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严肃论文,每日更新)

楼主:振古如兹 字数:1771477字 评论数:1297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yuqianger网友:
你的问题击中了这篇文章的一个软肋。这样的软肋在全文中还有几处,这一个是目前已经贴出来的这一部分中最大的。这几天一直在等,你这一拳打来,反倒不心跳了。
这是一个三言两语根本没法说清楚的问题。今天白天有事情,先简短回答如下,下午、最迟晚上一定努力,试试看能不能说清楚。
先重申两点常识:古代兵制和传统所有制、主要是土地制度联系在一起;古代兵制又和等级制、主要是贵族制联系在一起,最初的当兵打仗是贵族的事情。
古代战争大量的人员消耗迫使兵制逐渐脱离了所有制和等级制的束缚,就出现了募兵制。这一点和美国南北战争推动了解放黑奴有些相似。
最早、最可靠的募兵制的记载就是在汉武帝时期出现的。你的记忆、问题都是对的。
但是,后来又有反复。直到唐朝才稳定的转向募兵制。
先说到这里。晚上或下午再说。
谢谢。
振古如兹2009-08-28 09:05:1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9、隋文帝杨坚如果通过时空隧道来到宋以后的任何一个皇朝,会如何对待北周小皇帝?

杨坚(541——604)原为南北朝时期北周皇朝的世袭隋国公。他的女婿、北周宣帝是个纵情享乐型的君主,二十出头便传位给七岁的儿子、当起了太上皇,把天下的乐子享用尽了,二十二岁就一命呜呼。他这位女婿同时有五位皇后,且尤其对他始终高度警惕,曾经突然派人把他召进宫来,准备根据他的表情是否异常决定杀不杀他,还曾经明确告诉杨皇后要族灭她的全家,甚至逼着杨皇后自杀,多亏他的老婆跑到宫中认罪自责、叩头流血,才躲过这一劫。

杨坚后来能够改朝换代,最主要的一步是在宣帝死后成为辅助幼主的大丞相、总管内外军事。给八岁的小皇帝当丞相还兼总管内外军事,他就是事实上的皇帝;大权在握后,又名正言顺杀掉阴谋反抗者、理直气壮镇压公开反对者,便成为地位非常巩固的事实上的皇帝。

在这里,让我们把事情停下来做一个假设:如果通过时空隧道把杨坚请到六七百年以后、宋以后的任何一个皇朝,接下来,他会如何对待小皇帝呢?

最大的可能是殚精竭虑、忠心辅助,待幼主长大后恭恭敬敬将权力交回。自己呢,最好的可能是落得个张居正的下场,死后被全盘否定;一般的可能是鳌拜那样的下场,等不到死就被关起来;最遭的可能是不得善终,死在自己看着长大的小皇帝手里。

幸好,杨坚生活在两汉至两宋之间,这一时期的中国和后来的中国全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判若两个社会。最主要的区别是,古代中华文明仍然处在上升时期,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尚未完全依照君主的要求改造、规定好,人们的大脑尚未完全被植入的程序控制起来,尚未完全进入依照设计程序运转阶段,还较为活跃、还有进取、创新精神。表现在君臣关系层面,人们所奉行的还不是“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而是“君使臣以义,臣事君以忠”。

杨坚在观念上,显然不认为自己只能为小皇帝打工,而是将当时的局面看作历史赋予的机遇,认为自己完全有资格承担更重的历史责任,决心争取挑重担。

这也就意味着,当时的朝代更迭模式和后来不一样,社会能够接受这样的取而代之。

同时也意味着,当时的儒家思想也和后来的不一样。杨坚是严格意义上的儒家子弟,他是东汉著名的学界领袖、“关西孔子”杨震的嫡系后人,就是那个自己不做官、但能批量推荐自己的学生做官的杨震,就是那个五十岁之前坚持不做官、五十岁之后直接做大官的杨震,就是那个“四世三公”家族的先祖杨震,也是那个以“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为理由拒绝门生贿赂的杨震。

于是,历史上杨坚接下来的真实做法是:实至名归,轻而易举登基称帝,代北周自立,是为隋文帝。

由于他早已经大权在握,多数开国皇帝登基之后才能做的事情,他事先就做了,并做得很好。登基之前对反抗者的镇压,一共只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就全面胜利;登基之后则风平浪静、水波不兴。总体看,可谓是温文尔雅的政变。

