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村庄 之二

楼主:592851055 字数:74958字 评论数:35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老鸹虫。
老鸹虫是两种昆虫的土称,学名叫什么没研究过。
其实,两种所谓的老鸹虫,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之所以都被称为老鸹虫,完全是以为他们的用途——喂鸡。
老鸹虫,跟老鸹,完全没有任何关系。黑老鸹虫,长的跟黑豆差不多大,尖头圆身子,有两个翅膀背在背上,象个壳子,不过是软的。金老鸹虫,形状跟黑老鸹虫类似,不过整体是金色,而且闪闪发亮,比黑老鸹虫大两三倍的样子。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榆钱开了的时候,每到傍晚,这两种老鸹虫喜欢在发芽的树周围飞舞,是抓它们的好时候。当时小,也没见他们吃树的嫩芽,只见它们在不断地飞,偶尔落在树枝上。小孩子们没人手拿一个罐头瓶大小,带盖能拧上的玻璃瓶,一只一只的把老鸹虫抓进瓶里,拿回家喂鸡。如果出来的稍早一些,天还大亮着,老鸹虫还没开始飞,可以在树周围不是很密实的土里扒拉,也能找到老鸹虫。不过,这样挖出来的速度比较慢,不如等天快黑的时候,老鸹虫密集的在树枝周围时飞时落的时候,抓起来效率高。
老鸹虫具体是什么虫子,为什么在黄昏的时候在树周围飞来飞去,我始终也没弄清楚。现在还有没有这两种虫子,我也不是很清楚。
5928510552021-08-14 07:59: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盖帘。
盖帘,是一种家庭日常做饭用的生活用具。做盖帘,用的是高粱杆最上边,支撑高粱穗那一节。这一节,比普通的高粱秸的节要长很多,细很多,颜色也白一些,显得干净。村里人,把这一节高粱杆赋予一个实用的名字:格挡。条件差一些的农户,家里过事请人吃饭,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筷子,就会把格挡一掰两截,当筷子用。
今天,不少农村和城市家庭,还会有格挡做的盖帘,主要是包饺子的时候往上边放饺子用,或者蒸馒头的时候放生馒头用。圆柱形的格挡,用缝衣服的针线,按照一定图案的针脚,仔细的穿在一起。这样穿起来的两层格挡,交叉固定在一起,就成为了盖帘。盖帘表面,因为格挡的圆柱形状,生面放上去会产生波浪形。软面做出来的饺子,或者馒头放上去,因为底部透气,不会粘在上边坏了形状。所以,如果针线活好,做出来的盖帘,可谓是美观又实用,很难找到工业品来替代。
当年,村里的每户人家,都会有大量的盖帘,一者可以盛放馒头饺子什么的,也可以用来当各种陶制盆子的盖子。因为中国种植高粱历史久远,这样的盖帘,应该也有悠久的历史了。随着高粱品种的改进,种植面积的缩减,这种高粱秆制成的盖帘,价格也不断上涨。即使是在农村,这种盖帘的数量,也不断下降。不知道哪一天,当没有人再种植高杆高粱的时候,这种盖帘,估计也就该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了。
5928510552021-08-14 11:40: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碾子,磨。
做饭用的粮食,一般要磨成面,最低限度,也要把外皮去掉,才能成为做饭的原料。磨成粉,或者去掉外皮,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用碾子或者磨来实现。
不知道古人怎么样找出来给粮食去皮的方法。把粮食铺在石板做成的碾盘上,铺的厚一点,推动碾子在碾盘上转动,轧过之后,粮食粒没什么损伤,外皮却纷纷碎裂,用簸箕一颠,就能把碎皮吹出去,只剩下了粮食。所谓的碾米,过程就是如上所述,很简单,只需要费些力气推碾子。当然,南方人不用碾米,用舂米,跟北方这里不一样。
去完外皮的粮食,仍旧铺在碾盘上,只不过比去外皮的时候,铺的薄一点,均匀一点。铺好以后,继续推动碾子在碾盘上转,粮食就被纷纷压碎,成为面粉。根据做饭用途的不同,需要的面粉颗粒大小也不一样。在碾盘上压的时间越长,面粉的颗粒就越小。用不同孔径的箩过一下,符合要求,能漏下去的留下,太大的继续放在碾盘上轧。这个过程,可长可短,根据需要而定。
碾子碾成的面粉,一般只适合煮粥,或者蒸馒头窝头用。需要的面粉颗粒再细一些,碾子就做不到了,需要用石磨才行。碾子是圆柱形的石头,在石板上滚动;石磨却是两个圆柱形的石头,穿在一根木轴上,两个平面对齐了,沿着同心圆转动。这样磨出来的面,可以更细一些,比如对面粉颗粒细密要求比较高的做豆腐等等,碾子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磨盘才能磨出来。
