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有利于心灵成长的文章

楼主:红番茄儿 字数:428186字 评论数:49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地铁中的「史特拉第瓦里」名琴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美国华府的街道下,2007年一月十二号的早晨,朗方广场地铁站即将乐声飘扬。早上七点五十一分,就在最繁忙的上班时间,一位身穿牛仔裤、头戴棒球帽、看来普通的年轻人,随手从琴盒里,拿出一把价值三百五十万美元的史特拉第瓦里名琴(1713年制造的,当今世界上最名贵的提琴之一),准备开始演奏。

这人是约夏.贝尔(Joshua Bell),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小提琴家之一,经常在全世界最有名的音乐厅演出,而且往往一票难求。在这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铁站里,贝尔正在进行一项由《华盛顿邮报》所设计的实验。
贝尔的地铁音乐会以「巴哈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开场,这是小提琴曲目中最富挑战性的乐曲之一。接下来的四十五分钟,独奏会继续进行着,但在那个一月的清晨,地铁站里并没有传出如雷的掌声,也没有此起彼落的闪光灯。

当天早上有一千零九十七个人从贝尔身旁经过,只有七个人驻足欣赏,也有人听了几分钟,也有几个小孩子瞪着贝尔看了一阵,只有一位女士认出了这位小提琴家,她瞠目结舌、不敢置信地看着贝尔,这当中27个人施舍32.17美元(还不包括认出他的女士给的20美元),而他在波士顿歌剧院的演奏门票一票难求,每张高达300美元。

当然,那些通勤族可能真的因为时间太赶,而没注意到贝尔。但是如果当时有几位摄影记者在场,或者有人知道他是一位小提琴大师,当时至少应该会有「多几个人停下来聆听吧。」或者我们可以想想,当时贝尔在地铁乘客眼中,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并没有穿正式的燕尾服,他也没有正式的舞台。

不管怎么看,贝尔看起来就像我们平常见到的街头艺人。即使他「听起来」可能不像个普通的小提琴演奏者,但他「看起来」却一点也不起眼。那些通勤的人不自觉地,以他们的第一印象「棒球帽、牛仔裤、地铁站」为贝尔的表演赋予了特定的质量。当他们从贝尔的身旁经过,大多数人,甚至没有特别看贝尔一眼。他们「听见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但他们「听到的」却是街头表演。

对贝尔听而不闻的华府通勤族而言,双手拿着一把史特拉第瓦里名琴,却无法引起任何人注意的小提琴家一样,因为他头戴棒球帽、身穿牛仔裤,站在一个地铁站里。

结论:
所以当我们碰到一项新事物、一个陌生人;或一个没有遇过的状况,我们在第一时间赋予它的价值,决定了我们对它进一步的判断,不论是不自觉地略过跳蚤市场里,一个价钱出奇便宜的古董;或是对精品店里,价格昂贵的名牌包莫名的爱慕。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在马路边,看到一个雕工精美的大衣柜,你会觉得它是一个稀有的宝贝,还是会「用膝盖想就知道」它一定哪里有毛病,才会被丢在大街上?

我们也很可能,会对一个建议不屑一顾,只因为建议归建议,听听就好。或者我们只认自己的认为,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或者我们也可能会盲目地,接受一个人的建议,只因为建议的人名声响亮。
摘录自无畏洲上师编辑之清心集中册

红番茄儿2022-06-23 10:15:2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击倒世界冠军的苍蝇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1965年9月7日,世界撞球冠军争夺赛,在美国纽约隆重举行。刘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领先,只要再得几分就可稳拿世界冠军。

突然,他见一只苍蝇落在白球上,便挥手将苍蝇赶走了。可是,当刘易斯俯身击球时,那只讨厌的苍蝇又飞回到了白球上,他只好再一次起身挥走苍蝇。

然而,就在刘易斯再次俯身击球时,苍蝇第三次落到了白球上,观众不由得哄堂大笑。就在观众的笑声中,他的情绪一下子坏了起来。
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苍蝇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对,他一回到球台,牠就又飞回到白球上来,周围的观众更是笑得前仰后俯。刘易斯的情绪也坏到了极点,顿时失去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

球杆碰动了白球,裁判判他击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轮机会,这使得刘易斯方寸大乱,连连失利,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赶上并超过了他,最终夺走了世界冠军。

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刘易斯的尸体,他投河自尽了!一只小小的苍蝇,居然把所向无敌的世界冠军击倒!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震惊和反思。

本来,刘易斯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做法,也就是,击你的球,别管它。当你的白球飞速奔向既定目标时,那只苍蝇还站得住吗?它肯定不赶自走,飞得无影无踪。

由这个事实故事,我们应深思:「不管是什么世界冠军,专注于太小的事情也会被击败」。蚂蚁也能绊倒大象,让人们不快乐的,常常是一些人生芝麻小事,我们能避开一头大象,却躲不了一只苍蝇。

古德说:「花未来钱,作白日梦,买无用物,忧无聊事,都是人生的『负债』。」

每天修一点:
人生的生活中,有两件事要记牢,修行才能修好,人生也才会快乐。

第一、勿为小事忧。
第二、事事皆小事。

摘录自无畏洲上师编辑之清心集省思篇一书


红番茄儿2022-06-23 10:28:37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如有人送你礼物,你不收那么礼物回到哪里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当别人对你说了一些刺伤你的话,批评你、羞辱你,你会怎样?你会火冒三丈,气呼呼地骂回去;或是忍气吞声地强压下来?然后呢?你是否会愈想愈气,整个情绪都大受影响?

有天,佛陀行经一个村庄,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对他说话很不客气,甚至口出秽言。佛陀站在那里仔细地、静静地听着,然后说:「谢谢你们来找我,不过我正赶路,下一村的人还在等我,我必须赶过去。不过等明天回来之后,我会有较充裕的时间,到时候如果你们还有什么话,想告诉我,再一起过来好吗?」那些人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耳朵所听到的话,和眼前所看到的情景,这个人是怎么回事?

其中一个人问佛陀:「难道你没有听见我们说的话吗?我们把你说得一无是处,你却没有任何反应!」

佛陀说:『假使你要的是我的反应的话,那你来得太晚了,你应该十年前就来的,那时的我,就会有所反应。然而,这十年以来,「我已经不再被别人所控制,我已经不再是个奴隶,我是自己的主人」。 我是根据自己在做事,而不是跟随别人在反应。』

是的,如果有人对你生气,那是「他的问题」;如果他侮辱你,那是「他的问题」;如果他粗暴无礼,那仍是「他的问题」。因为他要怎么说,怎么做,那是「他的」修养,你能怎么办?

