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818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稀世国宝们

楼主:18611695124 字数:113579字 评论数:62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龙山文化-薄胎黑陶高柄杯

薄胎黑陶高柄杯是1975年山东省胶县三里河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高柄杯是薄胎黑陶中仅有的一种器形,因此也最具代表性。陶杯经轮制而成,杯壁厚度均匀,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3毫米,所以又被称为“蛋壳陶”。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高柄杯由杯身和杯柄两部分套接而成。上半部为直壁凹底的筒状杯身,顶部有宽平的盘状杯口。下半部为粗短的杯柄,直径比杯身略粗,呈筒状,末端与喇叭状的圈足相接,杯柄表面饰镂孔与斜线纹等。

1928年,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吴金鼎来到山东章丘附近的龙山镇进行考察,在镇子以东的武原河畔台地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碎片样的东西,很薄很轻,但是却仿佛瓷器一般坚硬,待清理完毕,竟立刻绽放出了黑色的光泽,面对这前所未见的发现,一位在场的考古学家激动地记录下了它们的特点:“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经过严密测量,这些碎片的厚度不超过0.2毫米,于是“蛋壳陶”的名字应运而生。

在这之后,蛋壳陶的碎片在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但却始终没有完整的蛋壳陶器皿现身,直到1974年。这一年的一天,原山东考古所所长张学海在其主持发掘的城子崖遗址中发现了一座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在将墓葬全部揭露后,竟然发现了一堆蛋壳黑陶碎片,这堆碎片会是属于一个完整的蛋壳陶器皿么?同时参加发掘的郑笑梅主动请缨,要独自对这堆碎片进行分析和比对,经过半个多月的不懈努力,郑笑梅终于将一件完整的“蛋壳陶”放到了张学海面前,上秤一称,才10克左右的重量。




实验考古研究表明,制作薄胎高柄杯应是用刃口极锋利的刮刀类的工具,边旋转边刮修坯泥。当器壁达到极薄时,再进行磨光,并在杯身上加刻镂孔和纤细的划划纹作为装饰。薄胎陶之所以光亮无比,是因为用磨光石对胎体表面做长时间打磨,导致胎体中的石英、云母、绢云母等反光物质的颗粒顺着一个方向排列,对光线由漫反射变为平行反射,使得器表熠熠发光。这种成型技艺费工耗时,且要耐心细致,稍有疏忽,将前功尽弃,因此即使在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进行仿制也不是件易事。成品陶杯虽然胎质极薄,但其质地却极为细腻坚硬。有人称赞它们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薄胎黑陶是龙山文化时期人们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的反映,代表着黑陶技术的最高成就。薄胎黑陶高柄杯仅出土于少数大、中型墓葬之中,是一种高贵用品,应是当时显示身份的重要礼器。

仔细看看这个“蛋壳陶”有多薄




黑陶的原料一般都经过精细的淘洗和充分的陈腐,在用陶轮制作时将胎壁做的很薄,有的竟薄如蛋壳。其制法是将陶坯晾到半干程度,用鹅卵石在器壁表面进行打磨,打磨过的陶坯光滑平整,然后放入窑内用1000℃左右的高温焙烧。在烧窑快结束时再加入一点水,窑内产生大量浓烟对陶器进行熏翳,浓烟中的炭粒附着于器表,充满坯体的孔隙,呈现漆黑的颜色。由于陶坯往往经过打磨,故陶器表面漆黑光亮,十分美观。

可惜好景不长,蛋壳陶在历史长河中成了昙花一现,到了龙山文化晚期,高柄陶杯的器壁逐渐增厚,制作日益粗糙,造型也不及早、中期轻盈灵巧,制作整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到龙山文化之后的岳石文化时期,蛋壳陶杯便突然消失了。



186116951242020-05-09 09:57:17 发布在 娱乐八卦
龙山文化-玉钺,1958年山东日照出土

作为一种和斧头很像的兵器自古以来钺就是作为权力象征,执钺着掌握杀伐大权。比如夏执玄戉。——《说文》引《司马法》。而早期的王字呢?《说文》云:“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因为最早的王字像一个横置的大斧。相对与斧头来说,钺很薄,刃部宽大所以早期的王字更类似横置的钺。作为生产工具来讲钺并不合适,所以在史前遗址考古发现中钺往往作为权力的象征出现。




由于玉钺具有宽大、厚重的特征,所以成为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据《说文》载:“钺,王斧也。”《尚书》载:“王左杖黄钺。”这说明玉钺象征着王权,象征着生杀大权,象征着刑罚。“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王’字就画成‘戉’形。”高西省说,最早的“王”字就是由“戉”演变而来的,表明在文明时代前夕的军事民主制时期,军事领袖和政治首脑合为一体,“而这些人手持之钺,即成为权力的象征物”。

下面的一组图片就是从甲骨文至今文,“王”字如果从钺演变成我们现在认识的文字的。





186116951242020-05-09 10:00:13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这种称谓即是一种千年图腾的延伸,也是我们从皮肤到内心的一种精神传承。无论“龙”是如果起源的,是否真有这种动物,还是如同传说般形成于战争中的图腾合并,至少在3000-4000年前,这种被图腾化的形象已经成为一种共同的认知,而且这种认知也成为了一种神话和力量的集中载体。

