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官僚 谁也别说谁 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长篇连载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837793字 评论数:797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如果辅臣拿上去的年度报告,都是这里拖欠赋税若干,那里拖欠赋税若干;总计拖欠赋税一大堆。就是辅臣开口闭口老百姓苦、老百姓穷,应该宽限宽限。皇帝也可能唾他一脸,因为,人们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现在当着家,难道也不知道柴米贵吗?
你以为国库的钱,全是我拿着花天酒吗?这些钱,各个部门都会伸手要的,到时我拿什么给他们?我跟他们也拖欠吗?千万别说,从我的小金库里拿钱,我他妈的还不够花呢!
更主要的是,下面那些王八旦(甚至包括你),天天都是怎样的刮地皮,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在会上,我没法这样说,并不代表我不知道啊。
什么老百姓穷、老百姓苦,所以赋税收不齐。你是不是看我长得像白痴啊?

也许皇帝有涵养,不会跟这辅臣这样大发雷霆。而且,皇帝这些话,通常都也是在心里在说。因为,皇帝是不能乱说话的。
但是,过些天,皇帝肯定会给这几个辅臣找个清闲的地方。如果皇帝心眼再小点,没准就让锦衣卫请辅臣谈话了。
我们翻开历史书,总觉得,皇帝喜欢重用奸臣。其实呢?把你放到皇帝的位置上,你也会重用奸臣的,因为,忠臣除了跟皇帝扯淡,就是跟皇帝扯淡。

皇帝坐在台上,是不能像辅臣这样主持工作的。就在酒桌上也不能这样指导大家工作的。
而不能这样做,那官员们人多势众;所以,自然就会欺负皇帝不敢放下架子说大实话,就用各种装逼的话来挤兑皇帝。最后,政府工作会议,就成了装逼大会。

其实,我们看现实中的许多工作,都也是这样干的。大家在会上说的话,和在会下说的话,那完全就是两套内容。如果大家永远是会上那样说话,那什么工作也会变得缺乏效率、甚至没法进行的。
而且会越大,越是如此的。皇帝亲自主持的大会,大家发言时,那都是谨慎而又谨慎。因为,那种地方敢胡说八道,就有可能把前程毁了。而且在那种会上,永远不变的主题,都是为人民服务,但在现实操作上呢?恐怕就是传说的为人民币服务了。

待续
泪痕春雨2013-12-09 20:20:1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复探索求真网友:


请教先生现在的领导人如果比较一下呢,像皇帝呢还是首辅大臣呢?

=====================


应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因为,所有的领导人,都是从基层一步步上去的。所以,大家对官场的具体运转,都也不会陌生。

如果辅臣,可以把最后的恶人推到皇帝身上,总而言之,如果我不管你们,我会无法向皇帝交差的。
那现在的领导人,通常就可以把最后的责任推到人民身上;总而言之,如果我不管你,万一引发革命,再说什么也晚了。

总的来说,就我的社会经验,我觉得,任何一级领导,都也知道下面是怎样工作的;只是许多问题,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好解决,实际上常常是无解的。
所以,领导在指导工作时,通常都是把相关的问题,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换而言之,大家别干得没边没沿,最后弄出事来。

泪痕春雨2013-12-09 20:33: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一下来了这么多网友,我实在无法一一表示感谢了。感谢网友们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三节 明初的空印案

其实,老百姓(主要是强势老百姓)和官员联手,与政府争夺税收的博弈,在明初就开始了;其实,官员联手糊弄皇帝的事,在明初就已普遍存在了。

只是,帝国当时已习惯了满负荷的运转,而皇帝又习惯战争期间的那一套;换而言之,皇帝举手不留情,下手就是五道血卬子。所以,官员通常总是让皇帝收拾得鼻青脸肿。

明初发生过一个空印案。
这个案子的大致情形是这样的。有一天,朱元璋发现,帝国各地的官员到中央政府报账时,拿的都是盖有地方官印的空白报表。
地方官员到中央政府报账时,为什么都拿着盖有地方官印的空白报表呢?显然是为了作账方便。问题是,怎样个方便法,恐怕就有争议了。

据官员们说,户部每年审核各地财政报表时,都要求非常严格,常常会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好几位数字,稍有不合,立即作废重报。问题是,当年没有网络,所以作废重报,说来简单,那就意味着来回又得跑几千里路(而且,当时连个火车、汽车也没有;飞机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少跑冤枉路,各地进京申报报表的财务人员就在进京时,携带了盖好本地公章的空白报表,以便与中央机关核对过数字后,或者在遭受到刁难时,就地重填。

