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赛钦三百年风云】(转载)

楼主:LM901 字数:622307字 评论数:229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LM9012015-09-28 11:22:5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本帖最后由 fqqp 于 2013-11-28 11:45 编辑


阿克赛钦三百年之五-无耻三线(1)

摘要:名叫瓦罕走廊的狭长地带-狗贼李鸿章!-马继业的看法-北面的斜坡-三条英国人划的线-一拖到底-英国人努力的目标。这段历史牵涉的势力太多,而且英国的态度长期摇摆不定,说起来比较费时,上传两个图,应该要好些了。

在1895年最新版的地球仪上俯看,在俄国和英国在帕米尔高原的版图中间,被阿富汗的一条狭长的走廊隔开。而今天这条走廊横躺在塔吉克斯坦和克什米尔的中间,名叫瓦罕走廊的狭长地带,是英国和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强奸别国领土的产物,英国人认为阿富汗人应该对他们感恩,是英国给予他们这块从来不曾属于后者的领土。中国有句老话,君子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这种道理是粗俗的英国人永远不能明白的,自命不凡的绅士风度在古老高尚的中国人看来永远不会超出暴发户的水平。

在今天看来,我们不得不佩服左公收复新疆在时机上拿捏得非常之准。英国当时并不对新疆感兴趣,跨过喀喇昆仑山、天山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冒着和俄国人直接对抗的风险去统治一片广袤而陌生的土地,这显然是不明智的。甚至在中国在新疆的势力衰弱而俄国伸入新疆之前,英国人连统治克什米尔的想法都没有(当时印度总督哈定勋爵认为谁企图并吞克什米尔谁就应该“受到惩罚,而不是封官进爵”)。英国竭力在创造一个缓冲的势力隔开俄国对印度和印度洋的野心,而俄国自从彼得一世开始就对对南下获得海洋的边界,有着巨大而难以克制的欲望无论在地中海还是印度洋或者太平洋。当阿古柏逐渐沦为俄国的附庸国后,被人耍了的英国就迫切希望中国重新回到这片土地,在左公收复新疆时,充分借用的英国的影响来抵消俄国对阿古柏的支持,在《伊犁条约》签订时也兵不血刃的收复了伊犁。这种对国际关系的洞察力要远远高于李鸿章,李中堂那点聊以自慰的外交能力除了获得外国那近乎嘲笑的“赞扬”以外(对这个带给他们无数利益的人,列强当然不会吝啬他们的赞美,庚子年为什么一定要李鸿章来谈判,因为大清帝国没有一个比他更软弱的人,就连在鸦片战争中表现不佳的琦善在牵涉中国领土和利益的时候也是寸土必争,看看他死的时候,列强一个个如丧考妣的样就知道了,那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带给中国就是不败而败的耻辱和一笔又一笔压得中国人喘不过气得赔款了。而更可悲得是今天一些中国人竟然还在为这个白痴翻案,如果每个人都能了解我们的历史,何愁这些垃圾不无地自容。

忘记意味着背叛,不了解同样是一种背叛。

出卖自己国家利益是为不忠;守制期间接受官职是为不孝;不顾聂士成在平壤苦战,北洋水师拒不出援是为不仁;借捻军事件对自己的老师曾国藩下黑手是为不义。

狗贼李鸿章!

当中国重新收复新疆之后,在北方积极的抵御俄国人的入侵,采纳左宗棠、刘锦棠等的建议,于1884年在新疆改设行省,同时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英国和俄国都在觊觎的南边边疆。1890年英国上尉荣赫鹏(Younghusband)受命到帕米尔地区,查明中国主张的领土边界,并鼓励他们把势力扩展到那里去。当地的中国官员告诉他。中国的边界是沿着喀喇昆仑山脉以及印度河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分水岭(这就是说阿克塞钦在我国的领土范围内)。1892年为了表明这个主张,在喀喇昆仑山口树立一块界碑。而英国当时对这个行为也是赞成的,一位英国官员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他们表示赞成中国把喀喇昆仑山后面的无人地区(既阿克塞钦)占领起来”。1896年中国官员对英国驻喀什噶尔代表马继业提交的一本地图提出了抗议,这张地图的走向就是按照约翰逊的画法表示的边界,马继业向他驻印度的上级报告此事时,提出了一种折中的观点,“大概(阿克塞钦)一部分属于中国,一部分属于英国。”同年英国情报部门所提出的一份报告中提到了马继业的看法,并表示赞同。
LM9012015-09-28 11:25:36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阿克赛钦三百年之五-无耻三线(2)


但是此后的清朝在内忧外困中继续衰落,英国人发现中国中央政府已经无力担负起缓冲国的责任,俄国的南下似乎不可避免,1897年元旦这一天,伦敦的陆军少将约翰·阿尔达,著名的前进派人物,当时的英国参谋总部的军事情报处长,向英国外交部和印度事务部提交一份建议。

阿尔达的建议中说:中国过于软弱,“无法担负起充当俄国和印度北部边疆之间的缓冲”… “(俄国)则积极向印度推进起边界”,俄国终将并吞中国的新疆至少是其东部地区,然后就会“极力将其边界尽可能的向南推进”。英国政府已经习惯于把喀喇昆仑山作为印度在东北方的边界,“一般看来,喀喇昆仑山形成一条可以接受的防御性的边界”,但是,“喀喇昆仑山的自然条件,它的广度、高度、交通极难,以及人口稀少等因素,使我们对它的实际分水岭进行警戒成为不可能。如果我们要充分地维护边疆安全,并收集敌人地情报,就必需要在它北面的斜坡(其实就是指阿可赛钦)和,沿着那些与山脉平行的河谷(指叶尔羌-今天的莎车,还有喀拉喀什河上游的地区)自由巡逻。”最后的结论是:英国应该“严密防止我们的敌人占领这些与山脉平行的河谷并进而准备对山口进行突然攻击。”为次目的英国应该建立一条可以使英国拥有在其附加的地图上划出了这样的一条边界线,它不是沿着喀喇昆仑山的分水岭,而是沿喀喇昆仑山以北的一系列山脉(包括昆仑山)的山峰,根据阿尔达建议的沿着昆仑山脉的边界,阿克赛钦以及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上游的地区都划入了印度境内。虽然他的这个建议当时并没有被采纳,但是在英国关于边疆政策不断的争吵中却一直产生这影响。

灯心草同志说我写的不明白,主要是这时的关系太过复杂,我表达能力也不行,而且这段历史也让我沉痛地忘记了调侃。这里看官们估计已经忘记约翰逊这个人了。在此总结一下在中印西端主要的三条英国人划的线。

