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聊聊: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每天一更)

楼主:真的很博通 字数:71690字 评论数:4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笔者按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每天推出一位历史中的大人物,从他们的兴衰之中捕捉可以学习的点滴,力求每天给读者带来一份深度解析的阅读盛宴,笔者力求每位人物都公平公正看待,给读者每天带来一丝对于学习历史的快乐。关注公众号:博通聊聊 将带来每日的深度优质思考盛宴。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朝鲜名将李舜臣

李舜臣是朝鲜王朝抗击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战争中的朝鲜名将,被现代朝鲜半岛的国家反复宣传,似乎李舜臣以一人之力就打赢了战争,其实这即便是在以朝鲜的角度去看这场战争都是站不住脚的,那么为何唯独李舜臣一人成了成功者呢?这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爆发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这场战争中方称为万历朝鲜之役,朝鲜称为壬辰倭乱与丁酉再乱,日方称为文禄、庆长之役。战争总持续进行8年左右,但之所以朝鲜和日本会分成两个部分是因为这8年的战争实际真正交手分为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大致都在一年左右。故分成两段。

在各种影视作品和文学题材中似乎朝鲜都是不堪一击的,那么是否朝鲜真的全无准备呢?实际上朝鲜在于对马岛主宗家的早期冲突中还取得了胜利,并且朝鲜拥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来预防边境战争,这个机构被称为:“备边司”。当时的朝鲜最大对手是东北的女真族,所以精锐部队大多布置在北方。

朝鲜国土分为八道,八道之中又分左右道,再以不同的州府名称合并为一个道的总名称,比如全罗道是由全州牧与罗州牧组成,在制度上朝鲜积极学习中国明朝。经常自称小中华,所以朝鲜当时不仅是拥有完善的政治体制也配有完善的军制,并不能说是没有组织的基础,但当时的朝鲜确实失去了组织的能力,因为朝鲜陷入了两班斗争。

朝鲜半岛国家经常给人感觉是非常稳定甚至是安静的,在一个长期的和平条件下其国家往往依附于中国形成稳定的基础,然而这一点其实只是假象,朝鲜的内部斗争非常激烈甚至可以用残酷来形容,当时的朝鲜王朝出现了两班斗争,两班指的是朝鲜国王面前东边的文班与西边的武班,随着发展两班渐渐被贵族和势力控制形成了一种固化的对抗,当时的两班分为东西人党。当时东人党占据了上风,因为对西人党的态度不同又分成了南北人党。

朝鲜王朝不仅是接收到了日本即将侵略的信息,更是以明面上接受的方式为主,丰臣秀吉给朝鲜国王宣祖(后简称宣祖)去了一封信,其大致的内容是

“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而直入于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

宣祖果断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但在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入侵时宣祖变得举步维艰,因为其国内党争非常激烈,以至于即便到了国家存亡之秋仍然是相互攻击与掣肘。在很多历史中宣祖的形象与朝鲜当时的形象很相同,都被描画成一幅懦弱的表现,实际上真正使得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问题来源于朝鲜内部激烈的斗争导致国家即便明知道危险已经到来却根本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策略,那么遭遇初期的失败则是必然的。

此时的李舜臣其实还并不出名,李舜臣在朝鲜军制中有些特殊,因为他属于“白衣从军”,刘舜臣的父亲原本也是朝廷官员可是在激烈的争斗中受到牵连导致失败,这让李舜臣从小吃了很多苦头,之后李舜臣22岁时参加了武科举考试,结果不中。一直到了32岁时候才得中,不过这回成绩非常优异,以丙科四位的成绩合格,在不是现役军官、没有什么背景的人群里排行第二。成为“白衣从军”。

那么为什么李舜臣异军突起呢?

这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个是日军的进攻路线、第二个是李舜臣所处环境、第三个是李舜臣的战略战术,最为关键的是第一个和第二个原因造成了这种结果。

从日军的进攻路线图就可以发现,日军的主要进攻路线是从庆尚道的釜山和左水营地区登陆,然后攻入忠清道后向京畿道发起攻击,而李舜臣的军队在哪里呢?在全罗道,所以日军的主要进攻路线被没有将全罗道当做是攻击的目标,这使得李舜臣所掌控的水军基地并没有丧失,可以长期的补给与修缮自己的战舰,从而长期稳定的投入战斗之中这为他能够取得辉煌成绩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巨济岛上元均水军,当时元均手中拥有大量战船并且拥有巨济岛作为防御的要塞可以进行抵抗,但是在陆地上守将庆尚道左兵使李珏抢先逃跑,这意味着在岛上的元均同样需要抉择,元均退却原本可以选择向全罗道撤退,但是不战则退会遭受严厉的惩罚,这最终让元均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巨济岛水军自沉。

在战争初期李钰为了避免自己受到制裁到处宣扬日军的恐怖与强大,元均则未战就毁灭朝鲜水师,在这两个哼哈二将的作用下,朝鲜南部庆尚道防御濒临瓦解,这对于朝鲜是一个巨大损失,但对李舜臣来说则是自己的机遇终于到来,因为元均损失了大量战舰,李舜臣所率领的军队地位就开始上升,李舜臣自由发挥其能力的机遇也到来了。

当日军一路向北进攻的时候,宣祖决定向北方逃亡,这就造成了李舜臣所处环境的变化,李舜臣原本地位并不高,但随着别人的失败和局势的骤然崩塌导致他的自主权得到了提高,并且日军没有将重点放在攻打全罗道上,相反以追击宣祖抓住他好逼迫朝鲜投降为第一目标。

这是在未来时代中李舜臣可以取得优势的根本基础。骤然崩塌导

得到这一基础后就要分析的是为什么他可以取得胜利,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将胜利归结于朝鲜的龟船,然而实际上当时可以投入战斗的龟船数量并不多,龟船也不是什么神兵利器,相反能够让朝鲜获胜的根本在于:

科技的优势。

当时的日军主力舰船被称作安宅船。这种船在船两侧设置射击孔,通常让箭矢或火枪发射打击对手,在顶部安装有护板和机关,接近状态时护板直立保护船员,一旦靠近护板就可以倒下形成登船板。日军的主要战术是将军舰快速贴近对手,然后形成登船作战。

朝鲜水军并不是这样作战,朝鲜水军中主力是板屋船,这种船两侧配备了火炮,可以远距离攻击对手,这意味着朝鲜水军不需要登船作战就可以将对手船只击沉,所以真正拥有优势的一方是朝鲜水军,李舜臣为什么会被西方军事学重视,这就是因为李舜臣的作战方式与后来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与西班牙的作战方式有类似的地方。

李舜臣虽然在数量上不如日军,但是他并不将登船作战作为主要目标,相反以控制船只距离在远处轰击对手船只作为手段,导致日军虽然数量多却不能发挥优势,朝鲜船只可以不停的轰击对手造成杀伤,再加上李舜臣非常熟悉朝鲜水域的地形水流等条件,使得人数多的一方反而失去优势,人数少的一方反而取得了优势。再加上李舜臣在最初并没有真正的与日军舰队主力决战,让李舜臣减轻了压力。

从综合的条件上看,在最初阶段比李舜臣高的指挥官大多快速战败或逃跑,日军的主力也没有将李舜臣当做第一目标,在水军和战舰的情况上看李舜臣又比日军能力高,这最终导致李舜臣发动了玉浦海战并收获了成功,虽然只打掉几艘运输船却开始为他走上辉煌展开了道路。

在宣祖跑到北边开始求助于明朝之后,明军逐渐入朝作战。李如松将日军击败,之后日军转变了思路开始攻击全罗道,朝军自己通过努力取得了幸州大捷,所以不能说朝军完全没有取得胜利,可之后事情变得更加微妙起来。

由于朝鲜军队在溃败的时候,整个文官系统也跟着溃败,导致明军的补给线陷入困境,在此条件下战争僵持了下来,而之后停停打打的时间段内李舜臣反而落入了困境,在战争中溃逃的元均反而再次掌控了水军,李舜臣也因为谗言被下狱,可是之后的结果是日本并没有因此停战,在双方拉锯数年后战争再次爆发,元均则在漆川梁海战中彻底战败,朝鲜水军再次面临覆灭的困境。

在这个基础上李舜臣从新出山进行他人生的最高峰鸣梁海战,由于此次文禄之役日军已经转变了态度,开始水陆并进攻打全罗道,所以这是李舜臣以朝军主力做的最艰难的一次大战,在这次战争中李舜臣将日军舰队引入了非常狭窄并且水流诡异的鸣梁海峡。

并预先在海中设置绳索阻碍对方船只移动,在事先进行精心准备且朝鲜水军虽然只有12艘船只却大多都是主力板屋船,这使得在一个狭窄的地方进行的围歼战可以实现,日军虽然占据绝对优势兵力,却不能真正展开其兵力,在技术和海战理解上朝军占据优势,最终不可否认的是李舜臣取得了胜利。

可是这一胜利的结果并未改变朝军总体战败的根本,李舜臣之后也并未能封锁对方海上物资补给线,自己也丢失了补给基地转而向其他地方退却,之后李舜臣在明军主力舰队发动了露梁海战,只不过这一战主帅是明朝水师提督陈璘。

最终李舜臣正是在露梁海战中战死。

从李舜臣在整个战争中的表现来看,李舜臣在朝军中并没有取得绝对的逆袭,朝鲜军人中有权栗、元均、申砬、金时敏、金命元等人物涌现,在朝鲜义兵中也有郭再祐这样的豪杰,如果说元均在战争的表现和糟糕。那么率领仅仅千人就对抗日军万人的权栗一直从战争开始打到了结束,一次又一次的险境中权栗都挺了过来,却为何在历史中却被记住的人是李舜臣呢?

