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悲歌歌一曲——北野七小主力评弹兼及微言裁军

楼主:本老夫子 字数:41824字 评论数:5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作者:姑苏月 回复日期:2007-10-12 14:39:02
晋察冀吃亏在军区军事领导人的战役水平不够。
————————————————————————
最核心的还是军事领导水平不够,西边亲自指挥的一拨表现欠缺,东边那砣就更没有能力指导啦。真正予骨干支援东北也就是程、黄那伙,前期派出很少,就冀中的31、62、71三个新团,还基本都在热河部队。程、黄一拨也是老打滥仗,中央观察了很久,到了47年秋才决定调由林彪指挥,从此才有新生,否则恐怕后来最不成器的就是这个冀察热辽部队。
本老夫子2007-10-12 21:14:2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姑苏的转载很详细,但一些团队的源自有出入,要推究。
本老夫子2007-10-13 19:04:2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江南军事 回复日期:2007-10-13 17:39:43

拨给林之后,一场大溃败!好惨!!
————————————————————
多大的溃败说来听听。。。。

本老夫子2007-10-13 19:16: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d兄说的是一攻隆化吧,这仗没打好很自然,属两军会合后的前期磨合。仗打好打坏不是关键,关键是必须敢于打仗,冀热辽部队“力怯”是它前一段的毛病,怕输肯定是不行的。能打胜仗是建立在先敢于打仗、敢于攻坚的基础上的
本老夫子2007-10-13 20:06: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接着数点189师的565、566、567三个团。仨开编4旅时都出自冀晋5分区,565团对应4旅5团,566团对应4旅6团,567团就是余下的11团。5团的抗日“牌照”是5分区35团,乃40年就有的军区特务团,一直都放在4分区做骨干,大约在42年中才编排为35团。胜利年的2月份才调来5分区。6团更牛逼,属晋察冀的第三个红军团(前述7团算“第四”),红色“资源”来于115师独立团2营部及二个连,和7团前身一块在37年冬合编晋察冀独立师3团(6团对应3团1、3营,7团对应2营),后又在38年春单独拉出扩为邓华支队3团,挺进冀东时改番号为八路4纵11支队31大队,39年1月为萧克收编,遂成冀热察挺进军6团。11团属45年批次的新编团,编号冀晋军区48团,之前也是该区的哪股地区队。

北野正宗亦即晋察冀“七剑”编沿交代完毕,明了人看完便知上述内容只是个从抗战中前期(部分红军团描述涉及初期)起直到49年春共军统一正规化时,晋察冀当打主力的编排概况。因此下头还得加开一段,简略补述一下抗战军兴初始,聂荣臻在开创共军晋察冀根据地时的调兵遣将、布阵控局实践及其建军、用兵思想,以利于后面评及内战开火大打后,生发出战场胜负之脉象因果时,能有些缘故或干系可盘。


本老夫子2007-10-13 21:10:1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聂荣臻是在平型关战斗后的37年10月下旬,当林彪率115师主力从五台南下正太路驰援“国军”时与其分的手,当时集总决定他带师独立团等部留守晋冀边刚小有发展的几个县(并未料及林、陈等一去不复)。机动主力和驻守部队如何分流是老聂和罗荣桓(他未参加“关前战”)商量着办的。林一般不操心这种琐事,他的心思在寻敌、制敌,但部队、干部一旦分拨排定,须他首肯才能执行。现在的出版物总爱说,分兵的方案老罗是尽量按老聂的意思办的。这说法有问题,仅及部队言,343旅能分给他吗?“115师主力”,这个主力指什么?就是343旅,在林看来其必须机动使用(344旅根本就没来五台,仍在灵丘、平型关一带运动)。所以聂部只能留下独立团、骑兵营,这已经相当不错,过河前曾分别是四个红军团。干部或军头这块,选择空间大些,但若再按出版物那表达,看聂择将的结果,只能说明他“眼拙”,其它好话不涉及。数他之后不久成立晋察冀军区委了当四大军分区司令的这几位:1分区司令杨成武,政委出身;2分区司令赵尔陆;政委出身;3分区司令陈漫远,还是政委出身。轮到4分区司令周建屏了,头轮的343旅旅副,这倒是红军时代的打将。可再问,嘿嘿,却是个败将。34年10月“红1”主力长征,红24师(中央留给项英的唯一主力师)留守瑞金,35年春即溃散,这周将就是那“托孤”师长。之后一段人也没在南方坚持,否则干上的应该是江南新四军。因此,在下以为除杨成武时任独立团团长,因团留下人必留下外,其余各位,聂的挑选是不能自主的,多少是受到了林彪的冷眼(林一贯在乎将材,况且他分兵后的任务是去袭敌-正用将之际)后被迫而为的。因此分兵初期聂帅的心情应多少有些郁闷才合乎事实的,这为他随后连着向中央或集总要来唐延杰、黄永胜、郭天民、郑维山等红军战将,以及本地加紧培养如陈正湘、黄寿发、熊伯涛等当打军头的行动所验明。

