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坤舆万国全图》与奥斯曼的历史问题

楼主:yletpkki 字数:342216字 评论数:12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4】
中国汉字是表意文字,三千多年前商朝甲骨文的时代已经相当成熟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贾湖遗址八千年前的甲骨契刻符号,多载于随葬的带孔龟甲甲板上 ,无论是刻写背景、刻写方式还是载体,都与几千年后的殷墟甲骨文十分相似,人们有充分理由相信,这就是中国汉字的最初起源。
汉字从开始到发育成熟,用了整整四千多年的时间,可以想见汉字创造发展过程的历尽艰难;同时,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为中华民族留下无穷的智能成果,成熟使用三千多年后依然充满勃勃生机,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一点也不落后,相比其它文字,汉字日益显出表达精准而简练等众多优势,可谓“苦尽甘来”。
地中海沿岸的“古埃及文”、“苏美尔”楔形文字,,它们的雏形是怎样的?从开始到成熟经历了多少年?





骰子六面,每个相当于六颗石子


4.1

从商代甲骨文开时,汉字一直在演变,历经钟鼎文隶书楷书等阶段,期间还有行书草书,唐代以前,都是手写,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宋代以后开始流行,形成了印刷体--宋体,这个时候,距离汉字成熟时不过两千多年而已。
每一个时期每一种书体都有千万种作品,千姿百态,竞相争妍,但时代特征是抹不去的,人们甚至可以根据出土文字的不同书体去判断历史年代。
“古埃及”文字前后使用2700年,“苏美尔”楔形文字使用3400年,它们有变化吗?能根据不同书写特征判断年代吗?

商周秦汉,每个时期都有众多不同风格书法争相斗艳

看看地中海沿岸的

同样是一个人,不同时期的字体也有变化,比如唐代的颜真卿:


4.2
中国汉字自商代甲骨文开始初步成熟,到一千多年之后的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了装饰性很强的变体美术字、鸟篆文,那写法几乎是诚心让人看不懂的做派。这是文字写法玩到了极致做法,那是文字成熟的自然结果。这是真文字。
“古埃及”文发展了好几千年了,来来去去都只是规规整整一点没有变形的图案(好像生怕后人看不懂辨别不出来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
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有变形美术字吗......
右下角是现代人作品(唐云私印):

事实上,中世纪的抄本也有很多装饰性的字体出现了,这时候的欧洲,使用文字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一千多年而已,这是真有文字的自然结果。为何使用了两三千年的“古埃及”“苏美尔”却没有装饰性字体呢?



4.3
中国古人的信息都写在什么材料上了?寻觅多少年才最终发明了纸?从贾湖文化开始,到西汉出现纸,用了差不多6000年,即使从商代算起,也用了将近2000年。从此之后,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下面是粗略总结的一些古代写字材料,它们的很多特征是可以作为断代依据的:
各种动物骨头,龟甲,(最早是贾湖遗址,主要使用是商代,最迟西周,刻锲,少量墨书)
各种陶器(新石器以后历代都有)
各种青铜器(商周秦汉,春秋以前铸铭,春秋后开始有少量刻铭,汉代一般刻铭)
玉器(玉印,刻铭,墨书)
竹木简(战国秦汉晋)
丝织物(战国秦汉,主要在楚地)
砖瓦(秦汉砖铭,瓦当,)
泥巴(封泥)
漆器(战国、汉)
金银器、印玺(刻铭,墨书)
悬崖峭壁(汉代以后)
石刻(战国开始,碑刻,墓志,)
纸(西汉以后)
••••••···

商武丁卜骨,王襄旧藏。 ​​​​
卜辞中有“册”和“畵(画)”两字, 说明商代已经使用毛笔在竹木简上书写,现存甲骨上也发现有毛笔朱书的字迹。《尚书》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商代竹木简的使用要比甲骨广泛的多,可惜竹木腐朽无法留存至今。
地中海沿岸数以万计的莎草纸文献真是神迹。



对比一下中国的石刻和两河流域的泥板


4.4
春秋时期著作《老子》(道德经)五千字,传承过程中有很多抄本,其中不少已经湮灭,流传下来的也很多残缺不存,可见典籍保存之难。
比老子稍晚两百年的亚里士多德著作三百多万字,几乎一字不漏流传至今,古代欧洲没有纸,据说是用羊皮纸传抄的,能做羊皮书的只能是小羔羊的嫩皮薄皮,那得用多多大的羊群?羊皮不易保存,他们是怎么做到千年不朽的?两千多年间历代的抄本有哪些?(有人说今天能找到的亚氏著作最早文本,都是在造纸术传入欧洲之后的。)
历代老子道德经,左下角是十八世纪的日本刻本:

欧洲的羊皮书,据说圣经那么厚的羊皮书得用几百只羊,抵得上一座葡萄园


4.5
看看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从最初的族徽符号到简单的一两个字,再到十几个字,发展到后来一百几百字(最长的毛公鼎铭文499字)的长篇,经历了大概一千多年。

楔形文字公元前3400年左右雏形产生,多为图像。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系统成熟,字形简化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
比毛公鼎早约1000年,前1750年在没有什么刻碑传统的两河流域建立的汉莫拉比法典共3500行,真是差距啊。还有,汉字由贾湖刻符发展到商代成熟的甲骨文,经历了4000多年,而楔形文字由雏形到成熟不过400年,差不多快了十倍。




4.6
中国的古书,一般都有注,尤其是名著,注解的还不止一家,因为时过境迁,古书的不少地方实在难懂。历史上很多人就是注书成名的,注《春秋》的左丘明,注《春秋左氏传》的杜预,注《三国志》裴松之,注《老子》、《周易》的王弼,注《水经》的郦道元,等等。这些好的注解就往往与原著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流传后世,后世传抄、刻印的时候,原著是大字,注文是小字,清楚明白。当然,到了现在,这注文也一样是古文了。现代人阅读起来,无论是原著还是注解,都是有一定难度的。
一方面我们能认得出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字,另一方面我们要真正读懂古代文献离不开历代古人的注释,这两方面相反相成,既说明中华文明传承有序,也说明了文化会变化发展,时间地点变了有些字词语句的意思必须要有相应解释才好准确理解。
为何与庄子同时代的亚里士多德,他的三百多万字著作历史上,既没有传抄本,也没有注解本,现代人却一点都没有障碍就可以阅读理解了呢?难道古希腊时期的语言环境跟现在真的没有任何差异?有或者他是欧洲白居易?就算是白居易,他的诗歌现在也是需要有注解的啊。
说起来,亚里士多德著作有六奇:
一是多,这个不用解释了;
二是涉及学科门类广,几乎全方位都涉及了;
三是分科细且与现代学科分法吻合,战国时期就知道后世的科学门类分法了;
四是不用历代传抄,跨越近两千年直接一步传承到位;
五是没有后人继承,这么一个集大成者,后世弟子渺然;
六就是不用注解了。
···
地中海沿岸三古(“古埃及”“古苏美尔”“古希腊”,第四古则是“古罗马”)都好像没有注解体著作,后来的欧洲好像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大字是原著,小字是注文:

对比亚里士多德与大约同时期的先秦著作的字数:

4.7
优秀的文明,一定会解决好继承发展的问题。要传承文明,必须要有教育。
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很早就规范地有组织地发展起来了。西周的时候贵族子弟要学“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的官学“公共课”,不同的世家大族还会有不同的“家学”,孔子以后,平民化的私学兴起,诸子开馆授徒,最终形成百家争鸣的辉煌局面。
要教育,就必须有教材。我们看看历代的启蒙教材。《汉书·艺文志》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小学教材:西周有《史籀》,秦增加了《八体六技》、《苍颉》、《爰历》、《博学》,西汉新增了《凡将》、《急就》、《元尚》、《训纂》、《别字》、《苍颉传》、扬雄《苍颉训纂》、杜林《苍颉训纂》、《苍颉故》,共十家四十五篇。
以后历代皆有增补,南北朝有《千字文》,宋代有《三字经》,《百家姓》,《史学提要》,《性理字训》,明代有《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家诗》,清代有《声律启蒙》,等等。通常说的“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是启蒙教材的经典。
下图是中国两千多年中的部分启蒙教材。地中海沿岸三古四古持续三千多年,有哪些启蒙教材、书籍?

出土文物中还有古人学习练习的稿本,商代甲骨中有刻画鸟的过程步骤图,展现了由鸟嘴、鸟头、鸟身进而全部鸟形的刻画过程,还有学习者练习刻画动物的甲骨;东晋十六国的楼兰残纸中有不少是习作,可以想见古人学习的认真与刻苦:

4.8
要写字就一定要有笔, 古代既有软笔也有硬笔,从实物上看,现今见到最古老的笔是春秋时期曾侯乙的毛笔,而最古老的硬笔是汉代的双瓣合尖竹管笔,这可以说是现代钢笔的雏形。事实上,用来刻写甲骨的商代刻刀也是“硬笔”,商代妇好墓出土了一组精美的动物造型骨刻刀玉刻刀。至于软笔,从彩绘陶器以及陶寺朱书扁壶看,四五千年前就有了。
有笔还要有墨,有墨还要砚,最古老的砚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同时期的笔估计已经锈烂了)。
写字会写错,写错了怎么办?错了就改,竹木简牍时代,“橡皮檫涂改液”就是削刀,写错了就削掉重新再写。所以写字的文书又叫刀笔吏。纸张毛笔时代,“涂改液”就是雌黄,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成语“信口雌黄”就是由此而来的。
不知三古四古他们的笔墨纸砚长得什么样的?



由此想到“古埃及”一些更精妙的绘画,比如那些薄如蝉翼的轻纱,到底是用什么笔画出来的呢?芦苇笔?那太粗了;还有希腊那个著名的战士下棋彩陶瓶,那些精美细腻的纹饰是怎么画出来的?要知道,英国人也承认“古罗马时期没有纸笔”,这可是最近的事情啊。


这样的作品,是用什么笔画出来的?


热气腾腾的“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彩绘陶甁

古埃及的书记员塑像,一搜就是一堆,姿势都差不多,书写材料应该是莎草纸,奇怪的是居然都是卷轴的形式,还有铜削刀。中国古代竹木简时代有铜削刀,纸张时代有卷轴,不再用铜削刀,古埃及那是“兼而有之”啊:

卢浮宫的,“端坐的书记员”是一件著名的古埃及雕塑,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它大约制作于埃及第四王朝和第五王朝之间(公元前2500年前后),比我们的夏朝还早

资料不详,年代跟卢浮宫的不会差太多

这个还有铜削刀,你又不是竹木简,莎草纸用什么削刀?

埃及博物馆的,还上了埃及货币



中国汉代的铜削刀,约1800-2000年前


西晋青瓷对书俑,书写材料是木牍,约1700年前


东晋女史箴图,书写材料是纸,约1600年前


4.9
简单做了一个表,对比了一下几个古文明的文字,使用两千年以上的有中国埃及苏美尔,中国留下了海量的典籍以及古代成语,但是埃及苏美尔则欠奉,这合理吗?
古希腊的文字是一笔糊涂账,所谓的两种线形文字,出现很早,相当于商代的时候就有了,但是使用时间不长,亚历山大还没有统一就消亡了,亚历山大的帝国使用什么文字、古希腊通用什么文字没有确凿结论,亚里士多德使用什么文字创作,著作用什么文字流传也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还有文字与出土文物的关系也是很有意思的,中国的文字成熟之前的新时期时代已经有大量精美的石器玉器文物,随着文字的成熟发展金属文物以及大型建筑遗址则越来愈多。为何两河流域古埃及的青铜文物那么少?在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成熟以前两地的新石器文物有哪些?



4.10
戏剧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的戏剧成熟于元朝。在元朝之前,有哪些关于戏剧的元素已经准备好了呢?
一是素材,从《春秋左传》开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北史》《隋书》《新旧唐书》《五代史》等等历代史书记载了众多的悲欢离合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事迹,为戏剧创作提供了数之不尽的原素材;
二是创作,从六朝开始,志怪小说崭露头角,唐代传奇引人入胜,宋代说书评话深入民间,所有这些,既为戏剧创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提供了丰富的故事材料;
三是表演人才,从汉代开始的乐舞百戏,到唐代的伎乐表演,古代贵族的娱乐生活一直很丰富,伎乐说唱的传统为戏剧表演准备了大量的技术经验和人才传承;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到富贵人家有强大的娱乐需求,反过来也滋养了伎乐、戏剧。
四是两位皇帝为戏剧的产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是唐玄宗,首创梨园,使到原本是不入流的伎乐表演者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也大大提高了社会影响;二是南唐李后主,他以皇帝之尊专写长短句(词),使到原本是乐坊唱词(社会地位认可度都比较低)的“词”这种文体得到文人的承认并跟风创作,产生了巨大的硕果“宋词”,而“词”的长短句体裁和形式都非常适合作为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唱词,为戏剧的台词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是社会环境的巨变。隋炀帝开始开科取士,读书成为人们晋升的有效途径,几百年来已经成为强大的社会传统,元灭宋以后,从1279年至1315年废科举,读书人出路受阻,于是不少人转向戏曲创作,为戏剧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作者,也产生了大量的高质量作品。
有了这些条件和积累,中国社会从商代文字成熟开始发展了2000多年才有了戏剧的繁荣。
资料说“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有悲剧作家则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人,戏剧作家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三人。我就想问问,“古希腊”文字这时候成熟了多久?有多少历史题材让他们进行创作?“古希腊”那么丁点地方,历史上有多少娱乐传统?有多少社会财富余力去养那些剧团?


中国戏剧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三百六十多种不同剧种,希腊戏剧成熟那么早,发展到今天,欧洲有多少地方剧种?
中国的部分地方戏剧:
北京:京剧 北京曲剧 西路评剧 北昆

河北:河北梆子 评剧丝弦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上四调 定县秧歌 四股弦 唐剧 横岐调

山西:朔县秧歌 锣鼓杂戏 耍孩儿戏 灵邱罗罗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孝义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凤台小戏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永济道情戏 洪洞道情戏 弦子腔 晋北道情戏 壶关秧歌 临县道情戏 襄武秧歌 眉户 蒲剧(也叫南路梆子)

内蒙古:漫瀚剧 二人台

辽宁: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彩扮莲花落 蒙古剧

吉林:二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黑龙江:龙江剧

陕西:秦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戏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眉户戏 弦板腔

甘肃:陇剧 甘南藏戏 影子腔 高山剧

青海: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新疆曲子戏

山东:山东梆子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五音戏 柳琴戏两夹弦 枣梆 吕剧茂腔柳腔 四平调

江苏:昆曲 通剧 淮海戏锡剧苏剧 丹剧 丁丁腔 淮剧扬剧淮红剧 海门山歌剧

安徽:黄梅戏 青阳腔 岳西高腔 安徽戏 庐剧端公戏 沙河 调 徽剧安徽目连戏 泗洲戏 坠子戏含弓戏 芜湖梨 簧戏 文南词 凤阳花鼓戏 淮剧淮北花鼓戏 嗨子 戏 皖南花鼓戏

上海:沪剧 奉贤山歌剧 滑稽戏

江西:赣剧 河戏 宜黄戏 万载花灯戏 宁都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武宁采茶戏 戈阳腔 宁河戏 赣南采茶戏抚 州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九江采茶戏 盱 河戏 瑞河戏 萍乡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福建:莆仙戏 梨园戏高甲戏闽剧小腔戏 三角戏 闽西采 茶戏 庶民戏 平讲戏 词明戏 大腔戏南词戏 芗剧 闽西山歌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默林戏 右词南剑调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台湾:歌仔戏

广东:粤剧 正字戏 白字戏 花朝戏 粤北采茶戏 雷剧梅县山歌剧 潮剧广东汉剧 西秦戏 粤西白戏 东昌花鼓 戏 临剧

广西: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剧 牛娘剧 桂南 采茶戏 广西壮剧 广西苗戏 广西侗戏

湖南:湘剧 祁剧 长沙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湘昆 师道戏 湘西花灯戏 常德汉剧 巴陵戏 常德花鼓戏 衡阳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 湘西苗剧 湘西阳戏 衡阳湘剧 辰河戏 岳阳花鼓戏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汉剧 荆河戏 湖北越调 东路花鼓戏 南剧 山二黄 湖 北高腔 荆州花鼓戏梁山调 远安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楚剧随县花鼓戏 鄂西柳子戏 郧阳花鼓戏 堂 戏 襄阳花鼓戏 阳新采茶戏 文曲戏

河南:豫剧 南阳梆子 河南越调河南道情 大平调怀梆 豫南花鼓戏 罗戏 卷戏 大弦调 河南曲剧乐腔 怀 调 五调腔

四川:川剧 四川灯戏 四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云南: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白剧云南 壮剧 彝剧

贵州: 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 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西藏:藏剧
海南:琼剧,临高木偶戏,海南本地独有的剧种,属于闽南语系的剧
这样的戏楼,戏剧传统“历史悠久”的地中海沿岸可曾有?

宋家庄穿心戏楼
位于张家口蔚县宋家庄镇宋家庄村,明代建筑,它是一座过街式戏楼,又称穿心戏楼,中间过道平时通车、通人,演出时用木板盖在通道上面,前后置木闸板成全封闭状,实用性很强。



4.11
中国的汉字除了有高度精准的记载、传递信息的功能以外,还有非常美观大方的外形,由此产生了汉字的书法艺术,从商代汉字刚刚成熟的时候书法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从甲骨文开始,汉字发展经历了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主要阶段,每一个阶段留下来的文字资料都是后人学习书法趋之若鹜的重要经典和范本,除了这主要的几个书体以外,还有衍生的几个书体,比如秦隶是小篆的简写体,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草书由章草而来,狂草是草书的更进一步······
所有这些书体今天都依然有很多的艺术爱好者在学习、延续它们,并且进行艺术创作。这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汉字才可以挂在墙上成为艺术装饰,有时候,只是写了一个字,就可以点缀一个房间。
这就是汉字,真正古文明的文字的魅力

yletpkki2022-08-05 16:11:33 发布在 国际观察
4.12
由于表音文字的缘故,欧美人士根本就没办法做到跨行研究,他们只能在自己一开始选择的行业内打转或者深究下去。因为语音字母文字对于跨行专业词汇来说,本质上就是进行了隔离作用。相反,汉文化的子民,只要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就可以无碍地游弋于各门各科的知识海洋之中,也可以看懂两千多年前古人的著作,这是多么难能而幸福的事。

据有关资料表明,现在英语至少有60万个单词,也有人说英语有100多万个单词,《新英汉词典》实际收词8万余个;《牛津大辞典》初版收录了41万个词;《韦氏大词典》第二版约收了60万个词;牛津英语辞典收入了60多万个单词。每年新增单词数以万计,并且,英语的联想性差,大多数都要死记硬背,不像中国汉字,认识了“电”字,就可以理解电脑,电话,电灯,电炉······所以,中国人只要认识三千多个常用汉字,就可以读书看报看不同专业的学术报告,英语则不行。

据报道有三分之一的英国年轻人不知道 chicken eggs是hen生出来的,但是,估计同样年纪的中国人都知道,鸡蛋是由母鸡生出来的,由此可知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的差距,联想性差:



这则宋人随笔说明了古人造字真是有规矩有原则有深意的:

《容斋随笔·五行衰绝字》
木绝于申,故柛字之训为木自毙。水土绝于巳,故汜字之训,《说文》以为穷渎,圯字之训为岸圯及覆。火衰于戌,故烕为灭。金衰于丑,故钮为键闭。制字之义昭矣。
4.13
中国的古籍,出版的时候一般会有一个版本问题,出版者会在序言后记中加以说明,因为历朝历代传抄刻印者众,而且难免有错漏,所以会有一个版本选择校对的问题。
而古籍出版中的一个类型,就是直接影印古本出版。比如两千多年前的《易经》,《管子》,《诗经》,《孙子兵法》,《史记》,《汉书》等等,唐代以前的抄本那是没办法想了(有也是残本,也有出版的,当字帖之类),一般是宋代刻本,版本精美,看起来是一种享受,比如最近的《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就有十辑一百多种,都是几百年前的善本,很多原著都是一千多年前甚至两千多年前的经典。


地中海沿岸有哪一种古籍可以这样做?

