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就是腹黑男主上位史,818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的奇葩事~

楼主:流年君的流年杂记 字数:438840字 评论数:62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番外 | 我们的说书时间



在袁谭和袁尚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刘表曾经给两人写过信,大意就是劝两人要团结不要分裂。

乍看之下,两个人都打成这样了,你还来劝这个,真是迂腐得紧!但是,你若站在当时天下整个大局的角度来看刘表的行为,就会发现他的小算盘打得精得很。

在郭嘉劝曹操坐山观虎斗以后,曹操集团内部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不打袁氏了,接下来打谁?大家的一致看法是先去打刘表,因为他又有钱又不经打。

这个时候,站在刘表的角度,他该怎么办呢?

现在去练新兵学兵法,肯定来不及了。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转移曹操的注意力。既然曹操是因为袁氏兄弟内部相争而挥师南下,那么如果袁氏兄弟又精诚团结了,曹操的目光自然就又会聚焦于河北了。

所以你看,刘表表面上是去劝架,实际上却是祸水北移。

谁都不傻呀。


---------


这里补记一下之后的历史:

曹操在剿灭袁尚后,终于占据了冀州,不久后又杀了袁谭,这一年是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距官渡之战已经过去了四年。

而曹操真正完全消灭袁氏势力,还要再过三年。因此,刘表又得以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南下攻打刘表了。而刘表自己运气也相当不错,就在这一年,他死了。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2 12:09:35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曹操占据冀州以后,看了一下户口资料,然后美滋滋的对崔琰说,冀州真是个大州啊!我算了算,能招三十万军队呢!

崔琰回复道,丞相你说话好搞笑!袁氏兄弟相争,搞得生灵涂炭,您代表朝廷出兵平叛,不去关心受苦受累的百姓,反倒是先看能招多少的兵,这怕是会失望于冀州的士子们啊!

曹操听完,马上认错,郑重地跟崔琰道了个歉。

这段记载,几个意思呢?当然,司马光记录于此,可能是认为崔琰仁政爱民,言辞堂堂正正,曹操因此受教而谢。

但是,腹黑的流年君并不这么看。

当时天下争霸,大家都在抢地抢人,抱着的都是相同的心态。这种时候,动辄仁而爱人,其实是一种很迂腐的想法。崔琰这么说,难道曹操就真的听他的了?从此就关爱百姓,广施仁政了?

肯定不会嘛。

但是,崔琰的话,很有可能让曹操意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有些事情想想就好了,就别当着人说了。

有些事,
只能说不能做。

有些事,
只能做不能说。

还有些事,
只能说一套做一套。

对曹操而言,兵也要征,粮也要征,但仁政爱民的表面工作,也要做。

不要觉得这就是虚伪。

往小了说,看看你自己,恋爱的时候说的那些情话,每一条都言出必践了吗?为什么孔子会觉得言而有信是很好的美德,就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做不到。而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苛求别人了。

往大了说,领导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到底是他坏,还是你蠢?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2 12:10:25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更新完毕,吃饭去啦~~~~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2 12:10:40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卤煮来啦,今天很忙,匆匆更完我就撤啦~~

今天的主题是:你的眼前并不是苟且!


惯例先上原文:

曹操谓荀彧曰:“关西诸将,外服内贰,张晟寇乱殽、渑,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将为深害。当今河东,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贤才以镇之。”彧曰:“西平太守京兆杜畿,勇足以当难,智足以应变。”操乃以畿为河东太守。

《资治通鉴•卷六十四•汉纪五十六》

-------

《资治通鉴》第六十四、六十五两卷,一共记载了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1年-208年)共八年间事。在这几年中,曹操先后平定了河北诸州及荆州刘琮,收罗了一大批人才。

对于仅仅熟悉《三国演义》的人来说,会感觉这些人都很陌生。因为《三国演义》毕竟以军事谋略为主,对于精于政事,或者长于治理的人才,是介绍比较少的。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其中的几个在此期间出场的人物,并借此来聊一聊军事征服和有效治理之间的差别。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6 11:37:52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第一个要介绍的是河东太守杜畿。

此人在《三国演义》中并未出场,但在真实历史中却颇受曹操、曹丕的信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在河东当太守,实在是当得太好了。

