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中华故事

楼主:春眠不觉晓医生2 字数:267834字 评论数:3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财王爷

柴荣家庭世代为商,他十五岁就开始学做生意,手腕灵活又诚信可靠,渐有名声,很快就让柴家成为了一方巨贾。他的姑母嫁给了郭威,郭威又将柴荣收为义子。

后来他进入军中,识人之明尽显,一大批名将脱颖而出,又治军有方,最终郭威以天下相托。

历史与战争

在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他外紧内松,对外以统一中原为目标,对内休养生息,短时间内就形成了政通人和的局面。

军事上,他带兵亲征,入蜀夺取了秦、凤、成、阶四州,南下攻取江北淮南十四州,又把十八年前石敬瑭割让给北朝的幽云十六洲夺回了其中的二州三关,各级将官对他的军事才能无不叹服。

奈何天不假年,三十九岁上他便因病去世。

在柴荣去世将近三十年之后,汴梁城里的商户暗暗地供起了他的像,尊他为柴王(财王),希望得他保佑生意兴隆。

这就是关于柴荣的传奇。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19 22:22: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禁佛”事件,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后周世宗柴荣的禁佛,被后人统称为“三武一宗”四次“灭佛”。自后周显德二年(955年)起,后周世宗开始排斥佛教的一系列政策。是五代唯一对佛法排斥的一次。

对于“私度僧尼,日益猥杂”、“乡村之中,其弊转盛”的现象,柴荣下诏:“近览诸州奏闻……私度僧尼,日增猥杂,创修寺院,渐至繁多……宜举旧章,以革前弊……诸道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抑停废。”诏旨颁布后,废佛之风席卷全国,当年就废去寺院30,336所,僧尼还俗者约6万人。除重点保护寺院外,一律停废。禁私度僧尼,禁僧俗舍身。当时有檀越销融铜钱以铸佛的风气,柴荣反其道而行,即下令毁灭天下铜制佛像,要销毁佛像以铸造铜钱。世宗限定民众于五十日内缴纳,官府收购。只要家藏五斤以上的铜佛而不缴纳,则判死刑。只留下前朝帝王有赐与匾额的重点佛寺,其余寺院一律毁去。又对僧侣条件严格限制,必须要会背诵一定卷数以上的佛经并取得尊长同意,才能出家,否则犯罪。且禁止一切当年佛教徒“自残式布施”(斩断手脚、以热油烫脸等)明志的风气,最后,废去佛寺30336所,还俗61200僧。全国寺院仅余两千所。

一时之间,天下佛像几灭。官员议论纷纷,柴荣却说:“你各位不要对我毁去佛像这件事有疑虑。佛啊,是以善道度化世人的,如果有心向善,就是供奉佛了,那铜像岂是所谓的佛呢?而且我听说过,佛为了利益他人,就算是头颅、眼睛都可以布施给别人。如果朕的身体可用来救济民众,我也在所不惜啊。”



财神皇帝

柴荣在民间被俗称为“柴王爷”。据记载,他自少经商,曾在南方贩茶,取得成功,所以从宋元时期开始,就被中原地区百姓奉为财神,同时也是矿工、窑工、建筑工的保护神。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19 22:23: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黄袍加身

五代最后一个王朝后周,其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柴荣是一位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帝王,他节俭英明,堪称一代英主。

然而这样一位一心想统一天下的帝王却英年早逝,他只能将后周政权交给年仅七岁的皇长子柴宗训。

周世宗为了不让后周政权落入他人之手,在他临终前设置了三方辅政。

首先是外戚,皇太子的生母死的早,所以周世宗立皇太子的姨母符氏为皇后,符氏家族在当时非常显赫,周世宗认为在他死后,小皇帝就可以依靠外戚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其次,周世宗还挑选了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文官,张永德、赵匡胤、韩通三位武将来辅佐新帝。

在周世宗看来,三方辅政就可以稳固后周政权,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去世后半年,他最信任的赵匡胤不但没有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反而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把他年幼的儿子赶下台。

赵匡胤从陈桥兵变到黄袍加身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他没有费一兵一卒就让后周举国投降,可以说他的皇位来得容易不费力气。

史载赵匡胤心不甘情不愿,半推半就登上皇帝的宝座,但是陈桥兵变疑点重重。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这天是周恭帝柴宗训自即位以来的第一个春节,文武百官都纷纷赶来祝贺周恭帝,突然有人来报,契丹与北汉联手南下攻打后周。

当时周恭帝只有八岁,即位也才刚刚半年,而他的母亲符太后只有二十多岁,母子俩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只能与宰相范质和王溥商量对策,这两位都是周世宗临终前指任的托孤大臣。

两位宰相经过一番商讨后,请求周恭帝下诏让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迎战。

赵匡胤接到指令后,便开始调集军队准备迎战契丹。到了第二天,赵匡胤却自己不出战,只是派他的副手领兵出征。

更为奇怪的是这天京城的大街小巷突然流传一句话: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正月初三,赵匡胤率大军出都城开封,此时军中一位善于观察天象的人说天上有两个太阳,而且两个太阳还在打架,这句话很快在军中流传开来,古人常常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观察天象的人言外之意是说,在人间要出现一位新皇帝。

当赵匡胤率领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陈桥镇)时,一大部分将领集聚在一起商量另立天子一事,他们认为现在的小皇帝太小,等他长大以后对童年的事情多半印象不深,我们现在替他卖命打契丹,等小皇帝长大后,他能记得我们的功劳吗?不如趁小皇帝还没有亲政,立赵匡胤为帝,那么将来我们不就是开国功臣了吗。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赵匡胤仍然在睡大觉,于是这帮人便手持刀刃逼迫赵匡胤称帝,紧接着赵匡义入帐把哥哥请了出来,赵匡胤出帐看到这样的场面大吃一惊。

此时有人突然拿着黄袍,立即给赵匡胤披上,赵匡胤还没有反应过来,众将纷纷跪下,高呼万岁。

最初赵匡胤是坚决推辞,说自己无帝王之才,众将不同意,非立他为帝不可,并将赵匡胤强制扶上马,逼迫他南行,返回开封。

在返回京城的途中赵匡胤与众将约法三章,首先要善待周恭帝母子、朝中文武大臣,他说周恭帝是他以前侍奉的主子,文武大臣是他的同僚,不能欺负他们,更不能杀害他们,其次军队入京以后,不能烧杀辱掠,要善待老百姓。

赵匡胤还说做不到这三条,他就不当皇帝,如果谁不遵守,就将他满门抄斩,众将同意了赵匡胤的要求。


班师回朝,登基称帝

赵匡胤回京后随即召见范质和王溥两位辅政大臣,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着说,先皇周世宗对我有恩,我不想背叛他,现在这一帮将士逼着我穿黄袍,非要我登基,我好无奈,你们帮我想想办法,该怎么办?

王溥是聪明人,他一看就明白了赵匡胤葫芦里卖的药,他立即跪下称赵匡胤万岁,范质见势不妙也跪下称万岁。

文武大臣看当朝宰相,百官之首都不反抗,也只能纷纷服从。

百官臣服之后,赵匡胤的手下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禅位诏书,开始宣读诏书。赵匡胤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大宋王朝,他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完成所有手续,取代周朝建立宋。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19 22:24:4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五代最后一个王朝后周,其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柴荣是一位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帝王,他节俭英明,堪称一代英主。

然而这样一位一心想统一天下的帝王却英年早逝,他只能将后周政权交给年仅七岁的皇长子柴宗训。

周世宗为了不让后周政权落入他人之手,在他临终前设置了三方辅政。

首先是外戚,皇太子的生母死的早,所以周世宗立皇太子的姨母符氏为皇后,符氏家族在当时非常显赫,周世宗认为在他死后,小皇帝就可以依靠外戚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其次,周世宗还挑选了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文官,张永德、赵匡胤、韩通三位武将来辅佐新帝。

在周世宗看来,三方辅政就可以稳固后周政权,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去世后半年,他最信任的赵匡胤不但没有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反而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把他年幼的儿子赶下台。

赵匡胤从陈桥兵变到黄袍加身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他没有费一兵一卒就让后周举国投降,可以说他的皇位来得容易不费力气。

史载赵匡胤心不甘情不愿,半推半就登上皇帝的宝座,但是陈桥兵变疑点重重。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这天是周恭帝柴宗训自即位以来的第一个春节,文武百官都纷纷赶来祝贺周恭帝,突然有人来报,契丹与北汉联手南下攻打后周。

当时周恭帝只有八岁,即位也才刚刚半年,而他的母亲符太后只有二十多岁,母子俩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只能与宰相范质和王溥商量对策,这两位都是周世宗临终前指任的托孤大臣。

两位宰相经过一番商讨后,请求周恭帝下诏让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迎战。

赵匡胤接到指令后,便开始调集军队准备迎战契丹。到了第二天,赵匡胤却自己不出战,只是派他的副手领兵出征。

更为奇怪的是这天京城的大街小巷突然流传一句话: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正月初三,赵匡胤率大军出都城开封,此时军中一位善于观察天象的人说天上有两个太阳,而且两个太阳还在打架,这句话很快在军中流传开来,古人常常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观察天象的人言外之意是说,在人间要出现一位新皇帝。

当赵匡胤率领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陈桥镇)时,一大部分将领集聚在一起商量另立天子一事,他们认为现在的小皇帝太小,等他长大以后对童年的事情多半印象不深,我们现在替他卖命打契丹,等小皇帝长大后,他能记得我们的功劳吗?不如趁小皇帝还没有亲政,立赵匡胤为帝,那么将来我们不就是开国功臣了吗。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赵匡胤仍然在睡大觉,于是这帮人便手持刀刃逼迫赵匡胤称帝,紧接着赵匡义入帐把哥哥请了出来,赵匡胤出帐看到这样的场面大吃一惊。

此时有人突然拿着黄袍,立即给赵匡胤披上,赵匡胤还没有反应过来,众将纷纷跪下,高呼万岁。

最初赵匡胤是坚决推辞,说自己无帝王之才,众将不同意,非立他为帝不可,并将赵匡胤强制扶上马,逼迫他南行,返回开封。

在返回京城的途中赵匡胤与众将约法三章,首先要善待周恭帝母子、朝中文武大臣,他说周恭帝是他以前侍奉的主子,文武大臣是他的同僚,不能欺负他们,更不能杀害他们,其次军队入京以后,不能烧杀辱掠,要善待老百姓。

赵匡胤还说做不到这三条,他就不当皇帝,如果谁不遵守,就将他满门抄斩,众将同意了赵匡胤的要求。


班师回朝,登基称帝

赵匡胤回京后随即召见范质和王溥两位辅政大臣,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着说,先皇周世宗对我有恩,我不想背叛他,现在这一帮将士逼着我穿黄袍,非要我登基,我好无奈,你们帮我想想办法,该怎么办?

王溥是聪明人,他一看就明白了赵匡胤葫芦里卖的药,他立即跪下称赵匡胤万岁,范质见势不妙也跪下称万岁。

文武大臣看当朝宰相,百官之首都不反抗,也只能纷纷服从。

百官臣服之后,赵匡胤的手下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禅位诏书,开始宣读诏书。赵匡胤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大宋王朝,他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完成所有手续,取代周朝建立宋。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21 22:08: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为了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有一次,他单独找赵普谈话,问他说:“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换了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赵普说:“道理很简单。国家混乱,毛病就出在藩镇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

宋太祖连连点头,赞赏赵普说得好。

后来,赵普又对宋太祖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

宋太祖说:“你放心,这两人是我的老朋友,不会反对我。”

赵普说:“我并不担心他们叛变。但是据我看,这两个人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只怕他们也身不由主呀!”

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额角说:“亏得你提醒一下。”

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此时是公元961年)。

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这是什么缘故。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

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

石守信等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

宋太祖说:“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不是更好吗?”[4]

石守信等齐声说:“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啦!”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释”就是“解除”)。

过了一段时期,又有一些节度使到京城来朝见(此时是公元969年)。宋太祖在御花园举行宴会。太祖说:“你们都是国家老臣,现在藩镇的事务那么繁忙,还要你们干这种苦差,我真过意不去!”

有个乖巧的节度使马上接口说:“我本来没什么功劳,留在这个位子上也不合适,希望陛下让我告老回乡。”

也有个节度使不知趣,唠唠叼叼地把自己的经历夸说了一番,说自己立过多少多少功劳。宋太祖听了,直皱眉头,说:“这都是陈年老账了,尽提它干什么?”

