贴子的目的不为别的,只为印可一下自己几十年来的所悟所学。有不对之处,欢迎有缘人批评指正。倘若有走偏,也能帮助自己纠偏,其次也能给后学留下一点东西作为参考。

Jason201820182021-04-08 20:58:51 发布在 未知学院
烦恼即菩提,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解决了烦恼即证得了菩提,解决烦恼的过程即是证得菩提的过程。

清静经说:无事即静,有事即应,应后无事。

有事即应指的就是解决烦恼,解决问题,事即烦恼,问题即烦恼。解决了“事”,自然没了烦恼,即得解脱。此为菩提清静之道,也即解脱之道。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14:3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求而不得”即为有“事”,有求本身就是“事”。求菩提而不可得菩提,求入定而不可得入定。求菩提、求烦恼跟求财求名一样,都是烦恼。因为你此时的状态还在“事”中,还没有到达“应后无事”的状态。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15:3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但这里头有一个悖论,容易使人迷惑。比如有些人说要修心、要修行,对不对?对,也不对。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16:5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先说说为什么对。认识到自己有问题,才需要修,修什么?修心。那什么叫修心?修心即明理,理明了才能按理去行。也就是说,先修“心”,然后才能修“行”,才能修事。

王阳明说的“知”,即是明理。所以六祖才说“悟后起修”。宋明之后,为什么会有理学和心学?其实心和理本质是一样的,之所以现在感觉不一样是后人理解上有所偏差造成的。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19:4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再说说为什么不对。上文说了“无事即静”,也就是说“静”本身是无事的,既然无事又何来的“修”呢?心中若有“修”的概念,就永远达不到“静”的状态,越修越不能静。这就好比波浪,波浪越翻腾,就越看不到平静的湖面。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20:2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以上说的是一种层次。但说到这里,如果你已经达到了这种层次,那么就会意识到上述说法也是有问题的。为什么这么说?王阳明有一句话“知到极处便是行,行到极处便是知”,也就是说:知与行本质是一,而不是二。我们为了方便解释,才把它分开说,这是方便说法。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21:0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其实如果一个人能处于“常清静”的状态,即便有事来,他的心也是“静”的,他永远以清净心去应对和处理事情。因为此时他是以“静”的眼光去看“动”的,动即是静,他永远在“静”中,永远在定境,此即所谓的“如如不动”。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21:3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上文提到六祖的“悟后起修”,有人说不对啊,不修怎么悟?这种观点看似正确,实则混淆了什么是修。修什么?自然是修行。我们天天都在行,为什么还要修行呢?修是修证、纠证的意思。未悟之前的行和悟后的行是有区别的,未悟之前的行是乱行,是盲修瞎练,就算有小成也是瞎猫碰死耗子。悟后的行才是修行,即修证了的行。悟后就明理了,是纠偏。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22:1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比如说人不能杀生,要做好人,不能发脾气,对不对?对,也不对。因你还是在着相,杀与不杀是相,好人坏人是相,发脾气与不发脾气仍是相。禅宗上就有“南泉斩猫”、“希迁斩蛇”、“归宗杀蛇”等公案,难道禅师们都错了?肯定不是。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26:5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这就要说到“心”这个东西。我们说话是嘴在说吗?拿东西是手在拿吗?单独的嘴和手能不能说、能不能拿?是什么在让嘴说,什么在让手拿?就是背后的那个心。可是心又在哪里?把身体都打开,你也找不到。可是咱却可以感知到。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27:5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拿南泉斩猫这个事来说,心中有杀,自然杀猫;心中无杀,又何来杀猫?这就好比是人们平日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里则是“杀而不杀”。什么在杀?什么不杀?所谓一切见成而已,入心则见,不入心则不见。。。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28:2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再举个例子吧,我们每天走路,地上不知踩死了多少虫子和微生物,问题是这些虫子和微生物在你心中么?若在,则心中有杀;若不在,则心中无杀。也许你眼睛看了,但却没有进入你的心识。心中无虫,就没有着相,虫子的生死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杀与不杀都没有分别。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28:5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现在的佛法俨然成了心灵鸡汤,或成了某些披着袈裟的秃驴敛财的工具。其实这也是佛法被强名的缘故。名相名相,一旦强名,即为着相,着相就会形成两面,从而产生二元对立,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强名强言,有些东西就无法被世人所了解。好比盲人摸象,各执一端。虽然各执一端,但合起来的时候也能使人见到真面目。
Jason201820182021-04-08 21:53:1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心灵鸡汤的可恶之外在于,明明一事无成,还告诉别人平凡可贵!每个人说佛法都在教人放下,这是放屁!

难怪佛法被世人误解为消极避世之说,或让人敬而远之,或教人盲目拜偶像,烧香求保佑。

放下什么啊?放下生命?放下健康?放下父母妻儿?放下功名利禄?放下房子车子美女?这些不好么?可是好多人都还没有得到过这些东西啊!
未曾拿起,何谈放下?先得到拿起,才能言放下。有无有无,有了才能无。得法以后忘法,忘法以后无法。需求不解决,欲望总在那里,欲望得不到满足,心就总空不掉。
一说得欲望,人们总感觉不好。其实有什么不好,欲望就是生命力,人无欲望,必无血气。人有欲望,才有争心,才能繁衍昌盛。
正法不纵欲,而非禁欲。这是便是佛道中讲的妄与常,佛法中有中观,儒家有中庸,道家有中道等学说,都是在讲“中”道,过犹不及,舍妄入常。
Jason201820182021-04-08 22:15:4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有些人一直都在求道、求佛,在一些群里、论坛里逢人就问:如何是道?如何是佛?你知道嘛,禅宗公案里头这样的问题和这样的人俯拾即是,但祖师们从来没有一个正面回答的,给人的感觉都是在答非所问,甚至胡说八道。为什么?难道是禅师们故弄玄虚,不肯教人?非也。其实原因就是我贴子开头强调的那句话:大道无言,无言之言,才是真言,言语道断。

