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中华故事

楼主:春眠不觉晓医生2 字数:267834字 评论数:3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战国策·赵策一》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智伯,智伯宠之。及三晋分智氏,赵襄子最怨智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之仇矣。”

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知,则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

豫让乃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襄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智伯。智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

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智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1-05-23 18:17: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魏文侯
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北灭中山国,西取秦西河之地,向东打败齐国,遂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一李悝(kui三声)变法
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di二声,买进粮食)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

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便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的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

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
二,任用吴起
吴起把魏国的利民、便民政策带到了西河后,马上得到了西河百姓的支持,魏军在西河站住了脚。西河的秦国百姓很乐于为魏军服务,吴起在西河的兵员、给养,得到了就地补充。
三,西河学派
魏文侯在对秦攻略中除了军事打击、政策攻心外,还进行了文化渗透,著名的西河学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华夏文化的重点就转到了魏国,转到了西河,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学派。不仅对秦国、楚国、赵国这些边地诸侯国的怀化作用十分显著,而且使魏国俨然成为中原各国中的文化宗主国。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1-05-25 15:31: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四,乐羊伐中山国
魏文侯派乐羊担任主帅出兵讨伐中山国。
乐羊出兵后,由于敌强我弱,于是施行缓兵之计。(乐舒求情,缓一个月,如是者三。)消息传来,朝中大哗,群臣诬告乐羊通敌。此时,中山国君杀死乐舒,煮成肉羹送给乐羊。乐羊为表忠心,于是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吃了起来,一杯全部吃完。
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然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却说:“连儿子的肉都吃,还有谁的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随后,乐羊大败中山军,攻占中山国。 魏文侯虽然奖赏乐羊的战功,将其封在灵寿,但却怀疑起乐羊的心地来 ,认为乐羊心地残忍,没有父子骨肉之情。
乐羊攻克中山国后,回国向魏文侯报告,显出骄傲的神色。魏文侯察觉到这一点,就命令主管文书的官吏说:“群臣和宾客献上的书信,都拿来进上。”主管文书的官吏搬着两箱书信进上来。魏文侯让乐羊看这些书信。书信都是责难攻打中山国这件事。乐羊转身退下几步,向北再拜说:“攻下中山国,不是我的力量,是君主您的功劳。”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期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五,封诸侯
魏文侯四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赵、魏、韩三国为诸侯,补办了三晋立国的法律程序。
晋国长期以来是匡扶周王室的正统,周威烈王却承认了赵、魏、韩三国叛乱的合法性,这让周系统的国家很寒心,周王室的支持者更少了,号召力也因此而大减。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1-05-25 15:32: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战神吴起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优秀的军事将领层出不穷,但是在史书中明确记载的一生从无败绩的将军却只有一人。
吴起出生在卫国一个富有家庭。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少钱,弄得倾家荡产,也没得到一官半职,遭到乡人的讥笑、诽谤。吴起为此气愤不过,杀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个人。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吴起先去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
母亲去世后,吴起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曾申认为他不孝,不配作儒家的门徒,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此后,吴起弃儒学兵。
鲁元公十七年(前412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元公想任用吴起,但吴起妻子是齐国人,元公疑。吴起渴望功成名就,于是杀掉妻子表示不偏向齐国。元公任命吴起为将,率军大败齐军。后来元公对吴起产生了怀疑,免去了吴起的官职。经人劝说,吴起离开鲁国投奔魏国。

魏文侯三十八年(前409年) ,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并筑城。在与秦军作战期间,吴起从不自视比普通士卒高人一等,夜晚就睡在不加平整的田埂上,用树叶遮盖身体来躲避霜露的侵袭。经过一次次的战争,魏国全部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由吴起担任首任郡守。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收西河而①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吴下,而②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吴起的地位和威望以及所建立的功劳等等,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吴起才是担任魏国相国的最佳人选。由于吴起的威望太高,支持他的人太多,魏武侯很讨厌他,很忌惮吴起的声威。甚至宁愿让魏国的这个相国之位一直空悬着,也从来没相国立吴起为相国。当年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来到魏国,受到了魏武侯的热情款待,还将魏国相国的位置交给了田文。
魏武侯七年(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吴起亲自率领其中没有立过军功的五万人,外加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1-05-25 16:25:1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50万人。
吴起的指挥下,魏武卒创下了“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胜负难分)”的不败神话。魏国依旧凭借着“魏武卒”的战斗力和吴起过人的兵法,夺取秦国河西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华山以西。