不管推碾子还是推磨,都是围着一个圆心转圈,人来干这个活的话,会把人转的晕头转向。最理想的,是把驴的眼睛蒙起来,所谓的驴拉磨,效率比人要高很多。给驴蒙眼睛的,是用布缝起来的,跟人带的眼镜,外形有点相似,村里人称为“捂眼”。以前的农村人,很少见到读书人戴眼镜,偶尔见到,会把两者联系起来称呼,以达到讽刺的目的。
5928510552021-08-14 16:57:3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糨子。
糨子这个词,现在大多数人应该都不太熟悉。糨,读作浆糊的浆。
其实,糨子,就是现在人所谓的浆糊。不过,几十年以前的农民,都把浆糊叫做糨子,熬浆糊,称为打糨子。
糨子的应用非常广泛,最大的用处是做鞋子,打鞋样用,做鞋底儿也用。
鞋底儿,是由很多层隔板“纳”成的。隔板,都是把一层纸一层粗布的,用糨子粘在一起,形成一定宽度,一匹布那么长,五六层纸五六层布的一大块。按照鞋样的大小,从隔板上剪下来,三四层或者更多几层叠在一起,开始用大针、麻线,按照一定的针脚“纳”,也就是逢在一起。纳完的鞋底儿,针脚形成一定图案,匀称漂亮,称千层底儿。
现在人对于脑子不清楚的人,爱说“脑子进水”。古时候的人,会说某人“一脑袋糨子”,跟脑子进水疑似差不多。因为,糨子是白面熬成的,是可以食用的,只不过没什么味道,不太好吃。物质匮乏的年代,吃穿都不太丰富,对于一个农家来说,吃与穿,有着争夺资源的矛盾之处。非到万不得已,一般人家不会短了家人的衣服鞋子穿,除非是在没吃的,一般没人吃糨子。又因为糨子没有味道,并不太适合食用,所以对于吃糨子的人,村民们会冠以“一脑袋糨子”。
糨子,大多是用小麦面熬成,也有一些家庭,用玉米面熬成,就是所谓的棒子面粥,我们老家叫粘粥。大多数时候,糨子是用来粘布,把零碎布头粘成四五层的平板,作为纳鞋底的原料,叫隔板。
小麦粉,比玉米粉的黏性更大,打隔板,其实是小麦粉的糨子好于玉米粉。我小的时候,好多人家用玉米粉打糨子,主要原因是家里麦子不够,舍不得用。
打糨子,需要先把面粉和的很稀,很匀,然后倒进锅里,小火慢慢熬制。烧开了以后,本来很稀的浆糊,随着时间越来越稠,粘性越来越大。所以,如果直接把面粉和成普通的浆糊那样,是熬不成浆糊的,最后只能成为一个固体的面疙瘩。至于具体和成什么样,什么时候算是熬好了,只能完全靠经验。
当然,人如果饿急眼的时候,糨子,是可以吃的。
5928510552021-08-15 08:05: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囤。
囤,读作顿,指圆形的盛粮食的器具,用竹篾或荆条编织物或用席子等围成的盛粮食的围栏。
我记忆中的粮囤,大多是荆条编成,编好以后,在内壁上泥一层麦秸泥,让它更密封一些,以免粮食从缝隙当中漏出去,也可以防止飞虫爬虫从缝隙进去产卵。个别人家,也有用竹篾编的粮囤,做法跟荆条差不多。总之,囤的用料要结实有硬度,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怕老鼠啃噬。
农谚说,常将有时想无时,又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管什么朝代,一旦有灾荒,最先饿死的,总是农民。所以对于农民来说,家里一定要有存粮,才不至于在荒年断粮,出去逃荒。各地农村,给孩子取名叫“满囤”的,数不胜数。一般家庭里,总会有两三个粮囤,家里的粮囤越多,代表日子过得越好。大一点的粮囤,上口的口径一米多一点,下底稍小一些,一米八到两米左右高。这样的粮囤,大概可以装五六百到七八百斤粮食。
粮囤,是保存粮食最有效的方法。粮囤一般不会直接放在地面山,需要用砖,或者木板垫起来,以免粮食受潮。装满粮食的粮囤,如果短时间内吃不着,就会在口上泥上泥封。这样密封而又通风的保存,粮食既不会受潮,也不会被老鼠咬,更不会生虫,可以让粮食保存四五年不坏。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打得粮食越来越多,家庭保存成了大问题,许多人家干脆不再保存,全部卖到粮站。农民家里不存粮,粮囤,也就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了。
5928510552021-08-15 10:08: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克朗 海棠
