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繁华往事–宋徽宗时代(1、2、3卷已出版)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楼主:未央0810 字数:903685字 评论数:1247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60)
朝堂上,力撑赵楷的大有人在。
这些人饱读诗书,熟知典故。自古以来,先立为太子者,最终登基为帝的有几人?至于舍嫡立庶,更是屡见不鲜。由废立太子引发的血腥事件层出不穷,甚至有过唐玄宗一日杀三子的极端情况。说到底,皇位争夺,只有最后坐稳龙椅才算赢,在此之前的一切反转都是可能且合理的。
说到赵楷,除了有徽宗的偏爱,后宫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太子的生母王皇后早已仙逝,他在后宫并无外援;赵楷之母王贵妃,却依然深得徽宗宠幸,就在赵桓立为太子的前一年,王贵妃还给徽宗生下了皇子。
算来算去,很多人觉得赵楷翻盘的希望很大,纷纷押宝。这里面便有林灵素。他很受徽宗器重,是位红极一时的名道士。
有人想出了拍马的高招,在林灵素居住的神霄府里,将赵楷尊奉为长生帝君。这真是一石三鸟的拍法,将徽宗、赵楷、林灵素全照顾到了。
这位道士也不甘寂寞,主动入局站队。他在开封大水时竟然公开宣称,大水临城是由太子而起,言下之意是太子失德所致。他不仅口无遮掩,甚至在宫里遇见太子车驾也不回避,这是在用实际行动表明立场了。
道士如此,朝臣里更有不甘寂寞者。赵野,时任刑部尚书、翰林学士,自度学问不错,便利用上春帖的机会,公然作诗吹捧赵楷:
复道密通蕃衍宅,诸王谁似郓王贤。
虽是读书人的方式,可这马屁拍的却非常露骨。
在宋代,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很是盛行。所谓春帖,多为五言、七言绝句,文字工丽,或歌颂升平,或寓意规谏,多贴于宫禁门帐之上。写春帖,是翰林的一项本职工作。
赵野此人,还同时攀附蔡京、王黼,一番左右逢源,两人居然对他都很满意,可见其手腕高明。靖康国难时,他受命守城却弃之不顾,只身带家小逃命,惹怒手下军卒,全家死于乱刀之下,只有一个儿子幸免于难。一生钻营,下场却颇为凄惨。
在拥护赵楷的队伍里,林灵素、赵野之辈只能算小角色,还掀不起太大的风浪。那些真正能左右朝局的大人物们,正在摩拳擦掌,准备下场支持了,比如说王黼。
未央08102022-08-06 22:14:2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61)
王黼,才智出众,巧言献媚,入仕后顺风顺水。
论年纪他比蔡京小三十余岁,论资历更是与蔡京的三朝元老不可等量齐观,但是靠着精准的逢迎、柔软的身段、如簧的巧舌,他做上了宰相,成为和蔡京、童贯等不相上下的重臣。
这样的王黼,选边站的分量,自然非同小可。
也许是仕途太过顺遂,也许是性格过于张扬,也许是做事不够老辣,王黼不仅很早就选边站,而且态度鲜明甚至锋芒毕露。他不仅完全倒向了赵楷,甚至企图直接扳倒太子。
公元1117年十月,嫡长皇孙赵谌出生。次年正月,赵谌被封崇国公、崇德军节度使。按照大宋制度,皇太子生子为嫡皇孙,封秩可比照皇子。由此,赵谌封爵虽高却并没有违制,事实上也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
可两年后,王黼刚刚拜相,便依据“家无二主亦无二副”和“有适子无适孙”的所谓古礼向徽宗进言:以皇子之礼封东宫之子,犹如昭告万民,太子才是天下之主。
这是典型的诛心之论。可徽宗不仅听了进去,还因此十分不悦。王黼见状,没等徽宗表态,便直接招来东宫的官员,令其代太子写奏章,请求降封赵谌。
后来,赵谌果然降封高州防御使。
王黼一招得逞,再接再厉。
公元1123年七月,王黼率领群臣上表,请为徽宗上尊号。
这是朝廷大事,也是极其露脸的事。在王黼的策划和串联下,上表人数甚众、范围甚广,包括宗室、皇子、群臣、太学生等,可领衔之人居然不是太子而是赵楷。很显然,王黼这是在为赵楷上位造势,而且明目张胆、不遮不掩。
不仅如此,王黼还刻意打压东宫官员,剪除太子羽翼。
程振,时任太子舍人,为人正直刚毅且才华出众。他经常为太子出谋划策,深得赵桓信任,令王黼十分忌惮,必欲除之而后快。太子舍人,执掌东宫宿卫,兼管秘书、侍从等,是太子的核心班底。
在徽宗面前,赵桓极力推荐程振,希望提拔他做给事中。徽宗倒是没反对,王黼却硬给顶了回来。他给出的理由是,程振资历尚浅且只擅长文书,不堪大用。事后不久,他便指使言官弹劾程振结党,罢其东宫之职,只挂个提举冲佑观的闲职,前后长达三年之久。
前番杨冯被杨戬诬陷所杀,如今程振被王黼弹劾所贬,这些都是赵桓的左右心腹和股肱之臣,可他却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这样的太子,又是何等的憋屈?