1、约翰逊线。在英国看来,“1846~1847年慕边界委员会线”,只是确定了司圣提河到班公湖之间印度与中国的边界,而从班公湖到喀喇昆仑山口之间的边界尚需划定。为此,印度测量局官员约翰逊于1865年潜入南疆地区,通过“勘察”绘制出地图,把阿克赛钦、羌臣摩河谷以及喀喇昆仑山以北广大地区偷偷划入英印克什米尔版图。“约翰逊线”,代表了前进派的主张。由于此后英国全力培植阿古柏政权,约翰逊的主张被搁置,但“约翰逊线”却出现在1868年的英国地图上。

2、约翰·阿尔达线。1891年英国侵占了原为中国属国、地处新疆与印度交通咽喉地带的坎巨堤。1893年英国代表杜兰与阿富汗划定了印度与阿富汗的边界一一杜兰线,企图使阿富汗成为英俄间的缓冲区。1895年英俄背着中国政府私分了中国的帕米尔,解决了英俄在帕米尔问题上的争执(南下印度的战略通道瓦罕走廊由阿富汗控制)。英国认为,帕米尔问题解决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划定从帕米尔到藏北高原之间克什米尔与中国的边界,只有这样,印度西北的局势才能基本稳定。围绕这一问题,英国政府内部争论激烈。时任英国参谋总部军事情报处处长、前进派代表约翰·阿尔达,鉴于中国甲午之战新败,国力衰徽,于1897年向英国政府建议,中国已无法充当英俄间的缓冲,为防御俄国向印度推进,应以昆仑山为界,将阿克赛钦以及叶尔羌和喀拉喀什河系的上游地区都划入印度。“约翰·阿尔达线”与“约翰逊线”相近似。
LM9012015-09-28 11:28:09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阿克赛钦三百年之五-无耻三线(3)


3、马继业-窦讷乐线(后面会提到)。英国驻喀什噶尔代表马继业,否定阿克赛钦全部是中国领土,提出阿克赛钦一部分属于中国,一部分属于印度,并将此意见报告了英印政府。英国采纳了马继业的方案,并于1899年3月由英国驻华公使窦讷乐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划界建议。根据这条边界线,沿着拉宗山脉将阿克赛钦大部和整个喀拉喀什河源划给中国,将林济塘洼地、整个羌臣摩河谷及奇普恰普河划归印度。但清政府未予理睬和承认。

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英国的边疆政策:一是制造缓冲势力或缓冲区,二是寻求印度对外边界的划定。应当指出的是,英国不仅把沙俄看成是印度安全的主要威胁,而且有时也把日益屡弱的清王朝看作是一个威胁,特别是在清政府采取某些加强边疆的措施时更是如此,这是英国制定边境政策的又一个考虑。此时我们可以发现,凭借外国的干预来维护自己的边界是多么不可靠,就如同我们国内一些人把统一台湾的希望放在同美国的友好上一样的可笑,只有自己的强大,边疆才有保障。此处对那些垃圾又是一驳。

阿尔达的意见在伦敦还是受到重视的,毕竟他是情报处长嘛,但是印度的英国总督诶尔金对阿尔达这种不切实际的观点不屑一顾。对阿尔达这种坐在办公室,趴在地图上就随意决定边境的做法,他反驳道“我们看不出把边境推到大山的另一边在战略上有什么好处,因为越过高山入侵印度的事情是不致于发生的。”“既然中国认为阿克赛钦是他的,那么试图推进阿尔达所提出来的边界,就必然会冒着时英国同中国的关系紧张起来的危险。阿尔达希望阻止俄国人向前推进,而上述尝试恰恰会使俄国人加速向前推进。”这是显而意见的,驻守印度的军官们也认为“目前以这道大山为界的边疆大概是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地区。在山的另一边的地区是人烟稀少,崎岖不毛之地。如果我们先前推进,就会使我们同我们的前沿哨所之间,出现一条军事交通史上最困难的地带。这样做会不适当地延伸和削弱我们的军事阵地,…从来没有任何侵略者从这个方向侵入印度,因为自然界在那里设置了极其艰险的障碍。”英国在自己的全盛时期在边疆问题是多么胆怯,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他们衰落的先兆,比起我们中国历史上大帝国的大气与恢弘,英国真像一个小气的守财奴。

虽然埃尔金拒绝了阿尔达的建议,但是仍然希望对俄国的推进有条明确的界限,他要英国直接同北京接触以解决中国和克什米尔的边界。当然英国一定先要自己内部统一出来一种边界来,第二年(1898)伦敦经过争吵终于同意了一条折中的方案——马继业-窦讷乐线,并在1899年3月14日通过英国驻北京公使窦讷乐(Claude-McDonald)——一个著名的老王八蛋——向清政府提出了划界的要求。

这条线一方面反映了英国热衷于越过喀喇昆仑山脉建立边界的战略考虑;另一面也承认一个实际可行的建议应当顾及中国的利益。这就好像抢劫了人家,拔了人家的衣服,还给人剩条内裤一样,英国和西方人的人道和廉耻重来就超不出内裤的概念。

此时在中国当政的李鸿章已经发现自己如果再割地,满朝的官员非杀了他不可,太后的脸上也不好看了,一般情况下他都是赔银子了事,但是这次英国人又不要钱,李大人的智慧又不允许他想出什么万全之策,干脆不理,来个一拖到底,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感谢李大人这次没有自作聪明,否则我的文章就到此为止了。

虽然继埃尔金担任印度总督的寇松勋爵极力主张,既然中国没有拒绝,那么就应该告诉中国人,英国打算就把这条线当边界了。但是英国也并没有将这个主张照会中国。此时,英国的边疆政策又开始随着俄国的压力大小,和中国的软弱程度而摇摆不定了。
LM9012015-09-28 11:30:5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英国单方面提出的四条中印西段边界线
LM9012015-09-28 11:37:23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阿克赛钦三百年之五-无耻三线(4)


进入二十世纪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以及之后的庚子赔款已经将清朝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此时的清政府根本就顾及不到远方的疆土了。1904年,前进派的著名代表当时的印度外事秘书路易斯.戴恩狂热的提出要将印度边界扩展到昆仑山从而并吞西藏。但是俄国人不会允许英国这样做的,1907年,英国与俄国签署了一项双方保证都不进入西藏的协议。由于英国在阿克赛钦的目标是不使俄国人进入,那么使阿克赛钦属于西藏就是最简单的办法。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这一直使英国人努力的目标。
LM9012015-09-28 11:39:2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LM9012015-09-28 11:40:5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阿克赛钦三百年之六-清末民初(1)

摘要:把西藏一起吃掉-并吞哲孟雄-赵屠户定藏-风流将军西征-一代mm良玉楼

上文说到英国对俄国的政策使英国一心要把阿克赛钦放到西藏,但千万不要以为英国安什么好心,我说过要靠外国人来保卫自己边疆简直就是白痴才会干的事,这是无数自以为是的人失败经验的获得的。英国这么做最根本的想法是把西藏一起吃掉,而且一直就这么做的。

