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佛法》连载

楼主:我思故我行_哲思 字数:431910字 评论数:5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本书依据“四依法”,根据佛教的历史和发展,佛教的经文和教义,佛教的知识和智慧,佛教的理论和演变提升,佛教的宗派和特点,佛法的逻辑严密性和科学实证性,量子科学对人们认识佛法的开示等。原汁原味介绍佛教历史和知识及智慧。
看了本书,你就是一个佛教通,鼓励人们学佛修行。助修行者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本书共十二章108节,计19万字。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目录:
序:珍惜佛法
第1章佛学基本教义
第2章佛学的发展和演变
第3章佛教传入中国
第4章佛教因果报应说与道教的契合
第5章中国早期小乘佛教的困惑
第6章大乘佛教的传入及兴盛
第7章佛教在中国纵向发展的比较研究
第8章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
第9章人间佛教的发展趋势
第10章中国佛学文化
第11章儒道佛三家横向比较研究
第12章佛学的科学证实


序:珍惜佛法
藏传佛教的六世活佛仓央嘉措,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佛理诗"《我问佛》,以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人人都会有的困惑、迷惘和孤独。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
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盘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世间万事万物,林林总总,既非凭空生,亦非独立存,必是因缘和合,聚化而成,所谓缘起性空,本来"空";但人生在世,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幸福与苦难、善良与罪恶、生与死……可谓宛然"有"。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娑婆即遗憾,烦恼即菩提。神秘的远古"轴心时代",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冥思七天七夜,勘破人生真相,终于大彻大悟。佛教最震撼人心的,不在于寺院佛像的壮丽崇高,不在于经纶典章的高深莫测,不在于遁入空门的清贫苦修,在于它揭示了每个人在属于自己的人生中能必然会遭遇的两难结构:苦难与幸福、现实与理想、肉身与精神,以及战争与和平、命运与信仰、怨恨与宽容……永久的两难,永久的互融,永久的无解。
佛教发展了近3000年,如滔滔江水,虽山阻石拦,毕竟东流去;如凌寒的梅花,虽雪辱霜欺,依旧向阳开。正如武则天写“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其实,2000多年来,佛教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精神,甚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团体,任何一个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接受着佛光普照,只是我们没有去用心体验和研究总结而已。
在科学领域,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有越来越多的前沿科学的研究表明,传统佛法与现代科学不仅没有冲突,而且高度吻合,现代科学正在印证佛陀在二千多年前的说法。不少人对佛教越来越感兴趣,今天我们接触到佛法,也觉得倍感珍惜,通过学习佛教的历史,与几千年前的释迦牟尼进行心灵沟通,是何等的幸运啊。
爱因斯坦曾经说:“人生最后的领域,只能在宗教中才能找到答案。”
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设有佛学系、禅堂。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成立了佛学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及崇拜,都渴望找到一处让灵魂栖息的地方,为自己的信仰奋斗一生,为至高的崇拜奉献一切。我们的脚步在纵横的阡陌上行走,我们的身体漂漂在红尘世俗,我们的阅历经历了沧海桑田,感情邂逅了又一次又一次,是一出戏,我们从热闹的舞台到寂寥的戏台,主角和配角上下变换,更改着时代赋予的新台词,演着红尘世俗,呐喊着情为何物,直教人以生死相许,醉生梦死在虚情假义,阴谋陷阱里,多少奇异、美丽、苍桑、旖旎、漂流、艰辛、放逐、天涯、风花、雪月、救赎、激荡,百味皆尝,悠然百年,回头望,生,不过是一朵花开,死,不过是一片叶落,人活着为了什么?在一次次迷茫和遁迹时,需要一次朝圣之旅。
现在,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抛弃了过去一些古老的东西,甚至没有信仰,远离了佛教。
我们活在这个人间,这人间暂时的一些生活中的快乐该得的都得到了,该享受的也享受了,这个人身已经在这世上花得差不多了,后面还剩下来的一点人生啊,希望你们要谨慎一点,要考虑考虑自己的来世,因为来世是存在的,就像昨天和明天一样,昨天和前世一样,明天和后世一样,换了这个人身之后,我们的精神是不会死的,它不会消失,它一定会转生到后世当中,而后世能转生到一个有慈悲、有智慧的家庭是非常不容易的,得到一个暇满人身的人天福报对我们是很需要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机会学习佛法。
一提到佛教,好多人马上想到大年初一时香火缭绕的庙宇,又或者深山寺院里的僧人。当然,可能还包括有事相求时要抱的佛脚,又或者许愿还愿的功利之地。难怪有学者略带玩笑般地评点:相当多的人,与佛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
该与佛教紧密相关的智慧在哪里?与慈悲心连接在一起的爱,又在哪里?如果人们去见佛,似乎只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很远很远之前,佛陀在菩提树下的顿悟还有什么意义?这个时代的佛教,与这个时代的我们,是不是走到了一个新的叉路口?这要从佛教的产生和发展说起。
如果理解了佛教,接触了佛学,你会发现佛法无处不在。
试问有人做过统计吗? 现在还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是佛土世界,如尼泊尔、缅甸、西藏。
又有多少人信奉佛教?念诵佛经?甚至磕大头在苦行的路上。
在政治和精神领域,和平、和谐、友爱、行善……人们共同追求的美好世界,有多少词汇?多少追求?有多少理想?与佛学的教义教化渗透和传承影响有关。
人生,生死事大,我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是困惑了无数人的古老问题。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一般人选择避而不想,闷头继续过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佛教洞悉了这一切。
人睡着了会做梦,有好梦,有噩梦,有人愿意做梦,有人不愿意做梦,有时候,梦中之景可能会比现实中的更清晰、鲜活多彩,看着梦中呈现出来的一切事物景象,很难意识到自己是在梦中,如果不是从梦中醒来,然后恍然大悟地意识到原来只是做了一场梦而已,庄子的玄学理论,人生如一场梦。人在梦中体味了什么叫“空”,而佛学认为一切皆空。
作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觉和不自觉的说着和使用着佛学的知识。
比如,父母恩重,恩情难报;
遇到孩子不好好学习,不听话,没有出息,父母哀叹:我咋生了你这么个孽种;
有人好事连连,升官发财,会自我感叹:老祖宗修了什么德,祖坟冒青烟了,或者说我上辈子做了啥好事,烧了高香了;
两个恋人如胶似漆,海誓山盟: “我下辈子还想和你在一起!”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因上学和工作凑到一起,有人会说: “有缘千里来相会,或者说咱们真有缘啊!”
我们总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要看到坏人倒霉的时候,会说:活该!真是报应!”
这个“报恩”、“下辈子”、“修德”、“有缘”、“报应”……都是来自佛教的概念。
面对这些个问题,好多人想不明白,假如你对以上问题也产生了困惑,那么我为你高兴,说明你对佛教已经入门了,那么你看本书,也看对了。
这本书的宗旨,就是本着追根溯源,辨别真伪,追求佛法真理的精神,来追根问底。
等看完这本书,我希望您能初步成为一个佛教通,了解了中国佛教的真理和各个宗派的主张是什么。
释迦牟尼灭度以后,世人离开佛陀的时间越久,那么记忆的传承信息就会衰减,原文原说原著越来越少,后世人们的理解和研究越来越多,产生了许多新的流派,新的理论,甚至会出现相传的口头漏失,还有些研究方向的偏离,孰对孰错,如何在浩瀚的佛学经典和理论的海洋里,找到正确的路径,汲取正确的知识?