公叔痤当上了相国,而吴起没能当上相国。公叔痤白天晚上都很害怕,害怕自己位子还没坐稳就要被拉下来。公叔痤的一个仆人见他整日如此忧虑,就问公叔痤在忧虑何事。
于是公叔痤告诉仆人,自己当上相国之后很担心吴起来和自己抢位置。仆人就说:“想要解决吴起其实很容易啊!”公叔痤一听,来了精神,问道:“你有办法?”仆人说:“吴起洁身自好,您只要向魏武侯提出试探吴起对魏国的忠心就行了,让魏武侯将魏国公主嫁给吴起。到时候您将吴起请到家里来,故意惹公主不快,公主骄横辱骂了您,吴起就不会娶她的。”公叔痤这样做了,吴起果然坚决不娶公主,遭到魏武侯的猜忌,离开了魏国。

离开魏国到达楚国,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 担任令尹后的吴起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具体措施有:
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都明白知晓。
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
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
纠正楚国官场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群臣不顾个人荣辱一心为国家效力。
统一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

经过吴起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强大,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联合赵国,打败了魏国,诸侯都害怕魏国的强大。
但吴起的变法招致了楚国贵族的怨恨,楚悼王去世,吴起到治丧的处所,被心怀不满的楚国贵族们用箭射伤,吴起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将箭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大喊:“群臣叛乱,谋害我王。”贵族在射杀吴起的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按照楚国法律的规定,“丽兵于王尸者”,将被诛灭三族。新即位的楚肃王根据此规定,命令尹把射杀吴起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1-05-25 16:25:4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田氏代齐
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姜太公)于齐地建立齐国。春秋末,吕氏政权被田氏所取代,从此,齐国的主人由姜姓吕氏演化成妫姓田氏。史称“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 和田氏代齐,是各国大夫专政夺权运动的高潮,他们的成果最终为周天子认可,这表明奴隶社会及其统治思想已荡然无存,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形成。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1-05-30 05:19: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插播
火烧赵家楼(现代史开始于1949?)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1919年4月在巴黎举行和会,帝国主义列强准备把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权力交换给日本。消息传来以后,国民大哗。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共约3000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他们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有的手里持着小旗写着“取消21条”,“还我青岛”等。游行队伍到东郊民巷使馆区受阻,学生转向外交部以及曹汝霖的家,曹汝霖家住在赵家楼胡同。学生到达时曹家大门已关,学生从窗户翻进去打开大门。大门里守卫的警察吓得自动取下刺刀,退出枪弹,学生没有找到曹汝霖,把化妆成日本人的章宗祥揍了一顿,并放火焚烧了曹宅。北洋政府逮捕了32名学生,罢课罢工罢市的浪潮席卷全国。
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图片的特点:北京天安门广场为背景,学生高举的口号:废除不平等条约。废除二十一条。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1-06-01 15:23:5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5-1 孔子让路

河南修武县五里堡村西头的路边上,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五个楷书大字:孔子问礼碑。
两千多年前,孔子向七岁孩子项橐问礼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孔子为了传播他的学说,在学生陪伴下,驾车周游列国。有一天,他们来到了郑国。
一个孩子在路上用碎石烂瓦堆砌着什么,挡住了孔子的车。驾车的子路吆喝道:“喂,小孩,快让开,我们的车要过去!”
那孩子没有理睬子路,仍一心一意地堆砌着瓦石。
孔子从车上下来,走到孩子面前说:“孩子,给我们的车让让路好吗?”
那孩子抬起头,望了望孔子,说:“老人家,您看看我建的是什么?”
孔子低头一看,哈,地上是用碎石烂瓦堆砌成的一座城池。
孔子急着赶路,不太高兴地说:“孩子,你怎么不懂礼节?你挡住了车,误了我们赶路啊!”
孔子眨眨眼睛,反问孔子:“我不懂礼节?那么,请问老人家,世上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路呢?”
知识渊博的孔子,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他想:是啊,我把孩子摆城池当成玩耍,可孩子却不是这样想,他认为这是一座真正的城池,不能说孩子不对啊。再说,城是死的,车是活的,当然城不能给车让路,应该是车绕道过去。我倡导礼义,可我还不如这孩子懂得礼节。
想到这儿,孔子心平气和地说:“你说得对。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我叫项橐,七岁。”那孩子答。
孔子感慨地对身旁的学生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项橐这孩子很懂礼节,虽然年龄小,但在这一点上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说罢,孔子告别项橐,和学生们驱车绕“城”而过。
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上“昔仲尼,师项橐”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1-11-23 20:52:1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5-2两小儿辩日

先秦 · 列御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1-11-23 20:53:0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5-3
孔子还有一个弟 子叫颜回,很有名的一个。当时孔子和他的弟 子们是鲁国人,就是现在的山东人。

