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连载]

楼主:潇湘观渔 字数:1426380字 评论数:365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皇上并不知道自己逃过一劫,还指望联邦政府能像旧金山政府一样,迅速执行圣旨。
内战爆发,皇帝决定平叛,他向林肯表示,愿意亲自率领御林军,援助联邦政府。
林肯回答:谢谢好意,我们决定把你和你的队伍,列为后备力量。

直到林肯去世,这支后备力量也没有启用。

有的人看来,皇帝是神经不正常,是流浪汉小丑,但在一些群众心目中威信很高。

当时一位记者对此也好奇,就做了诺顿一世的邻居,近距离观察这位皇帝。看来看去,发现诺顿很正常,除了宣称自己是皇帝这点让人不可思议外,其他没看出异样。

这位记者就是马克.吐温同志。

诺顿一世顾不了这么多,看到国家大事插不上手后,又把施政重点放在旧金山。他勤政爱民,时常巡查。他批评太平洋中央铁路建设腐败成风,浪费纳税人的钱,批评斯普林山谷供水工程方案不科学,多花许多钱,问题成堆。究其原因,就是政商勾结,政客们犯下诸多罪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些话,讲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皇帝心系群众,群众也关心皇帝。他到洗衣店洗衣,有人偷偷为他付款。旧金山的餐馆常请他就餐,费用全免。皇帝喜欢某家饭店,店主就会挂上“美国皇帝指定餐馆”的牌子,提高声誉,招揽生意。喜欢助人为乐的共济会,承包了皇宫(脏乱小公寓)的租金。
潇湘观渔2017-12-25 02:08: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皇帝当然最大的问题是缺钱。后来他脑洞大开,斗胆发行“皇家”钞票,面值50美分、5美元、10美元。这些钞票,旧金山的银行、商店居然也认,在小范围流通,据说信誉比美元还好。

能够自己印钞票,是多少屌丝梦寐以求的终极理想。若有这个特权,自己就可以拥有无数金钱,买尽天下货,看尽天下景,泡尽天下妞(汉),做一个超级大富豪。
可是,诺顿一世并没有滥印钞票奢侈消费。他印钞只是为了解燃眉之急而已,依旧过着清贫的生活。

1867年1月21日,有位新警官不明就里,看到大家口中的“皇帝”不过一神经病,到处乱走还蹭吃蹭喝,就以流浪罪逮捕诺顿一世。

这下捅了马蜂窝,许多群众指责警官滥用职权,因为诺顿一世身上有4.75美元,也有住所,不是流浪汉。

警官慌了,改口说诺顿有精神病,将他关起来,等待专业官员来判定。群众听到消息大哗,纷纷到警局闹场“勤王”。旧金山报刊也抨击警官做法。

警长眼看气氛不对,再不及时处理老百姓就会闹事,于是释放诺顿一世,并向皇帝道歉。从此,旧金山警官改称 “皇家警察”,见到诺顿一世时都要敬礼。警局举办一年一度的检阅仪式时,由皇帝领队进行检阅。
潇湘观渔2017-12-25 02:09: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正文:
市政府终于醒悟过来,意识到皇帝是旧金山的稀世珍宝,是城市名片。他们见皇服破旧,就订做一套新皇服,专门举行盛典,十分隆重地奉送给皇帝。

这个盛典,表明官方对皇帝的正式承认。

市政府看到皇帝亲自走路,觉得不行,就购买一辆自行车,作为皇帝的坐骑。后来在登记户口的时候,市政府明确诺顿的职业是“皇帝”,也即从法律上认可了美国真有一位皇帝。

有了官方的支助,诺顿一世可以专心政务。

1869年,他下诏,命令臣民资助当地一位发明家研究“空中机器”,至于 “空中机器”是个什么东西,没几个人知道。

接着又下令,在旧金山海湾建一座悬索桥。当时人们没有几个人认为可行。 此后,皇帝固执己见,多次下诏命令建桥。

最天马行空的设想,莫过于他向外国领导人提议,建立一个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要知道,那时国家之间还主要以武力,或者以武力为后盾,来解决争端。国家之间为了利益,往往大打出手,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战争灾难。人们很难想到,可以通过建立超国家机构,来和平解决纷争,避免轻启战端。即使想到了,也会认为幻想。

诺顿一世不一样,他正式提出这个构想,要求真的实行。他的提议,没人理睬。不仅仅因为他人微言轻,更因为这个构想太过于虚幻。
潇湘观渔2017-12-25 22:53: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正文:

30多年后,人们终于知道“空中机器”是个什么东西,莱特兄弟的飞机正式试飞成功;

50多年后(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血的教训促使当事人签订《凡尔赛条约》,成立“国际联盟”。 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Edward Grey)被公认为是最早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人。但其实,第一人是诺顿,而且机构名称、功能与诺顿提议的一模一样。

60多年后(1936年),旧金山金门大桥建成,桥址正位于诺顿一世规划的地方。今天去旧金山,还可以看到金门大桥上挂着一块纪念牌,上书:“旅行者,请停步并感谢美国皇帝和墨 西哥保护者诺顿一世(1859-80在位),他有先见之明,构想并下令在旧金山海湾建桥。”

时间证明,诺顿一世是一位高瞻远瞩的皇帝,是一位具有宏图大略的皇帝,是一位心怀天下苍生的皇帝。

诺顿一世还给世界各国首脑写信,提出各种建议意见,这些信大多石沉大海。只有夏威夷国王对诺顿一世极为佩服,把诺顿一世的信视作珍宝。并且在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上,不愿理睬美国国务院,只接待诺顿一世派出的使者。

1880年1月8日,诺顿一世在去听讲座的路上中风驾崩。2天后被埋葬在共济会墓地,送葬队伍长达2英里,有可能是旧金山历史上最隆重的葬礼。

第二天,旧金山出现日全食,天昏地暗。

1980年1月,旧金山举行典礼,纪念诺顿一世逝世100周年。有几个普通人100年后还被一个城市纪念?时光,给了这位假戏真做的民间皇帝公正的评价。


潇湘观渔2017-12-25 22:59:1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zgsxsltsj 2017-12-31 20:13:35

-----------------------------
谢谢,祝新年愉快
潇湘观渔2018-01-01 00:21: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潇湘观渔2018-01-01 13:22: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正文:

第四节 一位“富三代”走进美国经济中心

诺顿一世这位有名无实的草根皇帝去世前一年(1879年),一位富贵人家的第三代精英,正式“加冕”成为美国的经济 “皇帝”。这位同志无“皇帝”之名,却开始实际左右美国经济,让古尔德、小范德比、洛克菲勒等一众经济大豪成为配角。此后20年,他对美国的影响力,让同时代的总统们都相形见绌。

这位同志,就是至今都如雷贯耳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int MorganSr.)
这一年11月底,42岁的摩根,进入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担任董事。董事,这个职位怎么看都有些不起眼,但是,这个职位只是摩根又一个战斗站位而已。职位不在大小,关键看实力。摩根拥有强大的金融力量,迫使企业家们随着他的指挥棒跳圆圈舞。

摩根1837年4月17日生于一个富有之家。

他祖上1600年就从英国迁到美洲务农,家族算是资深美洲白人。200多年过去,这一家族一直在勤勤恳恳打酱油,任劳任怨挖土方,不富不贵,默默无闻。直到1817年,他爷爷约瑟夫.摩根(Joseph Morgan)终于不满现状,从马塞诸塞州的一家农场,搬到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经营小咖啡馆。

由农民变成市民,由小农场主变成小老板。

小老板舍得干,苦心经营,略有薄利。他觉得不满足,又卖掉咖啡馆,开始经营酒店。之后又倒腾了旅馆、房地产、运河股票、铁路股票,什么时兴干什么,整天忙不赢。

结果还好,大钱没捞到,辛苦钱还是赚了一点。

为了赚到这点辛苦钱,必须讲信誉、勤劳动,起早贪黑连轴转,灵活应付各种困难。
潇湘观渔2018-01-04 01:37: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约瑟夫经常在劳累一天之后,问自己:老子壮士断腕,从农村搬到城里,难道是来讨辛苦的吗?

自己回答:不是,是想来发大财的。

大家都说城里钱好赚,有的人确实发了财。可大财,为什么只往别人家里跑,不往自己身上来呢?

大财啊,那在哪里?

哈特福德市是美国保险业的发祥地。

那时候保险业刚起步不久,前景不明,没几个人看好。保险公司为了拉人入伙,不要求个人真投钱,只要你在公司名册上签上姓名,就成了股东。

这可是无本买卖,是一件稳赚不赔的好事。1835年,约瑟夫紧跟风口,跑到一家名叫“伊特那火灾”小型保险公司,在股东名册上签下自己的大名,算是加入了保险行业。

不投钱,怎么赚钱呢?