红山文化-玉龙

红山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玉龙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鬣,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鬣扁薄,并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打磨锐利。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

红山玉龙的具体用途尚有待进一步探讨,可能是祭祀用的礼器。龙体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经试验,若穿绳悬起,龙骨尾恰在同一水平线上,显然,孔的位置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考虑到玉龙形体硕大,且造型特殊,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饰件,而很可能是同我国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关的礼制用具。




在红山文化重大考古发现以前,人们所知的只有夏商周以来近四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一直以来,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故乡、中华民族摇篮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红山文化重大考古发现,开始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中国史前的历史,寻找中华文明的源头。专家们发现:两千年来,中国的历史学家们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是秦始皇修建的长城遮住了他们的视野。他们要打破以长城自封的中国文化观,到长城以北去寻找中国古代史的资料,那里有中华民族更老的老家。

1971年8月的一天下午,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农民张凤祥在村子后面的果林里修梯田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好像是人工砌成的石洞。在石洞的底部,他摸出一块像钩子一样的东西,质地坚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张凤祥以为是一块废铁,收工时顺便把它拿回了家。他的弟弟张凤良当时才六七岁,看到哥哥扔在地下的像“铁钩子”一样的东西,就找了一根绳子把它绑紧,开始拖着“铁钩子”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玩耍起来,过了七八天,竟然拖出光泽来了,太阳再一晒,就能看出这是玉。当张凤祥发现这是一件玉器以后,就带着它来到翁牛特旗文化馆。文化馆里一位叫王志富的干部用30元钱征集了这件文物,但他并没有在意,办完入库登记手续之后,把它当成一件普通的文物锁到了箱子里。

1984年,红山文化的发现有了重大突破。在辽宁省凌源市和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考古队员挖开了一座5000年以前的、陪葬有玉器的古墓,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古墓主人的胸部,摆放着两个精美的玉器。考古人员经过仔细辨认和研究后,认为它们是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牛河梁发现5000年前的玉猪龙的消息传到翁牛特旗,文化馆负责人贾鸿恩突然想起1971年征集的赛沁塔拉出土的那件玉器。他意识到,那件被他们锁在箱子里的玉器,极有可能是与牛河梁玉猪龙一样珍贵的文物。他立即把那件玉器装进挎包,坐火车赶到北京,请苏秉琦先生鉴定。苏秉琦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对红山的考古发现曾经给予特别关注。根据贾鸿恩回忆,当时苏秉琦先生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这件玉器,他一面仔细鉴定,一面向他了解这件玉器的出土地点和征集的过程。苏秉琦告诉贾鸿恩:这也是一件珍贵的玉龙,是一件重要的红山文化遗物。1971年在赛沁塔拉发现的玉龙,终于在被忽视了十多年以后得到正式确认:这是一件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由当时的红山人精心制作的、是国内首次发现的“中华第一玉雕龙”。



186116951242020-05-09 10:01:56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河南为什么简称‘豫’?其中一个传说就是在远古时代,中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还长期生存着大量的热带、亚热带动植物,其中大象就是其中一种。记得上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就叫作《黄河象》。虽然黄河象的年代更为久远,但从中原地区发掘的文物中却拥有大量的象牙制品,也从一个方面印证,至少在4000年前左右,在中原地区依然有着大量象群活动。

大汶口文化-镂雕旋纹象牙梳

1959年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出土文物。主体部分镂雕出由3行条孔组成的旋纹图案,并内填“T”形花纹。下端共有17个细密的梳齿。象牙梳造型美观,工艺精致,是迄今为止远古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的梳子。此象牙梳是用象牙制成,背厚齿薄,共有16个细密的梳齿,梳身采用镂雕技术,雕出由3行条孔组成的“8”字形图案,是迄今为止原始社会保存最为完好的梳子。还发现了象牙筒,可能是装梳子的用具。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骨簪、玉簪、玉发箍等固定发式或美发的用品,可见当时的人们十分重视梳理头发,并流行梳髻。

大汶口文化后期,社会财富日益丰富,出现了财产及社会阶层的分化,这种分化在大汶口墓葬中得到了突出的反映。在大汶口100余座墓葬中,有些墓空无所有,多数墓葬只有几件简单的陶器或石器,而少数大墓的随葬品却多达100多件。这些大墓不仅拥有大量制作规整、器类繁多的陶器、石器、骨器等生活用品和工具,更有贵重的象牙器、玉器、镶嵌松绿石的骨雕工艺品。这件镂雕旋纹象牙梳即出自一座大墓,墓主人生前应该是一位社会地位显赫的人物。



186116951242020-05-09 10:02:46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国博的第一个展厅终于扒完了,接下该商周青铜器了

商周青铜器也是我的最爱,尤其是铭文,头一眼看上去跟看天书没什么区别,等你再仔细看,而且是跟着译文一起看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现在认识的很多汉字在5000年前就已经有了,不仅有了,而且还TM的是一样一样的,5000年了,咱们现在写的跟5000年前写的没区别。要么怎么说:中国文化是活着的、传承有续的、一直在延用的文明