沿着释迦牟尼佛祖开创的智慧之光,二千五百多年了,佛教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与各地域风俗融合,产生了多元的面貌。
但佛陀当时的教导是什幺?弟子们如何在佛陀的教导下解脱烦恼,觉悟圣道,永远是每位有心踏上学佛之路的人想一探究竟的。在中国古代弘扬佛法的事业上,出现了一代又一代高僧: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玄奘、宗喀巴大师、义净、惠能、法藏、一行、鉴真。
珍惜佛法,正见正知正修,就显得非常重要。佛教徒如何从浩瀚庞大的佛书中,有系统、有组织、有条理地了解佛法的全貌?
因此,了解佛教产生的背景,发展和演变,以史证慧;
了解佛教的各个流派,发现他们共同的规律,寻找修行的正确道路。
认真学习佛教的经典,掌握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才能正见正知正修。
佛教认为,人人都是有佛性的,人人都可以成佛,佛与我们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佛已经了解了世间一切真相,已经从梦中醒来,而人是愚痴的,不了解一切现象的形成,也不了解自己是谁,更看不到,自己本来的面目,所以说,人就是睡着的佛,而佛是已醒的人。
佛与人的区别,就在一念之间,一念觉,即是佛,一念迷,即是众生。如果人人,都能见到诸相非相,那人人都能见到如来,人人皆可成为佛。
只有知道佛是觉悟的人,不把佛当成偶像,当成神仙,才是对佛教,正确的认识与信仰,学佛就是在学佛的智慧与德行。
佛法,其实也是活法,学佛,其实就是在向佛学习,佛不在西方,佛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是未来的佛。
学佛不能向身外找佛,那样 永远也找不到佛,佛就在我们内心当中,也可说,生活中,处处都有佛的身影,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父母,他们都是未来的佛,如果身边有人,常怀善心,常做善事,那他就是未来的菩萨。
学佛不能迷信佛,只有先正确认识了佛,才能用正确的方法,接受佛的教育,并通过修正自己,来向佛靠近,这样才是远离痛苦烦恼的,最佳捷径。
学佛法的方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走向从容、豁达、阳光、善良的地方,并通过对佛法的修习,最终获得一颗,清净慈悲的心,与般若智慧的心。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02 11:48:37 发布在 未知学院
第一章 佛学基本教义
1,佛教的历史
佛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他出生的时间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他姓乔达摩,名悉达多,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从小就聪明过人,文武双全。
长大成人后,释迦牟尼多次出游,看到人间老、病、死等各种苦,发誓要去探求人为什么会苦,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于是他放弃太子身份和王宫安逸的生活,离家寻道。但经过6年的苦修,仍无法找到解脱之道。
大约35岁的时候,释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树下冥思苦想,发大誓愿 “不证菩提,不起此座”,终于大彻大悟,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缘起。最初为人演说四圣谛——苦谛(人生皆苦)、集谛(为什么苦)、灭谛(灭苦,入涅槃)和道谛(修“八正道”)。
释迦牟尼一生讲经说法49年(一说45年),后入涅槃。释迦牟尼的肉身虽已断尽,但佛法却一直流传至今,教化众生无量无边。
佛陀时代,印度是没有书写交流形式的,佛陀的说教只能依靠人的记忆来传承,加上佛陀弘化四十五年,他随时随地针对不同的对象,有种种随缘的说法,这就是大乘经教早期无法否认的原因。
释迦牟尼灭度以后,佛教境遇如何呢?
离开佛陀的时间越久,那么记忆的错误辗转相传的口头漏失,包括有些论师有意无意的一些改动问题就会越来越显著。
根据小乘佛教典籍的记载,印度佛教史上共举行过四次有名的结集。由佛教徒所举行的回忆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言论,并加以谈论、核实的会议。经过这四次结集,小乘佛教三藏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释迦牟尼灭度大约100年内,他的弟子基本能够按照他的教诲来继续弘扬佛法。这段时间我们叫“原始佛教”期。
公元1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开始兴起了。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就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大众部、上座部等统称为”小乘”。所谓“大乘”就是大船,要普度众生;所谓”小乘”就是小船,众生自救。其实大、小乘都是释迦牟尼根据不同人的根机说的不同法,没有高下之分。
7世纪开始,印度佛教开始衰落了,大乘佛教与印度教结合,形成了密教,流行于西藏青海内蒙一带的密宗与这个密切相关。
公元10世纪,由于印度受伊斯兰国家的侵略,印度佛教已经奄奄一息了;13世纪基本就消失了。不过佛法没有消亡,开始在别地开花结果。向北传入中国汉地,形成汉传佛教;传入中国藏地,形成藏传佛教;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等地,形成南传佛教。
到了今天,佛教在它的娘家印度,又逐步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步恢复了。
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尤其是在西藏地区有浓厚的群众基础,达到了鼎盛。
佛法的演变,正印证了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的真谛:缘起。佛法依缘生,也必然依缘灭。只要世人还有贪、嗔、痴,佛法就依然会存在;世人灭尽贪、嗔、痴的那天,也是佛法彻底消亡之时。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02 11:51:2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2,佛教的基本理论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四个真理,即佛教的基本教义:"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三法印"就是佛教用以衡量天下事物是否合乎教义的三条准绳: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般寂静"。
"四圣谛"是指苦、集、灭、道"四谛"。
"苦谛",说人生一切皆苦,苦海无边;
"集谛",说十二因缘造成人们七苦;
"灭谛",说佛教引导人们最终达到理想境界涅槃;
“道”,达到寂灭的道路就是八正道:
即正见:正确的见解;
正思:正确的思考;
正语:正确的言论;
正业:正确的行动;
正命:正确的生活;
正精进:正确的努力;
正念:正确的意念;
正定:正确的自我精神集中。
十二因缘:
1,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此谓“无明”;
2,行: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3,识: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
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触: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
7,受:即领受。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8,爱:即贪爱。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10,有:即业。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11,生:即受生。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在阿含经典中,除十二缘起说之外,另有十支、九支、八支、七支等缘起说,广义而言,彼等皆含摄于十二缘起说中。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03 08:49:5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3,“苦谛”
几千年来,许多圣贤先哲在观察生命现象时发现,生命是充满了痛苦烦恼的过程,一个生命的过程也可以说就是一个苦的过程。人生有哪些苦呢?历史上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人物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只有佛祖释迦牟尼洞悉看透了人生,总结的最深刻最全面。
佛教七苦说:
佛教将人生之苦分为七种,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一、生苦
生苦有五种: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二者,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三者,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四者,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五者,种类。谓人品有贵富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是名生苦。