南宋黄善夫刻印的《史记》,历史上赫赫有名,影印版备受推崇那也不用说了,人们甚至喜欢它的字体,用其中的字来印一些书以示敬意:








yletpkki2022-08-05 16:11:5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夏商周部分青铜钺造型欣赏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部分龙纹,有圆雕有浮雕,变化多端,充满灵动:左上角第一个是陶寺文化早期龙纹陶盘:


古代青铜器的纹饰种类很多,每一种类之中又饱含众多分支变种,每一个分支又有无穷的变化,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好像都不足以形容,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精美而有灵气。
下面看看夏商周青铜器都有哪些纹饰的大类:
连珠纹,网格纹,弦纹,乳钉纹,蕉叶纹,饕餮纹,龙纹,凤纹,鸮纹,蝉纹,涡纹,虎纹,象纹,牛纹,鹿纹,龟纹,鱼纹,蛇纹,波曲纹,窃曲纹,勾连云纹,勾连雷纹,绳纹,十字纹,几何纹,羽纹,人面纹,神面纹,采桑宴乐戈射水陆攻战纹,狩猎纹,····等等。
地中海沿岸有这么丰富的纹饰种类吗?

我们看看商周时期的青铜卣。一般说来,壶是有把手(耳)的,卣是有提梁的。青铜卣纹饰精美那是不用说了,而古人的艺术能量爆棚,青铜器上几乎每处地方都是展示的舞台,都不荒废,提梁本身很细小,古代工匠除了在上面装饰满了花纹之外,提梁的两个接头一般做成兽首,或者与提梁本身成一整体做成两条龙,为青铜卣增色不少。
我们看看商周时期的部分青铜卣,前四排是商代的,后三排是周代的。世界上据说有过青铜时代的地方不少,它们有哪些用器有这么丰富的造型?地中海沿岸少量的青铜容器一般是装把手的,装提梁的极少,不知这是什么原因。

高新技术一般最先应用于军事,重点应用于军事,青铜器也不例外,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开始了军用的历程,今天最早的青铜器是马家窑铜刀,新干大洋洲出土了众多精美的青铜兵器,汉墓出土了很多青铜弩机,很多青铜器都有加链子的类型,方便行军打仗,比如扁壶,甚至有青铜灶,还有青铜帷帐架,行军帐篷,青铜马车···
地中海沿岸的“青铜历史”那么长,为何他们的青铜军事用品那么少?




5.8
中国的青铜兵器种类繁多,有刀,矛,斧钺,剑,铍,弓、箭、弩,钩,殳,戟,等等,当然,还有青铜兵器的主角---戈。
戈的重要性可以从一个词看出来,“干戈”,这已经成为战争的代名词。出土的跟戈有关的文物也是极多,既有完整的商代铜戈,也有仪仗性质的镶嵌绿松石玉戈,有木柲(柄)已经炭化的西周青铜戈,还有套住木柲底部的戈鐏,众多精美的错金银戈鐏既证明着当年戈的主人的尊贵,也证明着戈的地位。这就是戈,有着众多高档配件出土的青铜兵器。
其他地方有这么丰富的青铜兵器类型吗?有那种兵器可以跟中国的戈相比?


这件商代青铜戈形权杖,应该是仿照实战兵器尺寸制作的,就是商代铭文和战国铜器上的步兵的“单手戈”,看来这种戈从商代一直使用到战国都没怎么变:

商连珠纹带铜柲青铜戈
1986年出土在锦州松山。出土后被专家鉴定为商代青铜戈权杖。
青铜戈的戈头与柄连体铸成,通长80.3厘米,戈长19.5厘米,戈宽4厘米,戈顶有云形饰,云饰长4.1厘米,宽5.5厘米,戈柄部铸菱格纹,柄长73.5厘米,柄宽2.6厘米,菱形纹内铸连珠纹。

那么,这件连柄青铜戈是哪个时代的器物呢?专家的鉴定结果是,这件连柄青铜戈距今3500年左右铸成,同时出土的两件陶器则是比较典型的夏家店文化器物,那个年代,相当于中原的夏朝末期或商早期,这是中国首次面世的青铜戈权杖,是当年国内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网上叫卖的:
锦州出土文物(博物馆仿制镇馆宝)-连珠纹青铜戈形权杖

商代铭文中的人持戈形象

战国采桑狩猎攻战纹铜壶


5.9
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铸造国家最重要的手工业项目,一些出土的文物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下面这一组文物,有十二年义鼎,大良造(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鞅镦,吕不韦戈,蔺相如戈,等等。这些文物上有一些列赫赫有名的古人,比如商鞅,吕不韦,张仪,蔺相如,其他一些如安阳君等虽然不怎么知名,但是他们的身份却都是一样的:相邦。相邦就是丞相,西汉时避汉高祖刘邦讳改称为相国、丞相。
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名字出现在这些器物上,是作为责任人的意思的,就是说如果这些器具质量有问题,他们也脱不了关系。
比如“三年相邦吕不韦戈”铭文:“三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詟,丞:义,工:沱”。这戈使用时没事还好,假如质量出问题了,逐级追责,工、丞、寺工是免不了的,相邦也是有责任的,至于追不追到他身上,那就看秦王的心情了。
这些文物绝大多数是兵器,物勒工名,一是反映了当时先进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二是宰相亲自负责兵器铸造,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军事的重视,而青铜器铸造,就是军事方面的高精尖项目。当年的手工业很多,陶器,漆器,纺织,等等,但好像没有看见过有那件陶器漆器刻有宰相的名字。
三古四古那么多年,几乎每一代君主都世系分明,“赫赫雄主”不少,请问它们有哪些丞相级别的人名出现在青铜器上?

青铜铸造业除了宰相监造,还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下面这两枚战国燕国印章就反映了这样的事实:
战国“洀幽山金贞鍴”鉨
洀幽山,地名,待考。“贞”、“鼎”通用,“金贞”即金鼎,意为治金铸鼎。鍴是燕国官玺的称谓之一,读“瑞”,《周礼·春官·典瑞》:“瑞,节信也。”西周穆王以后,形成列鼎制,用鼎有严格制度,鼎为重器,铸造由国家严格管理。此玺应是掌管治金铸鼎的机构用印。

战国“外司炉鍴”鉨
外司炉,掌管铸造的职官。印文“炉”字与燕国货币明刀铭文“外炉”之炉字相同,或认为此玺是掌管铸造钱币的职官印。

5.10
《史记·大宛列传》说:“大宛以西至安息·····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
中国在商代已经可以铸造八百多公斤的后母戊鼎,秦朝的时候铸造了精美无论的青铜马车,可是直到西汉的时候,西域还不会铸造金属器具,凭什么说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是西来的?难道青铜技术是专门加密传送到中国而来的?

南宋黄善夫本《史记》,记作“不知铸钱器”,南朝徐广注说:“多作钱字,又或作铁字”

《汉书·西域传》记作“不知铸铁器”:

张骞出使西域图,看看大宛以西

美国人写的《黎明破晓的世界:中世纪思潮与文艺复兴》说中世纪欧洲缺铁,农民只能用脚踩土来耕作,可见欧洲是多么缺铁。这个资料也侧面证明司马迁说西汉时西亚不会铸造器具是靠谱的。

商周时期的大鼎

看看中国古代铸造的的马车零件,可知中国古代的铸造技术有多精湛

5.11
每个时期的武器都凝结着那个时代的尖端科技。青铜器刚一出现,人们就用来铸造武器了,最早的青铜器就是马家窑文化铜刀,石峁遗址有了造型更流畅的环首铜刀还有铸道石范,朱开沟铜刀铜剑距今3500年前,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址的铜箭簇拥有非常流畅的流线型,表明当时的人们具有很高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并用到了铜箭簇的铸造上,还有最精美的青铜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当时最先进的错金银技术铸造了精美的青铜剑青铜戈,战国燕国的铜弩机望山上有了可以测距的刻度,楚国则有可以连发的像手枪一样的铜弩,秦代,则在青铜武器上实现了标准化生产,青铜弩机零件可以互换,秦铜马车则是代表了青铜时代的最高成就。
铁器也是刚一出现就用到了武器上,商代已经有铁刃铜钺,春秋有精美的金柄铁剑。
地中海沿岸有哪些体现时代科技的武器?

顺便说说早期的铁器。中国最早的铁器是商代的。看看藁城台西遗址商代遗址,有铁器,有铁矿石,有铁矿渣,有炼铁用的水井,却最终未能确认是人工炼铁:
“上世纪70年代,藁城台西遗址出土了一件商代铁刃铜钺,初被认为系人工冶铁制品,轰动一时。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夏鼐先生却颇有疑虑,于是邀请柯俊先生再做分析。柯先生使用当时最先进的电子探针技术亲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李众”(理论组群众)为笔名发表了《关于藁城铜钺铁刃的分析》,确认其为陨铁制品。”

部分商周时期的铁器制品

杨家山春秋钢剑:又叫“铜镡钢剑”,春秋晚期,1976年长沙杨家山65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通体长38.4厘米,含碳量却达到了0.5%,属于中碳钢的水平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钢制品。

看看地中海沿岸的早期铁制品。 资料说,最早的铜铁复合器物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的土耳其中部,与古埃及人大战三百回合的赫梯人的作品。

金柄铁匕首出土于土耳其Alaça Höyük遗址.是人工冶铁.

叙利亚北部Ugarit出土的错金铁斧,年代在公元前1500年。3500年前就有错金金属器,可是它们的错金其为什么那么少、技术水平那么一般般呢

我国最早的铜铁复合器物是河北藁城台西出土的商代铁刃铜钺,大约前1400年

伊朗地区出土公元前9-前8世纪的铁刃铜斧


伊朗那个“公元前9-前8世纪的铁刃铜斧”造型风格跟滇国青铜兵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土)的装饰是一致的:

中国古代的部分错金银铜器,地中海沿岸好像没有看见有错银器

中国古代,先有石器,跟着玉器,跟着青铜器,跟着铁器,玉器铜器之间,有一个铜石(玉)并用时代,铜器铁器之间,也有一个铜铁并用时代,而青铜器铁器在刚开始的时候作为顶级材料地位尊贵受人推崇,所有这些都在文物上有所体现。
这些,赫悌人有吗?地中海沿岸有吗?


高科技产品,刻度弩机


刻度弩机,最早出现在战国燕国,以乳钉作为标尺,馆藏一件,私藏三件;
刻度弩机,汉代最多
西汉中山王刘胜墓一件
安徽寿县出土错金银刻度弩机一件
波士顿博物馆错金银刻度弩机一件
安徽舒城出土西汉错金银弩机一件
浙江富阳东汉错金刻度弩机一件

西汉刻度弩机与现代刻度枪械

5.12
青铜器名为青铜,但其实它是七彩的,各种颜色都有,这是与青铜器本身的合金成分组合以及埋藏地点的土壤成分有关的,但无论是何种颜色,都有一种古远的沧桑之美。
三古四古的青铜器有这么丰富的颜色吗?


地中海沿岸号称金属冶炼的“故乡”,为何它们古代没有大件青铜器,而后人的铸造技术也那么的不怎么样呢?

5.13
从铜钟的历史可知中国古代铸造大型金属器的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所达到的高度。
古代的铸钟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陶寺遗址铜铃,二里头遗址也出土了好几个铜铃;到了商代,开始有编铙,铜镈,湖南的象纹铙重达221公斤;两周期间,主要是铜镈铜钟,还有錞于铜钲,而青铜编钟是最能体现古人的铸钟水平的,纹饰精美,钟声音阶准确,悦耳动听。从现在的资料看,唐代的时候人们开始铸造大钟,唐代唐景云二年(711年)铸造的景云钟重达6吨,金代大铁钟共有十多件,其中金代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铸造的开元铁钟重达三万多斤,北京大觉寺永乐大钟重四十六点五吨,北京钟楼永乐大钟重达六十三吨,可以说是古代世界金属铸造的巅峰。这些大钟都是一次铸成,能敲得响(声音动听,不哑),需要多高的铸造技术?
青铜乐器的历史,其实也是青铜铸造历史的缩影:


像永乐年间的加起来达一百一十吨的两口大钟,铸造的时候需要多少座炼炉同时开火,需要多少人严丝合缝的配合才得以顺利完成?联系到西方近代铸造大钟时有失败,更是反衬出古代中国铸造技术的高超。
为什么地中海沿岸号称金属冶炼的发源之地,古代没有什么大型青铜重器,这是为什么呢?
世界三大名钟,只有中国的永乐大钟真正铸成,并使用至今,其它两大“名钟”---沙皇钟自由钟,根本就是铸造失败:

商周时期几个大鼎

夏商周时期部分青铜鼎,可见中国铸造技术的成长过程及其繁荣延续

印度的德里铁柱,重达5865公斤(约六吨),大约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约隋朝时期)。

位于印度中央邦的达尔城,也有一根锻铁的支柱,它的总长度达到13.21米,总重量比德里的铁柱重了整整1吨,据称这根铁柱是公元11世纪(约北宋时期)帕拉马拉国王Bhoja建立的胜利之柱。现在这根柱子被分割成三截横放在地上。
就想问问,印度在十一世纪之前都铸造了哪些青铜重器、大件铁器,德里铁柱之后,又铸造了哪些金属重器?


yletpkki2022-08-05 20:04:59 发布在 国际观察
看看金代大铁钟的资料,据悉全国范围内共保存有以下十二处:
1.陕西省淳化县金代大铁钟,铸于金代大定29年。铁钟通高2.25米,口径1.71米,重2.73吨。

2.山东省蒙阴县钟山寺金代大铁钟,铸于金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重达1吨有余。

3.山西平阳鼓楼金代钟楼,有金明昌七年(1196)铸造的1口大铁钟。2500余公斤

4.甘肃省平凉崆峒山大铁钟,铸于大定二年(公元1161年),重达一万一千斤的大铁钟。

5.河南省汝州市风穴寺宋代大铁钟,铸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重9999斤。被称为“风穴钟声”。

6.济源市邵原镇金代延福院大铁钟,钟高2.6米,底围周长4.75米。钟身通体铸造铭文,铭文记载了金代承安四年和泰和元年驻守此地的军事官员的名字、官职以及都会首、工匠及施舍寺院、捐助人员名单等,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军事管制制度。

7.陕西荐福寺金代大铁钟,铸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高3.5米,口径2.5米,周长7.6米,2万多斤重。

8.陕西澄城金代大铁钟,铸于多明昌三年,该钟上锐下侈,上面是蒲牢纽,下面是八角弧形口,通高235厘米,口径153厘米,口沿壁厚12厘米,周长459厘米,重约4吨。钟身系灌铸而成,可分为七段四十五模:钮下最上一段,合铸一模,与钮连接,中留一孔;第二段,有四模,铸有四孔;第三段,又八模,每模阳铸四字铭文。即“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王子岁,明昌三年。三月甲辰,体日工毕。”前面四句十六个字是吉祥语,后面十六个字,是该钟铸造的年月日,“明昌”是金章宗执政的第一个年号,模铸有“问东北路石州铸钟匠人杨及其子第等七个人的姓名。第六段,共八模,每模铸钸莲花一组。第七段,共八模,模线与第六段相连接。似为同模,相互间隔的园形钟点与牡丹花分布于每个弧形角内。其下为加厚的八角弧形钟口。在该钟的铭文里,共发现60多个不重复的简化汉字,其中有11个与现在的简化汉字完全一样。即:党、贵、荣、张、顺、坚、蔺、宝、仙、济、弥,还有“汉鼎繁标宋年”(年,)“汉鼎繁标宋学 ”(学),“汉鼎繁标宋烁”(秋,)“ 汉鼎繁标宋开”(开)等异体字。这些简化汉字证明了我国的简化汉字至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从而推翻了以前汉字简化300年。

9. 河南少林寺金代大铁钟,铸于金泰和四年(1214年)。钟高2米、直径1.25米、重重11000斤。

10.山东史口镇金代大铁钟,此钟,高1.88米,钟口直径1.19米,钟壁平均厚度0.07米,重约1500公斤。

11.兰州兰园泰和铁钟,铸于金章宗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高约3米,口径约2米,重达万斤,大钟呈八角形,铸造精致。

12.邢台开元寺金代甲辰岁大铁钟。与上述的十一处金代大铁钟相比较,邢台开元寺大铁钟是最大,最重的一个,是钟中之宝,堪称铁钟之“王”。
司母戊鼎,商后期,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
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司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永乐大钟,铸造时间为1424年以前。
铜钟悬挂在大钟楼中央巨架上,通体褚黄,高6.75米,直径3.7米,口外径3.3米,重46.5吨。钟唇厚18.5厘米,最薄处约9厘米,钟体光洁,无一处裂缝,内外铸有经文230184字,无一字遗漏,铸造工艺精美,一次性铸造完成。为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珍品。
从大钟顶部一个微小的砂眼中取出一个微小的金属颗粒;从大钟底部不显眼的边缘刮掉一点金属粉末。化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钟上下部位的成份是均匀而一致的:铜80.54%;锡16.41%;铅1.12%;锌0.22%,永乐大钟除含有铜、锡、铅、铁、镁外,还含有金和银,而且含量很高,其中含金18.6公斤、含银38公斤(这个西方金的镇物也是货真价实的1万8千克金子,3万8千克银子)。青铜的机械性能曲线显示,当含锡量在15%至17%时,抗拉强度达最高值,声学性能也达到最佳状态。还有铅、锌、铁、硅、镁等元素。这种成分配比,与《考工记》中的“六齐”项下的“钟鼎之齐”的记载极其近似。
有人会问,这么大的永乐大钟究竟怎么铸造出来的呢,这个活放到现在也是高精尖项目,可能只有徐工制造可以试一试。
明永乐大钟是采用泥范法(中国的三大传统铸造工艺-泥范法、铁范法和失蜡法之一)铸造。先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用草木和三合土做好内壁,上面涂上细泥,把写好经的宣纸反贴在细泥上,刻好阴字,加热烧成陶范,然后再一圈圈做好外范。铸时,几十座熔炉同时开炉,炉火纯青,火焰冲天,金花飞溅,铜汁涌流,金属液沿泥作的槽注入陶范,一次铸成。

经过反复研究和考证,科学工作者已经能清晰描述当年铸造大钟的方法和过程。这是初创于两千多年前商周时代的陶范法。到了明代能工巧匠手中早已成为驾轻就熟、炉火纯青的工艺。他们营造了一个壮观而宏大的场面:在地上挖出十米见方的深坑巨穴,先按设计好的大钟模型,分七节制出供铸造使用的外范,低温阴干,焙烧成陶。再根据钟体不同断面的半径和厚度设计车刮板模,做出大钟的内范。当七个陶制外圈依次对接如七级浮屠之状时,浑然一体的大钟外范便拼装成功了。







这是天衣无缝的操作,纤毫之隙,分厘之差便会引起"跑火",招致全盘失败。为了承受浇铸的压力并确保足够的强度,外范四周无疑是用泥土填满并层层夯实的。钟钮旁边四处不易觉察的疤痕,泄露了四个浇铸口的准确位置。我们看到了最典型的雨淋式浇铸法:几十座熔炉沿四条槽道排开,炉内大火流金、铜汁鼎沸;地坑里内外模范同时高温预热。当蓄满炉膛的万斛金汤相率奔泻而出后,这口万钧大钟便一气呵成了。回望此情此景,五百年前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分明已经透出了近代大工业的规模和气概。