未央08102022-08-08 10:10: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62)
赵桓的软弱,让王黼更加有恃无恐。
几番得手,他已经不再满足迂回攻击了。接下来,他选择了直接进攻,目标锁定赵桓本人。
经过一番装神弄鬼的操作,他秘密向徽宗进言,称经过多位得道高人的推算,得知太子非长寿之人,或在数年之内归西。这就是说,赵桓是将死之人,不堪托付江山社稷。
话说的这般露骨,又如此大逆不道,换了旁人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可王黼不仅安然无恙且受宠如故。
王黼的进言,看似狂妄至极、荒诞不羁,可只要仔细分析,其背后自有逻辑。在他看来,徽宗更换太子已是箭在弦上,所待时机而已;正好徽宗沉迷道教,他便投其所好,以道家之言为己传话;至于言语露骨,那是因为太子和赵楷的争斗势同水火,既已图穷匕见,他也用不着再遮遮掩掩了。
不过,王黼显然还是太着急了,吃相也过于难看。他的进言也许正对徽宗心思,但如此露骨的表示,还是让徽宗有些不快。毕竟是父子血亲,他纵然想换太子,也未必希望赵桓早亡。
徽宗对王黼的进言不置可否,没有任何表示。
这让王黼有些慌了。
数年以来,他将太子之位推得东摇西晃,尽管费心费力却并没有伤筋动骨,更没能将赵桓彻底扳倒。这原本期待的最后一击,他更是费了大心思、寄予了大希望,竟也无声无息了。
政治斗争有如拳台上的比赛。当一方用尽全力,却仍没有击倒对方,接下来会怎样?很可能是攻守易位、局势逆转。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赵桓迟早会知道此事。如果未来赵桓顺利继位,那他会是什么结局呢?
夜半惊醒,王黼冷汗涔涔。
未央08102022-08-08 23:38:1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63)
相比王黼,童贯也支持赵楷,不过手法要高明的多。
是啊,如此夺嫡大戏,童贯又怎会缺席呢?
当年,赵楷等皇子出宫就第,所居王府便是童贯所建。如此输诚表态的好机会,童贯自然不会浪费。在他的精心安排下,赵楷的王府在诸王之中占地最大,也最豪华气派。不仅如此,他知道赵楷喜好风雅,还建议徽宗将其王府赐名蕃衍宅。
这名字大有讲究,出自《诗·唐风·椒聊》序:知其蕃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但凡读过四书五经的都懂。这几乎是在昭告天下,王府的主人赵楷,日后有望登基为帝。
童贯,一个宦官,居然也能将文字游戏玩的这样出色。
不仅如此,他还擅长更大的谋篇布局,比如,联金灭辽。
如前书所述,联金灭辽由童贯而起,他也是实际操盘人。虽然两次率军北伐不胜,但是通过虚饰涂抹、花钱赎买,他到底还是拿回了燕云的几座城池。在朝野上下的刻意吹捧下,这也是天大的功绩,童贯还因此封王。
仔细琢磨,童贯的这个大局,不仅是投徽宗所好,也是在向赵楷邀宠。换句话说,这可能是他的一箭双雕之策。
回头来看,赵楷为争夺太子之位,出奇兵参加科举拿到榜眼,诗词文章天下传颂;如果再能收复燕云,如此文武双全、文治武功,量谁也无法阻挡他取太子而代之吧?
这便是童贯先布局,进而向赵楷邀宠的内在逻辑。虽然没有确实的证据,但赵楷在其中若隐若现,确有蛛丝马迹可循。
史书明确记载,徽宗曾有意让赵楷担任北伐统帅,带兵收复燕云。只不过,后来因为宋军出师不利,此事胎死腹中。
亲王领兵出征,大宋史上从未有过先例,显然违背祖宗家法。徽宗能有此意,应该是得到了童贯的大力举荐,也许还有王黼,甚至这原本就是他俩的主意。这收复燕云的千古功名,便是他们献给赵楷的投名状,这也是最好的忠心和最大的拥护。
内政外交密不可分。再回头来看,大宋朝臣们关于联金灭辽之策的激烈争论,便会豁然开朗了。他们以支持赵桓或者赵楷来划线,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争的并非策略本身,而是派系利益和个人富贵。
联金灭辽,赵桓反对,赵楷支持,朝臣们各自选边押宝。随着时局发展,这两伙人又演变成了对金的主战派和主和派。后来,金兵南下,赵桓仓促继位,他重用的多是主和派,也正是当年力挺他的那些人,支持赵楷的多被弃用或遭清算。
如此追根溯源,很多事情都有了相对合理的解释。
总的说来,童贯和王黼都支持赵楷,不过相比王黼的简单直接,童贯的手段要高明许多。这不奇怪,论起做官的修行和道行,他确实在王黼之上。
不过,还有个人,又比他俩高出了一个层次。
未央08102022-08-09 23:07:4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哈哈哈
感谢大家全力支持
前期私信给我的读者
书已各自邮寄
这几日应该陆续能到
敬请查收!
未央08102022-08-10 20:35: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哈哈哈
刚才忽然想起
今天是8月10日
距离第一次发帖
正好三周年
还是吴站长说的好
时间是头野驴
跑起来就没个停
三年能做什么
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似乎什么都能做

依依回望
能看清的是人
看不清的则是人心
人心是个很玄的东西
可能三年还不够
还需要三年之后再三年
才能写出更多的文字
见更多的人
识更多的人心
未央08102022-08-10 20:46:3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64)
这人便是蔡京。
不错,王黼和童贯是朝廷要员,但真正的重臣还得是蔡京。
蔡京是老资历了,历经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并在徽宗朝达到巅峰,起起落落、四次出任宰相,前后常达17年,堪称政坛不倒翁。伴君如伴虎,伺候天子可能是天下最难的事。这件事蔡京却干的非常好,自有其独到之处。
有人说,蔡京之所以长盛不衰,靠的是妙绝天下的书法。徽宗喜其字而爱其人。这话说的有道理,但道理还不够。皇帝和宰相的关系,岂能用如此简单的理由来解释。天子的恩宠向来如浮云,忽聚忽散、聚散不定,岂是几幅字所能维系的?
