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村庄 之二

楼主:592851055 字数:74958字 评论数:35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渐行渐远的语言
---即将消亡和已经消亡的语言
语言是生活的反映。
人非生而能言,从三岁到七岁,为语言的学习期。之后,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的内容变化,语言的内容,和所运用的词语会有所变化。不过,三到七岁语言学习期间,所形成的遣词造句的方式,和语法习惯,却有很顽强的生命力,顽强到整个人的一生,都很难改变。
当然,很难改变,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随着生活内容变化,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在习惯养成时期的记忆,会变得模糊,直至消失。从媒体报道出来的情况看,有不少小时候被拐卖的儿童少年,七八岁,甚至更大一点的,在新的环境生活时间久了,都会不记得自己的家乡,更不会记得原来父母的姓名。对于以前的总总,可能留下模糊的回忆。然而一旦有一个诱发的契机,比如俗语所说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或者其它的场景,都会诱发人把之前忘记的几乎所有语言,都再次想起来。
能够跨越千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流传下来的语言,以官方的书面语言为主。
从秦统一中国,到鸦片战争之前,官方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变化。相应的,官方的书面用语,不管是语法,还是遣词造句,变化也不是太大。除了因为国都地点的不同,都城当地的语言词汇,多少会对当时的普通话,在词句方面形成一定的影响。
对于民间的普通百姓来说,改朝换代带来的生活内容的变化,可以说是颠覆性的。除了因为生产方式的变化带来的变化,更多的是由于接触的人群不同而导致的。两千年的时间,前有南北民族隔江对峙,中有五胡乱华生民百余一,再有蒙元建国以华夏为牧场,最后有满清入关定鼎中原。随着接触人群的不同,生活的动荡,民间语言也就在这分分合合当中不断被动的变化。上古时期的语言,即使还有一些传承,大多已经面目全非,不被时人所认识了。

就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而言,以上所举两千年的变化之和,恐怕也难与近四十年所发生的变化等量齐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以前,中国很大部分的农村,仍处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几乎是原始农业社会当中。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内容,与汉朝时期相比,基本上并没有本质的变化。由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些巨大的变革,影响到原本以农村为主的民间语言,使其变得面目全非,变得日新月异,变得与时俱进了。
曾经,上中学学古文的时候,为了春秋战国之前的语言晦涩难懂,而大伤脑筋。那时候的书面语言,同样的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字词来表达。比如“我”,就有我、吾、余、予等不同的用法。当时为此大惑不解:为什么古人写文章这样费劲?“鱼我所欲也”为什么不是“鱼吾所欲也”?
其实,这种现象,大抵是由于当时小国寡民,没有普通话所造成的。
所以,秦的统一,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虽然对于当时生活在各诸侯国的人来说,是一种文化的入侵,和权利的欺压,但是对于我们今天的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真的是善莫大焉。否则,当时各诸侯国使用自己的语言,各地方言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今天的人们看古文,障碍会更多。像欧洲那样,一个一个的小国,到了今天,已经是互相不能理解的外语了。咱们今天出门旅游,从北京到河南,语言的沟通,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问题。
秦统一后,以咸阳为都城。书同文的意义在于,从此中国开启了“普通话”时代。虽然秦朝统治的时间只有很短的几十年时间,并不能真正地将陕西话推广到全国,但是随后的汉朝把都城建在长安、洛阳,彼此相距并不遥远。汉朝立国后,并没有把秦统一后的“同文”又改回去的记载,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汉朝的“普通话”与秦朝并没有太大区别。由于汉朝统治的时间足够长,足有三百多年,而且,汉朝在后世被全体中国人所推崇和承认,至今大家都以汉人自居,足见大家对于汉朝的认同。
