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全面解读史上最传奇皇帝(正史可以像小说)

楼主:天下乞男子 字数:222162字 评论数:8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作者:129527 回复日期:2010-12-04 19:36:29

楼主有把握写好吗?凭啥?问好了再看…呵呵
------------------------------------------------
我觉得我已经尽心尽力地写了,而且我自己也很满意!
但是,你未必能看到这个最好的版本,除了这个老版,此文还有一个修改版,另在修改版之外,本文还作了不小的改动(天涯没有)——如果你真心想读,你可以告诉我,我想办法传给你这个最优版本!
天下乞男子2010-12-04 22:31:1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再发点精彩的东西吧!!关于朱元璋的成功经验。


---------------------

既然讲到这里,也许会有人希望能够把朱同志成功的一干秘诀总结一番,使其能够得到生活中的复制。那就让我勉强为之吧。
前面其实已经提到过不少,只是没有系统整理过,现在大致可以统分为以下七点:
第一,阅历丰富,透彻人性。朱同志多年的游荡生活令他接触广泛,从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现实中的我们可以注重交游,多参加社会实践,以增进对于他人及整个社会的了解。
第二,勇敢善战,机智灵活。朱同志有勇有谋,很少作无谓的牺牲,而且善于出奇制胜。当我们面临困难时,除了勇气之外,也不要一味蛮干,应该多动些脑筋才是。
第三,眼光远大,城府很深。朱同志非常好学,既喜欢读书又善于向他人请教,这使得他能够不因一时一地所局限,能够高瞻远瞩地看待问题,比如“六合之战”时就能够顾全大局。现实中的我们也可以多读书以增进知识、汲取智慧,且“三人行必有我师”;因为不再被眼前利益所迷惑,自然胸怀也就出来了。
第四,不断进取,韬光养晦。朱同志深知不进则退的道理,所以他具有相当强烈的进取心;而他又不过分招摇,从而也就减小了自己前进中的阻力。现实中的我们面临的也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如果不能每天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去主动学习,那么前景就不容乐观了;最重要的是,做人要谦虚。
第五,目标明确,战略得当。从朱同志夺占金陵的整个过程来看,这是一个再成功不过的范例,而且只要是自己认准的目标,那么就应该又快又好的去争取实现它;当然,关键也是为自己设定人生的目标,而且可以分层次、大小,这样也就易于操作、入手。
第六,乘时应运,把握机遇。有时成功就是对于机遇的一种合理把握,而且还可以利用各种既有条件,搭个便车,左右逢源,不必只一味埋头苦干。
第七,整顿内部,强化军纪。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所以朱同志才不惜花大力气建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及对于军队的绝对领导。培养优良的军队文化,这也是与今天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异曲同工的。严格要求别人,当从严格的自我要求开始。
其实,除这些优点以外,朱同志还有一种品质是非常可贵的,而且越到后来表现得越是明显,这就是他的谨慎持重。俗语说“诸葛一生惟谨慎”,朱同志也同诸葛亮一样,从不头脑发热;不到万不得已,他几乎不会轻易冒险,甚至还显得有些保守。
另外,再专门讲讲军事吧,毕竟这是那一时代的主旋律。
有人曾经专门总结过这样一件事,即何种的军队最有战斗力,最后有这样三种军队被列入参考范围:一是战国时期秦军的模式,二是前苏联红军的模式,三是中国古代一些军队普遍采用的模式。
秦军的模式,也就是物质激励制,只要打胜了仗,就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奖励,甚至会被允许在攻占一些城池后进行大肆抢掠。苏联红军的模式,就是凡有逃亡、畏缩者一律枪决,所以只要上级不命令你后退,你就坚决得顶下去,往前冲会让你看到希望,向后退就必死无疑。
再说第三种模式。俗语说得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只有这样的军队组织模式打起仗来才让你不敢后退,才能配合得好。当你冲锋在前时,你前边是你的哥哥,后边是你的弟弟,左边是你父亲,右边是你叔叔,你如果敢于做逃兵,那么倒霉的就是你的这些亲属了;而如果你们集体逃亡,那么你们的家属便会跟着倒霉。
曾国藩的湘军本来是第二种模式,后来就慢慢蜕变成了第一种模式;但是他们与秦军又有所不同的是,秦军的军纪也是响当当的。而朱家军除了是第二种模式外,后来也慢慢向第三种模式演变。
大明建国以后,朱皇帝就决定把军户集中管理,这样既保证是父子兵,也容易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一旦前线出现逃兵,那么家属立即就会遭到拘押甚至处决,如此就让你不敢有做逃兵的念想了。
《越光宝盒》中“曹操”有一句台词说得好:“独步单方,乃是兵家大忌;双管齐下,才是良方妙药。”

天下乞男子2010-12-04 22:33:4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我5788 回复日期:2010-12-04 23:09:01

他运气好!
------------------------
是不是指朱元璋运气好?
这点肯定有,比如李察罕被人刺死,朱元璋就窃喜道:“天下(从此)无人矣!”还有陈友谅,居然会横死疆场,不然还会费一番力气才能彻底斗倒他!
不过,运气是一种偶然的东西,关键人还应该有实力!

天下乞男子2010-12-04 23:29:4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清风过客S 回复日期:2010-12-04 23:40:13

因为他绑架了张无忌,得了武穆遗书,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练了黑厚神功。

------------------------------
我汗死。人家陈友谅明明是明教的,偏偏把人家整丐帮去。
还有李察罕,他死后才封了他,他活着时,他的女儿是个P郡主!
天下乞男子2010-12-05 01:41:0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弓虽千万人吾往矣 回复日期:2010-12-04 23:51:34

文采好…关注中!!
-------------------------
还是这位老兄识货,呵呵。

作者:左起 回复日期:2010-12-05 00:25:29

敏而好学,一句“雄鸡一唱天下白”语惊四座。善于纳谏,刘基讽谏男女同行身备淫器,立即收回成命。知人善任,胡达海将在外,却能杀其子。知错就改,意气杀人,自罪立碑。韬光养晦,能曲能伸。应势而动,巧于借力。
-----------------------
朱元璋也是个数百年一出的军事天才,大长我中国人的志气,不然李察罕、王保保辈就太得意了!
天下乞男子2010-12-05 01:45: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再发段关于常遇春的,朱元璋经常批评他没有个大将的样子,敌方一有挑战的,他老兄就单骑出战,和人家单挑!!

太冒失、太冲动了哈,但我就欣赏常同志这股血气之勇!!