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

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后来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21 22:09:0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宋太宗两征辽国


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烛影斧声

”于公元976年取代兄长 ,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的神秘上位虽有点见不得光,似有谋杀亲兄之嫌 。然而在宋朝立国319年的漫长时光里,他尚属一位有能耐、有作为的帝王 。史料对他的评价也颇为肯定 。

宋太宗刚一即位,龙椅尚未坐热,就急吼吼的发动了两次针对北方强邻辽国的大战役 。此举一方面急于树立自己的威信,一方面也想引开人们对于太祖之死的质疑与议论, 转移不利于自己的舆论导向 。他不辞劳苦,甘冒矢石,几次御驾亲征, 挥师大举北上,终于在公元979年将依附于辽国的北汉政权灭掉 。被辽封为英武帝的北汉主刘继元被迫举国投降 。宋太宗的赫赫兵威,直让人刮目相看。

收复“燕云十六州”,才是宋太宗屡屡用兵的初衷。

自从当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叛乱,为求得塞外兵强马壮的契丹人的支持,不惜割让长城以南的“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并认比自己小很多的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甘当“儿皇帝”。耶律德光喜出望外 ,他亲率大军力挺石敬瑭,一举击溃后唐军队,扶植石敬瑭建立了后晋。从此以后,这“燕云十六州
”就成了中原汉人的一块心病 ,直至雄才大略的赵匡胤建立北宋。“燕云十六州”的割让,让北宋都城汴京以北近两千里无险可恃 ,一马平川的地势对于辽国骑兵来说可谓朝发夕至,来去如风 。北宋基本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很是被动。

赵匡胤一直谋划夺回这块战略要地,怎奈壮志未酬身先死 。如今,兄终弟及的赵光义也想趁热打铁,挟灭北汉之余威,完成太祖赵匡胤未竟之志,一鼓作气出兵攻辽,收复失地。在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激情难耐的赵光义于灭北汉的同年6月下令出兵伐辽,意欲一举夺回“燕云十六州” 。

史载,宋朝大军行进不久,便与辽军相遇于沙河(今北京附近) 。新近得胜的宋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一举击溃辽军先锋,迅速包围了辽国的南京(今北京)。七月,宋、辽两军主力冒着酷暑炎威激战于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附近)。 缓过劲来的强大辽国铁骑岂是不堪一击的弱小北汉可比 。史料记载,是役,宋军被辽军杀得尸横遍野,数万大军几乎被全歼,将士死个罄净 。 《宋史》记载, 高粱河一带尸横遍野,血流漂橹,器械军资损失无数 。御驾亲征的宋太宗大腿受伤,身边卫士伤亡殆尽,眼看就要成为辽军俘虏了。 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辆驴车,“窃驴车遁去 ,仅以身免” 。狼狈不堪的赵光义驾着一辆农家驴车狂奔, 侥幸逃得性命 。一场恶战下来,北宋几万大军尽数战殁,几乎就剩他一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

瓦桥关一战,宋军再次被击溃

史载,公元980年3月,辽军再次南侵,以十万大军围攻有“九塞尊崇第一关”美誉的雁门关。历史上著名的骁将、令公杨业率守关宋军将士浴血奋战,一举击败数倍于己的辽军 。杨业能攻善守,将士一体用命,雁门关坚如磐石,屹立不倒。忠勇爱国的“杨家将”从此名动天下,传诵至今。

十月,辽景宗耶律贤御驾亲征,亲自上前线督战,辽军精锐在河北雄县瓦桥关大败宋军,史载,瓦桥关一战,宋军被“
击之殆尽”,几乎被如狼似虎的辽军杀光 。战场上尸山血海,鬼声啾啾,惨不忍睹。

萧太后专权辽朝,对于大宋是福是祸?

两年之后,辽景宗耶律贤病死。此时,因继位的耶律隆绪年幼,辽国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女性领袖人物闪亮登场。她就是被史家誉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开拓者、权谋家的承天皇太后萧绰。也即大名鼎鼎的萧太后。

萧太后稳住阵脚、抓牢兵权后,在辽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萧太后确实有能力,在她的整饬下,本就实力不俗的辽国上下面貌焕然一新,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上都不比北宋差,有些方面甚至远远强于北宋。在萧太后的带领下, 辽国早已不是早先那个以游牧为生的松散部落联盟,已被她打造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塞外强国 。

“偃武修文”使大宋成为泥足巨人

北宋则奉行偃武修文的国策,文官治国,轻视武备。它虽也拥有40万常备军, 和数量众多的厢军、禁军、团练武装, 是当时世界上数量最为庞大的一支武装力量。 宋朝兵多但不精, 秉承赵匡胤的治兵理念 “多一兵则少一贼”,啥人都往军队里招 。加上军籍制的实施,一人加入军队,世世代代都不得脱离军 籍,军人素质得不到保证,老弱病残充斥营伍 , 导致军队冗兵巨多,人浮于事,能上阵打仗者为数寥寥。

史载,因宋廷忌讳武人拥兵自重,所以宋军训练不足,纪律废弛,战力疲软不堪 。宋朝军队将不知兵,兵不能战,虽然间或也有将星闪耀,但面对精悍善战的辽国铁骑,宋军动不动就被打得丢盔撂甲,溃不成军。

宋军兵分三路攻辽 :宋太宗与萧太后的对决

看到辽国皇帝新丧,幼主临朝,太后干政, 其国政局不稳的纷乱局势,认为有机可乘的赵光义加紧了各项战前准备工作 。他打算瞅准时机,随时北上伐辽,打辽国一个冷不防,一举收复燕云失地,洗涮前耻。

这一天终于到来 。公元986年,宋朝30万大军兵分三路,几乎是倾巢而出,浩浩荡荡的杀奔辽国而来。赵光义此战是拼了血本的,大有志在必得之势。帝国的精锐能战的部队几乎全部拿了出来,大有不灭辽国誓不罢休的架势 。 三路大军的带队将领都是赫赫有名的猛将:东路曹彬、崔彦进率部从河北雄州出击;中路大军由田中进率领从河北涞源进发;西路由潘美、杨继业(令公)统帅,由雁门关出发。三路大军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气势逼人。

赵光义这回尽遣精锐、几乎空国而出。意志坚韧、头脑冷静的萧太后岂是等闲之辈 。面对大举袭来的宋军,她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临劲敌而不慌乱,真乃天生 帅才 。 萧太后因敌而变,也将辽军主力分成三路,分头全力抵挡宋军的凶猛进攻。

战斗一开始就打得十分激烈 。来势凶猛的宋军准备充分,战法凌厉,志在必得 。辽军沉着应战,倒也不慌不乱 。但很快契丹人就发觉宋军的士气今非昔比,倒下一个马上有人替补,不惧伤亡,直进不退 。宋朝三路大军一齐猛冲猛打 ,相继收复了一些州郡,取得了初步胜利。 辽军吃了亏,尊太后命令紧急后撤布防,挖壕布阵,坚壁清野,以防宋军乘势杀入辽国本土。

幽州之战,东路宋军被团灭,悍将曹彬一世英名付诸流水

宋军“三板斧”砍过后,虽取得一些初步胜利 ,但自身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 :既要分兵守卫新克复的城池,又疲于应对辽军的顽强抵抗,还要日夜提防辽国游骑兵昼夜不停的骚扰 ,被弄得手忙脚乱,应对不暇,将士不得休息,人人灰头土脸,面无人色 。东路军名将曹彬被辽军游击队的袭扰弄得焦头烂额,顾此失彼,还被辽军切断了粮道,大军面临没饭吃的窘境,只好退守涿州城待援。此时,萧太后亲率十万大军开到幽州(今北京),对曹彬的东路宋军形成合围之势 。一场围歼战悄然拉开了序幕。

这年五月,宋辽两军在涿州西南摆开阵势,展开决战。一方困兽犹斗,意欲突围,一方毫不留情,只想聚而歼之。沙场上战马嘶鸣,旌旗猎猎,一场生死恶斗在所难免。 见宋军连日厮杀疲惫不堪,辽军统帅耶律休哥令旗一挥,辽军士卒如潮水般蜂拥而上,发起了凶猛的进攻 。如狼似虎的辽国士兵红着眼睛,见人便砍,宋军渐渐不支,士卒狼奔豕突,大败而逃 。督阵的将领制止不住士兵的溃散,只好跟着一起逃命。溃不成军的宋兵正乱哄哄挤成一堆争渡沙河,斜刺里忽然杀出一彪人马,原来是萧太后率辽军主力恰好赶到,立即毫不犹豫的挥兵发起了猛烈的致命一击 。

史载,萧太后一马当先,冲入敌阵,辽国士卒受此感召,杀声震天, 如虎入羊群似的冲入争渡宋军中 , 砍瓜切菜一般斩杀宋军溃卒。 无心恋战的宋军士卒 被杀得几乎全军尽没,被杀毙、溺毙者不计其数,浮尸如麻,河水尽赤 。史载:“沙河为之不流”。

此战使东路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彻底被击溃,名将曹彬的一世英名付诸东流。


中路军无功而返,西路军十不存一 ,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

中路军的命运比东路军也好不到哪去 。 田重进率领的中路军在河北涞源被辽军击败,死伤惨重,无力再战。余部奉赵光义之命急忙回撤,一路历尽千难万险, 面对辽军围追堵截,将士们血染征衣,拼死突围,好不容易冲出辽军布下的天罗地网,侥幸回到宋境,总算保住了一部分生力军。

西路军则没这么幸运了 。潘美、杨业奉旨撤退途中,在山西朔州一带遭遇辽国名将耶律斜轸部的伏击,几乎全军战死 。悍将潘美仅率少数人突出重围, 侥幸得生。杨继业(令公)所骑战马被一辽将射中被俘,后不屈绝食而死(民间传说他不愿投降 ,自己撞死在李陵碑前)。

巾帼不让须眉的萧太后并不见好就收,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乘势将20万辽国兵马分为东、西两路大军,大举南伐攻宋。辽军一路狂飙,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城拔寨,抢掠人口物资 。剽悍的铁骑如入无人之境,马蹄所到处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

史载,辽军在河间府大败宋军,连克深、德、祁、邢等州府,直到次年年初辽军才驱赶着俘虏的人口、满载着掳获物资北返 。

燕云十六州成为宋人心中永远的痛

史料记载“宋自是不复深入,社稷固而边境宁” 。含蓄委婉的说出宋朝无力再战的严酷事实 。大宋君臣再也不指望能够光复那燕云失地了 。宋朝从此转攻为守,进入被动防御阶段,以保住现有国土为满足了。而辽国则彻底摸清了身边这个庞然大物的虚实底细,甩掉了对貌似强大宋朝的最后一丝敬畏。

愈加自信的萧太后一直没有罢兵息战的念头 。她先集结重兵击败了位于辽国左、右两侧的西夏和高丽,逼其臣服,免去了后顾之忧。然后, 心无旁骛的她剑锋一转,举全国之力大举伐宋。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征战,想一举灭宋,定鼎中原 。其中以公元1004年的那场战争规模最大 ——萧太后和幼帝耶律隆绪亲率20万大军,一路所向披靡,冲州撞府,杀到了黄河岸边的濮阳(古名澶州 ) 。这里离大宋帝都汴京不过咫尺之遥,已经直接威胁到大宋国都的安全。此时大宋王廷里早已乱成一锅粥,众大臣有主张迁都避祸的,有主张议和的,有主张花钱买平安的,也有主张拼死御敌的 ...... 好在贤相寇准力排众议,说动此时在位的光义之子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下决心与辽军决一死战。

辽军已成强弩之末,战场上形势有利于宋,宋真宗、萧太后不约而同想议和。
皇上亲自上战场督阵退敌 ,确实激励了宋军将士们的士气和决死之心 。宋军以破釜沉舟之气奋勇破敌,取得了一些胜利 ,一改被动挨打的劣势。恰巧此时辽军先锋萧达凛在巡视阵地时被宋军埋伏的弓弩手射死 。消息传出,宋军一时欢声雷动,斗志更旺,辽军则士气受挫,大受影响 。此时宋军一扫畏辽如虎的窘态,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骄横惯了的辽军再也难以前进一步,陷入进退两难的泥淖。两军对峙于澶州一线,僵持不下。

在持续了二十几年的宋辽战争史上,这种有利形式对于宋朝来说是极为难得的战略机遇。

长期的战争给辽国带来深重的灾难,也使素以性格坚韧果敢著称的萧太后身心疲惫,女汉子萧绰并不是天生战争机器,内心亦有柔软、感性的一面。澶州一战的失利, 萧太后也看出虽然宋朝在战场上一败再败,然而国家综合实力并未完全削弱,人力物力的补充远远强于辽国,难以一口吃下,想一举歼灭之几乎不可能。虽然北宋军队的战斗力素来为辽国所蔑视, 但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这几年辽国也添了许多寡妇、孤儿, 加之连年征战,给契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人员物资损耗巨大,捉襟见肘 。长期僵持下去,对辽国极为不利 。于是她产生了以和代战的念头。 契丹急需一个和谐安宁的环境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与民生息。

此时,不光辽国久战疲惫,宋朝国内的厌战情绪业已高涨。 宋朝君臣得知契丹太后有讲和之意,很是兴奋 ,宋真宗赵恒马上派员赴辽进行谈判 。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一百余年无战事

《宋史》记载,双方于1004年12月取得共识,达成协议:宋真宗赵恒尊称萧太后为叔母,辽幼帝圣宗耶律隆绪尊赵恒为兄长;宋朝每年按时赏赐给辽国白银20万两,绢20万匹;宋辽军队互为友军,永不再战 。双方以白沟河为界,各守边境,不得随意增兵威胁对方;双方有义务将对方缉捕的罪犯、逃亡遣返回对方;双方在边界开展互市贸易,互通有无······ 这就是“澶渊之盟”的大体内容。此后,宋朝彻底搁置了对“燕云十六州”的索求。