这样长的统治时间,足以使当时的普通话,在全国产生足够的影响,这大概就是北方话的基础。不但西北东北,黄河流域甚至包括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以及云贵川一带的人,对话可以做到基本上能互相明白。之所以说“基本上”,是因为前边说过,各地方言的影响很难彻底根除。而朝廷的官话只能影响到书面语言,对于民间语言的影响最大的是词语,而不是语音。这一点,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今的广东人说普通话的发音:如果一个广东人用自己的方言完全说自己老家的生活内容,北方人会如同听天书,不会比英语法语更容易理解。而即使广东人完全用自己的方言,来播报《新闻联播》,或者天气预报,北方人虽然仍然不能听懂,却可以大概了解对方在说什么内容。
所以,尽管秦之后的朝代定都各不相同,以陕西话为基础的官方书面语言,却流传了两千多年,并对整个统治稳定地区的民间语言产生了多多少少的影响。这些地区,基本上包括了北方方言的所有地区,当然,影响最明显的是,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湖北,江苏安徽(江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东北西北。
也许有人会说,西北东北并不是历代中央政府统治稳定地区,怎么语言也在北方方言的稳定地区?这个其实不难理解。东北西北以前虽然并不是以汉人为主体居住,但是向来汉人也并不少。由于汉人从生产能力上一直高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需要交易汉人生产的粮食、布匹、农具、兵器、茶叶等物品,而汉人对于他们的产品需求不是很多。所以,汉人会少数民族语言的少,而少数民族会汉语的多,长时间延续下来,造成今天这种情况。这也就是说,文化、生产方式先进的群体,对于相对落后群体的影响,是比较大,时间也比较长的。
我的家乡在华北平原上,属于北方方言区。当改革开放带来的大规模工业化商业化,还没有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冲击的时候,这里的人们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生活的内容和接触的外人长时间没有太大变化(战争时期除外)。所以,语言(主要是指语音)相对也没有太大变化。
但是,这种状况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开始被彻底打破了。原因主要是,新中国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工商业化带给人们生活状况的巨大变化,更由于近三十年来的城市化浪潮。几种情况的集中作用就是,不但词语出现很大的变化,甚至之前一直比较稳定,极少变化的语音,也开始出现被改造的情况。如今的新生代,与父辈祖辈在交流上开始出现障碍。
这种状况的出现,实在不知不觉中。六零年代,甚至部分五零年代出生的人,都曾经被父祖辈批评,说“你们说话学生腔”,或者“忘本”。一方面,老家方言,甚至整个北方方言与建国后推广的普通话在发音上区别不大,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声调。而推广义务教育的老师大多数是“速成”,高小毕业直接考师范,或者大部分是所谓的“民办教师”,没接受过系统教育。这些老师本身的语言功底就有限,再加上为了方便教小学生,于是对于两者的区别不加细究,简单的从声调的变化对两者进行一一对应,“学生腔”的形成也就不难理解了。教育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扭转。

5928510552021-07-22 09:26: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一 量词
农业社会跟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模糊与精确的差距。实际上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人,尽管生活在信息时代,思维仍然是农业时代的。比如生活当中,对于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常识性的东西,喜欢用“那说不准”、“那不一定”等模糊语言的,就是没有适应工业和信息社会的工业化所要求的,精确的特点。
举一个小例子。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你说三千公里,或者五千里地,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差距不是很大。如果在一条河上建造桥梁,你仍然用“一里多地”这样的模糊词语,而不是精确到今天的毫米,那造出来的桥会是什么样?科技的发展,对于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四五十年前做的机器零件,误差一两毫米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今天的不少精密仪器来说,误差0.1毫米,可能就是致命的。
秦统一了度量衡,其目的是为了便于统治、收税。所以,统一的度量衡,其适用范围,基本上限于官府。民间的老百姓,因为没几个认识字,日常的各种活动,也不需要那么精确。因而平时使用的度量衡单位,仍然是模糊化的,与官方所使用的统一的、精确的有所区别。这样的模糊量词,一直沿用到三四十年前,现在还有不少老人喜欢用,不过,年轻人可能就不怎么听得到、用得到了。

1,长度单位。
秦统一后的长度单位,寸,尺,丈,等等比较精确的单位,百姓只有在盖房子、做家具或者做衣服等时候才能用得着。日常所用的,基本上都是不怎么精确的模糊量词。比如指,拃,步,托等等,这些都属于模糊量词的长度单位。
