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坤舆万国全图》与奥斯曼的历史问题

楼主:yletpkki 字数:342216字 评论数:12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9】
对一些结论的疑问
9.1
(1)《坤舆万国全图》中今天的马达加斯加周边标注了十二个小岛,整个欧洲周边,同样大小的小岛标注出来的不到三十个,希腊附近那么多岛屿,标注出来的不过八个,这是符合欧洲人所绘制地图的常理吗?常理难道不是欧洲周边海岛标注多而且详尽才对吗?对比东南亚岛屿的标注的详细程度,可知大明与欧罗巴谁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谁才有资格绘制这幅地图。

另外,马达加斯加的名字,在坤舆万国全图的时候就已经基本定型了,只不过当时只是别名,“麻打曷失葛”



对比马达加斯加跟希腊,看看谁的岛屿多?欧罗巴人不熟识希腊反而熟识马达加斯加,这合理吗?




英格兰号称有“公元前2500~前1500年”的巨石阵,苏格兰更是号称有“公元前2900至2600年”的卡拉尼什巨石阵,那么早就有那么高度的“文明成果”了,应该说古代也是发展的不错的,照理江湖地位应该是很高很受重视的,可是为何,在号称是“欧罗巴”人自己资料绘制的地图里显得那么粗糙呢?不列颠周边那么多小岛一个都没有标注出来,比不上万里之外的马达加斯加,这合理吗?

yletpkki2022-08-26 15:26:1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9.2
现在的资料还说,花生是明朝引进的:

新石器时代的花生


汉阳陵发现2100年前花生(图)-搜狐文化频道
https://cul.sohu.com/20071010/n252577689.shtml



图中为已经完全碳化的疑似花生,在经过10多年多学科专家的研究分析后,证实这些疑似花生确实为花生。

本报讯花生一般被认为是16世纪才从南美洲传引到中国的,但考古人员从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农作物里竟发现有花生,这一事实经专家近期最终确认,被称作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花生。这一发现把我国花生出现的历史提前了约1600年。

昨日,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王保平向记者介绍,这个发现其实在17年前就开始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汉阳陵核心区开始勘探试掘,至今探明各类从葬坑共有193座,已发掘或试掘有20多座,其中2座内有粮仓。


其一是帝陵东侧的15号坑,出土有导官令印(导官为汉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干)、大量侍从生活用具和猪狗羊等陶俑,以及大量的粮食,中有稻、麦、谷、糜子等。

其二是南区17号坑。其坑南北全长37米,主坑底的北部出土有两辆华盖俑车,为原大小的1/3彩绘木车;还有64件着衣式铠甲武士俑,武士俑高约62厘米,均身左侧挎铁剑,左手持盾、右手执戟,其戟头为铁质,木柄绘饰红色约长1.2~1.5米。据考证这些武士俑是象征守护军队粮仓的部队,被认为是中央卫队的南军。还出土武士俑身上佩的印章,印文为“军右大(太)仓”。主坑南部有20余米长用木板分隔成10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内装满不同种类的粮食,以谷为主,也有麦、糜子等。

这是1990年发掘的结果。1991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刘易斯?马扎坦特曾针对该处出土的粮食等作了报道,美国俄勒冈大学一位从事玉米研究的教授专家从报道照片中辨认出有玉米,后前往汉阳陵专门考察。考古人员在坑底起出20多筐汉代粮食遗留物,美国专家在其中精挑细拣,找出了20多粒像花生米样的植物种子。这些种子保留了完整清晰的外形,与现今常见的花生极为相似,其荚壳已无存,果仁外皮却似呈粉红色,内中的两瓣子叶和胚芽也清晰可辨,只不过年代久远已经碳化,其是否花生一时难以证实。考古人员后来把这些种子交给西安文保中心鉴定,参与鉴定的有生物、地质、化学等多方面的专家。鉴定进行十分艰难,一直持续到今年,最近才被一致确认是花生无疑。近日东亚农业史研讨会在杨凌召开,各国专家对此十分关注,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王保平说,由于汉代视死如生,随葬品多按照现实生活的式样入葬,在高级别墓葬中经常能发现碳化的粮食作物,但发现汉代即有花生还是第一次。一般认为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玻利维亚南部、阿根廷西北部,约在16世纪初经东南亚引入闽粤后,相继传到内地各处,明代后期才得到推广。而汉阳陵出土的花生显示早在2100年前的西汉初期中国就有花生,这比明代之说早了约1600年。汉阳陵遗留的花生是外来还是中国自产?能否说明中国早就是花生出产地?这些花生当时在中国是作为粮食还是其他用途,是否大量种植?这些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有了这么多的证据,有专家还说花生问题“说不清”:

如果是花生是欧洲人传过来的,为何欧洲人那么多人花生过敏甚至会出人命,中国却很少呢?难道不是因为本土生长的东西接触已经很久了适应了的缘故吗?