战乱纷飞的当时,一个国家俘虏了别国的士兵就将他们脸上刺字变成奴隶使用,鲁国有很多战俘在别国当奴隶。鲁国政府为了解救这些奴隶就出台一个优惠政策,如果人们将鲁国籍的奴隶赎回的话,不但可以到政府报销赎金还可以领赏。

但是颜回在齐国赎回了很多奴隶既不去报销也不去领赏,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但是孔子却很生气地告诉他,你这个举动将鲁国的俘虏们害苦了,以后么有人敢赎他们了。颜回很吃惊,孔子说,你是富有阶层能有大批的钱赎奴隶不要报酬,但是大部分的鲁国人没有这些钱,如果他们以后赎回奴隶后去报销领赏的时候人们肯定会拿你作比较会瞧不起他,但是如果不去报销领赏的话经济上又负担不起。

颜回醒悟后马上去报销领赏了。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1-11-23 20:53:4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6蚂蚁搬家
母亲:李耳,你今天去哪里玩了?

李耳:娘,孩子今天去后山玩了。

母亲:玩了什么?

李耳:看蚂蚁搬家。

母亲:看到了什么?

李耳:刚开始看到一只蚂蚁,后来看到了一群,好多蚂蚁。孩儿还做了一件事,把他们的窝给挖开了,看到好多蚂蚁,他们在搬食物。

母亲: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李耳:事情并不都是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很多事情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真相。蚂蚁吃腐烂的动物尸体,每样事物存在都有他存在的功能,大自然就是一个自我循环的过程。

母亲:与你的生命有什么关系呢?

李耳:蚂蚁虽小,也有他的作用。人也一样,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作为,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优势,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用途,谁也不比谁高,谁也不比谁低。而且今天在观察蚂蚁的过程中,我在想,与蚂蚁相比,我就是庞然大物,我可以任意改变他们的命运,甚至决定他们的生死。那么有没有可能,存在着另外一种庞大的存在,也可以轻易的决定我们的人生,那会是什么样的,又是怎样控制我们的呢?

母亲:(一脸慈爱作思索状)嗯,这是个很不错的问题,明天上课时你可以问问先生。

李耳:先生总说我问的问题,“先贤未传,古籍未载,不敢妄言”,我怕先生不高兴,不太敢问了。

母亲:先生在周朝都非常有名望,精通殷商礼乐,“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答案也没关系,也许这正是你未来需要探索的方向呢。

李耳:孩儿明白了。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1-11-23 20:58:4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7商鞅变法
在七国之中最先发生变法的是魏国,实施的是李悝变法,魏国变得强大并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
秦孝公发愤图强,他任用商鞅展开变法。
商鞅曾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 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 ”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立木为信
商鞅变法的法令虽然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
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随即便出示布告:
“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
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
商鞅又出示布告说:
“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
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黄铜)。
变法共实施两次,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消弱了旧有贵族的权益,鼓励军工,禁止私斗,焚烧儒家经典。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登记户籍。家有二男,17岁必须有一个分家,实行小家庭制。
变法之初,据说一天之内因为私斗罪斩杀700余人。(见于刘向《新序》,存疑)太子有错,处罚了太子的老师。等太子继位,贵族反扑,商鞅惧而逃。被捉后车裂,五牛分尸。
《商君书》包含驭民五术,如下:

1,壹民:统一思想。

2,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4,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5,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人穷志短。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1-12-08 21:22:4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孙膑与庞涓

孙膑与庞涓同学于鬼谷子,庞涓下山汲水听说魏国高薪招揽人才,便去魏国。庞涓对孙膑说,如果富贵,唤汝同至,若背,死于万箭。
师傅鬼谷子说,夜间有鼠,请弟子轮值驱鼠。值孙膑,授予孙武子《兵法》十三篇。三日之后,先生索其原书。宾出诸袖中,缴还先生。先生逐篇盘问,宾对答如流,一字不遗。
庞涓至魏国,应对皆中,拜为元帅。魏王闻孙膑才,令庞涓邀之。孙膑辞师,授以锦囊,“必遇至急之地,方可开看。”孙膑至魏,王甚喜,庞涓妒其才学,阴谋之。孙膑齐人也,庞涓污其私通齐国,下狱,膑刑。庞涓谋《兵法》十三篇,狱卒怜而告知,孙膑启锦囊,乃装疯。庞涓疑之,置于猪圈,食狗屎。后孙膑白昼诈疯于市,夜卧猪圈。后夜间乘车至齐国,收于大将田忌家中。
田忌赛马:田忌与齐王赛马,屡败。孙膑谋之,马分三等,以三等对一等,一等对二等,二等对三等,故胜之。
围魏救赵:庞涓攻打赵国邯郸,赵求齐国,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此,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孙膑减灶: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1-02 08:56:2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9合纵连横
苏秦合纵: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张仪连横: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伤痕,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后来张仪到楚国,楚王就盛情款待了他,席间问张仪这次来有何指教?张仪说:秦王特派我跟贵国交好,大王如能同齐国解除盟约,不再同它来往,我能把秦国商、於一带的六百里土地献给贵国。这样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能与秦国永远和好,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楚王听后十分高兴,赞成张仪的主张,旁边一群拍马的大臣都向楚王祝贺。
楚国把相印交给张仪,宣布与齐国解除盟约断交,并派使臣随张仪接收商、於之地。为了向秦国表示自己与齐国断交的决心,楚王甚至派人前去辱骂齐王。

