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客】另解红楼:红楼揭秘之一千零一问

楼主:兰国沧海客 字数:95396字 评论数:51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各位喜爱红楼的新朋旧友,【沧海客】又来凑热闹了。

去年在煮酒发了篇红楼的贴,有点小小反响,也有朋友询问续更问题,但让大家失望了,由于家庭琐事导致更新不及时,以及帖子里老有小人作梗,严重影响了大家的阅读体验,所以那个帖子已经放弃。但关于红楼的揭秘还远没结束:史湘云、妙玉、紫鹃、袭人、十二官、嬷嬷们……很多人物还没有解读,里面的诗词歌赋没有解读,里面的谜语笑话典故没有解读。咱发帖不能虎头蛇尾、不声不响地太监了。所以,

现重新开贴,同时换了一个新形式,就是以问答的形式,来解答红楼的谜团和红迷们心中的困惑。回答得不妥当的地方,高人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在该问题下批评指正。 各位看官也可以自由提出自己的问题,即使我解答不了,也有高人会来指点。 这样互动性更好。这一问一答,形式灵活,就像一篇一篇的小故事,翻到哪就看哪,无需从头到尾地追更。看一篇,或许就解决了一个疑问,那也是一个小小的收获。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别有用心的人来捣乱。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揭秘的真相,未必就是真相;我给予的答案,也未必是正确标准的答案,充其量是让你多一个角度看红楼,要是能让你有所启迪,那也是善莫大焉了。

本帖预计解答一千零一个问题,所有问题按照背景篇、人物篇、诗词篇、典故篇、杂论篇等划分。敝人承诺:不挖坑,不弃贴,毫无保留地全部在天涯首发贴出。 凡是引用别人观点的,我尽可能交代来源,如实在找不出是谁先提出的,也只能以无名氏代替,也欢迎高人主动认领。

闲言少叙,“红楼揭秘之一千零一问”现在正式开始!
兰国沧海客2016-10-14 16:44: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一部分 【背景篇】

--------------------------
★★★ Question 1:《红楼梦》为什么叫红楼梦? ★★★
-------------------------------------

【沧海客】:乍一看觉得这不是个问题,因为绝大多数读者自打知道和阅读这本书,就知道叫《红楼梦》,认为叫这个名字是天经地义的,很少有人细思这个名字的由来。

其实《红楼梦》的书名最早不是这个,而是有很多个,分别有: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情僧录。书中借空空道人之名,演绎了书名的来历: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風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由此可见,此书原本不叫《红楼梦》(是叫石头记),最后也不是叫《红楼梦》(是叫金陵十二钗),但最终定为了《红楼梦》,一直到现在。为什么最终定为了这个名字?

那就要分别弄清红楼和梦的含义,或者其寓意。

红楼,《红楼梦》里并没有一幢叫“红楼”的楼,但大观园里影影绰绰出现了很多与“红”相关的建筑或影像:比如贾宝玉住的怡红院,他自号怡红公子,比如绛芸轩,比如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就在悼红轩。如果算上贾宝玉、林黛玉的前身:赤霞宫神瑛侍者、三生石畔绛珠仙子,还有红豆、枫露,这些隐藏的“红”的影像就更多了。可见,“红楼”的着眼点在一个“红”字,而不在“楼”。

古代诗词文章中也鲜有“红楼”的说法,倒是有青楼,但有与红楼相近的词:朱楼,或者叫朱门。

朱门,指古代王侯贵族的府第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后泛指富贵人家(据《百度百科》)。

书中的贾府,是侯门公府之地、诗礼簪缨之族,是绝对的朱门大户。那描写这样富贵人家兴衰之事的小说,取名《朱楼梦》或者《红楼梦》,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且慢!朱楼梦……,是不是有点眼熟?

没错,“红楼梦”三字在书中只出现了一次(太虚幻境演红楼梦十二曲),朱楼梦三个字也是明白无误地出现了的。在第五十二回,我们的“外国美人”薛宝琴念了一首诗,开头两句就是: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 金陵十二钗工笔图(网络图)

为什么这里不叫“昨夜红楼梦”呢?这样与书名对应多好啊。理由很简单,写此书的,和拟定这个书名的,不是同一个人啊。作者是“无名氏”(作者之谜后面探讨),题曰“红楼梦”的是吴玉峰(当然也是化名)。作者也未必知道,后来有人将他的书名改为了“红楼梦”。

但不管怎样,朱,和红,有莫大的干系,在书中几乎等同:

朱就是红,红就是朱;朱楼梦就是红楼梦,红楼梦就是朱楼梦。

那还是想问一句:为什么书名不叫《朱楼梦》呢?因为朱楼是现成的名词啊,白居易就有“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的诗句。

但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就明白了,这个“朱”字可不能乱用。此书诞生于清初(不是清中期的乾隆朝,成书年代后面讨论),一个“朱”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故国、故君——大明王朝!因为明朝的皇帝都姓朱,所以大明又称朱明!清朝统治者是满洲人,故被称为满清!

满清本是关外蛮夷侥幸夺得天下统治泱泱华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军事上采取了残酷的血腥镇压屠杀政策,民族文化上采取了剃发易服和有史以来的最残酷的文字狱政策。如果此书取名《朱楼梦》,就会给作者及其相关人士带来无尽的清算和杀身之祸!作者不得已,将“朱”化为“红”,在书中极力地 赞红(怡红)、悼红(悼红轩)、哭红(千红一哭<窟>),只是在五十二回有意无意地点出“朱楼梦”,并且将之与“水国吟”对仗。

水国吟,也是作者独创的词,古代只有水龙吟,是一种曲牌名。将朱楼梦和水国吟对仗,暗藏作者的良苦用心,是用来点醒读者的。

如果朱楼让人想到朱明,想到大明王朝的话;那水国,又怎能不让人想到满清?
根据流传千余年的国号五行之说,明属火德。而且这把“火”还很猛,传说是“三重火”:

第一,根据历朝历代的排序,明恰好是火德,此为一火;
第二,明朝天子姓朱,朱是赤色,赤色属火;
第三,明字拆开是日月,日者阳之极也,日配朱色,也成一火。

本来根据五行顺序(五德相生的顺序),明朝的下一朝应该是土德(火生土嘛)。但反明的人,丢掉了沿用千年的“五德相生说”,采用了“五德相克说”。于是有了关外女金,改金为清,取“水克火”之意,同时根据五行相生,金改为水,也是对的,因为“金生丽水”。在当时将政权改为水德的,可不是女金一家。就连农民军闯王李自成,建立大顺朝,自称为水德王,也取“水克火”之意。

而明朝(包括南明),正是被这两股大水浇得是烟消火灭,彻底“熄火”。曾经“朱楼”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彻底变成了“水国”人吟唱高歌、肆意狂欢的乐园,正所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呜呼悲哉!

朱楼、红楼都已成“一梦”,这“一梦”又是什么?正是:

明月梅花一梦。

明月、梅花,正是大明朝的最被人熟知的象征符号,特别是明月一词,在清朝引发了不少文字狱,因为往往与“清风”一词相对,一指大明,一指满清。这严重触犯了清王朝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经,于是引发了荒唐而又血腥的“清风诗案”(具体到解读风月宝鉴时再谈)。

梅花一词,是让人想到南京的梅花、扬州的梅花岭,自然想到抗清英雄史可法。所以梅花的冷艳高洁,象征着明朝遗民对故国的追思和忠贞不屈、誓死抗清的气节。书中多次出现梅花的影像、诗句,以及与梅花相关的故事情节。

但朱楼、红楼、明月、梅花,一切都已是梦幻泡影,可不就是一部《红楼梦》吗?

而根据民间红学家土默热的考证,“红楼梦”的书名由来,从明末清初文人陈子龙一首诗中而来,他认为:《红楼梦》是以南明小朝廷为背景,以柳如是与钱谦益、陈子龙的爱情婚姻生活为主线创作的。而恰好 陈子龙与柳如是 在嘉兴“小红楼”同居期间,曾写下一首记叙二人幸福感觉的诗,题目是《春日早起》:
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
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

土默热据此认为这便是《红楼梦》三个字的真正来源!但前面说了,写此书的作者,最初将书名拟为《石头记》,“红楼梦”是一个叫吴玉峰的人题的。如果土默热先生能考证出陈子龙就是吴玉峰,那红楼梦的得名自然会让人想到陈子龙的这首诗。

而我更相信,红楼梦是从朱楼梦中化来,红,实为朱;红楼梦,实为朱楼梦。陈子龙、钱谦益的身份身世,并不足以代表“朱楼”,朱楼是与水国相对应的,所以朱楼梦(红楼梦)绝非是一家一户的兴衰家事,而是天下兴亡朝代更替的兴废大事!唯有这样的事,才称得上千红一哭(窟)、万艳同悲(杯);唯有这样的事,作者才会写得字字泣血、句句含泪。
兰国沧海客2016-10-14 16:57: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 Question 2:红楼梦为什么叫石头记?这石头的喻意是什么?  ★★★
-----------------------------------

【沧海客】:书中的解释是非常富有传奇色彩,将一个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重新演绎,说是昔日女娲炼石补天,剩下一块没用弃之荒野,这石头无才补天、日夜悲叹,后又修为人形,是为神瑛侍者,因“凡心偶炽”,想去那温柔富贵乡历幻一番。恰遇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一僧一道),被一僧点化成为通灵宝玉,携入红尘。而贾宝玉衔玉而生,是为石头的化身。最后红尘历幻结束,通灵宝玉再次被一僧一道带走,重新回归原型,变成青埂峰下的一块圆石,只是将自己在红尘的故事写在了石头上,被空空道人看见,抄录了去,编成《石头记》。

根据书上的解释,《石头记》就是关于一块石头的传记,也是一部记载在石头上的传记。请注意,是石头的传记,不是红学家说的江宁织造曹寅家孙子曹霑的传记,曹家子孙何德何能可以以“女娲补天石”自居?我相信,曹家后人没有这么自恋,也没有这个胆量。一个包衣奴才的后代,也敢给自己赋予帝王将相般的传奇色彩(贾宝玉衔玉而生)?

