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魏东亭、伪小宝还是《红楼梦》里的假宝玉?正说康熙帝基情

楼主:光头风月 字数:325717字 评论数:27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补两张图,我没看见康熙有跟北静王一样的白色龙袍,但是乾隆有一件月白色的(就是浅蓝),仓库里有高宗的黄布条。还有一件白色的,不知道属于哪个皇帝,看起来像未成年人的衣服。



光头风月2015-08-01 23:49:45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微波可乐 2015-08-01 23:51:40
楼主已将我的三观压的粉粉碎。。。
话说倒底是“心说君”还是“心悦君”?
为毛我看到的基本都是“心悦君兮君不知”??
-----------------------------
说通悦,是一个意思。
曹植的《善哉行》里有云“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显见枝知连用是从《越人歌》而来,且表达的意思也很相类。
《青溪小姑歌》“日暮风吹,叶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都是类似的用法,可见小玄子要抒发的也是暗恋之情。
光头风月2015-08-01 23:58:54 发布在 娱乐八卦
错了是曹丕。
光头风月2015-08-02 00:00:40 发布在 娱乐八卦

@风之罗盘 2015-08-01 21:53:46

曹寅一次又一次地“变形记”似的写他和小玄子的“初见”,我从中窥见了小老虎对小玄子深到骨髓和灵魂的爱!
-----------------------------
感觉他是想说,我不是因为你追求,我才开始喜欢你的,其实从一见面开始我就喜欢上你了。
光头风月2015-08-02 12:32:40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爱新觉罗家的人有个口腔鼻腔出血的遗传病

《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五十七记载,崇德六年八月十一日,皇太极刚要出征,不料鼻子出血不止,只好暂缓3天后出征。然而,3天后的八月十四日,皇太极率领大军出抚近门(大东门)出征后,途中,皇太极突然鼻子流血不止,必须用小碗承接。3天后,皇太极才止住鼻血。

《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五十七记载,宸妃海兰珠去世后,皇太极过分悲痛,再次病倒了,急得皇后、嫔妃、诸大臣,拜神祈祷皇太极康复。《沈阳状启》辛巳年记载,宸妃海兰珠去世后,皇太极每天都处于哀伤之中。与此同时,为了治病,皇太极屡屡派人催促朝鲜送来药用竹子、生姜。《沈阳状启》壬午年记载,崇德七年九月二十五日,连夜送来生姜、青竹,为皇太极治病。十一月初九日,火速送来3斤桂皮、一缸木瓜正果,为皇太极药用。

《沈阳状启》癸未年记载,崇德八年二月二十五日,皇太极打猎回来后,宫门紧闭,绝不外出。二月二十八日,皇太极果到怀远门(大西门)外的“别馆”。三月十九日,皇太极在“别馆”中病情加重,遂返回故宫。《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六十五记载,崇德八年四月初一、初二两天,皇太极派出多路人马,到盛京(沈阳)境内的所有寺庙诵经祈祷、施舍白银,以求皇太极早日痊愈、身体健康。与此同时,皇太极还大赦天下死罪以下犯人,减免朝鲜的岁贡等等,可见当时皇太极已经病入膏肓。崇德八年八月九日夜半,皇太极在沈阳故宫清宁宫中死去了,终年仅有52岁。

“竹沥”、“生地黄”,均为凉血、止血,清热解毒药物,主治高热、神昏狂躁、吐血、鼻血等病症。

据记载,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在喀拉城一带围猎时得了咳血症。

《北游集》中,顺治帝讲:“发奋读书,每晨牌至午,理军国大事外,即读至晚。然顽心尚在,多不能记。逮五更起读,天宇空明,始能背诵。计前后诸书,读了九年,曾经呕血。”

康熙自己说,早晚读书年无间日,累得咳血,吐血了,仍然坚持学习。在房间里熏艾治疗。

老十三怡亲王死的时候,雍正用自己的血泪帕子放在他棺材里陪葬,说明雍正吐血了。顺便说一句,我觉得怡亲王府会参与传抄《石头记》这件事,大约是允祥对曹寅有些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看书里对黛玉的人设,曹寅估计以为康熙也会咳血而死,结果好像不是死在这个病上。

注意看画像,康熙留过长指甲,第一张最长,第二张像是齐着铰断的状态,有些像法式美甲,应该是后来剪了,老了以后就不留了。








光头风月2015-08-02 22:41:35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小橘子0011 1769楼 2015-08-03 10:41:00
@光头风月 楼主是山东的吗,去承德是跟团去的啊
—————————————————
我是山东人,是跟中旅的团去的承德。短时间内出不去了,所以看帖的各位,我想托你们帮个忙,有家在京城的,周末没事去戒台寺景区转转,看看有什么石刻题字的遗迹。畅春园虽然炸没了,还剩下两个门呢,帮我去瞅瞅周围的环境,附近有什么河水,能看见什么山头。离杭州近的,可以去灵隐寺和杭州织造府瞅瞅,说不定有料呢。
光头风月2015-08-03 12:03:26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支援朱令2013 1767楼 2015-08-02 23:32:00
楼主扒扒“黛玉自扬州处理了父亲丧事回来,反而越发出落的超逸了!”,这个情节和曹寅自身的经历太像了!
—————————————————
你都看出来了,我就不用再重复了吧
光头风月2015-08-03 12:15:10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曹寅的《楝亭诗钞》卷八有一首《巫峡石歌》

巫峡石,黝且斓,周老囊中携一片,状如猛士剖馀肝。坐客传看怕殑手,扣之不言沃以酒。
将毋流星精,神蜧食?雷斧凿空摧霹雳?娲皇采炼古所遗,廉角磨砻用不得?或疑白帝前,黄帝后, 漓堆倒决玉垒倾?风煦日暴几千载,漩涡聚沫之所成?
胡乃不生口窍纳灵气,崚嶒骨相摇光晶。
嗟哉石,顽而矿,砺刃不发硎,繫舂不举踵,砑光何堪日一番。
抱山泣亦徒湩湩:“请君勿移山,但说峡中事。蟆琣水可敌慧泉,江流几折成巴字。
瀼西村,鱼复浦,滟滪堆前发棹郎,昭君村中负壶女。
穷猿檑木昼长伏,月黑蛇游巨于股。谁云阳台乐,不信巫峡苦。得失毫厘间,父子不相顾。
连绳缚缆篙攒蜂,铁船一触百杂碎,撇捩脱手随飘风。
安得排八翼,叫九阍,勒丰隆,驱巨灵。
铲削嶮巇作平地,周行万里歌砥京。
亦不愿估盈缗,榷增岁,惟愿耳不闻哀号之声,目不睹横亡夭折,百姓安乐千亿木冀。”
如君言,亦复痴。伯禹虽大圣,其或犹难之。
平陂往复据定理,患去惕出天所持。
俗闻呼龙有小话,米脂鱼膏餍犬马。裒多益寡古则然,黔娄岂合长贫者。
嗟哉石,宜勒箴,爱君金剪刀,镌作一寸深。石上骊珠只三颗,勿平险巇平人心。



下面是翻译:

巫峡石黝黑而斑斓。周老在口袋里装了一片,它看起来就像猛士剖开的半块心肝。在座的客人互相传看,怕脏了手,就把它扣在桌上,用酒水冲洗。

难道它是流星的精华、神蛇的食物?还是雷公的斧子劈砍诗落下的碎片?又或者是女娲皇帝炼石补天留下的,棱角磨不掉而无法使用的石头?