二、老苦
老苦有二种:一者,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二者,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是名老苦。
三、病苦
病苦有二种:一者,身病。谓四大不调,众病交攻。若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二者,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是名病苦。
四、死苦
死苦有二种:一者,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二者,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是名死苦。
前四种是自然的痛苦,难以避免。
后三种即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不合理的生活现实,而苦的总的原因和概括则是求不得。
欲求长生不老不得,
欲求身体健康不得,
欲求不遇怨敌不得,
欲求爱侣不分不得,
这些都是痛苦,有求不得,有愿不遂,当然使人痛苦。
4,"缘起"
为什么有这样一种苦呢?当时在印度的文化中间,对人的这种生命现象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正统的、占主导地位的婆罗门教,就认为人生的这样一种现象是由神来决定,也就我们所谓的“命定论”。
中国也有句古话,人的命天注定。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的、无所不能的管理者。 中国古代神秘论者认为,“天”能管理一切,所以皇帝的诏书会说“奉天承运”,意思是说,我的命令是遵照“天”的意思,所以你们必须听我的。皇帝本人也叫做“天子”,自称是“天”的代言人,所以他的权力比别人的大。 老百姓遇到了特别不公平的事,会愤怒地说:“没有天理!”“天理”,也就是来自“天”的道理。在中国老百姓看来,这个“天理”是天然的、不容置疑的正确。 既然“天”能管理一切,那么也就可以决定凡人一生的遭遇,所以才有了“命运”的说法。 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感叹:“我这辈子命不好。”意思就是,“老天”给我设定的“命运”不好,所以我才遇到了种种倒霉事。还有人遇到事情会感叹说:“这都是命中注定。”既然说“注定”,这也就是说,“命运”是在人出生之前就设定好的。就像一张计划表一样,你的人生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是你的个人意志能改变的。这种观念就叫做“宿命论”。
释迦牟尼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每个生命的这种现状、这种苦,可以说是一个结果,那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释迦牟尼认为人的命不是天定好,是人自身因缘造就的,就提出来是人的自身的思想、言论、行为的结果,所谓“身口意”三业的结果。
佛教不认为有“天”,那么自然,也就不认为由“天”来制定的“命运”。佛教主张的是因果报应,认为一个人遭遇的事情是由他之前的行为导致的“报应”,而不是外在的“命运”决定的。 所以,佛教反对宿命论。
所以当一个人感叹自己“命不好”的时候,她用的就不是佛教的概念。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04 08:38:3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5,十二因缘
佛陀创立缘起的理论:"十二因缘"它以"无明"作为过去世的原因,以"识、名、色、六入、触、受"作为现世的结果,以"爱、取、有"作为现世的原因,以"老、死"作为未来世的结果。
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因缘。
俱舍论对十二缘起,举出如下四种解释:
1,刹那缘起,即一刹那间心中具足十二支,例如因贪心而起杀生之瞬间,在彼时刹那间心中充满愚痴、无明,故有行杀之意愿产生。
(注:哈佛教授实验证实:心念改变身体和命远,在本书第十一章专门讲)
2,连缚缘起,即此十二支连续不断,形成前因后果之关系。
3,分位缘起,例如三世两重因果之解释,即十二支分乃表示有情生死流转之过程及其状态。
4,远续缘起,指十二支之连续缘起可远隔多世。
因中含摄惑、业,果即是苦,故十二缘起摄于惑业苦之三道,而因果不断,无始无终。
十二因缘"为佛教"世轮回"的基本理论,是对人生苦难的缘由所作的分析。它以"无明"作为过去世的原因,以"识、名、色、六入、触、受"作为现世的结果,以"爱、取、有"作为现世的原因,以"老、死"作为未来世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三世两重因果"说。
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真理,佛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价值与意义方面观察十二缘起之意义,则指人类生存之苦恼如何成立(流转门),又如何灭除苦恼而至证悟(还灭门)。
缘起论是般若智慧的基础。般若重视“缘起”。《佛说造塔功德经》里有一个偈语:“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缘起法以及空性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经典有这样一首偈语: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一切法不离空性。所以毕竟空的缘起法是佛家修行的精髓。
注:文化程度低或认识难度大,简单掌握以上观点即可。文化程度高或者悟性高的信徒,可以深入到唯识论的“十二因缘十观”观点,更加深一步的学习和领悟。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05 07:18:0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6,唯识论的“十二因缘十观”
唯识论的“十二因缘十观”对十二因缘讲的更深刻,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者是大德高僧才能够理解,学说如下:
1.观有支相续
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所作业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识,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触共生有受,于受染著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有漏业为有,从业起蕴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死时离别,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咨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如是但有苦树增长,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
2.观一心所摄
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3.观自业差别
佛子,此中无明有二种业,一令众生迷于所缘,二与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种业,一能生未来报,二与识作生起因。识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相续,二与名色作生起因。名色亦有二种业,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处作生起因。六处亦有二种业,一各取自境界,二与触作生起因。触亦有二种业,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生起因。受亦有二种业,一能领受爱憎等事,二与爱作生起因。爱亦有二种业,一染著可爱事,二与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种业,一令诸烦恼相续,二与有作生起因。有亦有二种业,一能令于余趣中生,二与生作生起因。生亦有二种业,一能起诸蕴,二与老作生起因。老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根变异,二与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种业,一能坏诸行,二不觉知故相续不绝。
4.观不相舍离
佛子,此中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者,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故。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者,由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令诸行乃至老死断灭,不助成故。
5.观三道不断
佛子,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不断是业道,余分不断是苦道;前后际分别灭三道断,如是三道离我、我所,可有生灭,犹如束芦。
6.观过去、现在、未来
无明缘行者是观过去;识乃至受是观现在;爱乃至有是观未来。于是以后,展转相续。
7.观三苦聚集
无明灭行灭者是观待断。复次,十二有支名为三苦,此中无明、行乃至六处是行苦,触、受是苦苦,余是坏苦;无明灭行灭者,是三苦断。
8.观因缘生灭
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能生诸行;无明灭行灭者,以无无明,诸行亦无,余亦如是。
9.观生灭系缚