1876年英国并吞了西藏的藩属哲孟雄(锡金)和布鲁克巴(不丹),此年为十三世“达赖”降生之年,每次“达赖”转世,西藏或有兵祸,或有外教入侵,焉知不是佛祖降罪。1887年西藏联合政府在隆吐边境设卡,英国蛮横阻止,藏军与印度兵大战一场,失败。清廷屡次旨谕驻藏大臣文硕,要求藏人撤卡,这又是狗贼李鸿章和那老婊子干的好事。文硕上奏说,隆吐确实是藏地,卡没什么可扯的。老婊子说你他妈想不想干了,文硕说大爷的,老子就是不干了,隆吐也是西藏的地盘,清廷撤了文硕的官,换上升泰,李鸿章竟然对升泰说,你去看看隆吐到底是不是西藏的地方,以前怎么没听说过啊,暗示要升泰上奏说那不是西藏的地盘,升泰去了西藏,回报说,隆吐在哲孟雄(锡金)的地界里不假,但是哲孟雄和布鲁克巴历来都是西藏的藩属,现在虽然被英国占了,但是那里的部长(土王)每年都会亲自来拉萨进贡,两部有什么争端也是请驻藏大臣和达赖派人去处理,所以还是咱们的地盘(其实就是英国人的文档也承认这两部虽然名义上归英国,可实际上还是听命于拉萨)。李狗贼和老婊子竟然置之不理,藏人听说文硕被罢了官,知道老婊子是不想管他们了,就决定自力更生跟英国人干,老婊子命令升泰阻止,泰升心想你们他妈的买国,要老子背黑锅,想都别想,老子半个兵都没有拿什么阻止,于是嘴上说不许,暗地支持。藏人听了泰升的话更加愤怒,在帕克哩集合队伍,向天发誓曰:“凡我藏众男女,誓不与英人共天地。有渝此誓,众共殛之!”(好汉子!好兄弟!可惜现在有些藏人忘记了当年的誓言,忘记了宗喀巴大师教谕,成为基督教的走狗,我为之一哭)。

印度殖民军进攻热勒巴拉山,手持藏刀的藏族兄弟与印度血战,伤亡数百,阿萨姆来复枪营既后来的阿萨姆步兵联队号称印度最能打的部队,其实是垃圾,只能欺负手持兵器的部落兄弟,62年被我154团和155团将杀得溃不成军,击溃其参战的第二、三、五、九、十一营,全歼第五营,俘虏营长拉顿。辛格中校(又是个辛格家的)以下970余人,算是给藏族兄弟报了仇。印军胜利后,冬天临近,印度政府害怕在高原的冬天作战会吃亏,提出缓兵之计,照会清朝驻英大使刘瑞芳要求议和,藏人说如果英国人占据我哲孟雄,则誓不两立,拒绝议和,第二年春天印军继续进攻,八月击溃藏军,占领哲孟雄,抓了哲孟雄部长又继续攻入西藏境内的仁进冈,泰升知道正面的对抗藏人要吃大亏,所以派官员萧占先去阻止印军,萧占先也是半个兵没有,全靠嘴忽悠,他先跑到仁进冈立了个牌子,写上汉字“中国领土”,等到印军到来,忽悠阿三说,看看上面写着什么?不认识?告诉你们这是中国领土,我们本来不想和你们打仗,是藏族人要和你们打,现在我们太后已经责备他们了,你们就回去吧,阿三们还真信了,要求赶快议和,就退兵了。

升泰知道萧占先那也是赶鸭子上架,骗不了几天,但是藏人打败之后仍然嚷嚷着要报仇,有两个藏族的头人说要议和的,直接就给扔到雅鲁藏布江里去了,升泰好说歹说才终于给压下去,但仍然要求索回哲孟雄和布鲁克巴全境。等到天气开始变冷,升泰知道阿三肯定顶不住,这个时候谈判最有利,藏人也有聚集了数万兵力,升泰让他们先不要妄动,自己跑到边境去谈判,英国人又是割地赔款的要求,你们不同意我们就打到拉萨去,藏人听说后当然不干了,万余藏军进驻仁进冈,升泰叫他们先别动,然后跟英国人说,哲孟雄历来都是我们看的场子,凭什么给你,藏人也没到印度去打仗,赔什么钱。你们要谈判就先撤兵,要想打就跟藏人打去,老子还不管了。这个时候哲孟雄部长的弟弟也赶过来了,说你们英国人也太他妈不是东西了,分老子家的地不让我们家人来,半道上差点被几个阿三打死。英国当时并没有力量打到拉萨,而且马上就是冬天了,不打都得冻死在这,何况藏军集结得越来越多,除了开始那一万多,又多了三大寺得僧兵。所以英国既不撤也不进,开始跟升泰打口水仗。哲孟雄部长得老娘也来了,说:我们当年租界给英国,说好了一万两千现大洋,他妈的一毛钱也没见着啊,抓了我儿子不说还想要我们的土地,门都没有,我们归大清。布鲁巴克(不丹)的老大此时也要派了一千七百军队过来,借口护卫升泰,升泰心想哲孟雄的事还没了,你这时候来不是没眼色吗,再说这点部队我也不缺,就又让他们回去了。

正当升泰在边境苦心孤诣努力维护边疆的时候,英国向在北京的李鸿章施加压力,李鸿章对升泰说,英国已经占领了哲孟雄,不可能吐出来了,你只要保住西藏就是功劳。升泰当时心凉了半截,英国人伪造哲孟雄部长的书信想骗他老娘把他两个儿子交出来,老娘坚决不干,牵着两个小孙子到升泰营里痛哭(与琉球国王子在李鸿章府前苦跪数月,痛哭而归何曾相似啊,丢弃不仅是土地,而是数百年经营的民心啊)。升泰知道朝廷已经无人做主,自己也无可奈何了。1890年终于签订条约承认哲孟雄(锡金)是英国的属国。在1904-1905年,英人借通商要挟,自哲孟雄(今锡金)进兵,在江孜击溃藏军,进入拉萨,签订“中英新定藏印条约”。

开始十三世“达赖”一直以为俄国也信喇嘛(白痴),所以跟俄国人走得很近,这可是英国人最忌讳的事,英国人当时虽然知道,但也没什么办法,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英国就立刻进军西藏了,此时驻藏大臣有泰跟达赖说,打是打不过,只有我去先把他们忽悠住,然后在想办法。这个白痴达赖竟然不让他去,说老衲自有妙计,找箭头寺的喇嘛诵经诅咒英兵快点死(白痴),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英国兵临城下之时,立刻屁滚尿流,把印信交给噶勒丹寺的噶卜伦活佛,自己马上逃到青海去了,一点高僧的样子都没有。有泰知道他的妙计就是这个差点没背过气去,气得要求清朝革出达赖的名号。自五世达赖圆寂之后,在历次外敌入侵的事件中,班禅一直比达赖显得有骨气,沿袭宗喀巴大师的人只有班禅大师了,六世“达赖”横死就已经显出佛祖对“达赖”僭越的震怒,桑结一人之乱至我佛座下高僧后继无人,岂不悲呼,我佛弟子无数,只我一人高呼,悲痛之极已。现在在印度那个老秃驴是个什么东西。
LM9012015-09-28 11:48:38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阿克赛钦三百年之六-清末民初(2)