李舜臣从未真正单独的影响整个战争走势,只能算骚扰或者扰乱了对手,可他的地位却在他站死后不停的提高,以至于今日的朝鲜半岛人仍将李舜臣当做第一人。

这是因为李舜臣具有很多的特点,首先李舜臣被两班的人排挤,由于其父的失势使得他只能白身入仕,其次当初期朝军溃败的时候李舜臣坚持作战,再有李舜臣往往是以少对多,却并不能说是单纯的以弱胜强,因为战争占据优势的一方往往是拥有先进技术和能力的李舜臣。最重要的两个原因,一个是李舜臣因功受辱,当他获得优势以后却反而被人羞辱下狱,结果反而再次在出山后取得成绩。第二个原因是李舜臣在战争中战死了。

李舜臣的战死即是一种值得惋惜的事情同时也是军人最高的理想,所以综合来一个出身不够那么光鲜的人在其参与战争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最终以没有污点的方式战死,这样的一个人物最缺少争议,而活到战后的军人又卷入了宣祖与其分朝期的继承人光海君以及之后的争斗中。

所以没有任何瑕疵的李舜臣,又以海军身份能够弥补朝鲜陆军在明军入朝后往往被明军派遣的结果,在整个民族史的角度看来,其成为了很少存在争议的军人形象被树立了起来。

最后留下李舜臣的一首诗来作为结尾:

“萧萧风雨夜,耿耿不眠时。

怀痛如摧胆,伤心似割肌。

山河忧带惨,鱼鸟亦吟悲。

国有苍黄势,人无任转危。

恢复思诸葛,长驱慕子仪。

经年防备策,今作圣君欺。”

真的很博通2016-10-18 18:16: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律师祖师邓析

人物简介

邓析不算是一个特别有名的人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他与自己的母国执政者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对抗,最后被杀。作为法律界的祖师爷邓析又提出反对礼制的思想,那么这样的一个人究竟是谁呢?这是分析的重点。



想要了解谁是邓析就先要了解子产,子产在郑国推行了法制改革将自己制定的法律铸成了鼎进行发布,这与罗马《十二铜表法》有些相似,在发布以后邓析觉得法律制定的并不完善所以自己将认为可行的法律写在竹简上制成了《竹刑》书。他的行为后来激怒了郑国“执政者”,这里之所以这样表示是因为历史当中存在争议,一方面有人推论是子产杀掉了邓析,另有一方面则认为是子产的后继者姬驷歂杀掉了邓析,由于存在争议所以故用“执政者”一词。然而邓析被杀并没有彻底取消他的成就。



郑国之后承认了邓析创造的《竹刑》书地位,开始推行邓析的法律,这标志着邓析的看法具有更实用性,那么为什么邓析明明制定了更优秀的法律却没有被郑国使用呢反而将他处死呢?

这就是因为邓析的思想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郑国的法制改革,所以执政者是“不得不杀”邓析,想要看明白这一点就需要明白子产的改革是什么?

子产的改革是:“法家非法。”

子产有两件事最出名:一件事是子产不毁乡校,另一件就是他的《铸刑书》。那么想要明白如何是法家非法就先要理解为什么子产不毁乡校。乡校指的是当时的乡村学校或者乡村内议事的场所。原文如下: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为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表面看起来子产是一个非常宽宏大量的人,但是他为何能够如此呢?这是因为乡校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地方,在春秋时期各国还停留在以“礼法”为主的封建制度中,新的根本性改革尚未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乡校并不单纯是发牢骚的地方,更像是一个民间的仲裁所或是公民大会。



就像罗马共和国时代,罗马人表面上是指的所有人,其实罗马人更多是指的罗马公民,罗马通过将人分为贵族、公民、自由民、奴隶的等级来进行管理,而子产口中的郑人则不能简单的理解成所有人,而是应该理解为类似于罗马的公民,也就是说乡校的议论是由郑国公民所把持的,作为郑国执政者的子产通过拉拢和调整郑国的政策获得公民的支持,就形成了以一种强大的控制力,表面上看这非常高明,然而公民并不是所有人,就像西周时代的“国人”和“野人”分别一样。

子产所指定的法律为何被笔者认为是法家非法,这是因为法律制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所有人都公平而决定的,而是保障国人利益的,当确保了国人的利益后自然国人们就会拥戴子产,从而在乡校中提出对他有益处的意见。法律的制定并非公平而以保护有范围人群利益的方式,笔者自然认为这种法律是:

法家非法。

其所制定的法律并不是一国内保护所有人利益,自然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这些人中就有邓析与叔向,其中叔向总结了几条反对意见为:

“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民知有辟,则不总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

如果想要深入分析这些话则不能简单的认为叔向是一个旧“礼制”拥护者,其中一句“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最值得玩味,表面上看当人们遇到纠纷都纷纷从法律上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观点,这种思想似乎是一种褒义和进步。为什么人们真的能做到遇事寻求法律解决在叔向眼中是一件坏事呢?

因为:“并有争心,以征于书”。

如果出现了问题人们都从法律中寻找有利于自己的地方,那么最终会有人从开始的以事实入手转变为以法律本身入手,也就是评价邓析的话:

“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

通过寻找事件和法律中的漏洞成为自己获得优势的方法自然就会成为律师们的专业,所以当人们拼命找寻法律漏洞的时候就会发生两个情况。第一个情况是法律的地位丧失,第二个情况更加严重,那就是“野人”们的怒火。

第一个很容易理解,法律是一种实体,所以当思想不停的思考漏洞的时候,无中生有就会发生,但是法律很难不停的改变,如果法律过细对人的行为过于限制的话,善法也会变成恶法,所以要么容易出现的情况是法律中存在漏洞被人钻导致法律的威严扫地,要么是不停的修改法律最终变成严刑峻法,法律过于严密人们同样会产生反感的情况。然而第二个情况是非常隐晦的,这就是因为子产制造的法律是有利于乡校的国人的。即便法律对贵族也有限制效果,但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会不会对野人也同样公平呢?一旦公平了,那么乡校中所议论的就是国人们对野人们和子产的厌恶,子产就很难在从善如流了。如果修改法律成为法家法派就会使得其内部产生大量的社会矛盾,这种社会矛盾产生子产又无法吸引国人的支持,毁不毁乡校就成了两难。届时乡校到处是议论子产的非议,子产在郑国的地位就会动摇,如果打压国人就又可能国人暴动,他国趁机大举征讨一旦国人放弃子产,子产还有胜利的机会么?

所以子产所著的刑书是存在很大隐患的。

对邓析来说则完全是另一个样了,邓析很好的实现了叔向的忧虑,邓析通过分析子产制定的法律,然后制造出了《竹刑》书,并且到处帮人打官司去实践“并有争心,以征于书”,由于邓析的很多学说已经失传,在《荀子.非十二子》中对他的评价近乎苛责: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绮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

所以该如何去理解邓析呢?笔者对邓析的行为并不指责,这是因为法律既然颁布那么人们就有权利为自己的利益争取,杀掉邓析的执政者更多是处于一种真实的无奈,如果继续让邓析存在下去,郑国的法律就会被人们所唾弃。其实杀掉邓析人们同样对郑国的改革是失去了信心,可以看到在子产所辅佐的郑简公和郑定公之后,郑国再未真正的崛起,与郑国相同的是晋国也开始这样的改革,最终失败的道路则是殊途同归。

笔者认为对待邓析不宜过于苛责,在当时的时代中法家改革逐渐走上了舞台,以商鞅变法为主的法家法派则使得法家走向了巅峰,在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礼制被法制替代的改革对于君主和国人有很大的好处,这种改革往往在改革者强力改革会起到一些作用,但是改革失败后则会造成人亡政息的结果。

邓析本身并没有根本的能力却扭转这一点,但是在争取各体的权益上,教会人们通过法律寻找自己有利的手段,这一点却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新的道路,所以邓析也是有其存在的价值,只是法家本身就存在其无法解决的巨大漏洞,造成这样的结果也只能是一种必然。
真的很博通2016-10-19 17:42: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苹果创造者乔布斯