大宋在军事上占据有利地位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直为史家困惑 , 似乎有违当初赵光义发动这场战争的初衷 。双方虽然约为兄弟之国,但明眼人可以看出来,这不过是宋廷花钱买平安的无法之法。

这笔看似不菲的“岁币”支出, 换来边境无事,升平久矣,也算皆大欢喜的双赢之举 。如此看来, 每年“赏赐”辽国的这四十万两银绢 ,不失为一笔划算的买卖呢 。

偃武修文,利弊参半

“ 澶渊之盟”缔约后,宋辽双方果然罢兵息战,边境的黎明静悄悄, 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两国和平相处了一百余年。

辽国自耶律阿保机在公元916年建国,到1125年被后起的金国所灭,存在了209年 。

以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的文韬武略,宰相赵普、寇准的足智多谋,曹彬、潘美、杨继业的大将之才,个个都是东征西讨, 能征惯战,甚少败绩的虎贲,唯独在伐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上毫无建树,甚至两次被辽军杀得全军覆没,付出数十万伤亡的惨烈代价,靡费钱粮无数,威风、颜面扫地,大宋君臣上下都患上了严重“恐辽综合症”,值得深思。赵匡胤亲自制定的重文轻武的国策,无疑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显而易见。古人云以武止戈 。自身肌肉练结实了,别人才不敢轻易觊觎、冒犯。倡导文教没错,但 轻视武备 ,军人被边缘化,等于一条腿走路 ,自废武功 ,导致大宋一直被动挨打,在和周边辽、夏、金诸国的周旋中,始终处于下风,失地赔款,狼狈不堪。这也是人文鼎盛、经济发达之大宋的最大遗憾吧。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21 22:10:3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杨家将

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削平群雄统一天下,唯北汉王仍拥兵割据,依靠杨继业父子固守晋阳拒不归降。赵光义一面派呼延赞用计骗杨继业之妻佘赛花到石谷寺等候,另外又派兵以奔丧为名混进晋阳城,结果杨继业受敌前后夹攻,才知中计,可惜为时已晚。晋阳失守北汉王被俘,在他人规劝下杨继业才离开晋阳转战卧虎峡谷。
呼延赞苦苦劝降,晓之以辽国的崛起中原将永无宁日。然杨继业夫妇拒不归降,即使为国捐躯也决不卖国求荣。呼延赞派人送来的饭菜也被众将打翻。这时忽听北汉王驾到,杨继业率众人急忙见驾,不料北汉王已臣服大宋,宣旨劝杨继业归顺宋朝,言宋王对之仰慕已久。杨继业含泪接旨。
辽国入侵应州,潘仁美欲让其子潘豹出征,要皇上设下擂台决定由谁出征。
摆下擂台已有两天却因潘家势大未有人敢去打擂。杨继业不让其子前去打擂。七郎八郎在听到呼延赞与父亲的谈话后,偷偷溜出去打擂,不料潘豹使诈作弊,被七郎误杀。潘杨两家的恩怨由此开始。皇上派杨继业前去搜查,却查得是七郎所为。
杨继业并没有徇私,绑上七郎前去见驾。潘仁美怕皇上追查事情败露,恳请皇上放过七郎,最终落得个好人情。杨家上下感激潘家的大度。边关告急杨继业准备率领八个儿子出征,与佘赛花辞别 。
萧太后向北宋下战书.杨继业让自己的八个儿子假扮皇帝极其随从奔赴金沙滩。血战金沙滩,大郎,二郎,三郎均战死沙场.四郎,八郎分别被辽国两个公主擒获并招为驸马.六郎,七郎侥幸逢生。

皇帝表彰杨家衷心报国,特赐玉匾.大辽再次入侵,由于潘妃不断进谗言,皇帝命潘仁美出征,杨继业,呼延将军为副帅。
杨继业兵困陈家谷,潘仁美公报私仇不与发兵救援。八郎借此机会去见父亲最后一面,最后自刎而死。杨命七郎突围出去找潘发救兵。

杨继业拼尽最后一点力气杀完最后一批辽兵之后撞李陵碑而殉国.七朗到了潘营帐下请求发兵,潘却推脱再三,后七朗听说父亲阵亡大怒而打潘,潘却借此机会而将七郎乱箭射死.

六郎在回京找寻弟弟的路上遇伏兵,这些伏兵是潘暗自指使杀手要将六郎杀人灭口.伏兵将领柴云因仰慕杨家故放走六郎。

潘杨二家开始告御状.潘仁美潘妃向审理此案的付鼎臣贿赂,致使杨家告状处处受阻.幸得佘赛花出面请求,皇帝才又命谢宇轩再受此案。

谢宇轩接手此案后,由于不想得罪潘杨两家,故辞官归乡.八贤王却暗自想让寇准审理此案,后经得寇同意开始复命审理。

寇准升堂受理案件,潘仍然满口狡辩,柴云等原潘手下的将士均出庭为六郎做证.寇准判潘仁美流放,案子就此了结。

潘流放的路上被七郎之妻杜金娥杀死,杜报仇后为避免连累家人没有回家而去姨妈家继嗣.六郎却忍辱负重背上了杀人的罪名被判流放。

边关告急,皇帝再一次亲临杨府,得知六郎还活着,很是高兴,将流放等事一笔勾销,命六郎为三关元帅再次出征以保大宋江山。

五郎为破天门阵而战死沙场,临终时托付宗保等人去五台山找自己的师傅马峰以求破阵法。宗保按照五郎所指找到其师傅马峰后,马说,只有已故去五年的穆天王之女穆桂英还留存破天门阵方法的阵图。宗保败别马峰虽前往穆柯寨寻找穆桂英。

宗保只身前往穆柯寨寻找穆桂英以求破阵之法,但桂英却以要求和宗保成亲的条件来换取破阵图册,宗保无奈只得应允,但却因此触犯了军规,被父亲下令处死。

桂英赶来搭救宗保,谁知却是六郎故弄玄虚,双方遂即和解,桂英也答应同杨家一同破天门阵。穆桂英挂帅,统领三军将士大破辽军佛仙阵和黑却阵等主要阵领,致使辽兵损兵折将。

萧太后部下也伤亡惨重,左膀右臂韩延寿,萧天佑等人均战死。而自己国家内部也叛乱四起,她深感连年征战的苦痛,故命四郎将杨继业的灵柩运回大宋并讲求议和,自己先回京平定叛乱。时西夏又有吞并野心,向大宋下战书,杨宗保,排风,张元,岳胜等人均战死疆场。杨家男丁已全部为国捐躯,寡妇们却批上战袍再次担当起精忠报国的任务。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26 13:00: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宋仁宗

从商朝开始,到清朝灭亡,大大小小500多位皇帝中,只有六位皇帝得过仁宗的庙号。

他们分别是:宋仁宗赵祯、西夏仁宗李仁孝、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帝)。

其中,宋仁宗赵祯是中国史上第一个被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并且,也是至今唯一一个没有任何质疑声的皇帝。其他的五个皇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有些名不副实。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西夏仁宗李仁孝,他的最大贡献,是在西夏实行科举制度,并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建立翰林学士院。在他的领导下,西夏人民得以全面汉化,儒学也成为西夏的正统国学。也正因为此,他的庙号才得到儒家最高标准的“仁”字。

至于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和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也都是同样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是因为他们让儒家学说在他们的国家盛行起来。当然,这三位皇帝也外族皇帝之中,也算是比较仁慈,但也仅仅而已。

至于明仁宗朱高炽,主要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但因为他实际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很多政策都还没来得及实施,所以他这个“仁宗”,更多是对比出来,因为他爷爷和父亲都太过凶狠,所以对比之下,他显得格外仁慈。

至于嘉庆皇帝,最大的作为就是干掉大贪官和珅,以身作则推行节俭之风,但问题是,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这时期还发生了白莲教之乱,鸦片也开始流入中国,清朝由盛转衰。从这层意义上说,嘉庆这个仁宗,应该是最名不副实的一位。

那么,很多人肯定会很好奇,宋仁宗赵祯的“仁宗”称号,凭什么就是实至名归?首先,这位宋仁宗赵祯,他是宋朝第四位皇帝,也就是历史上那位“狸猫换太子”的主人公,他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其次,这位宋仁宗赵祯,是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我给大家说两三件事情:

有一次宋仁宗来到一个妃子的寝宫,一进门就说要喝水,妃子给他倒了一大碗水,结果他一口气全部喝完。妃子就好奇的问他,既然你这么口渴,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叫下面的太监给你找水呢?

宋仁宗却说,我在路上的时候感觉渴了,往后面看太监和宫女都没有带水。假如我在路上告诉他们我渴了的话,领头的太监看到这些人没有准备茶水,之后肯定会处罚这些人,所以我只好一直忍着,免得他们被处罚。

第二件事,是宋仁宗有一次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第二天,皇后知道后,就劝他说:“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

结果宋仁宗却对皇后说:“如果我昨夜吃了羊肉汤,御厨们就会将它当成是惯例,以后夜夜宰杀羊羔,这样算下来,就会有不计其数的羊羔被宰杀,现为朕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不忍,因此朕宁愿忍一时之饿!”

第三件事,是宋仁宗有一次用餐,他正吃着,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剧痛,他赶紧吐出来,还不忘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

正所谓小事见真知,从这三件小事我们就可以看出,宋仁宗真的是一个可以把自己的享乐,放到别人享乐之后的皇帝。

也正因为此,在宋仁宗执政期间,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名人,比如欧阳修、包拯、范仲淹、韩琦、晏殊、狄青、庞籍、曾巩;甚至后来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也都是宋仁宗提拔上来的。这样众多的名人汇聚在一个起,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有过的现象。

宋仁宗去世的时候,可以说是举国悲痛,据说所有的老百姓都自发向着皇宫的方向跪拜,痛哭流涕,就连街上的乞丐都买纸钱在城门口为他祭奠,可见他在百姓中的地位之高!

等到宋仁宗去世的消息传到辽国后,辽道宗耶律洪基(乔峰的结义大哥)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痛哭,最后他还特意给宋仁宗建了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孟子曾说过,仁者无敌。宋仁宗和辽国四十二年未动兵戈,却能够让辽国为之信服,这不就是“仁”么?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26 13:02: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包青天

1、包公铡陈世美

《铡美案》讲述了北宋年间,民女秦香莲嫁给书生陈世美为妻,然而其夫进京赶考,数年无音信。适逢家乡连遭荒旱,公婆饿死,香莲带领儿女进京寻夫。

到京后,得知陈世美考中状元,并招为驸马。陈世美寿诞之日,香莲闯宫而入,陈竟昧心不认,反将香莲母子三人赶出宫去。

三朝元老王延龄得知此情后,教香莲假扮唱歌词的村妇,在酒席宴前借唱戏陈,陈仍不相认,并将香莲赶出京城,暗中命家将韩琪前往杀害,以灭口。

韩琪追至庙中,听香莲哭告实情,不忍杀害,毅然将香莲母子放走,自感难以复命,自刎而死。香莲悲愤已极,前往包拯处控告,包公准状后,召陈世美来与香莲对质。

陈世美自恃皇亲国戚,强词狡辩。皇姑、国太也来威胁。包拯不惧权贵显大义,正义凛然,狗头铡刀下怒斩了那忘恩负义之人。

2、包公斩包勉

包公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兄嫂抚养成人,供养读书,科举中第,步入仕途。兄嫂惟一的独子包冕作为地方官,利用职务便利,贪污用来赈灾的粮钱,后被人举报。

作为监察官的包拯,亲自审理此案,查明事实真相后,下令处死自己的亲侄子包冕。临行刑时,面对嫂子的责骂,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而是因为职责所在,要严格执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了解脱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愿代替侄子为她“养老送终。

3、包公陈州放粮

陈州三年大旱灾颗粒不收,国舅安乐侯庞昱抢男霸女、荼毒百姓、克扣赈粮、强征壮丁建造花园,使得陈州民不聊生,包公奉旨下陈州查赈,公孙策设计要来龙虎狗三口御铡。

庞国舅潜刺客暗杀包公,被南侠展昭所救,展昭并帮助包公保护人证、受害者,捉拿庞国舅,经包公审明案情,把安乐侯庞昱送进龙头铡,陈州百姓无不感谢为民做主的包青天。

“割牛舌案”。
有一个农民到县衙告状,说自家耕牛的舌头被人割了,包拯让这个人回家杀了这头耕牛,再到市场上去卖肉。这个人尽管不知道包拯的真实意图,回家后还是按照包拯的吩咐去做了。第二天,有一个人来向包拯告状,说某人私自宰杀耕牛(私宰耕牛在当时是犯法的)。包拯立即让衙役将这个告状的人抓了起来,经审讯得知,确实是这个人偷偷割掉了那头耕牛的舌头。

宋仁宗想提拔宠妃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为节度使,经过包拯等人的三次抗争,最后宋仁宗只好放弃了提拔张尧佐。《续资治通鉴》中记载,得知自己的伯父提拔不成,张贵妃找宋仁宗撒娇,宋仁宗生气地说,“你不知道当时包拯有多激动,他争辩的时候口水都溅到了我的脸上。”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26 13:07: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北宋名臣。他们两人生活在同一时代,同朝为官,同列“唐宋八大家”。熟悉苏轼生平的朋友可能知道,当时王安石为宰相,实行变法,得罪了朝中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而苏轼也因为上书反对变法,被以“乌台诗案”之名贬去黄州。正史上,王安石与苏轼可以说是政敌,但在民间小说里,却把这两人的关系描绘得充满人情味。

