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中华故事

楼主:春眠不觉晓医生2 字数:267834字 评论数:3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及辅政大臣慢慢死光了,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到了王振的手中。王振是陪伴在英宗身边的一个太监,他利用英宗年幼无知,经常哄着他玩,给英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明英宗正式登基之后,就提拔王振执掌司礼监,成为太监中的领导。太皇太后死后,王振利用手中权力结党营私,残酷地镇压那些反对自己专权的人,而且遍受贿赂,大肆贪污,使得朝廷上下鸡犬不宁。

当时,皇宫门前,原立有一块铁碑,上面刻着明太祖朱元璋关于永远禁止太监干预朝政的诏令,王振公然将它移走。后来,由于皇帝宠信,朝廷大事竟是由王振说了算。文武百官凡有得罪了王振的,常常被迫害至死。

与此同时,中国北部一个叫瓦剌的蒙古部落渐渐强盛起来。到明正统四年(1439年),首领也先掌握了部落大权,他不满足于安居在蒙古,常常向南方侵略,骚扰明王朝的边境。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七月,也先又派了一批人到北京来,名义上是进贡马匹,实际上是想发一笔横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明朝对进贡国家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要有非常丰厚的赏赐,而且是按人头派发。也先看中了这一点,经常派人以向朝廷进贡为名,骗取赏赐,派出的使臣不断增加。这一次,他们来了两千人,却要求按三千人给予赏赐。王振被也先的这种欺诈行为激怒了,下令按实际人数给赏,虚报的一律不给。也先对此大为不满,于是指挥瓦剌军队兵分四路,大举向明王朝发动进攻。

也先亲自率领的一路蒙古军队从山西大同攻入,军纪松散、战斗不力的明王朝军队哪里经得住蒙古军铁蹄,边境的守军纷纷瓦解,向内地逃生。瓦剌入侵、边境失利的战报不断传入京城,朝廷上下慌了手脚,英宗赶紧召集众位大臣商议对策。王振想出一个孤注一掷的办法,就是由皇帝亲自率领全国的军队出征,将瓦剌大军吓回北方去。

时年二十三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完全不懂得军国大事,一切听任王振指使。兵部尚书邝野[kuàng yě]、侍郎于谦竭力劝阻英宗出征,却遭到王振的反对。文武百官尽力劝说,英宗还是一如既往,不予理睬。

于是,明英宗发布诏令,由弟弟朱祁钰留守京城,他亲自率领50万大军去征讨瓦剌。两天后,这支完全没有做准备工作的军队仓促出发了,士兵们连这次进军的任务都没搞清楚。由于后勤粮草供应跟不上,士兵们缺少军粮,饥饿难忍,一路骚扰百姓,百姓们怨声载道,纷纷逃走。加上连日阴雨绵绵,士兵疲惫不堪。大军到达宣府,此时又遇狂风暴雨,大臣们都要求皇帝停留下来,不要再盲目冒进,但是王振却大发雷霆。

大军继续前进,直到进入大同。这时,王振又忽然同意回师,五十万大军就这样转了一大圈,却连一个瓦剌士兵也没见到就往回转了。王振是蔚州人,他突发奇想,要把皇帝带到他家乡去做客,以显示他的威风,皇帝于是欣然同意。可是,大军走了四十里,王振忽然又想到,这五十万大军从蔚州走,一定会踏烂大片庄稼,家乡的人难免要怨恨他,于是他又改变了主意,不许再往蔚州进发,命令大军掉过头来,仍然从来时的路线由宣府回北京。

太监王振下令,50万明朝大军绕来绕去。这时瓦剌部队的也先太师已经探清楚了,瓦剌大军在也先太师的率领下就追上来了。

皇上赶紧派出了恭顺伯吴克忠和都督吴克勤,派这俩人率兵断后。这哥俩还真卖力气,拼尽全力抵抗,最后双双战死在疆场,可惜也没拦住瓦剌大军。

瓦剌大军消灭了明朝的断后部队后,继续往前追赶。朱祁镇一看,赶紧又派成国公朱勇率领3万人马断后。朱勇的这3万人马和瓦剌大军一番血战后,终究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这会儿已经是8月13号了,明朝的军队也退到了土木堡,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怀来县城东南的一个古城堡。退到这儿之后,天就黑了。王振一看,说咱们就在这儿安营扎寨。兵部尚书邝野一看,这哪成?就闯进了朱祁镇的大帐对皇帝说,驻扎在这儿太危险了,要不然这么着,大军驻扎在这里,我连夜护送您进居庸关,赶紧回京城。结果王振一听就骂他,说你纯粹是胡说八道,要再敢扰乱军心,你必死无疑。邝野没辙,十几万大军就住在土木堡了。

结果天黑住进去的,还没等到第二天天亮,瓦剌大军就赶到了,把土木堡的明朝军队围了个水泄不通。土木堡地势比较高,里边没有水源,要想喝水用水得到土木堡南边15里地的地方,那里有一条河,但是被瓦剌大军占领着,明朝军队这么多人喝不上水,军心更涣散了,战斗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这种情况下,瓦剌的首领也先真是老谋深算,一看土木堡里面明军的规模,估计得有几十万人。如果直接攻打,肯定能打下来,可是我的部队损失也不小,就决定使个调虎离山的招。

怎么离山呢?他就在15号派遣使者通报明军,说要议和,议和肯定是虚情假意,可王振就不醒悟,一看还喜出望外了,满口答应,就安排人与瓦剌谈和。安排了两个人去也先的军营议和,下一步和解双方都有什么要求?怎么办?也先就对明军谈判的人说,为了表示谈判的诚意,我们后撤15里。实际上,他是故意把土木堡南边的水源让出来,暗地里安排人员在水源附近做好埋伏,就等着明朝大军出来取水时聚而歼之。

王振听到汇报后,让哨兵察看,哨兵说真后撤了。王振一看说,你看看人家瓦剌大军,就是言而有信,咱们就准备议和吧,先搬到水源附近安营扎寨,别在这儿饥渴难耐的了。他这么一说,十几万大军一哄而起,纷纷奔向了河边。结果正在明军争相乱跑之际,瓦剌埋伏的军队杀出来了。明军根本没想到,没有作战准备,纷纷败逃。只有英国公张辅和兵部尚书邝野,这哥俩为了保护皇上,那是力战群敌,终因寡不敌众,双双阵亡。

两员武将死了之后,朱祁镇的身边就剩了几个人,有宦官王振,有他的驾前护卫樊忠等几个人。这樊忠是个陕西人,明朝世袭将官,是一员武将,樊忠天生勇武过人,手使两把大锤。他这些天就眼瞧着明朝50万大军、上百位武将,就因为宦官王振的瞎指挥而死的死、亡的亡、伤的伤、逃的逃,他越想越生气,就对王振高声喝道:王振老贼你个奸佞、你误国,葬送了我大明的数十万将士,你罪恶滔天,饶你不得,我要为天下而诛杀你这个贼子!说话间手起锤落,打得王振脑浆迸裂,当场毙命。

打死王振后,这个樊忠就要尽全力掩护朱祁镇撤退。瓦剌大军人多,给他围起来了,他还冲在前面,一锤一个,很多敌人都被他打死了。瓦剌大军一看他这么勇猛,不敢拦着了,就在远处朝他放箭,樊忠再厉害,终究挡不住那么多人射箭,敌人离他远,他也打不着人家,结果就被乱箭射死了,年仅49岁。

这会儿就剩了朱祁镇孤家寡人了。没有什么说的?只能是束手被擒。这就是明朝正统年间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也被称为土木之变。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土木堡之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懂军事的人瞎指挥,造成50万大军惨败的这么一个军事战例。

当土木堡之变发生后,败退跑回北京的将士们把英宗被擒的消息报告朝廷之后,朝廷上下那是一片震惊,个个都傻了,没想到50万大军没了,皇上也让人给抓起来了,怎么办呢?国不能一日无君,在皇上朱祁镇御驾亲征临走之前,就安排了同父异母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作为监国,临时代理皇上的职位,现在也别代理了,扶正了吧。

在文武百官的请求之下,而且经过了皇太后的同意,正统14年8月29号(还有一说是9月6号),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的景泰皇帝。

也先率领部队围攻北京,北京军民在于谦的带领下,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也先退回蒙古,此为:北京保卫战。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7-17 20:47: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及辅政大臣慢慢死光了,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到了王振的手中。王振是陪伴在英宗身边的一个太监,他利用英宗年幼无知,经常哄着他玩,给英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明英宗正式登基之后,就提拔王振执掌司礼监,成为太监中的领导。太皇太后死后,王振利用手中权力结党营私,残酷地镇压那些反对自己专权的人,而且遍受贿赂,大肆贪污,使得朝廷上下鸡犬不宁。

当时,皇宫门前,原立有一块铁碑,上面刻着明太祖朱元璋关于永远禁止太监干预朝政的诏令,王振公然将它移走。后来,由于皇帝宠信,朝廷大事竟是由王振说了算。文武百官凡有得罪了王振的,常常被迫害至死。

与此同时,中国北部一个叫瓦剌的蒙古部落渐渐强盛起来。到明正统四年(1439年),首领也先掌握了部落大权,他不满足于安居在蒙古,常常向南方侵略,骚扰明王朝的边境。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七月,也先又派了一批人到北京来,名义上是进贡马匹,实际上是想发一笔横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明朝对进贡国家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要有非常丰厚的赏赐,而且是按人头派发。也先看中了这一点,经常派人以向朝廷进贡为名,骗取赏赐,派出的使臣不断增加。这一次,他们来了两千人,却要求按三千人给予赏赐。王振被也先的这种欺诈行为激怒了,下令按实际人数给赏,虚报的一律不给。也先对此大为不满,于是指挥瓦剌军队兵分四路,大举向明王朝发动进攻。

