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佛法》连载

楼主:我思故我行_哲思 字数:431910字 评论数:5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第八章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
64,禅宗传承
达摩在少林寺面壁9年,直到有一位僧人为了拜师在大雪中站了一夜,还砍去了自己的左臂。
这让达摩有些心动。他问:你如此这般,为的什么?
来人回答:我心不安。
达摩说:那你把心给我,我帮你安。
来人再答:我的心取不出来。
达摩说:我已帮你安好了。
来人听后,豁然开朗,此后成为达摩的衣钵传人。
他就是禅宗二祖慧可。
从此,禅宗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
慧可长于辞辩,后因避难南下安徽太湖司空山,传衣钵于三祖僧璨。三祖僧璨正好遇到北周武帝灭佛,国内僧众惶惶不可终日。僧璨只好隐居司空山,隐姓埋名10多年。一天,一位14岁的小沙弥前来拜师。
他对僧璨:“愿和尚慈悲,请给我讲解脱的法门。”
僧璨问:谁束缚了你?
小沙弥说:没人束缚我啊。
僧璨答:那你求什么解脱法门啊?
小沙弥就此悟道,成为四祖道信。
道信传法至五祖弘忍。弘忍生于隋仁寿元年。7岁时,他跟随母亲外出讨饭,被道信遇见,于是有了如下一段奇怪的对话:
道信:小朋友,你姓啥啊?
弘忍:我的姓可不一般。
道信:那是什么?
弘忍:佛性。
道信:厉害。你没有自己的姓吗?
弘忍:性空,故无。
道信听后,颇为惊诧,所谓“未入佛门,已然成佛”,“此非凡童也”,遂带至自己所在的双峰山道场。
弘忍生性勤勉,白天劳作,夜晚参禅,30多年足不下山。唐高宗曾两次请他出山到京城弘扬佛法,都被他婉拒。
转眼到了寻找接班人的时候。这时候,弘忍座下弟子众多,且各有各的特长。该选哪一位呢?他决定竞聘上岗。于是,他向弟子们说,你们都按照各自本性作一法偈,谁的最有悟性,我就把衣钵传给谁。
神秀作: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好偈!弘忍抬头看了看,正是自己的得意大弟子神秀。然而,好归好,内心仍不空无,仍未达到觉悟。弘忍不觉摇了摇头。

慧能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一看,眼睛一亮。
大体上讲,自弘忍之后,中国禅宗分为南北两派。
北宗自神秀始,因主张“观心论”,提出“五方便门”之说,受众便于理解、修行,且神秀本人也受到唐中宗、唐睿宗和武则天的器重,北宗大放异彩,尤其盛行于长安、洛阳等京都之地。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15 07:44:17 发布在 未知学院
然而,真正源远流长的却是南宗。南宗自慧能始,主张“一念若悟,则众生是佛”,刚开始不被人理解,但却后发制人,渐渐超越北宗,特别是安史之乱后,逐渐取代北宗地位,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一直发展至今。
六祖受法辞五祖,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暮夜风扬刹幡,闻两僧对论,一云风动,一云幡动,往复酬答,曾示契理,祖曰:可容俗流,辄预高论否?直以风幡非动,动自心耳。……
印宗听了六祖的言论,于是为他落发,这段话也成了禅宗的风幡公案。六祖认为“空”与“有”是一体的,“色”“法”是“一如”的,人强加分辨,乃有此对立的名词,若落在一边,谈空谈有,便是错误,所以才认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两僧“心动”。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六祖坛经》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惠能大师也与孔子、老子并称为东方三圣。
这些公案,以后的禅师,有很多的偈诗,表达不同的见解和意境。
圆通诗云:
不是风兮不是幡,
清霄何事撼琅杆?
明时不用论公道,
自在闲人正眼看。
如两僧开悟了,就不用再忙碌六祖,以智慧之眼,加以来断定。
草堂清诗道:
不是风幡不是心,
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踪迹,
飞落断崖深更深。
六祖这一段话,更是推动了白云,落入深更深的断崖,使以后的禅人,无法寻求究竟,得到开悟。
自得晖偈诗:
是风是幡君莫疑,
百草丛中信步归。
王道太平无忌讳,
戏蝶流茑绕树飞。
现象界的现象,是脱离不了本体的,如同戏蝶流莺是绕着花树在飞一样。这三首诗,代表三种不同的见解和境界。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16 08:44:2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禅宗的精神是什么呢?
1、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禅宗吸取了中国道家的“自然”观念来诠释人的生命自然状态、人的自性。道家把自然规定为万物的本质、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本来如此的真实存在。禅宗则认为,自然就是众生之本性,也就是佛性。因此,人的内在自性就是生命的主体,成佛的根据。人要成佛,就要体悟自己的心性,按照自己内心的本来状态,去与世间万物交流、融合。要用自己的心性去体悟,找到并识出自性,就成了佛。
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字面意义上解释:人人都有佛性,即便作恶之人,如果能弃恶从善,也可成佛。
但禅宗的精神绝不仅在于此。这里的屠刀,指的是恶意、恶言和恶行,也引申指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和执着。
因此,这句话的引申义是指,放下妄念、分别和执着,才能成佛。人无法找到自己的心性,就会自我痴迷,因此人才是成佛的最后一道障碍,只有超脱了这些妄想、妄念、执念,舍弃了人,不再是人,才能成佛。
此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无念为宗,超越自我。
人之所以痛苦和不安,归根结蒂,是因为三重矛盾导致。其一、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之间的矛盾,即生与死的矛盾;其二、个体生命认知和实践的有限性,与茫茫宇宙空间的无限性的矛盾,即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其三、由生命与万物、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而引发的物我、有无、是非、善恶、真妄、苦乐等一系列的对立。
4,禅宗继承了道家的思想,提出了无和空的概念
禅宗以“无生”思想来消除生死的界限。“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永嘉正道歌》)无生,是指一切事物都是没有实体的、空的,所谓的实体只是万物的外在表现,而非内在本性,本性是空,自然没有生灭变化。因此,生灭是短暂的,而无生无灭却是永恒的。
要断除一切妄念、妄想和苦乐,也是通过空和无的概念来解决。“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禅门师资承袭图》)。一个人了悟万物如梦如幻,一切皆空,做到忘却情欲。超越自我,也就不存在生命与万物、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了。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17 08:17:1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65,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慧能在《六祖坛经》中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六祖坛经》慧能反复阐明佛性,他以各种名词来指称佛性,如真如、本性、自性、法性、法身、净性、真心、直心、本心等等,从“因缘”论看,慧能讲到本体时多用“真如”来表达佛性;而当讲到众生皆可成佛时,就用“真心”“本心”“佛性”等词语来表示。