让我再重复一遍佛陀所说的:「我已经不再被别人所控制,我已经不再是个奴隶,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根据自己在做事,而不是跟随别人在反应。」你是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一则修养的故事
有个人,每天都固定向某报摊买一份报纸,尽管这个摊贩的脸一向都很臭,但他还是每次都对小贩客气地说声:「谢谢」。
有一次和他同行的朋友看到这情形,便问他:他每天卖东西都是这种态度吗?「是的」。「那你为什么还对他如此客气呢?」

那人回答:「我为什么要让他来决定我的行为?」

是啊!我们为什么要让别人的表现,来决定未来以及我们的心情呢!
摘录自无畏洲上师编辑之清心集中册
红番茄儿2022-06-24 09:34:07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每年农历五月之九毒日的意义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每年农历的五月份为「午月」。因一日之阴阳者「午」也,当三四月时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六月时,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八月时,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因此「午月」为一年中「阴阳相争」之时,同时在五行中属火,因此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所以阳气达到最旺,火盛之极。

我们如能观察此时天气变化,则知时有焰阳高照,忽突雷雨电闪;或则闷燥难受,致使头昏脑胀、精神委靡,四肢乏力,体内更是阴阳不调,则知是为节气阴阳相争之相。因此人此时阳气外散,内里虚弱,所以身心不适合进行「泄、耗、损」等的活动,因此「五月又称毒月」。

而在农历五月里,特别有九天称为「九毒日」,此九天更应加注意防范以及节欲。
兹九毒日介绍如下:

【初毒日】:上弦月前后
●农历初五~阳历6 / 3(星期五)
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禄夺爵,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杨公忌。

●农历初六~阳历6 / 4(星期六)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农历初七~阳历6 / 5(星期日)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中毒日】:望月前后
●农历十五~阳历6 / 13(星期一)
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农历十六~阳历6 / 14(星期二)
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农历十七~阳历6 / 15(星期三)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末毒日】:下弦月接近望月
●农历二五~阳历6 / 23(星期四)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农历二六~阳历6 / 2 4 (星期五)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农历二七~阳历6 / 25(星期六)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

结 论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之仪式,古代还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上一月,这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总之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芒种节(农历五月初一)禁起,戒过一月。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

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正当年壮之时,乃见种种不足之证,推原其故,无不因「未能节欲」而来。其疾病也由渐而深,由微而着,初虽所患尚小,久则酿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谨守于先也。

多欲伤身,非药饵能补,好色者依靠药而放纵于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其能滋补者,不过只偏阴偏阳,藉以流通气血而已。气血既亏,虽食药石亦无从补救。

古云:「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慎误药食可补身也。

农历五月有九日
此时阴阳相争时
奉劝世人慎节欲
免得伤身又病狱

发布者:无畏洲上师

红番茄儿2022-06-24 09:45:0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自不量力无知的人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因而人若不知事理缘由,非是可耻;知错而不改,才是真正的耻辱。

眾觀這世界上的芸芸眾生,常見一種人,凡事不識真理,不明事由,又不肯承認自身的無知,往往一意孤行,剛愎自用,自以為非凡、了不起。俟逢重責大任時,卻無長才,反誤大事,難有成就。

每当临遇才智卓越者,他人有意示导教化,乃不肯虚心、低声下气地请教于人,宁愿一辈子地无知无明,仍旧一直固守己见,执迷不悟,不愿谦礼待人,和合大众,诚如顽石一般令人畏避,误以为学佛者皆如此固执高傲!此般的愚昧态度,令人惋惜与悲怜!

经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身为佛门弟子,无论处身于社会上任一阶层,各行各业、公司行号、机关团体;或与家人相处、朋友往来、甚至同修的共处,宜皆诚实待人坦然以礼相待,以建立彼此间良好的情谊和善缘,并等待时机传播佛法之种子因缘。

平日应多亲近善知明师、听闻佛理。发现团体中或众同修间,有智慧杰出、福德超羣者,应把握良机,不耻下问。透过多闻、多观及多学之进修,广学他人之成长经验,弥补自身拙劣之处。所谓:「勤能补拙」正是古今不变的至理铭言。

天地之大,真理之广,虽聪慧者犹有所憾,百世穷之不尽!有索隐行怪者,常出现于吾们周遭的生活中。每每欲想广结善缘之际,难免逢遇此类未具宗教信仰、又不信因果的人。在其一生中唯有亲眼目睹,始能深信确认。惜其不单从未研究过深藏妙义的佛理,对于形而上的哲理则一知半解。徒然依仗着世智辩聪,编出一套冠冕的说词。骤闻之下,颇似头头是道,究竟推其原委,完全是自以为是的歪理邪说。
在佛家有一专用名词:「一阐提」,其意指着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者。如是之人,实为诸佛世尊所不能治者。

而反观圣人之道:明因识果,心量广大,宛如虚空。一位年高德劭修道深微的长者,由于平生中心量太虚,威仪三千,宽裕温柔,广积善德;平日所言所行,悉是心口如一,行解相应,坚强刚毅,澈悟人生哲理,故拥有丰富的阅历和宝贵经验;于朝夕间众所钦服,四处广受爱戴;不只明哲保身,尚且自利利他,昔济于人。诚如古德所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每当参访之余,如沐春风,同沾法喜,充满着一片温馨的气氛。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自不量力者,往往从未考虑自身才智之短,如同井蛙之见,目光如豆,却又喜好大吹大擂,大言不惭。由于不明事理原委,常又强作解人之意,因而易于造成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颓废局势。

如斯自不量力的人;在自作孽之于,咎由应得,终难逃灾劫之临身!参学之流,不得不戒慎恐惧,知所警惕,引以为鉴!
发布者:无畏洲上师

红番茄儿2022-06-24 09:50:3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布施行善做功德的重要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顶礼大恩上师,各位师兄好,最近师弟突然生病住院,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非常大的磨难,已经近半个月,都不能吃一点儿东西,一直靠输液来维持,今天终于好转可以喝米汤了,这次生病让师弟感慨万千,也印证尊贵上师平常所开示的,人没遇到苦难或死劫,往往不会真正觉悟,虽然现在体力还微弱不支,但是还是想赶快与大家分享这次住院的感应。

师弟皈依上师已经四年了,说来非常惭愧,由于常年忙于生意,想赚钱,因此一直都没有好好学习 上师讲的佛法,也没有来佛堂,好好参加共修,总觉得无常离师弟很远,不是师弟现在所能遇到的。

尤其特别是这二十年来,师弟一直都顺风顺水,所以学习佛法都没有走心,只是有机会做点儿功德,知道做功德特别好,想的是有灾消灾,没灾积点儿福报,一种很机械式的学佛模式。

好在全靠几位金刚师兄的鼓励与不弃,这一年来也有请了一些上师的光盘在店里看,但是自己知道,全部的心思,其实还是重点放在扩大生意上。由于这样长期过度劳累,平时饮食休息一点都不规律,以致前几天突发急性胆囊炎,外加胰腺炎。