也可能它是在白帝之前、黄帝之后的上古时代, 都江堰的漓堆坍塌,成都的玉垒山倾倒后遗留下的碎石?甚至只是经过几千年的风吹日晒,河流沉积所形成的。

奈何石头你不能生出口窍,吸纳天地灵气,将你嶙峋的身体修炼成晶莹的骨骼。

你这块石头啊!顽固又没有用,磨刀磨不出刀刃,拿来舂米沉得抬不起脚,用来抛光皮草更是不行。

你只会抱着山徒劳地哭泣:

“请你不要把山移走,让我说说巫峡里的事吧!巫峡的虾蟆培泉也能比得上苏州的慧山泉啊,只是长江在四川折了几道弯,折成个‘巴’字。那里也有些有名的地方,像是瀼西村和鱼腹浦,滟滪堆(因阻碍航道于1958年炸毁)前有撑船的男子,昭君村中有背着壶的女子。

白天猿猴藏在山上将大木头投掷下来,晚上大腿那么粗的蛇在河水中游动。谁说巫峡自古是形容男女欢爱的快乐地方,就不相信这里也有很多痛苦的事呢?其实这里一瞬间就会发生变故,连父子之间也不能兼顾。

牢牢捆扎好、一群人撑篙的铁船,一旦触礁也会摔得粉碎,转弯的时候抓不牢,人就会像被风吹的落叶一样飘走。

怎么才能得到传说中的八支翅膀,飞上天叫开九天大门,用绳套抓住雷公,驱使曾经劈开华山的巨灵神,将崎岖的山峰铲成平地,让人们能坐着船唱着歌一路抵达京城。

我也不愿意增加徭役赋税,只希望耳朵里不再听到哀嚎的声音,眼睛里不再看见横死夭折的人,百姓能够安乐的乘船。”

石头君,你说的真是疯话!像大禹这样的圣人,恐怕也难以办到啊!地上有平地,就会有坡地,这是自然的道理。就像忧虑过去又有隐患,老天就是秉持着这样的规律运转的。

我听人说,龙讲过这样的话:“米脂鱼膏都用来喂饱自己的犬马了。”多余的一方贴补缺少的一方才是自古以来的道理,黔娄先生那种视名利富贵如粪土的清高观念,怎么适合长年贫穷的人呢?

石头啊,我看你很适合用来篆刻箴言,用金剪刀刻在上面,刻得有一寸那么深。石上像骊珠一样宝贵的字只有三个,不是“平险巇”,而是“平人心”啊!


只看最后一句,这首诗是写给谁的显而易见。曹寅一个织造,自己讲“勿平险巇平人心”这么宏伟的箴言并不合适,送给别人也不合适,只能是给皇帝的劝诫。他提醒玄烨,最重要的是“平人心”。

曹寅既是明代遗民,又是清皇包衣,肩负舅父和恩师的“补天”期望教育,暗受皇帝指示抚恤监视江南,很难想象他内心有怎样的矛盾纠结。最后能对康熙说的也只有“平人心”三个字。

诗中的巫峡,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巫峡南北两岸的巫山十二峰极为壮观,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为峭丽。




战国的《高唐赋序》记载神女对楚怀王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来就用“巫山云雨”“阳台”等词来形容滚床单。

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八日,玄烨在苏州过生日,万寿宴上曹寅送了礼物白玉环和白玉鹦鹉,康熙回赠曹寅一幅对联“万重春树合,十二碧云峰”,写的也是巫峡。出处是唐代刘方平的《巫山高》:

楚国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

峡出朝云下,江来暮雨西。

阳台归路直,不畏向家迷。



刘方平还有一首《巫山神女》:

神女藏难识,巫山秀莫群。

今宵为大雨,昨日作孤云。

散漫愁巴峡,徘徊恋楚君。

先王为立庙,春树几氛氲。



可以看出,“春树”和“十二峰”等词皆隐约指向神女和楚王的风流韵事。康熙把“十二碧峰齐”改成了“十二碧云峰”。

因为“碧云”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如唐代韦应物的:“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餘。”宋代王禹偁的:“喜霽未遑抽赋笔,劳君先惠碧云诗。”宋代柳永的:“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

“春树”也有类似的用法,如唐代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大约也是在这一年,曹寅被人作诗骂成了“妲己”,如此看来这次万寿宴是有些得意忘形了。



在这首诗里,曹寅不仅用了“娲皇采炼古所遗”的元素写石头,他还预演了一次红楼梦的叙事手法。石头活了,会说话,整首诗是通过“我”和石头对话完成的,最后在石头上刻字结束。

《石头记》的故事也是石头刻在自己身上。是“石头”作为叙事者来给我们讲故事,虽然书没有写完,可以预见,结尾部分一定有“石头返回青梗峰,变回原形,将故事刻在自己身上”的剧情。

最后是关于“平人心”这个事的后续。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皇帝以康熙五十年丁册为准,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后“勿增勿减,永为定额”。

具体政策我就不细说了,总之实施起来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理想化,出现了一些矛盾,所以雍正年间就在全国各地普遍实行了摊丁入地的改革,所谓的“永不加赋”其实没有实现。

这就是小说鹿鼎记里不断提到的“永不加赋”,至少是曹寅死前的时候颁布的,他还能活着知道这件事,蛮不错。
光头风月2015-08-08 01:30:20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光头风月2015-08-08 01:37:17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玄烨在康熙四十四年写给曹寅的对联“万重春树合,十二碧云峰”,还可以联系上康熙五十一年冬天所作的“羊场分岔路,缥缈碧云堆”来看。生老病死,相聚分离,身不由己,碧云信断,缥缈无依。

而这一切的起点,还是康熙十七年在碧云寺所作的《碧云寺临泉望月》

碧云夜望月初圆,

星斗辉煌照九天。

滴溜涓涓无止息,

此心长使若清泉。

本人的诗作是比史书更写实的资料,没有经过史官的加工,没有经过别人的消化。读诗等于和他们本人面对面,虽然真人早死了,也能摸到血肉皮肤,甚至把手伸进去,抚摸到心肝,这是最奇妙的地方。

“嘿嘿!大帝,让我摸摸你的小心肝~”

“拖出去砍了!”


