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时焉:万古如长夜(精编版)

楼主:此一时焉 字数:176008字 评论数:6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此一时焉2021-06-19 20:08:0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太阳简史》

图为太阳系:形成于46亿年前,半径0.5光年。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为2光年。太阳系内部有九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还有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云,以及彗星。这就是太阳系的全貌。

很多亿年前,并没有太阳系。太阳系现在所处的位置上也并没有氢云团。更加没有一个氢云团聚集在一起形成太阳。这里乃是真空,半径2光年的广漠的真空,一片乌有。

在46亿年前的某个时刻,银河系深处爆炸,炸出了很多东西,其中有一个小小的中子星,不过十公里半径大小的一个中子星,来到了我们现在太阳所处的位置。

这个中子星的质量,当然恰好就等于太阳一样大,小于太阳的1.4倍质量。粒子物理学说,只有恒星大于1.4倍太阳质量的时候,才会塌缩成为中子星,所以这个从银河系中心飞出来的中子星不符合中子星的标准,小于太阳的1.4倍质量,它的引力不能保持其中子作为中子的存在,开始衰变。

——开始向四面八方放射中子,这些被放射的中子速度极高,并在高速运动中蜕变成为质子和电子,也就是氢原子核和电子。这个放射的量我们想象不出的庞大,迄今为止整个太阳上的氢都是那个中子星放射而来。整个太阳内部的元素和九大行星的物质,也都是由这些氢聚变而来,所以我们无法想象,当中子星大量放射中子的时候的壮观的情景。

我们能够知道的是,这些蜕变而来的氢,终于没有逃离中子星的引力,而是聚集在这个中子星的周围,由于高温和高压引发了核聚变,氢聚变成为氦。它的反应方程式为:

2氢+2中子=氦

中子此时不是用于轰击氢分子,而是直接参加反应的物质之一,没有中子参加这个反应,就不能形成含有两个中子的氦原子核。

这个不断喷发着的庞然大物,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开始了46亿年之久的核聚变,放出大量的光和热,照亮了整个太阳系。后来,这个中子星内部所聚变合成的各种元素被喷发出太阳,这些元素的蒸汽弥漫了太阳系,经过冷却,形成了成千上万个行星,有的被太阳重新吞噬,只有其中九个质量比较大的行星成为太阳的卫星,构成了太阳系。

银河系中心当时被炸出了很多碎片,太阳不过是其中一个。那是一个大爆炸。这些碎片中大于太阳质量1.4倍的,并没有发生衰变,它们的引力束缚着中子,没有经历恒星演化的过程,迄今还作为中子星存在于我们太阳系的周边。

白矮星

更多的碎片小于太阳,也经历了中子衰变这样的恒星演化过程,最终演化成为白矮星。

还包括褐矮星等天体,这就是宇宙几乎所有的天体恒星,正是它们,构成了宇宙。

当太阳来到这里的时候,其实这里原本也不是一无所有,这个空间零零散散的也散布着成千上万颗很小的天体,都是更加早的时候形成的。这些天体温度很低,大部分都是有机物和水,上面有植物的种子,昆虫的卵,卵生动物的蛋例如恐龙蛋,在太阳系形成之前,它们在宇宙深渊中早已经存在,并散落在太阳系这个空间。

当那个神奇的中子碎片降落这里,它的大喷发过程毁灭了这里大部分的小星星。距离太阳较远地方的小星星还保存完好,直到后来地球,火星等九大行星都形成之后,这些小星星才被辗转吸引进入太阳系。

其中一颗跟地球大小差不多的大冰球与地球相撞,形成了冰山,并在逐渐融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地球上的海洋。彗星也好像冰箱一样,保存了宇宙深处产生的细菌、病毒、种子、鸡蛋这样的生命体。

随着温度的上升,冰山融化,这些生命的种子被散播进入大海,海洋之中首先就出现了海藻,珊瑚,海带,海草,鱼类的卵也开始孵化,鱼类在大海中开始大量繁衍。昆虫,两栖动植物等卵生动物,包括鸟类和恐龙,在海中和陆地上都开始繁衍起来。

