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二七五——说说春秋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还有那个时代

楼主:赵王ZW 字数:252121字 评论数:19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二十九)
公元前683年夏,宋国为报上一年鲁国乘丘之役之仇,发兵侵鲁。鲁庄公亲自率军抵御宋军来犯。鲁军趁宋军还没列好阵形,便大军压上,再败宋军于鄑。
同年秋,宋国遭遇水灾,鲁庄公派使臣前去宋国表示慰问。宋闵公对使臣说:“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实在是我对上天不敬,所以上天才给宋国降下灾祸,如今却劳动你们鲁国国君为我们宋国忧心,承蒙你们的关注,实在是不敢当。
宋闵公的这段话,今天的人读起来,文绉绉的,又有点拐弯抹角。更重要的是,明明鲁国和宋国连打了两仗,宋国都打输了,这个时候宋闵公却在应对鲁庄公派来的使者时,话讲得那么含蓄蕴藉,没有说一句过火的、迁怒于鲁国的话,这格局我们在今天的人看起来都有点大啊。联系到宋、鲁两国之前一直在打仗,说得不好听点,宋国发大水,鲁庄公派使臣来慰问,说不定在宋国人看来,鲁庄公这是在兴灾乐祸,所以对鲁国使臣来说,宋闵公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他都得接着。但是,外交场合,宋闵公做得非常漂亮,表现出了一国之君非凡的风度,应对得非常得体。
宋庄公这话说得滴水不漏,非常漂亮,所以当他的这番话传到鲁国后,鲁国大夫臧文仲(臧孙辰)从他的这段话中,听出了兴亡之感。臧文仲说——宋国怕不是要勃兴了吧!
臧文仲做这个推测的依据是,宋闵公的话里自称“孤”,属于知礼守礼,自称宋国遭水灾是因为他自己不敬上天所以上天降灾,这话说得既存对上天的畏惧之心,又知礼守礼,一国之君能做到这两点,那这个国家十有八九就是要兴盛了。
不过,没过多久,鲁国人又听说,这番话并不是真正出自于宋闵公之口,而是宋闵公的弟弟公子御说教他说的。所以鲁国的另外一位大夫臧孙达便说——公子御说有体恤老百姓的心,很适合做一国之君。
公子御说只是宋闵公的弟弟,宋国有宋闵公在,公子御说就算适合做一国之君,如果他不造反篡位的话,又能怎么样呢?
可事情就是那么巧,就在鲁国大夫预言宋国要勃兴、公子御说适合做一国之君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82年的八月,宋国大夫南宫长万(宋万,万是他的名,长是他的字,南宫是他的氏)在蒙泽把宋闵公给杀了。
南宫长万杀宋闵公,完全是因为宋闵公的一句戏言。
这一年秋天,宋闵公和南宫长万一起出猎,南宫长万和宋闵公打赌赢了宋闵公,把宋闵公给惹怒了,于是宋闵公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地对南宫长万说道——从前我敬你,但如今,你不过是鲁国人的俘虏而已。
这话一下子就戳到了南宫长万的痛处。两年前,在宋、鲁两国的乘丘之战中,鲁庄公用金仆姑箭射中了南宫长万,然后鲁庄公的右车遄孙近身与南宫长万肉搏,最终将南宫长万活捉了去。后来,宋闵公把他从鲁国又给要了回来。南宫长万是个大力士,非常有力气,一向自视甚高,却在阵前被鲁国活捉了去,这是他的一块心病更是他人生的污点。如今宋闵公却拿他的心病和污点开玩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南宫长万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进而便产生了对宋闵公的恨。联系《左传》《公羊传》《史记》的内容,将南宫长万杀宋闵公的过程梳理如下。
南宫长万和宋闵公一起出猎时,南宫长万和宋闵公打赌赢了宋闵公。因为当时有妇人在场——宋闵公大概是带了宫中的宠妾人等一起出来的,而南宫长万好面子,便在宋闵公面前说嘴道——鲁庄公实在太好了!天下诸侯只有鲁庄公应该做一国之君!
有人看到这儿,要说了,南宫长万被鲁庄公俘虏了去,这事是他一生的污点,为啥他还会对宋闵公说出鲁庄公太好了、只有……那样的话。这事应该这样理解,首先南宫长万是在和宋闵公打赌且有妇人在场的场景下,为了给自己挣面子,更为了折宋闵公的面子,才不管不顾地说的;还有一点,根据《公羊传》记载,南宫长万被鲁国遄孙活捉后,鲁庄公将南宫长万带回鲁国,把他随意地安顿在自己的宫中住了几个月,直到宋闵公向鲁庄公把南宫长万要回去——也就是说,南宫长万被俘后,鲁庄公并没有囚禁他,反而让他住在宫中,也没有派人看守监视他,所以南宫长万虽然被鲁国所俘,但他在鲁国那段时间,日子过得应该说还不错。因此,南宫长万一方面视自己被鲁国所俘之事为耻,另一方面对鲁庄公这个人又有比较好的个人印象。这也就能解释,他何以会在和宋闵公争面子时,说鲁庄公的好话了。
宋闵公呢,一向很是在乎此次出猎一起带出来的宠妾,所以在她面前,也丢不起面子,因此被南宫长万这么一抢白,宋闵公便被激怒了。盛怒之下,宋闵公便对南宫长万说出了那句扎心扎肺的“玩笑话”。
向来力大之人往往自视甚高,南宫长万不仅力气大,而且力气超乎寻常人的大。可是这样的他却被鲁国人俘虏了去,这件事别人不提他自己心里都难受,更不用说宋闵公当着妇人的面拿这事开他玩笑了。所以,南宫长万被彻底激怒了。
事后,他设计将宋闵公诓至蒙泽,仗着自己力大过人,将宋闵公生生杀死,按《公羊传》的说法,南宫长万把宋闵公的脖子都给扭下来了。这画面过于血腥暴力,简直不敢想象。我看到这里时,直觉上一下子就想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港剧《大时代》里,丁蟹打死方进新时的场景,光是读文字都感到心惊肉跳,汗毛倒竖。
南宫长万弑君的消息传回国都后,大夫仇牧便发兵上门攻打南宫长万。两人在南宫长万家门口相遇,仇万持剑怒斥南宫长万弑君,南宫长万与仇牧近身相搏。以南宫长万的力气,仇牧又哪里是他的对手呢,南宫长万把仇牧的牙都打得飞出来嵌在关着的门板之上,最终仇万不敌南宫长万,被南宫长万杀死。跟着,南宫长万又将太宰华父督也杀了,然后立公子游为宋国国君。
大乱已成,宋国群公子纷纷出奔萧邑避祸。宋闵公之弟公子御说则是出奔亳邑。
别人也就罢了,公子御说在宋国很得民心,前文我们说过,连鲁国的大夫都觉得他适合做一国之君。所以,南宫长万得知公子御说跑到了亳邑,便派他的弟弟南宫牛和自己的同党猛获率军包围亳邑。
南宫长万突然弑君另立,并不得人心。宋国大夫叔大心很快便联合了宋国历代国君——宋戴公、武公、宣公、穆公、庄公之后族,发曹军讨伐南宫长万。南宫长万一介莽夫,弑君作乱又没有周详的计划,哪里是对手,很快便被叔大心和公族的兵力打得无还手之力。最后关头,宋国是无论如何待不下去了,慌乱之中,南宫长万将他的母亲放在乘车之上,顾不上套车,便全以一己肉身之力挽起车撒丫子开逃,并一路就这么逃到了陈国;他的同党猛获则是见势不妙逃去了卫国。
南宫长万逃走后,叔大心等人杀了公子游,立公子御说为宋国国君,是为宋桓公。
宋桓公即位后,马上向卫国索要猛获,向陈国索要南宫长万。
卫惠公本打算不给,但石祁子对他说,恶人是天下人所共嫉的,而猛获在宋国就被视为恶人,如果我们不把猛获交给宋桓公,一味地要保全他,就是袒护恶人而背弃了与我们的盟好的宋国。石祁子说,得到一个恶人却失去一国之心,卫国不能这么没算计。于是卫惠公便听了石祁子的劝后,把猛获交给了宋国。
陈国那边收了宋国送去的贿赂,也想把南宫长万交给宋桓公。但是,遣返南宫长万,可没那么容易,毕竟南宫长万是出了名的力气大。陈国拿了宋国送来的好处,自然是要想办法的。陈国的办法就是,派女人灌南宫长万酒,把他灌醉后,用犀牛皮给紧紧裹起来,捆好,然后送到宋国去。
南宫长万就这样被中召被捆然后踏上了回宋国的路。可是,酒醒之后,南宫长万知道自己着了陈国人的道,一路上,仗着自己力气大,南宫长万在犀牛皮中不断死命地挣扎,等到了宋国,犀牛皮竟然已经被他撑破,南宫长万的手手脚脚都从犀牛皮中钻了出来。但是再大的力气也已经救不了他了,宋桓公在得到宋宫长万后,就叫人把他剁成了一大坨肉酱。
多说一句,一个人力气特别大,在任何时代都属于具有杀伤性武器,尤其是在古代没有枪炮的情况下,简直属于极大的杀伤性武器。你看南宫长万力大,所以杀宋闵公时,能把宋闵公的脖子给扭断;杀仇牧时,能把仇牧的牙都打得飞嵌在门板上;逃跑时,又能仅凭着他自己的肉身之力拉着他老娘一路逃亡到陈国;被解送回宋国时,能把裹他的坚硬的犀牛皮都给撑破了——要知道以犀牛皮之坚硬,古人是用来制作盔甲的——这样大的力气,在那个前冷冰器时代,是十分可怕的,放到今天,同样也是十分可怕的。
关于南宫长万的事,本来写到这儿也就结束了,但是我在网上看到,很多文章在写到这段历史时,又将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里的私货夹带了进来。所以高光加下划线,下面一段的内容史书里都没有,都是冯梦龙写的小说!小说!小说!
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里,把这段历史补充得非常绘声绘色,说南宫长万有“触山举鼎之力”,善使长戟,在乘丘之战中被鲁国俘虏后,鲁庄公因为爱其勇,所以很是以礼相待。后来宋国发大水,鲁庄公派人去慰问。宋闵公感念鲁庄公的这份情份,派使者去鲁国回访,并借着个这机会向鲁庄公讨要南宫长万,鲁庄公便将南宫长万放了回去。南宫长万回国后,宋闵公对南宫长万说了那句玩笑话。再后来宋闵公与宫人出游蒙泽,让南宫长万扔戟玩乐——这是南宫长万的绝技,所以赢得了在场观看的妇人们的夸奖。宋闵公吃醋,便与南宫长万赌博,南宫长万赌输了,宋闵公便又重提南宫长万是鲁国人俘虏的事,南宫长万听了自然吃味。跟着周庄王的死讯和周僖王即位的喜讯一并传来,南宫长万对宋闵公说他还没有去过京城,自请去洛阳吊贺。南宫长万的这一请求立刻遭到宋闵公的耻笑,宋闵公对南宫长万说,宋国就算再怎么没有人,怎么能让一个俘虏去京城吊贺呢?宋闵公的话引得在场妇人大笑,此时南宫长万被彻底激怒,借着酒醉,当场把宋闵公给乱拳打死了。其后种种,冯梦龙也多所生发,这里不再转述,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读读看。
提这段,是想提醒大家,历史和小说演绎是不同的,网络时代,不能轻信网上那些随意夹带私货、你抄我我抄你、任意增删历史的文章。
言归正传。宋国内乱,公元前681年三月,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蔡哀公、邾侯在齐国的北杏相见,会商平定宋国之乱之事。遂国本该与会却没有来,于是当年六月,齐桓公便出兵把遂国给灭了。
诸侯大会北杏本是为宋国,可是转过年来(公元前680年)春天,当事人宋桓公就背弃了北杏之盟。于是齐桓公、陈宣公、曹庄公联兵讨伐宋桓公。为了讨伐宋桓公,齐桓公还向周僖王(姬胡齐,周庄王之子)请求派兵支援。周僖王呢,也很支持齐桓公,派单(shan4)伯率军与诸侯军会师共同伐宋。诸侯联手,宋国自然不是对手,于是宋国败服。当年冬天,便由单伯在卫国的鄄(juan1)地主持盟会,齐桓公、宋桓公、卫惠公、郑国国君子仪纷纷参会;第二年春天(公元前679年),又再多加上一个陈宣公,五国再次在鄄地会盟,至此,齐桓公开始有了称霸的迹象。
有人或许要说,齐桓公称霸是不是太容易了点。话不是这么说的,齐桓公之前,他的父亲齐僖公在位三十三年之久,齐国在齐僖公时代治平,到了齐襄公时,齐襄公虽然为人霸道,但也真有本事,所以齐国在他主政的十二年间,继续发展壮大,然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齐襄公虽然是被公孙无知等人发动政变杀死的,但他死之后,齐桓公小白和公子纠争位却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而且也没有因为两人的争权夺位,发生事实上的内战,所以齐国的实力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也就是说,齐桓公即位后,得到的一个齐国的基本盘是非常好的,他只要继前人之余烈,都不会干得太差。就像当年鲍叔牙劝他任用管仲为齐相时所说的那样,如果他要做齐国国君,只要任用鲍叔牙和高傒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他们这三人的君臣组合,足以守成;但如果他有称霸诸侯之心,就要任用管仲为齐相,于是齐桓公便为了霸业,和管仲冰释前嫌,有了管仲的辅佐,齐桓公如虎添翼,新的君臣组合,加上齐国的基本盘,齐桓公这才在即位没多久之后,就开始有了称霸的迹象。
有人说,齐桓公任命管仲做齐相,也没见管仲干啥呀,你这把齐桓公称霸的功劳一半都归在管仲的身上,有点空口说白话啊。关于管仲都做了哪些贡献,我们将在后面慢慢说到,大家不要着急,敬请拭目以待。
赵王ZW2021-12-07 08:16:29 发布在 天涯杂谈

(三十)
鲁齐两国自公元前684年长勺之战以来,复又经历了齐宋联军伐鲁,鲁国一直占上风。公元前681年冬天,鲁齐决定讲和,鲁庄公和齐桓公在齐国的柯地正式言和结盟。
关于这次的结盟,《史记》的记载和《春秋》《左传》不同。《史记》说这一年齐伐鲁,鲁国战败,所以鲁庄公便向齐桓公献上遂邑主动请和,然后齐桓公就答应了,于是双方在柯地会盟;而且就在双方即将结盟之时,曹刿还在祭坛之上当场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威胁齐桓公让他把侵占鲁国的土地都还回来。而齐桓公呢,只好当场答应了下来,将过去三次战场上赢得的土地都还给了鲁国。按照司马迁的说法,鲁国当年在长勺之战,后来在齐宋联合伐鲁之时,加上本年的这一次,前后一共败给了齐国三次,而且每一次都有失地,所以曹刿才会在柯之盟上,铤而走险,劫持了齐桓公,向齐桓公索要鲁国在这三次战争中失去的土地。
《春秋》孔子记长勺之战鲁胜齐败,《史记》司马迁却说齐国三败鲁国,到底我们应该相信谁说的呢?
战国时的人似乎更相信司马迁一点——《战国策》多次提到曹刿劫持齐桓公一事,荀子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及了此事,《管子》《吕氏春秋》中也都对此事有相关叙述。虽然如此,但战国时人在说到此事时,又都有各自的破绽。所以便有后代学者猜测,曹刿劫持齐桓公之事乃是战国时的人杜撰出来的,其后的后代人又因为战国近春秋,从此以讹传讹,便有了司马迁将这事当正史写进《史记》中的错误。
关于这一点,我个人是这样看的。中国历史上有一件了不得的大事,那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为了将这个政策切实地贯彻落实下去,秦始皇动用了严厉的刑法——“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这件事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呢?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今天美国一声令下,只保留美国人写的书,然后将全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的书,包括纸质书、电子书以及一切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书都销毁了,将会对这个世界有多么大的影响。那么,秦始皇以强权和高压政策焚书之后,当时绝大部分过往人类的历史也好、智慧的结晶也好,就都化为飞灰了。然后怎么样呢?就有少数博闻强识的人,凭着强大的记忆力,把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内容,保存在了无法被焚毁的大脑之中。秦灭汉兴之后,这些人再凭着强大的记忆力,将脑海中所记的内容一点一点复现出来,这就是汉人最初能看到的一部分秦国以外的、我们今天的人所说的经史子集等内容了。这种方法可不可信呢,举一个真实的例子,直到解放前,蒙古族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千百年来都是靠蒙古族人民口口相传的。可是,用这种方法保留下来的作品,就会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人的记忆力是很有可能出现错乱的,不同的人脑海中记下来的东西复述出来,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复述出来,可能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版本,甚至一个人都会有N个大同小异的版本。这也是孔子所著《春秋》在汉代发展出公羊派、谷梁派和左丘派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说,以柯之盟为例,《春秋》《左传》与《史记》的不同,很可能便出于这个原因。司马迁作为后代之人,可能在他那个时代看到了多个曹刿挟持齐桓公版本的记载,所以他便在《史记》中采用了自己认为更正确的版本,弃用了《春秋》《左传》的版本。至于哪一个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历史是不可能更改的,但囿于记录历史的局限性,我们现在还不能十分肯定地断定。