冯梦龙在《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里,为王安石树立了一个用心良苦的“惜才”老相公形象,将苏轼描述成一个恃才傲物的后生小子。故事围绕王安石为难苏轼的三道题展开。这三道题说白了就是一首诗、一瓮水和一个对子。

这“一难”说的是,苏轼有一次去拜会王安石,恰好见到他未作完的半首诗,吟咏的是菊花,王安石前两句写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当时心想,菊花怎么可能会落呢?王安石太没有常识了,于是他大笔一挥写下后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这两句口气不小,王安石看到后记在心里,就把他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苏轼是因为“乌台诗案”才被贬黄州的。小说这里写成,苏轼被贬黄州后,有一日九月重阳,果真见到菊花落瓣成金,才幡然醒悟原来王安石是想借此点醒他,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做人不能骄傲自满。

这“第二难”则是一瓮水。苏轼得知菊花落瓣后,惭愧不已,想要上门亲自向王安石道歉。他偶遇同是王安石门下的马太守,两人说起王安石来,都觉得老相公学问渊博。马太守说,王安石想请他回京述职时顺便带回瞿塘峡中峡的水。这件事就麻烦苏轼代劳。苏轼应允后,直到船过了中峡才想起来。他心想,三峡水势一体,即使是中峡的水最终也要流到下峡,没什么分别,于是自作主张取了下峡的水。结果再次被王安石识破。原来,用中峡的水煮茶,浓淡正好,而苏轼取来的下峡水,因为水流变缓味道变淡,这才被识破。

故事里的“第三难”是一副对子。原文是这样写的:

“荆公道:‘……久闻子瞻善于作对,今年闰了个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是个两头春。老夫就将此为题,出句求对,以观子赡妙才。’命童儿取纸笔过来。荆公写出一对道:‘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东坡虽是妙才,这对出得跷蹊,一时寻对不出,羞颜可掬,面皮通红了。荆公问道:‘子瞻从湖州至黄州,可从苏州润州经过么?’

东坡道:‘此是便道。’

荆公道:‘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带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其半路名为半塘。润州古名铁瓮城,临于大江,有金山,银山,玉山,这叫做三山。俱有佛殿僧房,想子瞻都曾游览?’

东坡答应道:‘是。’

荆公道:“老夫再将苏润二州,各出一对,求于瞻对之。苏州对云:「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润州对云:「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东坡思想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出。”

王安石说了三副对子,苏轼都不能对出。这三副对子也成了绝对。一副是:“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另外两副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所谓“一岁二春”说的是,原来那年闰八月,农历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这个节气,是不折不扣的两度春秋。另外,对联的第四字与第十二字都是“春”字,这增大了下联的难度。直到清代中期,文人梁章巨才对出下联:“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古代用干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所以称“花甲”。周天,这里指甲子六十年的循环。人生61岁即“重逢甲子”。这算是巧妙对出了王安石的难题。

其实从历史上看,王安石与苏轼并无太多交集。苏轼在仕途上的沉浮也与这篇小说里的时间节点对应不上。但作者借用北宋这两位文臣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即使才高如苏学士,也有在学问上被难倒的时候,更何况不如苏轼的普通人呢?因此,“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才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26 13:18:2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

曾几何时,文人相争似乎已成为知识阶层的一大顽疾,千百年来几无良药可医。其实,倘使只是几个文人意见不合,争一争,吵一吵,不流血,不死人,也与旁人无涉;倘使这争吵无关朝政,无关社会,更与百姓没有干系,争便由它争去,“干卿何事?”但实际上呢,在正常情况下,中国历来是奉行“学而优则仕”的,知识阶层毕竟是“治人”的,起码他们的意见是会对皇帝老儿有影响的。这样一来,他们一争,天下就遭殃了,想不流血、不死人、不引起社会震荡都不可能,尤其是当猥琐小人攻讦坦坦君子的时候,结局就更不妙了。
北宋也是一个文人相争、积不相能的朝代。仁宗时的范(仲淹)吕(夷简)之争、英宗时的濮议(韩琦、欧阳修对吕诲、范纯仁)之争,起起伏伏长达几十年之久,至于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的(革)新(守)旧之争,更是影响北宋后期几朝皇帝的大政方针。可与别的朝代大不一样也让人大为感叹的是,北宋一代相争的文人,后世大都认定他们为人中君子,所争皆为政见,不涉私德,不关私谊,有的相争之后交情还非同一般。王安石和苏轼的关系就是如此。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少年得志的人。王安石22岁考中进士,苏轼小王安石16岁,23岁那年考中进士,两人都被视为栋梁之才,而且皆以诗文名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两人真正的交锋是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的。当时,苏氏兄弟服完父丧回到京师,苏轼被任命为直史馆、权开封府推事,而受到神宗信任,担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王安石正大力推行变法新政,这样,两个大文豪同朝为官,争端便由此而起了。
本来,面对积贫积弱的北宋国势,厉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是人心所向的,王安石以“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的勇气锐意改革也是令人起敬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面前,在“以保守为天性,遵无动为大之教”(梁启超语)的国人、尤其是官僚士大夫面前,改革的动作到底是激进好抑或是渐进好?王安石思想竣急,无论是起用新人,还是施行新法,都体现了大刀阔斧的超常风格。而苏轼呢,他并非不主张变革,他只是希望不要“太急”罢了,因为“法相应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因此,两个人的政见也就凿枘难合了。后哲朱熹评道:“熙宁变法,亦是势当如此,凡荆公(王安石后封荆国公)所变更者,东坡亦欲为之。及见荆公做得纷扰狼狈,却去攻他。”这是十分允当中肯的。试拿“改科举”一项稍作分析,就可看出两人之间的分歧。
变法伊始,为选拔有胆有识的新人,王安石力持改革科举,举办学校,在科举考试中罢诗赋、明经诸科,专以经义、论、策试进士。对已实行四百余年的选官制度忽然作此大幅度的改变,无疑会引起士人的震动,神宗皇帝也顾虑重重。苏轼是个遇事不合便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人,立马上书反对这项政令。神宗阅罢心动,当即召见了他,苏轼借机直谏道:“陛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陛下安静以待物之来,然后应之”。这番话神宗虽然听起来有些震惊,但还是表示愿意考虑苏轼的建议。只是由于王安石的坚持,“改科举”最终还是被强令颁行了。可结果如何呢?王安石晚年反思道,这项法令“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也。”看来他也认识到政策的偏颇了。
众所周知,熙宁年间文人之争的结局是双方落得个两败俱伤:苏轼无法容身朝中,只好请求外放,担任杭州太守,后来发生的“乌台诗案”,更使他身陷囹圄,命悬一线;而王安石则遭到新、旧两派人物的内外夹击,两起两落,最后辞官归隐,退居金陵,潜心学问,纵情山水去了。
人品的高下显现于危难之时,尤显于昔日对手的落井之时。“乌台诗案”发生时,新派人物寻章摘句,罗织罪名,恨不能立马置苏轼于死地,而苏轼在严刑逼供之下屈打成招,承认了强加在自己头上的罪状。此情此景,别说当朝的衮衮诸公,就连苏轼的亲朋故旧也噤若寒蝉,无人置喙。可就在这时候,王氏两兄弟站了出来,仗义执言了。时任直舍人院的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对皇上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语言罪人。轼本以才自奋,今一旦致于法,恐后世谓不能容才。”归老林泉的王安石也给皇帝上书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其神情俨然一凛凛侠士!至此,政敌的恨意已全然消磨,心中升起的只是文人相惜的宽谅和仁爱!
苏轼活下来了,被降为黄州团练副使使用。五年后,当从黄州谪所征召回京师时,他特地绕道金陵看望了王安石。这时的王安石衰老多病,爱子新丧,伤愁交集。昔日贵为宰相时,清高的苏轼很少登门,加之政见不同,更难以晤谈,今朝愁苦之时,两人竟相见言欢,把酒唱和了!王安石从心底里感激苏轼的宽大。他邀请苏轼迁住金陵,以作邻居。虽然尚未看破红尘的苏轼婉拒了王安石的美意,但两位诗坛巨匠间的吟颂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触摸的暖暖温情。
两年后,王安石去世。哲宗追赠王安石太傅之位,苏轼奉旨拟敕。那敕文赞道:“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万物,足以风动四方。”后人都明白,这份盖棺定论,岂止只是用来评价王安石的?!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26 13:20:5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王安石的故事

清廉朴素的宰相: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刚到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公子穿着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上饭后,旁边只放置了菜羹。萧公子平时很骄横放纵,但此时也不敢造次,只是做样子,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胡饼的四边都留下了。王安石就把剩下的饼拿过来吃了,那个萧公子面带惭色,只好悻悻地告辞了。

不迩声色的拗相公:还在王安石任知制诰时,妻子吴氏就给王安石置办了一个侍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时,王安石问:“你从何而来?”女子说自己是因“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使其夫妇破镜重圆。

只吃离他近的菜:家里的下人告诉王安石的夫人吴氏,说相公喜欢吃鹿肉丝,吃饭时,他不吃别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吴夫人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下人说,摆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一下,把鹿肉丝放到离王安石最远的地方。结果,下人们发现,王安石只吃离他近的菜,而离他远的鹿肉丝,他竟完全不知道。

一首诗也要千锤百炼:王安石所作《泊船瓜洲》是一首传唱千年的诗作:“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你可知道,这首千年流传的佳作也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譬如,诗中的第三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王安石觉得不好,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还是嫌不好;又改为“入”字,然后又改为“满”字,前后换了十多个字,最后才确定为“绿”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却充满了盎然生机。

囚首丧面的拗相公:王安石的邋遢在北宋士大夫中是有名的,他经常衣裳肮脏,须发纷乱。叶梦得《石林燕语》里记载:“王荆公性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濯。”荆公是王安石死后的谥号,他一年到头不洗一回澡,也真够邪乎了。《石林燕语》接着说他在群牧司当判官时,和韩维、吴充等人关系不错,韩、吴对他的肮脏恶臭实在看不下去,便和他约定:每一两个月必须要到定力院去洗一回澡,新内衣由韩、吴二人轮流免费提供。这件事后来在京城被传得沸沸扬扬,王安石对此也毫不介意,“见新衣辄服之,亦不问所从来也。”真够个性的了。苏洵曾经描述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三月,韩琦任扬州知府,王安石当签判成了韩琦的幕僚。王安石经常通宵达旦地读书,又因为当差也要占用很多时间,所以常常来不及洗漱装扮,就要去见上司。韩琦以为王安石夜夜寻欢作乐,就劝他不可荒废读书。王安石也不辩解,只是说韩公不能知我,后来韩琦发现王安石并非寻欢作乐,而是通宵读书,非常用功。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拗相公”的来历: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中,有《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一文,是写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事。文中写了王安石告老还乡时,沿途所见所闻,都是老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愤,因之抑郁,回乡后,悔恨而逝。文中写道:“因他性子执拗,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就连司马光也说:“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故有了“拗相公”之绰号。

王安石人家称他是“拗相公”就是说他的为人、作文,所持观点每每与人不同,而且有其独到之处。他的散文笔意雄健峭拔,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仁宋时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未被采纳,待神宗即位又上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力陈各项弊端,要求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新法实行。使许多 平民百姓得到好处。他主张推行的 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们的特权,使 既得利益者受到损害。由于 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使新政推行受到阻碍,以致二次被罢相,退居金陵。新政的所以失败,主要是政治上阻力深重,同时新政本身也由于先天不足。再加上他性格固执以及用人失当,有些人乘机发财,不是改革而是在弄权,这是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造成,这些都也是他始料所未及的,结果仍然使老百姓受害。他的 《答司马谏议书》是在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作者收到司马光第二封信的回信,表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驳斥了对方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 因循守旧、 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并且不顾众人的反对,言简意赅,立场鲜明,理足气盛,体现了王安石劲悍的文风。也许是他 固执己见,不接受别人的劝告,因此人家便称其为“拗相公”的由来也未可知?这封信与司马光给王安石 洋洋洒洒三千言的长信同是历代传诵的名家书信。神宗卒,他认为知音巳去,怏怏不知所终,隔了一年他自己也就逝世了。他实在是个“儒家中的改革派,官场中的读书人”!这是站在文学角度上对他的评价。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29 14:01: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灵,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被人们广泛流传。
据说司马光小时候常常睡过头,耽误了早晨读书。有一天,司马光枕着一段圆木头睡着了,一翻身,圆木头就滚动,把他惊醒。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

有一天,司马光枕着一段圆木头睡着了,一翻身,圆木头就滚动,把他惊醒。

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

先生询问司马光不再贪睡的原因,司马光拿出这一原木警枕,如实相告:

先生为这一原木警枕题词——“警枕”。


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八卷上进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并供给费用,增补人员。宋神宗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神宗命他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熙宁三年(1070年),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书成后,司马光官升为资政殿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罢黜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司马光执政一年半,即与世长辞,“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灵柩送往夏县时,“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家家挂象,饭食必祝”。


诚信卖马

司马光要卖一匹马,这匹马毛色纯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马光对管家说:“这匹马夏季有肺病,这一定要告诉给买主听。”管家笑了笑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呀?我们卖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说出来!”司马光可不认同管家这种看法,对他说:“一匹马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我们做人必须得要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损失将更大。”管家听后惭愧极了。

坚不纳妾

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纳妾蓄妓的风尚。司马光是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婚后三十年余,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想过纳妾生子。张夫人却急得半死,一次,她背着司马光买了一个美女,悄悄安置在卧室,自己再借故外出。司马光见了,不加理睬,到书房看书去了。美女也跟着到了书房,一番搔首弄姿后,又取出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娇滴滴地问:“请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呀?”司马光离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书,是官职,不是书!”美女很是无趣,大失所望地走了。

还有一次,司马光到丈人家赏花。张夫人和丈母娘合计,又偷偷地安排了一个美貌丫鬟。司马光不客气了,生气地对丫鬟说:“走开!夫人不在,你来见我作甚!”第二天,丈人家的宾客都知道了此事,十分敬佩,说俨然就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白头偕老的翻版。唯独一人笑道:“可惜司马光不会弹琴,只会鳖厮踢!”张夫人终身未育,司马光就收养了哥哥的儿子“司马康”,作为养子。

司马光就如此和妻子相依为命。洛阳的灯会享誉天下,逢元宵节,张夫人想出去看灯,司马光说:“家里也点灯,何必出去看?”张夫人说:“不止是看灯,也随便看看游人。”司马光一笑,说:“看人?怪了,难道我是鬼吗!”