这个病真是痛苦难忍,据医生说胰腺炎再严重,还有生命危险。当时住院后立即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本该三天拔掉身体内的引流袋,大夫没有拔,说胆管里还有问题,七天之后,可能还要另做手术,期间一直在输液观察,检测有一项指标,一直不正常,师弟自知罪业深重,愿发心忏悔,请求慈悲上师加持,上师开示要多做功德消业障。

于是师弟就马上发心,放生了人民币一千元,当天女儿也为此发心,放生了一千元。哪知放生第二天奇迹出现了,做CT时,胆管里的石头竟然不见了,大夫说:「真是天大的好事」。师弟太高兴了,又发心放生了一千元。其实事后才知道,上师自己喜舍掏了腰包二千元,总共用五千元去为弟子放生。当时的心情就是感觉 上师太伟大尊贵了!难怪仁波切是珍宝的意思,真是 上师默默地照顾着弟子,女儿也是高兴的说:「妈妈,上师真是神通广大,我也要皈依 上师学佛修行」!当上师的弟子太幸福了!

这是师弟第一次,亲身体会到做功德消业障的感应,目前身体各项指标已逐步恢复正常。另外,住院期间,师弟一直有念 上师传的咒,其他病友都痛的没法儿,师弟都没有特别的疼痛,真心感激无上恩师救度弟子。

另外这次生病,师弟深刻反思,体会到了人生无常,是该要好好关心自己的身心世界的时候了,否则白忙一场到最后都是空。师弟发愿今后一定要好好听 上师的话,一心依止 上师,把自己的身心全部交于 上师来与师相应,等出院后,好好去佛堂参加共修会,珍惜人生宝贵的光阴,不再执着事业赚钱等,因为赚钱真的不重要了,没有健康的身体,有钱有甚么用。

这次因缘,师弟也因祸得福,增强了跟随 上师学佛的信心和动力,师弟认真思考了,人要明明白白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既然今生已经接触到佛法,又遇到了明师,就该好好把握学佛修行的因缘,要用学到的佛法,去利益一切众生,在学佛修行的路上,自己没有任何理由懈怠!

以上是师弟这些时日的真实感受,特此分享给师兄们,希望大家一起共勉,在未来里好好跟随 恩师,努力精进!同时布施做功德,以及参加消灾祈福法会,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待续)
无畏洲上师国际弘法处发布


红番茄儿2022-06-24 09:53:3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密解双修之普贤王如来双身相密義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密宗绝无男女双修,如果有就是我们完全不懂密宗而在乱毁谤。请先了解并学习以后,再来下结论都还不会迟。

密宗双身相(佛父佛母交抱于一起)历来受大众不解,甚至诋毁。亦有人据此双身相,加之以个人的邪见,称之为“欢喜佛”。更有甚者,还提出这种男女行淫的双修法,要境界高的人才能修,如果境界不够不能修,会走火入魔等云云。所以密宗一直被人误解,甚至饱受诟病,这与双身相不无密切的关系。
密宗佛像的双身相有很多,如普贤王如来、金刚萨埵、莲花生大士、黄财神、明王、金刚等均有双身相。现以普贤王如来双身相为例,来解释其中之密义。

普贤王如来双身相介绍—蓝色佛父(男)与白色佛母(女)不着衣衫,一丝不挂贴面交抱于一起,佛父以跏趺坐姿坐于莲花之上,佛母坐于佛父胯上,右手拿弯刀,左手拿头盖骨,绕于佛父颈后,双腿绕于佛父腰间。无有一丝空隙。

普贤王如来是法界第一尊佛(最本源清净无染的意思),为最本初之佛,既然最清净无染又为何佛像和唐卡会塑(画)成此相。实则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故大众见到的佛像金身也分此三种。蓝色的普贤王如来即为法身佛。「法身本属无形无相,遍一切虚空,故用蓝色的天空来代表法界法身」。

不着衣衫:表「一丝不挂」。正代表着我们修持的最终目标是「一尘不染,一心不乱」,一心一丝不挂任何「尘泥烦恼」等,非常寂然自在。不是真的没有穿衣服,这是「表法」。

白色的佛母:代表「我们自己」,白色表义我们自己要修到「没有任何的业」,甚至连一点点的染着污染也没有,要修到「纯清净,纯白」。这样才能和佛父(清净的法界)「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地入法界,与法界合二为一,无二无别」(合抱在一起:表融为一体无二无别)。

再者,普贤王如来为最本初之佛,表义:「本法性」。从实相究竟而言:「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无须向外求」。佛父的身体为蓝色,表佛智之广大,周遍如深蓝色广藏的虚空。佛母表法界,也表悲智双运,空乐不二。一切诸法,皆不离「普贤体性」。法性是我们本就具足的,法界则是无穷无尽,「最原始的法性就安住在法界中」。若自性入到法界,我们就能体会,我们从来与法界没有远离,即佛父佛母双身交抱之义,而不是真的男女抱在一起的意思。

另外,佛母左手拿头盖骨,并且绕在佛父的颈后。表义:「我们背后还要有一股力量来支撑,要随时掌握自己的理智」(头盖骨表自己的理智),一旦掌握不了理智,另右手拿着的弯刀,随时就把蓝色的普贤王如来的头砍下来了。因此表义着:「一旦我们失去了理智,我们原本的清净本性即失去」。

再者:佛像底下的莲花座,表义:「安座在清净无染上」,跏趺坐姿表:「最为安稳不动摇」。

故整尊佛像的真义密义即为:「我们要随时掌握自己的理智,心灵修到纯白、纯清净,才能融入清净的法界无二无别,并安稳地安住在法界中。如果无法掌握自己的清净心,则随时会堕落在痛苦的烦恼深渊中」。

总之,普贤王如来双身相,其实是代表着我们「自己一身而已」,蓝色代表法界什么都没有,空。而当我们修持到白色(身心清净,一尘不染)之时,「就与法界融为一体,无二无别」。

所以「双身其实是一身」,大众切不可被「外相所执」,就如同一张纸有一个黑点,所以我们的眼睛只看到这个黑点,但却忽略了白色的部分,这就是「执相」。也是我们无明没有智慧,「无法全观圆满的地方」。这也同时印证了《金刚经》中所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最后,如果要把这双修像,扯到与男女双修有关的话,唯一的就是指夫妻要节制,因为一旦不节制,淫乱。则如同双手无法掌握自己的头盖骨(表理智),弯刀就会砍断我们的头(脑智空空,精气神失去也,精气神失去的人,无法成就一切,更无法自性清净入法界)。以上为最真实的密义!

