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一)

楼主:虽万千人俱往矣 字数:2214563字 评论数:142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记得一个欧洲谍战电影里,就有苏联间谍在美国中情局参观声码器的情节.

----哈.你说的是<蛇>,当时我还小,没太看懂,去年特地又买了张盘.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4 15:15:4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看《潜伏》谈“军统”(11)

接着说翠平。

我们知道,余是一个投诚人员,而且投诚的最直接原因是想和左蓝在一起。派回军统之前只在解放区接受了很短的一段学习(或称改造)和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个人,是不能完全信任的。

按:余的投诚,从谍报的角度讲,并不令人信服,说看到军统高层贪污腐化受到触动云云,那是以现在的观点去处理当时的思维,太简单了,他这个弯转的太“硬”。

其次,他挨的那一枪,焉知不是军统的苦肉计?

顺便说一句,余在未知场所养伤的那段时间,脱离军统视线,很可疑,这事回来要调查的,还给你颁奖、晋级?美去吧!“戴先生”没那么好蒙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派来的这个翠平,肯定要担负着一个监督(或者更直接点,叫监视)的责任。

但这个责任,毫无谍报经验的翠平显然承担不了。不要说监视别人,余要想给她下套,在旁边帮着数钱的一定是她。

《潜伏》中,余还是翠平的上级,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他领导不了翠平。

原因很简单——余则成不是党员。某种意义上讲,余不过是一个从军统内部分化出来的“内线”而已!是我方的一个“运用”人员,还不是自己人。

至于后来,连交通站那个掌柜都要受余的领导,就更不可能了。基本属于瞎掰。

按:谍报工作有自己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不论政治取向的,违反了,不论你是什么党,在哪个统,都要出事,要出人命。

而我党,49年以前由于在政治上属于从属地位,地下工作的政治要求就更为严格,有些东西是悬为厉禁的,是“高压线”,是不能碰的。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这样一条“高压线”。

因此,这个工作伴侣,必须得是一个党员,必须得是余的上级,必须有对余的控制能力。

尽管戏中设计了一个秋平意外牺牲的情节,来说明翠平这条线的合理性。但是翠平进城,不是救火、也不是打狼,晚几天来,余则成不至于连这点应变能力都没有,否则就别干了。比勉强派一个不合适的人来危害要小得多。

还有,刺杀陆乔山这件事情,两个潜伏的谍报人员加一个联络站站长,一齐冲上第一线,实施狙击,可谓赤膊上阵,这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

如果不是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潜伏人员不应该亲自参与这类行动,联络站站长更不应该,因为他们得到一个适合潜伏的公开身份很不容易,要利用这个公开身份做更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周公所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按当时的情况,陆乔山似乎还没有危及潜伏工作。反之,他的存在还可以使余则成更好地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上下其手,从中渔利。

要杀,还不如杀谢若林,这个人威胁太大,早该办了他。

再有,知道会面地点的人并不多,就是你知我知的事,一旦出问题,余则成绝对是第一嫌疑人,不是冲着他也开一枪就能洗脱罪名的,没有那么简单。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4 18:22:4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看《潜伏》谈“军统”(11)


说说谢若林。

谢若林这条线是《潜伏》最大的漏洞所在。

在剧中,中统特务谢若林给余则成造成了最大的麻烦,比他身边的每一个军统特务威胁都大。

为什么,因为谢若林不太可能出现在军统的圈子里,一旦出现了,当然要出事。

马奎帮余则成搬家的时候,讲明了“这是军统的私产”,既然是私产,住进一个本单位的会计、执行执行监视是可以理解的。

按:剧中多次出现会计“听房”的场面,尤以架着桌椅听天花板那个场景最为搞笑,而以扒门缝那次最荒唐。

想窃听,墙上钻个眼埋点东西不就得了。还扒门缝,别忘了余则成再咱么样也是天津站的中层干部,不要太过分哦。

内部搞侦查,不是不可以,但要领导同意.后来李涯也这么干,但站长是同意了的。不经同意这么干,到时候领导一推六二五,责任全是你马奎的。

俩字——闲的。

按,军统有一个督察制度,在局本部设督察室,由督察室往各区、站派出督察员,直接向本部负责,不听命于同级行政领导,跟现在不一样。专门负责内部的违纪、纠风等项工作,权利是很大的。

军统著名杀手陈恭澍这样级别的人物,都因违纪而被关过禁闭。

但军统以外的人,想跟余则成当邻居,这个可能性一般很小。

何况谢若林还是“中统”的,大家都知道,军统、中统是死对头.虽说成立的时候分工很明确,一个搞党派情况、一个搞军事情报。但都是吃特务饭这一行的,弄着弄着经常发现搞到一件事上来,然后就打,这种事出多了,慢慢自然成了对头.“戴先生”又是个很强势的人,做事从不替人留余地(45年以后,戴的处境危机四伏,跟他长期以来做事太绝有很大关系),对头就变成了死对头。

