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坤舆万国全图》与奥斯曼的历史问题

楼主:yletpkki 字数:342216字 评论数:12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8.10
战争起源很早,中国古代历史久远,战争的历史自然也是十分丰富的。从进攻的角度看,简单的一块石头一根木头就可以是武器了,甚至赤手空拳也可以打起来,从这种意义上看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有战争了。从防守的角度看,人们为了防御做了盾牌盔甲,最大的防御武器是城池,湖南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7000年,可知那时的人们对战争中“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原则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并做出了非常好的应对措施,而且为后人所学习继承。史书典籍记载的战争最早是黄帝时期的阪泉之战,算起来有5000多年了。
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对战争已经十分熟识,有了代表军权的斧钺,调兵的虎符,明尊卑别上下便于指挥的古代“军衔”舆服制,快速传讯的烽燧,指挥的金鼓旗帜,进攻的刀枪剑戟,马车,舟船,防备的甲胄,尽可能多地建造了城池。军事理论也成熟起来了,最早的兵书是文王师姜子牙的《太公兵法》,到春秋晚期的时候,孙子总结了前人的写成了《孙子兵法》,其中的很多观点至今仍是战争的最高指导原则。此后的司马穰苴,孙膑,尉缭子都有著名的兵法传世,到东汉班固总结的时候,论兵著述的有四十余家,专门针对搏击技巧的著述有十三家。除此以外,很多“非军事专家”的先秦诸子乃至两汉大臣在著述中也谈到军事,比如管子,老子,商鞅,荀子,晁错,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方针政策---“屯田”,最早是西汉的晁错《募民相徙以实塞下疏》中提出来的,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商鞅《商君书》中的“农战”,西汉的赵充国则在战争中运用它战胜了西羌,后来的曹操统一北方也得力于屯田,明太祖朱元璋则把屯田推广到整个明代的国防军中,建立了以军户为基础的卫所制度,到了近代,八路军的大生产运动乃至于新中国的生产建设兵团其实也都是是屯田制度的延续和发扬光大,其产生的积极效果值得大书图书,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战争多,对战争的描写也多。最重要的是,很多文学作品都描写了战争的方方面面,《易经》里已经描写了战争: “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诗经》里有三分之一的篇章正面或者侧面描写了战争,屈原的《九歌》,更是描写先秦战争的经典文学作品,当然,最经典的莫过于《三国演义》,描写战争又多又全面又精彩,完全可以作为军事教科书来用。不能不提的是,古人对战争的描写用词是很严谨的,征、伐、侵、袭、讨、攻,各有重要的区别,不能乱用。在作战效果上,破之,拔之,灭之,平之,胜之,败之,都是胜利,但是又有细微差别。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上,汉代的画像石上,又十分丰富的战争画面,我们可以大致知道,古代攻城守城,水战舟战,马车骑兵步兵作战的一些场景。而秦始皇兵马俑则留下了统一六国的秦人军阵。
传统戏曲对表现战争也有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比如京剧,通过演员的一些专业动作,就可以把战斗的场面在舞台上呈现,用马鞭代表骑马估计是中国创举。(为什么那些据说是最早驯养马匹的地方戏剧极为发达的地方没有做到这一点?)而用音乐表现战斗场面更是一绝,只需锣鼓铙三大件就可以把打斗双方的进攻防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你可以“听”一场战斗。《秦王破阵乐》则是表现战争的著名音乐作品。中国象棋则使普通人在游戏中体验战争:怎样调兵遣将,冲锋陷阵,进攻防守。
战争多,名将也多,历朝历代的名将多如繁星。以战国为例,不过250多年,有吴起,白起,李牧,王翦,乐毅,秦开,田单,王贲,乐羊,庞涓,孙膑,廉颇,赵奢,魏无忌,项燕,蒙骜,庄蟜,田忌,司马错,蒙恬,等等。
战争多,遗留下来的武器也多,其功能之先进,质量之优良,种类之繁多,无与伦比。冷兵器时代的弩,我们一直领先,热兵器时代的炮,我们也是最先运用的,宋代的时候就有了。
现代军队中的军、师、旅、团、营、排、班,这些单位,军衔中的元帅、将、校、尉、士、兵,中国古代军队是早已有之,甚至还有很多,没有用上的,比如征南大将军,骠骑大将军,镇东将军,安西将军,平东将军,大司马。
这些,只是中国古代丰富的战争史实的一些个小断面。但足可以证明,中国人民上马可以打仗,解甲可以耕田,农耕和战争都是充分体现技术和智慧的活动,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都完全胜任并且取得最优异的成果。
地中海沿岸,都有哪些类似的?

简单的两个铭文,蕴含着丰富的古代军事信息:

瑞士玫茵堂藏商晚期兽面纹斝
满工纹饰, 器型端庄大方. 有一复杂象形图案族徽. 类似族徽也曾见于多件出土或传世铜器。
陈梦家先生的《劫掠》一书中曾统计了鼎觯爵卣等六件. 上部是"㚔", 下部是两人共同扶一个飘扬旗帜的旗杆,旁边还有一人,释为"旅",表示士兵追随于旗帜之下。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商晚期㚔旅方彝



部分商周青铜器上的旅字铭文


这块商代甲骨虽然小但上面的记载却很惊人:“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X旅万,呼伐X。” 妇好征召了多达13000人的士兵用于征伐,这也是目前商代征集军队数量最多的纪录,其他还有武丁征伐土方时候一次征集5000人。

出土宋代象棋




元至顺本《事林广记》文艺类中收录了两个象棋全局和一个象棋残局,该书是现存最早载有象棋内容的书籍。
也就是说,这是最早的象棋谱资料:





看看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行军后勤先进装备,移动灶台,帷帐,

曾侯乙的帷帐构件,科技含量满满的

满城汉墓帷帐构件

看看《国语》关于战斗布阵的描写,金鼓,旌旗,斧钺,····准备了大半夜,三万军队列队完毕:

《国语·吴语·吴欲与晋战得为盟主 》
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建肥胡,奉文犀之渠。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挟经秉枹。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阵而立。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为带甲三万,以势攻,鸡鸣乃定。既陈,去晋军一里。昧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

晋师大骇不出,周军饬垒,乃令董褐请事,曰:“两君偃兵接好,日中为期。今大国越录,而造于弊邑之军垒,敢请乱故。”

吴王亲对之曰:“天子有命,周室卑约,贡献莫入,上帝鬼神而不可以告。无姬姓之振也,徒遽来告。孤日夜相继,匍匐就君。君今非王室不平安是忧,亿负晋众庶,不式诸戎、狄、楚、秦;将不长弟,以力征一二兄弟之国。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进则不敢,退则不可。今会日薄矣,恐事之不集,以为诸侯笑。孤之事君在今日,不得事君亦在今日。为使者之无远也,孤用亲听命于藩篱之外。”


看看古代列阵的一个小资料:

吐鲁番出土唐垂拱四年(688年)文书,记载一个战争中列队的小方阵的阵容,甚至具体到了每个人的名字。(图2为释文)

这种阵型在《大唐卫公李靖兵法》里能够找到类似,是冲锋在前的精锐部队所用。特别的是执旗者有两人,估计是旗手既重要又危险,所以多一个做后备。




看看亚历山大和波斯的“大阵”

yletpkki2022-08-10 17:29:1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统一希腊后开始了东征,他率领马其顿军队3、4万人在奇里乞亚(今小亚细亚)古城附近的伊苏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伦北)与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三世率领的军队12万多人展开了大战,大流士将军队排成长达4公里的两个横队,亚历山大则将军队分成3个战斗队形:右翼是亚历山大亲自率领的重骑兵,中央是重兵方阵,左翼是由色萨利骑兵、伯罗奔尼撒骑兵组成的联盟,马其顿方阵的平推决定了交战的结局,方阵首先击溃了波斯军队的左翼,尔后亚历山大重骑兵和色萨利骑兵两翼包抄,合围并歼灭了大流士战斗队中央的希腊雇佣兵,波斯人见势不妙,四处逃窜,因而避免了波斯人被全歼的下场。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尽倾麾下四万帝国军队与波斯帝国的近百万军队,在巴比伦(今巴格达)以北的高加米拉地区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此战虽然波斯帝国也做了充足的准备,无奈时命不与,再加上对马其顿方阵的忌惮,导致军心涣散,马其顿方阵在亚历山大大帝的正确指挥下,最终以歼敌十多万人的情况下大败波斯军队,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也于战后被杀,马其顿帝国随之占领波斯帝国全境,波斯帝国灭亡。

在荡平波斯后,亚历山大率领大军一路向东攻到印度河流域,占领了古印度,自此,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被其占领了三个,征服面积达500万平方公里,超过同时代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的领土面积总和,到公元前323年为止,亚历山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亚历山大大帝在其短短13年的征战时间里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战绩,他有力地促进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了东西文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


看看先秦至汉魏时期将军名号,名号之多侧面反映出军队的庞大以及管理的规范,地中海沿岸,动不动就横跨亚非拉三洲的帝国不少,他们都有哪些将军名号?

将军之名,春秋以前和卿一样,为高级武官通称。自战国起将军开始正式作为武将的官称,如上将军、大将军、将军、裨将军等,一旦受命,即握有战场指挥的全权。自西汉始,开始在将军之前加以各种名号。以后,将军逐渐分途:象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均不常设,地位崇高,位同公卿,成为重号将军;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将军,或以征伐的地名、对象,或以其所领的兵种,或以其所负的特别职务,确定官名。他们出则领兵,入则另有任用,多根据需要设置,称为杂号将军。另外,部分宿卫军将军也很重要。隋唐以后重号、杂号将军之制废而不用,其名称在武散官中尚存留一部分。


yletpkki2022-08-10 17:36:1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亚历山大东征时士兵的“马其顿长矛,长13~14英尺(每英尺约30厘米),双手操作,后期的超过18英尺。长矛末端有配重利于平衡,兼做长矛折断时之备用武器。”
我国的《考工记》说了,“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故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从这个资料看,作为进攻方的亚历山大远征部队用这么长的武器,是非常不利的:攻国之人众,行地远,食饮饥,且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

亚历山大的士兵要拿着这么长的兵器行走十多年,还要保证缺损后修缮补充,是怎么做到的?


看看这篇文章,亚历山大的长矛阵真的存在过吗?看他长矛的连接器,那么短的一截管子,能有多大的接合力量?
兰台·秦军标准化真相:弩机部件随意互换仅是幻想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114/15/7442640_527852578.shtml



yletpkki2022-08-10 17:37:18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还有这个资料:那么多的财宝,怎么流传于世的那么少?看看夏商周还有一些诸侯国,留到今天有多少宝贝文物?还有,亚历山大那些运送宝物的骡马骆驼以及护宝战士,需要多大的后勤队伍?

作者:@Watson_yexiuqing 时间:2018-07-17 13:44:14
这是从网上搜的压力山大东征路线图,也有其他版本的,大同小异。希腊帝国包含希腊马其顿拜占庭,人种有希腊拉丁斯拉夫种,加起来还没有土鸡大,就这么点基础就完成了东征印度再回归的伟业。这条路有几个诡异的折返,我来说说其中的猫腻。
yletpkki2022-08-10 17:40:33 发布在 国际观察
看看先秦至汉魏时期将军名号,名号之多侧面反映出军队的庞大以及管理的规范,地中海沿岸,动不动就横跨亚非拉三洲的帝国不少,他们都有哪些将军名号?

将军之名,春秋以前和卿一样,为高级武官通称。自战国起将军开始正式作为武将的官称,如上将军、大将军、将军、裨将军等,一旦受命,即握有战场指挥的全权。自西汉始,开始在将军之前加以各种名号。以后,将军逐渐分途:象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均不常设,地位崇高,位同公卿,成为重号将军;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将军,或以征伐的地名、对象,或以其所领的兵种,或以其所负的特别职务,确定官名。他们出则领兵,入则另有任用,多根据需要设置,称为杂号将军。另外,部分宿卫军将军也很重要。隋唐以后重号、杂号将军之制废而不用,其名称在武散官中尚存留一部分。



一、两汉时期的将军名号

1、西汉将军名号:

注:以下人物名录不完全,作参考用
1)大将军:地位崇高,位上公,武帝后大将军同为大司马。韩信、窦婴、卫青、霍光、王凤先后担任此职。
2)骠骑将军:武帝元狩二年置,与大将军同列大司马。霍去病曾任此职。
3)车骑将军:汉高帝时就有,靳歙、卫青、张安世、王音等曾任此职,掌宫卫禁军。
4)卫将军:汉高帝时就有,王恬启、宋昌、张安世等曾任此职,掌南北军。
5)上将军:吕后七年时以吕禄为之。
6)前将军:武帝时赵信、李广曾为之。
7)左将军:武帝时公孙贺、荀彘曾为之。
8)右将军:武帝时苏建、赵食其曾为之。
9)后将军:武帝时李广、曹襄曾为之。
10)中将军:武帝时公孙敖曾为之。
11)游击将军:汉高帝时就有,陈豨、苏建、韩说曾为之。
12)复土将军:文帝七年以张武为之。
13)将屯将军:文帝七年以属国悍为之,武帝时王恢为之。
14)骁骑将军:武帝元光二年以李广为之。
15)护军将军:武帝元光二年以韩安国为之,诸将皆属之。
16)轻车将军:武帝元光二年以公孙贺为之,后李蔡曾任此职。
17)材官将军:武帝元光二年以太中大夫李息为之。
18)骑将军:武帝元光年间以公孙敖为之。
19)伏波将军:武帝元鼎五年以路博德为之,击南越。
20)楼船将军:武帝元鼎五年以杨仆为之,先后击南越、朝鲜。
21)戈船将军:武帝元鼎五年以归义越侯严为之,击南越。
22)下濑将军:武帝元鼎五年以归义越侯甲为之,击南越。
23)横海将军:武帝元鼎六年以韩说为之。
24)浮沮将军:武帝元鼎六年以公孙贺为之。
25)匈河将军:武帝元鼎六年以赵破奴为之。
26)十二部将军:武帝元封元年置十二部将军伐匈奴(?)。
27)拔胡将军:武帝元封四年以郭昌为之。
28)因杅将军:武帝太初元年以公孙敖为之,因杅为地名。
29)贰师将军:武帝太初元年以李广利为之,征大宛。因贰师城而得名。
30)浚稽将军:武帝太初二年以赵破奴为之,征匈奴。因浚稽山而得名。
31)强弩将军:武帝时李沮曾以左内史为之。
32)度辽将军:昭帝元凤三年以中郎将范明友为之,因度辽水而得名。
33)虎牙将军:宣帝本始二年以田顺为之。
34)蒲类将军:宣帝本始二年以赵充国为之,因蒲类泽而得名。
35)祈连将军:宣帝本始二年以田广明为之,因山得名。
36)破羌将军:宣帝神爵元年以辛武贤为之。
37)护羌将军:王尊曾为之。
38)奋威将军:元帝永光二年以太常任千秋为之。
39)建威将军:元帝永光二年以韩次君为之。
40)步兵将军:平帝元始五年以执金吾王骏为之。
41)文成将军:武帝元狩中,以少翁为之。
42)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元鼎四年,拜栾大五利将军,并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
43)天道将军:封禅书中说,天子刻玉印为“天道将军”。


2、新莽将军名号: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官职改动甚多。新朝以四辅、三公、四将为十一公,其中四将为更始将军(曾改宁始将军)、卫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另设置不少杂号将军,如:
司命将军、五威将军(五威中城、前关、左关、右关、后关将军)、九武将军(九人,均以武为号)、虎贲将军、厌难将军、震狄将军、振武将军、平狄将军、相威将军、镇远将军、诛貉将军、讨秽将军、奋武将军、定胡将军、田禾将军、着武将军、平蛮将军、填外将军、捕盗将军等。

王莽始建国三年,曾令七公(太师、太傅、国师、国将、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六卿(纳言、作士、秩宗、典乐、共工、予虞)号皆兼称将军。地皇元年又设前后左右中五大司马之位,赐诸州牧号为大将军,郡卒正、连帅、大尹为偏将军,属令长裨将军,县宰为校尉。


3、东汉将军名号:

东汉大致沿袭西汉,将军可大致分为重号将军与杂号将军。重号将军不常置,比公者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职;位上卿者有前后左右将军等。光武帝时,吴汉以大将军为大司马,景丹为骠骑大将军,位在公下。明帝初即位,以弟东平王苍有贤才,以为骠骑将军;以王故,位在公上,数年后罢。章帝即位,西羌反,故以舅马防行车骑将军征之,还后罢。和帝即位,以舅窦宪为车骑将军,征匈奴,位在公下;还复有功,迁大将军,位在公上;复征西羌,还免官,罢。安帝即位,西羌寇乱,复以舅邓骘为车骑将军征之,还迁大将军,位如宪,数年复罢。自安帝政治衰缺,始以嫡舅耿宝为大将军,常在京都。顺帝即位,又以皇后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如三公。以后,大将军常录尚书事,东汉外戚多以此职而秉朝政,如梁冀、窦武、何进等。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初为大将军,后让大将军位与袁绍。除以上将军外,明帝初所置的度辽将军,职掌护卫南单于众新降有二心者,以后数有不安,遂为常守。

东汉前后的杂号将军甚多,皆主征伐,事讫皆罢。杂号将军中加“大”者权力也大,常节制数路将军。有史可查的东汉杂号将军以及担任人员有:

骠骑大将军(杜茂、景丹)、建威大将军(耿弇)、建义大将军(朱佑)、强弩大将军(陈俊)、虎牙大将军(盖延)、征南大将军(岑彭)、征西大将军(冯异)、河西大将军(窦融)、西州大将军(隗嚣)、横野大将军(王常);骁骑将军(刘振、樊崇、刘歆、刘喜)、建威将军(邓寻)、振威将军(宋登、马武)、强弩将军(陈俊)、积弩将军(马音、傅俊)、积射将军(焦进)、征西将军(耿秉、马贤、司马钧)、征虏将军(祭遵)、诛虏将军(刘隆、王霸)、捕虏将军(马武)、威虏将军(冯骏)、越骑将军(刘宏)、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康)、辅威将军(臧宫)、武威将军(刘尚)、武锋将军(竺曾)、平狄(一作平敌)将军(庞萌、朱鲔、孙咸)、赤眉将军(耿欣)、中坚将军(杜茂)、宣德将军(梁统)、伏波将军(马援)、汉忠将军(王常)、度辽将军(明帝以后常置)、荡寇将军(周盛)、讨虏将军(王霸)、破虏将军(邓奉、贾复、董卓)、破奸将军(侯进)、刺奸将军(祭遵)、游击将军(邓隆)、楼船将军(段志)、孟津将军(冯异)、都护将军(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忠义将军(陆康)、扬武将军(马成)、威寇将军(杨茂)、偏将军(王霸)、兴义将军(杨奉)、安集将军(董承)等。

其实以上这些还很不完全,据《通典》记载,还有征东将军(汉献帝初平三年以马腾为之,或云以张辽为之)、征南将军(汉光武建武二年置,以冯异为之)、镇东将军(后汉末曹操为之)、镇南将军(后汉刘表为之)、镇西将军(后汉刘表为之)、安东将军(后汉陶谦、曹休曾为之)、安南将军(光武元午以岑彭为之)、安西将军(后汉末段煨为之)、平北将军(汉献帝以张燕为之)、鹰扬将军(后汉建安中魏武以曹洪为之)、讨逆将军(后汉末以孙策为之)、凌江将军(后汉置,以罗献为之)等等。



二、魏晋时期的将军名号

1、魏国将军名号:

1)第一品
大将军:夏侯淳、曹仁、曹真、司马懿、曹宇、曹爽、司马师、司马昭曾先后为之。

2)第二品
骠骑将军:曹洪、司马懿、曹真、赵俨、刘放、孙资、王昶、司马望、石苞、甄阳。
车骑将军:曹仁、张合、黄权、王凌、郭淮、孙壹、胡遵、陈骞。
卫将军:曹洪、曹瑜、曹肇、孙资、司马师、司马昭、胡遵、司马望、司马攸。
中军大将军:曹真。
上军大将军:曹真。
镇军大将军:陈群、甄息。
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司马师、司马炎。
南中大将军:吕兴。
辅国大将军:甄温。
二品将军还有四征(征南、征东、征西、征北)、四镇(镇南、镇东、镇西、镇北)将军。

3)第三品
领军将军、四安将军(安南、安东、安西、安北)、四平将军(平南、平东、平西、平北);前、后、左、右将军;诸三品杂号将军(征虏、征蜀、镇军、镇护、安众、安夷、安远、平寇、平虏、龙骧、辅国、都护、轻车、虎牙、冠军、度辽、平狄、平难等)。

4)第四品
护军将军、武卫将军、中卫将军、中垒将军、诸四品杂号将军(中坚、骁骑、游击、左卫、右卫、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建威、建武、振威、振武、奋威、奋武、扬威、扬武、广威、广武、宁朔、左右积弩、积射、强弩等)。

5)第五品
鹰扬、虎烈、宣威、折冲、凌江、昭烈、宣德、威虏、捕虏、殄虏、扬烈、威远、伏波、虎威、宁远、荡寇、昭武、昭德、讨逆、讨寇、破虏、殄吴、建忠、立义、怀集、横野、楼船、复土、翼卫、讨夷、怀远、横海、忠义、建节、绥边、牙门、偏、裨等杂号将军


2、蜀国将军名号:

大将军(蒋琬、费袆、姜维)、右大将军(阎宇)、骠骑将军(马超、李严、胡班)、右骠骑将军(胡济)、车骑将军(张飞、刘琰、吴壹、邓芝、夏侯霸)、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卫将军(姜维、诸葛瞻)、镇军大将军(宗预)、抚军将军、四征将军(缺征南,资深者为大将军)、四镇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安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辅国将军、辅汉将军、振威将军、奋威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安远将军、荡寇将军、昭文将军、昭德将军、讨逆将军、讨寇将军、讨虏将军、秉忠将军、忠节将军、建信将军、安汉将军、军师将军、镇远将军、执慎将军、抚戎将军、绥武将军、翊武将军、兴业将军、副军将军、翊军将军、辅军将军、绥军将军、牙门将军、偏将军、裨将军。


3、吴国将军名号:

上大将军(陆逊、吕岱、施绩)、大将军(诸葛瑾、诸葛恪、孙峻、孙琳、丁奉、孙震)、骠骑将军(步骘、朱据、吕据、施绩、张布、孙韶、朱宣)、车骑将军(朱然、刘篡)、卫将军(全琮、士燮、滕胤、全尚、孙恩、濮阳兴、滕牧)、镇军大将军(孙虑、陆抗)、抚军将军、四征将军(缺征南)、四镇将军、四安将军(缺安西)、四平将军(缺平东)、前后左右将军、虏将军、镇军将军、安远将军、平戎将军、平虏将军、辅国将军、辅吴将军、虎牙将军、冠军将军、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奋威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奋武将军、折冲将军、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绥远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荡魏将军、平魏将军、辅义将军、扶义将军、横江将军、绥南将军、安国将军、抚边将军、抚夷将军、抚越将军、威南将军、威北将军、威武将军、威烈将军、厉武将军、灭寇将军、牙门将军、偏将军、裨将军。


4、两晋将军名号:

西晋开国,立八公,大将军为其中之一。此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龙骧、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开府者皆为位从公。骠骑以下及诸大将军若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则品秩第二。四征镇安平加大将军不开府、持节都督者,亦品秩第二。三品将军秩中二千石。西晋以领军、护军、左右卫、骁骑、游击六将军为六军,为宿卫亲军。前后左右军将军为四军,也属京城及宫内外宿卫军。各种杂号将军略同于魏。东晋变化不大。品级为:
一品:大将军;
二品:骠骑、车骑、卫将军,诸大将军;
三品:四征镇安平、中军、镇军、抚军、前后左右、征虏、辅国、龙骧将军;
四品:武卫、左卫、右卫、中坚、中垒、骁骑、游击、前后左右军、宁朔、五威(建威、振威、奋威、扬威、广威)、五武(建武、振武、奋武、扬武、广武)将军;
五品:鹰扬、折冲、轻车、武牙、威远、宁远、虎威、材官、伏波、凌江将军;
八品:宣威以下杂号将军。

十六国的将军设置略同于西晋,如汉―前赵设有上大将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卫(大)将军、抚军(大)将军、龙骧大将军、都护大将军、中军大将军、冠军(大)将军、四征镇安平(大)将军、灭晋大将军、前军大将军、右军将军、忠义大将军、前将军、右将军等以及各杂号将军:建武、虎牙、平晋、左卫、右卫、护军、平虏、辅汉、卫军、征虏、镇远、讨虏、荡晋、冠威、中护军、骑兵、振威、镇军、辅威、安国等将军。其他诸国大同小异,不一一列举。流传于世的部分汉晋将军印

资料说,伊苏斯战役是公元前333年秋季,在亚历山大东征中,马其顿军队(3-4万人)和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军队(12-13万人),在奇里乞亚(小亚细亚)古城附近的伊苏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仑北)进行的一次交战。
几万人的部队,不可能是全部直接听命于亚历山大吧,他手下都有哪些将军名号?
卡迭石之战,双方战车数以千计,规模可谓大矣,古埃及又有哪些将军名号?
同样的亚述,古波斯,古罗马,几乎都是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武力不可谓不强,它们都有哪些将军名号?