当时在四川总督锡良麾下建昌道赵尔丰清楚的认识到这种形势,向他老板提示英国“阴谋百出,居心叵测,西藏情势岌岌可危”,此人也是清末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老哥赵尔巽就是清史稿的编撰者之一,并向清廷要求改革藏区的行政区划,改土归流,巴塘的泰宁寺喇嘛叛乱,赵尔丰与四川提督马维骐带兵杀入西康,全境肃清,以武力实施改土归流的政策,不听的全砍了。1907年正月,创立学务、农垦、水利、桥梁、采镰、医药等部门,设立里化、定乡、巴安等县,1908年7月,设立康安道,改打箭炉为康定府,设河口县,里化同知,稻成县、贡噶岭县丞,巴安府、三霸通判,定乡县、盐井县,同时他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并招募川军三营,训练新军,伺机重返西藏。他在向清廷奏折中说:“移川督於巴塘,而於四川、拉萨各设巡抚,仿东三省之例,设置西三省总督,藉以杜英人之觊觎,兼制达赖之外附”。就是要西藏岌岌可危的形势下,以武力控制,建立形同内陆的行政机构,这是很高明建议。近代著名学者李思纯说:“金沙江以东十九县,尚能归附,皆因清季赵尔丰之余威,于民国以来诸边将无预也。”

1908年,跑到青海的“达赖”被当地的清军护送的到西宁,此时陕甘总督升允就发现这个家伙不是个玩意,上奏说,“达赖性情贪啬,久驻思归,应否准其回藏?”得旨:“俟藏务大定,再行回藏。”升允就把他送到了五台山,又上北京朝觐,一切安顺治朝五世达赖的规格接待(这玩意也配?),本来要再次受封的,由于光绪和老婊子相继挂了,所以也没封成,借口水土不服要回西藏,此时清朝更没个主心骨了,升允只好原路给他送回西宁,一路漠漠唧唧的慢走,第二年才回到拉萨,凡事他走过的地方,当地土司都开始纠集藏民闹事,驻藏大臣联豫鉴于达赖有附英异动,奏请朝廷调川军入藏,联豫的目的也是打算把西藏完全改土归流。赵尔丰率这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作战悍勇的川军开始越过金沙江向查木多(今昌都)和类乌齐进攻。朝廷命钟颖一个年方22岁的帝戚)率四川新军两个标(旅)进藏,1910年(宣统元年)初,钟颖军与赵尔丰军会师于查木多(钟颖军自北线即今四川甘孜州德格进兵;赵尔丰军自南线即今四川甘孜州巴塘赵行辕驻地进兵),然后两军迅速推进到工部(今林芝专区首府八一镇附近)一线。对整个工部和波密地区(昌都、林芝地区)进行改土。消灭了这一地区长期威胁丹达岭以西的后藏安全的波密王白马青翁独立政权。消灭白马青翁军,并将白马青翁擒拿处死。这一地区(今西藏东部)先后建立起了查木多、江达(工部)、等十多个县,赵同时向南派兵,进入查隅地区,建立了查隅县(查隅在今西藏自治区最东南,临中印边境东段之东,与印占瓦弄相邻)。“达赖”一听说川军来了立刻跑到印度去了,清朝下令格去了他达赖喇嘛的名号。当时很多西藏的边远地区,如白马岗地区(即今墨脱县)和门隅--洛隅--下查隅地区(现属印度,即今印占中印东段边境以南的约十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头人都派人来要建郡县。赵也积极组军备战,随时抗击英国的武装入侵。特别说一点赵尔丰在西藏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强迫藏族学生学汉语说汉话,要求藏人家族都采用汉姓。至今康区有不少姓汉姓的藏人,多是那时传下来的。他在改变风俗方面,细到要求藏人改变以吐舌头表示尊敬的习惯,规定男女青年在藏袍里面还要穿裤子,甚至因为他认为藏人的天葬风俗不好,也要求改变。同时积极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在“改土归流”过程中,将一些环境好的山谷地区,交与迁居过来的川民。但因为幸亥革命爆发而停止,使刚启动的由四川向藏区的移民计划中止,所以移民量不大,否则察隅等藏南地区将迁移大量内地实边汉人,“号称西藏的江南”的藏南国土也不会落入印度手中。就是今天,我们对西藏的政策大部分也是抄的赵尔丰的。更难得是赵尔丰是一位为官清廉的好官,他训导地方官,“知县是知一县之事,即知人民事也。故勤政爱民者,因爱民而勤政。非勤政为一事也,爱民又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贼民者也”。在路途发现一家百姓无隔夜之粮,而地方官不知,即以严惩。