最后,密宗的密,就是有很深很深的道理、密义在里面,才称为密。非凡夫我辈可以一眼,或凭自己所学的有限知识,而可以来解释的。因此请谨慎之!
节录自-无畏洲上师光盘开示录第192卷


红番茄儿2022-06-24 10:05:2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特别珍贵的过期机票

美国魏特利博士是著名的行为学专家,因此常受邀到世界各地作专题演讲,而且总是马不停蹄,一场接着一场!

有一次,他结束了一场演讲,就赶着回家,在他抵达机场的时候,飞机正准备起飞了,他虽拼命地赶往登机门,但是入口处早已关闭!

他百般无奈,颓然地坐在候机楼里,等待着下一班飞机!

大约在一个小时后,有消息传来,刚刚起飞往加州的那班飞机,在飞行时,由于螺丝钉断裂,使得飞机双翼的引擎盖脱落,造成飞机失去平衡而坠海,机上乘客全部罹难,无人幸免!

后来,魏特利博士「一直保留着那张过期的机票」,每当他碰到不顺遂,遭遇挫折时,他总会掏出那张泛黄的过期机票,端详一番!

这时他心中所有的不平与怨气,都会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经过了那次的死亡之约后,他觉得每一天,都格外地珍贵!

人生无常,业力现前,是最可怕的,在各种灾难面前,人的生命都是脆弱的,因为那些灾难随时都会要人的性命,所以,只要还活着,人就该过好每一天!励志自己,有志气一点,记得生命宝贵无价!

活着就该尽心尽力,存在就要有价值,好好把握每一个活着,让你(妳)的存在成为世界的美好!
编辑小组转载自报导



红番茄儿2022-06-24 10:08:53 发布在 未知学院
过去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有两个朋友,一个很努力,一个很懒散。懒散的常常嘲笑努力白费力气。

努力的那个,经历了许多人生经验,成就了大事业,可是一不小心,却失败了。

懒散的看了,便又嘲笑他:「你耗费了那么多心血,结果还不是和我一样,两手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谁说我什么也没有呢?」「那你还拥有什么呢?」「过去。」努力回答。
「还提过去做什么,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努力的朋友一句话也没有再说,又重新开始经营他的事业。结果,他过去的朋友、同事看他又爬了起来,都跑来帮他的忙;再加上他过去的经验,很快的他又成功了。

懒散的朋友看他成功了,非常羡慕跑来问他成功的道理。他说:「因为我有许多可贵的『过去』。」

千万别小看「过去」经过时间的累积,人拥有很多过去,有的人的过去,用尽心血,绞尽脑汁,所以他在脑海里留下了很多「智慧。」

有的人的过去,什么事都做,什么苦都吃,所以他在生命中,留下了很多「经验。」

有的人的过去,很喜欢帮助别人,遇到有困难的人,他就伸出援手,所以他留下了许多「朋友。」

也有人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事也不想,只会吃喝玩乐,于是他的脑筋只留下吃喝玩乐的过去。

经过时间的累积,每个人都拥有很多过去,遇到困难的时候,有的过去躲得远远的,一点用处也没有,有的过去却会过来帮忙。

所以千万别小看过去,过去永远都过不去。
摘录自无畏洲上师编辑之清心集中册

红番茄儿2022-06-27 10:44:41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人人都有财产「三千亿」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阿含经》有一段故事
一位国王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来到城中,放眼望去多是富丽堂皇的楼房和热闹富裕的市集,国王心想:「我的国家真的很富有,百姓生活得很好、物质丰富。」

于是他想进一步了解:国内有多少富人?而这些富人又有多少财产?有天,他到一位号称全国最富有的长者家,去请问长者有多少财产?长者回道:「内外的财产总共有四千亿。」

国王说:「我拥有整个国家,财产也只有四千亿;为什么您能够拥有四千亿呢?内外又是什么呢?」
长者回答:「国王,我外在的财产有一千亿。我能拥有这些财产,首先要感恩您,因为在您的国土上,我能自由地从事贸易;再来要感恩人民,因为他们提供我有形的财产;我也要感恩我的奴仆眷属,因为他们为我努力付出。所以,我有形的财产是来自贸易、人民、国家,合起来大约有一千亿。」

国王问:那另外的三千亿呢?长者说:「另外的三千亿是内在无形的。因为我『心中有佛』,佛陀的庄严以及慈悲、智慧丰富了我的心,这值一千亿;此外,我『口中有法』,口说好话,所以又有一千亿的价值;还有,我天天『身行好事』,也值一千亿。所以内在价值总共三千亿,加上外在的财物一千亿,我的人生内外财产共有四千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中有佛、口中有法、身行好事,就是我们内在的丰富资产啊!而且是用不完的财富。

「心中有佛」就是「以佛心为己心」;佛心是大慈悲心,这份慈悲表现出来就是让众生得到利益。常发出柔和善顺的语言,常说正语就是「口中有法」,口说正话就是庄严自己。不过单是「心中有佛」「口中有法」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啊!自耕福田,才能自得福缘。

佛陀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又把这份清净光明的智慧传授给我们,我们从佛的口中接受了法,而后身体力行,我们的慧命是从佛口所生,所以佛弟子又称为「佛子」;我们再用心把佛的教法传递出去,这就是「续佛慧命」。
摘录自无畏洲上师编辑之清心集中册

红番茄儿2022-06-27 10:46:3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修行人为何不食五辛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葱、蒜、韭、薤、兴渠等为何属荤食?而姜和辣椒却不列为荤类。

一、五辛的属性
1、葱─伤肾耗水气,吃多情绪不稳惊慌难安。
2、蒜─伤心躁火气,吃多心神容易散漫不振。
3、韭─伤肝耗木气,肝火旺盛容易动怒伤情。
4、薤─伤脾困土气,脾胰不顺经常烦恼忧郁。
5、兴渠伤肺蔽金气,肺劳经常生出悲观心态。

二、医学角度
从化学结构来看,五辛之臭是因含有二硫化物等黄色臭油质,有特殊的渗透臭,散发极臭的辛辣气味。其中除兴渠外,葱蒜韭薤为同一百合科植物,学名皆有葱属Allium,能令血管扩张,具「催淫增欲」作用,又称为蒜臭基(即为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Allicin)极臭,所以五辛同臭增欲。

吃素者因为没有吃肉,所以胃壁不像吃荤者有那么多的脂肪,葱蒜属较刺激的食品,所以吃素者若吃了葱蒜等刺激食品,容易使胃壁受到损害。

三、经典记载
根据达摩宝传记载:修行人食五辛会伤五脏脏气,葱伤肾,蒜伤心,韭伤肝,薤伤脾,兴渠伤肺,所以修行人要修得五气朝元,必须戒食此五辛,以利修行。

释迦如来在经文中,当初曾有禁止弟子食用葱蒜韭,祂禁止的理由是:葱蒜韭,其物性「生食瞋恚,熟食发淫」,易助长心性无明、妄想,而使其教化失功。

葱蒜韭既食,物性与心性,混合共会,共长无明,助发贪瞋痴,亦生臭味四溢。禅定时,善神亦不欲近,反而邪神来近身,所以如来开示说:「食此食,正定不易成就。」

反观姜、辣椒之所以不算在五辛里,是因为其本身有去寒保暖的作用,不论炖补、炒菜都会放一些姜来去腥提味,而且食用后不会产生辛臭味,对身体无刺激性,修行人心性自然不受影响。
发布者:无畏洲上师