张仪看到自已出使楚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他回到秦国便假装从马上摔下来伤了脚,一连三个月不理楚国使臣。

然而,楚国与齐国断交后,秦国马上就与齐国组成联盟,楚国则被孤立。

张仪见计划已实现,便把楚国使者打发走。楚国使者再一次向张仪索要土地时,张仪耍赖不承认有此事。

使者回来一报告,楚怀王感到受了秦国和张仪的骗,大怒,立马派十大军攻打秦国。秦国也派兵十万迎战,齐国也派兵助阵,楚国被打得大败,十万人马只剩下两三万,不但商、於六百里土地没到手,而且还被秦国夺去了汉中六百里地。

这之后,张仪又四处奔走,放心大胆地去韩国、齐国、赵国、燕国,将它们的合纵破坏,改为与秦国交好的的连横。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1-03 12:08:3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9合纵连横
苏秦合纵: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张仪连横: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伤痕,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后来张仪到楚国,楚王就盛情款待了他,席间问张仪这次来有何指教?张仪说:秦王特派我跟贵国交好,大王如能同齐国解除盟约,不再同它来往,我能把秦国商、於一带的六百里土地献给贵国。这样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能与秦国永远和好,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楚王听后十分高兴,赞成张仪的主张,旁边一群拍马的大臣都向楚王祝贺。
楚国把相印交给张仪,宣布与齐国解除盟约断交,并派使臣随张仪接收商、於之地。为了向秦国表示自己与齐国断交的决心,楚王甚至派人前去辱骂齐王。

张仪看到自已出使楚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他回到秦国便假装从马上摔下来伤了脚,一连三个月不理楚国使臣。

然而,楚国与齐国断交后,秦国马上就与齐国组成联盟,楚国则被孤立。

张仪见计划已实现,便把楚国使者打发走。楚国使者再一次向张仪索要土地时,张仪耍赖不承认有此事。

使者回来一报告,楚怀王感到受了秦国和张仪的骗,大怒,立马派十大军攻打秦国。秦国也派兵十万迎战,齐国也派兵助阵,楚国被打得大败,十万人马只剩下两三万,不但商、於六百里土地没到手,而且还被秦国夺去了汉中六百里地。

这之后,张仪又四处奔走,放心大胆地去韩国、齐国、赵国、燕国,将它们的合纵破坏,改为与秦国交好的的连横。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1-03 13:19: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30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国旁边有很多游牧民族,一直是赵国的心腹大患,可是游牧民族的作战能力特别强,赵国一直都没有应对的办法。赵武灵王觉得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很适合赵国的发展,就开始对国内施行“胡服骑射”的政策,也就是穿着胡人的衣服,学习他们的骑射之术。
这个策略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好多人都反对这样的政策,觉得让自己放弃中原的传统文化,反而去追捧胡人的文化,是倒行逆施之举。可是赵武灵王坚定的施行“胡服骑射”,并没有被反对声影响到。