也先亲自率领的一路蒙古军队从山西大同攻入,军纪松散、战斗不力的明王朝军队哪里经得住蒙古军铁蹄,边境的守军纷纷瓦解,向内地逃生。瓦剌入侵、边境失利的战报不断传入京城,朝廷上下慌了手脚,英宗赶紧召集众位大臣商议对策。王振想出一个孤注一掷的办法,就是由皇帝亲自率领全国的军队出征,将瓦剌大军吓回北方去。

时年二十三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完全不懂得军国大事,一切听任王振指使。兵部尚书邝野[kuàng yě]、侍郎于谦竭力劝阻英宗出征,却遭到王振的反对。文武百官尽力劝说,英宗还是一如既往,不予理睬。

于是,明英宗发布诏令,由弟弟朱祁钰留守京城,他亲自率领50万大军去征讨瓦剌。两天后,这支完全没有做准备工作的军队仓促出发了,士兵们连这次进军的任务都没搞清楚。由于后勤粮草供应跟不上,士兵们缺少军粮,饥饿难忍,一路骚扰百姓,百姓们怨声载道,纷纷逃走。加上连日阴雨绵绵,士兵疲惫不堪。大军到达宣府,此时又遇狂风暴雨,大臣们都要求皇帝停留下来,不要再盲目冒进,但是王振却大发雷霆。

大军继续前进,直到进入大同。这时,王振又忽然同意回师,五十万大军就这样转了一大圈,却连一个瓦剌士兵也没见到就往回转了。王振是蔚州人,他突发奇想,要把皇帝带到他家乡去做客,以显示他的威风,皇帝于是欣然同意。可是,大军走了四十里,王振忽然又想到,这五十万大军从蔚州走,一定会踏烂大片庄稼,家乡的人难免要怨恨他,于是他又改变了主意,不许再往蔚州进发,命令大军掉过头来,仍然从来时的路线由宣府回北京。

太监王振下令,50万明朝大军绕来绕去。这时瓦剌部队的也先太师已经探清楚了,瓦剌大军在也先太师的率领下就追上来了。

皇上赶紧派出了恭顺伯吴克忠和都督吴克勤,派这俩人率兵断后。这哥俩还真卖力气,拼尽全力抵抗,最后双双战死在疆场,可惜也没拦住瓦剌大军。

瓦剌大军消灭了明朝的断后部队后,继续往前追赶。朱祁镇一看,赶紧又派成国公朱勇率领3万人马断后。朱勇的这3万人马和瓦剌大军一番血战后,终究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这会儿已经是8月13号了,明朝的军队也退到了土木堡,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怀来县城东南的一个古城堡。退到这儿之后,天就黑了。王振一看,说咱们就在这儿安营扎寨。兵部尚书邝野一看,这哪成?就闯进了朱祁镇的大帐对皇帝说,驻扎在这儿太危险了,要不然这么着,大军驻扎在这里,我连夜护送您进居庸关,赶紧回京城。结果王振一听就骂他,说你纯粹是胡说八道,要再敢扰乱军心,你必死无疑。邝野没辙,十几万大军就住在土木堡了。

结果天黑住进去的,还没等到第二天天亮,瓦剌大军就赶到了,把土木堡的明朝军队围了个水泄不通。土木堡地势比较高,里边没有水源,要想喝水用水得到土木堡南边15里地的地方,那里有一条河,但是被瓦剌大军占领着,明朝军队这么多人喝不上水,军心更涣散了,战斗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这种情况下,瓦剌的首领也先真是老谋深算,一看土木堡里面明军的规模,估计得有几十万人。如果直接攻打,肯定能打下来,可是我的部队损失也不小,就决定使个调虎离山的招。

怎么离山呢?他就在15号派遣使者通报明军,说要议和,议和肯定是虚情假意,可王振就不醒悟,一看还喜出望外了,满口答应,就安排人与瓦剌谈和。安排了两个人去也先的军营议和,下一步和解双方都有什么要求?怎么办?也先就对明军谈判的人说,为了表示谈判的诚意,我们后撤15里。实际上,他是故意把土木堡南边的水源让出来,暗地里安排人员在水源附近做好埋伏,就等着明朝大军出来取水时聚而歼之。

王振听到汇报后,让哨兵察看,哨兵说真后撤了。王振一看说,你看看人家瓦剌大军,就是言而有信,咱们就准备议和吧,先搬到水源附近安营扎寨,别在这儿饥渴难耐的了。他这么一说,十几万大军一哄而起,纷纷奔向了河边。结果正在明军争相乱跑之际,瓦剌埋伏的军队杀出来了。明军根本没想到,没有作战准备,纷纷败逃。只有英国公张辅和兵部尚书邝野,这哥俩为了保护皇上,那是力战群敌,终因寡不敌众,双双阵亡。

两员武将死了之后,朱祁镇的身边就剩了几个人,有宦官王振,有他的驾前护卫樊忠等几个人。这樊忠是个陕西人,明朝世袭将官,是一员武将,樊忠天生勇武过人,手使两把大锤。他这些天就眼瞧着明朝50万大军、上百位武将,就因为宦官王振的瞎指挥而死的死、亡的亡、伤的伤、逃的逃,他越想越生气,就对王振高声喝道:王振老贼你个奸佞、你误国,葬送了我大明的数十万将士,你罪恶滔天,饶你不得,我要为天下而诛杀你这个贼子!说话间手起锤落,打得王振脑浆迸裂,当场毙命。

打死王振后,这个樊忠就要尽全力掩护朱祁镇撤退。瓦剌大军人多,给他围起来了,他还冲在前面,一锤一个,很多敌人都被他打死了。瓦剌大军一看他这么勇猛,不敢拦着了,就在远处朝他放箭,樊忠再厉害,终究挡不住那么多人射箭,敌人离他远,他也打不着人家,结果就被乱箭射死了,年仅49岁。

这会儿就剩了朱祁镇孤家寡人了。没有什么说的?只能是束手被擒。这就是明朝正统年间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也被称为土木之变。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土木堡之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懂军事的人瞎指挥,造成50万大军惨败的这么一个军事战例。

当土木堡之变发生后,败退跑回北京的将士们把英宗被擒的消息报告朝廷之后,朝廷上下那是一片震惊,个个都傻了,没想到50万大军没了,皇上也让人给抓起来了,怎么办呢?国不能一日无君,在皇上朱祁镇御驾亲征临走之前,就安排了同父异母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作为监国,临时代理皇上的职位,现在也别代理了,扶正了吧。

在文武百官的请求之下,而且经过了皇太后的同意,正统14年8月29号(还有一说是9月6号),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的景泰皇帝。

也先率领部队围攻北京,北京军民在于谦的带领下,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也先退回蒙古,此为:北京保卫战。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7-17 20:48:4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两袖清风--于谦

于谦是我国明朝著名的清官,他为官清廉、忧国忧民,在国家危亡时勇于挺身而出,保卫了国家,人称“救时宰相”。

于谦严以律己,为官不搞排场,生活节俭。

于谦对当时官场上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当时,太监王振把持朝政,贪污盛行,贿赂成风,大臣进京,必须送重礼,但于谦却一身正气,坚决抵制,不随波逐流。他进京时,有人劝他也带些礼物去,哪怕是土特产。他则举起双手笑道:“我带有两袖清风。”并作《入京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便是“两袖清风”典故的由来,也是于谦反腐倡廉决心的生动表现。

1449年,蒙古瓦剌部入侵,在土木堡战役中,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俘,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惊。当时有人主张放弃北京南迁,于谦则力主抗击瓦剌,保卫北京。在此紧急关头,他临危受命,督战指挥22万军队,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国家转危为安。后明英宗也被瓦剌放了回来。1457年,明英宗复辟,于谦这位为保卫国家作出贡献的朝廷栋梁和英雄,却被昏君和奸臣罗织罪名处死。

于谦被杀,士兵去抄于谦的家,却发现他的家中非常清贫,他们翻箱倒柜,妄图找出于谦贪污的证据,可是什么都没有发现。奉命去抄家的官兵发现于谦家中空荡无余物,只有皇帝赐给他的蟒衣、剑器存放在上锁的正屋中,而这些东西他从来没有动用过。

这是为了奖赏他功绩而赏赐的,可是他却不曾拿出来炫耀,只是把它们紧锁起来。

于谦遇害的时候,阴云密布,大家都知道他是被冤杀的。都督同知陈逢被于谦的忠义感动,冒着风险收敛了他的尸体。后于谦女婿又将灵柩运回故乡杭州,葬在西子湖边。

于谦早年曾作过一首歌颂石灰风格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真实地表现了于谦忠烈清白的一生。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7-17 20:49:2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圣人~王阳明

生而不凡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王守仁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王守仁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年少有为

十三岁,母亲郑氏去世,幼年失恃,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
一次与书塾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当时国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

王守仁十七岁时,他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
弘治二年(1489年),王守仁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步入仕途

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王守仁二十五岁再次参考科举,再次落第。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被贬悟道

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弘治十七年(1504年),起用授兵部武选司主事。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王守仁来到贵州龙场,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正德四年(1509年)闰九月,王守仁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今江西吉安)知县。次年八月,刘瑾被杨一清联合宦官张永设计除去,十二月升任南京刑部主事。

南赣定乱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书王琼对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赏识,在王琼的推荐下,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当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王守仁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假装撤退,出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七月,进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横水,破巢八十四,斩杀、俘获六千多人。战毕,在横水设置崇义县。随后师还赣州,讨伐利头的盗贼,斩杀两千多人。王守仁率领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神。

宁王之乱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据说,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王琼却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