又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余亦如是。
10.观无所有、尽观“五蕴”产生身、口、意,带来贪、嗔、痴三“三毒”心,导致六大烦恼和二十种随烦恼,造就人生八苦。
十二缘起,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大一·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06 07:36:4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7,“五蕴身”
首先要认识到身、口、意这三业从贪、嗔、痴三心“三毒”而来。那么贪、嗔、痴三心又从何而来呢?从五蕴身而来。这就要从人究竟是怎么回事来认识。
生命的主体实际上是五蕴身。所谓“五蕴身”,就是一个主体生命,实际上是由你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结合,而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是由各种因缘形成的,也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
蕴,又叫五阴。蕴是集聚的意思,阴是遮盖的意思。我们为什么得不到自在?得不到解脱?就因为被五蕴所覆的缘故。
五蕴,就是色、受、 想、行、识。
(一)色蕴:有障碍为色,有形相为色。色蕴不空,见到色被色尘所迷惑,闻到声被声尘所迷惑,嗅到香被香尘所迷惑,尝到味被味尘所 迷惑,触到觉被觉尘所迷惑。
(二)受蕴:就是领纳的意思。境界来了,不加考虑,就接受了,有舒服之感觉。譬如吃一种好东西,觉得很自在,这就是受。穿一件好 衣服,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受。住一间好屋子,觉得很漂亮,这就是受。坐一辆好汽车,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受。乃至一切身所接受的,觉得 不错,这就是受
(三)想蕴:就是思想的意思。因为五根领受了五尘的境界,就生出种种的妄想,种种的念头。
(四)行蕴:就是迁流的意思。随来随去,随去随来,没有停止,川流不息。作善作恶的动机,由妄心所支配,而反应于身口的行为。
(五)识蕴:就是分别的意思。境界来了,就生起分别心。例如:见到美色,生欢喜心;听到恶声,生讨厌心等等的分别。
一切看得见的形象,叫“色”。一切痛苦或快乐生起的感觉,叫“受”。一切由这些感觉生起的思想,叫“想”。 一切思想所引起的心与意志的使用,叫“行”。一切由感受、思想、意志得到的意识,叫“识”。
色、受、想、行、识并不难理解,举个例子说明可能形象一些:
我们在山里看见一朵花,是白色喇叭形的,这是“色”。
我们觉得这朵花很美,心里很喜欢,这是“受”。
我们想到这朵花如果能供在案上,或者送给情人一定很好,这是“想”。
我们认同了这朵花,真的采下来送给情人,这是“行”。
我们从此知道,这种花名字是“百合花”,是用来象征纯洁的,这是“识”。
本来,自由自在开在山上的百合花,只是一朵花、一个存在、一种自然,却由于我们自己色、受、想、行、识的经验,累积了许多心的投射和附加意义,使我们喜爱百合花胜过了荆棘。其实,在山上,百合与荆棘都是一种存在,是平等的,我们以知识的幻象,使它们变得不平等了。
其实我们人的一生也因为被形象、感觉、思想、意志、意识所左右而产生了许多偏见,就失去真正的清净与包容。
我们珍贵钻石,轻贱木炭,不能了解钻石与木炭是一样有价值的。
我们喜爱莲花,不爱芋叶,不能体会莲花与芋叶都是很美的。
我们欣喜白天,恐惧黑夜,不能观见由于黑夜的沉寂才使白天灿烂。
我们喜欢秋蝉,却厌恶苍蝇,不能明了秋蝉与苍蝇都有生存世间的权利。
我们欣赏蝴蝶,鄙视毛虫,不能真实认识所有的蝴蝶都是毛虫的蜕变。
我们疼惜名种狗,厌恨街上流浪的狗,不能体贴它们同是有情的众生。
把这种观点放在人间,我们看到一个人往往看见人的长相、他给我们的感觉、他的学历、财富、地位,往往不能如实的看见一个人的本质。
(注:科学证实,世界的真相:眼见、耳听、鼻嗅、舌尝、身触、意念思考,皆是虚妄!见本书第一章专述。)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07 07:20:5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8,六种根本烦恼
“五蕴”产生身、口、意,又带出贪、嗔、痴“三毒”心。在三毒心的支配下,产生烦恼。
佛教总结的六种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贪是贪爱五欲;
嗔是嗔恚无忍;
痴是愚痴无明;
慢是骄慢自大;
疑是狐疑猜忌;
不正见是不正确的见解,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贪嗔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现略说明于下:
贪,是贪爱、贪恋、贪著。对于五欲过分追求,或不义的窃取,或对于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惠施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贪之为害,罪业深重,经云:‘死堕饿鬼,受饥渴报。
嗔,是嗔恚,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生嗔恨。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嗔恚之恼害,死堕地狱,受身相丑陋报。
痴,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嗔恚,故愚痴为三毒(贪、嗔、痴)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死堕畜生中,受人宰割。
慢,是我慢贡高,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
疑,疑是怀疑不信。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杜塞善门,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
以上贪、嗔、痴、慢、疑五烦恼,是心著垢染,系缚不脱,谓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其性质迟钝,难以制服,尤其无明惑不易断灭,故称为五钝使。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08 08:35:0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9,二十种随烦恼
六种根本烦恼又产生二十种随烦恼:
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骄、八害、九嫉、十悝、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悟忱、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随烦恼,即随着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与根本烦恼相对,故又称枝末烦恼,或随惑。二十种随烦恼又可分为三类:
小随烦恼——相当于限给愉之小烦恼地法,包括忿、恨、覆、恼、嫉、怪、诳、谄、害、骄等十种;此十烦恼系各别而起,故称小随烦恼。
中随烦恼——相当于俱舍论之大不善地法:共有两种:无惭、无愧。因为此二种烦恼徧于一切之不善心,故称为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相当于俱舍论之大烦恼地法,共有八种: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因为这八种烦恼系徧于一切染一污心,而展转与小随烦恼、中随烦恼俱生,故称大随烦恼。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09 07:49:0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10,“八正道”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四个真理,即佛教的基本教义:"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我们用简单的逻辑关系来解释:释迦牟尼证悟,每个生命的七苦,六大烦恼,可以说是一个结果,那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释迦牟尼就提出来是人的自身的思想、言论、行为的结果,所谓“身口意”造业的结果。“身口意”又来自“五蕴”,就是一个主体生命,实际上是由你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结合,而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是由各种因缘形成的,也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
我们为什么有苦厄难?就因为“五蕴”身产生贪、嗔、痴,在五蕴中浮沉的众生是有立场的、好恶的、利益的,即我执。就不能照见真性,永远都在无明中,不能解脱苦厄。
若能把五蕴破了,才能度一切苦厄,也就是没有一切的苦厄难。《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五蕴本来没有自性,犹如空中的浮云,自然而有,自然而无。不明白 这个道理,被五蕴所覆,不得自在,不得解脱。
因此要想消除业障和苦难,最根本的就是破五蕴,消除身口意三业。怎么来消除三业呢?如何改变呢?
我们修道,就是破五蕴,好像浮云,来,随它来;去,随它去,不需要注意它,不需要执着它 。贪瞋痴好像水中的泡一样,本来没有实体,它自己生,它自己灭,不执着就没有了。
众生以全然的天真来过清静淡定的生活,以全然的单纯来经验苦乐无端的生命,以全然的洞见来观照波涛汹涌的人生历程。那样全然的出入自在,就能不住色、香、味、触、法生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只有众生看破,放下,自在,才能离苦得乐。
在全然的空性与自由里,还有什么可以执著呢?