克朗,很洋气的词,海棠,很诗意的词。
可惜,这两个词所代表的意思,既不洋气,也不诗意。这两个词,都是用来称呼猪的。
农户家到集上抓猪仔,人家卖的,都是三十斤以下的,称猪仔、猪崽,或者叫仔猪。养成了的猪,一般会在一百斤以上。超过三十斤,在一百斤以下的半大猪,村里人称为克朗,一般是不会卖的。所谓“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不逼到没别的办法,庄稼人,是不会把家庭财产的希望卖出去的。相对来讲,克朗猪,比二月新丝和五月新谷,更珍贵一些。
化肥农药人工种子大面积使用之前,中国的农民,家里的粮食一直都不太富裕。相应的,那时候养猪,长得比较慢。一般的人家,能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把猪养到一百斤左右,是被同村人羡慕的。七八十斤的克朗猪,大多数农户,需要养到半年,甚至半年以上,才能长到这么大。最后能长到多大,需要看家庭状况,和养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克朗猪是一家人的希望,丝毫不是耸人听闻。毕竟,一头猪能养到一百大几十斤接近二百斤,会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可以解决家里的很多问题的。
当然,克朗猪,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多带点洋气的名字,具体是不是这两个字,我是没有查到,是不确定的。同样,海棠猪也是如此,具体是海棠还是海塘,我都不确定。从海塘猪的用途上讲,我更倾向“海塘”俩字,不过,海棠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不管是海棠还是海塘,都指的是养殖多年、专门用来下小猪卖猪仔的老母猪。不知道那时候,是不是有专门给海棠配种的公猪,村里人都知道海棠,没人把它叫老母猪。
海棠不是一般人家养的,需要专门懂行的行家,才能养出一头每年都能下一窝猪仔的海棠,每年都能有二三百元的收入。一般情况下,海棠的一胎,能产八九个、十来个、也有可能超过十个猪仔。相对的,海棠的喂养,也比普通的肉猪,要精细一些。这些需要专业知识的东西,我就不懂了。
5928510552021-08-15 16:49:3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簸箩 簸箕
簸箩 ,簸箕两种柳编的家庭日常用具,用来处理粮食的。
簸箩,大概有一米稍多一点长,七八十厘米宽,三十厘米左右高,底部和口部差不多大小的敞口盒子。这样大的柳编制品,用的是粗细均匀的绵柳,编制起来工艺应该十分复杂。不仅仅是因为大,更是因为,编出一个平底以后,需要平底的四个边往上拐弯,连接。连接起来的四个边,变成了四堵墙互相连在一起,向上编织三十厘米左右的高度,最后收口。当然,收口以后,簸箩的口部,需要用薄木条,或者竹条进行固定。否则,这样大的簸箩,装满粮食后,很容易被粮食本身的重量,挣破了口部。尤其有的时候,装满粮食的簸箩,还可能被人抬起来移动。
一般用簸箩处理的,是麦子、绿豆这样需要擦洗干净以后再去磨面的粮食。当然,平时也可以作为容器,比如摘花生的时候盛放花生果,打枣的时候拣枣子,等等。
簸箕现在还有,不过不再是以前那样,用柳编的了。现在的簸箕,材料可谓是五花八门,以薄铁皮和塑料为主。现在的簸箕,虽然也还叫簸箕,从形状到用途,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那时候的簸箕,同样是柳编的,相当于从中间劈开的半个簸箩的形状又稍有变化。簸箕比半个簸箩小一些,四十厘米左右长,宽度是前宽后窄大概三十厘米左右,高度只有十厘米左右。开口的前端,是把柳编固定在一片光滑的薄木条上,让它有现在的簸箕方便收取颗粒、粉末物品的功用。
经过藤条等固定过的簸箕口,方便人的两只手抓住簸箕进行操作。之所以需要人的两只手抓住簸箕边缘,因为那时候的簸箕主要功能有两个:一个是从地上收取粮食,然后装进布袋。第二个是,把少量有杂质的粮食,“簸”干净。簸箕簸的动作,就是两手抓住簸箕边缘,突然抬高然后突然降落,利用各种物品比重的不同,簸箕里物品下落产生的风,把柴草、土等等从簸箕开口的前端吹出去。扬场把大部分的粮食,简单的过滤了一下。等大多数装袋完毕,剩下少量的,由于堆积在地面上,难免会留存有一定量的土坷垃等杂物,和秸秆的岁末、叶子等。簸箕之所以叫簸箕,“簸”的功用,恐怕是它名称最主要的来源。
现在的簸箕,保留了以前簸箕收的功用,放弃了“簸”的最主要用途。时代发展了,物品的用法产生变化,也是可以理解的。