我们多说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其实并不竟然,甚至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很有能力的。这让我想起郭靖的两句话,“郭某纵然不肖,岂能为昏君奸臣所用?只是心愤蒙古残暴,侵我疆土,杀我同胞,郭某满腔热血,是为我神州千万老百姓而洒。”……“我南朝地广人多,崇尚气节。俊彦之士,所在多有,自古以来,从不屈膝异族。蒙古纵然一时疆界逞快,日后定被逐回漠北,那时元气大伤,悔之不及”。金庸小说唯此二句最男人。是啊,我中华何曾缺了好男儿,文硕丢官抗命,占先只身迎敌,升泰百般斡旋,尔丰率军平藏,心中未必忠于那个狗贼和老婊子,胸中的热血也是为中华百姓而洒。王国维先生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自沉弃世,陈寅恪先生说此非“殉清朝”而是“殉文化”,我对王先生是极佩服的,但是认为如此之死就落了下乘,比不上郭大侠了,他日鲜卑人若能殉于百姓,才是真正不负此头啊。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内部军阀混战,在中亚和西藏的影响力下降到最低点,各地少数民族贵族在列强的怂恿下纷纷自立。北洋政府忙于争权夺利,根本就顾不过来,喀尔喀蒙古的分裂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英国此时的边疆政策也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俄国对新疆的并吞似乎已经迫在眉睫,印度总督竭力向伦敦建议阿尔达的计划,将阿克赛钦放在印度的边界内,而不是西藏,但是由于摄于赵尔丰的武力,伦敦最终没有同意,仍然坚持1899年的边境提议。在1914年的西姆拉会议(丑名卓著的麦克马洪线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确定的)上,阿克赛钦仍然分成两部分,大部归于西藏。
LM9012015-09-28 11:50:16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阿克赛钦三百年之六-清末民初(3)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我家乡一位英雄,风流将军尹昌衡,他是四川成都彭县人,现在属于成都的彭州区,尹将军一生诗酒风流,潇洒倜傥,身边一位红颜知己良玉楼更是美若天仙,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泡妞报国两不误,绝对是有我蜀人特色标杆人物。1897年,年仅13岁的尹将军就读与成都尊经书院(后来的四川大学),18岁投笔从戎,进入四川武备学堂习武,两年后毕业,以优良成绩被选赴日本东京振武学校深造,跟与当时的同学,后来叱咤风云的各地诸侯蔡锷、李烈钧、刘存厚、李书成、阎锡山、唐继尧等人都是拜把子的兄弟,25岁的尹昌衡毕业回国,在广西巡抚张鸣岐手下任广西陆军小学堂监督,他最著名的一个学生就是中华民国的代总统李宗仁。1910年回到四川,成都人怎么离得开成都嘛,在四川总督赵尔巽手下当军事编辑局总办,很快又任督练处会办,此时的他还是四川著名会党“袍哥”的成员(千万不要以为袍哥是黑社会,其实它上至四川省 下至脚夫苦力包括乡绅,军阀,土匪,文人、商人、学者等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是一种民间自我保护的松散团体,但它的影响相当大,今天四川人称呼陌生男子为“师兄”,就是袍哥的遗产,北方多称“师傅”,是义和团的遗产)。1911年四川爆发“保路运动”,清朝急调赵尔巽的老弟-手握重兵的赵尔丰入川镇压川人。尹昌衡对赵尔丰说,很多四川人在川汉铁路中都拥有股份,不能硬来,赵尔丰一向强势惯了,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反而对尹吕衡产生怀疑,将其软禁起来,继续使用在西藏的办法,不听话就砍了,镇压保路代表。但是他手下的川籍军人因家中大都是铁路租股者都暗中加以反对。不久,四川陆军小学堂外籍总办被学生驱走,赵尔丰迫于形势;只好临时任命尹昌衡为四川陆军小学总办,尹趁机结聚一批武装力量,同年冬立宪派取胜,赵尔丰迫于内外形势,宣布退位,但仍带兵留住成都城。由此四川宣布独立,立宪首领蒲殿俊出任都督、原清军第十七镇统治官朱庆澜出任副都督,尹昌衡出任军政部长、罗纶出任军事参议院院长。没几天,因为工资问题,部分川军叛乱抢劫成都市,成都乱成一团。尹昌衡跑到北郊凤凰山兵营(哈哈,坚哥他们家),同第六十五标统周骏等四名军官密商后,当即带兵进城下乱,罗纶也率四乡保路同志军人城维持治安,仅用三天时间即平息叛乱,安定成都秩序。旋派川南同盟会杨肇锡、川籍军官彭光烈与巡防军十余名管带商定立即令士兵停止抢劫,重新商定军政府负责人选。经同盟会成都支部负责人董修武、立宪派重要人物及川籍军官彭光烈、孙兆鸾、宋学臬等人协力筹划,重新成立四川军政府,推选尹昌衡担任都督。

这个两人都清末民初的英雄人物,但是命运让他们不能相容。赵尔丰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承认失败呢,他冷眼看着局势,成都的叛乱给了他机会,暗中调遣风山、傅高秋率在西藏云南的部队到四川来。尹昌衡得到这个消息,加上赵之前在四川杀戮太重,结怨太深(重庆军政府就扬言要派三路大军杀到成都来砍赵尔丰的脑袋),就决定干掉赵尔丰。他独身到赵尔丰家了,保证跟赵无论清朝民国都是哥们,请赵名义上交出军权,把赵从亲兵护卫的住所骗了出来,四个埋伏的士兵将赵逮捕,尹又拿出赵给他的手令接管了赵的部队。随后举行公审大会,砍了赵尔丰的脑袋,死前赵尔丰一直破口大骂,不过尹昌衡这手的确不怎么地道,对比重庆的做法,就能发现成都仔儿没有重庆仔儿耿直。

尹昌衡随即平定在四川所有清军,1912年四月二十七日成都四川军政府和重庆蜀军政府联合,尹昌衡出任联合军政府都督。

西征的钟颖没有跟赵尔丰回四川,而是替代联豫当了驻藏大臣,带着部队留在了西藏,由于要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部队都分散在藏区各地,这就给了“达赖”机会。同年六月,此时“达赖”已经成为英国的一条狗,他从印度跑回来,在康藏地区掀起“亲英反汉”浪潮,僧兵数万之众攻击拉萨川军钟颖所部、围攻昌都,乍丫、江卡、乡城、稻城,河口等地同遭猛烈攻击,进而理塘失陷,情势十分危急。尹昌衡甚为气愤,拟订“征藏计划”,自愿率领一镇(师)精兵西征,以壮国威利边民。六月十四日得北京北洋政府覆电获准,命尹昌衡为西征总司令帅兵进剿.尹令朱森林一团为前锋,亲率大部队火速进发。“达赖”叛军惊闻连 “赵屠户” (赵尔丰绰号) 都敢砍了的尹昌衡都督挥师征剿,又传闻都督领兵十余万人,尽皆惶惶然溃逃一半,加上尹昌衡指挥有方,历尽艰险,仅用三月多时间即击溃叛军,收复失地,安抚僧民,以解康边之危。又在鑪城设置镇抚府,下辖民政,财政、教育、实业四司,改各设治局为县,以掌管全边。并分设边东观察使和边西观察使,督办政务。尹昌衡改任川边经略使后,一年多来尚新设嘉黎府,组建硕督、太昭(江达)、恩达三县。北京民国政府批定川边为特区,共领三十二县。
尹昌衡本来想领兵继续西征,全部平定西藏,但是袁世凯迫于英俄两方压力,而且尹将军西征大得人心,于他不利,多次电令停止征讨,1913年底,袁世凯以议决川边诸事为由召尹昌衡至北京,一块来的还有蔡锷,老袁对这哥俩软禁起来,封官许愿,想笼络利用。尹昌衡与蔡锷本来就是铁哥们,两人一合计,发现这老东西跟老婊子是一路货色,有篡夺成果、图谋窃国之野心,当然不想跟他干,合计着逃跑,回老家起兵反袁。袁家老三袁克文为了帮老爹笼络尹、蔡,常常陪他俩到北京八大胡同逛窑子。袁克文这小子被称为“民初四大公子”,师从许地山,也是个诗酒风流的人物,本质并不坏,曾劝过他老爹“莫上高楼最上层”——不要当皇帝。当时北京两大名妓金祥班的小凤仙(19岁)和云吉班的良玉楼(原名殷文鸾,17岁),而且也是亲如姐妹,而尹昌衡30岁,蔡锷32岁,正好哥俩一个人一个泡了,成担挑了。在北京城的风月场中,做红名妓很不简单,不仅要资质绝佳,还要识翰墨,通音律,在上流社会中交际应酬,懂礼节,善谈吐,风雅宜人。良玉楼与小凤仙的可贵之处在于两人都不是见钱眼开的人,因而她们能在风尘中觅知己,慧眼识英雄!

