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线工程 (转载)

楼主:llk11 字数:1513229字 评论数:1638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毛 曾说说:
“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
“你们不搞攀枝花,我就骑着毛驴子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的稿费去搞。”

llk112016-10-22 22:02:4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还有一个受惠于三线的城市,广西柳州



llk112016-10-22 22:07:2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三线建设,是事实上的中西部大开发。
llk112016-10-22 22:19:36 发布在 国际观察







llk112016-10-22 22:23:21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一篇从前的中学课文

夜走灵官峡

杜鹏程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尺多厚。天地间雾蒙蒙的一片。我顺着铁路工地走了四十多公里,只听见各种机器的吼声,可是看不见人影,也看不见工点。一进灵官峡,我就心里发慌。这山峡,天晴的日子,也成天不见太阳;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你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目下,这里,卷着雪片的狂风,把人团团围住,真是寸步难行!但是,最近这里工作很紧张,到处都是冒着风雪劳动的人。发电机、卷扬机、混凝土搅拌机和空气压缩机的吼声,震荡山谷。点点昏黄的火球,就是那无数的电灯。看不清天空里蛛网似的电线;只见运材料的铁斗子,顺着架在山腰里的高架索道,来回运转。

我肚里饿,身上冷,跌了几交,手掌也擦破了。算啦!到山崖下边找个避风的地方蹲上一阵,天明十点钟赶到材料厂也不迟。晚上瞎摸乱闯,跌到深谷里就把我这材料队长“报销”了!

抬头看,一条小路通到绝壁上的石洞里。石洞门口还挂着布帘子。无疑,这里住着工人。我抓住树枝爬上去,钻进石洞。奇怪!石洞门口有个小孩,看来不过七八岁。他坐在小板凳上,两个肘子支在膝盖上,两只手掌托住冻得发红的脸蛋,从帘子缝里傻呵呵地向外望着对面的绝壁。我进来,他看了一眼,又朝外望着。

石洞挺大,里头热腾腾的,有锅碗盆罐,有床铺。床头贴着“胖娃娃拔萝卜”的年画。墙上裱糊的报纸,让灶烟熏得乌黑。

“屋里怎么没有人哪?”我一边说,一边抖着大衣和帽子上的雪。

坐在那里的小孩扭转头,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我,说:“叔叔!我不是个人?”他站起来背着手,挺着胸脯站在我跟前,不住地用舌头舔着嘴唇,仿佛向我证明:他不仅是个人,而且是个很大的人。

我捧住那挺圆实的脸盘说:“小鬼!你机灵得很哟!”

他把我的手推开,提着两个小拳头,偏着脑袋质问:“哼!叫我‘小鬼’?我有名字呀!”他指着床上那个睡得挺香的小女孩说:“妹妹叫宝情(成),我叫情(成)渝!”

不用问,这孩子像我碰到的千百个孩子一样:工地里出生,工地里成长。工人们喜欢用工地的名字给孩子命名。成渝这孩子大约地生长在成渝铁路工地,那个叫宝成的小女孩,也许就出生在此处。

我坐在火炉跟前,一边抽烟,一边搓着手上的泥。

成渝爬在我的膝盖上,伸长脖子,望着我的眼睛,问:“叔叔!明天还下雪?说呀,叔叔!明天还下?”

我把那冻得发红的小鼻子按了一下,说:“天上要通电话,我一定给你问问。可是——”

呵!他恼啦!一蹦起来,站在离我几步远的地方,皱着眉头,偏着脑袋,把我上下打量了一番,说:“你!哼,还哄我!你口袋装着报纸。报上有天气哩。”

哦!他是说,每天的报纸上都登载着天气预报的消息。这小家伙精得很哪!

成渝噘着小嘴巴,又坐在门口,双肘支在膝盖上,两手托着圆圆的脸蛋,从帘子缝里望着对面的工地。我问他水壶在哪里,他也懒得说。真后悔:不该得罪这位小主人!

我说:“成渝!明天还下雪,是不是你就不能出去玩啦?”

他连看我也不看,说:“爸爸说,明天还下雪,就要停工哩!”

我说:“你爸爸这样关心天气?他干啥工作?”

他骄傲地说:“开仙(山)工!”

“在哪里开山?”

他努着小嘴巴,指着对面的工地。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顺着光带,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十名工人像贴在万丈绝壁上似的,打着炮眼,仿佛在开凿着登天的梯子。

我说:“成渝!哪个是你爸爸,根本看不清哪!”