不过观之晋察冀区于此之后的抗战发展历程,老聂“立藩”初期的建军路线“设计”(或许本想再造一支“1军团”)以及相应的应敌军事策略,是很快就来了一次颠覆性变化的。38年春夏的敌后战场真是个“乱世英雄起四方”的“暴发”形势,那刚编排好的北岳1分区,晋中2分区,冀西3分区,冀晋边4分区一朝落地,哗啦啦地就在华北民众中催生出极大的抗日热情(受八路那几师主力在山西各地的连续对日作战影响)。仅就产生的军事成就讲,几乎是旦夕间,先前给每个分区派发的那些红军团、营、连,甚至班排很快就拉成大批的八路“准团”。参谋处一统计,每个分区最起码都创出三支。其中1分区发展最速(它基础好),可以成立辖三个大团的独立师旅了。聂总对此效果最感满意,看来事物都有“一寸短,一寸长”的道理,谁能料及早前的这些“编余政委”有这么大的能耐? 讲分兵才能发展的大道理,硬是由他们的实践给证实了!遂心理上渐至倾向于依靠这批人主军(本来就有潜意识),故而连着再给一批红军资深政工“实授”军权,故一段王平、刘道生都代理过3、4分区的司令员。就连那后来东北颇出名的7纵司令邓华,其政委转岗司令的历史机遇也是在此时此地达成。先是去带1分区的一个新团,接着就是什么邓支队司令了。


本老夫子2007-10-13 21:37:2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谁是自由战士 回复日期:2007-10-14 12:57:09
——————————————————————
你才是个狗脸畜生!各人自有所评,关你什么事?弄疼你了?伤你东家了?吠影吠声的,什么玩意儿?

那什么华人,要在国内损日本人,我没任何意见甚或看法。要在印尼敢损当地人,我佩服。要在日本不说日本人的一句好话,我也同意。要能在日本对它好的、丑的东西都有评价、披露,给国内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人们一些引导,最好不过。

可有耗在人家国家里尽说人家族人、社会坏话的道理么?犯得着么?那国家尽都是坏处、缺点、丑恶,那你扎根那儿干嘛呢?有病么?但说事又那么清楚,文章又那么特色,好象没什么病。那就疑他动机了,图啥呢?冲啥呢?墙外开花墙内香?追求远方回报?还是全世界里扬名立万?存这种心思,不管什么国度的人种,也小!说不得了?

也就是欺负日本现在是完全法治社会行事,不敢动你罢了,不信到印尼去骂骂看?那地方本也该骂的。

换个位置思考,有那么个米国人或日韩人赖在中国,咱好吃好耍地待见他,可他不知趣,整日写东西鼓捣、嘲弄中国人,这谁能忍受?早有人操棍闪他娘的了,咱这地面儿可没那么多的完善法治!

这是人类处世为人的公义,不论他什么日人、华人,日奸、汉奸的。




本老夫子2007-10-14 21:39:4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于是从38年的春天(这年的4月晋察冀区开了“党一大”)起,老聂的军事/战争思想基本尘埃落定,小结起来有三条。一、全区部队采用游击战法制敌;二、政委有最终军事决定权;三、主力部队以团为最高常任单位并全下放到分区(这个问题下面会详解)。全以游击战对敌是它地面自诩的抗战“客观规律”,究其形成原因亦有三条。1)晋察冀拨入的老八路营、连较早就分散了专务扩军,对各种对日作战样式(如歼灭战、急袭战)缺乏摸索、实践和认识(亦基本都没参加平型关大战),故一旦接敌大战不能形成战役组织核心。2)政委们虽称领导全才,但军事造诣有限,至多适于“表演”红军游击战术,所以军事方面不能给新团队的建设更多帮助。3)此时本区干部极为心服毛领袖。“毛泽东思想”给晋察冀带来这么个大家业,往后咋说咋听便是。关于最终军事定夺权问题,对共军军史稍有心得者都懂,此类问题不可一概而论,有因人而异的差别(解放后也照样如此)。就说抗战时期,北边,彭、贺所部,绝对是军事首长说了算数;129师,也基本以刘、陈的意志为转移(邓聪明,懂得蓄劲)。南方,先是项,后是刘、饶,都是政治强势人物,因此新四军是全面贯彻政委“有最终决定权”体制的典型。115师“党军”这伙,比较麻烦,也比较有趣。按说长期受党中央熏陶,林、聂、罗又都通晓政治(故能称党军),“党的化身-政治委员”负责制本该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实际恰相反。