“很多西方国家(比如说英国,美国,欧洲和澳洲、新西兰等国)有一种致命的过敏:花生过敏。绝大部分人对花生不会过敏,或者食用后只有轻微的不适。但花生也会令一些人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花生过敏通常在儿童时期引发,并伴随终生。对花生过敏的人,哪怕是吃下极为微量的花生或花生油,甚至因嗅觉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据医学统计,花生过敏也是食物过敏中导致死亡人数最高的一种。花生过敏反应因其潜在的危险性、长期性以及不断增加的发病率而日益受到重视。

澳洲墨尔本以前出过一个很大的关于花生过敏的事件:此地有一间很著名的泰国餐馆,生意非常好。有次一个西人家庭去这家泰国餐馆用餐,家人事先问服务员:“我们点的这些菜里面是不是有花生”?谁知服务员随口回答:“没有”。她说得不错,的确没有整粒的花生。可是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泰国菜里面用花生酱作为调料的几率相当大,几乎大部分菜里面都有花生酱和椰浆。结果这个西人家庭里一位女孩,刚用餐就休克倒在地上,救护车赶到之前已经送命。最后西人家庭把餐馆告上法庭:我们再次询问是否有花生,可得到肯定的答复是没有,最终导致女孩丧命。餐馆强调:哪个泰国菜馆的菜没有花生调料?服务员只是理解成是不是有整粒的花生。但是最终法院判决餐馆败诉,需要赔偿几百万澳元,餐馆老板最终宣告破产关门了事。”
yletpkki2022-08-26 16:31:49 发布在 国际观察
9.3
资料说南瓜原产美洲,是欧洲人大航海之后传到了中国, 可是中国秦代就有瓜棱铜权,唐代有三彩南瓜,宋代有南瓜形金盏瓜棱铜权,元明时期都有南瓜图案的青花盘:

唐三彩南瓜


四个有南瓜纹的元青花,不知说南瓜是南美引进的作何感想。
瓜瓞绵延寓意子孙昌盛,是美好的祝愿,所以古人喜欢用南瓜来做花纹。
顺便看看玉米,在欧洲大航海之前我们的古代药书已经记载了玉米的药性功用:

《滇南本草》 药学著作。三卷。明·兰茂撰。约撰于15世纪中期。

系论述云南地方草药的专著。原书初刊本已佚,现存清代务本堂刊本及《云南丛书》本二种,药物及内容均有不少改动。其中《云南丛书》本共收药物279种,大致属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特产药品,多为一般本草著作所未收载者,并附治疗验案和经验方。为研究我国滇南地方药和民间验方的重要参考文献。1973年起,《滇南本草》整理组将本书重新整理,作了必要的校勘,并对每种药物的科属、植物形态、生长环境、药用部分、附注等内容作了补充。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现存清刻本、1959、1975、197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yletpkki2022-08-26 16:36:1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关于西瓜


yletpkki2022-08-26 16:42:0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这样端庄美丽大气的作品,地中海古代一件都没有:

传世5件北宋汝窑茶盏托,图1-3藏于大英博物馆,4-6藏于达维德基金会,借展于大英博物馆,7-11藏于VA博物馆。12为香港嘉德拍卖释出。13-16弗利尔美术馆藏。

















yletpkki2022-08-30 07:02:19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山西博物院


#约会博物馆# #晋魂# 【陶寺玉器】陶寺大墓中除了发现特磬、鼍鼓和土鼓等礼乐器外,还有很多玉石器和装饰品,这些玉器质地优良、制作讲究,当属王者祭祀天地和体现威仪之用,已具备成熟礼器性质









yletpkki2022-08-30 07:05:4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GiaVincent


#每天一件青铜器#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藏商晚期:兽面纹大口尊.折肩,明显地鼓腹.整个中段的纹饰密集,肩部有稍浮雕的三个“牛首”,间以夔龙纹.腹部未采用三层花,饰细密的大兽面纹配连珠纹.族徽铭文很特别,或可释为“上庚下丙”,象形樽部为叉子可以固定在地面的,顶部为幡一类的器物.是早年出土保利回购的 ​​​


yletpkki2022-08-30 07:09:39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动脉影
2022.8.18 广汉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 商代晚期 青铜持鸟立人像 2021年三星堆三号祭祀坑出土