像剧中两家一起包饺子、涮锅子、其乐融融又语带双机的场面,很有戏剧性,但没有可能性。

而且谢若林那么明目张胆地贩卖情报,也不太合乎情理,不要以为只有军统会杀人,中统狠起来,也照样让你人头落地。

GUD虽然腐败,但也是有纪律的,军统、中统做为特工机构,纪律就更为森严,我党,我军有什么纪律,那边也照样都有。

按:GMD、GCD以及分别从属的军队,其实都是一个老祖宗,党内都叫“同志”,都有政治部(那边后来改叫政训处),所以当年很多思想方法、工作方式都很类似,后来当然区别越来越大,想想挺有意思。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5 09:50:2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楼主写得有些拖沓

----咳,本来上网就是玩的事嘛.我是很认真地在写,大家看着玩,觉得有意思,愿意评论就跟个帖,不爱看就一笑置之.对吧.

写东西这事,一弄成任务就累了.你说是不是?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5 09:57:2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既然大家对张爱玲谈得这么热闹,那我就再叉开一笔,先谈谈郑萍如吧.

本来是想说完<潜伏>再说上海那一段历史的.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5 11:01: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看《潜伏》谈“军统”(12)

郑苹如是牺牲在四十年代上海秘密战中许许多多烈士中的一位。

郑苹如的父亲郑钺是个司法界人士(和熊向晖背景一样,呵呵),曾留学日本,娶了一位日本太太,所以郑苹如是个混血儿。

郑钺与中统特务陈宝骅(陈是陈果夫、陈立夫“二陈”兄弟的堂弟)是很好的朋友,由于这个关系,郑苹如与陈宝骅也走得很近,后来成为中统特工,并接受了刺杀丁默邨的任务。

按:以上是较为大众的说法,我个人认为,郑苹如究竟是不是中统特工,还有疑问。我倾向于郑是基于民族义愤,主动请缨刺杀丁默邨的。

刺杀的经过,网上材料很多了,大体是抄来抄去,每抄一次,佐料就多一些,戏剧性就多一些,特别是着意加上了某些"香艳"色彩,什么某特务爱上她,到行刑时下不去手等等。把妲己的故事都安到郑苹如身上了。

说这些话的人,我只能说他们既无人心,也无脑子.

所以这些不再赘述,大家只要知道郑苹如是抗日先烈就行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被捕后,汪伪当局曾找到郑的父母,说可以释放郑苹如,以此要挟郑铖出任伪职,其父母均严词拒绝。

前面大家不是讨论什么叫精神么,看这儿就行了。

这叫精神!这叫气节!

郑苹如出名,是因为《色戒》,其故事原型被认为取材于“郑苹如刺丁案”这大家都知道了.郑苹如的妹妹郑天如曾公开抗议,并要求大家“切勿把片中沉溺情欲无法自拔的女主角,与历史上大义赴死的抗日烈士郑苹如画等号”。

张爱玲是否画了“等号”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不要去画这个等号就是了。

另外,我不知道大家看没看原著,如没看最好看一下小说再讨论,因为李安加了很多自己的东西进去,

既然说到这了,就再说几句张爱玲。

张爱玲是抗战期间躲在“孤岛”上海弄文学的一个(当时像她这样的作家有一批,叫“海派”),同样出于这个原因,解放以后,张爱玲的作品也不太受人关注。

张爱玲“暴红”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连带着他那个汉奸情人胡兰成。

要说谈世界观,以我们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张,那显然是两股道,没法谈。但就以当年而论,至少要说张爱玲这个人,起码是民族意识不鲜明吧。国家都这样了,她还有闲情逸志风花雪月,还讽刺某个女作家长得好不好看。我心想就你长那个样,还评论人家呢!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李鸿章的女婿,所以张爱玲多少有点贵族血统。弄得眼高于顶,一般的人是瞧不上的。

按:张佩纶属清末的“清流派”,这一派都是翰林,大都属于那种志大才疏的人,今天骂这个,明天损那个,就一样,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的能力(张之洞是个例外)。让他们去负实际的责任,一定锛事。

张佩纶就是这么个人,整日里大言不惭,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他看得上,结果在中法战争中(1884年)被派到福建督战。这些人哪会这个,吹牛是可以的,打仗是不会的,结果打败不说,他自己还闹个临阵脱逃,丢人丢到了家。

我不太喜欢张的作品,应该说运用文字的能力还是挺纯熟的,但一味地哀婉绮靡,气象不高。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5 13:39: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张拿这个当题材,写成那种样子有欠厚道

----你这个观点我同意,拿为抗战捐躯的人去穿凿附会,还专往香艳处去.实在是"既无人心,也无脑子"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5 14:45: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电视剧里总表现军统人员在地方上嚣张跋扈情况,实际情况有出入。电影“平津战役”里有个情节,天津被围城后,军统负责人向陈长捷请病假,要求暂回南方治疗,贪生怕死还嘴硬。陈长捷当即下令扣押这个军统负责人,并且不许送南京处理,要让这个怕死鬼与天津城共存亡。
-----------------------------
胡说八道。
陈长捷是下令卫兵扣押此人,下了他的手枪,然后押送南京“法办”。这人被押走前还回眸一笑。

------------------------------------------------------------
这个问题,要看是哪个阶段了.