中国现在有几个博物馆的商周青铜器最为集中,也最为牛X

1、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个不用说了,中国最牛的博物馆。光禁止出国展览的青铜器就有7件,而且全都是大家伙,称之为“国之重器”。像司(后)母戊鼎、利簋等就不多说了,一会再详扒。

2、陕西历史博物馆
可以说是青铜器的老家之一。现今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区。但说实话,重器有,但不是很多,但它带铭文的中小件青铜器却不少,所以喜欢铭文的可以去看看。

3、宝鸡青铜博物馆
这个是专门以青铜器为主展品的博物馆。在这么一个地级市的博物馆能有好几件顶级国宝那是不容易了,像现有最早“中国”字样的“何尊”、记录西周王重要历史的“墙盘”、现存最大的青铜簋--“胡簋”等等

4、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馆主要都是以收集、捐赠、调拨的为主,但人家有一位青铜器领域的大家馆长:马承源先生厉害啊,现在馆中最著名的“晋侯苏编钟”就是他发现的。另外,连上边宝鸡青铜博物馆中“何尊”内的“中国”二字都是马馆长最先发现的。

5、河南省博物馆(看过资料,但没去过,所以闭嘴不谈)

以上5个博物馆是我认为在商周青铜器馆存最为丰富、最从集中、也是最为精美的几个博物馆。当然了,像湖北省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等等,他们最主要的青铜器精品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
186116951242020-05-09 10:25:59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一进入第二展厅就是一面立墙 ,立体字写着“夏商西周时期”。

这三个时期是中国最早的大一统时代,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自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源起之后,形成具有中华自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核心期。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很多物质上的、精神上的成果一直成为今天我们仍然在使用、交流、回顾,甚至在自我思想中保留的一部分。

这面主题墙的左侧是远古夏时代的部分出土遗物,包括从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爵、青铜鼎等物品。

我去年10月份去的时候,当时利簋就是在这面墙的左边,这次去的时候找了半天没找到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主题墙右侧,可以看到远处就是商代的青铜重器--司(后)母戊鼎



186116951242020-05-09 12:27:37 发布在 娱乐八卦
说到中国的青铜器,从中小学的历史课本上就开始讲这个最伟大的青铜--司(后)母戊鼎。

当年我上学的时候,在课本上还是叫“司母戊鼎”,但后来专家们又解释说应该叫“后母戊鼎”,反正谁都的好像都有道理,对于咱们这种小白来讲也插不上嘴,所以我在这篇文章里介绍这个鼎的时候索性就叫“司(后)母戊鼎”吧

商中晚期-司(后)母戊鼎

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商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




因为是照片,所以对于鼎的大小很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侧面刚好有另两位参观者的时候拍了一下,这样有一个对比也好理解。

其实有的时候不见到真家伙的时候,这种认知偏差往往会让自己吓一跳。我记得去宝鸡青铜博物馆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虢季子白盘”复制品,我靠,原来这么大!以前看图片的时候以为一个盘子,礼祭的时候也就是盛盛肉、放放饭,能有多大,等看到这个复制品的时候一下懵了,比我们家给孩子洗澡的大澡盆还大,说是一个浴缸都不为过。




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




这种正中的盘龙纹应该如何去看呢、去识别呢?

我从纹路的正中拍摄,这样你可以看到,其实你可以看到中间那个“出脊”就是龙的嘴,也就是头的起点,往两侧是龙头,上边两个弯弯的是两个龙角,龙角下边则为立体的龙眼、龙嘴,再往两侧去,就是龙身。

所以青铜器上的很多纹路如果从侧面看,那么就是雕刻动物的侧身像,如果找到它的头,你再从头的正中看,它其实就是立体的。就像这条龙,从头的正中看,你就能看到它正在虎视眈眈的注视着你。




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

这两个鼎耳,当年出土之后,挖掘的人想倒卖,所以连夜好几个人要把它砸碎分批运走,但这么大的东西厚的很,先不说一锤子下去能不能打烂,至少以它的体积和形状来讲那就是一口大钟,敲起来肯定十里八村的人都能听到动静。所以这几个就用锯来搞,可一晚上累死累活也仅仅把一只鼎耳锯下来。当时正是1939年,出土这么个大家伙的消息很快被日军获悉,村民没办法肢解它,又担心被日军发现,所以就重新埋入地下,直到1946年6月,商后母戊鼎被重新挖出,运送南京并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

但是,那个已经被锯下来的鼎耳却在后来遗失了。等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商后母戊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国家博物馆之后,当时的专家为了保持鼎的完整性,同时为了美观的考虑,最后经过反复试验,依据另一边保存完好的鼎耳,进行了原样复制。所以现在看到的这两个鼎耳为一真一假,但当年专家们做的太好了,咱们在展柜外边只用眼睛来看,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还真认不出来。