光头风月2015-08-08 18:52:12 发布在 娱乐八卦
说一说贾母。按前人普遍的说法,她的原型是曹寅的夫人李氏,这是用曹雪芹的亲戚关系,一个萝卜一个坑倒推出来的。

其实书里有个BUG,贾母有两个生日。

第一个贾母的生日是灯节过后: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爷的生日。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62回)
第二个生日: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71回)

查孝庄的生日,确实在"灯节"(元宵节)之后: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生於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死于1688年1月27日,享年75岁。
但八月初三却不知道是谁的生日。

有人说"贾母是个吃喝玩乐的典型",这话一点不错。我们看看贾母吃的什么,穿的什么,吃饭怎样摆谱,看病怎样摆谱,每天如何玩乐。

(1)贾母有八个大丫头,这些丫鬟的名字"珍珠、琥珀、翡翠、玛瑙、玻璃"----是一套珠宝,以显示贾母的富有,富贵无比。"鸳鸯,鹦鹉"是养着玩的鸟,表示珍禽。后来又加上小戏子文官,还有傻大姐。

(2)贾母的吃饭方式是“像大厨房里预备老太太的饭,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
----足以说明贾母身份,与皇帝、皇后、皇太后相当。

(3)"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贾母吃饭的时候,自己"独坐",其他人都得站着,包括李纨、凤姐、王夫人,而且不许咳嗽。
宫里其他太后比较,我们看一下德龄公主所著的《清宫二年记》。
慈禧太后说:"我觉得非常抱歉,要你们站着吃,但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我不能改变;就是皇后在我面前也是从不坐的。我知道,这种规矩若让外国人知道,一定要笑我们野蛮,所以我不大愿意让宫里事情传出去。在他们面前,你不久就可以看到,我得装出一副和现在完全不同的样子来,所以他们根本不能认识我的本性。"
慈禧吃完后说:"现在你们到我卧室里去吧,好让皇后宫眷们吃饭。她们总是吃我剩下的。"于是我们跟她走入卧室,我就站在门边看,只见皇后和宫眷都走进外间站在桌子周围吃,吃的时候没有一点儿声音,太后从来没有叫她们坐着吃。

----贾母吃晚饭,也是常常把一样菜拿走送去给别人,慈禧吃饭的规矩,与贾母吃饭完全一样。

(4)贾母看病的排场原文:一时只见贾珍、贾琏、贾蓉三个人将王太医领来。王太医不敢走甬路,只走旁阶,跟着贾珍到了阶矶上。早有两个婆子在两边打起帘子,两个婆子在前导引进去,又见宝玉迎了出来。
----一个太医,六品官,去五品官家里出诊,不敢走甬路,只走旁阶,有些奇怪吧?

只见贾母穿着青皱绸一斗珠的羊皮褂子,端坐在榻上,两边四个未留头的小丫鬟都拿着蝇帚漱盂等物;又有五六个老嬷嬷雁翅摆在两旁,碧纱橱后隐隐约约有许多穿红着绿戴宝簪珠的人。
----四个丫鬟,五六个老嬷嬷,摆好架势,碧纱橱后隐隐约约有许多人,总共多少人维护,足见贾母的身份排场。

王太医便不敢抬头,忙上来请了安。贾母见他穿着六品服色,便知御医了,也便含笑问:"供奉好?"因问贾珍:"这位供奉贵姓?"贾珍等忙回:"姓王。"贾母道:"当日太医院正堂王君效,好脉息。"王太医忙躬身低头,含笑回说:"那是晚晚生家叔祖。"贾母听了,笑道:"原来这样,也是世交了。"一面说,一面慢慢的伸手放在小枕头上。老嬷嬷端着一张小杌,连忙放在小桌前,略偏些。王太医便屈一膝坐下,歪着头诊了半日,又诊了那只手,忙欠身低头退出。贾母笑说:"劳动了。珍儿让出去好生看茶。"
----从排场和王太医表现看,贾母很像是太后举止。

第五十七回:贾母道:“既如此,请到外面坐,开药方。若吃好了,我另外预备好谢礼,叫他亲自捧来送去磕头;若耽误了,打发人去拆了太医院大堂。”王太医只躬身笑说:“不敢,不敢。”他原听了说“另具上等谢礼命宝玉去磕头”,故满口说“不敢”,竟未听见贾母后来说拆太医院之戏语,犹说“不敢”,贾母与众人反倒笑了。
----贾珍是袭的三品官,贾政的员外郎,在明清都是从五品,却能帮贾雨村谋到应天知府的从四品官,这事有点奇怪。太医对他家如此恭敬更奇怪,贾母说“拆了太医院”就奇上加奇。

(6)贾母给史湘云一套服装,把史湘云打扮成小骚鞑子。孝庄正是蒙古族人。

(7)贾母曾陪刘姥姥游大观园,两宴大观园,大观园原型是畅春园,建成之后皇家于1687年进驻,到1688年孝庄就死了,从时间上她还是有机会进去住一住的。

(8)贾母也笑道:"……我进了这门子作重孙子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凭着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也经了些,从没经过这些事。还不离了我这里呢!" 贾琏一声儿不敢说,忙退了出来。平儿站在窗外悄悄的笑道:"我说着你不听,到底碰在网里了。"(47回)
----孝庄的大重孙子胤禔生于康熙十一年,是1672年,到1688年,胤禔已经16岁,孝庄该有"重孙子媳妇"了,因此孝庄可以看见"重孙子媳妇"。

孝庄从1625年嫁给皇太极,到1688年,连头带尾六十四年,而不是连头带尾五十四年。稍微有改动。

贾母说“凭着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也经了些”。孝庄经历过皇太极称帝,多次战役,多尔衮掌权,入关执政,铲除鳌拜,平定三藩之乱,"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这样与贾母的故事也能吻合。
倒是曹家的孙氏和李氏,一生不能算见识过很多"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
光头风月2015-09-05 00:10:22 发布在 娱乐八卦
说完贾母,说一说义忠亲王老千岁。

红楼梦里有个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刘心武认为他是康熙废太子胤礽,因为胤礽是个老太子,老千岁,最后“坏了事”被囚禁,珍贵的棺材板也没用上。

我琢磨着胤礽只是被囚禁了,生活待遇还是不错的,不至于不给他用好棺木。

既然我已经把小说创作时间往前提到康熙朝,我觉得这个义忠亲王倒有些像多尔衮,坏了事指他死后被顺治清算。

他是个王爷,也是千岁。封号里的 “义”字,是源于多尔衮1650年去世后,曾被追尊为“成宗义皇帝”。

“忠”字是乾隆为多尔衮翻案,“追谥曰忠,补入玉碟”,他就成了忠睿亲王。

但曹寅不可能知道这个“忠”字,所以多半是他孙子曹雪芹补的。也有可能"忠"是曹寅自己对多尔衮的评价,碰巧和乾隆歪打正着,但这种可能性是比较低的。

原文: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可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作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在还封在店内,也没有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使罢。”贾珍听说,喜之不尽,即命人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 珰 如金玉。大家都奇异称赞。贾珍笑问:“价值几何?”薛蟠笑道:“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贾珍听说,忙谢不尽,即命解锯糊漆。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这话如何肯听。

我们来看看多尔衮的棺材情况:

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薨于喀喇城,年三十九。上闻之,震悼。

十七日灵柩至京。

丧还,率王大臣缟服迎奠东直门外。诏追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明年正月,尊妃为义皇后。祔太庙。”