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在很短的时间内飞速发展,逐渐发展到令列国都非常忌惮的程度,然后赵武灵王就把自己的矛头指向了中山国。中山国地处赵国的中心,相当于是在赵国的身上挖了一大块肉,一直都让赵国寝食难安,而中山国又被称为“千乘之国”,也就是说国内有上千辆战车,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强大后的赵国终于有实力对付中山国了,当然不会手软,经过长时间的攻打最后以一己之力灭掉了中山国。
废长立幼(取乱之道)
赵武灵王有一天睡觉的时候梦到了一个少女弹琴唱歌,令他十分喜欢,醒来后就和自己的大臣们说了这件事,还详细的描述了女子的长相。这时候下面一个大臣叫吴广(不是大泽乡起义的那个),觉得赵武灵王所描述的女子特别像自己的女儿吴娃,就把自己的女儿献给了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大喜,十分宠爱吴娃,后来吴娃生了个儿子赵何,也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
赵武灵王看着日益强大的赵国,做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退位。当时的赵武灵王可以说的上是正值壮年,正是建功立业的年龄,而且他要让位的并不是自己的长子,而是他和吴娃的儿子。废长立幼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风险系数非常高的行为,因为其中牵扯的政治势力很多,一不小心就会引发一场政治动乱。之前的太子赵章比赵何大十余岁,很有能力,对于这样的变故心里肯定有很大的不满,这也为后来的惨剧埋下了伏笔。
儿子赵惠文王继位之后,赵武灵王自称“主父”,名义上是辅佐年幼的赵惠文王,实际上也是为了培养他。听政了三年后,年幼的赵惠文王也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君王(二元政治,赵王负责政治,武灵王负责军事)。长子赵章不到15岁参加了消灭中山国的战争,很优秀,被废太子。可是赵武灵王看着长子赵章每每跪拜弟弟时萎靡的神态,也心生不忍,甚至生出了把长子封为代王,和赵惠文王分治赵国的想法,不过后来还是被大臣(肥义对国家负责)劝下了。赵武灵王的这种心态,使大儿子赵章产生了夺权的想法和行动。
小故事:赵主夫假扮使者探访秦国

公元前295年,主父赵雍到沙丘游览,赵章和赵何一起作陪,三个人分住三座行宫之中,赵章和手下的大臣田不礼一起商议要在这里杀死赵何,并控制住赵武灵王,这样赵章才有重登王位的机会。他们假借主父的名义请赵何前往议事,辅佐赵何的大臣肥义觉察到事情不对,便让赵何先呆在行宫里,自己一人前往,如果没有回应,那就是有危险!果然肥义一出去便被杀死了,赵何便赵何便派手下死守行宫。

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和大臣李兑带军平叛,赵章队伍被打败,赵章退到赵武灵王的行宫寻求庇护,赵武灵王心软,便把赵章放了进来。公子成和李兑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便带军围住了赵武灵王的行宫,强行把赵章一行人杀死。可是时候二人担心赵武灵王追究此事,二人恐性命难保,可又不敢担下弑君的罪名,便派军守住行宫,不让赵武灵王出来。

行宫之内没有储存粮食,赵武灵王吃完了所有能吃的东西,甚至把鸟窝都掏了,困了足足三个月之久,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在行宫之内,年仅45岁。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1-03 13:43: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火牛阵
燕赵王高筑黄金台,乐毅(乐羊后人)投靠燕国。因为齐国欺负过燕国,所以乐毅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攻打齐国。

乐毅率领军队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 服人心的政策,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这个时候燕昭王去世了,他的儿子燕惠王继位。燕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准备在齐国称王。

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

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燕国兵将听到附近老百姓在谈论。有的说:“以前乐将军太好了,抓了俘虏还好好对待,城里人当然用不到怕。要是燕国人把俘虏的鼻子都削去,齐国人还敢打仗吗?”有的说:“我的祖宗的坟都在城外,要是燕国军队真的创起坟来,可怎么办呢?”这些议论传到骑劫耳朵里。骑劫就真的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削去,又叫兵士把齐国城外的坟都刨了。

即墨城里的人听说燕国的军队这样虐待俘虏,全都气愤极了。他们还在城头上瞧见燕国的兵士刨他们的祖坟,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要跟燕国人拼个死活。田单还打发几个人装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给骑劫送去金银财宝,说:“城里的粮食已经完了,不出几天就要投降。贵国大军进城的时候,请将军保全我们的家小。”骑劫高兴地接受了财物,满口答应。田单向燕军诈降,使之麻痹,又于夜间用牛千余头,牛角上缚上兵刃,尾上缚苇灌油,以火点燃,猛冲燕军,并以五千勇士随后冲杀,大败燕军,杀死骑劫。田单乘胜连克七十余城,辗转战斗追逐燕军,向北直追到黄河边上,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

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派人向他道歉说:“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1-03 19:24:5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为此,乐毅慷慨地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此处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报燕惠王书》出于游士伪托),书中针对惠王的无理指责和虚伪粉饰,表明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与先王之间的相知相得,驳斥惠王对自己的种种责难、误解,抒发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为昏主效愚忠,不学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争精神。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1-03 19:32:0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32廉颇与蔺相如
一和氏璧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1-09 10:45:4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1-09 12:15: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