如果一定要给出个解释,蔡京靠的还是对人性的精准把握,他摸透了徽宗的脾气秉性,不仅能猜透他的心思、听明白他的话,读懂他的期待和言语的弦外之音,更能不动声色、悄无声息地为徽宗做在前头。此外,他虽为宰相,专权却不擅权,皇帝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来去之间安之若素,自然大大消解了天子的猜忌之心。
试问,这样的臣子,皇帝能不喜欢?
当然,如果只是做好这些,那不过是个平庸的宠臣,比如梁师成。若论受宠,梁丝毫不逊色于蔡,毕竟能带皇帝出入烟花柳巷的臣子,自古以来也没几个。但梁师成永远做不了宰相,不仅仅因为他是宦官,更重要的是他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
宰相是百官和天子的枢纽,是国家用人行事、政府行政的中枢,更是治理天下的关键人物。若无过人的治理能力,蔡京凭什么几上几下稳坐相位?实际上,他正是个行政管理高手,治理国家很有一套办法,这点就连他的政敌们也不能否认。
要知道,徽宗朝受党争的影响,朝臣之间因为政见不同,彼此泾渭分明,在大政方针上经常吵得一团糟。蔡京能应付这种纷扰的局面,长期任职的宰相非常不易。
换句话说,徽宗宠幸蔡京,更多还是出于对他治国能力的需要。事实也证明,他数次复任宰相,都如同救火队员,居中调和、折冲樽俎,很快便将前任搞的一团糟的朝政迅速带回徽宗所希望的轨道,让天下呈现出至少表面上的清明之世。
当然,在这其中,他逢君之恶,鼓励甚至唆使徽宗花天酒地、穷奢极欲,滥用民力、盘剥百姓,他个人和家族也借着宰相之权中饱私囊,贪污受贿,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站在历史的角度,这两个事实是并列的关系,不能相互覆盖、也不能相互抵消。人性的诡谲和历史的复杂,也正在于此。
如果说逢迎徽宗、治理朝政,蔡京确实做到了长袖善舞,如今的太子之争则是他遇到的大难题。
站在他的位置,已是位极人臣、富贵至极,他从心底里不愿意卷入这场黑洞般的争斗。何况,他年岁已高、日渐衰朽,体力精力也都大不如前,而偏偏这场争斗是不能有丝毫闪失的。而最令他感到为难的,是他发现自己竟然无处可躲,权势和地位都注定了他无法置身事外。
为官多年,他像是狐狸和变色龙的复合体,靠着极其敏感的嗅觉和瞬间的变色技能,在朝堂上始终屹立不倒。 这次,他又将如何左右逢源、安然过关呢?
换句话说,在赵桓和赵楷之间,蔡京到底支持谁?
未央08102022-08-10 21:31: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65)
确实,几十年的修炼,蔡京已是官场老狐狸。
逢有重大问题,老狐狸是不会轻易表态的。官场之人,年头越长、官位越高,经历的人事更替、荣辱兴衰越多,会越发的谨慎和圆滑。
对夺嫡之争,蔡京的态度始终云山雾罩、模糊不清,可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人事有代谢,一朝天子一朝臣,虽说徽宗春秋正盛,但毕竟已入中年,加之生活无度,如有山陵崩,也并不意外。
可面对赵恒和赵楷,支持谁、反对谁,实在是个要命的问题。押对了,继续高官厚禄,富贵荣华;押错了,难免灭顶之灾,不仅晚节不保、一生事业清零,还会祸及全族。
当然,保全之策还是有的,那便是急流勇退,离开京城、回归故里,养望林下、悠然余生。可蔡京实在舍不下这难得的富贵,离不开这锦绣的京城。
如此,他终究还得入局。作为局中人,蔡京最大的苦恼是对于关键的三方人物,无论怎么做似乎都很难令他们满意。
首先是徽宗,这是蔡京首要考虑的。没有一个 ,会乐于见到宰相参与夺嫡,这不仅影响朝局稳定,更涉及最起码的对皇帝的忠诚。没有忠诚的宰相,对皇帝一文不名。
有人会说,蔡京可以逢迎徽宗啊,支持他所偏爱的赵楷,岂不就如了徽宗之意。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即便储君是亲生儿子,皇帝也希望在他闭上眼睛之前,宰相对自己绝对忠诚,而不能与储君有半点瓜葛。这似乎不合逻辑,但合乎帝王心术。正因为如此,宰相站在任何一方,都难免皇帝猜忌。
退一步说,即便徽宗不猜忌,蔡京也不会、也不敢露骨地逢迎。不错,在打压政敌、大兴土木、挥霍无度等方面,蔡京确实极力逢迎徽宗,但在军国大事上还是有所保留,比如他对联金灭辽的态度就相对消极。他毕竟是宰相,一旦朝局陷入动荡、国家蒙受祸乱,他难辞其咎。毕竟他也是读圣贤书的,还想着青史留名。
其次是赵桓和赵楷。作为长期执政的宰相,作为徽宗宠幸的重臣,蔡京权倾朝野、门生故吏遍天下,分量在那里摆着,他的态度是风向标,有着决定性的力量。也正因为如此,他一旦亮明态度就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可政局变幻、世事无常,万一选错了人呢?蔡京显然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再次就是朝臣们。那些加入夺嫡的人,希望借此打破现有的权力格局,谋取发展的空间和富贵的前程。而蔡京所拥有的,正是他们希望拿到手的。反对他的人,期待蔡京押错宝输个一干二净,把权力和富贵拱手让出来。而他广义上的盟友,包括王黼、童贯等人,甚至他的亲信们,则未必真正希望他入局,毕竟他来了,其他人都得靠边站,还是挡了别的富贵。
纵是蔡京老谋深算、八面玲珑,对这场夺嫡之争也没有万全之策。这并不奇怪。在权力和富贵的百尺竿头,原本就没有太多的空间,又何论再进一步呢?实际上,狂风暴雨之下,哪怕就是保住这百尺竿头的位置,也是难上加难啊。