——————————————————

以才器而论,如果说邓、胡之辈还算是百年一遇的人杰的话,那么下面将出场的这位同志就可谓是百年不遇的军事天才了。此人不是别个,正是人称“天下奇男子”、“常十万”的常遇春。
话说有一次,众将与朱皇帝围坐在一起讨论谁是“天下奇男子”的问题。众人道:“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可朱皇帝却笑道:“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在朱皇帝眼中,百战不屈的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才是天下奇男子。尽管如此,常遇春也终无愧“天下奇男子”的美誉,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嘛。
就在邓愈来归后不久,比朱老大小两岁的常遇春也来了,他其实早该来的,可惜没人作介绍人。
常同志是猛将花云的同乡,安徽怀远人。他性刚毅、有勇力,才器过人,双臂长大如猿,箭术高超;二十三岁时曾为一名叫刘聚的盗匪头目所看重,刘爱其骁勇,乃提拔他做了自己的左右。然而,别看这常小伙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却也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整日家目睹老刘等一干人所做得这些没出息的勾当,心里自然也不大舒服;觉得委屈了自己倒还好说,偏偏干这打家劫舍、伤天害理的营生,早晚必是要遭报应的。
有一天,常小伙听说了“恩威日著,兵行有律”的朱老大的事情,心下一横,于是便打定了主意要来和阳投奔。说来他与朱老大的邂逅还是值得一说的,毕竟这也是一次具有纪念意义的经典性会晤,两大绝世高手的结缘。
当时,常小伙还领着十来个人,在行至和阳的路上时,因为实在困乏,便睡卧于一田间地头。睡得正香,他忽就梦见一身披金甲、手拿坚盾的神人,只听那“金甲战神”对他大喊道:“快起来,快起来,你的主子来了!”接着他便醒转了过来,此时正好见有一队人马打此经过,常小伙细瞧之下就发现他们打的正是朱老大的旗号,又见一相貌着实惊天地、泣鬼神的骑高头大马者,料想必是朱老大本人无疑了。
于是,常小伙便领着众人向朱老大迎拜,并请求归附,还一上来就嚷着要给朱老大作先锋。回城后,不想这朱老大却故意试探道:“你等皆是因为吃不上饭才来投奔咱的吧,如今你等既有故主在,咱怎好夺人之爱?”说着,就让人备些米面打发他们回去。
难道是人家朱老大嫌弃自己不成?常小伙越发觉得自己委屈了,一边顿首,一边抹着眼泪道:“不敢瞒副元帅,刘聚他就是一个盗贼而已,无能之辈罢了。若是能让俺为一英雄效得死力,俺虽死犹生!”
“那既这样,你能从咱渡江吗?若是能从咱夺了太平(路),那时你再向咱表忠心不迟!”
志气正旺的常小伙当然不甘做那井底之蛙,于是便爽快地答应了。朱老大喜其壮勇,乃用以为将。即使后来看他身手着实是万中无一,却又不知其品性如何,想加以重用自然还得再考察一段时间,所以常小伙做开路先锋的愿望便一时未得实现。

东方朔有云:“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有些人,给他机会施展他就如猛虎一般;而不给他机会,他就成了老鼠一般。常同志有矣夫!
不过,这常小伙自恃勇力,偏还真就有些坏毛病,比如他喜杀降兵。当然这种事曹操、朱老大之流都干过,多是出于大局考虑,也算不了什么大事。后来常小伙吃了不少这些方面的亏,又加之朱老大、徐总司令在上面镇着,他也就收敛得多了。但是这好勇斗狠、心浮气躁的个性却是他一生都难以改变的,比如在最后收拾张士城及北伐之时,他都主张长驱直入的冒险策略——当然,这也是其为人的一大特色。
若不知心仪那“百万军中取敌上将之首级”的壮举,又怎能见出此孤胆英雄之非凡的胆魄及冲天的豪气!
虽缺乏大将之才,但常小伙一贯也相当自负,他言若带兵十万即可横行天下,故人便送了他一个“常十万”的别号。史称“遇春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常小伙不仅是个常胜将军,而且还颇知用兵的韬略,然而他却是不学而能,与西汉名将霍去病极为相似。
对于这一点,倒也不难理解。大才子曹植在其《陈审举表》中也曾自夸过:“臣生于乱世,长于军中,又经常受教于武皇帝(指曹操),也有一些行军打仗的心得,不必专门去读孙子、吴起的兵法却契合兵家的精神……”
即使是岳飞这种战神级的人物,有时也对于学习兵法不屑一顾。曾经有一次,抗金名士宗泽劝岳飞多读点兵法,而他却不以为然,随后就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阵而后战,兵之常法,然势有不可拘者。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不可能都照搬兵法上的教条,只要指挥员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那么就足可以战胜敌人。
但是,这不过仅仅局限于战术层面而已,有经验的将领,只要再加以用心,就不愁战胜不了敌人;而如果不能尽力开阔视野,不能奋力汲取古人的智慧,那么一个将领就很难成为合格的战略家。比如拿破仑就说过:一个人要想成为成功的将军,应该一读再读有关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等人八十三次战役的记载,并以此为范本,“这是变成一个名将并发现艺术秘密的唯一途径”。
除了勇敢善战之外,最难得的,常同志也是一个知错能改、颇讲道理的人。有一次在金华,他的一位部将因骚扰百姓,被地方官王恺拿住。王命令将此人捆到街道通衢,鞭打示众。常同志认为此举损了自己的面子,于是就去找王理论,老王则正色道:“百姓乃是国家之本,打一个部将而令百姓得安居,这应该是将军您乐闻乐见、求之不得的啊,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听完这话,常同志立时气消,并向王道了歉。
后来,朱皇帝在总结开国之功时曾说:“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几乎所有的大规模战役常同志都参与过,可谓由始至终,无役不从,无往不利,故而功勋卓著。
不过如果胡大海不死,功劳可能也就仅在常遇春之下,但老胡的胸怀却更像是个做大事的人。如果他们都能够像徐同志那样读点书就更好了,不但是锦上添花,也许更有资格成为留传青史的名将。
天下乞男子2010-12-05 01:53:4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关于九字战略的问题。

