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漫评残唐五代史 一段看似混乱的历史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523073字 评论数:1071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建林哥说了,年青人不应该好高骛远,而应该先实现一些小目标,比如说,先挣它一个亿。
一听建林哥这种话,整个网络都炸锅了。因为这也太夸张了,一个小目标,就是一个亿?大目标是什么呢?

其实呢,建林哥说的话,一点错也没有啊。
事实上,建林哥说的这种话,让思聪去听,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就是让思聪一块玩的小伙伴去听,也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因为对人家而言,挣一个亿就是小目标啊。
你觉得,挣一亿是一个天大的目标,只能证明你爹没本事!你觉得建林哥说的话太疯狂,放残唐五代以前的话境中,只能证明你的血统、门第比较低。

这事放到隋唐时代也是一样的。
比如,李渊说,年青人不应该好高骛远,而应该先从底层干起,比如,怎么也得先从县团级、副处级干起吧。
这话让李世民兄弟去听,自然觉得非常有道理。就是让长孙无忌等人去听,也觉得,非常有道理啊。

问题是,这种话如果让穷二代一听,肯定也会觉得,李渊太疯狂了。因为普通的穷二代,为了混一个科级、乡级的官员,没准也会熬白了头啊。甚至熬白了头,也无法实现啊。你劝年青人不要好高骛远,竟然是劝他应该从县团级、副处级干起,这不是传说中的扯淡吗?

其实呢,我还是前面的话,你觉得人家说的话很扯淡,只能证明你没有个好爹!你如果有个好爹,就不会觉得人家在扯淡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没个好爹,放到桌面下,那也是非常丢人的;有个好爹,走到哪里也是倍有面子。但是这种事端到桌面上,实在没有什么光荣的,因为在正经场合,一个人嘲笑别人没有个好爹,只能证明他非常LOW;而且被他嘲笑的人,也可以用居高临下的眼光看着他。总而言之,就您这水平,也敢人模狗样的坐在这种地方?
但是在大唐时代,在正经场合嘲笑别人没个好爹,虽然也是很LOW的行为,但是被嘲笑的人,却显然没有这份淡定与从容了。因为你没个好爹,怎么说呢?只能证明你是暴发户,你跟那些有高贵血统、有高贵气质的贵族相比,就是没法比的。
泪痕春雨2017-05-17 09:20:3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书归正传。
李世民问那个官员的话,那是叫一个有水平。因为随便一句话,就把这个高级官员血统卑贱的事实,全部揭露了出来。

这个高级官员面对这种羞侮,一时失魂落魄,汗流浃背。后来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家的,因为自己实在有点没脸做人了。以至于有人劝李世民,您做的太过分了。因为士可杀不可辱,您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一个高级官员呢?[注4]

当然了,还有一个大哥,面对别人这种有意无意的侮辱,那是一脸的从容。总而言之,我是穷二代,穷二代怎么了,这本身证明哥本事大。因为在一个拼爹的社会中,哥不拼爹,照样能混到高层来,这只能证明哥的水平高于普通人。[注5]

在那种社会里,一个人能保持这种自信,那可不是一般的牛逼。因为,就是魏征那种身居高位,而且牛逼如天人的大哥,也是一心与贵族联姻。
泪痕春雨2017-05-17 09:21:3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其实,只要我们能明白这种历史背景,大约就会知道,后来武媚娘一副女屠夫的样子,为什么也能成为则天皇帝。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血统有理、门第牛逼的时代已过去了。所以,当武媚娘吹着号角向他们进攻时,自然会有无数人追随在武媚娘身后。

最开始,当人们说王皇后血统高贵,武媚娘血统卑贱不能取代王皇后时。李世勣就对皇帝说,这是皇帝的家事,不用问别人。换而言之,只要你愿意,就放手干,我是坚决支持你这样做的。在这种背景下,皇帝终于敢放手干了,因为以李世勣的军界地位,给了皇帝这种承诺,估计没人敢试图用武力反对皇帝的。[注6]

李世勣为什么会支持武媚娘呢?因为什么叫血统高贵,什么叫血统卑贱,武媚娘的老妈是标准的豪门,武媚娘的老爸是标准的高级官员,她的血统都能称之为卑贱,李世勣这种人,血统岂非更卑贱?