这石头,是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是青埂峰下的大圆石,是幻化为仙的神瑛侍者,是被点化变小的通灵宝玉,是化身怡红公子的贾宝玉。整部书说的正是这石头及其化身与绛珠仙子以及一干红尘女子的传奇故事,当然可以叫《石头记》。

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石头,似乎还有另一个喻指。是什么呢?窃以为,石头,还喻指石头城。有什么证据?就在第二回!请看:

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甲戌侧批:点睛神妙。〗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 (第二回《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说他去了石头城,见到了宁国府荣国府。甲戌本的批注也很有意思,说“点睛神妙”。说“石头城”三字可谓是点睛神妙之笔,我看还不如叫“点题神妙”。
书名叫《石头记》,贾府在石头城,难道是巧合?

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贾府,那就等于说发生在石头城,红楼梦是贾府的故事,就等于说是石头城的故事,那《石头记》岂不指的是“发生在石头城的一段红尘旧事”?那叫做《石头记》,也完全顺理成章啊。

石头城在哪里?现在的人未必知道,但在民国之前,读书人大都知道,石头城乃是古都南京,古时又叫金陵,可巧《红楼梦》还有另一个名字《金陵十二钗》。南京的朋友们都知道,南京现在还别称石头城。

南京是什么地方啊?那是大明朝的开国之都,直到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也依然是与北京并列的都城地位,称作南直(南直隶的省称)!大明朝行政区划也称作“两京十三省”。

又有朋友说了,贾府不是在京城、在北京吗?怎么跑到南京、金陵了?

问得好,贾府的的确确在京城,甄家是在金陵。可书中为什么说贾雨村是在“石头城”看到了贾府? 如果贾府就在南京,那贾母生气时为什么就说回南京去? 如果贾府在北京,那警幻仙子带着贾宝玉在各个司参观的时候,明明指着金陵的册子,却对贾宝玉说“贵省”,也是把贾家当做了金陵人。 书中为什么时而将京城与南京等同,时而又将二者区分开?

呵呵,这就是作者用笔狡猾之处。书中只说贾府在石头城,但并没有说石头城是金陵(南京),读者也可以将京城当做石头城。 但明清时候的人,谁不知道 石头城是指金陵呢?

所以很多读者就迷惑了,贾家到底是在北京(京城),还是在南京(金陵)?

这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北京也好,南京(金陵)也好,不都是大明朝的京城吗?甄家在南京,贾家在北京,真真假假,那不都是一家吗?

(金陵四十八景 珍珠泉韵·万武宏 作)

所以,石头城,在书里是指北京,事实上,石头城是指南京,那这样看来,石头城的故事,便是“北京和南京”的故事,说到底便是‘明朝’的旧事。

《石头记》乃石头城旧事,乃是明朝旧事也!

别忘了,大明朝在1644年李自成攻进紫禁城后,其实还没有真正灭亡,大明的国号还在呢,就像探春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明朝廷又回到南京,又坚持了几十年。历史上称作南明。 而民间红学界认为,《石头记》,写的便是1644年前后至南明灭亡这段不为人所知的历史。

笃信曹雪芹家世说的读者肯定不服气,并且有自己的说辞:你看曹家是江宁织造,在南京,后来被抄家,搬到了北京,所以在曹家人看来,石头城既指南京、又指北京,反正都是他们的家,现在在北京的家是贾家(假的家),原来南京的家是甄家(真的家)。你怎么鬼扯什么明朝、南明的?

你硬是要做这般解,也可以,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反正作者离我们已有三百年,个中真相,也无从对证。但我的说法,绝非孤证,这不,下面还有料,咱们接着扯!
兰国沧海客2016-10-14 17:11: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 Question 3:宁国府、荣国府这名称有什么寓意玄机? ★★★
------------------------------------------------

【沧海客】:这宁国府、荣国府的得名,自然是来自贾府的宁国公、荣国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就说到了:

子兴叹道:“正说的是这两门呢。待我告诉你。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

甲戌本批语也告诉我们,宁国公叫贾演,荣国公叫贾源,寓意贾府整个家族演进、渊源之意。

冷子兴还告诉了我们:

宁国府从宁国公贾演 —— 贾代化 —— 贾敷、贾敬 —— 贾珍 —— 贾蓉。
荣国府从荣国公贾源 —— 贾代善 —— 贾赦、贾政 —— 贾琏、贾珠、贾宝玉 —— 贾兰。

虽然当初宁国公居长,但到第二代的时候,贾代化、贾代善早已去世,只有荣国府这边的贾代善夫人贾母还健在,于是成了整个贾府的老祖宗。加之宁国府第三代贾敷早死,贾敬一味好道不管家事,贾珍父子骄奢淫逸是败家的主,所以原本居长的宁国府衰落,荣国府成了整个贾府的“政治权利中心”。

这贾府本是一家,为何分为两府,这一家两府,又有何寓意?

窃以为,这一家两府,就是指明朝的一国两京,明朝是两京十三省。宁国府是指南京,荣国府是指北京。有什么证据?

(大明一统二京十三省图·堪称精品,竟然标着纬度)

1)前面说了,宁国公居长,也就是原本宁国府最风光。 而明朝开国是在南京,后来朱棣才迁都北京。对明朝来说,南京自然居长。

2)前面也说了,宁国府后来衰落,政治权力中心转移到了荣国府,这有点类似于朱棣迁都,将明朝的政治权力中心迁到北京。

3)这第三点,前面没说,别人也没说过,是敝人独家演绎。宁国府之所以直指南京,就在于一个宁字。

地理常识学得好的人都知道,南京简称什么?简称“宁”,所以至今将南京、上海、杭州一带,统称为“宁沪杭”。这个“宁”的简称是怎么来的呢?当然是得名于江宁。现在的江苏省名,是起于清朝康熙六年,将原来的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而江苏二字,就是取自江宁府和苏州府。而江宁一直是指南京那一片区基本没变过,所以“宁”至今还是指南京,而不是广西南宁。

所以宁国府之宁国,实为宁省也,红楼梦里也多次出现“南省”字眼,就是就是指南京,或者说南直省。至于贾雨村在贾府的帮助下补了应天府的缺,这应天府更是指南京了。大明建国就是在应天府。
-------------------------------------
那荣国府呢?当然着眼在一个“荣”字。

荣,其本义就是草木开花荣盛的意思。所以 “荣”可以做“华”解,荣华荣华,意思是差不多的。那荣国府,也可以称为华国府。而说到华国,自然会想到华夏之国(是不是觉得有点牵强附会?没关系,大胆地想,后文我来替你佐证)。但华国府要是指地名,很容易让人想到 京华! 杜甫在《梦李白》中就写到:“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这京华,就是指京师,指京城。而明清的京城,正是北京城。直到今天,北京还有京华的称呼,比如《京华时报》。

所以从“荣”字想到“华”,从“华”字想到“京华”,荣国府实为京华北京城也!

因此,从宁国府、荣国府的得名,从一家两府到一国两京,作者是明白无误地告诉了读者:红楼梦写得就是这一家两府、一国两京之旧事,又把这两地混为一谈都叫石头城,故有了这《石头记》。
兰国沧海客2016-10-14 17:20:4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番外篇】明朝的地图
--------------------------------------

说到地图不妨插播一节,轻松一下。

说到古地图,目前已知尺寸最大、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图,就是《大明混一图》。

成图年代为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彩绘绢本,图幅尺寸为386×456cm。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这幅明代世界地图,以大明王朝版图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括爪哇,北至蒙古。欧洲和非洲地区描绘得都很详细,绘制得也很规整,而且笔法流畅。非洲大陆位于这幅地图的左下方,其中河流的方位非常接近尼罗河和奥兰治河,突出部分的山地与德雷肯斯山脉的位置吻合。地图中还显示在非洲大陆的中心有一个大湖,这可能是根据阿拉伯的传说绘制的。因为在传说中曾写道“撒哈拉沙漠以南更远的地方有一个大湖,其面积远大于里海”。地图上南部非洲的好望角,海陆线条精美,形制一目了然。

让人非常恼火的是,到清朝,清廷将图内全部汉字地名按等级贴以大小不同的满文标签。故现在看到密密麻麻的小长条块。

地图,是另一种语言和文字,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明。明王朝初期能绘制出这样的地图,足见当时的文明程度已非同一般,而沿海地形的准确程度,更说明了明王朝在航海上的探索与成就。

(大明混一图 局部)

(大明混一图 局部 这白色的满文标签确实有碍观瞻)

-----------------

另一幅明朝地图也很有意思,那就是《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图》。明朝人绘制,清朝康熙年间发行。 九边?呃,我想到了传首九边,好怕怕~ ~

(看此图谁敢说明朝闭关锁国?)

这幅图也非常之大,包括山川、河流、政区、交通、历史、行政沿革、军事变迁……简直是一部小型百科全书。

下面是一个局部:

(对日本国的介绍是两点)

加拿太,古巴岛……与今天的地图高度接近的北美轮廓……明人是怎么了解北美的?