====================================

九字战略后面还会有所提及,这里不妨先仔细解释一下,事实上,这九个字不过是朱氏应天政权分别在军事、经济、政治方面基本政策的一个形象性概括而已。
“高筑墙”就是强调要把根据地的巩固工作当成第一要务,“打铁需要自身硬”;显然,修造城墙、加强守备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闭城自守,而是为了保障更好的进攻,立足于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退的原则,关键是退有可退。
举世闻名的南京明城墙(两层),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只是考虑到耗费巨大,迟至朱氏政权渐趋巩固之后的1366年,南京新的城防体系才开始陆续营建,且耗时二十余年。这也算是一种居安思危吧。
“广积粮”就是强调要把军备、后勤工作重视起来,要让士兵们都能吃上饭;关键的是,要在相应的城防中大量囤积粮食,这样就可以应付危险局面,大大提高城池的安全系数。
大明建立以后,军屯更是被全面铺开,以至于朱皇帝自得地说:咱养兵百万,却不要百姓一粒米,古往今来谁能做得到?
“缓称王”这个比较明白了,前面已经提过多次。就是不做出头鸟,不过分招摇,要学会做“枪手博弈”中的那位会装孙子的丙。
经常伴随左右的孔克仁也曾向朱老大进言道:“积粮训兵,观衅待时,此长策也。”也是强调要先充实自己,保证自己不被欺负,然后等待合适的机遇,以逐步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
几十年前,九字战略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即“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不过这新九字还有些争议,然而就我看来,有备才能无患,绝不是一句“穷折腾”就能轻易否定的。
而且事在人为,战略指导思想虽是好的,但在执行层面难免不出问题。

天下乞男子2010-12-05 07:06: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老兄,关于邵荣到底是不是朱元璋的手下,哪怕是特意修改掩盖了关于他的事迹的《太祖实录》也记载朱元璋升任行省中书左丞相之前,邵荣一直和他平级都是平章,在郭子兴旧部大部分覆没之后,他一直带着郭子兴最后的一点嫡系部队。名义上,朱元璋升任了吴国公,是邵荣的上司(按照俞本的记载,邵荣当时在奏事署名序列上是和李善长并列的,地位高于徐常二人,仅次于朱元璋),但是实际上两人的关系更类似于张学良和蒋介石这样实际独立势力以表面上下级关系暂时联合在一起,不能简单地说邵荣就是老朱的下属
关于龙湾之战,俞本的纪事录里面记载得很清楚,徐达几次攻击陈友谅的部队都战败,而邵荣在石灰山击败了五王的部队之后赶来,把陈友谅击败了,在这里起到的是关键性的作用,不过实录里面多有隐晦曲笔,把决策完全说成老朱和刘基(刘基当时只是幕府谋士,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可能是由主将和自己幕官决定,必然是一群军事主官一起商讨决策,而以邵荣当时仅次于朱元璋而高于徐常二人的身份,说邵荣在龙湾之战的决策层面没有起到多大用处,肯定是偏颇了)的功劳,而且也没有提到邵荣在战术层面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

首先,很佩服老兄对于这段历史的熟悉程度!希望多多批评哈。
我确实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朱元璋被提拔为左丞相前,他的官位应该是与邵荣同等的。
不过,在郭子兴死后,论对于郭家军的领导,朱元璋自然是实际上的当家人,虽然郭天叙与张天祐名义上都是朱元璋的上司——也许是因为朱元璋的嫡系的实力要大过郭系,而且南渡也是朱元璋提出的。
这样也就可以解释了,虽然朱元璋与邵荣一度是平级,但论及对于这支军队的指挥权,自然还是朱元璋说了算。这里你说的对,“不能简单地说邵荣就是老朱的下属”,但我之前也说过了,邵荣以前还可能是朱元璋的上级,但是随着朱元璋地位的提升,邵荣最终还是成了朱元璋的部属。
再说到龙湾之战,老兄指出的这段史实我当初确实不够细心,只注意到邵荣参与了此战而已。但是朱元璋与刘基确实是有指挥、运筹之功的,正是靠着二人设计的“诱敌深入”之计,才有了陈友谅在龙湾的惨败。
邵荣不过是出了点力——而且也是潮水帮助了朱家军取得了完胜。
天下乞男子2010-12-05 20:33:2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赵国小子 回复日期:2010-12-08 17:07:18

做个记号,改天用电脑上网看.

------------------------
谢谢关注啊,不过还是有请到新帖那里去看吧,不仅内容增加了,而且新帖还在继续更新中!

地址: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0665.shtml
天下乞男子2010-12-08 18:20:0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1983cigar 回复日期:2010-12-08 19:36:23

准备长期跟看了
--------------------
记得看这个啊!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0665.shtml
天下乞男子2010-12-09 16:31: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大宝的无悔人生 回复日期:2010-12-11 00:22:16

这么好的贴子好像人气不是太旺,建议楼主看一下蛋疼的唐史,看看他的合格
--------------------
谢谢你的肯定,有你这一句话我就很知足了。

本来这个帖子是初稿,我也不愿过多要求什么,而且各人也有各人的风格,不容易学来的,我只能争取在以后的努力中多多完善它吧。
天下乞男子2010-12-11 00:25: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关于邵荣被杀的一节。

----------------------------------------

就在这年(1362)七月,平章邵荣、参政赵继祖等人又因谋反伏诛。
邵荣、赵继祖都可谓是朱元璋麾下的高级将领了,邵荣的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而按照《明实录》中的记载说:邵荣与朱老大同起兵于濠梁,他“粗勇善战”,功绩显赫,朱老大待之甚厚。自平定处州之乱后,邵荣愈加的居功自傲,且觊觑之心日重,每每口出怨言。邵荣部将准备将这一情况反映给朱老大,邵荣为此惧不自安,才赶紧与赵继祖等伺机阴谋作乱。
有一次,朱老大在三山门外阅兵,邵荣与赵继祖伏兵门内准备对付朱老大。这时朱老大感到了异常,于是换了服装改从其他道路回去了。邵荣既没有得逞,又被手下的宋国兴告到了朱老大那里,朱老大于是将邵荣叫来当面对质。没想到这邵荣倒也干脆,他对反状供认不讳,只道:“死而已。”
不想朱元璋念及战友之情,却下不了这个狠心,他只将邵荣等暂时拘禁了起来,又召集诸将道:“咱没有辜负过邵荣,而如今他竟如此,大家看该如何处理呢?”这分明是要大家表态,要大家与邵荣划清界线。
没想到常遇春却深明大义,他道:“荣等凶悖,一旦忘恩义谋为乱逆,不利于主公,将害及我等。纵主公不忍杀之,我等义不与之俱生!”力主杀掉邵荣。
朱老大见常同志如此坚决,心里也就塌实了,于是“命具酒食饮食之,涕泣与(邵荣等)诀,皆就诛。”这可能朱元璋在作秀,也有可能确是兔死狐悲、惺惺相惜之意。