5928510552021-08-16 08:24:2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http://img3.laibafile.cn/p/m/322364507.jpg簸箕

http://img3.laibafile.cn/p/m/322364510.jpg簸箩
5928510552021-08-16 11:28:1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扁担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应该记得主题歌: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也就是说,沙僧挑着担子,一天一天地走路,能跟上空手人的速度,肯定是个挑担子的高手。
据说,扁担,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前文说过的粮食的计量单位担,应该就来源于扁担。
就我所知,扁担有两种原材料:竹扁担和木扁担。我们这里,大多都是用的木扁担,竹扁担比较少。竹扁担跟木扁担,不但材质不同,大小也不一样,竹扁担比木扁担要短一些。木扁担有一米五多一点两米以下,木扁担在一米五左右。木扁担比竹制的要精致一些,经过了打磨抛光,也比竹扁担硬度高一些。木扁担从形状上更扁平,放在人的肩头,感觉比竹扁担舒适一些。
村里的扁担,主要是挑水用。扁担的两头,各固定一条铁链,一尺左右长,铁链下方连接一个铁钩,可以把水桶提头挂在铁勾上。一只铁桶装满水,大概四十多斤,这样的一担水,放在肩膀上还是有些重量的,技巧不够的人,很快会把肩膀压的肿起来。而且,肩上挑了八十多斤以后,人能不能顺利的直起腰来,都是个很大的问题。反正我挑水不多,技巧不够,挑上两桶水以后,不能跟经常挑水的人那样,顺利的迈步行走。
农业时代,农村人经常会用扁担挑上东西,走比较远的路。一般人,挑上一担水,走个几十米就得放下担子歇歇腰跟肩膀。这样走走停停,不但人累得不行,速度也很难提起来。那些经常挑东西的人,能够挑上一担水掌握各方面的平衡,基本不影响走路速度。来回三四里的路,一上午可以来回十来趟不成问题。
自从有了自来水,即使是挑水非常熟练的人,也不再愿意用扁担挑水了。
5928510552021-08-16 15:44:4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5,居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夫子的诗句,道尽了“广厦千万间”的难得。那时候的人,大多数,想要有房子住,是需要自己动手的。
夯。
广厦也好,茅屋也好,盖之前,都需要有坚实的基础。这坚实的基础,就是夯出来的。夯这个字,偶尔在书面语当中还在用,大多数时候用的是动词,是作为名词“夯”的引申义。
夯,作为打地基的工具,应该是个会意字,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举起来,所以夯应该是个很重的物件。在我们这里,大多数时候用的夯,是一个很大的方形石块,加了一个木把。也有个别人家,用的夯是一块木头做的。木头做的夯,本身的重量有限,砸到地上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力量,这样夯出来的地基,肯定不会太牢固。
夯,有时候用作形容词。《西游记》里边,孙悟空管猪八戒,有的时候叫呆子,有的时候叫,夯货。这个夯货的夯,和打夯的夯,互相之间,应该是有联系的。因为,夯,是实心的石头,用在夯货上,应该是实心眼,不会思考的的意思,跟前文说的棒槌,有着意思上的联系。。
5928510552021-08-17 08:14:1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水筲
水筲,是村里人对水桶的称呼。筲,读音是烧。从字形看,从竹,肖音。
民以食为天,水,是“为天”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以盐碱地为土地主体的平原地带,能让人畜饮用的水,十分宝贵。
从水筲的筲字可以看出,历史上最初的水筲,应该是竹子做的。华北平原不产竹子,所以用木制的水筲,名称不变。我记事的时候,木制的水筲,在村里已经不多了。基本上,绝大多数的人家,用的都是白铁皮的水桶,不过名称仍然是水筲。
我小的时候,村里人管水桶,都叫筲。个别地方的人,水筲不说水筲,叫筲桶。不管怎么叫,说明筲就是桶的意思。但是,查词典知道,筲,本身是盛饭用的桶,怎么就具有了水桶的意思呢?