典地葬妻

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极简陋,於是另辟一地下室,读书其间。当时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阳,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层,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司马光任官近40 年,而且官高权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读历史,让人深思。

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诏赐司马光金钱百余万,珍宝丝绸无数,但司马光不为所动。司马光年老体弱时,其友刘贤良拟用50 万钱买一婢女供其使唤,司马光婉言拒之,他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万市一婢乎?”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29 14:01: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艺术大师宋徽宗(靖康耻)

宋徽宗赵佶的书画,成就很大,传世的花、鸟画与瘦金体书法,别具一格,独现风采。
赵佶即位后,对画院极为重视,他任命米芾为 书画学博士,整顿和健全画院组织,考试并选拔人才。使画院的规模和人才的聚集,达到空 前的兴盛。

赵佶在一一〇〇年即位,他重用蔡京、童贯、杨戬(jian三声)等奸臣。生活奢侈腐化'大修宫殿,为修造延福宫和林苑,搜括采办奇花异石、珍玩宝货,名为“花石纲”,弄得百姓家破人亡。百姓活不下去,遂铤而走险,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起义。
赵佶崇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重和元年(1118年)赵佶派马政出使女真,订立海上之盟,约好夹攻辽国,宋朝收复燕、涿等北方的州郡。宣和四年(1122年)赵佶派童贯出兵攻辽,却一再失败。辽国灭亡后,金国占领北方, 以宋军对辽作战不力为由,不肯白白地把北方州县还给宋。宋用大量的银绢物资换回燕京、涿州、易州等数座空城,财物和百姓都被金国劫掠北去。从此,金国看透了宋的腐朽、兵力的衰弱,看中了宋的财富、人口众多、土地广阔, 立即把矛头指向了不堪一击的宋朝。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赵佶急得发昏,赶忙把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桓,自己做教主道君太上皇帝,仓皇逃往安徽。

赵桓本来胆怯,禅位的时候他痛哭流涕,坚决推辞,眼看禅位的事已成定局,只得硬着头皮于十二月登基称帝,就是宋钦宗。
宋军节节败退,形势越发危急,一些大臣怂恿钦宗南逃, 被李纲劝阻,军民一致要求抗战。于是钦宗起用李纲主持防务,展开京城保卫战,击退了攻城金兵。又以钦宗称侄皇帝、割让太原三镇、赔款几十万的代价,换取了金国退兵。
二月,为表示向金国谢罪,罢免了主战大臣李纲。太学生及京师民众数万人上书,呼声震天动地,要求复用李纲,钦宗不得已,再次任李纲为京城防御使。
四月,徽宗被迎回汴京,下令惩办蔡京等一班奸臣。
九月,钦宗又一次罢免了李纲,调任南方去做官。随后,金兵大规模南下的攻势开始了。各地宋军相继溃败,北方州 县纷纷陷落。
十一月,金兵围困汴京,在城防攻守战中,宋三万禁军已经伤亡逃散过半,几次反击失败,士气低落,城中缺粮,百姓困苦不堪,甚至以人肉充饥。钦宗与大臣们束手无 策。这时有个龙卫兵小卒郭京,自称能施六甲法,只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就可以大破敌兵,令城上守军尽数撤下城来;又说选黄道吉日,请 三百六甲神兵直捣金国腹地,扫荡敌国巢穴。钦宗对这一派胡言竟深信不疑,对郭京封官重赏, 叫他作法。结果郭京出城交战大败而归,郭京又借口在城下作法,趁机逃之夭夭。金兵却乘 势夺取城门,攻入城来,杀进了汴京。

金兵入城后烧杀抢掠,宋军民纷纷要求巷战抗金,钦宗不允,派大臣到金营求和。金军统帅要赵桓亲自到金营,赵桓只好率大臣手捧降书,跪拜称臣,在金营滞留三日两夜。十二月初二钦宗返回城内,一路上悲泣不止,话也说不出,走到宣德门才哽咽着对四周围聚的军民说道:“我以为再不能与你们相见了。”随后金人查封了府库全部财物,以及所有的图书文籍,并索要良马万匹。钦宗命人将汴京所有马匹搜罗一空,献给金兵。金兵索要军器,并下令:凡民间私自藏匿武器者治罪。钦宗又派官吏搜括金银犒赏金兵,官员民户都要交纳,无法估量的大批金银财物被勒索去,每天搬运财物的队伍络绎不绝,源源不断地送到金营。靖康二年正月初十,钦宗再次被迫到金营并被扣留,向城内传达口谕:金人嫌金银财物太少。于是,宋官吏在全城张榜,家家摊派,强征金帛。前后二十多天的搜刮,城中家家户户的财物被“根括”净尽,一匹帛、一钱金银都被收去。

之后,金人索要礼器、仪器、仪仗等物品,小到祺子一类的娱乐玩具都装车运走。又强索歌伎、舞女、乐人、医官、工匠、 优伶艺人,数以万计的男女被押送金营,一场生离死别,哭声动地。内夫人、女伎装载了数百车,车经南熏门,这些妇女对文武大臣高声斥骂:“尔等身为朝廷大臣官吏,弄得国家灭亡, 到了今天这样的下场,现在却拿我们讨金人欢心,真是不知羞耻。还有什么脸面活着!”宋朝官员低头不敢仰视,被骂得哑口无言。二月初七,金人要赵佶出城。这位太上皇身穿道服出离皇宫,一到金营也被扣押。皇后、太子、公 主,以及王公、妃姨、皇族宗室、驸马等都被 陆续押送金营,仅宫女就被强取去一千五百人。 宋朝皇室原来编修有皇族谱牒,到这时,宦官邓述把它献给金人,金人按册点名,赵姓子孙亲属几乎一网打尽,极少能逃脱厄运。
二月二十五日,金人对根括金银仍不满足,把搜刮金 银的宋官户部尚书梅执礼、侍郎陈知质、刑部侍郎程振、给事中安扶斩首示众。宋留守官员十七日,大臣李若水拒绝金人威胁利诱,大骂金人而壮烈殉国。三月初七,金人立张邦昌为皇帝。二十九日,赵佶、赵桓父子分别被押送北去。及金兵退去以后,携带不了被遗弃的布帛、米面、猪羊堆积如山,丢弃的老幼病残宋人及妇女无数。来自北方的落后野蛮民族,杀烧掠夺,给华夏文明造成了巨大灾难,给汉族人民制造了血与火的痛苦;赵佶父子的昏愦误 国,断送了北宋王朝,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悲 惨命运。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6-30 14:40: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宋高宗赵构

赵构当人质

在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包围了京城汴梁,要求北宋派一个亲王和重要大臣去议和。

宋钦宗问康王赵构,你看派哪位亲王去合适,赵构说让我去吧,宋钦宗便派他和张邦昌前往金营,被金人扣为人质。

张邦昌整天提心吊胆,赵构却若无其事,吃得香睡得着,到了晚上还在金营练武功,不是练射击,就是练力气(举石锁)。

赵构的举动,把金兵吓得不轻,这家伙是个猛人啊,要是他半夜杀了我们的人,偷了我们的马跑了,那可怎么办?

赵构的举动,也引起了金军元帅斡离不的注意,他怀疑这家伙是个冒牌货,理由是宋朝的王公贵族都是怕死鬼,像赵构这样儿的,根本不像个亲王!

他决定试试真假,要和赵构比赛射箭,结果赵构连中三箭,斡离不更加怀疑他不是亲王——宋朝的亲王,怎么可能这么牛逼!

于是,斡离不坚决要求换人质,点名要肃王赵枢替代赵构,赵构因此被释放。

当金兵再度包围汴梁,赵构出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率军抵御金军。

靖康之难发生后,赵构南渡至今河南商丘,建立南宋政权。

一路奔逃

1128年正月,金军兵临山东,赵构不顾主战派宰相李纲等人的劝阻,毅然放弃了南京应天府,逃到了扬州。一听说金兵奔袭扬州,赵构又狼狈逃到了杭州。

金军在完颜宗弼的率领下,发出“搜山检海抓赵构”的口号,渡江南侵对赵构穷追不舍。赵构也是了得,逃命功夫一流,先后途经浙江绍兴、宁波、舟山、温州,最后还上了船,在海上飘荡了四个月。

幸好水战一直是金军弱项,韩世忠率8000人围堵完颜宗弼10万大军,经黄天荡之战,大挫了金军士气,到了1130年夏天,才使得属于旱鸭子的金兵北撤,“亡命达人”赵构的逃命之旅才告一段落,暂时在浙江杭州安定下来。

北伐反击

在逃亡期间,赵构一直想着和金国议和,但金国鸟都不理他。迫于无奈之下,赵构决定重用岳飞、韩世忠等武将,开始进行“北伐”事宜。另外,对主和派秦桧予以重用为宰相,用来牵制岳飞等主战派。

这时侯南宋才有了一丝喘息之机,而“北伐”事宜也在紧密进行。在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带领下,从1140年开始,各路宋军开始在对金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

议和

但在同时,宋朝有一个传统,那就是猜忌武将。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将全国的正规军分别划归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兵司三衙掌管,但是这三司却无调兵之权,有权调兵的是枢密院。

自南宋与金朝战争以来,岳飞的“岳家军”,韩世忠的“韩家军”都是从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军队,实际上就是岳飞等人的“私家军队”差不多。随着岳飞北伐不断取得胜利,也越让赵构坐卧不安。加上岳飞情商确实很低,不时喊出“迎二圣”口号,让赵构对他更是不能容忍。

另外,赵构北伐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打胜仗,而是为了在和金国的议和中添加谈判筹码,这时候金军节节败退,赵构认为到了处理岳飞、韩世忠的时机。

公元1141年,赵构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向金表明议和的决心。之后,在奸臣秦桧的推波助澜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岳云父子。而南宋和金朝签定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南宋除了向金国俯首称臣,每年还得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的代价,来保天下太平。

赵构的神操作让南宋享了20年的太平日子,得到了难得的休养生息。

禅让

直到1161年秋,靠弑君上位的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大举南侵。这时候赵构却流露出禅位之意。

当朝宰宰相朱倬进谏劝道:“靖康之事,正以传位太遽,盍姑徐之”,

朱倬的意思是宋朝的“靖康之难”,有宋徽宗的太急于禅位给钦宗的原因在内,劝赵构不要蹈徽宗之覆辙,禅位之事只好暂时作罢。

而金朝连年南下征战,除了消耗损伤,南方的财宝和美女,也逐渐腐蚀了金军的斗志,金人对完颜亮的再度南侵政策有很大的抵触情绪。而完颜亮就在南侵途中,惊闻金朝后园起火,完颜雍已发动政变登基称帝,完颜亮更是在南侵期间,在手下的哗变中丢了性命。完颜亮一死,本就无心南侵的金军迅速北撤,南宋危机解除。

之后宋高宗赵构不顾朝臣劝谏,于1162年以“倦勤”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赵构自称太上皇。


根据上述赵构的遭遇历程,总结如下:

从1127年“靖康之难”开始,赵构目睹徽、钦二宗被俘的惨状,深怕也遭受同等遭遇,所以一听说金军南侵,连忙不管不顾溜得比兔子还快。

宋、金于1141年签订了“绍兴和议”,赵构也享受了20年的安乐日子,到1161年完颜亮再度南侵,宋高宗依旧在害怕,20年的时间抚平不了赵构的心里创伤,是真的被金军吓破了胆。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7-02 21:25: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岳母刺字

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还为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后世演义为‘精忠报国’)”四字为训。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抗金前线。