​​乔布斯作为一个科技时代和信息时代与大众消费品的领导者之一他做出了很多贡献被人们熟知,并且创造了苹果这一个巨大的国际化公司,但是并不被人熟知的是苹果在与微软的竞争当中,实际上已经慢慢的被挤出了市场,在智能手机领域他所建造的苹果帝国也正变得摇摇欲坠那么该怎么看待他的成功与失败?将是需要正视的问题。

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2月24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但是亲生父母把他抛弃了,乔布斯在领养家庭中长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计算机产业发展很迅速,而乔布斯正好生活在美国硅谷附近,周围的邻居也大多是从事这方面的工程师和从业人员。让乔布斯很容易就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恰好在惠普举行的活动当中乔布斯第一次看见了电脑。为了更简单的说明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可以理解为经历了一个Kbyte、Mbyte、Gbyte时代(byte等于存储量)在早期IBM公司生产的PaulPierce电脑上,其内存也只有1MB。

​所以在这个时代个人电脑往往属于一种非常高端的产品,在那个时代其实很多中国人不知道的是与苹果公司在个人电脑领域竞争之一的一家公司叫commodore64,由于其创办人杰克特拉米尔(JackTramiel)他就在海军服役过所以其个人电脑名称为海军准将,当时一时间独领风骚,更有意思的是当时的读取和储存设备不是软盘是磁带。这家公司将自己的一部分重心放在了娱乐和游戏上(在运行游戏时先要把磁带播放完才能完全读取,可想其速度),这种创意其实与美国早期的游戏霸主雅达利思路是相同的,但是美国游戏在之后遭遇了毁灭,然而没有将个人电脑和娱乐当做趋势的乔布斯则存活了下来。

​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在很多行政、设计等公司都将苹果电脑作为他们的主要办公用电脑,这并不是简单的跟风或者炫耀,而是苹果公司的精准定位。

​乔布斯与雅达利公司也有一段缘分,当时辍学的乔布斯前往雅达利公司工作,他租用了沃兹的车库,在这里开始自己的走向传奇的道路,由于当时的电脑更多为体型巨大的商用早期电脑,所以乔布斯打算自制电脑。之后他们筹措自己资金在车库中成立了由乔布斯与沃兹苹果公司,并设计了苹果1号电脑。

​但一开始的销售并不顺利,在接触了马尔库拉后他获得了将近70万的贷款,使得他们有能力真正将自己的电脑推向市场,1977年4月,在美国第一次计算机展销会上他们展示了“苹果2号样机”。

​时代到了1980年苹果公司开始上市,可之后并未一帆风顺,当时的绝对霸主地位是由IBM和英特尔占据的,随着硬件时代的改革,个人化电脑时代来临IBM加入这一战局使得苹果公司走向非常被动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被罢免,离开了苹果。

​之后乔布斯前往投资动画电影公司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使得日后这家公司成为3D界的巨头,但这并非他的愿望,苹果公司走向困境而他带着在动漫届杀出的名堂顺利重返公司,着手研发IMac和OSX操作系统,现在苹果的笔记本和电脑大多采用这一体系。

乔布斯将个人电脑视作是办公领域用品,这让他不断优化电脑操作系统为办公使用,这就是为什么苹果公司经常出现在公司界,表面上看乔布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他的一个巨大对手逐渐崛起了,这个人就是盖茨。

​与乔布斯将电脑视作是办公用,盖茨则将视角真正定义为全面的个人电脑,电脑及商业、娱乐、教育、自由化的方式出现,在乔布斯与盖茨之间的角逐最终是盖茨取得了成功,随着硬件市场的越来越强大,能够拥有更广泛用途的微软操作系统也战胜了苹果系统,如果问为什么的话,这就在于两种公司理念不同,对于早期个人电脑来说由于其性能不强,苹果将优化作为其目标,这使得他的优质优化让系统变得顺畅好用。

但科技领域以一种飞速的方式发展,现在的个人电脑内存早已经从M进化到G时代,在存储领域也到达了T时代,所以硬件的快速发展使得性能已经严重过剩,个人PC硬件的价格也随之快速下跌,这导致不再需要完全的优化即可达到非常好的运作体验。

这种方式让微软公司更加全面开放的状态获得机遇,并不能完全的否定乔布斯。如果用一种比喻的话,乔布斯更像是一种先行者,在业内还没有能力做到很多功能的时候乔布斯开创一个标准,而盖茨则像是一个拓展者,他把个人电脑的边界不断的加大,使得电脑从个人电脑走向多功能多用途的方式。

所以在市场的早期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并且设立自己标准的乔布斯自然获得成功,可后来者通过不断的硬件加强获得拓展,将自己的覆盖面拓宽从而形成竞争。

乔布斯为什么之后要转变行业?

这就是因为其实他已经在个人电脑领域逐渐落败了,这让乔布斯决定开拓新的市场,这个市场就是移动设备领域,他首先盯上了音乐领域,他推出了iPod和音乐平台iTunes,随着网络化的发展,无线网络正在逐渐击垮有线网络,这为在线音乐提供了可能。当时的霸主则是将美国击败的日本人,由索尼的Walkman系列领衔成为领军者。音乐从磁带到光盘再到乔布斯的iTunes,可以说这一步乔布斯正在为更大的领域试水,随着iTunes的成功。乔布斯将目光投向了移动电话上。

在当时的移动电话领域还是摩托罗拉与诺基亚的时代,当诺基亚推出彩屏按键手机的时候,没人能想象一块由玻璃构成的触摸屏电话是什么样?结果乔布斯将触摸屏电话引入其中,创造了iPhone和iOS操作系统,电话巨头轰然倒下,移动电话来到了触摸屏时代。然而就像商场就是战场一样,当一个对手被打倒的时候,另一个对手就会站立起来。

就在iPhone成了行业标准制定者的时候,另一个公司推出了他们的杀手锏,这个公司就是谷歌的安卓系统(Android),比之前的对手微软更可怕的是,Android是一个开源的系统,这让他在应用型上具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所以似乎乔布斯在个人电脑的模式被再次激活,由于苹果的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导致其他厂家纷纷选择了安卓,而更加严重的是随着硬件时代的到来,正在摧毁苹果的帝国。

苹果手机依靠其简单易用的操作系统,和非常流畅精细的硬件优化,让早期硬件并不发达时代,苹果手机使用起来确实与众不凡,但是随着竞争对手将手机像电脑那样通过硬件的拼杀与完善安卓系统后,安卓系统的占有率变得越来越大。这让苹果公司逐渐走向了困境,随着手机换代和发展越来越快,,想要在很快时间内不停的提出重大的突破实际上确实很难,并且资本能够轻易的垄断市场或者造成自己在生产领域的优势,但是人是永远无法封锁:

创意与梦想。

所以苹果公司开始变得举步维艰,在乔布斯的人生最后都在为苹果公司奋斗,可是苹果公司也似乎成了强弩之末,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笔者称呼苹果公司的发展方式为堡垒法,从个人电脑、ipod、iPhone、iPad等产品上都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苹果公司目标定位非常准确。在市场早期的时候他们首先设定一个购买人群,然后推出便于这些人使用的软件系统和符合习惯的硬件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然后不断的强化这个体系。

这使得在很多领域早期混沌发展的时候,一个公司明确目标和精细化的加工确实可以造成快速的成功,但是这种堡垒法存在问题,这个问题是当堡垒形成的时候,虽然他们可以掌控到范围内人群的倾向,却等同于失去了其他领域的需求,就像PC和手机一样,微软和安卓他们定位更为广泛,虽然他们跃升时会不如苹果发力快,但是一旦市场的其他能力跟上这种速度,他们就能以厚积薄发的势头跟上来,这时候苹果公司的困境就会随之出现。

1023000150d75d2fcd6a

​不能否认的是乔布斯依靠自己的努力将苹果公司打造成世界上非常强大的公司,但是他的最大优势即是自己的最大劣势,当市场的需求出现转变时堡垒法就难以快速的根据市场的需要变化,如果其打破自己的堡垒则会造成体系的崩塌与再构建,如果继续使用自己的堡垒则会被需求逐渐一点点的打压下去。

所以乔布斯的事业实际上存在两面性,一方面乔布斯可以开创一个时代和做一个时代的领路人,但是另一方面乔布斯在这个时代日趋完善后会被市场逐渐挤压出去,那么乔布斯确实做到了吃螃蟹的人,但他所创造的成功与飞跃在发展中就会逐渐成为其公司的枷锁,使得其他人很难挣脱。在一个短期竞争中凭借着精巧的设计获得优势是乔布斯的优势,但是一旦行业进入长期化的发展。

让乔布斯获得成功的模式就会反过来严重的影响和迫使乔布斯的事业走向困境。
真的很博通2016-10-20 17:21:5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魏惠王