生命于是在太阳系产生不久之后在地球上就发生了,不是传说中经历了很漫长很奇特环境的进化。

<宇宙大爆炸>

从而宇宙大爆炸的过程,可以如下描述:

首先在宇宙中心发生了爆炸,炸飞出来的是成千上万的银河系中心。这些银河系中心继续爆炸,炸出多如牛毛的大大小小的中子碎片,这些中子碎片依据其自身质量和引力的情形,各自开始了自身的恒星演化过程,并喷发出充满宇宙的各种行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化学元素,并产生了有机物和生命。

这就是传说中那一场大爆炸的真实的情形,一点也不神秘,太阳简史,就是宇宙中无数颗恒星的历史。如果说太阳系中发生生命是可能的话,在别的恒星系中发生生命的概率是更加高的。所以我们宁愿相信,地球上的生命是来自于太阳系之外,并且在宇宙中到处都存在着生命体。

这些生命体在冰冻的环境下得以保存,通过彗星在宇宙中普遍传播,在一个星球上进化的成果被传播到另外一个星球上继续进化,无穷无尽,有如火炬接力,当生命的光明圣火传播到地球的时候,其实已经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星球,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亿光年的距离,在地球上继续的进化,直到进化出人类。
此一时焉2021-06-19 22:20:53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此一时焉2021-06-20 12:52:2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宇宙中有黑洞,中子星,主星序恒星(太阳),红巨星,褐矮星,白矮星等,这些都是发光的星,还有围绕这些恒星旋转的行星。。。。

这些就是全部的宇宙。

关于恒星的演化,天文学大致的这么认为:

太阳是有由一大片氢气团形成,由于引力聚合在一起,在引力足够大的时候,氢开始发生聚变,点燃了核聚变,形成了高温环境。氢被消耗干净之后,核反应就消失,太阳开始塌缩:

1.大于太阳1.4倍质量的恒星,会塌缩成为中子星,太阳中的原子核和电子会被压缩在一起,成为中子,太阳会变为大约一栋楼房那么大。

2.小于太阳1.4倍质量的恒星,塌缩成为白矮星。有一座城市那么大。

《放射性和中子衰变》

地球上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足以导致你对整个宇宙有所怀疑的一个现象,每个高中生都知道,可是几百年来的粒子物理学竟然一丁点都没有看见这个现象,导致粒子物理学一直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以至于就是今天天文学还对各种星体十分迷惑,这是一个家喻户晓人尽皆知而单单物理学家集体无视的一个现象:

除了氢元素之外,地球上每一种元素之中都存在中子。并且,任何一个元素中,中子的数量和质子的数量相等。比如:碳12、氧16,

同位素无一不具有放射性。百年来的粒子物理,从来没有对元素的放射性做一个彻底的思考,还依然不知道放射性到底是什么。

同位素,就是原子核里面多了一个中子。

可是,在地球上,中子和质子哪个多呢?

地球上有多少质子,就会有多少中子。

地球上这些中子是什么地方来的呢?粒子物理一直认为太阳的质量不够大,不足以产生中子,那中子不是在太阳上产生,是什么地方产生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认真的回答,将会导致你对太阳的完全彻底的不相同的理解,将会让你对百年来物理学惊讶的目瞪口呆。

整个地球有一半的物质都是中子,其他星球也是如此,太阳也不例外。那么大一个太阳,其中一半的物质是中子,那是多少中子?怎么可以对这么大量的物质集体无视?这个无视将会导致怎样的错误?

既然太阳的自身引力无法把质子压缩成为中子,这么大量的中子什么地方来的?

氢,真的能够聚变成为氦吗?那制造氢弹为什么还必须必须要氘和氚?

放射性元素是什么地方来的?不也是太阳中喷发出来的吗?由于几十亿年来没有衰变完全残留在地球上,被地球人用来制造原子弹,可是制造原子弹必须要放射性元素是什么意思?