红番茄儿2022-06-27 10:51:3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皈依弟子谨慎不犯逆师罪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今天我们既然已经皈依上师,就表示认定上师尊,决心要好好跟随上师学佛修行,甚至身口意拥护上师。

而这个认定是指:「在自己的身口意完全低心,同时对师尊的所行与言语,毫无任何意见,并且能够依教奉行到底的人」。

因此,上师就不是你(妳)有意见的对象,以及不认同的心与态度。
尤其当为一位弟子,更不应该背后说自己的上师不是与意见,甚至对上师产生怨恨、生气等等之心,这不是真正修行人,也犯了最严重的戒律,在因果来说必定会有灾劫临身,所以吾门弟子千万要注意谨慎,戒慎小心。

修行必先修修养,尤其为人处事,尊师重道等,这些基本功,这些最最基础的功课都做不好了,那就无法更进一步入修行门,而且也不是一个好的弟子。

请大家多多体会,以及去想想,到底皈依上师,来跟师尊学佛修行,什么样的发心与态度,才是一个真正实际拥护至尊上师以及观念正确的人。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一个人,有这样的发心与观念,更别说你(妳)是一个信师到底的人,嘴巴说说很容易,但不切实际。
发布者:无畏洲上师

红番茄儿2022-06-27 10:55:47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学佛三要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学佛之人,皆宿具善根,虔诚信佛,乐于行善。一谈及学佛修行,莫不争为人先;修行之际,众皆心生喜悦。

第一、学佛宜正心
心正即不贪求。心若贪求,会生出败德毁誉等负面的后果,致无法得到学佛的好处。学佛的人若无正智,往往自恃功德、贪多妄求;甚至偏行不合理、不合法之事;贪求不应该得的非份之利。类此出之以非正法之心而学佛行事,必无法顺心遂意。

故学佛宜正其心;端正其念;严正其意。因为佛乃精严正行之圭臬;必身正、心正、身心皆正,则所学之佛,方能成功。

学佛乃学习成就佛之正德公心,非学私心妄想之邪。私心偏利,妄想非义所得,实不合佛之准绳。故宜学佛之端正,方能如佛之德泽久远;为天人所敬仰;成就世间的至尊至贵。是以欲学佛德,首宜「正心」。

第二、为善宜真明
宜明善之真假;正与不正。并非一闻善事,即贸然从事,若不知明察,难免为人所骗。一届吃亏,非但不责己之无智,反怪佛之不灵感。每每如此怨叹:「我也很善心啊!为何佛未派遣护法来护卫,纵令坏人诈骗我」?

善行之先,当以智慧洞察行事之正误。否则虽名为善行,实则不合正理。切宜慎思,不可遽尔行事,不经深虑。除非自己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否则招来无端后果,不可怪佛,要怪自己粗心大意。

一般人行善多凭己意,私心臆度,俗语云:「骗子吃讼棍」。讼棍于法律诉讼之事,事无不精,窍无不达;骗子则不学无术,唯凭巧计、诈财过活。然讼棍每为骗子所欺,此自古以来常见之事实,故有此说。

因此,大家切莫自信:「我是如何的了不起;我的经验是如何的老到」。殊不知,别人的经验更在你之上。一发现你的缺劣处,立即乘虚蹈隙,肆行诈讹。虽非人人如此存心,然必有少数心术不正之人,会攻我不备,陷我于失财劳心,苦无边际之地。

若欲防范奸险不善之人,须具理智,洞明其善恶真相。倘自己昧于分辨,宜就教于善知识,仔细寻绎其深刻的垂示,以为遵循,方能行持真正之净善。

既有如此的善心,就要行出真善事,方终身不遗憾,永远快乐如意。凡事于己有利,于人亦有利,方是真善,值得奋力为之。

因是,要深睿其智,俾洞澈真假,烛照利弊;所以事前要详虑,三思而行。
第三、修道宜实在
修行即修道,道是指菩提道、佛道;行是指佛之德行。修行宜切实,不可空虚不实。修持所行何事?不外乎修目所睹见、心所系缚的恶习毛病;俾改正癖性、邪欲。修改脾气毛病的专有名词,谓之:修道、修行。

自入佛门,无论皈依与否,皆是要学佛行,故宜切实;则方可得遂所愿,不枉学佛,谓之真入佛门,不虚佛行;为真入佛殿之人。

燠热则求入冷气之房;寒冽则求入暖气之室;同理,理昧心邪,有失庄严,则思求入得佛殿,以为矫正,而得清心净洁。此为佛寺佛堂之威严功德,庄严显赫,亦为不可思议之佛力化现。

是以一入梵宇佛堂,莫不欣悦莫名,慈容布颜。此法喜之充满,乃承佛德之荫化所致。大家若能实学佛德,必能长养喜悦;若不能实学佛德,改正毛病脾气,则修行不实,必入宝山,空手而回,成就也难。

因此,千万不可徒具虚名,空无实行。常见有藉用佛名以遂私利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一刻之佛行,竟熠耀以学佛之虚名。迨乎时至,因缘成熟,真心外露,佛善之薄纸,难包邪欲之烈火,而为众夫所指,短行揭露无遗。

同修之中,若见此人,宜于因缘成熟之先,助其实修,俾导入真道,确实改正其脾气毛病。
发布者:无畏洲上师

红番茄儿2022-06-27 11:07:31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供佛斋僧大会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在佛门中,供养真修的僧伽,往往选定特别的日子,好比每年七月的盂兰盆法会;或者诸佛菩萨的纪念日,来集聚所有的出家僧众,举行大型的施僧大会。

因为每一寺庙道场的出家僧伽,由于德性高超,勤修梵行,安贫乐道,以利世救世为一生的职志,故人格、身份、地位,备受尊崇礼遇。

在施僧大会中的每一位僧众,皆可以享有精致的美食,且接受信徒的虔诚供养。凡能参与这盛会,无论发心布施或真诚领受,皆是一生中甚难值遇的大福缘。

因此,若能出自一片「真诚真意」来供养,必能为自己或有缘的亲友消灾解厄。尤其业障深重之人,更可求得灵妙的感应,减轻障难,化消诸种的灾劫。

但寺庙中的僧众,若是偏向于外道的修持;执着外相的尊严,而且不曾以「弘法利生」为事业,也未有劝化世人的事迹,又加上其平日的名闻利养,增添出贡高我慢的心。此刻再白白地接受十方施主的供养,实在不合佛法。