而当你不执著一法的时候,心中自然会升起万法。
这个逻辑关系一层跟着一层应当很清楚了。
如何破“五蕴”,消除三业呢?通过八正道来修行。
八正道:
即正见:正确的见解;
正思:正确的思考;
正语:正确的言论;
正业:正确的行动;
正命:正确的生活);
正精进:正确的努力;
正念:正确的意念;
正定:正确的自我精神集中。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10 07:23:5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11,戒定慧
八正道可分为三大类:
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
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
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
也就是说。修习八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修八正道呢,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戒定慧这三学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戒,也叫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戒可以分为出家人的学处和在家人的学处。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学处就有227条,其他细小的行为规范则不计其数。
相对来说,在家人的学处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不过五条,称为“五戒”:1. 远离杀生; 2. 远离不与取(偷盗);3. 远离欲邪行(邪淫); 4. 远离虚妄语; 5. 远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麻醉品)。
戒定慧中的禅定: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 。佛陀曾经教导过许多修定的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
在经典中,通常将培育到某种高度的定力称为“禅定”。禅定,即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一个人若达到禅定的境界,其心能够持续地维持在极度喜悦、快乐、宁静和殊胜的状态一段很长的时间。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殊胜的。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
修慧: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
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指脑瓜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场、官场、战场、考场能打败对手,青云直上。这些能力只能叫才华或聪明,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彻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
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观”,即如实观照名色法、观照世间无常、苦、无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称为“止观”。
我们需要透过智慧来观照名色法,了解名色法无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眼、耳、鼻、舌、身称为五根,即五种感官,它们构成了这个色身(肉体之身)。意呢,有六种,即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这六识分别认知六种对象: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和各种现象(法所缘)。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这六种对象的互动。
当我们看到美丽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时,很容易生起贪心,想要追求这些东西。当心接触到不喜欢的对象时,心会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叫做痴。贪嗔痴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烦恼。
断烦恼在佛教的修行中是有次第的,在没有见道以前不讲断烦恼。因为强制断的话只能增益烦恼,会形成副作用,想断也断不了。断烦恼是见道以后修道位上的事情,要以见到的道即与诸法无我相应的般若智去逐渐断烦恼,准确地说是转化烦恼。如果从圆教来讲是不断烦恼的,不断烦恼而入涅槃,这是《维摩诘经》里讲的。圆教只在根本无明上下功夫,不在贪瞋嫉慢等烦恼上下功夫。烦恼的根断了,烦恼自然转化了。如果故意要断的话,还是以烦恼为实嘛,那是断不了的。所以我认为大乘的修行人,特别是未见道者,不应该在断烦恼上下功夫。因为你想断也断不了,反而给自己形成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主要应该在发菩提心、为众生服务,怎么获得正见,获得般若,在这些上面下功夫。有烦恼是正常的,见到道的人也有,八地以下的菩萨都有,凡夫有烦恼是很正常的,也不可怕。只要证得般若智,可以转烦恼为菩提,烦恼是证得菩提、成就佛果的土壤和肥料。
我们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来观照名色法是如何构成的?它们如何运作?在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善心,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不善心?应当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名色法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追查造成名色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为一种结果,也必定有其因。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因为有烦恼,有贪爱、有追求,想要这东西、想要那东西,于是会采取行动,造作善业或不善业。当这些善业或不善业遇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则产生相应的果报。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不同境遇,就是这些行为的结果。一旦拥有了生命,就执着生命;身心接触到不同的外境,又会产生新的烦恼。于是,烦恼、业与果报三者互为因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不致力于斩断这条锁链,中止这种循环,轮回之苦将是了无尽期。
了知名色与名色之因后,还必须观照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包括身心在内的世间所有现象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地生灭变易着,这称为“无常”。万物都在遭受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因为无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存在,这称为“无我”。
如此透过无常、苦、无我的智慧来观照一切世间,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通过观智如此透彻地观照,当他的观智成熟时,即可以断除烦恼、解脱一切苦。
智慧跟四圣谛息息相关。在经典中,将如实地了知四圣谛称为智慧,而智慧所了知的对象就是四圣谛。
通过智慧了知名色法属于苦圣谛;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圣谛。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称为观智。亦即是说,观智所观照的对象即是苦圣谛和集圣谛。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即生起超越世间(出世间)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彻底地断除相应的烦恼,证悟涅槃。涅槃即是灭圣谛,是道智的目标。证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圣谛。另外,从道圣谛是导致苦之灭尽的途径来说,也可以把培育戒定慧的过程称为道圣谛。
见地,就是佛教八正道之第一——正见,学佛,首先要得到正见。正见分很多层次,看你是修哪一个法门。最起码的,是对佛教最基本的理论:缘起、因果报应、三法印这些有比较准确的理解。理解而接受,叫做闻慧。然后,经过自己的深思,在修行中不断的思考,这样得到的叫做思慧。得到思慧,对佛法在理解基础上完全接受,就算获得正见,有了符合佛法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藏传佛教分大乘见地为唯识见、中观见、大手印见、大圆满见四见,认为前浅后深、前偏后圆。如果要修持圆顿教,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密教等,需要先获得圆顿见,如圆教见、大圆满见、大手印见、道果见等。藏传佛教将佛法修证分为见、行、果三步或见、修、行、果四步,以获得正见为第一步。汉传佛教将佛法分为教、理、行、果四部,教、理二部即属获得正见。古人强调:先开见地、后论修证。没有正见而修,叫做盲修瞎炼。
佛教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步获得正见,但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学佛人一辈子都不能具备。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普及性的佛学教育,跟南传佛教的国家不一样,南传佛教是所有的小学生星期天都到寺院里去听法师讲课,所以他们对佛教的基本知识都是了解的,越南有很多 的公民都上过佛学院,我们中国出家人也不一定都上过佛学院,所以这第一步得正见就难以具备,更不要说以后了。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11 08:28:33 发布在 未知学院
12,断离舍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
大千世界纵有千般痛苦,但欲海不填,难知足常乐。蛮欲缭身,何以解脱?
当断,当舍,当离。
断是 很多意义的 先是止恶修善 断除恶源 守戒 安心
舍 是舍得 施舍 比如 三资粮 财布施,法布施、无谓布施
离 就是出离心 就是想要离开这个世界 求生极乐世界的希求
断,乃断绝不需之物
滚滚红尘,物欲横流,身陷令人目炫神迷的诱惑之中,许多人难免控制不住双手,能得到的,想要得到更多,得不到的,便不择手段获取。
最后到头来,看似拥有,实则空无一物。
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被欲望左右的人常常容易陷入烦恼,生活总是纠结于得失之中而不幸福。
断绝一切不需之物,是根本幸福生活的开始。
不要让自己成为生活的奴隶,我们需要做到的,
是重新拿回生活的主导权
往往越轻盈的力量,就越能跳出烦扰的生活状态。
日子不必大富大贵,只愿在安定宁静的生活里,即使是炒一小把碎麦子,也能香得直灌天庭。
舍,乃舍弃无缘之人
我们行色匆匆,阅人无数,因为社交,而让我们戴上了面具,但一路羁绊至今,有多少人值得让你为之袒露真心,以诚相待?