我们在前文曾经说过,袁绍在身前将子侄们都派往了各州任刺史。在袁绍死后,袁尚占据了冀州,袁谭占据了青州,两兄弟打得不可开交。

而袁绍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幹,则暂时投靠了曹操——对于这种投靠,曹操和高幹谁都没有当真。无非是两方都不想开战,所以找了一个和平相处的理由而已。

但是河东却不太平,这让曹操很头疼。

所谓河东,大约就是现在的山西南部。其在政治区划上属司隶校尉部,但在实际的地理位置中却有些尴尬,因为它和司隶的其他郡国隔着一条黄河,反倒是与并州刺史部更为接近。



图中箭头所指处即为河东(图片来源于网络)

曹操不想放弃这个地方。一来是因为河东郡在黄河北岸,如果能控制住河东郡,曹军进出河北就会方便自如得多;二来是因为河东位于黄河之东,而过了黄河即是关中。如果河东郡在手,那么对关中的军阀将不失为一种震慑。

只是想法虽好,实现起来却有难度。河东的地方势力太大,而且暗中还和高幹勾结,随时都有脱离的危险。若在太平年间,曹操大可以派一支大军进驻,镇压叛乱。但此时曹操正在河北用兵,实在抽不出这么一支军队。

于是曹操便想派个人去解决河东的麻烦。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6 11:39:15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会说:小case,曹操手下不是人才辈出嘛?文有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等等等等;武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张辽、徐晃、于禁,等等等等,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来了?

还真找不到。这些人各有各的活干,没有一个是闲着的。从他们当中抽调一个派过去,能力是否适应另说,现在手头的活儿又怎么办?

因此,曹操的意思并不是要从现有的人当中调一个过去,而是要找一个目前还没有担什么重任,但同时能力又强的人去。

这个事情难度就很大了。能力强不强,是要通过实践检验的,可实践检验了能力强的人,又都已经被委以重任了,这时候,上哪里去找这么一颗“遗珠”呢?

领导碰到难题怎么办,找二把手呗。曹操于是便把想法跟荀彧说了。而荀彧作为一位称职的二把手,也立马给出了人选:杜畿。

荀彧对杜畿的评价是:勇足以当难,智足以应变——此人有碰到困难不退缩的勇气,也有随机应变的智慧。

这个评价言简意赅,而且关键是能看得出,荀彧准确领会了曹操的需求。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6 11:41:06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杜畿于是走马上任,但走到了黄河边上,却过不了河——他空有一张委任状,却还没有得到地方豪强的认可。

曹操只好暂时派出几千军队,准备先把杜畿送过去。但部队还没到,在黄河边住了几天的杜畿就决定自己先过去了。他的考虑是:带着军队赴任虽然能暂时压制住反对力量,但脓包总是要揭的,晚揭不如早揭,还不如趁着现在一个人,趁其不备,先下手为强。

到了河东以后,杜畿一方面安抚地方大族,将军政大事完全交给豪强,自己万事不理;另一方面,又撇开主要豪强,不动声色的结交其他势力。后来,等到豪强反叛时,杜畿联络军队,并召集他人,一举便平定了叛乱。

由此,杜畿在河东获得了巨大的威望。

叛乱平定以后,杜畿在河东兴学校,劝农桑,轻徭薄赋,为政宽惠。

其先后任职河东太守十六年,为曹操提供军粮无数,真正形成了有效治理。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6 11:47:33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梁 ,这也是一个不见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在曹操平定高幹以后,梁 被任命为并州刺史。

----------------------

在这里,我们要再解释一下刺史这个职位是干什么的:

和平年代,刺史的职掌大概有这么几条:选拔官吏,考察官员,缉凶捕盗。本来,这只是一个监察官的活。

但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古代军警不分,捕盗的警察于是逐渐充实成了正规军,刺史慢慢的也就成了手握大军的一镇诸侯。

-------------------------


曹操任命梁 为并州刺史,当然不是让他去割据的,而是要实现朝廷对并州的统治。




请允许我把这张图再放一遍。图上绿色部分即为并州,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山西除了南部以外的区域(即河东郡不算在内),以及陕西北部和内蒙一部。(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东汉中期以来,匈奴南迁的目的地就是并州。因此,并州逐渐成为了胡汉杂居之地。