据《欧洲风俗史》的记载,直到十六世纪的时候欧罗巴还没有规范成熟的后勤保障,主要依靠随军营妓来完成相关工作,这样的军队有多大战斗力?可见欧洲古时候的军事传统积累既不深厚也不怎么高明,由此可以推知 “古希腊”的军队有多大战斗力。


地中海沿岸很多横跨三洲的大帝国,武装力量是很强大的了,他们的武器库资料有哪些?看看秦朝汉代的:
秦迁陵县武库兵器簿:简8-458 :「迁陵库真□:甲三百卌九。甲兜廿一。鞮瞀卅九。胄廿八。弩二百五十一。臂九十七。弦千八百一。矢四万九百,戟二百五十一。」


1993年尹湾西汉墓出土的《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载:“凡兵车器二百四十二千三百二十六万八千四百八十七”。(西汉成帝永始四年,即公元前13年)
东海郡武库当为国家设在内郡的武库之一。从集簿中档案记录来看,东海郡武库有两个特点,一是库存量大,如弩的总数即达537707件,矛的总数达52555件,有方(戈类兵器)达78392件。仅以此三顶足可装备50万人的军队。数量非常惊人。

部分具体数据如下:
武库储有弩机537707件,其中有车用弩11181件,普通弩526526件;还有未装弩机的弩臂263798件;有弓77521件,弓弦3987件(相比于弩,弓的数量少很多,这也反映了秦汉军队对弩的重视程度);
武库还储有盾9991件,皮甲142322具,铠甲63324具,甲札587299具;战马首铠97584具,骑兵装甲具5000余套;鞍鞯2080具,和上马鞒825具(马鞍和马镫,是使骑兵更加稳定自如地在马上运用兵器,和支持长时间长距离奔袭作战的重要骑具,这也是汉代骑兵运用的例证);
战车:乘舆钲车、鼓车、武攠车18乘,乘舆兵车24乘。
连弩车564乘,冲车37辆,将军鼓车10乘,轻车301乘,将军兵车比二千将□鼓车116乘,□□车180乘,钲车8乘,鼓车6乘,战车1乘,□□车564乘,□车1乘,武刚强弩车10乘,□毂□车1乘,战车502乘,三轮兵车1乘,□佗龟车5乘,高□车11乘,□□车7两,□□车□车2133两,素□重车1993乘,兵□车677乘,合车2乘,蜚楼行临车2乘(小计7174乘);
长柄兵器计有:车用铍1421件,铍449801件,矛50178件,有方(戟)78392件;
短柄格斗兵器计有:刀156135件,剑99901件。

汉画像石中的武库形象

yletpkki2022-08-10 17:42:1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一组龙(蛇)纹鼓座。发现好多春秋战国鼓座,其中有青铜做的,也有用原始瓷做的,材质不同,却都用蛇来装饰,不知为什么,找到的盘龙纹鼓座的也没有蛇纹的多。楚国的鼓座则是凤鸟为主角的居多,著名的有虎座凤架鼓。鼓在古时候是很重要的,祭祀、娱乐、打仗都用到它,商周时期的的鼓大多数已经是皮革制作的了,所以留存至今的不多,只有青铜做的鼓座,以及一些青铜鼓。
三古四古打不打鼓?他们的鼓座是怎样的?大流士鸭梨山大是怎样指挥作战的?


yletpkki2022-08-10 17:45:58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指挥通讯用器

yletpkki2022-08-10 17:48:21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古人指挥作战,主要是鼓、金(铙,钲,錞于等金属打击乐器)、旗,《管子》称之为“三官”,三者有机结合,协调全军调度进退攻防。离开了这些工具,是不可能把大部队系统的组织起来形成有效力量的。一般来说,闻鼓则进,闻金则退。
《管子·兵法》说:“三官不缪,五教不乱,九章着明,则危危而无害,穷穷而无难。
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进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制兵也,所以偃兵也。此之谓三官,有三令,而兵法治也。
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
九章:一曰举日章,则昼行;二曰举月章,则夜行;三曰举龙章,则行水;四曰举虎章,则行林;五曰举鸟章,则行陂;六曰举蛇章,则行泽;七曰举鹊章,则行陆;八曰举狼章,则行山;九曰举韟章,则载食而驾。九章既定,而动静不过。”
《黄帝内传》说, “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夔制牛鼓八十面,一震 八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
《左传》 说,“夫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周礼·鼓人》说,“以金铙止鼓”。
《诗・小雅・采芑》 说,“钲人伐鼓”《毛诗诂训传》解释说,“ 钲以静之,鼓以动之”
《尉缭子·勒卒令第十八》说:
金、鼓、铃、旗四者各有法。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铃,传令也。旗麾之左则左,麾之右则右,奇兵则反是。
一鼓一击而左,一鼓一击而右。一步一鼓,步鼓也。十步一鼓,趋鼓也,音不绝,鹜鼓也。商,将鼓也。角,帅鼓也,小鼓,伯鼓也。三鼓同,则将、帅、伯其心一也。奇兵则反是。
鼓失次者有诛,喧哗者有诛,不听金、鼓、铃、旗者有诛。
《史记淮阴侯列传》说,“平旦 ,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
从这些古籍记载看,古人很早就对战争进行了有效组织,对金鼓的运用在西周已经成熟了,有了成文规定。

从出土文物看,鼓一万多年前就有了,到了商代出现青铜鼓,战国时期,一般是鼓座固定木框皮鼓,有很多青铜鼓座出土。更有随着马车遗址出土的青铜鼓座和中山王指挥车上一组四件的铜铙,可知这是用于指挥战斗的。在战国青铜壶上的水陆攻战纹图案中可见击鼓指挥作战的场景,鼓与铙是同一个支架的。
地中海沿岸那么多著名的战争,卡迭石之战据说几千辆马车一起作战,军队统帅用的什么工具来统一调度指挥进退攻防?


旗帜
《尔雅》说:"有铃曰旗",《说文》说:“旗,旗有众铃以令众也。”
《墨子》说,“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
《诗经·周颂·载见》说,“龙旗阳阳。”
《列子·黄帝》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

《史记·淮阴侯列传》说,“拔赵帜,立汉赤帜。”

从以上资料看,旗帜在古代很早就有了,到西周的时候已经规制完备,使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军队,在战场上。用于区分敌我,传递号令,提振士气,等等。
名列前茅的"茅"其实是"旄"的通假字。"旄"即旄牛尾,古人常用旄牛尾绑在竹木杆上用来指挥,这就是原始的旗子,因此古人也把旌旗称为"旄"。战国青铜壶中的攻战双方一般有"旄"有“旗”。

古代中国军队的旗帜大致可分为五种:
联络旗
联络旗在行军时用于前军与后军的联系。古代信奉五行学说,所以联络旗也分五色,各有所指。青色,属木,如果先头部队遇到山林障碍需要开道时,就会举起青旗。赤色,属火,如果军队遇到地势险要,高山峡谷之地时,便需要防敌人火攻,举红旗示警。白色,属金,一旦遭遇到敌兵,就要迅速集结兵力,摆开阵型迎战,举白旗为令(白旗表示投降其实近代之后的概念,而且更多的是表示休战)。黑色,属水,如果行军路线上有沼泽或者溪流等,就会举起黑旗。黄色,属土,如果前方一马平川,畅通无阻,举黄旗示意。
号旗
当军队冲锋时,号旗在哪里,士兵们就冲向哪里。指挥将领根据号旗所在的方位可以判断出战线推进的进度,并能清楚地看清战果以及军队战损情况。
阵旗
古人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受天文星象启迪,结合五行,发明了“五行军阵”: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军前宜捷,前用朱雀;军后宜殿,后用玄武;军左为阳,左用青龙;军右为阴,右用白虎。
将旗
在战场上,军队分为五大营,即前营,中营,后营,左营,右营。将旗则代表各营将领,将领就在将旗之下。只要将领挥动己方阵营的旗帜,士兵就会立刻准备迎战。将旗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结合五行理论, 前营用红旗,中营用黄旗,左营用蓝旗,右营用白旗,后营用黑旗。作战时,士兵要拼死保卫将旗,一旦将旗被砍,这支部队就不复存在了。
牙旗
牙旗者,将军之旌也。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牙旗不论是尺寸还是重要性都是军队中最大的,古代出征祭旗就是祭的牙旗。
文物最早的旗帜形象可见于商代青铜器的铭文,战国水陆攻战文铜壶上的两军对垒画面中,两军各自旗帜鲜明,唐代张议潮出行图中可以看到旌旗招展的盛大场面,为了战斗时便于冲锋杀敌,古人还想出了把旗帜插在背上的巧妙法子,这可以从明代的绘画中看到,而秦兵马俑背后的两个圆扣环则说明,这法子早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想出来了。传统戏曲中将领背后都插着几面三角旗,一是将领的身份象征,二来也有古人背后插旗冲锋陷阵的古义。
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庞大,大海茫茫要保持联络,白天用的是旗帜旗语,晚上则是用灯。陆军中的号旗传信在海上就变成了旗语。
yletpkki2022-08-10 17:53:11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城邦内部及各城邦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冲突持续不断。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乘机运用外交手段、金钱利诱和军事进攻等手段插手希腊事务。
前337年,腓力二世确立对全希腊的霸权后,在科林斯召开各邦大会,宣布各邦间停止战争,建立以他为盟主的泛希腊同盟,并以"复仇"为借口决定对波斯宣战。
前336年夏,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三世在平息内乱和镇压希腊人的反叛后,即调兵遣将,准备东征。
前335年秋,亚历山大以马其顿军为主,雇佣兵和各邦盟军为辅,组成一支远征军(约3万步兵、5000骑兵、160艘舰船)。前334年初春,他授权安提帕特将军摄政,亲率远征军从都城派拉出发,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东征。”

一年时间,谈个恋爱都不算太长,鸭梨山大就可以收服刚征服(而且确实有叛乱的)希腊各邦(人家之前可是在波斯大军压境的时候都没有统一只有联盟的),征兵出战;
士兵之间原属国不同,语言不通,如何凝聚人心、统一指挥?
孤军远征,后勤如何保证?
原始通信条件之下,水军陆军如何统一行动?
新补充的士兵都是征服地的异邦人如何保证他们的忠诚?看看先秦白起坑秦卒、项羽坑秦卒就可知收服人心之难了;退一万步,即使鸭梨山大魅力无穷,他们一见倾心,可是语言不通,如何交流、指挥?
征服地区要留兵镇守,那么大的地方,十万人全部驻守,每个地方也不过一千几百人,在当地人的茫茫人海中只不过是一朵小浪花,在冷兵器时代,有什么威胁力、控制力?
看看这段话:
“我从孟菲斯、维克斯堡、纳奇兹和新奥尔良已经看出:所有这些从敌人手中夺取的地方,每到一处都要立即派一个整师的部队去驻守,如果不是更多的话。由于我们得分兵去防卫和保护那些对我们保有敌意的居民集团势力,因此,胜利实际上是削弱了我军在战场上的兵力。”
---(美)詹姆斯·M.麦克弗森《火的考验:美国南北战争及重建南部》(下册)p188

由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他那几万人是绝对不够用的。


亚历山大东征是跨海作战。跨海作战有多不容易可以参考百年战争的英国和两征日本的元朝,结果都失败了。鸭梨山大真是那么神奇?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元朝建立后两征日本均失败,14万人几全军覆没


亚历山大这十多年是怎么保证给养的?

+++++++++=+===+=+==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
“前335年秋,亚历山大以马其顿军为主,雇佣兵和各邦盟军为辅,组成一支远征军(约3万步兵、5000骑兵、160艘舰船)。前334年初春,他授权安提帕特将军摄政,亲率远征军从都城派拉出发,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东征。”

“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步兵4万、骑兵7000从埃及出发,经巴勒斯坦、腓尼基插入两河流域北部,向波斯腹地巴比伦尼亚与伊朗高原进军。”

“前327年夏,他为富庶的印度河流域所吸引,离开巴克特里亚,率兵约3万人沿考芬河(今喀布尔河)经开伯尔山口侵入印度河上游地区。”

“亚历山大东征···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


对于亚历山大的东征,我们还是用孙子的理论来参考一下。除了“务食于敌”一条可以做到以外(即使这一条,细究起来也是问题很多的,比如,沿路到底有多少物资能供应这一下子几万人的需求?),其它基本是不利的: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谆谆教导,“兵贵胜不贵久”,“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亚历山大东征,暴师在外十几年,远离本土,孤军远征,是怎样能坚持下来并且还取得胜利建立“大帝国”的?




还有兵器。亚历山大东征时士兵的“马其顿长矛,长13~14英尺(每英尺约30厘米),双手操作,后期的超过18英尺。长矛末端有配重利于平衡,兼做长矛折断时之备用武器。”
我国的《考工记》说了,“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故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从这个资料看,作为进攻方的亚历山大远征部队用这么长的武器,是非常不利的:攻国之人众,行地远,食饮饥,且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

亚历山大的士兵要拿着这么长的兵器行走十多年,还要保证缺损后修缮补充,是怎么做到的?


看看这篇文章,亚历山大的长矛阵真的存在过吗?看他长矛的连接器,那么短的一截管子,能有多大的接合力量?
兰台·秦军标准化真相:弩机部件随意互换仅是幻想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114/15/7442640_527852578.shtml




还有这个资料:那么多的财宝,怎么流传于世的那么少?看看夏商周还有一些诸侯国,留到今天有多少宝贝文物?还有,亚历山大那些运送宝物的骡马骆驼以及护宝战士,需要多大的后勤队伍?