有人说,明人了解世界,跟欧洲人有很大关系,那么理应在图上把欧洲表现得非常明白,可是在这个两个局部中,明显不太靠谱。说明此图是中国人绘制。


-----------
再看另一幅十三省图《中国十三省图》,不知道为什么不是叫大明或大清。

此图虽然没有图例,但是作者把不同事物按都等级给区分开来,很讲究。由于此图藏于国外(右下角还有个英文标记“不列颠图书馆”),网上没有其相关信息。应该是明代人所绘,理由如下:

1、十三省应是明朝两京十三省,地图也特别突出了北京、南京,在清朝南京作为京城的地位已经被取消,贵为江苏省。
2、有辽东边墙,应为永乐之后
3、黄河夺淮入海,应为咸丰之前
4、对长城以外的表达模糊,明显活动范围很小,不符合清人的特征。


更多有意思的东西,或者与明末清初有关的文史图文资料,将不定期插播。
兰国沧海客2016-10-14 18:03:1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背景篇 】----

★★★ Question 4:红楼梦为什么要写女娲补天的故事? ★★★
-------------------------------------------------------

【沧海客】:有人觉得这没什么稀奇,旧小说为了增添传奇色彩,往往把主角神化,比如《水浒传》将108条好汉写作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转世;《镜花缘》的女主人公唐小山是百花仙子转世,至于神魔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那更是如此了。

《红楼梦》写一个神话般的开头,当然也有受此风的影响,但为什么偏偏选取“女娲补天”这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呢?其实作者借此向读者暗示全书的故事背景。

那我们先看看女娲补天的故事背景:

话说上古时代 北方水神共工和南方火神祝融发生大战,水神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总之是天塌地陷,洪水弥漫,天下成为水乡泽国,万民苍生深处水深火热之中。所幸女娲炼石补天,把塌下的天补上了,而地陷东南的大洪水,是被后来的人类英雄大禹治理好。女娲补天的故事最早出自《山海经》。司马迁《史记·补三皇本纪》里也有大体相同的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气得用头去撞世界的支柱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

或许你说,红楼梦里并没有明确提到这“天掩西北、地陷东南、水患肆虐”的景象啊,作者只是借女娲补天的神话来道出石头的来历,你为何非得扯出其背后不相关的故事来呢?

问得好!作者是没有明说,但却有暗示。

书中没有直言“天塌了”,却写了女娲炼石补天,剩下一块无才补天的石头,成为全书的主人公。

书中没有直言“地陷了”,却在第一回交代故事地点时就写道“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

书中没有直言“水患水祸”,却处处透露着对“水”的厌恶,并将“水国”和“朱楼”对应,朱楼已是昨夜梦幻,今宵是水国人吟乐。

说到天塌了,那到底是谁的天塌了呢?在上古神话中,是华夏民族的天塌了,而对应在《红楼梦》里,是谁的天塌了?难道是红学家说的江宁织造老曹家的天塌了吗? 好吧,我们姑且认定曹家被抄家等同于曹家的“天”塌了,那何来地陷呢?何来江南水患呢?曹家何德何能,将一家之兴衰比作天塌地陷? 那如果不是曹家的“天”,又是谁家的“天”?

这个“天”,只能是全天下人的“天”,只能是指家国天下的王朝!

结合《红楼梦》的写作年代,这个“天”要么是指清朝,要么是指明朝!大清朝当时正如日中天,不需要曹家子孙来补;大明朝倒真是天塌了,可曹家是满清的包衣奴才,曹寅的父亲曹玺在屠戮大明子民的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满清皇帝是他们家的主子和大恩人,所以曹家子孙也不可能去替大明朝“补天”。

回顾明末清初的乱世,可不正是水火大战、天塌地陷、江南水患,汉家子民面临亡国亡家甚至亡种的绝境吗?

我们将女娲补天的故事,对应到明末乱世。

那起兵造反的北方水神共工是谁?

北方属水,当然是水国!前面说了,起兵反明的至少有两个势力打着“水克火”的旗号,一支从西北窜出的闯王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一支是兴起于东北的女金大清国!他们都可以说是北方起事造反的水神!

南方火神是谁?自然是明朝,明朝属火德。

水国清朝连年从东北杀出,李自成张献忠从陕西(西北)杀出,一路杀到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大明朝灭亡——对大明子民来说,不正是“天塌了”吗?明朝亡于 西北李闯之乱,不正是“天倾西北”吗?

崇祯死后,明朝在东南一带苟延残喘,史称南明。但很快北方水国大清国围追而至,并在江南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惨案、广州屠城、屠湖南、屠四川……那不正是“地陷东南”、“水患弥漫”,整个南方中国陷入了绝境吗?

天倾西北,天塌了,所以才有女娲补天;地陷东南,所以才水患肆虐。 但这一次,没有了大禹这样的治水英雄,中华大地彻底沦为了‘水国’(大清国),所以才说“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那块被弃之荒野的补天石,他日夜悲叹,仅仅是因为自己无才补天吗?还是因为如今已经‘变了天’,天下已经成了茫茫水国,纵使可以补天,也无“天”可补了。

这就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的: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亭林的言下之意是,明朝亡于李自成,那是易性改号,改朝换代,是亡国,亡的是朱家王朝,只关乎君臣肉食者的利益;而满清入主,剃发改制,仁义丧失,率兽食人,是亡天下,是整个民族的末世,即使卑贱的匹夫也要奋起反抗。因此他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就是要号召全民反清,恢复汉民族的统治地位。

因此,《红楼梦》里借女娲补天来喻指当时是“天塌地陷”之“末世”,实指满清入主,华夏亡天下矣。

可不,在《红楼梦》里,我们随时都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末世”悲凉。下一问,我们就来谈谈红楼梦里的“末世”!
兰国沧海客2016-10-14 18:10:0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背景篇 】----

★★★ Question 5:红楼梦里为什么老是提“末世”? ★★★
-------------------------------------------------------

【沧海客】:红楼梦到底发生在什么时间?是明朝还是清朝?还是其他朝代?书中就是不说,但又时不时地点醒读者,故事发生在“末世”。

“末世”一词在书中以及批语中多次出现,我们不妨将前八十回里的列举出来:

【贾雨村】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
【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

此外书中的诗词也不时地描绘出“末世”的光景: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三春去后诸芳尽, 各自须寻各自门;
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特别是红楼梦十二曲,曲曲都是哀婉至极、红颜薄命的悲凉。为什么所有金钗都是这般凄惨的命运?唯有联想到“末世”才说得通。

至于2008年爆出的“吴氏石头记”里面说的“末世”就更多了,而且“末世”所指更加明显。但吴本目前并未受到红学家认可,暂不拿来说事。

批语里面也多次提到“末世”,批书人是欲言又止,似有所指,在这也不详列,免得学究味太浓,扫了各位看官的兴致。总之红楼梦里,虽然里面口口声声说这是太平盛世、这是“太平不易之元”、良辰美景之日,可字里行间依然弥漫着浓浓的“末世”情绪。

有人说,这“末世”是指贾府的“末世”,不是指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甚至按照红学家的解读,将贾府等同于江宁织造曹家。解释得头头是道:你看曹家被抄家,“曹雪芹”从钟鸣鼎食之家沦落为“举家食粥酒常赊”,对曹家来说可不是“末世”吗?
被抄家了,对曹家来说勉强算得上是“末世”,但似乎应该叫“末日”才对。说“末日”也不对啊,曹家虽然被抄家,但没人被砍头,更没被诛九族,曹家子孙一直繁衍至今,何来“末日”?

世者,时代也。末世,字面意就是“最末的时代”。末世,应该是指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兴亡,而非一家一姓之荣枯。

《红楼梦》虽然表面上是说贾府的“末世”,但开头就配了个女娲补天的神话。女娲之所以补天,是因为“天塌了”。水神和火神大战,导致“天掩西北、地陷东南”,这才是真正的“末世”。因此,《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间就是“末世”,具体指什么朝代年纪?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指水深火热、生灵涂炭的明末乱世。也就是顾炎武说的明亡后满清入主,是“亡天下”!近代史学界有人说“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也是这个道理。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对千千万万的汉人来说,明亡绝对是最大的“末世”。
兰国沧海客2016-10-14 18:18:0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背景篇 】----

★★★ Question 6:太虚幻境是个什么地方? ★★★
-------------------------------------------------------

【沧海客】: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末世”,那地点呢?说得很清楚,是在“石头城”,贾府就在石头城。前面说了,红楼梦里的石头城,既是指南京,也是指京城北京,总之南京北京,都是明朝的一国两京,就是指明朝。也早有人指出,贾府就是明皇室,大观园,就是皇室内苑紫禁城。

京城是贾宝玉,金陵是甄宝玉,明亡后,满清攻入北京,捡到了现成的江山。但在天下汉人的心里北京满清政权绝非正统,故曰“假宝玉”;而明亡后,在金陵南京还有朱明皇室苟延残喘,史称“南明”,在汉人心中,南明虽小,却是正统,故曰“真宝玉”(关于宝玉的隐喻后面再说)。

当时一僧一道便是要带石头去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大明朝可谓是“昌明隆盛之邦”,朱明皇室可谓是“诗礼簪缨之族”,北京、南京都曾是大明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这些对应在书中便是指石头城里的贾府、贾府里的大观园。

《红楼梦》通篇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贾府和大观园,贾宝玉和一干裙钗就在这“温柔富贵乡”里享受这盛世繁华,无奈好景不长,赶上了“末世”,最后是“家亡人散各奔腾”,所有人都赶往太虚幻境销号。所以整个故事的地点,分为两个:

一个是生,一个是死。生于富贵乡,死往太虚境。

太虚幻境,《红楼梦》中的女儿仙境,警幻仙子司主。它位于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的放春山遣香洞,以梦境的形式向甄士隐、贾宝玉二位有缘人显现。所不同的是甄士隐刚到门口,看到太虚幻境的牌坊梦就醒了,贾宝玉则是十分荣幸地进去了,还在里面游玩听曲,有警幻仙姑和秦可卿亲自陪同。