所以在王皇后与武媚娘相争之际,李世勣就通过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总而言之,血统门第高低算个屁啊?她以前干过什么,又算个屁啊?皇帝想让谁当大老婆,谁就是大老婆![注7]

事实上,经过武则天的铁血清洗,什么血统门第,好像只能垂死挣扎了。再经过黄巢同志铁血的践踏,什么血统门第,那就叫狗屁了。
当然了,血统门第思想的衰落,贵族政治的瓦解,引发的结果就是军人势力失控了。以前,帝国都是股份公司,帝国的军队是在皇帝为代表的大小贵族共同控制之下,所以威胁皇权的通常是诸王、外戚、豪门,而很少出现单纯的将领。
泪痕春雨2017-05-17 09:24: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当然了,这个离我们的所说的话题太远,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只要知道一个事实,在武则天铁血清洗后,从唐玄宗开始后,诸王、外戚、豪门叱咤风云的时代,就开始渐渐结束了。

到了唐玄宗时代,一个人没有好血统好门第,如果是科举出身,也可以很牛逼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好血统,也不是科举出身,就比较难说了。
唐玄宗时代,有一个高级官员从底层干起,工作成绩非常优秀,升到了省部级,奸相李林甫说应该继续提拔他。
对此,有一个大忠臣就说了,这种从小吏干起的人,如果也能到中央执政班子,那会国将不国的。[注8]

唐玄宗诘难这个大忠臣说,你说那个官员不是官N代,所以不可以进执政班子;你好像也不是什么官N代啊,你怎么也进了执政班子?
你千万别跟我说,你爹当年是副县级,因为这就好像,我说你没车没房,你非要说你在老家有三间瓦房,还有一辆飞鸽自行车。
那个高级官员说了, 我不是官N代,可我是科班出身啊。[注9]
这也真是在科举制度兴起的时代,放到两晋南北朝,肯定也会让人笑话的,因为你血统卑贱就说你血统卑贱,扯别的,有用吗?

只要我们知道这个事实。大约就会知道,大唐时代,拼爹起家的人,通常是看不起科举上位的人;科举上位的人,通常也看不起从吏上位的。
泪痕春雨2017-05-17 09:25:2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从冠冕堂皇的观点去说。
拼爹起家的人,看不起科举起家的人,那实在太正常了。因为拼爹起家的人,从小就生活在管理层里,那是标准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啊。让他们进入国家管理层,自然是一种最优秀的选拔制度。
而科举起家的人,通常也就是读过几本死书,甚至是只会写几句歪诗,让这种人大批进入国家管理层,国家能不乱吗?
所以以到满清末年,一些看过几本西洋的书的人,都纷纷跳出来说了,科举制度也就是一种脑残的制度。因为这种选拔制度,把中国人的思维都弄成了浆糊桶,更让中国从此落后于西方世界了。

科举起家的人,看不起从吏上位的人,也很正常啊。这就好像,一个 官员有着北大清华的文凭,一个官员是半文盲,前者看不起后者,那实在太正常了;这也好像,一些学历很高的人,看不起泪痕这种人,那是自然而然的。总而言之,你泪痕再能吹,也就是一个民科。

反过头来说,从吏上位的人,看不起拼爹起家的人,看不起科举起家的人,也是冠冕堂皇的。
因为从吏起家的人,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有着丰富的工作履历;让他们管理国家,肯定比那些拼爹、或科举上位的人更优秀。
尤其是古代科举,从来不重视数理化,所以从吏起家的官员,在嘲笑科举起家的官员时,总会说,给他们出一道稍微复杂的数学题,他们都整不明白,让他们管理帝国,他们能干好?[注10]

事实上,到了满清末年,看过一些西洋书的人,更会觉得,从吏起家者的观点非常正确。因为作为政府官员,连基本的数理化常识都没有,他能干好本职工作吗?更主要的是,我中华民族后来落后于西方,就是因为国家喜欢重要那些缺乏数理化常识的书呆子。
泪痕春雨2017-05-17 09:26: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一个人当官的第四种途径是什么呢?自然就是投身军界。
如果你能在军界混得越来越出色,自然也可以当大官。
当然了,你让军界起家的大哥们说,拼爹起家的人、科举起家的、从吏起家的人,都也狗屁不是。因为,安邦定国,那就得枪杆子!因为不是有句话说的好,枪杆子里政权。总而言之,说到管理国家,还得靠我们军人。[注11]