作者:@Watson_yexiuqing 时间:2018-07-17 13:44:14
这是从网上搜的压力山大东征路线图,也有其他版本的,大同小异。希腊帝国包含希腊马其顿拜占庭,人种有希腊拉丁斯拉夫种,加起来还没有土鸡大,就这么点基础就完成了东征印度再回归的伟业。这条路有几个诡异的折返,我来说说其中的猫腻。

@Watson_yexiuqing 时间:2018-07-17 13:44:14
再看看亚历山大东征路线的地形

第一个折返是从大马士革到埃及,目测来回六千公里,过约旦河后就是茫茫大漠,压力山大走这条路也是迫不得已,因为拿破仑发明了亚历山大港,不走这条路行吗?
过巴比伦后先往西南再往东北走,西南那个点是设拉子,附近有波斯波利斯遗址,米国佬1930年发明的玩意,东北那个点是半天下的伊斯法罕。波斯波利斯,意为波斯之都,从巴比伦到伊斯法罕直走就行了,可是欧佬的史书说亚历山大占领波斯波利斯后放火烧了这座历史名城,于是亚历山大不得不走冤枉路到这里。波斯波利斯遗址的最大破绽是只有王城没有民居,沙漠民居都是用泥砖砌拱顶,烧不掉的哟!
新唐书记载:波斯……大月氏别裔,其先波斯匿王,王因以姓,又为国号。波斯匿王据说是中印度国王。这样看来波斯作为地理名词登上历史舞台是从萨珊王朝开始,之前出现波斯二字的可能都是伪史。

第三个折返是波斯东部向南再向北的奇异路线,这个折返点叫锡斯坦,位于伊朗阿富汗边境,据说这里就是汉代乌弋山离国,后改名排特。乌弋山离是汉代罽宾道的终点,极远,汉使稀至。往西还有路,但是那里有含铁的沙漠,温度可达80度,除了亡命徒谁也不敢走。欧佬认为乌弋山离是其首都Alexandria_Prophthasia的音译,排特是后一个字的音译,于是压力山大不得不踏上这条生死路。其实排特就是帕坦嘛,普什图欢迎你。

第四个折返点更怪,到喀布尔后往北直接杀到撒马尔汗又回来了,图啥呢?撒马尔汗东边可是举世闻名的费尔干那盆地,汗血宝马的故乡啊。估计又是去命名了,中亚的确有几个叫亚历山大的地方,但那是沙皇亚历山大啊。

最后说说压力山大返回的路,有陆路海陆两条,陆路叫卑路支斯坦,波斯末代王子叫卑路斯,后被杀死,新唐书说其民尚在,其国已亡,卑路支斯坦可能就是波斯遗民的归宿,极度干旱高温,不宜行军,历代侵略者从没走过这条路,都走喀布尔(开伯尔)山口。然而亚历山大做到了。走海陆没问题,但是走了这么远,工匠跟过来了吗?
总之,亚历山大在位13年,以3万步兵,完成了别人3辈人都完成不了的伟业,的确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
yletpkki2022-08-10 18:37:5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8.11

关于酒的发明,主要有几种说法:
一、“仪狄酿酒” 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世本》相传“仪狄始作酒醪”。公元前二世纪《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的《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但《黄帝内经》已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记载,《神农本草》又肯定神农时代就有了酒,都早于仪狄的夏禹时代。
二、“杜康酿酒”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杜康也是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杜康造酒” 经过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咏唱,在人们心目中杜康已经成了酒的发明者,也有了各种传说。 陕西白水县康家卫村,传说是杜康的出生地;河南汝阳县的杜康矾、杜康河,传说是杜康酿酒处;河南伊川县皇得地村的上皇古泉,传说是杜康汲水酿酒之泉。
三、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 黄帝内经· 素问》中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记载,《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
晋代文人江统《酒诰》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伏羲);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他的看法是伏羲时代已经酿酒了,近年的考古证明了他的说法是有理的。
考古资料表明,9000年前的贾湖遗址就有了酒的遗存,那时已经开始农耕的中华先民又掌握了酿酒技术。贾湖遗址出土的一些陶罐,被认为是装酒的容器。
大汶口文化,出土了酿酒用的大口尊,大口尊的形状跟甲骨文金文的“酉”字极为形似,而“酉”字最初指的就是“酒”。此外,大汶口遗址还出土了众多陶制的容酒器和饮酒器,可见酿酒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酿酒产生的古代微生物应用高科技产品---酒曲,已经有三千多年历史了,说明了古人对益生菌的熟识与应用:

用谷物原料酿酒有两大类, 一类是以谷物发芽的方式,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另一类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剂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成酒。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用酒曲酿造的,而且中国的酒曲法酿酒对于周边国家,如日本、越南和泰国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蘖也含有许多这样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将蘖本身中的淀粉转变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转变成乙醇。同时,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酒曲中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对霉菌的利用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创造。有科学家认为这甚至可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媲美,这显然是从生物工程技术在当今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推断出来的。

关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书经·说命篇>>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
酒曲的生产技术在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中第一次得到全面总结,在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酒曲品种齐全,工艺技术完善,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发酵力都很高。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完整酿酒作坊出土的8.5公斤酵母残骸,经鉴定为目前世界上保存年代最久(3400多年)的酒曲实物,从而为《尚书﹒说命》中“若作酒醴,尔惟曲蘖”的记载提供了实物依据。

现代大致将酒曲分为五大类,分别用于不同的酒。它们是:
麦曲,主要用于黄酒的酿造;
小曲,主要用于黄酒和小曲白酒的酿造;
红曲,主要用于红曲酒的酿造(红曲酒是黄酒的一个品种);
大曲,用于蒸馏酒的酿造。
麸曲,这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用纯种霉菌接种以麸皮为原料的培养物。可用于代替部分大曲或小曲。目前麸曲法白酒是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法之一。其白酒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
白酒、白兰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酒。其中,唯独中国的白酒是由人工制曲、用内含霉菌和酵母的曲种来发酵的,这是人类最早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实践。这一技艺还广泛用于醋、酱和酱油的酿制。韩国的大酱、日本的酱汤也都源自中国。

青铜时代,各种青铜制(也有象牙的玉质的还有漆器)的酒器就多起来了,夏代主要是爵斝盉,商代则有爵,角,斝,尊,觚,觥,觯,卣(有可以加炭温酒用的十字方卣),壶,盉,瓿,罍,彝,斗;周代主要是有了铜禁,有了冰鉴(可以温酒可以冰酒),为了更好地在大酒缸中取酒,还发明了利用大气压原理制作的汲酒器;秦代特别的有高足玉杯,汉代特别的有耳杯、玉角杯。总的来说,商代喝酒是没有什么拘束的,但最终发展到酒池肉林而亡天下;接着来的周代有鉴于此,对酒进行了重新认识,周公亲自制作《酒诰》,告诫世人节制喝酒,还把盛放酒器的底座叫做“禁”,事实上,西周以后的酒器,比起商代,种类确实是有所减少了。




海昏侯墓的发掘表明,西汉已经有了蒸馏器,那时人们已经可以酿制度数较高的蒸馏白酒,这是很高明的领先世界的技术。众多的画像砖画像石留下了汉人酿酒宴饮的场景,满城汉墓的大酒缸表明了汉代的生产繁荣,粮食丰富。当然,更早的战国铜壶也有很多的宴乐喝酒图。直到今天,“喝酒”还是很多地方参加宴席的代称,比如,“喝喜酒”,粤语地区说参加宴席叫做“去饮”, “有得饮”。

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中,有一些还保存有当年装着的酒,最早的是商代的,周秦汉都有,这既反映了人们对酒的喜爱,也反映了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青铜酒器盖子严丝合缝,让美酒保存了两千年三千年,使到后人可以一窥前人的生活情境。

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人们爱在喝酒的时候做一些助兴的事情,我们现在所说的猜拳行令,至少在汉代就开始了。满城汉墓出土了十八面骰子,分别用篆书错写“一”到“十六”以及“酒来”“骄”字。还有一套行乐钱,共40枚,其中20枚上写序数“一”到“第廿”,但缺“第三”,多1枚“第十九”;另20枚每个钱上都有一句3字韵语,加起来形成一篇韵文。韵文的前半部分写统治者切忌放纵恣乐,不要施行苛政,以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后半篇则写如何饮酒欢乐。专家猜测具体使用方法是,先掷骰子,按照骰子的点数,找行酒令钱上对应的数字,然后翻看数字背面的韵语,决定席间人如何饮酒或是否饮酒。战国时期的宴乐图则是与射箭连在一起的,后世射箭变成了投壶,娱乐性大增。


古人饮酒,留下了很多故事和传说,成了典故,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当然,有美谈,也有教训,比如酒池肉林,鲁酒薄而邯郸围,煮酒论英雄,文君当垆,等等。喝醉酒是不好的,但是智慧的人们却因此创造了一套拳法---醉拳,这在世界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了。

可以治病强身的药酒,至迟在商代就有了。殷商甲骨文中有“鬯其酒”的记载,“鬯”意为“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这可能是我国目前最早的用中药制酒的资料。
现代研究表明,药物经酒制之后,其作用可显着增强,说明药与酒合用可起协同作用,药性稳定、安全有效,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由此也可见古人的实践之广泛认识之深刻。

酒的别名很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酒文化的繁盛和源远流长。看看酒的别名:欢伯、鲁酒、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清圣、浊贤。

酒的原字是“酉”,现在汉字中带“酉”字旁的字有一百二十多个,可见古人对酿造技术的深入了解。

酐 酒 配 酏 酎 酌 酑
酖 酘 酕 酞 酗 酝 酜 酓 酛 酙 酔
酢 酦 酤 酣 酥 酡 酠 酟
酬 酱 酪 酩 酮 酰 酯 酬 酫 酭 酨
酿 酶 酹 酷 酵 酲 酺 酾 酳 酼 酻 酽 酴 酸
醅 醁 醂 醌 醋 醇 醄 醊 醀 醏 醈 醆 腌 醉
醒 醎 醍 醛 醚 醐 醑 酝 丑 醓 醙 醗 醝 醔 醕
醠 醢 醨 醣 醟 醡 醤 醘 酝
醪 医 酱 醦 醧 醥 醩
醭 醮 醰 酰 酦
醵 醴 醲 醷 醶 醸 醳
醹 酬 醺燕
釂 醾 酿 醽 醿
釄 酽 酾 衅


看看中国历史上的部分酒杯
新石器陶觚形器

商周秦汉的部分主流酒杯







商周时期一组形制特别的酒杯

高足杯源流

妇好象牙杯


中国古代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发达,这从酒杯的众多精美造型中就可以看出来。有人说唐代的兽首玛瑙杯是外来的,或者说是借鉴外来造型理念制作的。可是,以角为造型的设计新石器时期就有了,商周时期都有青铜角形杯,汉代有玉角杯,唐代还有众多的唐三彩角形杯,精美大方,相反,中东希腊那一带却少见有这么规整的角形杯。而且,根据两河流域的资料,他们还有用吸管喝酒的习惯,并不怎么喜欢用杯子。那么,到底是谁学习谁呢?

我们的犀角杯,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而事实上,所谓的来通杯的古想地中海沿岸,是有不用杯子喝酒的传统的

所谓的两河流域古希腊“来通杯”,很多造型夸张,但就是没有基建规规整整像唐代的角杯一样的


以角为杯是古已有之的传统,一种青铜酒杯直接以“角”命名,《礼记 • 礼器》说“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新时期有陶角,商代有青铜角形杯,西周有青铜牛角形器,出土有形制跟唐代玛瑙兽首杯一样的漆角杯遗存,汉代有玉角杯,唐代除了玛瑙杯还有唐三彩角杯龙首角杯,证明这形制的用器是所从来久矣,为什么说是比西周更迟的“西亚来通杯”东传的结果呢?为什么不是由东往西传呢?

所有这些,只是中华酒历史酒文化的一些断面,不过也已经足够丰富了,地中海沿岸也号称六七千年前就会酿酒了,他们的相关文物有这么丰富吗?
看看这两个鸭形杯,领略古人的不拘一格的造型能力:

三彩鸭形杯 唐代
高7厘米
安新县出土
杯作卧鸭回首衔尾状。鸭长嘴,曲颈,尾作荷叶状杯口,姿态优雅柔美。杯口内外和鸭身施黄、白、绿、褐色釉,色调淡雅柔和。胎灰白,较疏松。
yletpkki2022-08-11 20:18:2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8.12
中医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已经数千年历史。而当今的称谓是相对西医而言的,在西方医学尚未流入我国之前,中医本不叫中医,而是有独特的内涵和丰富的称谓,分别有岐黄、青囊、杏林、悬壶等称谓。在这里,我们姑且把中国传统医学称为中医。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系庞大,我们可以从久(历史久远),经(黄帝内经),道(哲学、天人合一),医(名医众多)、着(著作丰富),方(古代药方很多,至今仍在使用的也很多),药(天然药物居多、副作用较轻较少、古药很多、久经验证),效(效果好、人口繁衍众多,大病重症有办法,重大瘟疫少易受控,健康水平高)、案(著名案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中国古代的医学,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中医学界通常称上古时代的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为《三坟》,并视之为可以保障人民健康的中医宝典。可见古代医学不但时间开始得早,而且水平很高。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伏牺画卦,所以六气、六俯、五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乃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
《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帝王世纪》又说,“(黄)帝使歧伯,尝味草木,典主医药,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
出土文物显示,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就有了草药,有了骨针骨锥,说明医和药这时已经有了,考虑到原始社会人们的工具往往一物多用,更早就有的砭石、石叶等等已应用于医疗之中,实际上医药开始的时间可能更靠前。
2004年安阳殷墟大司空村213号墓葬出土一件雕刻精美的骨管,骨管中盛装4枚骨针。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考古发掘的骨针都是一端尖锐、一端有针眼,可以引线,这类针可缝制衣物,但这次所出骨针两端均尖锐,无法穿针引线,显然不能用于缝制衣服,很可能是用于医疗的针刺器具。

《黄帝内经·灵枢》记载有“九针”的名称和使用方法。殷墟大司空213号墓所出长针约合四寸,与《灵枢》的“大针”相符,中长者约合三寸半,与“提针”相合。两端尖锐且无引线针眼的骨针,殷商时期的遗址中并不少见,可见已广泛使用于医疗。