对蔡京来说,他最希望的就是保住,维持现有格局不变,这最符合他的利益。由此,他装糊涂、不表态,用拖字诀,再走走、再看看,想等局势再明朗些。
说到底,谁当太子、谁坐天下,蔡京并没有态度,也并不在意。他最在意的,还是个人的权力以及子孙和家族的富贵。除此之外,一切的说辞和做法,不过冠冕堂皇而已。
未央08102022-08-12 07:34:4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66)
换个角度看,蔡京的模糊态度,再次表明了他的宠臣本色。
实际上,他跟梁师成一样,只是个宠臣,不过是个能治理国家的宠臣,但终究不是权臣。
历史上,逢有储君确立或皇权更迭,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权臣和宠臣的表现大相径庭。
比如,权臣李斯,选择加入赌局豪赌,结果搭上了父子性命;比如,权臣杨坚,奋力一搏取而代之,结果登上了九五之尊。比如,宠臣和珅,乾隆驾崩其踌躇无措,结果等来了三尺白绫。
人与人不同,时与势也不同。对蔡京来说,在理性的评估时势之后,除了抱紧徽宗的大腿,几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不是他愿意做鸵鸟,而是无计可施。他只是宠臣而不是权臣,能选择的空间实在有限。
对宠臣来说,能够死在老皇帝驾崩的前夜,也许是最好的结果。可蔡京虽然年入古稀,却依然身子硬朗,还不是下世的光景,何况这些年来,蔡家开枝散叶、子孙繁衍,早已是个庞大家族,即便为子孙后代计,他也得重振精神好好经营。可他能做的,也只有左右逢源了。
他首先向赵桓送上橄榄枝。公元1115年秋天,在赵桓被立为太子后,蔡京便献上了大食国琉璃器,罗列于东宫。这即便不是拍马屁,至少也是讨好,或者说是一种态度。
可惜,赵桓不仅不领情,反而大怒。他对近臣说,蔡京身为朝廷重臣,不力谏主上简朴,反而送来把玩的珍贵器物,这是有意磨灭我的志向啊。他随即下令将这些珍玩砸的粉碎。
蔡京,位高权重的三朝元老,被太子直接打脸。
说起来,蔡京真不愧是老狐狸,如此奇耻大辱,他居然硬生生的忍下去了,不置一言。不过,为了显示自身的分量,事情过后不久,他还是找了个机会,将太子詹事赶出了京城,既是出口气,也是向赵桓秀了下肌肉。这件事虽然被略过了,但在蔡京和赵桓心里应该都留下了疙瘩。
至于蔡京支持或者讨好赵楷的表现,史籍记载不多。这并不代表蔡京没有去做,他可能只是做的更隐蔽而已。
总的来说,在夺嫡之争上,相比王黼、童贯等人,蔡京的态度始终含糊不清,这也正是他老辣的地方。
未央08102022-08-13 00:02: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67)
蔡京、童贯、王黼等,这些朝廷重臣,都或明或暗地支持赵楷,那么有人支持太子赵桓吗?
有,但公开力挺他的人并不太多,有分量的大臣更是少之又少。这其中,耿南仲是个重要角色,他也是赵桓阵营有代表性的人物。
耿南仲,字希道,开封人,生年不详,神宗年间进士,久在地方为官,做过路的提点刑狱和转运副使,后入京为官。
公元1112年,他入东宫成为太子幕僚,这也是他仕途的重要转折点。自此,他长期追随赵桓左右,是坚定的太子派,赵桓对其也是言听计从。
作为太子属官,耿南仲力挺太子既是职责所在,也是回报知遇之恩。当然,这份坚定的支持日后取得了丰厚的回报,让他成为了靖康年间举足轻重的大臣,他的很多举动对后来朝局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故事,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还有个人,虽然态度有些暧昧,却似乎也是支持太子的,这便是梁师成。前书有过介绍,此人是个大宦官,权势熏天,朝野称其为隐相。据说,徽宗出宫私会李师师,便由他一手谋划并贴身陪同,可见其恩宠。
说他支持太子,可从赵桓继位后对他的态度看出端倪。
靖康年间,当年支持赵楷的人,贬的贬、杀的杀、逃的逃,可梁师成却受到了赵桓礼遇并随侍左右。他也毫不避讳地逢人便说,定策之功,我实有之。听这口气,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支持,而是立下了鼎力之功。
他说什么未必可信,赵桓能认账才是关键所在。
不过,即便在当时,也有人提出了异议。
当年,东京城内女性的衣服首饰上,流行绣个“韵”字以为装饰之美。有人说,这正是梁师成搞的把戏,以韵代郓,唱为谶语,以此来为郓王赵楷上位造声势。
这便是无头公案了。
后来,迫于汹汹舆论,赵桓到底还是贬杀了梁师成。不过,这应是他口碑太差、民愤难平,与是否支持赵楷或许关系不大。
不管怎么说,除了徽宗公然的偏袒之外,在朝廷权要中支持赵桓者少、支持赵楷者多,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身处如此恶劣环境,赵桓唯有时时警醒、处处谨慎,不敢有丝毫大意以给人留下把柄。据说,在形势最危急之时,赵桓常在东宫闭门不出,读书之余,万事不理,唯有鱼池观鱼为乐。
万事不理的说法有些夸张,也未必符合事实。读书也好、观鱼也罢,更多是在展示一种姿态,也是守拙藏锋的策略。毕竟他是太子,只要熬得住,只要不犯错,赢得希望还是大一些。
未央08102022-08-14 19:36: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68)
在这场夺嫡大战中,因为有徽宗的偏爱,因为个人的才华,因为后宫的支持,赵楷赢得了更多或明或暗的支持。这种支持在朝野上下聚集,一度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可最终的结果,却是赵楷功败垂成。