这个解释,能说通吗?好像能说通。其实呢?能说通个屁!
如果这种歪理也能说通,那戴套不算强奸,肯定也能说通。

如果大家不相信,不妨想一下,如果大明帝国当时有网络。你觉得,有一个网民,会相信官员的这种解释吗?我敢说,只要人的脑袋,没有被驴踢过,就绝不会相信官员的这种解释。因为,这就是挑战人类智商的话。
所以,朱元璋自然不会相信这种话了。

人们常常相信官员的这种解释,无非是因为谎言千遍就成了真理。因为,当时大明帝国没有网络,所以官员们说起潜规则时,通常都能把它解释的冠冕堂皇;而说的次数多了,人们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泪痕春雨2013-12-11 10:40: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其实,空印案是一个经典的潜规则案例。

违法犯罪的行为,会演变成潜规则,主要是因为卷入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表面上看,也没有具体受害者。所以,明明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却是半公开的存在于社会之上。

空印案完全符合这种标准,因为,有关部门的官员,几乎全部卷入了这个案子中。更主要的是,你说官员们这种行为,侵害了谁的利益?从表面上看,好像谁的利益也没有侵害;至少,绝不会有受害者,哭着喊着想要个说法。
所以,这种事,通常是查不出个结果的。

我们可以想象,随便换一个皇帝。一看这种事,都会就相关问题,叫有关部门提出一套解决方案。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因为,有关部门的官员,都卷入了相关事件中,你怎么管?所以到了最后,也无非就是划一个圈,换而言之,我对相关问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只要你们哪个王八旦,敢给我跳出了圈,我就绝不轻饶。这就是典型的,用潜规则对付潜规则。
总而言之,因为这种违法犯罪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也不管了,也没法管。但是,我只希望你们在违法犯罪时,有个限度。否则,我们还是会管你们的。

绝大多数的皇帝,遇到这种事情,都会采取这种态度。因为,你真处理相关的事情,那是抓不甚抓、杀不甚杀;如果真要一抓到底,恐怕就得对官场、社会展开一场大屠杀。因为,遇到此类事情,你闭着眼睛抓吧,相关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抓进监狱,也冤枉不了一个人;全部枪毙了,也冤枉不了几个人。
泪痕春雨2013-12-11 10:42:4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也许有人会说,皇帝用潜规则对付潜规则。这是皇帝的堕落,事实上,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大多数皇帝,连这条底线也把握不住。
比如,许多违法的行为,在社会上半公开的存在着。不要说没出事了,就是出了事,通常也没事。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主管工程的官员吃回扣,那几乎是半公开的存在着。问题是,不要说主管工程的官员,没有弄出事来,就算弄出了事,通常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再说得具体点,政府修了一座桥(或一座楼),这座桥(或这座楼)却稀里糊涂的塌了。这座桥(这座楼)为什么会塌呢?官员通常会找出一大堆理由。问题是,具体原因,大家都清楚。通常就是因为相关官员,回扣吃的太多了。
政府拔政府三千万,层层剥皮,层层转包,最后用于施工的钱,恐怕也就三五百万了;更有甚者,最后还是两个厨子承包的。

发生这种事,显然就是官员出圈了。因为,你们想吃回扣,政府默许你,老百姓也默许你。但是,你们吃的时候,也得悠着点啊!如果大家都像你这种吃法,帝国就是铁打的,恐怕也会随时崩盘的。
其实,如果皇帝能把握住这条底线,帝国再乱,也是有个样的。因为,皇帝能把握住这条底线,官员在胡折腾时,总会有所顾忌的。问题是,如果皇帝连这条底线也把握不住,那官员在胡折腾时,那就好像没人管了。因为,不论出了多大的事,总是一句话,咱上面有人!那还了得?如果大家都这样牛逼,帝国就是铁打的,也经不住折腾啊。
泪痕春雨2013-12-11 10:44:1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回到前面的话题。
虽然说,遇到潜规则,所有的皇帝都会绕道走。但是,遇到了朱元璋,马上就另一回事了。
因为,在我朱某人面前,千万别报什么法不责众的幻想。换而言之,违法就是违法。人多怎么了?人多就合法了?于是,大明帝国顿时人头滚滚;因为朱元璋一顿乱刀剁下去,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全部剁翻了。
看到皇帝这种铁血的政策,整个官僚集团自然觉得,这个皇帝太没人性了,没人性的都有些变态了。
因为,翻开历史书,哪有这样做事的皇帝呢?才多大点事啊?不就是中央地方的官员,坐在一起,对着一些空白报表,集体作账吗?至于杀这样多的人吗?

