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一)

楼主:虽万千人俱往矣 字数:2214563字 评论数:142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一)

《潜伏》确实是一部难得的片子,在我看来,一是情节编排紧凑,二是演员选得到位。

孙红雷不必说了,其实我原来并不太欣赏他,但这个戏确实出色。据说这个角色原拟辛柏青来演,辛柏青曾在《红岩》中演保密局特务郑克昌。其气质跟这个角色也很吻合,我倒很想知道如果是他演怎么样。

意外的是姚晨。一部谍战片居然被她搞出如许搞笑色彩,以后片酬一定暴涨。

还有那一大批各个系统的大小特务,塑造得也基本到位。

说到这里,估计现在多数的青年朋友对剧中那左一个右一个、层出不穷的特务机构一定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不由得想起十年前曾经对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地下斗争史颇下过一些功夫,因此结合《潜伏》给大家理理清楚。

《潜伏》的主要角色余则成,军统特务,一开始是军统的一个电讯监听员,居中把他混同于普通的外勤特务,这是不对的。

电讯是当年秘密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更没有互联网,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作为秘密工作者,你的主要联系方式是什么?

——对,一靠有线电话,二靠电台。

余则成出现的时候,就正在执行监听电话(有线)的任务。

但作为特务,需要即时通讯,而电台就是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移动通讯工具。但电台这个东西有两个最大的弱点:

一是信号有可能能被监听。一旦被监听,侦察人员就能够准确地判断你所处的地理位置。解放前夕,我党在北京的一个秘密联络站就是这样被破获的,最终导致我党安插在胡宗南身边的重要特工熊向晖暴露。

二是密码的问题,不可能指望你能发现每一个秘密联络站,并“人赃俱获”,那么要做的就是侦听对方的信号,也就是说这个信号自己人能听到,对方的技术人员也能收到。区别在于有没有密码。

没有密码,你所看到的就是一组组毫无意义的数字。

所以,每一个特务机关内部都有几个电讯专家,其主要任务就是搞密码——设计自己的密码,破译敌人的密码。剧中叛逃到日伪方面的李海丰,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可见其危害有多大。

同时每一个电讯机构中,也都有一大批像余则成这样的小特务,专门负责低层次的监听记录工作,层次是很低的。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0 08:24: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二)

层次低归层次低,再低他也是一个技术人员。所以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余则成不属于“外勤”人员,而基本上属于一个专业技术人员,至于他带着器材到单位以外的地方去搞监听,那是不能叫外勤人员的。

当然也不能叫内勤,“内勤”是秘书啊,行政啊,后勤啊,办公室啊,这些,跟现在差不多。呵呵。

什么叫“外勤”,外勤是高搞行动的,诸如跟踪、抓人、爆破、暗杀,也包括情报搜集,就是陆桥山那一行。这些统称叫外勤。

说到这里,又一个问题出来,即余则成不太可能被派到上海去执行“制裁”李海丰——凡对敌人进行一定的处理,军统称之为“制裁”,如说“对某人予以严厉制裁”,其意即为杀掉他。

执行“制裁”任务,显而易见是外勤的任务,余则成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人员不可能具有这种特长。不要以为杀个人很简单,尤其是在敌占区,一旦暴露,个人安危是一方面,暴露了组织是更大的危害。最重要的,暗杀不成,敌人会加倍警觉,下次就更难了。

军统在越南“制裁”汪精卫失败,以后又派出了几拨特务,无一成功,反而搭上的自己的两员得力干将——吴庚恕捐躯、陈恭澍叛变。

像剧中那样,余则成单枪匹马,连司机带保镖,一枪一个,看着很解气,但在实际斗争中基本没有可能。

为什么,很简单,余则成不具备这个能力。在开枪射击这种专业技能方面,余则成作为一个“IT”方面的从业者,跟怎么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没有本质区别。