动作、服饰其实和大立人很相似,包括手部的大圆窟窿
或许是“大立人手上拿的到底是什么”这个谜题的新一种解法









yletpkki2022-08-31 13:22:2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中国古代(商代以来)的出土文字资料,只要愿意,基本都可以编出一一对应的字典类工具书(当然,也都会有少数字是难以释读或者存疑的),也编出了不少这样的书籍,地中海沿岸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都出土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它们能编出同类的书籍吗?

yletpkki2022-09-01 12:53:3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看看这个盘,右下方的美女为何屁股在肚子的位置?
@IIIViri
【帕拉比亚戈银盘】 公元4世纪前后 直径39厘米 重3.5千克 摄于米兰考古博物馆

这件罗马鎏金银盘于1907年出土于米兰附近的小镇帕拉比亚戈的一处墓葬中。自其现世以来,银盘华美的工艺和丰富的图像元素引起了历代研究者的关注。

银盘的中心为端坐于由四头雄狮驱使的车乘上的库柏勒女神与阿提斯。库柏勒源于安纳托利亚,历史悠久。她在希腊化世界传播广泛,甚至在中亚也可找到她的身影,比如在阿伊哈努姆曾发现带有她驱使狮子战车形象的器物。大约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库柏勒被纳入了罗马的万神殿体系,广受欢迎。女神身边的阿提斯头戴典型的弗里吉亚帽,身着牧羊人装束,与库柏勒对视。四世纪学者萨鲁提乌斯将两人的传说故事视为灵与肉交织重生的隐喻。围绕他们左右的是三名起舞的库瑞忒斯。

除了库柏勒与阿提斯外,银盘上还有诸多其神祇形象。他们下方的四个孩童代表着四季,四季的右侧则是手持丰饶角的大地女神。银盘的最下方是与海洋相关的俄刻阿诺斯与忒提斯。最上方的四位神祇分别是象征日月的赫利厄斯和塞勒涅、启明星福斯福洛斯与黄昏之时的赫斯珀洛斯。在银盘左侧可见黄道环中的艾詠,与身侧的蛇一起喻示无穷的时间轮回。

虽然在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后,基口教发展迅速,但公元四世纪下半叶异教在罗马境内仍有相当多的信奉者,尤其在背教者尤利安统治期间曾一度复兴。米兰在这一时期处于口教冲突的漩涡中心,因此描绘有库柏勒的高等级银盘在这里出现并不令人意外。


yletpkki2022-09-02 10:22:4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有资料说,剪刀是达芬奇发明的。
不过,“古埃及”壁画中有交股式剪刀,土耳其也有“二世纪的弹簧式剪刀”,可见达芬奇发明说会有很多挑战。如果说达芬奇发明的是铰合式剪刀,可是达芬奇据说是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公历4月23日) 1519年5月2日去世,但是1559年的荷兰油画还是交股式剪刀,不是铰合式剪刀,尼德兰箴言油画中的火钳,也是镊子式的,不是铰合式的:

看看中国剪刀简史
剪,古文写作“翦”。在《诗经》中已有提及,如《召南•甘棠》有“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勿翦勿败;……勿翦勿拜”句;《鲁颂•门必宫》有“实始翦商”句。“翦,割断也”,或“剂(齐)断也”。也就是说,春秋之前已经有剪刀了。
资料说,秦代已经有可以剪取铜钱的剪刀了。不过目前可见剪刀实物最早是西汉的,交股式剪刀,铰合剪实物国内所见最早是五代的,元代以后出土剪刀很少,因为已经不是重要稀罕的对象,不再用于陪葬了。



铰合剪,需要解决铰接位置的铆钉工艺,这个技术在战国就已经解决,比如战国的合页,鼎式铜灯都有类似工艺,而最直接的实物是秦陵出土的青铜钳,铰合剪国外最早实物是藏在日本的白铜剪子,唐代时期的,同类实物在朝鲜新罗遗址也有出土,国内还没有见到。

铰合式工具秦代已经有了
韩国庆州国立博物馆藏公元7-10世纪(唐代)精美的铜鎏金剪子,长25.5厘米

日本正仓院唐代白铜剪子



出土汉代交股式剪刀




汉初的“剪边半两”,就是一些胆大的商人把半两钱干脆用剪刀剪下一圈,从七到八个半两钱上可剪下总共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一枚半两钱。用出土的汉代交股式剪刀估计剪不了,要用像下面这把白铜剪子这样的铰合剪才行。也就是说,汉代应该有铰合剪,只是还没有实物出土。


