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村庄 之二

楼主:592851055 字数:74958字 评论数:35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卯。
前几年回老家,碰巧赶上老家是集。赶集的时候,见到有卖野兔的,顺口问道:“这个怎么卖?”摊主回问:“你问猫肉啊?”我十分不解:“你说这是猫肉,不是野兔?”摊主笑了:“以前不都说,打兔子是打猫吗?”我恍然大悟似的点点头,表示自己想起来了。
其实,我根本没有想明白的是,我们小时候管打野兔子叫“打猫”,应该是我,或者我们大家的一种误解。毕竟,古人对于“猫”,大多数时候是“老虎”的特称,大虫,或大猫。那么,我们老家所谓的“打猫”,就应该是对十二生肖里“卯”的曲解。在我们这里,对“兔子”这个词,似乎是有一些忌讳的。至于原因,不是很清楚,大概因为骂人会骂“兔崽子、兔羔子”,或是别的原因,打兔子一般都说成打卯。只不过我离家时间比较长,一时忘记了而已。或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我们这里,是没有人吃猫肉的,原因不清楚,大概是因为不好吃。所以,人们把野兔肉成为“卯肉”,在语流中,因为音变,“猫肉”和“卯肉”听起来区别不大。
由于禁枪,打猎的人近乎绝技。在禁枪之前,由于老家地处平原,打猎的本来就少,地里的猎物,除了野兔,几乎就剩下了天上的飞鸟。相比较之下,打飞鸟的难度,应该数倍于打野兔。所以,凡是看见抗猎枪的,一般人(孩童)统统冠以“打卯的”。久而久之,没人细究到底是“卯”,还是“猫”了。
5928510552021-09-24 14:49:1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转轴。
转轴,是庄稼人对于在为人处世方面特别聪明、或脑子特别快的人的专用称呼。跟“弯弯绕”意思相近。
想一想,人真是很有意思啊,心眼少的,说人家“棒槌”、“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含有贬义。可是对于心眼儿多的,就说人家转轴,仍然含有贬义。这一点,充分贯彻了古代中国中庸的特点,左了不行,右了也不行,必须正好才可以。
转轴一词,其来源,应该是车轱辘。村里人对于口才特别好,特别能与场面特别尴尬的时候活跃气氛,找到话题的人,往往说他们能说车轱辘话。就是不管反说正说,反正从来没有明确的肯定否定的词汇,和明确的态度。记得哪个相声演员有这样一段描述:干啥呀干啥呀,大白天的干啥呀?大家都是干啥的人,遇事都知道干啥,现在你们都你干啥的话,我们也就干啥了啊?有没有人能明白这段话什么意思?我们老家也有这样的人,只不过说的时候,把“干啥”一个词换掉,改成“做(揍)嘛”就可以了。看来,这样能说车轱辘话的转轴人,哪个地方都不缺。
车轱辘的特点是转圈,转轴的特点也是转圈,都是能“圆”,把不管是自己说的话,还是别人说的话,带来的可能导致现场场面失控的现象控制住。所以,转轴,指的是能人,比一般人圆滑的人。当然这样的人今天还有,只不过称呼不再用转轴,改称“辩才”这样仍然带有古老气息的词。
5928510552021-09-25 08:34: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疮、疖
疮,大家应该都不太陌生,因为今天还有“痔疮”这个词。不过,疮这个字的意思,相比以前,不论是从意义范围,还是使用范围,都大大缩小了。
查来的疮字,意思有两项:1.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的病。2.外伤。实际上,在以前的农村,这个字的范围,远比这两个意义要宽泛很多。在我的理解当中,村民把凡是肉眼可见的、身体外表的不正常,统统成为疮。有一句俗语大家可能有印象: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武侠小说中,金疮药(金创药)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有着很重要的戏份。长时间躺卧造成的外伤,叫褥疮;眼部不适带来的各种可见的变化,包括红眼病,叫眼疮。皮肤上生出来的疖子,即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皮肤表面变化,统称为疮。
疮疖,长熟了会发生变化,自己流出脓液。这时候,基本上不用治疗,就会自己好了。当然,皮肤过敏严重,容易感染的除外。一旦感染,发了,就比较麻烦了。相比较之下,医疗不发达的年代,人比现在的克实,容易外伤感染的人没现在这么多。
