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煌说《通鉴》

楼主:剑魔烨煌 字数:798160字 评论数:13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自从13年开始看二十四史,转眼三年过去了。看了这么多史书,不留下点什么总觉得遗憾,姑且就写些东西。要说的是除了史书中的内容,其它文字都出自我的联想、臆断、脑洞……,总之是完全主观的东西,权当是茶余饭后的闲扯淡,看着图个乐呵就行。
那么就从《资治通鉴》开始,理由吗,因为我正在看……
要说读这种古书,上来第一个头疼的问题不是看不懂,而是不知道看哪个版本。由于作者可能连灰都没了,自然不会来收版权费,出版商太多,也造成版本太多,对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不啻为灾难。比如有便宜的,一套128,里面是这样的——



简体、横排,无注解,一百多也就这样了。
也有一万八一套,本人非土豪,买不起……
所以最后就看的这套——



繁体、竖排,有注解,有B格;中华书局出品,权威。关键也不太贵,780就能拿下。
至于白话翻译,其实史书的古文因为是记叙文,又有一定的套路(一位公公确立的),一般正史作者文字功底都不错(比如某唐宋八大家),有高中水平的文言文能力很容易就能习惯了。如果有白话翻译,由于是现代人翻译的,反而会给人先入为主的看法,还不如不看。遇到实在看不懂的地方,那就跳过去。人生苦短,又不是做学问,没必要皓首穷经跟丫死磕,挤占我打游戏的时间。
一般人都知道《资治通鉴》很长,但大概多长呢?一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所记历史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前后共1362年。是天朝记录时间最长的史书了。一般都知道作者是司马光,但其实还有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光叔的儿子)这几个人是共同作者。宋英宗时期,司马光就写了一部分秦汉纪,皇帝看了就让他继续写。到了英宗的儿子神宗,皇帝检查作业,一看,好棒好棒的,大笔一挥起了书名,还写了篇序。历经19年,神宗末年才写完,哲宗朝才出版——可惜赵顼没看到印刷版的。
后来宋末元初,有个叫胡三省的学者为《通鉴》做注,质量挺高,因此后世学者看的多是带胡注的版本。
叽歪了这么多,也得介绍下作者了。一般人知道司马光是宋朝人,他小时候砸过缸,写的这本《资治通鉴》很长;稍微知道多一点的可能还知道他和王安石不对付。光叔作为山西人,因为反对江西人王安石的变法,被赶到洛阳去,也只好专心编书,不然19年可能真不够用。因为他治学相当严谨,他定的编书要求,是先写长编。长编的要求就是巨细靡遗,哪怕是隔壁家老王养的公鸡生了个蛋,只要史书有载就得写下来。最后由他本人删节、校订、润色、合稿。要知道,那个时候可没法ctrlC/ctrlV,是要一笔一划地抄哟,还是毛笔哟,还是繁体哟。据说长编最后总共800万字,让光叔删到现在这么多。可惜长编现在已经散佚,没法膜拜光叔的手稿了。
那你一定认为司马光是个古板的老学究咯?下面摘一首他的词,感受一下:
西江月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剑魔烨煌2016-10-09 19:54: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二、史书的套路
据说在上古时期,史官是可以参与朝廷决策的,地位那是相当高。到了周朝,虽然没那么大权力了,但地位仍很超然。文丞相提到的“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说的就是当时的史官一言不合就硬怼当朝扛把子的事迹。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以一国之君为例,会有专门的人把国君每天的一举一动都记录在案——比如白天看儿子们踢了场球,晚上找皇后happy,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不会放过。然而这些原始记录都是一条一条零零散散的,除了专家,应该没人愿意看这些东西。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通常是皇帝老儿一命呜呼以后),会组织专人把这些记录整理成连贯的东西,此所谓“实录”。实录当然是编年体的,但对一般人来说,还是太冗长了,谁在乎皇帝老子晚上happy的时候用的什么姿势啊!而每当历史过了一个阶段,也许是过去了将近一百年,也许是一个朝代灭亡了,这些“实录”就会成为原始材料,成为史家修史的依据——一般人接触到的史书就是这么来的,最经典的就是被视为正史的二十四史。
现在常有人说史书被人篡改过,其实了解了这个过程就会发现,篡改史书实在是件逆天的工程。比如李世民如果想完全抹黑李建成,不光要改实录(怎么着也有个一百多卷,而且至少两套,注意那时可没有电子版,得一页一页翻),还得把起居注全改了。这中间涉及的官吏怎么着也有个百十来号,万一碰到一个硬气的,就前功尽弃了。如果再算上当时人的各种见闻、笔记之类的,根本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再来次焚书坑儒——那这皇帝的名声也就彻底臭了。
话说回来,写史书也是有一定套路的。二十四史作为正史,全是纪传体,套路就是由司马光的老本家司马迁确立的。至于纪传体的体例到底是怎样的,等以后有机会写写《史记》的闲话时再说。
纪传体是太史公首创,在此之前的史书都是编年体,知名度最高的当然是二爷经常读的《春秋》。纪传体就像单元剧,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角,即传主。纪传体的好处是一个人的生平能讲得非常清楚,但如果文笔不好,就容易丧失历史的连续感。编年体则像连续剧,好的剧本能引起人一口气看到结尾的欲望,但问题是写得不好,经常会冒出“这人是谁?之前出现过?”的疑问。幸运的是司马光是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最好的。




从这前两页,基本上《通鉴》的体例就能看得很明白了。司马光名字上面那一串是他当时的官名,应该是“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兼的官还挺多。左面那个天台的胡三省,就是元初给《通鉴》做注的啦。正文开头的“周纪”,是司马光以当时能够代表中国的政权国号来划分历史时段。不要小看这个,虽然现在看不出来,但到后面三国、南北朝这些大分裂的时代,用哪个国号,就表示史家心目中的所谓“正统”是哪个。这“正统”涉及到政权的所谓“合法性”,还牵扯到一套神秘的系统——五德终始说。这也是个好玩的东西,以后有机会再细细白话。
第一页那些小字显然不是正文,而是胡三省的注。其实这注解帮助甚大,带注解和不带注,完全就是两本书了。老胡的注主要是注音,不过应该是宋末开封官话的发音。像“分,扶问翻”,就是注音。除了注音,老胡对地名沿革、姓氏起源、引文出处等等都有注解,完全是百科全书。
第二页才出现大字的正文。可以看到,先是王的谥号,然后是年份,这就是古代的标准纪年方法。以后还会出现庙号、年号。但短短一句话后,马上就来一句“臣光曰”,这就是光叔在评论历史。在司马光看来,写史实的部分应该尽量不带入个人的好恶,因此如果有感想要写,就得与史实部分明显分开。后面还会有这种论赞形式的文字,有的是司马光自己写的,有的是引用前人文章。
然而,估计也有人注意到“周纪一”下面的《通鉴》第一句话:
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这什么鬼啦!
这就得王教授上场了。
在王力教授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中说道,这其实就是天干地支的正式说法。因为木星每12年运行一周天,所以就以木星纪年。木星又叫岁星,所以才有“岁在甲子”这样的说法。天空又被划分为十二个区域,摄提格、困敦之类的就是其名称。人们假想出一个运行方向和木星相反的行星“太岁”,当太岁运行到哪个区域,这一年的天干地支就定了。后来人们觉得,什么摄提格,有三个字这么麻烦,于是就出现了缩写,才有了甲乙丙丁、子丑寅卯。
不过说起来,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充斥着这种充满迷之中二气息的名词,简直可以直接拿来当招数名了:
燃烧吧!赤奋若!
土遁!大荒落之术!
从地狱苏醒吧!屠维大渊献!
当今的武林,没有人能躲过我这招“重光执徐”,你也不例外!
……
至于光叔为什么不用缩写版的?这么写多有B格啊!
司马老爷子你还说自己不是个骚货
剑魔烨煌2016-10-09 20:09: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三、三家分晋
卷第一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烈王七年(前369)
司马光写《通鉴》,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的。话说这周威烈王在位一共24年,问什么司马光不从此人即为开始写,也不从他死开始写,偏偏挑这么一个年份呢?因为本年度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历来史家都把这件事看做“春秋”与“战国”这两个时代的分界线。
要说起晋国,也是个老牌诸侯国。周武王伐纣灭商后,不到两年就死了。他儿子周成王继位后,把自己的小弟弟封到一个叫“唐”的地方当老大,后来改国号为“晋”,就是大概今天山西那片。所以后来历代以山西起家的政权大多都会称国号为“晋”。
说起来晋国也是王室后裔,根正苗红,从地图上看地盘也挺大。但其实大家不要被地图骗了。这可是近三千年前,以当时的人力和科技水平,一个政权能够有效控制的区域其实很小。在周朝早期,能控制方圆一百里的就算是大诸侯了。城与城之间,出了大路,就到处是盗贼野蛮人;有时候甚至连盗贼都没有,只有大象老虎、鳄鱼犀牛——那个时候河南也是有大象的。
所以周天子才要封建诸侯。在周代,只有天子的嫡长子,也就是王后所生的最大的儿子才能继承王位。那其他的儿子,包括一堆小妾生的怎么办?周王看一个小儿子快成年了,就拿来地图,找个地方一划,这片就归你管了!虽然地图上的名义上都是周王的地盘,但也仅仅是名义上的,很多时候是欺负当地的土著没文化,一通鸡同鸭讲后就宣布这块地归我老周了!至于儿子封出去了以后怎么办?如果是喜欢的儿子,可能还给他点兵啊钱啊什么的。感情差点的可能就一穷二白的上路了。不过这样,周王基本也不会怎么管各诸侯国的具体事务,当然他也没实力全管。只要按时上贡不捣乱,那就由得你折腾。
所以说从地图看,老晋被分到北边,别看现在山西就是个内地省份,那时候直接挨着匈奴,就是国境。开荒种地的闲暇时光还要和少数民族兄弟打打架,所以也不是啥好地。
不过,在数方势力混战的局面中,有一种理论,叫“得边缘者得天下”。春秋时期的四大国——齐、楚、秦、晋,正好对应华夏之境的四个边缘。其实这很好理解,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作为根据地,发展起来自然事倍功半。这四家虽然都要跟周边的蛮夷打交道,华夏之民彼时虽然实力有限,但比起那些个蛮夷来,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所以蛮夷其实就是来送经验值的。相反,处于中原的那些个国家,包括周,虽然初期过得挺滋润,但很快就后劲不足。一是都处于四战之地,二是实力都差不多也很难吞并对方。自从春秋首任霸主齐桓公小白死后,齐国连续发生君位纷争,实力下降,之后的整个春秋时期基本上就是晋楚两国对掐,齐秦围观,其他国家打酱油。
但“得边缘者得天下”,也意味着在中心地带也得有地盘。如果只是纯边缘,那就永远只是边缘了——比如整个春秋时期都不在线上的燕国。再比如吴、越,虽然都抓住机会小爆发了一把,但很快都被摁回去了。
如果就这么发展下去,很可能出现一个“晋始皇”或者“楚始皇”。齐国虽是姜子牙之后,但自从小白死后,无心争霸,转而专注于做生意——开玩笑,打仗那么累那么辛苦,做生意多轻松愉快!秦国倒是有些想法,奈何一直被老晋堵着,只好埋头往西边发展,从少数民族兄弟身上找回点平衡感。而楚国虽强,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所谓“楚人剽轻”。楚人基因中的浪漫因子略多,你看《楚辞》里动不动就兮啊兮的,跟《诗经》四字一句的一板一眼比起来,更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浪漫了就喜欢追求自由,结果就拧不成一股绳,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虽然我是楚人,但也不得不承认“晋始皇”更有可能出现。
然而最后,却是嬴政这个私生子达成了“中华祖龙”的成就。这一切,其实在三家分晋的那一刻就已注定,“晋始皇”永远成为了一个梦。

剑魔烨煌2016-10-09 20:11: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四、战国七雄
晋国被韩赵魏三家所分,那这三家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就能瓜分晋国呢?之前提过,天子嫡长子继位为天子,其余子会被封为诸侯;而诸侯也一样,嫡长子继位为诸侯,其余子为卿大夫。这些卿大夫作为国君的兄弟,所以被称为“公族”。 卿大夫也有自己的封地,有的也会在朝中任职,多会被国君委以重任——毕竟都是兄弟叔伯。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上也有很大的自主权,比如自己收税,有自己的军队,但权力还是比不上诸侯——比如从法理上,卿大夫不能越过国君擅自与别国结盟、交战。

如果大家都遵守这个规则,那自然天下太平。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甘心于命运的安排。凭什么比我早生几年的人就有资格当我老大?

春秋早期,晋昭侯的叔叔曲沃桓叔造反谋取晋国君位。没想到这内战一打就是七十年,经历了三代人。直到桓叔的孙子武公,终于成功夺权。因为晋国的都城叫翼,桓叔老巢是曲沃,这一事件又叫“曲沃代翼”。然而在内战中,桓叔这一脉的公族由于出力甚大,在朝中占据很大权力。到了晋献公,由于受到这些公族迫挟,就先下手为强把他们清洗掉了。之后,晋国的国君不再信任公族,而是扶植别的卿大夫家族——这些家族有的要往上追溯和国君也是亲戚,但毕竟隔得很远,可以忽略不计了。

到晋文公后,晋国权力最大的世卿家族固定为了六家,称为“六卿”;晋国的国君也渐渐被六卿所架空。当然六卿之间也相互争斗,所以到本卷的年代,只剩下三家,也就是魏赵韩。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这三家的头头已经不满足于只当一国的陪臣,于是威胁周王正式承认他们为诸侯,从此不用再在形式上向那个早已成为傀儡的晋君称臣。而周王虽然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但直接控制区域也就洛阳周边,处境比那个倒霉晋君也就好一点。虽然这三家此时也不敢灭周,但换个人当周王还是做得到的,所以周王也不得不答应。此例一开,自然会有人效尤。周安王十六年(前386),齐国的大臣田和也被立为诸侯。过了七年,田氏完全取代齐君,姜子牙的子孙从此彻底成为平民。又过了三年,魏赵韩将晋君废为平民,彻底瓜分晋国。从此,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

魏赵韩这种行为,在司马光这样的正统儒家学者开来,自然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要大加挞伐。《通鉴》的第一篇史论也是针对这一事件所发。《通鉴》此书本来就是给皇帝看的,所以特意以此事件开篇。从这一事件开始,春秋时期的讨伐不义、服人为上变成了战国时代的攻城略地、杀人为上。上古以来的封建贵族体系逐渐瓦解,直到两百多年后一个平民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由于魏赵韩都出于晋,也被合称为“三晋”。其实,要论实力,除了弱爆了的韩国,魏赵两家单拎出来都是可以硬抗秦国的,但结果却是被秦逐一蚕食。若三家同心协力,就像晋国时期一样,秦自然没有机会。即使不合作,以魏赵的实力,只要没人掣肘,也是不怵秦国的。然而悲剧的是,如果看一看当时的地图就可以发现,三晋的国土犬牙交错,根本不科学——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分家时候的政治原因造成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法,没有以自然边界如高山大川为分界,简直和非洲以经纬线划分国界如出一辙,根本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下,魏赵韩三家怎么可能睡得踏实,必然暗中使坏,给对方下绊子。果不其然,三晋自分家开始,就内讧不断,结果使秦国趁机做大。所以说自分家使,三晋已亡矣。
剑魔烨煌2016-10-10 19:40: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五、杀妻证道有吴起,不断作死智伯瑶

晋国本来是有六卿的,怎么最后只剩魏赵韩三家呢?原来除了魏赵韩三家,本来还有范、中行(háng)、智三家。在三家分晋事件前大约五十年,范和中行两家在政治斗争中落败,势力被其余四家所瓜分。而智家此时是四家之首。话说智家的老大智宣子眼看自己老了,决定立自己的儿子智瑶为下任家主。这个时候,一个族人智果认为不妥。智宣子就说了,小瑶子能文能武,人又帅,怎么就不行了?智果来了这么一段话:

