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全面解读史上最传奇皇帝(正史可以像小说)

楼主:天下乞男子 字数:222162字 评论数:8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濠州和鳳陽都是在淮河以南,
-----------------------
谢谢指教!
当时淮河的地图我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它支流太多,我都看不清楚。
后来百度了一下,上面是这样写的——多称作“淮北濠州”。所以我觉得应该差不多。
后来,大多也以淮西称呼这里了,不称南北了。

天下乞男子2010-08-19 10:11:5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吴老先生以前有心影射老蒋
-------------------------
以前我对吴老先生颇多微辞,以为他这不是一个史家该有的态度,他讥讽朱老大太过!后来读了他的传记,才觉得人到那种境地,不能不对现实有所发泄!

天下乞男子2010-08-19 14:38:2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叹气
------------
朗朗乾坤,叹什么气!
你咋像是心事重重的,不妨说来听听。
天下乞男子2010-08-19 17:07:4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怕是做了亏心事,重八对做亏心事的人还是很残忍的…
------------------------------
没做亏心事的也不行,有时候你屁股坐错了地方,他也要人家的脑袋……
仿佛他天生就痛恨那些有权有势有钱有闲的……
天下乞男子2010-08-19 23:19: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又俗语说得好“爹死娘嫁人,各人顾个人”。眼见陈皇帝那边不好指望,江西大势已去,大汉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平章祝宗等便遣使到江州去面见朱老大,谈判龙兴(即南昌)等地投降事宜。
使节郑仁杰传达了胡丞相的意思道:“明公英武盖世,海内豪杰皆延颈倾心,乐为任使。廷瑞等欲归命久矣,然无路以请,今特遣仁杰输款。但所领将校,久居部曲,人情相安,恐既降,而以此辈属之他人则非所愿,故预陈本意。”也就是说投降可以,但前提是不得拆散旧部、不能接受改编。
这个条件很苛刻,朱老大一时犹豫难决,就在这时,刘半仙儿从他的背后轻轻地踢了一下他所坐卧的胡床。朱老大于是醒悟过来,便爽快地答应了对方的请求:管它呢,先应承下来再说,以后不妨再想对策;就算是颗定时炸弹,只要花点心思慢慢拆除就可以了嘛——此事确实埋下了隐患,结果还没等炸弹及时拆除,就被人给引爆了,当然威力已小得多了。
为了表明诚意,朱老大还专门致信胡廷瑞同志,其言之凿凿,以期能够消除胡、祝等人的疑虑。信的开篇是这样写的:“郑仁杰极力言说足下有效顺咱的意思,这正是足下的明白通达之处啊。偏足下又担心分散了手下将士,这是多虑了。咱起兵今已十年,四方的奇士英才们,很多都能够审度天时、预料时机,不等到交战就毅然委身到咱这里来。他们都希望立功于今世,垂名声于后世。大丈夫磊磊落落,一句话投缘,就可以洞察肺腑。所以咱以赤心相待,根据他们的才能而悉加任用。兵少的增加他们的兵力,位置低的提高他们的地位,钱少的重重赏赐他们,并没有彼此之分,这是咱对待将士们的基本原则。怎么会分散他们的部下,使人产生疑心,辜负他们来归附咱的心愿呢?”
接下来,朱老大还用赵普胜被陈皇帝杀害,张志雄等受到自己重用为例子,反复陈说。他甚至说,自己对待张志雄等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胡廷瑞这样不费一兵一卒以完整的城池、部队来归附的。
于是次年(1362)正月,胡廷瑞等终于打定主意向朱老大投降。为表重视,朱老大便由九江出发亲至南昌,以高度礼遇的姿态接受对方的投诚。当朱老大等一行人将至龙兴时,胡廷瑞等一大班官员出城相迎,朱老大慰劳了他们一番,并当众再次承诺“各仍旧官”。
入城之后,军令肃然,民皆安定,一切如常。朱老大先是拜谒了一下孔子庙,又行经道家著名宫观铁柱观;接着又出城开宴,在名胜滕王阁与当地诸儒赋诗为乐,以附庸风雅的方式来笼络士大夫之心。第二天,又命存恤鳏寡孤独(弱势群体),并于西山放生了陈皇帝之前所蓄养的一群鹿。
几天之后,筑台于城北龙沙之上,朱老大特意召集城中父老、民众都集会于台下,他告谕大家道:“自古攻城略地,刀枪弓箭之下,老百姓多遭受其祸殃。现在你们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都是丞相胡廷瑞明白天道,率先来归附,此是你们百姓的福分!姓陈的当初占据这里,供给军队各种需求,百姓们的负担很重啊。现在,咱把那些弊端都给去掉,军队供应都不须拖累百姓。你们各自从事本业,不要游走懒惰,不要纠缠诉讼,不要交结权贵,各自保护好自己的父母妻子,当咱的良民吧……”
大家伙听完这番话之后,心里都暖洋洋的,果然是大地回春了。
于是,士民皆感悦,无不心向那朱(红)太阳。随后,改龙兴路为洪都府,以“浙西四贤”之一的叶琛出任知府。
有一首著名的民歌是歌唱洞庭湖的,叫《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假使那时有首歌唱鄱阳湖的歌曲,那么面对广阔无边的鄱阳湖,心情极爽的朱老大也一定会放声高唱:“天上那个云波咯,水里的霞哟呵,八百里鄱阳啊,我的家叻……”
鄱阳湖水呀,浪打浪!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鄱阳湖鱼米乡?咱老朱的光景哪,一年更比一年强……