如同提起魏惠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方面魏惠王是战国时代初期的强者,他任用庞涓等人才创造了短暂的辉煌,但是他又让一个个有能力的人才离开了魏国。“魏才秦用”似乎成了历史的规律,而用庞涓不用孙膑造成了魏军的大败,那么这个人物到底该如何看待呢?这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他是魏文侯的嫡长孙,可以说是在一个优势的局面上继位的君主,在魏文侯时代晋国逐渐被贵族垄断造成了三家分晋的结果,而魏文侯则是分晋后的胜利者,他抢先进行法家的改革任用了李悝和吴起变法,制造出了“魏武卒”这一战国时代早期的职业武士军团。

在地缘上说魏国处于四战之地,从另一个角度上说魏国又处于各国贸易的必经通道上,所以如何有效的改革成了魏国的成败关键,李悝为魏文侯创造的就是以“法家非法”为主的新型变法,这种变法继承于管仲式的改革又有自己的突破。

在封建时代为什么会发生三家分晋,这是因为当时以“礼制”作为地位与合法性的评判,然而礼制有一个明显的漏洞,虽然一国国人的身份可以通过“礼制”来区分形成君主、贵族、士族、平民等阶级,通过地位的锁定造成了阶级之间很难升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所控制的土地、资产、武士、家臣会因为如此就遭遇限制,所以贵族虽然没有更高的地位,但是通过发展自己的封地可以有效的加强自己的能力,当能力强大到一定时候,君主也就很难通过“礼制”控制封臣,这造成了三家分晋的出现。

如果以魏文侯的角度来说同样需要一种能够提高自己控制力的方式来实行改革,不然魏国内部的贵族将重现三家分晋、田齐代姜。这便是李悝改革的基础,在旧时代封地所产出的资产往往是评价封臣能力的标准,但是李悝则将资本的流动方式作为君主的新能力,即君主通过大力发展商品和贸易将大量的资本集中在以都城为范围的地方,这样的结果使资本的流动往往容易被君主控制,通过发展贸易所获得利润可以装备和训练更强力的军队,这使得魏文侯具备了训练“魏武卒”职业武士的财力与能力。

通过训练更强力的职业武士来进行战争可以有效的提高胜利的概率,这是吴起改革的基础,再以君主控制资本的流动就提高了的控制力同时也能有效的钳制军队,因为一支昂贵的军队必然需要昂贵的价格才能进行维护,在这种基础上魏国迅速强大。

解释清楚了这一基础之后才能分析魏国的走向,虽然这样的改革带来了优势,但他也存在劣势,劣势就是他只能击败自己的对手却很难真正的形成扩张。在君主与贵族之间的平衡中通过封地划分刺激贵族进一步为君主服务是常见的方式,然而当君主开始控制了资本的流动时,贵族的能力逐渐被限制,这虽然增强了君主的控制力,可贵族的扩张欲望和能力就降低了,这造成了君主在选择扩张还是维持现状上,往往偏向了维持现状。

由于不能快速扩张或分封来提高贵族的积极性,通过优秀的武士来打败敌人似乎不再是难事,但是也只是打败了敌人而已,扩张速度就会降低下来,另外这种变法非常容易被复制,时代在进入战国之后,各国纷纷进行法家改革,都希望通过改革来获得更强的能力,这促使如果只是击败对手不能展开灭国之战则会造成别人一旦改革成功就会必然失败的结果。

所以在魏文侯时代,各国对于这种变法的改革还没有全面打开,另一方面魏国地缘位置适合发展造成了魏国的快速崛起,但是到了魏惠王时代各国都在逐渐改革的时候,他的先发优势就将逐渐减弱。那么问题在于为什么魏惠王不再重视人才的使用了呢?

可以发现的是在魏惠王时代三个优秀的人才和他悄然而过:

法家法派商鞅、纵横之术张仪、谋略天才孙膑。

可以说这三者都曾经前往魏国寻求机会,甚至作为魏国人的张仪在学习了本事之后却为秦国服务,即便在魏国担任国相时也为秦国服务,那么魏惠王为何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了真正的人才,却任用了心胸狭窄的庞涓,没有听从公叔痤杀掉商鞅的建议呢?这让魏惠王被人们认为愚蠢,再加上魏国在之后对秦对齐的战争中落败,使得魏国霸位逐渐式微造成了更大的骂名。

其实对于人才的使用在观者眼中和实际的管理者面前则是完全不同的,人才被恰当的使用造成了其才能的发挥与能力的展现造成了辉煌的胜利,这种结果在魏惠王面前是否能够实现有两个条件可以左右,第一个是是否有让人才发挥的空间,第二是人才是否会真的让使用者得利上。

假如用这个条件来看再来看待魏惠王则会显示出他的无奈,首先魏惠王为何会放走商鞅,可以说商鞅的入秦直接造成了历史天翻地覆的变化,商鞅变法成为中国历史中绝对重要的一步,正式商鞅变法造成了中国官权制度的建立,让之后的王朝制度替代了封建制度,这样重要的人才为什么魏惠王不用呢?

因为不能用。

魏惠王为何不用商鞅,因为商鞅的改革过于激烈,会彻底动摇封建制度的平衡,这种平衡的变化最终是福是祸魏惠王十分担忧,甚至可以说在魏国实行商鞅的变法则有可能造成贵族的反叛,因为一旦官权制度建立,贵族就将受到很大限制,所造成的国家变动将异常激烈,在魏惠王看来商鞅与其说是人才不如说是毒药,所以放走商鞅不是魏惠王无法意识到他是人才,而是希望他的学说前往各国去主动变法,在魏惠王看来商鞅的改革会造成变法国的快速变动,最容易造成的是国家的混乱而不是强大,自己再进行征讨就可以获得很大利益。以如此视角看待商鞅笔者认为并非过分,然而商鞅前往的秦国为什么却巨变?这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已经接近了崩溃的边缘,君主、大贵族都已经意识到不变法则会造成崩溃,在这种情下君主的强烈支持,始终不渝的坚持变法和后代收获变法好处的支持形成了成功。但如果以成功逆推魏惠王没有眼光则未免有些苛责。

那么魏惠王为何用庞涓而不用孙膑,这是因为在魏惠王眼中庞涓远比孙膑更好控制,诚然在世人眼中孙膑的才能心胸都比庞涓更大,但魏惠王需要的是这样的人么?这才是看待魏惠王的关键,对魏惠王来说庞涓心胸狭窄是他的缺点,但这种缺点如果善加利用则可以为君主创造利益,可以看到的是孙膑虽然战胜了庞涓,可他也深知齐国君主不会留他和田忌生路。他极力游说田忌造反,结果田忌不听导致失败最终逃亡,虽然孙膑留下了《孙膑兵法》,但是若以仕途的看法来说则同样是失败者。

在当时的时代统兵大将往往动辄带领10万大军出发前去作战,所以拥有如此的兵马控制权的统帅是否还会听从君主的命令将决定双方之间的关系。对魏惠王来说他并非不能看出孙膑拥有才能,甚至可以说庞涓害孙膑的结果魏惠王也是默许的。那么为什么魏惠王会如此的选择,这是因为对魏惠王来说一个有缺陷的庞涓远比一个更精明的孙膑更好。

另外魏惠王拥有控制庞涓的根本,这就是:

钱。

魏惠王拥有控制的资本的能力则意味着庞涓的强悍兵马必须由他供应辎重,这使得一旦失去补充的庞涓即便击败魏惠王也很难真的让自己获得成功,所以任用次一等的人才魏惠王不是看不上高一等的人才,而是次一等的人才对于魏惠王才是最为安全的。

那么最后魏惠王为何不用张仪?这是因为在张仪看来魏国的衰落是必然的,而当时的秦国受限于其他国家的围堵,所以通过自己的才能破除围堵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才华,也即是说在当时的张仪看来帮助秦国能够创造更大的功业,帮助魏国则是一种维持其地位的结果,在功业上来说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魏惠王并不能说没有慧眼识人的能力,而是他的成功是得利于什么?使得利于法家非法的改革,通过制度的改革将国家内部的资本和军事结合起来形成自己强大的控制力,但是他的弱点则在于很难真正的消灭敌人的同时贵族对于扩张的积极性也有所限制和下降。

在这种根本前提下即便是魏惠王想要去做改革,也是很难改革的,从魏文侯时候的大放异彩已经逐渐变化到了捆住手脚,魏惠王的改革即不能推行旧的改革也很难放弃,这让魏惠王只能通过征战才能维持其地位,但是一个国家如果只是不停的发动战争,却不能征服对手他会有两种结果。

第一种是国家发动战争的成本越来越高,最终成本压倒了收益造成失败的产生,第二种是在战争中遭遇中重大失败后,很难快速恢复势力导致失败,而这两条路最终则是魏惠王无法绕开的,这造成了齐国重用孙膑击败了魏国,秦国重用了商鞅变法最终同样击败了魏国。

在这样的结果下资本就对魏国产生了动摇,资本的逃离更造成了魏国的衰落,魏国逐渐从战国时代的最强滑落为朝秦暮楚的国家。

所以如何来评价魏惠王?