那么,赵楷有没有机会赢?应该说是有的。
在赵桓立为太子之前,两人都是出生周年封郡王,又同时晋亲王,几乎不相上下。
即便在赵桓立为太子之后,赵楷的向上势头依然强劲,先是破例封太傅,科举荣登榜眼后又进封为郓王,更是破例担任提点皇城司的要职。自此,赵楷手握兵权,掌控皇城安危,直到八年后赵桓继位才被罢官收权。
在这些年里,赵楷或被动、或主动,都有机会赢。若说被动,那就是等徽宗出手行废立;若说主动,那就是利用手中兵权,效法李世民强行上位。可这两个机会都没有出现。科举榜眼、提点皇城司、进封郓王,成了赵楷的人生最高点。
在此之前,史籍对于赵楷的记载相对详实。之后八年,他似乎突然消失了。这显得很不寻常,也令人倍感疑惑。给人的感觉,赵楷之前始终在加速冲向太子之位,但在占据有利位置具备冲锋实力时,反而归于沉寂了。
当然,这不可能是历史的真相,也不符合权力争斗的逻辑,这里面应该另有文章。分析来看,最大的可能是赵桓继位后,用力抹去了赵楷之后的痕迹,很多永远疑问也永远没有了答案。
赵楷输的不明不白,赵桓赢得踉踉跄跄。
当然,最重要是赢了。赵桓最终登上了皇位,是为宋钦宗。
未央08102022-08-15 23:30:1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69)
徽宗朝这场惊心动魄的兄弟夺嫡,由于史籍记载较少,始终给人若隐若现的感觉,以至于被后世之人有所忽略了。
细究起来,这是有原因的。
最大的原因,当然是接踵而来的靖康之祸,国破家亡、山河破碎,整个屋子都被砸烂了,谁还会在意书房里那把雕花的椅子?在那场巨大的灾难下,宋廷的海量文书档案或散落遗失、或付之一炬,夺嫡的许多细节也随之化为了灰烬,比如赵楷那篇被捧上天的状元文章,后人就无法得见。
再有,作为赢家,钦宗在位时间太短且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甚至连庆祝胜利、总结经验的机会都没有,他的那些忍辱负重以及可能有的运筹帷幄、奇谋妙策,史官可能还来不及详细记载和精心修饰,自然谈不上流传后世了。
至于赵楷,他的人生在靖康之后就彻底结束了。尽管他又活了几年,但已卑微如蝼蚁,苟活而已。对金人来说,他不过是马鞭下的一个囚徒,没人有兴趣了解他的任何东西,而他也没有机会再留给世人任何的只言片语。
至于那些重要的参与者,像蔡京、童贯、王黼等,都在靖康年间的举国讨骂声中死去,脑袋上顶的是祸国殃民的大帽子,那顶参与夺嫡的小帽子则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国事动荡、遍地烽烟,钦宗可能也顾不上深挖他们支持赵楷的具体罪证。
倒是有个人,原本有能力还原这一切,那便是宋高宗赵构。他生于公元1107年,比赵桓、赵楷小六七岁,对两位兄长的争斗,赵构近在咫尺看得清清楚楚。靖康之后,作为徽宗唯一留在中原的皇子,他对这场兄弟之争最有发有权。不过,赵构显然没有意愿去还原这件事,进而探讨谁是谁非。或许,在他看来,赵桓也好、赵楷也罢,俱往矣,不仅懒得再提,更恨不得将他们的痕迹抹得越干净越好。南宋朝臣们,猜得皇帝的心思,自然对这件前朝旧事也没有太大兴趣。如此这般,这段曾经无比喧嚣的争斗,留在历史里的居然是悄无声息,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历史就是这样厚此薄彼,在历史记忆中,有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倒是细节丰富、栩栩如生,有的看似很重要的大事反而似有似无、模糊不清。
回头来看,这场持续多年的争斗,虽然最终以赵桓的登基而收场,但一年多后的靖康之祸才是真正的句号。然而,在这场滔天巨祸中,几乎所有的核心参与者或被俘或被杀或流离,他们都成了彻彻底底的输家,这点恐怕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历史上,有些手握重权的人,过于迷信权力的威力,自以为能将天下捏在手里,自以为能主宰万物生灵,自以为可以颠倒乾坤,自以为可以随心所欲,结果呢?一个踉跄摔倒在烂泥里,不仅摔个狼狈不堪、狗吃屎,更摔个粉身碎骨、遗臭万年。
后人剖析靖康之祸的缘由,多强调徽宗、钦宗父子的昏庸、朝臣的颟顸、主帅的无能等等。这些都是事实,但这些事实背后也是有原因的,追根溯源跟这场夺嫡大有关联。虽然没有看得见的血流成河、刀光剑影,更多只是暗流涌动、剑拔弩张,但朝臣们拉帮结伙、党同伐异,搞得朝廷乌烟瘴气、群臣分崩离析,成为了导致国家蒙难的最重要诱因。
既如此,更让人想弄清楚在这场夺嫡之中,徽宗、赵桓、赵楷和以蔡京、童贯、王黼等为代表的朝臣,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又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
未央08102022-08-16 23:38:5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70)
先来看看徽宗。
对于子孙后代,皇帝至少有三大担忧:一忧无子绝后,二忧子不成器,三忧兄弟相残。对徽宗来说,前两者不是问题,后者则隐约可见,而他本人正是始作俑者。
赵桓作为嫡长子,原本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及时确立储君安定天下人心,这是最好也是最现实的选择。可徽宗却三心二意,先是迟迟不立太子,立后又摇摆不定,直到后来金军大举南下才仓促传位。徽宗作为最终决策者,夺嫡的纷争由他的随性而引发,由他的感性而发展,由他的任性而恶化。一句话,徽宗要负主责。