自打占领了这南昌以后,江西的北部已基本落入朱家军之手。至此,朱老大也就基本掌握到了先打谁后打谁的战略主动权,当初所议定的“先南后北、先西后东”的战略决策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以前是人家主动到你家门上挑事儿,你只是被迫还击而已。
就在这一年多的西线作战中,朱家军显然得分很多,陈家军的命运也如当初的张家军一般,也是被压得始终没能抬起头来。可能也正由于一路太顺,朱老大遂起了轻敌之心,他后来亲率主力北上援救小明王于安丰,正给了陈皇帝以难得之机。
可是,也许这个陈皇帝被朱老大给打怕了,虽然他手中掌握着一支空前强大的“无敌舰队”,可是他却没有像先前那般直取应天,而是选择了一条相对稳妥也相对鸡肋的进攻路线——先打南昌!
陈皇帝此举显然是过于畏缩了,偏又在南昌被耽搁了宝贵的时日,以至让朱老大腾出了时间来对付他。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被陈家军围困的南昌并不是非救不可,别说是一个南昌丢了,即便是安庆、池州、太平,不一样可以再夺回来吗?
可是朱老大却偏偏不顾鞍马劳顿之苦,由淮南地区率主力一路杀到鄱阳湖,如此冒险的举动说明了什么呢?它足以说明朱老大根本就没将大而无当的陈皇帝放在眼里,他已打定主意要同陈家军决一死战!而且他有信心打败敌人。
因此便可以说,朱老大急着同陈皇帝于鄱阳湖决战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他积极主动的一次重拳出击!一个南昌,陈家军连攻近三个月都没能拿下,真是衰得可以,在朱老大看来:其败局已定……



腾王阁清晰照

天下乞男子2010-08-19 23:22:2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七章到此结束。第八章中将详细介绍李察罕、王保保、刘基三人。
天下乞男子2010-08-20 10:20:0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特地再来看看、马上就要去南京协助下属公司工作了(一个星期)、不知道还有没有时间来看了、快快写、回来全部看完、、、、、、向社区报告违规内容
------------------------------------------
昨天晚上睡过头了,是夜里20点一下子竟睡到了凌晨2点多,按照平常是应该更新的!
可是,我前面已经说了,我要把前七章好好修改一下,第八章的写作可能要推迟一段时间了,所以我觉得很抱歉!
但是,我心里有很多想法,我不仅要在前七章扩展内容,也会让它更丰富的,我要兑现自己在序言中的许诺。篇幅起码会增加30%以上的,所以应该还有些看点!
很巧合,下个星期我估计应该不会再有更新了。也跟大家都说一声抱歉吧。前面我更新得很快,所以问题也是很多的,我只能赶快回头,不然下面的也不好进行,很多关系得理清楚。
真的不好意思。
天下乞男子2010-08-21 09:23: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不但是太祖皇帝长相奇特,就连皇太孙朱允炆长得也很蹊跷。有一次太祖爷爷与孙子在一起叙谈家国大事,爷爷摸着小小朱的脑袋禁不住说了这么一句:“唉,我这个孙儿啊,人倒是也蛮聪明,可是额头‘缺块’,整个脑袋就像个弯弯的月亮。”

2、叫花子最大的特长就是“能说”、“会看”,善于察言观色,洞察别人的心理,琢磨别人的心思,不然这花子就做的很失败。他们生存所需要的就是丰富的社会阅历经验和人性的洞悉本领。
天下乞男子2010-08-21 10:51:3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期待你整理后的更新早日和大家见面!
-----------------------------------
会的,应该是9月初吧。也许会更快。
老哥这样支持和抬举,真让我觉得有点怠慢了,只希望自己多拿出一些有分量、有意义的东西,来回报大家。
天下乞男子2010-08-22 21:33: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说几点有意思的资料吧,也算补一下我不更新的罪过。