杨坚代北周自立,其实是这种政变的最后一次上演,有大量经验可资借鉴,整个更迭过程格外炉火纯青、驾轻就熟,社会发展几乎没有任何中断。所以,隋朝存续的时间虽短,但政绩斐然,影响深远。可惜,也就为隋炀帝提供了肆意挥霍的条件,又很快就断送了乃翁基业。

振古如兹2009-08-28 16:17: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yuqianger网友:
咱们继续讨论你的问题。
秦汉至中唐的兵制,大致经过世兵制、征兵制、府兵制这样几个阶段,大体类似义务兵役制。
但是又不是那么绝对,其中确实有实行募兵制的阶段。最典型的在西汉。汉对匈奴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兵力不敷使用,直接催生了募兵制。不仅募兵制,盐铁官营、开征财产税(算缗、告缗),也是这场战争催生的。你的问题是对的。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和兵制并非非此即彼的对应关系。自带资粮的兵也需要国家输送粮草。例如秦朝时,军中有“稟衣”制度,主要是面向奴隶、罪犯等“不能制衣者”,非奴隶、罪犯还是得自备衣物、钱币。
汉武帝竭泽而渔,是特殊情况,随后,还是回归了强制性的义务兵役制。但正常情况下,数量并不多。东汉时,首都警卫部队只有数百人。庞大的常备军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中唐以后实行募兵制,也是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
你说得很对,不完善的募兵制确实是五代朝代更迭频繁的直接原因。
我了解的也不是很透彻,所以文中也说得不透,眼下也只能说这些。
谢谢关注。欢迎继续指正。

振古如兹2009-08-28 20:25: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楼上网友:
杨坚、李渊、宋太祖也能算是民族英雄。我赞同这一观点。
上一个帖子的问题,一句话还真不好回答。我得想想,明天再说吧。谢谢关注。
振古如兹2009-08-28 23:09:0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请还历史真实网友:
我想了想,你的上一个问题,还是没有办法作简短的回答。这篇文章以目前的提纲看共有60多个小节,就是展开论述君主社会朝代更迭的三种模式、六个版本的。还是我慢慢写,你慢慢看吧。感谢关注。
你的问题中包括了皇位继承问题。皇位继承和朝代更迭虽然同属权力更替范畴,但还是有区别,尤其是在中国君主制度历史上。
你想一想,是不是?
振古如兹2009-08-29 09:13:3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0、从隋追溯到两汉,这一期间朝代更迭的主要方式是温文尔雅版的政变

由隋上溯,南北朝的朝代更迭过于琐碎,在随后的列表中介绍。

南北朝之前是两晋。司马氏政变经历了祖孙三代、四人、十七年时间。从249年开始,司马懿发动兵变夺回军权;251年,司马懿死,其子司马师继任大将军,掌握曹魏军政大权;255年,司马师死,其弟司马昭继任大将军,自称晋公、晋王;265年,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236——290)废魏帝自立,是为晋武帝。

两晋之前是三国。曹魏政变同样漫长,从196年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到220年曹丕(187——226)代汉称帝,历经24年。其具体过程,由于戏剧、小说的传播和易中天先生以电视为媒体的阐述,几乎尽人皆知。蜀汉、孙吴与前朝没有更迭关系。

三国之前是东汉。类似西汉代秦,是另外一种模式。

东汉之前的王莽(前45——23)篡汉,其过程大致分为8步:

1, 官拜大司马,主理朝政;
2, 拜太傅、号安汉公,权同人主;
3, 嫁女做皇后,成为国丈;
4, 拜为宰衡,高踞群臣之上;
5, 受九锡,势压群臣;
6, 如周公故事,以天子之制摄政;
7, 为摄皇帝;
8, 摄皇帝即真。

这就是唐朝末代宰相柳璨等人建议朱温“次第行之”的基本内容。这每一步都绝非易事,更绝非仅仅是形式,而是在接近最高权力、掌握最高权力、并使社会各界逐步接受自己对最高权力的掌握。

其中的最后一步,就多少有点黄袍加身的雏形。当时有个叫哀章的人,做了个铜匮,内藏封书题签,书中说王莽为天子、要求皇太后依天意行事,还把自己的名字列入辅佐名单,趁黄昏身穿黄衣送入高庙。王莽获悉,立即入高庙拜受金匮,改元称帝,又拉着小皇帝的手,流涕唏嘘曰:“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盛命,不得如意。”此处的金匮作为符命的载体和后来黄袍的作用一样——代表天意。王莽相信符命、拜受金匮和后来军爷们黄袍加身的原因也一样——天意不可违。