当然了,以这种途径上位的人,通常也会被人嘲笑的。因为说一千到一万,这种人也就是一群丘八啊。关键是,天下混乱不堪,就是这因为这些迷信武力的军人,控制着国家大权,只有把这些人全部清理出局,天下才能安定下来。

到了五代后期,军人、科举起家的人、从吏起家的人渐渐三足鼎立,所以类似的争论,几乎就是半公开化。到底谁说的有理?这得看后来的利益博弈,因为扯淡时,哪种观点,好像也很有道理。当然了,结果我们是知道,科举起家的人,渐渐占据上风,于是军人、从吏起家的人,渐渐只能靠边站了。
在这种背景下,什么官员不会数理化,就无法干好工作,遂成了歪理邪说,因为科举上位的名臣多的去了,谁懂得数理化啊?关键是各种工匠都懂得数理化,他们能登上大雅之堂吗?
在这种背景下,什么先军政治,就更成了歪理邪说,因为军人这种东西,就是传说中的爪牙,他们只配听人指挥,而绝不能指挥人。如果让军人得势,天下随时会恢复到五代那种混乱的局面。
泪痕春雨2017-05-17 09:29: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如果一个人当官的途径不是前四种(血统、科班、当吏、参军),而是挥刀自宫,自然更会让人看不起的。
因为,从这条道走的人,百分之百是穷二代,因为随便拉出一个官二代、富二代,也不可能沿这条路上位啊。不要说真正的官二代、富二代了,就是自己爹是个村长、或是村里的首富,也不可能走这条路啊。

更主要的是,这种人连小鸡鸡也没有,能不变态吗?
关键是,不论我们怎么为太监平反;一个人变成了太监,也实在是一件丢人之极的事。

其实呢,太监政治是精心设计出来的权力格局,所以东汉大太监出了一个又一个;唐玄宗开始后的大唐帝,大太监出了一个又一个;明成祖之后的大明帝国,大太监出了一个又一个。
这绝不是因为当时的脑残的皇帝一个接一个,而是因为当雄才大略的皇帝完善了太监政治后,后来的皇帝只能继续这样玩,因为他们实在不可能设计出一个比这更完善的制度。

反过来说,如果雄才大略的皇帝,没有设计出这种权力格局,普通的皇帝还真玩不出个太监政治。
甚至而言,有一些看似很牛逼的皇帝想构建太监政治,通常也会被大家打得鼻青脸肿。因为,放着众多忠君爱国的元老重臣你不重用,偏偏重用太监,你他妈的脑袋让驴踢了?就凭你这种智障人士,也配当皇帝?
泪痕春雨2017-05-17 09:29:5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最经典的就是五代时的唐宗庄李存勖,唐庄宗后来败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表面上这位老兄脑残了,其实呢,主要就是因为这位老兄想复活太监政治,于是把各地的大佬都惹怒了。因为在此前,节度使都是标准的大哥级人物,现在节度使头上都多出个死太监,你说这叫什么事?[注12]

在这种背景下,有几个军人赌钱输了,就大呼小叫的去闹事,这一闹事不要紧,整个帝国的军队遂失控了。
许多人在评说这段历史时,总喜欢说偶然性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几个军人赌钱输了,后唐帝国就差点崩了盘。其实呢,如果没有普遍拥兵大佬,对唐庄宗复活太监政治深恶痛绝,这几个军人敢闹事,分分钟钟都会被砍了头的。
唐庄宗想调动军队去平定叛乱,问题是,遍地都是对唐庄宗不满的军区,唐庄宗拿什么平叛呢?在这种背景下,那些凌驾于拥兵大佬头上的太监,一个接一个的被拥兵大佬们杀了。[注13]

当然了,因为李嗣源是在这股力量推动下上位的,所以他还没有爬上皇位,就先下令各大军区主管,唐庄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太监惹的祸,所以你们现在把那些太监给我全部杀掉。[注14]