1、邵荣此人原来是老朱手下第一号人物,他与徐、常并称三杰(《明史》有提)。他的谋反与他的成分有关系,他参加革命较早,原本是郭氏一系的,不是朱的嫡系。他谋反是动机是与朱争地位有关,因为当时君臣未分,朱的权威、绝对领导权并没有建立,他名义上还是小明王属下。
另:我想写到邵荣死时,应该为他专门建“百度百科”,因为目前还没有,不能让此人再如此湮没下去了。
2、朱元璋的大哥、也就是朱文正的父亲是个不孝之子,还带坏了老二、老三,这是朱元璋自己说的。
3、李文忠之父李贞也是个打渔的。
4、胡大海外号“铁手指”,估计是敢徒手下油锅抓油条。
5、曾国藩曾说过“兵在精不在多”的话,朱元璋也早说过:“兵不贵多而贵精,多而不精,徒累行阵”。
6、江州之战中廖永忠是有大功的,他也是依靠战船的优势直接在船尾造梯(桥)登城。
7、汤和“倜傥多计略”、“沉敏多智数”,确实是个很聪明的人。
8、郭子兴有三个儿子:老大早前战死,老二郭天叙,老三郭天爵。老二被朱元璋设计害死,老三后来也被朱元璋除掉。另外郭还有一小妾生的儿子郭老舍,一直活到洪武年间,后因事失去踪影。
9、元朝官吏中也多蒙古、色目人,这些是典型的官渣,朱元璋曾回忆说“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
10、“四大贤后”分别指东汉光武帝阴皇后、唐太宗长孙皇后、元世祖察必皇后、明太祖马皇后。

天下乞男子2010-08-24 08:56: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修改稿出来了,估计一个月内就会完成修改,但再更新第八章以后的内容,就应该是国庆后了,这是新地址: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0665.shtml


天下乞男子2010-08-28 09:34:5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谢谢!还请大家多到新帖捧场啊!
新文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说史了,而是增加了很多经济学、心理学之类的原理解释,我觉得这样读着才有意思,才让人更有收获,真正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天下乞男子2010-08-30 13:06: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刚才检查了一下字数,已修改完成的包括序言共9小节,原来共1、8万字,修改后超过了3万,增加部分达67%。所以,改动还是很大的,希望大家多去捧场啊。
天下乞男子2010-09-03 14:58:4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郁闷了!!!放着新帖子没人顶,都跑来顶这个老帖子!

那个说邵荣问题的,邵荣如何不是朱元璋手下?只是他大概是郭子兴系的,曾经可能是朱元璋的上级。
龙湾之战时,他的确参与了,但功劳也不见得多大,运筹主要还是朱元璋与刘基的。
天下乞男子2010-12-04 14:51:3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还有那个说我文笔是中学生水平的。

怎么说呢,因为题材是如此,所以并不见出文笔如何。
我曾写过历史小说,凡见者,无不称道文笔,不信你自己也可以找出来看下,叫《寒夜孤星》,是写韩信的——当然,这小说我还会进一步修改。
给你较这种真儿,其实是我幼稚了哈!!
天下乞男子2010-12-04 14:54:4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希特勒有写到啊,就是在新帖里!!
---------------------------------------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朱重八的思想大概也就是于此时真正成熟起来的吧。而且,20岁前后也正是人一生性格趋于定型的时候。
通过对比,也许就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此行对于朱重八一生的独特意义了。有一本题名为《从乞丐到元首》的书,写的是大独裁者希特勒,因为他当年也有过一段类似乞丐的不堪岁月。
从19岁到24岁,也就是从1908年到1913年,同样失去父母的希特勒在当时的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渡过了自己一生中最是失意潦倒的五年半的时光。
“到1909年,父亲的遗产用完了,只还有每月25克朗的孤儿费,他完全成了一个流浪汉,夜晚宿在公园的长椅子上或随便哪家的大门门洞里,白天在小酒肆和候车室中以廉价食品充饥……1909年圣诞节前夕,穷愁潦倒的希特勒把自己的最后一些冬服悉数典当,失魂落魄地进入了一个流浪汉收容所。”这是他当初朋友的一些相关记述。
后来,希特勒的生活一度有些好转,因为他可以凭借自己一计之长——绘画,来勉强维持生计了。但绘画所得也并非多么理想,他在一处单身寓所里接连住了三年零三个半月,从斗室中出来时仍是孑然一身。
显然,这段生活对于希特勒的一生其影响是巨大的。一贯喜欢自我标榜的希特勒,回来自己就在《我的奋斗》中回忆道:“这是我生活中最悲惨的时刻”,这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也是比任何一所大学更使他定型的时期,“是我生活中最艰苦、最全面的学校”。
虽然他的话历来不怎么靠谱,但这段还算是有些参考价值的。
接着他便到达了德国的慕尼黑,“抵达这个城市时,我还是个大小伙子,离开她时我已是成人了。我变得冷静严肃。在那里,我的哲学思想,特别是政治观点,已初步形成。我从未将之抛弃,只在后来详细地加以充实。”
当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虽然希特勒是个政治狂人,但是他在生活中却一直表现得很好。当他离开维也纳时,朋友就曾这样难过地表示:“我们失去了一个好同伴。他理解每个人,能助人时便助人。”
可见这位战争狂人的本性并不邪恶,只是生活和环境尤其国家的命运改变了他的诸多认识,更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让他的思想越来越走向极端。
由此也可见,在国家、政治的大是大非上,个人道德、个人品质是不值一提的——一个道德上的好人,未必是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而一个道德上的坏人,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
显然,朱重八在个人私德上有点瑕疵,但他绝对是一个数百年才一出的优秀的国家领导人。