不信的话,你可以找一个靶场,连发十枪,看有没有一枪能够正中红心。

如果有,恭喜你,你具备当一个特工的潜质。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0 10:57:0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青浦特训班,难道不会教射击这些基础课程,而且貌似射击是对特工相当重要的生存技能

你问的好,但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军统的特训班有几十个,以后我会专门讲到这个问题.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0 13:41:1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胡宗南最后还送他到美国留学呢

不错,你很了解这一段历史.实际上胡宗南是"哑巴吃黄连",,这个事情他不敢声张.只能如此.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0 14:25:5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三)

说到叛徒李海丰。第三个问题来了。

根据《潜伏》,李海丰是在南京被击毙的,而且余则成获救以后,也是被转移到军统局“南京站”。

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

因为,李海丰的工作地点并不在南京,而在——

上海。

大家知道,李海丰叛变军统,投奔的是“汪伪政权”。

这里说开些。谈谈“汪伪政权”。

大家知道,国民政府失掉南京之后,一迁武汉、再迁重庆,并最终以重庆为战时首都,称“陪都”。

这样,长江中下游一带就与先期沦陷的华北地区连成了一片。在华北,原来就有一些汉奸政权:什么“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蒙古军政府”、“临时政府”(北京)、“维新政府”(南京)、“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等等,不一而足。在内蒙和察晋一带,还有一个所谓“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然而,这些所谓“政府”,多则多矣,其中却没几个有“号召力”的人物,且各自为政。鬼子很头痛,总想搞一个统一的政权为他们服务。

到1938年,汪精卫叛国,并在日军的卵翼下,仿照国民政府的组织形式,于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成立了一个新的伪政权,美其名曰“还都”,意即原来的国民政府又回来了。这个“政府”,史称“汪伪政权”。

既然“首都”在南京,那么各“政府”机构、包括特务机构,自然也在南京了。

错!

“汪伪政权”的特务机构设在上海,机构名称叫“特工总部”,办公地点在上海极司非而路(老名)76号,大家都叫他“76号”。

李海丰是电讯专家,叛变之后,一般说来不大可能转行,估计还是当特务。那就只能在上海上班,因为他的单位在“76号”。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0 14:46:3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暴露时已在美国留学.但不管怎么说,熊特工方面的作用是起不到了.只是没有生命危险而已.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0 15:06: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完全同意。我不喜欢《军歌嘹亮》

我可找到知音了,那个《军歌嘹亮》真不怎样.看来孙也在逐渐成熟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0 15:20:4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看《潜伏》谈“军统”(四)

看来大家都对“红色间谍”熊向晖的事迹很感兴趣,这里就叉开话题,先说说熊向晖。

熊向晖是周恩来同志在抗战中安插在“西北王”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是他的本名,抗战中化名为熊汇荃。

熊向晖是湖北一个司法界人士的儿子,有着很好的家庭背景,兼且仪表堂堂、天赋过人。17岁就考上了清华大学,并且加入了党组织。在清华,他的直接上级就是当年中共学生领袖蒋南翔同志(解放后曾任教育部长)。

抗战开始以后,蒋南翔奉派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工作,他的上级,就是周恩来。

大家知道,周恩来是我党秘密工作的先驱,在中共中央设在上海的时候,周恩来负责中央特科工作,在他的麾下,汇集了一大批秘密战的精英。为大家所熟知的,有“前三杰”——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有潘汉年;有顾顺章(后叛变,此人叛变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如果不是钱壮飞,中共的历史恐怕要改写了)。还有一些,后转做其他工作,可能大家就不一定太熟悉了,如陈云、如康生、如陈庚,当年都是在上海叱咤风云的人物。

熊向晖就是蒋南翔推荐给周恩来的。早在抗战初期,周恩来就敏锐地看出,抗战结束以后某个时候,中共一定会与国民党决裂,届时,我们直接面对的,必是胡宗南。此时,正是“走闲棋、布冷子”的时候,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挥作用。