宋国的南宫长万杀了宋闵公,郑国也不消停,公元前680年,郑国大夫傅瑕也把郑国国君子仪和他的两个儿子给杀了。傅瑕杀了子仪后,把在栎城分城而治十八年之久的的郑厉公又给接回了郑国国都。
傅瑕本来并不是郑厉公安排在郑国国内的“自己人”,但事发当年春天,郑厉公从栎城发兵去侵占郑国的地盘时,在大陵俘虏了傅瑕。傅瑕被俘后,为了自保,对郑厉公说,只要郑厉公肯放了他,他就会设会帮郑厉公重回郑国。自从当年郑厉公安排祭仲的女婿雍纠杀祭仲未能成功,郑厉公无奈出奔以来,可以说,郑厉公日日夜夜都在想着怎么样才能重新回到国都、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到国都。可是,自从他出逃后,郑昭公、子亹、子仪,郑国国内换了一茬又一茬的国君,搞得他只能窝缩在栎城,苟且偷安,有心无力,这么多年过去了,郑厉公始终无法回到郑国,重撑政权。所以,如果傅瑕肯帮他,郑厉公宁可信其有,因为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因此,郑厉公便与傅瑕定下盟誓之后,把傅瑕给放了。
傅瑕竟是个讲信用的主儿,被郑厉公放回去后,就在当年六月开月的第一天发动了政变,把子仪和他的两个儿子给杀死了,然后派人把郑厉公从栎城给请了回来。
可是,郑厉公一回到郑国国都,便把傅瑕给杀了。
有人要问了,没有傅瑕帮忙,郑厉公根本回不去,为什么他要杀了于他大大有功的傅瑕呢?原因很简单,因为郑厉公认为,傅瑕是子仪之臣,却对子仪有二心,暗中帮助自己——这样的人不可靠,留不得。
杀掉傅瑕之后,郑厉公派人去劝自己的同宗伯父原繁:傅瑕侍奉子仪却对我有二心,周王朝有常刑,如今他已经伏法了;凡是迎我回来没有二心的人,我都做出承诺,任命他们做上大夫,伯父不妨也好好掂量掂量,做好选择——当年我出奔后,伯父并未将郑国国内之事,相告哪怕一言半语给我,根本毫不顾念我,关于这一点我可是一直很遗憾的。
郑厉公的话恩威并施,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只要原繁从此以后一心一意忠于自己,他自然会重用原繁这个同宗的伯父;但如果原繁敢对他有二心,那傅瑕的下场就是他的榜样。郑厉公派人给原繁传话,真心希望原繁能站出来支持自己,所以他提醒原繁,当年自己出奔之后,原繁没有帮过他,是原繁做错了选择,这一次原繁千万不要再做错选择了。
郑厉公之所以要特别拉拢原繁,是因为郑庄公死后,二十余年来,郑国国君的人选,一直在祭仲等郑国重臣的操控之下,反复变更;如今郑厉公好不容易在时隔十八年后重掌郑国的政权,如果不吸取以往的教训,将这些有能力左右郑国大势的卿大夫制服,将来后患无穷,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又被他们赶出去甚至杀死了;而此时,祭仲已死,郑国最有份量的人就是这个与自己同宗的伯父原繁了。因此,解决了傅瑕之后,郑厉公势必要拉拢原繁,所以他才派人去和原繁说了那么一段恩威并施的话。
可是,原繁在了解到郑厉公的全部心思后,却并不为意。原繁是这样答复郑厉公的,他说自从当年郑桓公(郑厉公曾祖父、郑庄公祖父、郑武公父亲)任命他的先人做了郑国的宗人之官,他们那一支就一直世袭主理郑国的宗人事务;原繁还说,这些年来,郑国国内一直都有国君在,如果他分心于外,还有什么样的二心会比这样做更大的;原繁说,只要有人主持社稷,国内之人便都是那个人的臣子,而臣子对主持社稷者的人不能存二心,这是上天定下来的规矩。跟着原繁不客气地指出,子仪坐在郑国国君之位上十四年了,那个阴谋把郑厉公请回来的人也就是傅瑕,难道不是有二人之人吗?原繁最后对郑厉公说,郑庄公的儿子至今还有八人健在,如果用官爵来向大臣们行贿,就能取得大臣们的二心,那庄公的其他几位健在的儿子们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到时候你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呢?
原繁的意思说得很明白,我当初不帮你,是因为恪尽职守,我没有任何对不起你的地方;你想用高官厚禄贿赂我,没用——这个方法如果真好用的话,你爹郑庄公其他在世的公子们(你的兄弟们)也可以拿这个方法来用——我不稀罕你的高官厚禄,你也别把许人高官厚禄当成多了不起的手段,你能许诺,别人也能,你是庄公的儿子,别人也是,而且除了你,现在还有七个呢。
话说到这份上,原繁的核心意思也就很明确了——他不打算向郑厉公臣服。你郑厉公不是拿傅瑕威胁我嘛,我也不怕你以死相胁,我自己赴死总可以了吧。于是,原繁把自己的心意向郑厉公表达完后,便自缢而死了。至此,郑国自郑庄公死后,前后长达二十年的继承人之争终于画上句号。
最后关于这件事,说一个小插曲。郑厉公重回郑国的消息传到鲁国后,鲁庄公问申繻——郑国还会再有妖异之事吗?
鲁庄公之所以会问妖事,是因为传说当年郑国南门里外各有一条蛇,这两打蛇打架,结果门里面那条蛇死了。此事发生六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80年,郑厉公便自外(栎城)回到郑国(内)。这件事纯属巧合,但在当时的人看来,内外二蛇相斗、外生里死的结局便属于妖事,这一妖事又似乎预兆了郑厉公这个“外人”生,而子仪这个“内人”死的结局。所以鲁庄公才会问申繻,郑国此后是否还会再有妖事发生。
针对鲁庄公的问题,申繻的回答是——妖由人兴,人如果没有过错,自然不会有妖事;可人如果背弃常理常识,那妖就会兴起。申繻的这个回答展现了古人的世界观的一面。这也是史书借申繻之口预言,郑国还会出事,同时展现鲁国大夫申繻的深明远见——果然,郑厉公这条外蛇杀死子仪这条内蛇,回到郑国之后,很快便先杀傅瑕,后逼死原繁,印证了申繻所说的话。
两年后,公元前678年九月,郑厉公为雍纠报仇,追究当年祭仲杀雍纠事件的参与者,将祭仲的余党公子阏(e4)杀死,另一党羽强鉏(chu2)施以刖刑——砍了他的双脚。共叔段之孙公父定叔也在郑厉公的大清洗中,为了避祸,从郑国逃了出来,跑到了卫国。三年后,郑厉公说不能让共叔在郑国断了后,于是又派人去卫国把公父定叔给请了回来。
赵王ZW2021-12-08 08:17:28 发布在 天涯杂谈
(三十一)
公元前678年注定是多事之秋。也是在这一年,曲沃武公出兵攻伐晋闵公,终于彻底剿灭了晋国由晋文侯一脉传下来的这一支政权。
“灭晋”之后,曲沃武公将晋国全部宝器打包送进京师进献给了周僖王。于是,当年冬天,周僖王便正式颁下王命,赐命曲沃武公为晋侯,可设一军——此时距曲沃武公继承其父曲沃庄伯之位已经三十七年过去了,自曲沃桓书被封在曲沃整整六十七年过去了,曲沃桓叔这一支终于得遂多年之愿,完全吞并了晋国,取得了晋国的国君之位。至此,曲沃武公便要变更名号称晋武公了。不过,正式封侯一年后,得偿所愿的晋武公就薨逝了,他的儿子诡诸即位,是为晋献公。
晋武公虽然得偿所愿,被周僖王颁下王命列为诸侯,但是,周僖王给晋武公的军队编制只有一军。一军的军力在当时处在什么水平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有必要介绍一下周代从周天子到各地诸侯的军队编制情况。
根据《周礼》,一军,编制是一万两千五百人,配战车五百乘。周王有六军,算下来也就是有七万五千人,三千辆战车。大的诸侯国设三军,编制是三万七千五百人,战车一千五百辆;小的诸侯国则只设一军。周僖王颁命晋武公列为诸侯,设一军,对晋武公来说是终于位在正统了,但对于晋国来说,可能反而是贬为小国的,是要压缩军队编制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晋国是保着周平王东迁的重要诸侯国,晋文侯当年还帮周平王杀死了与其争天下的周携王,所以以同样对周平王有功的郑国的军队编制作为参考,郑厉公当年向郑庄公献“鱼丽之阵”时,很明确,郑国是有三军的,那么晋国应该与郑国的军队编制是同一规格的。所以说,彼时的晋国在周王朝国家编制上是大国,一直是拥有三军。可是现在,曲沃武公伐灭了曲沃桓书之兄——晋文侯之后之晋,树曲沃桓书之后之晋,周僖王虽然在国家层面承认了他的合法地位,但也就此给晋国降了等级,晋国从大国降为小国,军队编制从三军降为一军。