指。指的是一个人手指横着的宽度,小于寸,而大于今天的厘米。
5928510552021-07-22 12:27:2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小的时候,公社食品站到农民家里收猪,就会用手指扣猪的背部,判断猪肉肥的膘厚度,决定收猪得得价格。肥膘越厚,价格越高。等级最高的是五指膘,也就是猪肉肥膘的厚度,有成年人手掌那么宽。在普遍使用瘦肉精养猪的今天,这样厚度肥膘的猪肉,大概只有部分喜欢用猪油做菜的南方人,还会购买。除此之外的所有人,尤其是大城市的,见到五指厚的肥猪肉,怕不是要目瞪口呆了吧。
对于农业时代的生产来说,雨水,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恐怕要在所有要素中,排在第一位。尤其在播种之前,需要老天爷垂青,下不太大的中雨,或者小雨。农民对雨量的大小,不会像今天的天气预报那样,精确到降雨量多少毫米。大家普遍使用的,是降水量能润湿多大厚度的土层。而计量单位,一般就是用“指”来表达。比如一指二指三指,一般属于小雨,是不能播种的。只有当土层被浸湿到二十厘米左右,达到铁锹那么深,才算是下透了雨,可以翻地播种了。具体一指可以相当于多少厘米,是因人而异的,手指小的,不到一厘米;手指宽的,一厘米多一些。
5928510552021-07-22 15:09:0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拃。
拃,指的是一个人大拇指和中指伸展开的长度。拃的长度,大于五指而小于一尺。正常人的一拃,大概有今天的十五到二十厘米左右。没有尺子在手边的时候,一般人通常会这样来量长度,或者高度。农村家庭做鞋之前,需要先用纸做出鞋底的模子,叫鞋样。鞋样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一般都是用“拃”量一下,大概是一拃零几指,或者稍大一点就可以了。
拃的长度,同样会因人而异。不但决定于人的手指长短,还决定于手指的伸展程度。身高的大小,对于拃的长度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身高一米五的人,一拃也就十五厘米左右;而一个身高一米九的人,一拃,可能就有三十厘米,甚至更长。这,充分体现了这种计量的不精确的特点。
步。
就是一个人正常走路迈的步子,大于尺而小于今天的米,更小于丈。一般在村里量田地的长宽,不需要特别精确的时候,会用这样的方法。生产队的时候,分地里收割完剩下的庄稼茬子,小队会计都是用步来量长短。当然,部队的队列里,对于步,有相对精确的规定,每步75厘米。每一个个体,把步子控制在75厘米,并不是很容易。但是一旦进入队列里,所有人集合在一起的时候,步子的长度变得非常精准,尤其是阅兵的时候。这,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庹。
这个字的读音是——托,指的人伸展开两个胳膊的长度,也就是今天说的双臂臂展。一庹的长度,基本上相当于人的身高,介于尺与丈之间,大于今天的“米”。庹其实是大于步的,但是一般需要量的长度不在地面,而是距地面有一定高度,用步子量不方便的地方,可能以房子、墙壁,或者木头等的长度为主。
因为人有高低胖瘦,所以这些模糊量词,所表达的长度或者高度,会有所差别,有的时候还差别比较大。但是在实际使用当中,这些模糊量词都基本上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我,也就是说话者,所以并不会引起很大的歧义或者误解。
5928510552021-07-23 08:17: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同时,模糊量词所表达的内容,往往是并不需要那么精确的东西。比如今天下雨,一般老百姓问下了多少雨,他并不需要精确地知道,今天的降水量有多少毫米。一般问的人,只是为了知道土地的墒情,或者出行对道路的影响。因此,问者所得到的答案,是模糊不精确的。这个时候,有人回答“二指雨”,或者“一拃”,或者“下透了”。这样,问的人,也就基本上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
同样的模糊量词,在使用当中往往有所区别。比如指,更多用于高度、深度,而一般不会用于说明长度;拃,即可用于高度深度,也可用于长度。步,托,多用于长度。在高度和深度上,超过了拃,一般用腿的高度作为单位:膝盖高,半人高,一人高,一房高,一树高,等等。长度方面,则会用拃,步,庹,丈,等等。如果再长一些,一般用一节地,或者几节地。具体一节地有多长,没有人能说得很清楚,说七八十米也可以,一百多米也行。如果长度再长一点,就会用“里”来表示。
不过,那时候说某地到某地多少里,一般也不是特别精确。比如,五里地、七里地、九里地,这样的距离一般很难听到。更多人容易接受的,是一二三四,六,八,十这样的距离。超过二十里的话,就会更模糊,一般也就是用二十多、三十多、四十多等比较模糊的、近似的表达方式。如果你听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九十八里地,显然,说话者是个没有生活经验的人。
5928510552021-07-23 11:16: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度量单位。
量,指的是体积,用在生活当中,主要是指容积。一般老百姓家里,主要有两种:升、斗,所谓“升斗小民”,意思是,比升斗更大的,老百姓家里用不着。比升斗更小的,对老百姓没有意义。
斗。