八年正月。又以王无子,以豫亲王子多尔博为后,袭亲王,俸视诸王三倍,诏留护近侍苏克萨哈、詹岱为议政大臣。

自顺治七年十二月二十日至顺治八年二月二十日,顺治皇帝尊称多尔衮为“成宗”“义皇帝”,这是多尔衮死后两个月。

二月,苏克萨哈、詹岱讦告王薨时,其侍女吴尔库尼将殉,请以王所制八补黄袍、大东珠素珠、黑貂褂置棺内。王在时,欲以两固山驻永平,谋篡大位。固山额真谭泰亦言王纳肃王福金,复令肃王子至第较射,何洛会以恶言詈之。于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及内大臣等疏言:“昔太宗文皇帝龙驭上宾,诸王大臣共矢忠诚,翊戴皇上。方在冲年,令臣济尔哈朗与睿亲王多尔衮同辅政。逮后多尔衮独擅威权,不令济尔哈朗预政,遂以母弟多铎为辅政叔王。背誓肆行,妄自尊大,自称皇父摄政王。凡批票本章,一以皇父摄政王行之。仪仗、音乐、侍从、府第,僭拟至尊。擅称太宗文皇帝序不当立,以挟制皇上。构陷威逼,使肃亲王不得其死,遂纳其妃,且收其财产。更悖理入生母于太庙。僭妄不可枚举。臣等从前畏威吞声,今冒死奏闻,伏原重加处治。”诏削爵,撤庙享,并罢孝烈武皇后谥号庙享,黜宗室,籍财产入官,多尔博归宗。

从这里看,多尔衮的尸体确实被放进棺材了,有没有入土却不知道。应当是没有直接入土的,因为当时依满俗应为火葬。清兵入关前,满州风俗实行火葬,□□哈赤,皇太极,顺治都是火葬的,骨灰以罐子盛装。

关于摄政王多尔衮历来有被掘坟鞭尸的说法。《清实录》中只有这样的文字:“遂下诏削多尔衮爵位,撤去庙享,并废除孝烈武皇后谥号、庙享,罢黜宗室,收籍财产入官,养子多尔博归豫亲王宗”

掘坟鞭尸最早是出现在传教士卫匡国有一本书叫《鞑靼战记》里,他是这样写的:“多尔衮的坟被挖了,把多尔衮的尸体抛尸荒野,用棍子打多尔衮的身体,用鞭子来鞭尸,更有甚者,把他头割下来,身首异地……”

多尔衮的尸体焚烧以前,就被顺治鞭尸暴晒,那么很可能最后连骨灰也没有留下。

1943年夏天,盗墓者将多尔衮陵墓的正坟挖开,只见地宫中摆放一只三尺多高的蓝花坛子,里面放着两节木炭。当时看管墓地的汪士全向盗墓者解释说:“九王爷身后被论罪,其中的金银圆宝都被掘去,据说坟地遭过九索(挖抄九次)。坛子是骨灰罐,是一个虚惊位(象征性的尸棺)。”

罐子里并没有骨灰,只有两节木炭,应该是模仿满族最初火葬方式安葬的,那么他真正的尸体很可能没有和棺木一起火化,鞭尸后丢在外面烂掉了。

“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多尔衮被碎尸了,梓宫(棺材)自然没有用处了,他是没有用上棺材的。

顺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七日,由八旗二三品官员轮流抬棺,将董鄂氏的梓宫移至景山观德殿,并在寿椿殿(即永思殿)启建大道场。关于景山道场的情形,行森和尚曾有偈谈到。当日是十月初八,福临亲到寿椿殿,请行森和尚为董鄂氏断七上堂。行森和尚拈香问答毕,说道:“景山启建大道场,忏坛、金刚坛、梵网坛、华严坛、水陆坛,一百八员僧,日里铙钵喧天,黄昏烧钱施食,厨房库房,香灯净素,大小官员,上下人等,打鼓吹笛,手忙脚乱,念兹在兹,至恭至敬,耑申供养董皇后”

董鄂氏的梓棺于九月十日在景山火化,由行森和尚举火。

综上所述,虽然不能判断多尔衮没用上的棺材,是不是给了董鄂氏用,至少能证明多尔衮没用上棺材。

世界上真有一种叫“樯木”的木头长在潢海铁网山上吗?其实压根就没有,查任何字典也找不到。又是跟“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一样虚构出来的东西。

“樯”是船上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

“潢”

潢,积水池也。——《说文》

潢汙行潦之水。——《左传·隐公三年》。注:“蓄水谓之潢。”

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国语·周语》。注:“大曰潢,小曰污。”

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汉书·龚遂传》

潢海就是不那么清澈的大海。

“铁网”是铁丝网。

甲戌本批语说:樯者,舟具也。所谓“人生若泛舟”而已,宁不可叹!

又评“潢海铁网山”:所谓迷津易堕,尘网难逃也。

“潢海铁网山上的樯木“应该是:能渡过苦海尘网,达到彼岸世界的船帆吧,阿弥陀佛。
光头风月2015-09-05 00:12:50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然后再来看看薛蟠。

薛蟠的名是蟠,字文龙。蟠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一种没有角的龙,名字起的都是跟龙有关。

书中第二十六回:薛蟠道:“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古董行的程日兴,他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庚辰侧批:如见如闻。]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

他有一个明确的生日日期,是五月初三。这是谁的生日呢?这是胤礽的生日。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胤礽诞生于北京紫禁城坤宁宫。这个线索倒是卡得很精准,然而胤礽和薛蟠有所不同。

薛蟠性情奢侈,言语傲慢,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而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能开讲经筵,主持祭祀,曾在康熙出征的时候,数次监国听政,是个很有才华的人。

但有一个方面两人又是能契合的。薛蟠骄横跋扈,倚财仗势,强买甄英莲〈即香菱〉为妾,喝令手下豪奴打死冯渊,荒淫无耻,喜好男色,在贾府家学里,假说上学去勾搭学生,在赖大家的酒席上,碰到柳湘莲,又动了勾引之意,被柳湘莲骗到北门外的苇子坑打了个半死。

胤礽在这方面没有直白的记载,但用证据分析,就能看得很明显。

康熙四十六年三月十七日,康熙南巡的时候,安排王鸿绪一路秘密调查买卖人口的事。他的批示是这样的:

前岁南巡有许多不肖之人骗苏州女子,朕到家里方知。今岁又恐有如有如此行者,尔细细打听,凡有这等事,亲手蜜蜜【密密】写来奏闻。此事再不可令人知道,有人知道尔即不便矣。

王鸿绪前后上了三道秘折报告调查结果,我全文复制如下:

一、工部尚书王鸿绪奏报访得范溥等人纷买苏女子情形折
臣王鸿绪谨密奏。
三月十七日臣恭接密封御批,随即回至臣寓启封密看。仰蒙我皇上委任至深,感激无地,更蒙谕臣:“亲手密密写来奏闻,不可令人知道,有人知道尔即不便矣。”钦此。仰见睿虑周详,惟恐臣有不密,以致为人嫉忌生出口舌是非,真天地父母之心也,不觉感而泣下。臣自蒙圣主密委,凡有奏折皆系臣亲手书写,并无旁人得以窥见,况此事关涉甚多,尤所当慎之又慎,时刻凛遵者也。今据所闻,先缮折密奏。
访得:苏州关差章京买昆山盛姓之女,又买太仓吴姓之女,又买广行邹姓之女。
革职科员陈世安在苏买人要营谋起官,又贪商家资财之富,将妾重价卖与之,成交之后其女大出怨言云,当日价不满百两,留侍数年,今卖重价。等语。陈世安现在安顿其女家。
原任东平州知州范溥今捐马候补佥事道,本籍徽州人,在京各处扯纤。前日因进花给以御箭,范溥遂假以御箭,带领娟妓行走。又,范溥在常熟县以银五百两强买赵朗玉家人之子,其子并非戏子,因生员严鎏在范溥面前说及,遂令苏州督粮同知姜弘绪出票强要去。又,范溥强买平人子女,皆托御前人员名色,其着落总不可问。其父母不允者,嘱姜弘绪出票强要。票上有小手、玉蛹之称,据说男曰小手,女曰玉蛹,不知出于何典也。
侍卫五哥买女人一名,用价四百五十两。又,买一女子价一百四十两。又,一婢价七十两,方姓媒婆成交。
侍卫迈子现在各处买人。(朱批:无此名人。)
广善库郎中德成格买有妇人,闻现在船上。
此外,纷纷买人者甚多,或自买,或买来交结要紧人员,皆是捏造姓名虚骗成局,即卖女之父母止到其包揽之家收受银两,一时亦不能即知其买者何主。今臣据所闻密奏,未得详细,惟圣主再加体察。至以后臣有闻见,当陆续密奏。此折伏祈御览之后,仍赐密封批发。谨密奏。
朱批:知道了。

工部尚书王鸿绪奏为续访得范溥等强买苏州女子情形折
康熙四十六年六月十五日
臣王鸿绪谨密奏。
前在苏州蒙圣谕委臣密访之事,臣曾亲写折子敬谨封固,于四月十四日在石门县道中恭接圣驾,交与李玉转达睿览。至四月二十四日,在扬州行宫已蒙批发矣。臣折中仍云有续访得者再奏,但一路行船及圣驾初到畅春园恐露行迹,所以暂止,今特具奏。
臣续访得,铜商阎姓买三人,一吴姓,泰州人,年十七岁;一张三娘,苏州人,年十八岁,善丝竹;一王姓,吴县县前换钱店之女,年十六岁。
又,杭州布政黄明买三人,内一系米行陆南林之女,其二人未知其确姓。
又,扬州商纲到苏买人,不一而足。然以上皆彼此明买,并非诓骗。惟范溥指名要紧人员,并挟持地方官牌票。初强买赵朗玉家小童,臣前折已经奏过,后闻其母到虎丘叩阍,知府贾朴误认为告地方官之事,着衙役押去圈住,不得具状。又强买卖香油柳姓之女,又强买一□□,又买十三四岁者八名。不知送于何处。自圣驾到虎丘两日,范溥向伊戚程姓云,“有汉大臣说我不好,我不去送驾罢。”程姓云“是太监与你的信么?”,范溥云,“不是太监,是御前第一等人(朱批:此第一等人是谁?)与我的信”等语。范溥在山东包揽捐纳,又系查升第二子之亲家,平日引其结交侍卫及各王府以下杂色人等甚多,故有人送信与之是真。以范溥之神通广大,加以查升之多言好事,臣将来必受其中伤,谨预为奏明。
臣更有切陈者。皇上行事至慎至密,人莫能测,真千古帝王所不及,但恐近来时候不同,有从中窥探至尊动静者,伏祈皇上密密堤防,万勿轻露,随事体验,自然洞鉴。此臣一片报效愚忠,冒昧读陈,抱罪无地,伏冀天慈涵宥。臣此密折,伏祈即赐御批密发,并望特谕总管面交臣手,以免旁人开看之患。
又,折子封套之外用纸加封,止写南书房谨封字样,以隐臣名。合并奏明。谨密奏。
朱批:是。

工部尚书王鸿绪为续访范溥强买苏州女子事奏折
臣王鸿绪谨密奏。
前日臣密奏范溥于圣驾在虎丘之时窥探得内中信息,向伊戚程姓说不是太监,是御前第一等人与我的信。等语 。蒙御批问臣:此第一等人是谁?钦此。仰见睿鉴精详至矣 、极矣。
臣初得范溥告诉伊戚之语,心中畏惧异常,即抚人再访问其所言第一等人还是亲近侍卫们,还是更在上一层的人。程姓云这不敢说,因此不得其人名。臣在扬州时,复托人回苏再访之程姓。昨得家信云,程姓说这人岂是平等,我万万不敢说的。等语。谨先据此密奏。(下略)
朱批:范溥一事再无一人知道。若有人说出,非侍卫马五说了,第一人却一点不知从那里说起。
光头风月2015-09-05 00:14:11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从王鸿绪的奏折看,当时女子买卖十分流行,不但规模不小,且形成了一定的市场潜规则。被买卖的女子,都为16到18岁的年轻漂亮女子,或者更小。参与买卖女子者多是商人与官员,其动机也各有不同,有买来自用为妾的,但更多是用来送礼。有时□□也用来充数,而且还有娈童。当时的专业术语,男的叫“小手”,女的叫“玉蛹”。王鸿绪说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觉得,女子玉蛹、娈童小手什么的其实很形象……

买女孩的有来自京中皇帝身边的随驾及地方迎驾的官员。除了几个康熙身边的侍卫外,还有个候补佥事道范溥,行迹十分诡密。此人在参与迎驾活动中,因为向康煕进花,曾被赐给御箭,于是就带着御箭到处招摇。

这个范溥显然是个大买家,买的人有男有女。他因为生员严鎏提起过常熟县赵朗玉家人之子美丽,就用五百两强买了这个男孩,其实就是明抢的,而且是范溥指使苏州督粮同知姜弘绪去抢的。他不止买良家子女,还买ji女充数,甚至一次性买了十三四岁的孩子八名。

更可怕的,范博强抢平民家的子女,托辞是为了皇帝身边的人办事,竟然从来没有谁知道他的下家是谁。查到后来,连王鸿绪也查不下去了。

因为这个范溥已经得到人给他通风,知道皇帝对他注意了。范溥竟然说给他通风报信的是“御前第一等人”。此人显然就是他的背后老板,“御前第一等人”除了太子还有谁?