军统时期,确实非常跋扈.到了保密局时期就差点了,因为毛人凤毕竟不是戴笠.

但即使是戴笠时期,也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军统"四大杀手"之一的赵理君就是因为草菅人命被处决的.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5 14:55: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看《潜伏》谈“军统”(13)


写给殉道者

昨晚余则成拍照前那“喀”的一拉枪栓,一定让他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偶像。

太酷了。

我印象更深的,却是前晚翠平的那一句“我怕!”

一句话道尽多少儿女情长!

他们是殉道者。

我相信,机场的那一刻,恐怕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彼此的一个对视,竟成永诀。

当天各一方的时候,翠平仍在坚强地守侯着希望。

而坚强的余则成,此时惟有两行清泪——“竟无语凝噎”。

正如余则成所说的,“所有的磨难都为的是希望”。

潜伏者是孤独的。

英雄因无名而不朽!

谨以此结束对《潜伏》的点评,也以此向更多的我们不知名的人们致以敬礼。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6 07:51:2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楼主结束了嘛?

希望lz再多写写

----------------------------------------------------------

后面的话题,会基本脱离<潜伏>的框架,谈三、四十年代的秘密战,可能不会那么有趣味性.

我会尽可能结合剧情吧,那样会直观一点.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6 09:37: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各位:

苏军的部署情况与三四十年代秘密战的关系----这个好象不是特别的大.

建议讨论到此.

谢谢啊.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6 16:26:5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唉.这段时间在"学习实践".白天基本用不上.

我也是想抓紧啊,只能晚上加班了.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6 17:33: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潜伏》应该会拍续集吧

lz也可以预测一下续集啊

相信这方面的书籍又要火啦
-----------------------------------------------------------

《潜伏》拍续集,从经济角度讲.非常有这个可能,没准制作公司已经在考虑了.

但个人认为,再往后演,剧中余,翠等几位主人公的命运,可能会极其惨烈.

比如<亮剑>,为什么只拍到55年授衔,因为往后没法拍了,肯定是大家纷纷自杀,被整死(有一个<历史的天空>跟<亮剑>的意思差不多).

群众能接受的了么?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6 18:12: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看《潜伏》谈“军统”(14)

接着第12节说张爱玲。

既然说到张爱玲,就不能不说胡兰成。

这个男人对张关系太大了,我就是因为胡兰成才看张爱玲的书的,着实看了不少,我又不喜欢,看得我“气闷得紧”。

对此,许多人不免腹诽:你张爱玲爱谁不好,偏要爱一个汉奸;爱也就罢了,还爱得死去活来。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似乎天生就招女人喜爱。

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朋友,或者认识这样的人,本人其貌不扬,也不一定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也不见得多有钱、也没见啥大本事,就是找女人一门灵。今天换一个,明天换一个,女人找了他好象还挺美,拣了个宝似的。

这个,我只能解释为——这种人的“性商”比较高、他身上从骨子里渗透着一种吸引女性的东西。

就好象孙红雷讲的:“我的气场那么强啊?”

没辙,这个不是生气的事。你有本事,但你找不着对象。

胡兰成就是这么个人,而且他的“性商”可以说高到了极致,接近无与伦比的程度。

更厉害的,胡兰成有才。

胡是个大才子,典型的江浙才子。

关于胡的情事,你去看〈今生今世〉就行了,没看过的网上有,这里就不多说了。

按:胡兰成在海外名气很大,尤其是日本。他涉猎很广,不光会写散文,还是个学问家,其学说是成体系的。但我认真看了的只有〈今生今世〉,感觉也是那种腻腻歪歪、粘粘忽忽,不爱看。

这里只就他当汉奸的经历,介绍一下。

胡兰成是浙江人,燕京大学肄业。

1939年,汪精卫在上海召开伪“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成立所谓“中央党部”,胡任其机关报《中华日报》总主笔。1940年—1941年,还曾兼任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宣传部政务次长(即常务副部长)。

这就是胡兰成的汉奸经历,满打满算三年,时间不长,但足以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944年,胡在上海认识了张爱玲,1947年分手,也只有三年,但足以影响张的一生。