因此,施僧最为契机的对象,乃是「真修实炼的僧伽」,他们平时忙于弘法利生,宣说正理;而且到处乞化,只为弘扬佛法。只是要供养如此有道有德的僧伽,却是不容易。

但愿诸有缘的善男信女众,皆能时常供养僧众,学习其慈悲喜舍、出离尘垢的精神,以增长无量的福慧。

注:在台湾每年的农历七月份,至少会有四五场以上大型的供佛斋僧法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僧伽至少都有六千人,以及在家义工等,全部一两万人以上与会。这些大型的供佛斋僧法会,都已经累积举办超过二十年以上的时间,其中还有从1988年举办至今已三十多年了,同时中小型的斋僧会更是不计其数。

在此由衷祈愿,僧伽常住世间利益一切众生,常住三宝,正法久住!
发布者:无畏洲上师





红番茄儿2022-06-27 11:11:3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难水上的船夫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苏三来到一条河边,只见河水滔滔。问了人才知道,这条河名叫「难水」。因为在它平静的河面下,隐藏了无数的暗礁和漩涡,经常造成意外,夺走过不少人命。

想到下游去的苏三,来到码头。为了预防万一,他特别挑选了一个上了年纪,看起来经验老到的船夫。在河中小船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忽而靠中间而行。苏三一直注意着河面,看到一些乱流和暗礁的可疑踪影,他有点紧张,问船夫说:「老先生,您对这条河里的每一个暗礁和漩涡,应该都已经摸得一清二楚,了如指掌了吧?」

船夫说:「年轻时候,我确实很注意地,去辨认那些暗礁和漩涡,但它们实在太多,记也记不清。后来我想通了,觉得要将它们摸个透,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所以老实告诉你,到现在,我对河里的暗礁和漩涡还不十分清楚。」

苏三感到诧异,甚至开始担心起来:「什么!如果你不知道哪里有暗礁,哪里有漩涡,那你又怎么能避开它们,安全行船?」

船夫看着河面,悠悠说:「我为什么要在那些暗礁和漩涡中摸索呢?我只要知道深水在哪里,不就够了吗?」苏三当下省悟了过来。

人生凡事都有光明和黑暗的一面,光明面就好比河里顺畅的深水区,而暗礁和漩涡就是黑暗面。很多人总是先去注意黑暗的一面,认为那才是「生命的真相」或「人生真实的一面」;甚至说凡事都从光明的一面,去看的人太过天真、太过鸵鸟。
但只看黑暗的一面,而拒绝看光明的一面,难道不也是自以为高贵的鸵鸟吗?他们注意黑暗的一面,也只是想避开它们而已,那反倒不如像这位船夫,直接去了解河中,平静安稳的深水区在哪里,然后沿着深水区航行来得明智。

在安全抵达目的地,付了钱,上了岸后,苏三回望河面,发现那个老船夫正蹲在小船上,悠闲地坐着,还对他微笑,彷佛在向他说:「人生好比在河上行船,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的暗礁和漩涡,每一个生命也都有他的挫折和困顿;以及黑暗与悲观的一面,它们让生命搁浅、沉沦。」

但驾驶生命之舟的明智船夫啊!不要将眼光固着,在那些暗礁和漩涡上,你要寻找的是,能任你快意航行的深水航道。
摘录自无畏洲上师编辑之清心集中册

红番茄儿2022-06-27 11:17:1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地藏菩萨成就的秘密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地藏菩萨之广大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此愿人人耳熟能详,但却少有人能体解、会悟其中之内密真谛。

其实约理而言:地藏即是〝心藏〞,表心地之大悲愿,能够含藏纳受,融通广遍,成就万有。

静观世人,处在森罗万象的世缘尘劳中,往往随着世缘杂染,以「收藏一切污浊的缘境」。心地若收藏各种的世情妄念,处处住相有为,必然饱受业力的缠系,而困障窒碍重重,岂能顿悟立地成佛的心愿而生大觉性?
地狱与天堂之隔,全系乎心地之变化,故六祖坛经言:「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大乘金刚经论亦言:「心是一切罪福种子」、「心能作地狱;心能作天堂」。

是以,学佛修持之宗旨,乃以心性的运用为至要,进而广发慈心,利润有缘。若不识本心,则学法无益,反而徒增邪见,自专疑悔而已!

依据地藏王菩萨本愿经经文之要义供养地藏王菩萨,可具足无量的功德;切莫受传闻的影响而误解:地藏菩萨是住在愚暗地狱当中的神祇,以致忘失地藏菩萨救拔无量众生的甚深悲愿。具此邪见妄说者,恐将自灭供养良机胜缘,断失无穷的净乐福慧。

事实上,当穷究经文内义后,方知地狱中掌管幽冥界无形鬼卒者,是另有慈悲的神祇,再化为各阎君与大小鬼王。

再者,地藏王菩萨的悲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此句偈的密义乃表︰众生的心,心有物罣,取相执着,心地不开,以致烦恼根深,痛苦难解,乃如陷入地狱痛苦的深渊,终生无法见到自心的佛性,永劫堕落,而断绝成佛的法种。

至于地狱成空喻义:能如金刚经的除三心﹙无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扫四相﹙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地狱何以能够成空?乃由于地藏菩萨广发大悲的智力,普等愍念一切众生,哀矜三界有情,祈愿一切无明众生能够普受感化,能够尽心喜舍诸有,断离世情缘境,净尽诸欲习染,以度脱无边的苦海,断惑归真,求证空心妙果。

诸佛的剎土,同一虚空,难思难量,无有穷尽。若欲成就清净的佛国,要能广学地藏无上的心地光明法,以圆觉妙智,尽行一切善德;大发慈心,利润有缘诸众。经此历程,始终无念无着,不取不舍,方能永离恶趣。有朝一日,真空的自性,自如的心体,才能够无滞无碍,湛然澄清,妙用恒沙,无有边际。

只有这个心地的无上秘要法门,才能令无形的心智常觉不昧,转一切所生发的妄识为灵智,应现万千;以无所住的妙智,求证真如的胜妙乐境,方堪称为真修的学佛信众。
发布者:无畏洲上师
红番茄儿2022-06-27 11:20:13 发布在 未知学院
真修药师佛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一、药师佛居在何处?如何求得感应?
药师佛本是居在清净琉璃之自在境地,朗朗无遮,灵灵寂寂,湛然澄清,无所障碍。唯因不忍众生长期沉沦,受到无明之大苦难,故慈悲应世,救治众生之身心,达致无病无忧之胜乐境。

药师佛所专门慈悲应化的法门,在于教化一切众生:「心所想,口所说,身所做,皆能合乎正理,令得三业清净,消除种种损人不利己的病症」。
世人由于常在浊境之中,故虽然已经感染身心之病症,却始终未能察觉病情之严重。实在要早日自省,以查明真正的病症,去除种种的碍难,成为身心庄严的人。例如当贪心浮现之时,要立即知所节制、戒止,并思对治防范,不可逃避;日积月累,自能趋于尊贵庄严。

依常理而言:每个人都喜欢被人称赞是具有公平心、大肚量的人,试问有那一个人愿意被称为自私不慈之贪心者?

