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佛法》连载

楼主:我思故我行_哲思 字数:431910字 评论数:5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232,武帝与志公禅师

志公禅师是一位得到高僧,也是梁武帝的“国师”,武帝对其深信佩服,经常问法于他,志公禅师经常点化于武帝,无奈武帝虽然看似对佛法有研究,但是因为位置和发心的不同,总是难得要领。
志公禅师感觉自己的时日不多,将要辞世,到内殿告别武帝。武帝大惊,就问今后国运的长短。禅师不答,只是指着他的喉和颈暗示,实际上是告诉他要防侯景叛乱。
武帝不解其义,又问。禅师说:“老僧塔坏,则陛下天下也坏。”禅师圆寂,武帝在钟山建塔。工程完毕,武帝忽然想到:“木塔怎么会长久呢?”命令重建,改以石头,希望长久不坏。结果拆塔未完,侯景的兵已经打进来了。
梁武帝是真的信佛吗?
《护法论》上说:“命数所定,难以逃脱”。从这个事情上看出梁武帝信佛是假,想一牢永固的保存自己的江山是真。志公禅师要圆寂,他不问自己的修行,不问佛法的真谛,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江山的情况。
还想把木塔换成石塔想让自己的江山得到长久,没想到志公禅师告诉他,自己的塔坏,江山也坏,结果木塔毁于自己之手,这个侯景也是他自己养虎为患的结果。天理昭昭,其心可诛。不想从因上改变自己,只想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保住江山,怎么能够行呢!


武帝与侯景
侯景原是东魏丞相高欢手下的大将,镇守黄河以南。高欢临命终时,怕侯景叛乱,派人召侯景回洛阳,侯景怕被害死,带领人马投降了西魏。
西魏丞相宇文泰也不信任侯景,打算解除他的兵权,侯景又投降了南梁。武帝接受了他,封其为大将军、河南王。此时的武帝有借侯景之力统一中原的野心。
武帝派侄子萧渊明领兵五万前去接应侯景,结果被被东魏打败被俘。侯景也被打败,只带着800人逃到了南梁境内的寿阳。
梁武帝引狼入室,重用侯景,结果后来侯景反叛,用计把梁武帝软禁起来,后来连饭菜也不管他吃,最后被活活饿死于皇宫之内。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侯景之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按说不应该这样啊!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不应该有这样的结果,但是细细品来,也无不道理。
武帝虽然四次“舍身”于佛,但是舍在心,不在身。武帝身虽舍,但心未舍。若一心出世,则弃天下如敝屐。为什么还在垂暮之年,招纳侯景,企图夺取中原,如此贪心不足,不像是求佛问道之人。
虽然如此,,他写经造寺,种种福德,不可磨灭。虽遇叛逆,还能够以高寿辞世,不能不说是福力所致。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虽然梁武帝建了那么多的寺院,但是佛法的深妙不是小根器的人能够理解的。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04 16:38:3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33,故事:禅宗初祖达摩神通广大,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只为寻找一人


在佛教中有个说法,不是徒弟找师父,而是师父找徒弟。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位得道高僧,一根芦苇渡江,跨越千山万水,去寻找衣钵传人的故事。说到这,估计您已经猜到了,他就是达摩祖师。



南朝四百八十寺

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将当时南北朝时期,佛教盛极一时的景象描述得淋漓尽致。也就在这个时期,一位带着师父嘱托的南印度高僧达摩在南海登陆,踏上了这片土地。

当时的南北朝,各地纷争不断,但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统治下的长江一带,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象;萧衍敬僧礼佛的美名尽人皆知,这里到处都可见大大小小的寺庙,晨钟暮鼓,笼罩在这片土地之上,仿佛是与乱世隔绝的一片净土。

达摩此次东土之行是带有使命的,达摩的师尊在圆寂之前,特意嘱托达摩:“我圆寂六十七年之后,印度佛法恐将遭遇破坏,你那时要去东土传法,东土多有大德之士,具有盛大气象,佛法将会在那里兴盛;切记,不可到南部,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而要到北部去传法。

就这样,达摩带着佛法东传的使命,从广州登陆了。达摩思来想去,干脆会一会梁武帝萧衍,看看这个号称“皇帝僧人”的梁武帝能不能成为自己的衣钵继承人。

梁武帝这边听闻,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传人达摩,特地从印度来,打算拜见自己,心中很是洋洋得意、暗暗自喜,心想不用说啊,肯定是自己这么多年建庙修佛,声名远扬啊,连达摩祖师都亲自来了,要是能得到达摩祖师的两句夸奖,那甭说,以后我更得加倍的弘扬佛法。于是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好一番隆重的迎接场面,梁武帝对达摩是毕恭毕敬,视为上宾,看着眼前这位高僧,梁武帝美滋滋的,就等着达摩开口夸自己呢。结果,达摩两眼一闭,气定神闲,一言不发。气氛有些尴尬,这时恰好一阵清风吹过,房檐悬挂的风铃随风而动。梁武帝满脸堆笑,没话找话说“风吹玲动”,达摩说,不是铃动,是心动。一句话把梁武帝给噎回去了。



建庙拜佛没功德

慢慢的两人就开始谈论佛法,聊着聊着就谈起了“功德”,梁武帝这时候来精神儿了,满脸堆笑问达摩:“呵呵,朕这一生,广造庙宇,多为布施,抄写经文无数,大力弘扬佛法,您看看,我这功德,怎么样?” 本以为达摩得对自己好一顿夸。没想到,达摩都没正眼看梁武帝:“没有功德。”

梁武帝一听,嘴里直嘬牙花子,心想,这印度高僧这是真不会说话!“好吧,依你说,如何做,才算有功德呢?”梁武帝心想只要你能说出来,我总有办法能做到。达摩笑了笑,答道:“你做的这些乃有为之举,徒具形式、不足挂齿的小德;就好比人的影子,又如,镜中花、水中月,看似有,实则没有。真实的功德是美妙圆融的佛法智慧,忘掉自己,达到空寂无我的境界。这样的功德,那可不是靠世俗的有为之举,能够求来的。”

梁武帝一听急了,心想,怎么着?就凭你一句话,敢情我这些年干的这些个盖庙诵经的事,都白费!这不成啊。接着问:“请问大师,圣人所求的最高真谛又是什么呢?”达摩回答道:“本一同性,其实无圣无贤。”那意思是说,众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世人眼中的凡人和圣人在佛家眼里都平等,不过都是执于世间的名利情而已。

梁武帝心想,既然圣人和凡人像你说的,都是一样的,那我得问问你,你到底算是圣人哪,还是凡人呢?“那么在我面前和我说话的这个人是谁呢?!”。达摩回答得更绝:“这个人我也不认识。”

梁武帝一听这话,心里这个气啊,心想这是印度来的高僧么?这分明就是个杠精啊!其实达摩说的这句话是有来历的。当年达摩还是南印度“香至国”储君的时候,心中就有一个谜团,“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为了解开自己心中的“世纪疑问”,这才出家修行,法号达摩。按理说,此时的达摩,也没达到圆满的境界,也确实无法认识到自己最终的生命状态,所以顺口就回答说不知道。可是梁武帝哪有这么高的悟性啊。最后,两个人越聊越聊不到一块去,梁武帝干脆,只撂下一句“话不投机”,起身拂袖而去。



没想到,这次历史性的会晤,就这样不欢而散。此时的达摩,心里也明白了,像梁武帝这个被世人认为一心修佛的皇帝,也只不过在追求形式,并非真修之人,更不能成为自己衣钵的继承人。想起了师父临终前,让自己到北方去,于是达摩离开梁武帝的都城,继续向北方而去……

这边,梁武帝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身边的国师,国师可是个修炼有素的僧人,一听不对劲,赶紧问现如今这位高僧人在何处啊?梁武帝说,不知道,估计应该是走了。国师大念一声“阿弥陀佛”。那达摩法师乃是得到了佛法真传的高僧,此行必定为弘扬佛法而来。梁武帝一听国师这么说,也觉得好像自己太过鲁莽,怠慢了高僧。怎么办呢?赶忙下令,派骑兵赶紧去追,无论如何也得把达摩祖师给我请回来。

一苇渡江

打皇宫里出来,达摩一刻也没闲着,日夜兼程地朝北方赶去。这一天,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一条大河挡住了自己的去路。只见,这条大河,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突然听到身后面有大队人马的声音。达摩回头一看,果不其然,梁武帝派的骑兵追来了。此时,去意已决的达摩,随手就在江边折了一支芦苇,一挥手,扔在江中,纵身一跳踏上芦苇,乘风破浪,朝着江对岸疾驰而去。追来的十几个骑兵,个个看傻了眼。

少林寺传衣钵

五岳嵩山中的少室山,群山巍峨,层林密布,少林寺故此得名。达摩走到这里顿时觉得心情舒畅,佛门净地,理应如此,自己便踏入少林寺内。一听说印度高僧达摩亲临少林寺,寺院可开了锅了,主持方丈赶忙带着众僧团列队迎接;这边安排后厨准备上好的斋饭,打扫禅房。老方丈再三请达摩为众僧讲法,只见,达摩坐在讲坛之上足足一个时辰,一言不发,突然之间起身离席而去,留下一众僧人,面面相觑,谁也搞不懂,这念的是哪门子经。



达摩是用这种方法点化大家,修炼的根本,在于安安静静地向内心修炼自己,不在于轰轰烈烈的表面形式,只是众僧人没有人能够领会,这就是没有缘分。达摩感受到自己的衣钵传人就在这少林寺,或许是这个人还没有来,或许是自己的修为还不足以去选择衣钵传人。于是达摩就在少林寺后山的一个山洞中,打坐入定。这消息可就传开了,都知道少林寺来了个外国和尚,在这里打禅不动。

这一坐就是九年,日积月累,身上早已落了厚厚的一层尘土,身上都长草了,甚至影子都印到了石头里。这一天,有位僧人慕名而来,二话不说,扑通,就跪在了达摩的洞前,长跪不起。这一天,天降大雪,雪越下越大,第二天早晨,只见洞外的那位僧人,半个身子已经埋在雪中,只剩下上半身仍旧直挺挺地立在雪地中,毕恭毕敬。这时,达摩说话了:“你在风雪中跪着这么久,有什么事求我吗?”