凡跟了胡的女人,鲜有时间长的,唯一的例外是佘爱珍。

按,佘爱珍的前夫吴四宝,原来是上海滩的一个“小猪猡”,后来成势,并参加“76号”,成为汉奸,以后我们会提到他。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胡兰成潜逃到老家浙江,并辗转于上海、香港等地,1950年前往日本定居。

1974年—1975年,胡兰成曾有一个很短的时间回到台湾任教,但终因观感太坏,被轰回日本。当时台文化界曾有人撰文《汉奸胡兰成速回日本去!》

1981年,胡在日本去世,享年75岁。

这样一个于公理、于私德都有所亏欠的人,居然得享高龄善终,也算奇事一桩。

可见,老天有时并不公平。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7 09:08:2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问个问题,为什么军统的李涯他们可以把警备司令部稽查队的人抓起来上刑,对方也是在执行任务呀?军统是不是比其他的部门的级别更高呀?可是在天津,陈长捷就把军统的天津站站长抓起来了。
------------------------------------------------------------

GMD在党内、军内的互相倾轧是很严重的,彼此把对方的人找个岔抓起来、揍一顿,甚至悄悄给宰了并不新鲜。

军统在戴时期那么跋扈,也吃过亏,张超、还有前面提到的赵理君都是例子,就是因为对方是军内的高官。

陈长捷是陆军中将,要为难一下保密局,不是什么大事。

但总归,宁得罪阎王,不得罪小鬼,军统、保密局都是特务,明着不行,他会给你玩阴的,所以,一般大家不会去招惹他们,吃点亏往往就认了。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7 09:39: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93005655 回复日期:2009-04-17 14:08:07
楼主
重新开个帖子吧
这帖子没法看了
------------------------------------------------------------
是,我已经没什么心情写了.

各位,就此打住如何,这样下去我只能另开一帖.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7 15:36:1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楼主如果新开了帖子,麻烦在这里放一下链接好吗?

楼上几个吵架的实在影响阅读,几位移步他处,好吗?

------------------------------------------------------------

我会的,再看一下,实在不行就另开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7 15:48: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闲话军统(1)


前面的话

感谢朋友们的关注,从今天开始我会以《闲话军统》为题继续给大家介绍一些军统的情况,也会涉及到中统和“76号”的一些情况。

在行文中,我会遵循这样的几个原则:

一、既然是“闲话”,所以我不会板起脸孔,弄得跟写历史书似的。大家所熟知的我不写,或尽量少写。体例上也不一定那么严格,可能说这件事的时候,突然插进一个其他的事说半天,因为我就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这个请大家谅解。

二、对网上已广泛流传的,总体上我就不说了,如果有太离谱的,我会适当予以修正。

三、我不想说在我写历史,那个太沉重了,但也决不是小说。我不会主动添加任何文学色彩(所以,可能有些说法与大家所熟知的不太一样)。当然了,有些地方可能会适当地加以推测,在这些地方我会予以注明。

四、对于同一事件有不同说法的,如果我认为比较接近事实,我会予以注明,并表明我的态度。

五、还是那句话,能说的,我会尽可能讲清楚。不能说的,也就不能说了。有些不能说的东西可能还正是大家感兴趣的,我也只能点到为止。

六、欢迎大家提问,我知道的,一定负责任地回答;也欢迎指出我的问题,我不怕丢人。但我不喜欢打嘴仗,所以,喜欢吵架的朋友,我就不回了。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9 15:33:5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闲话军统(1)


前面的话

感谢朋友们的关注,从今天开始我会以《闲话军统》为题继续给大家介绍一些军统的情况,也会涉及到中统和“76号”的一些情况。

在行文中,我会遵循这样的几个原则:

一、既然是“闲话”,所以我不会板起脸孔,弄得跟写历史书似的。大家所熟知的我不写,或尽量少写。体例上也不一定那么严格,可能说这件事的时候,突然插进一个其他的事说半天,因为我就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这个请大家谅解。

二、对网上已广泛流传的,总体上我就不说了,如果有太离谱的,我会适当予以修正。

三、我不想说在我写历史,那个太沉重了,但也决不是小说。我不会主动添加任何文学色彩(所以,可能有些说法与大家所熟知的不太一样)。当然了,有些地方可能会适当地加以推测,在这些地方我会予以注明。

四、对于同一事件有不同说法的,如果我认为比较接近事实,我会予以注明,并表明我的态度。

五、还是那句话,能说的,我会尽可能讲清楚。不能说的,也就不能说了。有些不能说的东西可能还正是大家感兴趣的,我也只能点到为止。

六、欢迎大家提问,我知道的,一定负责任地回答;也欢迎指出我的问题,我不怕丢人。但我不喜欢打嘴仗,所以,喜欢吵架的朋友,我就不回了。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9 15:34: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刚才网特别慢,结果发了两次,请斑竹删掉一个吧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9 16:25: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