凡林彪领衔的部队,如红1军团,115师,四野,东北或中南军区,以及解放后他的体系组建的空军、海军,别看政治口号喊得比谁都响,可到了紧要关头,军事首长才是拍板的主儿。可检点东野1纵那班子,头任司令是万毅,周(赤萍)政委只能辅佐;很快换李天佑上,万退居政委,李司令就成当然的一把手。再看3纵,从组建起罗舜初一直干政委,到华中前韩军长升级,罗政委却不能立马拍板定事,得先履行转任军长的手续。又议空军,为四野14兵团组建,刘亚楼首做司令,一干十来年,谁干政委都给他打下手。到吴(政委)接司令了,吴直称这是军委对他的最大信任(原来的政委任职就不算“最大”!)。海军也一样,四野12兵团建成,萧司令是大将,配的几任政委只是上将或中将。因此凡及军事指挥权就得照当时的军衔条例办,现役现职呆一处,军衔高者发指令。后来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军指挥系统为统一“口径”——“加强党领导枪”的作用,空军,还有几个大军区也有对策,党委书记就由司令员兼任,同级政委兼副。林总认可了上报毛,不还是保证了先前那种军事决定权(其实都属毛了,但下头还是争到个名义)?但有一点需指出,虽然四野部队指挥职权是遵从林彪的判处标准,可一点不影响其军中那批来自各地、能干而又积极上进的政委同志的革命热情和干劲。你譬如说从原联防军调入的萧向荣,从129师调来的唐天际,协助东野各军建设的几年都显示了不错的才具、能力,获得了较高的信任和任用,不都光彩照人地各干上了15、12兵团的头轮主任吗?再举出49年春才调来四野的晋察冀资深政工赵尔陆和刘道生,不也是量材平级使用,一个做了总部的第二参谋长,一个任为13兵团的政治部主任了么?所以,实行军事首长负责制的四野,并非就少了政委同志们的事业、天地、前程(只是不让尔等装懂妄为罢)。倘若其中哪位军事业务学习得好、进步突出,也有某天能干上它丫伙的个司令、军长的机会,邓华不就是这一类转型出色的人物吗?


本老夫子2007-10-15 21:04: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姑苏说的没错,红军草创时期不是截然一分的,但后来战争的要求高了,就有分工了。但“打仗政委”的提法是四野的发明,这是下头丘八对团级以上政工人员的判断。这么流传真了并通过上面的考验,就可能有机会转干军事,做部队长了。
本老夫子2007-10-16 22:21:4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可同为“党军”,聂部战时的做法就完全不同了,他地盘上的军事指挥普遍实行“政委终决制”,并且贯彻得坚决。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冀中5.1反扫荡中,军政领导战见相争导致损失了8分区机关以及主力23、30团那崴事。其时那8分区司令叫常德善,“红2”行伍出身,政委为王远音,“一二.九运动”学生干部入伍。反扫荡中,俩为该分区主力转移外线还是坚持内线争执不休(常力主转外),最后王动用“最终决定权”压服常,常德善被迫接受。结果怎样?次日扫荡鬼子即号上了分区队伍(先前常有警觉),王未及突围自个儿小命赔上不说,任掩护的常司令亦一并战殁(死前干了场机枪手的活儿)。此争吵尚累及坐以待命的23、30二团突围失机,两伙兵力基本死伤耗尽。这仗引起军区吕司令极大的愤懑(俩团队为他缔造),贺龙头惊悉之余更是落泪伤心(常是其爱将,死了人头被悬墙示众)。最后彭总怒斥中一纸电文,罢免了华北地面各级政委的军事终决权(彭很“内行”,时兼了北方局书记)。可是后来聂这里变出花样,出台了军政首长“共同责任制”,可见一方主军领导的立场影响力。