王莽登基后,将孺子婴册命为定安公,封户一万、封地百里,并允许在封国内保留汉室宗庙、实行汉朝的正朔、服色。这一套做法,是我国上古社会朝代更迭的惯例、是地道的华夏文明的政治传统,不灭人国,不绝人祀,不断人香火。商取代夏、周取代商后,都没有斩尽杀绝,而是分别保留了一个封国,等于是保留了一个小的夏国和商国,即春秋时的杞国和宋国。

史书上有王莽下令乳母不得与孺子婴说话、让其生长在四壁之中、长大后不识六畜的记载,这自然不人道。但是,生长在皇宫大内的皇家子弟,不识六畜的恐怕不在少数,很久以后不是还有城里孩子分不清小麦与韭菜的说法吗?!那是用来证明家长对孩子过于娇惯、证明城里的孩子应该到农村锻炼的。更何况,王莽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孺子婴。人世间有多少爷爷愿意把孙女嫁给一个傻子?总体看,王莽取代西汉的模式比较温和。新朝的短命,不在于更迭模式,而是另有原因。

从隋到两汉,这一期间朝代更迭的基本方式是温文尔雅版的政变。

振古如兹2009-08-29 14:57:0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yuqianger网友:
再谈谈兵制问题,希望这一次能够说清楚。
上古的当兵,类似动物群落中那些负责保卫工作的少数健壮者一样,是贵族的事情。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且自然是自备资粮,爪牙、肌肉、棍棒、石块等。所换取的不是饷银,而是社会地位和相应的利益。
兵制改变的总趋势是由义务制向职业制转换,当兵的权力由贵族特权向一般民权转换。但并不是直线型的,而是波浪形的。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战争。
和平时期当兵是特权,不仅不给钱还得自备资粮,类似内部人的长线投资,那是升迁途径。
战争时期当兵急剧下降为一般民权,不仅不用自备资粮还给你发饷银,那是卖命。
战国时期,秦国、赵国都有将全国15——60岁的男丁全部征发上战场的事例。那时肯定不用自备资粮。西汉武帝时就有多次募兵的记载,那都是真的需要上战场。
打完仗,就又回归特权了,低等级的百姓和奴婢就又不能当兵了。秦汉和平时期的皇宫警卫部队成员都是“郎”,根据不同警卫地点分为“中郎”、“郎中”、“外郎”。 东汉时,禁军定编1500人,父死子继,和世官制度一样是世兵制,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和平时期当兵得走后门,打起仗来当兵不用走后门。不打仗的时候有一定地位的人才有权力为国捐躯,真打仗的时候谁也可以为国捐躯,甚至还得“有吏夜捉人”。
募兵的价格是以市场方式形成的。最初实行每个男丁每年戌边一月的服役制度。后来国家大了,路途长了,来回奔波不经济,就出现自发雇人代役现象,每人每月2000钱,称为“践更”。
募兵最早的可靠记载是在汉武帝时期。成为稳定的制度是中唐以后。
我已努力到顶,潜力挖尽。就这吧。

振古如兹2009-08-29 22:58: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请还历史真实网友:
没有关系。开头话的重点说的是讨论方法,内容介绍的太简单了。
黄袍加身版兵变是从兵制视角分析。
全文对朝代更迭模式的分析是从更迭力量如何形成这样政治技术的层面展开。

刚给你的回复,网络不好,不知发出没有,又敲一次。
振古如兹2009-08-30 10:35:3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1、魏晋更迭之际堪称英雄的小皇帝——高贵乡公曹髦

在魏晋更迭之际,出了一个英雄的小皇帝。在历代皇朝的末代君主中,堪称大丈夫——曹操的曾孙、以高贵乡公留在历史上的曹髦(241——260)。

曹髦14岁登基做皇帝。钟会——就是那个和邓艾一起率兵灭蜀的钟会——对他的评价是“才同陈思,武类太祖”。陈思指七步成诗、才高八斗的曹植,太祖指曹操。这个评价,可谓不低。可惜,这时满朝大臣、宫中卫士都已经是司马氏的人,局面已经不可挽回。

曹髦做了六年傀儡皇帝,看穿了司马昭的用心,不甘心做傀儡,不甘心坐以待毙。公元260年4月,19岁的小皇帝召集身边工作人员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身边人劝阻,他将诏书甩在地上说:“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耶。”然后告别太后、仗剑登车,率侍卫、奴隶数百人出宫寻司马昭决战。