先来看看多子带来的随性。由徽宗往前上溯,哲宗、神宗、英宗、仁宗、真宗,除了英宗生前有几个接近成年的儿子,可能需要考虑立谁的问题,其他的皇帝要么只有独苗,要么无子,要么儿子幼小。相对列祖列宗,徽宗儿子众多,似乎有着充足的腾挪空间。反正儿子那么多,着什么急呢?或者说,既然儿子众多,自然要优中选优。儿子众多,给了他随性的最大借口。
再来看看艺术带来的感性。赵楷在艺术上的天赋,是徽宗亲近他的重要原因,而徽宗艺术家的天性,又让他放大了这份感性,将对赵楷的偏爱弄得尽人皆知。或许,在徽宗看来,如果赵楷既能继承祖宗江山,又能传承他的艺术衣钵,岂不两全其美?徽宗的这种感性,随着赵楷的科举高中而不断强化,更加剧了赵桓和赵楷的争斗。
随性也好、感性也罢,是原因,却不是根本的原因。或者说,这些原因更多是站在父亲的角色来分析的,但徽宗最大的角色是皇帝。即便贴着艺术家的标签,帝王所独有的权力思维模式,应该才是他考虑问题的根本。
如此来看,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帝王心术带来的任性。徽宗偏爱赵楷、扶植赵楷,更大的可能还是平衡权力的需要。这是个权力欲极重的人,自从向太后故去开始,他就牢牢掌握着最高权力。在他的治下,即便如蔡京也是几上几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其他的臣子褒贬升降也全在他的掌控之中。这样的皇帝,即便是对亲生儿子也是放心不下的。
站在权力的角度,他迟迟不愿意立赵桓,或是不希望在朝堂上出现新的权力中心。立太子后,他积极扶植赵楷并授其提点皇城司等官职,也是为了分太子之权,让这兄弟俩彼此牵制、相互争斗,好让他始终高高在上,稳坐帝位。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赵楷,徽宗也可能会扶植其他皇子,让其与赵桓争斗进而相互制约。说到底,涉及最高权力,哪有那么多父子情深,只有阴暗无底的帝王术。
未央08102022-08-17 21:27: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71)
是的,徽宗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其他任何角色。
后人读史,千万不要被他的艺术才华遮住了双眼。
帝王术是他安身立命的基本功,他的这套功夫,即便算不上炉火纯青也是极为熟练。实际上,他确实把大臣、皇子乃至天下人玩得团团转,岂料金人从斜刺里杀来,他这才仓促传位,结束了这场漫长的夺嫡之争。
至于最终传位赵桓,实在是迫不得已。
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形势危急。金人兵锋已逼近东京,如此紧要关头,只有顺位传给太子才最稳妥。如果越过赵桓强行让赵楷接班,可能金军未到,京城内已经杀的血流成河了。
再有就是人心向背。那些拥护赵楷的重臣,包括蔡京、王黼、童贯等人,主导外交和军事失败引发金军南下,在朝堂上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覆巢之下,赵楷也不免受到波及。徽宗此时断不敢再违背朝野上下呼声,而蔡京等人自顾不暇,也绝不敢再出头力挺赵楷了。
还有个原因,可能促使徽宗下定决心,那就是赵桓的性格。在徽宗看来,这个儿子虽不类己但性格敦厚、仁义爱人,继位后应会善待宗室,不至于发生屠戮兄弟的伦常之变。徽宗相信,立赵桓为帝,不仅可以保全众多皇子,就是赵楷也会毫发无伤。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对皇帝还是对父亲来说,这个结果都极其重要。
事后来看,赵桓确实没有辜负徽宗,除了免去了赵楷提点皇城司的官职,并没有伤及赵楷及众弟弟们。不过,赵桓在位时间太短,只有一年多,而且局势动荡始终处在风口浪尖上,他可能也是顾不上。如果没有靖康之祸,假以时日坐稳了江山,他会不会秋后算账,特别是如何对待赵楷,可能只有天知道了。
也许,不用烦问老天,看看前朝历史就足够了。
忍辱负重多年,一朝得势,又有几人真正能够大度能容?
说到底,人心未必难测,时间不够而已。人性未必难度,考验不够而已。
未央08102022-08-18 22:49:1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72)
再来看看赵桓。
作为夺嫡的胜者,他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宋钦宗。
可,他真的赢了吗?
站在千年的视角,这场夺嫡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不仅让赵桓输掉了人生,还直接导致了北宋灭国,也由此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最直接的影响,是赵桓自己输了个干净。
说起来,每个人的人生结局,都能在过往生活里找到相对合理的解释。对赵桓来说也是如此。他的过往,犹如行进在幽暗的隧道里,前头没有光,脚下没有路,四周没有人,那是一种怎样的煎熬?或者说,这是一段扭曲的人生路。在这条路上,父子相互忌惮、兄弟彼此厮杀,还有后宫里的各种炎凉、朝臣们的各种嘴脸,可怜的赵桓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也许,在那无尽的黑暗里,赵桓曾无数次抱怨上天的不公。
可,上天又何曾有过公正?