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一开始,王守仁来了个疑兵之计。他深知如果宁王顺长江东下,那么南京肯定保不住。作为留都的南京丢了,叛军在政治上就会占有一定的主动,平叛就会有困难。

王守仁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声称朝廷派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十六万,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又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宸濠发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给宸濠。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宸濠进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动。宁王犹疑不定,等了十多天,探知朝廷根本没有派那么多的兵来,才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两城,逼近安庆。而在朱宸濠率兵六万自九江沿江而下、窥伺南京的时候,王守仁已经率领仓促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当时有人建议王守仁往救安庆,他不肯,分析说:如果救安庆,与宁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敌人就会乘虚攻我后背,我们腹背受敌;而我们直捣南昌,南昌守备空虚,我们的军队锐气正足,必可一举而下;宁王必定回救,到时我们迎头痛击,肯定会取胜。后来的事实果如王守仁所料。此时守仁大军已集结完毕。宸濠精锐都前往安庆,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虚,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然而,平叛大功却没有得到武宗的认同。武宗身边的佞幸之臣,平时与宁王交往密切,心态极端复杂。一些佞幸之臣希望王守仁将朱宸濠释放,然后再让已经南巡的武宗亲自“擒获”朱宸濠,以满足武宗的虚荣心。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势,王守仁急流勇退。他将朱宸濠交付当时尚属正直的太监张永,然后称病,以避免卷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所以,终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直到世宗即位以后,王守仁才加官晋爵。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世宗即位,由藩王入继大统的世宗,在对王守仁有过短暂的赏识之后,便对这位非常能干的臣子采取了冷漠的态度。在世宗即位之际,王守仁因父老请归,世宗说王守仁有擒贼平乱之大功,正要论功行赏,不许他辞官。同年七、八月,先升其为南京兵部尚书,不许他推辞,稍后又准许他顺路回去探视父亲。不久,加封王守仁为新建伯,世袭。嘉靖元年(1522年),父亲王华去世,王守仁回乡守制。嘉靖三年(1524年),他受邀在稷山书院讲学;嘉靖四年(1525年),又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其弟子亦开始讲学,传播“王学”。同年,原配夫人诸氏去世,王守仁续娶张氏,并于次年喜得一子。

广西平叛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在赴广西平叛前夜,他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总督两广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十二月,守仁军至思恩,卢苏、王受早就听闻了守仁平定盗贼和叛乱,十分害怕,投降了守仁。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守仁率湖广兵抵达南宁,而卢苏、王受刚归降,愿意立功自赎。王守仁于是派遣大臣商议,并命湖广佥事汪溱、广西副使翁素、佥事吴天挺及参将张经、都指挥谢佩监湖广土兵,袭剿断藤峡叛军。此后仍然总督分永顺兵进剿牛肠等寨,保靖兵进剿六寺等寨,约好以四月初二各至抵达地点。当时,叛军听闻明军檄湖广土兵抵达,均逃匿深险之中;又听闻卢苏、王受归降,王守仁进驻南宁,故以为王守仁以散遣诸兵布阵,于是防备弛缓。至此,湖广兵皆偃旗卧鼓驰马抵达,与明军一同突进,四面夹击。叛军大败,于是退守保仙女大山,据险结寨。官军攀木缘崖仰攻,并随后连连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击断藤峡。随后王守仁密檄诸将移兵剿仙台等贼,分永顺兵、保靖兵各自进剿,约定在五月十三日抵达巢穴。叛军退守永安力山,仍然被王守仁围困的大军打败,溃军为副将沈希仪斩杀。至此,断藤峡叛军几乎全尽。

病逝归途平乱后,王守仁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还乡,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

王阳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阳明心学始创于“龙场悟道”,其“悟道”的理路,与陈献章的“静养端倪”堪相一致,这一看法已是学界的共识。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的渊源关系,学界一直有明确的说法。朱维铮先生说,“陈献章,是王阳明学说的真正教父”;“广东,是王学的策源地”。

阳明先生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7-17 21:38:1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张居正

1537年,明嘉靖十六年,顾璘任从二品的湖广巡抚,遇到了一个比他更牛的才子。

这个才子时年13岁,从小就有“神童”美誉,他在前一年通过童试,考取了秀才,这次来参加乡试考举人。以他的才华,“中举”是轻而易举的事。在明清两代,“中举”可了不得,意味着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有个“范进中举”的故事,起初人人都瞧不起范进,但他一旦中举,亲戚邻里包括他那个势利的岳父,都去奉承他。

顾璘见到这位神童,欣喜若狂,但是他做了一个决定:不让他中举。

这个神童,就是张居正,日后他成为有明一代最牛的人之一。张居正,1525年生于江陵县(今属湖北荆州),时人又称之“张江陵”。朱东润在《张居正大传》中写道:“这时居正的声名,在湖广已经很大,所以主考给他临时的口试,和平常的形式不同。单凭居正的年龄和声名,原有中举的希望。但是因为湖广巡抚顾璘底主张,这次却没有成功。”顾璘是怎么考虑的?《张居正大传》中说:

“他认为十三岁的孩子就中举人,以后便会自满,反而把上进的志愿打消,这是对于居正的不利,因此主张趁此给他一些挫折,使他更能奋发。他和监试的冯御史说:‘张居正是一个大才,早些发达,原没有什么不可,不过最好还让他迟几年,等到才具老练了,将来的发展更没有限量。这是御史的事,一切请你斟酌罢。’这次居正的考卷,很得湖广按察佥事陈束的欣赏。陈束极力主张录取,但是监试御史想起顾璘的吩咐,竭力拒绝,居正竟没有录取……”

神童张居正的少年中举之路,就这么给切断了。三年之后,他16岁,再次参加乡试,顺利中举了。恰好此时顾璘正在安陆督工,张居正到安陆去拜见他,顾璘很高兴,有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把自己腰间围着的犀带脱下来,赠给张居正。中国古代官员穿的衣服、束的腰带,根据官阶品位,有着严格限定。在明代,一品玉,二品犀,对于16岁的张居正来说,这是珍贵的赠品,更珍贵的,是顾璘的赠言:

“上次你本来就可以中举,因为我的原因,耽误了你三年,这是我的错,但是,我希望你要有远大的抱负,要做伊尹,要做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年少成名的秀才。”

伊尹是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曾辅助商汤灭夏朝;颜渊即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终生未做官,但后人对其品德推崇有加,被后世尊为“复圣”。顾璘对张居正的期望,是他成为一个“伊尹+颜回”式的伟人,既能建功立业,又有高深学问和高尚品德。

顾璘留张居正吃饭,还把自己的儿子叫出来,告诉儿子:这个是荆州张秀才,“他年当枢要,汝可往见之,必念其为故人子也。”

他的预言很准确。但这位经历过官场大风大浪的高级官员欢喜之余,仍然有些隐忧:张居正16岁中举,还是太早了点……

张居正和万历皇帝

万历继位初,张居正和太监冯保一举把高拱拉下了台。张居正开始担任首辅,而冯保也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太监。

由于万历还小,那么身为首辅的张居正很自然的担任了培养万历皇帝的重任。起初,万历对张居正尊礼有加,言必称“元辅张先生”,或“张先生”,从不直呼其名。

张居正和太后对万历的教育非常之严格。要知道万历当时已经是皇帝了,可不是太子这样的接班人,可是太后对其的训斥是经常事,还常常威胁要废了他。

这个太后也真是没谁了,你威胁就威胁把,还老拿张居正狐假虎威,比如经常吓唬儿子:“你再闹!让张先生知道了,看你怎么办?”好像是:“狼来了,看你怎么办?”

而张居正也是,他是万历的老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对于万历来说,毕竟也是皇帝,张居正这样如此严厉,甚至一度吓得万历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

如果说翅膀没硬一切都好说,但是等到万历长大了,必然是要憎恨以及报复的。

随着万历的成长,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也意识到了张居正的权力过大,正所谓功高震主,显然万历是不喜欢他的。

同时,张居正的上位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是通过不断地打击政敌,与太监合作才成为了首辅。

而他在改革过程中又得罪了不少大臣,所以满朝文武,憎恨他的人也不在少数。

张居正死后,抄了张居正的所有家产,大儿子张敬修自杀,把张居正的所有亲属加以流放。有的饿死,有的病死,遭遇都极其悲惨。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7-27 20:30: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戚继光抗倭

十四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海进行侵扰,从辽东、山东到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夷,到处剽掠,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明初筑海上 16 城,籍民为兵,以防倭寇。

1555年,戚继光调赴浙江就任都指挥使之际,中国东部沿海正不断受到倭寇侵犯。一股70人的倭寇登陆后竟深入腹地行程千里,从浙东窜入安徽、江苏,一路掠杀,还围绕南京城兜一大圈。当时在南京驻有军队12万人,却多不敢出战。最后这股倭寇虽然被歼,但明军伤亡竟达4000人!当时中国人口、财力和军队数量都超过日本多倍,倭寇还非正规军,然而明军几十年间在沿海却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仔细分析这一反常现象,可以看出当时中日双方在军事组织和战术上的差距。倭寇虽缺乏统一指挥,只以小股力量杀人越货,却体现出日本下层社会结构的严密,其大小头目对下属能施以严格管制和指挥,还采取了飘忽不定的狡诈战法并配备了仿西洋火枪而制成的鸟铳,因而屡屡以少胜多。明朝军队量多而质差,重要原因是因其实行“卫所”世兵制,每个“军户”出丁一人,代代不变。此制度建立后,士兵逃亡和换籍众多,至明中叶以后卫所出现大量空额,所剩残卒也多为军官役用,训练废弛。偌大的明王朝,纸面上兵力多达280万人,能作战的却十分有限。戚继光奉命抗倭后,立即改革军制,不用卫所制的世兵,招募流亡农民和矿工,精选3000人组建新部队。这些士兵多受过倭祸之害,戚继光就此以“保国卫民”训导官兵,同时严肃军纪,实行“连坐法”,规定全队退却则队长斩首等法规,使所部战斗意志高昂。他还摈弃旧式“看武艺”的训练法,采取了鸳鸯阵等新战术,并建立了队、哨、营等新编制,组织调度比较灵活。戚继光还注重研究葡萄牙和日本的新式火器,仿制出鸟铳和“佛朗机”炮,从而使明军进入了冷热兵器混用的阶段。