慧能认为,人能自性清净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前提。他说:“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参见《坛经·忏悔品》)

慧能认为,人的“本心”,人的“佛性”,人的“自性”等本来就是清净明澈的,犹如蓝天清明一般,只是由于杂念妄念、“无明”烦恼的干忧,就像是被浮云遮盖了,所以“自性”不明,迷悟了,而只有让智慧常明,拨去浮云,去除妄念,方能内外明彻,豁然开朗,使清净的自性顿现,因而,一念觉悟即成佛。

慧能还认为,世人性本清净,不仅皆有佛性,而且皆有平等之佛性。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獦獠(当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侮称)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行由品》)在慧能眼里,獦獠与和尚一样,有同等的佛性。这种佛性平等的思想为更多下层民众参修禅宗打开方便之门,使禅宗更加大众化,民间化,这是从唐朝开始禅宗影响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18 09:25:3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从佛性论上看,既然人人皆有平等佛性,而且,佛性就在人的心中,那么,去除妄念后,人的“本心”“真心”就是“佛性”。慧能说:“佛者,觉也。”(《坛经·忏悔品》)“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品》)正因为人人皆有佛性,所以人人皆能悟佛。慧能说:“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坛经·般若品》)“我心自有佛”,“自性若悟,众生是佛。”(《坛经·付嘱品》)从顿悟了悟的角度看,“我心”已是“真心”,因而“我心”亦是“佛性”,心即是佛。慧能的“即心即佛”观点使佛性与人心、真心与我心、真如与本心等统一起来,抽象的佛性被落实到具体的人心之上。真如、佛性变成了不仅人心所能达到的,而且本来就在人心中,并且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都能从自己的心中觉悟到佛性,这不是非常的大众化吗?
然而,佛与众生毕竟有别:净用佛性者是佛,染用佛性者是众生。净用佛性者呈现清净心,染用佛性者生成污染心。惠能道:“人有两种,法无两般。”也就是说,佛性是同一的,运用佛性的方式则分两种:净用和染用。
凡夫俗子执于实用工具理性而循二元对立文化模式认知和行事,此为染用佛性,由此生成污染心。此心人为造作,由此而生成一系列二元对立之价值观念,如正邪、善恶、美丑等;由此又衍生出拣择趋避之行为和高低贵贱荣辱之心理意念。之所以称此心为污染心,是因为此心导致这样的结果:使人执着于人为造作之价值观念,拘束于人为造作之行为模式,迷失于人为造作之心理意念,而使人本来具足之佛性被遮蔽、滞塞和羁役,使人本来具足的无限能动性和绝对存在性(佛性)沦为相对有限性,使人本来具足的自然大化性和圆融无碍性(佛性)沦为人为造作性,使人本来具足的自然而然性、应机自动性、应境自如性、应变无穷性(佛性)沦为不知所措而无所适从性,使人本来具有的自由自在性(佛性)沦为委琐迷惘而动则得咎性。
“涅盘”意为中心真空至寂,“妙心”意为妙用无穷。中心真空至寂,才得妙用无穷;恰是妙用无穷,可证真空至寂。此中心真空至寂而全体无穷妙用之心即人之佛性。
人之佛性从何而来?纯属自然秉赋。
禅宗所谓佛性,首先即指宇宙万物本来具足之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无限能动而绝对存在性、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而人乃宇宙万物之一,故人亦本来具足佛性,具足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无限能动而绝对存在性、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人若净用佛性,则时时处处不失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
如前所述,禅宗所谓佛性首先即指宇宙万物本来具足之自然大化性,故佛性即自然性。人之佛性即人本来具足的自然大化性,人之佛性即人天然本真的自然性。自然至纯,自然至净,自然至真,自然无限能动,自然无穷灵动,自然无所不至;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19 09:20:5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66,公案: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师父说,“随缘!”
一个多星期过去。
原来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点头:“随喜!”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
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20 08:02:43 发布在 未知学院
67,公案:安心