一般人可能都知道斗是什么形状,就是一个由四面梯形的木板组合起来的,下面大上边开口小的容器。这个容器的下边框,长度超过一尺半,上边框长度大概一尺,整体高度可能有三十厘米。一般来讲,一斗粮食十五斤左右。当然,这只是我根据以前自己家里用的斗,猜测出来的大小。其实,故宫里应该有政府(不确定是哪个朝代)规定的标准件的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参观。
升。
形状像个倒放的斗,上边大下边小,开口在大头。今天的一升,与从前的一升,容积是相等的。我小的时候,家里的升主要用来从面缸,或者面口袋里挖面出来。白面也好,玉米面高粱面也好,用升从其它较大的容器里边挖出来。那时候家里人口多,做一顿饭需要的粮食比较多,所以一般是以升为单位。而斗好像用处不太大,平时根本没人用,但是几乎每家都有,大概是很早之前留下来的。
当时家里老人说过,一升面大概有二斤,其实一般来讲并没有二斤,也就一斤半多一些。当然,面的比重,应该是比粮食要大:十升一斗,十斗一担,所以一斗大概有十五斤,一担大概一百五十斤左右。当然,具体多少,有个比重问题,不同的粮食,粮食的干湿程度,都会影响到重量。而担,更是没有固定的形态,我猜测应该是一担挑两个竹筐,而竹筐的大小,不像升斗那样,可以用卡尺做的那样精确,属于更模糊的量具。
5928510552021-07-23 14:23:5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古时候,一旦有哪个大臣,或者贵族,借给老百姓粮食,大斗出小斗进的,会被认为是收买人心,狡兔三窟的孟尝君,就属于这一类。而一旦大斗进小斗出,就会被认为是盘剥百姓,刻薄寡恩。可见,斗,在古时候农业时代的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928510552021-07-23 16:52:5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斛。
“淋尖踢斛”的典故,相信很多人都会知道。明朝的税官为了多收到粮食,把装满粮食的斛踢一脚,让上边的粮食落下来。这落下来的,就成了税官们自己的小金库。斛,担,主要是官府所用,所以一般老百姓家里用得少。斛我没见过,应该主要在官仓使用,建国后已经见不到了。一斛所能容纳的粮食,跟一担相等。用来组成担的,应该是两个竹筐,竹筐比较大,编制比普通的荆条要细密,一个竹筐的容量应该是五斗,也就是五十升。

在民间语言当中,还有更为模糊的表达体积的量词。毕竟,升、斗等都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单位,虽然不那么精确,相对于普通村民来说,仍然是比较精确的。农民对于体积容积的描述表达,仍然和长度一样,更多的使用自己身体的某部分来实现。这样的量词有捏、把、掐(捧)、抱这样几个。一般来说,捏少于把,把少于掐(捧),掐少于抱。
捏。
指的是人的拇指与食指两指,或者再加中指三根手指合在一起,所能留住的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的物体的量。一般特指拇指与食指,或拇指食指与中指合在一起。比如,捏一捏盐,捏一捏面等等。一捏具体有多少,需要看手指的长度、宽度和动作来决定。还有,也要看所捏住的物品的状态,一般来说,粉末状的一捏,少于颗粒状的一捏。
把。
指的是人的五指合在一起,或者手掌手心向上伸展开并微向上拱起,所能承载的容量。如果说“抓一把”,一般是说五指合在一起,这时候手心的方向不重要;“装一把”,一般指的是手掌微拱所能装载的量。当然,对于不同的物体,“把”的具体量会有很大变化。抓一把,如果是粉末状物体,会比颗粒状少很多,颗粒越大,一把的量就会越大。如果抓的是长条状物体如草,刚割下来的麦子,则体积会更大于颗粒状物体。如果是柔软物体如棉花,线绳,就又会有变化。所以,这种以自己身体部位作为量器的模糊量词,表达的数量是很有伸缩性的。
5928510552021-07-25 11:01:5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掐、捧和抱。
这是三个人的动作,形成的量词,特点是都需要两只手,所不同的是,掐抱的是柔软或条状物体,捧的是粉末或颗粒状物体。
掐一掐的动作是,双手五指尽量分开,然后两手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掐的主力,是十根手指,扣合在一起。这一点,和用作动词的“掐”,是不同的。男女青年打情骂俏,拧一下,掐一下,那都是动词,不是量词。
如果掐的时候,展开的十指不合在一起,而是两手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那就是另外一个动作:抱。对于柔软的,或者长条状的物体来说,抱“一抱”所能容纳的,明显要多于“一掐”所能容纳的。
粉末状和颗粒状的东西,是没办法抱的。一抱所描述的,只限于长条状,或者柔软的物体。至于一抱具体有多少,那是没办法描述的,想知道的话,可以自己试一下。找一个有竹竿或者稻草的地方,尽自己的最大力气,张开双臂,然后合起来,看看到底能抱起多少。
当然,这里的抱,也是量词,大多用在柴草等日常生活用品方面,跟歌曲《抱一抱》说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捧。
相对掐和抱来说,做捧一捧的动作时,手掌的所有指头是并拢向上的,并拢的越紧越好。因为,捧的,一般都是粉末或者颗粒状的物体,手指不并拢的话,粉末就会从指头缝里漏掉。双手手掌并拢后,两小指紧贴,两只手掌呈一定的角度向上展开,所能容纳的量,就是一捧。两只手掌所形成的“一定的角度”,也随着物体的不同而变化。一般来讲,物体的颗粒越大,两手掌之间的角度也越大,直到成为一个平面。