戚继光创立“鸳鸯阵”,此阵法以十一人为一队,居首一人为队长,旁二人夹长盾,又次二从持狼筅,复次四从夹长矛、长枪,再次二人夹短兵。阵法可随机应变,变纵队为横队即称两仪阵,两仪阵又可变为三才阵,三才阵攻防兼宜,适合于山林、道路、田埂等狭窄地形。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怕老婆

01 王夫人不仅贤惠,还有勇有谋

王氏是万户南溪王将军之女,她13岁时与戚继光定亲,18岁时与戚继光成婚。

虽然王夫人是将门虎女,性格刚烈,但是对丈夫一往情深,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的起居,婚后两人的感情也很好。

早年,戚继光家境贫寒,为了招待客人,王夫人不惜卖掉自己的首饰,遇到好吃的,也总是帮丈夫留一份。

据说有一次吃鱼,王夫人把鱼身留给了丈夫,而自己只吃鱼头鱼尾,令戚继光感动不已。

王夫人不仅贤惠,还有勇有谋,野史上说她“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

有一次,戚继光率领部队出去抗倭,可是戚家军家眷所在的新河城守军很少。倭寇恰好突袭,将新河城团团围住了,城内的人惊慌失措,危急关头怎么应付呢?

王夫人说服了守城官兵,让城中所有老幼妇孺都穿上戚家军的军服,站在城上,用以迷惑倭寇,让他们误以为城内兵力充足,结果倭寇果真上了当,不战而退。


当戚继光率领部队回来时,得知情况后非常震惊,对妻子的智谋佩服的五体投地。

02 戚继光娶小妾东窗事发

虽然王夫人与戚继光恩恩爱爱,可是她只给戚继光生了一个女儿。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儿子继承香光怎么行呢?尤其是戚继光这样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于是,戚继光瞒着王夫人,在外面偷偷地纳了小妾沈氏。可是过了一年,沈氏也没生出一个儿子,戚继光沉不住气了,便再纳一妾陈氏。

随后,陈氏给戚继光生下三个儿子,即戚祚国、戚安国、戚报国。期间,沈氏也为戚继光生下一子,即戚昌国。

这下戚继光有了四个儿子,按照他纳妾的逻辑,传宗接代的目的已经达到,应该适可而止了吧。

谁知道戚继光又纳了一位小妾杨氏,后来杨氏生下了儿子戚兴国。

这一切,都是戚继光背着王夫人干的,可怜王夫人一直蒙在鼓里。但是纸包不住火,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王夫人终究还是知道了。

她悲愤不已,竟然顺手抄起一把利刃,扬言要找戚继光算账。

戚继光听到消息后,担心妻子真的会对自己痛下杀手,就穿了一身铠甲去见妻子。一见面,戚继光嚎啕大哭,解释了娶小妾是为了传宗接代。


王夫人听了后,原谅了丈夫的所作所为,与丈夫抱头痛哭。她明白社会舆论的压力,老了还指望儿子养老送终呢。

在戚继光的五个儿子中,王氏最喜欢戚安国,就过继过来自己抚养,对他视如己出。

03 戚继光怕老婆的其他趣闻

戚继光怕老婆,在民间还有一些其他秩闻趣事。

戚继光的部下知道他十分惧怕王夫人,经常挨王夫人的骂,看不下去,就给他出主意:将军也是当朝名将,怎么能整天被一个妇人欺负,明天我们各拿兵器分列于两侧,将军派人叫她来军营训话,这样可威慑她,给她一个下马威,以后日子也好过些。

在部下的极力怂恿下,戚继光心动了,依计而行。不一会儿,王夫人来到营帐,见到帐内杀气腾腾却丝毫没有害怕,反而厉声问道:“唤我何事?”

戚继光见了胆战心惊,双膝一软扑通跪地说:“特请夫人阅兵。”

部下见一计不成,再使一计。

戚继光听从部下的计策,拿着利剑冲入家中,想吓唬一下王夫人,以振夫纲。当时王夫人午觉刚睡醒,一见这阵势,立刻怒斥:“你拿把剑想干什么?”戚继光吓得扔掉宝剑,说道:“我就想拿剑给夫人杀只鸡吃,所以才大声叫喊。”王夫人说:“以后杀鸡不要再大声叫喊了。”戚继光连忙答应。

04 王夫人离开戚继光

戚继光是一名武将,并不是文弱书生,为何会如此惧怕王夫人?

或许有的秩闻当不得真,但是我觉得戚将军怕老婆并不是空穴来风,毕竟戚夫人的威名早已名震天下。

两人十几岁成婚并相濡以沫几十年,肯定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的,或许没有爱情,但是亲情必然有。

如果不在乎一个人,不怕伤害一个人,怎么会顶着怕老婆的名头呢?

王夫人不是一名普通的小女子,她尽管原谅了丈夫纳妾的行为,但是心中有了隔阂。在她的内心,她希望丈夫能像她一样对婚姻忠贞,然而却越来越失望,眼前的这个男人再也不是当初的心中至爱了。


后来,过继的儿子戚安国在婚后不久死去了,王夫人更加万念俱灰,竟毅然抛下年老多病的戚继光回了娘家。

戚继光一生风光无限,晚景却很悲凉。万历十三年,戚继光受到弹劾,被罢官回乡。三年后,戚继光病死于家中,时年六十一岁。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7-27 20:36:0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文天祥

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贤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有“忠”字,便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道:“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宝祐四年(1256年),二十一岁的文云孙参加科举考试,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日久,倦怠政事,文云孙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文章洋洋洒洒一万多字,没有草稿,一气呵成。理宗览后,亲自选拔他为进士第一。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我以为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于是,成为状元的文云孙改名文天祥,改字为宋瑞(又字履善)。

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军分兵三路,大举南侵,宦官董宋臣建议理宗迁都。朝臣无人敢非议,唯有时任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因建议不被采纳,就自请免职回乡。

后来,文天祥奉命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宰臣贾似道称自己患病,请求致仕,用以要挟理宗,诏令没应允。文天祥起草制诰,文辞中多有讽刺之语。贾似道不满,将其罢免。到此时,文天祥已经几次被斥责,于是援引北宋钱若水的例子致仕,当时他才三十七岁。

德祐元年(1275年),长江上游告急,宋廷诏令天下兵马勤王。文天祥捧着诏书流涕哭泣,召集士兵勤王,各英雄豪杰群起响应,聚集兵众万人。他的朋友制止他说:“现在元兵分三路南下进攻,攻破京畿,进迫内地,你以乌合之众万余人赴京入卫,这与驱赶群羊同猛虎相斗没有什么差别。”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国家养育臣民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卫,我为此深感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文天祥性格豁达豪爽,平生衣食丰厚,声伎满堂。到这时,痛心地贬损自己,把家里的资产全部作为军费。

虽然文天祥辗转各地抗击元军,他没有进入朝廷的核心领导层,他的一些建议也没有得到采纳。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文天祥担任临安知府。不多久,宋朝投降,陈宜中、张世杰撤退,文天祥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议和,与元军主帅伯颜在皋亭山争论。伯颜发怒拘捕了他,同左丞相吴坚、右丞相贾余庆、知枢密院事谢堂等一起被押送向北至镇江。文天祥与他的侍客杜浒等十二人,于夜间逃了出来。

文天祥辗转流离,虽然一直坚持抗击元军,但大势已去。后来他被张弘范捉住,不肯行跪拜之礼,张弘范以客礼接见,同文天祥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还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因多次强迫索要书信,文天祥最后创作了《过零丁洋》,诗尾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看后,笑着将其收藏。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张弘范感其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没有吃饭,仍然没死,才又吃饭。到达燕京,馆舍侍员殷勤、陈设奢豪,文天祥没有入睡,坐等天亮。于是移送兵马司,令士卒监守。
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员,多次派人劝降,包括南宋小皇帝,文天祥都拒绝了。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同宰相议论放了他,遇上有人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为借口,结果没有被释放。
文天祥在狱中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至元十九年(1282年),福建有一僧人说土星冒犯帝坐星,怀疑有变乱。不久,中山有一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京城也有未署名的书信,说某日火烧蓑城苇,率领两侧翼的士兵作乱,丞相就没有忧虑了。当时元左丞相阿合马为“盗”刺杀,元廷于是撤除城苇,迁瀛国公及宋宗室到开平,并怀疑信上说的丞相就是文天祥。
之后,忽必烈召见文天祥,对他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有人建议答应文天祥的要求,忽必烈同意,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但文天祥已经遇害。

临刑时,文天祥尤为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成了。”在向南方跪拜后,他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几天后,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在遗体的衣带间,他们发现了这样一篇附有序言的赞: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8-28 10:09: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朱元璋鞭杀朱亮祖

朱亮祖本来为元朝效力,后来投降朱元璋,随军征伐江南、平定两广,所向有功。明朝开国后,朱亮祖因为战功卓著,被朱元璋封为永嘉侯。朱亮祖此人,打起仗来固然不怕死,但他也有两个要命的毛病,一是贪财好货、二是喜欢别人奉承于他。其后,朱亮祖受命镇守广东,驻节番禺,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他遇到了那个叫道同的县令。