天下乞男子2010-12-04 15:01:4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连看三个钟了 谢谢楼主哈
------------------------
我还得谢谢大家捧场呢!估计这帖子是被人链接到哪里去了,否则无人问津。

这是一个旧帖子,写到鄱阳湖大战前一年,原文为14万字。后来我经过修改,增加到了21万字,也改正了很多错误。
所以我希望大家还是看新帖吧!!!!!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0665.shtml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0665.shtml

如今我还在写这个东西,已经快写到大明开国了,只是还没有贴出来!
天下乞男子2010-12-04 15:31: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随便添几段哈,以下为徐达初见朱元璋时情景……

-------------------------------------------------

还是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徐达同志吧,他比朱同志小四岁,与马大脚是同龄。
有些书上写他也是钟离人,但有的却写他是濠州永丰乡人,但不管是哪里人,他之前和朱同志应该并不相识。而且我也倾向于他并非钟离人,否则这钟离人士的成才率也太高了,而且还皆是数百年一出的擎天大才。
徐达字天德,也是普通的农民家庭出身,不过他自幼“倜傥沉雄,有智略”,少年时即“不凡,厚重英发”,知晓兵家的《六韬》、《三略》,想来他家境还算殷实吧,否则哪有这些书读。
别看徐达同志生性有些腼腆、低调,但却从小又是个有大志向、好武事的人物,自然也是不甘一生寂寞、碌碌无为。
眼看着天下大乱之兆已成,徐达慨然有济世之志,也由此更加潜心武学了,所以他到20岁年纪时已长成一位“长身、高颧、赤色、沉毅、刚决”,且状貌不凡、智勇双全的好汉子了。
至正十三年的时候,他再也在家中坐不住了,于是四处打听,欲前去投奔一位明主,听人说郭公帐下有一位朱公子还不错,这样二十二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徐达便“仗剑往从”,干脆投效到了重八同志麾下。
才初次见面,朱同志就被徐同志的不凡英气给吸引住了。一天忙完诸事,他便把徐同志独自叫到自己的住处,问他道:“听兄弟这般谈吐不俗,想来是读过些书无疑了,不知近来喜读何书?”
“回朱统领,不过是读些卡耐基之类的成功学著作,权且补充些自信心而已。”他在故意跟朱老大打马虎眼。
“哦,这样啊,那像《知音》、《故事会》一类的社会人文巨著,兄弟有无涉猎?”
“不敢瞒朱统领,在下着实没有如此高的品位。”
“嗯,看兄弟这副身板,好象还是个练家子,那不知有无系统学习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不瞒统领说,倒是也读过些枪棒之书。”徐同志还是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家读兵书的事,怕朱老大批评自己清高,因为当时的革命队伍里了解兵书、喜读兵书的人真比三条腿的蛤蟆还罕见。
“呵呵,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兄弟好志向。其实,咱一眼就瞧出兄弟是个人材,难道兄弟真就甘心只做个赳赳武夫?今日咱也不怕兄弟笑话,咱平时喜欢读些兵书,可是环顾这队伍里诸人,能和咱勉强谈得上几句的,也不过区区数人而已……所以,咱希望兄弟平日用心把这几本书读了,他日咱好方便切磋。咱想,以兄弟之悟性,这些书定然是不在话下的……”说着,就拿出了一些破旧的手抄本的《孙子兵法》、《唐李问对》等交给了徐同志。
徐达见书,如获至宝,顿时兴奋了起来,只得如实交代:“不瞒统领,这些书中有几本在下平日也有所阅览,还算知道些皮毛,若是统领不嫌弃我徐达浅陋,咱们不妨就切磋一二。”
“哈哈……”,朱同志立马大笑起来,于是竟忍不住上前扶住徐同志的肩膀道:“咱早看出兄弟肚子里有货了,故而才试探一番。”
接着,朱老大叫人弄来了些酒菜,两人就同席而坐,交流起读兵法的心得来了。二人谈罢,顿生一番相见恨晚之感,从此徐同志便被留置麾下,成了朱同志的亲随。