需要指出的是,《明实录》中的记载是不能尽信的。
对于邵荣谋反的问题,有的人认为这是朱元璋清洗郭子兴旧部的一种继续,而且他分明使的是“打草惊蛇”、“请君入瓮”之计——他故意惊动邵荣,然后迫其作乱;而自己则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专门等着邵荣往自己设计好的圈套里钻,最后再将邵荣抓个现形。
另外,按照其他史料上的记载说,邵荣分明已有求饶之意。当朱元璋质问邵荣等人时,说道:“我与尔等同起濠梁,望事业成,共享富贵,为一代之君臣。尔如何要谋害我?”
邵荣回答说:“我等同年出外,取讨城池,多受劳苦,不能在家与妻子相守同乐,所以举此谋。”邵荣避重就轻,将责任归咎于朱元璋。
朱元璋请他饮酒,他却不喝,只是追悔而泣。朱元璋也很难过,但是赵继祖却很认命,他呼喊着对邵荣说道:“若早为之,不见今日猎狗在床下死。事已如此,泣何益?”他认为应该早下手除掉朱元璋,这样也不至于今日落一个兔死狗烹的可怜下场。
朱元璋想要给他们留条活路,“禁锢终身,听其自死”。但是常遇春却说道:“邵荣等反得成,岂肯留我等性命?妻子亦没为奴婢。上位有天命,其事败露,乃天诛之也。今反留之,是违天也。勿教后人仿效。遇春心实不甘。”
常同志认为应该杀一儆百,而且言之凿凿。最后,朱元璋便命人勒死了邵荣等人,并抄了他们的家。

不管如何,此中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邵荣的确有反心,不然朱元璋也不会对他痛下杀手。
邵荣既非朱元璋的嫡系,而且在至正十九年五月朱元璋出任左丞相之前,他与邵荣也一度曾是平级的,只不过朱元璋掌握着军事指挥权罢了。在郭氏兄弟被除掉后,邵荣应该大致掌握着原郭子兴旧部,这样他与朱元璋的派系纷争也就显而易见了。
对于身居朱元璋之下,能力出众的邵荣自然也是不甘心,他们之间的矛盾迟早是要爆发的。《国榷》的作者谈迁在分析这一矛盾时曾说:“彼渡江旧勋,俱鱼服之侣,臣主未定,等夷相视。见兵柄独握,未免为所欲为耳。”当时,朱元璋与邵荣等人皆奉龙凤政权号令,并无臣主名分;但是当朱元璋一路由平章、左丞相而至于吴国公后,邵荣的心理自然愈加不平衡。
而朱元璋对此肯定也早有觉察,早有防范。他既杀郭氏兄弟,势必会有人不服;而且邵荣的存在,本身也是对于朱元璋权威的一个巨大挑战。
那么,邵荣等人为什么会选择“至正二十二年七月”这个时间谋反呢?显然,这跟之前浙江、江西的那几次叛乱有关系。此时朱元璋根基动摇,邵荣则新近得到了平乱处州的威望,正是其向朱元璋发难的大好时机。
另外,在我看来可能还有一个因素:邵荣之前一直没有敢于轻举妄动,可能是觉得还不好下手,他一直在等待着有利时机。终于到了至正二十二年时,他不能再等了,因为眼看朱元璋就要脱胎换骨了——之前,邵荣自己与朱元璋名义上都是小明王的臣属,可是到了至正二十二年时,小明王的势力眼看就要被消灭殆尽,此时的朱元璋却大有自立之势。一旦朱元璋称王,那么不仅邵荣与朱元璋有了主臣之分,而且朱元璋的势力还会愈加巩固,到时就更难图谋了。
我们不妨再看个相似的例子:在新莽末年的大起义时,刘秀的长兄刘縯因为勇敢善战且足智多谋,逐渐成为了绿林军的主心骨;但是他为了顾全大局,最后竟将“更始帝”的皇冠让与了族弟刘玄。
在这个时候,如果刘縯拒不相让,那么他完全是有能力夺得皇冠的,只是起义军的整体实力会削弱。但是到更始帝刘玄推翻了新莽政权之后,他却回过头来轻而易举地就处死了刘縯。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刘玄的势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巩固,已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朱元璋消灭邵荣等人,不过是他清洗郭氏兄弟的一个延续罢了。这也是朱元璋的狠辣与高明之处:在连遭叛乱的危急关头,朱元璋仍然从容不迫地清洗内部,以损伤元气换取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也“与朱元璋日后大肆屠杀功臣宿将、牺牲运作效率换取稳定秩序的策略,可谓一脉相承。所以,在明朝建国的过程中,邵荣的遭遇,堪称轻描淡写的关键一幕。”(《邵荣事迹钩沉》)

天下乞男子2010-12-11 00:26:4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关于刘基的一点问题。

---------------------------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虽然人们常把刘基看成是张良、诸葛亮一类的人物,可是比之道家倾向的张良,刘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儒家;比之儒法兼顾的诸葛亮,刘基更儒家,也更理想化。
刘基既勇于担当天下,也汲汲于澄清天下,所以百折不挠的他更容易在社会中碰壁。刘基虽有器识,但他为人过于刚直,嫉恶如仇,并无宰辅之度量,所以在大明开国后他基本退居了幕后。
大明开国后刘基不过得了一个小小的伯爵,甚至食禄不及汪广洋,为此很多人都想不通。对此,有人专门分析了三种原因:
第一,朱皇帝的乡土观念很重,公爵、侯爵之类他只会授予那些淮右系功臣。
第二,朱皇帝“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就像张良当年专门挑选土地贫瘠的留地作为自己的封地一样,刘基也深恐遗祸子孙。当时朱皇帝已经追封了他的先人,所以老刘道:“陛下乃天授,臣何敢贪天之功。圣恩深厚,荣显先人足矣。”
第三,大明开国后朱、刘二人的关系已不再亲密。刘基多次触犯帝尊,以至令朱元璋对他渐生了嫌恶之心,所以有一次老刘祈雨不验皇帝即生恼怒。
但是无论如何,刘基的功勋都是不能磨灭的,对此,睿智的朱皇帝自然心中有数,所以当老刘说到“处州青田县山多田少,百姓多于山上垒石作田耕种,农事甚难”时,朱皇帝方道:“刘基有功于我国家,本县田亩止是一等起科五合,使百姓知刘基之心。”从而减免了青田的赋税,也算是给了老刘天大的颜面。
后世对于刘基的推崇也可谓无以复加,认为他超迈于张良、房玄龄等人,因为“子房不见词章,玄龄仅办符檄”,无点墨留下,而老刘“勋业造邦,文章传世,可谓千古人豪。”

天下乞男子2010-12-11 02:08: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喝点肉汤吧 回复日期:2010-12-16 18:14:19

呵呵、好样的、还在写——|——
----------------------------------
不单在写,而且是在加倍地写呢!

你老兄这些日子都跑哪去了啊??

有空去我的新帖子里吧,我已经写到陈氏政权覆灭了。
天下乞男子2010-12-16 23:48: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老衲法號無戒 回复日期:2010-12-26 00:22:02

好帖呀,出书吧,强烈要求!
--------------------------------
谢谢支持,明年春天就出版啊!