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总之就是,虽然小瑶是很厉害没错,但人太二,将来肯定坏事。但智宣子非常喜欢这个儿子,最后还是立其为嗣,是为智伯瑶。

智伯瑶此人继位后,心想,咱们智家才是晋国一哥,魏韩赵你们三个人凭什么和老子平起平坐!此人是好生事的,就是没什么事也要硬找出点麻烦,于是就跑去这三家要地盘。韩、魏两家的头头都怂了,乖乖地交出了被索要的地盘。但要到赵家时,赵家老大赵襄子是个硬气的,平常又最看不惯智伯瑶的做派,坚决地拒绝了。此时的智伯瑶,自信心已经极度膨胀,不给?那就干你丫的!不光他自己上阵,还顺便把魏韩两家也叫上了。

其实以智家当时的实力,和赵家单挑也是不落下风的,非要把韩魏叫上,可能是存着杀鸡给猴看的心思——但这实在是小瑶作死的一步棋。

话说赵家被三家围攻,自然是打不过的,只好龟缩在老巢晋阳城里。智伯就引附近的河水灌城,准备淹死他个小样的。一天,智伯带着魏桓子和韩康子两个小弟,观赏晋阳被水淹的盛景,心情自然是愉悦的,于是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相当戏剧性的一幕:

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

安邑和平阳,分别是魏家和韩家的老巢。智伯看起来只是发个感慨,其实就是在威胁魏韩两人:以后你们要是不乖乖听话,就让你们也尝尝被灌水的滋味!但魏韩两人,好歹也是六卿集团的,岂是吓大的。此时二人的举止,表明他们已萌生了异心。

史书里经常会有类似魏韩二人之间的小动作这种极富画面感的描写,有时候不禁让人怀疑,难道那时候有摄像,不然史官是怎么看到并记录下来的,难道只是史家的脑洞不成?不过这种剧情确实也很合理就是了。

总之,赵家此时也偷偷联络韩魏,最终三家勾结到一块,里应外合灭了智家。对于不断作死的小瑶子,司马光有一个很精辟的评价——才胜德。就和现在的很多熊孩子一样,聪明劲都没有用到正路上,这样只会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顺便说一下,赵襄子之后把智伯瑶的头骨做成酒杯喝酒——还真是重口味。

以上就是六卿变三卿的渊源了。

再说回分晋后。刚开始,魏国继承了晋国大部分的核心地盘,所以在战国前期出尽风头。当时的魏国,文臣有李克,武将有吴起,良吏有西门豹——就是小学课本里智斗巫婆,破除“河伯娶妇”迷信陋俗的那位。之后魏武侯派乐羊攻克中山国,占据了大片领土,成为三晋之首。一时间,魏国人才济济,可谓形式大好。

说起这吴起,此人可是与孙武齐名的军事家。古人论兵法,都是孙、吴并称。此人为人阴狠。他曾在鲁国当将军。鲁国被齐国进攻,本来想让他带兵对抗,但因为他妻子是齐国人,不是很放心。吴起知道后,二话不说就把老婆杀了——虽然古代女性地位低,但被丈夫这么无情地对待还是挺少见的。

总之吴起这个人心计太重,虽然打仗厉害,但总是受人猜忌。果然,他在魏国也没待下去,又跑到楚国,搞起了变法,四处开疆拓土,一时使得楚国声威大震,但也得罪了不少人。结果重用他的楚悼王死后,这帮人趁机作乱,攻杀吴起。吴起见这回是在劫难逃了,但就是死了也要拉几个垫背的!于是他故意跑到楚悼王的停尸处,趴到楚王的尸体上。吴起的仇人们光顾着痛快了,根本没注意到吴起身后还有个躺着的死鬼,那叫射得一个爽啊!悼王的儿子肃王继位后,心想你们这帮人胆敢侮辱我老爸的尸体,死刑!结果杀掉了七十多家贵族。

临死还阴了别人一把,果然是阴雄本色。

另外,这段时间一直老魏唱主角,表现抢眼。其余几国互相征伐,互有胜负。倒是韩国灭掉了郑国。韩国虽然在七雄里是弱鸡,但也不是郑国这种二流诸侯可比的。

不过魏国的辉煌也就持续了二十来年,魏武侯死后由于继承人问题,国内大乱。韩赵当然就趁虚而入,打得老魏差点亡国。结果还是这两家分赃不均闹翻了,魏国才捡回一条命。

另一方面,齐国在被田氏取代后,开始不甘寂寞,齐威王于本卷的末尾,开始上线刷声望。战国这场大戏的巨幕开始拉开。

卷第一?周纪一?大事记

周威烈王(名午)二十三年(前403)
魏赵韩三家为诸侯,三家分晋。
魏国首先称霸。

二十四年(前402)
威烈王死,子安王骄立。

安王十五年(前386)
吴起自魏奔楚,在楚国变法。

十六年(前385)
齐田和为诸侯,田氏代齐。

二十一年(前381)
楚悼王死,吴起被杀。

二十三年(前379)
齐康公死,无子,姜齐亡。

二十六年(前376)
安王死,子烈王喜立。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平民,晋亡。

烈王元年(前375)
韩灭郑。

五年(前371)
魏武侯死,由于继承人纠纷,国内大乱。

六年(前370)
齐威王朝周。

七年(前369)
烈王死,弟显王扁立。
赵韩大破魏,随后分赃不均,魏国逃过亡国。
剑魔烨煌2016-10-11 19:44: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番外一——姓氏的那点事

前面出现了各种人物的称呼,比如周威烈王、智伯瑶、赵襄子、吴起等等。这些称呼各种各样,不太了解古代对人的称法的人可能就会比较迷。这篇就聊聊这些,算是个番外吧。

现在的人都有姓名,或者说姓氏名字,这当然是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传统。然而现代和古代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就是在古代,每个不同的时期习惯也不同。

首先说说姓氏。在战国以前,姓和氏是分开的,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具体来说大概是这样——

姓。在上古时期,姓是表示血源的,假如说有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家人,一个住山西一个住江苏,见面一聊,都姓姬。在现代人看来可能只是巧合,但在那时就表示两家人真能上溯到同一个祖先。常见的姓有姬、姜、姒、姚、子等等,可以发现很多都带有“女”。这其实就是原始母系社会的遗留。咱们的老祖宗刚从树上爬下来的时候,还保留不少动物性,没有形成后来的婚姻观念。对一个小孩来说,部落里的所有人包括他妈可能都弄不清谁是孩他爸。但母亲肯定能确定自己是不是孩他妈——所以最开始孩子是随母姓的,姓也就大多带有“女”的部分。

至于这些姓又是怎么来的,由于太过久远也只能靠猜——比如一个部落养了挺多羊,就姓姜。当然到了后来,孩子的姓也随父亲了,但或许是由于这层原因,对先秦的男性,当时的人是不会称他的姓的。比如说周武王姓姬名发,但当时人不会叫他“姬发”。这种叫法是后世姓氏混一后,人们以自己时代的习惯叫出来的。那如果按照后世的习惯,应该怎么称呼呢?

氏。其实与姓比起来,“氏”才是更接近后世的姓氏概念的东西。这个氏是表示宗族的。比如上面同姓姬的山西人和江苏人,一个是魏氏一个是吴氏,果然还是两家的。这“氏”又是怎么来的呢?以老姬家为例,由于人口繁衍太多,都呆一个地方活不下去了,于是家里的老幺就带着一拨人往外迁徙。以古时的交通条件,这两拨人一分开估计就很难再有交集,为了区分,就用“氏”来划分宗族。留在老家的,因为老家叫“周原”,所以是周氏;跑到外地的最后停在一个叫“吴”的地方,就成为吴氏。

可以发现,“氏”的来源主要是部落所在的地名。比如周王室就是周氏;周王把自己的弟弟封建到一个叫郑的地方,那这个弟弟从此就不是周氏而是郑氏了。所以以后世的习惯,周武王不该叫“姬发”而是“周发”。而诸侯国也就以国君的氏为国号,所以先秦时期,地名、氏、国号都是一套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后世的姓氏大多出自此时的“氏”,而现在姓姬、姒之类古姓的反而很少——因为那时都认“氏”,反而上古时姓什么可能就说不清了。

因为这个传统,那时候改个氏简直是家常便饭。比如王氏有一个来源,就是从田氏改过来的。原来汉初出自齐地的田家人太多,所以原齐国王族的部分人就改成“王”。而田氏又是从陈氏来的,春秋时陈国内乱,一个公子跑到齐国避难,改成田氏——据说是因为那时陈、田音相近。顺便说下,这个陈国据说是舜的后代,妫(gui)姓。

而著名的秦国和赵国,其实都是嬴姓。话说战国中这两家的战争最惨烈,果然亲兄弟就是要相爱相杀,这剧情才有张力。

当然,以上扯的这些,基本上都是针对男性。而女性在先秦有一套专门的称呼方法。首先女子的闺名是秘而不宣的,只称姓氏。可能是由于姓的女性起源,与男性不同,称呼女性是要加姓的——但要放在氏的后面。比如褒姒,就是褒国一位姓姒的美女;齐国的公主,就叫齐姜;卫国的公主,就叫卫姬。周代由于姬家的人最多,所以到处是这姬那姬。公主嘛,一般都挺漂亮,所以后世称呼美女都用“姬”这个字了。当然有时候不用娘家的氏而是丈夫的氏,比如郑武公的老婆就叫郑武姜——这个“武”字是从郑武公的谥号“武”得来的。至于汉代姓氏混一以后,女子就简单的称为李氏、陈方氏之类的了。

姓氏说完了说说名字。名和字在古代也是分开的,而且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一般人可能会更熟悉一些。

名。名一般是刚出生时父母取的。要说的是,直呼人名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一般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而且在正式场合才会称名,或者也可以自称——这就带着谦虚的意思了。那平常一般怎么称呼呢?那就是——

字。字一般是成年后由长辈、老师取的。有了字,说明这个人就正式踏入社交圈了,可以出来游学、当官了。所以一般场合下都是以字互相称呼。名有单字也有双字,但字往往是两个字,而且最经典的一种取法就是一个字表示排行,一个字与名呼应。排行往往以伯(孟)、仲、叔、季来排。比如曹操,字孟德。“孟”表示他是家中老大,而“德”与“操”相对,所谓道德情操。那有人问了,如果一家兄弟超过了四个怎么办?这种情况,老大老二是伯仲,老幺是季,中间一堆都是叔。

当然,取字是高雅人的玩意,对于一般种地的苦哈哈,也就有个名。
剑魔烨煌2016-10-12 19:34: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六、商鞅变法

卷第二 周纪二 显王元年(前368)~四十八年(前321)

上一篇三家分晋,跨度35年,而这一卷更长,48年——这并不表示《资治通鉴》每卷跨度都是三四十年,不然也不会有294卷这么长。实在是先秦时期史料太少——部分是由于战乱,更主要的原因是始皇帝的焚书坑儒。越接近司马光的时代,当然史料越充足,所以到后面,经常出现一卷跨度只有两三年,甚至不到一年的情况。

这48年,最重要的事件,当然就是商鞅变法了。这个事件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都是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可以说,这次变法,意味着上古的封建体系崩溃,中央集权统治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一百多年后的秦始皇一统六合,就是这次变法的最终结果。而这种中央集权的帝制一直持续到辛亥革命,从这种意义上说,商鞅以区区一介小贵族之身,就决定了中国未来两千年的历史,实在令人佩服。

那这位小贵族又是什么来历呢?

首先,商鞅最开始并不姓商(或者按番外的说法,不是商氏)。他是卫国某位国君的后代,所以按番外的解释,他是姬姓,卫氏,所以可以叫做“卫鞅”。当然,可能他的祖先是某位卫公的孙子,当时被称为“公孙”。传了几代下来,这“公孙”也成了氏,所以卫鞅也可以叫公孙鞅。

说起来卫鞅的血统也是能上溯到周文王的,不过前面也解释过了分封继承系统。如果不是嫡长子,代代传承下来,最后可能就是个没有封地的“士”,比平民也高贵不到哪去。话说卫鞅早年到魏国打工,是卫国国相公叔痤(这倒霉名字)的手下。公叔痤快病死的时候,魏惠王跑去问他,谁能接着当国相。公叔痤就推荐了卫鞅。卫鞅那时还很年轻,估计也没啥名气,惠王听了挺不以为然,就没怎么吱声。公叔痤看出来惠王不满意,就又说:“如果君上不想用他,那就把他宰了,决不能让他跑了,否则必为后患!”惠王也就随口答应了。惠王走了以后,公叔痤又叫来卫鞅,把这事说了,然后说:“我先公后私,所以劝君上杀你,你快跑吧!”但卫鞅很从容:“君上既然没听您的话重用我,自然也不会听您的话杀我。”果然惠王回去后感叹:“国相真是病糊涂了,一会叫我重用卫鞅,一会又让我杀了他,这不自相矛盾吗!”

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不过看起来继续待在魏国也没有什么前途,卫鞅就跑去秦国了。话说这秦国刚经历国丧,秦孝公刚刚继位。前面提过,整个春秋时期,秦国都被晋国压着,虽然也算是个大国,但鲜少抢眼的举动。由于地处边陲,总被中原那一票姬姓国家视为戎狄。孝公刚上台的时候,秦穆公时期到手的河西之地(黄河西边)也早就落到魏国手里了(还记得刚分完家的老魏大杀四方吗)。年轻气盛的孝公当然不爽,就广招天下豪杰,帮助秦国富国强兵。卫鞅听说后就巴巴地赶过去,两人也是相见恨晚,于是在孝公的支持下,卫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

具体都是些什么呢?

第一,什伍连坐。要是你犯法了,你家里人不告发,你全家都有罪;不光全家有罪,邻居不告发也有罪——这是逼着把人变成无情的机械。

第二,建立武功爵制度,禁止私斗。按照新的法律,作战时砍掉一个敌人的脑袋,获爵位一级——所以后世才会把脑袋叫做首级。

第三,兴农抑商。

第四,无军功的,即使是宗室出身,也不能有爵位。

第五,并乡为县。县不再是某个贵族的封地,而是由朝廷直接任命长官——当然,这官位是没法世袭的。

第六,废井田,行赋税。周代采用井田制,把一块地划分为九块,八块地(一般一家一块地)的收成归各家,一块地的收成全归朝廷(这块地由八家共同打理)。这种制度在不怎么发达的上古时期当然行得通,但到了变法的时期,已经严重影响了对土地的开发——因为地要分开连不到一块。现在废除井田,按土地面积大小交税,即所谓“赋税”——话说这个税一不小心就收到了二十一世纪。当然,这个搞法在当时大大挖掘了土地的潜力,按现在的说法,叫解放了生产力。

第七,统一度量衡。

可以说,这些搞法,大大刺激了农业生产,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把整个秦国变成了一台战争机器,所以秦国才能在战国时期笑到最后——当然,也埋下了二世而亡的隐患。

变法以后,秦国的战争潜力迅速被挖掘出来,从此正式开启了单刷六国的副本,开始大杀特杀。首先遭殃的当然是堵在家门口的老魏,经过数次战争,让孝公耿耿于怀的河西之地终于从老魏嘴里抠出来了。不仅如此,魏国还被逼着迁都,从安邑搬到大梁(从此魏也称梁),魏惠王大恨:“悔不听公叔痤之言!”