我们彼此揣测、彼此端详,在喜怒不形于色的面面相觑中,也许你经历过贵人相助,经历过小人谄害,经历过生人漠视,但在这样一片静默鸿蒙的人生原野上,从照面相识到相知相爱,终究是聚少离多、渐行渐远。
君子之交淡如水,无论你是贫是富,总有人与你执誓莫失莫忘,总有人伴你闯荡大漠天涯。
而那些无缘无份的人脉,并不是靠谱的友情。
舍弃无用社交吧,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好的友情自有缘分安排,离不去,拆不散,即使身在远方,也能彼此牵挂。
离,乃绝离苦恼执念
佛曰:
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执着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很多时候我们放不下诸多执念,导致多人心智迷离,烦恼丛生。
不懂得顺其自然,所得之后果必定是求不得与放不下。
正所谓:
性常清净,日月常明。
你执着于一人一事,初尝无果,再尝无得,终尝必有失。
可偏偏,你无视其义,仍苦心追求,换来的必是庸人自扰
真正的生活智者,能遇善知识,吹却迷妄,内外明彻。
断离苦恼执念,无穷妄欲心自在,语默动静以自然。
在寻求内心解脱的同时,修行者多是采用了苦学、苦行、苦旅、苦修的方式。他们在行走中,不是为了用分别心去观察每一次的不同。他们虽然清晰地觉察到了外界万物的种种不同,但并不去分别。我常常会想,我们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方式跟僧人的云游到底有什么不同。最后终于明白,虽然我们有起点有终点,但我们内心仍然处于一种茫然无所依的状态。当我们用分别心去品味世界的千姿百态时,其实是在流失我们的精神家园。而他们,虽然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但他们的心却始终安住在那里,不动不摇,更不会去刻意分辨。如鉴真大师在剃度一年多以后,寺里的住持还是让他做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地外出化缘。有一天,日已上三竿,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鉴真依旧不醒,只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鞋,就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鞋干什么 ?鉴真懒洋洋地说:“别人一年连一双鞋都穿不坏,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双鞋。”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他的弦外之音,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透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看看吧。” 寺前是一块黄土地,由于刚下了一场雨,路面泥泞不堪。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问:“你是愿意做个天天撞钟的和尚,还是愿意做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鉴真答道:“我当然想做个名僧了。”住持接着说:“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鉴真回答:“当然。”住持接着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上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住持没有再说话,迈步走进了泥泞里。走了十几步后,住持停下脚步说:“今天我在这路上走了一趟,能找到我的脚印吗”?鉴真答道:“那当然能了。”住持听后拍拍鉴真的肩膀说:“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不经历风风雨雨、碌碌无为的人,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干又硬的路上,什么足迹也没留下。”鉴真顿时恍然大悟:泥泞留痕。磨难是炼狱,勇敢面对磨难的人必能杀出一条“血路”,到达成功的彼岸。人生智慧“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在磨难的泥泞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这些立大志、成大事者,都备受磨难,备尝艰辛而最终为上天所成全,得建丰功伟业。明代禅宗憨山大师就讲:“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廉下转身难。”一个人学佛处处都是障碍,等于满地荆棘,都是刺人的。普通人的看法,荆棘丛中下脚非常困难,但是一个决心修道的人,并不觉得太困难,充其量满身被刺破而已!最难的是什么呢?月明廉下转身难。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进入这个苦海茫茫中来救世救人,那可是最难做到的。
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趟旅行,沿途有无数的坎坷和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眼睛总是被灰色所蒙蔽,如果我们的心灵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怎能美好?世界的颜色由我们自己决定,智慧之人会擦亮自己的眼睛,当我们的心境修炼得像住持一样风雨无惊时,我们便能领略人生路上的亮丽风景!自助者得天助点石成金真正的自助者是令人敬佩的觉悟者,他会藐视困难,而困难在他面前也会奇怪地轰然倒地——这个过程简直有如天神相助:真正的自助者就像黑夜里发光的萤火虫,不仅会照亮自己,而且能赢得别人的欣赏——当人们欣赏一个人时,往往会用帮助的形式表示爱护,好运气因此而降临。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12 08:30:2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13,远离颠倒梦想

心经曰:“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没有“我”了,就不会有挂碍,无挂碍就不会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就是般若境界:
颠倒有四种:无常常倒,无我我倒,苦为乐倒,不净净倒:
无常常倒,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但众生都执以为常恒不变,就叫无常常倒。如“无常颂”中所说,知道自己要死,但总是想我还不得死;
无我我倒众生把五蕴假合的躯体以为是我。这就是无我我倒;
苦为乐倒,世间皆是无常幻化,但众生是以苦为乐,如结婚,世人以为快乐,而根本就是苦;
不净净倒,净是妙好的意思,身子是最不净的,但众生却以为是净,对身体起执著。
“梦想”:众生想的一切境,都是缘生无自性,如梦境一般,但却以为是真实的,梦见可怕的心生恐怖,梦见欢喜的就高兴,世间上没有一样是实在的。
“想”:幻想,各人的想法都是颠倒想,证了阿罗汉就灭受想定。证到般若远离颠倒梦想,菩萨证了涅槃,永不休息地度众生,说小乘的涅槃是“堕涅槃”,未发度众生的菩提心,我们每天念的《罗汉仪轨》和大藏经中的《法住记》,都说佛法未来,在世间上时兴时衰,都是由于十六尊者住持,十六尊者不入涅槃,住世度众生,各在佛前发誓住持佛法,各人住持一处。
“究竟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仅对有为法不应起执著,对无为法亦不应执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心经》说“无智亦无得”——“得”有具体的东西,得道得果,修行成就,都不能在“得”上起执著,不定法中亦有一个“得”,众生总以为是实在的东西叫“得”。
智慧、得道都是缘起性空,“得”也是缘起性空,假名安立。总之应了知“得”是缘起性空,这就是无执著的“得”、“智”。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13 09:10:3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14,破“我执”
“无所得”——本来就没有可得的,《般若经》说对一切不得起执著,对一切法不起执著就无挂碍。执无为法,或三宝、般若都不应该,执任何一法都是挂碍,众生的挂碍、恐怖就是因为执著有一个“我”,“我”就是挂碍的根子,“无我”了就无挂碍了,无挂碍就无恐怖,菩萨发心度众生,他不怕流转生死,因为菩萨在不断放下对“我”的执著,所以才发得起菩提心,令一切有情获得觉悟。
佛教就认为,“万法无常”、“无我”,这才是世界的本质。 但是世人大都看不出世界无常的本质,误以为自己和万物都是永恒存在的。用佛教的术语来说,这就是起了“执着”心,固执地认为万法实有。 认为万物实有,用佛教的术语来说叫做“法执”。 认为“我”实有,术语叫做“我执”。 人产生了“法执”和“我执”的念头,就会产生贪婪之心: 人见到一个宝贝,以为这东西是永恒存在的,自己拿到了就能永远拥有它了,因此就起了占有欲。这是“法执”的结果。 人以为自己是永恒不灭的,觉得自己可以永远享乐下去,因此无休无止的积累财物。这是“我执”的结果。 反过来,假如人能破除“我执”和“法执”之心,就能够消灭掉各种欲望。 比如,人都想获得心爱之物。但要意识到所有的事物终究会消失泯灭,自己终有一天会死去,多好的东西自己也只能暂时拥有,那么占有之心也就淡了。 佛教认为,人因为满足不了自己欲望,所以才会痛苦。 所以人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学习佛教的理论,认识到“万法无常”的本质,破除了“我执”和“法执”之心。那么就消除了欲望,也就没有了痛苦,也就解脱了。 我们普通人印象里的,和尚都讲究“四大皆空”啊、“六根清净”啊,每天就是打坐念经,不能娶妻、不能享乐、不能积蓄钱财等等,很是从佛理上说,不是人们“不得不”去消除欲望。而是因为世间万物的本质就是虚妄不实的,欲望压根就是不该产生的。所以,僧人不是“不得不”去消除欲望,而是认为这世上本没有事物值得贪恋,所以摒弃欲望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什么叫“我执”?认为生命中具有永恒不变之观念,这样的执着,即是「我执」。“我”就是禅宗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每个人都具足,具体点说就是《六祖坛经》里面讲的:“不思善,不思恶”,真心本来就是这个状态;“执”的本意是用手抓住,这里指的是你佛性真心起的一种功用。
所以“我执”就是真心佛性接触外境后,抓住外在幻境不放产生的痛苦。所以,“我执”是一个动作,并不是一件东西。我们想通过表面上的修行把“我执”去掉,这是不准确的,“我执”是个动词,要切断它才可以。
“我执”是障碍我们不能自在的最大障碍。时时刻刻为自己考虑的自私心理是我执;强烈的想控制某一件事或人也是我执,我执在没有扩大出来还好,如果随着欲望的增加,我想要、我能要、我必须要的观念慢慢扩大,就如同魔兽一样会吞噬掉一个人。
佛陀教育弟子,不要什么都为自己打算,因为你的生命,在这个世间也是一种暂时的过往,过去没有你,未来没有你,当下的你又随着每一秒的推移而一直变化。《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俱舍论》二十九曰:“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一》曰:“恶趣颠倒我执无尽,忧苦转多烦恼无替,根本灾难相貌无定,瀑流烦恼如来永断”。由此可见,我执是烦恼的根源,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断除我执呢,彻底让身心得到解脱?