自董卓乱政开始,天下大乱,并州因地近边疆,更是失去管控,地方守吏纷纷弃官。此消彼长之下,胡人势力逐渐开始膨胀。

对付胡人聚居,最好的办法,无非就是削弱、分化、笼络、融合这些手段。对此,梁 做得相当顺手。他拉一个打一个,听话的就封官赏爵,不听话的就斩草除根。没过几年,并州的各种胡人就都乖乖服软了,对朝廷不仅出粮出钱,还把人质送到朝廷里。

梁 本人,在《三国志》里是有传的。原因就是其在并州二十多年,“政治常为天下最”。当地耆老甚至声称,活了这么久,都没有听说过有像梁 这样好的刺史(“长老称咏,以为自所闻识,刺史未有如习者”)。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6 11:50:34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三国演义》以权谋机变为主,因此撇开武将不论,我们看到的文臣也大多是出奇谋划奇计的谋士,很少有长于政事的官吏登场。

这当中,张昭可以算是一个例外;陈群因《军师联盟》的播出,也开始被大众所知,但至于“蜀中四相”中的蒋琬、费祎、董允等,大概就知者寥寥了。(费祎和董允因为在“熟读并背诵全文”的《出师表》里出了个场,可能勉为其难有那么一丢丢知名度......)

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些人才是一个政权所真正应仰仗的柱石。

攻下一片土地,靠的是军事实力;但若没有形成有效治理,那么这甚至都不能算是自己的地盘——因为可能只要打一次败仗,一夜之间,就“城头变幻大王旗”了,地方官转身就去投靠了别人。打仗百战百胜,并不意味着你就天下无敌了。项羽每战必胜,不也是无可阻挡地败亡了么?

马上得天下,却不能以马上治天下。

---------

我们在很久以前的文章中,曾举过一个例子:

民国年间,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几经沉浮而不倒,不管是袁世凯、黎元洪、直系、奉系,还是国民党,甚至于日本人来了都不要紧。日本人前脚走,阎锡山后脚就能回来继续做他的“山西王”。靠的,就是阎锡山在山西形成了自己的有效统治。

但奉系就不一样了。土匪出身的张作霖曾出关占据华北,然而一旦吃了败仗,就只能退回关外。但其实,他们在关外的统治也不稳固,“九一八”以后,东北军移师西北,从此便和东北大地再无关联。

------------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就可以区分征服者和统治者之间的差别了。如果一个集团内部,只有战功卓著、能打胜仗的人出头,那么这肯定是一个军事集团。而如果集团里既有百战百胜的勇将,也有能安抚地方的行政长才,那这就是典型的统治者的套路了。

朱元璋和李自成都出身不高,对比一下,你能就知道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何在了。

在真实的历史中,正是因为有着像杜畿和梁 这样的行政人才不断提供粮饷和兵源,才支撑了曹操的统一天下之路。他们不像猛将名士一般能名垂后世,但当我们回头看曹操的成功之路时,不应该只将视野局限在作战谋略之上,还应该将视野下沉,关注其内部的治理能力,分析它们为曹操的战略资源所做的内部支撑。

一样的道理,新中国的建立固然离不开前方战士的浴血厮杀,但也少不了解放区的后勤支持。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6 11:51:34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好的企业一般都很重视中层干部,到这里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就是因为中层干部才是企业战略的真正实施者。再天才、再伟大的创意和想法,也都需要被落实才算数。而这些落实的人,就是中层干部。

说清楚这一点,对于个人的借鉴意义是什么呢?那就是:能帮你理清职业生涯三级跳——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每一跳之间的关系。

不少人历史读多了,涨了一个很莫名其妙的见识:“每自比管仲、乐毅”,感觉自己是诸葛亮第二,有各种指点天下的意气风发和过度自信,恨不得明天就身居高位,然后从此公司就能够华丽转身,自己也一举成名。

这种人并在少数,他们往往入职后没几天就开始对公司的各种不合理不满意提出意见,一会觉得体制不畅,一会觉得领导无能。骂了一圈以后,绕回到自己,只觉得自己满腹才情却无所施展,被困在了眼前的苟且里,恨得那叫一个痛心疾首,垂影自怜。

这种心态在工作中,委实要不得——并不是说你的看法不对,而是你开始想问题的出发点就错了。

就算你说的这些全对,但是,这些并不是你应该考虑的问题。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从基层员工升职为中层干部。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6 11:52:03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看完了本文的上述论述,你就应该知道,高层对中层的首要要求,确实是政策的落实。如果你想升职为中层,就应该站在这个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你作为基层职员应该关心的,是怎样把中层干部交给你的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好。