我在现场拍摄的时候,特意将鼎耳放大拍摄,中间那个人头在灯光的照射下,阴影闪现,看得我诡异无比



186116951242020-05-09 13:04:08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司母戊鼎之所以得名,是腹部有“司母戊”三字铭文。“母”是母亲,“戊”为母亲的庙号排序。“司”字有两种解释。按传统说法,“司”即“祭祀”,故“司母戊”可释为“祭祀母亲戊”。但严格地说,“司”字的正确释读应为“后”。故“司母戊”应为“后母戊”。“司母戊鼎”当然也该称为“后母戊鼎”。只是由于约定俗成,“司母戊鼎”的叫法保留至今。古代“后”字的本义相当于今天的“崇高”“伟大”。“后母戊”可直译为“伟大崇高的母亲戊”。考古学家推定,司母戊鼎(或后母戊鼎)的铸造年代,相当于商王朝第23位国王武丁在位时期。武丁乃商王朝后期的中兴之主,据甲骨文记录,武丁有三名“法定配偶”,其中一名即“戊”。故“司母戊”鼎应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纪念生母而铸造。“母戊”去世后,该鼎随其葬于地下,没想到3000余年后重见天日。

这个拓片是在标签上拍出来的。可以看一下“司(后)母戊”这几个字在商代是如何写就的




鼎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

现场时候因为鼎的下边还有底座,再加上鼎身比较高大,所以鼎内的铭文根本看不到,后来没办法,只能尽量站在展柜前把相机举得高高的往里拍,还好拍到,不过因为现场灯光比较暗,所拍出来的照片也有点虚。



186116951242020-05-09 13:21:21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我们看过了“后(司)母戊”鼎,而同时代还有另一个更为知名的女性:妇好。这是历史中记载的商王妻,同时也商朝的一位女性大将军,它的日名我前边已经讲过她叫“后母辛”。

其实在历史上,“后母戊”与“后母辛”是同时代的人物,她们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

看惯了电视中的古装剧,只要演古代宫廷则必有宫斗大戏,那么在武丁这一朝也不例外,他先后的三位正妻就是幕狗血剧的主角。

武丁在位59 年, 时间很长,根据乙、辛周祭卜辞, 武丁有三个法定配偶, 即妣辛、妣戊、妣癸。妣辛就是大名鼎鼎的“ 妇好” ,依据甲骨文的记载,武丁三个法定配偶的死亡次第是妣辛、妣癸、妣戊。妣辛即“ 妇好” , 她最先去世。而作为商王的正妻只能有一位,只有在正妻去世之后才可以“续弦”再娶、再立妻,所以“妇好”可以说是武丁的“元配”夫人。




无论是卜辞记载, 还是妇好墓随葬品之丰富, 都说明“ 妇好” 地位显赫。在中国古代,“ 妻以夫贵, 母以子荣” 。“ 妇好” 地位如此显赫, 除了她是一员战将, 为武丁立下过赫赫战功之外, 最主要的应该是: 她是武丁的法定配偶。按照一般惯例, 凡法定配偶所生之子中,定有王位继承之人。“ 妇好” 既然是法定配偶,她所生之子中定有王位继承者。此人是谁?

庚甲卜辞中, 有一位名“ 兄己” 者被祭祀:
己丑卜, 行贞: 王宝兄己岁漱, 亡尤?
己丑卜, 行贞: 王畜兄己舍, 亡尤?
庚辰卜, 行贞: 王畜兄己舍, 亡尤?

此“ 兄己” 在庚甲卜辞中被祭祀, 当是祖庚、祖甲之兄, 自然是先于他们去世。又康丁卜辞中, 有“ 小王父己” 之称:
口小王父己。
该版卜辞将武丁卜辞中的“ 小王” 与庚甲卜辞中的“ 兄己” 联系起来了, 它证明“ 小王” 就是庚甲卜辞中的“ 兄己” 和康丁卜辞中的“ 小王父己” 。由此可以断定, “ 小王” 死后之庙号为“ 己” . 而文献记载中, 有武丁之太子名“ 孝己”。“ 小王” 为王储, 其庙号是“ 己” ; 而“ 孝己” 为武丁之太子, 庙号亦为“ 己” 。

“ 妇好” 与“ 孝己” 都死于武丁时代。关于“ 孝己” 的死因, 文献记载非常明确:
“ 其母早死, 高宗惑后妻之言, 放之而死。”( 《太平御览》八十三引《帝王世纪》)

(以上摘自曹定云《“ 妇好” 、“ 孝己” 关系考证》)

“孝己”深得武丁的宠爱。但是由于“ 其母早死”继母不喜欢他,在武丁面前说了他许多坏话,结果被流放到外地。孝己经受这一打击之后,不久就忧愤而终。“ 孝己” 是“ 妇好” 所生, 并且在“ 妇好” 生前已被立为“ 太子” 。妇好去世之时,“ 孝己” 自然要祭奠其母。他作为太子, 在同辈兄弟中, 是法定的第一位祭奠者, 其祭奠的规格高于他的同辈兄弟。因此, 妇好墓中五件铭“ 后(司)母辛” 之器, 应是“ 孝己” 为其母“ 妇好”所作的祭器。