永乐大钟作为一个发声装置,它最根本的功能和终极的输出无疑是钟声。归根结底,应该以钟声的品质来鉴别技术成就的高低。在这方面,五百年间已有无数诗文对永乐大钟天下独美的音响作过精采描述。而科学工作者用的却是另一种语言。快速傅立叶变换法,旋转薄壳体有限元分析法,一记钟声如同一束白光通过牛顿的棱镜,频谱上出现了众多的分音。钟体在几何形状大致固定的情况下,单靠厚度的变化就能带来极为丰富的泛音。厚厚的钟唇是高音E3的主要震源,钟腰的厚度变化则送出了C3、A3分音。这是不同乐音奏出的和弦,是众多溪流汇成的洪波。永乐大钟铸成后,由于通体都是经文,根本不可能通过机械刮削来调音,但却一次性达到如此音响效果,这的确是俗手不办的事。由于差频现象和各分音在大气中衰减程度不一,便出现了钟声的抑扬起伏和各处听到的音调略有不同。重击一次,钟声持续时间可达三分钟之久。最后绕梁不绝的余音是最低的基音。
永乐大钟,钟壁薄而经得起重击,音质音色驰名天下。轻撞,声音清脆优扬,回荡不绝达一分钟。重撞,声音雄浑响亮,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方圆50公里皆闻其音。据冶金部门分析,该钟配方科学,钟体强度达最佳值,故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二十三万多字的佛经铸在钟上,击钟一下,字字皆声,等于诵读一遍经文,自然是功德无量。

永乐大钟其声音振动频率与音乐上的标准频率相同或相似,轻击时,圆润深沉;重击时,浑厚洪亮,音波起伏,节奏明快优雅。声音最远可传90里,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令人称奇叫绝。

从钟体造型和声音设计来看,无疑吸收了战国时成书的《考工记》所总结的铸钟经验:"薄厚之所振动,清浊之所由出,侈弇之所由兴","钟厚则石,已薄则播","钟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比较恰到好处地处理了钟的形状、厚薄与音质的关系。同时也考虑到了钟体合金比例对音质的影响,含锡占16%左右,加以少量铅的铜钟,其合金强度、硬度比较适中,既有利于振动发声,又易于熔化浇注。

经中科院声学所有关专家测量,永乐大钟钟声中一些重要的分音相当准确地与标准音高相符合,频律相近的分音产生的拍频声是钟声的一个重要特点。古书中所说钟声'时远时近'就是听到这种拍频声的感受。在古时,在有利的声传播条件下,完全可能如古人所说的声闻数十里。



永乐大钟有"五绝"。第一绝是形大量重、历史悠久。第二绝,永乐大钟是世界上铭文字数最多的一口大钟。大钟奇妙优美的音响是第三绝,有位声学界的权威人士给永乐大钟的钟声下了八个字的评语:"幽雅感人、益寿廷年"。科学的力学结构是永乐大钟的第四绝。永乐大钟的悬挂纽是靠一根与钟体相比显得很小的铜穿钉连接的。别看穿钉很小,却恰恰在它所能承受四十多吨的剪应力范围之内。永乐大钟第五绝是高超的铸造工艺。

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曾对大钟的合金成分进行了测试,金铸在铜器中,可防止锈蚀,银则可提高浇铸液的流动性,这正是永乐大钟五百多年保持完好、钟声依然洪亮悠扬动听的原因。永乐大钟的铸造成功,是世界铸造史上的奇迹,就是科学发达的今天也难以实现。
乌尔班大炮:铸造时间为1452年。
该炮长达17英尺(约合5.18m),重17吨,炮筒厚达8英寸(约20cm,以便承受开炮时的巨大冲击力),口径则高达30英寸(约合762mm),足以容纳一位成人,所用花岗岩炮弹重达1500磅(约680公斤)。是那个时代威力最大的火器。

“君士坦丁堡的终结者,土耳其人的乌尔班大炮。匈牙利籍火炮设计师乌尔班设计,1453年4月12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第七代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总攻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使用这种巨炮。”










很好奇匈牙利有什么金属铸造传统培养出乌尔班这样的设计师:
“君士坦丁堡的终结者,土耳其人的乌尔班大炮。匈牙利籍火炮设计师乌尔班设计,1453年4月12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第七代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总攻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使用这种巨炮。”



百科:
匈牙利国家的形成起源于东方游牧民族──马扎儿人游牧部落,公元9世纪时他们从乌拉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向西迁徙,公元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来。[1]

公元1000年,匈牙利大公伊什特万一世在匈牙利推行天主教,并获天主教教皇加冕成为匈牙利第一位国王。传统上认为马扎儿人国家是由阿尔帕德大公建立的,他于9世纪末带领马扎尔人来到潘诺尼亚平原。匈牙利王国是国王伊什特万一世于公元1000年建立。匈牙利早期的历史同波兰和波希米亚密切相关,也同时受到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影响。

1241年到1242年蒙古金帐汗国的攻击下,匈牙利曾经遭到沉重打击。

1458年到1490年胡尼奥蒂·马加什统治匈牙利。他进一步加强了匈牙利国力和政府的权威。在他的统治下,匈牙利(特别是北部,归属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地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一个艺术文化中心。

1526年土耳其入侵,封建国家解体,分裂成三个部分。匈牙利文化也影响了周边国家,例如波兰立陶宛联邦。波兰、波希米亚和匈牙利曾经组成过维谢格拉德集团(1991年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国结成的同盟也沿用这名字)。
关于乌尔班大炮
“虽然西方在14世纪已经开始运用火炮,但真正大规模运用重型火炮的,最早还是在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大围攻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聘用匈牙利籍火炮设计师乌尔班制作了乌尔班大炮(有时也被称作“土耳其巨炮”或“达达尼尔大炮”)。该炮长达17英尺(约合5.18m),重17吨,炮筒厚达8英寸(约20cm,以便承受开炮时的巨大冲击力),口径则高达30英寸(约合762mm),所用花岗岩炮弹重达1500磅(约680公斤),是那个年代威力最大的攻城炮。苏丹穆罕穆德二世沿君士坦丁堡城墙的薄弱地点布置了14到15个炮兵阵地。乌尔班巨炮布置在苏丹帐篷前的显要位置。炮兵阵地通常布置一门主炮,同时环绕大量小口径火炮作为辅助,奥斯曼士兵称之为“巨熊周围的幼兽”。它们可发射从200至1500磅的炮弹。这是西方第一次成规模的“炮群”战术。苏丹部署了至少69门大炮,在当年首屈一指。苏丹的炮群给伟大的狄奥多西城墙(中世纪时代西方最坚固的城墙)造成了极大破坏。最终于1453年5月29日击败顽强的守军,攻占君士坦丁堡。土耳其拥有这座传奇都市,直到今天。虽然乌尔班大炮本身未能保存至今,但它的姊妹款达达尼尔大炮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百科说“乌尔班被自己发明的大炮给炸死”:

yletpkki2022-08-05 20:05:0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国家政权,先有政权,后有国家。政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权力的集中,《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与战争,也就是政治与军事,是国家政权的核心组成部分。
2007年安徽凌家滩遗址一座墓葬出土大量高等级玉器,内有众多玉钺,玉卜具,玉璧等等。斧钺,是军事权力的象征,商周有众多青铜钺出土,明代皇帝的龙袍上,都有斧钺作为装饰。
红山文化,发现了方形(礼地)圆形(祭天)祭坛,这方圆祭坛的模式一直沿用到清代,至今北京还有圆形的天坛和方形的地坛。
凌家滩文化红山文化,都在5300多年以前,就是说,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权力的集中,出现了政权,国家的雏形正在形成。
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权力集中,就有核心,就可以把人力物力组织起来办大事,否则的话,再多的人也不过是一盘散沙。所以,集权,是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地中海沿岸的所谓公民政治(退一万步,姑且当真存在过),只不过是没有凝聚力没有组织的反映而已,是落后的表现。

6.1
作为军权君权的代表,钺很早就出现了,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就有了钺,五千至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五千至六千年前的凌家滩文化,五千三百年前的红山文化,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以及随后的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陶寺文化,石峁遗址,都发现了高级别的玉钺,这些钺更多的已经作为礼仪用具,是权力的象征。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封周文王为西伯时,赐他“弓矢斧钺,使得征伐”。
《史记.周本纪》在描绘周武王指挥讨伐商纣王的牧野之战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可见,钺在当时是作为军事统帅权的象征。钺的这种象征意义,也在出土文献中得到佐证。“虢季子白”盘是西周时期的重器之一,盘内铸铭文:“赐用钺,用征蛮方。”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一柄青铜钺上也铸有铭文:“作兹军斧,以警厥众。”由此可知,直至战国时期,钺一直用以象 征军事统帅权。汉代成书的《淮南子.兵略训》写到,君王在授命于将军时,需“亲操钺,持头授将军其柄日: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持斧,持头授将军其柄日;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
汉字“王”字,在甲骨文中是对钺的象形描绘,西周早期的金文王字,下面一横加厚加粗,其实还是对钺刃的表意描绘,经过发展简化最终变成了今天的三划王。可见,王权与钺的紧密联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钺是王权的象征,而政权成熟以后,军权(征伐)作为一种独立的权力,继续以钺作为代表。
中国出土了众多的玉钺铜钺,表明了中国古代政权发展的历程以及成熟程度和高度。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钺


6.2
青铜时代,青铜鼎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了大禹铸鼎的故事:“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尚书·禹贡》记有九州岛岛岛岛,九鼎与九州岛岛岛岛相应。这样,在中华文化之中,鼎就与天下、王权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谓“问鼎中原”,“定鼎”,鼎,成了天下王权的象征。
最早的铜鼎发现于夏朝二里头遗址,最大的青铜器是重达八百三十多公斤的商代的后母戊鼎,西周则有了列鼎制度的成文规定,鼎与簋搭配组合,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一鼎则不配簋)。九鼎成了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鼎是饪食器,簋是盛食器,某种意义上,这是“民以食为天”。
出土文物证实了周王朝的列鼎制度,西周虢国墓出土了七鼎,这是合礼制的,曾侯乙墓九鼎,中山王墓九鼎,这就是僭越了,是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的反映。
青铜鼎的形制大致可分为方圆两种,具体各种不同的造型,难以一一细数,只能感叹古人有无穷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手艺,当然令人惊叹的科技含量。
地中海沿岸古文明延续时间那么长,进入青铜时代比中国还早,它们的王权象征是什么?


6.3
夏商周三代,青铜礼器是政权象征,秦汉时期,则发展成了印玺。
印玺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贾湖文化遗址的陶印,各地新石器遗址中都有出土,一般是用来给陶器印花纹或者标记,商周期间有了铜印,但不多,战国以后就多了起来,可以说是蓬勃发展,对印玺的使用还没有什么规定制度,东汉卫宏在《汉旧仪》中载:“秦以前,民皆配绶,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
秦始皇统一天下,统一度量衡文字,制作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这玉玺成了传国玉玺,是后世国家政权合法性的象征,与之相配还有一套严格完备的用印制度。
西汉时期,对用印的质地有了严格的等级规定,皇帝之印曰“玺”,“玺皆白玉螭虎钮”,“王、公、侯金,两千石银,千石以下铜印”。“诸侯王,黄金玺,橐驼钮。列侯乃至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钮。中二千石,银印龟钮。”
“印者,因也。所以虎钮,阳类。虎(者),兽之长,取其威猛,以执伏群下也。龟者,阴物。抱甲负文,随时哲藏,以示臣道功成而退也。”
秦汉以后,印玺公章作为权力的象征,一直使用至今,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私章私印,作为个人的凭信,印章文化深入人心。
(目前所见金官印最早的一方是香港承训堂所藏“长 舍阝君玺”,时代是战国时期秦国官印。历史上秦始皇时期使用的金官印,至今尚未发现。西汉时期金官印,目前所见龙钮“文帝行玺”为尺寸最大的一方,现藏广州越王墓博物馆藏、汉代龟钮“石洛侯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龟钮“宛朐侯执”藏徐州市兵马俑博物馆。其后,三国时期传世金官印见有龟钮“关内侯印”、“关中侯印”魏晋时期金官印所见为驼钮,印钮形制有改变,是为边夷少数民族首领所颁发。以上不同类型金官印在山东省博物馆、重庆三峡博物馆、南京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均有收藏。)
有资料说6000年前两河流域的印章是世界最早,可是,滚筒印章跟其他泛地中海文物形式一样,一开始就成熟、定型,没有发展的成长轨迹,而即使它是真的,也比不上贾湖印章8000年的历史,而从印章使用的发达程度看,更是远远比不上,要不,看看它历史上有几枚公章就知道了。





中国的印章
历史悠久,至少有8000年历史
造型丰富,方形圆形弯月形菱形椭圆形多面形带钩形都有
图文并茂,以文字为主,
印文文字历代均有变化,先秦是各国古体,秦汉魏晋是篆书,唐代兼有有隶书楷书
有印钮,各种动物造型,瓦形,有印绶,印钮印绶均有等级之分
有专称,鉨,玺,印,章,宝,朱记,等
材质有陶,木,玉,石,金,银,铜,铁,煤精
有完备的用印制度
有加强监督而用的二合玺三合玺
有印匣,魏晋前有封泥筒,隋唐以后有印泥盒
有简牍封泥出土,有很多纸上印蜕流传
有历史人物私印出土,如西汉刘贺,张汤,三国曹休
出土的历代印玺无法计算
印章有官印,爵印,私印,艺术印等
有颁给当年边地政权的印玺,有颁给外国的印玺,可以了解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关系
出土印章可以印证历史记载,补充历史记载,了解历史细节,例如“中织室玺”可了解战国纺织管理制度,“王戎兵器”印可了解先秦兵器专门管理制度,“日庚都萃车马”烙马印可了解战国马匹的专门管理制度
有篆刻艺术流传,爱好者众
有古人编辑的印谱
这些,号称印章源头的两河流域,出土三万多印章的哈帕拉,还有“古埃及”它们的印章能做到几点?


与印章封泥配套使用的还有封泥筒,下面是徐州博物馆藏的三个西汉封泥筒
西亚那么多圆筒印章,可曾有什么印泥筒印泥盒?
西汉 龙凤纹铜封泥筒通高10.5、直径4.5厘米


西汉 铜封泥筒两个 尺寸一样: 高10.5,直径3.2厘米





南北朝时期的封泥筩:

前凉升平十三年(公元369年)“灵华紫阁服乘金错泥筩”,呈圆形竹筒状,下有三马蹄状短足,器外壁饰金错龙虎纹。依据器形分析,此器原应有盖,现已遗失。器底有金错铭文四十七字。 刻款中有器名、制造地点、制造时间、政府部门、监工官员、错金匠以及铸造匠的名字。据刻款可知,这件筒形器是用来盛装封泥的。应是前凉宫中用具,前秦灭掉前凉后,被携制长安。在我国古代,封泥是用来封箴那些写在竹简木牍上的文书的,使用的时候先把写好文书的竹简、木牍用绳子捆扎起来,打个环结,再在绳结上封上封泥并加盖印章。






下面这些印章,既说明了印的广泛应用,也说明了马的管理,这些,号称印章发明地的、家马驯养发源地的地方都有哪些?

战国“日庚都萃车马”铜印
战国时期燕国烙马印,朱文巨玺,边长超过7厘米,为战国玺中最大者。
是战国时官方专为烙马而制的玺印。铁质,四边有铜墙。几何形状很大--为7X7厘米 ,印钮上部有方孔可纳木柄,为烙马方便而设。光绪十八年出土潍县。王文敏以百五十金得之。据考“日庚都”为燕国都邑名,“萃车”既副车,印文“日更都萃车马”是指日庚都官署副车所用的马。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曾收录此印,后流落日本。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玺印篆刻全集》,详细介绍了以前国内外所见的6方烙马印的情况。
6方烙马印其尺寸为:
《日庚都萃车马》纵7cm,横7cm;
《灵丘骑马》纵6.9cm,横6.7cm;
《曲革》纵7.2cm,横7.1cm;
《邞骀》纵7.7cm,横7.5cm;
《常骑》纵7cm,横7cm;
《遒侯骑马》纵7cm,横7cm。
其中《曲革》、《邞骀》为故宫博物院藏,《常骑》
《遒侯骑马》为上海博物馆藏
《日更都翠车马》现藏东京友邻馆
《灵丘骑马》为上海朵云轩提供印蜕。
西汉《夏骑》印,是烙马印的最新发现。与以上六方印比较,《夏骑》纵8.5cm,横7.2cm,为目前所见尺寸最大。《夏骑》烙马印的出现,为印章史和印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以上各印均作朱文,无边栏。

西汉“夏骑”烙马印,纵8.5厘米,横7.2厘米,为目前所见尺寸最大



中国的印章,自从诞生之日起,一直传承使用到今天。除了政府公章,个人办公用印章之外,还有很多用在私人标记、娱乐用的印章,比如古代书画作品中的收藏、品鉴者印章,很多唐宋书画作品上盖满了密密麻麻的朱文印,与原作品交相辉映,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一道别致的风景。


一些形制特别的印
战国三合玺,二合玺,战国带钩印,战国烙马印,战国双觿钮私印,晋代六面印,北周十八面煤精印
大多是先秦时代的,其他的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就是真正有过印章使用历史的产物,我们能想到的形制或者不能想到的形制,古人都玩过了。
这就是真文明,真历史。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现在发一组秦代印章。通过众多的官印,我们可以知道秦代的官僚机构,通过这些私印,我们则可以知道一些史书上没有记载的秦代古人的名字,还有私人用印的一些信息。
三古四古那么多年那么大的地方,这样的文物在哪里?


一枚封泥就是一道程序,通过这些秦代封泥,我们可以了解秦代管理机构的严密与庞大,很规范很全面:


欣赏一组汉印印体

日本匋 鉨 室 藏 古 玺 印 选


中国的印章文化,在纸张大量普及几百年后,诱导发明了印刷术,最初是雕版印刷,后来是活字印刷,它们的原理跟印章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字数多面积大而已。印刷术是印章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印章文化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这些,两河流域哈拉帕他们为什么没有做到呢?