僧人赶忙说:“弟子有一个愿望,请师尊收我为徒。广传佛法,普度众生。”

达摩说:“佛法是无上的妙道大法,怎么能轻易收徒传人?除非这上天降下来的雪,变成红色的。”这僧人想了想,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把刀,手起刀落,斩断了自己的左臂,噗,一股鲜血喷出,顿时将雪地染红一片,自己右手把这断臂恭敬的放在了达摩面前,以示自己修炼的诚意与决心。最终,达摩被这位僧人的虔诚和勇敢所感动,答应收他为徒,并赐名为慧可,这就是禅宗的二祖,两个人也成就了一段师徒恩。



有人把这段典故总结了一副对联:“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

只履西行

据史料记载,达摩在少林寺将衣钵传给慧可之后,自己就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五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圆寂,终年一百五十岁。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了“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以示对达摩大师的纪念。

据说,几年后有人在西域遇见达摩,手持杖禅,挑着一只鞋子向西方归去。皇帝听说此事,觉得很奇怪,于是命人挖开达摩墓葬,只见棺材里面只有一只鞋子。这时人们更加相信,达摩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衣钵传人完成了使命,功成圆满。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05 09:44:53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34,中国禅宗第一人慧可得法的故事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生前曾说:“二祖慧引是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 印度人,慧可大师才是中国禅宗第一人,没有他就没有中国佛教禅宗今 的发展。”

慧可(487-593),原名神光,慧可自幼志气不凡,博闻强记,聪慧异常。他先为儒生,在饱览儒家经 典之后,他弃儒学道,发现 老庄易经也未说透宇宙人生的真谛。再后来,他读了佛经,感到超然物外 怡然自得,不禁拍案称奇。于是他栖心佛理,跟随洛阳龙门香山寺的宝静 禅师出了家。在永穆寺受具足戒后,他遍游各地讲堂,学习大小乘佛教教 义。经过多年的学习,慧可虽然对经教义理有了充分的认识,但个人生死 大事却未曾明了。慧可在宝静禅师的指示下,南下嵩山,拜达摩为师,历八个寒暑,终于明心开悟,尽得师传。

关于慧可得法,有一个惊心动魄的传说:

北魏孝昌二年(526),慧可来到嵩岳少室山达摩面壁的太古洞,想拜他为师。然而,达摩朝夕面壁,根本不予理睬。慧可并不气馁,对达摩反而愈发恭敬和虔诚。他以古人为法忘躯的精神激励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他每天早早来到太古洞,从清晨到晚上,侍立在洞外。

如此,天气渐渐转冷,到了到了滴水成冰的冬天,慧可照样每日前来等待。腊月初九的那天晚上,天气突变,刮起刺骨的寒风,飘起鹅毛大雪。慧可依然一动不动地站立风雪中。等到

天亮之时,厚厚的积雪掩埋过了他的膝盖。

这时,达摩才转过头来问道:“你久立雪中,当求何事?”慧可说:“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摩却说:“诸佛无上妙法,是天长地久,行难行之事,忍难忍之情,累世勤奋,旷劫精进而修得的。你凭着这么一点点小小的恭敬、小小的殷勤,就想得到?若想得我心法,除非天降红雪!”② 慧可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决心,毅然抽出戒刀,斩断自己的左臂从慧可断臂伤口喷涌而出的鲜血染红了雪地—宛若真的天降红雪一般。达摩被慧可的虔诚所感动,说道:“可,可!历代诸佛当初求法之时,和你现在一样,都曾为法忘身,为法捐躯。” 慧可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道“诸佛法印,非从人得。慧可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回应道:“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沉思良久,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答:“我与汝安心竟。”

听了这句话,慧可禅师当即豁然大悟,心神踊跃。慧可追随达摩八年时间,终于得其衣钵。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06 12:47:0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35,慧能大师是如何成为禅宗六祖的


慧能不识字,为何却能顿悟,并成为“禅宗六祖”?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不着急回答,还是让我们从头说一说这段儿故事吧。

话说达摩祖师自南北朝时期,来到中土,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之后,创立了“禅宗”。“禅宗”是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它就始于达摩祖师,换句话说,达摩祖师就是禅宗的“初祖”。



“禅宗”虽始于达摩,然而却盛于慧能(惠能)。除达摩之外,慧能便是“禅宗”中的最著名人物,达摩创立了“禅宗”,而慧能则把它发扬光大了,也正因为如此,慧能不但被尊为“禅宗六组”,而且,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以来,其典籍之中唯一能够称得上是“经”的,大概也只有六祖慧能的《六祖坛经》(简称《坛经》)了。

可是,你知道吗?就是这么一位鼎鼎大名的“禅宗六祖”,却斗大的字也不识几个;那么,慧能不识字,为何最后却能出人头地,而成为“禅宗六祖”呢?



慧能本是河北范阳人,俗姓卢,因其父亲做官遭贬,全家也就到了岭南了。到了岭南还过没多久,慧能的父亲就病逝了,于是,早年丧父的慧能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清苦,为奉养母亲,慧能只能以砍柴、卖柴为生,所以他从小就没念过书,不识字。

有一天,慧能在给一家客栈送木柴时,偶尔听到一位客人在朗诵《金刚经》,这一听不打紧,慧能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于是,他就立刻向那位客人请教。在客人的指引下,慧能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客人所说的那位弘忍大师(禅宗五祖)。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途跋涉之后,慧能终于见到了五祖弘忍大师,并且直言不讳地告诉弘忍,说自己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弘忍大师不禁笑了笑,问道:“你来自岭南,又未开化,怎能成佛?”

慧能却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人虽有南北之不同,但佛却到处都是一样,我这个未开化的人与大师在外表上虽然不相同,但内在的佛性却是无差别的。”弘忍大师听完,非常满意,认为慧能的确有成佛的根器,于是就把他留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祖弘忍大师也渐渐地老去。一天,弘忍大师把所有的弟子都召集在一起,对大家说:“生死是大事,也是常事,为人就要追求解脱,如今我也老了,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首偈语给我看看,如果谁的偈语能够见性,我就把衣钵传于他,让他成为六祖。”

神秀(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是弘忍大师最聪明的弟子,他熟读经史,博学多闻,于是,神秀便作出一偈,写在了墙壁上: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弘忍大师看过之后,知道是神秀所作,不过,弘忍大师只是简单地称赞了几句,却并不认为神秀的偈语能够见性。



当然,慧能也看到了墙上的偈语,于是,他也想作一首来试试,可是,慧能不识字,更不会写字,所以,他只能找人代笔,就这样,在旁边的一面墙上,就出现了慧能的一首偈语: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慧能的这首偈语被弘忍看到之后,弘忍大师没有任何表情,而且,竟然又立刻脱掉鞋子,用鞋底子把慧能的偈语擦掉了。事实上,这绝不是因为慧能的偈语太差劲,恰恰相反,是慧能的偈语,已然见性,弘忍大师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要保护慧能,否则,慧能就很有可能会因为受到妒忌而惨遭横祸。



当天夜里,弘忍便把慧能单独叫到房间,把衣钵传给了慧能,并让慧能连夜逃走,慧能逃走之后,一直隐忍生活了16年,16年之后,他才一鸣惊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今天就不多说了。

我们仍然回到今天的话题上,慧能不识字,为何却能超越聪明的神秀,从而出人头地,成为“禅宗六祖”?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家此时已经就有答案了,用五祖弘忍大师的话说就是,慧能很有成佛的根器,如果我们说得再简单一些,只用一个字来回答,那么这个字就是——悟!



所以说,六祖慧能虽不识字,然而他的悟性却很高,这就是他成为“禅宗六祖”的关键因素。最后,请允许小编再说一句不是废话的废话——这篇文章绝不是提倡大家放弃读书习字,而只是想说明,有时候悟性真的很重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07 17:44:5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36,弘忍大师明知惠能悟性高超,为何当时不器重?反而安排后院干苦力





惠能受《金刚经》启发后当下彻悟本性,不久又深知五祖弘忍大师的道誉后萌生脱俗之念,于是赶紧辞别慈母前往湖北黄梅去拜师。

惠能千里迢迢来黄梅初见弘忍大师之后有过这样的对话:

祖问曰:汝是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其实,弘忍大师只是想试探一下惠能的能耐,没想到惠能的回答竟然让弘忍大师大吃一惊、暗暗自喜。

弘忍大师深知这小子根器非凡,悟性高超,将来可以堪担佛门之重任,因此将他留下,安排到后院去帮工。

那么五祖弘忍大师既然知道惠能的能力,他为什么不当时就器重惠能,反而让他到后院干了八个多月的苦力呢?

有的人说:惠能是五祖诸弟子中最后才来的,按规矩分配他应该是师弟,在佛门还没受戒的僧人理应在寺中干杂活。

这么说也很符合常理,不过在某些领域上,优秀者都会被器重的,即使是从基层开始,不出多久也会得到提拔。

可是惠能的过程并不是这样,他连续干了八个多月的苦工都没有机会在五祖座下听法,试问有谁会不爱惜贤才?其实弘忍大师这么做不仅是为了让禅宗更顺利传承下去,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惠能的人身安全。



在惠能大师的《六祖坛经》中有三个地方指出:弘忍大师担心恶人会谋害惠能。
一、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惠能在礼拜完五祖后就回到了后院,管理后院的行者就安排惠能劈柴舂米,这样一直干了八个多月。

有一天五祖到后院去见惠能,对他说:我老是在想,像你这么有见解应该是佛门重视培养的人才,可是我又担心有些不怀好意的人谋害你,因此没有对你直言,所以才安排你到后院来,你可知道吗?

惠能是个明白人,听到五祖这么一说也表示出真心话。他说:弟子也知道师父的用意,才不敢来佛堂打扰,一直默默的等候您的佳音,这么说是不想让别人发觉。



二、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五祖当时为了考验众弟子,吩咐他们作一首偈语出来,谁作的偈能够参透佛法就把衣钵传给谁。

惠能凭靠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道出了佛的本性,博得众人连连称奇,五祖见众弟子如此惊讶,恐怕有人心怀嫉妒去陷害惠能,因此脱下鞋子把惠能的偈语擦掉了,最后对弟子们说:此偈没有明心见性,众人都以为是五祖所说的那样。



三: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达摩来震旦(中国)传法的时候,刚开始人们对禅宗是“遇而不信”的,只能把袈裟当作传法的信物,使禅宗派别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心传心”,文字不能代表开悟,真谛都是靠自己去领悟的,自古以来佛与佛之间只传自性本体,师父与弟子之间都是秘密传授正法。

五祖对惠能说:衣物容易引起争端,传到你哪里就不要传了,如果你还单传信物,那么你的命运就如同悬丝一般,危险无时不在,你现在赶紧离去,走的越远越好,恐怕有人不满会陷害于你。



《六祖坛经》上惠能与五祖的三次对话就可以说明:五祖当时对惠能是很器重的,为了不引起事端,才故意安排他到后院干苦力,等待机缘成熟才传衣钵给他。

五祖身边有上千名弟子,其中神秀算是在佛门造诣最高的一位,可是诸多弟子中虽然跟随五祖习禅,但他们还没有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难免会有“贪嗔痴”三毒产生。

正所谓:日久见人心,表面上每个人都想得到五祖的衣钵,五祖是得道高人,那么多的弟子每天与他接触在一起,谁的修养怎样只有五祖最清楚。



在惠能还没来之前五祖是不想传授衣钵的,因为他完全知道座下弟子没有一个可以堪担佛门之重任,所以五祖是在等机缘。就好比达摩刚来中国传法一样,他在少林寺面壁目的不是修行,而是在等二祖慧可。

五祖慧眼识人才,一眼就知道谁能担大任,他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是为了让禅宗顺利传承下去,无奈之下只好委屈了惠能。

关于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在《六祖坛经》上完全有记载,该经书影响广泛,它不仅记录惠能大师的一生,同时也是作为惠能弘扬禅宗的心得,世人若想对禅宗大义有正确的理解,建议研习《六祖坛经》。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08 10:31:4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37,与六祖慧能4问4答的玄觉禅师,49岁圆寂,千只大雁相送



唐朝盛世,民风开化。佛教也受到影响,在唐朝达到最昌盛。我们都知道玄奘是唐朝僧人,奉陛下之令前往西天取经,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佛教的尊敬。

在唐朝有一位神会禅师,他从儿时开始常住在禅观,在八岁就出了家。在开悟后初见六祖慧能大师时,经历四问四答,被六祖认可其悟境。留宿一夜后"一修觉"。这位神会禅师就是玄觉禅师。