高层如何“愚昧昏聩”,这个问题你可以思考,但很抱歉,这不是你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在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应秉持的出发点。这些事情,跟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更不是你可以愤世嫉俗消极怠工的借口。

只有当你已经成为了中层,还想往高层再跃一跃的时候,再考虑公司的战略和组织才顺利成章。这个时候,你既能做好手头的工作,又能提出富有洞见的想法,你的高层领导这时才会觉得你这个年轻同志有想法,又实在;分析问题全面周到,做起事来踏实可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材。

从中层到高层,要多看看诗和远方;

但从基层到中层,还是多关注于眼前吧。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6 11:52:23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番外 | 我们的说书时间



杜畿能被荀彧赏识,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当时,杜畿刚到许都,去拜访了侍中耿纪。杜畿才识过人,和耿纪聊了整整一夜。

而荀彧当时就住在耿纪的隔壁,他听到了两人的聊天。第二天,他就去找耿纪,说你有贤士却不推荐给国家,这不是尸位素餐么?

耿纪于是便向荀彧推荐了杜畿。两个人聊了一次,然后荀彧就把杜畿推荐给了曹操,而职位便是“护羌校尉,领西平太守”——做西平郡的太守,兼管羌族事宜。(史料记载如此,荀彧这个听墙根的功夫,真是连八婆们都自愧弗如......)

护羌校尉,实际上就是朝廷对羌族地区事务的决策者。外族风气与中原地区不同,因此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一定不能因循守旧,惟上是从。这个人必须要像杜畿一样,有勇有谋,又能随机应变。如果派陈群、崔琰一样的守正君子去,他们就干不好这个差事——他们根本看不惯异族风俗(历史上,陈群就曾指责郭嘉品行不端)。

通过对杜畿的任命,我们可以非常充分的看出荀彧的知人善任(后来对梁 的任命,也是一样的套路)。

那么,陈群和崔琰这样的人,又要怎么用呢?

刚正不阿的人,适合于组织、纪检监察工作。他们搞人事工作,绝对是兢兢业业,坚守防线,不容一丝差错的。在《资治通鉴》卷六十五中,就有这样的纪录:

“ (崔)琰、(毛)玠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拔敦实,斥华伪,进冲逊,抑阿党。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操闻之,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6 11:53:01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关于并州逐渐成为胡人聚居之地,还有一些未尽的话。

如文中所述,汉人对待胡人,无非是削弱、分化、笼络、融合这些手段,虽然看上去是不入流的小道,但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只是,这种功和利,并不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那种一劳永逸,而是要几代人经过上百年的孜孜不倦,才能竞全功。

梁 在并州政绩卓然,做得相当不错。但是,也只能是降服,不至于生变。

虽然终曹操之世,胡人从来没有成为问题。甚至于终曹魏之世,胡人也没有成为问题;更甚至于在统一年代,胡人也不可能成为问题。

但问题终归是问题。西晋在短短的统一了二十多年以后,发生了内乱,也就是著名的“八王之乱”,极大的打击了中央朝廷的威信和军事压制能力。

在并州一带沉寂了近一个世纪的胡人终于获得机会,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是为五胡乱华。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6 11:53:41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好啦,撤。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6 11:53:56 发布在 娱乐八卦
@zywk002 2018-01-16 14:11:26
楼主差评,卡到这里,我这一个星期都得惦记着,刚刚好讲到刘备!!!
-----------------------------
摸摸,皇叔已经写了两篇啦,在微信公号“喻以流年”上回复数字“0”就可以提取啦~~~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9 12:08:54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楼主来了,年前忙到哭,连续一周每天睡四小时,真心是。。。。。不过还好眼见着放假的曙光啦~~

今天来说:曹操废太尉:一场贯穿秦汉五百年的官制嬗变



惯例先上原文:

(建安十三年)夏,六月,罢三公官,复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以曹操为丞相。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9 12:10:55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真正平定河北以后,曹操终于可以腾出手来,解决朝政的制度设计问题。

这事还要从头说起。

这一年,已经是汉献帝刘协当皇帝的第二十个年头了。二十年间,朝堂上那叫一个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朝官之首的三公,已经换了十几个了。

当然,近十年以来,随着汉献帝在许昌安顿下来,算是消停了些。眼目前,朝廷的三公有两个人:司徒赵温和司空曹操,没有太尉。

本来应该是有的,曹操那时自任大将军,任命袁绍为太尉。结果这让袁绍很是生气:凭什么你曹阿瞒敢骑在我的头上!