我再贴点精彩内容吧。
天下乞男子2010-12-26 01:49:1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八章、天下英雄谁敌手


1、丧钟为谁而鸣

就在朱老大与陈皇帝的争斗还没有定局的时候,本来紧张的北方形势却出现了大变——一代强人、红巾军的死对头察罕帖木儿竟然被人刺杀了,这是至正二十二年(1362)六月的事。
这件事对于朱老大而言是有喜有忧,喜的是李察罕这个强劲的对手从此就这么“神奇”地消失了,他姓朱的终于可以大出一口气了;忧的是北方的形势虽然已有所改观,但未来局面仍然不明朗,它还是让坐镇应天的朱老大感觉到了不少压力。
见于此,这里就不能不先着重介绍一下察罕帖木儿这位元末枭雄了,毕竟他在当时的历史中也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不过千万别把《倚天屠龙记》中的形象太当真。
金老爷子只会站在武侠的高度俯视历史,这未免将历史简单化、脸谱化了。

察罕帖木儿的祖先是畏兀儿人,一说是乃蛮人,他汉姓李,字廷瑞。
元朝初年时,他的曾祖阔阔台曾追随蒙古大军平定过河南之地,到了他的祖父、父亲这两代,便把家安在了河南行省的颍州沈丘,也就是今天的安徽阜阳一带。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李察罕正好和刘福通是同乡。
李、刘二人似乎天生就该是对头,因为一个是出生于色目家庭的“探马赤军户”,属于统治阶级的鹰犬;而另一个则是汉人,属于被统治阶级。利害背道而驰,自然是水火不容。
大明王朝的“宰相之杰”张居正家就曾世袭过千户之职,可是到了张居正这一辈却成了地地道道的士人了;戚继光家也是世袭的军职,但是他却通经史大义,还擅长写诗,素质可谓得到了全面发展。而察罕帖木儿虽然是色目人,但他颇受汉文化濡染,所以他自幼笃学,并曾参加过进士科考试;尽管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他因此在当地也是小有声望。
李察罕①身长七尺,修眉覆目,左颊上还有三根毫毛,他有时候发怒甚至会毫毛直指,甚是威严。
汉书当然不是白读的,儒家那一套究竟也不是儿戏,所以李察罕也时常渴望着建功立业,所谓“居常慨然有当世之志”,是个具有强烈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热血青年。
只是他的这种志向却不好以道德标准来评判,因为他的宗旨是以武力安天下,而不考虑仁义的问题。

① 当时的人就这样称呼他。

至正十一年时,刘福通等人在汝宁、颍州一带领导红巾军发动了起义。未出数月,江淮诸郡大多已沦于红巾军之手。
元廷发兵征讨义军,但成效不大。次年,早已蠢蠢欲动的察罕帖木儿于是愤然起兵,开始组织起地主武装对红巾军进行严厉镇压。
起初,李察罕手下不过只有沈丘子弟数百人而已,战斗力自然也有限。后来,他与信阳(今河南汝南)之罗山人李思齐合兵一处,并出奇计袭取了原为红巾军所占据的罗山,由此开始具有了一定的声威。当朝廷听闻到这一喜讯时,为表鼓励嘉奖,于是授予了李察罕中顺大夫、汝宁府达鲁花赤之职。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达鲁花赤”就差不多相当于咱们今天的地委书记,本来只有蒙古人的份儿,如今李察罕官居此职,可见朝廷之恩遇非常。如此优厚的赏赐,也是朝廷为镇压起义所使出的权宜之计,就是要拉拢更多的李察罕来给自己卖命,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李察罕的威望开始慢慢形成了,四方的地主武装于是纷纷来投。很快,李察罕手下就拥有了一支上万人的军队,他们自成一军,屯于沈丘。
李察罕毕竟不似汉族中的那些书呆子,他不失祖风,所以打仗很有一套,其部每与红巾军作战,几乎从无败绩——这可比当年初创时的湘军强多了,曾国藩五次自杀未遂,都是因为输得太惨!

至正十五年时,红巾军已经席卷了大半河南(行省)之地。此时,察罕帖木儿的兵威也已不可同日而语,他在镇压红巾军的过程中,也迅速壮大了自己。
于是察罕帖木儿率军向北转战,驻屯于洛阳以东的虎牢关,以阻止红巾军向西发展。红巾军于是北渡黄河,进军河北,一时间河北震动。察罕帖木儿又迅疾率军赶往河北,并很快就将这里的红巾军镇压了下去。
朝廷对李察罕再次予以嘉奖,“除中书刑部侍郎,阶中议大夫”。随后,察罕帖木儿结营屯于中牟。为了消灭这个强悍的对手,在席卷了开封以西之后,红巾军于是集中了三十万主力准备直捣中牟大营。
危急时刻,李察罕没有选择逃亡,而是选择了沉着应对。他“以死生利害谕士卒”,一番侃侃而谈后,士兵们果真斗志焕发,人人无不以一当百!最后,他们借着风沙之利,一鼓作气就将红巾军打得溃不成军。由此,察罕帖木儿的威名迅速传遍了整个大元帝国。
次年,察罕帖木儿又被提升为(行省)兵部尚书、嘉议大夫。这一年,红巾军西下陕州,断殽、函,大有进占秦、晋的架势。受朝廷调派,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率军前往镇压,结果红巾军再次失利,察罕帖木儿以功加中奉大夫、佥河北行枢密院事。
至正十七年,红巾军一路由陕西南面的武关攻入关中,有夺取长安之势,三辅为之震恐。在接到陕西省台的告急后,察罕帖木儿即领大军入潼关拒敌,结果红巾军仍是不堪一击,察罕帖木儿又因功授资善大夫、陕西行省左丞。
至正十八年,红巾军的北伐战争已经开始。察罕帖木儿遂受诏亲率一军屯驻于涿州以拱卫元大都,其他军队仍然留在关中一带驻守。东路红巾北伐军被击溃后,察罕帖木儿又受命前往镇压中路的红巾北伐军。当河东之地被基本平定后,察罕帖木儿于是又被晋升为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
此时,大元的正规军早已拉稀,而察罕帖木儿则俨然已成为了维护摇摇欲坠中的大元王朝统治的一柄战刀。为了便于指挥、协作,于是元顺帝又下诏,命李察罕守御关陕、晋、冀,抚镇汉、沔、荆、襄(即西系红巾军的地盘),“便宜行阃外事”。
如此一来,李察罕得以手握地方重权,显然已与军阀无异;于是他更加紧练兵训农,并以平定四方为己责。

天下乞男子2010-12-26 01:50:5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txwd711 回复日期:2010-12-25 23:41:09

没有刘基,朱元璋一定是输。他搞不过陈友谅的。别把个狭隘,残暴,卑鄙的痞子说成伟大,是非要明的!