据说是“达芬奇”的手稿榫卯木拱桥,(明明是中国的原创,结果,他一张“手稿”,便拿到了命名权)
【达•芬奇的木拱桥出现在1502年写给米兰公爵卢多维科的信里,建议作为军队快速行军横渡河流所用。“这类桥梁完全由原木交叉嵌入所组成,不需要用任何绳索或工具,十分坚固,足以承托多人的重量。军队可使用这类桥快速行军,横渡河流,杀敌方一个措手不及,这往往是两军对战时的制胜之道。”】


看看中国的,榫卯木拱桥,现存资料看,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就是这样的一种桥,,其结构之巧造型之美令人惊叹,至今中华大地上还有数不清的榫卯木拱桥。比张择端晚几百年的达芬奇既然已经搞出了榫卯木拱桥的设计图,可是为什么欧罗巴看不到类似的木拱桥呢?

如果西方人真的掌握了榫卯木拱桥技术,他们就不会对中国的同类事物有这么大的兴趣了,他只会拍自己的纪录片,宣传自己的“达芬奇桥”:

1999年,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拱桥,由美国WGBH电视台NOVA科教片出资,唐寰澄先生任顾问,在上海金泽,用北宋当年的施工方法,忠实于《清明上河图》原结构,重建了一座汴河拱桥,命名为“普庆桥”,引起了轰动。
这座虹桥为单孔木拱桥,桥长16.8米,宽4米,是古代桥梁复制的杰作。严格按古代的造桥工艺,采用无支架施工法,没有榫头,不用钉子,全部用捆绑式结扎起来,连成一片。桥的两旁有木拱,桥的坡变平坦,拾级而上,行走平稳,拱梁的两端,分别雕刻狮、虎头像,既增加木桥的外表美,又反映中国的建桥特色和民族风格。



达芬奇的机关枪



可是,十三四世纪了,欧洲的弓只是用粗绳子做弓弦,这样的绳子有多少弹力?

“一张插图,出自一本法国宗教书籍,描绘了手持中世纪武器的圣徒与象征撒旦的多头龙之间的战斗,时代约为公元1295年,现藏于美国底特律艺术学院博物馆”



间接证明古埃及古亚述的君主骑射图是假的

也间接证明达芬奇的机关枪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达芬奇的手稿也是西贝货
据说是“达芬奇的成就”

yletpkki2022-09-05 11:08:26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有资料说,剪刀是达芬奇发明的。
不过,“古埃及”壁画中有交股式剪刀,土耳其也有“二世纪的弹簧式剪刀”,可见达芬奇发明说会有很多挑战。如果说达芬奇发明的是铰合式剪刀,可是达芬奇据说是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公历4月23日) 1519年5月2日去世,但是1559年的荷兰油画还是交股式剪刀,不是铰合式剪刀,尼德兰箴言油画中的火钳,也是镊子式的,不是铰合式的:

看看中国剪刀简史
剪,古文写作“翦”。在《诗经》中已有提及,如《召南•甘棠》有“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勿翦勿败;……勿翦勿拜”句;《鲁颂•门必宫》有“实始翦商”句。“翦,割断也”,或“剂(齐)断也”。也就是说,春秋之前已经有剪刀了。
资料说,秦代已经有可以剪取铜钱的剪刀了。不过目前可见剪刀实物最早是西汉的,交股式剪刀,铰合剪实物国内所见最早是五代的,元代以后出土剪刀很少,因为已经不是重要稀罕的对象,不再用于陪葬了。



铰合剪,需要解决铰接位置的铆钉工艺,这个技术在战国就已经解决,比如战国的合页,鼎式铜灯都有类似工艺,而最直接的实物是秦陵出土的青铜钳,铰合剪国外最早实物是藏在日本的白铜剪子,唐代时期的,同类实物在朝鲜新罗遗址也有出土,国内还没有见到。

铰合式工具秦代已经有了
韩国庆州国立博物馆藏公元7-10世纪(唐代)精美的铜鎏金剪子,长25.5厘米

日本正仓院唐代白铜剪子



出土汉代交股式剪刀




汉初的“剪边半两”,就是一些胆大的商人把半两钱干脆用剪刀剪下一圈,从七到八个半两钱上可剪下总共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一枚半两钱。用出土的汉代交股式剪刀估计剪不了,要用像下面这把白铜剪子这样的铰合剪才行。也就是说,汉代应该有铰合剪,只是还没有实物出土。