太阳上的氢真的能够聚变成为氦?在太阳上就不是氘和氚?
此一时焉2021-06-20 15:00:2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此一时焉2021-06-20 17:54:1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哈雷彗星每76年穿过太阳系一次,是太阳系中最为珍贵的行星之一。因为,这颗彗星认真的讲,是来自太阳系边缘。

太阳系内部上面已经了解的够清楚,美国的探测器也已经到达了土星和木星。但是太阳系周边,距离我们实在遥远,0.5光年,这么遥远的距离要探测不发光的小行星,对天文学家依然还是一个难题。迄今为止,太阳系周边具体都有什么样的物质,一直是一个谜。

太阳降临这里之前,其实这里也不是一片空无,而是散布了过往的行星残骸,甚至这些残骸早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就存在,只因宇宙炸出了这么一个太阳,才毁灭了这里的一切。而这里原本乃是生命的乐园也还说不定,当然这些都是可能性。但太阳系的周边,当年太阳的中子大爆发没有毁灭的那些星球,依然还存在于太阳系的周边,只不过它们不发光,只不过那里太遥远,天文学家虽然能够看到远在900亿光年开外的宇宙边缘,却看不到近在咫尺的太阳系周边。

因此在这里,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里其实是我们太阳系最为神秘的地方,而我们要了解这个地方,只有这个哈雷彗星。

天文学家观测到哈雷彗星的时候,惊呼它几乎就是一个脏雪球。 上面有我们想知道的所有的有机物,包括氨基酸。那里是冰和岩石的混合物。即便此时,天文学家竟然不能得出在哈雷彗星上存在生命这个结论。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彗星是成千上万的,太阳系周边的物质纷纷陷落于太阳的引力,只有哈雷彗星,完好的保存下来,让我们知道了太阳系外边的神奇。
此一时焉2021-06-20 21:17:5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此一时焉2021-06-21 13:22:0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上图为氨基酸分子。

氨基酸,被天文学家从哈雷彗星中观测到,这是生命的标志。

氨基酸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它是一个碳碳长链上面,有一个酸性基团(-cooh),有一个碱性的基团(HN-)。

咱们无机化学中,有酸,碱,酸碱中和等,为什么有机物很神奇呢,就是因为有机物是一个碳碳长链,这个长链就是一个骨架,有机物的碳碳长链作为骨架,上面会链接上很多具有特殊性质的东西,比如现在的氨基酸,在这个骨架上,一边是酸,一边是碱。

如果是无机物,酸碱中和就是了,没什么神奇的地方,可是这里氨基酸上面的酸和碱不能中和,因为它们被那个骨架隔离着,神奇的地方就是在这里。

于是氨基酸不能自己跟自己中和,只能跟别的氨基酸中和,中和了酸还有碱,中和了碱还有酸,于是就无穷无尽的中和下去,一直到形成很长很长的链,由很多氨基酸链接在一起的一个长链,这个长链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氨基酸联合在一起——这个就是蛋白质。

有机物的本质,就是这个碳碳长链。过去人们不知道何以有机物与无机物这么不同,不知道为什么。把有机物叫做“碳水化合物”。碳和水,这样来模糊的认识有机物。

碳这个元素在108种化学元素中是最奇特的,只有它才形成长链结构。这个碳碳长链作为骨架,链接上几个无机物,作为它的官能团。这样的几个无机物就作为整体联合起作用,这就是有机物区别于无机物的地方。其中,碳碳长链就是骨架。

无机化学非常简单,不过就是很小的分子氧化还原、沉淀溶解之类,离子键共价键,而有机化学就复杂些,因为无机物在有机物链条上面开始联合起作用,所以就有了有机物的神奇,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生物高分子以及生命。后面会有专门的章节讨论有机物的本质、生物高分子的本质以及生命的起源。

过去人们假设所有的生物都是从地球上产生,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蛋白质、到植物、到动物、到人,这样一个进化的系列,都是从地球上完成。人们认为除了地球之外,别的地方没有适合的温度和水,所以在别的星球上不可能发生生命.