此后各个历史时代都有医疗用具砭针镰等以及药物出土,石制玉制的,骨制的,青铜的,金银的,都有。西汉中山王墓出土的“医工”铜盘,是有文字为证的最早专用医疗工具。满城汉墓还出土了铜刀金银针等一系列的医疗保健用具。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发现当时人们对疾病已有明确的分类,已记载疾首、疾脑、疾目、疾耳、疾口、疾舌、疾胸、疾齿、疾足、疾骨、疾有梦等50余种疾病,涉及内科、外科、口腔科、牙科、五官科、眼科、骨科、神经科、肿瘤科、小儿科、妇科、传染病科等各医学领域。商人不但给疾病以专有名词,而且均以病理感觉和病灶病发部位定名。有些病名的发明在医学史上是很有意义的。如对龋齿的记载就是有关该病的世界最早记录。
从医学典籍看,中医到了战国秦汉时代已经很成熟,到了系统总结的阶段了(汉代的时候,从跨湖桥时代算起,医学发展了6000年,从有成熟文字的时候算起,医学也发展了将近一千多年了),《汉书艺文志》记载了方技(医方保健类)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这些典籍失传了很多,但是,其中的《黄帝内经》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医理论的源头核心,它的很多观点成为中医学的原则,就像军事著作中的《孙子兵法》一样。有人说《黄帝内经》等等古代医籍过时落后,可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子兵法》,到了今天热核时代了,还依然是军事科学基础教科书,现代战争依然可以以《孙子兵法》的理论作为指导依据,谁又会说《孙子兵法》落后过时了呢?
《艺文志》中的医书几乎都有内经外经之分( 《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说明先秦时代的外科手术水平成熟。考古发现的大汶口文化头骨证明5200年前的古人已经成功施行开颅手术,患者还存活了至少几个月的时间;实际上,我国近几十年已经在很多古代遗址中发现了人类头骨的穿孔现象,其中在青海民和、大通,河南安阳和黑龙江泰来等地的四个古代墓地出土的5例标本中,显示了比较清楚的手术迹象;标本的年代范围则从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经青铜时代延至汉代。在广饶傅家这一例确认之前,时代最早的系青海民和县阳山墓地70号墓的主人----个距今4000年前的成年男性人体头骨。考古学家经考证,认为由于两次重击造成骨折并导致颅内炎症,才在其头顶处实施了开颅手术,凿开一个钝三角形的大孔。从开孔的创缘生出骨刺及“晕圈”状刮削面已显模糊看,术后病人依然存活,手术很成功;《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7日的文章《殷商时期的医学成就》说,安阳殷墟的后冈9号大墓,出土一具成年男性骨骼,头骨前囟点处有一穿孔。内创缘直径约8毫米,外创缘直径约19毫米,呈喇叭形,斜坡面经人工刮削,表面钝化变得齐整光滑。学者推测,该男性曾被做过开颅手术,而且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继续存活。2018年在安阳大司空又发现一例新证据,亡者是一个孩童,年龄不足10岁,头骨顶部正中有一直径约1厘米的圆形穿孔。可见后冈所见开颅术并非孤证,将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例证被发现。这些都可以作为先秦时期中国外科手术水平的有力旁证,也可知《黄帝外经》、《扁鹊外经》、《白氏外经》这些古籍的失传是多么大的损失。华佗的麻沸散,表明古人在外科方面的探索到达一个新高峰。
《黄帝内经》说:"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气皆多血气,皆有大数。"《汉书·王莽传》记载,东汉时,太医尚方曾以犯人尸体进行解剖研究。“量度五脏,以竹筵〔ting廷〕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可见,在战国秦汉时代,中医已经很重视解剖学并加以总结了。
古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切开引流、麻醉、清创缝合、截指、肠吻合、兔唇修补等手术方法和外科应用器材,在人类外科学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记载的肠吻合术,大网膜切除术,血管结扎术等外科手术的开展,还记载了清创缝合术,强调了分层缝合,层次对齐,松紧适度,这个技术领新世界1000多年。 明代洪涛,为成化皇帝第九子进行了唇裂修补术,达到“如天成”的水平。同时代的外科世家吉人桀,擅技五十余年,所作手术之多可想而知,其水平也达到七日补其缺,平复无痕”的效果。
明代陶宗仪《辍耕录·孝行》中有:“邑人 俞浩斋 闻而过其家,视 良吉 胸间疮裂几五寸,气腾出,痛莫能言, 俞 为纳其心,以桑白皮线缝合,未及期月,已无恙矣!”
“桑皮线”,就是取桑树的根皮,剥去外层粗皮,慢慢撕下内层筋纹,然后再把一根根的筋纹包裹在外皮中,把细线从头到尾抹七次,再取出来,让细线滑润如丝,收起放好。将这些丝线放入装有药水的小瓶中保持湿软,用的时候取出,在沸水的蒸汽上熏蒸一下,细线就绵软如新,穿入细针,就可以缝合伤口了。
“桑皮线”最大的优点是无需拆线,这种细丝会随着伤口的愈合而长在肉中,与人肉融为一体。桑皮线取用方便,而且不易折断。不仅如此,桑皮本身药性平和,更有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桑皮线是中国发明的最早的外科缝合线。


1974年底,毛 患老年性白内障,双目已近失明。经过慎重考虑,中央决定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眼科专家唐由之为毛 实施针拨术。中医传统方法中有一种“金针拨障法”,民间失传已久,但该方法已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继承下来并有所发展和改进,唐由之是主要负责专家。毛 知道后,欣然同意做手术。
1975年7月23日,唐由之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毛 示意播放古典乐曲《满江红》,其心率、血压一直正常。

中医麻醉手法

战国已有动脉一词

汉代的医学水平集中体现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它是《黄帝内经》之后的一个高峰,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其中不怎么起眼的几句话千载之后成为人们制服疟疾的指路明灯,唐代药王孙思邈,用《伤寒杂病论》的方子治好了自己的中风,证明了张仲景的神奇,新中国的李可老中医用同样的方子也治好了自己的中风,再次证明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的理论和验方都是实践考验的。这些药物药方有一千多甚至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世界上什么地方有这么古老而有效的药物药方?
中药以植物为主,包括少量的动物原料和矿物原料,所以药书一般叫“本草”,最早的是《神农本草》,(分析药物365种),南朝有《本草集注》(载药730种),唐代苏颂的《新修本草》(载药844种)是以国家颁布的药典(唐本草)的身份通行于世的,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则是集大成者,(收载药物 1892 种)。这些中药药典,记载说明了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附录药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断实践验证的心血结晶,是人类的瑰宝。想想看,数以千计的药物,产地分布于全国,它们的性味形态功能主治最终成为大江南北历朝历代药农、大夫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祖祖辈辈的中华先人花了多大的工夫?
中医从先秦开始,医学著作众多,很多尤其是秦汉时期的都失传了,少数流传了下来。而近代以来的考古发现,出土的医书典籍也不少,主要是汉代的医简和敦煌的抄本。这些都说明的古代医学的繁荣。

《汉书·艺文志》中的医学典籍目录、重要医学著作以及部分出土医学典籍

名医众多,这是中医的一个特点,从伏羲神农开始,古代中国的名医犹如天上的繁星,历朝历代都有,下图是其中的一部分,都是史书典籍有记载的,史书典籍之外的名医,更是数不胜数。名医神医的概念深入人心,以至于看古代背景的小说中出现的众多神乎其技的医生一点都不感到违和。现实中,相信也有不少人听说过甚至见识过名老中医的故事,当然,只限于中医。

中药制剂的种类之多也体现着古人的实践与智慧

中医理论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治未病治微病,《黄帝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主张起居有常,劳逸有节,动静得宜,怡情养性,防病于未然,这些直到今天都被认为是科学的做法。为了强身健体,古人还创造了很多科学的锻炼方式,比如汉代出土的导引图,可谓是最早的健身操,三国的华佗,则创造了五禽戏,宋代则有著名的八段锦,这些功法是古人辛勤探索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除了锻炼,人们还用一些手段来祛病强身,比如拔罐,刮痧,艾灸,既方便有效又耗费不多。

西汉鱼形玉器,江都王用来“滚脸”的美容器
长15.4、宽5.1、厚1.7厘米
江苏盱眙大云山西汉江都王刘非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鱼形玉器,白玉质,灵动润泽,器表大部受沁呈鸡骨白色。整器雕饰逼真,口、眼、鳍、脊、尾等部位比例协调,器身满布鱼鳞。
这个汉代玉鱼在当时相当于现代的美容仪,轻柔在面部搓、滚、磨、擦,用力不能大,速度不能快,持之以恒,用以养颜美容,抛光脸部死皮,使皮肤更光滑细腻、紧致有弹性,是古代上层社会女子和一些爱美的男子的美颜用器。
按摩有利于美容,古人早就知道了。


《扁鹊见蔡桓公》是对中医防微杜渐的经典论述

《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伍原则。五谷,人们吃的是种子,植物中最精华的部分,这是主食,其它果蔬,相对而言就不是植物中最重要的部分了,所以只能是辅助补充,但又不能缺少。事实证明,这是非常科学的。两千多年前的人们就有这样的认识,可见古人的智慧,也可以想见古人总结积累了多久了。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为养,米饭是最主要的,五果为助,苹果并不能作为主食,五畜为益,肉食也不能作为主食

药食同源,是中医才有的原则,它是治未病理论的具体应用,在日常饮食中调理身体甚至治病,既健康又环保,可谓保健治病的一流境界,是中医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这是唐代的抄本《食疗本草》局部

没有主食概念,没有均衡饮食概念,这些资料表明,西方没有健康的饮食文化传统,而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日常饮食其实是健康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就有今天也认为是健康科学的饮食文化。由此可侧面得知,西方古代并没有像样的医学,连什么是健康的饮食习惯都不知道:





净吃肉不吃菜,没有荤素搭配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利用阴阳五行辨证方法,分析疾病,治疗疾病,认为人体疾病产生是由于阴阳失去相对平衡、五行失于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所致的当五行中某一行出现太过或不及,不仅这一行与其他任一行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加剧,而且该行与其他四行的关系在总体上也出现了不平衡,阴阳五行失去平衡就产生疾病。这为认识疾病、用辨证施治方法治疗疾病打下了理论基拙。
五行五脏五色五味的部分观点:
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五色属红,五味属苦。
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五色属白,五味属辣。
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五色属黄,五味属甜。
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生疏泄;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五色属青,五味属酸。
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五色属黑,五味属咸。
中医天人合一与五行理论用来分析人体内部系统运行,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可以说中医五行五脏理论是五行理论的深化与发展(五行相生相克,中医认为五脏相生相克之外,还有相乘、拒纳、反侮关系),如果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那中医理论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和体现。
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中医治病注重整体观,注重辨证施治,这是中医的最大特点。整体观就是中医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从这个角度说,中医只有内外之分,不会像西医那样将内科分为五官肝肾心肺肠胃各科(分科是违背中医的整体观理论的),事实上,古代中医坐诊出诊的时候,男女老幼,疑难杂症全都是自己一手包办,这对中医既是挑战,也是要求,侧面反映了中医的素质水平之高。
辨证,就是将四诊(即望、闻、问、切。四诊法,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至今还是医生看病的基本手法)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有人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没有数学。这天地人,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脏五色五味,难道不是最科学的数学模型吗?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千百年来一直守护着中华民族的身体心灵的健康,为中华大地形成世界最大的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的中医还不算科学,算什么?如果说科学是好的那应该是体现在对人类的积极意义上,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华古代文明成果(有人说是技术而非科学),就是最大的科学成就的结晶。
《肘后备急方》中短短几句话,就为世界解决了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大难题,中医学宝库的价值有多大,可以想象而得知,而非典的经历表明,中医并没有过时,战斗力还很强,还是中华民族的守护神。这都不是科学,那么可以说,这样的“科学”也没有什么意义。

针灸与经络是中医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人在针灸的实践中形成了经络理论,又用经络理论指导针灸治病。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滨核心内容。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着,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清代(道光皇帝曾禁止太医院用针灸治病)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
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漆人和绵阳双包山汉墓经穴漆人

成都老官山医简文字大约有2万字。除了《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外都没有名字,研究团队初步将它们进行了分类命名:《敝昔诊法》《诊治论》《六十病方》《诸病》《十二脉》《别脉》《刺数》以及《医马书》。研究人员们认为,这批医简虽然抄写于西汉时期,但通过里面记载的人名、地名以及内容等,初步推测其成书应该是在距扁鹊生活年代不远的战国晚期。
在医方论述中,就有治疗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等60多种病症的近百个方剂,使用的剂型包括汤、散、丸等8种,使用的药物也有近200种。这批医简的内容与临床关系密切,说明至少在汉代以前,我国就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有理论指导的中医临床体系,这比以《伤寒论》为代表的临床体系早了许多年。
从上述资料看,成都老官山汉墓的经穴漆人应该是战国时期的成果。


················
yletpkki2022-08-12 10:27:2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中医抵御了中国历史上321次大型瘟疫

据中国中医研究院最新编辑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中医药与各种瘟疫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对决,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传染病。”《中国疫病史鉴》主笔、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负责人梁峻对记者说。据介绍,两千多年前的医着《黄帝内经》中就有预防传染病的记载;从汉代起,医书里都把传染病作为重点项目加以关注;晋朝葛洪的《肘后方》记载了“虏疮”(天花)、“狂犬咬”(狂犬病)等;其后的医书对疟疾、麻疹、白喉、水痘、霍乱、痢疾、肺结核等急性传染病及其辨证治疗办法都有明确记载。

除了以药物治疗传染病,古代中医还总结出隔离检疫、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和个人卫生、“未病先防”等经验,应对疫病的蔓延。

西汉史料载:“民疾疫者,空舍邸第,为置医药。”这意味着当时政府为控制流行病而建立了公立的临时医院,说明中国早在公元2年就对传染病采取了隔离措施。
新中国以来中医防疫控病取得了巨大成就:
1956年丙申年
石家庄爆发了流行乙型脑炎,西医控制不住,疫情越来越重。不得已周恩来请名中医蒲辅周把脉开方。蒲老结合运气学说,根据石家庄久晴无雨(属暑温)的气候情况,清热解毒养阴,以白虎汤,大见奇效,治愈率高达90%以上,疗效远超世界水平,拯救了上万人的生命。
1957年丁酉年