据说是“达芬奇”的手稿榫卯木拱桥,(明明是中国的原创,结果,他一张“手稿”,便拿到了命名权)
【达•芬奇的木拱桥出现在1502年写给米兰公爵卢多维科的信里,建议作为军队快速行军横渡河流所用。“这类桥梁完全由原木交叉嵌入所组成,不需要用任何绳索或工具,十分坚固,足以承托多人的重量。军队可使用这类桥快速行军,横渡河流,杀敌方一个措手不及,这往往是两军对战时的制胜之道。”】


看看中国的,榫卯木拱桥,现存资料看,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就是这样的一种桥,,其结构之巧造型之美令人惊叹,至今中华大地上还有数不清的榫卯木拱桥。比张择端晚几百年的达芬奇既然已经搞出了榫卯木拱桥的设计图,可是为什么欧罗巴看不到类似的木拱桥呢?

如果西方人真的掌握了榫卯木拱桥技术,他们就不会对中国的同类事物有这么大的兴趣了,他只会拍自己的纪录片,宣传自己的“达芬奇桥”:

1999年,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拱桥,由美国WGBH电视台NOVA科教片出资,唐寰澄先生任顾问,在上海金泽,用北宋当年的施工方法,忠实于《清明上河图》原结构,重建了一座汴河拱桥,命名为“普庆桥”,引起了轰动。
这座虹桥为单孔木拱桥,桥长16.8米,宽4米,是古代桥梁复制的杰作。严格按古代的造桥工艺,采用无支架施工法,没有榫头,不用钉子,全部用捆绑式结扎起来,连成一片。桥的两旁有木拱,桥的坡变平坦,拾级而上,行走平稳,拱梁的两端,分别雕刻狮、虎头像,既增加木桥的外表美,又反映中国的建桥特色和民族风格。



达芬奇的机关枪



可是,十三四世纪了,欧洲的弓只是用粗绳子做弓弦,这样的绳子有多少弹力?

“一张插图,出自一本法国宗教书籍,描绘了手持中世纪武器的圣徒与象征撒旦的多头龙之间的战斗,时代约为公元1295年,现藏于美国底特律艺术学院博物馆”



间接证明古埃及古亚述的君主骑射图是假的

也间接证明达芬奇的机关枪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达芬奇的手稿也是西贝货
据说是“达芬奇的成就”

yletpkki2022-09-05 16:40:5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想不到吧?乘法口诀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居然来自于太阳历法,而且伏羲时代就有了勾股定理,而西方却在想方设法斩断这些联系……
原创 昆羽继圣 昆羽继圣 2022-09-05 22:15 发表于上海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历算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典籍,是后世数学的源头,其算术化倾向决定中国数学发展的性质,历代数学家奉为经典。其成书时间大约在西汉末年,记载相关天文学和数学的发展成果,尤其在数学方面有着突破性的进步,后人认为是经典之作,因此则改称为《周髀算经》。

不过,也有史家认为它的出现更早,是孕于周而成于西汉,甚至更有人认为它出现在纪元前1000年。

唐时,《周髀算经》收入《算经十书》,成为《十经》中的第一部。目前,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皆有宋朝藏本。







现传本《周髀算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末年(西元前1世纪),为赵君卿所作,北周时期甄鸾重述,唐代李淳风等注。历代许多数学家都曾为此书作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李淳风等人所作的注。《周髀算经》还曾传入朝鲜和日本,在那里也有不少翻刻注释本行世。

《周髀算经》之《序》

夫高而大者,莫大于天;厚而广者,莫广于地。体恢洪而廓落,形修广而幽清,可以玄象课其进退,然而宏远不可指掌也。

可以晷仪验其长短,然其巨阔不可度量也。

虽穷神知化不能极其妙,探索隐不能尽其微,是以诡异之说出,则两端之理生,遂有浑天、盖天,兼而并之。

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有以见天地之、则浑天有灵宪之文、盖天有周髀之法,累代存之官司是莫、所以钦着昊天,恭授民时。

爽以暗蔽、才学浅昧,隣高山之仰此慕景行之轨辙、负薪馀日,聊观《周髀》。其旨约而远,其言曲而中,将恐废替,濡滞不通,使谈天者无所取则,辄依经为图,诚冀颓毁重仞之墙,披露堂室之奥,庶博物君子,时思焉。




《周髀算经》之《卷上》

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伏羲)立周天历度。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

这段翻译过来,大意就是:

周公(即周公旦)问大夫商高:“听说你擅于术数,请问古时伏羲氏立周天历度(意指天文历法),天那么高,没有阶梯可以攀爬升达,地那么广,没有尺子可以测量,那么伏羲氏是如何计算出这些相关的天文数据的呢?”