但现在知道, 地球最初的生命来源于外星。生命的进化不是完全从地球上完成的,是在很多星球上完成的。

比如说,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从无机物进化出了蛋白质,这个蛋白质被彗星传播到冥王星,在那里又进化成为低级单细胞生物,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之后,彗星把这些生命进化的成果带到了地球,在地球上又进一步进化。

彗星上大部分都是冰,冰则可以保存生命体,例如细胞,例如动物的卵细胞、植物的种子、鸡蛋等,都可以保存下来并在适宜的环境下孵化,复活。所以生命体可以经过彗星在宇宙中传播。

可以认为,曾经有一个巨大的彗星撞击地球,从而給地球带来大量的水,形成了海洋和适宜的气候,并且带来了水中的植物和鱼类,以及卵生动物例如鸟类昆虫等。所以,上面列举的那些物种,都是从别的星球上进化完成之后,由彗星传播而来。进化是从整个宇宙中进行的,地球不过就是其中的一环。

所以,其他恒星系也能够产生生命,生物的年龄要比太阳系的年龄长的多。在其他星球上具有比我们高级的生命。

由于生命发源于整个宇宙,地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瞬间。所以,人类存在的历史,可能比太阳系都久远。
此一时焉2021-06-21 15:19:1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此一时焉2021-06-21 20:03:31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人类的进化,漫长而且痛苦。人类从茹毛饮血,直立行走,到产生语言文字,经历了数十万年。人类从文字产生到现在的科技发展,大约经历了一万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本身的生物学进化,可以忽略为零,甚至今后一万年之内,人体的生物进化都几乎为零。


要打算在一万年之内发现某一支猴子变成了人是不可能的。或者你打算看到一个更加高级的人类智慧,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却改变了这个漫长的过程。人类不再等待生物进化,而是利用高科技来进化人体——这也许是外星人曾经完成了的事情。


手术的应用,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人体干细胞,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都已经开始介入生物的进化过程,嫁接,转基因,器官培育,克隆人,试管婴儿,。。。。这些技术最终都会应用到人本身的改造上面,直接干预人本身的进化过程。


这一点,是过往一切人类学家都没有想到的。


过去,我们可以对人进行截肢。人还是人。


后来,人们可以对心脏等重要的器官进行更换,人还是人。


将来,人类会培养出任何一种人类的器官,心脏,肾,血液,,,,,这些人造器官甚至会給每一个人进行更换,以增加个体人的寿命和健康。


有一天,人类会发现,他们可以把头部以下的整个身体完全的更换为另一个身体,例如狮身人面像那样。


或者,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身体更换为别人的身体,甚至他一生能够更换很多次身体,来让自己的寿命达到几千年,当然当那个时候的科技发展了,可以用试管培育人的身体。


人类此时发现,其实他可以不需要整个头部以下的身体,他可以制造一个机器来代替身体,并生产血液来直接供应大脑营养和氧气。


当然,那个人还是那个人。没有变化。人类自己的生育就不要了,人都是通过克隆而来,每一个人都是通过了转基因被生育出来,并且已经都是工厂的产品。


人类在把自己的身体切割掉并代之以机器之后,人类自己的头部也被改造。


通过改造基因的办法,也通过手术的办法,人类把自己的思维器官之外的全部器官全部的去除。比如:人的眼睛、耳朵,会更换为更为发达的视频雷达、音频雷达,眼睛、鼻子、嘴、皮肤、颅骨,一切器官都被切除或者通过基因技术除去。


——那样的人是这样的:有一套思维的神经大脑,外面包裹着高科技的钢盔,可以在高温高压高辐射下生存,甚至可以经受核爆炸都不会损坏,这个大脑仅仅需要很少的血液就可以维持思考。


——这个思考着的思维系统是这个人唯一的肉体细胞组织,其余的部分都被机器和电脑所取代——科学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这时候的人,可以生存几万年甚至更多,可以在太空中旅游到几亿光年之外的地方。可以生存的环境可以是宇宙的任何地方。他可以通过克隆等技术进行再生产。。。。。。


这就是我们能够想到的人类最终的进化结果,并且还会一定实现,只要給科学足够的时间就能做到。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不会再等待漫长的生物进化,而是使用自己的科技来改造自身。