公元前678年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宋、齐、卫楚纷纷讨伐郑厉公。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齐桓公初初称霸诸侯当年(公元前679年)秋,齐、宋、邾三国便为宋国出兵征伐郳国,而郑厉公就在这个时候趁机出兵侵宋。而在680年举行的鄄之盟,郑国当时是与盟国家,但此时郑厉公却公然背弃盟约,趁宋国伐郳之机率兵前来侵伐宋国,所以转过年来(公元前678年)忙完春耕,宋桓公便会齐、卫两国一起出兵讨伐郑厉公。没过几个月,到了秋天,楚国伐郑的大军也到了。多年以来,楚国一直在征伐其周边的小国,为什么会突然来招惹中原大国郑国呢?
原来,郑厉公自栎城返回郑城,这么重要的消息,却没有第一时间派人传告楚国。春秋时的规矩,诸侯间要及时通报重要的国事,郑厉公回郑国重掌政权后,像鲁庄公和申繻一起议论郑国的妖异之事,可见郑厉公是及时向鲁国及其他中原大国通告了这一消息的。但是,楚国地处荆蛮之地,一是远,再一个郑厉公可能也确实没太把楚国当回事,所以,他重新执政两年后,才把这个消息送到楚国。估计在郑国把这个消息送到楚国之前,楚文王便已经通过其他途径获知了这一消息,所以郑国的消息一到,楚文王便以郑厉公对楚国不敬的借口,兴兵前来讨伐郑厉公。
楚蛮伐郑,齐桓公立即约会中原诸侯暂时放下成见和误会,当年十二月,齐、宋、鲁、陈、卫、郑、许、滑、滕九国诸侯在幽地结盟,相助郑厉公抗击楚军的来犯。诸侯同心协力,解了郑国被楚国攻伐的急难。
转过年来,公元前677年春,郑厉公派大夫郑詹代他去齐国向伸出援手的齐桓公表示感谢。可是郑厉公的这个行为却惹恼了齐桓公。按说,郑厉公背弃与齐桓公、与诸侯的盟约,齐桓公本身是在率诸侯群起而攻之,但楚文王率军来攻打郑国,齐桓公立即号召诸侯放下前嫌,本着中原诸侯一家亲的大原则,帮郑厉公解了楚困。这是多么大的恩惠了,你郑厉公如果识趣会做人的话,就该自亲提着礼物上门来感谢一下齐桓公,顺便也算朝见了齐桓公这个霸主。可是,郑厉公是怎么做的?大剌剌地只派了一个大夫去见齐桓公,权当感谢了——你把齐桓公置于何地?你让齐桓公今后统率天下诸侯?所以,齐桓公很生气,结果就是把郑厉公派去齐国的郑詹给扣留在了齐国。
赵王ZW2021-12-09 08:08:38 发布在 天涯杂谈
(三十二)
公元前676年冬,巴国人兴兵伐楚。
此次巴人伐楚,追究起原因来,要上推到楚武王在位的时侯。怎么回事呢?当年楚武王攻克权国后,便派自己的大夫斗缗去做权邑的县尹替他管理权地,可后来斗缗却以权邑为大本营,树起了割据叛楚的大旗。斗缗叛楚,楚武王怎么会饶了他,于是楚武王发兵包围权邑,然后把斗缗给杀了。斗缗死后,楚武王将权邑的老百姓迁到那处(地名)居住生活,另派阎敖去那处做那处的县尹管理当地。然后就到了楚文王的时代,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与巴国人一起出兵讨伐申国,阎敖作为楚国的地方官,也去了,而且负责为楚文王统率参战的巴军。可是在制军方面,阎敖的做法却很有问题,他用杀伐和侮辱巴国人的方法来管制巴军,导致巴军上下都很怕他,后来巴军便叛离了楚军,转而去攻打阎敖的大本营——那处,并把那处打打了下来。攻陷那处后,巴军继续乘胜进攻,来到楚国国门之前,甚至一度威胁到了楚国。在这次战役中,阎敖是靠着游过涌河才得以逃脱。事后,楚文王杀了这件事的罪魁祸首阎敖,但阎敖家族却从此开始作乱。
巴国人此次伐楚,便是借由着阎敖家族来的。
楚文王率军迎御来犯的巴军,不料却在津地被巴军大败。吃了败仗的楚文王于是打算率军返回楚国都城,谁知等他带兵来以城门外,负责掌管城门的大阍(城门官名)鬻拳,却说什么也不肯开门放楚文王进城。
有人要问了,一个看城门的小官,凭什么敢不放身为一国之君的楚文王进城?这就要说说鬻拳这个人了。
鬻拳并不是普通的守门官,他原本是楚国的大夫,之所以被安排在这里守城门,全是拜他的性格所赐。怎么回事呢?有一次,鬻拳因为什么事死命向楚文王进谏,可是不论他怎么说楚文王就是不听他的,鬻拳就走了极端,他竟然抄起兵器逼着楚文王,到底让楚文王最后听从了他的劝谏。事后,鬻拳自己反省——我用兵器来威胁君上,罪莫大焉。于是有着自省精神的鬻拳跟着又发扬了他的自我惩戒精神,自个儿把自个儿的双脚给砍了。打那以后,楚文王便把鬻拳派去职守城门,做掌管城门的大阍之官去了(古人常用砍掉脚的人守城门)。
所以说,鬻拳这样的性格,性起之时,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不让楚文王进城的事也就可以理解了。不过,鬻拳虽然性格怪僻,但他也不会无缘无故就犯极端的病,他不让楚文王进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嫌楚文王此行伐巴失利,为巴军所败;还是战前曾和楚文王之间有什么约定,或者其他别的原因,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实在不得而知。
总之,因为鬻拳不放楚文王进城,所谓知臣莫若君,楚文王也知道鬻拳就是那样一个性子,所以楚文王也没有和鬻拳计较,便又率领着楚军去攻打黄国了。其后,楚文王d 踖(ji2)陵击败黄军后,再次率军往回走,可是没想到当大军来到湫地,楚文王却突然发病,跟着就病死了。
楚文王死后,鬻拳感到十分内疚,在将楚文王安葬好后,便也毅然决然地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追随楚文王而去。他死后,楚国人把他葬在楚文王地下宫殿的前庭。
关于鬻拳这个人,现在网上有很多文章又一次夹带了《东周列国志》中的私货混入正史。夹带了什么私货呢?大家还记得前文我们讲楚文王灭蔡、息二国,将息夫人抢回楚国做了自己夫人的事吧。彼时蔡哀侯在息夫人出嫁经过蔡国时,非要拦下息夫人见上一面。后来又鼓动着楚文王把息国给灭了,但蔡哀侯最后还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楚文王不但灭掉了息国,也把蔡国给灭了,还把蔡哀侯给俘虏带回了楚国。好了,以上是正史的记载,但到了《东周列国志》这个虚构的文学作品中,冯梦龙就开始展开他想象的翅膀,想怎么飞就怎么飞了。
冯梦龙接着把故事编了下去。他说楚文王回国后,就想烹杀了蔡哀侯,告祭楚国的宗庙。这时鬻拳就出场了,他劝楚文王不要杀了蔡哀侯,相反,应该放了他,来博诸侯的信任。可是,楚文王一定要杀了蔡哀侯,不肯听鬻拳的劝。这时鬻拳的怪脾气就上来了,他上手就抓住了楚文王的衣袖,然后另一只手拔出身上的佩刀架到楚文王脖子上,威逼楚文王一定要放过蔡哀侯,不然他就和楚文王一起去死。楚文王无奈之下,只好答应鬻拳放过蔡哀侯。跟着鬻拳立刻进行了自我反省,说臣劫君罪该万死,让楚文王下旨处罚他,楚文王不肯,鬻拳一刀就把自己的一只脚给砍了下来。砍完之后,鬻拳还大喊说“人臣有无礼于君者,视此”。我看到这儿差点没吓休克过去,心想鬻拳在冯梦龙的笔下真是牛气冲天,是个狠人。可是冯梦龙写到这里还不满足,又接着写道,楚文王命人把鬻拳砍下来的脚藏于大府之中,要永远记住他违背臣子的谏言后果有多严重,然后又让大夫给鬻拳把脚病给治好了,这才派他去守了楚国的大门。
跟着,冯梦龙又在楚文王败于巴军后,编排了鬻拳为什么不肯放楚文王进城。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说,楚文王回国,夜叩城门,鬻拳问楚文王胜了吗,楚文王以败相告,然后鬻拳就开始PUA楚文王,说自先王以来,楚兵战无不胜,巴国是小国,楚文王亲自率军去打竟然还打败了,不怕被人笑话吗?然后鬻拳就给楚文王指了一条不被人笑话的“明路”,让他率军去攻打不来朝见楚国的黄国。说完,鬻拳坚闭城门不肯放楚文王进城。冯梦龙接着编排了楚文王的死,说楚文王也痛下决心不打败黄国就不回楚国了。然后就是败黄之战,战后,楚文王夜宿军营之中,梦见被他灭掉的息国的息侯来向他问罪,还在梦里给了楚文王一个耳光,楚文王大叫一声梦醒之后身上的箭伤发作,流血而死。再之后就是鬻拳迎葬楚文王,自我反省两次冒犯楚文王,不敢偷生世上,追随楚文王自杀而死。
冯梦龙夹带私货,搞得网上你抄我我抄你的文章各种抄冯梦龙,鬻拳的私货事迹就堂而皇之和正史混为一谈。百度百科之类的知识类说明更过份,甚至说鬻拳两次强谏楚文王,每次自断一足,也不知道是真不知道失血过多会死人的,一次没事可以说是侥幸,两次还侥幸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要知道人的脚和腿相连,砍脚是要伤大动脉的。
言归正传。鬻拳的行为在今天的人看来,莽撞不知分寸,认准自己认为对的事,不计代价,不计后果,可同时他又重情义,轻生死,很有点愚忠的味道。但在当时的人看来,鬻拳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来向国君进谏,受刑后依然不忘让国君行正道,是个真正忠君爱君之臣。这样的人,我们不论是非好坏,在当今这个时代几乎是不可能有的。当然,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也不多。但当我们将时代的指针向后拨,尤其是拨到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奇人怪人很多,那时的人还没有活得像汉代尤其是东汉以后那么脸谱化、工具化,因此他们身上的那种真实感,让我们在了解史实的同时,对那个时代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会由衷地产生某种情绪上的亲近感。所以,尽管那段历史已经走得很远了,那个时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大多被其后的时间冲淡甚至颠覆乃至舍弃,但我们依然隔着遥远的时空,对那个时代产生了奇妙的民族认同和文化亲近。
赵王ZW2021-12-10 08:14:23 发布在 天涯杂谈
@桐桐000 2021-12-09 15:22:05
楼主 继续加油
-----------------------------
感谢支持,不想写的时候会想着你加油的!
赵王ZW2021-12-10 08:14:57 发布在 天涯杂谈
(三十三)
楚文王死后第二年,公元前675年冬,周王朝发生内乱,五大夫打着周庄王之子——王子颓的旗号,攻伐周惠王。
在讲五大夫之乱之前,让我们从东周的第一位周天子周平王开始,简单捋一下这些年来周王朝的更迭脉络以及朝廷中的政权波荡。首先是干了五十一年的周平王,然后由于周平王太子洩父死得早,所以隔代交棒给孙子周桓王。周桓王干了二十三年,然后交棒给儿子周庄王。周庄王在位时,发生了周公黑肩想要杀掉周庄王,改立王子克的内乱。周庄王干了十五年,然后交棒给儿子周僖王,在周僖王只干了五年,但在这期间,齐桓公开始崭露头角。五年后,周僖王的儿子周惠王即位,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发生了五大夫奉王子颓作乱之事。
五大夫,分别是王子颓的师傅蒍(wei3)国,大夫边伯,大夫子禽祝跪,大夫詹伯(詹父)和大夫石速。这五个人为什么要反周惠王呢?蒍国反,是因为周惠王即位后,抢了他的菜园子,把他菜园子的地划进了天子的猎场;边伯反,是因为边伯家的房子离王宫太近了,周惠王便把他的房子院落整个都给抢过去据为己有了;子禽祝跪和詹伯反,是因为周惠王抢了他俩的田地;而石速之反,则是因为周惠王没收了他的俸禄。这五个“同病相怜”的人联合起来后,又找到了同样对王室不满的苏氏(还记得当年周桓王拿苏忿生十二邑之田换郑国的田地的事吗),然后就打着王子颓的旗号,攻伐起了周惠王。
为什么这些人造反要奉王子颓起事呢?因为王子颓乃是周僖王之弟、周庄王之子,其母名姚,是周庄王身边的宠姬,所以当年周庄王在世时,王子颓在周庄王那里也很得宠,从辈分上说,王子颓是周惠王的叔叔。再有一点,五大夫作乱,要反周惠王,反一个,总是要再推一个出来的,而蒍(wei3)国是王子颓的师傅,所以也就没有理由推别的什么人而不推王子颓了。
不过,五大夫这次作乱并没有成功。事败之后,五人出奔温邑避难,被这伙人推出来当旗子用的王子颓由由苏子护着出奔卫国。跟着,卫国和燕国便联手替王子颓出头,一起前来讨伐周惠王,并在当年冬天,立王子颓为周王。
王室内乱闹得如此不可开交,周惠王突然失去王位,兜兜转转,周惠王危急时刻,依然只能求助身边的郑国的郑厉公。于是第二年春天(公元前674年),郑厉公居间,试图调和周惠王和王子颓之间的矛盾。这世界上也许别的什么事都有得商量,唯独抢江山这件事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事,所以郑厉公自然是白忙活一场。同年夏,郑厉公只好带着周惠王一起返回郑国,将周惠王暂时安置在郑国的栎城。
我们看影视剧,篡位的人喜欢抢玉玺,那是因为后来的王朝,玉玺是执政的重要凭证。但在春秋时期,一个诸侯国乃至一个国家,存在与否的更重要更直接的凭证是祭祀祖宗的宗庙和宗庙里的那些重要的祭祀重器,也就是所谓的宝器。所以,当时灭掉一个国家时,只要把那个国家的宝器取走,这个国家也就彻底被消灭了。比如我们前文提到宋国灭掉郜国之后,就把郜国的大鼎给拿走带回了宋国;再比如前文也提到曲沃武公(晋武公)灭晋后,将晋国的所有宝器打包送去给周天子,周天子赐他班列诸侯之赏。正因为一国之宝器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所以宝器在哪里,也就代表着哪里才是权力的正宗。被迫离开王城,已经暂时失去对政权的掌控了,不能连国家宝器也守不住,当年秋天,周惠王与郑厉公同先入邬城,再由邬城辗转终于进入周王城以东之成周,将存放在那里的周王朝的宝器全部取走,然后返回郑国。
送周惠王回王城重掌政权,靠郑厉公一个人已经证明行不通了,必须找到帮手。周王朝我们知道,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在王朝说话最有份量的从前一直是郑武公、郑庄公父子,后来周平王临终前为孙子安排下了西虢公,来平衡这种关系;虽然后来因为詹父的事,周桓王赶走了当时的西虢公,但也正因为如此,现在要对付五大夫,与五大夫之一的詹父有矛盾的当前的西虢公虢叔,便成了最佳人选。但,郑庄公还需要等一个合适的机会,让他有借口去说服虢叔,说服他和自己站同一立场,保周惠王,送周惠王回洛邑。
终于,这个机会来了!
郑厉公等到的是什么机会呢?他又是靠什么说服虢叔的呢?
原来,就在公元前674年冬,王子颓宴请五大夫,席上,王子颓让乐师把黄帝、尧、舜、禹、汤以及周武王这六代的乐舞——黄帝之云门、大卷,尧帝之大咸,舜帝之大韶,禹帝之大夏,汤帝之大濩,周武王之大武——从头到尾全给演奏了一遍,并且王子颓还亲自带领着一众京中贵族子弟跟着音乐,把舞蹈也逐个跳了一遍。消息传到郑国后,郑厉公立刻动身前去见虢叔。
见到虢叔后,郑厉公对虢叔说,用乐失时,祸事必至,王子颓他歌舞不倦,正是乐事之祸。郑厉公还说,根据周礼,司寇在行使权力杀人时,国君尚且要为之撤乐,更何况日常宴饮!王子颓竟敢妄用六代乐舞,这就是自召乐事之祸!接着郑厉公给王子颓擅用六代乐舞之事定性,说王子颓干犯王位,犯了天大的罪,但却不知戒惧,乐而忘忧——你我二人何不联手将周惠王送回王城!
有人要问,王子颓不就是在酒宴上让乐师演奏了六代的乐舞吗,屁大点的事,至于讨伐他们?这和周王朝治理国家的国策有关。我们在开篇不久,就讲过,周王朝以“礼”“乐”治国,这是国本,丝毫动摇不得。今天,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基本的功能就是娱乐,但在周代,音乐是教化工具,是贵族立身行事的指引,什么场合用什么乐包括跳什么舞,什么身份的人享用什么等级的音乐和舞蹈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天子礼乐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一分一毫都是不能错乱越级使用的。《周礼》记载,“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韶)、大夏、大濩、大武。”周王朝自建立之初,实行的就是礼乐治国的基本国策。六代乐舞乃是周天子治国理政、教谕百姓的庙堂乐舞,王子颓却拿来宴饮助兴,就是动揺了国本,借用几百年后孔子批判身为只能用四佾的大夫的季氏,擅自在自家庭院里享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乐舞时,说的那句话,简直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所以,郑厉公才说,他这么做属于乐祸。
这件事有多严重呢,郑厉公举了一个例子——国家在遇到大事,比如掌管刑罚的司寇在杀人时,天子都要为之撤乐——王子颓竟敢在日常宴饮小事上,擅用国之大乐,简直是反了天了!周人以礼乐治国,身为“一国之君”,王子颓此举,动摇国本,根本不配做“一国之君”;再加上他的“君位”本就是非法抢来的,所以,郑厉公拿他乱用乐舞的事来劝虢叔,便一劝即成。虢叔听了郑厉公的话后,直接表态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就这样,郑厉公和虢公就达成了共识,要一起推翻王子颓,把周惠王送回去继续治国理政。转过年来春天(公元前673年),郑厉公、虢叔在弭地相约见面,同年夏,二人共同出兵,开始正式讨伐王子颓。有了虢叔的帮忙,这次讨伐,就顺利多了。很快,郑军攻破了王城的南门——圉门,郑厉公携周惠王自圉门进入王城;而虢叔则自北门也攻入了王城。进入王城后,郑厉公与虢叔迅速平定叛乱,将王子颓和五大夫杀死,帮助周惠王夺回了王权。
勤王成功,这大喜的事必须设宴庆祝一下啊。可是,这个欢庆的酒宴却不是由周惠王主持的,而是由此次勤王大事的最大功臣郑厉公主持的。郑厉公在王城的西阙设宴,招待了周惠王。
这事是不是有点蹊跷,明明京师是周惠王的地盘,再怎么着也应该是周惠王做东啊,怎么郑厉公倒反客为主起来了。郑厉公之所以反客为主,就是要抓住主动权,在这次酒宴之上,郑厉公不仅为周惠王安排了乐舞助兴,最重要的是,他仗着自己此次在讨伐王子颓和五大夫、帮周惠王重新夺国王位之事中的功劳,开口向周惠王讨要封赏。
这是大功,必须得赏,于是周惠王为了感谢郑厉公此次襄助他夺回王位,便将虎牢以东当年郑武公所有的旧土,全都赐还给了郑厉公。可是,郑厉公还不满足,又当面毫不客气地直接向周惠王讨要他身上所佩戴的、周惠王的王后亲自为他打好丝络的绅带。
这已经是公然的僭越和无礼了,可谁叫周惠王没能耐,“人在屋檐下”,得靠着郑厉公呢。不得已,周惠王只好从自己身上解下绅带,“赐”给了郑厉公。赏赐完郑厉公后, 周惠王问另一位有功之臣——虢叔,要什么赏赐,哪承想虢叔只是向周惠王讨要了一只饮酒用的王爵——两相对照,打从这时起,周惠王便开始厌恶郑厉公。
以虢叔的功劳之高,却只向周惠王讨要了一只酒爵,这“赏赐”也太轻了点,所以,不久之后,周惠王便动身前去虢国巡狩——天子巡视诸侯国。为了感谢虢叔对他的帮助,周惠王将酒泉邑(非今日之甘肃酒泉,具体地址不可考 )赐给了虢叔。
事后,原伯私下里说,郑厉公当日批评王子颓乱用乐舞招祸,如今他自己却效仿王子颓,在宴会上用乐舞,这个人大概率是要出事!果然,当年五月,前后当政二十八年的郑厉公就突然薨逝了。
郑厉公死后,其子郑文公(捷)即位。
赵王ZW2021-12-11 08:39:41 发布在 天涯杂谈
@桐桐000 2021-12-10 18:13:03
今日打卡 继续加油 顶顶顶
-----------------------------
打卡人好样的
赵王ZW2021-12-11 08:40:33 发布在 天涯杂谈

(三十四)
郑厉公死后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72年,陈宣公将其太子御寇杀死,公子完与颛孙出奔齐国,没多久,颛孙又离开齐国去了鲁国。
陈宣公之所以要杀死自己的太子御寇,又是一个喜新厌旧、爱其母而欲立其子的故事——陈宣公有一个宠妾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公子款,陈宣公想立公子款为太子,便下狠手把自己早立的太子御寇给杀了。
太子御寇平时与陈厉公的儿子公子完走得近,御寇死后,公子完怕有池鱼之祸,累及自己,便赶忙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见到公子完后,便想任命他做齐卿。可是,公子完却拒绝了齐桓公的好意,公子完对齐桓公说,他一个逃亡到齐国的人,如果哪天有幸能被陈宣公赦免了罪过,全是仰托齐桓公的恩惠,这对他来说所得就已经足够多了,所以他不敢接受齐桓公的任命,身居高位,召人非议!齐桓公见公子完无论如何不愿意居卿位,便退而求其次任命公子完做了齐国的工正,让他掌管齐国的百工。
为什么齐桓公如此重视公子完这个来齐国政治避难的落难公子呢?难道是因为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还记得我们在前文讲过,公元前707年陈桓公病逝,其弟陈厉公杀掉陈桓公的太子免自立的事吧。陈国打从陈厉公自立起,便乱了几年。先是太子免的弟弟公子跃在蔡桓公的帮助下,于七年后杀了陈厉公自立,是为陈利公。陈利公只在君位上坐了五个月,就死了。然后他的弟弟公子林继立,是为陈庄公。陈庄公干了七年之后也死了,然后是弟弟公子杵臼继立——公子杵臼就是太子御寇之父陈宣公。公子完是陈厉公的儿子,所以公子完和陈宣公是叔伯兄弟。
据说公子完年少之时,周朝的太史路过陈国,陈厉公便请周太史用《周易》给公子完占了一卦,得到的是观卦及其变卦否卦。观卦变否卦,变的是六四爻,而观卦六四爻的爻辞乃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再加上观、否两卦的上下卦的卦象,周太史便据之断言——公子完将来大概要成为陈国之主,如果这一卦不是应验在公子完身上,就要应验在公子完的子孙身上。周太史还说,如果是在别的国家的话,一定是姜姓国,因为姜姓乃是四岳之后,陈国之衰,昌盛之兆恐怕就应在公子完身上吧!
古人,尤其是那个时代的人,对占卜的信仰不是我们今天的人所能想象的。公子完得了这么吉利的一卦,何况卜卦之人又是周王朝的太史,他的话简直等于给公子完身上凭空安了一个光环,光环上还有一句响当当的slogan——此人或其子孙将来必定振兴陈国,成为陈国的一国之君!
——这还了得!
这还不算。后来公子完长大之后,要婚配了,他准老丈人、陈国大夫懿氏让他的老婆也给公子完占卜了一下吉凶。得到的预兆是:吉。而且是解释——“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陈国是帝舜的后代,因为当年舜还是普通人时,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人嫁给舜做妻子,住在妫汭,所以他的后代后来就姓起了妫。因此,陈国是妫姓国。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这个占卜更加了不得,比周朝的太史那个“观之否”的预测更厉害,连具体的间表都给出来了,直接预测说公子完的后代将在姜姓国长大,五世之后会列为正卿,八世之后,“莫与之京”——就没人再比他大了。那会是什么?不就是一国之君吗?
齐国正是姜姓之国,所以,当公子完来到齐国之后,齐桓公就要任命公子完做齐国人臣之极——卿。
也许有人会好奇,公子完为什么要拒绝齐桓公任命他做齐卿的美意。据我想,公子完从小就背负着周朝太史的预言,他的父亲陈厉公在位时,这个预言对他来说是锦上添花的光环;但当他的父亲陈厉公被杀后,他的三个侄子相继成为陈国的国君,这个预言对他来说就未必是什么好事了。周太史预言他或他的后代会成为陈国之主,这简直等于指控他或他的后代有朝一日会篡位。哪个当权者会容忍这样的人待在自己的身边?
所以,据我想,陈厉公死后,公子完应该一直都活得战战兢兢的。后来他老丈人懿氏两口子那次占卜,说不定根本就是为了帮公子完卸下篡国可能的一种尝试,把他篡国的时间尽量往后推,让在位者感觉公子完和他的后代一时半会儿都威胁不到他们,不但威肋不到,而且还会离开陈国,到姜姓国去,这样,当权者对公子完的忌讳不就小多了吗。至于有人也许要问,那懿氏为什么要说什么五世、八世的,给出那样一个时间表?这个我想可从这下面这个方面去理解。古人祭祀祖先,尤其是王侯们祭祀,一般是除高祖外,上数五世,超过五世的,就不管了。所以懿氏先提五世。为了让当权者放心,懿氏通过占卜告诉当权者,公子完五世孙只会位列正卿,而不是什么一国之君。然后再说八世之后,莫与之京,这既是为了和周太史的占卜呼应,也是因为五世以后古人都不太关心了,八世之后的事,就让五世之后的三世以后的人去烦吧。
综上,我认为与公子完联姻的懿氏的那一次占卜,其实就是为了保住公子完所做的策略上的努力。至于当权者信不信,那就是懿氏和公子完不能左右的了。
根据以上个人猜测,再说一说公子完拒绝齐桓公任命他做上卿的决定。公子完是想着回陈国的,无论是他真心喜欢陈国,还是自己也相信周太史的预言,总之他是想着回陈国的。所以,他就得让自己和老丈人当年占卜说的那些话应验——也就是说他的后五代才能列为正卿,而不是现在的他便已经成为正卿,因为正卿再一下步,便是一国之君了。所以说,公子完拒绝齐桓公,根本上是为了赢得陈宣公的信任,好让他有朝一日得到陈宣公的谅解,能够重回陈国,或者就如周太史所预测的那样,他或者他的后代,成为陈国的国君,振兴陈国。
作为纵观历史的后人,现在让我们打开上帝视角。不管是古人占卜真的有两把刷子,勘破天机,还是史书被后人夹带私货,对历史进程根据结果进行了附会,总之,公子完,也就是敬仲(公子完的谥号)的五世孙无宇终于在齐国登列卿位,应了懿氏“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的预言。到了第八世的陈恒(也就是田成子)杀死齐简公,改立齐简公的弟弟齐平公,从此陈恒独揽齐国大权,诛杀齐国鲍、晏诸族,其封邑也大过了国君的直辖地,又应了懿氏“八世之后,莫之与京”的预言。跟着齐平公又向下传了两代,到公元前391年,陈恒的曾孙,也就是田成子的曾孙田和放逐齐康公吕贷,四年后,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诸侯,田氏至此正式取代姜氏,成为齐国的国君。田氏代齐时,春秋早已经结束,彼时已经是战国,离公子完刚刚来到齐国,实在太遥远了!所谓预言云云,如果不是古人的障眼法,我是怎么都不相信的!根据结果看与公子完人生的两次重要的“占卜”,当时的人以为预兆的是陈国的命运,却全然不知道公子完身上背负着的原来竟是齐国的命运,所谓时也命也,冥冥中的事,谁又能说得明白呢?
赵王ZW2021-12-12 09:13:32 发布在 天涯杂谈
晋武公去逝后,其子诡诸即位,是为晋献公。但是,自晋武公死后,曲沃一族就时时压迫公室。晋献公下决心必须彻底除去这些隐患。