小孩子自然很难斗得过大人。就在曹髦去告别太后的时候,身边工作人员中的负责人已经跑去给司马昭通风报信了。

曹髦率领数百人的队伍冲出皇宫,首先预见的是司马昭的一个弟弟率兵阻挡。士兵们看见是皇帝,个个心慌,一哄而散。

第二批率兵阻挡的是司马昭的亲信死党贾充。手下人见了皇帝还是想跑。有个叫成济的请示贾充:“事急矣,当云何?”贾充说,司马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成济随即赶上前去,一枪将曹髦刺死于车下。

高贵乡公,与那些唯唯诺诺给人当傀儡的末代皇帝相比,堪称高贵。
人无论出生贵贱、无论状态强弱,有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成败与否都会赢得后人尊敬。

振古如兹2009-08-30 19:02: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弯弓射貂 回复日期:2009-08-21 20:47:01
这是个很浅的课题,稍微研究下都能归纳清楚。
============================================================
谢谢关注和坦率。不过,你的结论是不是有些早?
振古如兹2009-08-30 23:17: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2、两晋更迭之际堪称讲理的小皇帝——东晋成帝司马衍

西晋灭亡之后,皇族司马睿在江南称帝,是为东晋。东晋共11任皇帝,其中7任、包括开国的司马睿在内,在位时间都只有几年。超过十年的只有4位,其中就包括这里要说的成帝司马衍(321——342)。

司马衍5岁登基,21岁去世,也是个小皇帝。

东晋政权是依靠官僚氏族帮助建立起来的,一开始就陷入了官僚氏族、皇族、外戚的内斗之中。小皇帝刚登基,就又是一场大规模的内战。

好不容易平息下来之后,小皇帝一直未见满头白发的统兵大将、亲王司马宗,便问他的嫡亲舅舅、中书令庾亮:“常日白头公何在?”庾亮回答说,司马宗做贼谋反被杀了。小皇帝一听,哭着责问道:“舅言人做贼便杀之,人言舅做贼复若何?”

一般的八岁孩子,大概还弄不明白“做贼”和“人言做贼”的不同。但这个小皇帝确实有可能。他父亲为他确定了7位辅政大臣,就是由官僚氏族、皇族、外戚这三部分人构成的,为的是避免某一部分势力专权,结果酿成了内斗。辅政大臣们先是在小皇帝面前经常互相指责“做贼”,打起来后又是不断上书互相指责“做贼”。如果“人言做贼”小皇帝便相信是“做贼”,所有的辅政大臣便全部是“做贼”。在这种特殊社会实践中,八岁的小皇帝自然地将“做贼”和“人言做贼”区分开了。

能够将“做贼”和“人言做贼”区分开来,这是很重要的本领。多年以后,人山人海中的许多成年人都也还做不到。也不能因此就认为这个小皇帝是数百年才出现一个的天才,原因很简单,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小皇帝面对的是双方互相指责“做贼”的社会实践,后来的许多成年人面对的是一方指责“做贼”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不仅皇帝是兼听才能则明,普通人也是兼听才能则明。不同的是,皇帝一般有足够的条件兼听,只是自己听不听的问题;普通人一般没有条件兼听,自己想兼听也不行。

庾亮没有想到刚刚八岁的小外甥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吓得脸色惨白,冷汗直流,趴在地下叩头不止,请求辞职,要求到偏远之地当个平头百姓。随后又正式提出书面辞呈。小皇帝一再挽留。他又不辞而别。小皇帝又派人把船扣下。最后,他提出到地方任职、效命疆场,小皇帝表示同意,这一段故事才算结束。

这个小皇帝虽然有些小孩子说话不知轻重,但堪称是个讲道理的皇帝。

何谓道理?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就是。近代启蒙思想家、我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使西纪程》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道理须是面面俱到,凡只见得一面者,皆私见也,不可谓之道理。所谓道理无他,以之处己,以之处人,行焉而宜,施焉而当,推而放之而心理得,举而措之而天下安。得位者效其职,身任焉而不疑,不得位者明其理,心知焉而不敢恃。

一直以为郭嵩焘这话是受了欧洲文化影响。咱们中国古代的“理”,是和“王”连在一起的。就是说,最少在“理”产生的时候,负责讲道理的、决定是不是道理的,是王。所以,有些道理离开权力就讲不通,是一面理;对于有些实在想不通的道理,不能去深究。

现在看来错了。公元四世纪的中国小青年就能讲出这样两面的道理来,可见天下道理是相通的;且古代中国或许并不一定是、最少并不绝对是后人所描绘的那样只讲一面道理的社会。辉煌的中华文明岂能是只讲一面道理的文明?!只讲一面道理的社会又岂能孕育出辉煌的中华文明?!