孝己为自己的生母-妇好所铸造的:后母辛鼎




孝己、祖庚、祖甲均为武丁之子。长子孝己未及继王位便已死去,后来祖庚被立为太子。祖庚据传是武丁的第二个妻子:妣戊所生,中国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鼎-“后(司)母戊”鼎就是他在母亲去世之后为母所铸并埋入母亲的墓中。

祖庚、祖甲都为武丁所喜爱,但祖甲是武丁最后一任正妻妣癸所生。据说祖庚的这位后母当然要为自己的亲儿子争利益,在武丁面前提立祖甲为储君。但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若强行废立,怕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故仿效当年武丁,离开帝都,到平民中生活。《尚书》记载:“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意思是说,到了祖甲,认为代替兄长为王是一种不义的行为,就逃到民间当了小民。武丁驾崩后,帝位由祖庚继承。祖庚即位十年左右病死,祖甲方才回帝都继承君位。

祖庚为自己的生母-“后母戊”所铸造的:后母戊鼎



186116951242020-05-09 13:50:27 发布在 娱乐八卦
逻辑推测司母戊鼎似乎并非中国最大的青铜器?

我们不妨看看司母戊鼎的出土背景。司母戊鼎出自殷墟侯家庄西北冈王陵区的一座“甲”字形大墓中,其编号为84M260。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墓葬形制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墓主人的社会身份与地位。殷墟西北冈王陵区的墓葬有多种形制,包括带4条墓道的“亚”字形墓、带2条墓道的“中”字形墓和带1条墓道的“甲”字形墓。

学者们认为,“亚”字形墓可能系商代王陵、“中”字形墓和“甲”字形墓有可能只是商王配偶的墓葬(图二)。而从规模上比较,即使无视墓道的数量,“亚”字形墓的墓室也远大于“中”字形墓,更大于“甲”字形墓。传出司母戊鼎的“甲”字形墓84M260的墓室体积约365立方米,而所有带四条墓道的大墓的墓室体积都在2200立方米以上。84M260在商代墓葬中显然不能算是特大型墓葬,其体积只有商代王陵的七分之一左右(表一)。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体积远比84M260更大的商王陵大墓,完全可能使用比司母戊鼎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青铜器随葬。只是由于殷墟所有的王陵大墓在历史上都曾经被盗掘,而随葬的青铜器或许早已被人从地下掘出,遗失或重新熔化,铸造为其他青铜器了。




日本的根津美术馆现今陈列有3件传出殷墟西北冈M1001号大墓中的青铜,每件铜高度都在70厘米以上,其造型的精美,远好于司母戊鼎等其他铜器。这3件青铜仅仅是M1001的劫余物品。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殷墟西北冈王陵大墓很可能使用比司母戊鼎更大更好的铜器随葬。

如果说上述仅仅比较还属于逻辑推测,若干考古标本的发现就是实证了。

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商王朝后期都邑,著名的安阳殷墟遗址的苗圃北地铜器铸造作坊中,清理了一处大青铜方鼎的内外范。鼎范发现于一处工棚内,出土时倒扣在地下,虽然仅残存了鼎口的一半,但鼎口的长度完整保存下来,宽度也可据作出合理推测。据观察,该鼎范系使用过后的残迹。现场测量表明,其成品铜鼎的口部长度为117厘米,宽度不会小于80厘米。这一尺寸显然略大于司母戊鼎的实测数。因此苗圃北地铸铜作坊曾经铸造过比司母戊鼎更大的青铜器。

200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孝民屯考古队在殷墟孝民屯另一处商王朝铜器铸造作坊中获得另一个有趣的发现:1件商代的铜鼎陶模(图三)。这件陶模系用精选的泥土制成。经实测,其足底直径约16厘米。

由此可见,孝民屯所出鼎足模的尺寸与司母戊鼎四足的实测数据非常相近。有理由相信,孝民屯铸铜作坊也铸造过尺寸相当于司母戊鼎的大型铜器。

2003年,同样在孝民屯铸铜作坊,考古队员还发现另1件青铜器的圆形陶内范(图四)。这很可能是1件铜盆或铜圆鼎的内范。测量表明,该内范直径可达1.52米。无论如何,这是目前所见商代青铜器中直径最大的圆形青铜器。




因此仅仅从尺寸上说,商代致少曾经铸造过3件体量大于司母戊鼎或与司母戊鼎相当的铜器。至于这些铜器在重量上是否会“重”于司母戊鼎,则要看铜器的高度和器壁的厚度。但既然这3件铜器的体量大于司母戊鼎,其重量大于司母戊鼎也是完全可能的。

由此,司母戊鼎并非商代最大的青铜器已成定论。既然它不是商代最大的青铜器,当然它就不可能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大的青铜器,至多是“存世的中国青铜时代体量最大、重量最重的青铜器”。