唐庄宗亡国的原因,说起来非常复杂,而且在后来会详细分析,这里强调他想复活太监政治的原因,只是希望大家知道,如果皇帝缺乏控制局势的能力,他敢构建太监政治,恐怕分分钟钟都是作死的前奏。
泪痕春雨2017-05-17 09:30:5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注1]:牛仙客,泾州鹑觚人也。初为县小吏,县令傅文静甚重之。文静后为陇右营田使,引仙客参预其事,遂以军功累转洮州司马。
开元初,王君毚为河西节度使,以仙客为判官,甚委信之。时又有判官宋贞,与仙客俱为腹心之任。及君毚死,宋贞亦为回纥所杀,仙客以不从获免。俄而萧嵩代君毚为河西节度,又以军政委于仙客。仙客清勤不倦,接待上下,必以诚信。

[注2]: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前在河西,能节用度,勤职业,仓库充实,器械精利;上闻而嘉之,欲加尚书。张九龄曰:“不可。尚书,古之纳言,唐兴以来,惟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仙客本河湟使典,今骤居清要,恐羞朝廷。”

[注3]:陛下昨见问张玄素云:‘隋任何官?’奏云:‘县尉。’又问:‘未为县尉已前?’奏云:‘流外。’又问:‘在何曹司?’玄素将出阁门,殆不能移步,精爽顿尽,色类死灰。朝臣见之,多所惊怪。

[注4]:褚遂良见帝曰:“君子不失言于人,明主不失言于戏。故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居上能礼其臣,乃尽力以奉其上。近世宋武帝侮靳朝臣,攻其门户,至耻惧狼狈,前史以为非。......陛下以玄素擢任三品,佐皇储,岂宜复对群臣使辞穷负耻,欲责其伏节死义,安可得乎?”

[注5]:孙伏伽与玄素在隋皆为令史,伏伽虽广坐,陈说往事,无少隐焉。

[注6]:遂良曰:“皇后本名家,奉事先帝。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皇后无它过,不可废。”
翌日,复言,对曰:“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请更择贵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第,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
[注7]:帝后密访勣,曰:“将立昭仪,而顾命之臣皆以为不可,今止矣!”答曰:“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帝意遂定,而王后废。诏勣、志宁奉册立武氏。

[注8]: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前在河西,能节用度,勤职业,仓库充实,器械精利;上闻而嘉之,欲加尚书。张九龄曰:“不可。尚书,古之纳言,唐兴以来,惟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仙客本河湟使典,今骤居清要,恐羞朝廷。”

[注9]:明日,复以仙客实封为言,九龄固执如初。上曰:“卿嫌仙客寒微,如卿有何阀阅!”九龄曰:“臣岭海孤贱,不如仙客生于中华;然臣出入台阁,典司诰命有年矣。......”

[注10]:然尤不喜文士,尝语人曰:“此辈与一把算子,未知颠倒,何益于国邪!”

[注11]: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

[注12]:敕:“内官不应居外,应前朝内官及诸道监军并私家先所畜者,不以贵贱,并遣诣阙。”时在上左右者已五百人,至是殆及千人,皆给赡优厚,委之事任,以为腹心。内诸司使,自天以来以士人代之,至是复用宦者,浸干政事。既而复置诸道监军,节度使出征或留阙下,军府之政皆监军决之,陵忽主帅,怙势争权,由是藩镇皆愤怒。

[注13]:时近侍为诸道监军者,皆恃恩与节度使争权,及邺都军变,所在多杀之。安义监军杨继源谋杀节度使孔,先诱而杀之。武宁监军以李绍真从李嗣源,谋杀其元从,据城拒之;权知留后淳于晏帅诸将先杀之。

[注14]:监国下教.......又罢诸道监军使;以庄宗由宦官亡国,命诸道尽杀之。

待续
泪痕春雨2017-05-17 09:31:2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复木燮:

用一句,我不信史书难道信你,这话怎破

===================

这就不是信谁不信谁的问题;而是读书的时候,我们需不需要带脑子的问题。

史书说的可信不可信,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脑子分析,泪痕春雨说得可信不可信,大家也可以用自己的脑子分析。