道同早年时,因为孝顺母亲而贤名在外,于洪武初年被人举荐为官,在京城太常司,当了七年的赞礼郎。七年后,道同调任广东番禺县令,两年后就是在这里,他与朱亮祖狭路相逢。

朱亮祖来到番禺以后,他麾下的士兵经常仗势犯法、恃功胡为,弄得百姓苦不堪言。道同刚正不阿,在接到百姓报案后,往往将这些狂妄的士兵依法惩办,这让朱亮祖很不高兴。两人之间的矛盾,便由此起始,两人见面,也经常是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番禺境内,有不少地方豪强。这些人如果看上了别人家的产业,就要想方设法,巧取豪夺,甚至陷人于罪,也要将之据为己有。原业主往往因此被弄得家破人亡,再无生路。道同通过一番明察暗访,查实这些豪强的罪状后,便将为首的几个豪强抓了起来,放在大街上戴枷示众。剩余的豪强心有不甘,便用重金贿赂朱亮祖,又大肆吹捧朱亮祖,希望他能出面捞人。 其实按朱亮祖的本心来说,他是不愿看见道同那个“茅坑里的石头”的,但看在钱的面子上,又承蒙众人“看得起”他,所以他也就应下了这件事。次日,朱亮祖于府中大摆宴席,下帖子请道同吃饭。道同本来也不想赴宴,无奈朱亮祖比他官大,面上的和平还是要维持的,故而如约而至。此次,朱亮祖一反常态,对道同十分恭敬,席上更是频频敬酒。等朱亮祖自己觉得铺垫得差不多了,就温言软语地把那件事情一说,道同原本一头雾水,至此才知道他的真实目的。当时道同就怒了,脸上青筋暴跳,立刻拍案而起,怒斥朱亮祖身为大臣,却甘愿做不法之徒的提线木偶。朱亮祖见状恼羞成怒,立刻命人把道同绑起来,鞭打了一顿,然后自己亲自下令放了那些豪强。道同虽然被打得血肉模糊,却也无可奈何,人只要不糊涂,就都能算明白这个账。朱亮祖是威名显赫的开国功臣,而道同只是一介微末县令而已,试问,道同又拿什么去和朱亮祖斗呢。

可谁知道刚消停没两个月,就又出事了。朱亮祖娶了番禺当地豪强罗氏的女儿为妾,罗氏的兄弟们靠着朱亮祖的势力横行县中,多有不法之举,道同闻讯后, 照旧把罗氏兄弟依法下狱。朱亮祖得知此事后,大为光火,竟公然率兵劫狱,又把罗家兄弟弄了出来。事情到了这一步,道同忍无可忍,立刻上疏朱元璋,弹劾朱亮祖罪状数十条。朱亮祖听说道同已经弹劾了他,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也上了一道奏疏,弹劾道同“傲慢无礼、侮辱上官”。这两道奏疏几乎同时送出,但先到朱元璋面前的,却是朱亮祖的那一份。结果可想而知,不明真相的朱元璋,当即派使者赶赴番禺,下旨赐死道同。道同的那道奏疏,只比朱亮祖的奏疏晚到一天,可就是在这一天里,道同,已经含冤九泉了。朱元璋在看完道同的奏疏后,方才得知事情真相,他马上命人前去赦免道同,可最终,还是晚了一步。朱元璋得知道同已死,顿时悔悟到,自己是受到了朱亮祖的蒙蔽才铸此大错。他龙颜大怒,立即下旨将朱亮祖与其子朱暹逮回京师,而后便亲手把这对父子鞭死,以告慰道同的在天之灵。

可以说,自从奏疏送出的那一刻,道同就死定了。不是说朱元璋肯定会包庇朱亮祖,而是朱亮祖作为朝中大将,手握兵权,他有特权权,遇有紧急情况,可以使用军马向朱元璋奏事。相形见绌的是,道同为自身级别所限,别无选择,只能使用驿站的驿马传递奏疏。众所周知,军马的脚力要比驿马强得多,军马的特权,也比驿马多得多。那么最后的结局,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面对生死抉择,道同也曾犹豫再三,不然的话,他也不至于一忍再忍。但他最后还是选择忠于自己的内心,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把那道关乎命运的奏疏送了出去。我们经常说“舍生取义”,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是要拿命去换的,真到了关键时刻,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道同做到了,他用鲜血,为我们诠释了“舍生取义”的真正涵义。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9-07 17:17:1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努尔哈赤

传说努尔哈赤年少丧母,继母对他百般虐待,他于是投身辽阳总兵李成梁帐下当个小差。不巧,有一回他被李总兵知道自己的脚底长有七个红痣,当时人以为这是“脚踏七星落地”的混龙出世,将对明朝不利。怕他以后夺取大明的江山,李总兵于是派人追杀这个孩子。

在逃亡的过程中,努尔哈赤跑累了昏睡在荒草甸子里。 赶巧此时追兵想要火烧这片荒草地,努尔哈赤身边的大黄狗眼见大火要烧到了,就跑到附近一个水泡里弄湿全身,再用湿毛压倒罕王四周的茅草。重复了无数次以后,努尔哈赤终于得救了,但大黄狗却累死了。


后来,努尔哈赤为了报“义犬”之恩,规定满族人不能吃狗肉,他本人也不戴狗皮帽子。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女真族,建州女真首领。生于建州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抚顺新宾县西南),父塔克世。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同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对建州女真各部展开了兼并战争,统一了建州各部。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受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其后,经过二十余年征伐,统一了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以北的女真诸部。为适应当时政治、经济需要,建立八旗制度。设议政王大臣,与八旗旗主共议朝政。创制满文。

随着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于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后金),自立为汗,建元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反明。在萨尔浒之战中,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原则,大败明军,势力进入辽河流域。在相继攻克沈阳、辽阳和辽河以东七十余城后,于天命六年(1621年)迁都辽阳。天命十年(1625年)迁都沈阳,占领了辽东大部地区。天命十一年(1626年),挥军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为宁前道袁崇焕所败。旋病死[50],年68岁。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9-07 17:25:4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补图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9-07 17:43: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事事关心~东林党

顾宪成回到了家乡,修复了东林书院。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规定每年举行大会一、二次,每月小会一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书院既讲学又议政,吸引着许多有志之士,他们不顾路途遥远,纷来沓至,人数之多,竟使东林书院的学舍都容不下。东林书院实际上成了一个舆论中心,这里的人们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从而被他们的反对者称为“东林党”。

当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议政,逐渐聚合成一个政治集团“东林党”的时候,另一批官僚,也逐渐形成按籍贯划分的几个“党”,它们是:山东人的齐党,湖北人的楚党,浙江人的浙党等。这些团体,为牢固地保持自己的权位,互相攻击,于是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明末党争。

由于东林党人开放言路指责朝政,触动熹宗时专权的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开始打击东林党,1625年(天启五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次年,东林书院被拆毁。东林党人也遭到打击,杨涟、左光斗等许多著名的东林党人都遭到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杀害。


从1625年六月二十八日开始,许显纯将镇抚司诏狱所有刑具都在杨涟身上使用了一遍。三日不到,杨涟体无完肤,坐、立皆不可,只能躺在地上受审。杨涟毫不屈服,用给其写供状的纸和笔,诉写魏忠贤的罪恶行径,魏忠贤看了七窍生烟,令许显纯立刻杀掉杨涟。此时杨涟家人也知道无法营救,暗自在饭菜中夹带金块,好让其自杀,但被牢卒查获,从此不让杨涟家人送饭。

1625年七月二十日,许显纯命缇骑杀害杨涟,缇骑于当天深夜将沉重的沙袋压在杨涟身上,想将其压死,结果平常人压两个小时就可气绝身亡,杨涟到第二天早上都还没有咽气,缇骑只得作罢。隔天,数名牢卒将杨涟牢牢按住,用两颗大铁钉从其双耳钉入,钉得血流满面。

众人想这回死定了,可不久杨涟就醒了过来,只是耳朵聋了。七月二十四日深夜,缇骑送杨涟上路,杨涟咬破食指,写下血书,仰天大笑受刑。许显纯也真够狠毒的,明明可以一刀杀了杨涟,却偏偏使用一种恒古未闻的酷刑来杀杨涟。他让狱卒将杨涟锁死,命人将一颗大铁钉从杨涟的天灵盖钉入,就这样,一代名臣杨涟终于在酷刑下死去。


左光斗与杨涟同日入诏狱。杨涟入狱的第一天即遭受酷刑,而左光斗是第二天才受刑,原因就是魏忠贤想让这些文人看看酷刑的厉害,能够向其低头。但是魏忠贤似乎低估了东林党文人的意志力。左光斗第一天的刑罚是:大棍四十、敲一百、夹杠五十。给大家解释一下,大棍四十是打屁股,拶敲一百是夹脚踝,夹杠五十是夹手指,一套下来,不死也爬不起来了。左光斗受刑不到两天,缇骑又将镇抚司的刑具依次在其身上使用,伤疤摞着伤疤,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左光斗的学生史可法,文武双全、胆识过人,竟然买通镇抚司狱卒,化妆进入诏狱探监。史可法见到左光斗时,左光斗双眼浮肿,已经无法睁开,小腿的肌肉也因为腐烂而脱落,血淋淋的骨头都露出来了,地上爬满了争食腐肉的蛆虫。史可法抱着左光斗的腿哭,左光斗听见史可法的声音,挣扎着用稍微可以活动的左手扒开肿胀的眼皮,看了看自己的学生,怒喝道:“糊涂蛋,你来做什么?国家已经落到这般地步,我是活不长了,你再跑到我这儿来,让人害了你,谁来继承我!”说完竟然挣扎着用身上的铁索来殴打史可法,骂道:“蠢材,快走,不走我打死你”! 史可法含泪离开了。