北京也开始流行乙型脑炎。西医还是不行,还是求诸中医。还是蒲老出手,从当地的气象和当年的五运六气出发,考虑到北京多年阴雨连绵,湿热交蒸,属湿温(不同于暑温)。改用白虎加苍术汤、杏仁滑石汤、三仁汤等中药方剂化裁,以芳香化湿和通阳利湿的中医思路进行治疗,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1958年戊戌年
广州流行乙型脑炎,国医大师邓铁涛针对暑热伏湿之证,同样用中药对证施治,疗效亦达90%,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同样挽救了上万人的生命,且完全无后遗症。
屠呦呦:中医为世界带来青蒿素
屠呦呦从中国传统医学中寻找灵感。在东晋名医葛洪的《肘后急备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下找到了灵感,发现了青蒿素。在当下中国疟疾早已不再是常见疾病, 2013年全国疟疾发病者只有3896人,对比在蚊虫肆虐的东南亚、非洲以及南美,疟疾仍然威胁着数亿人的人类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由此可知青蒿素是多伟大的发现。青蒿素的发现已经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2003年癸未年

非典爆发。北京用的是西医,但死亡率非常高,人心惶惶。而广州在邓铁涛老中医的指导下,用中医来治疗非典,取得了“四个零”的优异成绩:零死亡、零(因病危转院不算该院死亡率)转院、(医护人员)零感染、零后遗症。

明朝中医吴又可古方治愈现代非典病毒
明朝末年的中医名家吴又可在创作《瘟疫论》时肯定没有想到:360年后,他为防治传染病所开的一剂药方又被现代人用来应对一种全新的非典病毒。
新加坡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陈鸿能博士给中国中医研究院的李经纬教授打来电话,推荐用“达原饮”预防非典“效果很好。”“达原饮”正是明朝名医吴又可的那剂药方。当时非典型肺炎正在北京等中国20多个省市以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肆虐。非典疫情爆发后,中国的中医药专家就提供了多个预防药方,药店的煎药机24小时运转,中药企业成为非典时期不衰反荣的行业之一,拯救了万千患者。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的时候,全世界的医学,不管新旧东南西北,只有中医有方法有药方,治疗成本便宜但是效果卓著,为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立下彪炳功勋,其他包括西医在内的基本无效,束手无策,可知中医的伟大,可知中华古人的伟大,余荫福泽,令人万分敬仰:




对比一下西方,一场流感可以让医疗最发达的美国死数千人甚至上万人:

中医人痘为世界带来种痘免疫学,挽救了20亿人的生命,这只是中医对世界的众多贡献之一。


西医在十九世纪基本上还是很落后很黑暗的,十九世纪欧洲的医生治疗病人时:会给患者放血,声称放血可治百病。用松节油灌肠,让病人喝白兰地。开水泼肚皮:将滚烫的开水泼在病人的胃部。鸟屎擦头,声称可治疗头痛和脱发。用人屎擦涂伤口,声称可以愈合的更好。落后的西医对普通疾病基本上属于瞎胡搞,面对瘟疫更是束手无策。所以几乎每次大瘟疫都死亡成千上万的人。
中医的人痘术传入英国后,启发了西医的医学家琴纳于1796年发明牛痘接种术,此后100多年西医的免疫医学获得飞速发展,让欧洲各国逐渐控制了瘟疫的肆虐和蔓延,走出了瘟疫肆虐的黑暗时代,为欧洲进入现代文化和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中医提前数百年发现防治传染病的人痘医学,让人类一步一步战胜了瘟疫。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医人痘免疫学晚发现200年:中国和亚洲每次大瘟疫死亡30%-40%人口,欧洲每次大瘟疫死亡40%的人口,几次大瘟疫之后,全球一共会多死多少人口?人类或将推迟数百年才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
看看西汉时期的寿命数据,可知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这很明显中医功不可没:

尹湾西汉墓简牍 汉代人口记载:

《集簿》

第十五行:男子七十万六千六十四(?)人,女子六十八万八千一百三十二人,女子多前七千九百二十六。

第十六行:年八十以上三万三千八百七十一人,六岁以下二十六万两千八十八......

第十七行:年九十以上万一千六百七十人.........

根据此数据得出:
汉代该地区八十岁以上老人占比3.26%.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八十岁以上老人占比1.57%。
该地区九十岁以上老人占比0.84%,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九十岁以上老人占比0.15%。
该地区新生儿出生每年增加约3.2%。

西汉《集簿》木牍 长23厘米、宽7厘米
1993年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6号墓出土

yletpkki2022-08-12 10:27:4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中医有内科外科,还有骨科,民间俗称跌打。古代跌打医生就凭一对手,可以摸出一般的骨折脱臼,然后接驳复原,必要时辅之以跌打药,治疗效果也是很好的。即使是现在,有些人还是愿意找跌打医生,当然,好的跌打医生也不容易找。
还有很多偏方验方,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听到过相关的故事,有些人身体有毛病,医院治疗不好,结果一个偏方治好了,这是只有在中华大地上才有的事。我有个同事,小学的时候因为淘气手肘扎在火灰堆里烫伤了,在医院治疗效果不理想,伤口痛睡不着,他老爸最后用村子里老水井的苔藓捣烂敷在伤口上,一敷上去伤口清凉,可以睡着了,最后伤好了,还不留疤痕。还有小儿疝气,医院一般认为非手术不可,但是有经验的长辈就会说,炖红参喝就好了。


西方在十八世纪的时候,治病还是以放血灌肠灌料为主要手段(十七世纪英王查理二世十八世纪华盛顿都是因病放血治疗而死),历史上他们没有草药,在现代化学工业之前,他们有什么药物有多少药物?甚至于用木乃伊磨粉作为灵药,在这样的基础发展起来的西医能说中医不科学吗?中医有多少千年古方?有多少使用了超过千年的药物?西医有多少?西药的副作用之大世人皆知,中药的副作用则少很多小很多,两相对比,谁更科学不是很明白的事情吗?
看看18世纪以前的一些西医油画,看看欧洲“西医”是怎么治疗怎么手术的。对比中国5000年前有成功开颅手术,最迟汉代有成熟的外科手术总结《黄帝外经》《扁鹊外经》《白氏外经》,谁更科学?



这段资料也可以了解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的生活医疗水平:


甚至现代的西医也不过这样,医生罢工的时候死亡率下降,这样的医疗有意义吗?西医高明在哪里?

理发店三色柱标志的由来,西医技术低劣的旁证

在中世纪,西欧流行一种说法:人生病主要是因为体内各元素不平衡,只要引出多余的“元素”,就会恢复健康。而血液则被认为是最容易引出的一种“元素”,因而欧洲人认为“放血是康复之始”。但医师认为这是下等人做的事,自己不肯自动手放血,而托理发师来做,于是理发师就成了业余外科医师。1540 年,经英格兰国王批准,成立了理发师、外科医师联合会,并为此举行了庄严的仪式,国王亲自把批准书交给联合会 维凯瑞。从此,理发师正式打出了外科医师的牌子,并选三色柱作为他们行医和理发的标志。三色柱中的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代表纱布。1745年,英王乔治二世敕令成立皇家外科医学会,外科医师从此与理发师分家,但理发店门前的三色柱却一直沿用下来。
世界各国的理发店认为这种花柱很好看,也很醒目,就纷纷效仿,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它那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过往。


西医这些年的进步,只体现在诊断手段的日新月异上,比如CT、小肠镜、彩色B超、核磁共振、DNA检测等等,这与其说是医学的进步,倒不如说只是光、机、电、化学、生物学等辅助技术的进步。过度倚重精密仪器的检测,让西医变得非常盲目短视,最后只会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一些表面治疗。而真正的疾病的内因却丝毫没有触及,因为这些人体内外的系统关系是仪器所观察不到的。
西医的无数病名,没有几个是以病因作为命名的,全是以现象或病症作为依据。大量都是以什么症,什么综合症来命名,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各种炎病、癌症、美尼尔氏综合症、结石、各种痛症等等。相反,中医对疾病的研究,大都是以病因来命名的,比如中风,伤寒,中暑,泄利,风湿,黄疸,感冒等等。
这说明中医知道病因,更知道怎么去治。而由于对病因缺乏了解,西医只是在表面病灶上用力:抗生素,激素,外科手术,这种百病一药、千人一治的疗法,不仅会伤害身体的系统平衡,还可能引起一系列药源性、医源性疾病。
中医从整体系统论出发,有更加丰富的内治与外治疗法,比如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外治疗法、饮食疗法、意疗法等等,具体还有汗、吐、下、和、温、清、补等“医门八法”。
以精密仪器着称的西医,因为观察不到人体系统内部的关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治疗上只能在病症上大做文章,而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副作用很大,容易使疾病复发。
而中医呢?以系统论居之,完全可以包容西医,使它成为中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更深入,治疗方法更科学,不仅治标,而且治本,西医与之相比高下立判。
对后遗症的看法也反映了中西医双方哪个更实在,哪个更赖皮,这既是技术问题,也是哲学问题、道义问题:

中国5000年前开颅手术头骨,2001年发现;
地中海沿岸2000年前开颅手术头骨,2018年发现,“当时专家判断为是箭伤··但是,最新的研究表示,这一推测恐怕是错的。···专家表示,这可能是古代的一种手术:环钻术(Trepanation)”,对比前面欧罗巴理发店做手术的情形,这可能吗?
yletpkki2022-08-12 10:32:5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看相(主要是面相手相)在中国历史悠久。相法的背后其实包含着深深的生理、医理,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古人的整体观和系统分析能力。
历代有识之士都很重视相人之法,我们可以从《左传》,《逸周书》,《吴越春秋》等古书中可以看出来,而且成为上层社会'必备'的知识。相人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流传很广,当时越国大夫范蠡就指出越王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以共乐'这个故事足可成为观人术的实例。
战国后期到秦汉,相人术已发展得相当完备,成为一种独特的宫廷和民间都很重视的一门学问,《汉书艺文志》曾有载录《相书》二十四卷,成为中国最早的一部相人术集成著作。
在当时朝廷没有专门看相的'相工'为皇帝选择人才的顾问,在民间也出现了不少有名相术家,如西汉初年的女相师,许负,东汉末年的司马徽。
王充在《论衡骨相篇》中说:'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察骨体之征,赌富贵贫贱',在当时就很注重观察骨骼长相,到了魏晋南北朝,从相骨术进入相形术。
到了唐宋,相人术进入鼎盛时代,著名的有袁天罡,李淳风等人也,成为皇室上宾而且相学已成为完整的学术体系,他包括相头,相面,相体形,相手掌,相行坐,听声音,相毛发,相气色等等,成为一门完整的学问。
所有这些,没有发达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支撑是不可想象的。
《神相全编》题宋代陈抟秘传,明代袁忠彻订正。全书十二卷,首一卷,它收录了宋代以前各个时期的30多位著名相术学家的300多篇相法,其中包括麻衣道者、张行简、袁柳庄等相学大师的经典力作。此为致和堂藏板,明代刊本。




关于狂犬病,西医认为必死,中医却有救治良方:

在西医主导的现代医疗体系下,狂犬病一旦发病基本无救。即便偶尔出现个例能够抢救下来,但是在未来数月或数年内也会因中枢神经损坏而死亡。自从全世界有狂犬病统计以来,在现代医学界谁能把狂犬病治愈,那就是奇迹。今天带大家一起来见证中医治愈狂犬病的奇迹!
···
中医如何治疗狂犬病

上面说的可防不可治、病死率100%,是西医认为的。中医并不这样认为。

汉朝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下淤血汤”可以治愈狂犬病。

下淤血汤,由大黄、桃仁、和地鳖虫三味中药,以蜜和黄酒调服。最早是治疗妇人腹中淤血的。中医根据狂犬病人发病后“瘀热在里,其人如狂”的症状,将下淤血汤用于治疗狂犬病,取得了惊人成功。


另外,晋朝葛洪编着(神仙!不过说了科学教信徒们也不相信)的《肘后备急方》有《治卒为犬所咬毒方》:“先嗍却恶血,灸疮中十壮,明日以去。日灸一壮,满百乃止”,并说“凡犬咬人,七日一发。过三七日不发,则脱也。要过百日,乃为大免。”就是说21天不发病,算暂时脱离危险;100日不发病,才算不会发病了。

而对于这个发病时期,现代西医也是20年前的说法和现在说法大相径庭,比如20年以前普遍认为10年到20年还会发病,最近两年认为最长发病期是1年,真是让老百姓发晕。事实上西医各种疾病标准的确经常改动,比如现在把糖尿病的血糖标准又改动啦、又取消儿童多动症这个疾病啦等等(可以鄙视一下了)。

1、解放前,无锡人周小农在《山西医学杂志》发表文章,谈到治疯犬咬伤之方:“象邑多疯犬,遭其害者治多无效。适有耕牛亦遭此患而毙。剖其腹,有血块大如斗,黧紫,搅之蠕蠕然动,一方惊传异事。有张君者,晓医理,闻之悟曰:“仲景云‘瘀热在里其人发狂’。又云‘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下血狂乃愈’。于斯用仲景下瘀血汤治之。不论证之轻重,毒之发与未发,莫不应手而愈。转以告人,百不失一。”——(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解放后。

黄道六医案 (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9):

1956年8月,余在某某县人民医院搞中医药治疗“乙脑”试点,该县某区转来一狂犬病人,不能见水,喝水时要用毛巾遮目,方可饮下,病情十分严重,院领导召集全院医务人员会议,并邀余参加,讨论治疗方案。西医称狂犬疫苗早巳用过,效果不显,别无良法。征询余之意见,爰书《金匮》下瘀血汤方,嘱即配服。翌日晨,果下恶物甚多,怕水尚未尽除,嘱继续配服原方,恶物下尽,病亦霍然。下瘀血汤配制和服用方法如下。
处方:生大黄9克,桃仁7粒(去皮尖),地鳖虫7只(活去足,酒醉死)。

配制和服法:上3味共研细末,加白蜜9克,陈酒1碗,煎至七分,连滓服之。如不能饮酒者,用水对和,小儿减半,孕妇不忌。空腹服此药后,别设粪桶1只,以验大小便,大便必有恶物如鱼肠猪肝色者,小便如苏木汁者,如此数次后,大小便如常。不拘剂数,要服至大小便无恶物为度,不可中止,如留有余毒,则有再发之虞。如服后大小便正常而无恶物者,非狂犬病也。愈后不禁忌。

余用本方治疗狂犬病多例,屡试屡验。

沈占尧、李辉《狂犬灵防止狂犬咬伤45例》(《浙江中医杂志》1984年10期)

笔者近10年来用“狂犬灵”防治狂犬咬伤者百余例,有完整资料45例,简介如下:狂犬灵用方:桃仁(去皮尖)6克、土鳖虫(去头足)6克、生大黄9克、蜂蜜15克(冲服),早晚空腹时服,一般服药5-10剂,重者服20剂。(此方即下淤血汤方)凡狂犬咬伤者服药后,必泻下猪肝、鱼肠样黑色大便,小便如苏木水样,服药至大、小便正常为度。如服药后二便正常,系非狂犬所伤,可做鉴别参考。经治45例,男性39人,女性6人;其中15岁以下的11人,15-50岁之间的28人,50岁以上的6人。该45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2-10年均未发病。(叫嚣双盲试验的,看这篇对中医理论开展双盲实验纯属脱裤子放屁!)