熊向晖就这样作为一个“冷子”布置在了胡宗南的身边。据说在给熊布置任务的时候,周一共只讲了三条:

第一,对党忠诚。

第二,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三,抓大不抓小,着眼于保卫党中央。

最后周还归纳了一下,“你要像天津的萝卜一样,外边白,里头红。”

前几天我买了几个“卫青”,还想起这件事。看来,周恩来在天津上学的时候真没少吃这种萝卜。

就这样,熊向晖在胡宗南身边潜伏的近十年中,严格按照这三条行事,不但没有引起怀疑,反而成了胡的机要秘书,参与密勿。

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1946年胡奉命进攻延安的时候,居然是他亲自把作战计划交给了这个“卫青”。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1 14:51: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上文笔误,胡进攻延安应为1947年.致歉.


看《潜伏》谈“军统”(五)

当时,胡已决定送熊向晖去美国留学,熊已经带着新婚妻子到江浙度蜜月去了,蜜月一过就将坐船赴美。

当胡宗南接到进攻延安的密令之后,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熊向晖。

他认为,跟延安打交道,须“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要“比共产党还革命”、要抓好宣传发动工作(看来,胡没有白在西北待这么多年,对我党的政治工作还是多少有几分了解的)。而自己身边的这些人,“只会骂娘”,不懂政治,要做好宣传工作,非熊向晖来不可。

这倒没错,“胡长官”还是有些眼力的,熊向晖本就是共产党员,搞思想发动,自是行家里手。

问题是熊早已到杭州去度蜜月,这个对胡来讲不是难题,他找到了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这时戴笠已经摔死,军统改组为保密局)。

顺便交代一句,戴与胡是莫逆之交,胡的夫人叶霞翟,就是戴手下的女特工(还有一说;叶本是戴的人,戴为笼络胡介绍给了他,看来"妻妾如衣服"这句话确实没错,兄弟嘛,换件衣服算什么)。为了提高叶的层次,戴还送叶霞翟到美国留学。

看来这哥俩一个毛病,都喜欢送人出国留学,还都是美国。挺重视教育。呵呵。

由于戴与胡的关系,胡在老军统的这些人当中也挺有面儿。帮“胡长官”找个把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据熊后来回忆,当时一个戴着黑眼镜,自称保密局的人在饭店里找到他,声称“接到毛人凤局长密电”,要将其送到南京见胡宗南。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可能有意外发生。

也是啊,"毛人凤局长"派人来找,还能指望有什么好事发生.


但他不露声色,只是对新婚的太太说“我要去南京,如五天之后不回来。请你珍重。”

谁也想不到,毛人凤还真是做了件罕见的好事----这么重要的军事情报,胡宗南居然会上赶着找人给人送去,而且找人找得还真准.

说到这儿,真是不得不服周恩来,不是一般人----这个"冷子"布的!


后来发生的事情人所共知----胡宗南“顺利”地拿下空城延安,并且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同样"顺利"地连挨了彭大将军三记闷棍,这些中学课本上都有,不再赘述。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1 15:49: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说明

感谢朋友们关注.大家陆续提了一些问题。我先写着,有些东西我后面会结合问题重点谈谈,象熊向晖的事就是我临时写的。

“四十年代的秘密战”这段历史是个冷门,因为某些原因,过去很少有人关注.有些史料也没有公开,给研究带来一些困难,许多事情是不为更多的人知道的。

现在借着《潜伏》的热播,大家都来关注秘密战线上的这些“无名英雄”,我觉得这是件挺好的事。

比如军统,我们大家了解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反共。实际上,仅在抗战期间,军统牺牲的工作人员和运用人员(即现在警匪片中的所谓“线人”,经常以一种獐头鼠目的形象出现,最典型的是《神探亨特》中的那个“斯波蒂”。其实,你如果了解秘密战,你会发现这些表现形式真的很浅薄")就达18000人,而军统的在册人员最多时也仅有45000人。

这些人,同样是抗日英雄,同样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1 16:12: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反共方面,中统作用大。军统抗日是有功的。

正解.在反共方面,中统"人才"更多,更"专业",有空我可以说说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1 18:17:3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单人单枪刺杀李海丰,不知导演怎么想的,

----确实有些夸张,不过文学作品嘛,这样处理起来比较"酷".戏剧性强,大家爱看.