禅宗三祖和四祖的一段经典对话,流传千年,满满都是智慧!
与一般其他佛教宗派相比,禅宗更喜欢通过“对话”形式,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来传递禅意,心领神会,达到通达悟道的至高境界,这种特殊修行方式被后世记载,统称为禅门公案。
今天,我们来讲讲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和四祖道信大师之间的一段公案。
《五灯会元》卷一记载:
隋开皇十二年(592),有位沙弥,名道信,十四岁,前来礼谒三祖僧璨大师。
初礼三祖,道信禅师便问:“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三祖反问道:“谁缚汝?”道信道:“无人缚。”
三祖道:“何更求解脱乎(既然没有人捆绑你,那你还要求解脱干什么呢?不是多此一举吗)?”
道信禅师闻言,当下大悟。
原来,所感到的束缚不在外面,而在我们的内心。束缚完全来自于我们自心的颠倒妄想,也就是分别、计度、执着,如果看破了这些妄想,知道它们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当体即空,不再被它们所转,那我们当下就解脱了。内心不解脱,到哪儿都不会自在的。因此,解脱在心,不在外。
道信禅师开悟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侍奉祖师,以报法乳之恩。
在这期间,三祖不时地点拨道信禅师,并不断地加以钳锤,直到因缘成熟,才肯把法衣托付给他。
付法的时候,三祖说了一首偈子: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
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并说道,“昔可大师付吾法,后往邺都行化,三十年方终。今吾得汝,何滞此乎(当年慧可大师传法给我之后,寻即前往邺都,行游教化,时间长达三十年,一直到入灭。如今,我已经找到了你这个继承祖业的人,为什么不去广行教化而要滞留在这里呢)?”
道信禅师寂于永徽二年(651)闰九月初四日,春秋七十有二。临终前,将法衣会付嘱给弘忍禅师,并垂诫门人说:“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
道信一行三昧的修行方法,从本质上讲,也是任心运作的无修之修。他强调:“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楞伽师资记》卷一)这也是后来洪州宗立宗的根本。
道信是讲方便法门的,他主张先要行忏悔,端坐不动,念诸法实相,除去障碍妄想,在此基础上,进行念佛,以进一步去除执心,念念不断,最后忽然而得到澄明解脱。
这种念佛并不是往生西方,念西方的佛,而是念自心之佛,因为佛在自心中,离开众生的自心就没有别的佛。这一看法把达摩以来的心性论进一步突出为佛性论,突出了众生与佛性的关系,并不是一般地讨论自性清净心问题。这种众生与佛的平等不二观正是祖师禅的宣言之一。
道信把这种念佛称为安心,他提出了五事方便来实现安心法门:
一是了知心之本体,这就是心的体性本来清净,无染无污,与佛相同。二是了知心的相用,心能生灭万法,而心的本身却是不生不灭的,万法皆由心生,从本质上讲与心没有差别。
三是经常保持这种觉悟之心,了知诸法的空寂本性,而能于相无相,不生执着之念。
四是观身,观自己的色身是空,空幻如影,可见而不可得。
五是守一不移,不论是动是静,常守本心,这样就可以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对于上根学人,只须任运而修:
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念,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
对于下根众生,则可以行看心之法:
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或可一年,心更明净,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净。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21 07:43:2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68,公案:平常心
佛家中常说:平常心即是道。
真正的道,是需要居于俗世,从人间三分烟火味之中,体悟道心的本源和真谛。
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在平时,也会跟着大家一起化缘吃饭,吃完饭之后把衣钵收好,自己去洗碗,然后把衣服叠好,把座位上的灰尘擦去,然后洗洗脚开始打坐。
这便是释迦牟尼佛的清静心,更是一种平实的生活。
因为在佛家思想中同样认为,平实就是道,平实就是佛法,那些把自己搞的一身佛气,怪头怪脑未必是真佛,因为那样的不平实,倒有点入佛魔的道理。
最高明的东西是平凡的,最精深的东西也是平凡的,所以道心也在平凡之中。
《五灯会元》载:“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大珠慧海)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律师杜口。”
所谓凡夫俗子,就是背离自然生态而丧失本来佛性之人,所以“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时时迷失在人为造作的得失须索和利害计较中,而完全丧失了本来具足的自然而然性和自由自在性。
《指月录》载:“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当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只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庵。”
婆子说得对,这位庵主就是凡夫俗子。因为他就是背离自然生态而丧失本来佛性之人。当妙龄女子抱定他时,其心理情状不难想象,必是一惊一乍而一喜一忧,患得患失而妄想颠倒,强行压抑而终归死寂。设若其是得道之人,而得道者必然自然松快而心如明镜,对这样一个毫无缘由蓦然扑来纠缠自己的女子的用心岂能无察?而凡夫俗子的反应则是:窃以为自己乃帅哥一枚,该女子为此而非礼自家,正窃喜时又悚然惊觉:此乃红颜祸水沾染不得,我得守六如龟而守意如城,切不可被她坏了佛身,于是乎强作正经而道貌岸然曰:“你是枯木,我是寒岩,你再死缠也没用。”此等心思真是见笑于大方之家。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这位道学家眼里只看见“淫”。正所谓“象由心生”,这位庵主是“淫心所生,悉为淫象;淫眼所见,悉为淫女”。换言之,这位仁兄心不净。其心不净,故所见所为皆不净。“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净土净。”如此修行,方可得道。
真正的禅者不能为任何事物所碍、所困、所惑、所蔽、所障、所羁、所役而迷失本来具足的佛性,丧失本来具足的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而凡夫俗子的人生常态却正是为情所困、为欲所役、为意所拘、为念所羁。
道济禅师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实属至理名言。此间真义在于:逢着便吃,吃了便放下;事先不起意,事后不贪恋;来而不拒,去而不留;一任自然,了无挂碍;随缘任运,自由自在。
平常心、平常行却有非同凡常之处。有个禅僧名坦山,一日与另一和尚行脚至一河边,恰逢一妙龄女子求助,坦山二话不说,横抱女子趟水过河,至岸放下,各奔东西。同行者疑曰:“出家人不近女色,怎能将女子抱在怀里?”坦山答曰:“你还抱在怀里呀,我是早就放下了。”
坦山行状可谓“遇茶吃茶,遇饭吃饭” ,一任自然,了无挂碍。同理,“逢酒吃酒,逢肉吃肉”,同属一任自然,了无挂碍;“逢河过河,逢人抱人”,亦属一任自然,了无挂碍。而这正是佛性净用而彰显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性、无限能动而绝对存在性、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的行为。这正是禅者了空得道的明证。
此间非同凡俗处在于:行者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绝迹人为造作,达于自然大化之境;是所谓应机自动、应时而至、应境自如、应变无穷。与同行和尚及前述庵主等凡夫行状相差何止千万里!与一见酒肉美色便食指大动而情难自抑等凡夫行状同样有天壤之别。前者是被人为造作意念所羁役,后者是被本能欲望所羁役,同样是丧失了人本来具足的自由自主性(佛性)。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22 08:26:3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69,公案:净心
境由心生而象由心显,则一切境象无非心象。
惠能道:“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置于人类文化语境中来理解,这里所谓“迷人”指社会生活中被人为的道德观念和心理意念所制约和支配的人,“悟人”指超越人为之道德观念及心理意念而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人。“迷人”谨守现世道德或宗教道德而严防情欲自为,以期得到社会共识的认可和赞赏,是谓“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则自觉去除道德理念的羁绊和情欲本能的拘役,是谓“悟人自净其心”。自净其心即是返朴归真,回归自身天然本真性情。此性即佛性,即众生本来具足的自然大化性、无限能动性、绝对存在性、恒常变化性、圆融无碍性。
故惠能道:“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这里所谓“自性”即人自身本来具足的佛性;正因为人人天然本具,所以也称作“身中净土”。
人一旦回归佛性而达于自然大化圆融无碍之境,则一任自然而了无挂碍,得大自由得大自在。此即惠能所谓“悟人在处一般”,也即佛经所谓“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在惠能看来,人心本净;也就是说人本来具足天然本真而一尘不染的佛性。所谓一尘不染,意思是一无所执而一丝不挂。凡夫俗子心有所执而常有挂碍:或则执着于本能欲望,或则执着于功名利禄;或则为两性情感所困惑,或则为道德理念所羁役,因此而丧失天然本具的自然大化性、无限能动性、绝对存在性、恒常变化性、圆融无碍性。故禅语曰:有执皆妄,有求皆苦。故老子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也就是说,自然而然才是正途,自然大化是为真道。
惠能认为人心本净,去除人为造作之污染,回归天然本真是正道。所以《坛经》道:“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意思是:不沾染人为造作之是非纷繁,自身的佛性就纯朴清净了;不痴迷于俗世所趋之金钱权力美色,自身的佛性就灵明智慧了;不为俗世是非得失利害成败所扰乱,自身的佛性就宁静安定了;自身具有的佛性本来具足,但有人为增减,便失却其绝对无限性;身外之物和心内之念,自然生灭,自然来去,此乃自然之道;我心真空至寂而了无挂碍,应对自如而自由自在,这就是至高的禅道。
真正的禅者不能为任何事物所碍、所困、所惑、所蔽、所障、所羁、所役而迷失本来具足的佛性。
禅宗的“逢茶吃茶,遇饭吃饭”和“饥了便食,困了便睡”,道尽了一任自然而自由自在的生存乐趣,实践了“活在当下,了无牵挂”的情感体验,呈示了“随缘自在,到处理成”“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的禅宗义理。
禅联有曰:“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清潭,雁过而潭不留影。”将其置于情爱语境中,可以说这是“风竹之恋”“雁潭之情”。这无疑是自然而然至纯至美的情恋:竹,风来则与风共舞,风去则宁静自安;潭,雁来则清涟荡漾,雁去则澄明如故。是谓自然而然,质朴纯一;随缘自在,了无挂碍;迎送皆宜,去留无意。
慧能在这方面,反复论证,比如,他说:“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参看《坛经·般若品》),又说:“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参看《坛经·机缘品》),又如,他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参看《坛经·疑问品》)其他的又如:“一切般若知,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参看《坛经·般若品》)“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参看《坛经·定慧品》)