目前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唐代咸通九年

6.4
符节,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符是政治和军事的凭证信物,它可以用于身份证明,作为出入国境、关卡、军营、要塞的凭证,又可以作为传达命令、调遣兵将的信物。节是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用于代表君主出征、节制方面、监察、办理重大案件、出使外国等重大事务的证明。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

先秦符节的种类甚多,形状各异,用途有别。目前所见最早的符节是战国时期的,有的用以征免税收,如作竹节状的错金"鄂君启"铜节;有的用以发兵作战,如作虎状的"辟大夫"铜虎节、"韩将庶"铜虎节和错金"杜"铜虎符;有的用以驿传邮递,如作马状的"骑传"铜马节;有的用以供给食宿,如作龙首状的"王命传"铜龙节等。此外,还有作牛形、鸾形、燕形和凫形的。
关于符节的种类和用途,古代文献中也有不少记载,如《周礼·地官·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译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这些,在出土文物中大都得到了印证。
虎符铸作成伏虎形状,中分为二,以榫相合,左符发给郡守或领兵将领,右符存放在中央。中央调动郡守和军队,派人执右符与执左符者相合,作为传达命令的信物。所谓符合,合符,就是由此而来。符字从竹,可以看出最初的符应该是用竹子做的,竹节就是天然的密码,并结合长短大小是否吻合以证明真伪,所以合称符节,鄂君启节其实是对早期符节的复古。
秦虎符文字错金,汉虎符多错银。西晋虎符通体有虎斑条纹,不能容字,故于背缝处凸起长条形窄台刻背文,肋间之字移于胸前或符阴。虎符有立虎卧虎之别,秦汉一般是卧虎,魏晋隋一般是立虎。唐代避李渊祖父李虎讳改用鱼符,这是符制上的一大变化。武周时一度用龟符。鱼符与龟符皆可系佩,与后世的牌区别不大。宋以后已皆用牌。宋高宗曾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
所有这些,都是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发展而来的,既表明了社会管理的复杂性严谨性,也可以看出古人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无穷智慧。
地中海沿岸的古文明动辄数千年,而疆域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不止一个,它们调动兵马传达号令的信物有哪些?
yletpkki2022-08-06 10:03:5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6.5
古人指挥作战,主要是鼓、金(铙,钲,錞于等金属打击乐器)、旗,《管子》称之为“三官”,三者有机结合,协调全军调度进退攻防。离开了这些工具,是不可能把大部队系统的组织起来形成有效力量的。一般来说,闻鼓则进,闻金则退。
《管子·兵法》说:“三官不缪,五教不乱,九章着明,则危危而无害,穷穷而无难。
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进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制兵也,所以偃兵也。此之谓三官,有三令,而兵法治也。
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
九章:一曰举日章,则昼行;二曰举月章,则夜行;三曰举龙章,则行水;四曰举虎章,则行林;五曰举鸟章,则行陂;六曰举蛇章,则行泽;七曰举鹊章,则行陆;八曰举狼章,则行山;九曰举韟章,则载食而驾。九章既定,而动静不过。”
《黄帝内传》说, “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夔制牛鼓八十面,一震 八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
《左传》 说,“夫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周礼·鼓人》说,“以金铙止鼓”。
《诗・小雅・采芑》 说,“钲人伐鼓”《毛诗诂训传》解释说,“ 钲以静之,鼓以动之”
《尉缭子·勒卒令第十八》说:
金、鼓、铃、旗四者各有法。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铃,传令也。旗麾之左则左,麾之右则右,奇兵则反是。
一鼓一击而左,一鼓一击而右。一步一鼓,步鼓也。十步一鼓,趋鼓也,音不绝,鹜鼓也。商,将鼓也。角,帅鼓也,小鼓,伯鼓也。三鼓同,则将、帅、伯其心一也。奇兵则反是。
鼓失次者有诛,喧哗者有诛,不听金、鼓、铃、旗者有诛。
《史记淮阴侯列传》说,“平旦 ,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
从这些古籍记载看,古人很早就对战争进行了有效组织,对金鼓的运用在西周已经成熟了,有了成文规定。

从出土文物看,鼓一万多年前就有了,到了商代出现青铜鼓,战国时期,一般是鼓座固定木框皮鼓,有很多青铜鼓座出土。更有随着马车遗址出土的青铜鼓座和中山王指挥车上一组四件的铜铙,可知这是用于指挥战斗的。在战国青铜壶上的水陆攻战纹图案中可见击鼓指挥作战的场景,鼓与铙是同一个支架的。
地中海沿岸那么多著名的战争,卡迭石之战据说几千辆马车一起作战,军队统帅用的什么工具来统一调度指挥进退攻防?


旗帜
《尔雅》说:"有铃曰旗",《说文》说:“旗,旗有众铃以令众也。”
《墨子》说,“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
《诗经·周颂·载见》说,“龙旗阳阳。”
《列子·黄帝》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

《史记·淮阴侯列传》说,“拔赵帜,立汉赤帜。”

从以上资料看,旗帜在古代很早就有了,到西周的时候已经规制完备,使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军队,在战场上。用于区分敌我,传递号令,提振士气,等等。
名列前茅的"茅"其实是"旄"的通假字。"旄"即旄牛尾,古人常用旄牛尾绑在竹木杆上用来指挥,这就是原始的旗子,因此古人也把旌旗称为"旄"。战国青铜壶中的攻战双方一般有"旄"有“旗”。

古代中国军队的旗帜大致可分为五种:
联络旗
联络旗在行军时用于前军与后军的联系。古代信奉五行学说,所以联络旗也分五色,各有所指。青色,属木,如果先头部队遇到山林障碍需要开道时,就会举起青旗。赤色,属火,如果军队遇到地势险要,高山峡谷之地时,便需要防敌人火攻,举红旗示警。白色,属金,一旦遭遇到敌兵,就要迅速集结兵力,摆开阵型迎战,举白旗为令(白旗表示投降其实近代之后的概念,而且更多的是表示休战)。黑色,属水,如果行军路线上有沼泽或者溪流等,就会举起黑旗。黄色,属土,如果前方一马平川,畅通无阻,举黄旗示意。
号旗
当军队冲锋时,号旗在哪里,士兵们就冲向哪里。指挥将领根据号旗所在的方位可以判断出战线推进的进度,并能清楚地看清战果以及军队战损情况。
阵旗
古人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受天文星象启迪,结合五行,发明了“五行军阵”: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军前宜捷,前用朱雀;军后宜殿,后用玄武;军左为阳,左用青龙;军右为阴,右用白虎。
将旗
在战场上,军队分为五大营,即前营,中营,后营,左营,右营。将旗则代表各营将领,将领就在将旗之下。只要将领挥动己方阵营的旗帜,士兵就会立刻准备迎战。将旗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结合五行理论, 前营用红旗,中营用黄旗,左营用蓝旗,右营用白旗,后营用黑旗。作战时,士兵要拼死保卫将旗,一旦将旗被砍,这支部队就不复存在了。
牙旗
牙旗者,将军之旌也。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牙旗不论是尺寸还是重要性都是军队中最大的,古代出征祭旗就是祭的牙旗。
文物最早的旗帜形象可见于商代青铜器的铭文,战国水陆攻战文铜壶上的两军对垒画面中,两军各自旗帜鲜明,唐代张议潮出行图中可以看到旌旗招展的盛大场面,为了战斗时便于冲锋杀敌,古人还想出了把旗帜插在背上的巧妙法子,这可以从明代的绘画中看到,而秦兵马俑背后的两个圆扣环则说明,这法子早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想出来了。传统戏曲中将领背后都插着几面三角旗,一是将领的身份象征,二来也有古人背后插旗冲锋陷阵的古义。
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庞大,大海茫茫要保持联络,白天用的是旗帜旗语,晚上则是用灯。陆军中的号旗传信在海上就变成了旗语。

6.6
古代通讯
烽火与邮驿是古代的信息传递手段。
光的速度最快,所以,古人传递边境警报的时候就想到了烽火。
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边疆的通信兵---"僖"传递军情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记载通信的文字资料,通信方式是击鼓传声。到了纣王时,开始有了使用烽火的记载。商周时,在传递边疆紧急军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声、光”通信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即烽燧大鼓。
进入春秋战国后,烽火台演变为绵延不断的长城,这是早期声光通信的一个飞跃。《墨子•号令》说:“出侯无过十里,···昼则举烽(烟),夜则举火”。古时候调兵必须有兵符,而战国虎符上的铭文显示,如有烽火警报,可以无需验符而用兵,这是与烽火制度相配的应急措施。
汉简《塞上蓬火品约》,使我们可以清楚了解汉代建武初年长城的烽火制度;宋代以后,除了烽火以外,还多了放炮,明代的《兵守火炮号令》对不同敌情的火炮讯号做出了严密的规定。
烽火传递信息是非常快速的,在公元前119年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几十万大军分路出击,以举放烽火作为进军的信号,仅仅一天的时间,这一信号就从河西传到几千里外的辽东。由于烽燧报警的迅速及时,直到明、清时代仍然沿用不衰。山东省的烟台市就是因为明朝在那里设置狼烟台,以防倭寇入侵而得名的。
关于烽火的运用,晋代《拾遗记》记载,在商代就有了,最著名的是汉代司马迁记载的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但可以了解烽火制度的实施情况。
烽火台主要在西北边境,长城沿线有很多古代烽燧遗址。除此之外,还有邮驿制度。
邮驿在商周时期就有了。
《孟子•公孙丑上》说:“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可见在春秋时期,邮驿已经很普遍了。
周朝邮驿制度的特点是专使通信,一送到底,到了秦朝则改为以接力通信为主。
秦朝还建立了一套较为严格完善的邮驿制度。秦竹简《行书律》,是我国至今为止所发现的第一部有关通信的法令。残简中,可以看到相关的文字记载:把公文分为急字公文和普通公文两种,对不同的公文有不同的时限要求,如马传最快速度为日行四百里。诏书和紧急公文要随到随送,不得延误;对于不同的文件使用不同的文字,以防伪造;书信在发寄之前,一定要包扎捆好,绳结处要使用封泥,盖上玺、印,以防私拆泄密;还建立了严格的登记制度,注明收到和发出的具体时间,丢失要及时报告,延误者要受到制裁;人员选用要严格,年老体弱和不可靠的不能用。
汉代邮驿形成较为庞大完整的通信网。邮驿法律列在“厩律”之中,主要负责公文和书信的传送,以紧急军情为主。而且根据文书内容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分别传送,也就是“以邮行”、“以亭行”、“以次行”、“弛行”。其中前三种是普通文书,由步递传送,而最后的“驰行”则是紧急公文,要由专人快马传递。
今天的邮政系统,印章文化,信封,都是从古代邮驿制度一脉相承而发展流传下来的。有很多以驿为名的地方,最著名的就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陈桥驿了。还有一些古代驿站保存至今。
出土文物中,有战国时期的“王命传”铜龙节铜虎节,使者凭借此节可在传舍免费食宿,还有很多汉代的竹简木牍,让我们可以了解古代驿邮的细节。
日本受中国影响,它的的车站,至今还是以“ 駅(驿)”为名。

资料说“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传邮的邮政驿站,设有待命的信使和驿马,信件由信使一站传一站的方式急速传递”,不知他们有些什么相关文物和遗址。

商代甲骨中关于击鼓传信的记载




古人重视信息传递,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战国楚国“专室之鈢”印反映了当年的情况:
印面直径2.1cm,通高0.7cm。铜质铸造,鼻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白文,战国古文字体,右上起顺读。
专即传,驿传之意;专室为官办驿传馆舍,战国时各国重要路径、城市皆设。《战国策·魏四》“令鼻之入秦之传舍”即此。
yletpkki2022-08-06 17:28:3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6.7
古代是等级社会,,尊卑贵贱各有等第,生活中很多用器都体现着等级差别,最典型的就是青铜礼器。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特别的装饰,是专属于上层贵族的,比如贯穿于夏商周的镶嵌绿松石制品,春秋战国秦汉的错金银制品。
绿松石制品可追溯到9000年前的贾湖文化时期,贾湖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钻孔绿松石饰品,一路传承,到了夏代,最突出的就是镶嵌绿松石饕餮纹牌饰,人们相信这是代表权力的物品,以后,商代的高规格兵器比如青铜钺、玉戈,很多都是镶嵌绿松石的,殷墟商王墓出土的车马器也有很多是镶嵌绿松石的,妇好的象牙杯是镶嵌绿松石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汉代的博山炉,都有镶嵌绿松石的。
错金银技术最早的实物是春秋期间的栾书缶,用错金银装饰的青铜兵器,基本都是诸侯王专用的,比如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曾侯乙戈;君主用来调兵传令的符节,铭文是错金的;由此可知错金银的地位,而错金银的车马器制作精良,基本也是诸侯王的专属用品。
地中海沿岸那么多文明那么长的时间,都有哪些特色的贵族专用装饰技术?

夏代镶嵌绿松石牌饰

商代的镶嵌绿松石青铜器

部分错金银青铜器


戈是商周时期的作战主兵器,以玉为戈目前所见最早的是石峁遗址玉戈和二里头文化玉戈,其后流行于商、周两代。由于玉石本身质地坚脆,无法将玉戈用于实战搏击,且大量出土的玉戈无使用痕迹,可知商周时期的玉戈应是一种仪仗器,前面的商代镶嵌绿松石铜柄玉戈也是属于这一类。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虎搏鹰类型的青铜戈,图案精美,很明显也是装饰性大于实战意义的,也属于仪仗戈,而之前提到过的错金铭文戈,一般是君主的兵器,实战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事实上应该也是作为仪仗身份象征的居多。
夏代玉戈

商周玉戈,主要是商代的

青铜仪仗戈

一组诸侯君主级别的青铜戈,其特征就是错金银,一般是错金铭文标识身份,后世的尚方宝剑渊源于此:

地中海沿岸,有这样的兵器吗?
古代君主王座的背后就是屏风,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袁世凯时期,现在北京故宫皇帝宝座的背后也是一个大屏风。可见屏风也是君王用品的标配。
下图是两套屏风构件,左边是战国中山王的,右边是西汉南越王的,中山王是错金银,南越王是鎏金,都是当时流行的先进的技术。
三古四古那么多君王,就一个古埃及就有七八十个,他们的标配用品在哪里?


中山国屏风复原图


古人席地而坐,床、席以及室内地面就坐的地方要铺上席子。
席子也分等级。《礼记·礼器》说,“天子之席五重,而诸侯用三重,大夫两重。”贫苦人家可以无席铺垫,但对于贵族来说,居必有席,否则就是违礼。所以,《论语》里说”席不正,不坐”。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晏子春秋》里晏子说“臣闻介胄坐不席,狱讼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某种意义上,这反映了坐无席是多么的离经叛道。
席子容易卷边,起身时搞不好还会移动,所以就要在四角放上镇,完整的席镇也大多是一组四件。
席子无处不在,可是因为材质的原因,先秦的席子即使是贵族的保存至今的很少见。而席镇则不同了,天生就是贵族用品,大多数是精美的错金鎏金青铜器,不但有很多流传至今,而且制作精良,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席镇在春秋战国兴起,到西汉达到鼎盛,下面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一些席镇。“古埃及”贵族有哪些特色用品?

战国 青铜错金银龙纹席镇


古人的造型艺术可以从这些席镇(右下角是一个熏,熏上面是一个虎头形带穿,马车器)上可以看出来,就是那么一团的东西他能给你弄出生动逼真的动物形象出来。
战国秦汉的席镇

这种造型艺术思路在更早些时候的西周青铜罍的盖子上已经开始了




一些与席地而坐有关的词语
次席 席卷 西席 左席 一席之地 御席 入席 出席 席地幕天 瞒天席地 黔突暖席 席卷天下 席履 夺席谈经
摇席破座 席丰履厚 席卷而逃 管宁割席 席上之珍 坐不重席 摇席破坐 席地而坐 割席分坐
东晋《女史箴图》中的席地而坐的画面,席子的四角可见片状席镇

席镇是因为古人席地而坐的习惯而出现的,是时代的见证。但不要以为古人不会做凳子不会垂足坐,1990年扬州市邗江甘泉姚湾秦庄西汉墓出土西汉晚期黑漆蹄足圆凳, 出土时放在铜沐盘上,应该是沐浴时坐的凳子。而汉画像石中则也有坐在高凳子的画面。


6.8
夏朝是古代第一个朝代,是真正意义国家的开始。夏商周秦汉,政治制度各不相同,但有一样是肯定的,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措施也越来越丰富和成熟。我们现在一般熟知的是周朝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
夏商周的不同,从对君主的称谓上也可以看出来。
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叫夏称后,商称帝,周称王。
蔡邕《独断》说:“上古天子:庖牲氏、神农氏称皇,尧、舜称帝,夏、商、周称王。”
从历史记载看,后羿,后稷,都是君王级的人,出土的“后母戊”鼎、“后母辛”鼎,也是君主级别的重器,周朝以后,后就成为君主正妻的尊号,《礼记》说,“天子之妃曰后”。
甲骨文中,有“帝”,有“王”。也有两者同时出现的情形,这时的帝”是用来尊称逝去的先王的。
受制于交通条件,夏商周时期中央实际控制的地域并不是很大,西周开始通过分封制分封同姓,利用家族的力量把实际控制区域扩大了。分封的结果就是诸侯林立,出土青铜器中可以看到很多的诸侯的王、公、侯、伯,一般来说,称伯称侯的都是时间靠前的,称王的则是时间靠后的,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之后的结果。
秦统一以后,建立了以皇帝为首的庞大而严密官僚系统,再也看不到王、公了,有的只有侯,但跟之前分封时期的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汉代吸取亡秦的教训,郡县制以外还有分封的少数诸侯王,所以,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淮阳王玺、广陵王玺、长沙王玺等这样的王印,长沙王还有自己的丞相。著名的“滇王之印”则是一种册封。南越王的“文帝行玺”则是秦汉之间由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过程的见证。
下面这些文物资料,反映了夏商周秦汉期间的社会政治状况,地中海沿岸公元前的文明史数千年,有哪些类似文物?
春秋时期诸侯国情况地图,两千多年前的政区图,能如此详尽有根有据地描绘出来,哪个文明能做到?




在三千年前的西周,限于交通能力,一般的政权只能有效控制方圆几百里的一些地方,于是西周统治者创造了分封制,分封诸侯把宗亲子弟为主的贵族分封到全国各地,有效地管控了比之前的商代更大的区域,把先进的文化推广到了黄河长江的几乎全部流域,对中华文化的成长壮大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下面第一图是一些重要(比较成功的强大的)的诸侯国,计有晋,楚,齐,燕,吴,越,秦,鲁,韩、赵、魏,下面是一组带有诸侯国名+君主爵位名的文物(韩赵魏三家诸侯的同类文物没找到),一般来说,君主的爵位是有一个由低向高变化的过程,比如由侯而伯,由公而王,这反映了随着历史发展周天子力量变小诸侯力量变大的一个过程。比较特别的齐国,开过诸侯姜太公功勋卓著,青铜器铭为齐公,后世子孙则是齐侯,后来田氏代齐,青铜器铭自称陈侯,姜齐田齐都没有发现王铭青铜器。
第二图是其他部分诸侯国的证明文物。
当年分封的诸侯国很多,有些在史籍中有记载,但有些就没有,只是在考古中通过出土文物才得以发现,更多的时候是出土文物证明了古代历史记载的准确性。


在古代,除了有众多的君主,还有储君太子王子,他们的地位也不一般,留下了不少的文物。这是西汉以前的一部分主要是与太子有关的文物(王子午鼎的王子午是楚国王子,但不是太子,他后来做了令尹),地中海沿岸三古四古几千年,那么多君主,他们的太子都有哪些文物



夏代文物

二里头牙璋

三星堆牙璋

其他各地出土的牙璋


全国牙璋分布图


二里头镶嵌绿松石饕餮纹铜牌饰


二里头玉器

二里头铜器

安徽合肥肥西三官庙遗址夏代文物
三官庙遗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顺和社区西南900米(原三官庙村),坐落于派河北岸台地之上。遗址呈台墩型,东北部被取土破坏,现存面积4000余平方米,上部面积约2500平方米。地表长有茂密的树林。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建设,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肥西县文物管理所配合,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自2018年7月30日至2019年12月底,田野发掘结束,历时500余天。共开探方21个、探沟5条,揭露面积2100余平方米。



一些古代帝王书迹
yletpkki2022-08-06 17:35:0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6.9
古时候的国名一般是地名命名,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国,分封的时候封到什么地方就叫什么国,比如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如果某一个封国夺取了天下,那这封国的名字就成为全天下的名字、成为新的朝代名,比如周,比如秦,比如汉···基本上元代以前的朝代名都是这么来的。
据说古埃及分上下埃及,上埃及统一了下埃及,然后新国王就以“上下埃及之王”自命。从中国的传统来看,这是很不合理的。上下之称只是众称,而不是自称,应该还有一个自称;统一之后,应该以自己的国名命名全国,而不是把两个名称合在一起,就像秦灭六国天下叫做秦,而不是“秦和齐楚燕韩赵魏”,汉灭楚,天下叫汉,而不是“汉楚”。
“上下埃及之王”这样的叫法,像现代的英国,“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后来又改成“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而米字旗旗则是几个地区原先旗帜的合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做了一些列的事情,都是革命性的创新,比较重要的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就是大家都熟识的改分封制为郡县制,还有“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现在我们讲讲后者。
商代汉字趋于成熟,但使用区域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商代的核心区,西周建立,分封天下,汉字随着分封的势力扩展到整个黄河长江流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文字差异日益显现,形成了不同字体风格得晋系文字齐系文字楚系文字秦系文字,“文字异形,语言异声”的情况很多,很不利于交流沟通。文字读音难以统一,但文字字形规范可以。秦统一以后,以秦系文字为标准把全国的文字统一起来,不但统一了字形,还统一了字体规范。汉字经秦代规范整理后,字体虽然有所发展变化,但是其规范原则一直保留了下来。这为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做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巨大,福泽后世。