玄觉禅师,温州永嘉人,俗姓戴,字明道。后人尊敬他,不直呼他的名字,而是以家乡名称"永嘉"称之。便是"永嘉大师"。祖辈家殷人足,自汉代便是名门望族,世代簪缨。玄觉禅师自小内心清净,悟道出众。



八岁时和其家兄一同出家,刚开始是天宫慧威的弟子,居住在永嘉龙兴寺。在佛教上精进好学,便探三师藏,即《律藏》、《经藏》、《论藏》。修的是止观圆妙法门。玄觉禅师曾经和神秀大师接触,但是在此没有参悟。

传闻玄觉禅师是自己研读《维摩经》才开悟的,可惜没有办法可以证实。开悟需要印证,未证谓证,未悟言悟。玄觉禅师开悟后因为没有得到大师的印证,心里一直有一道障碍,认为自己还没达到真正的境界。

后来偶然遇到了六祖慧能的弟子东阳玄策,即玄策禅师,二人一见如故。玄策禅师在交谈中发现玄觉禅师的出言竟然和祖师禅之妙旨相合,问了后才知道,玄觉禅师研读《维摩经》自己参透佛经而开悟,但是苦于没有人印证。



玄策禅师听后遍指点他:"威音王之前可以无师自悟,威音王之后如果无师自悟,便是天然之道。"玄觉禅师请求玄策禅师有一仁者能为他印证。玄策禅师道:"在曹溪有一位大师,叫六祖慧能。是仁者,我们可以前去请求他为你印证。"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即禅宗六祖,俗姓卢,是佛教禅宗祖师。著名的《六祖坛经》、《金刚经》是他毕生所著。他曾有一语是流传于世"不是风动,不是潘动,是仁者心动。"语出惊人,在六祖慧能说出这一句之后,被众人礼拜,之后便正式出山说禅。

六祖大师曾消失十五年,听说在这十五年中破了三关,解脱成佛。可以理解是凤凰涅槃重新修炼,最终达到禅宗无门之门的境地。传说中六祖慧能的修为达到了佛的境界。



见六祖慧能,四问四答一宿觉
不辞万里,经历了跋山涉水。玄觉禅师终于见到了六祖慧能。他见到六祖慧能之后,并没有行礼,而是围绕着他走了三圈,然后拿着手里的锡杖用力敲在地上立着。

六祖慧能看到玄觉禅师如此气慨,心里想这人不俗。于是为了试探他说:"出家人应有三千种威仪、八万种细行,大师从哪里来,竟然如此懈怠于礼仪?"

玄觉不以为然,他认为生死都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如柳絮般飘忽不定,还要顾及什么礼仪呢?六祖吃惊,又问:"生死无常难料,你可以体认无生,达成无灭境地。如果是这样,还存在时间流逝快慢问题吗?"



玄觉回答:"体认无生就是它本身的境界,也就再没了时间流逝快慢的说法了。"六祖惊喜,赞叹:"此言极是!"玄觉听后急忙行礼:"多谢师父。"六祖众多弟子见到这一幕后都很惊讶,玄觉却因为得到了六祖大师的印证心里很是满足。

在玄觉正想要离开的时候,六祖说:"你离开的太快了。"玄觉问道:"其实我并没有动身,怎么能说我走得快了?"六祖心里又是一喜,但还是面上平静的问:"你没动,谁人知晓?"玄觉看着六祖回答:"那是大师心里想的分别,也就是我动了。"

六祖听完暗自赞许,认为玄觉已经参透佛法,达到无生之意。玄觉之后反问道:"既然是无生,哪里还有意的存在呢?"六祖没有回答他,而是问:"如果无生没有意,要怎么来分别呢?"玄觉觉得分别便是无生,无生无意,则分别本身其实也是无意的。便回答说:"分别也是无意的。"



六祖听完后,大喜过望,不仅感叹这是一位绝好的弟子。之后便留玄觉禅师在他那里住了一晚。玄觉禅师听后也很是惊喜,在那里住了一晚,经过六祖大师的面授后,玄觉禅师在其座下一夜证悟,后又称玄觉为"一宿觉"禅师。

六祖大师的弟子众多,其中不乏有集佛道大成者,但他的弟子都是经过他的开示之后,经过多年才可以开悟。只有玄觉禅师是开悟后才去拜见六祖大师的。

玄觉圆寂,千雁送归
玄觉禅师在历史上是一个奇才,他顿悟了佛教思想,参悟本源自性,真实并没有什么快慢动静的区别。其实玄觉的禅观本源上是天台宗的思想,从整体看,他是曹溪弟子,在他得到六祖大师的印证后,经过一宿觉,在悟道上更有精进。



最终,玄觉禅师圆寂于唐玄觉先天二年十月二十七,享年四十九岁,谥号无相大师。他并没有什么弟子,但是为后人留下了他的著作:《证道歌》、《永嘉集》。

玄觉禅师的《永嘉集》圆通透彻。现在信仰佛教的人,需要时时诵读这些书籍,将里面的内容烂熟于心,才能不被别人欺骗,以达到大开慧眼。

玄觉禅师圆寂时,寺院悲伤,每家每户都来祭祀玄觉禅师。并且传闻中有一千只大雁在空中盘旋,叫声哀鸣。

僧尼死称之为为圆寂,含义是诸德圆满、诸恶寂灭。在佛教中,有五百只大雁听闻佛法转生天人的的故事,并且佛教中有三厌之物,是指雁、狗、乌龟。其中的言意思是不忍食之物。



而玄觉禅师圆寂时有一千只大雁送他离去,可见玄觉禅师的心境,以及大悟大彻,最终能入佛门。后《宋高僧传》对玄觉禅师的评价是:心源本净,智印全文,测不可思,解甚深义。玄觉禅师一代高僧,悟佛教悟到极致,死后也有著作流传于世,千雁送行,可见不一般。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14 13:13:1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38,武则天与六祖慧能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十五,武则天下诏书说:“朕恭请慧安、神秀二位国师宫中供养,二位国师都谦让说:‘南方有慧能禅师,得到五祖法脉,传佛法心印,可以恭请他来参究。’现派内侍薛简,以诏书来迎请大师,请大师慈悲,快速来京城。”
不过六祖慧能没有成行,究其原因可能是年龄的问题吧,那个时候慧能已经67岁了,从广东到长安路途遥远,因此慧能托病上表推辞,希望终老山林。一代女皇没有会晤到一代宗师留下了一段遗憾。
后来中宗为感激慧能传授的大乘佛法经要中的“不二”法门,而顿悟上乘佛法,特赐予磨衲袈裟及水晶钵以谢大师法恩。
慧能有名的弟子四十三人,这四十多人几乎都是一派宗师。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15 15:09:37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39,武则天与佛教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首偈语是武则天为《华严经》所做的开经偈,其所阐释的佛法和意境已入化臻之际,对于此经,后世也确实无超越之偈。



当时流传中原大地的是晋朝时期的翻译版本,武则天觉得翻译过于粗糙,她得知于阗(新疆)有《华严经》梵本,于是将梵本及实叉难陀法师带回中土。随后以实叉难陀法师为首,组织超大规模的翻译活动,最后得《华严经》新译八十卷。这是佛教翻译史上重大的事件,武则天对此极其重视,待翻译完成,亲自做开经偈,于是这首由皇帝所做的偈语流传至今。



当时的武则天需要佛教对其统治进行义理上的支持,因为她是第一位称帝的女性,除了她的手段和强势外,她需要找到支持她做皇帝的历史依据,唐朝当时开化,各种教派道义并存,但无一不是支持男性的,首先就要抛弃儒家,因为儒家是轻视女性的,别说女性当政,就连一般的家庭都无女性的地位。其他道、法以及各种流派都不支持女性上位。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礼数都不重视女性,于是干脆就不从这些历史中去寻找,看看外来的教派有没有不轻视甚至是支持女性的呢?



武则天在佛教经典中找到了女性为王的故事,这对于武则天来说,佛教的世界是允许女性为王的,自然而然,佛教才是武则天继承大统的依据和选择。历史上,佛教地位的最巅峰也就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

在大乘佛经经典中有女身受记的记载,女身受记指的是女性也可以通过佛法修行来记录可以来世成佛的条件。印度原始版本的《大云经》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净光天女曾经学习《大般涅槃经》。释迦摩尼在世宣讲佛法时,她降生人间聆听佛法,深习佛法奥义,并以女性之身成为一国之王,在其国土之内大行佛法教义。这是原版《大云经》中所记载,并不是中土所误传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适合武则天的口味,最关键的是它给武则天称帝提供了依据,证明自古就有女性为王的事实。这仅仅是佛经中记载众多故事中的一个,武则天为了将此概念传至天下,便以佛教作为护国法教,大量翻译佛教经典,并安排高僧在全国进行宣传讲解,借助《大云经》将自己宣扬成为弥勒佛转世,建立三座高规格的大云寺,并将《大云经》颁布天下, 以此来证明她取代李唐王朝的合理性。



在这个过程中,武则天需要借助佛教来实施对国家的控制,古印度佛经得经过翻译成汉文后才便于在全国流行,武则天虽大量组织翻译佛经,但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加入了许多关于她能称帝的解释。于是又一个故事出现了,但这个故事原经没有记载,却也广泛流传开来:

释迦摩尼在一次带领信徒施教化缘之时,碰到一群孩童玩耍,其中一个小女孩见到佛祖手中的钵盂,便玩心顿起,抓起一把沙土扔进钵盂之中,佛祖不仅没有生气,还虔诚的接受了沙土的供养。弟子不解,问佛祖为何接受沙土供养,佛祖说道:"我不是接受沙土,我是接受这个女孩的供养,此女千百年后会在东土成帝,她现在供养我就已种佛缘,她称帝之后会继续供养佛教,弘扬佛法。"

大家从佛经中知道了这个故事,也就懂了武则天前世是为何人,一个能得到佛祖认同的女皇是早就注定了的世缘,武则天称帝也就有了合法的天意。这个故事见于当时的传说,但对后世而言,也就成为了历史经典。

武则天需要佛教支撑她的帝王事业,佛教在中土大地的兴盛也得靠武皇的支持,武则天对于自己天授神权的使命坚信不疑,并积极投入佛教事业当中,事实上武则天一直都与佛有缘,且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反正她一直都在佛教的教化当中。武则天母亲是始安侯杨达的女儿,武则天从小就跟随母亲信奉佛教,武则天在入宫之前也有过非正式的尼姑经历,唐太宗驾崩后,武则天一度出家为尼,后重入宗庙,一直到死,她都相信自己与佛的因缘。



武则天当政期间,大兴土木修建寺庙,佛像,白马寺当时的规模绝对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典范。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大佛无论是在艺术形态还是技艺水平上都是其他各朝都无法比拟的惊世之作。



为了兴佛,武则天将禅宗北宗的领袖神秀接到洛阳讲经,迎接和供养规模无出其右,并亲自对神秀高僧进跪拜之礼。当时禅宗分派,但武则天更崇敬北派神秀。六祖慧能和北宗神秀孰高孰低不好分辨,但神秀的渐进理念更符合武则天对于佛教的认同。武则天此举,更是在全国宣起一场崇佛新佛的高潮,历久不衰。



经过武则天精心的兴佛之举,全国上下信奉佛教顿成潮流,此时佛教的兴盛遍及中土大地,也广泛传播到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西域等国家,中国佛教也正式取代印度佛教而成为佛教主流。