有人也许奇怪,晋献公、晋武公不都是曲沃一族的后人吗,怎么晋献公反倒要杀起自己的族人来了。这点就要大家回忆一下晋武公是怎么从曲沃武公变成晋武公的了。没错,晋武公是靠杀了晋哀公,造了当年晋公室的反,才成为晋国国君的。晋武公被周天子册封后没多久就死了,然后晋献公即位。靠造反起家的人自然最忌讳别人有一天也造了他的反,所以晋武公即位后,曲沃一族压迫他,他便起了未雨绸缪的心思,干脆把这些人全除了,以绝后患。

但,想到和做到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怎么做,才能除了曲沃一族那么多人呢?公元前671年,大夫士蔿(wei3)给晋献公出了第一个主意:只要除掉他们中智计多谋的富子,接下来再收拾群公子就容易了。

谁出的主意谁去办,晋献公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士蔿。

士蔿领了任务后,便去假意结交曲沃一族那群公子,等和他们混熟了后,士蔿就开始在他们跟前诋毁富子。成功将群公子和富子离间之后,士蔿又和群公子一起商议,如何才能赶走富子之事。就这么着,士蔿借群公子之手,替晋献公赶走了智计多谋的富子,消灭了曲沃一族的大脑。

赶走富子后,士蔿故伎重施,一年后,又借那群公子的手,杀了游氏家的两个儿子,剪去了曲沃一族的羽翼。游氏二子死后,士蔿向晋献公保证,两年之内,彻底帮他把心病给治好。

又过了一年(公元前669年),士蔿再用计让群公子将游氏全族尽数杀死。游氏被全歼后,士蔿便在晋国国都随城的东南,另行兴建了一座城,命名为绛城,把曲沃一族那群公子全都收拢在一起,让他们住了进去。同年冬,晋献公发兵包围这座聚群公子而居之之城,将群公子一网打尽,赶尽杀绝。至此,士蔿和晋献公只用了三年的时间,便将曲沃一族这些碍眼碍事的人全都干掉——晋献公的世界从此清静了。

转过年来(公元前668年),晋献公将士蔿由大夫提升为卿,任命士蔿做了晋国的大司空。司空是主管水利、土木的,所以士蔿上任后,便将为群歼曲沃群公子而修的那座绛城的城墙加高加大,同年,晋国的国都由随城迁至绛城。

晋国迁都当年秋、冬二季,虢国先后两次出兵侵晋,并且两次皆有所得。所以转过年来(公元前667年),晋献公便想要讨伐虢国。对此,士蔿表示反对。他说虢公为人骄逸,屡次打赢晋国,一定会因此而得意忘形,厌弃百姓。所以士蔿建议晋献公耐心等待,等虢公失去民心后再去讨伐他,到时候虢公一定会失道寡助,没人会帮他的。士蔿还说,对百姓礼、乐、慈、爱是战争胜利的根本,而这四样虢公一样不占,却敢于屡次发动战争,他早晚会失去人气和士气。就这样,晋献公暂时打消了讨伐虢国的想法。



晋献公十一年,即公元前666年,晋献公立公子奚齐为太子。

公子奚齐是骊戎之女骊姬所生的儿子。凡带“戎”字的,我们知道都不是中原人。骊戎乃是生活在今天陕西骊山下的戎狄族的一支。中原诸侯的夫人,也都是中原诸侯国国君之女,太子的首选是国君夫人所生的嫡长子。骊姬既不是晋献公的嫡夫人,连中原人都不是,晋献公立太子怎么会轮到她生的儿子公子奚齐呢?

晋国的事,马上就要和未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有关了,这段历史人物有点多、关系有点乱,所以看好了,别眨眼。

晋献公有很多女人,也有很多儿子。

首先,他的嫡夫人是从贾国娶来的,但从贾国娶来的这位嫡夫人没有给他生下一男半女。

晋献公还有一个女人齐姜,是他父亲晋武公的妾,晋献公与齐姜俩人乱伦。齐姜给晋献公生了一女一男,女儿就是后来的秦穆公夫人,儿子就是太子申生。这个故事情节是不是看着眼熟?跟卫宣公乱伦他爹卫宣公的妾夷姜,立夷姜所生之子公子伋为太子之事一样,对不对?一样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圣经》不是说了嘛,太阳底下无新事。

晋献公还另从戎国那里娶回两个女人,大戎名叫狐姬,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公子重耳;小戎史书没有留下名字,但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公子夷吾。

然后就是骊姬了。骊姬是晋献公讨伐骊戎时,骊戎人献给晋献公的一堆美女中的一个,她还有一个妹妹和她一起被同时献给了晋献公。骊姬生了一个儿子,叫奚齐,她的妹妹也生了一个儿子,叫卓子。到这儿,这姐俩的命运都和大小戎那姐俩一样。

OK,五个女人,其中四个女人给晋献公生了五个儿子(晋献公还另有三个儿子见下文)。而五个儿子中,齐姜所生之子申生已被立为太子。刚刚我们说过,晋献公和卫宣公很像,那这事就不好了——卫宣公先立夷姜所生的公子伋为立子,后来娶了宣姜之后又想改立宣姜所生的儿子为太子,为了这事可是在卫国掀起了二子乘舟这样一场祸事,晋献公这么像卫宣公,不会也想杀了太子申生,改立别的儿子做太子吧?

晋献公倒也没有卫宣公那么丧心病狂。可是,他虽然没有这个心思,但是他很宠爱骊姬,而骊姬和卫宣公的宣姜一样,也想让她的儿子奚齐做太子。

如果你是骊姬,你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但你老公已经有太子了,而且除了太子外还有好几个都很不错的儿子,你会怎么做?还记得卫国的宣姜是怎么做的吗?让我们看看骊姬是怎么做的。

骊姬找到晋献公身边最得宠的两个男宠——梁五和东关嬖五,多多给他们钱财贿赂他们,让他们俩在晋献公面前帮她递话。

递什么话呢?听听骊姬教授梁五和东关嬖五这段话,这个女人多么不简单。

第一步,提出问题:曲沃——是君上你的宗邑,蒲城、南屈和北屈——是君上你的边境城市,这些地方不可以无主。宗邑如果无主,老百姓就没有畏惧之心;边境地区如果无主,就会开启戎人来犯之心;戎人一旦动了这个心思,边境城市里的老百姓又因为没有畏惧之心,而怠慢君上的政令,这是国家大患。

第二步:如果君上派太子申生去主理曲沃,派公子重耳去主理蒲城,派公子夷吾去主理南北二屈,则既可以镇抚这三地的老百姓,又可以对戎人起威慑作用,更可以表彰君上之功,真是一举三得呢。

第三步:戎人的地方广大无边,疆域辽阔,他日归晋所有,皆可成为晋国的城邑——晋国开疆拓土,不是很好吗?

注意,以上的话及话里的意思,都是骊姬教晋献公的男宠梁五和和东关嬖五说的。骊姬本人在晋献公面前一个字也没有说,但透过晋献公身边这两个得宠的男宠,骊姬把自己想要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从晋献公身边远远地支开,只留她自己的亲儿子奚齐和自己妹妹所生之子卓子在身边的意图,用最光明正大又前途无限的理由,给完完整整、层层递进地说了出来。

果然,晋献公听了梁五和和东关嬖五这二五的话,心里很是认同,非但认同他们俩的主意(骊姬的主意),而且十分高兴。跟着,晋献公便派主管土木工程的司空士蔿,去为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修筑蒲城与屈城。

可是士蔿受命筑城,却有自己的打算,士蔿故意将两城做成了豆腐渣工程。公子夷吾知道后,便去向晋献公告状。晋献公呢,就把士蔿叫来治问他筑城不谨慎的罪过。

士蔿跪伏在地上对晋献公长拜,然后开始解释他为什么要把蒲城和屈城故意修成豆腐渣工程。士蔿说,没有兵患却要筑城,他日所筑之城一定会成为内部敌人的自保之地。既然他奉命修筑的是有朝一日内部敌人的自保之地,又何必谨慎?

士蔿这话是在暗示晋献公,今日的蒲城和屈城,有可能成为当日的曲沃。当年曲沃一族就是凭借着曲沃城与当年的晋国公室争天下的。所以士蔿才说他日所筑之城一定会成为内部敌人的自保之地。

士蔿接着对晋献公说,按理来说他压根都不应该去修筑那两座城,但他身在官位,奉命筑城不得不去,如果不去的话是不敬君命,可是如果他奉命筑城真的把那两座城修得坚固无比,又是在帮将来的内部敌人,于国是为不忠;失忠失敬,他又怎么奉事君主呢?

你听听,士蔿这话说得,如果你是晋献公会怎么想?

跟着士蔿又给晋献公念了一句诗——怀德惟宁,宗子惟城。这句诗的意思是,国君如果怀德,邦国之内就会安宁无事,国之宗子呢也就会成为国家的坚固城池,这样的话也就没有必要另筑城池了。士蔿为什么要给晋献公念这样一句诗呢?很明显,士蔿是在用这句诗暗暗喻指晋献公因为一味宠爱骊姬,与自己的几个儿子离心离德,自废国家的坚固城池。所以,士蔿接着说道,如果君上你能修德从而让宗子稳固,又有什么样的城池能比得上宗子这座城池呢?跟着士蔿作出了他的预测——不出三年,要就用兵了,筑城时哪里用得着谨慎?

士蔿生怕晋献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离开时,又自作了一句诗——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士蔿是有识之士,他已经看到晋国他日将会因为立储之争,发生内乱。而且士蔿预测,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很远了。可是,此时的士蔿还没有想好,他要站队哪一方,他的诗恰正表现出他虽然看到了事态发展的趋势,但对最后的走向还看不明了,所以感到无所适从的矛盾心理。

晋献公到底听不进去士蔿的劝说,这一年夏天,将领兵灭魏有功的太子申生派去了曲沃,将公子重耳派去了蒲城,公子夷吾派去了屈城。不止这样,晋献公还来了个举一反三,将其他儿子(《史记》载晋献公有八子)统统派到各个边境城市驻守,只把公子奚齐和公子卓子留在了绛城。

儿子们都走了以后,外男宠有梁五和和东关嬖五、内有骊姬,他们内外一起使劲,整日在晋献公跟前诋毁诬陷被安置在外的那一群晋献公的儿子们,终于让晋献公改立了骊姬之子公子奚齐为太子。这剧情急转直下,晋国人都蒙了,等到了解到了内情这后,纷纷都说二五与骊姬朋比为奸。