但王鸿绪不能明说,如果康熙并不打算严惩太子,搞不好老王就得自背黑锅了。但康熙还是问他谁是这个“御前第一等人”,老王又去问了两次姓程的,对方第一次说“这不敢说”,第二次写信说“这人岂是平等,我万万不敢说的。”

调查到此为止,没有下文了,最后康熙果然在朱批里装傻,说“第一人却一点不知从那里说起”。真的是这样吗?他真的不知道吗?看看他在废太子时说的话吧:

……朕巡幸陕西、江南浙江等处,或住庐舍,或御舟航,未敢跬步妄出,未敢一事扰民。乃胤礽同伊属下人等恣行乖戾,无所不至,令朕难於启齿……

还有
……朕历览史书,时深儆戒,从不令外间妇女出入宫掖,亦从不令姣好少年随侍左右。今皇太子所行若此,朕实不胜愤懑。

所以事实很明显了,强买孩子的就是胤礽及其手下。

在第二封信的结尾,王鸿绪还提醒康熙,现在是特殊时候,有人在窥探你的动静,一定要多加提防。联系四十七年曹寅说自己身边恐怕有耳目,不难看出此事为真。胤礽的人已经动到了康熙的亲信曹寅。

那么再回头看看书中的薛蟠,他虽然不是胤礽的翻版,曹寅应该用他作演员,再现了太子胤礽的一些恶行。
光头风月2015-09-05 00:15:04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红楼梦中多次描写到戏曲表演艺人,有忠顺王府豢养的名伶琪官蒋玉涵,还有贾府养的龄官芳官等人。不同于当时的一般贵族,将他们看做取乐的玩物,主角贾宝玉把他们当人看。

曹寅也养戏班养戏子,而且他养的人还很不一般,是个名角儿。

《楝亭词抄》里有一首《念奴娇》,曹寅注:题赠曲师朱音仙,朱老乃前朝阮司马进御梨园。

白头朱老,把残编,几页尤耽北调。事去东园,钟鼓散,司马、流萤、衰草。燕子风情,春灯身世,零落桃花笑。当场搬演,汤家残梦偏好。
高皇曾赏琵琶,家常日用,史记南音早。误国可怜,余唾骂,颇怪心肠雕巧。红豆悲深,氍毹却步,鸡皮姹女,还能卷舌为啸。

这首词写得极美,而且温柔,是写给他家的老曲师朱音仙的。

题目中的“前朝阮司马”是明末的阮大铖,政客加戏曲家。在朱由崧的南明小朝廷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后来投降清朝,不久便死了。

其实阮大铖是一个不错的剧作家,由于他为人奸佞,品格低下,一直多为士林所摈斥。阮大铖在《桃花扇》中也是作为一个反面角色出现:阮大铖招揽男主角侯方域不成,侯方域投奔史可法而去,女主角李香君洗尽铅华、闭门谢客。阮大铖为南明皇朝弘光皇帝写了剧本,打着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宫中充当歌姬。待南明小朝廷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山寻到李香君。

《桃花扇》中的故事细节,我无法分辨真假,但根据曹寅这首诗的题目,他家的曲师朱音仙却真的是被阮大铖送进过朱由崧的御梨园。阮大铖引诱皇帝耽于戏曲声色,国破家亡,自然被评价为佞臣优伶之辈。

崇祯十七年除夕,弘光帝独坐兴宁宫中,愀然不乐。太监韩赞周问道:“宫殿新落成,皇上应当欢喜,而闷闷不乐,是思念皇兄吗?”弘光帝不应,继而回答说:“梨园殊少佳者”。可见朱音仙就是给他填充梨园的佳人之一。阮大铖在朱由崧入宫之初,即以其所撰诸传奇进御:“以吴绫作朱丝阑,书《燕子笺》诸剧进宫中。”此外,“马士英、阮大铖搜旧院雏姬进御。”

所以曹寅说朱音仙“误国可怜,余唾骂,颇怪心肠雕巧”。其实从康熙朝来看,曹寅干的一些事和阮大铖并不差很多。

家班,即家庭戏班,是由私家蓄养童伶,延师教习,专为演戏之用。家班是明清时昆曲演出的主要形式,也是昆曲有别于元杂剧和京剧的重要特征,明清两代士大夫普遍蓄养家伶的风气,推动了昆曲的普及和流行,促进了昆曲文学剧本创作的繁荣,完善了昆曲舞台演出的体制和表演规范。朱音仙后来应该是做了曹寅的家班师傅,就象《红楼梦》中大观园造好后采买的十二个戏子、教习等一套班子。

从明亡之后到寄居曹府之前,朱音仙曾在各处漂泊演出。龚鼎孳所作《口号四绝赠朱音仙》云:“万甲楼船仗水犀,一军莺燕散前溪。难闻拥髻消魂语,战垒苍茫落日低。”题注朱音仙“为阮怀宁歌者“。说明朱音仙曾经为军队表演过。

崇祯年间,冒辟疆曾在秦淮河亭看过阮氏家班演出《燕子笺》,他一方面痛恨阮大铖之为人,一方面赞赏阮家艺人的演技,与伶工曲师有交往,所以冒辟疆最终收留了朱音仙。康熙十八年秋,冒辟疆家班演出《清忠谱》传奇,余怀曾作《往昔行》记此事,冒辟疆题词说“怀宁(阮大铖)坠马死于仙霞岭已三十年矣,伊昔伶人为吾家主讴。”

韩菼《挽如皋冒征军巢民》六章之五记载“善才不死轻投迹,贺老犹存久擅场”自注“贺老,谓朱音仙”,证明朱音仙在冒家。

陈维崧《望江南》词曰:“江南忆,最好是清歈,一曲琵琶弹贺老,三更弦索响柔奴,此事艳东吴。”说明朱音仙擅长琵琶。

康熙十七年,开“博学鸿儒科”,下诏征“山林隐逸”。冒襄也属应征之列,但他以明朝遗民自居,决不仕清。随着岁月的流逝,冒襄已是垂垂暮年,生活穷困潦倒,只能靠卖字度日。康熙三十二年去世,年八十有三。

朱音仙到曹府的时候已经是“白头朱老”了,曹寅写“红豆悲深,氍毹却步,鸡皮姹女,还能卷舌为啸”,就是说现在让他登台表演,朱音仙也有些犹豫却步。扮成旦角,看起来是一个满脸皱纹的女子,但唱腔还有当年的气韵。

如此看来,朱音仙是男扮女装的旦角。

“燕子风情,春灯身世,零落桃花笑”。

当年应该也是个美人。

曹寅这首词描绘的场景,是他在家中庭院,看扮作少女的老名伶表演,佳人迟暮,隐约可见当年风采。有了厚重的历史和无奈的人生作背景,这场凄凉的表演,反而要比观看正直青春少年的艺人更加动人。
光头风月2015-09-05 00:17:22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曹寅还有一首《与曲师小饮和静夫来诗次东坡韵》:

薄书无多苦无暇,解袜科头乘清夜。

桂花怜我乘闲开,招饮不来愁日下。

呶呶驺卒谁可拟,泛泛匏尊空自泻。

西廊擫笛大有人,酬唱宁须论流亚。

生平厌诵小山赋,局促诗肠每饶借。

安知金栗平等观,鼻观微参已深谢。

荒凉共叹老官署,醉醒差堪傲茅庐。

何惜轻栖花上尘,只愁啖尽盘中蔗。

永夜谁怜促织悲,歌长遽觉垂杨柳。

来朝欠伸过早衙,廿年幸脱长官骂。

薄是“靠近”的意思。这首诗大意是:因为太忙了,都没有时间看书。偶尔得闲,曹寅就和朱音仙一起脱了袜子摘掉帽子,在自家庭院的桂花树下喝酒。两人絮絮叨叨聊天,葫芦杯里的酒都不自觉洒落地上。织造府的西廊会抚笛的大有人在,用不着专门找外面的同辈来作诗唱和。曹寅说,其实我生平最讨厌像唐太宗和徐慧作《小山赋》和《奉和御制小山赋》一样,为了场合人情作诗唱和,每次都是搜肠刮肚凑句子。(他这是一不留神把实话说出来了呀,哈哈)