成渝说:“我也看不见爸爸。爸爸能看见我。爸爸说,他打炮眼呀,打炮眼呀,一扭头就看见我了!”他的两只脚在地上乱踢腾。“我常坐在这儿望爸爸哩。”

啊!是这么回事!

我鞋子上的冰雪化开了,这工夫,我才感觉到冻得麻木的双脚开始发痛。为了取暖,我跺着脚。

成渝咬住嘴唇,又摆手,又瞪眼睛。我懂得他的意思了:怕我把他的妹妹惊醒。我说:“你对妹妹倒挺关心!”

他说:“妈妈说,我的印(任)务是看妹妹。妈妈回来,我就下班了!”

“啊!你也天天上班!”我把他搂在怀里说,“妈妈干啥去啦?”

他指了指石洞下边的运输便道。

我顺着他的手望去,只见一个人站在便道旁边的电线杆子下,已经变成一个雪人,像一尊石像。看样子,她是指挥交通的。这条从绝壁上凿开的运输便道,并不宽畅,一天二十四小时,汽车、马车、驮骡、架子车和行人,来来往往,非常拥挤,没有人指挥就乱得一团糟。

今天下大雪,路上行人和车辆都很少,她满可以回到家里歇歇,可是她屹然不动地站在那里。她可能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三个月五个月,或者是三年五载了。平素,也许她仰起头就能看见她的丈夫,也能看见她的孩子;而那攀登在山与天相接之处的丈夫,也许在擦汗水的工夫,一转眼就看见他妻子坚毅的身影和孩子小小的身材。我猜想:即使在这风雪迷茫的黑夜,工人、工人的妻子和工人的孩子,谁也看不清谁,可是他们一定能感觉到相互间深切的鼓舞和期待。

我回头一看,成渝笼着手,缩着脖子,不住地打盹。我拉拉他圆胖胖的小手说:“会着凉的。上床睡吧!”

成渝从睡梦中醒来,以为是他的爸爸妈妈回来了,仔细辨认了一阵,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地说:“我不睡!我不睡!”

“为什么?”

他用小拳头揉了揉眼睛,说:“爸爸妈妈说,不管哪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

我把成渝紧紧地抱起来,用我的脸暖了暖他的脸蛋。然后放下他,裹紧了大衣,把帽沿往下拉了拉,出了石洞,下了山坡,顺着绝壁上开凿的运输便道,向前走去。

风,更猛了。雪,更大了……



1958年元旦写于成都
llk112016-10-22 22:23:5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我说:“你爸爸这样关心天气?他干啥工作?”

他骄傲地说:“开仙(山)工!”

“在哪里开山?”

他努着小嘴巴,指着对面的工地。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顺着光带,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十名工人像贴在万丈绝壁上似的,打着炮眼,仿佛在开凿着登天的梯子。

我说:“成渝!哪个是你爸爸,根本看不清哪!”

成渝说:“我也看不见爸爸。爸爸能看见我。爸爸说,他打炮眼呀,打炮眼呀,一扭头就看见我了!”他的两只脚在地上乱踢腾。“我常坐在这儿望爸爸哩。”

啊!是这么回事!
llk112016-10-22 22:28:31 发布在 国际观察
@lch7204 27楼 2016-10-22 21:41
三线建设是造就了一批骨干企业,但那时工业基础为0,企业容易起家。即使这样还有不少三线企业承受不了新时代竞争而倒闭,没倒的也纷纷搬出大山。
这说明和平时代还在山沟里建企业,是难于成长的。
-----------------------------
和平时代从经济角度考虑,当然是这样。但是如果战争年代、从安全考虑呢?
想想现在东南沿海,北上广深,战争一来会有多大压力?
llk112016-10-23 07:41:3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llk112016-10-23 07:47:56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作者:@巡航鸡蛋 时间:2015-08-23 21:17:10

如果只把工业基地放在基础雄厚,交通方便的几个沿海省份,那中国就和日本的纵深没太大区别了,这肯定是敌对势力最乐意看到的,一个上午的攻势就够了。
llk112016-10-23 08:01:2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llk112016-10-23 08:04:59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大三线最主要是备战,但是备战的同时也是对中国经济格局、布局的一个平衡,这是战略意义的平衡:


llk112016-10-23 08:14:48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三线建设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堪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西部建设战略。
llk112016-10-23 08:24:3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三线建设对国防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1)
一言而蔽之,六七十年代完成的三线建设对于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并且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