卫鞅立此大功,当然要赏!秦国把新到手的商於之地封给了卫鞅,从此卫鞅被称为商君,“商鞅”之名就是这么来的。

那有人会问,难道别国就这么傻,不会也变法吗?当然也变啊!韩昭侯就任用申不害变法,套路跟商鞅也差不多。所以后世提到法家,在集大成的韩非子之前,就是申、商,也有把法家那套称为申商之学的(相对的就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可惜韩国是个弱鸡,怎么变都是垂死挣扎,申不害也就是多续了几年命,他死后也就人亡政息了。
剑魔烨煌2016-10-13 19:48:5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七、相爱相杀的同门兄弟

说到商鞅变法,其实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中间当然会遇到很多阻力。刚开始的时候,商鞅担心老百姓不信任政府颁布的法令,于是在国都南门立了一根三丈的柱子,向市集上的人宣布,谁能把这根柱子搬到北门就赏十金。刚开始老百姓挺奇怪,搬根柱子就赏这么多,这不冤大头吗?此事必有蹊跷。商鞅见没人应募,就把赏金提到五十金。有个人半信半疑地搬了柱子,结果真的被奖赏了五十金。从此政府的公信力大大提升。

这只是刚开始。新法执行了一年时,太子触犯了法律。按新法的精神,太子也是不能犯法的;而且上面的人带头犯法,影响很坏。商鞅就说:“本来太子犯法,也是应该处罚的。但太子是储君,不能用刑,那就处罚他的老师!”于是“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先秦的刑罚,死刑之外的都是肉刑,比如砍脚趾、削鼻子之类的,最轻的“黥”或者“墨”,也是要在脸上整个刺青的——以当时的医疗条件,这带有屈辱性的刺青可是要跟一辈子的。

新法刚开始执行的时候,成百上千的老百姓向官府抱怨新法太不方便。执行了十年后,新法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道不拾遗,乡邑大治”。于是以前抱怨新法的人又改口称赞新法。那商鞅是怎么对这些人的呢?“此皆乱法之民也!”统统把他们都流放到边疆。总之,说坏不行,说好也不行,朝廷的权威是绝对的,岂容尔等小民妄议!

商鞅的这些搞法,无非是要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威,也确实成果斐然。然而,君主的权力是集中了,但商鞅已经把上到贵族高层,下到升斗小民的方方面面得罪了个遍。秦国人不敢怨恨孝公,就都把怨恨的矛头指向了商鞅。他的朋友赵良就劝他:“你再这样搞下去,对自己很不利啊!”但商鞅并没有听——其实,商鞅作为一个奠定中国两千年政治制度基础、有大智慧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到这些呢?他只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无暇谋身罢了!作为改革的急先锋,如果就连他本人都存着一个给自己留退路的想法,改革怎么可能成功!

秦孝公死后,太子上台,是为秦惠文王(就是芈月她老公)。前面说了,商鞅处罚了他的老师,可谓丝毫不给面子。惠文王上台后,就借口有人告发他谋反,杀了商鞅,车裂、族灭。关于车裂,主流的说法是“五马分尸”——分的是尸体。但也有一种更血腥的解释——活活的被五马撕裂。不管如何,商鞅以一种惨烈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画下了句号,也给后世的改革家们开启了一个诅咒——后世的变法者鲜有善终,即使生前无事,死后也会被清算鞭尸。

但是,惠文王虽然恨商鞅这个人,但并不讨厌新法。新法是加强君主集权的,当他为太子时自然觉得不爽,但一旦登基,立场转变后,自然就能感觉到新法的效果。只要君主不傻,就一定会积极地把新法执行下去。果然,孝公后的几任秦王,虽然性格各异,统治时间有长有短,但都无一例外地沿着商鞅的路子走了下去。

商鞅的经历感觉就是一部独角戏,商鞅是绝对的主角,其他人就连秦孝公感觉上都只是陪衬。其实在本卷中,还有两对师兄弟的对手戏。要单论剧情的精彩程度,商鞅变法更像纪录片,而这两对的恩怨情仇绝对是年度大戏。

第一对要讲的师兄弟,是孙膑与庞涓。传说这两人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年轻时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学成后就跑到魏国当将军。再说起这孙膑,那更不得了。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从古到今也有不少人认为他和孙武其实是一个人。直到后来考古发现了与《孙子兵法》不同的《孙膑兵法》,才基本确定是两个人。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怕他抢生意,就假意把他招到魏国,然后找了个借口给他处以膑刑——据说是砍掉双脚。在古代,残疾人是当不了官的,这等于残害了孙膑肉体的同时,又毁了他的前程。传说孙膑本名孙宾,被处刑后改了名——他一定是想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忘记这份屈辱。后来齐国使者来魏国,孙膑偷偷与其接触。齐使觉得此人不简单,就夹带回国。齐国大臣田忌很器重他,就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就向他讨教兵法。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已经包围了邯郸。齐威王准备救赵,想拜孙膑为将。孙膑以残疾推辞,就拜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军师。田忌本想救赵,孙膑则说:“不行。现在魏国精兵都在邯郸,魏都必定兵力空虚,所以,我们应该围魏救赵!”

欲救吾之必救,必先攻敌之必救!

此时,魏国虽然已逼降了邯郸,但一看老家被抄,急忙回师。齐军早有准备,在桂陵大败魏军。据说此战中,魏国领兵大将正是庞涓!那这就是孙庞两人正式交锋的开始。
围魏救赵是被列入“三十六计”中的经典战例。虽然现在看来,道理很朴素很浅显,但在古代,并不是所有的将军都能明白这些。要知道同时期的少数民族兄弟们,打仗还只知道猪突猛进,什么各个击破、十面埋伏,都是华夏之民才会玩的高级技巧,所以这也是先秦时期为什么感觉蛮夷很菜的一个原因。我们现代人拥有古代人的所有经验,所以可能看古代的兵法,觉得不过如此。但站在当时人的立场上,能写出一本兵书绝对是能吹个几百年的光辉成就。再者说,兵书的道理都很浅显,一般人看过也就算了,但如果是真正有统兵经验的人,将这些理论与自己的经验相互印证,那绝对是能提升一个层次的。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又过了几年,庞涓带兵伐韩(又是这个倒霉的弱鸡)。齐威王发兵救韩,这回还是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还是围魏救韩的老套路——但这回孙膑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击败庞涓了。孙膑对田忌说:“兵法中有急行军会导致减员的说法。庞涓熟读兵书,肯定也知道这个说法,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于是齐军进入魏境后,刚开始在宿营地留下十万灶的痕迹,第二天减为五万灶,第三天剩两万灶,这是为了给庞涓一种齐军大部都掉队了的错觉——此所谓减灶计。果然庞涓中计,只与少量精锐急追齐军。孙膑早有准备,在马陵埋下伏兵。庞涓夜里来到马陵,只见道上横着一棵大树,上面还有字。庞涓点燃火把一看,只见上写“庞涓死此树下!”齐军早听孙膑吩咐,一见有火光,于是伏兵尽出,魏军大乱。庞涓自知大势已去,叹道:“遂成竖子之名!”自刎而死。此役魏军损失惨重,不仅主将自杀,连太子都被俘虏了。

当初庞涓叫孙膑来魏国,孙膑就来了,可见孙膑还是挺信任这位老同学的;庞涓害怕孙膑抢工作,显然也是很了解孙膑。而最后的马陵之战,孙膑可谓完全洞悉了庞涓的心理——这只有极了解对方的人才能做到。这两位同门师兄弟,求学时想必也是挺要好的。本来是好兄弟的两人,最后却走上了这样的末路。当庞涓自刎时,他会后悔当初呢?当孙膑终于复仇成功时,他会感到大仇得报的喜悦吗?——这些都无从得知,我们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此役后,孙膑再也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至于另一对师兄弟,其实论私交还是不错的,但他们的交锋,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纵横家的时代。
剑魔烨煌2016-10-15 09:46: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九、连横天下

卷第三 周纪三 慎靓王元年(前320)~赧王十七年(前298)

苏秦虽然跑到齐国避祸,然而最后还是因为政治原因被齐国的一个大夫刺杀了。苏秦既死,旁边早已按捺不住的张仪终于可以撸起袖子大展拳脚了。不过别急,之前还有些准备工作要完成。

原来此时巴、蜀两国正互掐,谁也干不过谁,就都找秦国要求出兵帮忙。老秦一听乐了,这真是刚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来了。两国交战请外兵帮忙,向来是种饮鸩止渴的行为——别人又不是活雷锋,当然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要是遇到个心黑手狠的,假途伐虢这种事也是干得出来的。不过这时,韩国居然来主动撩秦国。张仪就劝秦惠文王,干脆全力攻韩,打通到周的道路,到时就可以“挟天子以令于天下”。蜀地就是个蛮夷之地,打下来也没啥用。这时另一个大臣司马错则不以为然。正是因为蜀地是蛮夷,对我们来说就是来送人头的,不打白不打;而且这还是他们主动要求我们去的,可谓名正言顺。而如果攻韩逼周,师出无名,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现在秦国还没有绝对实力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这么狂。秦王最终采纳司马错的意见,把蜀地纳入版图——从此四川正式成为中华的地盘。

虽然当时被山东诸国视为戎狄的秦国,都视蜀地为戎狄,不过四川的盆地地形其实非常适合农耕——土地肥沃又鲜少受到外界干扰,无怪乎被称为“天府之国”。不过也正因为蜀地的封闭性,这里很容易形成割据。灭蜀后的二十年间,秦国任命的两任守将都发动叛乱。虽然都被司马错摁回去了,不过也预示了蜀地不断割据的未来。之后但凡天下大乱,蜀地就会“躲进小楼成一统”。然而,四川虽容易自成一国,但却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一来因为是盆地地形,所以攻出去是仰攻,难度系数略高;二来与外界通道狭窄,属于进不来也出不去那种。最后,蜀地的生活太过安逸,容易消磨人意志。所以诸葛亮才会全力北伐,因为只要一松懈下来,整个人就彻底废了,最后只能等着挨宰。事实上,历史上蜀地的割据政权,也没有一个能打出去的。

顺便说下,巴和蜀当时是两国,基本对应现在的重庆和四川——看来这两地之争古已有之。

另一方面,虽然苏秦死了,但他弟弟苏代、苏厉兄终弟及,继续干起说客这项有前途的职业。此时燕国的国相子之想掌握大权,就和苏代套近乎。吃了人家的嘴软,苏代就劝燕王要信任自己的臣子。此时的燕王是苏秦的便宜儿子易王的儿子,名字叫哙。我不知道后世的晋惠帝到底是不是白痴,但燕王哙绝对是个白痴。苏代这么说,此人就真把国政全交给子之了。而且后来又听信谗言,把太子的权力也交给子之,最后干脆禅位给子之,自己反而成了臣子——吊诡的是,按史书的说法,这一切都是燕王哙自己主动这么做的,如果确实没人逼他,只能用智力低下来解释了。

子之掌权,太子当然不爽,于是在隔壁齐宣王的唆使下,联合将军市被攻打子之——没想到没打赢,市被这个二五仔反过来打太子。结果燕国大乱,齐国趁机入侵,攻下大片领土,杀掉了子之和燕王哙,一时声威大震。燕太子继位了,是为燕昭王。昭王意识到被齐王耍了,立志复仇。于是昭王效仿古人千金市马骨的故事,招揽天下英才。魏国人乐毅闻讯来到了燕国,开始了他的传奇经历。

不过燕王这个复仇的大招憋的时间有点长,我们先把视线转到秦国。张仪心想苏秦已死,总算轮到爷爷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上面说到齐国侵略燕国,老秦就想以此为借口伐齐。但此时齐、楚结盟,于是张仪跑去忽悠楚怀王,说只要楚国与齐国绝交,秦国就把方圆六百里的商於之地送给楚国。怀王就答应了——他也不想想,商於之地是当年商鞅的封地,秦国怎么可能轻易放弃。楚大臣陈轸就提醒怀王,张仪空口白牙连个定金都没付,我们得等确实拿到地盘再和齐国绝交。楚王不听,硬要先绝交,同时派人跟张仪到秦国要地。张仪故意闭门谢客,楚王还不醒悟,认为是自己的诚意不够,就专门派人去骂齐王。齐王大怒,与秦结盟。这时候张仪出来了,对楚使者说:“从这到这,六里的地,献给楚王。什么?六百里?我没说过啊,楚王听错了吧?”楚王一听,怒从心头起,发兵攻秦——然而没有齐国支撑,结果大败亏输;更糟的是韩魏两国趁火打劫,楚王只好割地求和。

后来秦王又想跟楚王交换地盘。楚怀王就说:“我不要地盘,拿张仪来换!”张仪一听,哟呵!我不撩你你还主动来撩我,那就让你见识见识小爷的手段!于是就真跑过去了。一到地方楚王就把张仪关起来准备杀掉。张仪早有准备,贿赂了楚王宠臣靳尚。靳尚就忽悠楚王宠妃郑袖,说秦王会用地盘和美女赎回张仪,到时秦女来了,你在后宫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郑袖就转回身忽悠怀王,说杀了张仪秦国就会打我们,太危险了我要回娘家!怀王磨不过,就放了张仪。张仪觉得这事难度系数太低,还不够刺激,小爷我还得玩个大的!于是张仪劝怀王与秦国联合,正式抛出他的“连横”策略。

所谓连横,就是与秦国联合,对付其他五国。从地图上看,东方六国要与秦国联合,就会东西横着与秦国连成一条,所以叫“连横”。张仪说服了楚王还不过瘾,循着师兄苏秦的足迹,挨个跑到韩、齐、赵、燕忽悠了一圈;在这次去楚国之前,他已经劝服魏国实行了连横。这一圈下来,合纵之势瓦解,连横之势已成。

那有人就会问,从最终秦灭六国来看,六国明明就应该合纵,为什么这么傻要搞连横?有人归因于六国君主目光短浅,或者张仪太会忽悠。如果光看苏秦和张仪的说词,会觉得都有道理——这样感觉就对了,因为确实不论合纵连横,对当时的每个国家来说都不能算错误的选择!我们后人知道了剧情,以上帝视角来看,自然觉得应该合纵。但战国七雄身在棋局中,每人是猎手也是猎物,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提前预知一切的,能预测个十几步就已经很强了。由于秦国最强,所以合纵连横都是针对秦国的,但实际上当时针对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合纵连横”策略!秦国虽强,但在棋局的开盘也只是稍占优势,即使是对上弱鸡韩国,秦国的胜率也不是百分百,而且即使胜了也不会太轻松愉快的。所以秦国也得不断地依据棋局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不能一味蛮干。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劝六国要以秦国为最有威胁对手,否则将来必为其吞并,恐怕连秦国自己都不会相信。所以不论合纵还是连横,都不能算对也不能算错,只是各国依当前的情况尽力做出的最优选择。只是这样,也就给了说客们纵横天下的空间。
剑魔烨煌2016-10-16 21:31:4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芈月上线

张仪终于促成了连横。然而他完事还没回到秦国,秦惠文王就死了。继任的秦武王是一个喜欢直来直去的人,一直就看张仪不顺眼。张仪突然发现自己有可能变成又一个商鞅。但他这样的纵横家狡诈如狐,和身为法家的商鞅不是一个路子的。张仪就对秦王说:“齐王恨臣,所以我在哪齐王就打哪。请大王把我派到魏国,齐国必然打魏国,大王可以趁魏国无暇帮韩国,借机揍韩国。”秦王早就想处理掉张仪,既然最后还能利用一把,就同意了。张仪到魏国后,果然齐国打魏国。

不过如果只是这样,怎么能算是张仪的手段!张仪又派人到齐国,说张仪到魏国等等都是他与秦王串通好的,齐国打魏国是正中下怀。齐王果然以为又中计了,赶紧罢兵;而魏国这边一看,张仪居然把齐国劝退了,厉害!于是张仪又成了魏国的相国,过了一年病逝于魏国。

是不是觉得张仪这招非常绕。其实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就是如此,他们的每一步棋后面都留有无数的后手,所以表面上总是显得扑朔迷离,直到一切都尘埃落定,才让人恍然大悟。其实,这也是当时战国的大环境给了他们足以发挥的舞台。

战国时期,像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还有很多,最出名的除了苏张二人,还有一个魏国的公孙衍(又叫犀首)。可以发现,这些人到处游说,其目的无非是扬名立万,从各路诸侯王处攫取功名利禄,根本就没有诸如平定天下之类的远大志向,所以一个个都毫无下限,朝秦暮楚简直是家常便饭。因此在后世的正统儒家学者看来,这帮人就是一群反复无常的败类;而且他们的游说加剧了诸侯之间的征伐,和儒家以仁义治天下根本不是一路的,所以历代学者对其人都相当不齿。