当然了,一个皇帝敢这样解决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他有着冷酷的性格(视人命如草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有着绝对控制局势的能力。否则,这一顿乱刀剁下去,引发的反弹,随时都能把他弹飞;甚至乱刀还没有剁下去,引发的反弹,就已把他弹飞了。

我们对朱元璋屠杀功臣的行为,常常充满了非议。但是,我们非议朱元璋的前提,常常是建立在,功臣集团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上,这纯粹就是把政治童话看。
真实的情况显然是,功臣集团的成员,没有几个是省油的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是一个地方官员,你的管辖范围内,有一些功臣集团的成员(或是他们的亲戚),在若干问题上,他们希望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敢不听吗?估计你不敢。因为,这些人盘根错节,那就是传说中的手眼通天。而且,更多的时候,地方官员就是功臣集团的成员(或是他们的亲戚),那一切就更好办了。
泪痕春雨2013-12-11 10:50:5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东汉开国时的情形就可以知道。
有人在洛阳城里,光天化日下就捅死了人。谁也知道,凶手是谁,就是没有人敢抓。大家必须得知道,洛阳城是什么地方?那是东汉帝国的都城。也就是传说中的,天子脚下。
后来,洛阳令董宣率人把凶手抓了起来,并且正法了。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因为,凶手是光武帝姐姐的家奴。光武帝的姐姐,顿时觉得,自己被人欺负了。于是,就找光武帝替自己出头,光武帝一看自己姐姐让人欺负了,马上下令,把洛阳令董宣杀掉!
董宣一看光武帝,自己带头讲潜规则。就对光武帝说,有人自恃上面有人,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我身为洛阳令,率人拘捕他 、法办他。这错在什么地方?您的意思,是不是有权有势,就可以在大汉帝国,为所欲为啊?如果您真这样认为,也用不着你处置我,我自己一头撞死算了。于是,董宣一头撞在柱子上,撞得满脸都是血。
光武帝刘秀一听,也是这么回事?因为,洛阳令就是没有错啊!所以,光武帝刘秀赶紧叫人把董宣拉住。
但是,光武帝刘秀就说,你严格执法,这没有错。问题是,你得罪长公主,这就是你不对了。所以,你必须得跟长公主磕头认错。洛阳令董宣,说死说活也不磕头认错;光武帝刘秀让太监按着洛阳令董宣的头,给长公主认错,洛阳令董宣,也是绝不低头。对此,光武帝刘秀对他姐姐说,面对这种强项令,我也没有办法。

我们通常的历史书,在引用这个故事时,常常是赞美光武帝刘秀的。其实呢?古代史官在写这个故事时,恐怕只是为了让大家看到光武帝刘秀的无奈。
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光武帝刘秀的表现,并没有什么值得赞美的。

洛阳令秉公执法,只因得罪了权贵,光武帝刘秀就要杀他的头。 这叫什么事?更主要的是,后来光武帝刘秀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依然让秉公执法的洛阳令,向权贵磕头认错。这又叫什么事?关键是,公然庇护凶手的权贵,光武帝刘秀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更不要说惩罚了。
更主要的是,天子脚下发生这种事,而且官司都打到了皇帝的御案前,尚且如此。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我们还敢做乐观的想象吗?
面对这种皇帝,控制话语权的人,自然会认为是历史少有的好皇帝。问题是,基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去看,显然是另一回事。

当然了,面对朱元璋那样的皇帝,控制话语权的人,自然认为是历史少有的暴君。当然了,功臣集团为了自己能有好日子过,自然会产生把朱元璋弄下台的想法。因为,基于大家的想法,肯定是让谁当皇帝,也比心理变态的朱元璋好。
所以,朱元璋屠杀功臣也好,严厉打击空印案也好。都包含着与官僚集团博弈的意思。
泪痕春雨2013-12-11 10:51: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无意认为,朱元璋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为,一个封建皇帝,永远不会有这种觉悟的;所以,朱元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江山,一世、二世、三世、万世的永远存在下去。
我也无意认为,皇帝的觉悟,永远比官员、百姓要高。但是,环境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环境。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老板的智商再低,也会想着如何让公司越办越好;因为,这最符合他的利益。虽然眼前的利益(比如享乐),虽然受制于能力,会让他与这个目标背道而驰。但是,从利益关系而言,公司的利益与老板的利益是一致的。
虽然说,从大面上讲,经理人、员工也都希望公司越办越好;但是,从普遍意义而言,公司发展的结果,未必会与经理人、员工利益一致。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公司发展了,但是老板明天解雇了你,你忙碌半天也是白忙碌;公司发展了,但是你的工资、待遇并没有明显的增加,你忙碌半天也是忙碌。老板就不同了。