你知道佛家金粟如来所说的“众生平等”吗?我现在修习佛家心法,对“观鼻端白的观想法”体会很深。我们在这个荒凉的老衙署里喝醉了,也可以稍微傲视一下别人的破房子。吃着甘蔗,听促织在长夜里悲鸣,在垂柳下听歌。即使明天伸着懒腰去上班也没关系,过了二十年,我也没有什么顶头上司,有幸能摆脱被长官骂了。

曹寅和朱音仙应该是有不少共同语言,包括对戏曲的理解和对佛教的参悟,可以一起饮酒作乐,他并没有把他当戏子下人作践,而是怀着众生平等的心态与他交往。我想,名伶琪官蒋玉涵的形象,有一部分灵感是来自朱音仙身上吧。但也是用了“拔掉白发染黑头发”的写法,把他还原到当初最年轻美貌的时刻。
光头风月2015-09-05 00:18:28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看完了上面两首诗,我要单独挑出一个东西来细说。

曹寅的《与曲师小饮和静夫来诗次东坡韵》提到匏器“泛泛匏尊空自泻”,《黄山松歌》里也提到匏器“自扣枯匏歌隰苓”。

匏器,是一种用葫芦做的特殊工艺品。字面上看不过就是酒葫芦,但巧的是,这种器皿的由来有些说头。曹寅的“匏尊”,根据字面理解不是简单的半个葫芦,而是用葫芦作素材,制造的酒尊。

范匏工艺,就是用预先制作好的模具套在幼小的葫芦上使葫芦按照模具生长。匏艺起源于中国明代,兴盛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道光以后逐渐衰败。只流行过很短的一段时间。

明代谢肇淛《五杂俎》中说:“葫芦(器)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为一首诗者,盖生时板夹使然,不足异也。”这是明代民间的做法,用模具将葫芦做成方形,或者让上面长出字来,还是比较简陋的手段。有一个人把范匏工艺进行了巨大的提升,就是康熙。

乾隆在他的《咏壶卢器》序中说“壶卢器出于康熙年间,皇祖命奉宸取架匏而规模之", "壶卢模器始康熙,苑监相承法种之"。他还有一首《恭题壶卢碗歌》:“葫芦碗逮百年矣,穆如古色含表里。摩娑不忍释诸手,‘康熙御玩’识当底。……园开丰泽重农圃,蔬匏尔时种于此。……”
据《 清宫史续编》:丰泽园在西苑太液池瀛台西北,南向,门五楹,门外一水横带,前有稻畦数亩,圣祖仁皇帝尝于此劝课农桑。"可见当年康熙就是在丰泽园种葫芦。

匏这个东西不看图可说不清楚:








大家可以见识到康熙把葫芦折腾到了多么神奇的程度。所以玄烨这家伙真的太神奇了,太会玩了,爱上他真的一点不奇怪。

现存的匏器,有杯、盘、碗、壶、盒、瓶、笔筒、 鼻烟壶、蝈蝈笼和 乐器等器具。其中康熙年间的匏器以六瓣碗、缠莲寿字纹盒、八方形笔筒、蒜头瓶和四弦琴等物为最精。现存实物中有不少镌有“康熙赏玩”的题款,如弦纹小盘、六瓣碗等。

曹寅的葫芦尊是怎么来的,不难猜测。

光头风月2015-09-05 00:25:20 发布在 娱乐八卦
YY 一段我和老曹的对话:

——"曹织造,请问你的匏尊是哪里来的?“

——“鳇鱼的案子你不是已经破了吗?”

——“书里妙玉给宝钗用的茶杯是瓣匏斝,斝类酒尊。就是说这是用模具把葫芦做成一个分瓣的酒尊形状,也就是你和朱音仙喝酒用的那种匏尊。”

——“bingo~!”

——“我参考了一下商代的文物妇好方斝,看起来是个比较大的酒尊,这还说得过去。




但妙玉给黛玉的饮具是点犀盉,就是用带有斑点的犀牛角制做成的器皿。盉这个东西我查到春秋时的文物“吴王夫差盉”,发现它是一个相当大的三足水壶,黛玉用这个喝茶,对壶吹不大合适吧?”





——“呃……你把它理解成一个三足的小盅就好了,反正犀牛角也没有多大嘛。几年前香港有一只清康熙御制犀角“苍龙教子”三足爵杯,拍卖价一亿多,故宫博物院里也有一些犀角杯。”

清康熙御制犀角“苍龙教子”三足爵杯,香港拍卖成交价10,250,000元

康熙御用犀角杯



清康熙螭龙荷叶纹犀角杯



清康熙 犀角雕“穆王八骏图”杯 成交价:746万港元



——“好吧,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妙玉给宝玉用的绿玉斗,是康熙四十四年您在苏州送给玄烨的那只玉杯吗?”

——“这个嘛……你猜?”
光头风月2015-09-05 00:36:00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圣祖五幸江南全录》记载康熙四十四年,康熙驾临瓜州金山寺,曹寅准备御宴百桌,“帝收玉杯一只,白玉鹦鹉一架”。

是怎样的玉杯原文没有细说,后来也没人再提过这件事了。其实玉杯并不稀奇,故宫类似的文物很多,曹寅能专门拿来送康熙,可见这一件东西并不普通,肯定是非常好的,或有什么特别之处。

另有记载的是,康熙有一只九龙玉杯,作为心爱之物随葬景陵。直到1945年,康熙的陵墓景陵被盗,这只九龙玉杯后落入民间,不知所终。

九龙玉杯就是《彭公案》中的《杨香武三盗九龙玉杯》中所说的那件珍宝。

这出戏讲的是一个江湖人物黄三太误入围场,杀死老虎救了皇帝,皇帝赏他黄马褂,此人夸口说:今后宫内不管丢失了什么东西,我黄三太一定去找回来。不久,康熙的九龙玉杯不见了,于是传旨黄三太,限期一个月内将九龙杯找回,否则要将黄三太全家斩首。后面就是找玉杯的过程……

《杨香武三盗九龙玉杯》这种戏曲故事并不可信,《彭公案》是清末长篇公案小说。“彭公”指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循吏彭鹏,书中大部份情节实属虚构。

关于康熙九龙玉杯的来历,也没有明确的说法。

窦忠如《雾开清西陵》一书中对九龙玉杯最后一次现身始末的描述:“……我们不妨来看看公元1946年时任蓟县公安局局长云光同志对盗掘景陵中罕世珍宝"九龙玉杯"的一段回忆:传说盗掘景陵时,由于景陵地宫十分坚固,盗匪关老七(关增会)和田老七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劈棺扬尸,盗走了许多无价珍宝,后来许多案犯均都抓获处死,而惟有田老七得以留命世间。那时田老七盗景陵之前就说,盗掘景陵他只要一件宝物,就是康熙年间因江洋大盗杨香武三次潜入皇宫而未得手的九龙玉杯。