与良玉楼结交后,在给她“梳拢”(就是开苞)的那天晚上,尹昌衡送给良玉楼一串珍珠项链,并即兴赠她一首诗:

秋月春花无限情,酒阑书剑任纵横。
自知此意甘颓倒,且看今朝值圣明!
不是东山能济世,也因蕲国厌谈兵。
美人名士堪千古,何必干戈误一生!

聪明的良玉楼,早已看出这位英年的尹都督佯装带醉,壮志未酬。
LM9012015-09-28 14:53:5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阿克赛钦三百年之六-清末民初(4)

袁世凯赏给蔡锷小公馆、新家具,还答应在京给他举行盛大纳妾喜筵,蔡锷领而受之,表面降袁,暗地里却在小公馆接见家乡来客,秘密指挥云南起义。而尹昌衡却表示不要小公馆、新家具,妓院的费用他给袁克文打欠条,答应还。他深知袁世凯非等闲之辈,要是与蔡锷同唱一样的戏,势必会引起袁世凯的疑心。他常在四川会馆出没,同家乡来客秘密策划反袁斗争。

蔡锷返回云南之后,袁世凯大怒,下令将小凤仙下北京监狱,追查蔡锷在京余党。老袁见尹昌衡不公开表态降袁,害怕他搞鬼捣蛋,便“亏空公款”罪把他关进陆军监狱(其实那时候尹在北京妓院里长期吃住,又不要老袁买单,都快让老板干出来,可见他根本没钱),软禁在一幢小洋房里。(这俩哥们也不统一行动,估计蔡锷是不仗义了)同时严密监视四川会馆与金祥班,逼问良玉楼尹昌衡的情况,追查他的在京同伙。

当时北京各大报刊都登载了“蔡锷回云南起义”、“尹昌衡在北京坐牢”的消息。

在狱中,尹昌衡宣布绝食,摆在他面前的好酒好饭,他也不喝不吃(北京饭有什么好吃的,要上川菜萨)。袁世凯只好派袁克文到八大胡同去请良玉楼劝他进食,出面解围。良玉楼入狱后,尹都督才肯喝酒吃饭,放弃绝食。陆军监狱破天荒地准许探监留宿,批准“囚犯”与“娼妓”牢内昼夜长谈。尹昌衡从良玉楼口里才知,小凤仙也被关进北京监狱,蔡锷在云南组织“反袁护国军”,熊克武在四川组织了“四川反袁护国军”。袁世凯则马上就要登基。不久后,在全中国人民的讨伐声中,刚刚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暴病而亡,黎元洪当上了大总统,将尹昌衡、良玉楼、小凤仙才特赦出狱,封尹昌衡为“盛威将军”,实际上仍被黎元洪软禁。此六年后,尹才得以回到四川成都。尹昌衡后来追随中山先生革命,因身体不好后来归隐成都。从此,良玉楼始终不渝地相伴尹昌衡。昌衡的《止园诗抄》有《赠良玉楼》七律四首,《寒宵欣慰太贞》及长诗《幽燕美人歌》,自注:“为姬人殷太贞作,太贞即前诗所谓良玉楼也。”

蔡锷与小凤仙风流虽盛,但却未结成白发夫妻。尹昌衡与良玉楼却不同于小凤仙与蔡锷,尹良二人终成夫妇。良玉楼与尹昌衡婚后被尊称为殷夫人,排行老二,后尹又聚一房,姓羊,此为三夫人(知道为什么身体不好了)。 1949年,尹昌衡为躲避国民党的“川西大决战”,携全家老小共九人离开成都到成都至西昌之间的“富林”镇羊仁安处避难,一路之上身为前四川军政府都督夫人的殷夫人甚是受人尊重。西昌解放后,尹昌衡不愿回到成都,一家人又随尹去了重庆。中共西南局了解到了尹昌衡一家的情况后,贺龙司令员在西南军政委员会上强调:“尹昌衡对国家对民族是有贡献的。”邓小平也说:“尹昌衡我们要管”。

清末的小姐一个比一个仗义,切不说用和德国外交官瓦德西的肉体关系减轻了八国联军对北京的掠夺赛金花(赛金花真正老公是清末状元洪均,他的儿子(记不得名字了)是马尾船厂的总工程师,在中国科技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孙子洪君彦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经济学家,章含之的老公,生下一个女儿洪晃,陈凯歌的前妻,著名的“名门痞女”。),就是小凤仙,良玉楼之辈也是让人神往不已,让一部分男人-周总理斥之“操守不如一个妓女”的叛变的中共中央 向忠发之辈-羞都羞死了。

“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此话虽不全对(特别是后半句),但也可知我们中华数千年不倒的一些原因。
LM9012015-09-28 14:57:31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英俄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以阿富汗—中国西藏和新疆为“缓冲区”


LM9012015-09-28 14:58:31 发布在 国际观察


LM9012015-09-28 15:02:1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英国对印度各地征服的时间,阿克赛钦地区标为“未知”,实际上英国从未实际控制过这地区
LM9012015-09-28 15:04:0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阿克赛钦三百年-民国时期(1)

英国在西藏最根本的政策就是把俄国人挡在门外越远越好。但是在东西两段略有不同,在相对富庶的东段藏南地区,英国人更愿意把它直接纳入到自己势力范围,那里有着英国人生活必不可少的茶叶,当赵尔丰试图改土归流,在察隅收税,并下令修建一条道路通过藏南地区到达印度的阿萨姆邦时,伦敦的茶叶价格都开始涨了。而在西段,巍峨的喀喇昆仑山造就一块人类最难生存的地区,一片荒凉,英国并不想自己亲自管理。但是那里生活着高原最美丽的动物藏羚羊和野牦牛,在英国的“探险家”没有进入到这片圣地之前(这些王八蛋所到之出,不是造成生态灾难就是文化灭绝,可恨今天常常出现在电影里,扮演救世主的形象,可恨啊,其实即便在电影里什么怪兽啦,土族啦,只要是当地的,都是坏人,什么古墓啊,金字塔啊,遗迹啊,哪个最后不是炸个稀烂?哪个人又会心疼那是人类文化遗产了,这么强烈的暗示,观众们怎么都看不明白呢),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人类活动基本没有,这两种动物的数量很大,而到了英国人离开的时候这两种动物几乎绝迹。多少藏羚羊和野牦牛成伦敦贵妃肩头的披肩。今天当我们为《可可西里》而痛恨那些青海的 “老板”“枪手”,其实他们不过是为了吃口饭而已,最可恨是欧洲的羊毛经营商和上流社会的小姐太太们,他们才是个个脸上沾满血迹的真正凶手。很多人认为虽然殖民者抱着不良的目的剥削了殖民地的人民,但是客观上还是带给这些地区先进的文明,纯属放屁,用几代甚至数十代人苦难和上千年都难以恢复的生态破坏的代价换来的迟早会发展到的文明,猪都能想明白划不划的来,况且这文明未必就人们想要的。