圣人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物就是世间一切,除了凡夫俗子、芸芸众生,就连皇子、太子也不例外,甚至皇帝。
而所谓忍辱负重,所谓历尽磨难,所谓卧薪尝胆,其起源无不是扭曲的人生。只不过,有人在扭曲下成长,变得坚忍不拔,变得果敢刚强,成为生活的强者。有人在扭曲中沉沦,变得敏感多疑,变得矫情脆弱,成为生活的弱者。很显然,赵桓是后者,夺嫡的炼狱并没有将他锻造成钢。
他这块没有炼成的钢,又如何能挡住金人锋利的弯刀?
靖康之难,赵桓被扯下龙袍、拖下皇位,掳往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他的悲惨遭遇,引发了后世无尽的同情和哀叹。
人们忍不住会想,如果他当初夺嫡失败成为废太子,以宋朝的宽厚,仍有可能在贬谪之所度过余生,那也好过在异国他乡死无葬身之地。纵使斗争失败丢了性命,也好过亡国之耻。这些问题,在后来漫长的幽闭岁月里,他应该也会常常自问。
更令人叹息的,还不仅仅是赵桓个人的悲剧。
还有这个王朝,这个国家。
未央08102022-08-20 10:31:2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73)
幸运的赵桓拿到了皇位,不幸的北宋却加剧了危局。
说到底,他不是雄才大略之主,甚至都算不上有为之君。
若赶上四海升平,赵桓做个守成之主,或许能勉强为之。不幸的是,他偏偏赶上了大时代。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先是攻灭了立国两百年的大辽,再跃马燕山虎视中原。乱世之下,大宋险象环生,正亟待力挽狂澜的英主守牢江山、立住天下。
赵桓,能行吗?
过往十余年,他虽有太子之位,多数的朝臣却或明或暗地支持赵楷。仓促登位的赵桓,是个不折不扣的弱主。
内有几十年的纷争,外有百年不遇的强敌,赵桓该当如何?
站在后人的角度,既是大敌当前,自然要放下过往纷争,最大范围地凝聚人心、最大程度地集中人力,率领朝野上下同仇敌忾,举大宋百年积累的国力共同对抗金军。如此,即便不能在战场上击败金军,起码也有周旋的余地,以时间和空间来磨损女真人的锐气,进而保住大宋的江山社稷。
可惜,赵桓的选择,却是自断臂膀式的反向操作,直接加剧了时局的恶化。他登上皇位不久,便开始了雷霆行动,那些曾经支持赵楷的人,成了重点打击和清洗的对象。
有心人读史会发现,相比徽宗朝,钦宗朝的官员多是不太熟悉的陌生面孔。这里面有徽宗朝时间长、钦宗在位短的缘故,但直接原因还是钦宗继位后的大清洗和大换血。
当然,这样的大动作,是打着惩办贪官污吏这般冠冕堂皇的借口,这就包括对蔡京等 “六贼”的处置。说起来,蔡京、童贯等人确实恶贯满盈,其罪也确实当诛,这不容置疑。但本质上,他们之所以被清洗,还是因为站错了队、选错了人。
如是太平年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样的雷霆手段无可厚非。但大敌当前,骤然清理这么多朝廷重臣,却非常值得商榷。毕竟,这些人在中枢多年,每个人的背后都是盘根错节的巨大力量,将这些人连根拔起,在一定程度上也无异于自断手脚。
更要命的是,钦宗只顾着痛快,却并没有后手棋。他清理了朝堂,却没有扎实的班底作为补充,新提拔上来的官员多是庸碌之辈,任务顶不上去、局面扛不起来,只能眼看着朝政一天天滑向深渊。
事实也确实如此。面对强敌,钦宗君臣优柔寡断、朝令夕改,在战和之间左右摇摆,最终被金军看穿底牌,酿成大祸。
未央08102022-08-20 22:04: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74)
赵桓夺嫡获胜、登基为帝,北宋却正在他的治下灭亡。
中国历史的走向,由此迎来了大拐点,发生重大改变。
那么,赵桓是否要为此负主责呢?这个问题探讨了千年,各种说法都有,难有定论。不过,作为在位天子,无论如何他都难辞其咎,这个责任他不能推、也推不掉。
拉长历史来看,自唐末藩镇之乱,来自东北的少数民族和渔猎民族便成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从辽到金到元再到清,他们跨着骏马、舞着弯刀,接连不断地由东北冲向关内、由北方杀向南方,这个向南逐步挤压的过程持续了上千年。北宋正是顶在最前面的中原王朝。
面对契丹铁骑的第一波强攻,在宋真宗赵恒的带领下,北宋用澶渊之盟扛住了,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面对女真武士的第二波强攻,在宋钦宗赵桓的带领下,北宋骤然死亡。
宋真宗赵恒、宋钦宗赵桓,恒、桓,多么相似的两个字,却是完全不同的历史结局。很多人非议澶渊之盟,殊不知这一纸盟约带来了百年和平;如果赵桓也能带来一份和约,保得江山无恙,那该多好?
赵桓的这场失败,让中原王朝彻底丢掉了华北平原和黄河天险,国防线向南大踏步退到了淮河流域、疆土也只剩下江南残山剩水,北方的压倒性优势已然形成。至此,南宋的最终灭亡也几乎是注定的。
回头来看,只要赵桓能扛过金军最锐利的前几波进攻,以北宋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人口优势,是完全可以和金军周旋的,进而将锐不可当的大金拖成彬彬有礼的大辽,继而维持双方长久的和平。可惜,赵桓不是赵恒,李纲也不是寇准,没有澶渊之盟,倒是国破家亡。
当然,让赵桓独自承担这千年之罪,也有些强人所难了。只是,后人读史总是忍不住伤感,也忍不住在想,如果当初赵楷登基做了皇帝,历史又将如何发展呢?