股东们的主要任务是忽悠客户来投保。客户投保时要缴一定数额的手续费。股东们只要在投保期票上签名,就可以赚取这种手续费。

只要没有火灾,股东们就稳赚不赔。

万一发生火灾呢?公司必须理赔。公司要是钱不够,股东们就必须筹钱赔付。

当然,也可以宣布公司破产,你一走了之,让客户找上帝赔。

反正没投钱,手续费已到手,公司破产又如何?

大家就是怀着这种侥幸心理,加入保险公司,空手套白狼。
潇湘观渔2018-01-04 01:38: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海鸥飞呀飞o 2018-01-03 22:10:02
看望老朋友,这些年来坚持更新的只有你了,问好问好再问好!
-----------------------------
哇,好久不见,新年问好呀!
潇湘观渔2018-01-04 01:41: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但是,火灾还是来了。

地点:纽约;
规模:特大火灾。
后果:保险公司面临巨额理赔。

消息传来,大家慌了。手续费没赚多少,这下要赔大的。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决定开溜。

开溜之前,还不忘捞一点,他们想转让股份,换钱走人。

如果所有人都这样,公司就垮了,纽约那家遭遇火灾的客户,将得不到理赔,保费就白交了。

初生的保险业,将丧失信誉,没人相信。

关键时刻,约瑟夫站出来了。

他认为,诚信是立生之本,做生意要讲信誉,即使赔本,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股东们发现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哈宝,高兴坏了,纷纷把股份转让给约瑟夫,脱身走人。

只有一个朋友,与约瑟夫的想法一样。但是,他提醒约瑟夫:理赔数额实在太大,就是把公司全赔上,都不够,你赔不起。

约瑟夫回答:我算了数,把我的旅馆卖了,钱就够了。

朋友傻了。没见过这样的傻蛋,为了所谓的信誉,把家当都赔上。

约瑟夫真的傻?
潇湘观渔2018-01-05 00:43: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他告诉朋友:生意场上盛行尔虞我诈,讲信用的人才能取得客户的真正信任。我负责理赔,一定会取得社会信任,将来来投保的人会大增。现在付出虽然有点大,但只要把手续费提高一倍,将来一定能赚回。

说说很容易,但万一理赔后来投保的人增加不多,那就会亏死去。

所以,其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约瑟夫的决定,是一场豪赌。

约瑟夫却非常自信。朋友决定一起赌。两人筹集10万元巨款,派人赴纽约理赔。

危难之中见真章,“伊特那火灾”保险公司的股东,即使变现家产也要保证理赔到位,体现了高度可靠的信用。公司虽小,却像大山一样值得信赖和依靠。纽约的公司和群众,纷纷投保。“伊特那火灾”保险公司名声大振,业务激增。加上手续费翻倍,约瑟夫和他的朋友发了。约瑟夫.摩根净赚15万。

传说中的“大财”, 约瑟夫终于赚到了。

许多人羡慕别人发了大财,却在困难面前落荒而逃。他们不知道,危机就是机遇,破财就是发财,给予就是获取。没有这种眼光和气度,要发大财是很困难的。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约瑟夫这次冒险,奠定了摩根家族的基业。
潇湘观渔2018-01-05 00:44:1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正文:
约瑟夫生有两女一子,儿子名叫吉诺思.斯宾塞.摩根(Junius Spencer Morgan),生于1813年7月,当时还在农村,4岁那年进城。约瑟夫仅有一子,将来要继承家业,故而要好好培养。

吉诺思13岁进入私立军校学习。每逢暑假,回农村老家务农锻炼。吉诺思16岁那年,约瑟夫觉得儿子文化够用,没有让其上大学。那时候人们的思想是,大学的理论知识对谋生没多大用处。要学习谋生技能,得跟师父学,从实践中学习真本事。

约瑟夫没有把儿子留在几千人的小城市哈特福德,而是安排到6万人的“大城市”波士顿,跟一个有名的商人做秘书,进入商行学习商业实务。

在波士顿,吉诺思常到公理会教堂做礼拜。有一天,一位中年牧师走过来,说: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清奇,天赋异禀,日后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吉诺思听了来了兴趣:哦,我那根骨头长得好呀?

中年牧师说:在下喜欢钻研骨相学,常给人看相。看了那么多人,小伙子你的骨相特别少见,贵不可言。

吉诺思:真的?