1625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即杨涟被杀第二天,魏忠贤命许显纯杀害左光斗。其实左光斗因为严重的感染,已经奄奄一息,缇骑稍微使坏,左公饮恨而逝。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9-07 17:44:2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木匠皇帝—— 朱由校

朱常洛登基三十天便暴毙身亡,把国家交给了年仅十六岁的长子朱由校,这就是明熹宗,也就是天启皇帝。

朱由校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出名,因为他独特的爱好与精湛的手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专属的名号——木匠皇帝。

朱由校木匠的技艺有多高超?他自幼便有木匠天分,且对木工有着极大的兴趣,整日沉迷于木匠活之中。据说只要是朱由校所看到过得木器用具,亭台楼阁他都能够做得出来。而且他发明了床板可以折叠。

做小玩具朱由校也有一手,做得各种小木人,男女老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亲手做的漆器,梳匣等都装饰五彩,精巧绝伦。许多时候,他还在自己的作品上雕刻画作,大展技艺。

当时他派太监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市面上去卖,往往都有人花重金购买,这样朱由校十分高兴,更加乐此不疲。

朱由校不仅擅长做小玩意,大建筑也不在话下,还喜欢创新设计一些机巧。他常常造成房屋后,便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可新鲜劲过后又立刻把房子毁掉,重新建造新的样式。

国家大事交给魏忠贤管理,魏忠贤就这样把持了朝政,残害东林党人。

朱由校共有过三个儿子,但全部夭折。这些皇子的突然去世,都极有可能是魏忠贤下的毒手。

朱由校临死前,在张皇后的坚持下,把皇位传给了弟弟朱由检,他就是崇祯皇帝。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9-07 18:06: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木匠皇帝—— 朱由校

朱常洛登基三十天便暴毙身亡,把国家交给了年仅十六岁的长子朱由校,这就是明熹宗,也就是天启皇帝。

朱由校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出名,因为他独特的爱好与精湛的手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专属的名号——木匠皇帝。

朱由校木匠的技艺有多高超?他自幼便有木匠天分,且对木工有着极大的兴趣,整日沉迷于木匠活之中。据说只要是朱由校所看到过得木器用具,亭台楼阁他都能够做得出来。而且他发明了床板可以折叠。

做小玩具朱由校也有一手,做得各种小木人,男女老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亲手做的漆器,梳匣等都装饰五彩,精巧绝伦。许多时候,他还在自己的作品上雕刻画作,大展技艺。

当时他派太监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市面上去卖,往往都有人花重金购买,这样朱由校十分高兴,更加乐此不疲。

朱由校不仅擅长做小玩意,大建筑也不在话下,还喜欢创新设计一些机巧。他常常造成房屋后,便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可新鲜劲过后又立刻把房子毁掉,重新建造新的样式。

国家大事交给魏忠贤管理,魏忠贤就这样把持了朝政,残害东林党人。

朱由校共有过三个儿子,但全部夭折。这些皇子的突然去世,都极有可能是魏忠贤下的毒手。

朱由校临死前,在张皇后的坚持下,把皇位传给了弟弟朱由检,他就是崇祯皇帝。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9-07 18:07:2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崇祯清除阉党

朱由检17岁进了皇宫,首先,他不吃宫中的饭菜,等到没人的时候,他就吃袖子里面藏的饼子,晚上睡觉的时候,让人点上蜡烛,点亮大殿和寝宫。
因为他害怕不是被毒死,就是被刺客杀死。总之就是在被杀与被毒死的路上,活着处处得谨慎。

其次,他开始一步步的清除魏忠贤的势力。先是让魏忠贤的一些心腹自己辞职回家,然后一方面又尽力稳住魏忠贤本人,免得打草惊蛇。

最后,崇祯鼓动和怂恿朝中大臣,让他们一起弹劾魏忠贤。 而多年来被魏忠贤一伙压制着的迫害着的东林党人和民众们,也纷纷爆发了。

弹劾奏折,一张接着一张,如雪片般向崇祯涌来。崇祯便叫来魏忠贤,让侍者读那些奏折,每读一个罪名,崇祯便大声斥问魏忠贤:“这是在说什么!”

吓得魏忠贤只能不断地跪地磕头,不知如何辩解。他终于领教了这位年纪轻轻,励精图治,雷厉风行而又殚精竭虑的小皇帝。

小皇帝一步步把魏忠贤及其党羽一网打尽,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掌握了实权,让人惊叹。

原来的时候魏忠贤掌控朝廷,现在崇祯启用了新的内阁大臣,把此前的内阁大学士全换掉。然后经过一年的调整,至崇祯元年十二月,形成了以韩爌(kuang四声),钱龙锡、李标为主的新内阁。

这三人中,韩爌,钱龙锡是东林党的核心人物,李标虽然号称无党中立,但他的老师赵南星却是东林党元老,以他们为主的内阁构成,标志着东林党在崇祯执政初期,成为朝堂主流。

东林党底蕴深厚,有了内阁的主政权,崇祯皇帝也非常信任他们,再加上官职略小的侯恂、钱谦益、黄道周等东林党大佬们在朝堂上的配合,熬过了魏忠贤残酷镇压时期的东林党,似乎看到了他们主政的黄金时期就要到来。

可惜,他们的理想并没有坚持多久,不到两年,东林党就在朝堂上一败涂地,韩爌,钱龙锡、李标于崇祯三年陆续退出内阁,而且,此后的崇祯皇帝一改对东林党的绝对信任,至明亡都不再让任何一个东林党人入阁辅政,把他们完全隔绝在内阁之外,这又是为什么?

崇祯的转变源自于一位明末颇受争议的人物,大名鼎鼎的袁崇焕身上,袁崇焕在崇祯元年受崇祯委任,成为主管辽东军务的蓟辽督师,举荐人是钱龙锡,另外,韩爌也是袁崇焕的座师,有这两层关系,袁崇焕和东林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辽东军务当时是明朝最重视的一块,蓟辽督师拥有数百万辽饷的分配权,以及整个辽东文武官员的升迁、调配权(袁崇焕上任后,又从崇祯那拿到了登莱地区和皮岛的管辖权),无论是官员的安插以及辽饷的分配,都是任何政治团体不可忽视的大蛋糕。

所以,东林党内阁在此前的东林党大佬孙承宗去职后,推出了袁崇焕掌控辽东这一块,当然,袁崇焕本也比较合适,他曾长期在辽东任职,还有“宁锦大捷”这样的功绩在手,崇祯亲自考察时,他又用“五年复辽”的美好愿景打动了崇祯,为此,崇祯给予了他不少特权。

崇祯初期,陕西地区的农民起义还没有蔓延至全国,明朝的全部精力都放在辽东,崇祯和东林党重视辽东的军务无可厚非,东林党如果想要坐稳主政的位置,也需要在辽东有重大功绩展露,可恰恰就是崇祯最重视的辽东出事了。

崇祯二年十月,后金大汗皇太极亲率大军绕过袁崇焕防区入侵明朝,“己巳之变”爆发,在这个过程中,袁崇焕应对失利,先是敌情判断错误,葬送了赵率教所部,然后当清军杀到北京城下时,他才赶到,并要求率兵入城,在他被崇祯下狱后,又发生了祖大寿抗旨不尊的事件。

清军的入侵加上袁崇焕的应对失误给了东林党的政敌,浙、楚、齐等其余政治党派机会,在清军依旧还在河北大地肆虐时,他们就开始联合起来对东林党发难,内阁加辽东的位置,好大一块蛋糕。崇祯二年十二月袁崇焕下狱,崇祯三年八月被处死,这八个月时间,就是东林党和其余党派的斗争时间,从历史结果看,东林党失败了。

崇祯三年时,崇祯皇帝也不过才刚刚二十岁,意气风发的他还等着东林党帮助他挽回明朝的颓势,帮助他消灭辽东后金这一大患,所以此前的他,把所有几乎能给的权力都给了东林党举荐且全力支持的袁崇焕,可结果却给了他一记狠狠的耳光。

不管袁崇焕在“己巳之变”中是否该承担最主要责任,重要的是,事情发生了,而他是东林党举荐的,当时主政的也是东林党,那么,他们就要承担责任,而且,这口黑锅还无比巨大,因为皇太极的这次入关是自“土木堡之变”一百多年后,明朝再一次被敌人杀到北京城下。

这样的局面是年轻的的崇祯皇帝无法接受的,他给了东林党主政的权力,内阁以东林党人为主,最关键的辽东军务以东林党人举荐的袁崇焕为主,可以说,他能给的都给了,至少,崇祯元年至三年时的崇祯还没有后来的那么多疑,也没有朝令夕改的犹豫,但依旧被打击到了。

后金入侵的锅,崇祯是不会背的,也不应该由他背,而且,因为崇祯把对袁崇焕的恨放大到了整个东林党身上,东林党内阁也随即分崩离析,韩爌被罢免,袁崇焕的直接举荐人钱龙锡要不是黄道周力争,也差点被杀,中立的李标也主动辞职。

特别是在“己巳之变”中临时启用的东林党大佬孙承宗也能轻易安抚祖大寿被崇祯知道后,崇祯就完全舍弃东林党了,此后直至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使用和更换过数十名内阁大学士辅政,但都没有再让任何一名东林党人入阁,没有人入阁,东林党始终只能龟缩在南方。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9-12 14:20: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袁崇焕: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的抗清名将,本应是受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但下场却很凄凉,背负诸多骂名,甚至被凌迟处死,百姓争食其肉,他生平究竟都做了什么呢?