赵王ZW2021-12-13 08:16:04 发布在 天涯杂谈
(三十六)
晋献公立奚齐为太子同年(公元前666年),楚国令尹子元发兵车六百乘讨伐郑国。
楚军来得突然,郑国国内根本没有防备,因此楚军轻而易举便攻进了郑国的远郊之门——桔柣之门,跟着又攻进了郑国的外郭之门——纯门,然后大军一路畅行无阻,很快来到了郑国城外大路上的市场——逵市。再往里前进,便是楚国的内城了。
可是,等到楚军来到内城门外,却见内城的大门紧紧关着。于是子元等人便操楚语说道:看来郑国还是有人才啊。
此处史书的记载很诡异,楚国人不说楚语说什么?难道那个时候也有通用的普通话?或者官话?就算有,楚国自己人之间沟通,肯定也是说楚语啊。
不论如何,子元的话说对了。楚军突然远来攻打郑国,郑国由于没有防备,被楚军打了个措手不及,眼见楚军层层推进,由远郊而入外郭,再只要一步,便可攻入郑国的内城。危急时刻,郑国只好紧关内城城门,等待诸侯的救援。
郑国当时的情况有多紧急?这么说吧,郑文公都已经做好出奔桐丘的准备了。好在齐桓公、鲁庄公和宋桓公率救兵及时赶到——原来,齐桓公等听说楚军伐郑,赶忙招呼了鲁庄公和宋桓公,赶来救援。诸侯援军一到,楚军便连夜退军了。
郑文公这边不是已经都准备好随时城陷便出奔了吗,这时探察敌情的人来报——楚军的帐篷上停满了乌鸦,郑文公得报后知道一定是诸侯援军到了,所以楚军来不及收拾营帐,便急急忙忙地撤走了,郑文公这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打消了出奔的想法。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楚国上一次讨伐郑国,是在公元前678年,也就是十二年前,彼时郑厉公从栎城回到郑国,重掌郑国国政,却没有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通告楚国,所以楚文王便率军第一次前来讨伐郑国。但楚国的第一次伐郑,以齐桓公率诸侯救郑而结束。打那以后,楚郑两国一直相安无事。那么,十二年来相安无事,楚军为什么又会突然想起来要再一次攻打郑国呢?
原来,楚军这一次前来伐郑,完全是楚国令尹子元受楚文王夫人息夫人所激后的行为。
楚国现任令尹子元是谁呢?他是楚文王的弟弟。楚文王伐黄后去世,他死后,他的儿子熊艰继位。熊坚有个弟弟叫熊恽,这哥俩不对付,没过几年,熊坚就想杀了熊怿,结果熊怿就逃到了楚国的老对头随国,然后和随国一起联手,杀回了楚国,杀死了熊艰代之自立,是为楚成王。这些都是楚国内部自然的君位更替,本没什么可说的,可是令尹子元自从他的哥哥楚文王死后,就开始打他嫂子息夫人的主意。
息夫人——楚文王夫人是个美女,当年楚文王了她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把息国给灭了。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个美女,寡居之后,对子元的诱惑能有多大。为了引起寡居的嫂夫人的注意,子元便在楚文王夫人住的宫殿旁边也建了一座房子,然后他就住了进去。打从住进那座紧临楚文王夫人的房子后,子元就经常在院子里摇着铃铎跳万舞,想要借以迷惑勾引他那位寄居的美貌的嫂子。
万舞分文舞和武舞两种。文舞手执籥(一种管乐器)与翟(野鸡的羽毛),武舞手执干(盾牌)和戚(斧头),并且武舞时,必摇振铃铎来打节拍。所以,当楚文王夫人在自己宫里听到铃铎之声后,便知道是自己的小叔子令尹子元正在隔壁的院子里跳万舞。而万舞的振铃声,触发了她对楚文王的思念,于是她流着泪说道,先君文王当年用这个舞来讲习军事,如今令尹不把它用在找仇人报仇的军国大事上,反而用在未亡人之侧,不是很奇怪吗?
很快,息夫人在自己家里说的这番话就经由她身边的人传到了子元的耳中。子元先前一心想要勾引美貌的寡嫂,在听说了息夫人的这番话后,叹息说道——她一个女人,尚且不忘报仇,我这个男人,反而忘了!就这样,子元受楚文王夫人的一句话影响,决定发兵伐郑。
但令尹子元这一次伐郑,最终由于齐桓公率诸侯军救郑而失败,诸侯援军一到,令尹子元便率军返回了楚国。虽然伐郑失败了,但令尹子元自打伐郑回来后,却越发放肆了。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住进了王宫,不断骚扰他的寡嫂——楚文王夫人。身为令尹,行为如此不端,大夫斗射进谏反对他,子元便毫不客气地把敢于管他“闲事”的斗射给关了起来。
子元竟然如此肆意枉为,终于惹急了楚国的申公斗班。公元前664年秋天,申公斗班将令尹子元杀死。子元死后,斗谷於(wu1)菟继任楚国令尹,斗谷於菟就是令尹子文。为了纡缓因为上任令尹子元枉为所引发的国楚国国难,子文甚至不惜破毁自己的家,楚国终于又迎来一位公而望私贤良有能的令尹。
赵王ZW2021-12-14 08:12:27 发布在 天涯杂谈
@dbl007 2021-12-13 08:46:17
这一段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有具体表述。
-----------------------------
早上好,这样的评论可以多来点
赵王ZW2021-12-14 08:13:31 发布在 天涯杂谈
@桐桐000 2021-12-13 16:24:50
占座 打卡
-----------------------------
早上好!
赵王ZW2021-12-14 08:13:41 发布在 天涯杂谈
(三十七)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薨逝。影响鲁国此后百年命运的大事,就在他死前,开始埋下伏笔。
鲁庄公的问题,在于他有三个弟弟,一个叫庆父,一个叫叔牙,还有一个叫季友。
这三个弟弟中,庆父居长,与鲁庄公的嫡夫人哀姜叔嫂私通。(西晋的杜预认为,庆父是鲁庄公的哥哥,因为《春秋》记载,庄公二年庆父率军伐余丘。关于余丘是地名还是国名,学者们有争议。杜预就是根据这条记载,说当年鲁庄公也只有十五岁,如果庆父为弟,年纪更小,不可能带兵出征,所以据此认为庆父应该是鲁庄公的哥哥。)
说起鲁庄公的嫡夫人哀姜,是鲁庄公在三十七岁那年,从齐国娶回来的。关于哀姜的身份,《史记》说她是齐桓公的妹妹,也就是齐僖公的女儿,但哀姜嫁给鲁庄公那一年,齐僖公已经死去二十八年了,也就是说,如果司马迁说的是真的,哀姜嫁给鲁庄公时,也已经至少是个二十八岁的老姑娘了。那么问题就来了,鲁庄公和哀姜这两个大龄男女身份如此贵重,为什么迟迟一个未娶,一个未嫁?
班固在《汉书》中有一句话,说齐僖公“于是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曰‘觋’,为家主辞,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根据班固的说法,从齐僖公起,齐国便不允许长女出嫁,那么哀姜会不会就是齐僖公家中那个本不应该出嫁的长女呢?
《战国策》中也有一句话,赵威后问齐国使臣“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过去对这句话的解释,一般是说赵威后之所以问候齐国北宫氏家的女儿婴儿子是否平安无恙,是因为这个女子是老百姓们孝养父母的表率;但如果班固的记载是真的,那齐国老百姓家家都有一个长女不嫁,留在家中孝养父母,则赵威后独问北宫之女就说不过去了。既然如此,不妨推翻过去的解释,建立一个新的解释——赵威后问的北宫之女乃是当时齐国国君不出嫁的长女,这位被赵威后问候的婴儿子,也像四百多年前的哀姜一样,因为是齐国的长女,遵守着当年齐僖公定下来的长女不嫁的规矩,老守北宫之中。
既然,齐国不允许长女出嫁,那么哀姜为什么最后又嫁给了鲁庄公呢?就算哀姜晚嫁是因为齐国有规矩,鲁庄公作为鲁国的一国之君,总没有理由拖成个大龄男中年吧!再说,不为别的,鲁庄公是一国之君,全国上下都等着他诞下嫡子,将来好继承君位呢。所以,他为什么拖到三十七岁才娶妻?而且娶的还是已经至少已经二十八岁了的哀姜呢?
这真是一桩历史悬案啊!杜预甚至猜测,是因为鲁庄公受制于他妈文姜,文姜要求他必须娶齐女为妻。我觉得这是杜预一厢情愿的猜测而已。要知道鲁庄公为了迎娶哀姜,在成婚之前两年,可是干了很多不符合身份、不符合礼法的事。首先,他破坏了当时国君与其他国家结亲须由卿大夫去送聘礼的规矩,自己亲自跑到齐国去送聘礼;转过年来,他又急吼吼地跑去齐国观看齐国祭祀社神的仪式,当时曹刿怎么劝都没劝住,有猜测说他就是为了借观看齐国祭祀社神的机会,去齐国私会他那未过门的妻子哀姜;跟着同一年,从齐国回来后,鲁庄公就叫人把他爹鲁桓公宗庙的柱子都仿照周天子宫庙的样式,修饰打磨雕刻了一番后,刷上了漂亮的红色油漆——按规矩,诸侯的屋柱应该用微青黑色,而且诸侯的屋柱是不能打磨、雕刻的;最后,他又亲自跑去齐国迎娶哀姜——照规矩应该是卿代国君去迎娶才对。这一切的反常,只能说明鲁庄公对迎娶哀姜是非常重视的。关于他的这些反常之举,有很多腹黑的说法从私底下很快就转到了明面上,说鲁庄公婚前就跑去齐国,“未娶而先淫”。
事实究竟是什么,就如我前面说的,属于千古悬案,确知的就是哀姜嫁给鲁庄公后,又和鲁庄公的弟弟庆父搞在了一起。为什么呢?我有一个猜测,这个猜测又和鲁庄公的另外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党氏之女孟任。
有人说,孟任是鲁庄公的最爱,哀姜只是他政治联姻的妻子。鲁庄公成年后虽然一直没有娶妻,但是他有孟任。鲁庄公和孟任之间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当年,鲁庄公建台室,这个台室挨着党家。所以,有一天鲁庄公就看到了党家的大女儿孟任。鲁庄公对孟任一见钟情,就跟着孟任一路追到党家门口。孟任赶紧进院,然后把大门就给关上了。可是,鲁庄公不死心,隔着门板,向孟任求爱,承诺她会封她做自己的夫人。孟任听后心动,便开了门,和鲁庄公割臂歃血定下盟誓。就这样,孟任就跟了鲁庄公,并给鲁庄公生下公子般。这个故事有些现代人说,这是鲁庄公的爱情,非常浪漫。但如果仔细想想,一国之君像个无赖,一国之君的“爱情”里双方都充满了算计——鲁庄公明知自己不可能娶孟任让她做自己的夫人,为了私欲却诓骗了她;而孟任小小年纪,也知道待价而沽、等价交换。虽然鲁庄公不能真的给孟任夫人的身份,但他可能真的是很喜欢孟任的,所以娶了哀姜后,时间和精力据我猜测也大多用在了孟任身上。
因此,哀姜就被冷落了。哀姜是个一直未嫁的大龄女青年,过去是迫于他爹齐僖公立下的规矩,不得已一直未嫁,但杜甫有一句诗“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那种滋味哀姜早就受够了,好不容易终于嫁了,却还是被冷落,哀姜再也受不了了。所以,她和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一来二去就搞在了一起。
庆父不但和自己的哥哥鲁庄公的夫人也就是他的嫂子哀姜搞在了一起,他还对哥哥百年之后的君位有野心——或许正是为了这个,他才和哀姜乱伦,不然偷腥为什么要找哀姜这个“老女人”呢!
这一年,鲁庄公病了,得安排后事了。
鲁庄公把弟弟叔牙找来,问这个弟弟,自己死后立谁为继位之君合适,结果叔牙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叔牙说:父死子继、兄死弟及是鲁国的常态——我看庆父挺不错,可以让他继续你的王位。
鲁庄公之所以跳过庆父,直接问叔牙,可能是认定了庆父想立公子开,而鲁庄公早就下定决心,要把君位传给孟任为他生的儿子公子般了。
公子开是跟哀姜一起媵嫁过来的妹妹叔姜生的儿子,庆父因为和哀姜的关系,平日里应该没少在鲁庄公跟前提公子开。按照哀姜嫁入鲁国的时间算,此时的公子开满打满算顶多12岁,肯定不是最佳的国君人选——虽然鲁庄公即位时也才只有13岁,但他是鲁桓公的嫡子,情况与公子开又不同。最重要的是,鲁庄公自己想立公子般。他本以为庆父和与庆父关系亲厚的叔牙,都是拥立公子开的,哪承想叔牙却说出了庆父的名字。
这让鲁庄公大吃一惊。听了叔牙的话,鲁庄公这才知道自己这个弟弟竟然存了这样的心思。于是他赶忙把与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季友找来,试探季友的想法。
一母同胞的季友的回答,总算让鲁庄公满意了,季友说:当然是立公子般了。
鲁庄公听季友这样说,这才将叔牙的话告诉了季友。
季友赶忙向鲁庄公赌咒发誓,说——我愿意以死来侍奉公子般。
鲁庄公赶忙问——那叔牙怎么办?
季友说——放心,交给我!
为了给公子般扫清障碍,季友把心一横,便定好一计。他派人去向叔牙假传鲁庄公之命,让叔牙去针(qian2)季家中等待鲁庄公。叔牙不知有诈,便去了针(qian2)季家。针季便按事先约定,拿出准备好的鸩酒,对叔牙说——喝了它,给你留后;不喝,一个不留!
针(qian2)季拿叔牙的所有儿子威胁他,叔牙知道自己这是说错了话,得罪了哥哥鲁庄公,鲁庄公朝他动手了。受制于人,叔牙无奈,只好把毒酒给喝了。然后针季才放叔牙离开。叔牙呢,喝了毒酒,在回家的半路上便毒发身亡了。
叔牙死后,鲁庄公为了安抚他的家人,立其子为叔孙氏(记住这个名字)。同年八月,鲁庄公薨逝,公子般即位。
庆父本来想立公子开,如今公子般却继承了国君之位,庆父无论如何不能答应。于是,他找来与公子般有仇的马倌——荦,让他去杀了公子般。
为什么是马倌荦呢?马倌荦和公子般之间有什么仇呢?
这一切要从鲁国当年的一次求雨典礼说起。原来,有一年,鲁国要进行求雨祭祀的典礼——雩,便提前在一个姓梁的大夫家彩排。这次彩排,不但鲁庄公参加了和公子般参加了,就连鲁庄公的女儿、公子般的妹妹也参加了。可是,在彩排的时候,鲁国著名的马倌——荦,却扒着梁姓大夫家的墙头,调戏鲁庄公的女儿。荦调戏鲁庄公女儿被公子般看见了,公子般被激怒,立刻下令叫人去鞭打马倌荦。
鲁庄公这时发话,对公子般说——你打他几鞭子,于事无补,不如杀了他——这个人不能随便打,他可是有名的大力士,能把咱们鲁国南大门稷门的门扇举起来扔得远远的。
鲁庄公的意思是,像荦这样的大力士,你与其打他几鞭子惹急了他,将来留下祸患,索性杀了他一了百了。可惜公子般当时没听鲁庄公的,只是叫人把马倌荦鞭打了一顿小以惩诫了事。
哪承想真就被鲁庄公说中了。公子般即位之后,暂时住在党氏家侍丧,庆父就找到了马倌荦,让他去杀公子般。马倌荦果真听命,在鲁庄公死后两个月,将公子般在党家杀死。
公子般死后,季友出逃到与自己私交甚好且是自己母国的陈国,而庆父则扶立公子开即位,是为鲁闵公。
第二年八月(公元前661年),鲁闵公与齐桓公在落姑会盟,请齐桓公出面,把出逃陈国的叔叔季友请回鲁国。齐桓公答应了鲁闵公,然后派出使臣将季友请回了鲁国,为了表示诚意,鲁闵公亲自去鲁国边境郎地迎接季友返鲁。
鲁闵公为什么要把季友请回鲁国呢?
原来,季友也像陈国的公子完一样,身上也背着一句卜辞。
当年,季友出生前,季友的父亲鲁桓公便让卜官楚丘为他提前占卜,一是为了提前算算是男是女,好给孩子取名字,二也是想提前看看这个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命。结果,卜官楚丘占卜完后对鲁桓公说,即将降生的这一胎“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好家伙,不止他自己,包括他的后代,竟是个与鲁国盛衰息息相关的命,这还了得!占卜完后,鲁桓公又叫筮人根据《周易》卜卦,得到大有卦的变卦乾卦,筮人解释说“同复于父,敬如君所”,意思是说季友将来其尊与父相同,国人敬之如君。这卦解得,多吓人!哪个国君敢不重视季友!这还不算,季友出生后,手心里的纹路,就像一个“友”字,应了卜官楚丘所说的话,所以鲁桓公便给他取名为“友”。因此,季友在公子般被杀后逃去陈国,鲁闵公即位后,为了鲁国的社稷命运着想,才无论如何也要求着齐桓公帮他把季友这个叔叔请回鲁国,而且季友回国之时,他还要亲自去鲁国的边境接迎。
齐鲁两国自公元前681年柯之盟后,二十年没有打过仗了。这二十年间,齐鲁联姻,但这并不表示齐桓公没有吞并鲁国之心,只不过是因为管仲帮他定的国策里,鲁国是暂时搁置的,因为鲁国首先是大国,实力在那儿摆着呢,齐国应该先从小国弱国收拾起;再有一点,齐国一直受周边戎狄困扰,与戎人的摩擦多年来一直从未间断,所以收拾鲁国的时机尚未成熟。
齐桓公一直在等一个机会,所以鲁国乱起来后,他便派仲孙湫去鲁国探看鲁国虚实。仲孙湫回来后,向齐桓公报告说:庆父不除,鲁国之乱就停不了。
齐桓公听了,问道——那怎么才能除了庆父呢?
仲孙湫回答说——庆父会自己走上死路,君上只管走着瞧。
齐桓公赶紧接着追问道——那现在我们可以去把鲁国打下来了吗?
仲孙湫答道——还不行,因为鲁国现在还在持守周礼,周礼是其根本,鲁国现在还没有背弃周德,所以我们现在还不能动它。
虽然现在还不到动鲁国的时候,但仲孙湫给齐桓公出了一个主意——帮鲁国平难,趁机联合鲁国,与之成为亲近之国,然后再趁机离间鲁国内部,等到它昏乱之时,再一举消灭它。仲孙湫说,这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好办法。
正因为有仲孙湫的这番分析, 齐桓公才出面,帮鲁闵公把逃到陈国的季友给请回了鲁国。而鲁国接下来的走势果然也被仲孙湫说中,一年以后(公元前660年)的八月,庆父便又杀了刚刚坐了两年鲁国国君的鲁闵公。
这一次,庆父利用的是与鲁闵公有旧怨的卜齮(yi1)——鲁闵公的师傅抢了卜齮的田地,鲁闵公却不管——庆父便利用这一点,让卜齮故伎重施,在宫中把鲁闵公给杀了。
鲁闵公一死,季友再次出逃,这一次出逃,他带着鲁闵公之弟公子申一起,去了邾国。