岳飞,生于相州汤阴,出生之时有大鸟飞鸣掠过屋顶,故取名飞、字鹏举。少时家贫,日间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书习字,尤喜读兵书。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淳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十几岁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枪法“一县无敌”。
1126年,金军攻汴京,朝廷风雨飘摇,钦宗弟赵构以“天下兵马大元帅”名义招募义勇民兵,岳飞投其帐下,因率百骑斩杀金军几千有功,被升为秉义郎。
不久,赵构改派岳飞至老将宗泽麾下,赴澶州援救汴京,自己却视望不前,待金军1127年4月攻入汴京将徽、钦二宗及后妃、大臣等三千人和无数财宝掳走北归后遂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高宗任命宗泽为开封知府兼东京留守,听信宠臣黄潜善等劝说,反“战”而主和。岳飞上书怒斥议和力主回击,反被以“越职”罪免去职务。
三个月后,岳飞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颇受赏识,曾在王彦统辖下抗金,因与王彦不和,转战汴京,再次投奔宗泽。次年,曾24次上书高宗请求还都的老将宗泽忧愤成疾,临终三呼“渡河!”而亡,岳飞随接替东京留守的杜充南下,退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市)。1129年冬,金军由兀术(即宗弼,金太祖阿骨打第4子)统率大举南侵,渡江攻入建康。高宗辗转逃往海上,仅率臣八九人,乘楼船飘泊于温州、台州一带。
岳飞奉命收复建康,先率部在城南牛头山埋伏,深夜派百名黑衣战士混入敌营,使金军于梦中,互相残杀,又伺机捕捉敌人哨兵,获知敌北撤路线,火速赶往静安镇,横刀跃马冲入敌军,往来翻飞击毙敌军无数,乘胜进驻建康后,升任通(今江苏南通)、泰(今江苏泰州)镇抚使。岳飞由此崭露头角。
1130年,金扶植汉奸刘豫割据河南、淮北建立伪齐政权,使其牵制南宋以缓和宋对金的直接威胁。放回降臣原宋御史中丞秦桧,让他劝诱高宗称臣行南北分治。
南宋派岳飞防守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线,岳飞先平定叛军、游寇及农民起义,收编精兵,以后三次主动出击大获全胜。

1135年夏,岳飞率军镇压洞庭湖地区杨么起义,被朝廷封为开国公。岳家军由于收编起义军人数猛增。次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上出击,收复洛阳西南险要之地,夺取烧毁伪齐粮秣,逼近黄河。因朝廷不供军粮,功败垂成。虽升职太尉,壮志难酬,填《满江红 》抒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137年,金下令取消节节败退的伪齐,以归还河南、陕西为条件诱使南宋议和称臣纳贡。1139年元旦,秦桧代高宗向金使跪拜称臣、接受金朝皇帝诏书,达成和议。岳飞坚决反对,上表称“和好不可恃”,并四次奏辞因和议而赏封给他的官衔。
果然,金军于1140年5月撕毁和约,四路伐宋。高宗大惊失色,不得不下令各军分别抵抗。岳飞第三次出击,令所部一支分路进攻河南,一支重返河北,自己率主力从正面向汴京推进。40多天,先后收复陈州(今河南淮阳)等重镇,从三面形成对汴京的包围圈。7月初,岳飞以少数轻骑驻守郾城,每天派小股人马向金军挑战。兀术由小路进军至城北20里处与岳家军相遇。
岳飞命岳云先闯敌阵,苦战几十回合,获胜。兀术遂以有“常胜军”之称的“铁浮屠”、“拐子马”袭来。“铁浮屠”是金兀术侍卫亲军,由三千余头戴双层铁盔、身披重甲的骑兵组成,每推进一段,后面便置障碍,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正面冲锋时,犹如一道铁墙。左右两翼配备轻骑兵一万五千,常在战斗最激烈时突然出击,称“拐子马”。待敌军临近,岳飞指挥经过专门训练的步兵手持“麻扎刀”和大斧专砍马腿,使敌马翻人仰不得前进。从午后直战至天黑,金军大败。
接着,在郾城附近连战连捷。在颖昌(今河南许昌)再杀退兀术的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金军全线崩溃,副帅毙命,兀术败逃。岳飞上书高宗:此乃“陛下中兴之机,金贼必亡之日”。并亲率岳家军追抵朱仙镇,距汴京仅45里,与义军配合将兀术围困在汴京。
兀术哀叹:“自我起兵北方以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失败过。”岳飞决心乘胜渡河收复河北,激励部将:“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然而,高宗慑于岳飞震主之威,听信秦桧奏言,“令岳飞暂且班师”,下令各路大军一律撤回原驻地。高宗借口“孤军不可久留”,一天催发12道金牌(即一尺长朱漆金字木牌),日行四五百里。岳飞涕泪交流,痛心疾首,大放悲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被迫撤军。
此后,兀术提出“必杀飞,始可和”的条件。高宗于1141年一举剥夺韩世忠、张俊、岳飞的兵权,解散其军队。诏岳飞赴临安(今浙江杭州)任枢密使。不久秦桧又唆使右谏议大夫万俟以居功颓惰弹劾岳飞,使罢官出朝。再诬陷岳飞与岳云及部将张宪谋反,将岳飞逮捕入狱,由高宗亲自审理此案。审讯中御史中丞何铸被岳飞背上由老母亲手刺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深深感动,转而为岳飞鸣冤,朝廷改由万俟接任审理。

1142年1月,岳飞被以“莫须有”(即或许有)罪赐死,岳飞手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后,将毒酒一饮而尽,时年39岁。
岳飞死后,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养,余皆或充军岭南,或逃往湖广。

轶事典故

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岳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小说、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不一,流传最广的则是“精忠报国”。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而产生。


生活简朴


衣——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绸衣,岳飞便道:“皇后与众王妃在北方过着艰苦的生活,你既然与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了。”自此李氏终生不着绫罗。

食——一次,留部将郝晸进餐,碰巧一个荤菜也没有。赦晸进送酸馅,岳飞尝后,把剩下的当作“晚食”。

住——茅屋军帐,与士卒同甘共苦。高宗曾要在杭州为岳飞建豪宅,岳飞辞谢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

财产——此外,岳飞不仅乐善好施,而且还经常化私为公,用自己的私家财产去补助军用。史书记载:“(岳飞)乐施踈财,不殖资产,不计生事有无。所得锡赉,率以激犒将士,兵食不给,则资粮于私廪”。有一次,岳飞命令部下将自己家“宅库”里的所有物品,除了皇帝“宣赐金器”外,全部变卖,交付军匠,造良弓二千张以供军用,“除宣赐金器存留外,余物尽出货,以付军匠,造弓二千张”。岳飞幕僚黄纵见到了就提醒岳飞不要为公事破费,黄纵说:“此军器,当破官钱。”岳飞却淡淡地回答:“几个札子乞得,某速欲用,故自为之。”

犒赏——战时,南宋对军队犒赏极厚,岳飞从来不取一文,全数分给将士。有次一名部将贪污赏银,立斩。

洁身自好

岳飞从不纳妾,也不要女使侍奉。蜀帅吴玠的一个属官与吴玠谈及此事,吴玠遂花钱两千贯买一士家姑娘送给岳飞。见面时,岳飞对她说:“我家的人穿布衣,吃家常便饭,女娘子倘能同甘苦,就请留下,否则,我不敢留。”姑娘只是在屏风后面吃吃地发笑。岳飞于是郑重地说:“既然如此则不可留也。”遂把那姑娘连同嫁奁全退了回去。有些部将劝其把此女留下,以结好吴玠,岳飞说:“如今国耻未雪,岂是大将安乐时耶?”吴玠听说后,对岳飞愈加敬重。

南宋初诸大将中,张俊在解除兵权家居以后,岁收租米六十万斛,估计所占有的土地当不下六七十万亩。杨存中仅在楚州宝应县就有田近四万亩。刘光世驻守淮东时,掠夺民间膏腴良田,光上报给宋高宗者即达三万亩。岳飞遇害之后,被没收的田产共有水田七百多亩,旱田一千一百多亩,在诸大将当中是占地最少的。被抄没的家产总值有约九千贯,但并无一件金玉珍宝,其中一部分资产还是为贴补军用而预备的。冤狱平反时,岳家财产经统计被归还,宋孝宗也“恻然叹其贫”。

有人曾问岳飞:“天下何时太平?”岳飞回答:“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则太平矣。”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7-02 22:25:1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岳飞被害的背景因素

靖康之变发生后,赵构一路向南转移。在南下过程中,赵构集团始终朝不保夕,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此时宋朝原有的军事政治体制已经全部崩溃。为了生存,赵构就把祖宗家法、重文抑武等规矩,全都放在一边了,活命要紧。因此授权各地将领自行招募军队,便宜行事。

因此,南宋初期的武将权力极大,对辖区内的地方官员有一定的任免权,几乎相当于唐末藩镇节度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岳飞被害之前。当南宋朝廷稳定下来,就会向这些武将下手了。

南宋初期各地民间武装力量很多,4大军头,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在镇压这些民间起义的同时不断收编士兵,岳飞打败了钟相、杨幺起义,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军队。

话说1135年秋,南宋高宗赵构召集主要军队统帅商议北伐伪齐政权刘豫。当时担任右相的张浚主张集中所有的兵力,在给刘豫发起致命一击,击败刘豫后,再与金国进行对决。张浚的作战计划得到韩世忠、岳飞的支持,也让宋高宗非常兴奋。当时刘光世并不赞同,因此在实际作战过程中不积极,该出兵时不出兵,该援助友军时不援助友军,导致轰轰烈烈的北伐作战成为了虎头蛇尾的失败战争。

宋高宗想罢免刘光世,私下召见了主战派高级将领岳飞,透露了罢免刘光世的意图,并许诺将刘光世部5万精锐交由岳飞统领。

绍兴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岳飞被擢拔为太尉,职务由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升为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至此,岳飞的实职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平列。

三月中旬,岳飞收到了两份朝廷的公文。一份为张浚执掌的诸路军事都督府的《令收掌刘少保下官兵札》,明言“淮西宣抚刘少保下官兵等,共五万二千三百一十二人,马三千一十九匹,须至指挥”,明确了岳飞对刘光世部的统领权,但是公文结尾又说,令岳飞妥帖收好文件,暂时不能公布。另一份是宋高宗给淮西军统制王德、郦琼的御笔信,要求他们以后听从岳飞的指派,所以应该是要求岳飞在接收刘光世统领的兵马时转交给王德等人。亲笔信中,宋高宗对王德、郦琼二将强调要团结同心,不忘国耻,“听飞号令,如朕亲行”。两份文件清楚表明:宋高宗及张浚已经下定决心,将原刘光世统领的人马,交给岳飞。

刘家军兵马数量,几乎是岳家军的2倍,如果岳家军与刘家军合并,以岳飞为帅,那么南宋王朝大约七分之五的兵力归于岳飞指挥,岳飞心心念念的北伐大业,实现的可能性必将增加了不少。得到这个喜讯,岳飞难以掩饰内心的欣喜与激动,向宋高宗进呈了一份奏章,提出了恢复中兴的完整作战计划。这就是著名的《乞出师札子》。

臣自国家变故以来,起于白屋,从陛下于戎伍,实有致捐躯报国、复雠雪耻之心……臣窃揣敌情,所以立刘豫于河南,而付之齐、秦之地,盖欲荼毒中原,以中国而攻中国。宗翰因得休兵养马,观衅乘隙,包藏不浅。臣谓不以此时禀陛下睿算妙略,以伐其谋,使刘豫父子隔绝,五路叛将,还归两河,故地渐复,则人之诡计日生,浸益难图……

从奏章中能够看出,岳飞认为现在的伪齐政权不得人心,又刚经历大败,政局不稳,北地民众期盼南宋官兵的到来,局势对南宋来说一片大好。此时出兵,天时、地利、人和均在己方。他计划用两三年时间,收复北方大好河山,迎回“钦宗”(宋徽宗在绍兴七年正月已死)。

但是罢免刘光世以后,宋高宗临时反悔了,将这5万精锐部队交给了刘光世的亲信王德,并让与王德有深厚矛盾的郦琼担任王德的副手,让吕祉担任这支军队的监军。

原因可能如下:张浚名义为诸路军都督,实际上却是光杆司令,手下无兵,因此他很想借机亲掌一支直属都督府的部队。对岳飞的任命一旦公布,不仅他直接掌兵希望落空,岳飞更是将宋朝七分之五的兵力握在手中,实际上成了无形的兵马大元帅,可能架空张浚现有的都督权力。

至于秦桧,议和派,不希望岳飞北伐。

对宋高宗来说,从内心深处他信任岳飞这样一个由军中低级校尉逐渐成长为手握重兵的武人并不容易。有宋一代,对武臣严加防范,唯恐重蹈唐朝节度使作乱之覆辙。一旦宋金南北对峙的格局相对稳定下来时,又开始削兵权,以求皇权的稳固。

那么如何跟岳飞交代呢?宋高宗接连给岳飞发了三道手诏。诏书明确表示推翻了对此前议定的事项。接到宋高宗的亲笔信,岳飞一腔北伐热血如浇了冰水一般透心凉。他还希望能努力挽回局面,上疏表达异议。也许宋高宗自认理亏,将其奏章原封不动地退还,并让他找张浚协商此事。