由文入武,颇具军事才能
袁崇焕是个很有理想抱负的人,于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被派往福建邵武任知县。虽是个文官,但袁崇焕一直对军事很感兴趣,喜欢和别人谈论兵法,并且从一些退伍老兵那里了解了很多边塞的情况,心中一直怀抱着镇守边关的梦想。

天启二年,袁崇焕进京觐见明熹宗,御史侯恂发现此人颇具军事才能,于是提拔他到兵部任职。从此袁崇焕慢慢由文官转向武官。

不久之后,广宁被攻陷,需要派人镇守山海关。袁崇焕很有胆识,也很懂得抓住机会,他提前去了解了当地的地形,之后主动请缨前去。朝廷对袁崇焕的勇气和才能十分赞赏,破格将他提拔为兵备佥事,督关外军。

镇守山海关期间,袁崇焕先后得到了王在晋、孙承宗的重用,而他也确实能力出众,在安抚军民、整治边防上都立下不少功劳。而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几场战事。

天启三年,孙承宗接受了袁崇焕镇守宁远的主张,他力排众议,带着满桂和袁崇焕一起前往,在这里重铸城墙,用一年的时间将宁远打造成了一片“乐土”。

天启五年,孙承宗被罢免,前来接任的高第才能与胆量都不及孙承宗,从后金的行为中可见一斑。

得知孙承宗被罢免,后金可汗努尔哈赤没有了顾忌,第二年便率军攻打宁远,而经略高第却待在山海关,不打算去救援。袁崇焕得知后气愤不已,主动带领几名大将前往守城。

袁崇焕利用西洋大炮把后金军打得溃不成军,伤亡惨重,努尔哈赤只能下令退兵。宁远大捷令朝廷无比欣喜,袁崇焕也因此升为了右佥都御史。

此战之后不久,努尔哈赤就病死了,他最出色的儿子皇太极即位,皇太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以覆灭明朝为己任。

即位后第二年,皇太极先是举兵攻打朝鲜,从朝鲜退兵后又率军包围锦州,总兵赵率教与太监纪用等人选择关闭城门,严防死守。

面对后金的包围,锦州多次向宁远请求支援,宁远由袁崇焕镇守,他深知宁远的重要性,不能派主力支援,只能让尤世禄、祖大寿率领四千兵力从敌军背后攻打。然而,还没来得及增援,后金就分派兵力来攻打宁远。

大战中,尤世禄、祖大寿等率军队在城外与敌人正面作战,袁崇焕与刘应坤、毕自肃率将士登上城楼防守,用大炮攻击敌军,双方死伤都比较多。

在宁远碰了壁,后金军又再次将火力对向锦州,但仍然久攻不下,最终只能撤兵。这次战役史称“宁锦大捷”,但这次大战,明军也伤亡惨重,并不算是一场很成功的战役。


讨好魏忠贤,后来却撕破脸
袁崇焕这顺畅的为军之路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就是魏忠贤,明朝最大的奸佞,虽是宦官,却手握重权。

袁崇焕有一个好朋友叫阎鸣泰,阎鸣泰因为讨好魏忠贤而不断高升,而他飞黄腾达后也不忘提拔袁崇焕,后来袁崇焕也得到了魏忠贤的重视。

天启六年开始,袁崇焕经常在官文中大肆颂扬魏忠贤,还奏请给魏建造生祠。但之后两人不知为何翻脸了,魏党开始处处针对袁崇焕。

宁锦之战后,其他将领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袁崇焕却只增加了一级官阶,原因是魏党在背后给他使绊子,弹劾他没有支援锦州,袁崇焕因此十分愤怒,辞官回乡。

后来明熹宗驾崩,明思宗朱由检上位。朱由检一直将魏忠贤视为眼中钉,不断打压他的势力,最终设计除掉了魏忠贤,之后又将袁崇焕召回朝廷,袁崇焕再次得到重用。

斩杀毛文龙,为敌军解决后顾之忧
毛文龙占据东江,可以牵制后金,但他本人只懂得带兵打仗,在治理方面没多大才能,浪费了不少军饷,袁崇焕对毛文龙一直意见很大,曾上书请求派部臣到毛文龙处清理粮饷。

毛文龙对此很不满,上书反驳,两人闹得很不愉快。于是,毛文龙成了袁崇焕心里的一根刺,袁崇焕一直想寻找机会除掉他。

不久,袁崇焕以阅兵为名,和毛文龙在双岛会面,借机邀请毛文龙来观看将士们射箭,实则是一场“鸿门宴”。

袁崇焕在山上设下了帷帐,并安排士兵埋伏在帐外。毛文龙来后,他手下的士兵被挡在帐外,毛文龙一人进入帐中。

在帐中,袁崇焕命手下把毛文龙绑了起来,之后列出毛文龙的十二条大罪,对他大加责难,毛文龙虽苦苦求饶,但袁崇焕步步紧逼,最终用尚方宝剑将毛文龙斩杀,而这件事并未得到朝廷的允许,是袁崇焕擅作主张。


后人谈论此事,说袁崇焕这一举不亚于秦桧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京。

因为前有袁崇焕,后有毛文龙,皇太极一直不敢与朝廷开战,怕落个腹背受敌的结果,如今袁崇焕这一举刚好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于是,皇太极绕过袁崇焕的军事部署率大军向京城攻去。

得知消息的袁崇焕赶紧率军回去保卫京师,经过一番拼死战斗,终于保住了大明首都。但这一战带给袁崇焕的并不是荣耀,而是灾难。

后金退兵后,袁崇焕反被治罪。大臣们认为是袁崇焕放清兵入关,杀死毛文龙或许就是后金的意思,认定袁崇焕与后金军有勾结,朱由检本就多疑,这次清兵入关也让他对袁崇焕怀有愤恨。在多方势力推动下,袁崇焕入狱了。

魏忠贤遗党想要杀了袁崇焕,于是也来插了一脚,列出擅自与后金议和、擅自杀死大将毛文龙两大罪状,给袁崇焕定了死罪。

崇祯三年,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凌迟是十分残酷的刑法,要把活人身上的肉一刀一刀割下来,传言袁崇焕被割了将近三千六百刀,创下了大明律记录。而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刽子手每割一块肉,百姓就买了生食,场面可谓十分惨烈。他的家人也不能幸免,被流徙三千里。

袁崇焕背着骂名而死,清朝乾隆皇帝又对他赞赏有加,为他平反。

世人对袁崇焕的评价一直颇有争议,杀毛文龙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袁崇焕确实做过一些错误的决定,但用“卖国贼”来评判他则有失偏颇。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有人说他写了《红楼梦》),他这样写袁崇焕:

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而性极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呜呼!秦桧力主和议,缓宋亡且二百余载,崇焕以龌龊庸才,焉可上比秦桧!亦犹之毛文龙。”

他形容袁崇焕矮小丑陋、自大暴躁、志大才疏,因一己私怨,诛杀毛文龙,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认为袁崇焕不如秦桧。张岱对于袁崇焕的写法,是愤慨清朝统治者一再借“崇祯杀袁崇焕”一事构陷明朝皇帝的残暴无情。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9-14 20:44: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袁崇焕性格缺陷

一、气量狭小。

袁崇焕水平很高,指挥作战及军事布局都很有一套。但是,他却有些气量狭窄,不能容人。比如,袁崇焕在取得宁远大捷的胜利后,就有些排斥异己。当时魏忠贤把自己的手下刘应坤、纪用安排到袁崇焕身边。但是袁崇焕不接受,请求调离。这样一来,其实就得罪了魏忠贤,可是袁崇焕却浑然不觉。

接着,他又与副手满桂闹不团结。

其实,满桂对袁崇焕是非常重要的。当时,朝廷猜疑孙承宗,把他调走,换上了不会打仗又胆小怕事的高第。高第一上台,就说宁远守不住,要求把军队撤出宁远。袁崇焕坚决不同意,说怎能轻易丢掉国土呢!满桂也坚决支持袁崇焕,留下来和袁崇焕一起镇守宁远。高第拿袁崇焕没法,自己撤退走了。

努尔哈赤知道后,立刻率军进攻宁远。最终,在袁崇焕与满桂等人的誓死保护下,取得了宁远大捷的胜利。可以说,满桂是袁崇焕的铁哥们。

但是,宁远大捷胜利后,袁崇焕却容不下自己的副手。最终,朝廷只得把满桂调离回朝。

当时,经略王之臣不同意满桂走。于是,袁崇焕又和王之臣不和。最后,朝廷只得让他们分工,袁崇焕督关外,王之臣督关内。

二、性格倔强。

袁崇焕因为气量小,性格也非常倔强,得罪了不少人。这样一来,朝廷很多人都与他不睦。尤其是魏忠贤及其党羽,本来他们是要专擅朝廷的,但是袁崇焕偏偏不与他们合作,因此,他们就多次诋毁袁崇焕。

袁崇焕在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的胜利后,本来他的功劳最大,居功至伟。但是因为他得罪了魏忠贤及朝中不少大臣,因此,他们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把满桂等很多人都给予很大的封赏,独有袁崇焕只是增加一级官阶。这让袁崇焕异常气愤,愤而辞职,可是魏忠贤却又不允许。不允许,却趁机以王之臣取代了他的位置。

但就算这样,袁崇焕也绝不向魏忠贤及其党羽低头,与魏忠贤及其党羽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三、说话浮夸。

袁崇焕说话浮夸的事情,就是崇祯皇帝上台后,他给崇祯皇帝说的“五年平辽”的话。这话显然是不现实的,是办不到的。当时就有人说他这话不实事求是,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实事求是,我是说这个话来安慰皇帝的。

可是,这样一来,他就有了欺君的嫌疑。也因此有很多人抓住这个把柄,不断在崇祯皇帝面前说袁崇焕的坏话。

后来,袁崇焕又对崇祯皇帝说,要让“五年平辽”的话真正实现,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合。崇祯皇帝当时非常相信他,于是把给别人的尚方宝剑都收了,把辽东全交给他。并且要求朝中的后勤保障部门,必须完全满足袁崇焕的需要。