由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司母戊鼎并非商代最大的青铜器。当然这无损于司母戊鼎的文物价值。今天,站在它面前,游人们仍然会忍住屏息,为其雄伟的气势,精湛的工艺,及其神秘的纹饰所震慑。
186116951242020-05-09 14:15:49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不过,国博的专家们也曾经对“后(司)母戊鼎”进行了探伤试验,从探测和现场外观的结果来看,其实这个“后(司)母戊鼎”应该算是“残次品”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材料上分析及外观上来看,这个“后(司)母戊鼎”曾经进行过“二次修复”。在鼎的一侧正面有道非常明显的修复痕迹,也就是用人为的方式修复的一道“伤疤”。这个“伤疤”应该是当时铸鼎的时候因为体积太大了、所熔的青铜原料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导致陶范出了问题,将一侧正面涨裂。




但可能因为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或是源材料无法短时收集完整、重做陶范来不及等等原因,无法进行第二次熔铸。而这个质量问题却实实在在,为了弥补这个过错,当时的人们对这个位置进行了修复。所以能够看到后期工人进行修补的痕迹,部分花纹只能勉强修复。

这是近距离拍摄的修复位置图




同样,在一些边缘及细微之处,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鼎的鼎足部位也存在着明显的伤疤与修复痕迹。




最后,再来一张“抄底照”,看一下鼎的下腹部。这里可以明显看到当年铸造大鼎的时候有四个陶范进行合范铸造的痕迹。

四条呈“十”字样式的合范边正好让鼎腹成为一个“田”字



186116951242020-05-09 14:20:56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上一篇帖子里说到妇好,既然是一个名人,而且在历史上还非常特殊,那么接下就顺着上一篇再来看看其它妇好墓中出土的文物。

在国博的夏商西周馆里,尤其是商代部分的展品里妇好墓出土的文物占有很多。它们不像其它“国之重器”一样显得庄严、肃穆,反而更加小巧、精致,不仅仅有生活化的物品,还有一些铸造得乖巧、萌宠甚至优美的器物。使得这个大厅观看的人不用老是板着个脸,也会偶尔露出一丝丝的微笑。

妇好墓的发现说是一个巧合或是一个偶然也都可以。在央视的《国家宝藏》里有过一期详解,在这里就不过多描述发现过程了,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在整个安阳殷墟,对应着的高等级的国王及大贵族墓葬有着专属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用墓地,可惜的是几千年来挖的挖、盗的盗,现在只留下一些车马坑、随葬坑和空空的“亚字形”、“中字形”大墓,所以在建国后还没有真正发掘过一座完整的王室墓坑。



1976年,考古人员在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区进行发掘,先是探测、挖掘到一座建筑遗址,大家都认为这应该是宫殿中的某一个房子,没必要在这个东西再费力气,但为了弄清房基下边夯土的范围和性质就要把清除房基。按正常来讲,房基下边应该就是生土了,最多在承重墙或柱的位置会夯实,但结果是房基清理完之后,下边出的是一个长方形且全是夯土的“地基”。既然是商朝的夯土,那么根据考古要就要继续向下打孔探测,直到确定生土层之后才可以。可是这个打孔探测打了5米多深还不见生土,关键是如果超过6米深就接近地下水了。

就这样探了好几天,孔越深越难打,地下水层以上是打着费劲,地下水层以下是提土难办,弄得大家都没什么好心情。直到探到7米以下的时候突然探杆像是打到一个空洞里,一下自己下坠了,等慢慢向上拔铲,探铲提上来了,满铲都是鲜红的漆皮,是墓葬!铲内还有件东西,洗净过后原来是一件玉坠,这就更坐实了墓葬的可能。关键是谁能想到会有一座墓被埋在同时代的建筑物下边,这不是让人翻不了身嘛;而且墓还在宫殿区,谁会把人葬在自家院子里?能在这里挖出墓来,那不真是见了鬼嘛!


186116951242020-05-09 15:23:46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在国博展出的众多妇好墓发掘出的文物中,有一只鸮尊非常特别,不仅仅造型很美,而且看上去还萌萌的,像是一只随时可以带出遛遛的小狗,坐在门前等着主人换好鞋就可以出门了。

妇好青铜鸮(xiao,音同枭)尊,出土原器为一对两只,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妇好鸮尊,器身铭文“妇好”,造型生动传神,整体作站立鸮形,两足与下垂尾部构成三个稳定支撑点,构思奇巧。头后为器口,盖面铸站立状的鸟,造型雄奇,花纹绚丽,是中国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




我们还是拿妇好墓作为坐标参考图,看看这只鸮尊是位于墓中的哪个位置




鸮,就是猫头鹰。在商代,鸮是商人喜爱和崇拜的一种神圣的鸟。有些专家认为商人把“鸮”推崇为“战神鸟”,是克敌制胜的象征;也有些专家认为商人把“鸮”作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通高45.9厘米、口径16.4厘米、重16.7千克。整体作鸮形,头部微昂,圆眼宽喙,小耳高冠,胸略外突,双翅并拢,两足粗壮有力,四爪据地,宽尾下垂,作站立状,形态生动。其周身纹饰精美,背后靠颈处有鋬,鋬端装饰兽头,面中部分及胸前中部各有扉棱一道,冠外侧有羽纹,内侧饰倒夔纹,上有钝角。喙表饰蝉纹,胸中部饰一大蝉,形象奇特。颈两侧各饰一身两首的怪夔一条,张口怒目。两翅前端各有三角形头的长蛇一条,蛇身紧盘,上饰菱形纹。颈后部连同鋬内壁面饰一大饕餮纹。尾部又饰鸱鸮,圆眼尖喙,双足内屈,两翼展开作飞翔状。