竹制的水桶,我没见过,只见过木制的。很多人都知道的“木桶原理”,是美国人提出来的,说明在金属水桶普及以前,全世界有很多地方的人,都用木桶盛水,我们国家也一样。但是从筲这个字看,我们国家最原始的水桶,应该是竹子做的。竹制的水桶什么样,不知道是否有人见到过。
木制水筲,做的时候工艺要求很高。不管是作为水筲底的原木片,还是做水筲壁的长木片,要求都很精细,否则桶就会漏水。做桶底的圆木片,和做桶壁的长木片,结合部位,除了不漏水,还要求坚固耐用。我所见到的木桶,结合部位都是用贴片,像合页那样把木片铆在一起。而且,木桶的口径上边大下边小,也就是说,每一块做桶壁的木片,都是上宽下窄。这样,在做木桶的时候,除了用胶把它们粘在一起,还需要在桶的上下两个部位各加一道铁箍,以免木桶自己装了水以后自己散掉。这两道铁箍,是由比较厚的铁条做成的,我的记忆当中,铁条的厚度,在1毫米以上。所以,以前制作水桶的匠人,被称为箍桶匠。从桶的字形看,木制的,应该就叫水桶了,以区别与竹制的筲。不过,也有可能,桶是官方语言,筲是民间语言,所以白铁皮的水桶,村里人仍然叫筲。铁皮水桶,轻便,耐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很快的取代制作工艺更复杂,自重更重,使用过程中怕摔怕碰的木制水桶,是历史的必然。
不过,铁皮水桶的寿命,比竹制木制的寿命更短。随着自来水的普及,人们不再从很远的地方运送饮用水,即使偶尔再用到,也都用更加轻便的塑料水桶。到了现今社会,不管水筲还是水桶,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是越来越少见了。
5928510552021-08-17 11:39: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5928510552021-08-17 16:56:2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梁。
大多数人,对于“栋梁之才”这样的词,不会太陌生。在这里,栋、梁两个词一个意思,都是指承受整个屋顶重量的大木头。
大家都知道,建筑,是以土木为主。梁,还有柱,是建筑所用的最大最粗的木头。柱一般是用来支撑梁的,所谓顶梁柱,说明,梁是整个建筑承重最多的木头,是建筑最重要的部分。
以前,在我们县城,有一座没有梁,顶部全部由各样佛像互相支撑的佛教建筑,称为千佛阁,百姓俗称无梁殿。无梁殿的无梁,与无粮同音,据说,曾经给县里的百姓带来三年不纳粮的福利。这个传说,据说与清朝著名的清官施世纶有关,也与风流随性的乾隆皇帝有关。
千佛阁无梁殿,我无福气见到。因为,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正赶上破四旧的时代,千佛阁作为四旧,被付之一炬。据说现在又有人准备筹钱重修,不过由于工程复杂,所需费用多多,我们这里又不是佛教昌盛之地,一直到现在,这件事还是无影无踪。
现代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木材成了可有可无的材料。所谓土木工程,以后虽然建筑房屋还是用到梁,跟以前的木头梁,有了本质的区别。土木工程,以后恐怕要改成石钢工程了。
5928510552021-08-18 08:27:2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千佛阁无梁殿,我无福气见到。因为据说,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正赶上破四旧的时代,千佛阁作为四旧,被付之一炬。在它的旁边,有一座十三层的舍利塔,可以说是方圆几十里最高的建筑。我上高中的时候,这座高塔,就矗立在我们学校的大门口,正对大门。在塔的二三四层,墙砖上有许许多多的孔洞,据说都是子弹打的。破四旧的那个时期,有一部分人被另一部分人围在了塔上几天几夜,经常有人被包围的人用子弹打下来。到底有没有人被打下来,有多少人,这些我都不知道,只见到了塔身外墙砖上的小坑。
5928510552021-08-18 10:18: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檩条。
也叫桁条,是架在梁头位置的沿建筑面阔方向的水平构件。其作用一是将屋顶的面积,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数个等份,让每一份承担的屋顶的重力基本相等,也就是分摊整个屋顶的重量。二是直接固定椽子,并将屋顶荷载通过梁、檩、椽的顺序,分层向下传递,让载荷越来越小。檩的名称随其梁头所在的柱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如在檐柱之上的称檐檩,在金柱之上的金檩,在中柱之上的称脊檩。