----------------------------------
注意哦,刘基不是张良,不是诸葛亮;朱元璋更不是刘邦,不是刘备!

朱元璋是个全才、天才啊!
天下乞男子2010-12-26 01:55: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就在至正十八年时,刘福通所部攻克了中原重镇、元北宋都城汴梁。他们大造宫阙,更改正朔,正式建都于此,以号召诸路红巾军。
为了据有形势之险,察罕帖木儿于是北塞太行山,南守巩、洛一带,以与红巾军对峙。不久,他又因功被拜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仍兼同知行枢密院事,便宜行事。
次年,察罕帖木儿欲图收复汴梁,他部署诸军,次第攻夺。到这年八月,被严密包围之中的汴梁城已是粮尽援绝,终于被察罕帖木儿所率领的元军攻破,而刘福通则只带数百骑掩护着小明王从东门突围而走。
很快,河南之地皆被平定,当李察罕派人前往京师献捷时,“欢声动中外”,大元的官儿们又可以继续得瑟了。
需要指出的是,李察罕的成功之处也正是因为他摸准了红巾军的死穴。我们前面早已说过了,红巾军大部都是游民思想和流寇主义,从来不重视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以至于“数攻下城邑,元兵亦从后复之,不能守”;除了朱元璋之外,东系红巾军只有毛贵有些智略,也把山东根据地经营得红红火火。
正是针对起义军流动的特点,李察罕便采取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重在消灭起义军的有生力量;就像戚继光对付倭寇的“大创尽歼”的法子,一股又一股的起义军就这样被李察罕部吃掉了。而且“诸将在外,刘福通不能制”,红巾军无法有效配合也是他们的严重缺陷。

本来,自红巾军蜂起后,中原大乱,大运河既被切断,海运也跟着遭了殃;如此一来,大都上下屡为缺粮所苦。待到河南被平定后,江浙的方国珍、张士诚又都被招安,到此时大都才暂时没有了缺粮之忧。
朝廷自然也不会亏待了李察罕,于是又将他拜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知河南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仍便宜行事。
而此时,“察罕帖木儿既定河南,乃以兵分镇关陕、荆襄、河洛、江淮,而重兵屯太行,营垒旌旗相望数千里”,他成为了手握重兵的中原王,更是各路义军可怕的死敌——朱同志此时尚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势力显然还无法同李察罕抗衡!如果不是山东还在威胁着李察罕部的侧翼,如果朱同志再招摇些,否则李察罕在快速扫荡过苟延残喘的龙凤政权残部后,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朱同志了;而待收服了朱同志之后,再多路合击陈友谅部。
山东属于当时的中书省,既是红巾军的一大根据地,且又地近大都,李察罕自然不能无视它。李部“日修车船,缮兵甲,务农积谷,训练士卒,谋大举以收复山东”。
可是,就在李察罕已经将进攻的矛头瞄准山东时,他的后方却出了问题。
知枢密院事答失八都鲁曾节制过河南诸军,也曾是李察罕的上司,当时答失八都鲁的儿子孛罗帖木儿率军驻守在大同。本来山西、河北的大部分地方都是李察罕所平定和掌握的,但是孛罗帖木儿看着眼热,他想将山西、河北收入囊中;李察罕自然不依,结果双方竟至于兵戎相见。
朝廷多次下诏调解无效,如此一来,也就延迟了李察罕进攻山东的时间,也大大推迟了他率军南下的时间,朱元璋部因此获得了发展壮大、雄踞江南的宝贵时机。
毛贵是至正十九年被赵均用谋杀的,所以到了至正二十一年时,便有消息传到了李察罕那里:说山东的红巾军已经群龙无首,陷入了自相攻杀的不利境地;只是,大元驻守于济宁的田丰部却不期投降了红巾军。
这年六月,看准了时机的李察罕于是拖着病体由陕西抵达洛阳,大会诸将,商议征讨山东的事宜。到了八月时,一路高奏凯歌的元军已经紧紧地包围了山东东部的东平城。
东平原是红巾军严密设防的一座重镇,田丰等人都龟缩于东平城中。只要一番强攻,东平旦夕可下;可就在这时,老谋深算的李察罕考虑到田丰“久据山东,军民服之”,于是专门写了书信招降田丰。结果,就坡下驴的田丰只好与红巾军首领王士诚等人投降了李察罕,东平、济宁等地区也就很快被元军收复。
之后,察罕军又继续攻略山东其他地区,其中济南在攻围了三个月后终被元军收复。为了表彰李察罕的卓越功勋,朝廷再次下诏拜李察罕为中书平章政事、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台中丞如故。
到了至正二十二年时,山东地区已基本被元军平定,只有一座中东部的孤城益都还未拿下。而就在这将要彻底扫平北方、大功告成之时,一件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它近乎改写了整个元末的历史。

当时,已经投降的田丰、王士诚等人居然还未死心,他们暗中联络原红巾军将士,准备再次发动叛乱。
而自打田丰投降后,李察罕为了彻底收服人心,遂推诚待之不疑,甚至有几次竟只带着少数几个随从去到了田丰的营帐中。这正给了田丰等人以可乘之机。
这年六月的一天,已经打定主意的田丰于是邀请李察罕到他的营中视察。李属下之人已经听闻到了一些风声,所以力阻他前往,可是李察罕却说:“我既然推心待人,又怎么能处处提防别人呢?”属下人又建议他多带上几个大力士前往以备不测,结果也被他拒绝了。
最后,李察罕只带着轻骑十一人前往。在到达田丰营后,李察罕终于被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王士诚所刺死。
大元柱石一倾,“帝震悼,朝廷公卿及京师四方之人,不问男女老幼,无不恸哭者”。《元史》中还说,此前曾出现了奇异的天象,太史为此上奏顺帝说“山东当大水”,而聪明的顺帝却认为“山东必失一良将”;皇帝还急忙下诏告诫李察罕不要轻举妄动,但使者还没到达,李察罕已经丧命了。
为尽哀荣,顺帝下诏赠李察罕为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忠襄王,谥献武;等到下葬的时候,又改赠他为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颍川王,改谥忠襄。
因此请注意,只是在李察罕死后他才成了王,所以《倚天屠龙记》中说赵敏是郡主那显然是错误的。当时,李察罕的父亲还活着,他倒被朝廷加封为了梁王。
朱元璋曾说:“河南李察罕帖木儿兵威甚狠”,所以他才不得不派遣杨宪到李察罕那里通好。而当察罕被刺死的消息传来时,朱同志方才如释重负地说道:“天下无人矣!”
显然,假如李察罕不死,那么朱元璋未来问鼎中原的阻力就要大得多了。