它造型新颖,各部位纹饰和谐,头部羽纹动感尤烈,予观者以扶摇直上八万里的艺术感染力,无愧于战神之美誉,呈现出商文化刻意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



186116951242020-05-09 15:58:32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妇好”青铜三联甗(汉语拼音:yǎn)

甗(汉语拼音:yǎn,粤音“演”)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 lì ](古代炊具,样子像鼎,足部中空。),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 zèng ](就是笼屉,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原为烹饪用的厨具,后作为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

我们先来看看这件三联甗在妇好墓中的出土位置



妇好的这个三联甗特别之处在于,别人用的甗都是小单间,她的却是联排别墅

这个是妇好同志的:



这是别人的小单间:



该甗由并列的三个大圆甑和一长方形承甑器组成。甑为圆形敞口,敛腹,腹两侧有牛首半圆形耳。腹底内凹,有三扇形孔。口沿下以雷纹为地,饰由二夔纹相对组成的纹带,以扉棱相间隔,夔身上下饰以涡纹。



承甑器上有三个高起的喇叭形圈口,腹内中空,平底,下有六条扁矮足。圈口周壁饰三角纹和云纹带。器面绕圈口饰蟠龙纹三组,四角分饰牛头纹。四壁饰夔纹间以圆形涡纹,下饰大三角纹,均以云雷纹为地。



承甑器中央圈口内壁、各甑内壁和两耳下外壁均铸铭文“妇好”两字。此器形制特殊,为商代青铜器中仅见。

186116951242020-05-09 16:10:02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妇好”青铜偶方彝

这个“彝”可能很多人单看它都不敢读,这可是“彝族”的“彝”啊。

方彝是中国古代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器身,带盖,直口,直腹,圈足。器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缺口。也有少数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状。

同样,这件青铜偶方彝也是妇好墓中的“重器”之一



我之前说看了妇好很多的随葬品会让感到微笑也在于这个原因,刚刚上边那个帖子说的三联甗,到了这个青铜方彝结果还是一个联排别墅。妇好就是这样的“汉子”,用的东西跟别人都不一样。

这个依然是妇好同志的“联排别墅”



这只是别人的小单间



该方彝器身横长两倍于纵长,犹如两个方彝之组合,故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偶方彝,是商代酒器中绝无仅有的罕见器形。 器身两长边口沿各有七个缺口,是专为放置酒斗设计的。器盖呈四面斜坡状,斜脊线及坡面中线上均铸出扉棱,极似商代宫殿之“四阿”式屋顶,有正脊与垂脊。器口前后各有七个方形和尖形槽,颇像房子的屋椽出梁头七枚,反映出当时的屋檐多探出梁头硬挑,前沿所出梁头为大半圆形,后檐所出者为尖形,类似后世斗拱的雏形。盖脊有二钮,便于启合彝盖。



偶方彝装饰豪华大方,通体以云雷纹做衬地,以浮雕枝法表现了兽面、鸱鹗、夔龙、大象等动物形象。

看看这个侧面的大象可不可爱?



看看商人多爱猫头鹰啊!正面上盖正中心的立体鸮面,在鸮的两侧还各有一只凤鸟。不要看嘴吧就当成鹦鹉,要看屁股后边的长羽毛,这种长尾羽的在商周时期都被称为“凤鸟”,当然了,你非要说是两只鹦鹉那敢只能由你,可再怎么说,在一个王后的随葬品中展现代表女性使用品的器物来讲,“凤鸟”也应该比“鹦鹉”更确切吧?


186116951242020-05-09 16:26:18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中国古代特别是商周青铜器的铭文,基本上是铸出来的阴文,即所谓“铸铭”,一般出现在内壁、器底、足部、鋬上、盖内等不显眼的地方,后来还有器体成型后再做字的“刻铭”。阴文是怎么铸到青铜器上的?学术界有多种推测,一般认为是先制成阴文字模,然后将字模印到内范上呈阳文,再铸出便是阴文。而青铜器铭文多用阴文,则是缘于阴文是凹进去的,不容易磨损,好保留下来,又是放在不显眼的地方,还不会影响纹饰的美观。

而这些青铜器的名称大多有些“古怪”,用字也颇生僻。以青铜器的“饪食器”来说,就有簋、鬲、卣、簠、甗、觥、觯、盉、盨、斝、匜⋯⋯这些名称除了器物本身有名称和结合典籍可以确定名称的外,有不少叫法都是后人定的。

如果上边那些器物名称不标注读音,我估计大多数的人,如非好古或专古人士,那么99%的人不认识。即使认识也只是个别而已,比如:“簋”字我最先认识是因为北京的“簋街”,老早前下夜班之后老去那里吃“麻小”;“觥”则是“麻小”吃多了必须得用大杯喝凉啤酒,所以说文明点叫“觥筹交错”。