与其说是魏惠王的能力不佳或者没有能力去识别人才,不如说他的实际情况限制了他使用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人才则是一把双刃剑,在他看来使用了适当的人才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而最终造成了人才前往了适合自己的地方发展出了自己的才能,而魏国也从强力一击变得如同风中摇叶一样的国家了。
真的很博通2016-10-21 18:25: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血腥玛丽一世

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被后人称为血腥玛丽,因为她残酷的镇压英国新教(基督教大致分为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三个主流分支)运动使得她得到这一称号,那么高举天主教大旗的玛丽一世为何如此作为,这是观看英国革命史与天主教和新教争斗的一个切入点。

本文的主人公英国都铎王朝玛丽一世有一个著名的离婚父亲亨利八世,由于欧洲基督教中的天主教教义导致他很难离婚(虽然可以离婚但是很长时间内剥夺一些宗教权利),这让亨利八世非常烦恼,让亨利八世烦恼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以为天主教的规定导致他不能另有新欢,在欧洲的婚姻观与中国很不同,中国男子如果想要另娶新欢则会选择纳妾,正妻却只能有一名妾则可以有很多。但是不同的是欧洲婚姻表面上追求一夫一妻制,实际情况则更多是以情妇或者情人的身份出现,这使得亨利八世虽然有其他的女人,可如果不离婚那么想要改变继承顺序就非常麻烦,而玛丽一世的母亲是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她被称为阿拉贡的凯瑟琳。

亨利八世与凯瑟琳一共生了5个孩子,不过其他四个全部夭折,只活下来玛丽一人。这样的结果使得亨利八世把目光转向了女侍官安妮·博林。但是由于不允许轻易的离婚致使亨利八世和教廷关系走差,在这个基础上亨利八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维持关系这样继承人自然就是玛丽获得最优先继承权成为英国女王。第二个选择就是强行离婚然后迎娶新的女子。

但是这个决定并不那么容易下,欧洲的基督教为什么会强势起来,这是因为基督教解决了罗马共和国时代很难解决的问题,即表面上罗马执政官或者独裁官是控制贵族的,可实际上罗马公民和贵族才是罗马的权力主体,他们实际达到了控制执政官和独裁官的结果。所以当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在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时代签署了《米兰赦令》(英文:EdictofMilan)后逐渐成为国教。

在天主教看来国王是君权神授的存在,所以宗教给与了国王极高地位,然后由国王封赏封臣形成贵族和领主,再由他们管理自己的封地和雇佣骑士和武士等构成了一套从上至下的体制,正是这种体制的作用使得国王大大受益。

所以可以这样去理解天主教为什么长期昌盛,因为他确定了国王的地位同时也确立了封主和贵族的地位和继承,国王大多主动维护天主教的地位,承认教廷的至上地位,这样他们就达成了相互获利的结果。

可问题就在于如果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不承认教廷的地位则有可能面临“決罚”的惩处,決罚指的是教廷开除这个人信仰天主教的权利,一旦他失去了教格就等于失去了政治权利,他不能信仰天主教就等于不能再与封主和贵族们构成一个体系的权利,这对各国的权力者来说都绝对是巨大的问题。

但是当时的时代出现了一个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来源有两点,第一点是在十字军东征后教廷的地位受到很大的降低,另一方面是大航海时代逐渐开始了。传统的以封建制度为主的制度下正在快速兴起一种新的以资产资本化运动所产生的资本势力影响,新的势力正在蠢蠢欲动。

再加上英国刚刚在之前的百年战争中落败,使得英国再难发动重返欧洲大陆的运动,这让亨利八世具备了挑战教廷的环境与基础,他实行了宗教改革,英国新教运动开始兴起。

于是宗教改革一声令下不同的人就开始走向了不同的命运,之前还是王女的玛丽一世因为亨利八世与凯萨琳离婚导致她成为了一个血统上的尴尬存在,结果被认定为私生女。而亨利八世娶了情妇安妮·博林之后生下来伊丽莎白一世,这下玛丽一世反倒成了女侍官女儿的女侍从。

然而历史远比小说来的精彩,就在人们认为安妮会永远受宠的时候,她同样没有生下儿子,随着冷落和自己对权力的渴望,最终被人指责与自己的兄弟和很多男性私通,亨利八世自然顺从了这种意见斩首了安妮,又娶了新侍女珍·西摩,这样尴尬的事情就是原本伊丽莎白一世的地位也变得尴尬起来,她也被迫成为了私生女。(这种私生女是因为其母亲地位丧失导致。)

之后珍·西摩生下来一个男婴爱德华六世,如果按照这个剧情发展爱德华六世显然已经成为亨利八世的必然选择,历史也确实如此发展,然而历史又开了一个玩笑。它让已经可以靠边站的玛丽一世重获权利。

爱德华六世在乔治八世死后即位,可他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在9岁即位16岁就死亡了。由于年纪过小没有留下子嗣导致继承权成了一个玄妙的问题,在爱德华六世时代一个争议最大的事情就是英国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博弈。虽然说资本势力正在兴起,但实际上更有权利的是天主教的封臣势力,在这之间的对抗上。

旧封建势力需要一个靠得住的帮手。

所以做了长久侍女的玛丽一世开始恢复了能力,为什么玛丽一世坚持的信仰天主教。实际上在欧洲的信仰之争问题很多似乎是因为信仰发生的,实际上则不一定那么单纯。在天主教和新教背后的是势力之间联盟与博弈,当亨利八世下定决心和凯萨琳离婚时候其就想要不停的巩固新教的势力,为此他之后的妻子也是新教教徒,在爱德华六世身边也围绕着新教势力。

对一个赋闲的遗弃王女来说,想要再次获得机会就需要有人支持,那么为什么贵族们要支持一个国王出现呢?这就是因为国王信仰天主教就会承认这些封建主的地位,封建主在与新资本势力在争斗时候如果新教长期成立,他们的地位就会下降,玛丽再次举起了天主教的大旗。

在得到旧贵族的支持后,他们推翻了亨利八世的妹妹简·格雷郡主。这让玛丽重新登基成为英国女王,那么自然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玛丽就对新教徒残酷的镇压,实际上在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战争是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信仰之争,其背后缠绕的是制度与利益的巧妙变化。

玛丽一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找了当时一个非常强悍的丈夫,西班牙的腓力二世。腓力二世与玛丽一世互相获得对方的国家的名誉头衔,即玛丽一世是西班牙王后同时腓力二世是英格兰国王,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西班牙则更为强力,由于发现了新大陆导致西班牙快速的兴起,而英国与西班牙的交恶则要在之后才会发生。

在期间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玛丽一世如何对待坎特伯里大主教克兰麦的,托马斯·克兰麦是作为国王亨利八世判决与玛丽一世母亲凯瑟琳离婚的关键人物,也是英国新教运动的关键推手,然而就在玛丽一世重掌权力以后她就马上要求判决其母凯萨琳与亨利八世的婚姻有效,并废黜爱德华六世的宗教改革。

而她则要处死托马斯·克兰麦,但是有意思的是就在最后的时刻托马斯·克兰麦写下了悔过书,宣布重新信仰天主教。可是剧情马上又峰回路转玛丽一世不同意克兰麦的悔罪执意要杀掉他,在这种情况下托马斯·克兰麦则又宣布自己重新信仰新教,在这种结果下他被处死。

所以就以新教最具代表性人物托马斯·克兰麦的人生观都能如此颠覆,就可以看出当时关于基督教内部的争论实际上并不那么宗教。与法国波旁王朝国王亨利四世相比起来托马斯·克兰麦还算虔诚多了。亨利四世一生之中都牵扯在法国新教与天主教的战争中,一旦遇到危险其就表示自己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形式一旦有利马上又表示自己是新教教徒。在宗教之间的调转使得他通过快速获利。

可是历史就是如此的有趣,如果按照这个路线走下去,伊丽莎白一世则永远该靠边站了,不过玛丽一世除了出现两次假性怀孕的征兆后一直没有生下子嗣,这样伊丽莎白一世的机会就又来了。当玛丽一世死去之后伊丽莎白一世又宣布自己是新教教徒,由于西班牙与英国之前因为婚姻关系导致竞争减弱,这并不利于新教和资本势力的利益,所以借助这点伊丽莎白一世又得到了力量,可是缠绕在亨利八世以及他的子嗣上的命运就是如此奇怪,最终伊丽莎白一世一生都没有结婚被称为童贞女王。这也直接导致都铎王朝的灭亡,以及后来詹姆士家族的兴起,英国的宗教与光荣革命也因此展开。