赵楷,真能让大宋化险为夷吗?
未央08102022-08-21 21:05: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75)
那就再来说说赵楷。
毫无疑问,赵楷这种先扬后抑、先荣后辱,扬到极致再坠入谷底的生命历程,是更大的人生悲剧。
千百年来,人们敬仰和赞叹他的才华,更感慨和叹息他的遭遇。那么,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他个人又该负有怎样的责任呢?
出生即人生,此言不虚。
或许,赵楷最大的错,便是生在了帝王家。无情最是帝王家。若是太平光景,帝王家纵是富贵至极,在各种清规戒律之下,也不过是锦衣囚徒;若是动荡之年,天街踏尽公卿骨,帝王家血雨腥风,更是惨不可言。既生于帝王家,却又能安享富贵,鱼和熊掌兼得的人生赢家,何其幸也?显然,赵楷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如此说来,最大的错,就是投胎之错。
错就错吧,他还投错了时机,成了皇三子,因为次子夭折,他是实际上的皇次子。在皇子之中,这种只差一步的排行,有时更让人痛苦。若他是皇长子,他的路该平缓许多,或许就没有所谓的夺嫡之争,而是能顺利继位,举文武之才成为一代明主。若排行再靠后些,他可能也就没了那个心气,能够更加淡然宁静,也会少去太多烦恼。
错就错吧,他还投错了肚皮。其母王贵妃虽受万般宠爱,终究只是贵妃,他纵是英武绝伦,终究不过庶子,这是他在这场竞争中最大的劣势,也是无法跨越的鸿沟。若他是嫡子,即便是皇三子,反转局势也会容易得多。
说来说去,若非错投帝王家,以赵楷的天赋,哪怕生于江南寻常人家,读圣贤书、走先贤路,或科举入仕、出将入相,或耕读传家、田园牧歌,不亦快哉?
未央08102022-08-23 07:56: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76)
或许,他不该有那样的才华。
人活一世,白云苍狗,谁不希望才华横溢、流光溢彩,可才华恰恰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根源。苏东坡,这位千古风流人物,回望一生坎坷,竟然感慨万千: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有才华的人,多不安分。才华是一种能量,天然地需要喷薄而出,天然地需要示以众人。站在赵楷的位置,他是皇子、是亲王,身处最高权力中心,距离皇位咫尺之遥,即便什么都不做也会惹来猜忌,何况身负非凡才华且天下无人不晓,如此这般,他又怎能不卷入权斗的漩涡?
有才华的人,多有性格。才华是一种特质,让人自带光芒、闪闪发光,助人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久而久之,这种光芒会塑造出与众不同的性格,或清高、孤傲,或卓尔不群、恃才傲物,或守拙藏锋、避世自保。有性格,就免不了麻烦上身。特别是在权力斗争中,平庸才是最好的保护色,越有性格越危险。
有才华的人,多有抱负。百年人生,不过草木一春,才华横溢者,更能参透生命的本质,更在意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而才华,恰如披荆斩棘的利剑,恰如日行千里的良驹,恰如重重护身的铠甲,更让人油然而生英雄气。如此之下,才高八斗者多志存高远,学富五车者多抱负远大。
对赵楷来说,有如此才华傍身,面对距以毫厘之皇位,又怎能心如止水呢?
未央08102022-08-24 07:57: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77)
或许,他误读了父皇的偏爱。
帝国之中、皇权之下,皇帝对皇子、父亲对儿子,这两种爱汇聚在一起,是什么样的爱?如果还是偏爱,那这样的偏爱,又该如何去解读呢?
很显然,这是赵楷始终在思索、却也始终没有答案的问题。
生命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无解的难题。多数人苦思冥想后的选择,会倾向于对自身有利的解释和答案。毕竟,人性都是爱自己的,都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赵楷显然也是如此。也许,在他看来,无论源于血脉还是才华,徽宗对他的爱都是纯粹的,偏爱也是天经地义的。他甚至会认为,这是他的幸运和福气。正是对偏爱的如此解读,给了他勇气和力量,激励着他不断往前走、持续去争斗。
殊不知,徽宗的爱未必那么无私。殊不知,他可能只是徽宗的工具,用来牵制太子、平衡权力的工具。
这样的意思很难解读吗?当然不是。
实际上,以赵楷之玲珑通透,他完全可能读出偏爱背后的深意,只是有意选择了漠视。漠视的原因,是皇位的诱惑太大,大到让人难以抵挡;还有就是赌徒的心理,投入越多越输不起,越输不起就越投入,陷入了死循环。
就这样,赵楷被名利所裹挟、被纠结所缠绕,深陷兄弟相争、残酷夺嫡的烂泥塘。一旦深陷其中,就是无法脱身的挣扎,就是漫长岁月的煎熬。要知道,赵楷一生也不过29年,却多数耗在了这烂泥塘里。且不说最后的结果,即便是这过程,又是多么的苦不堪言?
为了所谓皇位,为了所谓功名,为了所谓权力,真就值吗?
如果回到起点,那个俊秀的少年,早早读出徽宗的深意,不再主动地往前凑,而是往后退一步甚至退十步,退到无人关注的角落,他的人生又该如何呢?至少,内心应该安宁些吧。
未央08102022-08-25 10:49:49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