经过 10 多年的建设, 三线地区建成的国防工业以及科研企事业单位就高达300多个,其中包括297 个工厂、42 个研究院( 所) ,形成年工业产值 130 亿元的生产能力。三线地区由过去只能生产一般轻武器、电子元件器、雷达通讯导航设备和一般的歼击机等, 到逐步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门类齐全、生产综合配套能力强、能制造重兵器和坦克车辆、高级歼击机和战略武器等 24 个重大军品的科研、生产、试验基地, 拥有许多高精尖设备, 常规武器和战略武器的生产以及国防科研都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llk112016-10-23 08:26:0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三线建设对国防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2)
此外三线建设也使得我国核工业进入从无到有的全面发展;航天工业飞速发展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电子工业建成了微波导航、低空警戒、潜艇攻击、大中型炮瞄、跟踪等雷达及一些尖端电子产品的生产能力填补了空白, 对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继 1964 年10 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后, 1967 年 6 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69 年 9 月又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地下核试验; 在空间技术方面, 1966 年 10 月第一次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70 年 4 月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5 年 11 月按预定计划回收卫星成功。值得一提的是,面向全国的大型空气动力试验研究基地也是在1966-1975年期间,在三线地区建成投入使用的,这一研究基地为我国的飞机导弹卫星航天飞行器火箭舰艇等研制提供重要支持。

经过11 年的建设, 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 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技术力量和设备水平等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 在整个国防工业生产能力中, 三线地区占 50%以上, 其中, 核工业约占全国的 70% , 航空工业占全国的 60%, 兵器和航天工业约占全国的一半, 电子工业占部属企业的60%, 船舶工业占全国的 40% 。1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武器装备的生产原来主要靠一、二线的局面, 大大改善了国防工业的生产布局, 对于巩固国防和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 确立我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大国地位, 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llk112016-10-23 08:26:36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关于三线建设的评价,一直有较大分歧。

“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20世纪80年代前期,社会舆论多倾向于否定,认为过于严重地估计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甚至将其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等同起来。

1990年代初期,特别是海湾战争爆发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高科技优势对伊拉克、南联盟等国家进行空中精确打击取得的入侵战争胜利,使中国领导人重新关注战备后方的建设。时任中共中央 的江泽民,在视察四川等三线建设企业时指出:从当前国际形势来看,特别是海湾战争之后,我们对三线建设的重要性应当有进一步的认识。总的讲,毛 作出这个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很有战略眼光的。1993年,他又题词:“让三线建设的历史功绩和艰苦创业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这不仅从历史上肯定了三线建设,而且强调了新时期发扬三线精神的重要性。

2011年,胡锦涛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小组会上的讲话,也充分肯定了三线建设。
llk112016-10-23 08:27:36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从国家安全角度重新审视三线建设决策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否定或肯定三线建设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当时是否有战争爆发的较大威胁。否定者从事后战争并未爆发的事实认为,当时估计过于严重了;肯定者则从正是因为作了战备准备,使敌人不敢贸然入侵来进行解释。然而,否定者和肯定者都拿不出事实证据来说明当时战争爆发威胁是有还是没有,以及到什么程度。

1994年,尘封在美国档案馆中的一批机密档案满30年,由于美国历史学家的不懈努力,一部分被曝光解密,解密档案证实1964年美国确实制定了对中国进行突然袭击的计划,而且不仅仅是设想,已经形成了具体实施方案。这在美国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美国间谍卫星和U-2高空侦察机辨认出罗布泊基地和包头核工厂,确认中国将在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感到十分惊恐。1963年4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国防部长提出一份长篇报告,拟定了打击中国核计划的方案。包括:A.由国民党军队实行渗透、破坏和发动对大陆的进攻。B.实施海上封锁。C.南朝鲜进攻北朝鲜,以对中国边界施加压力。D.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常规武器的空中打击。E.使用战术核武器有选择地打击中国的目标。


1965年8月20日,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将击落的台湾国民党流寇4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残骸,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公开展出。1961年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与台湾国民党流寇合作,在桃园基地成立“黑猫中队”,由美国提供U-2高空侦察机,台湾提供飞行员,深入中国大陆获取防空部署、核武导弹基地等航拍侦查照片,活动极其嚣张。