可信不可信,必须得我们自己去分析判断。
读书如果不带脑子,读书再多,也是一个书柜;如果不带脑子,读圣人的言论,也有可能被误。
反过来,读书如果带脑子,再普通的书也可以读出滋味。子曰:I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样一段内容,你知识、阅历增加了,读出的感觉就会不同了。
泪痕春雨2017-05-19 09:50:3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再更新一节。


第三节 被黑成狗的田令孜

田令孜被黑成狗,几乎是必然的。

黄巢、王仙芝之类的人,肯定会用尽办法丑化田令孜。至于怎么丑化他,大家看看我朝当年怎么丑化老蒋一伙人就可以了。
因为只有无底线的黑田令孜,才可以证明自己造反有理。

各地的拥兵大佬,肯定也会想尽办法丑化田令孜,至于怎么丑化他,大家看看当年的军阀大佬们,是怎么丑化老蒋一伙,就可以知道了。
因为只有无底线的黑田令孜,才可以证明自己割据无罪。

总而言之,并不是我们想对抗中央政府,实在是因为中央政府已被一个邪恶、变态、脑残、弱智的田公公控制了,我们如果听从中央政府的号令,那就是对帝国不负责,对人民不负责任;所以我们必须得造反、必须得割据。

当然了,各级政府官员,在丑化田令孜时,与上面的人,也是大同小异的。
在这种背景下,田令孜的形象自然是越来越黑。

当年人们说老蒋时,最常见的一个观点就是,面对日寇入侵,老蒋天天高呼,绝对不抵抗;老蒋天天高呼,侈言抗日者杀无赦;再总而言之,张少帅想抗日,老蒋下令不让他抗日,气得张少帅只好兵谏他了。


泪痕春雨2017-05-19 09:54:4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许多人喜欢说,你泪痕春雨就喜欢膻想历史,什么叫人们丑化田令孜,证据呢?有什么史料支持吗?
我觉得,读史严谨、科学到这种境界,那面对一段资料有限的历史,肯定和看童话故事没有区别。

这就好像,如果不是因为老蒋一伙后来夺回话语权,那老蒋一伙的形象,早在历史上定格了。总而言之,他们就是一群脑残、弱智、变态的人。如果是这样,各种无聊的文人,想给老蒋一伙翻案,肯定也拿不出所谓的历史资料了。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无聊的文人,再开口闭口的说,老蒋一伙绝不可能那样不堪,又有什么用呢?因为什么叫人们丑化老蒋一伙?什么叫老蒋一系丧失了话语权?一点史料也没有的膻想,你们这是在写历史,还是在写小说?

问题是,在网络时代,有人想要所谓的历史资料,人们随时可以拿给他看。
因为,老蒋一系留下的资料多的是,有人想看老蒋一伙英明神武绝胜千里的历史资料,我可以给他发几个G的文档过去,就怕你没有耐心全看完。


我在评论历史人物时,有一个基本的假设,那就是一个人可以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他肯定有着正常人的智商、能力;甚至有着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智商、能力,否则他爬不到那个位置。
基于类似的原因,如果一部历史书,不管多高大上的历史书,总把一些风云人物写得极度不堪,这本书中的相关内容,基本可以界定为政治宣传、或是民间故事。
在以前的民国历史中,极度不堪的风云人物多的去了,但是等我们有机会看到详细的历史资料时,自然会知道,这都是政治宣传。因为一个能称得上时代风云人物,在他们控制话语权的时代、地方,他的形象也永远可以用英明神武、绝胜千里、忧国忧民来形容。
不要说老蒋了,就是老汪控制话语权的时代、地方、资料,也是英明神武绝胜千里之外的,当然了,也是忧国忧民的。
甚至而言,不要说老蒋、老汪这种人了,就是黄老大、杜老大那种标准的黑社会大哥,在他们拥有话语权的时代、地方、资料中,也实在高大的,只能让人们仰视。
江后在丧失话语权后,自然是一个垃圾中的垃圾。问题是,在江后控制话语权的时代、地方、资料中,江后也是金光闪闪,走到哪里,人们也是高呼着,向江后学习,向江后致敬。
泪痕春雨2017-05-19 09:55: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许多人常常认为,田令孜能成为大唐执政官,就是因为他把14虚岁的小皇帝拍舒服了。[注1]

虽然说,这种内容出自传说中的正史,我也敢说,它百分之百就是政治宣传的内容。
如果小皇帝当时是成年人,有人说,一个人只要把皇帝拍舒服了,不管他多么脑残变态,也有机会成为帝国执政官,我还真懒得去争论,因为对于看惯英雄传奇的人,你和他讲点正经历史,他们永远也会说,这些内容,都在正史上有记载的,怎么会是假的?