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可以追溯到石峁遗址的贝币,距今已经4000多年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古人以一种海贝为货币,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大多数贝字旁的汉字都与财富有关,比如:货,频,贱,赂,赃,贼, ,赀,资,赉,赇,赊,赈,赐,赌,赋,赔,赏,赎,赖,赙,赚,等等。
早期青铜贝币大小规格很不一致,交易时多称量使用,仍然带有实物货币的痕迹。布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工铸币。布币形态源于铲形生产工具,虽已不再作为工具使用,但仍然象征性地保留着顶端用于插放木柄的空銎,这种类型的布币称空首布。空首布是布币早期的形态,西周晚期出现,一直流通至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布币顶端不再保留空銎,布首呈扁平状,称平首布。平首布是战国时期魏、赵、韩、郑、宋等中原诸侯国及东周王室流通的主要货币类型,北方燕国和南方楚国也曾铸行少量平首布。
刀币分为尖首刀、针首刀、明刀、齐刀和直刀五种形态。尖首刀和针首刀是刀币的早期形态,大约出现于春秋时期。明刀、齐刀和直刀出现较晚,战国时期广为流通,分别属于北方燕国、东方齐国、中原赵国以及中山国铸币。齐国和燕国主要通行刀币,赵国主要通行布币,但因与齐、燕接壤,历史上也曾铸行刀币。
环钱是一种圆片状,中央有穿孔的铜钱,大约出现于战国中期。目前普遍认为,环钱最早诞生于秦国,随着贸易和战争,逐渐流传至中原地区。根据中央穿孔的形状,环钱可分为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两种类型。环钱表面基本都有钱文,内容分为记地、记重和记值三种。中原国家铸造的环钱铭文主要记地,部分环钱表面也记值。秦国环钱铭文全都记重,是典型的记重货币。齐国和燕国环钱只记值,属于记值货币。
秦统一以后,把全国的铸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铜钱,这一统一,就是两千多年。


部分贝币一览,有海贝,仿贝币。仿贝币的材质包括骨质,石质,玉质,铜质,金质,银质。楚国的蚁鼻钱,其实也是一种仿贝币。



有了货币以后,货币作为财物,也是地位象征,商王周王经常赏赐臣子以贝,贝币往往也是陪葬品的组成部分:
商周青铜器对“赐贝”的记录

妇好墓的贝币,数以千计

山西天马曲村的一座西周墓中,墓主身上就覆盖着用海贝制成的鱼形饰品,能用得起如此之多的海贝,可见墓主地位:

海昏侯的五铢钱,数以吨计:

地中海沿岸,可曾有这么些规模的钱币陪葬?
6.10
统一度量衡
度量衡分别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从出土文物看,在八九年前的贾湖文化已经有了高度成熟的测量技术了。贾湖骨笛,从纯粹乐器的角度说,它能吹奏出七声音阶,没有精准的测算计量,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笛子的。而更有研究者发现,贾湖骨笛是原始圭尺,是测量节气日影所刻而得,反映的是律与历天与地的关系,那就更不得了了。
贾湖骨笛,八九千年前,
河姆渡榫卯,七千年前
红山文化的方圆祭坛,五千三百多年前
凌家滩玉器,五千三百多年前
大地湾宫殿遗址,五千多年前
良渚宫城遗址和水坝遗址,良渚玉琮,四千六百年前
石峁古城面积400万平米,石砌的城墙、复杂的城门设计,四千三百年前
陶寺遗址观象台,能通过观测日出确定不同节气,四千三百年前
大禹治水,四千年前
所有这些,没有精准成熟的测量技术,如何能做到?
有了度量衡,还有一个统一标准的问题。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认为,这统一度量衡在大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否则,难以指挥大规模的测量活动,而大禹治水,几乎跨越了整个黄河长江流域,没有统一标准,谁知道该挖多深的沟呢?而《史记·夏本纪》说,大禹“声为律,身为度,”这也可以作证。这也侧面说明,夏朝是统一国家的开始。《尚书·虞书·舜典》说: 舜“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大禹治水的时候,是受命于舜的,说是舜统一度量衡的,也说得通。
《国语·周语下》说: “《夏书》有之曰, 关石和钧, 王府则有。”《礼记·明堂位》说:“周公···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商代的记载没有,但有出土的骨尺牙尺,可以想象,统一的度量衡也是存在的。
西周的分封制把周的文化以及制度带到黄河长江流域,随着诸侯势力的壮大以及周王室的削弱,礼崩乐坏之下,各诸侯国的货币固然不一样,度量衡制度也开始有了差异,有些诸侯国像齐国,一国之内也有差异,齐国大夫田氏为了争取民心,采取了“大斗出、小斗进”的做法,这样,齐国的“斗”就有两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很自然地采取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措施。与之前的统一不一样的是,秦政府还做了大规模而有效的宣传,把统一文字度量衡的诏令刻在量器上,刻在衡器上,通告全国,使到统一的标准深入人心,虽然秦的统一只有短短十五年,可是这统一的度量衡标准遗址延续到两汉以后,出土的汉代方斗折算出来的“尺”的长度和“升”的容量与商鞅方升的数据是一致的,可见秦制度量衡的影响之深远。
在古人眼里,“律度量衡”是有一致的有联系的。一定口径的律管发出一定音高(比如黄钟)所需的长度是一定的(九寸),以此为据,黄钟律管的长度九十等分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得出长度计量标准,为了便于人们掌握这个长度标准,古人还找到了一种谷物“秬黍”,它通体浑圆而规整,一黍刚好是一分,十黍就是一寸,现在人们还可以通过实物验证,十黍长度刚好2.3厘米左右,与战国秦汉的一寸吻合,可见这参照物的可靠。黄钟律管的容积为一龠,两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由此得出容积计量标准;黄钟律管所容的“秬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二十四铢而成两者,二十四气之象也。)。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由此而得出重量的计量标准。就这样,“律度量衡”就有机地统一联系起来了。《尚书·虞书》记载“舜···同律度量衡”,就是说,在夏朝之前,人们已经发明了这种联系制度了。
以黄钟为首的十二律管按照一定的要求插在地下,通过“吹灰候气”还可以准确提示十二月份。
所有这些,体现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了解至深至细,天地人合一可不是一句随便说说的空话大话。
这些,地中海沿岸是怎么样的?



商代以前古代测量简史

贾湖骨笛与天文观测的关系

商周秦汉的部分度量衡文物







秦文物中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

度量衡的统一并不是一阵风工程,它还需要长期的系统的检测、校正和监督。看看秦代法律关于度量衡检测校正的规定以及对失误的处罚:

《秦律·工律》关于度量衡器校正的规定:
“县及工室听官为正衡石赢〈羸〉(累)、斗用(桶)、升,毋过岁壶〈壹〉。有工者勿为正。(假)试即正。”
译文:“县和工室由有关官府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应校正一次。本身有校正工匠的,则不必代为校正。这些器物在领用时就要加以校正。”

《秦律·效律》关于度量衡误差的处罚:
“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甬(桶)不正,二升以上,赀一甲;不盈二升到一升,赀一盾。

斗不正,半升以上,赀一甲;不盈半升到少半升,赀一盾。半石不正,八两以上;钧不正,四两以上;斤不正,三朱(铢)以上;半斗不正,少半升以上;参不正,六分升一以上;升不正,廿分升一以上;黄金衡羸(累)不正,半朱(铢)以上,赀各一盾。”

译文:“衡石不准确,误差在十六两以上,罚该官府啬夫一甲;不满十六两而在八两以上,罚一盾。桶不准确,误差在二升以上,罚一甲;不满二升而一升以上,罚一盾。

斗不准确,误差在半升以上,罚一甲;不满半升而在三分之一升以上,罚一盾。半石不准确,误差在八两以上;钧不准确,误差在四两以上,斤不准确,误差在三铢以上;半斗不准确,误差在三分之一以上;参不准确,误差在六分之一升以上;称黄金所用天平法码不准确,误差在半铢以上,均罚一盾。”
古代测量的一个高峰是新莽卡尺。 现存新莽卡尺三把,两把是传世品,藏北京,一把是出土文物,在扬州。清代晚清一些着录如吴大澄《权衡度量实验考》和容庚所编《秦汉金文录》,共收录了五件卡尺拓本,可惜原物在解放前就已流散失传了。
从这些资料看,新莽时期的卡尺已经是很普遍的存在了,而从先秦车马器以及秦代的青铜武器的精度看,青铜卡尺很可能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只是没有出土实物为证而已:





先秦时期,楚国用黄金作为货币,黄金贵重,差之毫厘都是难以接受的损失,在这个社会需求的背景下,楚人以其智慧发明了天平。
天平秤最重要的是部件是砝码,砝码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数值的精准。楚人发明的天平秤,砝码以数枚为一组,采用铢、两、斤递进的衡制,并出现官府监制、颁发的标准环权。
考古人员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的楚墓中发现了大量的天平和砝码。其中,湖南出土最多,仅上世纪50至60年代在长沙、常德、衡阳等地近2000座楚墓中,就有100多座墓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天平和砝码。可见天平在当时使用之广泛。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关于天平的法律。1975年,考古人员在荆州凤凰山168号汉墓中,在一个竹笥中发现了天平衡杆以及铜砝码,特别令人惊喜的是衡杆上有一段墨书文字,其中说:“十取择,轻重衡。及弗用,劾论罚:徭里家,十日正。”文字的大意是说,天平上有十个轻重不等的砝码,供称量时选择使用,如果有人不用这种统一的衡制,就会受到严厉处罚,不论贫富贵贱,一律服徭役十天。
1945年,长沙市郊出土过10枚一套的砝码,其中第九枚上刻有“均益”二字。最小的一枚,重0.69克,而从第一枚到第十枚,每枚间的重量都是以倍数增长的。其中刻“均益”的第九枚重124.4克,第十枚重251.3克。
用这样的一套天平砝码,可以称量轻到1铢,重到2镒的物品。用这种天平砝码,轻可以区分1铢到2铢之别,重可以称量现已出土的绝大部分金银币。可见当时楚国衡器的制造技术已达到了相当精密的程度。
在楚人发明的天平衡杆上,专家注意到,从提钮到两端的秤盘丝线系点距离相等,以力平衡原理来看,就是“等臂”。所以,专家又将其称为“等臂天平”。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使用的分析天平、台式天平都是利用力的平衡原理制作的。所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玉堂先生认为:“追根溯源,应肇始于楚人的发明创造。”
楚国使用天平,有现实需要,有专项法律,有众多的天平砝码出土,还出土了铸造砝码的陶范。而天平达到的质量也足以让人放心使用。
东方有的好东西,西方肯定也有,而且“更早”。“历史学家在古埃及壁画和古巴比伦的石刻上,发现了天平的图案;在古希腊荷马史诗里,也找到了有关天平的记载。”

不知他们有什么东西要天平这么精准的一起去称?(资料说古埃及(指波斯征服前)并未形成真正的货币体系,靠的是以物换物;古巴比伦也是没有货币的,更不用说黄金货币了)他们的天平文物在哪里?砝码出土了多少?

资料说,“古埃及人”除了法老,死后都要接受天平的“审判”,死者的心脏(法老的除外)被放在天平上,与代表公正、真理的玛特女神的羽毛作对比。接着阿努比斯调整天平的铅垂,智慧之神图特记录下裁决的结果。

如果天平两边平衡,就证明死者是清白的,他就可以进入来世,得到永生。否则,守在一
旁的、有着鳄鱼头,狮子、河马身体的恶魔阿米特,将会把死者连同他的心脏一起吃掉,使其“第二次死亡”。
在古埃及,“天平”审判是评判死者能否进入来世的重要依据。只有通过天平审判的人才能够进入来世,如果未能通过天平审判,就无法复活了。
这样一个在现实世界没用死后才用得到的所谓“天平”,真的在埃及出现过吗?

6.11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洪范》八政,三曰祀,祭祀是古代政权的头等大事,祭祀在中国的历史很久远,红山文化的方圆祭坛就是古代拜祭天地的遗迹,5300多年前,但它肯定不是最早的,因为这已经是很成熟很规范的了。红山文化的国家级祭祀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末,北京的天坛地坛,跟红山,文化的方圆祭坛也是一脉相承的。

古人敬天地,祭祀的时候是很虔诚的。体现在物质上就是祭品的丰富,有个词叫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是为"太牢"。甚至还有丰富的祭品埋在地下。考古发现的就有河南新郑的郑国祭祀坑,出大量青铜器,陕西凤翔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只是发掘一小部分,已有丰富收获,有车马坑出土。
河南新郑春秋初期郑国祭祀坑遗址

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

还有盟誓,也是把约书誓言写在玉片上,埋于地下,取信神鬼。山西侯马盟誓遗址,共发现坎(埋牲的土坑)400余个,坎的底部一般都瘗埋有牺牲,大坎埋牛、马、羊,小坎埋羊或盟书。


古代的一项顶级祭祀就是泰山封禅。司马迁在《封禅书》说:“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封禅是这样的:“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简言之就是在泰山祭拜天地。
据司马迁考证,先后有十二位远古帝王进行了泰山封禅,分别是: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氏、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期间在泰山封禅。李斯写下鼎鼎有名的《泰山刻石》,由此拉开了泰山石刻的序幕,后人仰慕追随,留下无数石刻,为泰山这座文化名山增添许多光彩。汉武帝也去泰山封禅,太史令司马谈因为未能随行而郁闷致死(可知封禅是多么重要的国家仪典),他儿子司马迁后来写了《封禅书》,东汉班固在此基础上写了《郊祀志》,对中国古代的祭祀作了系统的总结。
泰山封禅是一个帝王的最高荣誉,可并不是随便一个君王都能去泰山封禅,春秋霸主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管仲还是认为未能封禅。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帝制历史上,有近500名皇帝,去泰山封禅的皇帝只有6位: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可见封禅的地位之高之难。
三古四古那么多神灵,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多王去祭拜,他们的祭祀遗迹都有哪些?

6.12
无论多强大的国家,都会有一定的领土范围,受制当时的于交通经济军事力量等原因,对领土的控制力都有一个上限,限度以外的地方,就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政策,保持国内、及周边的稳定。
下边一些战国至魏晋唐时期的一些印信和图画,反映了古代中国国内及周边、外交关系的一些真实情况。
三古四古大多横跨三大洲,他们类似的东西在哪里?

南朝梁元帝萧绎职贡图局部

唐阎立本《职贡图》

唐章怀太子墓客使图

唐朝日本和尚在华的通关文书





yletpkki2022-08-06 20:08:31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这就是文明、传承: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八千年前的独木梯:


独木梯至今西南山区一些地方还在使用


在甲骨文中有一个字跟独木梯是很像的,不过释读为“阜”字。
左下箭头指处:

甲骨左边数起第五行最下面一个字太形象了。一个人头朝下的从独木梯上掉下,就是“坠”字。


-----------------------------
@自由鹰R: 阝旁在左就是阜子演化。 阝在右是邑字的演化 。阜字象形字 上象絫高。下象可拾級而上!这个独木梯的发现 印证了 阜字的原意!根据形象又演化出 凸起 土山 的意思 根据本意和读音 又演化出 辅 扶 的意思
附 陡 降 陞 阶 除 .....都和梯子有关
-----------------------------
@蜀中狂人 2018-05-06 19:56:35
我也认可这个!
隘是左耳,为阻即由下向上;郑是右耳,为垂即由上向下。二者其实都是高但方向不一样。因阜就是高,但上下功用有区别。
大家看中国地理就知道西方高,东方低。且左东而右西,故同样的一个高象,方位不同代表的意思也略有差别。比如隘者,必是人在高地之下感其阻挡,而郑则居西高而临东下,所以郑州就是守河洛山口的地方。当然右耳在繁体字中一般是记作邑的,右耳是简化。
yletpkki2022-08-07 08:19:2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7】马车
车最重要的部件是车轮,轮子的发明至少可追溯到在九千年前的贾湖文化;车的发明者古籍记载是黄帝(黄帝复姓轩辕氏,恰好都有车字旁),还有伏羲氏、少昊、尧、奚仲、吉光、相土、王亥等,这一方面反映了车是我国的独立发明,古人对此是确信不疑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车的不断改进的变化过程。
考古发现了龙山文化车辙,夏代的车辙疑似车字刻文,商代车马坑和车辙以及众多精美青铜车马器,甲骨文中的车字与商代马车极为神似。夏代车辙一米多,商代车辙两米多,这反映古人造车技术发展的过程。
关于马车的部位配件,汉语有一套完整的专用称呼,没有一个是外来词;车字旁的汉字超过六百个,反映了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密切关系。
这些,地中海沿岸的所谓马车发明地都有哪些?



商代“轮”斝全角拓,右边是铭文,作车轮形状:

2015年,考古人员在河南周口淮阳县平粮台遗址发现国内年代最早车辙痕迹,车辙宽0.1-0.15米,深0-0.12米,最明显的一条长3.3米。其中一组平行车辙间距0.8米,初步判断为“双轮车”车辙印迹。经碳十四测年,其绝对年代不晚于距今4200年,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车辙痕迹,与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二里头二期车辙相比,将我国“车”的起源至少提前了400年。
龙山文化时期道路与车辙

看看汉武帝时期的车辙


7.1
中国古代的马车,除了有众多的车马坑遗址,有最精美的两辆秦青铜马车整车出土,还有众多的青铜马车构件、饰件出土流传于世(马车配件还有战斗专用系列,比如曾侯乙车軎),有专门调动马车的令符(马车是古代重要武器装备)---出土于南越王墓的错金铜虎节,还有马车通行证--鄂君启节,与马车一起出土的有指挥作战的铜铙,战鼓鼓座,秦始皇马车上还有青铜弩,青铜箭,青铜盾牌,当然,还有马车作战最好用的兵器青铜戈,战国青铜器上,还有马车作战马车狩猎的画面。
请问,在其他地方有吗?




顺便对比一下错金铜虎节还有战国虎钮錞于(都是出土于八十年代)和印度所藏“莫卧儿时期匕首”的老虎纹饰

一件标注马车专用的兵器: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1虢国太子墓出土的“太子车斧”铜斧,斧上有四字铭文“太子车斧”说明是配合在战车上使用的,斧上有小环,可能会装羽毛丝带之类装饰,估计是仪仗器。


古代马车是重要的军民两用的器具,所以,除了有专门调动马车的虎节,还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战国齐国铜鼻钮“大车之鉩”鉨,反映了这一个情况:
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此为战国时期齐国制造或管理大车的机构中的官鉨。
“古埃及”一次战斗据说有数千辆马车,它的管理机构叫什么?