该如何看待和评价玛丽一世呢?在看待欧洲宗教之争时候,英国实际上是非常好的观察窗口,由于英国在百年战争中战败以后再无能力重新想要扩张到欧洲大陆,反而使得它将扩张海外殖民地当做关键,其中在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争斗也不是只是因为宗教如此的简单。背后是缠绕着利益的纠葛。玛丽一世与其说是坚定的信仰天主教,不如说是唯有天主教才能使得她获得支持,为了位置的稳固故而强力的打压了表面上异端,其本质实则为了利益。
真的很博通2016-10-22 16:58: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纸上谈兵的赵括

赵括千百年来一直是一位被嘲笑的人物,人们常把他讽刺为纸上谈兵,使得这一成语成为形容没有真本事只会空谈的代名词。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么?这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想要更好的了解赵括就首先要了解赵国与秦国之间的基本情况,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鹊起的,秦国则是通过商鞅变法崛起,那么两者的变法有何不同?秦国的变法是法家法派变化,其宗旨在于将法律严格的设置成拱卫扩张的系统性法条,如果支持战争不管是农民、工匠、士卒都可以得到封赏,这让秦国人人都渴望通过战争来获得收益,导致了支持战争成为秦国的基本国策,在这样的国策下君主只要顺势而为就可以调动强大的战争资源。

赵国的变法则属于法家非法,非法不是不合法,而是通过某种法律的设定达到有利于君主的结果,这种结果在齐国、魏国、赵国甚至是弱小的韩国都有体现,他们大多发展贸易获得变化,将资本引向大城市,通过获得大量的利润然后创造一支精良的部队,比如齐国的技击之士、魏国的魏武卒等。这让赵国君主找到了灵感,只是他学习的是胡人的作战方式。

由于靠近北方所以经常与游牧民族进行对抗,致使赵国君主下定决心实行变法,这就是赵国胡服骑射的目的。赵武灵王通过发展贸易控制资本流动后训练一支劲旅来在战国中征战。那么该如何去看待法家非法与法家法派之间的不同?

从本质上说法家法派远比法家非法先进的多,这是因为法家非法往往只是一种调整,这种调整目的在于换一种控制的方式,旧封建状态下权利和势力固化在封建贵族与君主之间,他们之间的矛盾会形成一种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让三家分晋,对三家来说则需要换一种方式来控制贵族,这就是法家非法产生的原因。

虽然将资本控制在手中,却也让贵族和封臣的扩张愿望降低,用一种更加简单的话来说的话,便是君主从用土地平衡贵族变为学习用资本流动贵族,但不管是土地还是资本都属于一种类似于“收”的状态,但法家法派的思想里则完全不同,由于商鞅通过改革实现了战争作为社会的主要结果,再加上赏罚得当让其社会中形成了扩张才是正义的感觉,这种感觉完全逆转了过去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只要参与战争即能发达的想法让所有人都渴望参与其中。这便是“放”。

这就形成了对比,法家法派重视的是“放”、法家非法则重视的是“收”。所以自然秦人变得更加如虎狼之师,因为所有参与战争的人往往都能获得利益,但法家非法则是通过创造一种规制来约束国民、贵族,这导致在参与战争中的态度不同。

正是依靠着这种不同秦国开始大肆发动战争击溃了魏国打开了东出的通道,这让其他六国非常紧张,造成了一种在外交上博弈的结果。很多人认为六国的失败在于不团结,其实这种想法并没有看到不同国家的利益,以楚国来说他同样在制造着扩张,甚至楚国更早被中原人看作是异类。不同的国家本来就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这是他们如同散沙的原因。

在介绍了清楚了这个背景后再看来看赵括就变得清晰的多了。

赵括为什么会被派往前线,是因为他接替了老将廉颇,廉颇是赵国的当世猛将有“战国四大名将”称号,在廉颇的带领下赵国经常取得胜利,那么为什么要换掉廉颇反用赵括呢?

赵括(?-前260年)是赵奢的儿子,赵奢同样是之前赵国的猛将,所以赵括生长于一个优秀的将领家庭,从小他并不能说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赵奢也经常教导自己的儿子,在父子关于兵法的博弈中赵括也能得心应手,然而在换掉廉颇启用赵括的时候,连她的母亲都不同意,先来看看他父亲是怎么评价他的:

赵奢:“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母亲在赵括出征前去求赵国君主说:“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所以在出征前就连他的亲生父母都对他做出了必然失败的评价,那么为什么赵国君主却不接受这一点坚持由赵括去接替廉颇呢?

那么想要看这一点不如去看看这场战争的重要性,由于秦国想要吞并上党地区,使得上党地区主动投降给赵国,这样赵国与秦国的战争就形成了条件,双方都派遣了大量军队,廉颇率领20万军队与秦军对峙,可以说整个长平之战是赵国与秦国的决战。但这场战争在廉颇的指挥下并没有打起来,相反双方对峙了3年。

这其实就是一切的关键。

从廉颇的角度看来赵军距离自己补给比较近秦军想要补给就不那么容易,这使得他希望以逸待劳会最终拖垮秦军,然而秦国的变法本质是什么?是扩张。所以在这种过程中由于他是一种主动式的思想,导致人们更愿意为战争付出,对于战争的耐受力和行动力就非常强,若反观赵军的话,由于他的改革更像是一种控制与平衡手段的改变,这让赵军的长期对峙形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所以赵国与秦国的对峙表面上是两方统帅之间的对战,不如说是在制度上对于耐受力的比拼,谁能更加承受战争带来的损失和为战争付出的更多,谁就能够抓住未来的优势。如果从这一点作为观察点去思考问题,则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赵国君主是否真的那么不清楚赵括的能力呢?笔者认为未必,但作为君主需要考虑的问题却远非将战争打胜这么简单,通过三年的时间赵国已经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投资给廉颇,可廉颇并没能展现出让人满意的结果。这时候秦人使用反间计让赵王反感廉颇最终成功的让廉颇离开了指挥的位置。

那么赵王为什么会中计?

实际上与其说是赵王中计不如说是赵王做的顺水推舟,想要临时换将是非常难做到的事情,所以想要换将就需要有足够的舆论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对赵王来说则是好事。赵王与其说不信任廉颇不如说已经无法等下去了。

三年的长期消耗对赵国来说已经是忍耐的极限,赵王同样明白这次战争的重要性,其程度可以说是赵国发动的总决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要用一个父母都不认可的人呢?这是因为:

不得不战。

赵括为什么一到任就马上发动了战争,这是因为赵括去之前就已经决断要进行总决战,这一点对与赵国和秦国来说都已经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对于当时的战争来说普通的小战争是可以撤退的,甚至上党地区都可以丢给秦人,但是双方长期的对峙与消耗已经使得双方都已经把筹码不停的累加上去,这场战争在未开战前所消耗的钱财已经成为双方都无法忽视或者回避的问题,双方必须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个结果。

这一点不管是秦国还是赵国都是必然的,所以只有当这个前提成立的时候双方才会为了这一场战争进行最后的准备,不然为何仅围绕一个上党就要如此呢?双方对于战争的投入让一个条件变化了,这个条件就是秦军变为主动而赵军变得被动。一开始是赵军主动秦军被动,可以长时间的对峙让赵军越来越不耐烦越来越需要在这一场博弈中出击,这种决定本身就让赵军被动起来,因为对于统帅来说自己所拥有的选择则是战争的关键因素。

如果赵括可以选择战与不战,那么秦军就有了忌惮,而如果通过间谍取得了换将的决定以及对于赵括即将出兵的判断,秦军则拥有了选择的权利,这意味着赵军失去了选择而秦军的战争主动权。

所以通过设置埋伏来进行伏击赵军可以有效的让对方遭遇失败,这就是说在战争开始的前一刻,与其说是赵括自己选择了进攻,不如说不得不最终选择进攻,赵括去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选择,他只有发动战争这一条路走。

最终长平之战的决战触发,秦军白起通过激烈的厮杀最终击败了赵括,赵括被杀赵军崩溃,那么为什么秦军要坑杀赵军呢?

因为这就是秦国的战争方式。

秦军是以头颅来计算赏罚,与单纯的攻城略地不同,通过杀敌来获得封赏可以使得秦军整体都受益,另外杀掉赵军的精锐将让赵国彻底走向崩溃。这场战争的结束让赵国彻底衰落秦国进行扩张的道路也就此打开。

那么该如何看待赵括?