说到离恨天、灌愁海,就会想起,绛珠仙草“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之后,也“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可见林黛玉的前身就在太虚幻境,贾宝玉前身神瑛侍者以及秦可卿都在这里。 辛弃疾曾有诗曰“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红楼梦》以“离恨天”、“灌愁海”寓愁恨悲戚之意,大观园是“温柔富贵乡”,是太虚幻境在人间的投影。但在这“末世”,大观园绝不是“世外桃源”,所有痴男怨女都难逃魂归太虚幻境的命运,即便到了太虚境,那也是在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终究是恨愁难了。

那怎么才能从大观园来到太虚幻境呢?又得要怎样的机缘经过哪些地方最终到达太虚幻境?
兰国沧海客2016-10-15 11:13: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如何去往太虚幻境? ★★★

去往太虚幻境必须需要引路人,在活着的时候,只有两个人去过太虚幻境,一个是甄士隐,虽然只到了大门口,一个是贾宝玉。他们都是在梦境中去的,就是在梦里,也有引路人。甄士隐的引路人是一僧一道,贾宝玉的引路人是秦可卿。

那红楼梦里的痴儿怨女是谁引他们去太虚幻境的?主要是一僧一道,其中僧度女、道度男(后面详解)。吴本后28回说到了秦可卿也是重要的引路人,王熙凤就是她接引去的。这倒是和前面秦可卿携贾宝玉魂游太虚对应上了。所以从太虚幻境故事的延续性来看,吴本也是写得相当合理、非常契合前面的伏笔的。反观通行本后40回,不再提太虚幻境之事,前面的神话色彩荡然无存,实在是续貂之作。

这一僧一道度怨女痴男去太虚幻境销号,提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便是人间前往大观园的必经之地,这地方在哪里?

让我们在文中查找出处:就在第一回,甄士隐当时抱着女儿英莲在街上,遇到一僧一道:

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短短一句话信息量很大,一是指明了地点:北邙山。二是强调“会齐了”,显然最后魂归太虚幻境的,绝不是甄士隐一个人,而是很多人。三是去“销号”。

这就有点《封神演义》的味道了,在那场封神大战中,被斩了神仙妖魔,都是一缕魂魄前往封神台销号,最后等着姜子牙封神。封神演义里有个封神榜,红楼梦里有个情榜。神仙妖魔们最后都“会齐了”入了神仙榜,看来红楼梦里的人物都是“会齐了”入了情榜(关于情榜后面再说)。

我更关注的是“北邙山”三个字,前八十回里,“北邙”一词就在这里出现一次,而在通行本后四十回里,也出现一次,不过是用在林黛玉身上,借李纨的话是林黛玉这么有才情的女子,“竟这样小小的年纪,就作了北邙乡女”。

而真正的“北邙乡女”应该指香菱,在很可能是真本的《吴氏石头记》里,这个词正是出现在香菱的故事里:在八十一回,就在香菱遇难的那个夜里,

香菱在睡梦中看到,隐隐约约面前站立一人,是个暮年道士,上去一把搂住他大哭:“我可怜的有命无运的儿啊,爹爹来看你了,儿将做北邙乡女,为父怎不痛断肝肠。”
…… 忽然一僧一道飘然而来,推开士隐,拽着香菱要带往太虚幻境销号。

(吴本第八十一回 惜昵近公子做良媒 讳笞罚丫鬟结恶党)

吴本这个情节故事安排得与第一回香菱的故事完全对应,都是“北邙山”,都是去太虚幻境销号。在吴本里第八十一回香菱就被夏金桂害死了,难怪《红楼梦》刚到八十回就断掉了,因为从八十一回开始,红楼的故事越来越不“和谐”了,越来越有碍朝廷时局了,所以才会“迷失无稿”,所以才有高鹗续写后四十回。而高鹗很可能也看过吴本,于是将“北邙乡女”这词移花接木到林黛玉身上。这种事高鹗没少干,后面我们还会谈到。但不管怎么样,还得感谢高鹗、程伟元,没有他们,恐怕连前八十回都保不住。

这北邙山到底在哪呢?又有什么玄机?中国名山大川那么多,为何要在北邙山会齐?

北邙山,在中国那是确有其山,而且那几乎就是汉家陵阙的代名词。

北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整个陵墓区不过方圆几十公里,但目前发现的从秦汉到两晋,从北魏东周到隋唐,单独帝王陵就24座。还有秦相吕不韦墓、唐朝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历代名人之墓。正如唐代诗人王建的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北邙山的西端有仰韶文化遗址,这是华夏民族新石器时期黄河中游地区人类文明的一个发祥地;在其南端是著名古都洛阳,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北邙山可谓是中国最有名的风水宝地,故有“生于苏杭,葬于北邙”之说 (是不是有生于富贵乡,死往太虚境的意味?)。这也难怪自东汉以来,此处便是汉人王朝帝王将相的陵寝所在,皇亲国胄,达官显贵,名人名流也以葬于北邙山为荣,寻常百姓可没资格魂归这里。

而红楼梦中人都要在“北邙山会齐、去太虚幻境销号”,其寓意还不明显么?红楼梦里的人物是什么身份,凭啥能去北邙山会齐?

很显然,这一方面暗示了书中人物的汉人身份和非同小可的身世,另一方面也预示了红楼梦是“白骨如山”的大悲剧。

江宁织造的曹家只是满清的包衣奴才,虽祖上虽是汉人,但早已算是满清贵族,有何资格又有何脸面要“在北邙山会齐了去太虚幻境销号”?就连满清皇室贵族都无人安葬在北邙山,更没有记录说北邙山是曹家的祖坟地。何况曹家只是被抄家,并没有“白骨如山”的悲剧。 因此从北邙山一词就很好地驳斥了“曹学”的荒诞,同时也提示我们:《红楼梦》是一部隐写汉人生活历史的悲剧文学。

至此,我们已经基本搞清楚了红楼梦的故事背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这有利于我们挖掘分析书中的人物以及作者的写作主旨。我们算是找到了打开红楼秘室的钥匙,我们终于入门了,里面有好多好多的人物、故事、诗词、建筑、花草……正等着我们一一分析探秘。那还等什么呢?赶紧随我进来吧!
兰国沧海客2016-10-15 11:32: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背景篇 】----

★★★ Question 7:红楼梦为什么又叫《风月宝鉴》? ★★★
-------------------------------------------------------

【沧海客】:首先我们得说说“风月宝鉴”的由来。

书中第一回在介绍此书的由来时,说的是“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風月宝鉴》”。这个东鲁孔梅溪,是何许人也?钟长山认为,孔梅溪便是写《桃花扇》的孔尚任,也是红楼梦的批语者之一。最重要的证据就是甲戌本第十三回的 眉批有梅溪批语一条:“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梅溪”。(钟长山论《红楼梦》)

民间资深红学家吴雪松则认为,《红楼梦》一书,原著乃明末清初文坛领袖吴梅村,20年后,在徐乾学与韩菼的组织下,由严绳孙主笔润色,参与本书集体创作、批注的人物分别为:严绳孙笔名曹雪芹,韩菼笔名脂砚斋,秦松龄笔名畸笏叟,吴绮用号绮园,书中吴玉峰就是徐乾学,孔梅溪就是徐可先。

而在2008年传出的《吴氏石头记批删本》,更是直指“风月宝鉴”是吴梅村所作,他的朋友学生以此为蓝本丰富润色批阅增删而有了《红楼梦》。同样在第一回有段长长的文字,但说到下面这里是就断了:

“…… 开卷即云‘風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

但这部不被红学界认可的“吴氏石头记”,却在这后面多出了一段惊世骇俗的文字:
..........
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風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
..............

如果这是真的,那意味着《红楼梦》最早就叫《风月宝鉴》,东鲁孔梅溪只是将其恢复到原来的书名而已。

而著名红学家刘心武却认为,《风月宝鉴》是曹雪芹的旧作,是他年轻时的习作,是他人生的第一部小说,小说内容比较简短,仅限于贾瑞与风月宝鉴的故事。后来在写《红楼梦》的时候,舍不得丢弃这个故事,就信手将这个故事安插到王熙凤与贾瑞的故事里了。

刘先生的这个解读,实在是没有领会到“风月宝鉴”四个字隐藏的深刻寓意,而仅仅凭着那则甲戌眉批做出的想当然的臆测。(〖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風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有看官说了,这风月二字,不更加证明了《红楼梦》是部风月小说吗?可能是太容易被当做风月艳情读物,所以曹雪芹后来没用这个名字。

如果这么想,那就是中了作者的障眼法了。在开篇甲戌本凡例中就说到,“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風月宝鉴》,是戒妄动風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

《風月宝鉴》,真的是戒妄动風月之情吗?其实是作者反语也,就像凡例中提到“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书中又说“朝代年纪,地舆邦国”,皆“失落无考”。是真的不干涉朝廷吗?是真的失落无考吗? 明明写的就是明末旧事嘛。

其实凡例里已经告诉了我们:红楼梦、风月宝鉴、石头记,这三个书名是“点睛神妙”。看懂了这三个书名,就看懂了整部书,就看懂了作者的“极苦心思”!
兰国沧海客2016-10-15 11:50: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风月宝鉴”这个书名到底有什么玄机? ★★★

【沧海客】:风月宝鉴,是书名,也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东西—— 一面镜子。不像“红楼梦”,书里并没有叫‘红楼’的楼)。

在第十三回《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贾瑞中了凤姐的相思局,结果患病,跛足道人送给他一面风月宝鉴,这镜子正面是美女,背面却是白骷髅。看背面病很快就好,看正面就沉溺其中死得快。 我们不妨来回顾这一段:

贾瑞收了镜子,想道:“这道士倒有些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试试。”想毕,拿起“风月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庚双夹: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 唬得贾瑞连忙掩了,骂:“道士混账,如何吓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想着,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

再读红楼,最吸引我的是这条批语中的诗:

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

这些红楼掩面人,很快就要变成青冢白骨了,可笑贾瑞还沉迷于 风月的假象而不能自拔,最后也丢了性命。

前面我们已经点明了“红楼”的寓意,那 红楼掩面人,当然是指朱明子孙,甚至可以指千千万万的明朝子民,他们都曾经是红楼里的红颜,如今都成了青冢里的累累白骨。
正所谓:

白骨如山忘姓氏 无非公子与红妆。

那位笃信曹学的朋友, 曹家可有“白骨如山”乎?曹家可有“忘姓氏”乎?