5928510552021-09-25 12:17: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笑驴(捋)
这个词因为是适用范围不大的方言词,具体哪个字,实在是不好判断。村民们日常所说的,音是笑驴(同效率),但是按照意义来说,我感觉应该是笑捋更合适一些。
不管笑捋还是笑驴,都指的是小偷,俗称摸兜的。大概是因为小偷都经过训练,摸别人的口袋时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甚至一边摸一边跟人说话谈笑,所以才有笑驴这样的称呼。
笑驴是七十年代以前的称呼,基本上六零后的人,都不怎么用了。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读书,看惯了、用惯了小偷这样的词,所以感觉自己的老家民间语言比较土;另一方面,笑驴这样的词,比较含蓄,别人听了不容易明白,还得去解释。所以,才慢慢的不流行了。
5928510552021-09-27 09:10: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砸明火
这个词的消失,跟笑驴是差不多的原因。
不过,砸明火,却不像笑驴这样,属于地方方言,而是妥妥的古语文言用词。
我小的时候,母亲经常跟我说,父亲赶集,遇到过砸明火的。后来终于弄明白,有一次父亲去赶集卖牲口,卖的钱被集市附近村一伙人给抢了。这时候我已经读书,知道砸明火跟“明火执仗”是一个意思,属于我们这里跟文言通用的民间口语词汇。
当然,跟砸明火意思相近的词,还有“断劫道”,也属于明火执仗,光天化日之下明抢的范围。相对来说,那时候砸明火的,已经不是太多。断劫道的,却是时有听说。那时候村里人需要夜晚骑自行车外出,很多人都会采取一种措施,让断劫道的不那么大胆。这个措施就是,在自行车后座上绑一根向上的木棍,跟骑自行车的差不多高。木棍上端绑上一根烟,等经过人迹罕至的地段,把烟点燃,自己再点上一根烟。这样从稍微远点的地方看起来,骑自行车的好像就有两个人,稍微具有了一些威慑力。至于效果如何,因为没经历过,就不太清楚了。
二十多年前,经常在新闻里听说所谓“飞车抢夺”、“车匪路霸”等等。最近,随着法制不断完善,天眼等系统运转,砸明火、断劫道这样的词,听说的越来越少了。
5928510552021-09-27 11:13:0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卯。
前几年回老家,碰巧赶上老家是集。赶集的时候,见到有卖野兔的,顺口问道:“这个怎么卖?”摊主回问:“你问猫肉啊?”我十分不解:“你说这是猫肉,不是野兔?”摊主笑了:“以前不都说,打兔子是打猫吗?”我恍然大悟似的点点头,表示自己想起来了。
其实,我根本没有想明白的是,我们小时候管打野兔子叫“打猫”,应该是我,或者我们大家的一种误解。毕竟,古人对于“猫”,大多数时候是“老虎”的特称,大虫,或大猫。那么,我们老家所谓的“打猫”,就应该是对十二生肖里“卯”的曲解。在我们这里,对“兔子”这个词,似乎是有一些忌讳的。至于原因,不是很清楚,大概因为骂人会骂“兔崽子、兔羔子”,或是别的原因,打兔子一般都说成打卯。只不过我离家时间比较长,一时忘记了而已。或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我们这里,是没有人吃猫肉的,原因不清楚,大概是因为不好吃。所以,人们把野兔肉成为“卯肉”,在语流中,因为音变,“猫肉”和“卯肉”听起来区别不大。
由于禁枪,打猎的人近乎绝技。在禁枪之前,由于老家地处平原,打猎的本来就少,地里的猎物,除了野兔,几乎就剩下了天上的飞鸟。相比较之下,打飞鸟的难度,应该数倍于打野兔。所以,凡是看见抗猎枪的,一般人(孩童)统统冠以“打卯的”。久而久之,没人细究到底是“卯”,还是“猫”了。
5928510552021-09-27 16:30:1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三脚猫
三脚猫,是村民对练武不精的人的专称。大家都这么说,久而久之,三脚猫就成了略带讽刺的名词。
从读音上,三脚猫的猫,应该是三声,也就是卯的读音。从五十年前到现在,农村语言的变化不小,尤其是声调的变化更多。究其原因,大概是那个时候村里人大都不识字,读音比较原始。后来随着教育的普及,普通话逐渐规范,而农村教师的业务并没有同步提高,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既不是土语,也不是普通话的“学生腔”。
说三脚猫略带讽刺意味,从它的使用可见一斑。比如“练了几天三脚猫,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又比如“被人家狠揍了一顿,才想起来自己还练过三脚猫呢”,等等。现在一些伪“武功大师”,用三脚猫来形容,是多么的形象生动啊!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词,现在很少有人使用了。