可见懂道理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敢把道理讲出来。这个小皇帝又是个敢讲道理的人。但是,他敢讲道理,又因为他是皇帝,还因为大权在握的中书令是他的亲舅舅,而他的生母、中书令的同胞妹妹——皇太后不幸死在了这场内斗之中。舅舅颇觉得对不起妹妹和小外甥。如果不是这样,小皇帝能不能顺利长大、能不能顺利亲政,都会成为问题。如此说来,咱们的道理还是和权力、亲情的距离更近、关系更密切。


振古如兹2009-08-31 08:41: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近几日有事情。或不能每日更新了。愿意看的朋友顶着点,别让沉的占不见了。谢谢。
振古如兹2009-08-31 09:06:0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3、两汉至隋朝代更迭情况小结

两汉到隋之间的朝代更迭,列表如下:

表2∶两汉——隋朝代更迭情况表
更迭关系 更迭方式 更迭领袖 更迭领袖在前朝政府身份 新朝存续年
新代西汉 政变 王莽 丞相、实际控制人 16年
魏代东汉 政变 曹操 丞相、实际控制人 45年
西晋代魏 政变+统一战争 司马父子 大司马、实际控制人 52年
东晋代西晋部分 官僚世族推举 司马睿 皇族、都督江南军事 103年
南宋代东晋 兵变 刘裕 将领、实际控制人 59年
南齐代南宋 兵变 萧道成 相国,实际控制人 23年
南梁代南齐 兵变 萧衍 雍州刺史 55年
南陈代南梁 兵变 陈霸先 高要太守 32年
北魏统一北方 起义+统一战争 拓跋硅 代王、少数民族首领 95年
东魏分于北魏 兵变 高欢 军阀、大丞相 16年
西魏分于北魏 兵变 宇文泰 军阀、割据一方 21年
北齐代东魏 政变 高欢 大丞相、实际控制人 27年
北周代齐统一北方 政变+统一战争 宇文泰 丞相、实际控制人 24年
隋代周统一全国 政变+统一战争 杨坚 国丈、实际控制人 37年

有一点需要说明:约定俗成,王莽的新朝一般不作为一个朝代。但东汉和西汉之间在事实上不构成直接更迭关系。后人站在正统的、君主的立场上,完全可以否认王莽的新朝是一个朝代。但在分析朝代更迭的时候,又无法回避新朝推翻了西汉又被东汉推翻的历史事实。所以,作为一次更迭列入分析范围。

这一期间的朝代更迭可以分为两种版本:

南北朝各小朝廷以赤裸裸的兵变为主,是典型的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属于原版兵变。古今中外的兵变原本都是这个样子,从夺取政权的角度看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从巩固政权的角度看是枪杆子里丢政权。这是历史非常悠久的政治文明模式,不赘。

北魏统一北方和东晋代西晋相似,更迭领袖都是前朝亲王,但又不是政变、兵变、继位、禅让、农民起义,应该算做特例。

这一期间的主流方式,还是王莽开始的温文尔雅又光明正大的政变。既明明白白又不知不觉,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最后要做的只是把皇帝的名义换过来即可。在核心技术层面虽然和黄袍加身版的兵变相通,但又如同纸飞机和喷气式飞机的原理相通一样,不能看作一回事。与黄袍加身版兵变的霸王硬上弓、一般兵变的凶神恶煞、朝代更迭战争的血流漂杵相比,这种方式是温和、儒雅、斯文的,少了许多血腥气。所以,概括为温文尔雅版的政变。

这一期间朝代更迭最为明显的共同特点是:14次更迭(不含东汉代新)的领袖全部是前朝高官,其中8位是前朝政府的实际控制人,其余的也接近于实际控制人。正是由于在君主之外形成了另外一个实际控制人,才有可能采用温文尔雅的政变来实现朝代的更迭。

当然,还是因为这一时期的社会适宜这种方式。随后的几个小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一时期的社会为什么适宜温文尔雅的政变。