中国佛教的兴盛经过了很多朝代的更迭,吸收了大量属于我们中原大地的文化和传统,自成一派,这与唐代的开化分不了关系,更受武则天的功绩所致。



能入佛经的女人不是普通的女人,必是与佛有缘,与天下苍生有缘。也正如佛祖所说,这个向他供奉沙土的女孩,会将佛法弘扬天下,能为一个教派做出如此之大贡献的女人,凭什么不能当皇帝呢?
相关推荐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16 12:40:03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40,武则天与“开经偈”
佛弟子都知道打开佛经映入眼帘的有一首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一首把汉传佛教佛经引用的开篇偈语就是武则天所做,千百年来很多高僧大德,文人人雅士想再做一首类似的偈语,但是都无出其右者。这首偈语是在八十卷《华严经》翻译圆满的时候,呈送给女皇武则天看的时候,武则天体会到《华严经》的玄妙稀有,有感而发写下的开经偈。

武则天对佛教起到了推动作用
武则天对佛教的奉持来自于佛教中的一个“公案”,据说在佛陀时代。一天佛陀和弟子们“行脚乞食”(那时候佛教的一种生存方式,佛弟子都要在上午去外面乞食,也是给大众祈福),遇到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看到佛陀就从路边抓了一把沙子放到佛陀乞食用的钵里布施给佛陀,弟子们看到佛陀愉快的接受了这个女孩的布施,都大惑不解。佛陀说,我接受她的布施,两千年后这个女孩将成为一代女王,因为我接受她布施的缘故,她会兴法,不然她会灭法。这个女孩就是两千年后转生到中国的武则天。
武则天对佛经有很深的研究,她对《华严经》非常喜爱,但是总感觉晋译的六十卷华严经欠缺太多,有这样的感觉可不是一般佛弟子能够达到的水平,没有相当大的善根因缘是不会有这样的感觉的,于是她就派了特使到印度去求这一部经典,看看有没有完整的版本。
这时候于阗国的三藏法师得到了这部经的版本,武则天就连这个法师一起请了过来,这个法师就是实叉难陀(著名译经师),请他来主持翻译华严经。当时的译场规模非常大,武则天也经常去参与,解决遇到的困难。

根据《唐大诏令集》卷三载,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武则天下制:“僧尼仍诏在道士女冠的上首”。这也可能与她当年被赐出家有关系。
作为一个盛世女皇,武则天在位期间对国内知名高僧都加以礼敬。天册元年义净(著名译经师)自天竺取得梵本经论约400部,佛舍利300颗,回到洛阳,武则天亲自到东门外拜迎佛经。
武则天曾经诏请嵩岳慧安禅师和北宗神秀(就是做那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禅师入宫,亲自行跪拜礼。并尊慧安禅师为“国师”。
武则天曾将自己的住宅供给寺院以安佛像。《旧唐书》说:依旧规制重造明堂,高294尺,东西南北300尺。上施宝风,火珠代之,以安佛像。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26 11:04:53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41,唐玄宗与开元三大士

唐玄宗开元年间,印度的三位僧人善无畏、不空、金刚智,来到中国传教,并创立了中国佛教的密宗,成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佛教史上称这三位僧人为“开元三大士”。

善无畏

善无畏八十岁的时候尊依师教东行弘法,经过北印度迦湿弥罗、乌苌等国,到了素叶城,应突厥可汗之请,讲《毗卢遮那经》,然后再前进通过天山北麓,到达西洲(新疆吐鲁番东南、宝应)。当时的唐睿宗特派将军史宪,远出玉门关迎接。
他于开元四年(716年)到达长安,被唐玄宗礼为国师。开元十二年(724年)他随唐玄宗到洛阳在奉先寺译经。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一月卒于洛阳大圣善寺,年99岁。

不空与唐朝的皇帝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不空带着许多经典二次返回长安,奉玄宗敕住鸿胪寺,后入宫建立道场,并且为玄宗作五部灌顶。玄宗又要不空祈雨,并赐紫衣,赐号“智藏”。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不空奉肃宗诏回长安,在兴善寺给肃宗开坛灌顶。安史之乱以后,肃宗搜求国内所存各种梵本愿经,集中起来,让不空翻译。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代宗敕不空到山西五台山建立道场。在此之前已经在五台山造了金阁寺和玉华寺,寄金阁寺后来成为密宗的重要寺院场所。

金刚智

金刚智是不空的师父,据《高僧传》记载金刚智于开元七年(719年)到达广东,次年到达洛阳,后来随玄宗在两京(长安和洛阳)传教,公元741年唐玄宗允许金刚智回国,走到洛阳时,因病去世。

鉴真东渡

鉴真原姓淳于,14岁就在扬州出家。鉴真和尚有多厉害呢?他在中国四十多年的时间里,经他剃度,传授戒律的僧众就有四万多人,可见唐朝当时佛教广泛的程度到底有多大了。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六次东渡,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在第五次的时候由于环境恶劣导致鉴真双目失明,但是他不畏艰险终于在第六此成行。

唐朝高僧
佛教不但被皇家重视,在官员和地方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皇帝能够尊崇佛教,官员当然也会效仿,慧能一开始弘法时就有韦刺史等一众官僚前来听法。另外武则天后期中宗时候的宰相房融还是佛教大乘经典《楞严经》的“润笔”。
李白也是佛家居士
另外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在家修行佛弟子的称呼);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杜牧,号樊川居士;王维,号摩诘居士……唐朝的官员与诗人与佛教都有不解之缘,可见佛教在唐朝的盛行程度。
佛教是集文化、信仰、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问,任何一个层次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需求点,而它能够真正解决的最大问题是生死问题,只要能深入进去,就能克服人生最根本的问题——生死。克服死亡带来的恐惧,因此佛教能够渐渐成为唐朝文化的主流,并且这种文化对当时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27 06:09:4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42,唐代高僧马祖道一禅师


日本当代佛学大师铃木大拙(1870—1966)说:“马祖道一为唐代最伟大的禅师。”中国新文化运动领袖、前北京大学校长胡适(1891—1962)称马祖道一为“中国最伟大的禅师”。马祖道一缘何获得如此之高的赞誉?不仅是因为他创立了中国禅宗最大的宗派,更因为他独创的禅学思想一千多年来影响了中国、亚洲乃至欧美国家无以数计的人。

马祖道一(709—788)是洪州禅的开山祖师,俗姓马,故称马祖道一,又称洪州道一、江西道一,汉州什邡县(今四川什邡县)人。

道一幼年在什邡县罗汉寺依处寂和尚出家。二十岁左右依渝州(今重庆)圆和尚受具足戒。唐开元年间至衡岳,师从惠能高足南岳怀让禅师十年(733—742)。怀让去世后,道一继承了他的衣钵。南岳怀让的多位弟子中,惟有他得了师父的真传。

唐天宝元年(742年)道一住福建建阳佛迹岭,自创法堂,开坛说法。同年离开建阳,进入江西,此后47年在江西弘法,再未离开,直至离世。道一大师先在江西临川西里山,后至江西虔州(今赣县)龚公山,弘法共28年。在此期间,广聚门徒,弘扬佛法,传授禅学,渐成气候。

唐大历(768—779)年间,道一大师来到洪州开元寺(今江西南昌佑民寺)说法,四方信众闻讯云集,遂使开元寺成为江南佛教中心。此后,道一大师便以洪州为中心开宗立派,由此创立了禅宗第一大宗派洪州禅。

唐贞元四年(788年)二月初一,马祖圆寂,世寿八十,弟子奉灵骨归葬于建昌(今江西靖安)石门山泐潭寺。唐元和年间宪宗赐马祖谥号“大寂禅师”。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世宗加封马祖为“普照大寂禅师”。





泐潭寺,又称法林寺,唐大中年间易名宝峰寺,沿用至今。

道一大师门下徒众极盛,智者云集,法嗣139人,其中88位世称“善知识”,各自弘化一方。洪州门下的百丈怀海、西堂知藏、南泉普愿世称三大士,唐时名满天下,后世徒众无数。仅百丈怀海门下便开衍出临济、沩仰二宗;而临济宗门下又开衍出黄龙、杨岐二派。洪州禅系在唐宋时达到鼎盛。宋代之后杨岐派传入日本,信徒过百万人。直到今日,在中国和东亚、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广有信徒。洪州禅文化真可谓禅脉绵长,枝叶繁茂。

马祖道一最具影响力的禅学思想是:“平常心是道。”在现代中国,“平常心”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口头禅。无论是高端论坛,还是街头巷尾,人们时不时会听到“请保持平常心”“不要失却平常心”“你之所以失误,你之所以失态,你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丧失了平常心”之类的话语。一句“平常心”给了多少人警醒,给了多少人信心!“平常心”里到底有何奥妙,有何深刻的道理,以至于如此深入人心而千年流传?

平常心其实不平常,很不平常,极不平常。多数人终其一生都难以真正修得平常心。真正修得了平常心,你便成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强者和达于至高境界的达人。

平常心并非庸常心、惯常心。庸常之人,总是在盘算计较而患得患失,痴迷于成败而宠辱皆惊。这样的心,便是庸常心、惯常心,也叫人为造作心。

马祖大师道:“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意思是:禅道无须刻意去修炼,平常心是天然禀赋,人人自有,本来具足,不要污染它就是了。什么叫做污染呢?人一旦有了趋利避害、贪生怕死的心,那就是污染。如果要直接领悟禅道,保持平常心就是禅道。什么叫做平常心呢?无人为造作,无是非分辨,无利益取舍,无戒断也不守常,也无所谓凡境圣境。换言之,得失无意,宠辱不惊,俯仰自得,出入自如,凡圣一视同仁,生死安然因应,自然而然之人,便是有平常心之人。自然,是古代汉语词汇。古汉语的“然”字,意即“……样子”。自然,即自身本来的样子,天然本真的样子,一尘不染的样子,一丝不挂的样子,返璞归真的样子,返空清零的样子。这种样子便是洪州禅所谓人的本来面目,即平常心本来的样貌。

自然的反面即为造作。自然从来不会造作,只有人会造作。何为造作?分辨利害得失而趋利避害、患得患失,是人为造作;分辨成败荣辱从而取舍趋避,是人为造作;分辨凡圣善恶从而痴迷执著,是人为造作。

自然心绝迹人为造作,如马祖大师所言:“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真求佛法者,自然无所求,保持自然心,此心便是佛。自然心面对一切,一视同仁,不取善舍恶,不趋净避秽;因为以自然之心观之,大千世界,万千气象,一切自然而然,并无所谓善恶净秽之分。

自然心绝迹人为造作,故曰自然无心。所谓无心,即无造作计较盘算谋划之心。故曰,无心即自然,自然便无心。

平常心即自然心。平常心之“平”,指自然平衡。平常心之“常”,指自然恒常。平常心之“心”指中心、轴心。自然万象变化流转,恒常变易而变易恒常。大至宏观宇宙,小至微观粒子,无不处于恒常变化而变化恒常中。但凡流转变化,必绕中心或轴心而运行。此心即自然动态平衡中心,即自然流转变化之轴心。