车马的禁忌---“军中不得驱驰”
车马在古代战争中作用巨大,备受尊崇,可是,它们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军中不得驱驰”,因为车马的威力实在是太大,需要预防不测,如果万一被奸人利用车马在军中作乱,杀伤力也会很大,甚至威胁主帅安危。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春秋时期司马穰苴的,一个是汉代周亚夫的:
(1)《司马穰苴列传》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

(2)《绛侯周勃世家》
上(汉文帝)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先秦时期马车是战斗指挥中心,这在春秋时期的《国语》中有记载:

《国语·卷十一·晋语五》

靡笄之役,郄献子伤,曰:「余病喙。」张侯御,曰:「三军之心,在此车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车无退表,鼓无退声,军事集焉。吾子忍之,不可以言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病未若死,祗以解志。」乃左并辔,右援枹而鼓之,马逸不能止,三军从之。齐师大败,逐之,三周华不注之山。

马车曾是当年的指挥中心,出土文物也可以佐证,战国马车鼓座以及铜铙:


十八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用鼓声作为进攻的信号

亚历山大的时候,没有发现
yletpkki2022-08-07 09:22:0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7.2
马车由于其制作的成本技术要求很高,很早就成为等级地位的标志,也是当时高新技术的集中所在。
殷墟商代遗址上出土的青铜马车器一般镶嵌绿松石,兽首为龙为虎,级别规格很高;古籍记载,(周)天子驾六,洛阳的东周车马坑证明史籍无误;战国中山王厝马车的后栏放置4件铜铙,西汉废帝海昏侯的马车上分别配有实用青铜錞于、青铜铙和建鼓,可见马车还是战斗时的指挥中心;战国秦汉时期的车马配件,很多饰以错金银器,这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也是最华贵的配置两千多年后依然熠熠生辉;
迄今最早最美的青铜合页,就是用来安装马车车厢的后门用的;秦陵铜车马上面有不少金银扁管制成的络带,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0.8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环环相连,2000余年前的作品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表链毫不逊色。



马车上的承弓器

洛庄汉墓出土 纯金当卢

7.3
古代中国的轮技术部分应用
古人对轮子技术的应用可谓出神入化,十分广泛:
九千年前,贾湖文化就有了纺轮
八千年前,跨湖桥文化有了砂轮,开始了转盘制陶
夏朝的时候,有了车,同系列有二轮四轮马车,手推车
战国有带轮云梯
战国时期有了青铜磨,更早的石磨传说在伏羲女娲时期已经出现了
东周有棘轮,秦代有轴承
秦修驰道,留下巨大碌碡,与之相类似的系列还有石碾子,茶碾子药碾子
春秋时期已经有了滑轮组应用
农业生产方面,有翻车,水车,风柜,辘轴,有水碓,水磨,等等
木工里的牵钻三簧钻,墨斗
轮子技术的应用甚至文学作品里也有体现,比如封神榜哪咤脚下踩的风火轮

中国以外,有那个地方有这么多的轮技术应用?号称是马车发源地的两河流域,轮技术应用有这么多这么广泛这么深入吗?


周秦汉时期的这些齿轮也是轮子的应用,更表明了古人机械制作所到达的高度与精度

总有人说中国古代没有四轮马车。看看这些先秦的四轮青铜器,再看看汉代画像石上的四轮马车,明代绘画中的四轮马车


7.4
马车既是作战重要武器,也是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时也是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马车出行就是贵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还有英国王室马车仪仗可作参考),战国到汉代的文物中留下了众多马车出行的画面,让人们可以了解当年贵族生活的一些细节。三古四古的贵族为何不喜欢马车出行呢?

上图是秦始皇陵壁画,是唯一的驷马出行图,下图是河北安平东汉壁画墓《车马出行图》,车马人众虽多,却只有一匹马拉的车,可以想见秦始皇出行时队伍有多大:


甘肃雷台出土 东汉青铜车马出行图

7.5
车马出行要有路,有路就有桥,马车过桥的画面是很威风的,汉代画像砖石中有很多车马过桥的经典场面,甚至一些战争的场景也在桥上展开。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古人的造桥技术的一些细节。2015年人们还发现了汉代长安渭河桥遗址。
埃及尼罗河三角洲沟壑纵横,为什么没有桥的画面呢?


汉代长安渭河桥遗址

渭河桥遗址出土汉代石刻朱雀

7.6
战国《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东汉·应劭《汉官仪》:天子法驾,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龙,以御天下也。有五色安车,有五色立车,各一,皆驾四马。
《后汉书舆服志》:乘舆、金根、安车、立车,轮皆朱班重牙,贰毂两辖,金薄缪龙,为舆倚较,文虎伏轼,龙首衔轭,左右吉阳筩,鸾雀立衡,肤文画辀,羽盖华蚤,建大旗,十有二斿,画日月升龙,驾六马,象镳镂锡,金鍐方釳,插翟尾,朱兼樊缨,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左纛以牦牛尾为之,在左騑马轭上,大如斗,是为德车。五时车,安、立亦皆如之,各如方色,马亦如之。白马者,朱其髦尾为朱鬣云。所御驾六,馀皆驾四,后从为副车。
太皇太后、皇太后法驾,皆御金根,加交络帐裳。非法驾,则乘紫罽軿车。左右騑,驾三马。
长公主赤罽軿车。大贵人、贵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画軿车。大贵人加节画辀。皆右騑而已。
皇太子、皇子皆安车,朱班轮,青盖,金华蚤,黑<木虡>文,画轓文辀,金涂五末。
皇子为王,锡以乘之,故曰王青盖车。皇孙则绿车以从。皆左右騑,驾三。
公、列侯安车,朱班轮,倚鹿较,伏熊轼,皂缯盖,黑轓,右輫。
景帝中元五年,始诏六百石以上施车轓,得铜五末,轭有吉阳筩。
中二千石以上右騑,三百石以上皂布盖,千石以上皂缯覆盖,二百石以下白布盖,皆有四维杠衣。贾人不得乘马车。除吏赤画杠,其余皆青云。
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会朝若蚕,各乘其夫之安车,右騑,加
交络帷裳,皆皂。非公会,不得乘朝车,得乘漆布辎軿车,铜五末。
乘舆大驾,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军参乘。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乘万骑。
······
看看汉代马车的级别与型号,这里主要看拉车的马匹数量:
7.7
神袛之车
除了人乘坐的马车牛车,汉画像石还有很多神灵的御车,不再是马,天上的是龙,虎,鹿,鸟,水里的是鱼,有的干脆就是腾云而去,古人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显示得淋漓尽致。
这些,估计是世界唯一的了:

7.8
一组商周时期的车軎,车軎很重要,某种意义上没有车軎辖住车轮也就没有马车,所以,曾侯乙墓以78对车軎代表78辆马车作为陪葬。从这些精美的车軎身上我们可以知道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也可以知道古人数学几何素养的深厚:
商周秦汉部分出土车马器御手俑组合图

7.9
世界各国车马坑出土情况

前苏联俄罗斯:
(1)俄罗斯乌拉尔山南部的辛达雪塔发现有5座车马坑墓,其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之间。
(2)前苏联谢万湖墓葬中出土的双轮马车的年代为公元前1900年。
(3)前苏联的亚美尼亚的拉夏辛发现15辆车子,年代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

中国出土部分车马坑:

(1)殷墟车马坑6座
(2)2018年安钢基建范围内安阳殷墟保护范围西侧边缘,共发掘商代大墓3座及10座车马坑
(3)殷墟西北岗1136号车马坑
(4)河南殷墟大司空东地商代晚期3座车马坑
(5)河南禹州大吕商代墓地车马坑
(6)山东益都苏埠屯“亚丑”国墓地,车马坑1座。
西周
(7)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酒务头墓地商代晚期墓葬12座、车马坑6座
(8)山西省长子县西周墓地, 4座大型墓葬、1座车马坑
(9)湖北京山苏家垄西周晚期遗址,共发掘墓葬101座,车马坑2座
(10)北京房山琉璃河董家林村,西周30多座车马坑
(11)河南省浚县辛村西周墓葬,其中八座大型的公侯墓,六座中型的公族和侍从墓,14座车马坑,
(12)陕西茹家庄三号西周车马坑,丰镐遗址西周车马坑
(13)陕西扶风姚家西周墓车马坑
(14)陕西周原遗址凤雏基址南边车马坑
(15)陕西咸阳泾阳西周陪葬墓车马坑
(16)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马坑、车马坑
(17)陕西韩城市昝村镇梁带村遗址,共发现两周时期车马坑64座
东周
(18)陕西澄城县春秋车马坑2座
(19)山西临汾市曲沃县曲村镇赵村,西周晋侯墓地车马坑10座,最大一座48辆
(20)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的发掘过程中,陆续发现了1298座同时期墓葬,以及35座车马坑
(21)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墓葬1283座、车马坑8座
(22)陕西省宜川县虫坪塬春秋遗址车马坑
(23)山西太原金胜村春秋赵卿墓车马坑
(24)山东纪王崮春秋墓车马坑
(25)河南潢川县付店镇余楼春秋车马坑
(26)河南淅川县丹江口水库西岸春秋时期楚国墓葬25座、车马坑5座
(27)山东淄河东岸,发现了一处春秋时代的大型殉车马坑,其规模之大、配套之齐全、马饰之精美、保存之完好、为当代之冠
(28)洛阳天子驾六遗址,洛阳城区的心脏地2002年发现18座马车坑,洛阳总数29座
(29)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郑公大墓三号车马坑,车辆48辆以上
(30)荆州市熊家冢楚王墓车马阵,规模十分宏大
(31)河南淮阳马鞍冢楚墓车马坑
(32)河北战国中山王墓车马坑4座
(33)河北省行唐县故郡遗址,发现了河北省有史以来形制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战国车马坑
(34)宝鸡市陈仓战国时期遗址发现了8座车马坑。
(35)甘肃礼县秦西垂陵园2座车马坑
(36)甘肃省石家墓群东周时期车马坑3座

(37)秦皇陵车马坑


(38)海昏侯墓车马坑
(39)江苏大云山汉墓,一共发现主墓葬3座、陪葬墓13处、车马坑2处
(40)山东济南洛庄汉墓车马坑

中国以外的车马坑,年代很早,起码相当于商朝甚至夏朝,可是突然而来突然而去,没有前序后续,像罗塞塔碑汉谟拉比法典一样。中国则不一样,绵延不绝传承有序,从商代开始之后,两周秦汉都有,时间跨越1500多年。还有就是,地中海沿岸三古四古,没有发现车马坑。

yletpkki2022-08-07 09:43:3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7.10
中外马车对比
中国古代马车:
(1)有关于马车制造的传说,
(2)有顶级的青铜马车整车出土
(3)有众多的商周秦汉时期马车残骸遗址
(4)有众多马车零部件、高档车马器出土
(5)有一套马车部件专用古名词
(6)有很多车马出行图,马车作战图,马车狩猎图
(7)有轮式玩具、用具
(8)有马车的象形字,有很多以车字作偏旁的文字,有用马车部件名称为名字的,如黄帝姓轩辕氏,青铜鼎有“小臣軎”铭文,噩侯旅罍噩侯旅卣
(9)马车驾驶成为先秦贵族必修课,御术成为“六艺”之一
(10)与马车相关的成语故事,如“南辕北辙”,“前车之鉴”,“重蹈覆辙”;还有一些源自古代马车的日常用语,如“节约”,“管辖”,
(11)有关于马车的政治、法律规定,如秦始皇的车同轨,汉代商人不得坐马车,能坐车的也有等级规定,《后汉书·舆服志》:“天子驾六,诸侯乘四,王公驾三 ,大夫坐二,庶人(小官员)坐一”。
(12)有专用的马车作战兵器:青铜戈
(13)先秦典籍中有关不少于马车制造的记载,有以马车配件制造为例子展开论述道理,比如庄子,荀子,老子,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以制作车轮为例讲道理。
(14)还有以马车为平台的杂技
(15)有众多时代的高科技
(16) 车字旁的字一共156个,哪种文字有这么多?
(17)商代就有关于马车买卖的记录
车 轧 军 轨 軏 轩 轪 轫 軓 軕 軎 軐
轭 软 軙 軚 軣 軖 軠 軞 軜 軝 軡 軗
軘 転 軱 轱 轲 轵 轴 轷 轸 轶 轺 軪
軷 軰 軧 軩 軶 軬 軵 軥 軦 軨 軳 軯
軽 軮 軴 輀 輂 軿 輋 较 轼 载 轾 辁
辀 辂 輁 輄 輆 軭 輌 辄 辅 轻 挽 輐
輑 輎 輏 輍 輗 輫 輣 輚 辉 辇 輙 辆
辊 辋 辈 轮 輨 辍 辎 輠 輡 輘 辌 輧
輢 輖 輴 輹 輮 輶 輷 辏 辐 软 辑 辒
輲 输 輵 輱 輤 輰 輺 舆 毂 辕 辗 辖
輽 轋 轁 辒 轃 轇 轊 转 辘 轈 轌 轒
轕 轿 辙 辚 轐 轓 轑 轏 轘 轖 轚 轗
轙 轝 轰 轜 轞 轛 辔 轹 轠 轳 轣 轥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组卣尊爵的组合,铭文写着“买车”, 还有一件在瑞士的Rietburg美术馆。这组器物传出土于安阳殷墟。

7.11
有人说中国的马是引进的,不是驯马的原产地。可是看看下面这些与马相关的资料,世界上有那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与中国相比?中华民族是不是最早驯马主人,难道还不清楚吗?

中国汉字中马字旁的字有六十多个,可见中华民族对马很熟识了解很深,世界上有哪种文字有这么多与马有关的的单词?
驭、驮、 驲、驰、驯、驱、驴、驵、驶、驷、骂、驸、驹、驺、驼、驻、骀、驽、驾、骁、骃、骄、骅、骆、驳、骇、骈、骊、骋、验、骍、骏、骎、骐、骑、骒、骓、骕、骖、骗、骚、骙、骛、骜、骅、骝、蓦、驺、骞、骟、驱、骠、骡、骢、骖、骁、骄、驿、验、骤、骥、驴、骦、骧、骊、駓 駬、骣、骢
从商代开始,历代都有精美的马文物

中国是马的驯养发源地,对马的喜欢随处可见,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下面这个属于南方地区的马类文物,西周马纹方座簋就是一例:

西周马纹方座簋,1982年桃江灰山岗连河冲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通高30.6、座长20厘米 1982 年桃江灰山岗连河冲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酒器。敞口,鼓腹下收,腹下有长方形座,座内有悬铃舌之纽,铃舌已失。肩部饰四匹昂首伏卧的小马,小马间饰卷曲的双身龙纹,腹部饰卷眉凸眼的大兽面,兽面间有垂长冠、长尾的凤鸟四只。器座较长两边铸立马,每两匹一组,头向相背,昂首竖耳,头较小,颈较长,身较短,蹄较粗,长尾下垂,尾毛根根可辨,座身两长边浮雕马身,马高马长均为16厘米。器座较短两边饰兽面纹。此簋的器形和座上的兽面纹,都可以在中原地区找到相同或相近的器形和纹饰,应当是受到了周文化的影响,但器身所饰卧马和器座的立马,在其他地方少见。还有铸造工艺上,马纹簋的胎壁较薄,器身凸出的马纹和兽面,器内也随着内凹,而同样的铸造工艺,在湖南地区商代青铜器上早已出现,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点。




古代有众多的相马名家,比如伯乐九方皋,战国时期就有了相马经,有两千年前西汉的相马经原本出土,一千多年的唐代已经流行马球运动,有训练有素的舞马,著名的舞马衔杯银壶,形象地说明了唐代时期人们驯马达到的高水平:



中国养马爱马,除了马车马塑像之外,还有烙马印,马针灸,铜马刷,等等不起眼的但很实用的技术器材
汉代,甘肃武威磨嘴子出土,可以梳理马毛,清除泥垢和寄生虫,还可以起到按摩作用


战国“日庚都萃车马”铜印
战国时期燕国烙马印,朱文巨玺,边长超过7厘米,为战国玺中最大者,是战国时官方专为烙马而制的玺印。铁质,四边有铜墙。几何形状很大--为7X7厘米 ,印钮上部有方孔可纳木柄,为烙马方便而设。光绪十八年出土潍县。王文敏以百五十金得之。据考“日庚都”为燕国都邑名,“萃车”既副车,印文“日更都萃车马”是指日庚都官署副车所用的马。

策马飞奔是用来形容骑马快跑的,策是马鞭的意思。商代已经有不少青铜策,联系到最早的青铜马陕西甘泉出土的商代圆雕铜马已经有马鞍遗迹,我们可以认为,商代已经骑乘马匹了,并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山西省灵石旌介商晚期墓葬M1出土的兽面纹青铜策
有人统计过这样的青铜策和策饰已知有几十件,在像殷墟,滕州前掌大等商晚期重要遗址墓葬车马坑都有发现,灵石这件装饰精美,管首管尾都饰饕餮兽面,执的部分有直纹防滑,顶部设计了突出和圆孔用来固定装饰的穗。
这也是驯养马匹利用马匹很早的证据。


7.12
中国夏代有了马车,最迟在秦朝就有了独轮车了。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认为欧洲的独轮车是中国引进的,有人认为时间是在明末清初。为什么地中海沿岸古代那么多四轮马车两轮马车,就是发明不了独轮车呢?
欧洲出土部分马车


经西方考古认可的一组轮式文物,感觉风格以抽象派为主,古希腊那个黄金吊坠,有了翅膀的神还是要坐马车,由此可知西方对车对轮的执念有多深:

卡迭石之战,仅“古埃及“一方就有三千五百两马车参战,赫梯与之势均力敌,估计也差不多。中国古代记载没有这么大规模马车作战的战役,但是,我们有很多很大型的车马坑出土,像下面这个车马坑,是郑国的,郑国在诸侯国之中国力中等,但它的国君已经有如此规模的车马坑,那么,比郑国“厉害很多”的“古埃及”“赫梯”帝国,又有哪些车马坑呢?

郑国三号车马坑,是继......


-----------------------------

网友@苍龙角: 2020-05-26 11:39:19 评论说

看着战车车轮密密匝匝的辐条数量,这才是真实的能用于作战的战车。“古埃及”就出土一台金灿灿的小车,那么寥寥几根辐条如何支撑剧震,没等接战轮子就得先掉下来。真伪高下立现。


公元前五世纪古代波斯帝国时期的金饰品马车

阿富汗国内出土5—6世纪用狮为畜力拉车的自然女神西布莉形像金器

欣赏一件车马器 西汉 错金银铜车伞铤 河北定州三盘山汉墓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这里的飞马翼马,还有翼兔,不知会不会被认为是西来的东西;射虎的骑手左脚交代的不清楚,不然就可以看看有没有马镫了。在繁多的动物造型里,还隐藏着一套健身功法,这就是真文明的魅力。

这是一件位列我国195件禁止出境文物名单的重要文物。


伞铤是马车上用来支起伞的用具,此件伞铤表面以金银错出各种人物鸟兽及云山花木等场景,缀镶菱形绿松石和圆形红玛瑙,其上一共有125个人物和动物形象,由上自下分成四组场景。

第一组场景中,有一只飞龙,一只驮着三个人的大象,空中飞翔着飞马,除此之外还有仙鹤、兔子、熊、乌龟、鹿、羽人等形象。

第二组场景中,主要纹饰是骑马射虎,除此之外还有猴子、熊、狼、山羊、狗、老鹰、猫头鹰、牛等动物形象。

第三组场景中,有一个骑着骆驼的人,有熊、鹤、牛以及好几只混合了多种动物特征的神兽形象。

第四组场景中,主要形象是一只展翅的凤鸟,围绕凤鸟的又诸多的鸟类,野猪,熊,虎,牛等形象。

在不大的伞铤上设置了这么多形象,且各个生动异常,再借由复杂的金银错工艺表现出来,真是难得的珍品极品。
“熊径鸟伸”是古代《五禽戏》中的功法之一,这伞铤上的熊的姿态有人认为可能就是“熊径”健身法

yletpkki2022-08-07 10:08:5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青铜之冠---秦兵马俑铜马车的秘密
(2013-08-05 09:38:44)转载▼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八大奇观”之一。世界考古学家们预测,至少在未来一百年内世界上还没有解开“秦始皇陵”之谜的技术。而它的墓穴一旦能够打开,它的价值将远远超过古埃及的金字塔。它将成为人类最伟大的智慧的活化石。1980年12月青铜马车的发现,使专家们在修复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堪称世界第一的奇迹。而无论是兵马俑里的陶俑还是青铜马车,它们都仅仅只是秦始皇皇陵的冰山一角。秦始皇究竟还留下了多少令世界匪夷所思的奇迹呢?