振古如兹2009-09-01 15:23:0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谢谢这两天跟贴的网友。
振古如兹2009-09-01 19:43:4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感谢 感谢 感谢
振古如兹2009-09-01 22:10:0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对不起大家,隔行真是如隔山,我还是没有学会如何把文中附表发上去。想要对齐,发帖这里又没有预览功能,也办不到,只能保留原来的间隔。这样一来,第13小节中的附表2发出来还是密密麻麻一片。简单解释一下,以方便愿意细看的网友:

附表分为五栏,依次是 更迭关系 更迭方式 更迭领袖 更迭领袖在前朝政府身份 新朝存续年。内容也是相应的五项。例如隋朝,更迭关系是隋代周统一全国,更迭方式是政变+统一战争,更迭领袖是杨坚,更迭领袖在前朝政府身份是国丈、实际控制人,新朝存续年为37年。

见笑了。我再继续努力一下,不行就只能如此了。

振古如兹2009-09-02 09:05:5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鄙D很烦恼 回复日期:2009-08-21 20:49:57
楼上说的是,题目后缀搞笑,小课题一个。
============================================================

一直也没弄明白这个“题目后缀搞笑”在何处?“小课题一个”?可我真的觉得这个题目已经很大了。

如果路过,请不吝赐教。
振古如兹2009-09-02 12:31:1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4、宋以前朝代更迭一般都是前朝高官领导的,其力量在体制内部生成,是内生型更迭模式

唐人苏冕曾经注意到朝代更迭领袖的出身问题,明确认为历朝的“创业君臣,俱是贵族”,并且认为这一特征在唐朝表现的最为充分,“三代以后,无如我唐”。他在《唐会要》历数了唐高祖李渊(566——635)以下参与创建唐朝的领导集团成员之出身背景:

高祖,(西魏)八柱国唐公之孙,(北)周明懿、隋(朝)元真二皇后之外戚,娶周太师窦毅女,毅则周太祖之婿也。宰相萧瑀、陈叔达,梁、陈(两朝)帝王之子;裴矩、宇文士及,齐、隋(两朝)驸马都尉;窦威、杨恭仁、封德彝、窦抗,并前朝师保(太师少师、太保少保)之裔;其将相裴寂、唐俭、长孙顺德、屈突通、刘政会、窦轨、柴绍、殷开山、李靖等,并是贵胄子弟。

毋庸置疑,取代隋朝的领导力量是隋朝的高官贵胄,是自己人。换一个角度,隋朝这个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

把本文的分析和古人的论述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
宋以前历代皇朝、除两汉外全部是被本朝的高官取代,是被自己人取代,是从内部攻破的。

也就是说,两汉之后、宋之前朝代更迭的主要力量是在政府体制内部生成并积累起来的,是一种内生型更迭模式。

咱们历史上的朝代太多了,还得解释一下十六国和十国。十六国一般不列入历代纪元,此处也未列入。其朝代更迭的大致情况是,单一少数民族首领(胡人)建立的皇朝3个、以前朝官僚和少数民族首领双重身份建立的皇朝8个、汉人前朝官僚建立的皇朝3个、农民起义领袖建立的皇朝2个。五代时的十国(实际是十二国),一般也不列入历代纪元。其朝代更迭的大致情况是,除闽国为唐朝的县佐建立之外,其余均为唐和五代政权的高级官员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十六国和十国,也是以内生型更迭为主的。

整体看,宋以前君主社会的政治舞台上,官僚是决定朝代更迭的主要角色,先是文官,后是武官。作为君主权力的载体、君主政治的工具,它们又取代了君主权力,这自然表明当时的君主制度还不甚成熟、漏洞太多。在传统道德层面,这帮人无论是否成功取代了前朝,多多少少都可以称之为忘恩负义之徒。但是,在推动君主制度完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的层面,作为一个社会集团,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他们主要是进步的。


振古如兹2009-09-02 18:12:1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yuqianger网友:你的问题很有意思。我没有想到过。让我想一想。明天再讨论。
振古如兹2009-09-02 22:47: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yuqianger网友:
你能够有这样的联想,我挺佩服你的联想能力。
但是,不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你想啊,当时的制度有名正言顺的、本意上的太子党。例如隋朝,原先的太子杨勇、后来的太子杨广以及他们的追随者就是太子党。李渊率领的这一帮“太子党”恰恰是革了太子党的命。也就是说,1400年前的官僚及其子弟,大概可以算作革命党。如果不是革命党,又如何能够影响中国历史2000年?
当然,咱们的讨论不涉及现实政治。现实中的太子党有也罢无也罢、好也罢坏也罢、革命也罢不革命也罢,且不管它。
振古如兹2009-09-03 09:01:51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