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也。”

从商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伏羲时代就已经有了“九九八十一”和勾股定理。

下图中大字为原文,小字为注释。






周髀算经中的勾股定理除了文字描述,还有绘图说明







再来看“九九八十一”。

这里必须要提及一个人的名字,或许,你从未听过他的大名。

这就是来知德,又称“来瞿塘”。

来知德(1525~1604),明代理学家、易学家,著名诗人,堪称一代大儒。字矣鲜,别号瞿塘,明夔州府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屡上公车不第,便“杜门谢客,穷研经史”,隐居求志,著述为乐。其晚年,朝廷特授翰林院待诏,不赴,敕建“聘君仁里”石坊。著有《周易集注》《来瞿唐先生日录》,分别收入《四库全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起,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周易》。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完成《易经集注》一书。





1604年,来知德去世后,皇帝御赐“崛起真儒”匾额,以褒其贤。后世尊其为“一代大儒”、“崛起真儒”,建来公祠以祀。其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别开生面,卓然成家,《易》学成就更是独树一帜,时称“绝学”,“孔子以来未曾有”,对后世影响至深。

来知德所著《周易集注》一书继承了朱熹的理数之学且更加详细。其深究易象之旨,则发朱熹所未发。本书侧重取《系辞》“错综其数"以论象以象数阐释义理,以义理印证象数,纵横推演,以象数错综变化,按图索骥,使失去了一千多年的象数,又回到了“四圣"原处。故在当时,《周易集注》被称为“绝学”。






《周易集注》中辑录了传自上古的“九九方数图”、“九九圆数图”。

九九圆数图





九九方数图





根据此书记载:

参尔会极。(数原)天数一参一得,三三生九。地数二,两二得四。四生八,以一而九。天之所以周流而不已,以二而八,地之所以对待而不移。天之道尽于九,九视地为有余。地之道尽于八,八视天为不足。然天用用,而不用体,故藏其体之九以从地。地用体而又用用,故加其用之八以应天。九八令而岁功成矣。

从九九圆数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九九乘法口诀表”来源于华夏历法八节





九九圆数图中的八个节气,与伏羲先天八卦中的节气相同,二者均指太阳历八节。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商高口中的“九九八十一”就是乘法口诀。在那时,商高能够如此轻易地说出“九九八十一”,显然,他对乘法口诀十分熟悉。

也就是说,在伏羲那个时代,乘法口诀也已经诞生并广泛运用在具体事务的计算中了。

从中不难看出,数学是来源于天文观测的产物,最初运用于历法。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从地里蹦出来的。像后世有人认为人有十指,故有“”十进制”的想法是幼稚而可笑的。

数字是人类最初从动物界分离出来而成为人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先民的数字崇拜,主要表现在对一至十这十个基本数字的崇拜,以及对十以后的由基本数字生发出来的一些数字的崇拜。十以后的某些数字如由二、二、三相乘产生的十二,由二、三、四相乘产生的二十四,四七产生的二十八,六六产生的三十六,七七产生的四十九,八八产生的六十四,九九产生的八十一,由十产生的百、千、万等。


在古代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一至十这十个基本数字都不单是数学意义的数字,它们还具有美学意义、祥瑞意义、世界观及宇宙观意义等。

例如:

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大衍之数:大衍之数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10;同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天地之数55,减去小衍之数5得大衍之数50,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为天地之用数。所谓'大衍之数50其用49',就是用大衍之数预测的占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

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十,乃十天干之数也。交合之数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德。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为天干五行之用。

六甲纳音之数:天地之数55加上五行之数5,合化为60甲子五行纳音之数。十天干之阴阳五行与万物相交,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各发出12种声音,无声无音不计,按河图北、东、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纳音。乃天地五行声音之数也。

伏羲之前,华夏先民在对太阳进行观测时,就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河图洛书。





从天文观测中诞生的“河图洛书”所蕴含与表达的,也是一种奥妙无穷的数学思想。其基本内涵为“和”或“差”数理关系,最直接、最基本的特点便是数字性和对称性。

使用数学方法可以证明或推导出河图、洛书,并证明河图与洛书同出一源。此外,还发现河图、洛书与算盘”和“万字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





如上图右下角所示,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这是世界最早的三阶幻方。







其记忆口诀便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大意就是,头上戴着9,脚上穿着1,左边是3,右边是7;2和4是肩头,6和8是足。

搞懂了意思,不难记吧?