庆父先后弑杀公子般、鲁闵公两位国君,鲁国人不干了,要杀了庆父,于是庆父也只好从鲁国逃了出来,去了莒国。庆父走后,季友保着公子申从邾国回到鲁国,立公子申为鲁国国君,是为鲁僖公。
季友立鲁僖公,和鲁僖公之母成风的深谋远虑分不开。当年,成风听说季友身背的预言,便对季友十分恭敬,暗中奉侍季友,把自己的儿子公子申托付给季友,所以季友二次出逃时才会带着公子申一起走,鲁君之位虚空,季友才会扶立公子申坐上君位。
庆父杀鲁闵公,鲁闵公的嫡母兼姨母哀姜是知道的,但是哀姜因为与庆父私通,也想立庆父为鲁国国君。所以庆父逃走后,哀姜便也出逃去了邾国。但是,这事被齐桓公知道后,齐桓公就派人去邾国接哀姜,公元前659年,在夷地把哀姜给杀了,然后把哀姜的尸身送回鲁国陈尸示众。
哀姜毕竟是鲁庄公的夫人,也是鲁僖公的嫡母,所以为了保全哀姜国君夫人的脸面,鲁僖公派人去齐国向齐桓公求了情后,这才将哀姜以国君夫人之礼安葬了。
为了彻底斩草除根,季友派人去莒国,给莒国国君送了很多好东西,求他把逃到莒国的庆父送回鲁国。莒国得了好处,又是鲁国的姻亲,便把庆父给解送回了鲁国。
庆父一路被押送回鲁国,心中一直存着侥幸,希望季友能饶他一死。因此,在到达鲁国的密地后,庆父便请求大夫奚斯也就是公子鱼替他去向鲁僖公和季友求情,饶他一命。(从公子鱼的名字来看,奚斯或为与庆父相亲的其他兄弟或子侄)奚斯受庆父之托便去见鲁僖公和季友,可是任他百般恳求了半天,也没能求来二人赦免庆父的命令,于是奚斯便哭着回去见庆父。庆父远远地听到了奚斯的哭声后,知道奚斯此去没能替自己求得性命,便一咬牙一跺脚上吊自杀了。
赵王ZW2021-12-15 08:19:26 发布在 天涯杂谈
(三十八)
就在鲁闵公死前一年,也就是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即位已经十六年了的晋献公将晋国的军队编制由一军扩大为二军。扩军后,晋献公终于把之前记不清已经听了多少遍的他的两位男宠二五的话,落到了实处——让太子申生迁居曲沃。骊姬的谋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到此时方才真正见效。跟着,不久以后,晋献公又任命太子申生为卿,让他率领晋军的下军,出兵讨伐霍国。
太子就是太子,是储君,各位可曾听说哪朝哪代的太子同是兼着宰相或太尉之类的职务的吗?所以当晋献公这个突然的任命下来后,士蔿直言不讳地对太子申生说——看来太子要被废了。
士蔿给太子申生分析,说晋献公把他打发到曲沃去,还把他安排在卿位上,将他的地位置于人臣之极,这样看来,晋献公将来又怎么可能立太子申生为继位人君呢!本着这个灰暗的推测,士蔿建议太子申生趁早逃走,千万别等到罪殃到来的那一天。士蔿说,如果现在就走,太子申生还可以像当年吴太伯兄弟俩那样,远走他方,找个蛮僻之地,重新闯出一片天地来,这也未尝不是一条路吗;并且,还能赢得一个好名声,这和有一天祸罪加身比,已经是最好的前景了。
士蔿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申生明明是太子,晋献公却又任命他做卿,那不就等于说将来用不着他继承君位吗?而且,春秋时代统军作战,除了国君所在的那一军由国君亲自统率外,左右军或上下军,则是由卿大夫率领;所以晋献公任命太子申生率领晋军下军讨伐霍国,便已是不再将其视为继承人了。所以,士蔿劝太子申生趁祸罪未起,早作打算,赶紧逃走。
士蔿给太子申生指的路是离开晋国,自己另去开辟一片新天地。为了说服太子申生,士蔿特意举了吴太伯兄弟二人的例子。为了讲明白这点事,我们得了解一点周王朝的远古史。
大家都知道,周王朝是由周文王、武王父子肇始的。但在他们父子之前呢?周人的祖先叫后稷,关于后稷,有一个神话传说,那就是他的母亲姜原在野外踩了巨人的脚印后,就怀了孕,瓜熟蒂落后就生下了后稷。然后就开始一代代往下传,传到第四代时,出了一个贤人公刘,接着往下传,又传了九代之后,又出了一个贤人古公亶父(fu3)。古公亶父的时候,周人迁到了岐下山,并且发展壮大,形成了国家的雏形。
就是这位古公亶父,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太伯——就是士蔿和太子申生提到的那一位,次子叫虞仲(也叫仲雍),最小的儿子叫季历。古公亶父的小儿子季历有一个儿子叫昌,出生的时候天降圣瑞,所以古公亶父非常看重昌这个孙子,就想把自己一族之长的位子先传季历,再由季历传给昌。古公亶父这个当爹的心意,被他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虞仲揣摩到了,于是这哥俩便扔下古公亶父以及族人,跑到了荆蛮之地;不仅如此,这哥俩还剪了头发,在身上画上花纹,以示永远不会回去和弟弟季历争位。就这样,古公亶父死后,季历便继之成了周人的族长,而他的儿子昌便是后来的周文王。远走避位的太伯呢,在荆蛮之地另立名号——吴,当地的土著都佩服他让位给季历之贤义行为,纷纷投奔归附于他,从此太伯便在荆蛮展开了另一个天地。太伯死后无子,和他一起出走的弟弟虞仲就继之而立,将吴国一直传承了下去。
这,就是士蔿和太子申生提到的吴太伯兄弟二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离开自己的母国,未必是坏事。尤其对于太子申生来说,凭士蔿的人生智慧,他能给太子申生的最好建议便是,既然他已经见弃于父,主动离开,既可以远祸,又可以留个好名声,运气好的话更可以做吴太伯第二,自己开疆辟土建立名号,简直一举三得。
可惜,太子申生没有听士蔿的劝。他还是接受了晋献公的任命,以卿的身份,率下军出兵伐灭了霍国。
晋国的这一次征伐,兵分两路,一路是太子申生率领的下军,目标是霍国,另一路则是由晋献公亲自率领的上军,目标是耿国和魏国。结果两路兵马都取得了胜利,晋献公的下军也顺利伐灭了耿、魏二国。班师回国后,晋献公论功行赏,将耿地赐给了有功的赵夙,将魏地赐给了有功的毕万,将二人提拔为大夫。(请记住这两个人和他们的姓氏);可是,对灭霍有功的太子申生,晋献公所给的奖赏却只是叫人帮他把曲沃城加固一下。
关于此次论功行赏,晋献公的厚赵毕薄申生,想必毋须我们再多说些什么了,懂的都懂。相信当时晋国朝廷上下一定是议论纷纷的。这里我们单拎出毕万受封魏地的事,来展开说一说。晋献功封赏毕万之后,大夫卜偃预言——毕万的后人有朝一日一定会坐大。卜偃凭什么作出这样的预测呢?卜偃说,因为“万”乃是数之满极,而“魏”又是一个很大的名字,晋献公用把魏地赏毕万,是上天开启的预兆,因为天子称其子民为“兆民”,诸侯称其子民为“万民”,而毕万所得的“魏”名字如此之大,预示着他将来一定会得万民之心。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卜偃口口声声说“魏”是一个很大的名字。中国最早其实是没有“魏”这个字的,只有“巍”字。所以晋献公伐灭的其是应该是巍国,封给毕万的应该也是巍地。“巍”字的意思,《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高也”。清代的段玉裁特意在此字下面又加注说“高者必大”。 《论语·泰伯》里有一句话——“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用的就是这个字的本义——高大。正因为“巍”有高大之义,所以卜偃才从“巍”这个字的本义来生发,说毕万有一朝一日一定会坐大。只不过,卜偃的话里,除了说文解字所讲的意思外,还掺杂了上天啊、预兆啊这些迷信的内容。那个时代的人讲上天、预测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命运,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彼时尚处于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还比较朴素的阶段,很多解释不了的事情便托之于天,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对天和天道的绝对信仰;同时,少量的有识之士,比如这里的卜偃,在做预言时,更多的可能是出自他们的政治敏感,而这种政治敏感往往来源于丰富的政治经验。
卜偃的话,等于说毕万或其子孙有一天会位列诸侯,所以说他的这番话其实是在曲折地批评晋献公不应该把魏地随随便便赐给毕万。不过,因为卜偃是掌卜大夫,所以,他又说这是上天降下的预兆,等于说他一边批评晋献公不该这样过度赏赐毕万,一边又说这是上天已经注定好了的。因为古人是坚定的天命信仰者,所以,讲到这里,《左传》就介绍了一下毕万这个人,是怎么来到晋国求取功名的。
《左传》说毕万在决定来晋国求取功名前,特意找周王朝的大夫辛廖给他用《周易》的筮法算了一卦,得到的是屯卦的变卦比卦。辛廖当时给他解卦说这是个大吉的公侯之卦,辛廖还说毕万作为公侯的子孙,他朝一定会复为公侯。毕万的祖先毕公高,是周文王姬昌之子,武王灭商后,将其封在毕,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断了封赐,家族有这样的历史,毕万的功名之心可想而知。所以有了辛廖给他卜的这一卦打底,充满信心的毕万才毅然地去了晋国。
我们都知道,两百多年后韩、赵、魏最后三家瓜分了晋国,分晋之“魏”,便是此刻刚刚被晋献公封赏在魏地的毕万的后人了。读历史,最爽的一点是,读者都是开了天眼的,前情后世明明白白,除了史书阙疑的地方外,没有任何未知性可言,不像我们每一个人实实在在的人生和我们每一个人当前所处的时代,前方充满了未知,一切的走向几乎都是谜。
赵王ZW2021-12-16 09:27:25 发布在 天涯杂谈
@桐桐000 2021-12-15 18:13:22
mark
-----------------------------
hi~
赵王ZW2021-12-16 14:23:17 发布在 天涯杂谈
@桐桐000 2021-12-15 18:13:22
mark
-----------------------------
hi~
赵王ZW2021-12-17 08:13:20 发布在 天涯杂谈
(三十九)
鲁闵公去世当年(公元前660年)十二月,(赤)狄人伐卫。前文我们介绍过,那个时代,武器是由国家统一保管的,要在打仗前才会往下发放给将士们。狄人来犯,于是卫国忙着给士兵们发放武器,准备抵御来犯的敌人。可是,眼看就要上战场了,拿到武器和铠甲的士兵们,却怨气十足地发起了牢骚,他们纷纷说——派鹤去吧!鹤不是占着卿的禄位吗,我们这些人怎么会打仗呢?
士兵们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呢?原来,他们的国君卫懿公有个特殊的嗜好,那就是喜欢鹤。一国之君有点个人爱好也正常,可问题是卫懿公喜欢鹤,喜欢到了病态的程度,他不但让他的鹤乘坐只有身为一国之卿才能乘坐的轩车,日常对鹤的饮食照料也都比照卿的待遇。人不如鹤,这简直是荒唐至极!更令人气愤至极!所以,临上战场前,卫国的士兵们才各个怨气冲天——你不是喜欢鹤吗?你不是让鹤享受着卿的待遇吗?卿是干什么的?——平时治国论道,战时是要和国君一起上战场冲锋陷阵。既然你卫懿公把卿的待遇给了你喜欢的鹤,那你倒是让你的“鹤”替你上战场啊!怎么着?这时候想起我们这些“人”来了!
士兵们抱怨归抱怨,该上战场还得上战场。临行前,卫懿公将自己的玉玦交给大夫石祁子,箭交给大夫宁庄子,让他们二人留守国都,交代他们二人看情况做决定,怎么做对国家有利就怎么做。交代完两个留守的大臣后,卫懿公回到宫中,将一袭绣衣交到他夫人的手中,对他的夫人说,万一有什么事,让她听石祁子和宁庄子的。
一切交待完后,卫懿公便率领着卫国的军队出发前去抵御来犯的狄人了。结果,对卫懿公心怀怨念的卫军,远远看见狄军之后,根本还没和狄军对接上呢,就开始逃跑。卫军跑,狄军就在后边追,就这么一路追赶渐渐就来到了荧泽。在荧泽,狄、卫双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形势明显对卫军不利,可卫懿公这个时候来了劲,说什么也不肯把他的战旗收起来。前文我们说过,那个时代国君上战场穿着没什么特别的,一切的标志全在他那面特殊的旗帜上。卫军不利,卫懿公不肯把标志他身份的战旗收起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的敌人,也就是狄军可以一直追着他的战旗找到他。所以到最后,狄人不但全歼了卫军,还把卫懿公以及负责给他驾车的渠孔、车右子伯,还有他的前车黄夷和后车孔婴一干人等都给俘虏了。狄人不但俘虏了卫懿公,还把他给杀了。《吕氏春秋》说得更吓人,说狄人野蛮,不但杀死了卫懿公,甚至还把他的肉给分着吃了,只独独留下了他的肝。
然后,狄人便打算乘胜追击,大队人马开往卫国,去进攻卫国的都城。这时,已经被俘关在卫军之中的卫国大夫史华龙滑和礼孔眼看卫国亡国在即,二人为了能够救下在国都的卫国公室和百姓,对狄人提出了他们的建议,俩人说他们二人是卫国的太史,而且掌管着卫国的祭祀,如果不让他们俩先回卫国的话,狄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通过战争得到卫国的。
史华龙滑的话在卫人听来,是想自保,再说他们说的也有道理,于是狄人就把他们两人给放了,让这俩人先行回卫国替狄人开路。
史华龙滑和礼孔重获自由后,急急忙忙跑回到卫国,将卫军在外吃了败仗全军覆没、卫懿公已经被狄人杀了的消息带回都城,带给了留守卫国的大夫和公室。留守之人的慌乱可想而知,最后的决定是卫国的留守公室,带着老百姓弃城逃走。临走前,史华龙滑和礼孔交代负责守城的人——狄人来时,不要抵御。天黑后,他们就留下一座空城,带着卫国的公室和全城的百姓一起逃出了卫国国都,远走避祸。不久,狄军到来,因为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狄人直接就进了卫国,可是进了城后,才发现是座空城,这才知道上了史华龙滑和礼孔的当,赶忙去追。然后,狄人将出逃的最后这一批卫国人几乎消灭殆尽。
与此同时,狄人在黄河边剿灭卫国,正在追击出逃的卫国公室和遗民的消息传到宋国,宋桓公赶忙率军连夜逆流前去救迎败逃的卫国人。最终,宋桓公在黄河之滨救下了所剩不多的卫国灭亡后卫国的未亡人们,最后一清点,仅得卫国遗民男女七百三十人。宋桓公又将卫国之前所得共邑和滕邑的遗民与这七百三十人合在一处,才勉强凑得五千人。这五千卫国人跟着便暂时来到卫国的曹邑,立宣姜与昭伯所生之子——公子申为戴公,暂时领导他们这伙亡国之众。
等等,有人是不是早已经忍不住要问,宣姜的丈夫卫宣公不是早就已经死了吗?她怎么又和昭伯生了儿子?昭伯又是谁?
昭伯,根据《史记》记载,乃是卫宣公的儿子、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顽。卫宣公死后,宣姜的儿子公子朔也就是卫惠公即位。但那时卫惠公只有十几岁,为了控制卫国,齐僖公便强迫昭伯与他的嫡母宣姜——也就是齐僖公自己的女儿乱伦。昭伯不肯,齐僖公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最后竟然逼得他就了范。就这样,宣姜在卫宣公死后,又与卫宣公的儿子昭伯生了五个子女——齐子、公子申、公子煅、宋桓夫人、许穆夫人(齐子、宋桓夫人、许穆夫人都是女儿,嫁到哪国史官便以其丈夫的名号称呼她们)。宣姜后生的这五个子女中,公子煅有想法有志气,早在卫懿公在世时,就因为卫懿公不务正业,好鹤奢侈等缘故,认为卫国问题太多了,忧心忡忡地离开了卫国,去了他的外家——齐国。所以,卫国灭国后,卫国五千遗民在曹邑组织临时政府时,就只有公子申一个领导人备选了。
其实,自从当年太子伋被他爹卫宣公派去的人给杀了后,卫国人一直觉得太子伋死得可怜,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卫国人始终没有忘记他。卫国亡国后,卫国人本来是想拥立太子伋的后人的,可是太子伋的后人当时已经死了,就是当年替太子伋赴死的公子寿也没有儿子,所以最后这个临时政府的领导人选便轮到了太子伋的同母弟弟。太子伋有两个同母弟弟,其中之一便是黔牟,可黔牟之前已经做过卫国的国君,后来被赶走了,再有另外一个就是昭伯了。可是,不管是黔牟也好、昭伯也好,此时都已经死了,所以卫国人便只好立了昭伯与宣姜所生之子公子申为戴公,让他来替可怜的太子伋承继原本属于他的卫国的社稷。
讲到这里,关于宣姜,再多说一点。她和昭伯虽然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母子,但毕竟是母子关系,因此两人乱伦,生养了一堆孩子,这事在卫国传得人尽皆知,老百姓都对她的丑事指指点点。《诗经》里有好几首诗都是讽刺她和儿子昭伯乱伦,不知羞耻的。比如《墙有茨》说她中冓之言,不可道也,不可详也,不可读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言之长也,言之辱也。再比如《鹑之奔奔》古人认为也是在讽刺宣姜,连鸟都不如,鸟尚且有固定的配偶,而她却以子为夫,做下丑事,二三其德!可是,如果仔细审视一下,宣姜其实也是个可怜人,她出嫁时,又怎么会想到自己会有这样一个人生呢?明明是要嫁给儿子的,到了卫国就被公公给占去了,丈夫死了之后,又被自己的亲爹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强迫着她为了齐国和卫国的政治利益,再次委身一个不应该委身之人,做下与儿子乱伦的事。从前她不想嫁公公却嫁给了公公,后来她不想委身儿子又不身不由己地委身了儿子,人生一直走在错乱的路人,可说到底这一切都不是她自己选的,全是被逼,至于她无奈不无奈,我想只有天才知道了!