故平常心从绝对实体或宇宙本体角度说,并非仅指人心。恰如马祖再传弟子黄檗希运大师所言:“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惟此一心即是佛。”这个无生无灭、自古固存的心当然不是凡人之心。凡人有生有灭,凡人之心当然亦有生有灭。而自然动态平衡中心、自然流转变化轴心当然是从来就存在,永远都存在,而且是无形无相而无所不在的。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29 14:32:11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43,唐代大乘佛教高僧黄檗禅师
宇宙万物自然万象皆由自然变化而生,且因自然变化而灭;然而,自然变化本身永恒存在,无生无灭;自然平衡中心或流转变化轴心恒常存在,无生无灭。禅语曰:“生生者所以无生,灭灭者所以无灭。”这个自身无生无灭而生成万物又堙灭万物的东西就是绝对实体,康德称之为“物自体”,洪州禅称之为“佛性”或“涅槃妙心”。所谓涅槃妙心,即中心真空至寂而整体妙有无穷之自然大化轴心。道家学说称之为“道枢”,即天道自然运行变化的中枢或轴心。
有自然万物存在的地方,就有自然流转变化。有自然流转变化的地方,就有变化的中心或轴心存在。自然万物皆由自然变化而来,亦因自然变化而逝;故自然万物本来具足自然变化性,其间本来就存在自然变化轴心。大至宏观宇宙,小至微观粒子,概莫能外。人也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本来具足自然变化性,人本性中自然存在流转变化所环绕的轴心;无论人的身体还是心灵,都是如此。所以惠能道:“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佛是大觉者,佛是自由人。“人人皆可成佛”,并非人人即是佛陀。原因在于人的天然本真之性(佛性)或涅槃妙心(自然心)必然要经历一个污染的过程。人之为人,就是因为意识异军突起于自然万物而有了自我中心立场,由此而有了自以为是的行为。此即洪州禅所谓人为造作。由于人为造作,便有了利害得失的考量和功名利禄的追逐,便有了成败荣辱的计较和趋生避死的执著,便有了认假作真的痴迷和颠倒妄想的迷惘。所以人需要返璞归真而回归自然。这一过程洪州禅称作“解缚去执,去蔽除障”。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便得以重获自然平常心。
自然平衡而变化恒常,变化恒常而自然平衡,这就是平常心的根基。如此则得失无意而宠辱不惊,活在当下而了无牵挂,去留无意而生死泰然,自由无羁而自在悠然。如此,故能应机自动,应境自如,应时而至,应运而生,应物无尽,应变无穷,应缘而起,缘去而息,平常无心而自由无极。以道家语汇言之,即天人合一而物我两忘,与天同运而与道同化,超然物外而自由自在。
自然心即平常心。得平常心者,自然清净,自然鲜活。如禅联所言:“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人如疏竹,风来则迎风起舞,风去则静寂自安;心若清潭,雁来则涟漪荡漾,雁去则澄明如故。既悠然自在,又生意盎然。这便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马祖大师关于“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的说法,也被学界视为其禅学思想独创性的标识之一。
禅典记载:“僧问:‘和尚为甚么说即心即佛?’祖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如何?’祖曰:‘非心非佛。’”
即心即佛,意思是此心便是佛心。非心非佛,意思是此心不是佛心。貌似自相矛盾,又似作弄他人。其实意味深长,却又大道至简。平常心即自然心,自然鲜活,自然流转,自然变化,了无固执。若是固执于“此心即佛”的说法,自然鲜活的心性就因执著而落入僵化之境;若是固执于“此心非佛”的说法,同样使心灵丧失了自然天真本来无羁的性能。故而,马祖对即心即佛者说非心非佛,对非心非佛者说即心即佛,无非是启悟众生返璞归真而回归自然,返空归无而自由自在。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30 16:53:3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44,禅林清规的创立者百丈怀海
百丈怀海(720年—814年)是中国禅宗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俗姓王,名木尊,福建长乐人。怀海早年在广东潮安依慧照和尚出家,后至南岳衡山依法朝律师受具足戒,再后来至安徽庐江浮槎寺研读经藏十余载;终于“三学该练”,积累了深厚的经、律、论佛学知识。
唐代宗大历初年(766年),怀海闻马祖道一在南康(今江西赣县)龚公山开坛讲法,便前去归依,成为马祖的侍者,后一直追随马祖,终得祖师真传。怀海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三人深得马祖道一器重,世称马祖门下三大士。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779年),乡绅甘贞在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大雄山(又名百丈山)建庵,闻听小雄山普化院的怀海学养深厚,禅法精湛,于是将怀海迎入所建庵中,并将庵改名为百丈寺。自此,怀海便在此自立禅院,率众修持,影响渐长,终成气候,并终老于此,世称百丈怀海禅师。
怀海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离世。唐穆宗敕谥其“大智禅师”,北宋徽宗追谥其“觉照禅师”,元顺宗加谥其“弘宗妙行禅师”。
怀海门下最著名的两位弟子是沩山灵祐和黄檗希运。沩山灵祐与其弟子仰山慧寂开创了禅宗五宗之一的沩仰宗,黄檗希运的入门弟子临济义玄开创了禅宗五宗之一的临济宗,临济宗后来又衍生出黄龙派和杨岐派两个支系。正是由于怀海大师的传播,洪州禅系才枝繁叶茂,信徒广布天下,影响遍及古今,成为禅宗第一大宗派的。
史称“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在马祖道一之前,禅宗没有自己独立的修持场所,禅僧常常是四海云游或寄住于律宗寺院。马祖道一首创专供禅僧集中修行的禅院(也称丛林),使禅宗作为一个宗派有了自己独立的据点。怀海承继马祖的衣钵,亦自建禅院广聚僧众,并首创禅林清规,使禅宗作为一个宗派有了自己独立的修行规范和行为准则。他们师徒二人为禅宗最终成为独立的佛教宗派居功至伟。
《百丈清规》中,普请制是其重要内容。所谓普请制,即住寺僧众全体参加劳作的制度。禅宗不同于中国佛教其他宗派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自耕自种,自给自足。这对于禅宗的生存与发展都至关重要。
其他佛教宗派大多依靠信众出资供养。而禅僧原属游僧,游方时凭借化缘乞食维生。这种生存方式有极大的依赖性,给僧人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主蒙上了深重的阴影。
禅僧集中在禅院修行之后,生存成了极大的问题。自耕自种,自给自足因此成为不二之选。然而,这种选择也隐含着巨大的矛盾冲突。农事耕种必然占用许多读经参禅修行的时间,甚至有可能使禅僧沦为普通的农民,从而丧失纯正的信仰和信念。而放弃农事耕种,生存又难以为继。智慧的百丈怀海大师于是创造了农禅一体的修行方式,真正达到了农事参禅两不误的境界。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怀海大师流传于世的名言。它既是怀海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的品格体现,其中也蕴含深刻的禅学真理。与一般佛教宗派远离人间烟火而脱离生活实际不同,禅学主张:禅理不离人间生活,生活蕴含禅学真理;遂使禅宗哲学终于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生活禅学。
“参禅不异于农事,农事不异于参禅”是农禅思想的核心理论。这种理论是有深厚禅学根据的。禅学认为,佛性遍在于大千世界自然万物,世界万象人间万事都是佛性的显现。因此,真正有禅宗法眼的人,“触目是道,立处皆真”,无论在何处,无论做什么,他都可以从中发现禅机,领悟禅意。正所谓“担水打柴,无非妙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因此,耕田种地也罢,割稻采茶也罢,都是发现禅机的事宜,都是悟得禅道的契机。
这种农禅一体的修行方式不仅解决了生存需要,而且完全摆脱了乞食维生的依赖性;既为禅僧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主确立了现实基础,又为禅宗深入人间生活而最终成为“诗意的栖居”之生活禅注入了决定性的因素。
禅僧的劳作本质上不同于俗人的劳作,俗人的劳作只是谋生的手段,收获果实是其唯一的目的;因此劳作过程本身便沦为苦役,俗人避之而唯恐不及;而禅僧的劳作是物我一体而“能所俱泯”的生命活动,即对象与自我打成一片,过程与结果一体不二,手段与目的圆融统一的生命活动。因此,劳作成为妙悟道谛的形式,成为信仰修行的过程,成为提升和实现自我的过程,实质上成为了展示生命和享受生活的过程。
据《仰山慧寂禅师语录》载,沩山灵祐问仰山慧寂道:“马祖门下出八十四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仰山答曰:“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尽是唱导之师。” 沩山云:“如是,如是!”
沩山灵祐是怀海门下高足,是马祖道一的再传弟子,自然深知马祖道一禅法。马祖道一独创的禅法被誉为“大机大用”。这里所谓“机”,指机遇。这里所谓“用”,指应用。所谓“机用”,用俗话说就是相机行事,随机应变,应机而动,达成目标的意思。马祖道一独创的禅悟教学法就有这样的特征。
上述灵祐和慧寂的对话渊源于马祖道一与百丈怀海的之间的禅法的传授活动。据《五灯会元》记载:师再参,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师曰:“即此用,离此用。”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师取拂子竖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师挂拂子于旧处。祖振威一喝,师直得三日耳聋。
百丈侍立于马祖身边参学时,马祖恰好看着禅床角上挂着的拂尘。怀海便道:“即此而用,离此而用。”意思是:禅既体现在用此拂尘的行为上,又不局限在用此拂尘的行为上。照理,这样的回答是合乎佛学禅理的。禅学认为佛性“无所不在而所在皆无”。“无所不在”指一切事物都是佛之化身,都是佛性所现之相;当然,佛性也体现在此拂尘的作用上;因此,通过拂尘的作用,是可以让学僧感悟佛性,领悟禅理的。“所在皆无”指佛性是绝对实体,而非相对有限的现实存在物,因此,扫除将佛性等同于实事实物的观念,超越执著于现实利害的俗人作为,才能感悟佛性,领悟禅理。马祖接着问:“你将来何以教导学僧?”怀海应之以竖起拂尘的动作,意思是我就这样子启悟学僧。马道回应道:“即此而用,离此而用。”怀海以为马祖认可了自己的见解,便将佛尘挂回原处,却猝不及防遭到马祖疾声怒喝,其声音之大、来势之猛,导致怀海耳聋三日。
马祖因何怒喝,怀海有何过错?怀海错就错在执著于他人固定的教学模式(别人竖拂尘,他也竖拂尘),且沉溺于禅法的逻辑程式(不即又不离),而自心并无切实的禅悟体验。真参实修到家的禅者,忘情忘我又唯我独尊,纵横无羁而左右逢源,既不拘泥于禅法学理,也不固执于逻辑程式。得道禅僧,“我心即佛,佛即我心”,纵横捭阖,无不自由,随缘自在,到处理成。马祖震威怒喝,其实是以直截峻烈的方式,截断怀海固定的逻辑思路,扫除其内心对既成道理的痴迷执著,打破其鹦鹉学舌式的说法程式,使其迷途知返,返璞归真,返空归无,真正复归于涅槃妙心而达到“我心即佛,佛即我心”的境界。
马祖传道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随缘说法,应机自动,了无刻意造作,臻于禅学化境。怀海遭此一喝,终于大彻大悟。怀海所谓“耳聋三日”其实是自己由此而彻悟禅道的意思表示。自此,怀海传承了马祖道一随缘说法,应机启悟,当头棒喝的禅法。
怀海启悟学僧的方式方法在禅宗典籍中多有记载:
僧问:“如何是奇特事?”师曰:“独坐大雄峰。”僧礼拜,师便打。学僧自以为懂了怀海话中道理,怀海劈头便打。