总之,在慧能看来,“心”即是“佛”,“心体”便是“真如”。而且,“心”要区别“心体”(“念之体”)及其功用(“见闻觉知”等)。“真如”本体源于人心。“证真如”或“成佛”不再需要追求超现实的“佛智”“佛性”了,而只需自我觉悟,自己了彻“自心”。依此,“般若”从“自行”生,“菩提”向自心觅,佛国乐土与人的自心是合一的,人完全没有必要到彼岸世界去追求佛性,只须自我觉悟地去悟“真如本性”,所以,“万法尽在自心”。

慧能禅宗观点的要旨在于,不在自心之外求本体,只在“自心”自悟,心外无本体,“真如”在“自心”,“自性”“自心”“本心”之中自有真如佛性。佛就在心中,向外无佛性,日常,因心被妄念遮盖,不能自觉自悟,因而不见真如,而一旦去掉妄念,内外明彻,一念了悟,便顿见“真如本性”。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23 09:14:3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70,“明心见性”

佛教认为,“动“是缘生的。有风无幡,有幡无风,都无所谓动,即动是两者因缘而生。一切唯心造!”
那么,心不动呢?心不动则风与幡都不动了吗?不!风仍然在动,幡也在动。风与幡在无常的空性中展现着本来的面貌,不因心的动与不动而改变自己的相状。
心的动与不动也是无常的,也具空性,“心不可得”。只有离动与不动的二元对立,才能显露真心,这“如如不动”的真心,是“不取于相”的。风动与幡动,因空而显。真空妙有,如其本然。
自然界的现象常常给我们造成错觉,“云驶月运,舟行岸移”(《圆觉经》)云在飘,你会觉得月在走;舟在前进,你会以为岸在后退。无论什么在动,我们眼睛感受到的都是假相,都不要去执着,那原来的、真实的世界才能不因我们的心动而受到干扰。风与幡,云与月,舟与岸,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就会如其本然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从佛性论看,人人皆有佛性,那么,佛与众生有何区别呢?慧能认为佛与众生的区别关键就在于“觉”与“迷”。他说:“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品》)在他看来,“觉”即是对佛性的觉悟;“迷”即是对佛性的不觉悟。“自性”是“人心”,是“自心”,是个人之心。如果“自性迷”,即是“自心”不觉悟。如果一直不觉悟,即便你诵经、拜佛、坐禅等,皆是无用的,依然觉悟不了,仍然悟不到“佛性”。只有“自性觉”,即于“自心”中去除妄念,觉悟“佛性”,才能成佛。这种“觉”而不“迷”的过程,就是慧能所说的“明心见性”。当人能去除妄念,还心性本净,便是佛性顿现。慧能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参见《坛经·般若品》)显然,在慧能看来,佛也好,经也罢,其所表现的佛性本就在人之心性中,心性通佛性,人心即本心,而本心即有菩提智慧。人一旦识其本心,便觉悟佛性,因而就能解脱成佛。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大乘佛教的“一切皆空”在慧能这里成了“自性真空”,境界更空了。心空一切空,“菩提”不是“树”,“明镜”也不是“台”,本来就无一物存在,何来“树”与“台”,何处来尘埃?

只有“明心见性”,“自心”于“觉”中悟觉真如,方能顿悟成佛。这是心佛统一,心性与佛性一体,人心即真心,真心亦真如,慧能禅学比传统佛学理论更“彻底”了。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24 13:31:3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71,“顿悟成佛”

传统佛教重视修行、参禅、读经,而如何修行和参禅历来也成了佛教各家各派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有主张以读佛经为主要修行方式的,旨在借经悟教;有主张在实际修行去悟佛的,修行以悟佛。而这些修道方式都是渐进式的,比如,在禅宗内部,神秀为首的北宗就倾向于渐悟方式,认为必须通过长期修行才能逐步掌握佛法而觉悟成佛;而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则主张顿悟成佛。在慧能看来,人人自心本有佛性,不必长期修行,更不必大量施舍,也不必吟诵佛经,而只要能及时去除妄念,觉悟本心,便能顿悟佛性。

传说北宗神秀有一首偈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讲的就是典型的渐悟方式,把人的身、心比喻为是菩提树和明镜台,强调要“时时勤拂拭”,勿使身心“惹尘埃”,而这“时时勤拂拭”的过程,就是逐渐修行的过程,逐步修行才能达到佛境。而慧能的主张却与神秀不同,他主张顿悟成佛,人心本有佛性,自觉自悟便可成佛,不必多费周折去“时时勤拂拭”,本就“一切皆空”,“心无一物”,哪来菩提树、明镜台和尘埃。慧能的偈更具彻底的佛性:“身无菩提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对这种顿悟进行了理论更新,以“无修而悟”代替了“由修而悟”。否认修行,否认读经,否认积累,否认过程,主张一觉即悟,顿悟成佛。

在慧能看来,众生之“本心”与“佛心”之间,并没有鸿沟,也没有距离,不必要经过修行的过程,关键在于是“迷”还是“悟”。如果“执迷不悟”,就永远无法觉悟佛性,而一旦不迷而悟,瞬间即可悟佛性,立即成佛。觉悟而成佛,就在一念之间,是刹那间的事。他说:“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又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还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心,一悟即至佛地。”“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以上均见《坛经·般若品》)