从某种意义上,帝国发展了,皇帝肯定会得利;但是,帝国发展了,官员、百姓未必会得利。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好像非常无能的统治者,在他的统治下,帝国疆域从未扩张过;在他的统治者,帝国一直都无法傲视天下。问题是,在他的统治下,帝国享有长久的和平、稳定。
有一个好像非常伟大的统治者,在他的统治者下,帝国的疆域一直在扩张;在他的统治下,帝国可以傲视全求。问题是,在他的统治下,帝国牺牲了半数的人口(其中就有许多是我们的亲人),人民一直勒紧裤腰带支持革命(我们常年不知肉味)。
你说,处于现实的角度,大家会喜欢哪个统治者?我敢说,坐在书房里看书,谁也会觉得,喜欢后一个统治者。但是,处于现实的角度,谁也会喜欢后前一个统治者。
泪痕春雨2013-12-11 11:13: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更无意认为,一个皇帝敢执行所谓的铁血政策,就能消除所谓的潜规则。因为,相关潜规则的土壤存在,相关的行为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相关潜规则的土壤存在,那就是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一个贪官倒下了,又有无数个贪官站起来。面对官员这种前仆后继的行为,朱元璋也得承认,我一心杀尽贪官,奈何贪官就如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最后,朱元璋也得以潜规则对潜规则。换而言之,有的事情,我可以睁一只闭一只眼,但是,如果你给我出了圈,我肯定不会轻饶你。

空印案肯定是有鬼。因为官员控制着话语权,所以我们总觉得,官员这样做,只是为了工作方便,绝没有任何私情。其实,这就是谎言千遍真理的结果。

因为这是潜规则,所以他代表的利益面太广了。面对这种事情,绝没有人敢出来揭发其内幕的。因为,一个人敢揭发相关的内幕,那就等于与人民为敌。

因为,你打死也不招,就意味着与无数官员站在一起。在这种背景下,就算皇帝想杀你,也未必敢杀你。就算皇帝敢杀你,舆论也会站你一边。总而言之,大家都会认为你死的太冤枉了。你的孤儿寡母,也会受到社会同情、帮助。
如果你为了讨好皇帝,就随便揭露这种内幕,就意味着你站在了整个官场的对立面。因为,你为了活命,就出卖成千上万的官员;如果这些官员没事,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收拾你;如果这些官员都死了,你算算自己得罪了多少人?关键是,后来的官员,看到你这种官场败类,会怎样对你?
所以,虽然面对朱元璋那种冷血、残酷的皇帝;也绝没有一个官员,敢试图用出卖官场的方式,求皇帝原谅自己。
也正因为这种原因,空印案就成了朱元璋滥杀无辜的铁证。因为,让谁说起来,中央地方的官员,对着一些空白报表,集体坐在一起作账,那就是为了工作方便,绝没有别的意思。朱元璋因为猜疑官员捣鬼,就屠杀了成千上万的人,这不是他心理变态,又是什么?

当然了,也因为这是潜规则,所以我相信,许多人被杀,其实很冤枉。因为,面对潜规则,许多官员只是被动的卷入。因为,大家都可以因此获利,你想当一块茅坑的石头,挡着大家的道,你还能继续混吗?所以,在当时背景下,一个只要坐在相关的官位上,肯定都会被卷进来,不论你愿意不愿意。

如果说空印案,还有着云遮雾罩的意思。那郭恒案,就是一目了然了。因为,这就是中央地方官员联手侵吞官粮。
当然了,这种案子,实际上也是标准的潜规则案例。总而言之,相关官员,几乎毫无例外的都被卷了进去。于是,这两个看似毫不起眼的案子,让大明帝国整个官场顿时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据说,因为这两个案子,而被杀的官员、豪强大户,就有七八万人。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可以说有一个算一个,都被杀掉了。
泪痕春雨2013-12-11 11:17: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从明初这两个大案去看,官员与百姓(主要是强势百姓)联手,与政府争夺税收的博弈,已渐渐拉开了序幕。我们知道,帝国稳定之后,经济就会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总的来说,社会的整体经济份额会变得越来越大。
现在的问题是,这部分多出来的份额,应该怎样处理。总的来说,相关利益不归政府,就归社会。基于政府的利益,自然想继续增加税收;基于社会的利益,自然希望政府不要再加税了。因为,政府现在的钱够多了。

空印案里的官员们,具体在搞什么鬼,我们很难还原了。但是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官员肯定会借此机会,适当的侵蚀帝国的赋税,或是阻止政府加税,然后与强势的老百姓瓜分相关利益。否则,中央地方的官员拿坐在一起,联合作假账,这是想干什么呢?
什么只是为了工作方便,这恐怕也就能哄个幼儿园的小朋友。

皇帝高高在上,所以他只能看着各种报表分析社会。如果大家都按规定填写报表,这种报表虽然未必可信,但是,其中搞鬼的空间就比较小;而且就算搞鬼,应该也很容易发现蛛丝马迹。
因为,众多地方官员,拿着在当地填好的报表,到中央政府一块汇总。就算他们想捣什么鬼,也无法弄得严丝合缝。在这种背景下,地方官员敢捣鬼时,受到限制就比较大。