言归正传。卫国虽然重建了,但毕竟从上到下也才只有五千人,随时都有被狄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干净的危险。所以,为了保护卫国这群落难的公室以及他们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的新政权,齐桓公派公子无亏率战车三千乘、戴甲之士三千人前来戍卫曹邑。又因为一路逃亡,戴公等人空有公室之名,一应用度之物,几乎什么也没有,所以,齐桓公又另派了人给他们送来了日常车乘、马匹、祭服等物,以及牛羊猪鸡狗各三百、用来打造门户的木材若干,包括夫人们日常装饰头面的饰品和各人穿着用锦等,一应全都是齐桓公接济的。
跟着,戴公即位第二年(公元前659年),就死了。戴公死后,他的弟弟公子煅从齐国回来即位,成为卫国国君,是为卫文公。
考虑到卫国这些年来多次罹乱,于是齐桓公一面率诸侯伐狄,一面又为卫国修筑了楚丘城,将卫国人全都迁到楚丘居住。卫国人来到楚丘后,生活在崭新的城中,竟然就此忘记曾经亡国之事。不过,这一切也都托赖卫文公是个不错的君主,即位之后,本人坚苦朴素,与民同苦,着布衣,戴布冠,重视农耕生产和教化劝学,实行了一系列通商、惠工的措施,并能选贤任能。所以,虽然在他即位元年之时,卫国只有革车三十乘,但到他执政的末年,卫国的兵车已积至三百乘,差不多可以比拟一个小的诸侯国了。
赵王ZW2021-12-17 08:13:27 发布在 天涯杂谈
(四十)
卫国被狄人伐灭这一年(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命令太子申生率军去讨伐赤狄的一支——东山的皋落氏。晋献公给太子申生下的命令是,全歼狄人之后方可班师返回晋国。不仅如此,晋献公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太子申生赐下偏衣和金玦,并亲自把偏衣给他披在了身上,把金玦给他佩戴在了身上。
虽然说晋献公给太子申生下了任务,但大夫里克却十分反对晋献公派太子申生率军出去讨伐东山皋落氏。里克搬出古制向晋献公进谏说,自古以来,太子都是储君,国君外出攻伐时太子负责留守,如果另有留守的话,太子才会和国君一起出征——太子跟着国君一起出征时叫“抚军”,留守时叫“监国”;最关键的是,率军出征、专断谋略、号令军队,这是一国之君以及卿大夫们的工作,而不是太子的工作,所以自古以来储君是不可以统率军队的。基于此,里克说,晋献公让太子申生统军讨伐东山皋落氏,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不对的,因此他请求晋献公收回成命,不要派太子申生率军去讨伐东山皋落氏。
可是,晋献公听里克说完后,却这样对里克说——他说听说从许多个儿子中挑选出一个来立为太子的方法有三个——德行相同则立长,年龄相同则立所爱,所爱相同则通过卜筮来决定。晋献公说,他有好几个儿子,不知道将来立谁才好,因此他才派太子申生率军去讨伐东山皋落氏,作为对他的考察,也作为将来自己做决断的依据。晋献公还对里克说——你别离间我们父子的关系。
晋献公都这么说了,里克还能说什么?于是里克默默退了出去,然后去见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见了里克来了,不安地问里克:我要被废了吗?
里克安抚太子申生说——作为臣子,君上让你住在曲沃治辖曲沃之民,又让你统率军队去讨伐东山皋落氏,你现在应该担心的是如果完不成任务怎么办,怎么会担心废立的事呢?作为儿子,你应该担心的是不孝,而不是自己会被废。里克接着安慰太子申生,只要加强自我修养,就不会有废立之事。
里克的这番话,明显是在晋献公说不要离间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后,才对太子申生说的。太子申生对自己的前途焦虑,里克没有顺着他的焦虑去开解他,而是让他想想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才能完成晋献公分派给他的任务。然而,里克的这种安慰并不能让太子申生放心,接着太子申生便向里克提出了自己最大的一个疑惑——他的父亲晋献公为什么会赐给他偏衣和金玦这两样东西?
太子申生为什么会被晋献公赐给他的衣服和金玦困扰呢?这和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有关。所谓偏衣,是指一件衣服有两个颜色——从背中间左右颜色各异。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一件衣服别说有两种颜色了,就是有一千种颜色,现代人也可以接受,并且视之为拼接时尚;但在古代却万万不行。古人十分重视纯色,比如祭祀用的牺牲,都必须用纯色的动物;日常穿着的衣服也是如此。别说古代的人接受不了杂色的衣服,就是现代人,接受杂色的、长短不齐的拼色衣服,也只是改革开放以来才几十年的事。不对称的杂色衣服 ,从古代直至距今不远的几十年前,在中国一直以来都属于奇装异服,别说士大夫王孙公子了,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是断不会穿着这样的衣服的。而玦,乃是环形带缺口的玉器,这个东西就只能用玉石来做;可晋献公赐给太子申生的那块玦却是用“金”——青铜做的,更加反常。正是有这样的文化背景,所以当晋献公把这两样反常的东西赐给了太子申生后,太子申生心里就犯起了嘀咕。之前太子申生奉命率晋国下军讨伐霍国的时候,士蔿就对他说过,晋献公将来恐怕会废了他,劝他趁早离开晋国,远走避祸;如今他的父亲突然又赐给他这样诡异的两样东西,太子申生猜不透他的君、他的父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越是猜不透,心里越犯嘀咕,何况这种猜不透,和自己的命运可能息息相关,所以无论里克怎么安慰他,太子申生都忍不住要追问这偏衣和金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太子申生追问,可是晋献公已经明白警告过里克了,让他不要离间他和太子申生之间的父子关系。有这句话在,里克就算想说什么,也不好真的多说什么了。所以当太子申生问里克晋献公为什么要赐他偏衣和金玦时,里克就对太子申生说,晋献公亲自把衣服给他披上,又赐他金玦,可见晋献公对他不薄,所以里克劝太子申生一定要努力,不要辜负晋献公对了的厚待。
虽然有里克如此这般的一番开解,但太子申生对晋献公赐他偏衣、金玦这样怪异反常的两样东西之事,始终难以释怀。于是他又把即将和他一起出征的大夫们——替他驾车的狐突、车右先友,以及领军的罕夷、为罕夷驾车的梁余子养、车右先丹木,军尉大夫羊舌一干人等全都叫来,问他们都是怎么看这件事的。
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道,原来大家对晋献公的心思都各有各的揣摩。
先友说,之所以晋献公赐给太子申生的偏衣有两个颜色,那是晋献公分了他自己的衣服一半的颜色做成偏衣给太子申生,而且晋献公还赐了他金玦,让他手握金玦统率军队去讨伐东山皋落氏,这说明晋献公应该对太子申生没有什么恶意,反而是给他兵权让他远离灾祸。所以,先友的结论是,太子申生没什么可担心的,相反,为了不辜负晋献公,太子申生应该努力努力再努力。
听了先友的话,狐突长叹一口气,说,衣服是身份的象征,如果晋献公真的重视太子申生的话,就会赐他纯色的衣服和合乎礼制的玉玦;可如今正相反,大冬天的时候派太子申生出去打仗,又赐他杂色衣服和金玦,这很说明晋献公心中的想法。在狐突看来,时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时机的选择可以看作事情的征兆。所以狐突分析说:杂色,主凉;冬天,主肃杀;金,性寒;玦与诀同音,主分离——这一切叠加在一起,晋献公的想法已经很明显了。所以,他批评先友的说法,这些东西怎么可能是太子的倚仗呢?狐突还说,就算太子他努力,难道狄人是可以消灭得尽的吗?
狐突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晋献公交待太子申生,全歼狄人后方可班师返回晋国,可是狄人怎么可能消灭得干净呢——所以晋献公派太子申生出去讨伐狄人,就是希望他战死在外,不要再回去了的意思。
梁余子养同意狐突的说法,梁余子养补充了自己的额外分析——凡是率军出征者,都要在宗庙受命,在社庙受社肉,穿定式的戎装(春秋戎装为黑色,率军出征的国君的戎装也没有特殊标志),而晋献公赐给太子申生的却是杂色的偏衣,所以晋献公的君命为何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梁余子养认为,战死属于不孝,所以他向太子申生提议——不如逃走吧。
罕夷也认为,杂色衣裳怪异无常,金玦表示晋献公不想让太子申生再回去。所以罕夷说,就算太子申生能把狄人全都消灭了,回去也没有用,因为晋献公已经对他存了别的心思了。
先丹木说得更直接,他说这种衣服,就算是疯子都不会穿;他还说,狄人是可以消灭干净的吗?就算能消灭干净,晋献公身边依然内有谗人。所以,先丹木同意罕夷的提议,他也建议太子申生——不如走吧。
狐突表示同意——走!
可是羊舌大夫说不能走,因为违抗君父的命令是不孝,扔下伐狄之事一走了之是不忠——因此,虽然知道了晋献公赐太子申生金玦的心意,但是太子申生仍然不可以做出不忠不孝之事。所以,他的结论是劝太子申生——你还是奋死出征吧!
很明显,这几个人分了两派。狐突、梁余子养、罕夷和先丹木都认为晋献公对太子申生已生杀心,劝太子申生放弃伐狄,趁早跑得远远的避祸;而先友和羊舌大夫二人则主张太子申生该伐狄还是要伐狄。但先友和羊舌大夫的观点又同中有异。先友认为晋献公赐太子申生偏衣、金玦非旦没有恶意,反而是好意;而羊舌大夫则从忠孝的角度认为,无论晋献公这么做的本意是什么,太子都应该舍生忘死,继续率军出征,去讨伐东山皋落氏。从人数上来说,支持逃跑的人明显比主张继续去讨伐东山皋落氏的人多,可是太子申生还是被主战的观点说服了,于是他率军来到稷桑,准备和狄人开打。
这时,狐突再次站了出来表示反对。狐突劝太子申生,没必要以身犯狄,既将自己陷于危险之中,又会加速招罪。狐突说,国君如果好外宠,则大夫危殆;国君如果好内宠,则嫡子危殆、社稷危殆,他建议太子申生不如远离是非之地,这样既可以从了君父的改立之心又可以让自己远离死亡,既可以避免战争施惠于又有利于国家社稷。
狐突的意思是,晋献公好内宠(骊姬),所以太子申生这个嫡子如今已经危矣殆矣,但他知道太子申生是一个想要孝义两全的人,所以虽然他的中心思想是劝太子申生不要和狄人开战、趁早走,但是着眼点却是从国家社稷和孝义的角度入手,对太子申生进行劝导。可以说,狐突劝人已经很讲究语言艺术了,可是这时候的太子申生,立场反倒坚定了起来。
太子申生说——我不能走,我也知道君父并不是因为喜欢我,才派我去讨伐东山皋落氏,他这么做是为了测试我的心,所以他赐我偏衣和金玦后,又对我说了很多抚慰我的好听的话;我当然知道好话如果说得太多的话,一定有问题,据我猜测一定是有人从中进谗行谮,所以君父他对我产生了不好的想法,但是蛇蝎者的谮言,是不可能避开的,与其想这么多,不如还是去打仗吧。太子申生最后抛出了他的观点和决定——如果他不战而回,罪过更大;如果他不幸战死,好歹还能留下一个好名声。
就这样,太子申生终于下定决心,不走不逃,留下与狄人开战。人生最艰难的是犹豫不决的时候,如今太子申生的心定了,与狄人的战争倒是小事了,最终,太子申生率晋军在稷桑击败了狄人,然后率军返回晋国。
太子申生竟然从战场上活着得胜归来,这显然不符合骊姬的预想,因此这之后,骊姬一伙对太子申生的攻击和诋毁越来越多。狐突知道祸难早晚必至,于是他那里打定了主意,干脆闭门不出了。
讲到这里,接着晋国太子申生讨伐东山之狄和卫国亡于狄人之事,简单说说春秋时期的戎狄。
从卫国被狄人灭掉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知道,那时的狄人是十分强悍的。事实上,春秋时代,很多国家都备受周边生活的戎狄之族的困扰。比如前文我们曾说过,当年北戎侵伐郑国,当时还是公子突的郑厉公设计击退了北戎的进犯;后来北戎又去侵犯齐国,为了抵御北戎来犯,齐僖公广邀诸侯戍齐,最后是在郑国的太子忽也就是后来的郑昭公的帮助下,才击退了北戎。不止郑、齐两国,鲁国、虢国、包括周天子也都常常与戎人交战。大国尚且如此,小国被戎狄侵害的就更多了。所以,一方面戎狄经常主动冒犯中原国家,另一方面中原国家也要组织军事力量,主动出击,对戎狄予以打击,甚至消灭。
比如鲁闵公二年,也就是晋国将军队编制扩大为二军的那一年,虢公就曾主动出击,在滑水和汭水之间,击败大戎。所以,晋献公派太子申生率兵讨伐东山皋落氏,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国内储君人选所做的安排,另一方面也确实是为了通过消灭一部分边狄,震慑周边其他戎狄部落。
再比如,公元前659年,齐军、宋军、曹军驻军聂北,救援邢国。邢国之危,也是缘于狄人的来犯。原来三年前的冬天,狄人突然攻伐邢国,邢国派人去向齐国求救。当时管仲就劝齐桓公发兵援助邢国。管仲对齐桓公说,戎狄乃是豺狼,永远不能满足,中原诸侯国则是彼此亲近之国,不宜抛弃。管仲还说,安逸对人来说等同于毒药,所以人不能安怀于安逸,如今邢国派人来向我们求救,齐国与邢国同为中原亲近之国,应该同恶相恤。于是,第二年春天,齐桓公率军前去救援困于狄犯的邢国。狄人四处出击,一面进攻邢国,一面又与卫军打得不开交,邢国虽然有齐国援助,但狄人在灭掉卫国之后,对邢国进行了又一轮的攻伐,邢国败溃,邢国国君不得已只好出逃至诸侯军中避难。于是,齐桓公再一次率诸侯军赶去救援,并将狄人击败后将其赶走。狄人虽被赶走,但齐桓公知道假以时日,狄人必会再次卷土重来,于是了就比照卫国,将邢国的宝器和全国人口全部迁至夷仪;也参照卫国,让诸侯派兵把新迁到夷仪的邢国也保护了起来。正是因为如此这般,虽然离开了邢国,但远离了狄人的侵扰迁到夷仪去的邢国人,就像忘记亡国的卫国一样,到了夷仪后竟然感觉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
赵王ZW2021-12-18 08:14:43 发布在 天涯杂谈
(四十一)
晋献公想灭掉虢国不是一天两天了,公元前658年春天,大夫荀息给出一个灭虢的方案——用晋国北屈所产的马和垂棘所产的玉璧,向虞国借道讨伐虢国。荀息之所以会向晋献公提出拿晋国的特产向虞国借道,是因为晋、虞、虢三国地理位置上,晋国在最北,虢国在最南,两国中间隔着一个虞国,所以,晋国如果想讨伐虞国,向虞国借道然后晋军穿过虞国国境,去讨伐虢国是最方便、路程最短、所需给养最少的方法,但是借道肯定不能红口白牙地白借,所以荀息提出拿晋国的特产去和虞国人商借这么一个主意。
每每想起自己的祖父曲沃庄伯和父亲晋武公与当年的晋国公室作战时,虢国常常帮助当时的晋国公室讨伐他们曲沃一族,而且当年的晋国灭亡时,虢国还收留了那些逃亡的前晋公子们,晋献公就下定决心,必须把虢国给灭了,不然将给子孙后代留下后患,但是,当荀息提出用北屈的马和重棘的玉璧去向虞国借道伐虢时,晋献公的第一反应却是——不行不可以。晋献公反对的理由是,北屈的马和垂棘的玉璧都是晋国的宝物,怎么能随便给别人呢。
荀息劝晋献公眼光放长远点,如果能从虞国借到道路,将来虞国也就如同晋国的外府一般,还不是想要什么有什么。
荀息的这番话,令晋献公有点心动,可是随后晋献公又忧心地说——虞国有贤臣宫之奇在,一定不会如我们的愿。
荀息倒毫不担心令晋献公忧心不已的宫之奇,他充满信心地给晋献公分析说,宫之奇为人懦弱,不能强谏,而且自幼长于虞国的宫中,虞公(丑)和他之间关系太亲近,所以就算到时候宫之奇反对借道给晋国,虞国国君也不会听他的。
荀息的这个说法,其实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属于宫之奇的性格弱点,另一个方面则属于心理学的范围——宫之奇自幼长于虞国宫中,与虞公关系亲近,这本是好事,但孔子有一句话叫“近之则不逊”,虽然孔子说的是“小人”,但实际上人和人相处的时候,确实存在着亲近的人容易“不逊”的普遍情况,而这种由于亲近导致的“不逊”,往往会使当事双方互相对对方所提的观点、意见和建议产生天然的逆反。正因为如此,所以荀息才断定,虞国就算有眼光长远、洞若观火的宫之奇也是徒劳,因为与之关系亲近的虞公根本就不会听他这个过分亲近的人所说的话。
谁出的主意,谁去办,晋献公决定派荀息去虞国向虞公借道伐虢。
荀息到了虞国后,为了劝说虞公借道给晋国,向虞公提起了从前晋国帮助虞国讨伐残暴无道的冀国的事。原来,当年冀国国君残暴,率军从颠軨(虞坂)进入虞国,围攻虞国鄍邑的三面城门,危亡之际是晋国出兵帮助虞国讨伐冀国,为虞国报了仇。荀息旧事重提,提醒虞国国君晋、虞两国曾经的友好历史,尤其是晋国曾经帮过虞国、对虞国有恩的事实;跟着荀息话锋一转,对虞公说,现如今虢国无道,侵犯晋国的南部边境,所以他受晋献公的委派,来向虞国借道,好去向虢国问罪。荀息的这番话,说白了无非是从前你们虞国被冀国欺负,我们晋国帮了你们,如今我们晋国被虢国欺负,轮到你们虞国帮我们了——请借道给我们晋国,让我们晋国可以从你们虞国横穿过去讨伐虢国。
荀息这感情牌打得好,虞公听完他的话后,不但非常认同他所说的一切,答应借道给晋国,甚至表示要先行出兵替晋国先去讨伐虢国。