在慧能看来,只要达到“顿悟”,就立即可进入豁然贯通的悟道境界,能清除各种妄念,即刻把握“真如”本体,获得解脱,进入“成佛”境界。“顿悟成佛”是瞬间实现的。众生本心只要能一念相应,觉悟佛性,即可成佛。“顿悟成佛”是南禅区别于其他佛教宗派的理论基点之一,它把佛性与人心看成是同一的,在个体当下的直接体验中,瞬间就能实现人心与佛性的统一,一刹那即能觉悟成佛,免去了修行、读经、奉捐等一系列繁琐的环节,这很适合于下层劳苦大众需要摆脱痛苦的心理需要,方便于民众从禅宗那里得到精神慰籍,能及时领略佛我统一的境界。同时,也很适合于具有反叛经典的士人的心理,对于反感传统经学,寄意于老庄学说的士大夫阶层和一些失意的官员来说,这种顿悟是很容易让他们感到心犀相通的,这能让他们在超脱的心境中获得解脱的快感,在顿悟中体验禅意盎然。所以,南禅“顿悟成佛”的觉悟方式既吸引了广大民众皈依禅门,又召唤了许多文人士大夫沉溺于禅学之中,研习禅理,体验禅境。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25 09:41:5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72“无念为宗”

觉悟佛性关键在“悟”而不在“迷”,执迷了就不悟,而悟了就能“明心见性”,能去除妄念,明了真心,澈见本心;而“见性”就是顿见本性,发现自己心中本有佛性。显然,自性即佛性,自心即是佛心,而要能“明心见性”,从禅法上看,主要是要能“无念为宗”。

慧能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坛经·定慧品》)这即是说,南禅禅法的基本要点是“无念”“无相”“无住”。

首先,“无念”就是一种似念而非念心境,并不是说对任何事物都不想,不是除尽万念,而是在与外境事物接触时,心不受外境因素的影响,觉悟本心,除却杂念,于念而无念”;其次,“无相”是一种看似有相实际无相的境况,并不是说不要与外界景象接触,而是在与外境接触时不产生任何幻象,内心虚空寂静,眼前的具相,实为非相,“于相而离相”;再次,“无住”就是不执著,不住持于外境因素,对任何事物都不思不念,形色声味,万般皆空。
而佛教认为真如是不能对象化的,其思维是非理性的,直觉式的,主客泯灭,能所双亡,一体圆融,天人合一,即不二法门才是认识的极致,思维的真谛。研究花,则花是我,我是花,无主客,无分别,无执着,无追求,无拘无束,无间无碍,花艳我亦艳,花美花亦美,花香我亦香,花开我不喜,花落我不悲,最后,无我亦无花。而这时见到的,才是绝对真实的花,真空妙有,绝对同一。
在慧能看来,如能做到“无念”、“无相”、“无住”,就能身处喧闹的尘世之中,依然无污无染,无滞无碍,心境自如,把持真如本性,悟佛解脱,大彻大悟。正如慧能所说的:“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坛经·般若品》)

“无念、无相、无住”是三位一体的,在具体禅法实践中,它们是互相联系的,当然,从禅悟的角度看,“无念”是根本,因为在南禅看来,自心、本心、真心、佛性是根本,而顿悟是刹那间的除却妄念,觉悟佛性,“于念而无念”,真心悟真如,这是禅法的关键法门。“无念”不仅强调不执著,强调佛境的自然显现,而且,“无念”也是对传统禅法的大胆革新。这种革新放弃了禅宗初祖达摩以来的冥想枯坐的修行方式,同时还批评了以神秀为代表的禅宗北宗的静坐凝神的渐悟方式。慧能主张的禅法更简单,在他看来,不管是专注读经,还是静坐修行,都是繁琐的,外在的,毫无成效修行。长期的修行,将使人形同枯木,心如死灰,没有灵性。只有人心的自我发现,本心的自我觉悟,即于“于念而无念”之心境中去自然而然地证悟真如本性,方是真正的顿悟,才是禅法的真谛。

在慧能看来,行住坐卧、担水砍柴,皆能觉悟,关键是“无念”,并在“于念而无念”中能“于相而离相”,能“无助”,能不执著而自然而然证悟真如。

不难看出,顿悟成佛禅法中的“无念”“无相”“无住”是南禅的一种全新的禅法,它提倡直觉意识,简化修行方式,强调自心佛性的发见,诉之于般若智慧,重在瞬间悟见,使成佛的修行更简便易行,使个体的“真心”“佛性”洋溢着活生生的灵气,也使禅心充满了生命力。

慧能说:“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坛经·定慧品》)在他看来,只有“无念”方能避开“邪见”,去除“尘劳妄想”,于“无念”中“念真如本性”。这其实很像哲学中的“坐忘”“心斋”,“于念而无念”其实就是摆脱一切概念、判断、推理、范畴等,直接感悟,也即顿悟佛性,这才是禅法的真谛。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26 09:34:2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第九章 人间佛教的发展趋势
佛教在中国传承,发扬光大,有十多个宗派,如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论宗等。但是出现二个问题,要么理论过于深奥,普通老百姓和文化程度低的理解不了;要么轻规戒律太多,一般人承受不了,导致信众太少。
因此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出现了三个趋势:一是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二是走向简单明了;三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破除一些清规戒律,出现“人间佛教”的社会化趋势。
本著作对三个趋势一一介绍。
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在本书第10章中国佛学文化和第10章儒释道三家横向比较研究中专门论述。
简单明了的净土宗和人间佛教的发展趋势在本章介绍。
73,净土宗,植根信众的妙法门
佛教传到中国,就偏重于谈心性,强调解脱不是离开人世,而是从心性上离开自心烦恼的状态,而不完全否定现实人生的价值了。
前面提到,明末四大高僧的出现,奠定了佛法的新走向:导归净土。这四大高僧是:云栖袾宏(莲池)、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是也。四位大师的观点,对当代的净土宗有很多启示:比如他们提倡持律、经论、参禅与念佛要有机统一,不可偏废;不仅要往生,更要关心世事,有救世济民的思想;融汇诸宗,归极净土等。