我们地球,不是生命的发源地,也不是最适合生命存在的地方.在太阳系之外,有甚至比太阳系更大的区域,比地球更适合生命生长,地球上的生命都是不幸的,被彗星携带到这个荒漠的地方,资源贫乏,时间短暂,孤立无援。


这里的生命和人类最后总免不了悲惨的结局.也许只有依靠科技的发达,突破到太阳系外面去,这一步可能太阳系内部的人类还没有做到过.地球人类做到的机会也不大。


而且他们永远都不会返回到生命的发祥地去,也许只有很少的人,在科技发达到星际旅行之后,能够返回宇宙绿洲那边,看一眼那里的景象。

此一时焉2021-06-22 10:59:2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tyfrank1103 2021-06-22 10:19:53
顶上一顶,先收藏一下
-----------------------------
( ̄▽ ̄)"
此一时焉2021-06-22 16:01:3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此一时焉2021-06-22 22:23:1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有机物和DNA简介》


先做个简介,便于后面章节的理解,将来会有专门论述。


无机化学是一门及其简单的学科,无机物的分子很小。例如CaO分子,不过就是两个原子核。无机物不过就是酸碱、氧化还原、或沉淀溶解一类,但是有机化学就复杂一些。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机物都有一个碳碳构成的长链,这个长链我们从前面《太阳简史》中已经推演了它的产生过程。就是碳元素高温云团从太阳里面喷发出来经过冷却形成。


碳这个元素在108种元素中是最奇特的,只有它才有这种碳碳长链的结构。碳碳长链就好像是一个不锈钢架,上面悬挂了两个或者几个无机物分子,于是这个有机物分子就有了好几个无机物的性质,这就是有机物奇特的地方。其中,这里的碳碳长链是一个骨架,可以认为是化学惰性不参加反应的纯粹的骨架,上面悬挂的无机物,叫做官能团,这个有机物的性质都是这些官能团的性质,而这些官能团就是无机物,几个无机物就这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里碳碳骨架的作用十分重要。


依据碳链的长短、结构不同有不同的有机物,依据官能团的不同又可以分化出不同的有机物。就是这些东西。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此一时焉2021-06-23 12:58:06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此一时焉2021-06-23 14:03:5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丙三醇,是三个碳组成的链,每个碳上面链接了一个氢氧根(按无机化学的习惯名称容易理解),叫做丙三醇,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甘油,维生素A。


两个碳链接了一个氢氧根的,叫做乙醇,就是酒精。

这些碱基链接在碳链上发挥着碱的作用,将来会与有机酸结合,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
此一时焉2021-06-23 15:26:19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此一时焉2021-06-23 17:26:4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汽油,是六个碳,上面什么也没有,叫做巳烷。汽油不是没有化学性质,它在汽车中燃烧氧化,但是在生物中就必须要认为它是一个惰性而没有化学性质的、有如一个玻璃棒那样不参加化学反应,因为在生命体内部、细胞质里面是不允许燃烧这样的条件的。所以汽油不能在人体中消化利用,不能食用,就是因为它本质上是一个不锈钢骨架。

食用油,因为在汽油上面多了一个酸,所以在人体中可以有化学反应,能够被消化吸收和排泄,所以成为生物可以利用的物质。生物使用它的六个碳的链条,可以合成很多其他有机物。
此一时焉2021-06-23 19:25:4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此一时焉2021-06-23 20:19:2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糖类

就是一个碳链上链接了很多个氢氧根,还链接了一个醛。就是糖。

本图是六个碳的糖,生物中的糖都是六碳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淀粉、纤维素,都是由它构成。

脂肪,就是一个很长的碳链上,链接了一个酸,就这么简单。上面的食用油的图片,就是脂肪。

氨基酸,就是同一个碳链上连接着一个酸,一个氨基(可看做是无机化学的氨水),氨水是碱性的,所以这个氨基被叫做碱基。

就先举这几个例子。这里认为,有机物的形成很容易,而且有机物是与无机物同时起源的。从而生命的诞生,也将会是一个很快很容易理解的过程,后面会有论述。
此一时焉2021-06-23 21:20:4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此一时焉2021-06-24 12:11:05 发布在 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