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征着秦始皇銮驾的一部分。是按秦始皇御用车队中属车二分之一的比例缩小制成的,车盖以及车舆内外彩绘着精美的纹样;两乘铜车马上的金银饰品重达14公斤,显示了铜车马高贵的等级。



这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尤其是顶棚盖为2.13平方米的二号车,在出土时已经碎成了199片,专家在修复过程中发现这个龟背形顶棚为一次性铸造而成。最薄的地方为1毫米,最厚的地方也不过为4毫米。这种一次性铜液浇灌技术在设备先进的今天仍然是最先进的技术。而要模仿出秦人在2000多年前制作出来的大小、厚薄完全一样的大型弧形青铜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秦人是怎么做到的?!



这组铜车马按出土时的前后顺序编为一号车和二号车。一号车古称立车又名高车或戎车;二号车古称安车,又名辒辌。这两乘车均为单辕、双轮、四马系驾,各有铜御官俑1件。中间两匹马称为服马,主要用来驾辕;旁边两匹马协助服马拉车,称为骖马。为了使四匹马各处其位,齐力拉车,铜车马上还装有防止骖马内靠及外逸的专用部件——胁驱和缰绳,胁驱的作用就是防止骖马内靠;为了防止骖马外逸,在骖马的颈上还套有一根缰绳,缰绳的另一端系在衡、轭的交接处,防止骖马过分远离。通过这些装置,骖马与服马始终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太远,也不会太近,可以始终并驾齐驱。







两车均通体彩绘,方舆圆盖,象征天圆地方;车辐30根,象征一个月的30天(秦代每个月都为30天,没有大小之分。)。车辕弯曲上翘,两位御官俑身穿长襦,头戴鹖冠,腰际佩剑,两眼平视前方,全神贯注。从其装束来看御者的地位属于秦代相当高的级别。







一号车通长2.25米,通高1.52米,总重量为1061公斤,由3064个零部件组成,车上装备齐全,驽机﹑剑﹑盾牌应有尽有。车舆较短,呈横长方形,车体较小,全长2.57米,一柄独杆圆盖的伞拔起了车的高度,从地面至伞顶高1.68米。车上的一个铜盾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形状最为完整的一件,形似兽面,四周彩绘着几何纹,中间绘变形龙纹,鲜艳夺目。从一号车的装置来看,应该是二号车的开道车。







一号车上的这把伞可以随着车身与太阳的转动而自由转动180度。当中午两点成一线时,伞回到直立的原位。这把看似笨重的大伞伞柄上装有双环插销,同时拉起插销能使伞柄脱离或固定在它的直杆上,便于车主人离开车时能灵活轻巧地从车上取下来继续为车主人遮风挡雨。当主人休息时,伞柄底端的两端式折叠扣能将伞成45度角牢牢地插在泥土里。这把伞不仅有遮风挡雨的作用,柄中间还装置有短剑,可以使主人作为保护自己的兵器或盾牌使用。专家们利用现代的弹簧技术也未能将这些细节完整地复制出来。







一号马车的车轴上还装置有这样的一块青铜片作为飞铃。当马车行走时,它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本张图片来自网络:一号车上的鎏金银伞杠,总重量为31公斤。)

谁曾想到这把看似简单的伞柄创造了四个世界奇迹:

一、历史上最早的暗锁装置

二、最早的沙滩式遮阳伞

三、第一把子母加双销钉扣

四、世界上最早的齿轮装置




为了显示皇家的气派与华贵,每辆马车均有7公斤左右的黄金白银饰品。马的笼头是由82节小金管和78节小银管连接起来,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0.8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环环相连。其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的表链毫不逊色。马脖子上的项圈由42根金管和42根银管以焊接的方式制作而成。






众所周知,金跟银的熔点是完全不一样的。秦人是怎么做到将它们焊接在一起的呢?今天的考古专家用24倍放大镜仔细观察,才看到金跟银的焊接点仅仅为头发丝粗细。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以及马头上象征皇家标志的纛,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而成。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依然未能发现铜丝表面有锻打痕迹。它们粗细均匀,表明很可能是用拔丝法制成。






马头上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0.5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总之,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二号车通长3.17米,高1.06米,总重量为1241公斤。由3462个零部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重3公斤多,;银铸件983件,重4公斤多。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车舆接近正方形,它宽78厘米,进深88厘米,其宽度仅比一号车长4厘米,可进深较之一号车长40厘米。二号车舆上罩着一块类似于龟盖状的篷盖。大篷盖不仅将车舆全部罩了起来,甚至连车舆前边的“驾驶室”也遮盖起来,形成封闭式的车舆。





安车车舆分前后两部分。前室较小,供御者乘坐,后室较大,供车主人乘坐。后室的四周用墙板封闭,上面罩一个蓬盖。前面及两侧开窗,后面设门。主人乘坐马车时由后门进入。车的两边的车窗采用的是我们今天的推拉技术铸造而成(出土时,车窗仍然能推拉自如),窗户上有许多微小的细孔,使车窗门开之则温,闭之则凉,既可以起到保温、通风的作用,又可以使车内的主人看到窗外的景致,同时也方便车主向“驾驶员”传递命令。它是我国最早的“空调”车。


乘坐这辆马车时,车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车舆内曝有彩绘精美的软垫。考古专家曾在车舆底部发现一块方形大铜板,其大小几乎与舆论舆论底尺寸相当,铜板表面彩绘着各种鲜艳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个3厘米高的铜支钉支撑。这块彩绘大铜板无疑就是古车上的“文茵”,类似于一种软垫制品。如果车中铺设双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稳而舒适,其功能无异于现代的“软卧车”。专家们从车上绘制的变型的凤凰图案和驾驭者的地位,以及配有开道的马车分析,这辆车应为供秦始皇妃嫔乘坐的马车。专家还发现车身上的彩绘图案起到了防锈作用。专家们在一些脱落的彩绘底部发现了10到15微米的防锈的铬盐氧化层。而同等的防锈技术两千多年后30年代的德国和50年代的美国才发明出来,并申请了专利。



2000多年前的秦人在铜马车上采用了世界上最早的防锈技术、拔丝工艺;焊接工艺;镶嵌工艺;浇灌成型工艺;铸锻结合的工艺;空心铸造工艺;活页连接工艺;子母扣连接工艺;子母扣加销钉连接工艺和纽环连接工艺等。而这些工艺在秦都咸阳遗址也曾出土过多件,说明秦代的青铜器加工工艺已经较为普遍地用于现实生活。

(注:以上部分图解文字是根据各种版本的解说重新整理改编而成。)
yletpkki2022-08-07 12:34:23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有马车形象的青铜器

战国宴乐狩猎攻战纹壶



战国采桑宴乐狩猎攻战纹方壶




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错金图像纹铜舟
一侧的环耳有残, 部分镶嵌的金丝也有剥落,但这是已知唯一的一件采用错金方式表达场景的先秦铜器,场景包括了宴乐,车猎和采桑





欧洲私人藏品战国时期剔地图像纹壶。
yletpkki2022-08-07 12:35:3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8】科技民族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科技发源之地,发达之地,人类革命性的用火技术,180多万年前开始于中国,用火加工制造生活用品--陶器,至少在两万年前就开始了。中华民族神州大地上,利用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无数的科学技术,千百年来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在近代的最低谷的时期,也是靠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信念与技术,在导师的英明领导之下,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最终使中华民族浴火重生。
我们以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为例,看看九千年前的先人都拥有了哪些技术?
(1)有了农业,种植水稻,贾湖农业生产工具十分齐全,砍伐、翻土松土、播种、中耕、薅草、收割应有尽有。发现了粮食加工用具近200件,有石杵、石磨盘两种,都是脱粒工具。
(2)有了纺织业,开始养蚕,在墓葬中发现蚕丝蛋白残留物,出土了一大批纺织工具,如纺轮、骨针、缠线板等
(3)有了家畜驯养,主要是狗和猪(猪下颌骨均存在齿列扭曲现象,这是家猪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尚未在野猪颌骨上发现同类情况)的驯养,可能驯养的家畜还有黄牛、水牛和羊。猪的驯养反过来证明贾湖农业发达,有足够饲料。
(4)已经会酿酒 。通过对出土陶器上的附着物进行研究证明9000年前贾湖人已经掌握了酒的酿造方法。
(5)贾湖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七声音阶,也是世界最早
(6)贾湖骨笛的精准音阶表明已经有了精确的测量技术
(7)有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的加工,做工精良,有了钻孔技术。贾湖的绿松石饰品,最小的颗粒仅3毫米,中间都有钻孔,而骨器上最细的钻孔,仅0.7毫米。工具包括石凿、石斧、石锛、砺石、钻、敲砸器、刮削器等,种类多,富于变化,打磨光亮,刃锋锐利。
(8)渔猎工具也是丰富多彩的,共发现四五百件,有骨镞、骨镖、石矛、骨矛、石球、陶弹丸等。镞身多有对称的双翼,有的还有血槽,这种设计是很高明的,双翼可使骨镞飞行稳定,更好控制准度,以命中目标。而射中动物后,血槽能加速其失血,更易杀伤、捕获猎物。
陶弹丸石弹丸跟有翼骨簇的出现,表明空气动力学已经在贾湖开始了。
(9)开始发明文字,在贾湖遗址出土的遗物中,共发现十多例契刻符号,分别刻在甲、骨上,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贾湖刻符与五千多年后的殷商甲骨是一脉传承的。
(10)世界上最早的渔业人工养殖地。日本鱼类研究专家中岛经夫,对贾湖出土的一个单元的鱼骨进行的研究表明,贾湖人捕捞的鱼有集中捕杀的迹象。
(11)世界原始宗教与卜筮起源贾湖人盛行巫术崇拜。在他们的一些随葬品中,发现有装饰品、葬龟、杈形骨器的成组随葬品,表明贾湖原始先民已有了原始崇拜的意识。而更有研究者认为,贾湖杈形器与骨笛是观测天象的工具,这是天文、历法的开始。
(12)炊器(釜、鼎、甑)食器的出现,表明贾湖先民已经开始了熟食热食,这是非常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发展的。
(13)会建造房子,房址大多为椭圆形,结构以半地穴式为主,多为单间,有少量依次扩建的多间房。房址内有灶台、柱洞等。
(14)制陶,发现了陶窑,窑址较小,有窑室、火门、烟道和烟孔,有的保留有窑壁和火道。
(15)有了婚姻,贾湖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多个男女合葬墓,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对距今7500年-8000年的墓葬中尸骨锶同位素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成年女性系外来,这表明女性是从外部落嫁娶到贾湖地区的。
·····
所有这些,表明中华民族在九千年前,就已经站在科学技术的高台顶上了。


彭头山文化
距今约8300—9000年,主要处于长江流域,位于现湖南省北部,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代表。
在彭山头,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彭山头出土的陶器比较原始,器坯系用泥片粘贴而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器类不多,主要是深腹罐与钵,普遍装饰粗乱的绳纹。胎泥所夹的炭屑中明显有稻谷与稻壳的痕迹,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谷。
澧县八十档发现了该文化的城址,遗址大致呈长方形,南北残长一百一十米,宽七十米至八十米。城内分布着成排的房屋,其中有中国最早的高台建筑。城外有一圈壕沟环绕。这座城址可能是中国后来夯土城址的雏形。
早期灰坑有圆形、椭圆形、锅底状、盆底状及不规则状。柱洞为圆形、椭圆形,一般直径为0.5~0.6米,残深0.4~0.5米,底部有较厚的木炭层。墓葬有长形、圆形、椭圆形、勺形等多种。人骨架无存,葬式不清。随葬品有陶器、少量打制石器、少量磨制装饰品,其中有用黑色燧石磨制成圆棒状穿孔佩饰,穿孔技术已相当发达。陶器以夹炭陶为主,已修复罐、钵、盆、支架等器物百馀件。夹炭陶质地疏松,里胎壁厚薄不匀,有拍印的粗绳纹、刻划齿牙纹、指甲纹等。陶器多用粘贴等原始手法。有不少新石器早期小型打制石器。
彭头山文化现已正式写入大学教科书,国务院还把彭头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载入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周年而建在北京的“中华世纪坛”。

8.1
农耕的意义
古代中国至少在一万年多前就开始了农耕。
农耕需要、带动了一系列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催生了很多相关工具:
耜,铲,耙,镰,锄,锹,犁,牛耕,木碌,·····
产生了天文历法,使历史记载成为可能,使人们细致观察天文地理物候变化,
农耕催生了水利工程,农田税收催生几何测量,这些都有利于政治文明,使社会政治管理向集中统一方向发展
粮食加工保存,产生了风柜,磨盘,杵臼,水碓,
使定居成为现实,侧面催生建筑技术,也使到人际关系更重感情重信用
农耕发展,粮食充裕之下,使到家畜家禽的驯养成为可能
粮食充足,使社会分工更细,百工可以自由发展,使哲学思辨产生并得以总结
积肥需要,充分利用了粪便,使环境更清洁,使农畜牧系统化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耕产生了“天道酬勤”、“自力更生”等等价值观,使到社会道德更具正义性(区别游牧狩猎的暴力丛林法则)
农耕使人们更重视环境保护,是天人合一的社会基础
农耕生活使到人们对动植物十分熟识,这是中医的社会实践基础

磁山文化,一万年前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磁山发现
磁山被公认为是世界上黍、粟的最早发源地,鸡的最早饲养地,核桃的最早栽培地。粟、家鸡和核桃的发现,改写了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
1972年冬,磁山村群众在村东台地开挖水渠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在地下沉睡了一万年之久的“原始村落”,从而揭开了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探索的序幕。在二十多年间的一次次发掘中,大量珍贵的文物及遗迹相继出土。


良渚时期的粮食生产已经很了不起了:
2019-07-09 07:39:29 新华网
良渚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呈现多样化和专业化,已普遍使用犁耕;
水稻生产规模大,仅在余杭茅山遗址就发现了总面积达55000平方米良渚文化稻田;
粮食产量也较高,在莫角山南面池中寺台地发现的一处仓储区就有20多万斤的炭化稻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了丰富的食物供应,才有可能研究发展更高的精神文明。

古代中国的农业之发达,从工具也可见一斑。早在商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青铜制的系列农具,在那个时代用最先进、贵重的材料制作农具,可见对农业的重视。
而后来,甚至一些诸侯国发行的钱币都是以一种农具为原型的---那就是青铜布,无论从那个角度说,这都是农业受重视的证据。
这些,其他文明有吗?

梯田,也是农业的高科技成果。

相传3000年前,中国的长江流域就有了水稻梯田,而最早有文献记载的“梯田"是江西宜春明月山的仰山梯田。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骖鸾录》(成书于公元1172年)中记载了他游历袁州(今江西宜春)时所看到的情景,“出庙三十里,至仰山,缘山腹乔松之磴甚危,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曰梯田”。
开垦梯田,尤其是高山梯田,一要保持梯田的稳固,二要保持山体的稳固不塌方,三要做好水利配套,尤其是北方的梯田,这些都是体力脑力都费劲的技术活。中国大江南北遍布的美丽梯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既勤劳又智慧。

农耕还催生了生物学。中国古代生物学很多都是记载于农学著作之中。中国古代农学著作数量很多,为古代世界各国之冠,包括已散佚的,已知有370多种。最早的大约是战国时期的《神农》和《野老》,因今已不存,内容不得而知。现存最早的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的门客所编《吕式春秋》(前239年)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和《审时》四篇。这几篇著作主要论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农业生产中因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在理论上有重要价值。两汉时期的《汜胜之书》是当时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北魏贾思勰着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完整保存至今最早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全书共11万多字,92篇,共分为10卷。它引用古书150~160种、采用民谣和谚语30多条,分别论述了耕作技术、作物栽培、选种育种、嫁接、杂交、果树、蔬菜、植保、土壤、肥料、家畜家禽饲养、养蚕、农副产品加工、酿造、造纸、生产工具和资源植物的利用等知识,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农业科学体系。它是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业生产经验的系统总结。
《齐民要术》对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作了唯物主义的论述,认为不同生物都有适应一定环境条件的遗传性,同时又普遍具有变异性。对于生物变异,人类通过选择、杂交和定性培育,可以控制。《齐民要术》中记载的许多遗传育种原理和经验,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历代的中药学著作本草系列,也是生物学的重要著作。汉代有《神农本草》,南朝有《本草集注》,唐代有《新修本草》,宋代有《经史证类本草》,明代有《本草纲目》,传承有序。
从汉字的偏旁也可以看出古人的生物分类学的时间之早和分类之科学,汉代的偏旁部首,已经把植物分为草类乔木类,分别有草字头木字旁,动物则有鱼字旁(鱼类),虫字旁(昆虫),反犬旁(兽类)·····
中国古人驯化了大量植物和动物,蔬菜品种最多,农作物最多,驯化了猪狗马牛羊,鸡鸭鹅,驯化了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


反观欧洲,供养万民衣食的农神以吃掉的方式杀死儿子,是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才会产生这样的社会意识,要食物多匮乏才会吃人?主导大地作物的农神居然会吃人,农耕是多么的不堪、食物是有多么奇缺?

粮食种出来后,加工也是个问题。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加工粮食主要有石磨,杵臼,擂钵等工具。
石磨在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就有了,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也有,同是七千年前的河北磁山也有,是给谷子脱壳的;杵臼也是八千年前就有了,最初的臼是在地上挖坎而成的,后来发展成石臼,主要是打粉用的;杵臼在古代是很受重视的,春秋战国时期很多人的名字都叫杵臼,著名的齐景公就是其中一个,嫦娥奔月,玉兔在月亮上用的也是杵臼,杵臼后来发展成为碓,从用手操作变为用脚,效率高了不少。
石磨和碓后来都有用水作动力的,分别是水磨和水碓,用水车带动,甚至有一台水车带动几个碓的连机碓。
还有擂钵,是用来把植物块状根磨粉的,现在农村一些地方的生粉就是用它来磨木薯、晒干而成的。
问题来了,三古四古的古代都是用什么加工粮食的?实物在哪里?



隋代开皇十五年(595):白陶磨(1.5)、杵臼(2)、碾(3)、执铲女俑(4)、执箕女俑(6),1959年安阳市张盛墓出土

唐 陶磨 陶碾 陶碓 陶井栏

水碓,它是利用水力舂米的机械,由水轮、转轴、碓杆、板叶、拨板、石锥、石臼、水渠、房屋等组合而成。早在西汉的一些文献中已提及这种机械,魏末晋初(260~270年),杜预在总结利用水排原理加工粮食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连机水碓。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有一些彼 此错开的拨板,拨板用来拨动碓杆。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稻谷。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臼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粮食。凡在溪流江河的岸边都可以设置水碓,还可根据水势大小设置多个水碓,设置两个以上的叫做连机碓,最常用是设置四个碓。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座水碓每天能加工几百公斤稻谷,前些年该村200余户村民家中加工谷物全部用水碓完成,加工成食品比机械加工的要可口好吃。但自从前年村里有了碾米机后,水碓便逐渐受到冷落,如今已经没人再用水碓舂米,只有部分村民还在用水碓磨辣椒、碎米粉。(2009年4月2日《赣东都市》)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人对水的利用可谓尽矣,水碓,水磨,水力鼓风,水力纺纱,水力推碾子,当然少不了最基本的,农业灌溉,这一切,最初的起源,来自于一部水车。水车,相传为汉灵帝时毕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

yletpkki2022-08-07 15:21:2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农耕必须要解决的一大大问题是水利问题。
关于古代的水文观测


原来“古埃及”唯一的一口“井”不是为了喝水挖的而是为了观测尼罗河的水位用的,真是想不到。要下到深井去观测水位,麻烦而且难保准确,不知“古埃及人”是怎么想的。


观测河流水位最准确直观的莫过于在现场,所以中国的河流水位观测设施都是在河边的,比如都江堰先秦时期开始的石人,唐代开始的重庆白鹤梁,宋代以后的水则碑。(水则,又叫水志,是中国古代的水尺,也就是古代观测水位的标记。“水则”中的“则”,意思是“准则”,通常每市尺为一则,又称为一划。刻有水则标尺的碑就是水则碑。)除了众多的水文观测工具,还有配套的水利防洪设施以及工具,这让水利观测变得更有意义。像古埃及的,只有观测(姑且当真)没有配套工程,观测有什么意义?