净土宗,是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27 07:45:0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净土宗,是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
佛教的净土有很多,凡是希望自己能往生净土信仰,都可以算作“净土宗”。但在今天,净土宗一般信仰的就是弥陀净土。因为和其他净土相比,弥陀净土的优点更多。都有哪些好处呢?
首先,弥陀净土的环境比其他净土更好;
其次,往生到弥陀净土的众生已经很接近菩萨了,具备五神通(相当于五种超能力)。外表也和佛一样,而且永远不会再轮回,修行成菩萨、成佛的速度也很快。
第三,生在弥陀净土还有一个好处,可以不“退转”;
第四,弥陀净土的往生的难度更低。 佛教有“正法”、“像法”、“末法”的说法。 释迦牟尼涅槃不久的时代,人们积极学习佛法,这叫“正法”时代。 过了一段时间,因为已经没有佛陀说法了,人们对佛经的误解越来越多,这叫做“像法”时代。 再过一段时间,认真修行佛法的人更少了,这叫做“末法”时代。末法时代基本就没人能修成正果了。 我们正好外在未法年代。净土宗认为,处于这么差的时代,人类很难自己修行解脱,我们只能依靠外力,也就是依靠菩萨、佛的本愿力把我们接到净土,我们才能解脱。 在这些净土中,弥陀净土又格外的好。 阿弥陀佛有一个本愿,说如果众生诚心发愿往生到弥陀净土,那么在这个人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会亲自来接引。相比之下,其他净土大都没有提到有佛来接,似乎是要修行者自己去找的。所以很多宣传净土宗的文章说,自己去佛国太难了,因为不认识路。而弥陀净土有阿弥陀佛来亲自接引,那就方便、保险很多了。
第五,消业快,传统佛教认为,人的前世累积了很多业,只有经过很多很多世的修行,把业都消干净了,才能跳出轮回。 但是,净土宗企盼的是今生结束后立刻就转生净土。那么就有了一个问题,没消的业怎么办? 传统的净土信仰认为,应该“消业往生”,在往生净土之前,必须先把自己的业都消掉。说白了,先得把账还清了。 但是,假如必须消干净业,那不等于还是需要漫长的修行吗?绝大部分人今生不就没希望往生了吗? 所以净土宗后来就提出“带业往生”。意思是,你之前积累的业不用消,可以带着业往生净土。而且弥陀净土极为纯净,众生到那里不会再生恶念,也就不会再造业,将来直接就能成佛解脱了。 换句话说,这业就给消掉了,之前说的每个人必须自己承担业报,到这里就不算数了。
第六,净土宗对信众的要求很低。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佛教修行方法的问题。佛教说,修行有八万四千种法门。这个“八万四千”是虚数,意思是在理论上,修行的方法有无数种,不限于几宗几派。 那为什么不只留下一门最好的呢? 有一个很棒的比喻,说这就如同我们看病一样。医院里有“内科”、“外科”很多科室。我们得了病,不会每个科室都去看,而是去挑专门能治我们那个病的科室去看。 佛教的法门也是一样。佛教这么多法门说法不一样,这不是说佛的智慧不够,一会这么说,一会那么说。而是因为修行者的智慧不够,有的修行者适合这种教法,有的适合另一种。不同的法门是用来适应不同的修行者的,法门之间不存在冲突,也没有优劣之分。佛教的众多法门也是这样。所以才会有“八万四千种”法门,虽然这些法门都不是对佛教真理的直接表述(真正的佛性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但为了教化不同的修行者,这些不同的法门都是由必要存在的。修行者适合哪种法门,就选择哪种。 不过话又说回来。世上有无数众生,而佛教的修行法门总是有限,所以法门不可能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一一对应。总是一个法门要同时教化很多人。对此佛教也有一个比喻:佛的教化就如同雨露一般灌溉大地,众生就像草木一样,虽然都平等的接受佛法,但是草木的天性不同,成长的效果也就不同了。 净土宗认为,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接引,所以本宗是佛教众多法门中最容易的一种,是“易行道”,佛教其他大部分宗派要靠自己的力量修行,是“难行道”。易行道的净土宗最适合资质差的人。 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很简单。 一般的修行方法,就是口中念佛,诚心想佛。其中诚心想佛是关键,口中念佛只是辅助做法,是为了加强心中的信念。如果不出声,在心有些奇怪了。
唐代净土宗僧人慧日和玄奘一样,也是个了不起的旅行家,他曾经坐船到印度,在印度待了十三年。他在夸赞净土宗的时候,一连用了七个“速”字,说净土宗是“速得见佛,速出生死,速得禅定,速得解脱,速得神通,速得圣果,速得自在!……万行速圆,速成佛者,唯净土之一门!”
正因为这个原因,净土宗在中国越来越流行。不仅百姓中学净土的多,其他宗派的僧人也都愿意同时修净土。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28 07:55:51 发布在 未知学院
74,念一声“阿弥陀佛” 你获得了什么妙处?
净土宗的基本修行法门是念“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这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念佛人现世可获得的五种妙处,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上亲口宣说。今天就一起了解下,念一声“阿弥陀佛”,能获得哪些妙处。
1,常得一切天神隐形守护。天道中的一切天神,都尊重佛法,看到念佛人都欢喜赞叹,冥冥中加以保护。因此,念佛的人,不求消灾免难,自然消灾免难;不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这对念佛的人说,不过是现世获得的小利益。对天神说,也是积累功德,双方均有利益。
2,常得一切菩萨常随守护。菩萨的任务,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时常分身无量,游化十方,普度有缘。念佛众生和诸佛菩萨有缘,众生在生死苦海中,一心称名,是向佛菩萨发出的呼救声。所以古德说:“生死海中,念佛第一”。称名求救是因,菩萨寻声救苦是缘,因缘和合,感应道交,自然逄凶化吉,离苦得乐,这就是果。
古今以来,许多有缘众生,由于遭受厄运苦恼而称名号,由于称念名号而转危为安,也由于获得念佛的利益,而生信发愿,求生净土,见佛闻法。“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是菩萨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3,常得诸佛昼夜护念。常得诸佛护念:护,保护;念,惦念。《阿弥陀经》说:“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念佛的人,受到一切诸佛的保护和惦念,由于诸佛保护和惦念的力量不可思议,所以他们修行的心,能永不退转,直到得着佛的智慧——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照这样说,就算这一世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但既已种下善根,就不会退转,一定有一天会往生净土,见佛闻法。