5928510552021-09-28 10:28: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老鸹
小学语文课本,一般都会有这样一篇课文: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在我们老家,乌鸦和喜鹊,统称为老鸹。喜鹊的老鸹,多用于褒义,乌鸦的老鸹,则多用于贬义。只不过,喜鹊是白老鸹,乌鸦是黑老鸹。
说老鸹多用于贬义,比如“黑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再比如“老鸹叫,有灾祸”,把老鸹和夜猫子归为一类不吉祥的东西。老鸹最典型的用法,也是最著名的用法,就是那个“趴到猪身上”了,基本上中国人都熟,只不过现在改了名词,老鸹换成了乌鸦。
5928510552021-09-28 15:06: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地蛆
地蛆,是我们老家对蚯蚓的叫法。
相对于学名蚯蚓,地蛆更形象,更能说明这种动物的特点。当然,民间语言不那么严谨,更随意。
我们村里的人,从小就知道,地蛆是属于益虫。但是,很多人虽然知道,也不会刻意去保护,因为大家用的到。一方面是家里养鸡,地蛆属于比较有营养的饲料;另一方面,很多人(小孩为主)没事的时候钓鱼,地蛆是最好的钓鱼饵料。毕竟那时候,能有别的钓鱼饵料,并不容易。
5928510552021-09-29 09:53: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这个字,大部分人都认识,意思也都明白。而且,现在人也大都还在使用。
只不过,现在的口语当中,只有“饮料”一词,使用比较普遍。但在我小的那个时候,村民的口语当中,这个字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饮”本身是古语的书面用语,到了庄稼人口中,却变得带有些许贬义,骂人的时候才会用到。不然,就只有在饮牲口的时候,用的最多。
《红楼梦》当中,有一段妙玉论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村民读过书的不多,读过红楼梦的应该更少,把本来是书面语当中才能用到,非常文雅的词变成骂人,不知道是不是始自《红楼梦》。我小的那个时候,对于非常熟悉又比较不爽的人,才会把对方喝水称为“饮”,大概就是饮牛饮驴的借用吧。
5928510552021-09-29 14:58:1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音yue,上声,恶心想吐,或者也有吐的意思在。《西游记》女儿国一章,唐僧师徒三人怀孕的时候,悟空曾经对他们说:你试试能不能哕出来。
这个字在生活当中经常会用到。凡是谁有点不得劲,恶心想吐,一般都会说到这个字。用的最多的,是想吐又吐不出来的时候,称为干哕。这又是没有文化的农民,日常用语在古代文言文当中出现的一例。看来,以前的历朝历代,估计也是有普通话的。普通话实用得多了,连没有一点文化,根本就不识字的人,才有可能学会普通话的词汇,运用到日常语言当中。
哕,主要强调的是,动作,而不是呕吐的结果。那时候,没有“恶心他妈开门-恶心到家了”这样的用法,每逢现在用呕吐之处,都是用哕这个单字词。也许,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语言也不像今天这样发达。
5928510552021-09-30 09:25: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烀,音同呼,动词,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锅里,加少量的水,盖紧锅盖,加热使变熟。这样看,烀同炖、煮,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实,只要古人发明的字词,被人广泛应用的,不可能有所谓“同义词”。很多尽管意义相近,毕竟有着各方面的差别,尤其动词,更是如此。