宫之奇听了赶忙站出来反对——这不是眼瞅着就要被人卖了,还要上赶着替人数钱吗?可是,一切都被荀息说中了,任宫之奇怎么劝,虞公都不肯听他的——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借道,在那个时代是很正常的事,更何况荀息的话句句在理。于是,虞国第一次向晋国出借了道路,当年夏天晋国大夫里克和荀息一起率领晋军与虞军会师共同伐虢,并在当年冬天攻灭虢国的下阳邑。虢公出逃到周,投靠了周惠王。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下阳虢国。彼时一共有四个虢国:西虢、东虢、北虢和南虢。其中东虢和西虢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虢叔所封之虢,而南北二虢则是虢仲所封之虢。晋国此次出兵灭掉的下阳便是毗邻虞国的北虢。
跟着,虢公在桑田击败戎人。这个消息传到晋国后,卜偃预言——虢国必亡!卜偃说虢公刚刚丢了下阳却不害怕恐惧,还有心思去攻打戎人,而且竟然还打赢了,这是老天爷都要借送它这场胜利来麻痹他。卜偃不但断言,虢公一定会因为轻视晋国而亡国,而且他还斩钉截铁地给出了虢国灭亡的时间——不出五年,虢国必亡。
三年后,公元前655年,晋国又一次向虞国借道伐虢。不出意外地,宫之奇又一次提出了他的反对意见。宫之奇说,虢国是虞国的保护层,如果虢国灭亡了,虞国一定也会跟着就灭亡了,所以不能借道给晋国,养肥晋国的野心。宫之奇强调,虞国已经在三年前借过一次道给晋国了,这种事一次就已经算得上过分了,怎么能再借第二次呢!宫之奇痛彻心扉地对虞公说,无论如何这一次断不能再借道给晋国了,不然晋国早晚有一天会灭了虞国。
可是,宫之奇的话,虞公根本一个字都不相信,他认定晋国与虞国一样,同是姬姓国,晋献公是绝对不会攻打他这个亲戚的。
宫之奇见虞公想得竟然如此天真,只好先对他开展历史教育,给他讲虢国的历史。你不是说晋献公不会对同姓的亲戚下手吗?那你知道虢国是怎么来的吗?当年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太伯和次子虞仲,因为周太王想让小儿子季历继承王位,所以作为长子的太伯就逃走了。太伯走后,季历就继承了王位。虢国的先祖虢仲和仲叔都是季历的儿子,也都是周文王的卿大夫,他们当年辅佐周文王的功劳至今王室还有记录,藏在盟府之中。可是,现在晋国却要灭了于王室有功的同姓国虢国——晋国对虢国这个对王室有功的同姓国尚且如此,对虞国这个无关紧要的同姓国又怎么会手软呢?再说虞国与晋国的关系,能和晋献公与曲沃桓叔、曲沃庄公之族的关系相比吗?他们可是真正的同宗啊!曲沃之族有什么罪呢?不就是因为这两族人多势大、与晋献公关系亲近,所以可以向晋献公施加压力吗?以晋献公与曲沃之族之亲,晋献公尚且把他们全部都干掉了,对别的国家又怎么会手软呢!
宫之奇给虞公摆事实、讲道理,挑明了晋献公不会顾念晋、虞两国那点可怜的同姓亲戚关系,可是失去亲戚抓手的虞公,跟着又抓住了神的旨意,说他一向诚心诚意祭祀,神一定站在他的一边,一定会帮他。
没办法,宫之奇只好再给虞公讲论鬼神之道。宫之奇说,鬼神亲近的不是人,而是有德之人。无德,则老百姓不会跟着你,神也不会保佑你。宫之奇把话挑明了,说——你诚心诚意祭祀,难道晋献公就不诚心诚意祭祀吗?他日晋献公得到虞国,他明德奉神,难道神会不吃晋献公为其供献的祭品、不保佑晋献公吗?宫之奇强调,虢国之于虞国的关系,正像嘴唇之于牙齿的关系——唇亡则齿寒。
宫之奇说得如此明白,晋献公连和自己同出一脉的亲族——曲沃桓叔和曲沃庄公的后人们都不放过,又怎么会顾念虞国和晋国是同姓国,份属亲戚呢?更重要的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太重要了,重要到就像人的牙齿和嘴唇一样,是相依相生、缺一不可的。宫之奇说强调,虢国一亡,虞国也会跟着灭亡,所以虞国无论如何都不能再一次借道给晋国讨伐虢国了。可是,无论宫之奇怎么说,虞公一句话都没听进心里,到底还是答应了晋国的使者,再次出借道路给晋国行方便。
宫之奇见虞公听不进自己的劝,知道虞国的灭亡已进入倒计时,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带领全族人口,迅速离开了虞国。临行前,宫之奇预言——晋国不会再发第二次兵了,晋国灭虞就在这一次灭虢之后了。
果然如宫之奇和卜偃所预测的那样,晋国在当年八月灭掉虢国之后,返程的路上,军队来到虞国,入住虞国驿馆修整。趁着这个机会,晋军就对虞国来了个偷袭,当年十二月就把虞国顺带手给灭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落了个被晋军俘虏、最后成了晋献公女儿嫁给秦穆公的陪嫁的媵人下场。
虞国就这样灭亡了。果然如当年荀息所说,虞国不但成了晋国的外库,如今更直接成了晋国的一部分。灭掉虞国后,荀息从虞国的马厩里牵出当日向虞国借道时送给虞国的马,连同当年一并送给虞公的垂棘的玉璧一起,献给晋献公。晋献公从荀息手中接过玉璧,笑道——玉璧还是那块玉璧,马也还是我的马,可就是牙口老了!
晋献公有野心,有能臣,听得进去劝谏,所以事半功倍;而虞公,有能臣,却听不进去劝谏,加上政治上极其幼稚,而处于有野心的大国之旁,灭亡是早晚的事。后世左思《咏史》有一句诗说“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我们反其意用之,像虞公这样,就算野无遗贤,贤才都在他的宫中朝中而不能用,又有什么用呢?一个国家的兴与亡,明君、能臣缺一不可。春秋走到此时此刻,齐国因为有不计前嫌、任人唯才的齐桓公,有干才管仲,所以可以称霸诸侯;而晋国也因为有能听得懂、听得进谏言的晋献公,终于结束了晋国自曲沃桓叔起长达七八十年的内乱,在晋献公在位期间,能臣辈出,国力蒸蒸日上,处诸侯之间,成为一方不可忽视的力量,为其后晋文公称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赵王ZW2021-12-19 09:39:54 发布在 天涯杂谈
(四十二)
公元前659年,楚成王因为郑国和齐国走得近,出兵伐郑。齐桓公在荦地大会宋桓公、郑文公、鲁僖公、曹昭公、邾君,六国定盟,商量救郑之事——郑、楚、齐之间的拉锯战正式开始。
第二年冬天(公元前658年),楚成王再次伐郑,战场上,楚国大夫斗章俘虏了郑国大夫聃伯。转年秋(公元前657年),齐桓公在阳谷约会诸侯商议讨伐楚国;因为鲁国没有派人来,所以齐桓公又专门去请鲁国参与伐楚,之后鲁国派出季友参加了诸侯结盟伐楚的仪式。入冬以后,楚国再次出兵伐郑,而此时不堪其扰的郑文公突然打算和楚成王谈和。
郑文公想和楚成王讲和,孔叔提出反对。他说如今齐桓公正在为郑国奔走联络诸侯,如果郑国在这个时候和楚国讲和,就是背弃了齐桓公和诸侯,这样做对郑国来说不是明智之举。
就在郑文公三心二意想要和楚成王讲和,齐桓公操心郑国一而再被楚军骚扰、为郑国联络诸侯的空档,出了一个小插曲。一天,齐桓公与他的夫人蔡姬乘船在宫中的湖面上游玩的时候,蔡姬和齐桓公闹着玩,把二人乘坐的小船摇得在水面上晃来晃去。齐桓公被摇得怕了,脸色大变,严肃地阻止蔡姬,让她不要再晃了,船快被她摇翻了。可是蔡姬玩得兴起,没看出来齐桓公生真的生了气,继续把船摇得在水面上晃来荡去。齐桓公被气坏了,上岸回去后就叫人把蔡姬给送回了蔡国。
蔡穆公见自己的妹妹蔡姬被齐桓公派人给送了回来,以为齐桓公不要她了,就问蔡姬是怎么想的,蔡姬也很硬气,就和自己的哥哥说,三条腿的蛤蟆找不找,两条腿的活人有的是,她要再嫁——于是,蔡穆公便把自己这个妹妹又给嫁了出去。
齐桓公派人把蔡姬送回蔡国,只是出于一时的生气,不是真的要和她一刀两断,等他气消了,便派人去蔡国接蔡姬回齐国,结果派去的人扑了个空,回来向齐桓公报告,说夫人已经再嫁成别人老婆了。这可把齐桓公给气坏了,于是转过年来正月(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就大会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穆公和曹昭公,表面扬言发兵伐楚,大军却猝然转向去攻打惹恼了他的蔡穆公。蔡国那边因为完全没有防备,立马就被打散了,老百姓四下逃逸。
打了胜仗后,齐桓公率领诸侯大军继续前进,这才开往楚国,不久来到楚国的陉山,驻扎了下来。
齐桓公率领诸侯群起伐楚,楚成王惹不起,便派使者去见齐桓公,对齐桓公说——你我两国,一北一南,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我想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率军来讨伐我们楚国。
楚成王也是装蒜,齐桓公为什么率诸侯伐楚,他焉能不明白!他可以去攻伐郑国,齐国自然也可以联合诸侯来攻伐他,但人性向来欺软怕硬,楚国和郑国单挑,没在怕的,但齐国和其他诸侯国一掺合进来,就有点胳膊扭不过大腿的感觉了。所以,楚成王派使者去见齐桓公,睁着眼说瞎话,说楚国与齐国风马牛不相及,说齐国没有理由讨伐楚国。
既然楚国要理由,齐国就给楚国一个理由。你会说瞎话,我也不比你笨,于是管仲站出来应对楚成王派来的使者,对他说——当年召康公赐命给我们齐国的先君姜太公的时候说过,天子赐给齐国征讨天下诸侯的权力,以辅弼周王室;而且天子还赐我们先君姜太公,征伐所及之地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齐国东邻大海,已是周王朝的最东边,所以齐国征伐无东界),如今,你们楚国不按规定向周王室进贡青茅草,导致周王在祭祀时没有用来缩酒之物,所以我们齐国才出兵讨伐你们楚国;这还不算,当年周昭王南征你们楚国,没能活着回去,所以我们齐国带兵前来向你们楚国问责。
周昭王是周王朝的第四代王,他好像在老百姓中间名声不太好,所以当年他率兵南征,乘船于汉水之上时,船夫因为厌恶他,就故意用胶水拼接的船渡他,结果周昭王坐在船上,船到江心胶一化,船就沉了,周昭王就随着船沉入水中淹死了。周昭王距离管仲、齐桓公的时代已经快四百年了,管仲却拿他当年出征没能活着回去的事当借口,说要行使当年齐国姜太公从周天子那里获得的讨伐诸侯的权力——这就属于没事找事了。所以,楚成王派去的使者马上反驳说——贡品没有及时送到,是我们楚国的错,我们立刻改,马上就叫人把贡品青茅草给周王送去,但是周昭王出征死在半路上,那你得去和汉水问罪去,和我们楚国说不着。
话不投机,齐国没事找事,这仗避无可避,打定了。于是楚成王派屈完率军前去抵御诸侯联军。
和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正面硬刚,楚国其实没有胜算。因此,屈完领命之后便亲自前往齐军去见齐桓公。此时齐桓公已下令大军退至召陵。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结果。屈完是这样想的,齐桓公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当屈完来见齐桓公时,齐桓公便邀请屈完和他一起检阅诸侯联军军容军貌,想要通过展示诸侯武力,迫使屈完和屈完背后的楚成王,向他低头。
齐桓公与屈完共乘一车,指着威武雄壮的诸侯部队对屈完说,诸侯兴师伐楚难道是为了我吗?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之间世代的友好罢了——你们楚国也和我同好怎么样?
齐桓公一面展示武力,一面拉拢屈完,希望屈完能识时务、明大体,迅速向齐国也就是他自己靠拢,成为同一个阵营的伙伴。但对于屈完来说,这就是赤裸裸的武力威胁。所以听了齐桓公的话,屈完内心冷笑,但他嘴上却不卑不亢地说道——我们楚国托您的福,遭到诸侯的讨伐,这也是我们君上的心愿!
屈完的这番话,措辞客气克制,但只是外交辞令。在外交上,无论多大的事,一般都不会当面撕破脸皮,总要通过语言、语气,包括身体语言来保持体面,把真实的意图包裹在这种体面、客气的语言、语气和行为里面。所以,听话听音,锣鼓听声,屈完的这番外交辞令用大白话说就是——是你们先发兵来打我们,来,打就打,谁怕谁!
齐桓公见屈完竟然这样说,恐怕是不了解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对手,于是齐桓公指着诸侯军队对屈完说——凭这样的军队打仗,谁能打得过?凭这样的军队攻城,什么样的城攻不下来!
屈完见齐桓公反复宣示武力,便等他把话说完,才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如果君上你用善德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可如果君上想凭武力硬来,楚国将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护城河,就算诸侯军人多,也无用武之地。
体面的外交辞令已经不好使了,屈完也光棍起来,他的意思是——我们不怕你,大不了和你硬磕!
屈完说得如此坚决,齐桓公知道楚国怀必战之心,不可靠武力战胜,政治家都是擅于及时调整政策和主张,来适应趋势的。于是在权衡了利弊,放眼长观战与和的发展走向后,齐桓公便与屈完讲和了。双方在召陵立下盟约,齐桓公到底找补了楚国多年不向周王进贡的事,楚国也答应齐桓公,今后会按时向周王进贡,齐桓公这才安抚了诸侯各自退兵回国。
这一次齐国和楚国的摩擦,还没等枪被擦热,双方便各自偃旗息鼓,没有打起来。但是,楚国却在这个时候正式开始把一只脚插进中原。它的矛头是郑国,起因是当年郑厉公没有及时把自己重掌郑国政权的消息送达楚国,但起因是什么其实越到后来就会变得越不重要。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很像的,吵着吵着,就会变成为了吵架而吵架。郑国和楚国的梁子结下了,中原诸侯抱团,所以齐桓公这个霸主就带着中原诸侯去和楚国约架。霸主约架说到底也和小流氓挑衅打架差不多,没有借口就得硬找个借口,所以几百年前周昭王南征而不复的事都能被翻出来当成伐楚的理由,明摆着拿不讲理当理。至于最后双方没有打起来,我们只看到了齐桓公向屈完炫耀诸侯武力,从结果看齐桓公不和楚国打,至少说明楚国的武力值也不差,否则像蔡国那样,转个弯就打得他四下溃散,国不成国,早就打起来了,还说那么多废话,搞什么外交呢。弱国无外交,能在外交场合斗嘴的,就说明双方的实力在那里呢,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能轻举妄动。
言归正传。解决了楚国之事后,齐桓公转而率军伐陈,讨伐陈国大夫辕涛涂对齐国的不忠。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日齐桓公讨伐南夷时,辕涛涂去见郑国大夫申侯对申侯说,齐国的军队从陈、郑两国来来回回地经过,时间长了,国家也好、老百姓也好,饱受其苦。辕涛涂向申侯提出,可以向齐桓公提议,让齐军在南征时改道,不从陈国和郑国走,而是改从东边走,劝齐桓公顺便讨伐东夷,然后再沿淮河而下南征。听了辕涛涂的提议,申侯当时没有提出异议,辕涛涂便以为申侯也赞成他的主张,于是他便自作主张跑去见齐桓公,把自己的这个主意和齐桓公说了。齐桓公听完第一感觉认为辕涛涂的主意可行,便决定采纳他的建议。
可是,没想到没过多久申侯也去见了齐桓公。申侯见到齐桓公后对齐桓公说,部队长时间在外,需要耗费大量物资,如果齐军从东边走遇上敌人,恐怕到时候给养不足,士兵们不可用。申侯接着给齐桓公分析,如果齐军从陈、郑两国经过,就可以由陈、郑两国供给齐军的粮食、鞋履等一切军需。
申侯这一番分析,说得齐桓公暗自称是。就这样,辕涛涂成了小人,申侯成了功臣。为了感谢申侯,齐桓公强行作主,硬是逼着郑文公将郑国的虎牢邑封赏给了提醒他有功的申侯。
有功者赏,有过者罚——赏了申侯后,齐桓公便发兵与江、黄二国一起讨伐陈国,指名道姓要的就是劝他改道的辕涛涂。其后,鲁国叔牙之子戴伯(公孙兹)也率诸侯之军(齐宋卫郑许曹)侵陈助齐,讨伐陈国对齐国不忠,听纵辕涛涂使诈,劝齐桓公改道。辕涛涂被俘。
你看,齐国强大,齐桓公称霸,带着诸侯一起收拾不服管的小弟。陈国有什么错?辕涛涂有什么错?别国的军队动不动远征时路过自己的国家,骚扰百姓不说,还要出钱出力地供应过路神仙,对于陈国这样不大不小的国家的来说,是不是个负担?辕涛涂作为陈国大夫,为本国着想,婉转地劝齐军改道,有什么不对的?可是申侯偏人和他作对。
有人要问,齐军取道陈、郑如果影响当真那么大,为什么郑国的申侯却对此事没有意见,不但没有意见,甚至还向齐桓公建议齐军一定要取道陈、郑,由陈、郑两国来提供军需?申侯难道就不知道为郑国百姓、为郑国着想吗?还真让你说对了!申侯此举完全是慷他人之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申侯根本就不是郑国人而是申国人。他的母国是楚国,父国是楚国的附庸——申国,他本人不是楚文王的外孙便是他的外甥,所以楚文王在世时非常喜欢他。楚文王死前,放心不下申侯,给了他一块玉璧,对他说——你为人垄断货利,不知满足,我活着时你要什么给你什么,我从不挑剔你的毛病罪过,可我死以后,未来的楚国国君一定会向你多求财货,到时候你一定会不免于死。楚文王临死替申侯操心,告诫申侯——我死以后,你一定要快快离开楚国,不要去小国,小国容不下你。就这样,申侯在楚文王下葬后,便听从了楚文王生前对他的告诫离开了楚国,去了郑国。正因为申侯不是郑国人,所以齐军从郑国走一次也好十次也好,对他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呢?所以,他才在听了陈国大夫辕涛涂的那番话后不动声色,事后便跑去见齐桓公,把辕涛涂给卖了,换自己的功名富贵。所以说,这个世界上大方的人要么是真大方,但这种人实在凤毛鳞角,要么便是在慷他人之慨,坏得很!
赵王ZW2021-12-20 08:15:11 发布在 天涯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