曹操彼时力量薄弱,惹不起袁绍,于是被吓得赶紧把大将军的头衔让给了袁绍,自己转任三公之末的司空。

掌管天下军事的太尉一职,就这么一直空缺了下来。

到了建安十三年年初,曹操又上奏献帝,把司徒赵温给罢免了。而他提出的罢免原因,十分让人看不懂,竟然是赵温征辟曹丕入仕!曹操认为司徒如此职掌选举,有任用私人之嫌,十分不公正。 so,奏请免除赵温官职!

汉献帝简直摸不着头脑。

又过了半年,谜底终于揭晓了:原来,曹操是想搞事情,他废除了三公的职位,恢复了西汉时所设置的丞相和御史大夫。

------------------

这里我们要再做一下强调:

东汉的三公,是指太尉、司徒、司空。

西汉的三公,则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现在,曹操恢复了丞相和御史大夫两个官职,取消了太尉一职。

-------------------

在做了如上修改后,曹操自任丞相。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9 12:13:00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由头,来讨论一下秦汉之际官制的嬗变。

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皇帝有多大权力。

各种(脑残)历史剧看多了,会让人觉得皇帝的权力是无边无际的。对此,在下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至少在清朝以前,这种说法是错的。

而还有很多人对历史一知半解,总是觉得“枪杆子里出政权”——自己只要掌握了军权,就能为所欲为。对于这些筒子,也只能说你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军权,不是你仅仅说“掌握”这两个字,就真的能握在手里的。

当皇帝,是一个很忙很累人的差事,既要处理政事,又要处理军事。有些皇帝呢,自己还有些能见人和不能见人的小癖好。所有的这些事情加起来,每天给你2400个小时都不够。

因此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花最少的时间,保证对国家的掌控。



而这,就必然要求分权,他得把一些事情交给别人去做。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结合之前秦国本身的官制,创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大约就是把权力分成几块,交给各个部门负责。

比如丞相负责行政权;太尉负责军事权;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权,并兼任副丞相。三公之下的九卿,则负责一些更具体的权力,如少府掌握皇家账户,廷尉负责司法,等等。

而皇帝留给自己的权力,则大约有三个部分:一是对高级官吏任命的权力;二是在遇到国家大事时,召集“廷议”,与高级官员商定对策;第三,就是调动军队的权力了。

尽管太尉是全国的最高武官,但其实他只掌握与军事有关的日常行政,如武官的选拔、粮草的征调等。若要真的调动一支军队,则需要勘验虎符。虎符一半在军队将领手中,另一半在皇帝手中。

这个制度看上去很漂亮,皇帝能掌握最终权力,统而不治——具体行政问责于宰相,日常的军队行政事项责成于太尉,御史大夫则是监察官,很有些三权分立的样子。

钱穆先生对于这个制度也特别欣赏,认为“永为后世称美”。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9 12:13:41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但是。三公九卿制度在设立后的几十年间,在实践中却慢慢出了问题。简单来说,问题大约有这么几个:



首 先,丞相与皇帝之间,权力界限模糊。



理论上而言,皇帝与丞相,类似于董事长与总裁的关系——总裁负责日常经营管理,董事长不插手具体事务。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肯定也见过很多企业是一个人同时肩挑两个职务的,董事长又兼着总裁。

那么,皇帝能不能兼任宰相呢?