牧师:是的。你的骨架宽大挺拔,器宇不凡。特别是头上顶骨隆起,隐隐如山,这是才能的象征,表明你才能非凡,能干大事业。

有人这么夸自己,真是会聊天。吉诺思和牧师攀谈起来,越谈越高兴。

当然,吉诺思之所以和牧师谈得兴致高昂,并非真的相信骨相学,而是牧师身旁站着一位漂亮清秀的少女。看得出,这美少女是牧师的女儿。

自此,吉诺思常来教堂和牧师攀谈,谈天谈地谈诗歌谈时事,一来二去成了忘年交。牧师邀请吉诺思到家里做客,吉诺思很快成了牧师家的常客。
潇湘观渔2018-01-07 01:39: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牧师怎么这么笨,做了引狼入室的冤大头?
未必。

这位牧师名叫约翰.皮尔庞特,其父亲竟然是耶鲁大学的创始人。他自己也不是不学无术的江湖术士,而是当过律师和耶鲁大学校长的博学之士,后因经商失败,赔尽家产,不得不受神的感召,上了神学院,后做了牧师。

他多才多艺,尤其喜欢骨相学。骨相学准不准?他相人无数,至少对吉诺思的预判还是比较准确的。

所以,他到底是引狼入室,还是有意引诱才俊入室,还真说不准。
他与刘邦的岳父有得一拼。

吉诺思在波士顿干了五年,学徒期满,向牧师女儿朱丽叶. 皮尔庞特求婚,得到姑娘和双方家庭的同意。

约瑟夫觉得儿子商业知识有了,接下来他安排儿子去干银行业。就在一年前,杰克逊总统和美国银行行长比德尔斗法,比德尔抽走他存在各州银行的资金,导致全国经济衰退,不幸波及约瑟夫投资的银行,损失较大。

约瑟夫遭受了损失还不知到怎么回事。他痛定思痛,决定让儿子学习银行业务,不想再吃这方面的亏了。

他的这个决定,奠定了摩根家族的行业基业。

吉诺思进入纽约私人银行工作。两年后,约瑟夫在保险公司发了大财,就拿出10万美元,为吉诺思在一家棉花公司购买了一个合伙人的职务。

也就是说,吉诺思担任公司老板之一,与他人合伙做生意。1836年,又拿出5万美元,买下一家干菜点,交由吉诺思打理。23岁的吉诺思,正式成为独立的老板。

同时,他迎娶朱丽叶,成家、立业一步到位。
培养好了儿子后,约瑟夫正式退休。
潇湘观渔2018-01-07 01:39: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正文:
一年之后的1837年4月17日,吉诺思和朱丽叶的爱情结晶降生了,这个小家伙就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这一年,美国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金融业十分萧条,许多银行倒闭。吉诺思很奇怪自己的儿子一诞生就遇到经济危机,是不是预示儿子将来会多灾多难?

他请来一位占星学家来测测儿子的运程。

占星学家慎重其事地装模作样操作了一番,然后故作惊讶:哇,这孩子将来不得了,不得了……
吉诺思:???

占星学家:这孩子前程远大,将来会成为银行霸主!
吉诺思:何以见得?

占星学家:星座揭示,小公子有英雄之志,王霸之气,善于力挽狂澜,适合从事银行业。他生于经济灾年,预示他会成为经济救世之主!

你说得这么神乎其乎,还不是因为我吉诺思有钱。你能不能说点真的,实在一点,无论好坏,我都会付钱。

占星学家:我说的全是真的呀。
付钱,走人。

此后,吉诺思陆续生下女儿莎拉、玛丽,儿子小吉诺思,女儿小朱丽叶,一共5个孩子。

吉诺思在父亲约瑟夫的鼎力支持下,各项生意蒸蒸日上。10年之后,约瑟夫去世,留下数百万美元遗产,吉诺思无疑成了大富豪。
潇湘观渔2018-01-08 02:42: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虽然生意不错,家境富裕,吉诺思还是觉得郁郁不得志,窝在哈特福德这个小地方,没出息。身上好像还有无穷力气无处可用。

1850年夏天,吉诺思到英国旅游,繁荣发达的伦敦让他大开眼界。特别是那些达官贵人的豪华府邸,仆人卫士成群走,车如流水马如龙。相比之下,自己那点财产,微不足道。

与先进的大英帝国比,整个美国都是乡下。在英国人眼里,美国人依然是来自遥远荒野的野蛮人。

但是,有一个美国人获得英国贵族和达官贵人认可,这个人名叫乔治.皮鲍狄,是英国著名银行家。

此人也出生农家,38岁那年来到英国创业,帮助赴英美国人吸收存款、贴现汇票,协助美国企业到英国银行贷款。那时候很多美国人到发达的英国做生意,皮鲍狄的生意很红火。

皮鲍狄一到英国如鱼入水,广泛结交英国上层人士,灵活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很吃得开。他的作为让英国人刮目相看。