游击战为基本作战模式的军事思想定型后,军队的建制单位实际上就已经确定。因为不论是山地还是平原的游击战争,需动用的战斗力量就是能高度分散(因打了要便于跑)的八路分队、县区武装和民兵那种规模形式即可。这种格局下,正规军主力以团为单位存在和活动足资敷用,因为其作用不过就是给各种地方武装做依托后盾(提供庇护和心理支持)。现在就来看老聂是如何以其军事思维具体编排、部署晋察冀山头八路主力的。从“战策”基本确定的39年秋冬起,1军分区安排常辖1、3团;2军分区安排辖4团;3军分区常辖2团,后又加上骑兵团(亦是个红军团);4军分区辖5团、军区特务团。后察绥边新设5分区,放了6团。轮到冀热察挺进军撤消,所建平西分区,沿用原属区7团、9团;平北分区,沿用其10团。可不,个位数冠之“联号”团队,几乎都编齐了下放。此清点与前说对比,细心的网友可能已有存疑,此团队序列中有几支前面并未涉及。不错,也就1、9、10团和骑兵团这四家吧!这当中,1、9、骑兵团都是红军团,亦都于44年随机动旅开赴延安。反攻时1团随黄永胜去了热河,后来加入四野为142师424团。9团、骑兵团留守延安,后来共建16师47团。10团45年编入冀察刘纵8旅,后头也进四野序列。该几团的具体演变详说可以回翻在下评弹四野、一野的那二文。


本老夫子2007-10-17 23:13: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亮剑》使我等不如意的地方很多,故事什么的就不说了,只说演员、演技,他选的那八路团长、政委太老了,块头也大,假得很。不知你看过老虎团长-王必成的战场照片否?还有赵宗德营长(阳明堡不死,他也是129的主力团长),都非常年轻,精瘦,感觉就是当年那回事,你想想当年的林 彪首长才几岁?,照片也显得清癯得很呐,底下的一拨团长、旅长,会比他显老么?

不知你最近看电视剧《迎春花》没有,我以为这导演有眼水,选的那江水山太真了,就一农村毛头小伙,本就是一队长、区长嘛,就这样选蛮好。还有那春玲,就一小丫头片子,娃声娃气的,真好!当年我们的军队基本就是这样的一帮帮,如果碰上年岁稍大,还是兵的,多半是俘虏过来的。

这也是现在这些战争影剧的通病,演员都老,什么魏强啦,刘洪啦,都中年形象,一大块头,很不中看。当时如果这种年龄的人才干到基层,队伍肯定没啥虎气、冲劲,所以不是我们军队的特色。为什么不用年轻演员呢?用“许三多”那种啊,一文不名的新角才好看,拍我军的战争片,不要太相信什么老、名演员,那个世故样,滑头、痞样,或者做作相,真丑!本来想看的心情一下没了。


本老夫子2007-10-19 00:43: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看看当年的“大虎、二虎”,真是一个个嘎小子!这样的队伍才有活力,才有那么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疯劲儿,当年四野老人背地里骂钟伟的5师是“疯狗师”,见谁咬谁,我看这才是对队伍的夸奖,没有一股子疯劲儿,拿什么打出个新中国来!
————————————————————
不光四野,三野的好部队也是这劲头,请看10纵29师老人冯吉华的回忆:

“八团的装备不如七团,七团的装备最好。我们升级后,到惠民集中。七团住在惠民城。走到惠民城里,我们从大街上过。那时候没有香烟,拿着烟袋。七团的兵说:‘你看你这个骡子,像狗一样,一烟袋锅子就磕死了!’七团大部分是洋马,我们都是耕地的骡子、马。他们打仗比较多,缴获多,装备好。我们的武器和七团不能比,湖北条子套筒子,大部分是这个。七团就比较好一些了,都是大盖子枪、中正式。这些枪没有弹槽,我们的有弹槽。行军的时候走到一起了,互相扛膀子。七团的战士说我们武器不行,我们说:‘你站岗时不注意,弹槽叫老鼠啃了去了。’他们扛着歪把子机枪,我们说:‘你晚上行军眼神不好,摔了一跟头,把枪把子摔弯弯了。’不服气,那时候部队就培养这个作风。不能服气,你一服气,干部就骂你:‘你是一个熊包,没出息!’就培养这种勇气、傲气。”