接下来的笔墨更是奇峭了:

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庚双夹: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
........

贾代儒要烧镜子,已是很奇怪了,镜子怎么烧? 批书人的话更奇怪 —— “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 这到底是镜子还是书? 说野史可毁,言下之意此书是正史,不可毁。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镜子会说话。其实这不奇怪,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不也会说话吗?不过在通行本里,石头化为通灵宝玉之后反而再没说话了。令人惊奇的是,在《吴氏石头记》里,通灵宝玉不但会说话,而且还会趋吉避凶会自行逃走躲藏。仅就这一点来说吴本后28回,就比通行本后40回合理得多。

【注:关于镜子不可烧之解读,民间红学家吴雪松都有过类似的精彩解读,而对‘风月’的解读,在吴本界早已不是秘密】

原来《风月宝鉴》不只是一块镜子,乃是一部隐写的正史!
鉴,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宝鉴,便是宝贵的历史借鉴。
那风月又当做何意解?

风月是指风花雪月吗?那依然是字面上的。风月宝鉴的本意并不是要告诫后人不要沉溺女色,而是一部隐写的历史,是充满白骨血泪的历史借鉴。

那风,究竟指什么,月,又是指什么?

旁边有看过某大师在百家讲坛讲座的看官脱口而出:月喻太子,月就是指康熙时期的废太子胤礽!

好吧,姑且认为你说得对,那“风”指谁?

这位愣了愣: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日”是什么,“日”是指雍正,月是指废太子,日月双悬照乾坤嘛。

我……我、我日勒个去!

唉,悲哀啊,遗憾啊!就是把清朝所有的文化人请出来,都没有一个人会认为是“月喻太子”,更不会对“日月双悬照乾坤”做出那般荒诞的解读。

在清朝,稍读过几本书的,都知道:风月二字,下意识地就会想到“清风明月”。但每个人只能心照不宣,不能随便说出来,因为有人将“清风明月”入诗,结果引来杀身之祸。

那就是著名的“清风诗”案,是明末著名文人徐乾学的儿子徐骏,写了那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从他家里还查出了“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这类的反诗。徐家有当时闻名天下的藏书楼——传是楼,由于书实在太多,朝廷要从里面找“反动”书籍和文字实在太麻烦,所以雍正下令干脆一把火烧了传是楼,将徐骏斩立决,将已经死了的徐乾学平坟,差点开棺戮尸。

(吴雪村先生认为,传是楼被雍正下令焚毁,也与私藏“红楼梦”等反书有关。吴先生认为,徐乾学作为吴梅村的好朋友,不可能不收藏此书。并认为“题曰红楼梦的吴玉峰”,就是徐乾学。因为徐乾学就曾号玉峰先生,家乡是在江苏昆山,即吴地人,所以化名吴玉峰是完全有可能的)

徐乾学的第五个儿子徐骏,并未经历明亡乱世,那他为何有那么浓厚的民族思想呢?要知道他家父子几人都是在清朝廷做大官,为何端着清廷的饭碗,还要骂清廷的娘?

这种反清思想,当然更多的是来自父亲徐乾学,另外他还有个很牛叉的舅爷爷——就是号召匹夫都来反清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徐骏是不是看过红楼梦,领会到了“风月宝鉴”的深意,所以在写清风诗时,将清风明月信手拈来,化入反清诗中?

我看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徐骏的诗可能就是受了《红楼梦》里隐喻之法的影响,只不过远没有达到红楼梦那种踏雪无痕的境界,而是十分显露,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骂清的。比如:

他曾经画了一幅紫牡丹,在画上题诗说:“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有一次聚会喝酒,他见杯底有明代万历年号,即吟道:“覆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一边。”晚上他听到老鼠咬衣服的声音,又吟诗说:“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是明朝。”有一次他到京城去,动身前他写诗说:“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如此出口成句,堪称有触即发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源自《百度百科》徐骏词条)
.......

总之,不管是徐骏诗中的“风月”也好,还是红楼梦里的“风月”也罢,都实指清风明月无疑,也就是喻指清朝和明朝。那风月宝鉴,便是指“清兴明亡的那段历史”,这样的历史,野史写得乱七八糟,正史又不记载,唯有这《风月宝鉴》记录了,当然是“烧不得”。“烧掉”了,那就意味着这段民族血泪史就被彻底遗忘了,后人就无从借鉴了,无数汉人的血就白流了。这也是一大批文人费心费力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创作、批删、润色、抄录、传播这部旷世奇书的真正原因所在。
兰国沧海客2016-10-15 11:56:5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背景篇 】----

★★★ 问题 8:如何解读一僧一道这两个人物? ★★★
-------------------------------------------------------

【沧海客】:书中第一回的一僧一道,一个叫茫茫大士,一个叫渺渺真人,他们是全书重要的线索人物,看懂他们身上的隐喻,有助于我们解读其他人物及其全书的脉络情节。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自然是神仙人物,他们答应石头(神瑛侍者)携他到人间历幻一番。到人间,此一僧一道则化作了癞头和尚、跛足道人。

此后这两人在书中或明或暗的出现,草蛇灰线,神出鬼没。在甄士隐、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贾瑞、王熙凤、柳湘莲等故事里多次间接或直接出现。

到全书结束后,有出现一个空空道人,在青埂峰下看到圆石上的文字,抄录了去,是为《石头记》。空空道人看了此书后,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所以这个空空道人又是情僧,总之又是僧,又是道。

民间有道度男、僧度女的说法。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化身一僧一道下界度痴男怨女,是不是也遵循了这个说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新版红楼梦(李少红导演)电视剧不明白这个规矩,就闹了笑话,每次都是“一僧一道”同时出现(可能是不想浪费两位好演员)。书中并不是这样,书中是严格按照“道度男、僧度女”的传统安排两人交替出现的。

**** 道度男、僧度女 ****

★ 一僧一道同时出现的地方:

a.第一回遇见青埂峰下的石头,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同时出现;
b.第一回甄士隐做梦梦见,其实也是关于携石头(通灵宝玉)入红尘的事;
c.第一回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在街上遇见,因为父女俩,所以一僧一道同时出现;
d.第25回王熙凤和贾宝玉同时中了马道婆的“魇魔法”,因为凤姐和宝玉都需要施救,所以一僧一道同时出现;
d.吴本第81回,一僧一道同时出现,推开甄士隐,接走香菱 (与第一回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在街上遇见他们 相对应,同样因为父女俩);
e.吴本最后一回最后一僧一道出现,将通灵宝玉带回到青埂峰下,这与第一回两人携通灵宝玉入红尘历幻相对应,实现了“待劫终之日, 复还本质, 以了此案”的诺言。

★【僧度女】 (“一僧”癞头和尚单独出现)的地方:

(1)林黛玉的说有个和尚让她出家,告诫她“听不得哭声、见不得外姓人”;
(2)薛宝钗体内有热毒,有癞头和尚给她“冷香丸”方子,又说金锁也是和尚给的;
(3)在度香菱时,虽然一僧一道同时出现,但一方面也有甄士隐在旁边,另一方面说话的是那个癞头和尚,他见到英莲(香菱)大哭,说“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还追着甄士隐说“舍我吧,舍我吧”。 所以虽然在甄英莲的故事里,两人同时出现,其实也遵循了“僧度女”的传统,跛足道人并没有要去把英莲抱走。

★ 【道度男】 (“一道”跛足道人单独出现)的地方:

A.度甄士隐,跛足道人唱‘好了歌’,甄士隐与之同去;
B.度贾瑞。 风月宝鉴的故事;
C.度柳湘莲。柳湘莲出家去了道观。

(2010版红楼电视剧一僧一道剧照)
兰国沧海客2016-10-16 11:28:1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一僧一道各自的宝贝 ***

还有一点要注意:通灵宝玉是 ‘一僧’的宝贝,风月宝鉴是 ‘一道’的宝贝。

那石头是‘一僧’用佛法将其幻化成通灵宝玉,是放在一僧手里,可以算作一僧的宝物。

所以书中凡是出现与通灵宝玉相关的地方,癞头和尚必定出现。在贾宝玉中了“魔魇”时,也是癞头和尚将通灵宝玉放在手中抚摸“青埂峰一别已十三载也”。贾宝玉动不动就说出家当和尚,而不是做道士,也是与“一僧”是通灵宝玉的主人有关。

而风月宝鉴,是一道(跛足道人)的宝贝。集中在贾瑞的故事那里,跛足道人给贾瑞送镜子,后来贾代儒要烧掉镜子,跛足道人马上出现“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 然后将宝镜带走。
兰国沧海客2016-10-16 11:32:2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癞头和尚“癞头”之隐喻 ***

好好的茫茫大士,下界为何成了癞头和尚?先看书中说的那和尚是怎的模样:

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

这面相上看,这和尚是贵人之相,绝非俗流。可奇怪的是,这么个大富大贵之相的人,做了和尚还不算,偏偏还是个癞头,而且还很腌臜!书中说他是“腌臜更有满头疮”。癞头是指长了癞头疮,头上有的头发掉了,有的还稀稀落落的留着,那一片疮痍,十分难看。

这和尚不是神仙茫茫大士转世么,神仙也会长癞子头??他前世究竟遭受了怎样的劫难,才造成这般面目?