又如日常生活中,一见他人的行为有了瑕疵、缺失,往往立起妄念,心生不满、自制烦恼,难以平衡。此刻应立即回光返照,反观自省,觉知自心中「病态」之所在,并虔心寻求方法以为根治,此即契修药师佛妙明境地法门的人。

在觉知己身诸贪欲染病之时,若能求取甘露处方,细心服用,使令心清脾悦,得到明心自在;且能将此痊愈的心得宣扬出去,令众醒悟,如此方为真能悟知药师佛的灵明胜理;见到药师佛的事实胜地,即证药师佛的胜妙真境的真行者。

二、以观想药师佛本尊为例
假若所修悟的本尊是药师佛,而且已观想成就,则分明已经内外清澈,一丝一毫无染着。内心中的清净确实稳固;外在的威仪也非常的庄严,内外圆明,无碍无罣;可以将光明润泽给一切众生。则所成就的琉璃确如玻璃一般,丝毫无有尘迹。

既然无有丝毫的尘迹,其所润化的必然普洽周及;一切大众对此无有尘迹的清净慈悲与光明普化,流风所沾,必会生出敬心、爱心与尊重而深受影响。如此的自在胜乐,何人不会敬重;何人不会学习步趋呢?当然一定会感化很多的人;影响很多人共体药师本尊的重要。

如果自己不能净化自己,使内外明澈,则证明尚未得证药师本尊观想的道行。所观想到的本尊只是梦想而已。
发布者:无畏洲上师

红番茄儿2022-06-27 11:24:0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临终的病人临终前说出他们一生中最后悔的五件事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一名叫Bronnie Ware的护士写的,这护士专门照顾那些临终病人,所以有机会听到很多人,临终前说出他们一生里最后悔的事。她作了一个结论,有五件事是大多数人最后悔的。

也许,你不会时常面对别人的死亡,你没有机会听到一个临终前的人,告诉你他最后悔的事是什么、即便你听到,你又会觉得自己来日方长。我们似乎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只有我们自己的生命到了尽头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最后悔什么?

以下由安宁病房护士亲口陈述:
我在临终关怀诊所工作数年,我的工作让我能够和病患一起走过,他们人生最终的两、三个礼拜,我一直以来都印象清晰,每当病患被告知即将死亡时,他们的情绪通常会波动在狐疑、否认、恐惧、愤怒、悔恨、更多否认的循环里,他们有许多的懊悔,有许多后悔来不及做的事,他们突然间记起了自己有好多好多心愿,等不及去实现了。

他们只希望,我可以传递他们死前最终的心愿,于是我记下他们死前,最后悔的五件事,想告诉你们,也再三提醒我自己,人生不能重来,也无法倒带,所以更要随时随地提醒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一、死去之前,人们最后悔的第一件事:
1. 我希望我能过属于自己的人生「我真希望当时我有勇气,过自己喜欢的人生,而不是他人眼中期待的我」    这是我在病床前,最常听见的后悔。当人们躺在病榻的那一刻,一切的周遭喧嚣都显得不重要了,他们清楚而沉痛地回顾自己的一生,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去达成别人心目中的美好样子,却过了一个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人生。

二、死去之前,人们最后悔的第二件事:
1. 我不该花那么多时间工作
他们躺在病床上,一动也不能动的时候,他们后悔总是把大把大把的时间,保留给工作,把自己埋首在越来越多的工作里,猛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中,因此错过了好多自己宝贵的人生光阴。

三、死去之前,人们最后悔的第三件事:
3. 我希望我更勇于说出自己的感受    许多人为了要和其他人和平共处,而选择抑制自己的心情感受,因而让我们无法成为我们真正能够成为的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比自己以为的更伟大一些,而且心事老是放在心里,是会闷出病的。医学证明,有许多心理和生理疾病,都和压抑自己的感受息息相关。

练习说出心里的真实感受吧(但要运用智慧),或许当你最刚开始这么尝试的时候,旁人可能会被你的坦白给吓到,不过同时这也让你们之间的关系提高到另一个更健康的境界,或者也帮你过滤掉一些,其实你根本不需要的虚伪关系。不管怎么样,你都为自己赢得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和不后悔的人生。

四、死去之前,人们最后悔的第四件事:
4. 我希望我能多跟家人、朋友以及重要的人联络    你还记得当年那些死党或是姐妹淘吗?每个人在垂死之际,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朋友。曾陪我们一起走过所有最甜蜜、最沉痛、最荒唐、最难堪、最有革命情感的记忆,或许还曾经牵着手打勾勾,约定要当朋友,当到世界末日那一天。

你都还记得吗?在病床前的他们,一直到那一刻才发现,自己有多久,没有打通亲切的电话给老朋友,有多久没对他们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

也因为到了人生的尽头这种时候,人们才明白这人生一路走来,最重要的不是钱、不是地位、名利、而是「爱」和「关系」,因为在你一步步走向死亡之际,只有「爱」和「关系」会陪伴着你,陪你走完最后一哩路。

五、死去之前,人们最后悔的第五件事:
5. 我希望我可以让自己更开心    原来,许多人一直到死前那一刻才知道,「快乐」其实是一种选择。
多数人的生活,总是走在一样的循环和旧习惯里,尽管不开心,也会劝自己:「忍一忍,一下就过去了」。
岂知道,你这么忍一忍,忍过的却是自己的人生。当你不满意现状时,不要忍耐,替自己多想一点,是不是其实自己值得过更好的人生呢?生活是种选择,永远不要被动地接受,因为这是你的人生,只有你能为自己决定。有意识地替自己选择,对自己诚实,选择会让自己快乐的那条路。

结论:人生宝贵,生命短暂,切勿把珍贵的人生,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到头终会后悔一生,这时什么都为时已晚。
摘录自无畏洲上师编辑之清心集中册

红番茄儿2022-06-28 10:37:0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实行实修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何谓实修实行?就是:即使名利当前,百般诱惑亦自然不动,不觉有名利当前的欲望,不起名利诱惑的冲动。