你记住了这个口诀,就记住了洛书(见上图红框的顶头“上司”)。

这时,只许记住一点,四个角是用黑色的实心圆点来表示,而其余的数字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十字形,皆用空心圆点来表示。

上图红框中的数产生后,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奇偶之数。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衍生出更加复杂的幻方,如下所示:







实际上,人们所熟知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其实也是从太阳历中诞生的。

除此之外,小数、分数等等也都是源自于太阳历的计算。

八千多年前的贾湖历法便是太阳历,胡大军称其为“四步太阳历”。


太阳历以冬至日影回归4年为周期,3个平年 + 1个闰年,平年为365天,闰年366天。



冬至日影回归是四年为周期






后来的四分历在“四步太阳历”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细发展, 将四年周期取平均数,即除以4,得出每年平均为365.25天。

春秋战国时期的颛顼历就是四分历,溯源战国四分历来源于殷历,并研究得出历元在西元前1567年。这也将四分历年代指向了春秋以前,在商朝时期。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时的研究,春秋以前,四分历已为天文学家所掌握”,卜辞显示“当时的岁实很可能定在365~365.5日之间”,这涉及到了把一天平分,所以说是四分历。

冯时所著《中国天文考古学》







瞧,小数、分数,就这么诞生了。

元时,郭守敬编撰授时历时,将这一数值从365.25进一步精确为365.2425,与当下测算的太阳回归年的数据365.2422误差极小。

由此可见,早在华夏河图洛书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太阳观察十分成熟了,达到了一个令人惊愕的高度,同样,数学也已经发展了一定程度,否则,是根本无法计算出365.25这个太阳回归年的数值的。

反观西方,他们在历法方面是怎么“发展”的呢?

1582年,由于岁差的存在,误差不断累积,以托勒密地心说为基础的儒略历,与事实误差了10天。格列高利十三世在利乌斯、吉拉迪和克拉维协助下,基于日心说而对历法进行了修订。

然而,教会是如何修订的呢?

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粗暴地删除。

别笑,后来明治维新时,小日子也是这么干的。

把“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 变更为“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中间差了10天怎么办?直接删除,即1582年10月5~14日被人为删除了。

教会任性,没办法。不相信的人大可去翻翻这段历史,看看洋历。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至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在此近百年时间里,北宋曾进行5次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南宋杨忠辅在此基础上编成了《统天历》。该历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误差只有25.92秒,取代已经沿袭应用了长达七百年之久的祖冲之测量——365.2428日。

南宋杨忠辅在编制《统天历》时还发现,回归年长度并不是一个常量,它是逐渐变化的,其数值是古大今小,而这与现代天文学观测完全契合。

1276年六月至1280年二月,元朝修订《授时历》,中书左承许衡、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杨恭懿等使用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天文仪器,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27所观测点,进行“四海测验”(天文观测),最北为西伯利亚的铁勒,最南至南海的西沙群岛。

敢问西方有过这样的测量记录吗?拿得出来吗?

《授时历》对天文数据重新测定七项,对天文计算改革五项,首创“三差内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推算出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再次证实南宋统天历的正确性。

可惜,时至今日,这些世界级的杰出成就还有多少人知晓?

此后300年的欧洲,一无类似的人力物力来组织完成这些大规模测量,二无有实际测量的历史记录,更遑论学术测量记录、实物仪器、度量衡等证据了。

在此情况下,他们居然神奇般地编制出了《格里历》,而且太阳回归年精确到365.2425日,与《统天历》、《授时历》一模一样。

只有结果,没有任何计算过程、没有推导过程,就连基础的观测数据都是一片空白,所有技术积累路线、发展轨迹全部缺失,所有测量历史全部空白,所有符合逻辑和常识的要点全不沾边。

一经出手,便是最终数据,且每年误差只有25.92秒。

中国的天文学有什么?