其实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了清初对汉人的“剃发令”。当时满清强令汉人剃发,因为剃发,多少人头落地。而满人的发型是 金钱鼠尾头,周围一圈都剃去,滞留后脑勺一小撮头发弄成辫子,恰好能从一个铜钱穿过,故叫金钱鼠尾头。后来满清发型经历了演变,辫子更粗了,后面的头发更多了,所以辛亥革命前后将其贬称为“豚尾头”(即猪尾巴头),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忘上国之衣冠,而奉豚尾为国粹。”

金钱鼠尾头,比后来的豚尾头更加难看,你说他是“光头”,他偏偏有一些头发,秃秃落落的要多糟心就又多糟心。 何况清初那时候剃发的工具可没有现在的优良,剃发过程中又伴随着暴力,因此很容易剃破头皮,形成疮疤。那么难看的发型,再加上剃发造成的伤疤,不就像癞头疮吗? (文革时也有暴力剃发,对走资派、黑五类分子剃阴阳头,好好的一个人,被剃得跟癞子头一样)。

如果这样来解读就好理解了。癞头和尚的癞子头,是喻指千千万万的汉人被满清“剃了发”,弄得满头腌臜十分难看。,再结合贾宝玉的那句名言“看到女子就清爽,见到男子就觉得浊臭逼人”,就更易理解了。 因为“剃发易服”是针对汉人男子,汉人女子并没有(所谓男降女不降)。汉人男子被剃得满头疮疤、跟癞子头似的,再配上满人的服式,那真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难怪贾宝玉会觉得“浊臭逼人”。

这癞头和尚虽然头上有癞子,但“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暗示他出身不凡,有着不屈从俗流的昂扬正气。这象征着汉人虽然头发被剃了,被剃成了癞子头,但汉人高贵的精气神还在。
兰国沧海客2016-10-16 11:40:1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跛足道人“跛足”之隐喻 ****

神仙般的渺渺真人,下界为何成了跛足道人?同样看书中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样: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跛足道人也绝非等闲之辈,因为住在蓬莱弱水,那里可是汉人传说的神仙之所。可这样的人物偏偏是个“跛足”,走起路来“一足高来一足低”,所以拄着拐杖。也就是跛足道人同样出身不凡,可在现实中又十分落魄。

关于“跛足”的隐喻比较费解,可能难以服众,大家姑妄听之就好。我认为:
跛足——“一足高来一足低”,是隐喻明亡清兴后 满、汉力量的不均衡、不和谐,满人成了统治者,广大汉人成了下等的、受压迫的群体,那跛了一足,就象征着汉人,它的地位低了一等,它受压迫(承受身体大部分重量),只能借助拐杖勉强支撑。

“浑身带水又拖泥”,说明他身上污浊,可以联想到贾宝玉说的“污浊男子”(后面解读贾宝玉时再着重解读)。

再结合跛足道人的宝物“风月宝鉴”,我们可以更好地说明这一点:

风指清风——满清,月指明月——明朝;
风指镜中的美人,月指镜中的白骨。
清风 和 明月比起来,美人 与 白骨 比起来,不就是“一足高来一足低”吗?

再看全书的整个意境:

风,是得意的,风是严酷的,风是无情的……这都符合“风”对 清朝的象征与隐喻;
月,是晦暗的,是孤独的,是令人伤感怀悼的,这符合那个时代人民对“大明之月”的追思与伤怀。
月黑则风高,寒风肆虐,则明月被隐晦不见,所以书中的“风和月”,不也是“一足高来一足低”吗?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本是世外福地的神仙,在现实中为何又变成了腌臜邋遢、落魄残疾的癞头和尚、跛足道人?他们出身根基不凡,为何现实中落到这般境地?

这一切,只因为已是“末世”,世道变了天,万民都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又怎么独善其身?他们这副污浊落魄的形象,其实是明末汉人真实境况的写照。如果他们穿得衣冠楚楚、仙风道骨,就失去了隐喻讽刺的力量。

这一僧一道的任务,就是将这些红尘男女,按照道度男、僧度女的原则,全都度去,在北邙山会齐,去太虚幻境销号。红尘,便是朱明尘世、末世(红就是朱),这些红尘女子,皆是苦命红颜,全都要魂归北邙,去太虚境销号,载入情榜。
兰国沧海客2016-10-16 11:45: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背景篇 】----

★★★ 问题 9:脂砚斋真的是史湘云的原型吗? ★★★
-------------------------------------------------------

【沧海客】:脂砚斋,是《红楼梦》抄本系列最主要的评点者,也就是批书人。注意是抄本,只有抄本里才有批语。我们普通人看到的是刻本,最早是程甲本,也就是120回的通行本,所有的批语都被删除干净了。在胡适重价购得的抄本——甲戌本之前,没人知道脂砚斋。甲戌本被红学界认为是最早的抄本,当时人们第一次看到《红楼梦》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批注,顿时惊为天书。甲戌本的本名就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被称作脂批本,研究红楼梦的人,不可能不研读脂批。

1962年套色影印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4册全带

那脂砚斋到底是什么人呢?

对红楼梦研读不深的朋友,往往因为“脂砚”二字,特别是一个“脂”字,就想当然地将脂砚斋当做一个女性,当做是作者的红颜知己。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周汝昌老先生,他认为脂砚斋就是书中的史湘云,那作者当然是贾宝玉。进而认为现实中的脂砚斋也是作者的表妹,后来很可能结成夫妻,夫妻俩共同创作修改完成《红楼梦》。并根据那句“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而大胆推测史湘云后来嫁给了贾宝玉。

其实这都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不能看到脂砚斋里的“脂”字,就认为是脂粉、是指女性。读红楼梦可不能望文生义,否则就中了作者的障眼法,看到风月宝鉴就以为是风月小说。

关于“脂”的解读,国学大师陈寅恪倒有很特别的独见(虽然他没写过红楼研究的专注,但也时时关注红学研究)。他认为:

脂砚斋之别号疑用徐孝穆玉台新咏序“然脂暝写”之典。

徐孝穆就是徐陵,南北朝时陈朝人,他著有《玉台新咏》,专门收录男女闺情之作,其中《孔雀东南飞》最早就是在这个著作中发现。他在此书的序中,就说了当时辛勤著述的情景:“於是然脂暝写,弄笔晨书,选録艳歌,凡为十卷”。

然脂,即燃脂,点燃膏脂,比如松脂之类的照明物,是说自己秉烛疾书、笔耕不辍的意思。

陈寅恪认为,脂砚斋的名字,也有这个意思:一盏松脂灯、一方砚台、一间书斋,一个人,在那里静静地批阅增删红楼梦。这情景,就像一幅静美动人的画。

脂砚斋之名是不是真的取“然脂暝写”之意呢?我们无从考证,但总觉得这层意思有点太过浅显,要知道“脂”这个字,在书中多次出现的,里面有脂粉、胭脂等,都暗含有“红”的意思,那脂砚斋的“脂”,是不是也有“红”的暗示?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吴本最后一回告诉了我们一个从没想到的解读。我们看下怎么说的:
.....................
湘云叹道:“自古月神掌管人间之兴衰浮沉,月之旨意要你死你就得死,要你败落你就不得荣盛,【批语:月之旨意合一“脂”字,难怪脂粉钗鬟都归神管。】
........................
月之旨意合一脂字,难怪脂粉钗鬟都归神管。

史湘云的话,吴本的批语,都是把“脂”拆开——月之旨意合一脂字!

原来如此!作者用了拆字法!

拆字法、谐音法,红楼梦里是信手拈来,比如王熙凤判词“一从二令三分木”就是拆字法。可我们没想到将“脂”字用拆字法,这一拆,就拆出了大文章!

照这个思路,那“砚”也可以拆分为“石见”,“斋”可以拆成“文而”。所以,
脂砚 —— 月 旨 石 见(xian);

脂砚斋 —— 月 旨 石 见 文 而(尔)——喻指“红楼梦”不过是在石头上表现月旨的文字而已。

月旨,月的旨意在石头上显现!

在哪块石头上见?

当然是大荒山无稽崖下那块大圆石,那大石头上记载的便是‘红楼梦’的故事,所以归根结底,月的旨意在《石头记》里见。

那“月”是谁啊?

自然是 风月宝鉴里的那个‘月’,月喻明朝嘛。 不是刘心武的月喻太子。在清朝,清风明月是敏感词,康熙的废太子怎可能用明朝的象征物‘明月’来隐喻自己?岂不大逆不道?也完全不符合满汉矛盾尖锐的时代背景。

《红楼梦》可不是一部表达月旨的写在石头上的文字嘛,所以又叫《石头记》。
批书人用脂砚斋这个奇怪的名字,就是告诉读者,这本书写的是“月旨”,写的明亡的兴衰浮沉的故事。

所以,“脂”字是“月旨”的意思,当然是与脂粉无关了,怎么能因此把脂砚斋当做是女人呢?

同样的还有 悼红轩、怡红院,如果不看红楼梦,多少人把“怡红院”当作是妓女青楼呢。

另外书中“脂”字出现多次,贾宝玉吃‘胭脂’,请注意 胭脂 二字都是‘月字旁’,另外香菱眉心有一颗胭脂痣。(关于胭脂,我在解读香菱时再说) 总之,一个‘脂’字是大有文章。脂砚斋这个批书人的名字,应该是源自书中的“脂”,而非自己随意取的,与“然脂暝写”的关系不大。这名字绝对是大有深意的,另一个批书人“畸笏叟”的名字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就谈谈畸笏叟这个人名有什么玄机。
兰国沧海客2016-10-16 11:56:0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问题 10:畸笏叟真的是相貌畸形的糟老头吗?