在很多种观点中,认为赵括年轻轻浮没有大战经验贸然的出击导致赵军失败,廉颇老将的被弃也让人们认为赵王短视愚蠢,但如果能从赵国和秦国的改革基础和其内部的运作方式上进行看待,则会发现经过长久的鏖战,赵王失去了对廉颇的信任同时赵国也无法再如此的熬下去同时也必须要有一个结果。

所以最终赵国从一个有利的条件下转变为不利导致了赵括在出发前其实就已经失去了选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只能发动进攻,发动进攻的决定一旦被掌握就会被对手利用,导致最终的惨败,笔者认为如果过于苛责赵括纸上谈兵是过重的评价。赵括最终兵败身死没有逃跑也没有投降,如果算不上合格的统帅也能算得上一个合格的军人,将一切失败的要素都累加在赵括身上,则多少有些牵强。
真的很博通2016-10-23 17:02:2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角斗士斯巴达克斯

笔者按:斯巴达克斯的故事在现代电脑特技的表现下被拍摄成十分火热的电视剧斯巴达克斯系列,那么这名角斗士为什么要进行起义,以及为何这次起义成为罗马共和国最大的一次起义以及为何最终走向失败是需要看待的重点。

斯巴达克斯(约前120年-前71年),他是一名色雷斯人,色雷斯人在与马其顿人和罗马人进行交战的漫长过程中逐渐被罗马控制,成为其附属国。在其中不同的部落对罗马的认可程度不同,这造成色雷斯人在成为罗马雇佣军和叛变中产生大量的军人和俘虏。其中斯巴达克斯相传就是成为了罗马雇佣军,由于制度上他并不属于真正的罗马人,所以在战争中逃亡被抓,被贩卖至卡普亚巴蒂塔斯家族的角斗士训练场成为角斗士。

角斗士是罗马共和国时代非常重要的娱乐产业,除了罗马巨大的斗兽场之外在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小角斗场,角斗士属于一种特殊的人群,他由被迫与自愿的方式组成。被迫是指奴隶、战俘等,自愿是罗马自由民与外族人构成。由于角斗士属于一种特殊的职业武士,他们在参加角斗比赛时候需要长期严格的职业训练,其地位也要根据其在场的具体发挥匹配,如果是著名的角斗士即便是奴隶出身也会成为罗马家喻户晓的明星。

毕竟角斗士中大多属于奴隶又是职业武士他们会被角斗士学校集中管理,这些学校为各角斗场提供人选,需要注意的是角斗士与斗兽士是不同的两个行业,一般在开场时举办狩猎比赛之后才会让角斗士进行对拼,另外角斗士并不一定每场都必然死亡,如果投降也有机会活下去。另外角斗士也会举行类似COSPLAY的活动,会安排模仿不同类型和民族或是著名战役的决斗方式来增加观赏性。

那么有了演员则必须要有观众,这里就要谈一下罗马共和国的制度。罗马共和国其中最主要的角色是由公民组成的,但是切记公民并不是指其地位是否合法,而是要以血统已经阶级来决定,罗马公民指的是即需要承担义务也有较高权利的公民阶级,在罗马的构建中公民高于自由民,自由民则高于奴隶。

在这样的体系下公民往往需要参军成为罗马军团,再以岁数和年纪分成如青年兵、壮年兵、成年兵、骑兵等军团,由于公民有一定资产所以他们的装备大多会随着岁数和地位增长越来越精良,罗马军团内部有非常严格的纪律。在处理逃兵与怯战等方面更甚至是采取连坐等方式处罚。但是需要看到的是罗马军团也有他的弱点。罗马军团往往以方阵进行攻击,这限制了他们的机动性,使得罗马军团大多在欧洲大陆的地中海部分移动,由于优秀的航海技术使得他们可以快速的通过水路进行机动作战,但是想要深入欧洲北方则不占优势。

由于公民制度导致出现了一种结果,即公民需要维持自己的地位就需要压制自由民和奴隶与其他附属国与邦国的现象,这是造成了斯巴达克斯大起义的最重要温床。

罗马从王政时代进入共和国时代后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系统,笔者称呼为扩张体系。罗马通过扩张来掠夺和控制更多的社会资源然后引入社会中来维持公民的优厚待遇和罗马共和国的稳定,通过扩张罗马不仅获得先进的技术也获得了更多的农田、矿产、商业上的便利。与之后的封建制度不同的是公民制是一种横向的社会矛盾。

公民与贵族通过罗马元老院与公民大会来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实现法家非法式的制度,这势必造成对于其他民族和奴隶的压榨,但当罗马还能扩张的时候,社会资源是始终处于上升的,社会中的社会矛盾也较低。但罗马共和国遭遇到了一个严重的危机。

扩张。

扩张虽然使得罗马共和国的地盘快速变大,但是社会中的问题也在悄然变化,这一问题就是公民制本身造成的,在希腊、马其顿、罗马都存在这一特点。当马其顿、罗马还是处于现代意大利地区的时候,他们的国家往往比较小,社会中的构成也相对简单。公民制可以很好的维持内部的稳定,导致公民制可以长期且有效的稳定住局势。但随着罗马和马其顿的扩张加剧两个问题慢慢产生。

第一个问题是地方扩张以后其内部的人口结构开始出现变化,在越来越多的异族出现后如何与他们相处成了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扩张本身有其弱点。

当一开始扩张的时候,通过掠夺所得的社会资源可以很快的充沛国家,可伴随着扩张的进行他的收益会逐渐下降支出会逐渐增多,再加上并不是每一次战役都能取得胜利,罗马的支出成本越来越大,收益反而越来越低。这就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下降与社会矛盾的逐渐增加。这样一来公民制的缺点就暴露出现,由于社会制度是更加偏向公民的,这使得公民为了更好的获得控制力与资本会更加的压榨其他人族权,尤其是以奴隶为代表。

通俗的来说罗马共和国时代不能很好的解决不同族权之间的关系只能以支持公民为主压榨其他人,这造成了社会的潜在矛盾,当罗马扩张非常顺的时候,社会矛盾降低社会一片太平,当扩张不那么顺利的时候,社会资源降低会使得人们的不安情绪上升。造成更大的社会矛盾出现,这样一来温床就出现了。

再加上罗马共和国越来越大这种温床效用就变得比较明显,而斯巴达克斯所处的时代正好是罗马内部陷入一种深层次矛盾即将爆发的年代,不然即便是斯巴达克斯再勇猛也不能造成多大影响。

然而正因为社会中的奴隶、附属国、邦国甚至是罗马自由民当中的很多人对于罗马共和国产生的厌恶情绪已经到达了顶峰,这导致了斯巴达克斯的崛起。斯巴达克斯在和同伴引发暴动以后,他与与高卢人克雷斯、俄诺玛俄斯、甘尼克斯等人发动了起义。

在当时罗马共和国内部的社会资源非常低使得很多罗马穷人破产,奴隶则自然更悲惨,这样当他起义以后大量的人就开始慕名前来投奔,他们前往维苏威火山成立据点。那么为什么斯巴达克斯可以在初期取得胜利?

因为初期罗马共和国认为这是一起治安类的事件,所以他们只派出了法务官格拉贝尔和他的3000人去征讨,他们把火山包围以后想要困死斯巴达克斯,没想到的是斯巴达克斯用树藤制造了绳索偷偷下山绕道背后进行偷袭结果罗马军队快速崩溃,之后第二支军队由瓦力尼乌斯率领,他将不多的部队分成了两队分别由自己和弗利乌斯带领,自然也遭遇惨败。

由于战胜了罗马小股军队使得斯巴达克斯获得了很高声望,其势力一度号称拥有20-30万人的军队,但实际上这支军队远没有那么强大。因为他们大多是由奴隶和破产平民组成的,在政治上斯巴达克斯与雷克斯等也产生分歧,一些人认为他们应该向外转移,另一些人则认为干脆继续抢劫。

这使得当他们是一支小队伍时可以四处转移,但当他们变得强大以后则需要一个稳定的供给与补给基地,另一方面由于打败的大多是治安官与地方普通士兵,所以真正强悍的由公民军团组成的大军团并没有露面,双方在军事素养、士兵装备上都有明显的差距,这使得在起义初期他们所向披靡,然而起义给另一个人带来了机会,这个人就是罗马三巨头的:

克拉苏。

克拉苏、凯撒、庞培三人号称罗马三巨头,而克拉苏正是通过剿灭斯巴达克斯崛起的,虽然看起来克拉苏只有四万多人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都是罗马的精锐部队,在军队的管理上克拉苏极为严格,甚至恢复了十一抽杀律。(当发生叛变、逃跑、哗变、丢失军旗等重大过失时抽签以受罚军队每10人抽1人处死),经过整军备战如此的军队才是真正罗马军团的实力。

所以在各种方面来看虽然斯巴达克斯人数众多,但真正实力更为强大的是克拉苏,双方经过交战后起义军失利逐渐向南逃,逃到意大利半岛南部时候想要与海盗交易并且想要渡海前往西西里岛,可已经取得优势的克拉苏很快让海盗们转变了态度,这造成他们不得不背朝大海进行最后的决战。

最终斯巴达克斯战败被杀,起义也逐渐被镇压。

但是罗马共和国获得了重生么?实际上斯巴达克斯是罗马共和国的一个矛盾缩影,在之后罗马共和国进入了巨头时代,由于地盘越来越大所造成的是势力逐渐由公民转向了集团式的势力,造成了三巨头的出现,并最终让凯撒成为最后的赢家。之后的罗马从共和国进入了帝国时代。

那么该如何看待斯巴达克斯的起义呢?