在当时的起义军队伍里,的确还真没几个人晓得什么“兵法”;再加上徐达同志平素少言寡语,居平沉静,不自炫耀,他的经历人们既不得而知,他的兵家才干大家也是一头雾水。
因此,同伍之人既夸赞徐天德雄壮威武,又畏惧其高深莫测,这对于他迅速建立自己的威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看来,这人有时还真得给别人一点神秘感,给人留出一定的想象空间,若让人一眼看穿,反而就不拿你当盘菜了。
后来,徐同志时常向朱老大进言些“王霸之略”,也就是为主子描绘一下天下蓝图,及称雄天下的一些基础性的方式方法问题;更有时,他私下里还密以“天命”劝说主子早早摆脱他人掣肘,独树一帜,以期将来能够有所大的施展。这一点后面还会提到。
本来这重八同志并没有那么高的追求和奢望,“三千里外觅封侯”已经感觉是在做白日梦了。
这可以根据人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当时最基本的生存安全还是个问题,“尊重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满足,所以朱老大也就不会奢望什么“自我实现”之类遥不可及的东西。不过,毕竟人都是有理想的。
而今竟有人开导自己说要胸怀天下,再听那徐同志的话说得是多恳切,多掷地有声,怎不让这听者为之心动,更间或还会激动不已。
“好啊!天德,你所言极是啊”,古人称字不称名,这正是器重的意思:“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自当以天下为己任!贤圣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我辈虽微贱,又怎能不振作奋发?”
“回统领,古先贤亦有言:位卑未敢忘忧国……”
“嗯,天行健,我辈还当自强不息!”
每当徐同志谈到会心之处时,朱老大总会这样一副打了鸡血状。他还在想:看来这多读书就是能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啊,欲就大事,读书岂能偏废。
“麦迪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滋生出了某种欲望,便会激发出一种能量,从而构想出一个计划,然后凭借欲望带来的持久兴奋,将这个计划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就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朱同志不久后被老郭提拔为和阳总兵后,徐同志便被朱老大提拔为了镇抚,“位诸宿将上”。当时朱同志只是老郭麾下诸将之一,所以其他同志都不大买他的账,而徐达、汤和等人“奉约束甚谨”,算是帮助老大树立了威信,确立其领导地位。
再后来,天下名将必称“徐、常(遇春)”,功高劳苦的徐同志也被朱老大称誉为了自己的“万里长城”,由是世人传为佳话。
还有他家大闺女值得一说,其生性好学,人称“女诸生”,相当于今天的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后来嫁与了成祖朱棣,也成了一位马大脚式的贤内助,并且还曾著书以为女范。
不过有个问题也许需要注意下:徐达究竟是否乃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商榷。论知名度也许是,但论能力则未必,而且他始终没有摆脱战略天才朱老大的巨大阴影。这些问题后面慢慢都会有所涉及。
也有人说徐同志是大明第一将,但我觉得他不过是应时而生罢了,且并无什么经典战例。倒是像戚继光这种超世之杰,他可以代替徐同志,而徐同志未必能替代得了他。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必强求什么。

天下乞男子2010-12-04 18:21:4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冯氏兄弟见朱元璋时的情景……

------------------------------------

话说这朱重八立了大功,收编了这两万多人马,老郭也不得不对女婿越发尊重起来,他也尝到了甜头。
既然女婿有向外拓展自家的生存空间的意思,那只好随他去了,不然粮饷从何而出?兵源从何而出?
濠州北面基本是刘福通等主力红巾军的地盘,所以朱重八必要向南发展,而且元朝在南面的统治也较为薄弱。
就在当队伍略地至一处名叫妙山的地方时,突然有一对兄弟率众来投附朱老大,这便是来自定远的冯国用与冯国胜兄弟。
当冯氏兄弟一行见到传说中朱老大时,一向少与真正的读书人来往的朱老大竟很是好奇人家的装束,他忙疑问道:“咦——,你们兄弟既然是来投军的,咋个还穿着一身儒士的服装捏?是不是有啥讲究?”
“来的时候太急,没来得及换!”冯国用道。
“为什么这么急?”
“就是这么急!风闻明公驾临,我辈敢不驱驰来归。”
“哈哈,先生有心了。”
“明公见笑,明公如欲平治天下,怎能少得了我书生辈,故特来投效耳!”
原来这冯氏兄弟两个果真不同于那帮泥腿子,二人不仅自幼俱喜读书,而且还精通兵法,确是士林中的特出之辈。
他们眼见天下大乱,遂在家乡结寨自保。但纵观时势,恰当大丈夫建功立业之秋,这兄弟两个满腔热血,自然是不甘局促于家乡的一隅之地的。因此,才瞅准了近日来人气飚升的朱老大,准备跟着他这支“潜力股”干一番轰轰烈烈、扬名后世的大事业。
不但是君择臣,其实往往是臣择君,是故天下名士非明主不投。