问题是,一个小皇帝只有14虚岁,一个脑残变态的死太监把小皇帝拍舒服了,就能成帝国执政官,这已不是把历史当英雄传奇看了,实在是把历史当童话故事看了。

14虚岁的孩子,是什么样子,大家可以脑补一下。
这样年龄的孩子,不论从哪个角度上说,他也是缺乏完全行为能力的,在这种背景下,他肯定还受制于自己的监护人、监护机构。
既然如此,田令孜成为帝国执政官,怎么可能只是小皇帝本人的意思呢?
泪痕春雨2017-05-19 10:00: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如果14虚岁的小皇帝,想怎么折腾就可以怎么折腾,而且没有人能约束,老皇帝就是低能儿,也不敢让自己继位,因为让自己儿子继位,江山肯定会改姓的。

至于让三五岁的儿子继位,那更是脑袋让驴踢过的皇帝才敢干的事。因为这种年龄的皇帝真拥有全权,万一有人跑过来,拿一根棒棒糖,把他的江山骗走,那可怎么办啊?

认为田令孜是因为伺候舒服了禧宗,所以成为帝国执政的官人。还不如说,一个卑贱的小人物,只要能把六岁的顺治皇帝,或是八岁的康熙皇帝伺候舒服了,甚至是把三岁的傅仪伺候舒服了,也能成为帝国的执政官。
如果一个人能政治常识就停留在这种阶段,那看历史,还不如看童话故事。

当然了,认为这种内容非常可信的人,通常总会说,这些内容,可都是正史上写着啊。
就算你泪痕春雨想否定,你也得有历史资料支持啊。什么史料也没有,就想当然的怀疑,真是标准的民科啊。
问题是,如果所谓的专科,就是古书上找不到文字证据,什么不符合常理的事,我们也必须得相信,那专科还不如民科呢。
泪痕春雨2017-05-19 10:00: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因为太监政治是一种制度化的权力格局,所以太监在升迁时,也会有各种选拔、淘汰机制。
总的来说,一个太监有机会进入权力核心,也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换而言之,你如果不能好好学习,就得好好工作,换而言之,没有两把刷子,你是无法爬到前排的。

事实上,田令孜也很有文化,而且还是一级级爬上去的。[注2]
而且,当时与田令孜一直分庭抗礼的大太监杨复恭,史书在说到他时,也说到他非常有文化。[注3]


更主要的是,就算因为各种原因,一个大太监阴差错的成了皇帝的代理人。他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撑不住台面啊!

首先,太监集团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身居高位的大太监多的是,也不是只有一个啊。你如果没有两把刷子,连旁边那几个大太监也镇不住啊。

最简单而言,在太监系统中,有一个叫杨复恭的大太监,就一直和田令孜分庭抗礼,虽然田令孜一度把杨复恭逼得下野了[注4];但是后来取代田令孜的人,就是杨复恭啊。[注5]
泪痕春雨2017-05-19 10:01: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因为杨复恭是田令孜的政敌,所以杨复恭的历史形象,多少也可以用高大上形容。

杨复恭的形象后来变差了,那是因为他取代了田令孜。
一个大太监坐在田令孜的位置上,那是注定会被黑成狗的。因为不黑他,大家怎么名正言顺的反对中央政府的政令?因为只有黑了他,大家在对抗中央政府政令时,才可以说,我们并不是在反对中央政府的政令,我们是在反对那个邪恶变态的死太监。

在这种背景下,看到符合他们利益的圣旨,他们就说这是皇帝的意思;看到不符合他们利益的圣旨,他们就说这是死太监的意思。
到底是谁的意思?一切就由他们去说了。

因为叛乱者、军阀都是成天对抗中央政府的,所以在他们口中,圣旨通常都是某个死太监的个人意思;换而言之,皇帝也好、宰相也好、太后也好,都是打酱油的,整个中央政府就是那个死太监说了算,而那个死太监偏偏又是一个邪恶变态的家伙,你叫大家怎么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呢?