所谓烀,强调的是,用少量的水,盖紧锅盖,加热,半蒸半煮,把食物弄熟 ,如:烀白薯。这其中,一个是加水量不同,二一个是,盖紧锅盖,中间不能掀锅。这样烀熟的食物,跟炖煮,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这样烀熟的食物,保持了食物最原始的味道,基本上没有外来调味料的味儿。我小的时候,这样烀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代替主食来用的。每餐饭,除了窝头,家里要求每个人必须吃一定数量的红薯、胡萝卜。同时,也要求,必须喝一定量的粥,尤其是玉米面粥。吃的最多的,是烀红薯、烀胡萝卜、烀嫩玉米、烀老豆角、烀北瓜。这些东西,大多数时候,是在蒸窝头贴饼子的时候,放在锅底的水里。窝头熟了,烀的东西也都熟了,正好一起开饭。
5928510552021-09-30 16:15: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耪,音pang,上声,意思是用锄翻松土地。
农业时代,没什么机械,所有的农活几乎全部是农民双手完成。农田松土除草,需要两道工序,才能实现。第一道,用一种类似鹤嘴的锄头,手柄能有两米半到三米,用双手抓住锄柄,将身体弯下去,哈腰拉动锄头,锄头可以随着人后退迈步而前进一步。技艺熟悉不怕腰疼的人,可以把后退的步伐,连接很紧密,就像一直在倒退着走路。经验不足的,一步退出去,锄头不是太深导致自己拉不动,就是太浅导致锄头露出地面达不到松土锄草的目的。这样干起来,又累人,效率又低。所以才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锄草,是要尽量选择日头能把除掉的草很快晒死的天气的,否则就事倍功半,锄掉的草缓过劲来重新扎下根,还得从头再来。
耪过的地,并不能把地里的草清除干净,毕竟锄头只能除掉田垄中间的土和草。垄背上,庄稼颗周围的草,还需要用另外一种锄头来一遍。不过,这时候就不叫耪了。
自从有了拖拉机,人们很快发明了拖拉机拉着的豁子,代替了人拉锄头,再也不用哈腰耪地了。
5928510552021-10-02 09:42:5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拾掇
拾掇(duo),意思有三个:1.整理:屋子里~得很整齐。2.修理:~钟表。3.打;惩治:刚到那儿,就让人给~了。第三个意思,应该是第二个修理的化用,也可以说让人修理了一顿。
这个词应该说比较土,在村民当中使用率是相当高的,基本上这三个意思都能用的到。当然,用的最多的,还是第一个意思,像现在使用频率同样很高的打理、整理箱等等类似的意思,那时候统统都用拾掇这一个词。做家务可以叫拾掇,做针线女工,同样叫拾掇。农田开播之前准备农具,同样叫拾掇。
我自己的理解,拾和掇,都是拿的意思。拾掇,也没有改变拿这个本意。所以,拾掇的意思是,把物件拿起来放下,也就是从一个地方拿到另一个地方。这看起来没多大意义,但是,凡事凡物,都有自己应该在的地方,任何场合都是这样。所以,拾掇就是,把不在原位的物品拿起来,放回原位。这样一解释,意义马上就不同了。
同样,用在修理这个意思上的时候,也还是这个意思。一个工具,由几部分组成,保持每个部分都完好,则这个工具是完好的。把不好的、不应该在这个位置的坏零件拿掉,换上一个应该在这个位置的好零件,这就算是修好了。
至于收拾人也叫拾掇,跟上述原因相同。任何时代,做人都有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谁违反了日常做人的行为准则,那么,拾掇拾掇,把人身上不符合行为准则的方面拿掉,自然也就把人拾掇好了。
5928510552021-10-02 15:32: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蹾,音吨,猛地往下放,着地很重的意思。
我小的时候,卖牙疼药的有一段吆喝: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了命。一家人这个蹾,那个摔,全部都不痛快。
蹾,最主要的对象,是吃饭的饭碗。那时候,吃饭有很多讲究,比如不能用筷子敲桌子,不能用筷子敲碗,这都是对做饭人的不尊重。蹾碗,是比上述更严重的,对在场所有人的不尊重。一般都会在吵架的时候,才能见到蹾碗的动作。很多时候,周围的人都会对蹾碗的人以不善的眼神,大多数人 会忍不住问出来:你蹾谁?然后就是一场战斗的序曲。
蹾的对象,除了碗,还有人。生产队的时代,大家干农活都在一起。人多了,闹剧就多。很多时候,开玩笑的结果,是几个人把一个人的四肢抓住,一起用力把人抬起来,然后一起蹾下去。原因多种多样,大多数时候是开玩笑。那时候流行结婚闹洞房,有的新媳妇,结婚很长时间,还会有这样的待遇,被几个大老爷们儿在当街蹾。
5928510552021-10-04 09:47:2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更正:
关于前文写到的“饮”字,是有两个读音,一个是三声,饮茶、饮料等;第二个是四声,饮牲口用。