说来很简单,“我”不“执”了,就是断除的方法,具体来说,面对一切外境,你心里安然不动,不被外在的现象迷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上当”,就算是再好的诱饵,那也是“致命”的,内心不再做“执着”这个动作,这就叫“去掉‘我执’”。
所以用你的心去关照,你会发现心“识”一念就能断掉我执,“识”就是识别的意思,验钞机会识别钱币的真伪,而我们觉悟的心,会识别内心的执着。一念能断掉“我执”,多简单,只不过是要常常的用功,熏习成性才行,《坛经》云:“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而不是常生我执!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14 08:08:0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15,"涅般寂静"
"三法印"就是佛教用以衡量天下事物是否合乎教义的三条准绳: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般寂静"。
佛教引导人们最终达到理想境界是涅槃。
如何脱离苦难,佛教八万四千法门,归结为二个字解脱,即五蕴皆空,证得般若智慧,达到一个清净的、寂静的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涅槃,涅槃的意思就是寂静,让你的苦不生起。
一、那么什么是涅槃呢?
涅槃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槃,今顺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云涅槃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
玄奘法师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来得完善,因为寂灭、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
二、涅槃的意义?
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寂灭,寂谓理性“寂”静,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寂”静之体性,自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自然证得寂静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槃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则亦可译为出趣也。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这就是涅槃的境界——圆寂。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据此研究起来,圆寂似乎大乘无为的涅槃,寂静、灭度等为小乘涅槃。
要之,圆寂也就是指得“圆明寂照之真心”。因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故。成佛即证此真心,故涅槃并非诸佛的专有品,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证得。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悟则究竟涅槃。
当知梦想,根本是由本觉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如镜子去一分尘埃,即现一分光明),乃至全灭全证。至此则一切功德无不复归“圆”满,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是证到大乘究竟涅槃的境界。
三、涅槃的种类
涅槃有二种,一、有余,二、无余,要详细明白它当分三段来讲:
(一)就小乘方面:
证得阿罗汉果,对于招感生死业因的见思惑,虽已断尽而更不生起,但尚有前业所招的生死果报身未灭(生命体犹存),叫做有余涅槃(尚有余此有漏依身的生死苦果可灭故)。若连以前烦恼业所受之身亦灭,更不随业受生死,叫做无余涅槃(无余外生死苦果可灭故)。换言之:不但招感生死之本的心理上之烦恼业惑已经解脱,即众苦所聚的生理上之现实生命体亦同称解脱,此为无余涅槃。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既证得涅槃,他圆寂后,证得捕鱼涅槃。
以上为小乘的有余、无余涅槃(此有余、无余同为一体,因同断见思,同证真理。其不同处,唯在有漏依身上灭,未灭上分)。

(二)就大乘方面:
若变易生死因尽为有余涅槃,变易的果尽为无余涅槃。此为大乘的有余、无余涅槃。
(三)就大小相对言:
小乘所证涅槃为“有余”,因为它仅断见思烦恼,灭分段生死而已,尚“有”其“余”的尘沙、无明烦恼未断,变易生死未了,故曰有余。至于大乘所证的涅槃,则为“无余”,因为它是三惑全断,二种生死永灭,再“无”其“余”的烦恼可断,生死可了,故曰无余。此为大小相对的有余、无余涅槃。
又近代的学者说:果报身未灭为有余(虽惑断而身尚在)待果报身灭时,始称为无余的涅槃。
更对于小乘和大乘涅槃的分解,详细可再分为三点说明:
1、小乘灭生死而涅槃,大乘达生死即涅槃,这叫做本性寂灭非寂灭异,此其一也。
2、小乘唯断界内见思,大乘并断界外(三界外)尘沙、无明,这叫做界内界外断惑异,此其二也。
3、小乘无身无智,未彻证法身般若之德;大乘则身知具足,众德圆备,这叫做众德具不具异,此其三也。我来引一段经文补释这众德具不具的道理,使读者易懂。
“法华玄赞”二云:“一、真如之体灵明妙觉,名为般若”;彼为觉性故也。小乘之涅槃体非觉性,故不名般若。二、真如之体出所知障,名为“法身”;彼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小乘之涅槃非为功德法所依,故不名法身。三、真如之体众苦都尽,名为“解脱”;彼离分段变易故。小乘之涅槃唯离分段,未脱变易,故非圆满解脱。
据上所说,小乘涅槃所断的是见思烦恼,所灭的是分段生死,所证的是偏空真理,所以它的生死因便是见思烦恼,它的生死果即指有漏依身(为有漏烦恼感受生死所依之身)。大乘涅槃,所断的是尘沙、无明烦恼,所灭的是变易生死,所证的是中道实相理。此则以尘沙、无明为变易生死因,空及二边之法相为变易生死果。
二乘人灭分段生死,不受后有而入涅槃。大乘菩萨及佛虽变易生死,息妄归真,而证无余涅槃。或云:“佛息应身之化,归于真身之本”谓之无余涅槃。
总之,二乘所证涅槃,它的本体是见思烦恼永寂,偏空真谛理显现。菩萨所证涅槃,它的本体是尘沙烦恼永寂,但中俗谛理显现。佛所证的涅槃,它的本体是无明烦恼永寂,实相中谛理显现。
小乘虽然不算圆满解脱,可是它已能了脱分段生死,因此,亦得称为涅槃——小涅槃;三德中仅具解脱一分。至于大乘所证的涅槃,可就不同了,它是圆断烦恼、圆满解脱、圆证三身、圆获三智;那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具备,常乐我净的四德不缺。
此外还有性净涅槃、无住涅槃,合前有余、无余为四种涅槃。有余、无余是三乘共证,凡夫无分;性净涅槃是凡圣同具;无住涅槃是佛果独证。今略说明之:“性净涅槃”谓诸法自体,性本空寂,不假他修,法法平等,圣凡不二的理性。“无住涅槃”是说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因为它是福慧圆满,更无所求。体虽如如而能不变随缘;用虽生灭而能随缘不变。又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不忍坐视沉溺生死的众生而不救);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不被无明所迷,业力所转),故云无住。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15 08:02:1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尊敬的读者:您们好!本人在天涯社区同时发布五种类型的帖子。一是《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南》连载;二是,五个老男人的房车游糗事;三是,《珍惜佛法》连载;四是,长篇连载小说《煤殇》 作品介绍;五是长篇小说《煤殇》连载第二册。敬请读者关注,提出宝贵意见。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15 08:02:4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尊敬的读者:您们好!本人在天涯社区同时发布五种类型的帖子。一是《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南》连载;二是,五个老男人的房车游糗事;三是,《珍惜佛法》连载;四是,长篇连载小说《煤殇》 作品介绍;五是长篇小说《煤殇》连载第二册。敬请读者关注,提出宝贵意见。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15 08:03:2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16,佛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一般专指释迦牟尼本人,也可指所有像释迦牟尼一样,觉悟的人。在佛教中,佛不是神仙,佛只是觉悟的人,这与中国的圣人有些相似。