问题是,如果中央地方的官员坐在一起,商量好之后,再一块填各种报表;这种报表的可信度就太低了;更主要的是,众多专业人士坐在一起,商量好了作假账,皇帝从账面上,估计永远也看不出问题。
如果皇帝就是看着这种报表工作,估计就只能像傻子一样,被官员们玩的团团乱转。这也就是朱元璋发现相关问题后,马上就一抓到底,不惜展开大屠杀的主要原因。

这个空印案为什么会被朱元璋发现呢?我估计,主要原因恐怕就是皇帝查账时,渐渐发现这账也太严丝合缝了,严丝合缝的都有些离奇。
因为,朱元璋从小就在底层社会长大,所以,在他的印象中,恐怕就是,当官的没有一个好东西。如果说,在大明帝国,官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朱元璋也许会相信。但是,如果说当时的官员都会变成好东西,这可实在让朱元璋无法相信。所以,这种看起来,一点问题也没有报表,本身就有问题。因为,这种一点问题也没有的报表,是建立在官员们都愿意遵纪守法的基础上。问题是,官员们都遵纪守法,这本身就是在讲童话故事。

于是,皇帝自然要问有关部门,这种严丝合缝的账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一问,有关部门自然是越解释漏洞越大。最后主管官员,自然只能说,这是中央地方官员,坐在一起,对好了数字,然后再填写的。所以,它自然严丝合缝了。
主管官员,在皇帝的严查下,敢说出这种事情真相。大约也是自恃,这是有关部门官员,集体参与的事情。换而言之,你不服就把我们全法办了。如果换一个皇帝,自然只能认栽。因为,真把相关部门的官员,全部法办了,这本身就是一个神话故事。但是,遇到了朱元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于是,空印案,郭恒案,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案子,就让七八万官员、富豪死于非命。
面对这种事实,不要说传统的历史学者了,就是泪痕这种另类的历史爱好者,也会觉得,朱元璋实在太残暴了。
泪痕春雨2013-12-11 11:20:1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后来,空印案类似的行为,自然会死灰复燃的。否则,整个官场就不会一边倒的认为,空印案是明初一大冤案。
而后来的皇帝,自然只能看着大家精心设计出来的假账管理国家,最后的结果呢?就是帝国的政府资源,都被既得利益集团,一点一点的倒腾光了。
许多人总觉得崇祯太无能了,好像让他坐在崇祯的位置上,就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其实呢?就我理解,谁坐在崇祯的位置上,恐怕也会无可奈何的。因为,帝国的政府资源,早已让既得利益集团倒腾光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按理说,以明帝国的家底,想调动十来万大军,那就跟吃一盘菜一样简单。
想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在江南打仗时,哪一次主力对决时,不是率军二三十万?要知道,当时的朱元璋连江南还没有统一。
后来,明帝国统治着大江南北;按理说,无论土地、人口、物资,都比从前多的去了。结果呢?后来明帝国想调动十万大军,都得把帝国折腾的鸡飞狗跳。
为什么会这样呢?显然是因为,帝国的军事资源,都被大家瓜分殆尽了。所以,当帝国政府想调动十万大军时;必须得考虑许多问题。最紧要的问题是,相关的军费问题,怎么解决?因为,供养军事系统的经济资源,早已被大家掏空了。

面对这个问题,有人提议,应该用皇帝的私房钱解决。
对此,万历、天启皇帝没有做过明确答复。崇祯皇帝显然做过明确答复,那就是,帝国的军队,从前是靠什么维持的? 难道,大明帝国的军队,一直就是靠皇帝的私房供养?换而言之,相关的经济资源,现在都哪里去了了?对此,无论东林党、还是阉党余孽,都是王顾左右而言它。总而言之,这事说起来,那可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了。因为,在我们前任的前任、前任的前任、前任的前任、、、。总而言之,早就让人给搬空了。现在讨论相关问题,已毫无意义了。事已至此,皇帝就把私房钱拿出一部分,让军事机器暂时维持运转吧。
开始,皇帝还相信官员的这种忽悠,后来,天启皇帝说了。我操你大爷。你们天天叫我拿私房钱。问题是,我爹拿出二百万两白银的私房钱,结果呢?据有关部门调查(当然是邪恶的太监集团),前线的士兵,一毛钱也没有见过;上上下下的文武官员,却是因此发了一笔小财。当然了,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皇帝不想掏私房钱的借口。但是,从生活常识去理解,估计也不会离事情真相太远。
这样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帝国政府只能说,为了帝国的根本利益,所以希望老百姓吃饭时,都省上一口(以帝国的庞大土地基数,一亩地多交二三斤米的赋税,就可以筹上五六百万两白银)。换而言之,除了加税,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待续
泪痕春雨2013-12-11 11:22: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复姜文宣网友:

1两=10分=100厘吧?

我怎么觉得1分是0.1两呢?