1837年,马里兰州财政入不敷出,面临破产。州长没办法,只好发行州债,看能不能换点钱度过危机。可是,美国债券多,马里兰这样一个小州的债券,对民众没多大吸引力。眼看州财政要崩溃。这时候远在英国的皮鲍狄,自告奋勇,冒着巨大风险,将800万美元州债运到伦敦销售,大获成功,挽救了马里兰州政府。

一个美国人,到异国他乡销售落后国家一个州的债券,这得要多大的本领才能做成。对一般人而言这是奇迹。

皮鲍狄做到了。

马里兰州政府感激涕零,不惜付给皮鲍狄高昂的手续费。
皮鲍狄谢绝了,一分钱没要。

这故事,太感人了。
伟大的皮鲍狄先生,真是杰出的爱国者啊!

英国这边有钱人多,钱在手上不知道投资啥。皮鲍狄给他们提供了由州政府担保的债券,可谓优质可靠的项目。购买债券的英国佬,都感谢皮鲍狄提供了机会。

皮鲍狄因此在英美两国金融界名声大震。

皮鲍狄顺势成立皮鲍狄公司,专营美国国债、州债、股票和国外汇兑等经融业务。
潇湘观渔2018-01-08 02:44: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正文:

皮鲍狄不与一般人打交道,专门结交英国上层人士,只为政府、大公司和有钱人服务。他的表现让英国银行总裁托马斯.汉基很欣赏,两人成了“朋友”。

不到伦敦,就不知道英国人是多么的看不起美国人,英国人形容美国人常用的词句是:见钱眼开的土鳖、没见识的乡巴佬、没事就挑起战争的野蛮人……

想跟英国人做朋友,做梦;想在英国干事业,做梦。吉诺思在英国,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当他听到皮鲍狄的故事,惊奇不已,这个人竟然突破英国的偏见,干成这么多大事,这很不简单。

他对皮鲍狄十分对崇拜,很想去见皮鲍狄。

可是,自己没名气、没实力,想攀上大腕是不现实的。

这位粉丝有自知之明,没有马上去找皮鲍狄,而是回到美国,处理在哈特福德的所有生意,举家波士顿,做航海业和外贸,目的只有一个:向皮鲍狄靠拢。只要生意与偶像有联系,就不愁没有见到偶像的那一天。

延伸生意,积攒实力,为见面做准备。

1851年的一天,吉诺思在一家餐馆吃晚饭,忽然一个不认识的中年男人向他打招呼:
“您好,您是摩根先生吗?我是乔治.皮鲍狄!”

吉诺思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日思夜想的偶像,竟然来找自己了。

为了这一天,吉诺思从伦敦回来,整整奋斗了三年。
潇湘观渔2018-01-15 02:25:0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正文:
自己不懈努力,终于引起偶像的注意和垂青。

皮鲍狄这次来,是想请吉诺思帮忙。

英国定于1851年5月举办工业革命成果展览会。皮鲍狄闻讯,请求在展会上设立美国展厅,这是展示美国工业水平、提升美国形象的难得机会。英国不反对,反对的倒是美国国会,国会以经费紧张为由,撒手不管。

这要换了别人,恐怕就此打住。此事连国家都不管,个人又能奈何。皮鲍狄偏不服,决定自己出钱,自己组织。

没有国家支持,个人要做成这件事,得有多难?难度无法想象。皮鲍狄就是皮鲍狄,再难也要做。因为美国工业在这样世界级的展会上露脸的机会实在太少,机会难逢。

皮鲍狄发现吉诺思外贸生意兴隆,肯定与国内厂家联系广泛,就请吉诺思帮忙,寻找一批有愿意的工商业代表,组织产品参展。

偶像现身,财神光临,吉诺思受宠若惊,赶紧答应。

两人迅速行动起来,来回穿梭,鼓动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的商家参展,经过不懈努力,美国厅会展获得巨大成功。