其实在那个时候,中国还从来没有统一过,有点像现在的欧盟,所以根本没有形成后来的天下观。各个诸侯国就像一群在市场上竞争的公司,纵横家在其间游走,就是一群打工仔,自然哪里更有“钱途”去哪里。当然,一定程度的忠义还是会有的,但还不至于到后世的“舍生取义”这样的程度,所以朝三暮四也没什么道德感上的负担。其实不光纵横家如此,其他诸子百家情况也差不多,像孔子是鲁国人,也曾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游历各国,并没有在鲁国一棵树上吊死。

说回秦武王,此君姓嬴名荡,这名字是相当奔放,人也相当奔放。还记得之前提到张仪与司马错争论是伐韩还是取蜀吗?武王上场就派甘茂伐韩,秦国在其治下锋芒毕露。然而,此人在位不久就死了。原来此君喜欢显示自己的大力气,有一次举鼎玩,结果玩砸了——《通鉴》上说他“绝脉而薨”,有种说法是没拿稳砸断了腿,伤口发炎而死,这大概可以排进古代君主的奇葩死法前十位了。

武王的异母小弟上台,是为昭襄王。昭襄王年幼,其母亲宣太后临朝称制,不仅成为古代第一个称“太后”的女人,也开启了太后临朝的先例——此人就是《芈月传》中的芈月了(当然“芈月”只是电视剧里虚构的名字,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她叫什么)。宣太后上台后,任用自己的几个弟弟,最出名的就是穰侯魏冉(“穰侯”是爵位)。宣太后集团随后灭掉了和他们作对的所有秦国宗室,从此威震秦国,开启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统治。

过了几年,秦国又打楚国。随后秦王约楚怀王当面结盟。怀王正犹豫,他的一个儿子劝他还是去吧(这儿子没安什么好心)。怀王还是太耿直,就真去了。结果一到地方就被秦国劫持,威胁他割地。怀王虽然单纯,人却相当硬气,就是不给!秦国当然不放人。楚国的大臣们也挺硬气,直接立太子为新王,也不鸟秦国。秦国只好又和楚国大打出手。虽然楚国最后还是输了,但楚人的韧劲可见一斑,所以最后才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怀王这个耿直boy,如果生在春秋时代,搞不好也能捞个霸主当当;可惜生在尔虞我诈的战国时代,所以果断悲剧了。

秦楚之间暂时告一段落,再把视线转到赵国。赵国作为与秦国颇有渊源的国家,作风也相当硬朗。此时,赵国的老大赵武灵王正在搞“胡服骑射”。当时华夏之民的服装宽松——所谓“峨冠博带”,而胡人则是紧身劲装。相比起来,当然是胡人的服装更适合作战。但当时的诸夏其实挺鄙视胡人,从“蛮夷戎狄”这些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完全把他们当野兽看待。现在要换成这些禽兽的装束,心里自然有抵触。但大环境确实需要尚武,所以在赵武灵王的恩威并施下,“胡服骑射”还是搞起来了。另外说到“骑射”,其实就是弓骑兵。彼时还没有后世的马镫,骑兵还很难发挥冲锋陷阵的作用,所以大多以射箭为主。

赵国一时声威大震,灭掉了中山国。武灵王想专心打仗,就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小儿子赵何,自己号称“主父”,带兵找胡人的麻烦。其实他还有一个大计划,就是从大草原上迂回袭击秦国的大后方咸阳。为此主父还亲自扮成使者朝见秦王,窥探虚实。秦王后来觉得不对劲,派人追他,主父已经绝尘而去。武灵王就是这么一个任性的人,最后也栽在了这上面。现在只提醒一下——赵何是他的小儿子,前头还有一位大哥。

说到赵何,他的一位弟弟就是战国四公子中的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都以好养士出名,所谓“门下食客三千”。像苏秦、张仪这样的都属于“士”。前面说过,这些士都是分封制末端的产物,到了战国时代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士。这些人往往没什么土地产业,就依附到像平原君这样的大贵族门下当食客。这些人的“才艺”可谓五花八门,有苏张那样的纵横家,也有公孙龙这样整天捣鼓“白马非马”的名家——当然还有更猥琐的。

话说孟尝君跑到秦国当丞相,结果被人阴了,被秦王关了起来准备杀掉。孟尝君需要用白狐裘来贿赂秦王的宠妃,但之前他唯一的一件已经献给秦王了。于是孟尝君就派遣一个擅长偷窃的门客,把白狐裘又偷了出来。通过宠妃的枕头风被放出来后,一行人跑到边关,秦王又后悔了派人来追。当时还是凌晨,边关的习惯是听了鸡叫才会开门,而追兵眼看就要追上来了。这时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学起了鸡叫,结果大家这才逃出关口。孟尝君的门客尽是这样的歪瓜裂枣,无怪乎王安石后来会说:“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这个标签算是一直贴到孟尝君身上了。

卷第三 周纪三 大事记

周慎靓王四年(前317)
苏秦被杀。
张仪促成魏国连横。

五年(前316)
秦灭蜀。
燕王哙禅位于子之。

六年(前315)
慎靓王死,子赧王延继位。

赧王元年(前314)
燕国大乱,齐大破燕,杀燕王、子之。

二年(前313)
张仪以商於之地六百里骗楚绝齐。
楚王怒而攻秦。

三年(前312)
楚军大败,割地请和。
燕昭王继位,千金市马骨。乐毅入燕。

四年(前311)
秦所置蜀相叛乱。
张仪以身换楚国之地,随后以计脱身。
张仪劝服楚韩齐赵燕行连横。
秦惠文王死,秦武王不满张仪。

五年(前310)
张仪为脱身,使计成为魏相;一年后病死。
秦平蜀之乱。

七年(前308)
秦使甘茂伐韩。

八年(前307)
秦破韩。
秦武王举鼎而死,昭襄王继位。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十年(前305)
秦宣太后临朝称制。

十四年(前301)
秦所置蜀守叛乱,司马错平乱。
赵灭中山。

十六年(前299)
赵武灵王传位于少子何,自号主父伐胡,诈为使者窥秦虚实。
秦劫持楚怀王。楚国立怀王太子为王。
孟尝君为秦丞相。

十七年(前298)
孟尝君鸡鸣狗盗之事。
秦大破楚兵。
平原君养士。
剑魔烨煌2016-10-17 20:22: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一、历史上第二位饿死的君王

卷第四 周纪四 赧王十八年(前297)~四十二年(前273)

看了标题可能有人会纳闷,虽然古代农业不发达,经常发生饥荒,但饿死的向来是小老百姓;而国王和皇帝们作为一国之主,不说整日锦衣玉食吧,至少不会饿着。确实,古代的君主们,大多都还是病死的。就算那些在宫廷阴谋或者战争中落败的皇帝,要弄死他们无非是用毒药白绫,或者一刀下去,干净利落。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人闲得蛋疼,想出饿死这种奇葩的死法——不说别的,这样也实在太没效率。所以在整个古代,只有四位君主死于这种缓慢而痛苦的死法,下面要讲的就是其中的第二位。

在上卷中,楚怀王被秦国挟持勒索地盘。对秦国这种恐怖主义的行为,楚国人坚决不妥协,果断立了个新王。按说这下怀王对秦国就没用了,但秦国也并没有放人,不过看管上就松懈了一些,让怀王瞅准机会逃跑了。然而不幸的是,秦国察觉后就封锁了回楚国的道路,怀王只好跑到赵国。但之前也提到了,此时赵国的“主父”赵武灵王正在“代”这个地方揍胡人,他的小儿子赵何虽然名义上已经是王,但这种大事还是做不了主,所以就拒绝了怀王的政治避难请求。怀王只好转而去魏国,可惜还没到就被秦国给逮回来了。

——但我们要说的那个饿死鬼还不是楚怀王这位倒霉孩子。话说怀王这样的耿直boy,怎么受得了这样被秦国一再玩弄,结果一气之下,急火攻心一命呜呼了——但仍然是病死的。秦国觉得一个死人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就假惺惺地归还了怀王的灵柩。楚国人都非常同情怀王,“如悲亲戚”,“怀”这个谥号就已经说明了一切。楚国人对秦国的仇恨值也达到了极点——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秦国实力比楚国强,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楚国此时只能忍气吞声;不仅如此,在逼迫下还得与秦国和亲。所以说落后就要挨打。

当然,中国人其实是讲究睚眦必报、快意恩仇的。现在楚国虽然拿秦国没辙,但一桩桩一件件,都已经在小本本上记下了;直到几十年后,楚人又打出怀王的旗号,把老秦抄家灭族——古人就已经如此,所以今人也不可能轻易忘记鸦片战争以来那些列强们的所作所为,念念不忘总有一天找回这个场子。

说到赵国,上回也说到赵武灵王为了实施他的抄底秦国计划,把王位传给了儿子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惠文王镇守大本营,而武灵王自称“主父”,跑出去开疆拓土。赵武灵王——此时该称“主父”了——在代地和少数民族兄弟玩得挺嗨,以至于楚怀王求助这样的外交大事都来不及参与。这“代”地大概在现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交界的地方(还记得他的草原大迂回计划吗?),离赵国的核心地带——现在的河北省有点远,无怪乎消息滞后。

其实老子打仗儿子看家,本来也挺好,但要命的是,惠文王并不是嫡长子。那本来按照嫡长子制应该继承王位的长子呢?这位倒霉孩子叫做赵章,在赵何出生前本来已经是太子。后来武灵王宠爱一个叫孟姚的美女(此人是吴起的妹妹),生下赵何后取代了赵章。虽然赵章和他的母亲都不得宠,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儿子,主父就把他封到了新拿到的代地,号为安阳君。安阳君对弟弟反而拿到王位自然是有想法的,只是一直没有好机会,所以隐忍不发,暗中积蓄力量。

惠文王这边的一个大臣李兑察觉到安阳君蠢蠢欲动,就跑去找另一个大臣肥义,说这气氛不对头,为了避祸咱们赶紧跑路吧!肥义则认为,既然主父把年幼的惠文王托付给我,那怎么能随便地舍弃他呢!肥义已经决定要舍生取义了。李兑听了他的决定,含泪道:“那你多保重!明年的今日,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你了!”李兑随后就和另一位王子赵成暗暗准备,时刻提防赵章翻脸。而肥义也吩咐手下,如果主父传来消息要召见惠文王,就一定要先告诉他,由他先去见主父,确定一切安全后,才能让惠文王过去。

赵国已是暗流涌动,而身处漩涡中心的主父仍然懵然不觉。一日,主父和惠文王一块上朝,他看到赵章身为哥哥,反而要以臣下之礼向自己的弟弟顶礼膜拜,结果又心软了。于是主父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成为代王,这样两个儿子地位上就平等了。但他的大迂回计划就要搁浅,所以一直犹豫不决。赵章估计也感觉到了点苗头,觉得此时再不发难,那就没有机会了。

又过了几天,主父和惠文王同游沙丘(这是个地名),住所是分开的。赵章一看,天赐良机!就矫诏以主父名义召唤惠文王。而按肥义之前的吩咐,他在惠文王之前先去见主父,结果当然就被赵章杀掉了,但这也就给惠文王这边传递了一个“有危险!”的信号。于是早有准备的李兑与公子成起兵攻打赵章。赵章日暮途穷,就去求老爹;主父又心软了,把他藏了起来。李兑与公子成怎可能罢休,就围攻主父的住处,最终杀了赵章。但两人一核计,围攻君上,这其实已经重重得罪了主父,为了身家性命着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主父也做掉!但毕竟他们不想背上弑君的罪名,只好围而不攻;结果主父被包围了三个月,在自己家里活活饿死了。

可怜赵武灵王一个雄才大略的英主,最后和齐桓公小白一样死得窝囊。其实,齐桓公和他一样,也是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才导致了同样的下场。在这一事件中,武灵王可谓犯了确立继承人时的所有经典错误。其一就是废长立幼。有人可能不解,古代人为什么那么忌讳废长立幼。嫡长子继承制看似无脑——因为并不能保证嫡长子的才能就能胜任君主的工作。但对于一个成熟的政权来说,只要这位嫡长子不是汉灵帝那种作死小能手,在宗室、大臣的辅助下,保住自家这份基业还是绰绰有余的。而如果不用嫡长子继承,而是来搞个“择贤立嗣”,那就会出乱子——因为所谓的“贤”实在是个太主观的东西。如果因为一个儿子“贤能”就立其为继承人,别的儿子自然会不服气,凭什么就说他比我要有才!但如果简单粗暴地以年龄来决定,那反对的声音就会小很多。也正是经历了很多继承人风波造成的血的教训,古人才会最终确定嫡长子制作为继承的制度——虽然不是最好的制度,但至少不是最坏的制度。其实在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做出这种选择,就像现在的民主制度,选择它不是因为它有多好,而是因为相比其它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可能造成的危害最小。

其二就是双雄并立。武灵王既然已经选择了惠文王,那就应该彻底支持惠文王。但他出于一种父亲的愧疚与补偿心理,刻意提高赵章的地位,甚至想过分割赵国。在武灵王看来,他这么做是尽到了父亲的责任;但在惠文王和赵章看来,这却是相当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自己的权力是不稳固的。武灵王既然参与了这权力的游戏,如果不想出现悲剧结局,就应该放弃父子之情。实际上很多继承人风波都是由于父亲无法割舍舐犊之情而造成的——毕竟人不是机器,无法做到完全理性。然而权力的诱惑是莫大的,武灵王这样重感情,最后实际上害死了他的儿子,也害死了自己。

最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武灵王既已有分割赵国的想法,就该迅速做出决定——不管是什么决定——而不应该犹豫不决。武灵王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个安排儿子出路的问题,但在儿子们看来,却已经是到了你死我活的关头。就算最后武灵王放弃了这个想法,但心魔已生,武灵王死后,焉知惠文王会不会因为耿耿于怀,做掉自己的哥哥?就算惠文王是个老实孩子没这么想,但赵章怎么能确定他不会这么想?——再说还有惠文王的那帮手下呢。所以迟早会有人先下手为强。其实从结果来看,赵章仓猝发难,倒是惠文王这边准备充分,焉知不是惠文王这边故意扇阴风点鬼火,引得赵章沉不住气,最后自己再名正言顺地平乱?早下决断这件事情,难就难在人很难换位思考。你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但对对方可能就是生死攸关。所以在今后的历史中,我们还会不断看到类似的事例。

武灵王死得窝囊,所以谥号中有个“灵”,但毕竟有个“武”的前缀。而“惠文王”,显然在武功这方面就不行了。沙丘事件不仅使武灵王的抄底计划付诸东流,对赵国来说也是一次严重的内耗。从此赵国开始被秦国压制,如果不是因为还有贤臣猛将,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都是发生在赵惠文王时期。

这三个事件知名度颇高,这里就不再具体讲了。要说的是,蔺相如本来地位不高,因为完璧归赵,才开始得到赵王的器重。而渑池之会,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次外交层面的交锋,但实际上赵国君臣都做好了“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觉悟——毕竟秦国可是有绑架国王的先例的。赵王临行前,廉颇就与他约好,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赵国就要学楚国另立新王了。所以这次会面赵国看似占了上风,其实秦国对这外交上的小小挫折根本不在乎——这就是实力不济的悲哀了。幸好蔺相如与廉颇两人最后能“将相和”,赵国才在整个惠文王时期没吃什么大亏。

赵国的剧情看来跌宕起伏,但其实真正的年度大戏,发生在北方的燕国。
剑魔烨煌2016-10-18 21:29:2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二、咸鱼翻身的燕昭王