普通百姓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平顶的茅草房,建筑比较简单。大多家庭条件差一些的农户,每间房顶五根檩条,稍微富裕一些的,用七根。所以,农村的房子,就以檩条的根数来称呼房子的建筑模式,称为五檩,或者七檩。显然,七檩的房子,比五檩更牢固一些。
一般檩条,需要用比较坚硬一些的木头,直径二十多厘米到三十厘米左右。杨木、椿木这样比较轻脆的木头,不太适合做檩条,大多数时候用的是榆树、柳树,最好是平直没有弯曲,没有结疤的树身。有人住的房子,有“人气”,也就是经常烟熏火燎,这样的房子,一般不会让房顶的木头生虫,也不会受潮变形。所以一般情况下,农村房子的檩条,可以用很长时间,长的可以上百年不坏。
5928510552021-08-18 17:19:1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椽子。
查百度百科,得到如下答案: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形声字,从木,彖(tuàn)声。本义:承屋瓦的圆木。
村里的建筑当中,椽子,一般会用十厘米以下口径的木头,有方有圆。所谓“如椽巨笔”,谁能把这么粗的笔拿起来在纸上写字,说明手腕的力量,不是一般人。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词语释义如椽的大笔,用来称颂别人的文章或写作才能。
以梁、檩、和椽来说,檩钉在梁上,椽钉在檩上。也就是说,古代的建筑,是以梁为主,把整栋建筑的顶部,间隔成一间一间的;檩条把一间屋子的顶部,分成更小的平面;椽子的作用,是把檩分成的平面,分成更小的方格,以便于在屋顶上可以加瓦,或者加秫秸、苇子箔。不然,秫秸、苇子编成的箔,直接承受泥土的重量,会被压塌。
根据建筑的主人富裕程度,椽子的材料、工艺,都有所不同。我小的时候,大部分人家用的椽子,都是直径六七厘米的原木,有的还带着树皮。再早一点村里的财主家盖的瓦房,椽子都被除掉了皮,加工成简单的方木,这样更容易钉在檩条上。一般人家,把刚蒸出来没吃完的窝头,放在一个竹篮子里,盖上麻布,吊在房顶上。这样做,一是为了防鼠,二也有防止自己家孩子随便拿的意思。这些吊篮子的钩子,一般都是定在檩条或椽子上的。
5928510552021-08-19 09:56:1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山墙。
山墙一般称为外横墙,是指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叫横墙,建筑物两端的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
谚语说"山墙扒门必定伤人",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房子的主梁搭在山墙上的,而山墙常是承重墙,如果在墙上开门会使墙的承重能力下降,主梁有跌落的危险。
以上是百度来的材料。实际上在农村,不但外墙叫山墙,就是房子内部用来隔开各个房间的墙,一样叫山墙。山墙的长短,反映了房间的跨度。因为每个家庭几乎都是自己盖房子,这些现在看起来貌似很专业的名词,那时候几乎都是农村人耳熟能详的。
房间内部,用来隔开每个房间的山墙,还有另一个名字:断间墙。断间墙上,有连通各个房间的门,可以装上门,也可以不装门而只有门框。家里条件差一些的,大多是只有门框没有门,晚上睡觉的时候,挂一个门帘。堂屋两边,有两间卧室,称为双里间。
现在,大多数人家,房子都不需要自己盖了,许多从前的专有名词,人们越来越陌生。
5928510552021-08-19 14:23:2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耳屋。
耳屋,也叫耳房,汉族建筑中主房屋旁边加盖的小房屋。正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宽度偏小,或高度偏低的小房间,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不知道是由于地基宽度原因,还是建筑材料导致,耳屋不能盖的跟正房一样的宽度。如果三间正房每侧一间耳房,两侧共两间即称"三正两耳"。如果每侧两间,两侧共四间耳房则称"三正四耳"。小型四合院多为"三正两耳",中型四合院为"三正四耳"。