这里的七团原是渤海军区教导2团。冯老是所谓八团(248团)的。
本老夫子2007-10-19 22:17:3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不过事虽如此结果,但聂对其手下主力团的布置、定位也还是经历了一个反复过程的。仍旧在那37年底,当时杨成武的独立团部率两营在恒山一带发展极快,很快就扩编成八路军晋察冀独立师,稍后改称该区独立1师(呵呵,新“1军团”现形了)。可以想见既然有称独1师,老聂心中就还有独2、3师的编创设想。此“先手”比之当时才落脚(也有发展)太行山脉的129师刘张,115师林罗二部,都还刚冒出些新编或独立支队的情况而言,确可称之是为天下先的。可就这么个“超前意识”,却因很快为国府委座得知,悻悻动气中发电质询朱、彭而限令取缔(当时国共关系尚可,集总彭、左清楚此举委实违反“国军”编制命令,不能申辩,故专门去电交代聂,言独1师不宜采用正规番号,而应以地方部队名义发布)。虽说此事其实关碍不大,但不啻是给正雄心勃勃谋发展、壮大的聂司令浇了头大盆冷水,所以后来聂对旅级部队颁号看得很淡,这也可算各分区兼任的支队(旅级)番号均较早取消的原因之一吧。到40年冬,全区保留下来象征性的那最后两个支队(1分区1、5支队)部撤建。此后一直到45年反攻前为止,晋察冀军区再未曾有过组建师、旅主力单位(团级游击支队不算)的想法,这也算是晋察冀八年抗战中除战策方针制约外,聂坚持将主力建设始终限定在团级单位的意识的一个诠释,在此予以记识。

有意思的对比是,就在晋察冀区域取消该区最后一支旅级主力番号的40年度,其它几大八路“山头”却纷纷在此前此后成立起一批既可用于游击又能施行歼灭战术的旅级部队。这当中,南面太行山南北的129师、黄2纵成立的是新字头的番号旅。从40年4月起至6月共成立了“新编1”至“新编11”九个旅,加上扩充满员的主力385、386两旅,巍巍然一股当时战役实力能称头强的共军正规部队。东南方115师陈罗,进入山东腹地刚站稳脚,即在40年10月开编组建正规旅。它这里是以教导名义发放序号,编起七支,从教导1旅直到教导7旅。与129师不同的做法是,将原343旅一并改称了教导旅(教3旅),大概老罗一惯不乐意统进“国军”编制(后来43年中连115师番号也否去)。上西方120师贺龙,“正规”操作还早些,他在从冀中撤出前即成立了独立1、2旅。随后到达晋绥后再划定358旅(与原配置已不同),改编出新独立2旅,若加上师属独3支队(旅级),贺部也常设了四支旅级主力。应该指出,这三师八路在后来相持阶段的几年中,对主力部队的“定位”还是有变化的。如老罗主持山东军区后,在他地面上就完全效仿聂的主力团“活法”思路,“教字头”旅部全撤消,各保留团都安排到下级军区。刘邓部队因百团大战损失严重,随后也基本将师属新编旅撤建,但却坚决保证385、386旅两个老建制的实力,以及全力打造决1旅、决3纵队那种生命力较强的后续作战单位。120师韧劲最足,后几年的屯守它的“独字号”主力只多不少(反攻前夕成立独3、独4旅),都坚持到了胜利的45年秋天。


本老夫子2007-10-20 21:52:1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msapple 回复日期:2007-10-20 22:03:23
有个想法如果让徐向前领导华北野战军是不是会比聂好些,其实完全可以徐司令,聂政委.就象林司令,罗政委一样.
————————————————————————
我觉得徐到晋察冀和聂搭伴结果不会好,矛盾反会多,基于两点理由。一是这里毫无他的一股子弟兵,很难使其才干切入。那时的共产军还是很讲究山头、出身的,徐在此非常孤立,如果切入不了,认可即成问题,本事即显一般,日久麻烦是肯定来。二是聂绝对会提防,压制徐的,毕竟过草地时双方结下的梁子太深,且当时徐、陈二人对毛周张“不辞而别”的态度有否区别,尚未厘清,故一方面军中不会有人认为徐比张、陈就怎样友好亲善。而军队的政治委员又是特别具备“革命”警惕性的人物,故聂从素常出发,对徐的态度不会比罗在山东时对徐的态度更好。因此这个兄说的此搭配绝对做不到“林司令、罗政委”那种模式。