财宝当前,虽然花花绿绿,宝光闪烁,也不迷动花花绿绿之心,宝光闪烁的诱惑。

古有圣者,为了竟日寻思利众的妙理,对治诸苦的妙药,而深入法界,以普感众病的源头。因此,虽然已忙了一夜,清晨又起,立即办事,忘了早餐,忘了端整衣服。

胡须长了,直到刺痛了手才知道要剃。有牛奶,饿了也不知要冲泡。桌上摆了一大堆信者供养的礼盒,浑然无觉,不知要打开看看里面装什么美珍美馐可以止饿。累了也不知道有床可睡,就一直惦念着未完成的佛事。

工作完成一个阶段,接着就站在窗前思考下一阶段的工作,再好的电视节目亦无心观看;特别有意义的影带也摆在旁边,毫未去动它。直到打了三、四次喷嚏了才知站起身来,加件衣服。

走到佛前,才知道佛祖还没有上香换敬茶。一片心念灵明觉观,徧满虚空,灵知一切众生之毛病习气,极思化度;速求安定,如此而已。

虽办事百般艰难亦继续工作,不觉倦怠。如同专心玩耍的小孩被蚊子叮,手一挥又继续玩。玩到口水滴垂下来也不知道要去擦;蚂蚁爬上脚面咬,痛了用手一拨又再玩下去。其专神贯意,与此无别。

看起来似乎是懒散若愚的人,其实终日精明灵澈慧朗,祸无不知,难无不救,众生的贪执病苦,了了分明,对机施化。

只是「无心对物,是以心中无物」。心智灵明,是以一切能知自如,无存牵挂。唯一清净自然;唯一灵明妙之妙觉;唯一慈悲善化;唯一包容垢秽,此外心无享受之念,更何能见到诸欲名色与财宝呢?此谓之实修实行。

圣者说:「真正的修行是实修实证,唯一净念灵心。不是一年一月放生一次;或用钱布施;或改些习气,止些毛病,忍几口气;或念佛圣号,持诵佛咒,合掌结印;或看些经书,明些佛理,自有小利,就算修佛正行成功了」。
发布者:无畏洲上师
红番茄儿2022-06-28 10:41:1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斋食之意义

(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在因果轮回之业报中,现世从事鸡、鸭、鱼、猪有情生灵之杀生行业,罪业最重;然而若依世情观察,其净赚之利润盈余,丰硕可观,甚且有的人事业蒸蒸日上,是何道理?

其实单依佛所遗留的教论经藏,斋戒的实相胜义,即在于不杀生以免招感被杀的业报,更何况以屠宰为业呢?因为世缘道运之所趋,人人心地每每躁乱,欲狂嗜重,唯求独占私利,残杀生命,致众生生命朝不保夕。
这恐惧、错杂不安的阴影,在心灵脑海中时起现、缠绕不已!因此业力,人随时会遇上比自己强大的凶恶之人,而为其所害,弱肉强食而遭灭亡。

而屠宰生灵的妄举胡为,虽然因为一时努力于工作而盈润有余,可是业力所在焉有利益久存之可能呢?必然由于贪瞋执重,身心之安危,根本毫无保障,更何能获得胜净福德?纵使一时的事业有成,俟业报成熟,亦将毁之于一旦,终招灾劫之苦难!令身躯亦同等地临受损命之煎迫!

伟大佛陀在禅思慧观之下,发现此一无明造罪的症结所在,因而祂努力宣化祈能平息一切有情的杀心;净定一切众生之心境,于是严订戒律,禁止杀业。若有宿犯,宜立即忏罪悔过,教导大众归入互信互爱;大慈大悲的心海,护助身心的安宁。

期能等观一切生命,皆具至高无上的价值;慈见众类有情皆是如母所生;一一悉是胜要至尊无二的生命。如是修行,净境自然现前,无有争执。而后才能安心发展其事业。这是教主净化娑婆的大德基址,与大悲心利益众生之大应现!

正当,正法沉沦,佛德衰微之时,有许多愚闇的人开怀畅饮,杀鸡宰鸭,放恣于美食口欲的欲乐享受。在此世风沿袭之下,道德沦丧,令有些根薄器小、宿业障重之人,不明因果业罪,羡慕富有的人,诸惑深迷,妄心系缚,浮动不定,于是发生抢、夺的罪情,引起相互残杀之纷争。

教主眼观此无明屠杀之凶情,故严明订立戒律,重示禁戒杀害生灵之利益:善劝富贵之人,斋戒茹素,净心无染,慈悲戒杀,以平衡人心。以免召感无畏的争夺;树立恩怨,以解大众之难,救拔有情之苦!

现时今日,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总是以偏概全地误认为:茹素是学佛者的事,学佛的目的,就是在于实行表相的素斋。其实果真能恒存慈心平等之观,不敢噉食生灵之血肉,届乎久远之后,在五脏之中,必能净化食肉的杀气,令体内完全没有兽类的凶恶因素,体内所存的皆是疏果之净气。故能远离贪欲,断诸业习,期令心性柔和,心境平静,不起争执,不致与众发生冲突,横结恶业邪行之苦报!

这一权巧方便之法门,世世流传至今,令诸学佛的有缘信众,在个性上所原有的凶横、残忍、暴戾之气,因而减退不少,如是慈心净业,无形中净习调和了人的习性、毛病。反观,如用猛兽、毒蛇的肉,喂食于人,当怨毒的肉类,经过消化通达于全身,灌注五脏六腑;久而久之,平和的净心,必完全被惕除,而形成了暴戾凶狠的气质。

这时,如果感化教育没有完善,道德伦理尚未进入人心,当他控制不住情绪时,凶杀案定会遽尔发生。而残害杀生的手段如果出自世智高超者的身上,那恐怕所衍生出来的惑端,必贻害千万生灵,令涂炭受苦;而闇钝愚痴者,杀人放火,更可能是家常便饭的事。

因此,佛陀十分鼓励大众,净持斋戒,祈能因此权设化导,可以羽化升天,成佛做祖,了断一切生世的仇怨;净除宿世的冤业;以平心静气,普恭一切有情,求减祸劫之加身。

但是,希望大众了解的是:学佛之要,并非单求茹素就是能悉地成就。若缺乏清明的理智,断失妙能的觉性,只是茹素而已,实在难以成就;否则牛羊之畜岂不早已成道?人若只凭恃吃素之功德,而不端严品性,胡作非为,纵使吃千年的素食,也是枉然无益,与牛羊牲畜之草食,又何二别?

至尊的佛陀为救拔众苦,因应大众之根性类别,而设方便的法要,祈能适机深入于每人的生活上、品性上、需要上、学问上、修养上。再精修精微无上的佛妙理,二者互相配合,通达胜义真理,才合乎正理、正法、正教,方才是奉行茹素的真实意义,也才能达到清净妙乐之境。
发布者:无畏洲上师


红番茄儿2022-06-28 10:47:34 发布在 未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