阿弥陀佛放光摄受:阿弥陀佛,又号无量光佛。佛的智慧之光,横遍十方,超越空间。佛的光明比太阳的光大千亿倍,太阳的光,一道墙便隔断了。佛的光明无所不照,任何东西也阻隔不了。
“阿弥陀”是无量光寿,是佛的法身,也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念佛的人,业障消除,身心清净;心头清净,即心是佛。也就是“妄去真显”的道理。
4,念佛之人,光明烛(照)身,四十里之遥(远)一切恶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龙毒药,悉皆不受。
人人本具的常住真心,像一面大圆镜,能照天照地,具有无量光明。但被多生尘垢蒙蔽,晦暗无光。一句佛号,是消除妄念的净化剂,妄念消除,心光显露,身放光明可达四十里之远。这是真实不虚的。
5,水火冤贼,刀箭牢狱,横死枉生,悉皆不受。
五浊恶世的众生,种种厄难苦恼,层出不穷。这里列举水灾、火灾、冤怼、强盗、枪炮(古代的刀箭,就是今天的枪炮,都是杀人的凶器。刀箭之灾,包括战祸在内)、牢狱以及遭受横祸冤屈而死或枉堕恶道等。其实,灾难远不止此,不过举这些作为代表罢了。
贪、嗔、痴三毒是万恶的根本,是灾难的根源。念佛的人,念念清除三毒,消除烦恼,不求消灾免难,自然消灾免难于无形。平时能一心称名念佛,到紧急关头,我们自性中的弥陀,自会救护弥陀心中的众生,而使逢凶化吉。
如果平时不念佛,到灾难临头时,内心恐慌张惶,六神无主,很难想起念佛。还有,念佛的秘诀就是至诚恭敬。印光大师说:“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必须牢记!
如上五种利益,经文具载,乃佛金口之所宣也。既是现生、来世皆有利益,然则,世出世间要紧法门,无如念佛者也。但当精进,勿用怀疑。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29 08:19:53 发布在 未知学院
75,“人间佛教”的兴起
佛教进入明未、清朝,朝廷设立僧官管理汉传佛教,虽然禅宗、净土宗还在流行,但佛教思想已发展很少。
满清汉地的僧侣,除参禅、念佛之外,几乎无事可做,佛教僧侣中少有杰出人物。太虚大师曾经感慨:“迨乎前清,其(佛教)衰也始真衰矣。迨乎近今,其衰也,始衰而濒于亡矣。从全球运开,泰西文明过渡东亚,我国之政教学术莫不瞠焉其后,而佛教实后而尤后者。”
“人间佛教”目前的发展,有发起人,有思想,有理论,有研究团体,也有实践者。
近代高僧儒学展开儒佛关系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佛学界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上。由太虚大师发起,印顺大师确立,星云大师弘扬的“人间佛教”,成为了学术界与佛学界共同关注的时代课题。太虚大师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提出了“人生佛教”,至今影响了一大批佛学大师,如当代高僧如星云大师和印顺法师都提倡“人间佛教”,这是离不开太虚大师的影响。
在佛学界,中国佛家协会第七界代表大会提出“契理契机”,契理是指契合佛教缘起之教义、觉悟之真理、解脱之佛法、三法印、八正道等正确的道理;契机是指契合各种时空因缘,对不同根机的众生传播佛教方便之法门,弘扬“人间佛教”思想。
在理论上成果颇丰,不仅有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印顺大师的《人间佛教论集》,更有前不久在南京发布的《星云大师全集》(2019年,简体中文108册)。
在学术界,香港中文大学在2005年成立“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并推出《人间佛教研究丛书》。
“人间佛教”的大理论主要表现为:一是用儒家重人生及人之德性的内容,诠释人生佛教的意义;二是借儒家的伦理观念,张扬佛教人乘善法的理念;三是引儒家成贤成圣之路径,阐述佛教济世利他的大乘思想。
其理论代表人物:印光坚持佛法本位论,提倡儒佛融合则美,是因为儒家重日常人伦,佛教重明心见性,务求佛教所追求的出世信仰能水乳交融在儒学所推崇的入世言行中,以求教化人生、净化人心和有益社会的效果。此外,李远杰的《近现代以佛摄儒研究》,则从佛教基本立场、观点出发,对儒佛关系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佛释儒、摄儒入佛、以佛统儒三个方面等。
从实践上来讲,日本、韩国,日本佛教界在19世纪对佛教的戒律做了变革,韩国佛教界也在20世纪对佛教的戒律做了变革,很多僧人已不再受不淫戒,可以结婚,可以在家修行,甚至在寺庙的专门修行人也有家庭。日本佛教发展得非常好,现在有20万僧人,韩国也有2000多万的佛教徒。其第二大佛教宗团——太古宗,有8000多僧人,他们的戒律里没有不淫戒,目前有570万信众。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新派佛教徒破了两大戒:色戒和食肉戒,其实藏传佛教徒一直是吃肉的。
几乎所有宗教都为信徒设置了情欲关隘,佛教也不例外。宗教情欲关隘以戒律的形式存在,佛教也是如此。在佛教戒律当中,食戒和色戒是涉及人类基本情欲的。
佛教认为修行的最高目的是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盘永生;而生理欲望是导致生死轮回的根源,因此节制食欲和禁止色欲是佛徒修行之必须。
中国汉传佛教的饮食戒律包括禁止饮酒食荤,还包括“过午不食”;色戒则包括禁止婚娶和亲近异性。鉴于出家人多为男性,因此酒肉和女色应该是戒律最严加防患的。修行者视酒肉女色为洪水猛兽,避之而唯恐不及,认为一旦破戒,则不仅前功尽弃,且必万劫不复。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30 07:42:4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禅宗乃佛教教派之一,典籍却屡屡出现禅师无视戒律任性而为的记载。道济又名济公,乃南宋高僧,被尊为禅宗五十祖和杨岐派六祖;有《镌峰语录》10卷存世,其诗作多收录于《净慈寺志》和《台山梵响》。此公嗜食酒肉,毫无禁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即此公名言。
惠能有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一般佛徒看来,酒肉和女色是最可怕的尘埃。而依惠能偈义推衍:得道者心空而物空,内空而外空,故放眼望去,世上了无一物,当然亦无尘埃存在。酒肉女色如同无物,又岂能污染人心?
对于这两个问题,也是制约人间佛教信众民间化和社会化的两个障碍,应当由大师们去思考,去研究,去解决,指明方向。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7-31 07:58:0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76, “人间佛教”也有出处