自汉以来,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都没有这种需求,所以期间制度得以良好运行。但是,到了汉武帝这里,刘彻雄才大略,对宰相是看不上的,他想要自己来干。

堂堂皇帝,没有自己任命自己做宰相的道理,也不可能自己去丞相府上班,怎么办呢?汉武帝想了想,绕了个弯,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增加尚书台的权重。

我们之前曾经说过,古代皇宫有宫禁制度,外臣一般是不能进内廷的。即使是丞相要见皇帝,一般也只会是在朝会的时候。而平时如果有事,那就写信。

信写给谁呢?尚书台。尚书台相当于皇帝的速递易。尚书台的尚书们把来信进行整理,然后转寄皇帝。

原本,宰相有日常行政的决策权,但武帝通过尚书台,将这个权力收归己有:他自己做决策,然后再将意见通过尚书台发给丞相府执行。由此,丞相府就从决策执行机构逐渐演变为了单独的执行机构。

这是皇权对相权的一次严重侵夺,而在之后的两千多年历史中,这种拉锯一直持续。





其 次,三公九卿中,太尉的权威太大



虽然在制度设计中,太尉并没有调兵之权,但事实上,美好只停留于纸面。

我们可以来设想一下:

既然武官的铨选在太尉府,那么,太尉是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亲信A和B提升为南北军护军的——这是长安城外最大的两支武装力量。而城门校尉,又可以让亲信C来担任。如此这般,整个长安附近所有的军事力量,就全部都能控制了。

而太尉如果出身于文官系统,之前又恰好当过光禄勋,那么,宫里的各种护卫也就全都是他的手下了。

再如果,这个太尉还是文臣领袖,名望所在。那么,这时候如果他想弑君,基本上就毫无障碍了。

表面上看,丞相的权力要比太尉大得多。但实际上,太尉所能造成的破坏性,是丞相完全无法比拟的。

这种假设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但是,在吕后死后,功臣集团在诛诸吕之乱时,的确是太尉周勃靠了自己的威望,带领军队参与其中。周太尉没有用皇帝的虎符,自己去军营里做了个“Yes We Can !”的演讲,然后就把人带出了军营。

所谓掌控,并不是说名义上它归你管,就是你掌控了。

关键还在于形成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的形成,相比于皇帝,太尉要来得容易得多。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9 12:14:20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武帝中期以后,太尉基本上不再任命。当然,并不是说你不任命太尉,这个职位就不存在了,而是武帝在有意无意之间,找到了一个更为安全的办法。

既然职业官僚出身的太尉,安全性不能保证。那么,就得找一个更为信任的人来干这个活。去哪里找呢?这时,小舅子卫青出现了。

外戚对皇帝,是绝对的依附关系。“只有我当皇帝,你才能是外戚;我要是被别人宰了,你也没有好下场”,在这种逻辑下,外戚的忠诚无可指摘,他们是皇帝的忠实守护者。

至于外戚想要废除皇帝,那过程就长了去了:你必须得到绝对的权力,还要有文官集团的支持。在此期间,皇帝还要无法察觉你的异志......这么多小概率事件组合在一起,基本上是不可能事件。

=====================

当然,这种小概率事件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因为即便防备制度再完善,对于皇帝本人也是有要求的。

只有在皇帝不能正常履职的时候,整个链条才会产生重大漏洞,给人以可乘之机。

比如王莽和司马懿,其实就是钻了这种空子:前任皇帝短命,后任皇帝年幼,总之,皇帝经常性无法履职。


====================


历史上,武帝只是将军事交给大将军卫青,政事还是抓在自己手里的。但到了后来,很多皇帝却连政事都不想处理了,反正大将军靠得住嘛,那就交给大将军一起解决好啦。

于是,一个职务产生了:大将军领尚书事(东汉称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这成为了外戚的标配,职责就是代行皇帝职权。

翻看东汉的历史,“外戚祸国”一说是逃不掉的。但我们从上述的分析就可以发现,东汉(包括西汉后期)的外戚,根本就是一个制度性的产物。那些没有外戚专权的皇帝,如光武帝刘秀,不是因为他贤明,而是因为他亲自操持了权柄,并不需要别人来代替他行使权力。

大汉王朝最后一个出现在这个职位上的人,是何进。而到了曹操当政的时代,在消除了最大的外部威胁——袁绍以后,曹操便开始着手思考制度设计的事了,以解决权力归属的问题。

既然两汉以来的制度转型是加强皇权,那么曹操的行为逻辑就很好理解了:反其道而行之,增加相权。

曹操恢复了丞相和御史大夫,但权威更进一步,取消了太尉。没有太尉,活儿曹丞相自己来干。

明面上看,曹操的改革,是对西汉政治制度的一种回归。但实际上,他假托恢复旧制之名,却身兼丞相、太尉之任,其实是找到了一种有利于自己专权的方式。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8-02-09 12:15:05 发布在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