三、中西医治疗狂犬病的对比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说明,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狂犬病潜伏期从5 天至数年(通常2-3 个月,极少超过1 年),临床发病时,病毒已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神经外的器官中。如无重症监护,病人会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1-5 天内死亡。
目前对狂犬病导致死亡的病理生理学尚未阐明。尽管脑、脊髓、脊神经根的炎症广泛分布,但并没有破坏神经组织结构。死因可能是由于控制循环和呼吸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或功能障碍。虽然对狂犬病毒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但是“目前对狂犬病导致死亡的病理生理学尚未阐明”。

对于西医认为一旦发病100%死亡的狂犬病,中医只是根据狂犬病人发病后的生理症状,采用“下淤血汤”,将毒素脏物从大便、小便排出,却取得了几乎100%的成功。

·····
此方原名:癫狗咬毒汤,《象山县验方》。浙江宁海名医严苍山1924年撰《汤头歌诀续集》亦载此方,名“癫狗咬毒汤”:

癫狗咬毒无妙方,毒传迅速有难当。

桃仁地鳖大黄共,蜜酒浓煎连滓尝。

可见用此方治疗狂犬病在浙江流传已广。
yletpkki2022-08-12 10:39:0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还有心理学
杯弓蛇影,疑人偷斧,望梅止渴,等等典故,还有三十六计等兵法之中的计谋,《鬼谷子》中的很多分析,都是心理学成熟运用;心字旁竖心旁的字,加起来有五百六十个,这些字,其实也是古人心理学成果的体现。
古希腊号称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时代已经有心理学这门学科了,他们有哪些字词典故反映了心理学的应用水平?
心字旁的字,153个:


忌 忍 忐 忑 忘 志 忎 忒 応
忢 忞 忠 忥 忽 忩 忿 态 念 怂 怺
怎 怘 思 怷 怒 怠 怤 怱 怣 急 总 怼 怨 怹 怸
恷 恁 恏 恝 恧 恕 恋 恖 恐 恩 恙 恚 息 恳 恴 恣 恶 恵
悘 悫 悊 悐 悆 悤 悠 悥 恿 悉 患 您 悬 悪 悡
惎 惣 恶 惄 惢 惌 惑 惠 悹 惉 惁 惫 惒 悳 惖 惹 惩 惥 惪
愁 蠢 愍 愆 感 慈 愂 愗 愈 愚 想 意 愙
慐 愿 殷 愬 慝 愳 愸 愻 悫 慂 慁
憇 悫 慜 慧 慭 慸 憋 憅 慗 慿 憄 憨 慦 慰 憃 慹
憙 憝 憗 憼 憩 憌 惫 慭 憠 憥
憵 懑 懋
恹 懖 懘 懑 懬


戁 恋
戅 戆

竖心旁的字,407个:

忉 忊 忇
忏 忖 忓 忣 忙 忛 忋 忚 忔 忕
忭 怅 忱 忡 怆 怀 忾 快 忸 怄 忪 忨 怃 忤 忺 忻 忧 忮 忼 忰 忳 忶 忦 怇 忹 忯 忴 忬 忲 忟 忷
怖 怊 怵 怛 怫 怪 怙 怜 怩 怕 怦 怯 怗 性 怏 怡 怿 怔 怳 怍 怑 怉 怭 怶 怲 怞 怚 怟 怢 怐 怋 怽 怓 怌 怬 怴 怰 怮 怈
恻 恫 恨 恒 恍 恢 恛 恺 恪 恇 恼 恲 恰 恃 恬 恌 恸 恟 恤 恂 恹 禺 禹 恽 恉 恓 恠 恒 恡 恜 恎 恑 恗 恔 恅 恾 恈 恘 恮 恦 恀 恄 恊 恞 恱
悖 悍 悎 悔 悁 悝 悃 离 悢 悯 悂 悭 悄 悛 悚 悌 悟 悮 悒 悦 悕 悑 悜 悙 悈 悧 悋 悗 悩 悓 悏 悇 悞 悀 悦
惭 惨 惝 惆 惙 悰 悴 惮 悼 惦 惇 悱 惯 惚 惛 悸 惊 惧 悾 凄 惬 情 惓 惕 惋 惘 惟 惜 悻 禼 怅 惏 惔 悺 惃 惈 惤 惍 惂 悷 惀 惗 惸 悿 惞 惐 愥
悲 愊 愎 惼 惵 惰 愕 慌 惶 慨 愦 愧 愣 愀 禽 慅 惺 愔 愉 愠 惴 惾 愐 惬 愒 恻 恽 惽 恼 愺 愖 愓 愅 愲 愌 愘 闷 愞 愢 惿 愄 愇 愃 愋 愝 愑 愡
慊 慑 慎 愫 慆 慥 愽 栗 恺 怆 忾 愵 慠 慉 愩 愰 愱 慩 慏 慔 愭 愼 愯 愠 慀 愶 慃 愮 愹 愪
憏 慷 憀 慢 慓 慵 怄 悭 惭 憜 恸 慽 慑 惨 惯 慒 憆 憁 慛 慖 慬 慻 慺 慲 憈 慯 慡 慱 慞
懊 憯 憧 懂 憓 憬 憭 憔 憎 愦 惮 怃 憞 怜 悯 惭 憡 憕 憱 憣 憍 憢 憰 懏 憦 憉 憴 憽 憟 憛 憳 憘 憪
懆 憷 憺 憾 懒 懔 懈 懁 蒙 怿 憹 忆 懔 懓 懐 憿 懅 懜 懄 懎 憻 懀 憸 懙
懤 懧 懦 懝 恹 懛 懠 懭 懢 懱 懡 懗 懩 懚 懥
懵 懴 懪 懳 懰 懮 懫
怀 懒 懻
欢 忏 懹
慑 惧

戄 戃
现在的西医,最古老的西药的历史,或者说,在现代化学产生以前,欧洲是没有什么传统药物的,至少没有多少流传至今的传统药物,也就是说,在他们古代,是没有多少药物的,以至于蜂蜜和糖被当成了重要药物,甚至于木乃伊粉也是重要药物。药物缺乏,以至于放学疗法成了主要的治疗手段。所有这些,可以知道,古代欧洲的医疗水平是很低的,而那些希腊罗马的名医,比如希波克拉底,盖伦,他们的事迹是没有证据支持的,很明显,没有药物怎么治疗疾病?如果他们有有效药物,应该会流传至今,可是,欧洲有哪些历时超过500年传统药物了?
诸玄识的文章说,“17—18世纪是欧洲医学和医疗的草创阶段。马莎·穆尔教授说:
尽管已有几项重大发明(指动物学、血循环、显微镜、卵巢和精子等),但到18世纪,实际的治病救人在欧洲尚处于原始阶段。……恶魔和邪灵的信念依然盛行。卖药是混乱的。医生所能做的就是切割和灼烧(烧红的烙铁),却不用、也没有麻醉术,阵痛和休克而死是很自然的。还没有细菌和病毒的知识,由此,小的创伤就会感染致死。医生来自上层阶级,无关乎一般民众。有病还都用(中世纪)的“放血疗法”。“医院”意味着身心的双重恐惧。”

放血疗法的图前面有了,这里就不放了。
再看我国,中医药物大都是植物,动物,矿物,都是自然中早已广泛存在的,稍作加工就可以使用,而事实上,很多药物的历史都超过一千年,甚至两千年以上,西汉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多种疾病以及治疗方案,它的很多药方到今天也是有效的。

所以,结论就是,古代欧洲没有什么像样的医学,希波克拉底,盖伦的事迹,是后人编出来的。




看看马王堆西汉《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是现知我国最古的医学方书,全书为九千九百十一字,抄录于一高约24厘米、长450厘米长卷之后5/6部分,西汉文物,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它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书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该书出土时本无书名,因其目录列有52种病名,且在这些病名之后有"凡五十二"字样,所以整理者据此而给该书命名。全书约15000余字,涉及病名100多个,治疗方剂280余首,药物240多种,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学方书。
《五十二病方》所记载的病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其中尤以外科病最为多见,包括了外伤、动物咬伤、伤痉(破伤风)、痈疽、溃烂、肿瘤、皮肤病和肛肠病。内科疾病有癫痫、疟疾、食病、癃病、痉病、淋病及寄生虫病等;儿科疾病包括癫痫、瘈疭等;此外还涉及了产科病、眼科病等。书中对某些病症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如书中形象地描述了冥病(麻风病)的症状如螟虫啮穿植物内心,其所发无定处,或在鼻,或在口旁,或在齿龈,或在手指,使人鼻缺、指断。反映出当时对这种疾病的发病特点和症状的认识已较为深刻。又如,书中关于"伤痉,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伤而颈(痉)者……其病甚弗能饮者,强启其口,为灌之"的记载,清楚地描述了痉病(破伤风)的两个主要症状枣角弓反张和牙关紧闭。这些记述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是最早的,而且都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240余种药物中有草、谷、菜、木、果等植物药,也有兽、禽、鱼、虫等动物药,还有雄黄、水银等矿物药。书中很多药物的功效和适应症都与后世医药文献和临床实践相吻合。书中还记载了有关药物的采集、收藏方法等,反映了西汉以前药物学的发展。
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长沙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牝痔》篇中,记载了青蒿入药:“以煮青蒿大把二”和“青蒿者,荆名曰……”。《五十二病方》是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古医方专着之一,全书一万余字,记载了治疗五十二类疾病的方剂和疗法。


《五十二病方》至今还可以一版再版:




当年一块一毛一本的书至今还可以卖高价

再版的书一样卖高价


这是中医对中国乃至世界卫生事业贡献的一个资料:

yletpkki2022-08-12 10:41:31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明代有人写了《南极地理》,这说明什么情况?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明朝人写的《南极地理》和《南极时令》各一卷,上海图书馆存。网上一时找不到这两卷书的相关信息。


yletpkki2022-08-12 19:47:19 发布在 国际观察
8.13
纺织
男耕女织是古代中国社会的经典缩影,纺织是中华民族最重要发明创造之一,对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出土文物显示,两万多年前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就会缝衣服了,辽宁海城仙人洞发现了两万多年前的骨针,大约同时期,北京人也有了骨针,此后中华各地都有新石器时期的骨针出土。有了衣服,人们抵御低温寒冷的能力就大大增强,生活水平生命质量都有了质的提升。
古籍记载,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方法,被奉为"先蚕"(蚕神)。考古资料显示,九千年前的河南贾湖遗址,有了陶纺轮,骸骨还有蚕丝遗存,说明贾湖人已经会养蚕纺丝织造衣服了,用蚕丝织造衣服,也难为当时的古人想得出来。大约同期稍后的浙江跨湖桥遗址,也发现了陶纺轮,苇编席子,更重要的是有了腰织机,纺织的“机械化”开始了。
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有蚕纹牙雕,出土了蚕丝线团,出土了绢,纺织技术越来越成熟了 。
商周时期,纺织品的种类纹饰都大大滴丰富起来了,质量也很高,出土的战国绢经纬密度达到每平方厘米164根经线,近代可以做降落伞的绢密度也不过每平方厘米150根,而出土战国锦的密度则达到了名平方厘米240根经线。可见当时织造水平之高,质量之高。
成都老官山出土的四台汉代提花机,较大的一部高约50厘米、长约70厘米、宽约20厘米,其他3部略小,大小相近,高约45厘米、长约60厘米、宽约15厘米。"根据织机模型与周边的织锦人俑的比例对比,那时真实的织机大小如一个可以容下20人的会议室。"它们的出土证明了在西汉早期的蜀锦织造过程中已经在使用这种大型的提花织机,而不同工种织锦人俑的出现,说明当时的蜀锦织造已经进入作坊式生产阶段。汉代提花机织锦相当于当代计算机编程, 织造前必须要先编一个花纹程序,这个程序是可以连续反复使用的。专家用复制的汉代提花机还成功复制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晋代织锦,可谓一大佳话。
第一代计算机的发明,受的是电报的影响,而电报受的是提花机的影响,汉代提花机可以说是计算机的远祖。
直到今天,世界的顶级丝绸都是产自中国,织造顶级丝绸都还是使用老式织机,质量要求也只有老式织机才能达到。
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纺织工具

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蚕桑文物

老官山汉代织机复原机成功复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

中国的纺织历史悠久,材料众多,蚕丝,棉,麻,葛,等等。单是丝织品,就有绫,罗,绸,缎,帛,锦,绢,缂丝,等等十多个品种,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织造特点,纹理厚薄各具特色,争奇斗艳。中国的纺织技术使到中华先民早早就穿上了华丽的衣服,所织造的衣物为它处所不及,被尊为衣冠上国,所以才有绵延千年的丝绸之路。
商周以来部分人像上的服饰


战国以来部分绘画上的服饰

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鞋袜手套文物

部分丝织物的类型和细部结构特点

出土的战国以来部分纺织物,纹饰图案精美,工艺超群

与纺织相类似的编织,也是中国人民的拿手好戏,古人用藤,竹子,芦苇,麦秆,草,金丝银丝,甚至木材,都通过编织技巧制作精美坚固的生活用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
与纺织相关的各种材料的编织

这件铜器反映了笊篱的发展简史,最初是竹编的或者柳编的,后来就发展到了金属制的。地中海沿岸的同类在哪里?
战国·柳编纹铜匕 ​​​​(笊篱?)