我参公案参了二十多年,参心,参空性,参心经、金刚经,多年来一直疑惑不解,毫无所得,后来改读康德,黑格尔,萨特等西哲,也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后来在有一次喜玛拉玛上有个人讲佛学史,讲到永明延寿“理事不二”的说法时,突然想到萨特的“存在即合理”,发现两者其实是一个意思,只是语言翻译有问题,后来还专门找了英文版的来读,就更加确定了。38岁那年,重读禅宗公案,读到法眼文益遇罗汉桂琛的公案时,参了很久“到底那块大石头在心内还是在心外“,也一直不明白。后来的一天夜里,我躺在床上,突然之间感觉一切空灵,真切地感受到我不是我:谁在呼吸,谁在思考,我的身体是我吗,我的嘴巴是我吗,谁在说话,我看天花板时父母在干什么,抽烟时电视机在放什么节目……感受到了所谓心的“空性“。一切不沾心即是空,睁眼即见,见则不空。伸手不摸,不摸则空,摸则不空。想什么时什么就出现,不想什么他们都不出现。当然我这样说你们可能很难理解,但我也实在想不到更准确的语言来表述了。你们可以尝试着感受一下自己发呆的那种情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佛法里面有一句话叫“人之所见皆是心的选择”,与这个比较接近。你只有想到父母时心里才有父母,想到抽烟时心里才有烟,而抽烟时又在想别的,对烟视而不见。不想时他们在你心里都是不存在的,不会对你产生影响。原来那块大石头既在心内,也在心外,既不在心内,也不在心外,一切只取决于你的念头。它是一,不是二。

明白了这个,那段时间我真是狂喜,总算有点入了门。再重读一些公案,居然毫不费劲,能读懂了,知道禅师们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那样说,那样做。
Jason201820182021-04-09 01:30:33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明白了这个,以前的很多烦恼都迎刃而解,许多事情不再执着,因为一切都是“见“成的,见即成型,不见就不成型。是念头在作怪,是自己的认知在作怪,也就是说智慧不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处事能力,或都说看事处事角度不对。比如老婆脾气不好,经常对我发脾气,以前处理不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幸福度大大降低,现在时刻保持清静心,反观自照,随缘而行。赚钱,工作也都一样,随缘而行,随缘而止,又随缘而行。也就是按清静经说的“有事即应,无事即静”来做。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知“或“心”来产生的,“知“或“心”改变了,行为自然会随之改变,这就是知行合一。有时你从书上或别人嘴里听到一个道理,看似懂了,其实并没有进入你的心里,这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真懂的人一定会去做的,是身体力行而不是空谈。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薛定谔的猫,为什么猫既可以同是死也可以是活的两种叠加态,因为一切“见”成,未见之前它包含任意形态,“见”了之后,因为你在用意识测量,有测量即形成认知,有认知就自然成型,显现其中一个形态,即是你的心自动选择了其中一个形态。这种选择是瞬间的,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为主观意志也是由心控制的。这就好比你喜欢一个美女,是不由自主,嘴上千说万说不要喜欢她,但就是控制不住去想她。这么说来,心好像是个客观的东西,这么说对也不对……自己去琢磨吧,言语道断。

回到正题。心里想财想美女,就去求财求美女,求了才能不求,得了才能不得,有了才能无。求财就去学求财之道,想美女就去学求美女之道,一切“见”成。“见”达到什么状态,你就能得到什么。烦恼即菩提,解决了烦恼也就证得了菩提,还需要什么解脱,本身就是解脱的,缚住你的是那颗心。
Jason201820182021-04-09 09:27:0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心之所以能见,是因为心是空的,这就是空性。当心里装着某件事或某个人时,是见不到别的事物的,因为此时心已被填满,填满自然无法见其它。心里有悲伤,就见不到快乐;心里有自卑,就见不到自信。心里有穷,就见不到富,不知道珍惜已经拥有的。

慧能为什么要用“三十六对”教人,就是要用相反的东西把人的心从某个已偏的状态拉回到空的状态,这样才能感知到道,禅师们答非所问甚至胡说八道也是这个原理。所谓“反者道之动”也是同样的意思。
Jason201820182021-04-09 09:56:2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前面所说的“睁眼即见”,其实有点问题。睁眼是见,不睁眼也是见,不睁眼见什么?见的是黑暗,见空,见无。如果睁眼什么都没见到,见的也是“无”。因为眼睛一直都在看,问题只是谁在看、看什么。能理解就理解吧……
Jason201820182021-04-09 10:59:5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金刚经的本意也在这里。金刚经写的都是很平常的东西,吃喝拉撒、行住坐卧,目的就是告诉你道并不高深,就在你身边。金刚经的逻辑是先立个题,再否定它,再立个题,再否定它,一直无限循环,最后把金刚经本身都否定掉了。就是侧面地告诉你,道既不是“是”,也不是“不是”,道不落两边。你若执着于文字本身,就无法感知文字背后的东西。为什么不正面告诉你是什么?因为只能靠自己悟,旁人通过言语只能说一鳞半爪给你一些启迪,无法告诉你全部。
Jason201820182021-04-09 11:22:03 发布在 未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