========================


一两=10钱=100分=1000厘。

1分等于0.1两。那一钱银子,等于多少两银子呢?
泪痕春雨2013-12-11 15:32:5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复那些都是浮云网友:

追着楼主看到现在感觉真的是潜规则无孔不入,无法避免一样。这一套当真是我国独有?或者国外也是如此?楼主单讲现象剖析本质,能不能写点具体的解决办法呢?或者提出点解决思路?难道潜规则真的无解到只存在贪多贪少的问题?

=========================


潜规则,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产物;潜规则,是钻制度空子的产物。

法律、法规,都不是抽象存在的。
法律、法规,都是现实利益博弈的产物。说得简单点,法律、法规就是调节人与人利益关系的。

任何社会都存在潜规则;美国也不例外。
因为,一项法律、道德,只要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而现实社会,又无法限制相关人逃避相关法律、道德,就会出现了潜规则。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国从来也不承认贩毒、吸毒合法。问题是,美国毒品一直也很泛滥。毒品泛滥的基础是什么呢?显然是无处不在的潜规则,因为这种半公开存在的事情,警方自然非常清楚。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一直标榜关心不发达国家的人权状态。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官员或其直系亲属申请绿卡时,或向美国转移非法资产时,美国从来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这就是标准的潜规则,我明知道,你这是不道德的(而且,也是我一直谴责的),但是为了利益,我也永远配合你的行为。

潜规则这个东西,说起来比较复杂。
但是,它的存在与消失,是受制于众多客观原因的。所以,单纯的从思想道德上寻找解决潜规则的方法,是永远没有结果的。
感谢你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我会在后面的内容,尽量做出一定的解答。但是,现在我实在无法给你提供一个答案。

泪痕春雨2013-12-11 16:29: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复那些都是浮云网友:


宋明之前,政府对官员廉洁的要求视乎也没有那么刻薄,社会道德似乎也宽容许多,至于南宋张俊银子多的怕人偷,全都融成大银球,取名“没奈何”都成了美谈。这在明朝如此炫富舆论估计早就一片骂声了,是古大臣真的那么有节操,还是我们的社会对待官员私德的问题没有古人宽容?


============================


这是民权渐渐崛起的标志。

比如,在古代,人们一说起官员,那就是大人、大老爷,而且见就磕头。
现代社会,人们已开始认为官员就是政府工作人员。

再比如,以前人们无论说起什么事,也是感谢政府、感谢党。
现代社会人们已觉得,许多事,就是政府与党应该做的事。他做到了,并不值得赞美,没有做到,那是他失职。

明末普遍存在的,非议皇帝、政府、执政官员的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因为,当时官员道德境界多高。而是因为,皇帝在幕后操纵官僚集团,需要保证言路的畅通,否则,皇帝一直躲在幕后,就有可能被下面蒙蔽双眼。从某种意义上,这是这种奇特的政治模式,导致了社会舆论开放。
而这种政治模式,显然为政客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所谓的政客,通常都是靠冠冕堂皇的表演、理论、口号,让自己可以爬向上层。所以,政客的惯用伎俩,就是时刻告诉大家,我代表着正义、公理、和未来,只要我上台,一定可以实现大家所有的梦想。
东林党不过是典型的政客,他们可以给大家画一个非常大的饼;天启、崇祯都是少年继位,所以开始都相信他们画出来的大饼。结果呢?这两个小皇帝很快就发现,自己被他们忽悠了。所以,这种力量只能利用,而不能重用。
泪痕春雨2013-12-11 16:46: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复那些都是浮云网友:


还有这些跟明朝废宰相,导致文官体制首脑长期名不正言不顺,没有一个具体的政府运行经理责任人有关?首辅在名义上毕竟不是宰相。
我们的社会一直在试图摧毁除了皇权以外的其他家族势力,如果真如汉朝 晋朝那样,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他们会是一起同流合污呢,还是在潜规则问题上互相制衡?也似乎汉,晋,唐这一大段时期我国也确实没有因为官员的集体腐化导致灾难后果。当然,文官体制的建立在隋唐时期。学浅求解惑

================================

“汉,晋,唐这一大段时期我国也确实没有因为官员的集体腐化导致灾难后果”。你说的这个前提,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其实,只要简单的看一下历史,你就会发现。宋、明、清普遍时期的人权状况,都远远高于汉、晋、唐。因为,汉、晋、唐都是贵族政治;或是留有明显的贵族政治痕迹。换而言之,当时的社会,一直公开鼓吹“血统”、“门第”论。这种论调,表面上非常牛逼,实际就是公然宣称官二代、富二代有理罢了。在那种背景下,当时身居高位的人,不是靠裙带关系,就是靠血缘关系。宋、明、清时代,这种现象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遏制。因为,宋、明、清时代,一个家族全部是高官,一个家族世代高官的现象,变得非常罕见了。