成功的标志是:600多万人参观会展,美国产品没给人留下多少印象。

那时候美国先进产品少,在浩如烟海的展品中,美国产品大多不起眼。仅有布威刀和左轮手枪获得好评。女王对美国产品的评价是:“不那么有趣,却富有创造性。”

费了九牛二虎的劲头,仅仅收获了一只跳蚤,吉诺思有点郁闷。

潇湘观渔2018-01-18 15:26:1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美国展失败了,皮鲍狄和吉诺思不免有点丧气。但皮鲍狄马上举办一次高级晚宴,宴请会展 、两国大使、美国财长、英格兰银行行长等要人。第二天,英国报纸报道了这次晚宴,并顺带表扬了美国。那个年月,要英国称赞美国,无异于比登天还难,皮鲍狄做到了,这是破天荒的胜利。

吉诺思对皮鲍狄长袖善舞的能力深为钦佩。

吉诺思回到美国继续扩大生意。

1853年吉诺思夫妇再度到英国开拓商务,顺便拜访皮鲍狄。吉诺思夫妇后来准备回国时,皮鲍狄告诉吉诺思一个惊人的决定:自己年事已高,准备退休,请吉诺思做皮鲍狄事业的合伙人,准备将来接班!

皮鲍狄女人不断,却终生未婚,有私生子女但摆不出台面,也可能是没有一个成器,皮鲍狄只能从子女外物色接班人。

皮鲍狄事业兴旺,财富丰厚,能做他的接班人,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吉诺思十分激动,赶紧答应了。

吉诺思不知道的是,自己上次展会倾力相助,给皮鲍狄留下深刻印象。随后,皮鲍狄派人暗中找到吉诺思的合伙人,调查吉诺思为人做事的情况。合伙人反映吉诺思人品好、人缘好、才干好,是“波士顿最优秀的商业人才”,皮鲍狄十分满意,决定把事业传给自己的小粉丝。

对吉诺思而言,这是天上掉下的馅饼。
潇湘观渔2018-01-18 15:27:4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854年,吉诺思举家迁往伦敦,正式做皮鲍狄事业的合伙人,跟偶像学习在英国做生意。这些生意的规模,不是吉诺思过去的生意所能比的。

一切很顺利,像做梦一样。

三年之后的1857年,一场考验不期而来。

这一年,美国发生大规模经济危机,900家银行倒闭,工业、铁路、商业全面陷入困境,公司大量倒闭。

皮鲍狄的公司曾经向英国人销售了大量铁路股票和债券,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消息一传到英国,英国人慌了,马上抛售美国证券。

对这种行为,皮鲍狄可以置之不理。因为股票和债券一旦卖出,就与皮鲍狄公司没有关系了。

经济危机袭来,商家没有理由往灾祸里冲,自己找死。

可是,皮鲍狄决定自己找死。

他认为,如果放任英国人受灾不管,英国人将再也不会信任美国证券了,美国的国家信用将丧失。如果真这样,将来美国证券和外贸将遭受重创。皮鲍狄的公司将来也就无事可做。

所以,与公与私,与国与家,这事都要管。

所谓管,就是筹集资金,把英国人抛售的美国证券全部买下,稳定证券市场,维护美国证券的信用。
潇湘观渔2018-01-18 15:29: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正文:
皮鲍狄和吉诺思决定照单全收。

美国在英国销售的证券总额高达3200万英镑。英国人一天接一天尽情抛售,皮鲍狄和吉诺思的公司每天必须拿出80万英镑的巨额资金来接收。

注意,是80万英镑,不是80万美元。
每天必须拿出这么多资金,否则前功尽弃。
皮鲍狄一天天输血。

买下来的证券如果不销出去,只是一堆纸而已。皮鲍狄打算从英国买进,运回美国销出。

但这只是个良好的愿望而已。美国遭受那么大的危机,银行排队倒闭,老百姓自己手中的股票都跌得很惨,谁还会买进,除非脑子进水。

皮鲍狄正在做脑子进水的事情。

每天要拿出80万英镑,再有钱的公司也有拿空的时候。皮鲍狄和吉诺思到处借钱,来支抵这个巨大的窟窿。

开始两人还充满信心,认为只要尽数收购,就能稳住市场,英国人就会止住抛售。但现实是无情的,英国人一直在狂抛。两人不得不接、再接,再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开始心虚。可恶的英国人还在抛,家里接收的证券越堆越多,要是这些证券将来卖不出去的话,就是一堆堆废纸。

那样的话,两人的公司会倒闭。
潇湘观渔2018-01-21 00:35:59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