僧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阿谁?”曰:“某甲。”师曰:“汝识某甲否?”曰:“分明个。”师乃举起拂子曰:“汝还见么?”曰:“见。”师扬拂子便打。学僧对答如流,似乎头头是道,怀海又是劈头便打。
这两次手法皆与马祖道一如出一辙:当头棒喝,截断其习惯性逻辑思路,扫除其对固定套路程式的痴迷执著,使其迷途知返,返璞归真,返空归无。
《五灯会元》还记载:“普请钁地次,忽有一僧闻鼓鸣,举起钁头,大笑便归。师曰:‘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师归院,乃唤其僧问:‘适来见甚么道理,便恁么?’曰:‘适来肚饥,闻鼓声,归吃饭。’师大笑。”众僧正锄地时,寺中鼓声传来,一僧大笑而归。众僧纳闷不解,怀海却当下认可,认为此僧是入了观音悟道的法门。禅僧有见色而悟道者,所谓目击道存;亦有闻声而悟道者,所谓观音入理。怀海借此随缘说法,应机传道,亦与马祖道一的禅法一脉相承。所以说,怀海禅法是真正得了马祖道一。的真传,恰如灵祐慧寂师徒所言,他得了大机大用。
《五灯会元》
大机大用之“大”,意为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所谓“大机”,意为佛性遍在,无处不现禅机。得大机者,触目是道,处处皆识禅机。所谓“大用”,意为应用万方,妙用无穷。得大用者,左右逢源,纵横捭阖,无所不能,妙用无穷。百丈怀海正是这种得了大机大用的伟大禅师。
随缘说法加当头棒喝的禅法是怀海从马祖那里继承的家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思想和修行实践则是怀海的首创。后者影响尤其深远,最终成为洪州禅延续千年传承不绝的家风。如今江西云山真如禅寺、江西靖安宝峰禅寺的僧众仍在奉行农禅实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7-31 11:16:4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45,“有人欺我,该当如何”——著名的《寒山拾得忍耐歌》
问:“若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我该如何?
这个问答出自禅宗《古尊宿语录》中的《寒山拾得忍耐歌》。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和拾得,是唐代著名的诗僧。
著名到什么程度呢?
在中国的世俗层面,被封了神。二人踪迹怪异,典型形象总是满面春风,拍掌而笑,民间奉为“和”、“合”二仙。雍正皇帝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
虽然这两个仙阶不算高,有点类似于散仙,但是寓意好啊。寓意百年好合,成为婚庆上神,有了官方认证之后,在民间就更加大行其道。
在佛教领域,佛门弟子认为他们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转世。
在文学领域,两人诗才横溢,兼之佛法高妙,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中唐以后,佛教文化和诗歌文化结合日益紧密,除了原本一些简单、顺口的偈子之外(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僧人文化程度的提高,让诗僧团体越发壮大。
当时著名的皎然、清塞,都是出世修行,入世为诗。他们的作品已经脱离了最开始的宣传佛法的功能性,不再僧里僧气,完全是文人作品,只是不经意中带出佛法高妙灵思——这就不再是偈颂,成为了真正的诗。
寒山、拾得两个人和上面这两位诗僧比起来,则更加神秘。虽然流传下来非常多的作品,但是根据考证,并不能确定都是他们写的。不单是作品,即使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是模糊的存在,但在文学上确是鲜明的存在——因为后人不断加工。
这种现象,在文学界不少见。我们会把很多好作品,都归给某个人,而这个人一定是模糊的存在。不经常有人考证某首作品并非李白的吗?可民间流传,言之凿凿。
因为历史具有一定的不可考性,很多东西在确实的新证据出土之前,就只能这么听,这么信。
拾得和尚和寒山和尚是好朋友,在国清寺期间,两人都比较落魄,却一起讲经论佛,吟诗作偈,不
拘形骸,算得上贫贱至交。
寒山病死枫桥镇后,拾得去了日本,全力传法,成为一代佛学大师。
寒山的诗借助拾得的推动在日本流行起来,他们那种简单直白,却有佛理深意的诗广受日本人喜爱,寒山的名声逐渐超过拾得,两人的诗合称为“寒山诗”,成为日本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对日本后世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可见寒山的诗作水平是高出拾得的,但是从《寒山拾得忍耐歌》来看,寒山发问,拾得解答,拾得的修为至少在当时比寒山又高那么一层。
也有说寒山诗元代才传入日本,但是两位都是神僧,寿命长得很,活过了晚唐五代南北宋,也未可知。
大概清楚了寒山、拾得的背景之后,我们再来看这著名的问答。
实际上在拾得答完之后,寒山又问:
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人家欺辱我,按你说的忍他、耐他,有什么具体方法吗?
拾得回答说:
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
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
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省略一大段,意思差不多)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
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
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断,
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
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其实我们看拾得的回答,大概还是中唐前佛偈的版本,算不上正常诗歌,如果不是讲佛理,甚至可以归入打油诗的范畴。
这和王梵志的《城外土馒头》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有些异曲同工,但是还不如它比喻巧妙。
246,诗僧寒山:名在千年后,万事随缘了
唐代有这样一位僧人,被雍正皇帝封为“妙觉普度和圣”,广大民众认为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的诗世界影响力远远超过李白杜甫,深深影响了日本社会,甚至成为美国嬉皮士的精神领袖,他就是传奇诗僧——寒山。
01扑朔迷离的生平
寒山,作为一个神秘的僧人,他的姓名、籍贯甚至生卒年史籍皆未载。
关于他的姓名,人们只知道他曾隐居于浙江天台县西40公里的天台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
关于他的生卒年,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分作唐初和盛唐至中唐两派意见。不过,根据钱学烈先生的考订,“大致确定寒山子年代为公元725-830年,即生于玄宗开元年间,卒于文宗宝历、太和年间,享年一百有余。”加之对他诗作的考察,我们大致可以确定他为盛唐时期人。
对于他的活动,我们只能从他留下的相关诗句里去寻找蛛丝马迹。《寻思少年日》里写到:
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
国使职非愿,神仙未足称。
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
不觉大流落,皤皤谁见矜。
寒山少年时代大概生长在唐代都城长安附近,连国使、神仙也不放在眼里,过着浪迹长安,游猎平陵,喝兔放鹰的潇洒生活,可见他应该有着较为殷实的家境,也许是一位富二代。
还有这首《一为》:
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
东守文不尝,西征武不勋。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
去家一万里,提剑击匈奴。
出生三十年,尝游千万里。
行江青草合,入塞红尘起。
炼药空求仙,读书兼咏史。
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
从成年到30岁之间,他开始学文学武,读书咏史,东守西征,行江入塞,炼药求仙,积极上进,很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奈何到头来落得个“文不尝”、“武不勋”,殊荣难求,壮志未酬。
或许之后心灰意懒,便跑到天台山出家隐居了。
“自从出家后,渐得养生趣”
哀莫大于心死。人生不如意,本想求取世间的功名利禄,奈何天不遂人愿,让他屡屡碰壁,也让他彻底死心了。
佛教里或许有他要的答案。因此他跑到天台山寻找修心养性,见性成佛之法。
自从出家后,渐得养生趣。
伸缩四肢全,勤听六根具。
褐衣随春冬,粝食供朝暮。
今日恳恳修,愿与佛相遇。
隐居期间,他断绝了和故人的很多往来,一心讽诵佛经,刻苦修行,只与天台山国清寺拾得等禅师往来。他常到国清寺,有时在廊下独自踯躅,有时又自个儿望空谩骂,寺里僧众看到他都觉得很讨厌,常常拿杖棒赶他出去,他总是扭着身子拍着手,哈哈大笑着慢步离开。
“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或发辞气,宛有所归, 归于佛理” 。
与少年时的鲜衣怒马截然不同,那时的他完全没心思顾及自己的形象。他吃着残食菜滓,衣着褴褛,戴着桦皮帽子,拖着木底鞋,面貌枯瘁,筋骨显露,显
然是一个苦行僧,但他颇有才气,吟诗作偈,出语奇特,道出的话、写的诗每每深含至理。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清心寡欲,心无杂念,只为找寻内心的宁静之所。
老病残年百有余,面黄头白好山居。
布裘拥质随缘过,岂羡人间巧样模。
老病残年,活了百有余岁的寒山子,面黄头白,看破了红尘的权、 色、 名、 利,一切如梦幻泡影,一切都随缘任运。
“我也曾金马玉堂 我也曾瓦灶绳床。你笑我名门落魄,一腔惆怅,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事态炎凉。”这段话真的太适合寒山了。
03\“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
寒山爱作诗。《太平广记》里记载:“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后来僧人道翘于林间缀叶、村墅人家屋壁找到他写的诗有300多首。从项楚先生的《寒山诗注》里看,寒山诗现存325首,其中七言诗25首,三言诗6首,五言诗294首。
他可以算作是唐朝的白话诗人,他的诗完全是日常生活的大白话。与同时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璀璨明星充满韵律的诗句相比,他的诗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在那样的时代,白话诗并不广受认同。他给自己诗的评语为:
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
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意思是说世人都嘲笑我的诗不合韵律,我却认为它很典雅,我的诗自成一体不能以固有的毛公诗体来衡量其好坏。
然而他的诗却用通俗的白话揭示了生活本真,表现出不同寻常的佛教思想,以及对人生的另类感悟。且看这首:
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
饱吃须是饭,著衣方免寒。
不解审思量,只道求佛难。
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
该诗讲述了求佛的法门,寒山认为,佛教修行只是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不会达道成佛。为什么呢?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这个心不是贪心、私心,而是自己那与生俱来的智慧心、无分别心、清净心、公心、善心。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需去身外觅佛,因为佛在心中。