之前说到,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阴了燕国一把,一时风头无两。此时赵国又发生了沙丘之乱,秦王一看是个好机会,就自称为“西帝”,立齐湣王为“东帝”,约定一起伐赵。“帝”这个名号比“王”要高一级,秦国这招不啻于把齐王放到火上烤,可谓相当阴险。这时燕国就派苏代劝齐王:“秦国反正早已是众矢之的,自己怎么玩也无所谓;但大王称帝可就代替秦国成了新的靶子。再说,伐赵不如伐桀宋,宋国难道不比赵国弱鸡!只要拿下宋国,那么楚、赵、魏、卫一定会受到震慑。”于是齐湣王就听从了苏代的游说。

那这个“桀宋”又是怎么回事呢?话说周武王灭商后,本来把商朝遗民封在他们原来的国都朝歌。但随后他们又不死心,勾结武王的三个弟弟发动叛乱。周公旦平乱后,把商朝遗民又迁到商丘,是为宋国。由于是前朝王族,为了安抚他们,周家给他们的地位挺高,是第一等的公爵。宋国人因为有这一层渊源,总觉得自己要高人一等,所以总喜欢刷存在感。奈何实力有限,又处于四战之地,所以最终总是自取其辱——比如春秋时的宋襄公,就是一个大笑话。

到了宋康王时,此人野心勃勃,先后灭掉了滕与薛两个小国。康王一看,原来我也有这么强吗?!于是充满了迷之自信的康王,又去撩齐、楚、魏这三个大国,没想到居然赢了。康王自我膨胀到了极点,恢复商室简直指日可待!于是他“射天笞地”,烧掉祭祀“社稷”的神位,以显示老爷我威震鬼神;又通宵酗酒(所谓“长夜之饮”),强迫国人山乎万岁。这种种搞法和传说中夏朝的暴君“桀”的行为如出一辙,所以天下称其为“桀宋”。齐国一看,哟嗬,小样的我正愁没理由揍你,你却主动来撩我了?于是果断出兵吞并了宋国。

鉴于宋康王的“罪行”太过行为艺术了,也有可能是其他诸侯为了名正言顺地欺负他给扣的屎盆子——当然,前提是他确实很作。

前面也说过,燕国是被齐国给耍了,怎么又会这么好心给齐王出主意呢?其实,这只是燕昭王复仇连环计中的第一步。从赧王元年(前314)燕国大乱开始,到现在赧王三十年了。憋了足足三十年,燕昭王攒的大招终于要咏唱结束了。

说到这燕国,开国君主是周武王的弟弟召公奭,也可谓根正苗红。燕国的中心地带在蓟,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但与现在不同,那时连河北省都可说是边境,北京更是边境中的边境。燕国建立后不久,少民兄弟们就占据了燕国与中原之间的地带,结果燕国在整个西周与春秋时期都处于失联状态。直到战国时大家都扩张领土,赵国与齐国的领土与燕国接壤,燕国才重新上线。

由于常年独自与胡人作战,燕国自然民风彪悍。但太过边缘的地位,使得燕国的综合实力有限。作为战国七雄中硕果仅存的姬姓诸侯,燕国的经济和人口都是垫底的;如果不是因为单兵战斗力强,实力恐怕还要排到弱鸡韩国后头。燕昭王深知自己的实力不济,所以积蓄力量长达三十年,又处心积虑地撺掇齐王灭宋。其实齐湣王未必看不出来这是燕王欲置其于炉火上的计策,只是觉得燕国想复仇,未免太过异想天开,所以根本不在乎。

确实,当时的诸侯们,恐怕都不看好燕国。然而一个传奇人物的出现,却使不可能变为可能。此人就是乐毅——那个诸葛亮经常自比的人物。齐湣王灭宋后,也和当初的“桀宋”一样,胡子翘上了天,引得诸侯们纷纷侧目。燕昭王认为时机到了,就和乐毅谋划。乐毅认为燕国要以小击大,还是要招呼其他人一起上。于是乐毅就干起了苏秦、张仪的勾当,约来三晋与秦国。五国的军队全部由乐毅指挥。

这回齐湣王面对五国联军,自然大败亏输。乐毅遣还了秦、韩两军,又让赵、魏两家各自蚕食齐国,自己则带燕军深入齐国的核心地带。有人劝他还是从边缘蚕食齐国为好,一口吃个大胖子小心噎着。但乐毅认为,燕小齐大,所以只能速战速决,毕其功于一役,于是便直捣黄龙。齐人果然惊慌失据,齐湣王从首都仓皇出逃,乐毅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齐都临淄,把齐国的珍宝祭器都当作战利品运回燕国。郁结于燕国君臣心中三十年的屈辱,今朝终于一扫而空!大喜的燕昭王亲自跑到济水边上劳军,封乐毅为昌国君,命他继续攻打齐国中还没有降服的城市。于是乐毅乘胜长驱,半年之间攻下七十余城,把它们全都变成了燕国的郡县,齐国的贵族也纷纷投靠燕国。齐国只剩下即墨与莒两城尚未投降。

燕国在没有人看好的情况下,居然咸鱼翻身。所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一个人的出身固然对自身成就有很大影响,但也不意味着命运就此注定。就像弱小的燕国,一旦把握住了机会,麻雀也能变凤凰。

至于那位齐湣王,他跑到周边的小国避难,结果完全没有认清形势,还摆大国君主的架子。然而落难的凤凰不如鸡,谁还理你那套!结果湣王在卫、邹、鲁转了一圈,都被扫地出门,最后只好逃到莒城。此时之前未参加联军的楚国,出于不想让燕国做大的心理,派兵帮助齐国。但带兵的将军淖齿却有私心,想和燕国平分齐地,老爷我也捞个诸侯当当!为了实现这一野心,淖齿就杀掉了湣王。可怜的齐湣王,短短半年时间就从人生巅峰跌至谷底,正可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但是,齐国也并没有就此完蛋。乐毅作为一个创造奇迹的男人,如果这世上没有一个值得他认真对待的对手,岂不太过孤单?而这位宿敌,马上就该登场了。
剑魔烨煌2016-10-19 21:02:1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三、齐国惊天大逆转

燕国在乐毅的带领下,打得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齐王也被趁火打劫的楚国人杀了。齐国几乎全境沦丧,又群龙无首,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翻盘吗?

先说一件小事。乐毅打到一个叫画邑的地方时,听说有一个叫王蠋的贤者。乐毅派人请他,王蠋不干。派过去的使者威胁他,如果不去就屠城!王蠋叹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于是上吊自杀。

只要齐国人的这种不屈的气节还在,那么就还没有完全丧失复国的希望。

湣王被楚将淖齿杀掉后,其王子法章隐姓埋名,跑到莒城的太史敫家打短工。太史敫的女儿一见此人,哟呵,骚年,你真是骨骼惊奇!小姑娘就偷偷周济他的吃穿用度,一来二去两人就好上了——居然不嫌弃对方地位低下,可见是真爱。

另一方面,湣王的一个臣子王孙贾,在湣王死后无所适从,只好回家去见老娘。他的母亲骂他:“以往你上班回家晚了,我都宁可不睡觉也要等你回来才放心;现在你把自己的大王都弄没了,你还有什么脸回家!” 王孙贾无地自容,就跑到大街上大喊:“淖齿祸乱齐国,杀害大王,兄弟们,如果还是齐国人,就扒掉右袖子(所谓“袒右”,是为了识别敌我,后面的历史还会有相似的剧情),一起跟我报仇啊!”这下把齐国人的血性都激起来了,当场就有四百多个人跟着王孙贾攻杀淖齿。

干掉淖齿后,齐国人四处找湣王的儿子,准备立个新王。法章本来还怕因为自己的死鬼老爹太作,这帮人会迁怒于己;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大家伙确实要立个新王,这才敢冒出来。于是法章即位,以莒城为据点,并向国中宣布:“王已立在莒矣!”

现在,齐国已有新王,但要翻盘还是不够,还需要一个像乐毅一样,能够引发奇迹的人。而莒城人的宣言,果然引动出一位好汉;乐毅宿命中的对手,就此登场!

话说临淄有一个管市场的小官,叫做田单。燕军打过来后,田单就跑回老家安平。回到老家后,他吩咐族人赶紧给车轴头包上铁笼。族人虽然不太明白他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燕军打到安平后,安平人纷纷逃跑。但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大家慌不择路地开车,车轴头难免会摩擦相撞,很多人因此抛锚,结果被燕军俘虏;而田单的族人早就加固了车轴头,得以顺利逃出生天。于是大家伙逃到即墨。

而此时,即墨的老大——即墨大夫已经阵亡,一时群龙无首。大家听说了田单的事迹,觉得这小子真机智,就推举他为大将。这样,莒有新齐王,即墨有田单,齐国人的韧劲终于展现出来了。乐毅围攻二城一年,仍然毫无办法。于是乐毅改围攻为筑堡垒,一方面与这两城长期对抗,另一方面准备好好消化新征服的土地。

转眼三年过去了,两城还是没有被攻下。于是,就有人开始行离间计了。有人对燕昭王说:“乐毅半年不到就攻下齐国七十余城,现在只剩下两城却三年都未攻克。这不是他打不下来,而是想借此时间威服齐人,将来自己当齐王。”但燕昭王何等样人,为了复仇可以隐忍三十年,怎么可能中计!昭王果断杀掉了这个人,还立乐毅为齐王。乐毅听说来龙去脉后,自然感激涕零,誓死效忠燕昭王。

这离间计搞不好就是田单整的,没想到碰到燕昭王这个硬茬,没起丝毫作用不说,反而提高了乐毅对燕王的忠诚度。然而,机会总是会有的——那就是燕昭王病死了。继任的燕惠王在太子时就很不爽乐毅,那是当然,老爹比起自己这个亲儿子,似乎更在乎那个乐毅,到底谁是亲儿子!而且乐毅此功,其实已经功高震主。昭王对他有知遇之恩,乐毅自然不会反昭王,但谁能保证他不会反惠王?即使乐毅并不想反,惠王也会怀疑他。其实,估计根源还是源于对乐毅的自卑与嫉妒。

从燕昭王驳斥离间乐毅的话,就可以看出昭王与惠王政治水平上的差异。昭王认为本来他的目的就是报仇,只要有人帮他报仇,把燕国分一半出去都行,何况新打下来的齐国土地!可见昭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轻易就被耍的愣头青,经过三十年的磨炼,早已成为一个政治目的明确、对自己时刻有着清醒认识的政治家。可见人生遇到一些挫折,可能反而不是坏事。反观惠王,居然嫉妒自己的下属;就算他在当太子时嫉妒乐毅,在成为国王后也不该仍带有这种情绪——因为身份转变后,再嫉妒乐毅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领导怎么能害怕下属年轻、嫉妒下属能干呢?领导害怕的反而应该是下属不年轻、不能干!

田单本来做好了和昭王耗上十几年的准备——昭王死时大概五十来岁,在古代算是挺微妙的年纪。没想到只等了三年,真是天助我也!于是田单用起了离间计,还是之前那一套。这回的燕惠王就果断中计,用另一个大将骑劫代替了乐毅。乐毅知道燕王估计要对自己不利,就逃到了赵国。燕军将士们都对此愤愤不平。

临阵换将,是为兵家大忌。这是因为后来者往往想证明自己不输于前任,容易冒失激进。田单利用了这一点,开始了连环反击计划。田单首先叫大家吃饭前都先祭祖。祭祖就要用食物当供品,结果引来大群飞鸟啄食。古代人比较迷信,外面的燕军就觉得这是种异象。田单就利用燕军的迷信,宣称“这是上天派下天神来当军师助我!”齐军中一个小兵听到了,开玩笑说:“这样的我也可以当神师吗?”田单就真拜他为师。小兵慌了,说我只是开玩笑瞎扯淡的。田单悄悄告诉他:“我知道。不过你不要声张,一切听我的。”从此田单每次下命令都说是“神师”的指点,整得燕军真以为田单得到了神助。

上面是想法降低燕军的士气,这只是第一步。田单又故意放出风声,说:“我最怕燕军把俘虏割掉鼻子,打仗时扔到前排当炮灰,这样我们士气就会低落啊。”又说:“我最怕燕军把我们城外的坟墓都掘了,这样我们就会更无斗志了。”燕军一听,你怕什么我们当然得来什么,就割掉俘虏的鼻子,挖开城外齐人的坟墓。但这么做,反而激怒了城中的大伙,齐人同仇敌忾,争欲杀敌。

田单一看,我军的士气也大幅提升了,午时已到。然而他还觉得不够,于是又偃兵息甲,行诈降计。骑劫经过了前面几出,还觉得这是齐国人胆寒了,也没怀疑,燕军的防备也越加松懈。

下面发生的事就颇具戏剧性了。田单搜集城中的牛,全都披上花花绿绿的衣服,又涂上奇奇怪怪的花纹,在双角上绑上刀刃,尾巴上缠上浸油的芦苇。到了晚上,田单命人点燃牛尾巴,牛吃痛,狂奔向燕军阵营。燕国人哪见过这阵势!大晚上的,一群奇形怪状的怪物向自己冲来,一碰就被戳死,换谁不慌!燕军大乱,田单率兵随后,大破燕军,杀掉骑劫。——这就是有名的“火牛阵”。于是田单乘胜追亡逐北,没多久就收复了齐国全境。

法章终于回到国都临淄,是为齐襄王。襄王封田单为安平君,田单可谓是衣锦还乡了。又封太史敫的女儿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看来襄王也是相当爱这个患难之妻。但太史敫认为自己的女儿无媒自嫁,实乃家门之耻,于是终身不见君王后,而君王后并没有因此与父亲断绝关系,仍执人子之礼——这在现在都不算个事,真是封建糟粕害死人啊!

齐国虽然成功上演惊天大逆转,但经此一役,元气大伤,再也无余力与诸侯争锋,从此偏安于东海一隅,直至眼睁睁地看着被秦国吞并。

至于乐毅,他到赵国后,燕惠王终于转过弯来后悔了,写信想把他请回来。但覆水难收,乐毅委婉地拒绝了,最终死于赵国,号“忘诸君”——与燕昭王相处的三十余年,想来是他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吧!

燕国本来先天不足,这次抓住机会大举攻齐,算是超常发挥了,要是燕昭王能够多活十年,燕国搞不好也能成就一番霸业——奈何壮志未酬身先死。其实在政治斗争中(战争也是一种政治斗争),最简单无脑而又成功率最高的一招,就是熬死对手,只要政敌全老死了,你自然就赢了。这里田单算幸运的,只熬了三年,之后尽有熬个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的。所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剑魔烨煌2016-10-20 20:37: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四、战神白起的崛起

田单在只剩两城的情况下,带领齐军上演了惊天大逆转,被齐襄王封为安平君。但是这样一来,田单也就遇到了和乐毅当初一样的问题——功高震主。

复国后,由于劳苦功高,田单成为齐国的国相。某天他在渡淄水时,看到一个老头衣衫单薄,就解下自己的衣服替他披上。襄王听说后就不太高兴,骂道:“你田单这是在收买人心吗?我得早作防备了!”当时襄王身边只有一个工人在串珠子,襄王就问:“喂,你听到我刚才的话了吗?”工人心想你骂那么大声怎么可能听不到,就答道:“大王,你与其防备田单,还不如因为这件事嘉奖他,这样老百姓都会认为田单是在你的教导下才这么做的。”襄王寻思了下觉得有理,就照办了。后来大家果然都归功于襄王,襄王暂时满意了。

这位不知名的串珠工人可谓是帮了田单一把,但襄王猜忌功臣之心一起,岂会就此善罢甘休!