天下乞男子2010-12-26 01:59:0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养子当如王保保

这一回该要好好地介绍一下这位朱皇帝眼中的“天下奇男子”了,明初老百姓口头就有一句俗谚“你要是真牛,那么就西边拿了王保保来啊?”而它的潜台词显然就是:那王保保都让皇帝头疼,你自然是拿不来。
话说在察罕帖木儿死后,朝廷又重用了扩廓帖木儿,拜其为“银青荣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皇太子詹事,仍便宜行事,袭总其父兵。”正式接了李察罕的班儿。
正如我们前面所交代过的,对于察罕帖木儿而言,扩廓帖木儿就相当于朱元璋的外甥兼养子李文忠,只是不同的是,扩廓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到了舅舅家。
扩廓帖木儿本名叫王保保,大概是个汉人与色目人的混血儿吧,自从元顺帝赐其名为“扩廓帖木儿”之后,他的本名也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若以才器论,估计文忠辈要稍逊于扩廓一筹。
扩廓帖木儿跟随老舅一路南征北战,也逐渐成长为了一位勇猛善战、深谙兵略、颇孚众望的名将,只是他的野心有些过了头。
在扩廓正式接管了老舅留下的摊子后,他含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开始了对益都的疯狂围攻。最终,元军通过挖掘地道破城而入,到这年十一月时,益都已完全沦于元军之手,红巾军首领陈猱头等二百多人被押赴大都献俘。为了报仇雪恨,扩廓专门挖取了田丰、王士诚二人的心脏以祭奠养父。
不久后,山东地区便被元军彻底平定;至此,东至淄、沂,西逾关陕,皆晏然无事,大元王朝似乎又恢复了昔日安乐祥和的太平氛围。
尽管北方的红巾军起义基本失败了,但是他们“横据中原,纵兵蹂躏,蔽遮江、淮十有余年”,使得朱同志得以在南方地区从容发展,刘福通等人显然也是功不可没的。
撤出山东后,扩廓于是将主力驻扎于开封、洛阳一带。而即使是在此时,朱、陈之争未决,如果扩廓执意率军南下,那么对于朱元璋部的威胁仍然是相当巨大的。
为此,朱老大不能不及早打算,免得临时抱不住佛脚。

早在此前,朱老大就曾两次派使者去面见察罕,并送上重礼和亲笔信,要求通好,预伏一笔,好留下将来转圜的余地。
就在察罕被刺前不久,他的一封亲笔信也送到了朱老大的手里,看过信后,朱老大对左右的人说道:“咱观察罕的书信,措辞婉媚,分明是想利诱咱,呵呵,难道咱是可以用花言巧语迷惑住的人吗?况且他只是送来了书信却不归还咱的使者,其用心昭然若揭!咱观天下事势,若是上天还未厌弃元朝,那么察罕等人的作为就会使人心服口服,他们办成大事也说不定。可是如今见他这般狡伪,违天背理,岂能有成……今张士诚据浙西,陈友谅据江汉,方国珍、陈友定又梗于东南,天下纷纷,未有定日。咱这里也正值有事之秋,没时间跟这察罕计较,就暂且不回复他吧。”
过了一阵子,朱老大又把自己如何看待李察罕的想法告知左右道:“这个察罕帖木儿虽然假借义师之名图谋恢复,可是他却又与孛罗帖木儿不断地争斗,而且多次不顺从皇帝的旨意,这难道是忠臣之所为吗?若是忠臣,就应该先国家之急,然后才是个人恩怨……还有那田丰,其为人倾侧,居心难测,而察罕却待以腹心,可谓昧于知人了。古来的名将,识察几微,智谋宏远,让人一点都看不透他,可是这察罕能明白此中的道理吗?”
不过说归说,朱老大还是不能不作两手准备,他最后还是加派了使者到察罕那里。
也就在察罕军喋血山东、围攻益都的时候,朱老大料定山东局面不会很快消停,而元军在肃清山东之前又没有余力南下安丰和应天,所以他才敢于趁着这一间隙亲征陈友谅于江州。
后来,为了有所回应,李察罕特意跟朝廷请了旨意,并派出了户部尚书张昶带了御酒、八宝顶帽及任命朱元璋为“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的宣命诏书。
朱老大通好察罕的事是做得相当隐秘的,所以很多人还都不晓得这大元使者是他朱老大“请”来的。于是便有一位叫叶兑的精通天文、地理、卜筮之学的宁海儒士专门写信给朱老大,劝他不要接受元朝官爵,要自创局面、另立基业。
叶兑在信里说:如今以应天政权的实力,足以北拒李察罕部,而南并张士诚部;待到温州、台州地区归附,福建一带平定,再夺取了陈友谅的地盘,如此一来,进可以北伐察罕,退也可以划江自守;李察罕就是今日的曹操,一定要对他有所防范。
其中,叶兑尤其指出:张士诚是不难攻灭的,朱家军可以直捣其巢穴平江,平江一下,张士诚部也就基本瓦解了。
实在地说,叶先生的想法是有些天真了,且不说张士诚是块硬骨头,只说陈友谅这头虎视眈眈的狼,也是不会轻易让朱老大得志的;若是再加上李察罕来自北面的威胁,则应天危矣。
叶兑的观点虽然有欠妥当的地方,但足见此人的器识,所以朱老大便想将他收为己用,不料这叶先生就是不给面子。

那么,朱老大到底应该怎么办呢?他真的要接受元朝的册封吗?还是采取强硬态度?
就在朱老大犹豫未决之时,再次令他大喜过望的是,张昶等人正式到达应天时已是至正二十二年的十二月,不仅李察罕已死,北方的威胁也一时缓解了下来——原来扩廓的后院又起火了。
这里还是先说说朱老大招待大元使者的情景吧。当时的元使有三位,他们是户部尚书张昶、郎中马合谋、奏差张琏。张昶等人先是通过海路到了方国珍那里,后来他们又经福建、江西才赶到了应天。不过,张昶等人从衢州到应天是被一路押解着呢,而且在进入应天时还被迫“裸其体入城”,很受侮辱。
他们在见到朱老大后,朱老大赐各人衣冠。他们入见不拜,于是朱老大怒了:“元朝不达世变,尚敢遣人扇惑我民!”说着就命人将他几个拉出去砍了。此时的张昶不发一言,只有马合谋嘴硬,“抗对,口出不逊之言”。最后,朱老大以李代桃僵之法留下了张昶,而用一死囚代替了他上刑场,结果不仅马合谋、张琏等人被杀,连监刑官韩留事后也被朱老大灭了口。
原来这朱老大是非常器重张昶的,他对刘基、宋濂道:“元朝送一大贤人给咱,你们可以与他议论大事。”后来张昶被朱老大任命为行中书省都事,不久升参政。自从他任参政后,颇得朱老大的欢心,所以“赏赐甚多,权豪震动”。
可是这个张昶难免思念旧主,最后竟以国家大事私通元朝,在被破获后终于引起了朱老大的震怒,张昶最终被处以极刑。而朱老大还余怒未消,又跟李善长道:“被他侮弄咱这几年,要碎其骨,投于水。”
从张昶一事中不难看出,朱同志已经不再将元廷放在眼里了。而对于那些不忠于己、背叛自己的人,他会坚决地铲除,并以儆效尤。