据史料分析,我国古代从大禹时起就开始重视对水文状况的观测和分析,《尚书·禹贡》记载:“禹别九州岛岛岛,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其意为:禹测量土地,划分疆界,命名山川,带领众人行走于高山,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

我国最早的水则出现在秦昭襄王时(公元前251)。当时,李冰修都江堰,用3个立于水中的石人观测水位,以水淹至石人身体某部位作为衡量水位高低和水量大小的标记。李冰要求“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意思是水位不能低于石人的足部,也不能高于石人的肩部。如果水位低了,岷江来水量不够用,会出现旱灾;水位也不能高于石人的肩部,否则会出现洪灾,需要从飞沙堰溢洪。只有当水位在石人的足与肩之间,引水量才正好满足农业灌溉与防洪安全的要求。

北宋时,江河湖泊已普遍设立水则,主要河道上已有记录每日水位的水历。明清时,为了报汛、防洪,江河上下游往往都设有水则。当时的水则有三种形式:

(1)无刻画形式

如前文提到的石人水则和南宋在今宁波设立的平字水则都是这种形式;又如绍兴三江闸是我国古代大型挡潮排水闸,三江闸的启闭依据水则。水则有两个,一个设在闸址,另一个设在绍兴城里,后者有校核水位的作用。水则分金、木、水、火、土五划:水至金字脚,全闸开启;水至木字脚,开16孔;至水字脚开8孔;至火字头,全闸关闭。闸门由三江巡检代管,“启闭惟看水则牌”。

(2)只有洪枯水位形式的水则

如《水经·伊水注》记载,三国魏黄初四年(223),伊阙石壁上的刻画及题词;还有自唐代就有的长江涪陵石鱼只刻记枯水位等。民间自刻的这类水则不少,大江河上往往存有前代遗迹。
(3)等距刻画的水则碑

这种水则碑最为常见。如宋代至明代太湖出口、吴江长桥刻有横道的石碑,用以量测水位,此碑还刻有非常洪水位。吴江长桥另一块刻有直道的石碑为记录每旬水位用,它上面也刻记非常洪水位,1964年被发现时仍立于长桥垂虹亭旧址北侧岸头踏步右端,在碑面刻有“七至十二月”这6个月份,每月又分3旬的细线,还有“正德五年水至此”“万历卅六年五月水至此”等题刻字迹。

宁波平字水则碑
水则碑取适中之地测量水势,镌“平”字于石碑上。在当时,宁波城外各个楔闸视“平”字于水中出没情况而启闭:如果水浸没了“平”字,则应当泄水;如果“平”字出于水面,则应当蓄水。因水闸启闭适宜,当地百姓无旱涝之忧。在今天看来,水则碑利用平水的原理,达到体察灾情、民情,统一调度水务的目的,是今天的人们研究古代水利水文测量、城市排涝防洪水利工程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重庆涪陵城北的长江中,为一道天然的石梁,是世界上已知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它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梁体分为上、中、下三段,题刻位于中段长约220米、宽约15米的梁体上,迄今发现题刻约165段、文字3万余字,有作为水标的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有水文价值的题刻108段,是全世界唯一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水文的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题刻始于唐广德元年(763)前,终于1963年,这些石鱼水标及题刻,记载了我国长江上游从唐代至今1200多年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系统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水文及全球区域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据有关部门观测,白鹤梁唐代石鱼的腹高,大体相当于涪陵地区的现代水文站历年枯水位的平均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所刻石鱼的鱼眼高度,又大体相当于川江航道部门所设的当地水位的零点,为可满足轮船航行的最小水深的水位线。

另据观测,白鹤梁题刻中有一尾标注最早的枯水题刻石鱼,它的眼睛正好是长江中上游的零点水位,比1865年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尺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当地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据称如果石鱼在冬天枯水期露出水面,则第二年必是丰收年。葛洲坝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曾经以此为依据。白鹤梁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长江古代水文站”和“世界水文资料的宝库”。



“水位计:在古埃及,每到收割庄稼的季节尼罗河的活动对人们来说可能意味着生存还是死亡的区别。在阻止尼罗河洪水的阿斯旺水坝建成以前,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工具来测量尼罗河的河水,以此预测尼罗河的变化,也就是水位计。埃及人设计了三种水位计,而且三种水位计的样本都能够在埃及看到。 早在5000年前水位计就被用于测量水”
---尼罗河泛滥能带来丰收,尼罗河干旱你有没有灌溉水利设施,知道水位有什么用?
俗语说,井水不犯河水。一般的水井,就算靠近河流,它也不会是跟河水直接连通的,看看里耶秦代古井就知道了。古人也没有那么笨,河水是地表水,不如地下水干净。很多好井人家都是旱涝水位不变,靠河井水不浑的。西方人肯定是很少挖井,没有经验。估计这是他们学会了连通器知识以后的事。

关于古埃及的农耕, 西方“历史之父”如是说:“现在让我再说一下埃及人本身的情况如何。……
现在必须承认,他们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包括其他埃及人在内,
都易于不费什么劳力而取得大地的果实,
因为他们要取得收获,并不需要用犁犁地,不需要用锄掘地,也不需要做其他人所必需做的工作。
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
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
他们是用猪来打谷的,然后把粮食收入谷仓。”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中译本第115页,商务印书馆1959年6月第1版)

====

土地肥沃只需播种然后静待收获。除了前面分析过的猪不可靠会吃掉种子之外,还有一个杂草问题,农耕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除草,杂草生命力强,稍微功夫不到,庄稼就被杂草遮盖了。所以谚语说“人勤地出宝,人懒地出草”。像希罗多德所说的那样,尼罗河两岸肯定是早草丛生,不会有什么像样的农田。

看看这两幅图,看上去很美的的梯田是人们持续耕种的,管理很好的水田,第二图则是丢荒的耕地:

yletpkki2022-08-07 15:44:2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农耕文明有个粮食储藏保管的问题,既要防潮又要防鼠防虫蚁,古人为了保存粮食想出了很多办法,从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知古人的智慧,也可知古代人们的粮食产量不低:

西汉干栏式仓库实物模型,2012年在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悬山顶,屋顶使用的瓦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四川传统民居的瓦基本一样。干栏式建筑,立起来的木柱之上铺木板建造房屋,可以起到防潮湿和蛇虫鼠蚁的作用。




汉代画像中的仓库形象,陶仓模型

古代贮存物资,有藏有库:

仓,收藏谷物的建筑物:米仓。粮仓。仓储。仓房。
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说文》

库,会意字。从广( 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从车。兵车藏在房屋一类的建筑内,表示是储藏武器战车的地方。本义:军械库,收藏兵器和兵车的处所。后泛指贮物的屋舍。
库,兵车藏也。——《说文》
在库言库。——《礼记·曲礼》
七月官库。——《淮南子·时则》。注:“兵府也。”

湖南长沙三国吴简

对比东西方的斗牛也可以看出谁的农耕传统深厚。
中国现在只有西南地区还有斗牛,方式是牛与牛斗,过程中很注意保护斗牛的生命安全,一般分出胜负之后就会马上拉开双方;欧洲斗牛是在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西班牙,方式是人与牛斗,所谓的“斗牛士”把牛戏弄一番后,用剑把牛杀死,甚至可以骑马用枪杀牛。中国的斗牛客观上可以选出最强壮的公牛,是农耕文化的一部分(中原地区应该是用比较文雅的相牛的方式);而西班牙的斗牛基本上是狩猎遗风,充满血腥,至于人牛双方公平与否,大家自有判断。


还有这些所谓的“庆祝仪式”表明,欧罗巴人是没有什么农耕传统的,如果真是农耕文明,自然就知道“粒粒皆辛苦”,绝对不会如此暴殄天物,中国传统认为,这样做是会折福的。当然,现在一些地方,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学着“庆祝”了,这是很不好的:

意大利橘子大战
每年会举行一次的水果战,马车上的人代表的是中世纪的邪恶君主,大家努力用水果打,以庆祝那段黑暗历史的远去。

面粉大战

西红柿大战

中华先民驯养了马牛羊猪狗,驯养了鸡鸭鹅,还驯养培育了四大家鱼。
对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一个单元的鱼骨进行的研究表明,贾湖人捕捞的鱼有集中捕杀的迹象,如果得到验证,这里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鱼类人工养殖地之一。
汉代画像石中,有不少画面表现了当年养鱼的情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直到今天羊人还分不清四大家鱼,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四大家鱼居然泛滥“成灾”(据说他们不会吃淡水鱼),而他们也只是泛泛的说是“亚洲鲤鱼”。可见,欧洲是没有人工养鱼的传统的。


看看西方眼中各种动物的驯化时间和地域,中国只有鸡,其他都是中亚地区的,我们的六畜,基本是“外来的”了:

事实上是怎样呢?
中国古代养猪,九千多年前就开始了,河南贾湖遗址有家猪的头骨出土,浙江跨湖桥有八千多年前的猪颌骨标本的齿列明显扭曲,显示出因为下颌的缩短而造成牙齿排列凌乱的证据,证明猪的驯养已经开始,河姆渡有陶猪,有猪的绘画,新石器时代有众多的猪形陶器,安徽凌家滩文化辽宁红山文化有众多的猪形玉器,商周时期有众多的猪形青铜器,汉代除了猪形玉器之外,还有很多陶猪圈出土,猪圈跟厕所建在一块,说明那时养猪业普遍,而且十分环保。除了陶猪圈,还有很多杀猪的陶俑。
母猪要生猪仔,生了猪崽后母猪肉变不好吃了,公猪如果不阉割,肉是很难吃的,所以养猪吃肉必须要有阉猪,至今农村还有阉猪的,杀猪要有热水去毛,中国用火技术历史悠久;猪在古人心目中地位很高,甚至是主管生育的神灵;猪是中国人的十二生肖之一···
所有这些,说明古人对猪的重视,对猪很熟识,猪的地位的很高。
中亚地区能跟中国比吗?中国跟近东,谁更像是最早驯养猪的地方?
贾湖文化也已经有家猪了,9000年前


8000年前跨湖桥先民已经驯养家猪


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猪文物绵延有序


yletpkki2022-08-07 15:51:0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对比下这些史前野猪下颚骨化石(徐州博物馆藏)和贾湖遗址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八九千年前的家猪下颚骨,可以发现野猪下颚骨发达,牙齿排列整齐,而嘉湖遗址跨湖桥遗址的家猪下颚骨由于食物变精细的缘故导致下颚骨变小,但牙齿数量没有变因此导致了牙齿之间的挤压以致变形,这是家猪与野猪的显着区别。





古代养殖技术发达而全面,11000年前,磁山文化有鸡的养殖;9000年前贾湖文化有家猪养殖、有狗的骸骨出土,还有鱼的养殖;先秦时代,人们对猫已经很熟识,汉代的时候,猫出现在漆器当中,至今新疆蒙古还有野马野驴,可见古时候人们很容易找到驯养马和驴子的资源。动物园发情期的猛兽极易伤人,家养牲畜也会出现攻击性,因此,很多牲畜要阉割。阉割后的家畜,失去了生殖机能,性情变得温顺,便于管理、使役、肥育和提高肉的质量,还可以防止劣种家畜自由交配,对改良家畜品种起了积极作用。家畜经过阉割,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与养殖相配套的动物阉割技术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普及度高。这是古代养殖业发达的旁证。

贾湖文化葬狗,9000年前


驯养动物是个一理通百理用的事情,只要一种动物驯养成功,那么,再驯养其它动物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关键是周边有哪些野生动物资源,还有就是有没有充足的资源喂养,再有就是驯养的性价比问题。
中国是农耕文明,定居文明,有充足的食物喂养所驯化动物,中国有竹子有高超的竹编技术可以制作各式各样的笼子圈养、搬运鸡鹅鸭兔子还有猪,相反,游牧民族常逐水草而居,居住地内少见竹子,驯养鸡鹅鸭是不合算,猪也一样。
中国境内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至今还有野马野驴野骆驼,在古代驯养它们不是很自然的吗?事实上,直到今天,饲养禽畜的种类最多的还是中国。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中,大多数都是中华民族驯养的动物



大地湾文化三期马骨,距今5900—5600年

唐代舞马,是中华民族驯养动物的高水平例证
yletpkki2022-08-07 15:58:5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到了西周的时候,在农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分工已经高度细化,《周礼》中的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内容可知当时的社会情况:
相传为周公摄政后所撰,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从山崖、墙壁中搜得,其后刘歆献给王莽,流传至今。十三经注疏本为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孙诒让有周礼正义。此书拟周室的官制,本名周官,自刘歆始名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入考工记一篇。
《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献中实属罕见。《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周礼》的成书年代虽然还在争论,但《周礼》中的官职划分是有现实根据的,至少我们可以从中知道古代有哪些职业划分,知道先秦时期的社会分工的很多情况。
地中海沿岸有那么多莎草纸泥板文献,可否找一部同样的出来?
理论来自实践,来自生活,中国先秦哲学成就很高,是因为在先秦时代已经有丰富的社会生产经验,哲学只不过是对社会生活经验的提炼升华,看看《周礼》中的社会分工就可知道先秦时期分工有多细,社会有多繁荣了。这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社会基础,地中海沿岸可曾有这样的分工,有这样的基础?它的“古希腊哲学”是建立在怎样的社会基础之上的?
yletpkki2022-08-07 16:03:03 发布在 国际观察
8.2
陶器
陶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是两万年前的江西仙人洞遗址的陶器,陶制容器外缘有火烧烟炱,证明当时已经已经用陶器加工熟食了。
在用火180多万年后,古代中国人用上了陶器。陶器用泥巴制作火烧而成,在没有金属工具的年代,用泥巴制作用具比用竹木器制作难度要低很多,容器的形制尺寸也是陶器比竹木器占优,真可谓是原料便宜成品质量好性价比特别高。
有了陶器,古人的世界就丰富起来了。
两万年前,江西仙人洞人吃上了熟食;
九千年前,跨湖桥人有了彩陶,用上了中草药;
同样是九千年前,贾湖人用陶器酿酒,装酒;
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用上了陶制蒸汽锅;
六千年前,半坡人在陶器上绘画,
五千年前,大地湾大汶口的人们在陶器上留下丰富多彩的精美纹饰;
四千五百年前,龙山人制作了叹为观止的蛋壳陶;
四五千年前,人们用陶烧砖制瓦,制作武器陶弹丸;
夏商周进入金属时代,人们用陶制作模范,铸造青铜器,在商代,人们在制陶过程中已经烧出了釉,西周在已经 有了原始瓷;
秦兵马俑,是陶器的最高峰
汉代,有了陶制的粮仓保存粮食,防鼠防潮,严格来说,九千年前的贾湖就有一些比较大的陶瓮,应该也可以用来装粮食了。
·····
可以想象,没有陶器,古人的生活会有多么不便。不能加工熟食,不能装盛东西,中草药的功能将会受到很大限制,不能酿酒,没有制陶的经历,估计也很难进入金属时代。
金属时代以前,包括玉器时代在内,一万五千多年的时间里,可是说是一个陶器时代,那是一个为文明打基础的时代。
在尧舜时期有一位贤人皋陶,传说瓦就是他发明的,还有陶姓,这些,都是陶器时代留下来的众多痕迹之一。



古人用火一百八十多万年后,两万年前发明陶器,随着用火技术的提高,先后烧制出红陶,灰陶,黑陶和白陶,白陶的性质已经接近瓷器了。郑州商代遗址出土了青瓷尊,浙江湖州商代遗址出土了青瓷尊豆罐盆诸器,这些文物表明商代已经有了原始瓷器。西周古人烧制出了玻璃,春秋越王勾践剑镶嵌了美丽的蓝色玻璃,湖南出土了众多的战国玻璃璧,玻璃剑具,还有玻璃印章,西汉有精美的玻璃矛,唐代有跟现代质量没什么两样的玻璃盏,有唐三彩,宋代瓷器到达一个顶峰,慈湖还有元明青花,明代斗彩,清代粉彩等等众多的精美瓷器。
通过上述资料可知,中国古代从两万年前开始,对泥巴的烧制技术一直在发展,陶器-红陶-灰陶-白陶-原始瓷-青瓷-三彩-宋瓷-青花-斗彩-粉彩,一步一脚印,脉络清晰,梯次分明。
地中海沿岸“古希腊”时期才会用火,还是偷来的,留到今天很多崭新的彩陶,为何除了有玻璃器之外陶瓷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发展呢?直到十八世纪才烧制出瓷器,从陶器到瓷器的发展之间,中间空白了一大段,这是为什么呢?


部分史前陶器的种类,分别有罐,釜,鼎,瓶,壶,杯,尊,碗,勺,豆,匜,乐器,器座,等等二十三种,最右边给出了青铜时期的同类型青铜器与青铜时期的同类型用器相比,陶器的造型更加丰富,充满无拘无束的想象力。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领略陶器时代古人们的生活,知道他们也有丰富的日常用品有多彩的娱乐生活,比如乐器,列举出来的就有号、鼓、哨、埙、摇响器、铃、钟、敲击器、陶响球等。古人真是有的无穷智慧。




山东的部分史前文物,主要是陶器

陶器时代,限于经济交通的制约,人们的日常活动范围不算大,政治文化都没有统一,体现在器物的造型上,那真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比如高足杯,各地出土的固然形态各异,就是同一个文化区域的比如龙山文化,它的蛋壳陶杯就绝无雷同的,真可谓是无拘无束自由绽放。到了商代,类似的杯子大约就是觚,可以看到商代的觚除了分方圆之外,造型的差别已经很小了,主要的区别已经由纹饰来体现了。这反应了商代政治文化上已经达到了统一,这是一种进步,有凝聚力的表现。


中华民族智慧超群,连玩泥巴也是极致,看看这些宋元明时期的瓷器,那个地方可以媲美?

三古四古的人像基本都是石头像,没有陶俑。这是否可以说明,地中海沿岸古代的用火水平真是不咋地,甚至到了造假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个,因为没有传统,没有技术,于是选择了与历史年代很违和的石刻。中国古代先民则是从易到难,没有铁器搞定不了岩石,于是就从泥巴弄起,加一把火,然后陶俑就成了。
当然,陶俑烧制其实也是技术活,要防止皲裂,还要尽量坚固有韧性,当年的工匠在泥巴中还是添加了不少其它材料的。
欣赏一下秦始皇的兵,当然,还有古人的玩泥巴神技。

这个时候,普罗米修斯还没有盗火,但在欧洲的中心区,已经有世界“最早的”陶器了,还是高大上的艺术品,而中国最早的陶器 江西仙人洞文化陶器罐碎片,是生活用品,容器:

“最早已知的陶瓷器是格拉维特文化小雕像,例如在现今捷克下维斯特尼采(Dolni Vestonice)境内发现的陶器:下维斯特尼采爱神(Venus of Dolní Věstonice)。这是一个爱神维纳斯的小雕像,可以追溯到前29,000年至前25,000年(格拉维特文化(Gravettian)),表现为一个裸露女性的形态雕像。”



中国最早的陶器
在已出土的众多陶器文物中,考古学家已经确认最早的陶器是江西省万年仙人洞中出土的陶器,经过中外考古学家用专业仪器鉴定这些陶器距离现在已经有两万多年,目前这些陶器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些碎陶片火候很低,质地疏松易碎,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二次破坏,给发掘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对这些陶片的比对,专家发现这些陶片的厚度不均匀,器壁凹凸不平。而且陶器的口缘周围也没有发现耳、足等附件,这也就说明了当时仙人洞的古人已经开始接触陶器的制作,只是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
yletpkki2022-08-07 17:39:15 发布在 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