纺织在中国深入人心,纺织文化蚕桑文化非常发达,地上嫘祖庙,有织女庙,天上有织女星,每年七月初七是织女的节日,女红是评价女子贤惠与否的重要标准;出土楚国 “中戠(织)室鉨(玺xǐ)”表明政府设有专门管理纺织的机构;随着衣服的产生,还有带钩,扣子,它们都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了;一万五千年前的许昌灵井遗址就出土了染料赭石,表明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给衣物染色了。衣服质料与颜色后来还成为社会等秩序内容的一部分。
与纺织有关的织女文化,纺织机构官印,新石器纽扣,带钩,衣饰等级

蚕文化、嫘祖文化

丝字旁的字有150多个,“币,帑”两字表明纺织品曾经是货币;有很多常用词源于纺织:综合,错综复杂,丝丝入扣,组织,成绩,经纬,经纶,繁花似锦,锦绣前程,锦上添花,下笔成章,罗织,罗列···
绞丝旁的字

古代腰带的发展变化


清代的皮带跟明代之前的有不同,跟现在的皮带差不多了

关于带钩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管仲射齐公子小白。 《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记载:“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佯)死……”管仲率兵阻拦公子小白,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安然无恙,但就势装死,迷惑了管仲,遂成功返回齐国即位,小小的带钩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小白是春秋时期人,下面是一组战国秦汉的带钩

一组汉代的金银带扣

商周汉唐的梳妆盒
商周时期以铜器为主,楚国有漆器,汉代以漆器为主,唐代以银器为主

西周东周时期的首饰盒和脂粉罐



与衣服相配衬的仪容,在中国古代,八千年前有了蚕丝织物,几千年后的商代,我们发现了明显的理发的痕迹,战国持灯俑的胡子有明显修剪过的痕迹,到秦兵马俑的时候,理发修整胡子整理仪表已经是非常普及了:

梳子不但梳理头发,还是装点头发的重要饰物,梳子作为头饰很早就有了,从四千多年前的陶寺遗址墓葬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开始的时候可能男女都用,到后来就成为女子专用了。
从五千年前大汶口文化到战国时期的部分梳子

4500年前的良渚人民一定很喜欢耍帅,也很能耍帅:
良渚文化玉背象牙梳

良渚文化玉梳背

良渚文化玉带钩


唐代绘画中的插梳仕女以及部分唐代梳子、梳背


梳子的造型造型也是有时代特征的
宋代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宋以前,发篦的齿与梳齿一样,仅得一排。宋以后,出现了两排齿的篦,中间则以横梁贯之。
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看看古埃及的两把梳子,第一把第一王朝的梳子,比我们大汶口的梳子还早几百甚至上千年,但样式跟大汶口梳子基本一样,材质也一样,第二把4-6世纪的梳子,是两头有梳齿的,中间镂空,从样式上看跟我过宋代以后的两排齿篦一样,可是,这么细长的“腰”,中间还镂空,梳头的时候多么容易折断啊,看看上面宋代的,中间的横梁木粗壮有力:

有衣服就有熨斗,这是春秋鸟形捉手镂空龙纹柄铜熨斗


汉字中丝字旁的字192个,衣字旁的字53个,“衤”字旁的字135个,还有巾字旁的字191个,加起来总共571个,多数都与纺织、衣服有关,这只是单字,还没算上海量的词语;搜了一下英语中关于衣服的单词不到150个。由此可推知古代纺织水平的发达:


纥红级纪纤纩纫纨约纡纣
纺纰纯纺纷纲纶纮纶纳纽纰纯纴纱纾纵纯纬纹纼纭纼纸纻纯纵
绊绌绐绂绋绀经练绍绅细线绁绁绎织终绉绌组
绑绖给绗绗绘结给绛绞结绝绔络络绕绒统绚
绠绠继绢绥绦绨绥绤绡绣
绷绰绸绰缀缍绯绲绩绹绫绺绿绵绳绮绻绱绳绶绸绹绾维绪续绬绳综绽绱缀缁综绿
缏编缔缎缑缓缋缉缄缂缆缅缈缗缏缉缌缇缊缐缃缘缊缒缕缕
缤缠缞缝缚缟缣缙缡缛缞缢缜
缪缧缪缦缪缪缪缪缥缫缩缩缨缫
缯缭缮缬缯
缳缰缴缱缲缲缳缲缴


衣字旁的字53个:


“衤”字旁的字135个:

祁 礽 祁
祃 社 祀 他 礿
祊 只 祋 祈 只 祈 祍 祅 祆 祄 祅 祆 祎 只 祉 祌
祝 祠 祓 祓 祔 祜 祖 祙 秘 祢 祢 祛 神 祏 祠 祒 佑 祑 祗 祝 祝 祖 祚
祮 祪 祧 祫 祥 祤 祤 祯 祯 祬 祩 祣 祣
禆 禆 禅 禇 禂 祻 裸 祸 祾 禄 禄 祺 禅 祹 禃 禇 祽
禙 禉 禘 福 禈 禖 禓 禗 禔 禑 禊 禒 禑 禓 祎 禋 禉 禐 祯 祯 禔 禌
禣 禞 禝 禡 禠 禢 禟 禛 禚
禥 禩 禤
禅 禫 禨 禅 禭 禅 禫 禧
禬 禬 禬 礼 禯
祷 禲 祢 祢 祢
禳 禴

禷 禶
巾字旁的字161个:

币巿帀
㠲布帄市帅
帆㠶㠷㠵帇㠴师
帎帉帍㠹㠸㠺帊帏希帐帋
帛帒帗帘帓㣇帑帕帔帖㠽帜帙帚
帮㡀㠿带帝㡆㡇帣㡁㡂帞㡅帡帢帤帅㡄帟帠帧
帱帯帰㡈帩帬师帨席帪
常带㡋帼帺帴帲㡊帹帵帷㡉帻帐帾㡌
幇㡖幉幅帿㡛幂㡔幈㡑㡏帏幄幆帧幁㡒帽
㡙㡝幊幌幏㡘幎幕幙幋幍幐㡗
幚币幖帼幑㡞幓㡜帻幛幒幔
幤幝㡡幢幡幩幞幠幜幥㡠帜㡢
幨幯㡣幪幦幧㣈
帮帱幭㡥

襕幰
㡨㡧
㡩㡪



有关服装的英语单词约130多个

anorak, duffle coat 带兜帽的夹克,带风帽的粗呢大衣

apron 围裙

acryl 压克力

ascot宽领带

artificial fibre人造纤维

bow tie蝶形领带

bowler hat 圆顶硬礼帽

bathing trunks 游泳裤

bathing costume, swimsuit, bathing suit 游泳衣

bikini 比基尼泳衣

brassiere, bra 乳罩

bathrobe 浴衣

blouse 紧身女衫

button纽扣

buttonhole 钮扣孔

boot 靴子

broad-brimmed straw hat 宽边草帽

braided fabric纺织物

blouse紧身衣衫

brush发刷

breeches 马裤

briefs 短内裤,三角裤

beret 贝蕾帽

belt腰带 裤带

braces 裤子背带 (美作:suspenders)

cravat领巾

cap便帽

calico白布

cutton cloth棉布

canvas shoes, rope soled shoes 帆布鞋

clothing[总称]衣服

clothes服装

clog 木拖鞋

corselet 紧身胸衣

cotton 棉

cardigan 开襟毛衣

cheong-sam旗袍

coat外套,大衣

chemical fibre化学纤维

cashmere 羊毛

cuff 袖口

dot 圆点花

detachable collar 假领,活领

divided skirt, split skirt 裙裤

dust coat 风衣

double-breasted suit 双排扣外衣

divided skirt裙裤

dinner jacket 无尾礼服 (美作:tuxedo)

dress 女服

dress coat, tails 燕尾服,礼服

evening dress 夜礼服

everyday clothes便服

fur coat 皮大衣

fur stole 毛皮长围巾

flower pattern 花纹花样

formal dress 礼服

frock coat 双排扣长礼服

full dress uniform 礼服制服

flax亚麻

garments 外衣

gown, robe 礼袍

girdle 腰带

galosh, overshoe 套鞋

glove 手套

headdress头饰

handkerchief手帕

hair net发网

hat礼帽,带沿的帽子

hatbox帽盒

hood风帽

housecoat家常服

headdress 头饰

housecoat, dressing gown 晨衣 (美作:duster)

heel 鞋后跟

hemp大麻

jacket 短外衣夹克

jerkin 猎装

jellaba, djellaba, jelab 带风帽的外衣

jeans 牛仔裤

knickers 儿童灯笼短裤

knickerbockers 灯笼裤

knickers 女半短内裤,男用灯笼短裤

kimono 和服

knitted shawl 头巾,编织的头巾

knitwear针织品

linen麻

linen cloth亚麻布

lace鞋带

lapel (上衣)翻领

linen 麻

layette 婴儿的全套服装

mac, mackintosh, raincoat 橡胶雨衣

moccasin 鹿皮鞋

middy blouse 水手衫

mantle, cloak 斗篷

muff 皮手筒暖手筒

moccasin软拖鞋

nightdress女睡衣

neckerchief领巾

nylon尼龙

nightgown睡衣

nightshirt 男式晚礼服

natural fabric 天然纤维
资料说印度出土4000年前蚕丝遗存,古埃及也有3000多年的蚕丝遗存,按说也是有悠久的桑蚕历史了,它们可曾有其它相关的文物出土?可曾有蚕桑文化?如果埃及有桑蚕,丝绸之路又何必万里迢迢的走到东方去呢?
纺织之中,纺织机,穿梭引线,综合丝丝入扣的技术要求之高就不说了,连纺织之前的刷机工序也很关键,刷机用的刷子也是高科技产品,甚至现在很可能已经失传了。可见,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文物上的丝织物,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得出来的:

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美术馆藏古代埃及“塔尔汗外衣”,发现于1913年,年代在公元前2950~前2800年,亚麻材质的女士V领"衬衫”,袖子到肩有设计过的皱褶装饰.是迄今人类发现的最早的纺织品衣服实物. ​​​​
yletpkki2022-08-13 09:59:0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陶器时代古人用盆装水照镜子,四千年前齐家文化开始有铜镜,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都留下了众多的镜子,其中的战国两汉唐代是铜镜的三个高峰时代,制作精良,纹饰精美,技术与艺术都是一流。中国古代的铜镜,基本上都是没有柄的,汉代出现镜架,直到宋代才有了带柄铜镜。

除了平面的镜子,古人还发明了凹面的燧镜,分为阴燧和阳燧。
《淮南子·天文训》是这样记载的:“阳施阴化,……本标相应,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方渚见月则津而为水。”汉代高诱注为:“阳燧,金也。取金杯无缘者,熟摩令热,日中时以当日下,以艾承之,则燃得火也。……方诸,阴燧大蛤也。熟摩令热,月盛时以向月下,则水生,以铜盘受之,下水数滴。先师说然也。”许慎注说:“诸,珠也;方,石也。以铜盘受之,下水数升。”
阴燧、阳燧都是凹面镜,王充《论衡》说:“阳燧取火,方诸取水,二物皆当以形势得。阳燧若偃月,方诸若圬杯。若二器如板状,安能得水火也?”


看看“古埃及”,“3500年前”就有了铜镜,并且,都是带柄的,从中国的历史看,是宋代以后的风格
中国古代的铜镜,正面照人,背面就是展现时代文化的小舞台,记载了很多历史信息。“古埃及”的铜镜,却是两面都可以照人,并没有所谓的“镜背”。这令人很奇怪:一是古埃及人那么喜欢画画写字,镜背那么好的地方竟然放过了,二是正常情况下镜子两面都照人是没有必要的,作为铜镜,两面都会同时氧化变模糊,不会说用完这边再用另一边---也就是说两面都是镜面是一种浪费的没有用的设计。
中国的镜子是可以看得出朝代特征的,古埃及的并不可以,跟其古埃及其他的文物一样,分不清年代先后。
为什么“古埃及”的镜子会是这样呢?
yletpkki2022-08-13 10:34:0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千人千面与千人一面



yletpkki2022-08-13 10:41:53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贝尼尼的早期雕塑代表作《被掳掠的普洛塞庇娜》 吉安·洛伦佐·贝尼尼( Gian Lorenzo Bernini ,1598-1680),巴洛克时代意大利杰出的雕塑家、建筑家、画家。



明代(?)瓷器



yletpkki2022-08-13 11:41:46 发布在 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