1969年第1期《人民画报》增刊,1968年12月27日,我国第二次氢弹试验,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成功进行,首次采用含钚弹芯,轰五甲94号机(李文辉机组)空投,爆炸当量300万吨。
llk112016-10-23 08:33:4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打击中国核计划的方案,美国人曾设计了四种摧毁办法,现总结如下:

1.公开的非核性质的空中打击(假定单靠美国执行)。为把中国可裂变物质生产设施摧毁到需要完全重建的程度就必须采取‘相对沉重’(即没有限制)的非核空中打击。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打击水平才能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
2.报告还谈及一点,美国试图使自己摆脱干系的任何特别努力都很容易被人发现。
3.利用在中国的特工进行秘密进攻。由于缺乏这类条件这一点已被否定。
4.空投破坏小组。结论是一支100人的破坏小组能够制服中国核基地的警卫部队并毁坏核设施,但要完全彻底地摧毁它则很困难。


在约翰逊提交报告时,这种可能性据称已得到严肃认真的分析。[2]1964年9月15日,中国的核试验已经迫在眉睫,美国总统约翰逊和国务卿腊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中央情报局局长麦克恩、国家安全顾问邦迪举行了聚会,他们最后的看法是:在中国爆炸原子弹与美国对中国采取不宣而战的打击之间,还是后者更有风险。对中国核设施的攻击,应该在“军事敌对”发生时才可以。10月,美国给台北的一份电报声称,轰炸罗布泊中共核基地的计划将是一个极为冒险的行动。于是,美国试图伸向战争按钮的手终于缩了回来。
llk112016-10-23 08:36:26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从国家战略经济角度看大三线建设

过去学术界评价三线建设,倾向肯定的观点多着眼于宏观政治需要,如保障国家安全、缩小东西部差距等;倾向否定的观点多着眼于微观经济数据,如三线企业环境恶劣、经济效益差等。这是评价出现较大分歧的另一个原因。从西部大开发的大局来剖析三线建设的作用,应该是两者结合的较好切入点。

以四川为例。三线建设以前,四川工业较发达地区主要限于重庆、成都两个城市周边。而川西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综合利用价值极高。金沙江、鸦砻江的水力发电资源也是中国蕴藏最丰富的。川西平原、西昌地区,农业自然条件很好,盛产粮食和经济作物。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缺少工业基础,川西经济得不到提升,远远落后于川东地区。毛泽东决定把三线建设重点放在四川后,1965年邓小平视察川西地区,确定了“两点一线”的西南三线建设布局,即以攀枝花为中心,通过成昆铁路线,向重庆和六盘水两点作钟摆式辐射,六盘水工业基地的煤炭运到攀钢,攀钢的钢铁运到重庆,重庆的机器运到攀钢和六盘水工业基地。这个“两点一线”布局现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三线建设建成的成昆铁路和青藏铁路(西格段)是中国铁路布局中最西的两条。成昆铁路沿线辐射范围13.6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和云南的7个地、市和所属50个县、市。如今铁路支线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企业和科研机构星罗棋布,崛起了西昌、绵阳、雅安、乐山等新型工业城市。攀枝花集团是主产高铁钢轨、无缝钢管、特殊钢、钒钛钢铁的企业,它还延伸到凉山州、成都市、绵阳市及重庆市、广西北海市等地建厂,开辟了西昌卫星中心、凉山彝族风情和冰川地貌、丽江玉龙雪山等旅游线路。当年的点线分布,已经扩展为生机勃勃的新经济区。经济学家林凌指出,“两点一线”带动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水平提高,相当于跨越了50年。

如果把评价三线建设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的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思路就会更加开阔。1964年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决策,主要原因是国际形势严峻,敌对势力在东部沿海地区外形成了包围圈。而中国的工业和大城市多数集中在东部,一旦发生战争,必将损失巨大。40多年过去了,战争并未爆发。从今天的国际形势看,三线建设发挥了新的经济战略意义。
llk112016-10-23 08:41:39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有人说:
“中国在那个时期,曾与美苏两个世界超级大国同时为敌,最终能安然无恙,我觉得原因有下面几个:
一是毛 是中国的领袖
二是抗美援朝的余威
三是两弹
四是工业化已有基础
五是三线建设
六是文革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动员能力和凝聚力

三线建设的意思很明白,我就当你来打我了,你爱来就来,结果,美国没来,苏联没来,甚至最坏的结果的美苏一起来也没有出现。”
llk112016-10-23 08:43:19 发布在 国际观察


llk112016-10-23 09:02:06 发布在 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