关于捧,村里有个小笑话:跟我岁数差不多的一个姑娘,父母没文化,给孩子起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捧,小名小捧。开始上小学了,老师写出她的名字,同学认不清,都叫她“棒棒”。一直到今天,还有人这么叫,一直把姑娘叫成老太太。
5928510552021-07-25 12:43: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掐、捧和抱。
这是三个人的动作,形成的量词,特点是都需要两只手,所不同的是,掐抱的是柔软或条状物体,捧的是粉末或颗粒状物体。
掐一掐的动作是,双手五指尽量分开,然后两手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掐的主力,是十根手指,扣合在一起。这一点,和用作动词的“掐”,是不同的。男女青年打情骂俏,拧一下,掐一下,那都是动词,不是量词。
如果掐的时候,展开的十指不合在一起,而是两手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那就是另外一个动作:抱。对于柔软的,或者长条状的物体来说,抱“一抱”所能容纳的,明显要多于“一掐”所能容纳的。
粉末状和颗粒状的东西,是没办法抱的。一抱所描述的,只限于长条状,或者柔软的物体。至于一抱具体有多少,那是没办法描述的,想知道的话,可以自己试一下。找一个有竹竿或者稻草的地方,尽自己的最大力气,张开双臂,然后合起来,看看到底能抱起多少。
当然,这里的抱,也是量词,大多用在柴草等日常生活用品方面,跟歌曲《抱一抱》说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捧。
相对掐和抱来说,做捧一捧的动作时,手掌的所有指头是并拢向上的,并拢的越紧越好。因为,捧的,一般都是粉末或者颗粒状的物体,手指不并拢的话,粉末就会从指头缝里漏掉。双手手掌并拢后,两小指紧贴,两只手掌呈一定的角度向上展开,所能容纳的量,就是一捧。两只手掌所形成的“一定的角度”,也随着物体的不同而变化。一般来讲,物体的颗粒越大,两手掌之间的角度也越大,直到成为一个平面。
关于捧,村里有个小笑话:跟我岁数差不多的一个姑娘,父母没文化,给孩子起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捧,小名小捧。开始上小学了,老师写出她的名字,同学认不清,都叫她“棒棒”。一直到今天,还有人这么叫,一直把姑娘叫成老太太。
5928510552021-07-25 12:44:0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3,衡量。
度量衡当中的衡,指的是斤两等单位,属于精确的量词,今天仍然在用。当然,相对于当时用的工具来说,这些斤两等单位并不是很精确。但是,总比把、掐等精确多了,毕竟,能得出这些重量单位,所用的工具,还是相对精准。只不过,可以实现人为操作,让他们变得不那么精确,而已。
称。
说衡属于精确量词,当然是相对来说。比如中国最早的称,用的是杠杆原理,称量出来的重量,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是多方面的,比如,拴秤砣的绳子,粗细就可以影响到最后的结果。看绳子的前边,和看绳子的后边,有的时候得出的结果差别很大。尤其是相对贵重一些的物品,差上一两,就会差不少钱。普通的称,秤砣是用麻绳拴着的。麻绳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散开,散开以后,就可以被过称的人利用。
除了绳子,秤杆的高低,也会影响到最后得出的数据。民间对于卖东西的小贩,经常会开玩笑说:小心点,别砸着脚面。意思是,秤杆被秤砣压得太低,可能定不住砣掉下来,落到过称的人的脚上。这样,是不一定能反映出物品真实的重量的。

相对应的,小商小贩,一般比较喜欢“玩秤杆”。如果是卖东西,他们就千方百计让秤上的东西显得多,买东西就反过来。玩秤杆的手法五花八门,除了上边说的绳子,和秤杆的高低,还可能有许多。比如利用风力,利用秤杆上的定盘星的位置,改变杠杆两边的距离等等。
中国有一句俗话: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这句话反应的就是玩秤杆这种现象。延伸开来,“大斗进小斗出”,“淋尖踢斛”等等,是“玩秤杆”的变种。

约。
约,本身并不是量词,而是一个动词,因为是跟杆秤相伴而产生的,所以放在这里说。由于杆秤对于称量结果的不精确性,衍生出了一些另外的词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约”。约,我们这里读作“妖”,一般上称称,都说约一下。与此相联系的,汉语当中的“大约”,“约等于”等词语,肯定是跟这个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5928510552021-07-25 14:34: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定盘星。
定盘星,是杆秤上零重量的时候,杠杆前后能够平衡的点。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片尾曲这样唱: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对于称来说,定盘星很重要,就是整个称的核心。定盘星定的准,称才能称得准。如果定盘星的位置变了,就会使称称出的重量,不是偏大就是偏小,失去了称本来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定盘星就是称重量的标准。