事也凑巧,景陵盗掘田老七果然获掠这件九龙玉杯。为追回这件珍宝,我们采取宽严结合的措施,言称只有交回九龙玉杯,可以宽大处理该犯。因为那时捕获的盗陵匪徒多被枪毙,舆论宣传也较严厉张扬,田老七自然耳闻甚多,权衡再三终于交回了那只九龙玉杯。记得那天有意安排在田老七家吃派饭,田老七外出归来,立即媚笑着对我说:"局长,这就是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的那件宝贝,我给您保存好好的呢。"田老七双手捧上九龙玉杯时又说:"昨天,北京有人,给这件宝物出了二百六十万元的价码,我没卖。"跟随我的警卫员赵尉逗他说:"二百六十万你不卖,还想卖多少钱?"田老七憨憨地说:"我的脑袋比钱还要紧哪!"是的,田老七主动交回了世间珍宝九龙玉杯,我们也依据政策对他宽大处理没有杀了他。

九龙玉杯确是稀世珍宝,全由白玉做成,长为6公分,宽为4公分,高为3公分,属长方形,四角各有商龙戏珠,把手也是一条龙,共有九条龙,故称之为"九龙玉杯"。这件雕琢精细的九龙杯,如果内盛满玉酒,立即可见有九条翻腾之蛟龙,其实是因为白玉是半透明之状而显现,使九条龙活灵活现。可是,自九龙玉杯上交政府后,我多次到故宫寻找,可是一直未见九龙玉杯之踪影,也不知那宝物今在何处。”

为了打击盗陵犯,震慑犯罪,我党和政府极为重视这次盗陵事件,派出专门干部处理此案。那些盗陵案犯纷纷落网,其中,有6名重犯被□□于市之后,押往景陵大碑楼,执行枪决。

虽然这些犯罪分子被正法了,可那些珍贵的文物却流落各地……“

康熙拿来放在墓中陪葬的确实有一只玉杯,而且这只玉杯就是方形的。绿玉斗也是方形的,只有颜色不一样。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光头风月2015-09-05 00:46:42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三个小细节

一、

元春判词最后一句有的手抄本是“虎兔相逢大梦归”,有的是“虎兕相逢大梦归”。如果做虎兔解的话,康熙去世的那年冬天,就是虎年和兔年交接的时间,是在皇宫里的大靠山倒下的时候。

如果真是这样,此句是曹家后人补的,曹寅不可能知道康熙什么时候死。

二、
贾环灯谜:“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爱在床上坐,二哥爱在屋上蹲。“

谜底是枕头和兽头,枕头方形八个角,故宫里兽头有两个角应该是这个



《大清会典》上说这些琉璃釉面小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贾环的二哥是宝玉,又是一个小笑话,暗示宝玉是龙。

三、
《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叶七:
三月十四日,驾至瓜洲金山寺,皇太子驻七峰阁。与将军马三奇,中堂张玉书,公进御宴百桌。复进古董等物,帝收玉杯一只,白玉鹦鹉一架。随赐督抚学院盐院诗、字不一。十八日,驾至苏州,值万寿,百官上朝叩祝,进献礼物。帝书“万重春树合,十二碧云峰”联以赐寅,又赐玻璃墨羊宴礼物不等。

康熙送曹寅的这幅联,我找遍艺术品拍卖网站,觉得很有可能是这一幅,但是和记载中的说法有不同,没有对原诗进行改动。所以也很有可能这是康熙自己写着练手的,给曹寅的是另外写的一幅。




四、

大太监梁九功传旨赐婚曹二小姐

三月二十九日,由松江开舟赴浙;提督张赴行宫门外跪进,帝停轿谕云:“很遭踏你了:赐你的东西,都摆在房子里头。你查明白收拾了,赶着来启奏。”遂留梁、伍二大人及寅与其收明。

这天和曹寅一起干活的梁是总管太监梁九功。

梁九功是个精明人,连康熙都要防他三分,康熙三十九年九月谕:

用太监不过取其当差勤谨老实,寡言稳重。即如梁九功人甚伶俐,凡有差遣,朕尚时加防范。今看毓庆宫内俱是少年首领,并无有年纪之人。高三变虽言语钝拙,而办事诚实;贾应选、赵国士谨慎老实,可以当得首领,送与皇太子去。

不过康熙也没把梁九功怎么样,还是一直有用他。

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初八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家奴赍摺子回南,伏闻圣体全安,下慰亿万苍生之望,凡属臣民,无不欢忻舞蹈,庆祝无疆。
再,梁九功传旨,伏蒙圣谕谆切,臣钦此钦遵。

臣愚以为皇上左右侍卫,朝夕出入,住家恐其稍远,拟于东华门外置房移居臣婿,并置庄田奴仆,为永远之计。臣有一子,今年即令上京当差,送女同往,则臣男女之事毕矣。兴言及此,皆蒙主恩浩荡所至,不胜感仰涕零。但臣系奉差,不敢脱身,泥首阙下,惟有翘望天云,抚心激切,叩谢皇恩而已。

前一封奏折,曹寅说听说皇帝病了,表示很担心。康熙让梁久功给他传了话,曹形容为圣谕谆切,表示要钦此钦遵。所以仔细想想,这个口谕不只是说康熙病好了,应该和后面二姑娘的婚事有关。

这个时间是太子又复立之后,康熙的回复也值得琢磨。朱批:知道了。江南米价、有人来、必入奏摺奏闻。熊赐履近日如何?

有人去找曹寅的话,都要写明奏闻,言下之意,应该是康熙考虑到有人可能会冒充自己的人去见曹寅,或者像梁九功这种精明人会叛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细节都要写明。

在《永宪录》中记载了梁九功的死:

卷二上·雍正元年·春二月,先朝总管太监梁九公自缢于景山。

九公幼侍圣祖,与魏珠俱加信用。朝臣多相交结。后以犯法,年老宽恩,拘系景山,畏罪自尽。上念其勤劳,特加轸恤,给银发丧。

这里提到“与魏珠俱加信用”,魏珠是康熙晚年的近侍,既然梁九功与魏珠“俱加信任”,说明在康熙后期梁九功依然是康熙的宠信,但是根据满文奏折记载,梁九功在康熙晚年被拘禁了。

魏珠也好不了多少,雍正继位后让他当北海团城的总管,北海团城是个很小的半岛,实际上是把他软禁起来。魏珠在团城里因为无事可做,就以种葫芦做匏器作为消遣。清末太监信修明写的《老太监的回忆》书中提到 胤禛(雍正帝)封太监魏珠为团城总管,又说魏珠善范匏,曾制乐器多种。

想想真是冷汗,幸亏老曹死得早啊,他要活到变天也得吊死吧。反而曹頫小傻子就算被抄了,至少可以活。

另外有记载,康熙四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住在江宁织造府的时候“各官晚朝,进宴演戏。帝题寝宫诗匾等”,玄烨在自己住的那间屋写了匾和诗,但没记载他究竟写了什么。
光头风月2015-09-05 01:17:10 发布在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