酒色财气,既能予人享受作乐,也能使人毁身灭智,致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如这首:
余昔曾睹聪明士,博达英灵无比伦。
一选嘉名喧宇宙,五言诗句越诸人。
为官治化超先辈,直为无能继后尘。
忽然富贵贪财色,瓦解冰消不可陈。
聪明博达、能文善诗、治化无双的富贵之人,一旦贪财爱色,即会身败名裂,冰消瓦解。
他还在诗中劝诫世人莫要争强好胜:
我见世间人,个个争意气。
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
阔四尺,长丈二。
汝若会出来争意气,我与汝立碑记。
不必过分贪念尘世间的富贵:
多少般数人,百计求名利。
心贪觅荣华,经营图富贵。
心未片时歇,奔突如烟气。
家眷实团圆,一呼百诺至。
不过七十年,冰消瓦解置。
死了万事休,谁人承后嗣?
水漫泥弹丸,方知无意智。
以及追求所谓的永生:
常闻汉武帝,爰及秦始皇。
俱好神仙术,延年竟不长。
金台既摧折,沙丘遂灭亡。
茂陵与骊岳,今日草茫茫。
过分执着于红尘名利是虚妄而没有意义的追求,那些只是昙花一现的幻影,须臾便失。
他的诗中还有讽刺贪官的勾心斗角: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鬇鬡。
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
投之一块骨,相与嘿喋争。
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更有对民生疾苦的无限同情:
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
地厚树扶疏,地薄树憔悴。
不得露其根,枝枯子先坠。
决陂以取鱼,是取一期利。
他的诗中也有对农家理想生活的描述:
茅栋野人居,门前车马疏。
林幽偏聚鸟,谿阔本藏鱼。
山果携儿摘,皋田共妇锄。
家中何所有,惟有一床书。
山居人家住在茅屋,终日和鱼鸟妻儿相亲相近。郁郁山林、清清溪流,树上野果沉甸,水边田地肥美,家里虽说别无长物,可却满床都堆满了书,描述了一种自然界赐予的田园之美、林泉之美、宁静之美!
04\“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
唐代闾丘胤在《寒山诗集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闾丘胤在出任台州刺史的前几日,突患头疾,后来遇到一个来自天台山国清寺名叫丰干的禅师,以净水治好了他的病。之后闾丘胤又问丰干此去上任吉凶如何,当访何贤人?丰答以当访文殊。闾丘胤到国清寺见寒山、拾得正在烧火,闾丘胤忙上前施礼。二人连声吆喝,哈哈大笑道:丰干饶舌,丰干饶舌。你们不识弥陀(指丰干),为何却来拜我。说罢,两人便携手走出寺门,奔归寒岩。闾丘胤回郡城后,做了两套衣服,备好香药等礼物派人送去使者至寺,得知两人一去未返。再到山上,遇到寒山子,,寒山子连呼:“贼!贼!”边说边退入洞中,山洞也随之自动闭合。从此寒山拾得再没出来。
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经过后世佛家的传写,加之天台山在佛教的地位、寒山的神秘属性,寒山渐渐与文殊菩萨划为了等号。
到了宋代,寒山被佛家公认为文殊菩萨再世。
南宋某年五月十三日,一代大儒朱熹(1130-1200)从京城临安向远在天台山的国清寺方丈南公禅师去了 ,寒暄了一些向往“水声山色”之乐的话后,便直切主题:寒山诗彼中有好本否?如未有,能为雠校刊刻,令字画稍大,便于观览,亦佳也……
信末朱熹犹不放心,又再附上几笔:寒山诗刻成幸早见寄,有便足附至临安赵节师推厅,托其寻便,必无不达。
朱熹这封信,两次提到要看寒山诗,急不可待,甚至还要求专门为他雠校刊刻出一个字体大些、便于阅读的好本子送来。可见朱熹对寒山诗的看重。其实早在朱熹之前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都已经对他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王安石甚至写了《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不仅国内,日本对寒山也有很大的兴趣。1072年,北宋神宗熙宁五年,来中国天台山参拜的日本僧人成寻,从国清寺得到了一本《寒山子诗一帖》,命其弟子带回日本。从此开启了日本人对寒山的了解。
20世纪,寒山诗越来越受到日本社会的推重。日本著名小说家森鸥外(1862—1962)曾根据闾丘胤的序言,写了一篇小说《寒山拾得》,不少评论家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之一。寒山诗不仅在文学上对日本的俳句、短歌有影响,而且对日本的政治、社会、宗教等诸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有人认为寒山是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中国唐代诗人。
更使人难以置信的是,20世纪中叶,寒山诗被翻译成了英语和法语,风靡于西方。50年代,被誉为“垮掉的一代”发言人的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写了一本小说《达摩流浪汉》(The Dharma Bums)。该书用自传体小说的形式,讲述了好朋友加里•斯奈德迷上寒山诗,着魔般翻译寒山诗并把自己引入禅境的故事。书的扉页上还写着:“献给寒山子”。
由于“垮掉的一代”对传统的蔑视、现实的不满,他们急需一个精神寄托,于是他们在隐居深山、放纵不羁的寒山那里找到了文化契合,寒山成为了他们的精神领袖。
当然,由于时代和语言的隔阂,他们不可能真正理解寒山的精神实质。
最后,让我们再重温一下这段脍炙人口的对话。
一天,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地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说:“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看再过几年,他又如何。”
愿你我都能活得智慧、通透!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8-01 08:03:4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47,青原行思禅师与曹洞宗
青原行思禅师,唐朝吉州安城( 江西) 人,与南岳怀让、永嘉玄觉、荷泽神会、南阳慧忠等并列为六祖慧能大师座下之五大弟子。
青原行思禅师,俗姓刘,安成武功山龙云乡坛洲人( 今江西省安福县严田乡坛洲村) ,系汉长沙定王刘发之后裔。行思" 幼敏悟,孝父母,俱佛根,不食荤腥。11 岁出家童行。及具足戒,离安成,游方他院,遂诣吉州( 今吉安市)" 东南方向9 公里处的青原山安隐峰下,其时该处已有" 蓝若"( 佛教小庙,茅棚) 。行思见此地山环水绕,以其山青、水青、气青而得名,汉代张道陵( 张天师) 把它封为天下三百六十五座名山之一。
行思因此认定此处乃为佛家修行佳境,默许他日修行园满,将把青原山辟为佛门圣地。因之随手拔小荆( 一种生长期长,但成长很慢的落叶灌木) 一株,倒插在今净居寺大殿之右,心中默吟:" 此地若为灵地,树当活。"
据佛家史料载," 后果应验" ,据说这棵倒插荆竟奇迹般地成长起来,一直活到" 文革" 时,树的直径足有60 厘米。
武则天万岁通天年( 公元697 年) ,时已出家13 载,年及24 岁的行思和尚," 闻曹溪法席盛化,径往参礼" ,挂锡南华,拜六祖慧能为师," 执侍六祖十有五载" 。
行思初次见到六祖时,就问六祖:" 当何所务( 禅语,意为人们要该怎样的去完成弘扬佛法使命) ,即不落阶级( 禅语,怎样才不会染着色相。色:佛教把有形质的能感触到的东西称为" 色" ;相:佛教把一切事物外观的形象状态称之为" 相")"
意思是说:我们要怎样弘法才不会辱使命。
六祖回答说:" 汝曾作什么来?( 禅语:六祖反问行思,你说你是谁叫你怎么做的? 又是谁要你到曹溪来?)"
行思答曰:" 圣谛亦不为。"( 圣谛:指佛法真理,意为真理对此没有定规,因佛性要求自性自悟。行思据此表白:我是自闻祖师修行好,才来拜渴,不是他带。)
六祖接着说:" 落何阶级?"( 意为:既然是这样,怎能染着色相呢?)
行思说:" 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意为:真理( 佛法) 对此也没有作出答复。在我心中已万念具灰,色相全无。)
通过这次答问,六祖慧能便已知道行思是一位对禅法领悟有着高深境界的后人,因此" 深器之" 。
慧能虽然" 学徒虽众" ,但仍" 令思首焉" 。即行思作为六祖慧能众多弟子中的首座弟子,乃侍六祖参悟。
一日( 开元元年,即公元713 年) ,时年76 岁的六祖慧能,预感人寿将终,修行园满,召首徒行思诣座前,对行思说:" 从上衣法双行,师资递授。以衣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来,遭此多难,况乎后代,争竞必多。衣即留镇山门。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 。
" 无令断绝" 语,乃自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法二祖慧可以后诸祖师往下传承的" 禅语" ,也是诸祖传法的印信。" 思( 行思) 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 时年,行思已41 岁,出家已30 夏。
行思于唐玄宗开元二年( 公元714 年) 来到青原,在净居寺大倡禅学,格守不立文字的祖训,弘扬顿悟学派,宗风大振,四方来参者甚众。
有湖南南岳衡山石头希迁,亦六祖慧能门人。" 六祖将示灭( 园寂) ,有沙弥( 小和尚) 希迁向六祖求示曰:和上( 和尚在唐时称和上) 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何人?"
六祖回道:" 寻思去( 意为要希迁依附行思) 。"
但因希迁没有领悟六祖之意,从此便" 每于静处端座,寂若忘生。"
进入不得法之境。有位曾与希迁同参的沙弥见此,问希迁说:" 汝师( 指六祖) 已逝,空座莫为( 干什么? 有何用?)?"
希迁说:" 我禀遗诫( 按六祖遗嘱) ,故寻思尔( 意为座着静思开悟) 。"
那位同参沙弥听了笑道:" 汝有师兄思和上( 行思和尚) 今住吉州,汝因缘在彼,师言甚直( 指六祖遗诫) 。汝自迷耳。"
希迁闻语,茅塞顿开。" 便礼辞神龛,直诣青原" ,礼谒行思和尚。
行思向来参禅的希迁问话头,曰:" 子从何方来?"
希迁答道:" 曹溪来( 今广东韶关南华寺) 。"
行思接问:" 将得甚么来?( 行思以疑问的口气说,你真从曹溪来吗? 你在曹溪得到了什么?)"
希迁说:" 未到曹溪亦不失( 如没到曹溪怎知曹溪,但在曹溪亦无得失) 。"
行思说:" 凭么用去曹溪作什么?(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去曹溪?)"
希迁说:" 若不去曹溪,争知不失?( 如我不去曹溪,那我不是就失去了礼谒你的机缘吗!)"
接着希迁又向行思请告禅机,问曰:" 曹溪大师还认识和上否?( 禅语)"
行思说:" 汝今识吾否?( 你现在认识我吗?)"
希迁说:" 识又争能识得( 意即:认识,也不认识。佛家认为对一切色、相。应无所住. 之境界) 。"
通过这次对话,行思对希迁有着很高的评价,对着众弟子说:" 众角虽多,一麟足矣。"
行思认为,他有了这位弟子,法轮有人推转了。以后,希迁果为禅门巨匠,为开创禅宗青原派作出了贡献,并著有禅学名著《参同契》。
据《青原山志》记载:" 南岳〈指怀让〉、神会( 指荷泽神会) 来参" ,行思问他俩:" 甚处来?"
怀让和神会答:" 曹溪。"
行思说:" 曹溪意旨如何?"
会( 神会) 振身而立。行思的问话,神会振身而立,是表示他对六祖的崇敬。
而其中没有记载怀让的反映,也许是因为怀让对六祖慧能立行思为首座而有不悦。
因此,行思见状还继续发问:" 犹带瓦烁在?( 意为你们是否认为曹溪已成无用的碎瓦片了) 。"
怀让说:" 和上( 行思处) 此间( 青原) 莫有真金与人否?( 这是与行思对立的立场)"
行思斩钉截铁地回道:" 没有,汝向甚么处?( 意思是说这里有,但这里不给你们,你们到其他地方去)"
行思没有收留他们。