而且,汉、晋、唐时代,上层政治斗争一直都非常激烈。与此相伴随的,就是皇帝不断死于非命,不断被废、被立;家族内哄无休无止。帝国的大规模的内乱几乎不间断的存在。相对而言,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时期,就是宋、明、清时期。

宰相制度的存在,是因为贵族势力存在、或是贵族制度存在残余,所以大家需要一个强大的权力者,分散皇帝的权力;而且也能够实现这一点。
所谓贵族制度,说得简单点,也就是官二代、富二代有理。如果政府内遍布官二代、富二代,这些人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与背景,自然有能力、有机会限制皇权。但是,他们限制皇权的结果,就是社会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中。
泪痕春雨2013-12-11 17:05:1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复抽烟伤肺不抽伤心网友:

还是讨论正题吧。
如果楼主自己在崇祯的位置上该怎么办??

===========================

这种思维方式,也许比较符合大众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显然会让人的历史水平越来越差。因为,这样思考历史,通常都是在意淫历史。

我们与其思考,自己处在崇祯的位置上,应该怎么办?
还不如思考,自己处于的位置上,应该怎么办?我为什么会说,这些问题,更值得思考呢?因为,相关的问题,并不远离现实。而且,你在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案时,人们很容易判断它是不是有效的,是不是现实的。

我们与其思考,自己处在崇祯的位置上,应该怎么办?
还不如思考,自己当了官后,应该怎么办?我们为什么会说,这些问题,更值得思考呢?因为,相关问题,那是完全贴近现实的。而且,你提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案,谁也能判断出它是不是有效的,是不是现实的。

一个人学会这样思考问题,再看历史时,才会发现一片全新的天地。因为,思考现实的问题,永远不能意淫(就算意淫,肯定也是有边有际的);问题是,什么假如我们是崇祯之类的思考方式,通常注定是以意淫开始,然后以意淫结束。

人们一说,假如我是崇祯。通常就把自己说成了超人,总而言之,让他处于崇祯的位置,他能改写历史。
问题是,人们说假如我是,通常就不敢把自己说成超人了,因为,谁也知道,现实中的一切,并不是简单的几道命令就可以改变;因为所有的改革,都意味着利益重新分配;而任何利益重新分配,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然了,人们说假如我是某个官员(尤其是自己有机会得到的官位),更不敢把自己说成超人了。因为,谁也知道,自己处于那个位置上,恐怕也只能随波逐流。一个人,在一个小范围内,都做不到讲原则,让他处于大范围内,就能学会讲原则了?

泪痕春雨2013-12-11 19:27:0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王第QQ870193479


史学界有个观点,张居正主持的万历新政延缓了明朝的灭亡,请问楼主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还有,万历皇帝亲政后,不但清算了张居正一党,而且废止了他主持的万历新政,这种做法是否明智?

=================================

张居正的改革,就我理解,实际上是把社会的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

我们在说到潜规则时,常常认为潜规则,就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其实,这是人们的一种错觉。比如,我朝的私营经济发展,就是经典的由潜规则,渐渐变成明规则的案例。因为,大家都想发展私营经济,所以,政府无论怎样割资本主义尾巴,无论怎样消灭私有制。相关行为,也一直以顽强的生命力,抓住机会就表现出来;最后渐渐完全合法化了。

所谓的一条鞭法,其实早已存在于社会上。只是相关的行为,一直没有完全合法化。因为,这是中央政府规定之外的收取赋税方式。
“一条编(鞭)法,早在嘉靖时期已在部分地区出现。”“嘉靖十二年,宁国府、徽州府推行此法;嘉靖十六年,苏州府、松江府推行此法;嘉靖二十年,湖州府推行此法;嘉靖三十五年,江西推行此法;嘉靖四十二年,余姚、平湖推行此法。以后,逐步由南而北的蔓延开来。”(摘自樊树志《万历传》)

张居正的改革,无非是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以政府的意志,把相关的行为全面推广了。事实上,相关行为,既然一直存在于社会中,而且范围越来越广,本身证明,没有张居正代表这种趋势,也会有李居正代表这种趋势的。如果张居正连这种趋势也不愿意代表,他就不是张居正了。

万历废止张居正的新政,大约只是一种小说化的推论。
第一、如果张居正的新政,存在着难以阻挡的趋势,比如中央政府未全面认可、推广之前,就在普遍地方不断出现。那万历想废止,也是无力做到的。就算中央从法律上废止了它,在实际运作,它依然会以潜规则的形式,继续存在。
第二、如果张居正的新政,在后来的发展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弊端;就算万历皇帝继续推行它,也会被各种潜规则代替它。换而言之,中央上有政策,下面自有对策。