以上说的是四合院。旧时候农村的房子,大多数并不是四合院,只是三间北房俩耳屋,最多加一两间连着门楼的厢房。厢房一般用来存放粮食,耳屋大多是用来存放柴草,或者小型农具。大多数人家的耳屋,没有门框,没有窗户,只相当于个敞开型的库房。所以耳屋不能用来住人,只能放一些杂物,于正房来说,就我的理解,是属于可有可无的。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屋”,只相当于有顶的棚子。
在农村,耳屋之所以建成比正房小的耳房,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为了省钱省料。一般人家财力有限,买不起那么多合规格的建房子的木料,也买不起那么大的地基,建造正房之后地基和材料有剩余,能盖小一点的,就凑合着用上了。
当然,耳屋的来源,可能比我说的更复杂,可能与传统文化的什么说法有关。但农村人知识和见识都有限,不能详细解释,我所知道的,也就十分有限了。
5928510552021-08-20 08:28:1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炕。
原始人告别茹毛饮血,告别巢居穴居,在地面上建房屋居住,刚开始的时候,是在床上睡觉吗?我估计肯定不会。在中国,炕有多少年的历史?估计也没人能说的清。
达官贵人,一般家里是不会有炕的。毕竟,早年农村的炕,大多是土坯垒起来的,到处都是土,看起来很脏,也容易生虱子跳蚤等虫子,不卫生。所以但凡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置办的起木制家具的人家,都不愿意睡土炕。
不管用什么东西作为建筑材料,火炕其实就是个烟道,这一点不会改变。在寒冷的北方,睡在炕上,冬天连做饭带取暖,给人们的生活成本带来很大的节省。而且,土炕烧火,冬天冷的时候,睡这样的热炕,对人的身体很有好处。尤其医疗不发达的年代,对于治疗风湿,和各种脊椎骨病,有较好的疗效。农民常年干重体力活,基本上大多数人到了一定岁数,都会有风湿骨病,根本没钱看病。那时候,农村的老人,经常能见到罗锅,严重的,弯腰在九十度以上。如果能在冬天睡上热炕,相信罗锅会少很多。
俗话说,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大概,这是中国农民,很多年追求的理想。真正能实现理想的,还真的不多。现在,这样的理想,应该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了。
5928510552021-08-20 14:37:5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炕席。
人直接睡在土炕上,显然有点脏,我们的祖先还没到这么不讲究的程度。为了解决土炕脏的问题,他们发明了炕席。
我们村有一句俗语,叫“吹灯拔蜡卷炕席”,意思是走了,不再回来住了。那时候庄稼人很少点灯,点了也会及时吹灭。为了省灯油。其实,炕席平时并不是卷起来的,如果不是长时间离开家门,会一直在炕上铺着。芦苇编制而成的炕席,编织以前用水泡过,很硬很结实。炕因为一直烧火,能保证席子很干燥。我想不通的是,很干燥的环境,编席子的芦苇却不怎么会折断。
席子的表面很光滑,背面却很锋利,不小心会把人的皮肤划伤。夏天天热的时候,村里人会把席子上面铺的褥子卷起来,直接睡在席子上边,大概就相当于凉席了。不过,直接睡在席上,会感觉很硬,咯人,让人不舒服。有条件的人家,还是会买来草编的凉席,铺在褥子上边,睡上去软一些。
古语说,横扫千军如卷席,古诗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普通的炕席,大概两米多长,一米七八宽。这样大的雪花,确实是够大的,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用这个来描述雪花。虽然这么大,席子是用芦苇编的,干了以后很轻,一个人卷起来很轻松。横扫千军如卷席,那是真够猛的了。
以前的人说要离开某个地方,一般都会说“吹灯拔蜡卷炕席”。普通人短暂的离家,不会把炕席卷起来,一旦卷炕席,那就说明会有很长时间不会回来,相当于搬家了。
5928510552021-08-21 11:31: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