行思在青原山净居寺弘法二十八载,为禅宗顿悟学派献出了毕生精力,为达摩祖师" 一花开五叶" 奠定了" 曹洞、玄门、法眼" 三叶的基础,无愧于一代佛门祖师。
行思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 年)园寂。僖宗谥弘济禅师、归真之塔。
希迁离开青原,于天宝初( 公元742 年) ,始造衡山南台寺,结庵其上,补曹溪之道," 众皆仰之" 。其时南岳中" 有固、瓒、让三禅师,皆曹溪门下。佥( 全部) 谓其徒曰:彼石头真狮子,吼必能使汝眼清凉,由是门人归慕焉。"
与南岳怀让相似,青原行思自己也于世不闻,但其弟子们却大弘其禅法,法席大盛。希迁门下的惟严,传法于昙晟,昙晟传良价。良价于大中末年开始,在新丰山接诱学徒,后移豫章高安之洞山弘化;他的弟子来寂,居抚州( 江西抚州) 之曹山传扬师说,后移宜黄,师徒共创" 曹洞宗" 。而青原行思的另一支道悟,传崇信、宣鉴而至义存,在福州象骨山雪峰创建禅院,得到福建地方州帅扶植,经常徒众不下千人,唐懿宗赐号和紫袈裟。他的弟子文偃去韶州云门山( 广东乳源县北) ,受到广州地方官支持,形成" 云门宗" 。义存的另一弟子师备经桂琛而至文益,先居临川( 江西抚州) 开堂,南唐李璟迎住金陵清凉寺,死后李璟追谥为" 大法眼禅师" ,遂成" 法眼宗"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8-03 19:17:3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48,憨山大师与五台山:憨山大师二访五台山
内容提要:憨山大师在五台山弘法护教八年之久,辩才无碍,具菩萨行,多次力挽狂澜,化险为夷,为台山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难得契机,是台山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护法功臣。而台山的禅修体悟与世法锤炼也使憨山大师对佛法宗旨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对世法人情的把握更为练达圆熟,为其后期的佛法修持与弘法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憨山大师在五台山的弘法活动
万历四年(1576),晚明四大师之一的云栖祩宏(1535-1615)行脚至五台,并造访憨山,云栖是晚明佛教净土信仰的坚定弘扬者,比憨山(1546-1623)年长,但法腊较憨山晚(云栖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即1566年出家。而憨山嘉靖三十六年丁巳,即1557年出家)。他瘦削孱弱,难以承受台山的酷寒,与憨山晤谈后不久即南返余杭。此后,二人虽鸿雁往来,但未能谋面。云栖圆寂后,憨山应云栖弟子之邀,撰写《云栖莲池禅师塔铭》,盛赞云栖乃“法门之周、孔,以荷法即任道”。
据《年谱》三十一岁条,憨山该年尚有一次发悟,但详情未载于年谱中,且因“无人请益,乃展《楞伽(经)》印证。初未闻讲此经,全不解义,故今但以现量照之,少起心识,即不容思量。如是者八阅月,则全经旨趣,了然无疑。”“现量”即现实量知,以直觉量知色等外境诸法实相,为尚未加入概念活动,亦无夹杂分别思惟、筹度推求等作用的认识活动。《楞伽经》为相宗经典,也是禅宗宝典,重在阐述万法惟心所造的原理。此书强调“迷”之根源是未能了知诸法乃自心之显现,若彻悟心为万法之源,舍离能取、所取对立,即可臻于无分别之境界。禅宗的入定或发悟,“现量”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而现量一旦打成一片,形成思维定式,或有不可思议的收获。《楞伽经》本就鼓唱离言绝相,顿证一心,所以,憨山以“现量”贯穿全经,对其奥义了然于心也在情理之中。
憨山机敏过人,应世处世能力在南京已得到认同,在京师时又曾与官僚墨客推挹往来,更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五台为佛法圣地,他虽吊影木食于孤峰雪岭之上,却不断有宰官贵戚慕名造访。万历四年(1576)秋七月,已转任雁平兵备的胡顺庵入山相访,二人静室晤谈,深涧敲冰,其乐融融。
五台山林木茂密,遮天蔽日,正是禅僧修行的绝佳场所,但附近山民勾结不法之徒,经常盗伐山中林木,僧侣出面阻止,却因势单力薄,反遭殴打。万历四年,力阻砍伐的塔院寺大方法师遭奸商诬陷,“拟配递还俗,丛林几废”,大方在台山德高望重,对憨山更是恩重如山,所以,当他闻知此事后,旋即拜谒胡顺庵,请他出面公断。因后者的干预,大方之冤得伸。憨山顺水推舟,并“为胡公言,台山林木,苦被奸商砍伐,菩萨道场将童童不毛矣。公为具疏题请,大禁之。自后国家修建诸刹,皆仗所禁之林木,否则无所取材矣。”林木葱茏不仅是台山僧众之福,更为其他佛刹的修建提供了优良的木材。憨山的应世之才首次在台山展露出来。
不过,镇澄空印《怀妙峰澄印二师长歌(有引)》一文中,却认为制止砍伐林木是憨山、妙峰二人所为。他说:“蒲坂妙峰、金陵澄印,居龙门。蓬壶道人(即胡顺庵—引者注)守河东,因视戍,登清凉,闻其道,过龙门而见访。本分外事,言及台山之废。二师泣曰:‘兹山赖有幽林深谷,禅者藏修。今山民砍伐殆尽,公如不护,则菩萨胜境,不久残灭矣。况兹山实国家内藩,保固边防,亦国宰之职也。’公颔之,呈于抚台高君(高文荐),奏请禁革,砍伐乃寝焉,实二师之力也。”
同年冬,憨山应邀至胡顺庵寓所,撰述他生平第一部著述——《憨山绪言》。这篇著作“旨出于西方圣人,而文似老庄者也”。全文以格言式笔调,诠释合会三教,融通万法的思想。福徵《年谱疏》同岁条云:“在胡公馆所说《绪言》,信口信手,弥月而成。胡公命人录之成帙,即付梓工,请名《绪言》以行,实为发轫之著作。其中章法句法,似拟老子,而立言大旨,则在教三道一。后此十四年,在牢山,作《观老庄影响论》,实先后发明也。”
万历五年春,憨山从雁门返回台山,“因思父母罔极之恩,且念于法多障。因见南岳思大师《发愿文》,遂发心刺血泥金写《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上结般若胜缘,下酬罔极之恩。”
用血液作朱墨,书写经书,称血书或血写。《梵网经》卷下云:“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四十《华严经》卷四十述之尤详:“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晚明高僧如紫柏、智旭等也曾以血书形式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憨山与妙峰刺血书经的消息传到皇宫后,受到神宗及其生母,号称“佛老娘娘”的慈圣皇太后的鼓励,神宗并赐以金纸。
为表示对血书《华严经》的慎重,憨山撰《刺血和金书〈华严经〉发愿文》,不同于一般的散文体裁,此文纯是诗偈格式。文中称:“我以手书持,点画心自在。愿此虚幻身,恒得金刚体。身似紫金山,端严最无比。闻名及见形,心生大喜悦。”据《年谱》三十三岁条,憨山在“血书”过程中,确实做到了“点画心自在”,淡泊如水,令观者心悦诚服:
予三十三,刻意书经,无论点画大小,每落一笔,念佛一声。游山僧俗至者,必令行者通说,予虽手不辍书,然不失应对,凡问讯者,必与谈数语。其高人故旧,必延坐禅床,对谈不失,亦不妨书。对本临之,亦不错落。每日如常,略无一毫动静之相。邻近诸老宿,窃以为异,率数众来验,故意搅扰,及书罢,读之良信。因问妙师曰:“印师何能如此耶?”妙师曰:“吾友入此三昧纯熟耳。”
万历六年(1578),憨山除血书《华严经》外,在台山基本平静度过的。不过,《年谱》也详述了他当年中发生的三个不可思议的梦境。
第一梦:梦见了他久慕的澄观法师。“初一夕,宿,入金刚窟,石门榜‘大般若寺’。及入,则见广大如空,殿宇楼阁,庄严无比。正殿中唯大床座,见清凉大师,倚卧床上,妙师侍立于左。予急趋入,礼拜立右。闻大师开示,初入法界圆融观境。谓佛刹互入,主伴交参,往来不动之相。随说其境,即现睹于目前,自知身心交参涉入。示毕,妙师问曰:‘此何境界?’大师笑曰:‘无境界境界。’及觉后,自见心境融彻,无复疑碍。”[50]这一梦可谓憨山长久以来“清凉”情结的圆满呈现。于清凉山得闻“清凉”法语,醍醐灌顶,五内清凉,且有妙峰相伴,资益良多。
第二梦:梦见上兜率天听弥勒说法。“又一夕,梦自身履空上升,高高无极,落下则见十方迥无所有,唯地平如镜,琉璃莹彻。远望唯一广大楼阁,阁量如空,阁中尽世间所有人物事业,乃至最小市井鄙事,皆包其中,往来无外。……顷之,见座前侍列众僧,身量高大,端严无比。忽有一少年比丘,从座后出,捧经一卷而下,授予曰:‘和尚即说此经,特命授汝。’予接之,展视乃金书梵字,不识也,遂怀之。因问和尚为谁,曰:‘弥勒。’予喜,随比丘而上,至阁陛,瞑目敛念而立。忽闻磬声,开目视之,则见弥勒已登座矣。予即瞻礼,仰视其面,晃耀紫金色,世无可比者。礼毕,自念今者特为我说,则我为当机,遂长跪取卷展之。闻其说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至此则身心忽然如梦,但闻空中音声历历,开明心地,不存一字。及觉,恍然言犹在耳也。自此识、智之分,了然心目矣。且知所至,乃兜率天弥勒楼阁耳。”憨山此处所言的弥勒说教即唯识学“转识成智”之说。
《成唯识论》卷十云:“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又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即(1)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转至无漏时,得成所作智(又称作事智),此智为欲利乐诸有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2)第六识(意识)转至无漏时,得妙观察智(又称观智),此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能依众生不同根机,自在说法,教化众生。(3)第七识(末那识)转至无漏时,得平等性智(又称平等智),此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4)第八识(阿赖耶识)转至无漏时,得大圆镜智(又称境智),此智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如大圆镜之光明,能遍映万象,纤毫不遗。具此四智,即达佛果。
憨山梦见弥勒开示自己,或与他苦参《楞严经》有关,《楞严经》卷五云:“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第三梦:与文殊菩萨有关,台山正是其道场。“又一夕,梦僧来报云:‘北台顶文殊菩萨设浴请赴。’随至,则入一广大殿堂,香气充满,侍者皆梵僧,即引至浴室,解衣入浴。见有一人先在池中,视之为女子也,予心恶不欲入。其池中人故泛其形,则知为男也,乃入共浴。其人以手戽水浇予,从头而下,灌入五内,如洗肉桶,五脏一一荡涤无遗,止存一皮,如琉璃笼,洞然透彻。时则池中人呼茶,见一梵僧,擎髑髅半边,如剖瓜状,视之脑髓淋漓,心甚厌之。其僧乃以手指剜取,示予曰:‘此不净耶?’即入口噉之。如是随取随噉,其甘如饴,脑已食尽,唯存血水。其池中人曰:‘可与之。’僧乃授予。予接而饮之,其味如甘露也,饮而下透身毛孔一横流。饮毕,梵僧搓背,大拍一掌,予即觉。时则通身汗流如水,五内洞然,自此身心如洗,轻快无喻矣。”]憨山此梦中,“主人公”文殊菩萨并未现形。文殊表智,他设浴邀请憨山,使后者五内“荡涤无遗,止存一皮,如琉璃笼,洞然透彻”,这或许暗示憨山已脱胎换骨,智慧增进。关于这三个奇异之梦,福徵《年谱疏》同岁条云:
一梦亲见清凉大师于金刚窟中,倚床授记,便得涉境现前,身心无碍。照前数数不忘清凉,不忘妙师因缘。再梦至兜率天,弥勒楼阁,亲见庄严宝座,弥勒佛命僧授经,登座,觌面闻说染净,历历在耳,便得识、智之分,了然心目。三梦亲赴文殊菩萨北台顶设浴,恶女,泛男,自是憨祖童身现相,一心不乱,本来清净,无丝毫牵染,才得入香水海中,脱皮换骨。又复杂现好丑净垢,惊厌爱恋,种种诸相,彻底变怪,五色无主。……虽然,若非放舍身命,深住冰雪堆里,活埋六年,大死几遍,安得死里发活,大梦出头,包天裹地,耀古辉今,作没量大人去。……将捉笔伸楮,自叙《年谱》之日,不过海内一苦行老人,皈心尊宿而已。诸方禅衲,于在日见三梦之谱者,必且笑为呓谈。于化后闻三梦之说者,甚将呵为魔境。惟憨祖自信得及,天下后世,断无一人信得及也。而今乃知弥勒授经,全证当来劫如无始劫。文殊设浴,专浴皮肉身成坚固身。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2-08-14 16:29:38 发布在 未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