实际上,在危机四伏的敌占区搞暗杀,尤其是有严密警卫的对象,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做很多侦察和准备的工作,需要很多人配合.才能成功.

不是单靠勇敢,信念等等那么简单的.以后我会就军统几件著名的案子给大家讲一讲.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2 15:13: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lz用點力啊。

感谢鼓励,我们一起用力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2 15:15: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看《潜伏》谈“军统”(六)


要说的是后面的事。胡宗南被三记闷棍打得心灰意冷,原来吹嘘的三个月拿下延安也不好意思再提,自然也不再需要熊向晖留在身边。于是在1947年5月,熊向晖辞别胡宗南赴美留学。

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下面要说到熊向晖的暴露了。事情的发生,有些偶然。

1947年7月,保密局北平站电检科在夜间监听中发现某个没有登记的电台在发报(这就是余则成的工作,一般总部叫电讯处,各站叫电讯科或电检科),此后几天,北平站组织力量重点监听,他们把侦听设备装在车上,分几个路线侦听,一步步迫近,并初步拟定了几户重点怀疑的住宅。

接着,北平站将这一情况,通知了北平市警察局副局长白世维(这可是个重量级的人物,著名杀手,当年在六国饭店刺杀汉奸张敬尧,一战成名。后来娶了“贿选”总统曹锟的孙女。解放前赴台,还当选过“省议员”),白派人逐一进行侦察、排除后,认定了确切地点。

房主袁永熙,是北平市民政局的科长。

这事情可很难处理。因为——

袁永熙的太太陈琏,是陈布雷的女儿。

陈布雷何许人也?蒋介石的机要秘书、侍从室第二处主任,在旧中国,号称国民党“文胆”。

谁敢惹!

保密局北平站站长当时是黄天迈,他当然不敢做这个主,于是将案情向保密局本部汇报。

黄天迈不敢、毛人凤敢。

要知道毛人凤几乎帮戴笠看了一辈子的家,什么大案要案没见过,眼光自是比黄天迈毒辣。他马上意识到,共产党的秘密电台一定是在用陈琏这层关系,即利用陈布雷的社会地位和关系作为掩护。

当然,毛人凤也不会想到,这两口子——本就是中共地下党!

他当即派出保密局行动处处长叶翔之到北平坐镇指挥,务求必胜。

前文曾说过,搞行动工作要用专才,不会用余则成。大家会想了,这个叶翔之既然是行动处处长,那显然是专搞行动的了,没准还是个冷血杀手,专杀人的。

错!

任何事情都有例外,这个叶翔之,彻彻底底地是个文人,而且是手无缚鸡之力那种的。他能当上行动处处长,纯粹是机缘巧合。

据说当年军统改组为保密局,沈醉满拟这个行动处处长肯定跑不了是他的,结果任命发表,大跌眼睛,不但没当上行动处处长,连原来的总务处处长都给免了,最后发配到昆明去当云南站站长,气得要命。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2 16:00:2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看《潜伏》谈“军统”(七)

话说回来,叶翔之确是外行,但外行不等于饭桶。没吃过猪肉,见过的猪跑想必不会太少。

他首先派人秘密监控了袁永熙的住宅,并命令电检科昼夜监测,一旦有电台信号出现马上动手。

这一战,叶“外行”大获全胜!

当特务破门闯入时,报务员李政宣和他的太太、译电员张厚佩,报务员盂良玉和他的太太、译电员李毓萍正在埋头工作,收发报机、密码本都摆在桌上。

我们看反映战争年代的电影,都会知道,革命战士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一般来讲,要做的应该是交最后一次党费。

但对于一个特工来讲,如果他能够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或者说有这个时间的话,他要做什么?