佛陀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印度,佛陀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他用自己的智慧,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创立了佛教,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由释迦牟尼所悟,具体悟了什么,只有真正成为,像释迦牟尼一样的觉者后,才能知道。
不过通过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所悟,应该是宇宙及人生的真理,也就是可以解释世间,一切万有现象的,唯一的道理,也就是中国道家的老子,口中所说的道。
在一切都还没有形成之前,道就已经存在了,而释迦牟尼所获得的智慧,可以解释世间,一切现象,所以再无困惑与烦恼。
获得这种大智慧的人,也就是觉悟的人,在佛教中,这种觉悟的人,也就是见到了事物本来面目的人,也可以理解为,见了自性,回归清净的人。
佛陀追求的是,解脱痛苦,不被外在的假象所迷,并找回自我本来的样子。一个人,一旦见到了事物的本质,以及在这世间,再无困惑与烦恼,他也就与佛祖,释迦牟尼一样,变成了觉悟的人,也就是佛。
但佛教明确告诉我们,终极真理是存在的,是永恒的。它的名字叫做“佛性”(当然,“佛性”这个词也只是用来指代真理的假名)。 佛性就是修行佛法追求的目标。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16 07:38:4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17,总结:佛法是严谨逻辑的大智慧
科学发展到今天,天上地下,生物植物,宏观微观,分门别类,都有自己的体系。凡是能自成一体的学问都有自己独立的学说,自成一体的逻辑体系。佛学理论作为一个古老的宗教,其理论有着严谨的逻辑关系。
佛学体系非常复杂,但佛教最基础的理论极为简单,第一条说:万事万物都是因为一定的原因产生的,在佛教里,“原因”的术语叫做“因缘”。,“因”是内因,“缘”是外因,俗语说两个人见面是因为“缘分”,两个人是有“缘”人。这里的“缘”就是佛教概念,是说我们的见面并不是个巧合,而是“缘”这个神秘的外因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条说:法,在佛经里,“法”大部分时候的意思是“世间万物及一切现象”。总结起来一句话:世间万物及一切现象都是 “因”(内因)“缘”(外因)而起,再简化就是四个字: “万法缘起”。
佛教用“四谛"的教文来说万法缘起,这个理论有着严谨的逻辑关系。
“四谛"的字面意思是四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是原始佛教关于人生为何具有苦恼和如何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
苦谛:
是说人生是充满种种痛苦的,也可以说人生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七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集谛:
用以揭示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爱"是带来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时把"贪、嗔、痴"看作是万恶之源。说由于有贪爱的欲望,并且对人生的道理无知(无明,或"痴"),便产生追求金钱利益和名誉的思想和行动,达不到目的便产生嗔怒感情,与别人发生冲突和争斗,从而烦恼丛生,不仅生前痛苦不已,并且招致死后在"五道"或"六道"中轮回。
佛教虽主张一切事物的生灭、聚散是由因缘(各种内外条件)决定的,但也继承了古老的灵魂不灭的思想。认为众生生前由于"无明"、"贪爱"等趋使,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善恶行为("造业"),将导致死后灵魂在天界、人间、畜生、饿鬼、地狱的"五道"(加上阿修罗--恶神,为"六道")之间轮回投生,不能从生死苦恼中得到解脱。
灭谛:
是说灭除贪爱欲望,便断除了产生苦恼的原因,使自己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从《阿含经》上经常看到释迦牟尼向弟子描述自己达到的至高解脱境界是:我生已尽,烦恼已灭,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意为我一切烦恼彻底断灭,修行已达圆满,从此将永远地摆脱生死轮回。这就是"灭谛"的实现,也就是所谓涅槃。
道谛:八正道
讲达到灭除痛苦,进入涅槃境界的方法和途径。此即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17 08:31:3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第二章 佛学的发展和演变
佛教是不断发展和变化演变的,佛陀如实说:五百年后的佛教与他现在所说的不一样了。佛经的形成过程是与佛教的发展相始终的,按照佛教发展的时间顺序,是二大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的实证实修,第二阶段是佛教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有三个发展层次,最早形成的是小乘佛教三藏,之后形成的是大乘佛教三藏,最后形成的是密宗三藏。
现在的佛教主要有三大系:南传、汉传和藏传。21世纪世界佛教徒的人口分布大致是:汉传佛教地区有67.3%(3亿6千万人),南传佛教地区有28%(1亿5千万人),藏传佛教地区有3.4%(1千8百万人),亚洲以外地区有1.3%(7百万人)
南传佛教主要在东南亚,包括我国云南部分地区;汉传佛教主要是在汉文化区域,是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韩国、日本等国;藏传佛教主要在我国西藏周边,包括青海、蒙古等地。

18,第一阶段:早期实证实修
原始佛教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不是着重在理论上的探讨,而是着重实证实修。不重文字,不写经书,不传法门。而且强调这种实证实修不是靠外力的,就是靠你自己,靠自力。我们现在还可以在许多的早期佛教经典里面——比如在南传的一些佛教经典中——看到佛陀反复强调要以自己的力量求得解脱,人们必须靠自己去学习如何解脱这个充满痛苦的世界。
佛陀曾经跟大弟子阿难讲,比丘都应该“以己为岛,以己为归”,要以自己为岛,而不沉沦于苦海。“舍己而外,他无所依”,离开自己之外,没有别的可以依靠的。这是早期佛教所强调的非常重要的说法。
到了佛陀临终的时候,他的弟子们、信众们都很留恋佛陀:您往生了,我们将来怎么办呢?佛陀也反复告诉他们有聚有散,有会有离,有生有死,所以大家不需依恋我。大家要“以法为归,舍法而外,它无所依”,要“以戒为师”。他曾经跟阿难这样讲:“凡大小之行,皆以法随法而住”。
在南传的《大般涅槃经》里面讲到过这么一件事:世尊告诉阿难,你看现在沙罗树忽然开了花,这个花是不应该现在开的,可是开了,这叫做非时花。这个花开得是非常的美丽,挂满了树枝。为什么?是为了供养如来,而且天都散花,还有各种各样的音乐,各种各样的香味纷纷地传来,都是为了供养如来。佛说:“阿难!如此对如来并非适宜之尊敬供养。”这样的种种供养不适合,怎么才适合呢?他说:“持身正直,随戒法而行者,则是对如来最上之尊敬供养。”你能够持身行正直,又能够随戒、法而行,这是对如来最上的尊敬供养。如来反复强调,不要对他盲目崇拜,不要对他依赖,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要以自己为主,根据法、戒去行动,这个是佛陀的根本精神。
早期佛教追求达到涅槃的境界,追求寂静,寂静就是离欲、不起念这样一种状态。早期佛教里面的涅槃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有余涅槃,就是说身体还在,主体并没有消失,但是他能够达到离欲绝念,能够不动心不起念,能保持一种寂静。哪些人能够达到呢?最普遍的就是罗汉,罗汉达到了有余涅槃的境界,他们就能了脱生死。对于罗汉所达到的这样一种境界,早期佛教经典用四句话来描述:第一句“我生已尽”;第二句“梵行已立”,梵行就是清净之行;“所作已办”,要做的事情已经做了;最后“不受后有”,没有来生了,了断生死了,这是有余涅槃。佛陀就是有余涅槃。菩提树下悟道后,传教48年。还有一种涅槃,是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在早期佛典里面是这样描述的,叫做“灰身灭智”。身体死了火化了,变成了一堆灰。灭智,也就是不会再有什么念头。早期佛教讲的是这两种涅槃,而中观派讲的是实相涅槃。也就是说,认识事物的实相,认识现象世界的实相就是无相、空相,就是无常无我。你只有把握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涅槃的境界。
第二阶段是佛教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有三个发展,最早形成的是小乘佛教三藏,之后形成的是大乘佛教三藏,最后形成的是密宗三藏。
我思故我行_哲思2020-05-18 07:56:43 发布在 未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