可能是由于之前的经历,襄王的猜忌心理相当严重,他手下的几个幸臣看出来了,就想扳倒田单,以此邀功。但之前田单向襄王推荐了一个叫貂勃的人,这些人挺忌惮这个貂勃的。于是他们劝襄王派貂勃出使楚国。貂勃是个很有才的人,楚王挺赏识他,款待了好几个月。幸臣们趁机诋毁田单,说词吗,还是功高震主、志欲有为的老一套。虽然老套,但襄王本来就是想相信的。于是襄王一拍桌子,“叫田单过来!”田单一听,情况不妙,就主动“免冠、徒跣、肉袒”——就是摘掉帽子、脱掉鞋子、光个膀子,这在古代是谢罪的表现,之前廉颇负荆请罪也是来了这么一出。

田单一直谢罪了五天,襄王才消了火,暂时放了他一马。貂勃总算从楚国回来了,襄王赐宴为他接风。喝到酒酣耳热,襄王又叫到:“叫田单过来!” 貂勃一听,立刻正色道:“周文王得到姜子牙,尊其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夷吾,尊其为仲父。大王得到安平君,却直呼其名,毫不尊敬,我看大王这王位岌岌可危了!再说,安平君几乎以一人之力光复齐国,那个时候就算他自立为王,大王也无可奈何;但他却仍然奉你为王,大王怎么能怀疑他的忠诚呢?!” 襄王回过味了,赶紧杀掉那几个幸臣,又加封田单的爵位。

其实襄王再这么整下去,估计田单就要反击了,到那时结果怎样真不好说。貂勃的话里其实已经隐隐点出来,田单是有能力废掉襄王的;经此,襄王也明白了国内还是有不少人向着田单的,所以最后也只能如此。其实这样相安无事也挺好,虽然要分出一部分权力给田单,但想想襄王最开始只有一个城,现在这样也该满足了。如果硬要与田单对杠,估计襄王是玩不过田单的。所以说人啊,不能太贪心,有多大野心,就必须有相应的能力匹配,不然就是自取败亡。

这样看来,与乐毅相比,田单的命运算是不错的了。

这段时间,燕齐之间剧情不断翻转,异常刺激。但在山东六国玩得不亦乐乎时,他们想不到的是,在西北的秦国,一个魔头悄悄崛起了,那就是武安君——白起。

其实关于白起,实在没什么好说的,“百战百胜”,这四个字足以说明一切。不要小看这个断语,要知道,战争是一个随机性颇强的游戏,即使战略与战术上全无差错,也可能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而输掉——比如突然刮大风,或者天上砸颗陨石下来。若想达成一生无败的成就,不光要有扎实的军事能力,更多的反而是要有逆天的运气。所以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对白起,仅需要罗列他的战绩,感受一下什么叫“战神”:

赧王二十二年,穰侯魏冉推荐白起,战魏韩联军于伊阙。此为白起初战,斩首二十四万,虏对方主将公孙喜,拔五城。秦王以白起为国尉。

二十六年,大良造白起与客卿错伐魏,至轵(地名),取城六十一。

三十五年,白起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

三十六年,白起伐楚,取鄢、邓、西陵。

三十七年,白起伐楚,拔郢,烧夷陵。郢是楚国首都,楚襄王此役后被迫迁都于陈。秦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从此“武安君”成为白起的标签。

三十八年,武安君定巫、黔中,初置黔中郡。

三十九年,武安君伐魏,拔两城。

可以说,白起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以上还只是白起牛刀小试,后面他还会干出更加震撼世人的事情。

另外提一下,在燕齐之战中,孟尝君保持中立——因为之前齐湣王得罪过他。之后孟尝君病死,其诸子争立,齐、魏趁机灭了他们,这位鸡鸣狗盗之雄就此绝后。

魏信陵君魏无忌与楚春申君黄歇也先后登场。其中黄歇甫一上场,就劝退了秦王的一次进攻,可谓先声夺人。至此,战国四公子都已登台亮相,属于他们的故事留待之后叙说。

卷第四 周纪四 大事记

周赧王十八年(前297)
楚怀王逃出秦国,又被抓回。

十九年(前296)
楚怀王病死于秦国。

二十年(前295)
赵沙丘之乱,赵国安阳君被杀,主父饿死。

二十二年(前293)
秦国白起大败魏韩联军于伊阙。

二十三年(前292)
楚襄王与秦和亲。

二十六年(前289)
白起、客卿错伐魏。

二十七年(前288)
冬,十月,秦王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齐王称帝二日后去帝号。
十二月,秦王去帝号。(这是《通鉴》首次明确出现月份)

二十九年(前286)
齐灭宋。

三十年(前285)
燕昭王与乐毅谋划伐齐。

三十一年(前284)
乐毅率五国联军大败齐军。
乐毅攻克齐都临淄,被封昌国君。
楚国淖齿杀齐湣王。
齐人王蠋拒不从乐毅,自杀。
乐毅半年内下齐国七十余城。

三十二年(前283)
齐国王孙贾杀淖齿。
齐襄王立于莒城。
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

三十五年(前280)
白起败赵军,取代光狼城。

三十六年(前279)
白起伐楚,取鄢、邓、西陵。
秦赵渑池之会。
赵国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
齐人田单为齐将,行反间计。
燕昭王死,子燕惠王中反间,以骑劫代乐毅。乐毅逃往赵国。
田单使连环计、火牛阵大破燕军、杀骑劫,光复齐国,被封为安平君。
齐国太史敫之女被立为齐国王后。
乐毅死于赵国,号忘诸君。
田单被齐襄王猜忌,齐国貂勃和解两人。
齐国孟尝君死,绝后。

三十七年(前278)
白起伐楚,拔郢,烧夷陵。楚襄王迁都。秦封白起为武安君。

三十八年(前277)
白起定巫、黔中。

三十九年(前276)
白起伐魏,拔两城。
魏安釐王封其弟无忌为信陵君。

四十二年(前273)
秦欲使白起伐楚,楚使者黄歇劝止。
剑魔烨煌2016-10-21 19:13: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五、倾危之士——范雎

卷第五 周纪五 赧王四十三年(前272)~五十九年(前256)

之前看燕国与齐国两家打得热火朝天,着实热闹。但其实仔细琢磨一下,可以发现不管是乐毅破齐,还是田单反推,打的都是顺风仗。这两次战役的特点,都是主将在战前做了无数的准备,真到交兵的时候就直接一泻千里了。这种战争,就是所谓的胜于庙算之中,在孙武看来是仅次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当然,想做到这一点也是很难的,所以一般真的达到这种境界的战役都会成为经典战例而流传后世。比如三国时的赤壁之战,从舌战群儒开始,战前铺垫得有五六集的内容,真到火烧连环,半集就完事了。

这种战争戏剧性强烈,叫后世承平日久的人看来,容易把战争当做一项刺激的游戏。然而,占绝大部分的战争,永远是残酷的硬碰硬。双方在硬怼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对方的弱点,等待对手犯错——如果根本找不到这些弱点,那就只有“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战争绝不是什么游戏,而是人类最残忍、血腥的活动。

时间已经到了战国后期,这种刚正面型的战役越来越多。而这些战役,大多发生在秦、赵两家之间。如果还有印象的话,前面说过这两家都是出自嬴姓。或许就是因为太过相似、太过了解对方,所以才无法抑制地互相憎恨。

其实从战国初期的领土分布来看,秦赵两家之间本来隔着老魏。奈何,魏国雄起了小二十年后,立刻就萎了。结果秦国占据了魏国的大片领土,大概在赵武灵王前期与赵国接壤。这下,两边都感受到了与以前的邻居魏国等级不同的压力,赵武灵王还为此搞起了胡服骑射。

秦赵两国的大规模战争,以阏与之战拉开序幕。阏与本是赵地,秦军包围后,廉颇与乐乘(乐毅的亲戚)都认为“道远险狭”,难以救援。赵惠文王又问赵奢,赵奢则说:“道远险狭,譬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于是赵王便以赵奢为将,援救阏与。

话说这赵奢,本来是税务局的小科员。一日他出去收田租,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果断依法收税,还砍了九个不肯配合的平原君手下。平原君一看,自己身为堂堂王弟,被一个小科员啪啪打脸,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抓起赵奢准备杀掉。赵奢从容不迫地说:“你平原君身为赵国的大贵族,你带头不交租,这不是削弱赵国的法制吗?法制不行,国家就会被削弱;国家弱了,诸侯就要打进来,到时候首当其冲的就是你这样的赵国贵人,你说你是不是自掘坟墓!”平原君一听,哎呦不错,小子还挺有些想法,就推荐给了赵王。赵王就干脆把他升为财政部长,一时间搞得是有声有色。

不过没想到,赵奢除了理财,居然还会打仗,真是多才多艺。

赵奢出兵后,刚从国都邯郸出来了三十里,就扎营不动了,还命令手下:“有以军事谏者死!”有个手下实在着急,劝他赶紧进军,就真被他斩了。秦军得知后,以为这人就是个胆小鬼,便放松了警惕——赵奢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于是趁秦军松懈时,赵奢突然急行军,两天一夜到达距阏与五十里处排开阵势。秦军虽然被整了个措手不及,但素质也不是盖的,立刻准备作战。此时赵军中一个叫许历的军士,劝赵奢先占据北山。劝完后,许历等着被军法处置,但赵奢说:“现在是此一时彼一时了。”并没有杀他。随后赵奢按其建议先占北山,果然大破秦军。因此战之功,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和蔺相如、廉颇并列。

奈何,赵奢有一个败家儿子,断送了一世英名啊!

再说回秦国。前面提到,秦国现在是宣太后掌权,宣太后任用穰侯魏冉等自己的几个弟弟,秦昭襄王只是一个橡皮图章。秦王刚登基时还是个小屁孩,对此自然无可无不可。但到此时也有四十多了,说是一国之主,手上的权力没有自己的老妈大也就罢了,连自己的四个舅舅(所谓“四贵”)都比不上,秦王当然会有想法。有想法,自然也会有人看出来,此人就是范雎。

这位范雎,本来是魏国人,一日跟随魏国的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觉得这小伙不错,私下里送了范雎一些礼物。须贾知道后,觉得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小范一定是和齐王有一腿,于是回去就向国相魏齐打小报告。魏齐一听,怒从心头起,不问青红皂白,就揍起了范雎,打得范雎是骨头也断了,牙齿也折了。范雎一看今天这架势不妙,只好装死。魏齐就叫人把范雎扔到厕所,还让人尿到他身上,以惩来者。范雎哀求守厕所的,如果放他走,必有重谢。成功逃走后,范雎跑到郑安平家藏了起来,改名张禄。秦国派王稽出使魏国,范雎就趁机拜托王稽,偷渡到了秦国。

现在王稽把范雎推荐给秦王。范雎早就了解到秦国是太后、穰侯掌权,心想小爷我的荣华富贵就从这上头来了。于是进宫后,看到秦王的车驾,范雎假装不知道,挡在路中间。开路的太监骂道:“没看到大王来了吗?还不滚一边去!” 范雎故意说:“什么大王!我只知道太后、穰侯。”这下说中秦王心事了。秦王就摒去左右,单独向他请教。

不过在范雎这边,他也拿不准秦王对自己老母到底是个什么看法,毕竟是亲儿子;而且当时秦王虽然摒去了左右,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少窃听的。为了保险,范雎决定先观察观察。当时正好穰侯越过韩魏,攻打齐国,以扩大自己的封地陶。之前因为一些大人的原因,穰侯的这块封地没有与秦国接壤,是块飞地,范雎就拿这个说事。他说这穰侯私心太重,他用秦国的兵,越过韩魏,打下来的土地只能扩大他自己的地盘,对秦国并没有帮助。大王应该打身边的韩魏,这样打下来多少都是大王的。至于远方的齐国,不妨与他交好,免得他帮韩魏——此所谓“远交近攻”之策。远交近攻,就是范雎提出来的。

秦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不断揍韩魏,范雎的地位也因此日益提高。范雎觉得观察够了,就劝秦王:“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自古没有主弱臣强而不亡国的,淖齿杀掉齐湣王、李兑饿死赵主父,就是明证。现在的太后、四贵,就是秦国的淖齿、李兑啊!” 于是秦王“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以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

魏国这段时间被揍得挺惨,这样看来范雎提远交近攻,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范雎一看,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范雎故意换上破衣服去见须贾。须贾见到他大吃一惊,“原来你还没死!”要说这须贾其实和范雎本来也没什么仇,当时也只是尽忠职守罢了。现在看到范雎落魄的样子,就留他吃饭,还送他一套好衣服。须贾想见秦国的丞相张禄,范雎就说我现在在他手下打工,我带你去。两人到了丞相府,范雎说我先进去通报一声。须贾等了半天没回音,就问守门的,刚才的老范呢?守门的挺诧异,“什么老范?刚才的是我们张丞相啊?”须贾一听坏了,只好跪着爬进去谢罪。范雎骂了他一通,然后说:“如果你不是刚才对我还有点故人之情,现在你早就翘辫子了!”于是大会宾客,让须贾坐在堂下,故意给他上马饲料羞辱他。临了还说:“速斩魏齐头来!不然,且屠大梁!” 须贾灰溜溜地回到魏国,魏齐闻讯跑到赵国,藏在平原君处。

快意恩仇,睚眦必报,这就是范雎。司马光认为,秦昭襄王是宣太后、穰侯扶立的,后来秦国东征西讨,穰侯很立了些功勋。太后与穰侯专恣骄贪可能会有,但还不至于像范雎威胁的那样会对秦王不利,毕竟昭襄王才是他们权力的基础。范雎这样不见得是对秦王多忠诚,不过就是想取穰侯而代之罢了。为了一己私利,就“使秦王绝母子之义,失舅甥之恩。”司马光对范雎的断语就是,“雎真倾危之士哉!”

第二年,宣太后病死(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病死”的),穰侯乖乖地离开朝廷到封地,秦王头一次大权独握。踌躇满志的秦王,马上要发动一场整个战国最惨烈、最血腥的战争了。
剑魔烨煌2016-10-22 19:21:4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六、历史上杀俘最多的战役

在蔡雎的撺掇下,秦昭襄王废掉了自己的母亲宣太后。虽然宣太后第二年就死了,但此前她以一介女子之身,君临秦国四十余年,开创女主临朝称制的先例,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她被废前一年,赵惠文王死,其子赵丹继位,是为赵孝成王(此君就是“历史巨著”《寻秦记》里的赵王)。此时孝成王年幼,赵国就仿效宣太后,由太后掌权,以平原君为国相。又过了一年,齐襄王死,其子田建登基,也以君王后处理国事。

有人就问了,古代不是男尊女卑吗?不是后宫不能干政吗?这些太后们能掌权,是不是都是靠政变之类的阴谋?这还真不是。虽然有男尊女卑的说法,但中国的王朝还有一种说法——所谓“以孝治天下”。太后是国王/皇帝的母亲,怎么能、怎么敢单纯地将其视为“后宫”呢?所以太后垂帘听政,那是有法理依据的,直到慈禧太后,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当然也有不少太后只是名义上听政,而受制于大臣,所以有野心的也会发动政变,以图获得实权。但至少获得“临朝称制”这个名头,是不需要搞什么阴谋的。

秦国趁着赵惠文王死,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求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过来当人质。赵太后不干,左师(官名)触龙劝服了她——这就是语文课本上的《触龙说赵太后》。这只是秦国的一次试探。

但秦国并不是死磕赵国,别忘了还有一个弱鸡——韩国。武安君白起三次攻韩,终于把韩国一分为二。韩国的领土,核心地带是新郑一带,此外还有上党之地,两者之间由狭窄的南阳之地连接(这个不是现在的南阳)。白起打下来的就是这个连接处。对地理有些了解的人可能会知道,上党在现在的山西,是一片四面环山的高地,有点类似盆地的地形,与外界只有几条狭窄的山口联系。白起打下这片地,其对上党,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当然,五百年后司马昭才出生)。

现在,韩国的上党守冯亭,处于进退两难之地。韩国人饱受秦国欺负,不愿就此投降,于是干脆投靠旁边的赵国。赵王问平阳君赵豹,平阳君认为:“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秦国早就觊觎这片地,自认为已经是其囊中之物;现在我们横刀夺爱,秦国绝对会恼羞成怒,到时候我们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赵王又问平原君,平原君认为,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赵王就接受了上党的投靠,封冯亭为华阳君。冯亭是出于无奈才投靠赵国的,所以拒不接受封爵,“吾不忍卖主地而食之也!”