天下乞男子2010-12-26 03:00: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想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指出:只有当“中原有变”时,才能够图谋它,否则就很难;其实这个“变”就包括曹氏集团内部的分裂。
自从察罕死后,孛罗帖木儿又多次出兵抢占了晋、冀一带,虽然有皇帝的调解,但双方的仇隙却日渐加深。
至正二十三年时,因为皇帝的舅舅、御史大夫老的沙与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的事,元顺帝与自己的皇太子逐渐分化成为两大阵营,其中皇太子倚重于扩廓帖木儿,而顺帝老兄则不得不包庇孛罗帖木儿。如此一来,双方更是打得难解难分。
至正二十四年,朝廷有人状告孛罗帖木儿、老的沙等人图谋不轨。三月,顺帝终于下诏削夺孛罗帖木儿的官职和兵权。可是这个孛罗帖木儿也不是好惹的,他居然发兵向大都示威。七月,扩廓帖木儿部将白锁住以万骑保卫京师,结果在交战中白军失利,他们只得保护着太子来到了扩廓的老巢太原。而孛罗帖木儿则干脆率军杀入了大都,并入朝做了发号施令的丞相。
次年,扩廓发大兵直捣孛罗帖木儿的老巢大同。接着,皇太子又号召天下兵马入京讨逆,很快孛罗帖木儿就兵败伏诛。而扩廓扈从皇太子入朝后就被封为了左丞相,这是九月间的事。两个月后,习惯于戎马生涯的扩廓即请命南还视师,朝廷应允。
此时,中原地区虽然已太平无事,可是就整个南方而言,自江淮至川蜀,已经都不再是元朝的地盘。明玉珍早已在四川称帝建国,而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基本消灭了陈友谅的势力,并准备伺机消灭张士诚,进而统一南方地区。

不久,扩廓被封为河南王,并代理了天下兵马的总司令,其“官属之盛,几与朝廷等”。见于朱元璋势力已经坐大,扩廓一时间倒并无南下的意图。
为了激励将士,朱老大先前已经斩杀了元朝使者。扩廓于是又不得不遣使向朱元璋通好,还向朱元璋献上了宝马。朱老大于是派出中书省都事汪河至开封,并致书扩廓道:元朝的土崩瓦解已成定局,咱们可得好好打算;您的养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之前派人到开封只是为了刺探虚实,并不是真想投降元朝;现在对于您的惠赐,我自然要有所表示,从今往后,希望咱们双方可以和平相处。
本来,如果此时元朝的各派势力若都听命于扩廓的话,那么对于朱元璋的统一大业无疑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是,这时却又有人出来挑事了,他们认为位居于扩廓之下实在是很不爽。
李思齐起兵的资历是同李察罕一般老的,所以他首先就不满朝廷任命扩廓为总司令。接着,先前李察罕所部的张良弼、孔兴、脱列伯等也自恃功高,他们都不想听命于扩廓这个后生小辈,以至于“各怀异见,请别为一军,莫肯统属”。
但扩廓也不是吃素的,他的野心并不是要做一个贪图安逸的地方军阀,他身边的不少谋士都在鼓动他成就“大事”。于是,新一轮的军阀混战又开始了。
而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果李察罕不死,他的权威与号召力都在其养子之上;而且他的头脑、做事也一定要比扩廓成熟,那么北方地区到时可能真的要出现一个“曹操”了。当然,此时南北方的综合实力对比已经同东汉末年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混战期间,扩廓也与皇太子闹得有些不愉快。
太子想要逼迫顺帝退位,可是扩廓却不予以支持;太子又数次催促扩廓南征,可是扩廓一面命弟弟脱因帖木儿等人盘踞山东,一面继续西向同李思齐等人纠缠。
至正二十七年八月,皇帝下诏命皇太子亲自统帅天下兵马,而分配任务如下:命扩廓帖木儿以其兵自潼关以东,肃清江淮;李思齐则以其兵自凤翔以西,进取川蜀;秃鲁以其兵与张良弼、孔兴、脱列伯等取襄樊;王信以其兵固守山东信地。
可是诏书虽下,不仅一贯嚷嚷着要亲自上阵的皇太子没有动静,而分兵进取的命令扩廓也不肯接受。就在这时,眼见扩廓有不臣之心,其属下的几员大将貊高、关保等便萌生了诛灭扩廓之心,最终他们开始举兵讨伐扩廓。
十月,扩廓已步入了众叛亲离的孤立境地,结果朝廷又进一步瓦解了他的兵权。身处不利的扩廓只得受诏,而以一支孤军屯驻于泽州(位于今山西东南)一带。与此同时,朝廷再次下诏令诸军南下。
可是到了至正二十八年即洪武元年(1368)时,不甘心被人摆布的扩廓不仅派兵占据了太原,而且还尽杀了朝廷所置官属。于是皇太子不得不命令各军夹攻泽州、讨伐扩廓,而顺帝又下诏削夺了扩廓的爵邑。
二月,扩廓退守于平阳一带,眼看已是四面楚歌。而就在这时,朱明的北伐大军反而把他给“救”了。
当时,大明王朝的北伐军队已经打到了河南,感到火烧眉毛的李思齐等人见状不得不赶紧私下里同扩廓和解,然后带领着军队奔回了关中老巢据守。七月时,貊高、关保等保皇派还在继续进攻着平阳,有些灰心丧气的扩廓已不敢出城应战。但是一天晚上,扩廓趁貊高等人不备,突然率军杀出,最后竟擒杀了貊高、关保等人。
朝廷闻讯后,强硬的态度也开始出现了急剧变化,而扩廓本人又上疏表白了委曲的心迹,于是双方很快达成了和解。此时,中原之地已尽被明军占领,朝廷急忙下令恢复扩廓官职,并令各路迅速出兵以图夺回河南、山东。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用《朱元璋评传》中一句巧妙的话说:大元的“一切内耗便在客观上使旧王朝臣僚们成了个个为朱明新朝效力的马前卒。”


天下乞男子2010-12-26 03:02: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