历史并不是简单的,某个人的意志就可以改变。
我们许多通常的历史书,有一种小说化的倾向;换而言之,都习惯性的模糊历史变迁的社会大背景,而过分强调某个帝王将相的影响。事实上,这种思考历史的方式,就是架空历史分析问题。大人物的作用永远不可低估,但是也实在不能太高估了。

泪痕春雨2013-12-11 19:53:5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复探索求真网友:

看了先生的回复我有一点疑问,先生说现代的领导人通常就可以把最后的责任推到人民身上,那我看了史书古代君主也主张自己是天子,强调天人感应、人心、祖宗等那不是也把最后责任推给上天、人民、祖先等,这与现代的领导人有什么差别呢?
各个朝代的开国君主基本上也是一路跟头把式的从下面爬上来什么事情都清楚,这是不是就是没有官员敢跟他们装逼的原因呢,比如敢跟明太祖、我朝太祖装逼什么后果我们都是知道的。

======================

上天、祖先这是神圣之极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拿这种东西说事,谁敢动则就是,大家收黑钱,差不多点就行了?因为,一拿这种东西说话,肯定就是大家必须得如何如之何、、、。

古代的皇权,是神圣性的东西;现代的民权,则显然世俗化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皇权政治下,它不会轻易承认,统治者的权力是现实利益博弈的产物。因为,统治者的权力是现实博弈的产物,那终身制、世袭制就丧失了合法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他绝不会赤裸裸的拿利益分析问题。所以,在皇权政治下,皇帝即使把责任推给了上天、民心、祖先,也不能流露出类似的意思,总而言之,大家收黑钱时,差不多就行了、、、。

在民权政治下,统治者的权力,开始变得世俗化了。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把最后的责任的推给人民时,自然可以流露出类似的意思(虽然比较隐含、曲折)。换而言之,大家收黑钱时,差不多就行了。因为,在一定限度内,社会可以接受你,我也可以接受你,如果越干越没样,可别怪我不客气。

泪痕春雨2013-12-11 20:08: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复黑木崖上一棵葱网友:

请教楼主二个问题

1,谁最应该为,大明的亡国负责?
2,最近阳明的书出了不少,而且一面倒地都是捧,难道阳明心学果然如此么,它有什么致命的弱点吗?

================================

大明的亡国,既得利益集团自然都有责任;如果说谁负主要责任,显然是无从说起的。如果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崇祯的责任自然最大。问题是,每当看到一个17岁的少年,在后来17年时间里,一直认真负责的工作。我就觉得,自己实在不应该苛责他。因为,我觉得,让我处于那个位置上,我肯定不如他。

阳明心学,我实在在之甚少。所以,相关的问题,我实在不知从何说起。
我的哲学起点,与阳明心学完全是相反的。说得大点,我是唯物,它是唯心的。如果我说,阳明心学致命的弱点,就是它是唯心的。估计会有许多人感到可笑了。但是,我真是这么想的。

泪痕春雨2013-12-11 20:24: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复新恐怖鸟、那些都是浮云网友:

这个口子开不得。

这些人,刚开始搞空印时,当然是为了避免为了几个小钱跑冤枉路。

但是,慢慢的,就变味了。空印带来的便利太大了,作几两银子的小帐,当然可以,作几万两银子的大帐,怎么不可以呢?

你怎么保证,他们做的都是几两银子的小帐,不是几万两银子的大帐?

========================

这个说的比较中肯。。。空印案的关键不是你有没有做假帐,而是你已经具备做假帐的能力与条件了。至于徒步往返太累也不是你空印的理由。。。呵呵,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潜规则的产生,明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有时候顶层在做决定的时候至少也要考虑下下面的可操作性与简易性。

====================

许多时候,潜规则的出现,自然是因为明规则制订的太弱智。因为,明规则制订的冠冕堂皇,却不考虑它执行时的操作条件。那是注定会制造潜规则的。

但是,空印案显然不是简单的因为,相关明规则制订的太弱智。
所谓,填错报表必须回去重填;那只是官僚集团的说词。因为,这种原始的材料,绝不是说改就可以改的东西。

如果你填错的内容,并不是原则性的错误,皇帝也不是弱智,相关主管官员也不是弱智,自然没有道理让你再跑几千里,甚至上万里重填(就是有汽车、火车的年代里,也没有这样折腾人的)。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换而言之,你只是作账写错了,通常盖上你的印章,证明这是你写错的,你修改的,就可以了。

如果你填错的内容,是原则性错误(你捣鬼时,账面都没有抹平),皇帝也好,主管官员也好,更绝不可能让你回去重填的。

更主要的是,相关官员在工作中,发现政策在执行上的困难后。不向上面汇报,就用一种公然违法的方式(而且还是杀头大罪)解决,本身就证明他们心中有鬼。因为,没有巨大的利益驱动,面对一个执法严酷的皇帝,他们真会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泪痕春雨2013-12-11 20:44: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