我写东西,因为大多数是自己的见闻和记忆,所以,没有查资料的习惯。看来,不管写什么,千万不能想当然,对任何人都适用。以后需要注意这个问题了。
5928510552021-10-04 11:40:2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料,动词,计数、计量、核计的意思。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知道的料字,多数都是用在料理。其实,料理的料,跟我说的这个料,意思应该是相近的。在古语当中,所谓的料事如神,这里的料,应该是包括了侦察、汇总、分析、计算等一系列的前期复杂的工作。而不是许多人想像的那样,是没有什么根据的主观臆测,随便瞎“料”。
料,在农村使用最多的场合,是在盖房子之前打地基的时候。打地基之前,都需要确定地基东西南北的位置,是为“四至”,这个过程,叫做料地界。这个料,不但包括了确认边界四至,还包括了确认所用材料的大小等计算因素在内。料事如神,料敌先机等词当中的料,虽然是比较高大上的词,也是不识字的农民口语中的日常用语。这一点,体现在很多独代的文言词汇当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5928510552021-10-04 14:35:0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日鬼
日鬼,使用地区比较小的方言,含义比较复杂,难以确定的用现行的语言复述出来。根据百度百科的说法,日鬼,北方多指糊弄、忽悠的意思。还有不牢靠、轻浮的意思。
不过,在我们老家的日常中,用到这个词的时候,往往是含有贬义,切合日鬼当中鬼这个字,有鬼鬼祟祟,或者背地里搞小动作的意思。比如“胡日鬼”,“你日鬼嘛呢”,等等。另外,日鬼往往含有“鼓捣、拾掇”的意思在内。用今天的话来说,匠作等人研究技术,比较符合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因为,日鬼,一般是要背着人,而且往往投入的时间精力也比较多。这一点,中国历史上的墨家,跟这个词可能有一定关系。另外,纵横家的鼻祖,据说是鬼谷子,是不是纵横家善于搞阴谋诡计,是这个词的来源,也是很难断定的。
5928510552021-10-05 09:58: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平声。这个词,今天的人们仍然在用,比如前几年流行的往上用语“不作不死”等。不过总体来看,虽然在这个词的使用上偶有复辟,但据我观察具有回光返照的意味在里边,流行一阵子,很多人很快就忘了“作”这个词的本来意思。
作这个词,跟前述的日鬼,有着比较接近的意义。从百度百科查出来,作意指那些不安分守己、自不量力、任性而天生热爱折腾的人,稍带贬义,是吴方言。
我们这里的作,跟吴方言的意义是有区别的。在我们这边,作一声的时候,指的是“胡作非为、不按常理出牌”,或者不循规蹈矩,恣意妄为这个意思。一般前边配上前缀:胡作,瞎作,意思跟单用的时候不变。往往,老人们对年轻人说“你就作吧”,或者“你们就瞎作吧”的时候,表达的是对年轻人行为方式的不认同,和对行事结果的不看好。
单独作为一个词使用的时候,作,往往需要语气上的强调相配合。说出这个字,基本上含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告诫意味。这一点,跟现在人们所说的“不作不死”的意思,是极为相近的。
5928510552021-10-05 15:32: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瘪子
作瘪子,作是正常读音,瘪读作bie,三声。不过,百度百科查出来的读音,跟我们老家稍有差别:1、方言。为难;难堪。也写作“作蹩子”。标注的读音,瘪读作2声。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经常会遇到,大概是因为距京畿不太远,很多话跟北京话(或者普通话)接近,又稍有区别造成的。
作瘪子最常用的用法,是遇到之前没想到的麻烦,本来的计划被打乱,不知道怎么样解决。好多时候,人们办事,之前会有计划,和预备方案。遇到一般的变故,备用方案足够应付,解决起来不是太麻烦。只有遇到不常遇到的变故,计划方案和预备方案都不足以应付,才会出现作瘪子现象。
一般人出门之前,饱带干粮晴带伞,穷家富路这样的道理还是知道的。不过,限于当时村里人的知识、见识,不可能把大多数没有遇见过的情况考虑进去,于是就作瘪子。
5928510552021-10-06 16:16: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