【沧海客】:如果说脂砚斋是脂粉美女,那畸笏叟也可以想当然地认为是一个相貌畸形的糟老头。

不过有一点可以基本肯定,从“叟”可以基本确定他是个老头,古人不会随便说自己“老”,因为“父母在、不言老”。他自诩XX叟,那应该就是一个叟。何况在批语里也说了自己是“朽物一枚”。

关键是如何理解“畸笏”。

笏,我们知道,是古代大臣们上朝时用的那块象牙板,当然是汉人王朝才有的习俗礼仪,到清朝时已经废止。

笏,是朝廷官员的象征。红楼梦里也出现过这个字,甄士隐写的那首诗里有“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笏,代表官。这应该表明畸笏叟是一名官员,或者曾经做过官。

畸笏,畸形的笏,不是正统的笏,意思是畸形的官、非正统的官。

难道官还有什么正统不正统?畸形不畸形?

当然有,在古代,汉人的王朝才被视为正统,夷狄番邦不能算正统。为夷狄番邦卖命效力,那就是“畸形的官”,那就是畸笏!

这样看起来,畸笏叟虽然是名官员,但似乎这个官做得很别扭,就像拿着一根畸形的笏来上朝。暗藏的意思是,他可能是替异族朝廷卖命,不是正统的。

畸笏叟,显然是批书人自嘲的称呼,其实暗示了他是明朝的遗臣,但现在已经沦为满清的官员。在汉人的心中,明朝是正统,满清是异族入主,不正统,不正为畸。更何况在满清,不再使用笏来象征官员身份,而是用顶戴花翎,这更是变异了。明朝遗臣做了清朝的官,丢掉了象征官员身份的笏,戴上怪异的顶戴花翎,就像拿着畸形的笏,可不是畸笏嘛。

这对当时的汉人文人官员是很羞耻的事情,比如清初大诗人,传说吴本的作者吴梅村,就因被迫仕清而引为一生之耻。他的很多朋友、学生,也有这种耻辱。这个畸笏叟或许就是其中一位。

(明朝官员画像)
历史上汉人做了夷狄番邦的官,这在古代多次发生,并不稀奇。但以往汉人官员依然可以保留汉人的衣冠,而清朝彻底废弃汉人衣冠:

曾经的乌纱帽,变成了顶戴花翎;
曾经衣冠堂皇,如今剃发易服,拖着根金钱鼠尾辫;
曾经手拿朝笏、威仪堂堂地向皇帝称臣,如今手里没了笏、奴颜婢膝地打着千儿,自称奴才;
……

想想看,那场景是何等怪诞啊,是何等畸形啊,又是何等的憋屈啊!

畸笏叟,这奇怪名字的背后,隐藏着明朝遗臣遗民们怎样屈辱的血泪。

那脂砚斋、畸笏叟到底是谁呢?
兰国沧海客2016-10-16 12:01: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背景篇 】----

★★★ 问题 11:脂砚斋、畸笏叟到底是谁? ★★★
-------------------------------------------------------

【沧海客】:这茫茫人海从哪里去找呢?但可以圈定大致的范围。如果你信奉的是曹学(以胡适为代表的认为作者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子孙),那就从与曹家相关的、乾隆年间的人物里去寻找。 如果你相信草根红学,认为作者应该是明朝遗民,那就从明末清初的文人中寻找。 如果你相信吴氏石头记,认为吴梅村就是第一作者,那批书人的范围就更小了,很可能就是吴梅村的朋友、学生等。

如果你认可前面的解读,那你应该倾向草根红学的说法,红楼梦的作者、批删者及其批语者应该是明末清初的汉族文人,很可能主要都是江南文人。而到乾隆年间时,一则距离甲申国难(1644年)将近一百年,经历过那场民族劫难的文人早已不在,后来人没有那么强烈的创作动机。加之乾隆年间文字狱时最严酷的,不具备诞生红楼梦这样反清悼明的禁书的条件。具体的理由证据,可以列出几十条来,早有高人反复论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

既然圈定了“明末清初的汉族文人”这个范围,那就相对好找了。前面我们也说了,民间红学家吴雪松考证认为:

《红楼梦》一书,原著乃明末清初文坛领袖吴梅村,20年后,在徐乾学与韩菼的组织下,由严绳孙主笔润色,参与本书集体创作、批注的人物分别为:严绳孙笔名曹雪芹,韩菼笔名脂砚斋,秦松龄笔名畸笏叟,吴绮用号绮园,书中吴玉峰就是徐乾学,孔梅溪就是徐可先,序中“棠村”也是徐乾学化名,唯有“棠村”证据不足,尚存疑待考。

对此,吴雪松先生有一篇很详尽的博文阐述,就转载过来,信还是不信,各位看官自己定夺。
兰国沧海客2016-10-16 16:02:5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转载】吴雪松聚焦红楼梦 讲座 (1)****
...........................................

文化教育在明朝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弘扬,因此从明朝跨越过来的一大批江浙文人,他们是进入清朝以后,表明趋于对清朝的归顺,但骨子里厌恶和鄙视一个落后的文化民族,尤其被一个落后民族统治下,更加厌恶和抵触,他们业余生活,游山玩水,吟诗作画,从不谈及政治,久之,他们突然发现,在内心世界,他们的是共同的朋友,因此现有吴梅村徐乾学的圈子里,自发形成一个社团,并命名为慎交社,社员包括顾贞观严绳孙尤侗等人,后又在吴梅村发起下,与浙江朱彝尊的社团合并,形成跨十个郡县的大社,他们经常的聚会,或畅饮,或长歌,操琴舞墨,吃喝嫖赌,玩文字游戏是他们最大的乐趣,虽然没有人愤青一般骂政辱朝,但诗词游戏中,都互相传递着自己的心语,彼此明白之后会意一笑,这些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的文人,交换着身边趣闻奇事,为一部伟大作品积蓄着素材

▌ 吴梅村

吴梅村(1609~1672)顺治10年(1653)在再三敦逼下入都为官,顺治十四年(1657),吴伟业借口身体有病,辞官请假归里,从1653~1672年间隐居生活,正是作者目睹南明灭亡,最后创作《石头记》时间

【文本】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
这个地方我们看到蒙古本夹批:这是真像,非幻像也。(靖本也有类似眉批:作者自己形容。)

吴梅村号大云道人, 吴梅村遗嘱死殓僧袍,一僧一道合起来才是作者形容,作者必是僧道一身之人, “一僧一道”也就是“亦僧亦道”。也即一个人。这样靖本说是作者形容以及蒙本说是“真像”就完全贯通了,那这人正是吴梅村。

吴梅村(吴伟业)曾做过清人国子监祭酒。崇祯十到十七年间(1637~1644),吴伟业仕途之上春風得意,踌躇满志,而这一切与崇祯帝对他的殊遇是密切相关的,他从内心感激崇祯帝。顺治元年(1644),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先生里居,闻信,号痛欲自缢,为家人所觉。朱太淑人抱持泣曰:‘儿死,其如老人何?’乃已”(顾师轼《梅村先生年谱》)。出于对明王朝的依恋,特别是对崇祯帝的感恩心理,吴伟业在其编撰的《绥寇纪略》中,极力诋毁、攻击李自成、张献忠起义。顺治二年(1645),南京福王政府召拜吴伟业为少詹事,居官仅两月,因与马士英、阮大铖等权臣不合,谢官归里。对清朝政权,吴伟业开始采取的是消极的不合作的态度,在明亡以后长达十年的时间内,一直屏居乡里,保持名节。顺治十年(1653),“诏举遗佚,荐郯交上”,有司再三敦逼,吴伟业控辞再四,二亲流涕相求,不得已乃应诏入都,授秘书院侍讲,寻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四年(1657),吴伟业借口身体有病,辞官请假归里。对这段历史,吴伟业内心深感耻辱,晚年以仕清为“误尽平生”之憾事。《都门识小录》载:“昔吴梅村宫詹,尝于席上观伶人演《烂柯山》(即《买臣休妻》),某伶于科白时,大声对梅村曰:‘姓朱的有甚亏负于你?’梅村为之面赤。”他的好友侯方域(朝宗)在顺治九年(1652)贻书相约,终隐林泉,杜门不通。后侯方域去世,吴伟业在《怀古兼吊侯朝宗诗》中万分悲痛地自责:“死生总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尊。”康熙十年(1671)夏季,江南酷热,吴伟业“旧疾大作,痰声如锯,胸动若杵”(《致冒辟疆书》),他预感自己不久于人世,便留下遗言:“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实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敛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日:‘诗人吴梅村之墓’。”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一代大诗人吴伟业病逝,葬于苏州元墓山之北。  由此看来,吴伟业晚年深为自己仕清失节而痛悔,他不愿别人以入清官职“祭酒”相称,而自许为普普通通一“诗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吴伟业”条认为:“《清史列传》列(吴伟业)入‘贰臣传’中,殊属不当。”他与钱谦益的失节降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后人“苦被人呼吴祭酒,自题圆石作诗人”的评议可谓甚得伟业之心

▌ 徐乾学

徐乾学(1631~1694)号玉峰先生,苏州昆山人,吴是苏州的意思,徐乾学自幼聪明,顺治七年(1650)与吴梅村、尤侗、朱彝尊等在十郡大社。顺治十一年(1654)进入太学。康熙九年(1670)徐乾学参加殿试,御赐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徐乾学是顺治十六年状元徐元文、康熙十二年探花徐秉义的大哥。人们称徐氏三兄弟为“昆山三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言传世的爱国学者顾炎武是他们的舅父,石头记润色集团核心组织者,《红楼梦》正式命名人