有的商贩会制作称,在平时的商业活动中,会做出定盘星位置不准的称,是为假称。当然,假称的制作,一定是对自己的商业活动有利。卖东西的时候,和买东西的时候,用定盘星位置不同的假称,从而起到卖给别人的少,或者从别人那里买到的多这样的作用。
秤砣。
村里的谚语说:秤杆离不开秤砣,老头离不开老婆。不管多大的杆秤,必有与之相对应的秤砣。秤砣的作用是,通过杠杆的一端,与杠杆另一端被称的物品平衡。
一般的杆秤秤杆上,会有两个平衡点。这两个平衡点上,各自固定一个铁钩,铁钩拴上绳子,称重的时候提起绳子,绳子两端分别是秤砣和被称重物品。秤砣与被称重物品平衡时,被称重的物品的重量,通过秤砣显示出来。没有秤砣的杆秤,是没法称出物品的重量的。换了秤砣的杆秤,秤出的物品的重量会失真。所以,换秤砣,也是玩秤杆的方式之一。
一般来讲,被称重的物品重量低于秤砣重量时,平衡点距离秤砣近,距离被称重物品远。相应的,被称重物品重量大于秤砣重量时,平衡点距离秤砣远,距离被称重物品近。也就是说,秤杆上的力臂,是随着被称重物品的重量而变化的。秤杆上下两个方向上,所标识的重量,也是随力臂长短而变化的。说起来很复杂,用杆秤的人对此却心知肚明,得心应手。所谓“秤砣小,压千斤”,只要秤砣一端的力臂足够长,用杆秤可以称量很重的物品。最大的杆秤,能称出几百斤物品的重量,只要能有人帮着把被称的物品提起来离开地面就行。
戥子。
戥子是比普通杆秤更为精确的杆秤,一般用来称银子、药材、油等较为贵重,需要精确到“钱”以下单位的物品。一般人都知道“斤斤计较”这个词,说的是普通的称。用戥子称的物品,需要精确到钱以下的单位,有分、合等,比今天使用的重量单位“克”,还要小。所谓小而精,戥子,比一般的杆秤小,秤砣重量低,秤杆细,秤杆上的刻度单位更小,也更精确。
5928510552021-07-25 16:33:4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磅秤。
限于人能抬起来的重量,杆秤能称出的重量,撑破天也就几百斤。重量再大一些,要使用磅秤来称。
磅秤,也属于杠杆原理的称,只不过,磅秤称东西,不像杆秤那样,需要把被称重的东西提起来离开地面。磅秤整体是金属制作,有一个铁板做的平台,离地面很近,要称重的时候,把被称重的东西放在平台上。通过一系列的力臂变换,平台上物品的重量,最后被磅秤最上端横着的称重臂上的砝码显示出来。称重臂上有刻度,显示不同的数字,砝码在称重臂上吊挂,可以拧紧拧松,拧松的时候砝码可以沿称重臂左右移动。同时称重臂的远端,被一个方框限制住,让称重臂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又不会因活动范围过大损坏磅秤的金属零件。砝码拧紧的时候,砝码就被固定在称重臂上某一位置,主要是放置在移动磅秤的时候砝码乱动受到损坏。
磅秤的砝码,不是一个而是五六个一套,对应各个级别的物品重量。被称重物品重量在50斤以下的时候,直接横向移动磅秤的砝码,使得称重臂离开支撑点在空中平衡,就可以称出物品重量。一旦物品过重,砝码悬起来落不下来,就往砝码的支撑杆上加别的砝码,一直加到称重臂能落下来。
生产队的时候,磅秤的应用比较广泛,最多的时候,是称重大袋的粮食。那时候装粮食的口袋,是织的比较厚的布缝制成的,装满了大概一米高,直径四十厘米左右的圆筒。这样的粮食口袋,扎伤口,一个壮劳力扛起来不费力。但是要想用杆秤给它称重,就比较困难。用磅秤,就简单直接多了。
天平。
由于杆秤称重,具有不精确的特点,一些特殊行业发明了天平。天平,运用的是等距离杠杆,能称出的重量有限。天平使用的砝码,就是当时的标准重量。天平比杆秤,在称重方面,受到的各种干扰小,玩秤杆的空间有限,显得更为准确。
度量衡的各种单位,每个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国家标准。这不同的国家标准,就是由每个时代的标准不同造成的,基本上都带着政府盘剥百姓的痕迹。所以,从历史上看,几乎每个朝代,尺寸斤两,都不尽相同。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度量衡的国际标准,恐怕早晚有一天,会将中国独有的这些词语完全淘汰掉。
5928510552021-07-27 08:16: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模糊量词的数量并不是太多,大多是和比较落后的农业生产关联紧密,应用范围,可能也就限定在不识字的农民群体。
二 名词
名词,相对于模糊量词来说,要多出很多。这里并不是要编字典词典,只能是想起什么来写什么,一时想不起来的,以后或许会通过别人的提示想起来。所以,尽量按照比较系统的方法进行分类,科学不科学,就谈不上了。
古人敬天地,所以在回忆的时候,我准备先从涉及到天地的词汇开始。
(一),天地。
老天爷,天爷爷。
不管古今,都有老天爷、天爷爷这样的说法,这反映了人类对于上天的敬畏。人们经常用的感叹词“我的天”,就是对天爷爷的简化。在古人的认识里,大概,天不仅给人们提供了阳光,也提供了雨水,足以让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所以,老天爷、天爷爷这样的尊称,给予了“天”足够崇高,与祖先相当的地位。
不但中国人,外国人同样如此。英语当中的God一词,现在很多翻译都翻译成“上帝”。我想,这都是书面语言的需要。对于英语国家当中没有文化的普通百姓,god一词,跟中国民间的“天爷爷、老天爷”,应该是同样朴素的,对于上天的尊称。因为,上天不但给中国人带来了阳光雨露,带来了空气呼吸,供养了中国人,同样也给全体地球的人类带来了这一切。所以,对于“天”,人们怀着尊敬和敬畏,是必然的。
同时,如果按照英语的发音,God,音译成汉语,就是“高的”。这个世界上,最高的,不是老天爷,还能是什么?