其实,“人间佛教”也有出处:即佛教经典中有一句话:"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和妙慧童女问佛十问?两个出名的故事,分别介绍如下:
龙象是神佛的乘骑,牛马则是凡人的奴仆,虽然同是服务于人,但境界大不相同。这句佛语箴言也道出了一个处世真谛:与其常常抬头仰望光环炫目的大人物,不如踏踏实实地从众生牛马做起。攀爬是一道徐徐上升的轨迹,即使有时候速度不尽如人意,但是经过一种长年累月的资本积累,也必然能促进人的提升与完善。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也是在说明这个道理。想拥有一件没有瑕疵的玉器,需要长期精心雕琢与打磨,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理想付出应有的努力。
有一个佛教经典故事:
有一天黎明,佛陀进城,在路上,佛陀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礼拜着。
佛陀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做啊?"
那个男子说:"我叫做善生,每天向各方礼拜,是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这样做会得到幸福的。"
佛陀说:"我也有六种礼敬的方法。:"第一,孝顺父母:做儿女的要孝养、顺从,令父母欢喜、安慰;第二,敬重师长:做学生的要敬重师长,接受教导;第三,爱护妻子:做一个好助手,夫妻要互相敬爱;第四,善待朋友: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第五,尊敬僧众:对待僧人要布施、恭敬;第六,善待仆人:对待仆人要宽大,不要令他过分疲倦。这六种人是我们生活中的人物,和他们相处得合理,会有快乐的家庭、美满的人生。否则,只是礼拜各方,有什么用呢?"
善生听了十分高兴,从此参禅悟道,心中的幸福感日益增多。
佛陀所说的"获得幸福"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并没有什么神奇玄妙可言。但是,这种简简单单做人方法,世间众生谁能够完完全全地照做呢?
先学做人,再学做佛,这是世间不变的真理,先做牛马,再做龙象,这也是颠扑不破的成功之路。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8-01 07:19:5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77,妙慧童女问佛十问?是人间佛教的修行途经
在《大宝积经》中,有一段经文,是叙述妙慧童女的故事。
妙慧童女面貌清净庄严,行动举止也端庄温和,佛陀座下的弟子。
在一次佛陀说法的法会中,她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先走到佛前,顶礼三拜,右绕三匝,然后就长跪合掌,向佛陀请法:
对佛陀说道:“伟大无比的佛陀!您是世间上的明灯,可以照破众生心地的黑暗。弟子对于菩萨所作所行,现在尚未能完全了解,想恳求佛陀给我请问,为我解答!”
佛陀允许随她发问,她说我有十个问题,敬恳解答:
请问佛陀,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端正的身体?
请问佛陀,如何获得大富的尊贵之身?
请问佛陀,怎样才能使眷属免除不和以及多病死亡呢?
请问佛陀,有什么办法,能够不受父母所生的这无常不净的血肉之身,而很快的能够见到自己受用变化之身,和您佛陀一样坐在大宝莲华之上?
请问佛陀,怎样才能证得自在神通,可以随意游行无量国土,礼敬诸佛?
请问佛陀,如何才能没有怨仇对头?
请问佛陀,我们说的话,如何才能叫人家一听就信仰呢?
请问佛陀,我们宣扬佛法,照佛法修持,怎样才能免除障碍呢?
请问佛陀,心里的烦恼魔障,如何降伏呢?
请问佛陀,当我们一期生命终了,怎样才能得见诸佛,听闻清净之法,不受一切苦恼?”
佛陀听后,很嘉许妙慧童女的问题,回答道:
第一、得到端正的身体,要做到:
一、对恶友不起嗔心
二、安住于大慈悲
三、欢喜修学正法
四、造佛形像
第二、如何得到富贵,要做到:
一、应时布施
二、不起轻慢的心
三、带着欢喜的心情给人
四、不希求果报
第三、眷属怎样免除多病和死亡:
一、不说离间的语言
二、度脱邪见众人于正信
三、护持正法
四、教诸有情成佛菩提
第四、如何不受父母肉身而得佛应身:
一、如来塔庙供奉华果
二、不妄自损害他人
三、铸造佛像
四、对佛菩萨深生净信
第五、怎样有神通:
一、见他修善不为障恼
二、他说法时未尝留碍
三、燃灯供养如来
四、于诸禅定常勤修习
第六、如何没有怨家仇敌:
一、以无谄心亲近善友
二、于他胜法无嫉妒心
三、他获名誉心常欢喜
四、于菩萨行无轻毁心
第七、说话如何令人起信:
一、言行一致
二、于善友处不覆诸恶
三、闻法不求过失
四、于说法者不生恶心
第八、宣扬佛法如何离诸障碍:
一、持三律仪戒
二、闻甚深经不生毁谤
三、见初发心者生一切智心
四、对诸有情大慈平等
第九、如何降伏烦恼魔障:
一、了知法性平等
二、常行精进
三、常勤念佛
四、一切善根皆悉回向
第十、临命终时诸佛现前:
一、满他所求
二、于诸善法深生信解
三、于诸菩萨施庄严具
四、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佛陀对妙慧童女的十大问题,提出了四十种修行的方法以后,妙慧童女欢喜踊跃,发愿奉行,并且说:四十行中,若有一行不修,则违佛教,那就是欺诳如来了。
妙慧童女的愿心很大,座中的目犍连尊者就以怀疑的口吻问道:“妙慧童女!你知道菩萨的修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你今发此殊胜大愿,难道真能做到吗?”
妙慧童女安详的回答道:“尊者!假若我的弘愿真实不虚,能够做到诸行圆满,那么,我愿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妙华,天鼓自鸣,请尊者印证吧!”
妙慧童女说后,真的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空华雨缤纷,鼓乐和鸣。并且在座的大众身体皆变成金色。 十方恒沙佛,六通照知我,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8-02 08:42:0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78,人间佛教在中国的实践
台湾佛教界早已拉开“人间佛教”的改革大幕,佛光山的星云法师和慈济的证严上人,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慈济的总部,在台湾东部的花莲。
早上五点多,大家来到总部的静思精舍听志工早会,包括志工、信众,甚至很多慕名而来的中学生。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没有念经,证严上人和现场的人们并通过电视屏幕和台湾各地的慈济人,在讲生活,分享生命感受,当然包括帮助他人的方法和思考。如若讲经,也许我们很远,但一早晨讲爱,我们离得却很近。后来突然明白,岁岁年年,每年的三百六十五天,这样的早课从不间断,讲爱的过程中,不就是在讲经吗?在爱的传递中,与生命有关的智慧开始执著地显现出来。
伟大的佛陀传教的过程就是的助人行动,教导他人,指引他们。就像是导游,引领他人走向佛陀自己走过的路。
慈悲中可以包含慈善,包括各种布施。
慈悲必须伴随着爱。慈悲没有爱就无法生存。而爱的定义是希望众生能够找到快乐,以及快乐的因。在此说的爱指的是完全的、无条件的爱,对所有众生没有分别心,没有偏见。男女之间的爱、对家人的爱,经常是霸占性的、排他性的、有限制的。其实这种爱含有很多自私的感情。这种爱可能感觉非常深,但是当无法达到预期的时候,它也很容易就会消失。同时,对家人的爱会同时附加一种感觉,觉得会和陌生人有距离,甚至敌意。真正的爱和慈悲可以延伸到我们的敌人身上,掺杂执着的爱和慈悲无法包容我们视为敌人的人。

在佛教中爱与慈悲要和另外两种美德相结合。第一种是随喜的精神(看到别人好也会高兴),第二种就是没有偏见,一视同仁。佛教中的爱和慈悲与智慧是分不开的。爱和慈悲与对事物究竟本质的知识是分不开的。爱和慈悲的目标在于让众生从无知中解脱出来。为什么慈悲有这么大的力量,就是因为背后这种智慧和知识。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8-03 09:16:28 发布在 未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