3.2各种巧合的灵感

具备中国最高文化的这个集团,他们在诗词造诣登峰造极,因此熟悉上自诗经下至元明的各种诗词曲赋,都是书破万卷鸿儒,他们共同的灵感与发现那就是,很多诗词歌赋或者故事,在特定语言环境具有排斥现实,怀念故国的意味,其实就是今天,愤青们也会这样编排“淡出江湖,好好学习”,是一样道理,发现一喉二歌的妙处和用法很解气,例如用风代替清,用月代替明,就能找到很多辞赋、故事来宣泄,用金代表清,用玉代表明就能在自己的文字游戏中宣泄不满和表达忠贞思想,引伸,颜色红可以代表明,绿(含青)可以代表清,这样基本可以隐藏两个朝代的东西就几乎浮出水面,让作品形成奠定了代码基础

四.构造背景

作为一代文豪和文化领袖,吴梅村根据身边所见所闻,巧妙地把人物给物化,把物品给人化,也就是事物人格化,人物物格化以后,发现恰好能利用经典诗词典故和身边事件形成一套没有政治字样的故事而又能记载历史,这样极大刺激了他创作兴趣与欲望,晚年草草编制了《风月宝鉴》故事,但力不从心,不能重头梳理和加工,乃托集团保管与与润色。

接管舵主的徐乾学,也就受命于我们嘱托,离开碌碌的官场,尝试润色与疏通,但总不如意,后经吴梅村学生严绳孙润色后,拍案叫绝,乃撺掇韩菼来到身边作为自己最得力助手,往来与严绳孙之间,初稿完成,严绳孙试图讲作品命名《金陵十二钗》遭到了徐乾学否定,并定本《红楼梦》,不料是年病逝,所以,所有审稿和定稿都由韩菼定夺,化名脂砚斋誊抄着严绳孙的作品,严绳孙化名曹雪芹,增删润色作品,手稿自然涂涂改改,字迹潦草,韩菼一笔一划地誊抄,在这过程,遇到刺激灵感或者严绳孙过于隐蔽的润色地方,就顺手小字批注,这就形成了最早的夹批,夹批可以用都是脂砚斋的批语来下判断!批书参与人仍然是这个集体的一帮文豪,畸笏叟、绮园等分别是秦松龄和吴绮,这些人的批语,只能是誊抄本传出后的批注,所以形成的是在页眉和侧批。

▌ 严绳孙

严绳孙辛巳(康熙四十年 1701)除夕夜至壬午(康熙四十一年 1702)正月去世。朱彝尊《曝书亭集》《承德郎日讲官起居注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严君墓志铭》云:“严君逝于壬午正月”。

据铁庄陆楣《铁庄文集》《云川阁集序》,可知"辛巳(康熙四十年1701)春,严中允藕渔先生语余曰,杜子紫纶尝请序其诗,病未能也。子幸成吾志。余未有以应。后杜子认诗试,行在供奉内廷,既而擢甲科预馆选,与都下名流更唱迭和,其诗日工且富,而中允遂不复见矣"。辛巳春(1701),严中允藕渔先生身体已经不好,陆楣又写道:"中允仲子人溶命余序遗集。余亟称雅人深致。今复申其说从序杜子之诗。夫世未有不远俗而能上追古人名一家者也"。也就是说严中允藕渔先生曾有遗嘱交待陆楣为自己的《合刻秋水集》作序及为梁汾顾贞观的门生、藕渔先生的老友杜诏《云川阁集》作序,严君去世,享年八十岁。


▌ 韩菼

韩菼(1637年-1704年),字元少,别号慕庐,江苏苏州人。著有《江阴城守纪》、《满清入关暴政》等。康熙十八年(1979),韩菼告假回家改葬父母。一去5年实乃借机回避清廷潜心学问。康熙二十六年(1687),韩菼托病,有回乡一住又是8年!这八年(1687丁卯~1695乙亥)正是《石头记》润色和批注的最主要时间!(甲戌再批《石头记》为1694)这八年他全力为严绳孙润色作品做批注与暗示解读,这才是《红楼梦》惊人的成书过程。

当年徐乾学——吴玉峰先生废卷中找出韩菼的作品而一举状元及第,但尊重“三徐”学识的同时,他反对徐乾学(吴玉峰)的恃权纳贿行为,但当徐乾学面临攻击排斥之时,他不想"三徐"其他朋友疏远、躲避、甚至反攻,而是保持密切往来,并为其辨解不应有的罪名。甚至为此愿丢官还乡。其实皆因《石头记》紧密团结在了一起。

(未完,待续)

兰国沧海客2016-10-16 16:11: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 【转载】吴雪松聚焦红楼梦 讲座 (2)****
...........................................

严绳孙、尤侗、秦松龄都是梅村的学生和朋友。梅村当时是文坛盟主,死后徐乾学(吴玉峰)承担着学社核心。严、尤、秦是其盟下会员。韩菼、徐乾学、尤侗、严绳孙、秦松龄、朱彝尊交往甚密,同曹寅是忘年之交。韩菼官居二品,比秦松龄大19岁,比严绳孙大5岁,同批语中的作者、批者的年龄顺序和身份相一致. “脂砚斋”正是韩菼、“畸笏叟”根据铁安说法则是秦松龄

畸笏叟秦松龄1637—1714,江苏无锡人,著有《苍岘山人文集》六卷,诗集五卷,微云词一卷,及毛诗日笺六卷,并行于世。字汉石,又字次椒,号留仙,又号对岩,晚号苍岘山人。

22回庚辰本有条眉批:
【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旨矣。丁亥夏。畸笏叟】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即1707年夏,秦松林——畸笏叟已经只有一人还在孤独批书,韩菼——脂砚斋甲申(1704)死去,严绳孙——曹雪芹壬午年死去(1702),杏斋可能是尤侗(1618~1704),证据不足,只作参考。很可能是参与批书或润色人之一。三十多年前的写书人是吴梅村,1672年死去。

通过靖本22回页眉墨批“前批知者: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可以判断,死期接近壬午(1702),又在丁亥(1707)之前,满足1707批书条件,除去秦松龄只有朱彝尊和曹寅,那么死去的必然是尤侗(1704)所以尤侗极有可能就是“杏斋”,但现行抄本中,尚没有发现一条落款杏斋的的。但吴祖本后28回有松斋,立松轩,棠村,畸笏叟落款批语。

▌ 关于绮园

吴绮,江苏扬州人(1619~1694) 善词,字园次,号绮园,又号听翁。著作有《林蕙堂集》与严绳、秦松龄交好达四十年之久,曾为严绳孙《秋水集》作序,侧面证明严绳孙润色石头记丰功伟绩。

《红楼梦》第29回:
【文本】原来冯紫英家听见贾府在庙里打醮,连忙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东西送礼。凤姐儿听了,忙赶过正楼来,拍手笑道:“嗳呀!我就不防这个。只说咱们娘儿们来闲逛逛,人家只当咱们大摆斋坛的来送礼。都是老太太闹的。这又不得不预备赏封儿。”刚说了,只见冯家的两个管家娘子上楼来了。冯家两个未去,接着赵侍郎也有礼来了。于是接二连三,都听见贾府打醮,女眷都在庙里,凡一应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贾母才后悔起来,说:“又不是什么正经斋事,我们不过闲逛逛,就想不到这礼上,没的惊动了人。”因此虽看了一天戏,至下午便回来了,次日便懒怠去。凤姐又说:“打墙也是动土,已经惊动了人,今儿乐得还去逛逛。”那贾母因昨日张道士提起宝玉说亲的事来,谁知宝玉一日心中不自在,回家来生气,嗔着张道士与他说了亲,口口声声说从今以后不再见张道士了,别人也并不知为什么原故;二则林黛玉昨日回家又中了暑:因此二事,贾母便执意不去了。凤姐见不去,自己带了人去,也不在话下。

【庚辰眉批:“一个心弄成两个心”之句,期望之情殷,每有是事。近见《疑雨诗集》中句云“未形猜妬情犹浅,肯露娇嗔爱始真”信不诬也。绮园】

《疑雨集》是明末王彦泓诗集,严绳孙为初刻本作序,并云“今《疑雨集》之名籍甚,江左少年传写,家藏一帙,溉其馀渖,便欲名家”。绮园所引原句是“未形猜妒思犹浅,肯露娇嗔爱始真”,“近见”二字足见批书时间正是严绳孙做序出书不久,饱读诗书之人不会很晚才看到这样诗集。可见《石头记》至少和初刻《疑雨集》接近的时代
几处落款可见是批书人绮园名号而不是园林之名。绮园正是诗集《疑雨集》初刻出版时期的人物,恰恰诗集出版时期人物绮园,是严绳孙是好友吴绮,这样正是严绳孙覆盖范围之内圈,互相印证,足以对乾隆时期曹雪芹予以否定。

庚辰甲戌本的批语,尤其是每批和侧批,都是七八十年后的抄本,抄书或者收藏人,发现其他抄本批语时,抄配在那些地方的,所以是“对清”。

这样的时代,这样的文化,这样的文人心态,酝酿一部反响社会现实的作品是历史的必然。

文人总会用作品展示社会生活,因此我们的文学作品绝不会在这个时间的裂缝中失去记忆,至少《红楼梦》告诉我们,历史,文学没有忘记。

这样,从吴梅村1657年辞官酝酿到1702年严绳孙泪尽而终,历时45年左右时间,一部以骂清悼明为主题的伟大民族主义思想作品诞生了,按照红学家推算红楼梦成书1743年开始写计算,那相差已经80多年,时至今日,竟然被红学家猥琐看做是个人自传和狭隘的家事,并晚于作者吴梅村一个世纪才成书,完全亵渎了这部作品的伟大和悠久。

(以上是吴先生在草根红楼演讲的文字节选)
兰国沧海客2016-10-16 16:12:45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