实际上徐其时就干129师师长最合适,即便八路军最初四个师的建制未被批准,但当聂自起一大山头之后,军委最好的部署是将刘帅调到晋察冀,而徐继任129,这样八路军能力水准的发展还要好,可惜毛不会那样思量,还是不放心徐向前。刘、聂在长征中曾合作过抗日先遣队的任务,配合得很好,聂这种自视甚高的人当年只会心服于留苏一类的将领,何况刘的资历更非比寻常。


本老夫子2007-10-21 22:27:4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一是这里毫无他的一股子弟兵,很难使其才干切入。
————————————————————————
这是真的,想当年林初到东北,即使遍地都是115师的部队,可多年失落的将军能指挥谁啊?也就只有7旅和1师,可切入点足够了!就从秀水河子小仗打起,一仗即让上下丘八们鼓掌拥护。岳飞那话怎么说的,“待从头,收拾旧河山。”就这道理。
本老夫子2007-10-21 22:33:2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作者:lsfzgmmarrie3 回复日期:2007-10-21 13:06:57
夫子出书吧,我在武汉,军校里,上网太不方便了。出本书让小迷们解解馋得了
————————————————————————
是想过出书,可官统的店子敢刊出么?要我“委全”,随俗,没味口不说,也对不起平生所学。
本老夫子2007-10-21 22:48:4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不是说陈昌浩问徐怎么办,徐说不能打,立了大功啊。应该说徐比陈态度好。
——————————————————————
这是近廿年来披露出来的吧,抗战初期由于各式条件,不便挖掘这么深的。所以我说其时没“厘清”。
本老夫子2007-10-22 22:02:3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看来老夫偶发少年狂,有人不得了,那也没啥,再掖着就是了。
本老夫子2007-10-22 22:17:1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话也说回来,看看今日专家们一个个的嘴脸,你还真不能说太祖爷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就错。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啊。
——————————————————————————
对以北大那批经济学家为首的所谓高知,用鲁迅的话骂得更尽致:“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乏走狗,对了,胡温政府对他不感冒了,就沦落为利益集团的乏走狗们了。关键一个字“乏”,就是废气废物的意思。
本老夫子2007-10-23 21:29: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晋察冀八路主力力排众议而又坚定不移的编制做法在本区的抗战中是富于成效的。由于各分区主力团的骨干支持作用,各个县区都成立了大批的地方、民兵武装。那些在今日共军史中常出现的抗日武装组织形式,如地区队、县大队、区小队、武工队、雁翎队等都是它这地面的创造发明。伴随这类队伍而诞生、开展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游击战打法亦在此地区发展得如火如荼。建国初、中期那批影响了一代人的抗战文艺作品,如《野火春风斗古城》、《战斗的青春》、《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新儿女英雄传》等小说就是反映这种共党基层武装及其游击战术细节的摹写。基本呆山区的晋察冀八路主力团的活动在这类作品中均语焉不详,感觉它的任务不过是掩护平原或丘陵区上述小股队伍的回撤补充,将受袭后寻踪追击的鬼子援兵击退完事。寻思彼主力团的主要作用是负责保卫根据地腹地(山区),因此往往担负战役性的反扫荡任务,抗击或游斗几路(或区)日寇主力发动的分进合击,所以山区主力团队的战力水平就是其抗击打能力及反击能力。晋察冀边区的两个典型战例很说明这个问题。一是颇有斩获的黄土岭反扫荡,一是战损牺牲的狼牙山战斗掩护班。前者一举击毙了日军的“名将之花”;后者1分区1团7连马宝玉班五勇士护卫政府、群众转移后为敌缠住,毅然上了棋盘陀绝顶,打完最后一发弹后全体跳崖(二人获救)。该两仗均涉及到1分区1团(红1团),因此它在晋察冀八路中的地位排列,总是第一主力团。就这样,“袭敌、转移、掩护(或反扫荡)”游击战争三个乐章周而复始地演奏,晋察冀也熬到了胜利的45年。大反攻中的大扩军真是气势如虹,到45年9月初为止,各分区并合成的四大二级军区共辖有八十几个正规团。其中冀中8分区(就是原常德善那个区)所属最多,共有十二个番号团。环视左邻右舍(129师编了五十多个团;120师五旅下属,加地方所辖廿团不到),此时的聂总可是神清气爽,心高群雄。八年抗日的最终结果,仅就军队发展言,就极为证明我建军路线和战略战术思想的无比正确。实践检验真理呗!此时候,聂总也才开始考虑组建晋察冀主力师旅作为野战单位,结果就是前说189师时扯到的那“两支野战军,八个纵队,廿二个旅”。


本老夫子2007-10-23 21:34:19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