不一会儿,三人来到一僻静之地,茶水献上。
坐定之后,朱老大于是正儿八经地问道:“两位先生既是读书之人,想必定有高见,恕咱冒昧一问:环顾当今天下,何以为安定之大计呢?”
实在说,这问话不但是有水平的问题了,也可谓是极有气魄!按说你一个政府眼中的流寇头目,安定天下是需要你操心的吗?你自己的日子尚且朝不保夕的,你操心得了整个国家吗?再说,就你现有那点见识,天下大势也是你能整得明白的?哪里凉快,哪里歇着去就完了嘛。
可是,这朱重八同志却偏不,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所谓“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哉”,重八同志皆有之。他谋事一向就很长远:假使自己将来有幸独据一方,又该当如何平治天下呢?
归根结底,这还是朱重八同志非凡自信力的一种流露,更是他的一种高远的理想、追求:这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的舞台。
而且前面也已说过,由于先前徐达等同志的诱导、启发,朱重八同志已经很自觉地开始以天下为己任了——不过,在这之前及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推翻元朝,更没想过会取而代之,他想的只是如何在夹缝中发展、壮大自己,如何为迎接真命天子做准备……
农家子的追求再高也有限,世界上总有他们做梦也不敢想象的事情。所谓“平治天下”其实就是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还有包括一些开拓进取的具体方略。“天下”云云,说白了只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好在时年三十一岁的冯国用绝非碌碌之辈,也绝非寻常酸腐儒生可比,不然他们兄弟也不会喜读兵书,也不会贸然来投这叫花子出身的朱老大。
在走出家门以前,冯老大早已站在朱老大的立场为他全盘谋划、深思熟虑了一番,所以此时前来自然是成竹在胸。
听到朱老大的问话,冯老二略微看了一下哥哥,只见冯老大沉默了半晌。朱老大知道人家那是在故意试探他:“先生不弃,还请不吝赐教!”
最后,只听冯老大缓慢有力地说了这样一句:“在下但有六字相告:有德昌,有势强!”
听到这六个字后,顿使朱老大精神为之一振,他赶紧抑制住自己的激动道:“恕咱愚钝,还望先生细细教咱。”
冯老大也已觉察出朱老大情绪、语调中的细微变化,他已不需再作什么掩饰。于是如睡虎初醒一般,冯老大慨然陈辞道:“咱们南面的金陵,有龙蟠虎踞之势,古来为帝王之都……以今日来看,我等当先拔金陵,定鼎①于此,然后再命将领四出攻伐。救生灵于水火,倡仁义于远近,勿只贪图子女玉帛,如此,则天下不难定也!”
冯老大此言,可绝非一般的书生言论,更非泛泛之谈,而是高屋建瓴、具有宏观战略指导意义的切中肯綮之论,而这也才不愧是读书人所独具的不凡识见!
想当年,诸葛亮初游金陵一带时,他见此地形势优越之极,乃不禁感叹道:“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再看后来太平天国时,湘军在包围了两年多才把此地拿下,那还是借助了大量的火药。
而就在当时看来,朱重八同志有能力夺取且有必要夺取的地方,也就是这金陵居首要地位。因为此地既形势险要,又紧靠江浙粮仓,如果能够在这里站稳脚跟,那么对于未来的生存发展更抑或是皇图霸业,无疑都将是最为有利的奠基与促进。
夺取金陵就意味着已夺天下之半,聪明睿智的朱老大当然听得出冯老大这番话的分量。所以他当即大悦,仰天叹道:“老天真是待咱朱某人恩厚,偏偏又送与咱两个智囊,咱的大事可成矣……”然后,便转向冯氏兄弟:“两位先生请受咱一拜!”
从此,朱老大便令这兄弟两个紧随在自己身边作参谋,帮着自己筹划机密大事,“皆居帷幄,预机密焉”。

与冯国用的这次谈话,也是时年不过才二十七岁的朱重八同志第一次领教读书人的厉害。以前他对读书人还有些偏见,但是自此以后,他就不能不对读书人刮目相看了。
有人也许会疑问了:依当时的形势看,既然大家都是反元的,直接去攻下元大都多省事,为什么高明的冯老大不干脆建议朱老大去攻灭元朝呢?
因为做不到,因为这个目标太不切实际,因为一口吃不出个胖子。相反,金陵的地位既重要,而且它距离濠州、定远一带也不远,元军在那里的防守又不是很强固。
当一个人一无所有时,他最先想到的应该是争取生存权;而当他去追求高远的目标时,他必须首先拥有一定的资本。不知道大家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没有:为什么篮球筐要做成现在这种高度?为什么不高一些或者低一些?
不难想象,如果篮球筐有两层楼那么高时,海拔如姚明者也是望尘莫及;当篮球筐有一人高时,随便一个衰人都可以灌蓝,可以“百发百中”,那这样一来大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意思。然而,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大体够得着篮板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以至引得无数体育健儿奋争不已,也让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乐此不疲。
篮球架子的高度就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其实是最有吸引力的;对于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它。因此,要想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应该设置有着这种“高度”的目标,而不能像癞蛤蟆一般整天奢望着吃天鹅肉。

① 指建立自己的政权。

冯国用确实是一位人杰,他有眼光、有魄力,更可谓是第一个大胆追随朱老大的读书人。
后来冯老大便一路追随着朱老大破关夺隘,立下了不少功劳;以后朱老大还特命他典掌自己的亲兵,委以心腹之用,足见其对冯老大的倚重。
但可惜的是,至正十八年时冯老大竟不幸病逝于军中,“壮志未酬身先死”,时年仅三十六岁。为了彰显他的功绩,朱老大称帝后便追封冯老大为郢国公,画其肖像于功臣庙,位列元勋第八。
兄弟双星,其实冯国胜比之其兄也并不逊色,只是他不好当着老兄的面抢聚光灯罢了。
冯老二雄勇多智略,胆气、武功都在其兄之上,因此他后来才成长为了朱老大手下的几员大将之一,堪独当一面之任。冯国胜后来因避讳朱老大“国瑞”的讳,乃被改名为冯胜。他又名宗异,可能是因仰慕东汉开国名将、“大树将军②”冯异,所以才取此名的吧。
当大哥死的时候,冯胜早已积功升为了元帅(大致相当于师长级别),不过朱老大出于对他兄弟的器重和信任,于是乃命他承袭兄职,典掌亲军。