但是,袁崇焕最终没有实现他立下的誓言,而且皇太极还打入关来。于是有人说,这是袁崇焕把皇太极故意放进来的。皇太极也故意散布谣言,说确实是他和袁崇焕有密约。崇祯皇帝见袁崇焕立下的誓言没有实现,清军还打进关来了,再加上他本身多疑,因此就把袁崇焕抓了起来。

袁崇焕这样说话,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但是用在明末那样复杂的环境中,用在崇祯皇帝这样一个多疑的人的身上,最终倒霉的,肯定是他自己。正如梁启超说的:“使督师以前而有督师其人者,则满洲军将不能越辽河一步,使督师以后而能有督师其人者,则满洲军犹不能越榆关一步。”

袁崇焕是生错了时代。


四、越位做事。

崇祯皇帝给袁崇焕定下的“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这样的罪名,尤其是后面的两条,正是现在有些人认为袁崇焕是汉奸的原因。

其实,袁崇焕所做的这些事,都是一种策略上的考虑,都是对明朝有利的。在对待后金上,也不能一味强硬,而是应该抚打结合。如果做得好,软化了努尔哈赤,他们也不一定能打进关来。这向来是中原政权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一贯做法。你要不卖米给他,他就要强行来抢。闭关锁国就要挨打,自古而然。清朝后期也正是这个原因,被列强轮番轰炸。

包括杀毛文龙,也是为了朝廷安定,避免军阀割据的重要举措。

但问题是,这些都是袁崇焕擅作主张做出来的,没有请示过皇帝。

有人说,请示也没用,这样的请示,到不了崇祯手里。

不过,就算到不了,请示与不请示,性质是不一样的。而且,袁崇焕如果性格好一点,注意搞好团结,自然不会有这种事发生。

总之,袁崇焕确实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但是,他身上的那些性格缺陷,也确确实实让他把平辽之事给搞砸了。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9-14 20:54:2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袁崇焕的缺点:

第一,跟同僚处不好关系。经略王在晋非常欣赏袁崇焕,向朝廷争取将其提拔为宁前兵备佥事。然而,由于不认可这位上级的一些思路,袁崇焕不仅不感激其知遇之恩,甚至还经常不听指挥;

不久后,取得宁远大捷的袁崇焕更是逐渐骄横,先后跟大将满桂、经略王之臣闹矛盾,但朝廷需要他的才华,对其百般迁就;

第二,治军手段急躁,擅杀部将。主管宁远期间,袁崇焕曾因核查兵员时发现了虚报情况,不经上报就私自斩杀一名校尉;上级孙承宗得知后非常愤怒,训斥他“专杀”。(后来他处死毛文龙,不过是这一作风的延续)

第三,不事先请示朝廷、擅自议和。努尔哈赤死后,袁崇焕以吊唁的名义派人与皇太极议和;皇太极答应了这一提议,其后趁机攻打朝鲜,以解除后顾之忧。

对于后金的这一行动,袁崇焕并非不知晓,但他却没有出兵救援,而是趁机修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朝廷在收到朝鲜的求救信后才命令袁崇焕前往救援,但此时已鞭长莫及,朝鲜已被降服。随后,后金胁迫朝鲜后一同进攻皮岛,毛文龙绝地血战才击退了对方。

当初袁崇焕向后金议和时,并没有先行征求朝廷的同意;后来已成定局才上报,朝廷无可奈何,只是告诫他下不为例。但随后朝廷在复盘朝鲜、毛文龙被攻打事件时,言官们纷纷把责任归咎于议和举动,袁崇焕愤然上书,解释自己休整三城的重大战略意义。既然事已至此,朝廷也,没什么好说的,天启帝甚至下旨安抚。

而袁崇焕这一考虑不周全的议和举动,也为他后来被朝臣们扣上“私通后金”的帽子提供了口实。

客观来说,此时的袁崇焕被针对,虽然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因素,但他一贯我行我素、不注重沟通方式的特点也难辞其咎。

庙堂中的关系没理顺,战功再突出也会被大打折扣。天启七年,在率军取得宁锦大战后,一众将领都被论功欣赏,主将袁崇焕却被魏忠贤安上了“不救锦州”的罪名,只是增加了区区一级官阶。

为了扭转与当权者的关系,心高气傲的袁崇焕不得不低身下气,甚至为魏忠贤修建了生祠。不过,但情况仍未改观,无奈之下,他只好辞官回乡。

俗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袁崇焕被魏忠贤排挤的伤心往事,反而成了他再度崛起的有力资本。崇祯皇帝登基后,大刀阔斧、拨乱反正,首先铲除了魏忠贤及其党羽,随后召回袁崇焕,任命其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这就意味着袁崇焕至此青云直上、变成了东北战线的一号人物,他终于获得了大展拳脚、一展所长的机会,既能为皇帝、为国家力挽狂澜,也能让自己建功立业、名留青

然而,身居高位,却使袁崇焕身上的缺点空前放大,也让他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悲剧结局。最关键的一点:他处理君臣关系不成熟,把信任自己的崇祯推向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被崇祯第一次召见时,袁崇焕夸下海口,声称只要给自己五年时间,就能恢复整个辽东。这正投崇祯的下怀,由此对袁崇焕越发赏识。

但是,随后面对给事中许誉私下的质疑,自知失言的袁崇焕竟然承认自己是安慰崇祯而已。为了自圆其说,他随之向朝廷提出了一系列的前提条件,比如要求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全力配合自己,让赵率教、何可刚、祖大寿都听自己的指挥等等。

面对如此的狮子大开口,崇祯竟然全部答应,他甚至还赐给了袁崇焕尚方宝剑,准许他便宜行事。由此可见,当时崇祯挽救国家危亡的心情有多急切,而他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袁崇焕身上。

但崇祯不顾一众文臣反对,赋予袁崇焕如此大的权力,等于是把自己的威望、尊严跟袁崇焕捆绑了起来。袁崇焕若表现好,自然万事大吉,人们还会歌颂皇帝慧眼识珠;反之,那些文官们的口水都能把崇祯淹死。


但就在下一年,袁崇焕就给了崇祯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一年,皇太极率兵数十万越过蓟州、进逼京城;袁崇焕获悉,立即组织人马追击、阻拦。

起初崇祯听闻袁崇焕积极勤王,心里非常高兴,还下令奖赏将士、让袁崇焕统领各路援军;然而,随着战局陷入不利,赵率教、王元雅、朱国彦纷纷战死,金军势如破竹逼近北京,情急之下,袁崇焕亲自带兵保卫京师,驻扎在广渠门外。

边将带兵驻扎在京城周围,首先会给人以造反嫌疑,袁崇焕已经犯了大忌。一时间,朝廷内外议论纷纷,那些不满袁崇焕专权的文官们更是纷纷进谗言。

不过起初的崇祯还是很有担当,他毫不忌讳他人的微词,召见袁崇焕,“深加慰劳,咨以战守策,赐御馔及貂裘”,体现出对其一如既往的信任。

然而,袁崇焕并没有体会到皇帝正为自己承担着巨大压力,随后他提出了一个愚蠢透顶、堪称灾难性的要求:“以士马疲敝,请入休城中”,即军队太累了,先京城休整休整。

仗还没打,就想带兵进京,这不是造反是什么?崇祯断然拒绝。朝廷里更是议论四起,一众朝臣们纷纷指责袁崇焕纵敌拥兵、心怀不轨;皇太极也趁机行使离间之计,此时的崇祯如果继续坚持自己对袁崇焕的信任,那等于是自绝于朝廷、自绝于天下了。

因此,虽然袁崇焕本人并没有造反的心思,虽然他浴血奋战、击退了皇太极,然而,迎接他的却是死罪。

下一年八月,崇祯痛下圣旨,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一位赤胆为国的英雄,竟然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让人不禁心情凄然;政坛比战场更为凶险,袁崇焕的军事才华无与伦比,然而他性格上的缺点、政治上的短板,却在茫然不知的情况下把自己推向了绝路,可悲可叹。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9-14 20:54:4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明末农民起义
1,明朝末年,处于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农民生活困苦。据《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祯十三年,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并且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瘟疫传染,人死八九”。
2,明末土地、财富向官僚集团集中,普通老百姓生活窘迫。国库空虚,朱由检在崇祯元年(1628年)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亲友救出后。
3,李自成率部东渡黄河,在山西投奔了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称“闯将”。高迎祥牺牲后,他自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4,队伍扩大以后,不纳粮士兵吃什么?只能去抢。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李自成攻克洛阳,杀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从后园弄出几头鹿,与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为“福禄宴”,与将士们共享。同时,李自成没收福王府中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大赈饥民。
5,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知北京城守不住了,就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了出去。为了避免自己老婆和女儿受辱,他令周皇后等后妃自缢,而他自己更是用刀砍向自己的女儿。崇祯帝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崇祯帝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后在的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崇祯帝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6,李自成进北京后的失误:第一,助饷与追赃。当年崇祯皇帝为了征派粮饷不惜抛开脸面,在朝堂上苦苦哀求诸位大臣。最终在全国也就拿到了两千万两白银。让李自成的军队在40天的时间内,仅在北京就搜刮了7000万两白银。第二,享乐、思乡。腐化,刘宗敏抢夺陈圆圆,拷打吴襄。
7,吴三桂进攻北京,刘宗敏拒绝出战。而且刘宗敏还说,大家都是当强盗的,为什么你在京城里过着舒服的生活,却让我去餐风宿露流血流汗呢?李自成亲自出战,打败退回北京,仓皇称帝,第二天撤出北京,杀死吴襄全家。后在九宫山被杀。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9-22 23:33:1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