所以在看到商周青铜器的时候,如果不先把名字认识了,等以后跟别人吹牛或带着美女去博物馆的时候,面对这一个一个黑不啦叽青铜器,那岂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因此,在接着向下讲国博青铜器的时候,咱们先来认认这些青铜器的器形名称,以及它们正确的读法、功能,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展品,那时才会有滋有味。


簋[guǐ],音同“鬼”

对了,这就是北京著名的骗人风味小吃街‘簋街’的那个字。为什么说是骗人,以后再讲。簋,指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它和鼎配合使用,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而鼎则是煮肉用的。

它们是这个模样:





鬲 [lì],音同“立”

鬲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陶鬲,商周时期陶鬲与青铜鬲并存。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这家伙长得比较有特点,就是穿了个三条腿的连裆裤,我记得90年代初,我上初中那会最时髦的裤子就这样,一条裤腿能装下三个人那种。




卣[yǒu],音同“有”

卣,是一种器皿,属于中国古代酒器。具体出现时间是未知,盛行使用时期为商代跟西周时期。当时用来装酒用。所以外观上大部分是圆形,椭圆形,底部有脚,周围雕刻精美的工艺图案。

这东西上边有一道“梁”,也就是提手,圆圆的、长长的,模样跟个保温饭盒似的。






簠[fǔ],音同“府”

簠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

也就是说,这玩意儿就是最早的对扣碗或对扣锅,你说哪个是盖、哪个是底都行,反正不分上下


186116951242020-05-09 17:46:22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甗[yǎn],音同“演”

甗,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 lì ](古代炊具,样子像鼎,足部中空。), 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 zèng ](就是笼屉,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蒸锅”





觥[gōng],音同“功”

觥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这东西也是在商朝最流行,到了西周基本就衰落了。可关键是这东西太萌了,可爱的不得了,一个个做的跟动漫似的,圆圆胖胖的、憨憨的。






觯[zhì],音同“至”

觯是汉族古代饮酒用的器皿。青铜制。形似尊而小,或有盖。是中国古代传统礼器中的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这就是一个集“矮、粗、胖”为一体的大酒杯





觚[gū],音同“孤”

觚,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初现于二里头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与上边的觯比起来,那么这就是一个集“高、瘦、美”为一体的大酒杯





盉[hé],音同“禾”

盉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

其实它就是一个过去咱们常在煤球炉子上坐水用的“大水壶”






盨[xǔ],音同“许”

盨是中国在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

如果把它称之为远古时代的“饭盒”应该没有异议,几千年了,它的功能都还一样一样的。




斝[jiǎ],音同“甲”

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

斝这个东西往往会让很多人跟“爵”搞混,其实它们还是有些不同的。斝是温酒器,而且更粗大一些,而且没有前后角于饮酒用的“流”;而“爵”虽然有时作温酒之用,但它更多是饮酒器(古装电视剧里表现的太多了),所以有前撅后翘“流”。另外,还有一种饮酒器被称为“角”,“角”与它们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头上没有两个犄角






匜[yí],音同“仪”

匜,是中国先秦时代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



186116951242020-05-09 17:49:45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当重新认识了这些青铜器的名字之后,我们再回来看妇好的家伙事儿

妇好青铜盉

这个盉是一个正常器,没有什么太大的特点,只是说说看来的一个小故事。

说有一年一个专家在安阳,有一天,一个农民说他从地里挖出一个“高射炮”,这时候专家知道他们家挖出青铜器了,因为当地人都管这种嘴朝天的“盉”叫“高射炮”
186116951242020-05-09 18:03:05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忘了插图了


186116951242020-05-09 18:03:43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之前已经帖过一件妇好鸮尊,很可爱的一个小鸟。

现在再来帖一个同样可爱的小动物

“后母辛”青铜觥

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为商后期的盛酒器。此器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内底中部与器盖内均铸铭文“后母辛”,“后母辛”是妇好的庙号。整器为扁长体,前窄后宽,为一站立状四足兽。




这东西为啥不叫马觥或牛觥,非得叫“四足兽”?是因为这家伙看着像马介不是马,说牛不是牛。它头上有一对卷角,这个当然不是耳朵,它的耳朵在“角”下边,可个很可爱的小耳朵。它的前两个蹄倒是跟马一样,是奇蹄,可却比后两蹄可高,关键的是后两蹄却像鸟爪,有四趾,所以只能叫它“兽”。估计是在塑一种“神兽”的形态吧。




器纹饰精美,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器盖饰一龙,身尾较长。前胸两侧与腹前端两侧各饰一夔龙,夔首向下,身尾上竖。前足外侧饰夔龙纹。




腹后端饰有并拢的双翅与下垂的短尾,后足饰羽翎纹,两者应为一整体,所以这个家伙带了个翅膀应该算是禽属了。尾部作兽首鋬。不过以我对商王朝喜爱“鸮鸟”的极度狂热来看,这个兽尾应该也是一只猫头鹰。


186116951242020-05-09 18:19:19 发布在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