有历史记载、有文献记录,有多如牛毛的考古发现,有实物仪器,有测量及推算方式,有符合科学发展的技术轨迹,有组织、有人力、有物力,有长期研究,还有奠定基础的一切条件。

孰是孰非、孰真孰假,答案一目了然。

但也正因为如此,西方才千方百计破坏华夏的脉络与源流,希望后世的中国人永远不要学习天文,永远不要知道数学的起源,永远不要知道自己来自何处,永远不要知道自己的先辈曾经多么伟大、又为此付出了多少。

强烈建议数学课本上增加有关数学源头的内容,即数学来源于天文历法、来源于天文观测的内容。有关源头的内容,在华夏的典籍如《周髀算经》中一直存在,从未断绝,可是现在我们的教材被自宫、被“割裂”,导致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文化的起源、知识的起源,实在是令人太遗憾、太痛心了。



yletpkki2022-09-06 08:14:5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埃及的“圣甲虫”理念,估计抄袭的是古代的蝉



yletpkki2022-09-07 10:41:2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大都会博物馆藏古代埃及第十二王朝 1887-1878 BC, 荷鲁斯项链. 1914年英国考古学院和埃及研究会联合考古发掘. 项链使用了黄金,绿松石,金青石和紫水晶等. 吊坠是两只面对的鹰,象征荷鲁斯神. 中间是坐姿的神Heh. 上方还有圣甲虫. ​​​​
不知传说中的法老整天看着这些不断重复制作的荷鲁斯圣甲虫会不会吐了


夏代镶嵌绿松石铜牌
哈佛的


玫茵堂的


商代绿松石玉器


yletpkki2022-09-07 10:44:0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yletpkki2022-09-08 21:03:2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雨演眼中的世界
山西古建上的琉璃鸱吻
(图1-图2)来自于运城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元代,拍摄于山西博物院永乐宫特展;
(图3)拍摄于山西博物院,元代;
(图4)拍摄于运城新绛稷益庙正殿,明代;
(图5)拍摄于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明代;
(图6)拍摄于大同浑源永安寺,元代;
(图7-图8)拍摄于晋中介休后土庙,明清;
(图9-图10)拍摄于长治正觉寺过殿,明代;
(图11)拍摄于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
(图12-图13)拍摄于运城芮城城隍庙献殿,清代;
(图14)拍摄于大同关帝庙大殿,元代;
(图15)拍摄于朔州应县净土寺,元明;
(图16)拍摄于忻州代县文庙大成殿,清代;
(图17-图18)拍摄于忻州定襄洪福寺,元明。



















····


yletpkki2022-09-09 20:47:13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发现种植食用小麦多简单?有成分就行了,中国的,有碳化小麦粒都不行,那是后世虫洞带入的:







yletpkki2022-09-10 12:16:1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关于七巧板和十四巧板:

高度体现数学几何水平以及应用的七巧桌

宋代黄长睿曾撰有《燕几图》,初有六几,也是时人用来游戏的“骰子桌”,后他又增一小几,将这套小几桌名为“七星”,可纵横排列,形成各种几何图形,以娱宾客。

明代万历年间,常熟人戈仙又着《蝶几谱》,用的是十三种三角形的几桌,错综复杂,更富变化。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记载:

“宋黄伯尔尼燕几图,以方几七,长短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明严瀓蝶几图,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

古代能工巧匠利用七巧板原理制作出由七个独立单体拼成的桌子,可以作为一张条桌、两张方桌,或单独的案几,可一张、或二张、或三张、或四张等组合成,更可以在聚会时作趣味游戏,拼组各类图案,或人物或动物建筑,形式可成百上千种。

作为玩具的“七巧板”十九世纪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国,被西方人称为“唐图”,“东方的魔板”。

作为家具的七巧桌,在宋代已经有了,没有高明娴熟的数学几何技术能做出来吗?地中海北岸如果是《几何原本》的故乡,又怎么会在十九世纪的时候见到七巧板还是那么惊奇推崇呢?




七巧桌可以拼组各类图案,或人物或动物建筑,形式可成百上千种。地中海沿岸,有这样的顶级几何家具吗?

巧的是,地中海沿岸也有十四巧板,据说是阿基米德发明的,明明七块就可以做到的事它非要翻一倍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并且,阿基米德的时候,地中海沿岸的木工可以支撑这个巧板了吗?它有没有像中国那样的七巧板家具?




看看西方当年对七巧板多么推崇,如果他们早就有了阿基米德十四巧板,还会这样新奇着迷吗?


yletpkki2022-09-10 16:10:4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9900808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2)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9952055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3)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111152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4)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283253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5)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379286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6)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505787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7)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782419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8)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862245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9)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896063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0)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1046895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1)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1539692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2)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1794818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3)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035249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4)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209270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5)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715394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6)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827250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7)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3294360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18)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4048847

编辑于 2022-08-28 16:05
yletpkki2022-09-13 15:26:06 发布在 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