5928510552021-07-27 13:12: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地奶奶。
与天爷爷、老天爷相对的,是地奶奶,都是一样的尊称。
农业时代,对于能够为人类提供食物的大地,人们是非常恭敬的。各个国家的神话传说当中,几乎都有地母之神。大地之母,带来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包括食物,包括水。没文化的农民,不会文绉绉称为地母,简单的以地奶奶称呼,说明了人们对大地的感恩之情。
不过,地奶奶这样的称呼,今天已经不见了。尊称的消失,跟人们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如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农业的作用,好像已经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这一点,从大多数的人对天地的态度,可见一斑。尽管网上有不少理性的声音,提醒政府和人们,需要重视国内的粮食安全,可是这样的声音,好像离大多数现代的国人,非常的遥远。
天爷爷、老天爷。不但中国人这么称呼,外国人也是同样。今人没有古人那样敬天,不再这样称呼,但是不管是从文学典籍也好,还是人们的日常用语也好,最起码今天的人还知道,这里就不过多的啰嗦了。对于天上有的东西,尤其是离我们比较近的太阳月亮,从前的说法,现在已经不怎么用了。
老爷儿。
从一个新加坡的英语教学视频当中,听到一首歌,第一句是:太阳公公起床了。看来,有华人的地方,大家对太阳的称呼都差不多。
由于地域的原因,我们这里,虽然不是把太阳叫成“太阳公公”这样文雅,但是说出来的意思差不多,叫:老爷儿,北京土语也是这样说。我估计,北方人和南方人,在很多语言上的差别,就是这样形成的(没有仔细考证,从零星知道的语言猜测)。不管在什么场合,人们直接把太阳叫“太阳”的,很少。不管是“公公”,还是“老爷儿”,说明人们对太阳的尊敬,看来不仅仅限于北方方言。这样的称呼,没有查到是从什么时代开始的,但无疑,表达了人们对阳光给人类所带来的一切的感激之情。人们的日常起居,生产,离不开老爷儿:出行,更离不开老爷儿;冬天没事了,家里没有取暖设备,集体蹲墙根儿晒老爷儿。
古人没有钟表,对于现在的人“几点了”这样的问题,一般都会问:嘛时候了?被问到的人一般会抬头看看天,回答:老爷儿一丈高了,或者,老爷儿正晌伙了。老爷儿一丈高,相当于现在的七八点;正晌伙,相当于中午十二点。当然,不同季节时间是不同的。
5928510552021-07-28 08:24:0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月姥娘。
与老爷儿相对的,是月姥娘。
月姥娘,跟“月老”,应该没有太大关系,不过是以前的人对于月亮的一种尊称。因为相对于太阳,月亮被称为太阴——既然太阳是爷,那太阴就被尊称为“姥娘”,相当于南方人所说的外婆。意思是不管太阳月亮,反正是在天上的,都比人高两辈儿。当然,月老娘的称呼,似乎在老太太和儿童之间用的更多一些,成年男人女人用到的时候不多。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又说,衣食住行。人活着,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条件。而农作物的生长,自然离不开太阳。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历法,更是离不开太阳也离不开月亮。几千年来,中国的农村一直使用太阴历,即使今天公历已经在中国使用了上百年,农村人还是习惯用阴历。比如赶集,比如看节气,结婚看日子,基本上都是是用阴历的日子。虽然阴历并不完全是太阴历,但是总起来说和太阳月亮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5928510552021-07-28 09:39: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二)祖先。
中国人,敬天敬地敬祖宗。看来,除了天地之外,就属祖宗最大了。这几十年,人们对长辈的称呼,倒是没多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外来语言的介入,有不少原来非常明确的关系称谓,有模糊化的趋势。
我们村曾经有个笑话,说的是某个人不会排辈,对于父亲的姑姑,知道叫“姑奶奶”,但是对于姑奶奶的丈夫,却不知道怎么叫,想当然的称作“姑奶夫”。这种想当然,之所以成为人们的笑柄,源于亲戚关系的简单化。
近几十年,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受到了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亲戚关系,有越来越简单的趋势。许多以前时代关系非常密切的老亲,来往的越来越少。其中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人口代际的延长,其次是家庭人口的减少。以前大多数人都能分得很清楚的祖辈人,比如“姑爷爷”与“姑老爷”,“舅爷爷”与“舅老爷”,“姨爷爷”与“姨姥爷”等等,在现在的人听起来感觉好陌生,亲戚关系好远。
5928510552021-07-28 12:25:2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爹娘。
除了对祖辈,人们对父母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父母的称呼以爹、爷与娘为主。我小的时候,在村庄里,感觉“爸妈”这样的称呼非常的城市化,洋气。在农村,把自己的父母称为爸妈,是会被人耻笑的。不知道爸、妈这样的称呼,是从哪里传过来的,反正在八零年代以前并不流行。相应的,有些现在普遍应用的词汇,比如“吃奶”,在我们这里称为“吃妈妈”,有的地方称作“吃娘娘”。