秦国怎么能接受这种结局,果断派左庶长王龁攻上党,赵国派廉颇出击,两军于长平对垒。秦军在数次小规模的战斗中都击败了赵军,于是廉颇坚守不出。赵王以为这老头恐怕是害怕了,数次派人责备他。但其实廉颇这样在战略上虽然被动,但也是形势使然,已经是比较好的选择了,证据就是秦军一直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再这样下去就会进入长时间的拉锯,迟久必会生变。

秦国当然也不会真的干瞪眼和廉颇拼消耗。范雎派人到赵国行反间计,宣言“我们秦国最怕赵国用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此时赵奢已死)。像廉颇这样的老头子,不足为惧,我们马上就能干掉他。”赵王早就对廉颇不满,遂用赵括代替廉颇。蔺相如劝道:“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但赵王不听。

这位,就是挂上“纸上谈兵”这一标签的赵括。赵括小时候就喜欢研习兵法,每次和赵奢讨论,都能说得他老子哑口无言,但赵奢从来不认为他能带好兵。赵奢的妻子不解,就问老公为什么。赵奢就说:“带兵打仗,就意味着时刻与死亡相伴,必须慎之又慎;而小括却根本没有这种觉悟。咱们赵国如果用他带兵,肯定出事。”现在赵王起用赵括,赵母记得老公的话,就上书反对。赵王当然不听,赵母就请求,如果赵括兵败,不要因此责罚他们家族。赵王觉得这是杞人忧天,不过也就随口答应了。

秦国这边一听赵括来了,就暗中派白起代替王龁为主将——所以白起就是秦国的保险,只要有硬骨头,派武安君上,准没错!但白起名头太大,秦人怕赵括会有警觉,所以严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还以为对面是王龁,就改变廉颇的坚守战略,大出击秦。白起使用了经典战术:诱敌深入,再分割包围。赵括被包围后,数次突围不利,只好坚守待援。秦王一听赵括已被围,发动国中十五岁以上男丁悉赴长平,隔断援军。赵括被围四十六天,军中粮尽,甚至有军士开始吃战友。赵括在困窘下,亲率精兵突围,结果中流矢而死。赵军大乱,四十万人投降。

下面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一幕——武安君白起将这四十万降卒尽数活埋!最后只留下年纪还小的二百四十人,让他们回去——同时也将恐惧带回赵国。加上之前的战斗,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五万人,元气大伤。

对白起此人,史书的记载基本就是秦王派他揍人,赢了;又派他揍人,又赢了。他的人生仿佛就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除此之外,他的性格如何?喜好什么?讨厌什么?有什么八卦……等等,一概不知。就仿佛他是一个只知带兵打仗的机器人——事实可能就是如此。比如此役坑杀四十万降卒,并不是白起是个嗜杀的魔头,而是出于冰冷的计算——“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杀掉这些人,是平定上党效率最高的手段,同时减少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又震慑了敌军,可谓一石三鸟——仅仅是因为这样而已。

对于白起来说,不论是作战时身先士卒,在秦军中建立起一个军神的形象;还是杀尽俘虏,在敌人中造成一个魔头的恶名,恐怕都不过是他完全出于理性的思考而做出的举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胜利。白起这种人,完全摒弃了人类感情的影响,单纯以胜利为前提做出各种决定;部下、友军、敌人,都只是他的棋子,可以随时舍弃;甚至连人的感情本身,也在他的计算之中。但所谓慈不掌兵,也恰恰是这种人,才容易成为名将。

但一想到真有这种人存在,我总是会感到不寒而栗。

本来赵括兵败身死,按律他的家人都要受牵连;但赵王既然已经向赵母许诺,最终放过了他们一家。另外要说一句,当时并没有“纸上谈兵”一说;即使到司马光编《通鉴》,也没有把纸上谈兵与赵括划等号——给他贴上这个标签,应该是明朝以后的事了。

白起长平大败赵军后,继续进攻赵国。韩、魏害怕了,就派苏代忽悠范雎,说“如果武安君灭掉赵国,到时候他地位绝对会超过你。”范雎就忽悠秦王:“现在我们也到了强弩之末,不如暂且收手,允许赵国割地请和。”秦王同意了。白起知道后,就和范雎起了矛盾——白起终于表现出了一些人的感情,但这也意味着他离死不远了。

其实,最终做出休战决定的还是秦王。范雎的说词也确实有一定道理,长平之战,其实秦国损失也不小,毕竟是和赵国刚正面。从秦王发动国中十五岁以上的所有壮丁就可见一斑。秦国此战也是举全国之力,此时也确实需要休整一番。

但一切只是暂时的,所谓趁你病要你命,很快,秦国又要出兵攻赵了。
剑魔烨煌2016-10-23 21:07: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七、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一篇的题目又是语文课文。

长平之战后,秦国实际上也得喘口气。不过也只歇了一年,就借口要为范雎报仇(还记得之前魏齐逃到赵国了吗?),出兵攻打赵国。虽然赵王最后怂了,逼死了魏齐,但秦国只是找个借口,照打不误。不过这回白起不巧生病了,就以王陵为将。

王陵统帅值显然没有白起高,打了五个月,虽然打到赵都邯郸,但也再难进一步,到此为止了。此时白起病好,秦王就想换这个外挂。但白起却对一年前没让他继续攻赵耿耿于怀,竟然耍起了小性子。秦王亲自命令他,不听;又让范雎请他,那更不能听了。总之,宝宝生气了,宝宝就是不听!秦王没辙,只好又派王龁上。

赵国一直首都被围也不是个事,但经过长平之战的惨重损失后,也实在无力反击。平原君就准备跑到楚国搬救兵。临行前,他准备选二十个门客一块去;但选了十九个后,最后一个怎么也选不出来。这时候一个叫毛遂的门客向平原君推荐自己——所谓“毛遂自荐”就是从这里来的。

平原君不屑地说:“有能耐的人在这个世上,就好比把锥子放在袋子里,尖梢立刻就能冒出来;你在我这待了三年还默默无闻,可见也没啥本事,你还是乖乖待家里吧!”毛遂立刻反驳:“那是因为你一直没把我放在袋子里啊!不然不光是锥子尖,我浑身都露出来了!”——此所谓“脱颖而出”。毛遂一个人就贡献了两条成语哟。

平原君听这小子回答得犀利,心想说不定真的是深藏不露?就带上了他。其他十九人觉得毛遂不过是瞎吹逼,自然各种嘲笑。

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考烈王扯了一上午,磨破了嘴皮子楚王还是犹豫不决。毛遂不耐烦了,抓起佩剑就跑到两人跟前,对平原君说:“楚赵联合的利害关系,三言两语就能说清了,你和楚王扯了这么久,搞啥呢!”楚王一看哪来这么个不知礼数的蛮子,大骂:“本王正和你老板谈正事呢,你是个什么东西,还不快滚!”毛遂立刻火了,按剑斥道:“大王你敢这么骂我,无非是因为在你的地盘你人多势众;现在咱俩也就十步远,要不要试试是我的剑快,还是你的卫兵快!再说你楚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被白起这个小毛头打得找不着北,首都都被迫迁了,历代王陵都被占了,我们赵国人都为你们感到耻辱,你们自己却不想着找回场子。现在楚赵联合,就是给你们一个报仇的机会,怎么还在那里叽叽歪歪!”楚王哪见过这种传说中的亡命徒,立刻怂了,忙不迭地答应。毛遂又问:“那这事定了吗?”楚王赶紧点头,“定了定了。”毛遂大叫:“取鸡、狗、马之血来!”于是楚王、平原君、毛遂三人歃血为盟。毛遂又招呼那十九人,让他们也歃血,也不忘了嘲讽一下:“公等录录(碌碌无为),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回国后叹道:“我再也不敢说自己看人准了。”于是他从此以毛遂为上客。

楚王派春申君带兵;另一方面,作为三晋基友团的一员,魏王也派将军晋鄙出兵救赵。秦王知道后,就威胁魏王,如果敢帮赵国,打下赵国后下一个就是你!魏王慌了,忙不迭叫晋鄙停军,开始首鼠两端起来。难道这回赵国难逃一劫?下面就该信陵君出场,挽狂澜于既倒了。

话说与四公子的其余三人一样,信陵君也喜欢招揽宾客。但和那三位有一个明显区别,他是真心喜欢招待这些门客,不像其他人那样有强烈的目的性。魏国有个叫侯嬴的长者,在国都大梁看城门。有次信陵君请他吃饭,亲自开车接他。侯嬴故意穿套破衣烂衫,上车后也不先谦让一番,直接坐到上座;又说要到市场上见个屠户朋友。见到这位屠户朱亥后,侯嬴又故意把信陵君撇到一边,自顾自和硃亥聊天,但信陵君始终没有显现一丝一毫的不耐烦。终于到了饭局,信陵君又让侯嬴坐到上座,满座皆惊。

说回到邯郸之战。平原君见魏军停下不动,急了。他本来是信陵君的姐夫,因着这层关系求信陵君帮忙。信陵君转而求魏王,但无奈这位王爷早就被秦国吓破了胆,就是不干。万般无奈下,信陵君准备带着自己的手下冲击秦军,与赵国共存亡;经过城门时,守门的侯嬴也就拱拱手,“走好不送!”信陵君离开后越行越气,难道我以前看错了侯嬴?就折回去质问老头。侯嬴笑道:“我就知道你会回来。你带这么点人,还不够秦军塞牙缝,只是白白送死罢了。”信陵君一听这话,心想难道有门?赶紧请教。

侯嬴教他,“你先得弄到大王的兵符,这样就可以借此诓晋鄙进军。兵符在大王的卧室里,只有最得宠的如姬能偷到。公子你以前不是帮过她吗?现在就是让她报恩的时候了。”兵符到手后,侯嬴又说,“晋鄙也是老将了,见你只有兵符没有大王的手令,八成会怀疑。这事得着落在朱亥身上。”于是朱亥与信陵君一道去见晋鄙。晋鄙果然怀疑,哪知朱亥早在袖子里藏了四十斤的铁椎,一件晋鄙起了疑心,就把他砸死了。信陵君立刻夺取了部队的指挥权,率领魏军大破秦军,解除了邯郸的包围。

要知道,信陵君虽然成为了赵国的再生父母,但自己偷取兵符,擅杀大将,哪条都够他杀头的,从此有家不能回了,相比起坐视祖国被人一顿蹂躏,却无动于衷的孟尝君,信陵君才是真正的国士无双!
剑魔烨煌2016-10-24 19:31:2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八、八百年王朝的覆灭

战国四公子中,只有信陵君魏无忌才是真性情。鸡鸣狗盗之雄的孟尝君自不必说,楚国的春申君并不以养门客出名,而且我后面还会谈到他的一些事迹,可以发现他也不过是个迷恋权力的俗物。你看毛遂费劲巴拉地威胁楚王派兵,但楚军在春申君的带领下毫无作为,邯郸之战看起来完全是魏军打赢的——可见春申君也不是什么好鸟。至于平原君,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他与信陵君的区别。

邯郸之战后,信陵君滞留赵国。闲来无事,他听闻有一个叫毛公的贤者混迹于赌徒之间,另一个叫薛公的在卖浆(或许就是豆浆?),就想拜见他俩。这两人自操贱业,本来就是为了避世,当然不干。信陵君索性跟着他们一起混,也去赌博卖豆浆。平原君知道后就有点看不起信陵君。信陵君则说:“我本以为你平原君是当世豪杰,才不惜背弃祖国救赵国。我现在算是看透了,你平原君养门客无非也是沽名钓誉,并不是真的求贤若渴。像毛、薛二公,我跟着他们混,还生怕他俩不理我,你平原君却以这么做为耻吗?”说完就准备离开赵国,平原君忙不迭道歉。

可见信陵君才是真正的礼贤下士,所以当初才会那样恭敬的对待一个屠夫和一个看大门的。他并没有刻意地要求这些门客有所回报,也正因为这样,这些门客也乐于为他所用。而平原君这样的,不过就是为了图个虚名,无怪乎毛遂在他手下三年都默默无闻。更别提像侯嬴这样蹬鼻子上脸的,早就甩一边去了。

信陵君这样的人,“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不就是所谓的大侠吗!所以他收获了后世的铁粉无数。比如太史公司马迁,看过《史记》的人会发现司马迁这人文笔其实挺辛辣的,甚至有些刻薄。但在评价信陵君时,却不惜溢美之词。还有一个脑残粉就是汉高祖刘邦,路过信陵君的墓时专门去拜祭不说,而且公然宣称这是他年轻时的偶像。其他三公子能与信陵君并列,实在是拔高了他们。

至于秦国,虽然此战失败,但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暂时失利而已,喘口气就能卷土重来。此战秦国最大的损失就是——白起死了。

但是白起并不是死在战场上。前面说到,白起向秦王耍脾气,就是不出山。王龁失败后,秦王正烦着呢,白起好死不死地还跳出来嘲讽,你看看你看看,我就说打不赢吧!——他也不想想,秦王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说废就废,怎么能容忍他呢?一怒之下,秦王将他一撸到底,成为普通一小兵。之前和他有矛盾的范雎,趁机扇阴风点鬼火,又说他还在发牢骚。秦王一不做二不休,逼其自尽。

可怜一代战神,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于自己的政治幼稚。其实白起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所以可以对自己钟爱的事物心无旁骛,所以可以在战争中冷酷无情;但对其他东西,一概充耳不闻。但他却处于尔虞我诈的成人世界中,又被推上了前台,最终只有暗淡收场。

但白起一生无败的战绩,已足以令他名垂青史。就像“武安君”这一封号,成为了他的专有标签一样。

一代战神谢幕了,同时有一颗新星升起来了。话说秦国的太子妃华阳夫人没儿子,倒是一个太子的一个小妾夏姬生了个儿子叫异人。异人母亲地位卑贱,他老爹也不怎么重视这个儿子,就打发到赵国当人质。秦国老打赵国,赵国人对这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庶孽孙”,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异人同学就过得很郁闷,感觉未来的人生根本没有希望。

韩国有一个大商人吕不韦,跑到邯郸做生意。偶然见到异人,吕不韦立刻认为此人是“奇货可居”,跑去对异人说:“少年,我能光大你的门楣哟~~” 异人想这哪来的神经病,没看爷正郁闷着吗?就嘲笑道:“你还是去光大自己的门楣吧!”这时吕不韦神秘地笑了:“我的门楣会因为你而光大。”这一刻,异人仿佛见到了一丝曙光,早已沉寂的心又鼓动了起来。于是两个野心家便勾搭到了一起。

吕不韦给异人出主意,想你这样的公子,秦国一抓一大把,本来王位是轮不到你的——但现在有个好机会,那就是太子正妃无子。如果你能搭上太子妃这条线,那就有戏了!现在,吕不韦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他一面出钱帮异人招揽宾客,又一面出钱贿赂华阳夫人的姐姐,劝她认异人为子——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

其实华阳夫人也正愁呢。现在她得宠于太子,万一太子死了,将来新王跟她不是亲母子,以后的权势不就大减吗?异人此时正好主动示好,对华阳夫人也是个机会。但她也长了个心眼,先打听了异人的情况。一听异人在赵国宾客盈门,心想原来这小子还挺能耐的嘛!于是华阳夫人就劝太子立异人为嗣,异人终于开始咸鱼翻身。

不过暂时,异人还得待在赵国。吕不韦在邯郸娶了一个美女当小妾,一天被异人看到了,就被索要了过去——妾的地位低下,是可以被当做财物一样送来送去的——吕不韦看似对异人横刀夺爱挺生气,其实在偷着乐。因为这位小妾刚刚有孕。跟了异人后,这个儿子生了下来,异人当然认为是自己的,为他取名“政”。

——对,正是三十多年后,扫清六合、并吞八荒的秦始皇嬴政!