当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陷入内战,对自己的边疆以无能为力,这种情况是英国在印度边疆的态度发生变化。英国人琢磨着俄国一定不会对放在自己嘴边的新疆住口,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一猜一个准,那么英国就一定要把西藏放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而且要把印度疆界从喀喇昆仑上推进到昆仑山,阿尔达的前进方案又从故纸堆里翻了出来。从1911年起,印度总督哈定就处心积虑的在东北边疆推进,其目的要把藏南地区,这块自九十年前英国统治阿萨姆邦以来就承认是中国领土的一大块地区据为己有,而此前哈定并不是这样想的。这不是今天我说的重点,就不再哆嗦了。

1913年十月,英国借口尹将军的进攻,提出要调停中国与西藏的战争(操我们自己国家平叛要你调停,再说这叛乱还是英国勾起来的),召开西姆拉会议,并强迫中国政府参加,受1907年英俄条约的约束,英国不能直接同西藏政府签订条约,所以中国这个幌子还是要打一下的。

英国人的小算盘打的很精,本来是把中国控制下的西藏作为英俄之间的缓冲,现在中国政府的影响力下降,那么就应该把西藏作为英俄之间的缓冲,显然西藏地方政府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而且1907年的英俄条约也限制的英国并吞西藏,所以第一要让 “西藏名义上仍可保留在中国宗主权下的自治邦的地位,但在实际上应使它处于绝对依赖印度政府的地位,而且还英国成立一个有效机构,以便把中国和俄国都排挤出去”(英国外交部1912年备忘录),第二,对于未划定边界的地区,尽量的把边界向前推一些就是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了。

一方面英国通过驻华公使朱尔典,这老东西估计大家毕竟熟悉吧,向袁世凯施加压力,中国外交部提出干涉中国内政的五项条件: 1、英政府不允许中国干涉西藏内政;2、反对华官在藏擅夺行政权,并不承认中国视西藏与内地各省平等;3、英国不欲允准在西藏境内存留无限华兵;4、以上各节先行立约,英方将承认之益施之于民国; 5、暂时中藏经过印度之交通应视为断绝。

袁世凯一还需要英国对北洋政府的承认,二还要等着向英国借钱打内战,只好下令停止西征军对西藏的进军。虽然老袁也是被逼无奈,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就应该担负起他的责任,在这件事上他本可以做的更好的。

还是受英国的要挟,老袁只好派人参加了并不合法的西姆拉会议。在派出的人选上老袁还比较清醒,派出了前清的老外交张荫棠。他曾经于1906年由海上经印度查办藏事(英国人认为这是由于清朝已无法保障陆路的安全,并作为当时清朝以无力控制西藏的证据,完全是胡扯,后面几任驻藏大臣都走的是陆路,荫棠看出解决西藏问题关键在外不在内,要解决西藏问题必先考察印度),弹劾昏愦误国的驻藏大臣有泰及10余名满、汉、藏族贪官污吏,上奏治藏刍议十九条,后来被赵尔丰实行,于英国人力争修改《拉萨条约》,还曾经任出使美、墨、秘、古四国大臣,在墨西哥排华案中,力争墨西哥政府赔偿款项310万墨元。现在拉萨还有一种花,叫“张大人花”,就是西藏人民纪念这位好官的例证。

但是英国深知此人难对付,而百般阻难,老袁只好按照英国的意思又换成在英使馆工作的陈贻范,但又任命胡汉民做为拥有同等权利的代表,遭到英国的强烈反对而作罢,这他妈叫什么谈判,直接说了算得了,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这就是所谓的“绅士”,操。

这位陈代表用英国人的话说是“一位文雅的,又经验的外交家”,可是这关于国家领土的谈判,山鸡都知道,只要有关地盘的谈判一定要把刀带上。

老袁最后还是长了个心眼,暗中派出了心腹密探陆兴祺,中国驻加尔各答的领事和驻拉萨的长官(这两个身份英国人都不承认,操,这轮到他们承认了?)

用著名的国际政论家内维尔马克斯韦尔的话说:“西姆拉会议本身就是一篇故事,其中外交手腕、强权政治和间谍活动都有过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的表演。”其中恶心劲,我说三天也说不完。主要是想谋划我国的藏南地区,所以这里只说大概吧。
LM9012015-09-28 15:20:34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阿克赛钦三百年-民国时期(2)


英国想把西藏分成内藏和外藏,学俄国分蒙古的做法,一点创意都没有,真要分的话,不如分成三份或者四份还合理一些,当然还有六份,八份,十三份的分发,就是两份没道理。这样做是想把西藏同蒙古一样,在外藏,中国将失去一切权利。而陆兴祺发现了这个阴谋,马上提醒陈,并向老袁汇报(陆的身份很奇特,之前他是一个印度的华商,突然间就成了驻藏办事长官,他在会议期间同中央的电报来往极多,态度是寸土不让,老袁基本是言听计从,英国人认为他是袁的密探),中国方面于是强烈抵制划分内外藏的主张,这一标定所谓“内藏”边界,大体是沿着现今新疆与西藏交界的昆仑山画出,向东北横穿青海省偏北部,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沿折向东南,一直画到康定,再向南转西,穿过云南西北部,沿喜马拉雅山脊画到达旺以北的不丹边境。而标定所谓“内藏”和“外藏”边界,则从现今新疆、青海、西藏三交界处起,向东大体沿昆仑山、巴颜喀喇山画出,又折转东南,从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画到现今云南、四川、西藏三交界处,汇入红线。这表明:要将青海西南部的安多藏区以及康巴藏区的西部,划归噶厦直接管辖,而噶厦从未直接管辖过这些地区。

英国人就是想用这两块地方来换取西藏地方政府对条约中将藏南达旺地区划入印度的同意,天下还有比这更无耻的事吗?