延伸到对周围岁数较大的人的尊称,比如“老太太”,以前在村里没有人这样叫。在我们这里,“老太太”,是对于刚出嫁的小媳妇的专有称谓,没错,就是指的刚刚结婚的。对于现在人们普遍所熟知的“老太太”这个含义,我们称为“老妈妈儿”,另有一些地方叫做“老娘子”,还有的地方叫“老奶子”。总之,这些对上辈人的尊称,就在这几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以前的人,普遍结婚比较早,家庭成员之间年龄差距小,与较远距离的外界接触少,所以家庭观念和亲戚观念都比较重。古时候大家庭很多,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的,都不是少数。而现在,代差年龄,从以前的十五六岁增加到二十五六岁。接触外界的距离,从几十里增加到几千里之外。相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地球的变小,传统的家庭观念正在加速被淘汰,语言的变化,会更多的带有国际色彩吧。
我刚记事的时候,村里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称呼“爹娘”的,居大多数。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对自己的父母叫一声爸妈,是要受到人们耻笑的。除非父母在城里上班的,才会叫“爸妈”。看来,爹娘的消亡和爸妈的兴盛,跟是否有吃“商品粮”的工作,应该是有一定关系的。虽然,在今天,商品粮不管是从名称,还是实质内容,都已经消失了。
不过,再早一点,城里人,应该也是以爹娘的称呼为主。这一点,在一些电影里,能看得出来。那时候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样板戏里边,也是管父母叫爹娘的。估计是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村人见到的城里人不断增多,“爸妈”这样的称呼,不断被农村孩子模仿。或者,农村人能找到工作,成为非农业的人员增多,跟城里人学习的机会增加,爹娘这样的称呼,才逐步被爸妈所代替。
5928510552021-07-28 15:54: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三),穿衣
1,衣服
现在的人,对于身上的穿着,基本上用一个词概括:衣服。我小的时候,我们那里并没有“衣服”这个称谓,身上穿的,统称为“衣裳”。衣裳和衣服,细考起来,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的。衣裳的裳,指的是现在类似裤子一类的衣服,是名词。而衣服的服,本身是“穿”的意思,是动词。
衣裳和衣服,哪个更科学合理,恐怕没有人能说清,只是当时的人的语言习惯。形成这样的习惯,我感觉最主要的是当时的书面语言的引导,即“普通话”的示范作用。

伴随着“衣裳”一词,一起消失的,还有一些具体的衣服形式。比如长袍,大褂,棉猴,大氅,斗篷,披风等等。
这几种衣裳,现在,基本上被“大衣”、“风衣”这两个词所代替,说明都是宽大的长衣裳。细究起来,几种衣裳,还是有些许区别的。比如长袍,指那种能长过膝盖的长衣服,有棉、夹、单几种形式。大褂,就是指单的长袍。
这里的夹和单,是有区别的。“夹”,一般指的是双层或者多层,层与层之间没有添加保暖物品的,这点区别于“棉”。“单”,就是指只有一层,布料可厚可薄。
棉猴,棉猴的帽子和上衣连为一体,轮廓很像一只俏皮的小猴子,是小孩子常用的过冬棉衣。
大氅,外套,大衣。常见于小说中描写古人衣着。披在肩上的一种服装,今北方人称大衣为“大氅”。
我小的时候,一般小孩子穿的大衣带帽子,叫棉猴。大人穿的大衣不带帽子,叫大氅。
斗篷,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形如斗,故称斗篷。北方天冷时幼儿穿的一种带有帽子,但没有袖子的外衣,也叫斗篷。
披风,跟斗篷类似。区别是,小孩子穿的,一般叫斗篷,大人穿的,一般叫披风。
5928510552021-07-29 08:28: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除了比较长大的外衣,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现在不常见的衣服,比如“袄”,现在基本上也不怎么用了。从百度百科查到的,袄字的意思是,有衬里的上衣:夹袄,棉袄,皮袄。也就是说,只有双层以上的上衣,才能称为袄。从我们村往西,十几里地出去,发音就跟我们村不一样了。他们那里,在袄(袄)的前边加了一个n,变成了(nao)脑,还经常被我们笑话。
单层布料的上衣,不能叫袄,只能叫“小褂”,或者单衣,或者叫衫。我们村里,把单的内衣,叫衬衫。外衣,叫布衫,口语称为布衫子。现在,基本上没人这么叫了。

相对于上衣的丰富多彩,裳就简单很多了。那时候的裤子,基本上就是棉裤、单裤、裤衩这么聊聊数种。当时的农村来说,棉裤基本上是作为里外一体来穿,棉裤外边没有其它的外套。随着季节的变化,厚棉裤换薄棉裤,薄棉裤换成夹裤,夹裤换成单裤,最后换成裤衩。

这个“夹”字很有意思,现代人基本上没有见过这种做法。一般来讲,“夹”衣服不管上下身的,都是双层合在一起做出来的。这两层的布料,并不是现在的大多数外套一样,有外衣有衬里。夹,是两层较厚的布料缝在一起,没有外和衬的区别。所以,不管夹衣还是夹裤,都比单的要厚很多。整体厚,每一层所用布料,也要比单衣要厚实。
我们这里的发音,跟普通话稍有区别。比如单裤,在我们村,称为“当”裤,其实字还是“单”。村里有一句土语歇后语:白当裤子,弄不清。在丧礼上,一般关系比较近的女人,是必须穿上一条白色的单裤子的。这白色,不能染上东西,弄成青色。一旦染上东西变了色,就不能再在葬礼上穿了,否则就会显得不尊重,不懂礼。所以叫“白当(单)裤子,弄不清”。
5928510552021-07-29 14:41: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