关于秦始皇的身世,我本以为吕不韦是他爹属于野史,但没想到不光《史记》这么写,连《通鉴》也是这么写的!看来在没有更硬的证据出现之前,接盘侠异人同学头上这顶绿油油的帽子,怕是摘不下来了。

邯郸之战中,赵人本来想杀掉异人这个人质,还是靠吕不韦的金钱开道,他们逃回了秦国。因为华阳夫人本是楚人,从此异人改名为“楚”。

另外,其实这段时间还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也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端看你怎么看。话说周赧王看秦国这么莽,害怕他打过来,就约其他诸侯攻秦——然而并没有人理。秦国就以此为借口,灭掉了周。至此,从周武王伐纣开始,延续八百年的周王朝,就这样不声不响地消失了。

要说周朝,其实影响深远。正是在这一时期,汉人对周边蛮族的技术优势开始确立,中国领土的精华——所谓“汉地十八省”开始成型,华夏之民的文化优越感开始建立起来,我们的民族性格开始形成。周朝也是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王朝,这一点上分封制功不可没。虽然后期诸侯们喧宾夺主,但已经是立国近五百年后的事了。

至此,《资治通鉴》周朝部分的一百四十八年就结束了,下面,就是秦朝的故事了。

卷第五 周纪五 大事记

周赧王四十四年(前271)
赵国赵奢管理赵国赋税。

四十五年(前270)
秦赵阏与之战,赵奢大败秦军。
秦王重用魏人范雎。范雎行远交近攻之策。

四十九年(前266)
秦王废太后,逐四贵。
秦国范雎羞辱魏国须贾。魏国魏齐奔赵。
赵惠文王死,子孝成王丹继位;以平原君为相。

五十年(前265)
秦宣太后死。九月,秦国魏冉出外到封地陶。
触龙说赵太后。
齐襄王死,子建继位,国事决于君王后。

五十三年(前262)
秦国白起伐韩,隔绝上党。韩上党守冯亭以上党之地归赵国。

五十五年(前260)
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大破赵军,杀赵国赵括,坑杀降卒四十万。

五十六年(前259)
十月,秦尽有上党地。
正月,秦罢兵。白起与范雎有隙。(周朝以十月为一年之始,所以十月在正月前。)
魏齐被逼自杀。
九月,秦国王陵伐赵。白起因病未出。

五十七年(前258)
毛遂自荐。楚赵结盟。
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十八年(前257)
十二月,白起自尽。
信陵君与赵国毛公、薛公游处。
卫人吕不韦奇货可居。秦公子异人被秦太子立为嗣。
秦公子政出生。异人逃回秦国,改名为楚。

五十九年(前256)
秦灭周。
剑魔烨煌2016-10-25 19:20: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九、儒家的战争观

卷第六 秦纪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始皇帝十九年(前228)

周赧王被秦国逮到后,虽然周王室还有西周公与东周公,但天下名义上的共主——周天子就不存在了。以史家的观点来看,此时的中国并未统一,又没有像以前夏商周的天子那样的带头大哥,因此处于一个没有“正统”的时代。不过由于三十多年后秦始皇一统八荒,所以司马光就姑且用秦来纪年。

此时秦国的老大仍然是昭襄王,此君其实在前面已经频频露脸,不过既然以他纪年,就再介绍介绍。昭襄王名叫稷,是秦惠文王和宣太后(也就是芈月)的儿子,秦武王的异母弟弟。在他老爹和他哥任上,秦国只是比别国稍强;而正是在他执政的五十多年(当然,有近四十年实际上是他妈掌权),秦国形成了对别国碾压性的态势。

不过,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的君主就开始形成一个特点——刻薄寡恩、猜忌心重,而且越来越严重,直到秦始皇达到了一个顶峰。从惠文王车裂商鞅,昭襄王废太后、杀白起就可见一斑。倾危之士——范雎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从一个低级的“士”,一跃成为秦国丞相,成功取魏冉而代之,还被封为应侯。

然而范雎的地位就真的安若磐石吗?

此时的昭襄王已经六十出头。人老了就容易疑神疑鬼,何况昭襄王这样本来就没什么安全感的人。再说范雎自己,如果对他的早期经历还有印象,应该记得有两个人对他攫取高位起了关键作用——郑安平和王稽。范雎这样恩怨分明的宝宝,自然投桃报李,这两人也当上了大官。但其实,这两人以前在秦国地位不显,也不是没道理的,因为他们的能力也就那么回事。但现在骤得大位,两人显然都心理失衡了,竟然当起了秦奸!可能会叛变,昭襄王尚且忍受不了,何况这种板上钉钉的!结果郑安平跑得快逃到了赵国,王稽就比较倒霉,被秦王逮到砍了。

这俩货都是范雎推荐的,秦王对范雎的不满开始溢于言表。之前范雎又撺掇秦王杀掉白起,秦王对少了这个外挂其实也挺后悔的。其实杀白起,包括之前的废太后,根源都是秦王自己想这么干,范雎只不过是推波助澜,但昭襄王这样刻薄寡恩的货色,怎么可能承认是自己的错,这帐势必又要算在范雎头上。

秦王不高兴了,范雎当然也会不高兴,想想之前的白起吧!只是使个小性子,结果一言不合就被咔擦了。一个叫做蔡泽的燕国人听说了这些,心想小爷我的富贵就从这上面来了!(这话怎么这么耳熟)于是蔡泽跑去忽悠范雎:“你没听说过‘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吗?想想商鞅、吴起、文种的下场吧!”这下说到范雎的心病了。但老范其实并不甘心放弃现在的地位,于是发出豪言壮语:“这几个人虽然不得好死,但好歹都轰轰烈烈的活过。老子杀身以成名,死无所恨!”其实蔡泽早就看出来了,这老范不过就是发发牢骚,真要他杀身成仁,他可惜命着呢。于是蔡泽悠悠说道:“这三个人虽然杀身成名,但还是不如闳夭、周公身名俱全好啊!”范雎一听,也就顺坡下驴了。之后范雎把蔡泽推荐给秦王,自己则退居二线,最终得以善终。

蔡泽的经历和当初的范雎惊人的相似,可谓范雎2.0版,在《史记》里也果然被放到同一篇列传里。然而此时的秦王,其实只是不想让一个大臣长期占据高位而已,所以这位2.0版当了几个月相国,就被撸下来了,远远短于原版。最后的赢家,始终是秦王。

像范雎、蔡泽这样的倾危之士,属于纵横家一流,和前面的苏秦、张仪一路,那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因为只有诸国间互相攻伐,他们才有用武之地。所以在后世的儒家学者看来,这都是一群毫无人品的渣渣。那儒家自己对战争又有什么看法呢?

一提到儒家,大多数人都会先想到孔老夫子一直挂在嘴边的“仁”;一说起“仁”,容易让人联想到“宽仁”、“仁爱”这些词,潜意识里让人觉得儒家一定是反对战争的。但其实,儒家并不反对战争,而是反对所谓的“不义之战”。那么反对一切战争行为的人有没有呢?——还真有,这就是宣扬“兼爱”、“非攻”的墨家。

儒家对战争的看法,从一位代表人物——荀子的言论中可见一斑。荀子名况,是赵国人。周被秦灭后,一时间人心惶惶,赵孝成王就向这位大师咨询怎么打仗,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位赵国贵族临武君。临武君就觉得用兵打仗,无非就是利用天时、地利,观察敌人动向、随机应变,以诈术为上。——这其实更偏向战术的层面。而荀子则明确提出“兵要在乎附民而已。”——也就是常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其实就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了。

但得民心、得军心,这大道理谁都懂,但怎么才能真正做到呢?面对好学的赵孝成王和临武君,荀子举了三个国家为例子。首先是齐国,齐人推崇个人武艺,谁耍剑耍得好,重重有赏!但这种人在单打独斗中能独领风骚,一到团战,不过就是乌合之众,一击即溃,所以是亡国之兵。魏国的武卒倒是很重视士兵的综合素质,要求士兵能够“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二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全副武装加上干粮,半天行军一百里,现代对士兵素质的要求也不过如此吧。但这种精兵,训练不易,更不容易维持,所以也不是长久之道,是危国之兵。说白了,这两家还只停留在从身体上训练士兵的层面,而秦国的境界明显就高了一层。秦国变法重要的一条就是武功爵、首级制度,从制度上就激发了老百姓的斗志,这比起齐、魏两家强迫式的训练,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所以秦国变法后能够开无双,“非幸也,数也”。

然而在荀子的心目中,秦国这种搞法,本质上还是以物质来刺激士兵,只是手法比齐魏高明罢了,都属于“盗兵”,所以也并不能一直搞下去——后来果然秦朝二世而亡。在儒家大师荀子看来,真正的无敌之师,必须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应该超脱于单纯的物质层面,甚至达到信仰的高度——这才是真正的“仁义之师”。

可惜的是,儒家所推崇的仁义之师,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一支军队才真正做到——而彼时早已不是“独尊儒术”的时代了。

为了实现上述的“兵道”,荀子对将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所谓“六术、五权、三至”,“恭敬、无旷”。尤其强调了将领自身的政治素养。毕竟,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以战争的胜负,不能单纯以战场的胜负来判断,而应该以是否达成预期的政治目标来判断。历史上有不少将领就是没看清这一点,所以出了很多在不断胜利中走向灭亡的事例。将领可以不参与政治,但这绝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政治意识了。

有了合格的士兵与将领,还需要相应的军制。这里荀子就明确提出了,王者之师应该是禁暴除害的仁义之军。试想,如果士兵自己心底都认为自己不过是一群合法的土匪,无法认为自己做的事是高尚的,又怎么可能做到号令严明,怎么可能攻必克、战必胜?

荀子论兵,可说是儒家的经典战争观,所以司马光在《通鉴》里几乎一字不落的全文摘录。其实对儒家的学术观点有些了解就会发现,儒家虽然总体上以和平为上,但并不排斥战争,要知道孔子推崇的君子六艺里,“射”和“御”都是同战争有关的。

荀子虽是儒家,但他的两个得意门生却都是法家,而且也学起了鬼谷子的学生们,上演了相爱相杀的戏码。
剑魔烨煌2016-10-26 19:17:3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二十、可持续性外挂蒙骜,以及信陵君之死

公元前251年秋,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病逝了。在他废掉周赧王后的几年中,秦国又灭掉了西周公,逼得韩魏两国称臣——昭襄王死的时候,韩王还得为他披麻戴孝。可以说,秦国统一之势已成。那位当了四十多年的太子终于等到了登基的那一天,是为秦孝文王。这位王爷名叫柱,就是前面那个绿帽侠——楚的爹。当然,由于吕不韦之前的那番运作,楚成功当上了太子。

然而估计是这位柱子当了那么久太子,一朝登基后太过兴奋,结果只当了三天大王就嗝屁了。鉴于此君彼时大概四十多岁,或许这个猝死有什么阴谋也说不定——但也没法证明就是了。总之,楚作为一个庶孽孙,在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商人运作下,居然成功逆袭,可见资本的力量。

太子楚登基,是为秦庄襄王,封赵姬为王后。对大恩人吕不韦,庄襄王自然感激涕零,封其为相国。之后,周王室的残存势力东周君不死心,又忽悠大家合纵伐秦。于是吕不韦作为秦国相国,首次出手就把他给灭了,至此,周这个国家在地图上被彻底抹掉。那么灭亡前的周还剩多大地盘呢?——只有七座城市:河南(这是个城市名,和现在的河南省不同)、洛阳、穀城、平阴、偃师、巩、缑氏。——真是可怜啊!

这几个城市名有的现在还在用,大家可以看看有没有自己老家;如果有,那你就是周国人哟。

既然是吕不韦打下来的,秦王就从新征服的河南、洛阳划出十万户,封吕不韦为文信侯,吕不韦在秦国一时炙手可热。

秦国失去白起这个外挂后,此时又出了个小外挂——蒙骜。《神话》中成龙大哥演的蒙毅就是他孙子。而且和白起不同,蒙小外挂祖孙三代都在秦国为将,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可持续性外挂。蒙骜一出场,先拿韩国练手,取成皋、荥阳,将其地置为三川郡。之后又伐赵,定太原,取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之后王龁又攻克上党诸城,完全占据了上党之地,以其为太原郡。——看来白起死后,这些以前只能当作备胎的哥们们也逐渐独当一面了。

蒙骜又帅军伐魏,取高都、汲。魏王慌了,终于想起了躲在赵国的信陵君,只好厚着脸皮去求他。信陵君这边怕是魏王骗他回去治罪,就吩咐门人:“有敢为魏使通者死!”之前他一直跟着一起混的毛、薛二公就跑去劝他:“公子你能名重天下,根源在于有魏国存在啊!一旦魏国灭亡,你就不过是一介流亡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还没说完,信陵君立刻拐过弯来了,赶紧回国。——可见信陵君其实才是四公子中最拎得清的,怪不得一堆脑残粉。

魏王见信陵君这个大救星回来了,喜极而泣,以前的过往通通一笔勾销,现在最重要的是怼秦国。要说信陵君在诸侯中的号召力那是杠杠的,一听他回魏国了,大家纷纷出兵相救。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把蒙骜赶回了函谷关。

此时,秦国管城的守将,是安陵人缩高的儿子。要说这安陵,虽然也是魏国的地盘,但并不是王室直接管辖的郡县,而是魏国一个贵族的封地。信陵君打不下管城,就派使者找到安陵君(不是安陵容啦),叫他找到缩高,揍这个儿子。安陵君就推脱道:“咱就是个小封君,说话也不一定管用,你自己找他说吧。”使者又去找缩高,结果这哥们不干,还说“父亲打儿子,如果儿子还手,实在让人笑话;如果儿子听话投降,这不是父亲教儿子不忠吗?不干!”使者这么回复信陵君,信陵君火了,就威胁安陵君。安陵君也是个要面子的,说这缩高的行为符合大义、符合先王的教诲,老子就是顶他!缩高一看老大这么仗义,干脆跑到信陵君处自刎谢罪。信陵君没想到碰到两个这么轴的,吓得赶紧向安陵君道歉。

这件事情其实就体现了周时分封制的特点,和西方的中世纪时期很像,所谓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信陵君代表魏王,却使唤不动安陵君的臣子,最后还要低头认错;安陵君也不以魏国的利益为优先,对此还振振有词。如果换成汉朝以后,这安陵君和缩高,早就被抄家灭族了,哪还有时间在那里叽叽歪歪。

秦王想,既然打不过信陵君,那就用老办法——反间呗!还记得之前被信陵君干掉的晋鄙吗?秦国贿赂了晋鄙之前的一些门客,这帮人就在魏王面前诋毁信陵君。其实魏王一直挺忌惮信陵君,毕竟这货在诸侯中的威望远超过自己。之前在危亡关头要一致对外,此时缓过来了,就把信陵君从元帅的位置上又撸了下来——秦国并没有受什么大损失,就开始卸磨杀驴,相煎何太急啊!信陵君这回算是对魏王彻底失望了,从此沉湎于酒色之中,四年后病逝。

此战过后不久,秦庄襄王病死,他的便宜儿子太子政成为新任秦王。庄襄王的爹在位三天,他自己也就好点,在位三年。此君死时应该也就三十多——我仿佛又闻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历史巨著”《寻秦记》里,就大开脑洞说是吕不韦和赵姬这对奸夫淫妇合谋毒死这位接盘侠的——搞不好还真是这样,总之这位也是个苦命的娃啊!

秦王政登基时才十三岁,国事都交给了吕不韦,吕不韦号称仲父——仲父也是父,总算能让这孩子叫爹了。至此,吕不韦的这桩买卖大获成功。掌控了一个国家,还是世界强国,而且这国家的王其实就是自己儿子,吕不韦可谓达到了中国古代商人的巅峰,这在重农抑商的年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秦始皇正式登场,六国的末日来临了。
剑魔烨煌2016-10-27 18:37:59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