张浚早已与宋高宗议定此事,只能假意向岳飞征求意见道:“王德如何?”“张俊如何?”杨沂中怎么样?岳飞逐一分析了这些人的特点,说他们都不合适。在岳飞看来,张浚提到的几名候选人资历才德军功还不足以担当一军主帅之职。张浚本来就不是在征求岳飞对此事的意见,而是没话找话,敷衍搪塞。听得岳飞接连否认这些人选,大概也怒从心头起,讥讽道:“浚固知非太尉不可也。”意思就是说,你岳飞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好,无非就是说你自己就是最合适接掌淮西军的人选。岳飞听到此处也非常愤怒,直接顶了回去:“您正式询问我,我也不敢不认真回答,怎么会是为了我自己要兵权而否定您提出的人选呢!”两个人不欢而散。

之后岳飞以“与宰相议不合”为由,递交了辞职的奏章,张浚恼羞成怒,马上派亲信兵部侍郎张宗元到岳飞处当监军,控制了岳飞部军队,并监视岳飞的一举一动。岳飞不等朝廷回复,就跑到庐山继续为母亲守孝去了。朝廷安排王贵和李若虚去安抚。不管他们说什么,岳飞都没有点头同意回营复职。谈判拖了六天,李若虚按捺不住批评岳飞说:“岳宣抚到底要做什么?谋反吗?不听从朝廷的旨意,绝非好事,如此固执己见,朝廷就会怀疑你的意图。更何况你不过是河南的一个农夫,受到皇上的信任,才做了一军的统帅,难道您以为还可以跟朝廷相抗衡吗?如果您坚持守丧,我们势必将因办事不力受处罚而死,我们有什么对不起您的地方吗?我们被处死宣抚难道就不感到惭愧吗?”听到此处,岳飞终于明白原有立场无法再坚持下去,他放弃守丧打算,准备重返军营。

回营前,岳飞先赴行在建康,向宋高宗为自己的罪过请罪。宋高宗召见岳飞时,对岳飞请罪的回答意味深长。他一方面说岳飞的请辞轻率,自己并不责怪,如果责怪就不会让他重返原职,一面又说,宋太祖曾说,违背吾朝律法之人,只能以刀剑对待之。宋高宗此语软硬兼施,看似依旧信任岳飞,实际上暗含警告。宋高宗对岳飞的态度也从赏识、信任变为猜忌、戒备。

公元1137年8月8日,原刘光世部将郦琼、王世忠等人杀死监军吕祉,率领4万余大军挟裹十余万百姓投降伪齐刘豫政权,史称淮西军变。淮西军变对刚刚站稳脚跟的南宋政权影响重大,因为当时整个南宋只有20余万正规军队,一次军变就投敌超过全国五分之一的军队,还有大量的百姓和不计其数的物资,对南宋政权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淮西兵变证明了岳飞的先见之明 但这并没有让朝廷对岳飞另眼相看,反而对他更加防备,也为岳飞之后的被杀埋下了伏笔。

1141年,岳飞被朝廷缉拿投入诏狱。秦桧、张浚等人在罗织岳飞的罪名时,顺带也把淮西军变的原因往岳飞身上扯。虽然最终导致岳飞被杀的罪名是“莫须有”,但杀害岳飞显然是有杀鸡给猴看的政治意图在里面的。岳飞死后不久,韩世忠和刘光世就交出了兵权,回乡养老去了。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7-04 08:05: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岳飞被害的背景因素

靖康之变发生后,赵构一路向南转移。在南下过程中,赵构集团始终朝不保夕,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此时宋朝原有的军事政治体制已经全部崩溃。为了生存,赵构就把祖宗家法、重文抑武等规矩,全都放在一边了,活命要紧。因此授权各地将领自行招募军队,便宜行事。

因此,南宋初期的武将权力极大,对辖区内的地方官员有一定的任免权,几乎相当于唐末藩镇节度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岳飞被害之前。当南宋朝廷稳定下来,就会向这些武将下手了。

南宋初期各地民间武装力量很多,4大军头,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在镇压这些民间起义的同时不断收编士兵,岳飞打败了钟相、杨幺起义,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军队。

话说1135年秋,南宋高宗赵构召集主要军队统帅商议北伐伪齐政权刘豫。当时担任右相的张浚主张集中所有的兵力,在给刘豫发起致命一击,击败刘豫后,再与金国进行对决。张浚的作战计划得到韩世忠、岳飞的支持,也让宋高宗非常兴奋。当时刘光世并不赞同,因此在实际作战过程中不积极,该出兵时不出兵,该援助友军时不援助友军,导致轰轰烈烈的北伐作战成为了虎头蛇尾的失败战争。

宋高宗想罢免刘光世,私下召见了主战派高级将领岳飞,透露了罢免刘光世的意图,并许诺将刘光世部5万精锐交由岳飞统领。

绍兴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岳飞被擢拔为太尉,职务由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升为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至此,岳飞的实职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平列。

三月中旬,岳飞收到了两份朝廷的公文。一份为张浚执掌的诸路军事都督府的《令收掌刘少保下官兵札》,明言“淮西宣抚刘少保下官兵等,共五万二千三百一十二人,马三千一十九匹,须至指挥”,明确了岳飞对刘光世部的统领权,但是公文结尾又说,令岳飞妥帖收好文件,暂时不能公布。另一份是宋高宗给淮西军统制王德、郦琼的御笔信,要求他们以后听从岳飞的指派,所以应该是要求岳飞在接收刘光世统领的兵马时转交给王德等人。亲笔信中,宋高宗对王德、郦琼二将强调要团结同心,不忘国耻,“听飞号令,如朕亲行”。两份文件清楚表明:宋高宗及张浚已经下定决心,将原刘光世统领的人马,交给岳飞。

刘家军兵马数量,几乎是岳家军的2倍,如果岳家军与刘家军合并,以岳飞为帅,那么南宋王朝大约七分之五的兵力归于岳飞指挥,岳飞心心念念的北伐大业,实现的可能性必将增加了不少。得到这个喜讯,岳飞难以掩饰内心的欣喜与激动,向宋高宗进呈了一份奏章,提出了恢复中兴的完整作战计划。这就是著名的《乞出师札子》。

臣自国家变故以来,起于白屋,从陛下于戎伍,实有致捐躯报国、复雠雪耻之心……臣窃揣敌情,所以立刘豫于河南,而付之齐、秦之地,盖欲荼毒中原,以中国而攻中国。宗翰因得休兵养马,观衅乘隙,包藏不浅。臣谓不以此时禀陛下睿算妙略,以伐其谋,使刘豫父子隔绝,五路叛将,还归两河,故地渐复,则人之诡计日生,浸益难图……

从奏章中能够看出,岳飞认为现在的伪齐政权不得人心,又刚经历大败,政局不稳,北地民众期盼南宋官兵的到来,局势对南宋来说一片大好。此时出兵,天时、地利、人和均在己方。他计划用两三年时间,收复北方大好河山,迎回“钦宗”(宋徽宗在绍兴七年正月已死)。

但是罢免刘光世以后,宋高宗临时反悔了,将这5万精锐部队交给了刘光世的亲信王德,并让与王德有深厚矛盾的郦琼担任王德的副手,让吕祉担任这支军队的监军。

原因可能如下:张浚名义为诸路军都督,实际上却是光杆司令,手下无兵,因此他很想借机亲掌一支直属都督府的部队。对岳飞的任命一旦公布,不仅他直接掌兵希望落空,岳飞更是将宋朝七分之五的兵力握在手中,实际上成了无形的兵马大元帅,可能架空张浚现有的都督权力。

至于秦桧,议和派,不希望岳飞北伐。

对宋高宗来说,从内心深处他信任岳飞这样一个由军中低级校尉逐渐成长为手握重兵的武人并不容易。有宋一代,对武臣严加防范,唯恐重蹈唐朝节度使作乱之覆辙。一旦宋金南北对峙的格局相对稳定下来时,又开始削兵权,以求皇权的稳固。

那么如何跟岳飞交代呢?宋高宗接连给岳飞发了三道手诏。诏书明确表示推翻了对此前议定的事项。接到宋高宗的亲笔信,岳飞一腔北伐热血如浇了冰水一般透心凉。他还希望能努力挽回局面,上疏表达异议。也许宋高宗自认理亏,将其奏章原封不动地退还,并让他找张浚协商此事。

张浚早已与宋高宗议定此事,只能假意向岳飞征求意见道:“王德如何?”“张俊如何?”杨沂中怎么样?岳飞逐一分析了这些人的特点,说他们都不合适。在岳飞看来,张浚提到的几名候选人资历才德军功还不足以担当一军主帅之职。张浚本来就不是在征求岳飞对此事的意见,而是没话找话,敷衍搪塞。听得岳飞接连否认这些人选,大概也怒从心头起,讥讽道:“浚固知非太尉不可也。”意思就是说,你岳飞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好,无非就是说你自己就是最合适接掌淮西军的人选。岳飞听到此处也非常愤怒,直接顶了回去:“您正式询问我,我也不敢不认真回答,怎么会是为了我自己要兵权而否定您提出的人选呢!”两个人不欢而散。

之后岳飞以“与宰相议不合”为由,递交了辞职的奏章,张浚恼羞成怒,马上派亲信兵部侍郎张宗元到岳飞处当监军,控制了岳飞部军队,并监视岳飞的一举一动。岳飞不等朝廷回复,就跑到庐山继续为母亲守孝去了。朝廷安排王贵和李若虚去安抚。不管他们说什么,岳飞都没有点头同意回营复职。谈判拖了六天,李若虚按捺不住批评岳飞说:“岳宣抚到底要做什么?谋反吗?不听从朝廷的旨意,绝非好事,如此固执己见,朝廷就会怀疑你的意图。更何况你不过是河南的一个农夫,受到皇上的信任,才做了一军的统帅,难道您以为还可以跟朝廷相抗衡吗?如果您坚持守丧,我们势必将因办事不力受处罚而死,我们有什么对不起您的地方吗?我们被处死宣抚难道就不感到惭愧吗?”听到此处,岳飞终于明白原有立场无法再坚持下去,他放弃守丧打算,准备重返军营。

回营前,岳飞先赴行在建康,向宋高宗为自己的罪过请罪。宋高宗召见岳飞时,对岳飞请罪的回答意味深长。他一方面说岳飞的请辞轻率,自己并不责怪,如果责怪就不会让他重返原职,一面又说,宋太祖曾说,违背吾朝律法之人,只能以刀剑对待之。宋高宗此语软硬兼施,看似依旧信任岳飞,实际上暗含警告。宋高宗对岳飞的态度也从赏识、信任变为猜忌、戒备。

公元1137年8月8日,原刘光世部将郦琼、王世忠等人杀死监军吕祉,率领4万余大军挟裹十余万百姓投降伪齐刘豫政权,史称淮西军变。淮西军变对刚刚站稳脚跟的南宋政权影响重大,因为当时整个南宋只有20余万正规军队,一次军变就投敌超过全国五分之一的军队,还有大量的百姓和不计其数的物资,对南宋政权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淮西兵变证明了岳飞的先见之明 但这并没有让朝廷对岳飞另眼相看,反而对他更加防备,也为岳飞之后的被杀埋下了伏笔。

1141年,岳飞被朝廷缉拿投入诏狱。秦桧、张浚等人在罗织岳飞的罪名时,顺带也把淮西军变的原因往岳飞身上扯。虽然最终导致岳飞被杀的罪名是“莫须有”,但杀害岳飞显然是有杀鸡给猴看的政治意图在里面的。岳飞死后不久,韩世忠和刘光世就交出了兵权,回乡养老去了。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7-04 08:16:0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宋朝的军事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秦皇汉武李唐,还是元明清三家王朝,都十分崇尚武力、注重军事,唯独宋朝例外。宋朝经济上的繁荣超过了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晚明,也超过了大清的"康乾盛世",可是强大的经济实力没有转化成相应的军事实力。宋朝军力比腐败的清末还要孱弱,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历代王朝之最。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宋朝奇葩的军事制度,而这种军事制度的形成,是和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和"崇文抑武"的治军思想分不开的。

宋朝经济的繁荣

一、宋朝的财政收入极高

无论是南宋还是北宋,朝廷的财政年收入都在一万万(贯)以上,例如,北宋治平二年的财政年收入为1.16万万(贯),这还不是宋朝财政年收入的最高值,但已超出唐朝财政年收入的最高值一倍以上。

二、宋朝的工商收入超过农业税。

大家都知道封建社会的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在宋朝,工商收入超过农业税,这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北宋时农业税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最低为30%,南宋时农业税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最低值接近15%。

中国历史上的其它封建王朝,其农业税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最低值也在70%以上。

三、宋朝的人均收入非常高

宋朝人的生活水平,优于我国的其他朝代,也是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有学者计算过,宋朝人均收入7.5两白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晚明人均收入为2.88两,大清"康乾盛世"的人均收入为6.5两。

宋朝军力的孱弱

宋朝经济的繁荣并没有带来军力的强大,宋朝军力的孱弱,可以说是中国历代王朝之最。

宋金结盟约定联合灭辽的时候,金军正把辽军打得节节败退,辽国的半壁江山都快落入金国之手,那时的辽国已经是惶惶不可终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宋辽之间的交战,面对辽国的残弱之兵,宋军基本上没有胜过。

宋军虚弱的本质完全暴露在金人眼里。金国不但没有按约定把燕云十六州一起交还给宋国,而且在仅归还燕京及蓟、景、顺、涿、易六州时,还把城内的财物和百姓洗劫一空,只给宋朝了几座空城。

宣和五年,金国借口已经降金的辽国将领张觉叛金降宋,对宋朝大举进攻。金国对宋朝的进攻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直接围困宋朝京城并俘获了宋朝的徽、钦二帝。

在金军进击宋朝京城的过程中,难道金兵没有遇到宋军的阻挡?肯定遇到过,只不过那种阻抗如同螳臂挡车,不堪一击;在从金军围困京城,到攻破京城,再到俘虏徽、钦二帝北归,前前后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宋朝就没有可以勤王的军队?有,还有许多,可是就是没有一支军队敢于前去救援。

一个国家的国都被困,皇帝被擒,这个国家的军队竟然不去救援,这是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有人找出种种理由来解释当时其它军队不能前去救援的原因,可是大家是不是首先该考虑一个问题,这样的军队还有没有军队该有的血性?有没有?