英国人同时破译了陆向中央发电的密码,这也是默认陆存在的原因,否则早把他赶回去了,1914年四月,英方的代表麦克马洪以承认中华民国为条件,迫使陈草签了协议和地图,但是在这份图中,阿可赛钦地区是划在西藏的边界内的。

草签是不具有法律效应的,同时中国政府随后就命令他不准签署正式协议,这也是由于陆的报告。

西藏的代表夏扎担心将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大片领土割让会损害西藏在当地统治者的反对,不敢签,麦克马洪一方面诱骗十三世达赖(六世达赖的出生地在门隅,属于被划出去的地方,十四世达赖承认麦克马洪线岂不连祖宗都买了,恶心),说英国将支持西藏独立,赵尔丰之前的镇压也确实把这位胆小的活佛推向了对面,一方面继续以帮助西藏获得四川和青海土地的补偿作为诱饵,终于迫使夏扎在条约中签了字。

英藏之间有个密约,就是印度将边界从喜马拉雅山南麓推进到山顶的代价是,西藏获得四川西康(此时以设县)和青海的土地补偿,同时帮助西藏成立“大西藏国”。英国获得了藏南的土地,却根本没有想兑现陈诺,所以既然现在的四川还是四川,青海还是青海,西藏还是自治区,西藏人当然用不着承担西姆拉条约的内容,把藏南割出去,而事实上西藏人也是这么做的,到了四十年代拉萨还在收达旺的税呢。

同时麦克马洪线仅仅是规定了西藏的界限,没有规定中国同印度界限,而可笑的是这是次为了调停中国与西藏内战的而召开的会议,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中国同西藏的边界,根本不干印度的事。何况这条约根本就没有签。就连麦克马洪本人都承认“事实上去年在西姆拉举行了谈判谈垮了”。而英藏之间的密约,英国人先是秘而不宣,后有公布于世,为此英国人简直恶心到极点。

1929年英国出版了《艾奇逊条约集》,这是关于条约最权威的记录。关于西姆拉会议讲到:

“1913年,英国、中国和西藏的全权代表在西姆拉举行会议,企图解决有关中藏边界事宜,起草了三方条约,并于1914年草签。然而中国政府不允许其全权代表进行正式签字。”
LM9012015-09-28 15:25:31 发布在 国际观察




LM9012015-09-28 15:35:3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阿克赛钦三百年-民国时期(3)

英属印度政府按照英国政府的指示,由中央出版局于1938年重新出版了《艾奇逊条约集》 (把以前出版的收集起来销毁了,新版还标着1929年出版,我快吐了)。改成了:

“1913年,英国、中国和西藏的全权代表在西姆拉举行会议,企图谈判交涉关于西藏的国际地位,特别是关于三方政府的关系,以及西藏对中国和印度两方面的边界,以期取得协议。由于中国政府不予批准,这些边界还是流动的。另一条印度和西藏之间的边界,从阿萨姆起到缅甸边境,已经英王政府和西藏政府同意划定”

同时,英国在出版时指示:

“一、在公布的时候注意避免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不要公布1914年7月3日“印藏联合声明”(英藏密约);

三、公布的形式可利用重新修订《艾奇逊条约集》”

这也是“绅士”干得事?毫无廉耻。

英国在西姆拉的阴谋破灭以后,认识到任何一届中国政府,无论它多么的无能,也决不可能在割让土地的条约上签字,此时的中国外交家们在长期的被欺凌的过程中已经练熟了一套拖延战术,无论你怎么威逼利诱就是不签字,他们明白,不签字外国人不会吃了他们,签了的话中国人绝对会,因此就不再寄希望于法理上分裂西藏,而要趁中国积弱之时,造成西藏在事实上依附印度独立。

gavinchris说的对,当我们想要回这些地方的时候,发现当地人已经不在认同我们了。可还有一点,如果是法理对我们有利的情况,西方人就会说当地人的意愿是最重要的,人权高于主权嘛,要是当地人认同我们情况呢,那一定法律依据是最重要的,白纸黑字的写着呢,总不能赖帐吧,总之最终解释权归那些王八蛋所有。只有中国人坐庄的时候,才好说话。

根据英藏的密约,英国有帮助西藏独立的义务,还要帮助西藏获得四川和青海的土地作为“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补偿,但是英国人不想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一方面中国政府不会同意,另一方面如果在中国掀起反英的浪潮,那贸易就要受到损失。所以英国以5000支淘汰了的步枪和几十万发子弹作为获取土地的酬谢,帮助噶厦(西藏的行政长官)加强军事力量,使藏军首次有了大批近代武器,对后面一条义务,英国人也没有打算自己来完成,它在江孜开办军校,为西藏训练军官,西藏还派员赴印度学习炮兵、机枪等技术。同时,噶厦组建了藏军总司令部,藏军部队由原来的四个团、3000人,陆续发展为十一个团、8000余人,使藏军实力大增,战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一举两得,算盘打的真精啊。
LM9012015-09-28 15:37:53 发布在 国际观察
阿克赛钦三百年-民国时期(4)


刚刚在西姆拉会议结束不到半年,也就是比新兵训练长点的时间,武装一新的藏军就迫不及待发动进攻,1914年冬,多麦基巧噶伦喇嘛强巴丹达率领藏军崔科代本的一个团,东进至工布江达。另一路藏军为穹让代本所率之团,东进至三十九族地区,以后,又有藏军部队陆续东进。1917年,川军砍了两藏军的人头,藏军乘机大进,占领昌都,与川军在雅砻江两岸对峙。藏军胜利后,英国驻华副领事台克曼马上以“调解”为名,行帮助藏军巩固已占地区之实,这种光动嘴不动手的活英国人是最爱干的。

英国的目的就是要事实上划出中国同西藏的边界来,实现西姆拉会议的未达成的阴谋。川边镇守使陈遐龄派员赴拉萨,这次达赖喇嘛还算清醒,复函称:不肯悖逆施主,甚愿息兵。英国人又企图再次召开一次“三方”的会谈,这样造成川藏之间的战争是国与国的战争的假相,英方的抛出个十三条条约,其要点是:

1、川藏驻军地按现在各自占领地点,即巴塘、盐井、义敦、得荣、理塘、甘孜、新龙、炉霍、道孚、雅江、康定为川军驻地,类乌齐、恩达、昌都、同普、邓柯、德格、石渠为藏军驻地,川藏各部队均不得越过暂定界限。

2、立本约后,双方如再发生冲突,不可用武力解决,应速请英国领事调停。

3、本约为临时协定,他日当另开中英藏三方政府代表会议,缔结永久正约,但正约不得更改本约。

川边镇守使陈遐龄派出的代表刘赞廷,看出英国的企图,拒绝签字,在那个年代,这些代表身处敌境,所能做的也仅仅的是拒绝签字罢了,而且拒绝的后果很可能是个人人身安全可危,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可算是英雄了。

陈遐龄看出英国人玩的把戏,暗中派人直接同前线的藏军将领谈判,另行签订了《边藏停战退兵条约》,这一临时性的停战退兵条约,排除了英人干预,指出是中国境内局部之事,但承认了藏军对各县的占领,使得当时西康的33个县中,川军仅占有17个县。同时约定停战一年,请达赖与中国大总统协商解决冲突,这就把英国人撇到了一边。
LM9012015-09-28 15:39:2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英国侵略军军官



清驻藏大臣有泰(左三)和他的幕僚



藏军军官和僧俗官员



LM9012015-09-28 15:41:29 发布在 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