② 冯异虽然谋略过人,战功卓著,但是为人却谦让得很,众将喜欢争功,而他却常常躲到一旁的大树下闲坐,故人美其名曰“大树将军”。

天下乞男子2010-12-04 18:23:4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李善长面见朱元璋时的情景……

————————————————————————

半道上,恰逢又一位重量级人物赶来投效,这便是“萧何”式人物李善长同志,后来的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朱皇帝后来曾说徐达的功劳“特在诸侯之上”,但他予老李的封赏却是第一的。
这一年(1353),老李恰当不惑之年。想来这老李先前在给蒙古人打工时,混得肯定绝非如意,尽管他才干出众,但也保不齐连萧何那样的副县长级别都未能爬到吧。元末大乱,他“欲从雄,未果”,乃避乱于东山中,后来才认准了朱老大。
料想他这一把年纪了,革命热情还如此高涨,的确有“无产阶级”的嫌疑,因为历来革命热情最高的不是别个,而尽是些希望改变命运的无产者。
还是先简要介绍一下老李的履历吧。李善长,字百室,今安徽定远人。他少时读书有智计,曾专门研习过法家之言,可谓是个政法系的高材生;他每每决策事务,一番轻重缓急,也总可见出他的高明来,家乡人曾推举他为“祭酒”(管祭祀的)。
偏偏这老李还颇有长者之风,厚道谦和,极是个善于为人处世、协调人际的主儿。当朱老大乍一见到他时,与他交谈过了一番后,也顿感大悦,再次仰天叹曰:“感谢老天,咱这回又得一贤才!”于是将老李留置幕下,让他做了自己的书记官,操持日常细务。

有一次,朱老大得了闲暇,就把老李叫到了身边,准备与之促膝长谈。
“先生,咱有一事想不通,特向先生请教……先生如此高才,又怎会屈居下流?”这是令朱老大长期以来都似懂非懂的一个问题,他实在搞不明白元朝的用人政策为什么如此荒谬。
“回明公,人言当今之世‘九儒十丐’,如此颠倒是非、悖极天理,尚有何事不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其焉得长久乎?改朝换代,恰在此间,当可知也……”说完老李便微笑地捋着自己的长须,甚有一副惟恐天下不乱的神态。
“而今朝廷以明相脱脱主政,大行改革之事,国朝中兴,亦未可知!”
“明公所虑甚是,但须知如今积弊已深,沉疴已成,单靠这区区几位贤相焉能救世?所谓救急不救穷也,无以救其根本……凡治道,必自修明法度始,况而今元主人心已失!”
“那我辈何为?”
“但乘时进取,以坐观天下形势,有利则动。若元运暂得不终,则我辈不妨蛰伏,或受元廷招安,此为权宜之计;必俟其式威,从而响应明主……”这个时候,对于未来大家都还不甚清楚,也料想不到以后的超凡成就,更没想过大一统的重任竟会落到朱同志身上。
“敢问先生,如何坐观形势?”
“用眼观,用两只眼睛观!”
“高,实在是高!”幸好咱朱重八不是三眼神童。
“一眼观天时,一眼观地利,用心取人和!但须站在高处,如此与人也有讨还条件的余地,才不会让人轻看了……”
“咱谨记先生教诲!”