金兵对宋朝大举进攻

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北归后还不算完,又满大江南北追击刚刚登基的南宋皇帝赵构,一个国家的皇帝带着满朝文武被侵略者追着四处逃窜,这可是在宋朝自己的国土上啊。

宋朝军队的战力如此孱弱,和宋朝的军事制度有着直接关系。

宋朝的军事制度

宋太祖赵匡胤因为他自己本身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方式称帝,所以他为维护政权稳定,从各方面对节度使或者说武将进行"分权"。

一、宋朝的军权三分制度

"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

枢密院作为最高军政机关,掌握调兵权;三衙统帅全国的禁军,掌握统兵权;率臣即主帅,战时由皇帝临时指派,率禁军奔赴战场。我们看电影、电视里的杨家将挂帅、点兵、出征,说的就是率臣主兵柄。宋朝的军队中还有朝廷指定的文官任监军,对主帅的一举一动进行监督。

二、宋朝的募兵制

宋朝的军队实行募兵制,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国家的军队都是职业化管理,国家不仅要负责养兵,连带兵的家庭也要负责。这对朝廷来说是个极大的负担,朝廷一年开支的一半用于军费。与之相对应的是,军队中克扣军饷的现象很多,社会地位低下的士卒,深受将校欺凌和虐待,以致常常发生兵变。

三、北宋军队的更戍制

禁军分驻京师与地方,定期轮换,但将领却不随之调动,这样就常常形成"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将帅是一支军队的灵魂,军队有了灵魂,在战场才能奋勇拼杀。象宋军这样的情况,上战场上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是在"完成工作",像"避战"、"畏战"、"逃跑"等情况的发生,自然就不可避免。

四、北宋的军政大事总决于上,武将不得违背。

所谓的"上"就是朝堂上的枢密院和皇帝。试想古代的信息传递没有现代的无线电和网络,全靠人力传递,而战场上情况又是瞬息万变,遇到突发情况,前线主帅就是想临机决断,搞个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也难过由文官担任,基本上不懂军事的监军这道关。

北宋这样的军事制度,使得军队完全被控制于皇帝手中同时,极大限制了军队作战的机动灵活性,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胜仗?

宋朝统治者的治军思想

在宋朝的开国之初,在赵匡胤的意识里,他的敌人并不是外族势力,而是朝廷内手握军政大权武将们,因为他自己就是身为手握大权的武将受益者,他很清楚武将手中的权力一旦失控,将会给自己的政权带来怎么的危害,所以"重文轻武"成了赵匡胤治军的主流思想。

在高梁河之战中,宋太宗如果迟回来几天,他就变成了太上皇。

在高梁河之战中,武功郡王赵德昭差点又上演一场黄袍加身大戏,宋太宗如果迟回来几天,他就变成了太上皇。这件事让宋太宗对武将的忌惮达得极限,他干脆把"重文轻武"的治军思想变成了"崇文抑武"。在那时候,老百姓以当兵为耻。

这也就是为什么宋朝要实行募兵制,花高价请人来当兵的原因之一,并且请来的这些人还大多是灾荒之年的饥民和流民。

还有一点,由于宋军在和外族的作战中连续失败,宋朝统治者采取了全线防守策略,国家的军队不再驻守在边防关隘,而大多是分布在内地和京城周围。军队的多项职能中只剩下维护朝廷稳定的这一项,抵抗侵略的职能被"钱财"替代。有宋一朝大部分时间的和平,是朝廷用钱买来的。

宋朝军力孱弱还有一个原因,后晋的石敬瑭为了讨好契丹人,将出产"良马"的燕云十六州拱手相送,宋军也一直没有把燕云十六州收复。这样,"良马"这个战略资源的缺失,形成宋军作战的短板。当然,没有"良马"只是宋朝军力孱弱的客观因素,宋朝统治者的治军思想才是军力孱弱的根本原因。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7-06 21:41:0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岳飞被害的背景因素

靖康之变发生后,赵构一路向南转移。在南下过程中,赵构集团始终朝不保夕,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此时宋朝原有的军事政治体制已经全部崩溃。为了生存,赵构就把祖宗家法、重文抑武等规矩,全都放在一边了,活命要紧。因此授权各地将领自行招募军队,便宜行事。

因此,南宋初期的武将权力极大,对辖区内的地方官员有一定的任免权,几乎相当于唐末藩镇节度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岳飞被害之前。当南宋朝廷稳定下来,就会向这些武将下手了。

南宋初期各地民间武装力量很多,4大军头,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在镇压这些民间起义的同时不断收编士兵,岳飞打败了钟相、杨幺起义,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军队。

话说1135年秋,南宋高宗赵构召集主要军队统帅商议北伐伪齐政权刘豫。当时担任右相的张浚主张集中所有的兵力,在给刘豫发起致命一击,击败刘豫后,再与金国进行对决。张浚的作战计划得到韩世忠、岳飞的支持,也让宋高宗非常兴奋。当时刘光世并不赞同,因此在实际作战过程中不积极,该出兵时不出兵,该援助友军时不援助友军,导致轰轰烈烈的北伐作战成为了虎头蛇尾的失败战争。

宋高宗想罢免刘光世,私下召见了主战派高级将领岳飞,透露了罢免刘光世的意图,并许诺将刘光世部5万精锐交由岳飞统领。

绍兴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岳飞被擢拔为太尉,职务由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升为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至此,岳飞的实职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平列。

三月中旬,岳飞收到了两份朝廷的公文。一份为张浚执掌的诸路军事都督府的《令收掌刘少保下官兵札》,明言“淮西宣抚刘少保下官兵等,共五万二千三百一十二人,马三千一十九匹,须至指挥”,明确了岳飞对刘光世部的统领权,但是公文结尾又说,令岳飞妥帖收好文件,暂时不能公布。另一份是宋高宗给淮西军统制王德、郦琼的御笔信,要求他们以后听从岳飞的指派,所以应该是要求岳飞在接收刘光世统领的兵马时转交给王德等人。亲笔信中,宋高宗对王德、郦琼二将强调要团结同心,不忘国耻,“听飞号令,如朕亲行”。两份文件清楚表明:宋高宗及张浚已经下定决心,将原刘光世统领的人马,交给岳飞。

刘家军兵马数量,几乎是岳家军的2倍,如果岳家军与刘家军合并,以岳飞为帅,那么南宋王朝大约七分之五的兵力归于岳飞指挥,岳飞心心念念的北伐大业,实现的可能性必将增加了不少。得到这个喜讯,岳飞难以掩饰内心的欣喜与激动,向宋高宗进呈了一份奏章,提出了恢复中兴的完整作战计划。这就是著名的《乞出师札子》。

臣自国家变故以来,起于白屋,从陛下于戎伍,实有致捐躯报国、复雠雪耻之心……臣窃揣敌情,所以立刘豫于河南,而付之齐、秦之地,盖欲荼毒中原,以中国而攻中国。宗翰因得休兵养马,观衅乘隙,包藏不浅。臣谓不以此时禀陛下睿算妙略,以伐其谋,使刘豫父子隔绝,五路叛将,还归两河,故地渐复,则人之诡计日生,浸益难图……

从奏章中能够看出,岳飞认为现在的伪齐政权不得人心,又刚经历大败,政局不稳,北地民众期盼南宋官兵的到来,局势对南宋来说一片大好。此时出兵,天时、地利、人和均在己方。他计划用两三年时间,收复北方大好河山,迎回“钦宗”(宋徽宗在绍兴七年正月已死)。

但是罢免刘光世以后,宋高宗临时反悔了,将这5万精锐部队交给了刘光世的亲信王德,并让与王德有深厚矛盾的郦琼担任王德的副手,让吕祉担任这支军队的监军。

原因可能如下:张浚名义为诸路军都督,实际上却是光杆司令,手下无兵,因此他很想借机亲掌一支直属都督府的部队。对岳飞的任命一旦公布,不仅他直接掌兵希望落空,岳飞更是将宋朝七分之五的兵力握在手中,实际上成了无形的兵马大元帅,可能架空张浚现有的都督权力。

至于秦桧,议和派,不希望岳飞北伐。

对宋高宗来说,从内心深处他信任岳飞这样一个由军中低级校尉逐渐成长为手握重兵的武人并不容易。有宋一代,对武臣严加防范,唯恐重蹈唐朝节度使作乱之覆辙。一旦宋金南北对峙的格局相对稳定下来时,又开始削兵权,以求皇权的稳固。

那么如何跟岳飞交代呢?宋高宗接连给岳飞发了三道手诏。诏书明确表示推翻了对此前议定的事项。接到宋高宗的亲笔信,岳飞一腔北伐热血如浇了冰水一般透心凉。他还希望能努力挽回局面,上疏表达异议。也许宋高宗自认理亏,将其奏章原封不动地退还,并让他找张浚协商此事。

张浚早已与宋高宗议定此事,只能假意向岳飞征求意见道:“王德如何?”“张俊如何?”杨沂中怎么样?岳飞逐一分析了这些人的特点,说他们都不合适。在岳飞看来,张浚提到的几名候选人资历才德军功还不足以担当一军主帅之职。张浚本来就不是在征求岳飞对此事的意见,而是没话找话,敷衍搪塞。听得岳飞接连否认这些人选,大概也怒从心头起,讥讽道:“浚固知非太尉不可也。”意思就是说,你岳飞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好,无非就是说你自己就是最合适接掌淮西军的人选。岳飞听到此处也非常愤怒,直接顶了回去:“您正式询问我,我也不敢不认真回答,怎么会是为了我自己要兵权而否定您提出的人选呢!”两个人不欢而散。

之后岳飞以“与宰相议不合”为由,递交了辞职的奏章,张浚恼羞成怒,马上派亲信兵部侍郎张宗元到岳飞处当监军,控制了岳飞部军队,并监视岳飞的一举一动。岳飞不等朝廷回复,就跑到庐山继续为母亲守孝去了。朝廷安排王贵和李若虚去安抚。不管他们说什么,岳飞都没有点头同意回营复职。谈判拖了六天,李若虚按捺不住批评岳飞说:“岳宣抚到底要做什么?谋反吗?不听从朝廷的旨意,绝非好事,如此固执己见,朝廷就会怀疑你的意图。更何况你不过是河南的一个农夫,受到皇上的信任,才做了一军的统帅,难道您以为还可以跟朝廷相抗衡吗?如果您坚持守丧,我们势必将因办事不力受处罚而死,我们有什么对不起您的地方吗?我们被处死宣抚难道就不感到惭愧吗?”听到此处,岳飞终于明白原有立场无法再坚持下去,他放弃守丧打算,准备重返军营。

回营前,岳飞先赴行在建康,向宋高宗为自己的罪过请罪。宋高宗召见岳飞时,对岳飞请罪的回答意味深长。他一方面说岳飞的请辞轻率,自己并不责怪,如果责怪就不会让他重返原职,一面又说,宋太祖曾说,违背吾朝律法之人,只能以刀剑对待之。宋高宗此语软硬兼施,看似依旧信任岳飞,实际上暗含警告。宋高宗对岳飞的态度也从赏识、信任变为猜忌、戒备。

公元1137年8月8日,原刘光世部将郦琼、王世忠等人杀死监军吕祉,率领4万余大军挟裹十余万百姓投降伪齐刘豫政权,史称淮西军变。淮西军变对刚刚站稳脚跟的南宋政权影响重大,因为当时整个南宋只有20余万正规军队,一次军变就投敌超过全国五分之一的军队,还有大量的百姓和不计其数的物资,对南宋政权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淮西兵变证明了岳飞的先见之明 但这并没有让朝廷对岳飞另眼相看,反而对他更加防备,也为岳飞之后的被杀埋下了伏笔。

1141年,岳飞被朝廷缉拿投入诏狱。秦桧、张浚等人在罗织岳飞的罪名时,顺带也把淮西军变的原因往岳飞身上扯。虽然最终导致岳飞被杀的罪名是“莫须有”,但杀害岳飞显然是有杀鸡给猴看的政治意图在里面的。岳飞死后不久,韩世忠和刘光世就交出了兵权,回乡养老去了。
春眠不觉晓医生22022-07-06 21:48: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