这就好像,大家都对抗老蒋时,永远不变的口号都是,老蒋是一个邪恶变态的人物。总而言之,面对小鬼子入侵,老蒋竟然天天高呼绝不抵抗、侈言抗日者杀无赦.......。
泪痕春雨2017-05-19 10:13: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太监系统内的大佬,你没有两把刷子,你是镇不住的,朝臣系统内的大佬,你没有两把刷子,估计也镇不住的。
事实上,史书在说禧宗上位后,也是说,当时南衙、北司矛盾激烈[注7]

南衙是指宦官系统、北司是指朝臣系统。身为一个大太监,如果你没有两把刷子,且不说,你镇不住那些影响力巨大的宦官,就算你能镇住那些宦官,靠什么镇住朝臣系统呢?

唐玄宗之后的大唐帝国,就是宦官、朝臣两条系统并存相互制约,所以宦官系统和朝臣系统,越往后期越是水火不容。以至于,朝臣大佬动不动就计划铲除宦官系统。
最经典的不是,仇士良主管宦官系统时,朝臣系统得到皇帝许可,试图一举歼灭宦官系统,在即将成功的时候,被仇士良突然发现,于是歼灭宦官的计划失败。[注8]

甚至而言,大唐帝国彻底颠覆,也是因为这宦官系统与朝臣系统争斗的丧失了理智。
在残唐后期,宦官系统依附军阀李茂贞,朝臣系统依附军阀朱温;结果呢?朝臣系统邀请朱温,把宦官系统连根铲除;结果,朝臣系统也被朱温连根铲除了。
从此以后,大唐帝国皇帝才成为货真价实的傀儡了。在此前,因为大唐皇帝有强大的宦官团队、影响巨大的朝臣系统,还有自己的地盘,怎么说,也可以算一方实力派吧。而从此以后,皇帝面对各种实权派的威胁时,还靠谁保护呢?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汉献帝上位前,宦官集团还拥有强大的政治能量,那汉献帝也不会一上位就变成彻头彻尾的傀儡。当然了,如果汉献帝还拥有比较大的政治能量,最后的结局,估计只会更惨;对于一个人畜无害的皇帝,控制他的大佬也许不会动杀机,如果皇帝有了比较大的政治能量,那就难说了。
泪痕春雨2017-05-19 10:14:5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说这些,只是希望大家知道,一个人想成为宦官首脑,那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旁边一直有强大朝臣系统和他们在竞争权力。

至于地方大佬,宦官首脑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就更别不用说了。事实上,就是宦官首脑有两把刷子,地方大佬通常也不把你当头蒜看的。甚至而言,他们造反作乱时,常常就是把矛头指向宦官首脑。对此,只要看看藩镇对中央政府那副德性,就可以知道了。

事实上,皇帝的天平不会随便倒向朝臣系统,就是因为在关键时候,皇帝总会发现,宦官系统是最可信的力量。
德宗时代曾试图压制宦官系统,问题是,在危急时候,德宗发现,真正忠于他的是宦官系统,于是遂变本加利的信任宦官系统了。[注9]
而且,朝臣系统是不是真的值得信任?也实在未必。一切就如张让说士大夫集团了,你们一再说我们贪污腐败,问题是,你们所谓的士大夫,有谁是清白的?
事实上,士大集团是不可能真正清白,如果真正清白,所谓的世代三代,世代两千石,又是如何实现的?