过了几天,朱老大心里还觉得不踏实,于是更加坦诚地问老李道:“先生,而今四方纷扰,战乱不息,不知何日天下才可大定?真是让人忧心……”言外之意,就是乱世之中,咱朱重八真不晓得该何以保全。
想当初,刘秀初到河北时,他的老同学邓禹前往投效,并为刘秀陈说了一番天下大势。其中,邓禹指出群雄中多的是贪图一时之快的人,而没有什么长远打算;所以他劝说刘秀“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汉)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一颗公心而为天下谋虑,则天下不足平定。
可是后来,当刘秀因一时的挫折陷入悲观时,他目睹自己所处的弹丸之地,再环顾茫茫天下,也曾对自己的老同学有此心虚的一问:“天下郡国何只数十,而今我们辛苦打拼,不过才得其一。你之前宽慰我说天下不足平定,这是什么道理呢?”
作为东汉开国第一功臣的邓禹,当年对得可谓高明。于是邓禹回答道:“方今海内淆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以(势力范围的)大小。”
而今老李对得也不差,他沉思半晌后,乃对朱老大从容言道:“想当初秦末大乱的时候,汉高祖起身于一介布衣,然而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遂成帝业……而今元朝纲纪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正是真豪杰受命之际……明公既起家于濠州,那里距汉高祖所起家的沛县不远。山川王气,以在下观之,明公当受之无疑!只要明公取法汉高之所为,则天下不足定也。”
又是一个“不足定”,这分明是李善长版的“隆中对”。言下之意,这刘老三就是你朱重八最好的榜样啊!而只有做大做强,只有成为暴力最强者,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被人吞并,才能真正有效地自保。
以此,老李不仅为朱老大描画了一下那美好的天下蓝图,连问鼎天下的具体方式方法问题也向朱老大灌输了一番,可操作性又比冯老大说的那套更进了一步。听过之后,朱老大当然是心悦诚服,并决心效法刘老三。
显然,革命能否取得最后的成功,这是不可知的;但既然走上了这条道儿,就得义无返顾,就得一直走到黑。他朱重八只有努力,不断的努力!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连收获的希望也没有。
现在的他实在不敢憧憬着做皇帝,他只是想要效法刘邦的成功之道而已,反正撑到哪天算难哪天,多撑一天就赚一天。
另外,根据“灯塔效应”原理,没有目标的企业(组织),就不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而没有目标的人,必将庸碌一生。目标就是每个人心中那座明亮的灯塔,有了它的指引我们才不会迷路,有了它的召唤我们才更多奋进的力量。

后来,眼见队伍里出现的一些新矛盾,于是朱老大便特别叮嘱老李说:“方今群雄并争,非有智者不可与谋议,然而纵观群雄中那些执掌文事、参与决策的文职人员(持案牍及谋事者),却常常毁谤、打击那些左右的将士。因此,将士们才不能为主帅竭尽其能,从而致使主帅们的羽翼无端被剪,这真是让人痛心疾首的一件事啊……”
“明公所虑甚是,自古文武难两立,尤自赵宋以来,重文轻武,至国家颓丧不可救!文武皆为股肱,岂能有所偏废,亦当同心协力、和衷共济也!”
“先生诚知者言也!试想之下,将士们既疏远了主帅,那主帅又岂有独存的道理吗?所以才导致将帅相继而亡的不幸下场……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希望先生不要像其他的文职人员那样有所偏私,先生应该协调诸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就功业吧……”而大家说穿了,又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老李听了,颇觉朱老大之远见卓识,哪有不照办之理,于是顿首谢曰:“谨受命。”
再后来,老李就成了朱老大手下的重要参谋之一,不过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像萧何那样掌管后勤,他不愧是一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随着朱老大威名日盛,前来投效的将领们也是越来越多,老李总是先细细审察其才干,然后再报之朱老大作具体安排。而他也果然像朱老大曾希望过的那样,他对待诸将总是相当得热情诚恳,而他又是文官之首,所以大家彼此才相安无事。以后,凡有将领之间、文武之间闹矛盾的,老李也总是出面为之调解。
总之,自从有了老李,朱老大腰也不疼了,背也不酸了,腿也不抽筋了,全身上下都有劲儿了,一口气上五楼。

曾经,老郭听信流言,猜忌朱女婿,并稍夺了他一些兵权。
这时,老郭还想把老李招致自己麾下,给自己做贴身参谋。可是人家老李坚决不干,良臣不侍二主,你老郭就死了这条心吧;再说,你老郭已经是过气股了。而由此,朱老大也越发倚重老李了。
老李虽然才干、功绩可堪比萧何,但他也有过于萧何的地方,那就是有点军事才能。
有一次朱老大率主力部队出征,只给老李等留下了小股部队令他看家。结果有大股元军来袭,危急关头,老李巧计设伏将敌人打败,事后连朱老大也不能不连连称赞他的才干了:老李,你行啊,咱没想到你还有这个才,那咱以后远征就放心多了哈。
对于向金陵发展的战略决策,老李也是积极响应的,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只可惜临到了时,身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之任,一来老李的才能显得不足了:他知识结构有问题,他跟萧何一样都是单纯的法家,儒学底子太薄,这样在建国之后就捉襟见肘了,所谓“有心计而无远识”;二来他的精力可能也跟不上了,三来朱皇帝已开始对他有所不满,所以在大明建国之初老李就退居了二线。
更可惜的是,老李晚年也颇生骄逸之心,为人反而刻薄起来。明代著名史论家张燧在其《千百年眼》中说:“善长之罪不在于佐逆,而病在不善自处。”
想当初那几无瑕疵的萧何尚且被刘邦无缘无故地整进了班房里,你老李若是自己不多注意,难保下场更惨;而且,人家萧何的封赏根本不能与韩信、彭越等武将相提并论,而你老李却凌驾在徐达等人之上,你又凭什么不谦恭点?
最终,在越发苛刻、比之刘邦远为雄猜的朱皇帝手上,老李到底不幸弄丢了“晚节”。

天下乞男子2010-12-04 18:25: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