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2——李清照的《声声慢》和辛弃疾的《破阵子》

楼主:张关林2016 字数:2001字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佳作欣赏2——李清照的《声声慢》和辛弃疾的《破阵子》
——兼论婉约与豪放

伟大的宋词,产生了两个高屋建瓴的概念:婉约派与豪放派。最先提出概念的是《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认为婉约为主流文风。

之所以说这个划分高屋建瓴,因为它不仅适用于宋词,也适用于中国从古至今的所有文学作品。但上面的定义比较粗疏。本身试图通过对两首词的分析,探讨一下两派反映的情感的社会意蕴,以便准确理解它们的历史成因与文化指向。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婉约派代表作,语言朴实,构思凄美,感受细腻,巧用叠字,满纸呜咽。淡酒,晚风,飞雁,落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作者抓住生活中容易勾起愁绪的典型意象,目的是把自己难以排遣的愁绪渲染到极致。她达到目的了,不敌风寒的淡酒,引起伤心的飞雁,憔悴的黄花,还有黄昏时梧桐细雨,成为表现哀愁的经典文学意象,次第相传至今。

注意,词的着眼点是个人情绪!当然,所有的作品都是个体情绪的宣泄,但“着眼点是个人情绪”,是指引起个人情绪的原因限于个人遭遇。作者为什么愁?有人说,这里的“愁”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因为李清照生活在山河破碎的时代,而且在南逃之后,她的愁必然与此有关。这种分析显然不合逻辑,如果李清照或者同时代的什么人写一首高兴的诗,难道说是面对山河破碎没心没肺么?当然不能。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应该从文本本身出发,不可牵涉文本以外的因素。这首词能让我们窥见“愁”的内容的文本,恐怕只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等等自然环境意象,没有任何社会因素——这明显属于深闺寂寞的怅惘。

李清照是一天到晚“愁”的,不管南渡前还是南渡后。且看李清照在结婚不久、远在南渡之前写的《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和丈夫短暂分离之后的愁绪,也还是淡酒、黄昏、黄花、西风等,跟《声声慢》的意象雷同。其中“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具体透露了愁的内容与一个人独守空床有关。因此,不能因为她南渡后写愁,就把愁的境界拔高到“常为大国忧”的高度。

同样是写“愁”,辛弃疾是这样写的:“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无边秋色,空阔寂寥,不由唤起家国情怀,但报国无门,只好“把吴钩(宝刀)看了,栏杆拍遍”,但千里江山,有谁懂得我的愁苦?一代志士,只好泪洒青楼。辛弃疾用了几个典故,他把的愁与家国天下情怀联系起来,可见,他与李清照的“愁”,不在一个层面。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婉约派”代表作。婉约,顾名思义,文风崇尚委婉含蓄,主题则基本以个人遭遇和个人感受为主。我给婉约派下的定义是:委婉含蓄+个人意识。委婉含蓄是表现方式,个人意识是指囿于个人遭遇而产生的情感。

我们再来看看豪放派的代表作、辛弃疾的另一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出自同一时代、同样脍炙人口的词,却是另一种气派:气势磅礴,雄壮高昂,沉郁顿挫。作者采用的意象是:醉梦,看剑,吹角,沙场,弓马,白发,塑造了一个有光复国土之雄心、但却壮志难酬的英雄形象。文风有什么特点呢?意象宏博跳跃,语言豪迈沉郁。着眼点是凌驾于个人意识之上的群体意识,即个人的感受因群体的遭遇而发。因此,我给豪放派下的定义是:意象宏阔+群体意识。

为什么把这两首词放在一起讲呢?因为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是南宋偏安时期。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风格迥异但同样著名的作品,说明了什么?说明同时存在着两种基本的价值观。

人的禀赋差异引起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价值观的重要区别,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
这两种禀赋的人始终存在着,所以从《诗经》开始,直到现在,都存在着类似婉约与豪放的两种文风。基础就是人的价值观取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以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都是《诗经》的诗,但风格迥异。曹操和曹植父子的诗,更是分属婉约与豪放。再如民国时期,沈从文的湘西风情,与茅盾的社会变迁,构成不同风格的小说。

张关林20162020-12-02 06:52:40 发布在 天涯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