唐德宗时代,破获了好几起重大贪污案,全是所谓的清流所为。于是宦官们就说了,朝臣系统这样肆无忌惮的贪污腐败,却说我们把天下搞乱了,这叫什么事呢?于是,唐德宗在打击宦官系统时,自然就开始手留情了。[注10]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如果宦官大首脑,真的只知道贪污腐败、吃喝玩乐胡折腾,宦官系统早让皇帝清理出局了。
事实上,宦官系统一直存在,就是因为他们对帝国的统治非常有价值,而宦官系统也必须得证明,自己具备这种作用。
泪痕春雨2017-05-19 10:16: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用童话史观去看,想改变唐末的危机,实在太简单了。总而言之,小皇帝也好,田令孜也好,只要有着正常人的智商、道德就可以了。
因为想改变唐末危机,只要经常给老百姓拨大量的赈灾款,就可以了。

这种观点,之所以是童话史观中的想法,那是因为它和晋惠帝的何不吃肉粥并没有任何分别。
最简单而言,政府给老百姓拨大量的赈灾款,钱从哪里来呢?
对于这个问题,童话史观的人,是很少思考的。因为在他们看来,皇帝家里有一个聚宝盆,随便拿出一大笔钱,就可以了。这就好像,在晋惠帝国眼中,老百姓家里有的是肉粥,没事天天吃上两碗就不饿了。

问题是,拿刀割在谁的身上,谁也会叫疼的;想把谁拥有的既得利益拿走,谁也会想问候你十八代祖宗的。

对此,我们只要看看民国历史就可以知道了。
用童话史观去看民国历史,老蒋想避免自己的失败,那实在太简单了。因为民国政府只要给老百姓分田地就可以了;因为民国政府只要打击贪污腐败就可以了,因为民国政府只要给老百姓大量拨赈灾款就可以了。
虽然说,民国政府上上下下的人,大都是从前的革命者。但是,蒋太子拿着大棒要打老虎,还没有打倒一只真正的大老虎,就只能扔掉大棒退了回去。

事实上,黄巢之乱兴起后,帝国政府也想从有钱人手里搜刮点钱,应付国难。问题是,马上就有一个大哥提醒帝国政府,现在闹事的,都是一些不满社会的穷屌丝;有钱有势的人,还都表示支持大唐政府。中央政府现在这样玩,是不是想把有钱人也逼反啊?
一听这话,帝国政府自然不敢这样做了。[注11]
泪痕春雨2017-05-19 10:17: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注1]:上之为普王也,小马坊使田令孜有宠,及即位,使知枢密,遂擢为中尉。上时年十四,专事游戏,政事一委令孜,呼为“阿父”。

[注2]:田令孜,本姓陈。咸通中,从义父入内侍省为宦者。颇知书,有谋略,自诸司小使监诸镇用兵,累迁神策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

[注3]:复恭,即玄翼子也。以父,幼为宦者,入内侍省。知书,有学术,每监诸镇兵。

[注4]:时黄巢犯阙,左军中尉田令孜为天下观军容制置使,专制中外。复恭每事力争得失,令孜怒,左授复恭飞龙使,乃称疾退于蓝田。

[注5]:僖宗自蜀还京,田令孜出师失律,车驾再幸山南,复用复恭为枢密使,寻代令孜为右军中尉。时行在制置,内外经略,皆出于复恭。车驾还京,授观军容使,封魏国公。

[注6]:左骁卫上将军杨复光卒于河中;复光慷慨喜忠义,善抚士卒,军中恸哭累日,八都将鹿晏弘等各以其众散去。

[注7]:上年少,政在臣下,南衙、北司互相矛盾。

[注8]:仇士良等至左仗视甘露,韩约变色流汗,士良怪之曰:“将军何为如是?”俄风吹幕起,见执兵者甚众,又闻兵仗声。士良等惊骇走出,门者欲闭之,士良叱之,关不得上。士良等奔诣上告变。

[注9]:泾师之乱,帝召禁军御贼,志贞召集无素,是时并无至者,唯文场、仙鸣率诸宦者及亲王左右从行。
德宗还京,颇忌宿将,凡握兵多者,悉罢之。禁旅文场、仙鸣分统焉。

[注10]:上初即位,疏斥宦官,亲任朝士,而张涉以儒学入侍,薛邕以文雅登朝,继以赃败。宦官武将得以藉口,曰:“南牙文臣赃动至巨万,而谓我曹浊乱天下,岂非欺罔邪!”于是上心始疑,不知所倚仗矣。

[注11]:度支以用度不足,奏借富户及胡商货财;敕借其半。盐铁转运使高骈上言:“天下盗贼蜂起,皆出于饥寒,独富户、胡商未耳。”乃止。

待续
泪痕春雨2017-05-19 10:18: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