一定是销毁密码,砸烂电台!

按:在秘密斗争的年代,如果是一个联络站的负责人落到敌人手中,如“秋掌柜”,并不是最可怕的,因为他并不一定掌握所有的秘密;

但是如果一个报务员叛变了,情况会严重得多,因为他掌握着上下联络的渠道;

如果单是一个报务员叛变了,也不是最坏的情况,因为他不一定有密码;

正如“秋掌柜”咬断了自己的舌头,就打破了敌人的梦想。

大家知道,为了保险起见,在秘密斗争中,有时对一个工作单位,要用几套密码。一般性机密,由报务员翻译;如果分工再细一些,另外还有译电员,即报务和翻译分开,各管一段,发报的翻译不了,会翻译的又不会发报,都是为了保证安全。

最顶级的机密,叫做“亲译”,即工作单位的第一负责人,他自己掌握一套密码。报务员把那张记着一组组数字或其他符号的纸交给他,让他自己去译电。“秋掌柜”这个工作单位的密码,就在他自己手中。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安全。

至于剧中汤四毛用四角号码作为密码的那一段情节,应该是原来某个时期的密码或在传递一般信息时所用的密码,危害较小。

但这一次,敌人没有给我们留这个时间。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这一案的危害有多严重了吧。

报务员、译电员,而且还是两对夫妇,同时被捕。

收发报机、密码本同时被破获。

这是最坏的情况了。

真真的“人脏俱获”,想抵赖都找不着说辞。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3 08:02: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潘汉年同志是我党优秀的地下工作者,他解放后遭遇令人唏嘘。但客观地说,潘汉年同志的确有错误,而且是一错再错。

会见敌方主要领导人,这是天大的事情!事前既未请示,尚属情有可原,毕竟地下工作,瞬息万变,允许变通处理。

但事后不主动汇报,而且隐瞒多少年,这就"罪"无可绾了。

“在白区工作的同志,解放后被排挤和打击”,这确是部分事实,而且对潘汉年同志的处理,在我们看来也确实是过于无情。但必须看到潘汉年的情况与其他同志无故挨整还不完全一样。即便没有“文革”,一旦这个问题被审查出来,对其性质的认定,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当然处理方式可能会人性化一些)。

因为这里涉及一个对组织的忠诚度的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义不容情。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3 08:29:5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有说什么军统还是中统都是废物一说从哪来的?

——无论军统,还是中统,都有废物,这很正常。正如我们每个人的单位中,都会有那种“吃嘛嘛香,干嘛嘛不成”的人一样。

但要说都是废物,就失之简单了。

在战争年代,任何一个出色的特务,都是绝顶的聪明,绝顶的优秀。

如果不是这样,等待他的只有一条路——

死。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余则成每天过的是什么日子,换作你我这号的,能够坚持几天不暴露。还先别说为党工作,就给你一个任务----什么都不干,长期潜伏,你能不能完成?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3 09:03: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呵呵,戴老板的情事,我了解得不多,也就是最出名的那一桩,稍微知道一些,跟报章上广泛登载的差相仿佛。有机会说说吧.

关于四十年代秘密战,大家想知道的事,可以跟帖,只要我知道的,我会尽我所能讲清楚。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3 11:40:5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谈完军统以后可以谈谈潘。

----好的,以后写"76号"的时候我一起写吧.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3 12:58:1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和苏联人合作的第一天起,人家就在往他体内值入“木马”了

——恐怕也不完全是这样。别的特务机构另说,要打入军统内部,难度还是很大的,我目前想起来的,似乎只有“张露萍”一案。其他还有什么,大家补充一下。

至于其他机构,确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四十年代的上海,复杂得紧,智商一般的人,估计没两下就得OVER。

所以我说当特务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

虽万千人俱往矣2009-04-13 13:23: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