在笔者看来斯巴达克斯的崛起在于他身处一个动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罗马共和国的制度正出现其扩张体系的弱势状态,如果用一种比喻来说明的话,当时的罗马共和国像一个被油浸湿的状态,一个火星就能让火焰燃烧起来。

然而没有能力提出改革与更加新制度的斯巴达克斯虽然让火焰快速的燃烧起来,却最终以失败结束了这场运动。
真的很博通2016-10-24 16:32: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幕末草莽吉田松阴

虽被叫做草莽,但吉田松阴绝非一般匪盗之徒,吉田松阴被幕府抓住下狱后。在监狱里提出了《草莽崛起论》,吉田松阴作为日本幕末时代的一个教育家教出了一大批日后风起云涌的关键人物,比如前期知名的桂小五郎、高杉晋作,到中后期决定日本走向的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那么这位以草莽作为关注点的人物又是谁呢?这是需要细细分析的。

吉田松阴与文政13年(1830年)8月4日出生于一个叫衫百合之助的下级武士家中,6岁时由于一位叔父吉田大助没有儿子,所以成为其养子。幼年时进入当时长州藩藩制学校明伦馆学习兵法,在当时的日本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上学,当时的教育权往往垄断于藩府的贵族或者武士阶级,而吉田松阴所学习的兵法也不简单是武术,而是一种综合的学习场所,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强化对武艺的学习,比如明伦馆是建于1719年,由藩主毛利吉元建造,学校中设置不同学科的场所比如枪术、马术、炮术等,属于一种为藩府培养人才的场所。

由于另一叔父玉木文之进也住在松下村,所以用自己的房子开设了自家的私塾,起名松下私塾,所以除了在明伦馆学习之外吉田松阴还在自己的叔父玉木文之进私塾接受严格的教育。

经过刻苦学习11岁的吉田松阴就前往藩主毛利敬亲处接受讲义测试,结果获得了“松本村天才”的美誉,19岁时成为明伦馆的教师,21岁时为了增加见识开始前往九州游学。对于当时的藩府政策来说,培养学生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藩府提供人才,并且藩府之间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长州藩府同意吉田松阴游学既有范围也有时限,如果做了规定以外的事情视同于“脱藩”,也就是说当时的日本人即便是到了明伦馆教师这一阶级也不是可以在日本到处游学,一旦过期不归视同于犯罪行为。21岁开始出长州藩游学的吉田松阴很快就游历了平户、长崎、熊本等地方,认识了不少当时的其他藩士。到了要归期的时刻为了继续前往其他地方学习,决定脱藩。

由于没有通藩许可证所以只能秘密进行,他与宫部鼎藏等人前往茨城(水户)、福岛(会津)、青森(弘前)等地进行游学,之后前往了东京(江户)。最终被人抓住,由于脱藩属于重罪视同于被取消了藩士的资格,生父衫百合之助前往藩府求情,藩主由于爱惜人才特许吉田松阴继续游学10年,得到了特许的吉田松阴再次前往东京。

但是这一次前去遇到了动摇幕府的大事件,被日本人称为“佩里来航”或者“黑船来航事件”,美国希望通过炮舰外交打开日本的国门于是派军舰来日本谈判不平等条约,当时与很多人惧怕外国人不同,吉田松阴想要前往外国看看世面,这里就要说明的是当时的藩府教育是以培养自己人才为目的,让见识到世界之广的吉田松阴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和不满足,所以才想不断的犯险去求知。

等到黑船再次来航的时候,吉田松阴带着同藩的金子重之助想要秘密登船,俩人划着小船想要登上旗舰,通过翻译表达了想要前往美国的愿望,因为日本和美国没有条约导致美方不想引起纠纷遭到拒绝。结果登船失败的俩人决定并不隐瞒此事前去自首。

这在当时属于比脱藩更严重的重罪,所以被关入了东京传马町监狱之后被遣返,吉田松阴被关进野山狱、金子重之助被关进岩仓狱后在残酷的环境中25岁即病死。在狱中吉田松阴也不忘对犯人们进行讲义《孟子》,吉田松阴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监狱中度过1年多之后被藩府放出来要求在自家继续自我幽禁,等同于限制其出行。由于叔父玉木刚好有一个私塾,吉田松阴便将幽禁处放在了私塾中,经过一些整修后世被人们所知的松下私塾就出现了,由于其身份所致他的学生来源大多为中下层的“下士”,当时的各藩府中大多分为华族与上士和下士,华族和上士大多由贵族和分封藩府时有功之臣担任,下士由下级武士或旧分封时失败一方的武士等阶级构成。在很多藩中上士常常欺负下士情况很普遍。

所以能够跟随一个有见识的学者学习是非常难的事情,随着日本被美国强迫开国,对外国的厌恶和反感逐渐转移到幕府的软弱上,幕府对这些志士感到警惕,所以无形中增加了对各地私塾的监视,幕府官员间部诠胜想要废黜松下私塾,吉田松阴对藩府提出了要抵抗的思想甚至要求藩府倒幕,结果藩府大为震惊拒绝了他,并且关闭了私塾更再次逮捕了吉田松阴送入野山狱中。
·
然后幕府提出了引渡吉田松阴前往东京的要求,安政6年(1859年5月25日)早上吉田松阴被押送前往东京,逮捕吉田松阴的理由则变成了因为他认识尊王攘夷运动与安政大狱运动中的要犯梅田云滨,在审讯吉田松阴的时候,他把自己要袭击间部诠胜的计划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这远出乎幕府想要给他安上的罪名,最终罪名成立。吉田松阴留下《留魂录》给与自己的学生与家人,结果在30岁时被判处死刑并执行。

自己老师被杀后高杉晋作等17名学生感到悲愤,公然在墓前刻下姓名,之后投入到倒幕战争中去,可以这样说长州藩之后成为倒幕的最关键藩府之一,长州藩中更走出日本明治宪法之父伊藤博文与日本陆军之父山县有朋,这些人未来决定了日本的命运,所以他们的老师吉田松阴绝非一个只想探索世界遭遇的普通人。

相反吉田松阴提出了自己的理论,那就是他认为的日本的未来,与人们经常认为的明治维新是由上至下的改革不同,实际上日本的近代化便是由下至上的,幕府在对待黑船来航事件中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幕府为了搪塞美国人则将裁判是否接受条约的权利推让给了天皇,而当时的天皇实际上只是日本封建制度下的一个契约物,天皇并无实权。这导致天皇通过这一事件暗中推动了尊王攘夷问题的产生。

藩府与幕府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平衡的产物,幕府依靠于自己的权利和势力联合一些支持幕府的藩府去打压反抗的藩府维持了德川幕府的地位,而长州藩虽然他的账面收入不多,可是长州藩处于贸易线路的关键位置,经常暗中走私。国家的贸易被德川幕府控制,这使得长州藩与萨摩藩这种可以依靠于走私的藩府拥有一些额外的收入,所以为了能将自己的地位提高,藩府与幕府实际上暗藏着矛盾。

而吉田松阴等当时的时代人物则希望推翻幕府,在这种状态下藩府、幕府、天皇三者大的权利出现了变动,由原先的幕府支配天皇和藩府,逐渐变成了天皇希望联合藩府的能力来推翻幕府,这种变动为日本的时局动荡埋下伏笔,吉田松阴则是提出自己见解的关键人物。

在其《草莽崛起论》(书信是寄给北山安世)就可见一般:




从其中的主张不难看出当时的吉田松阴对于时局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并不满足于臣服于幕府之下,而是希望可以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其中明天子指的就是一直在暗中推动局势变化的孝明天皇,在吉田松阴看来当时的贵族或者幕府皆是由纨绔子弟和醉生梦死的人组成的,幕府受制于外国的控制已经不能保护日本人,所以唯有依靠于草莽势力的崛起,再联合藩府最终形成新的政治秩序。

这一思想之后确实被执行,由下士组成的志士开始了自己的倒幕运动,最终藩府被志士控制,长州藩由其弟子们促成了倒幕战争,最终推翻了幕府。但是不得不看到的是吉田松阴并不单纯是一个渴望救国的人,更是对于扩张充满野心的人。

其中在其《幽囚录》中曾写下:

“今急修武備艦略具礮略足則宜開墾蝦夷封建諸侯乘間奪加摸察加隩都加諭琉球朝覲會同比内諸侯責朝鮮納質奉貢如古盛時北割滿洲之地南收台灣呂宋諸島漸示進取之勢然後愛民養士愼守邊圉則可謂善保國矣不然坐于群夷爭聚之中無能擧足搖手而國不替者其幾與....”

在吉田松阴看来只防御是被动的,不如转而进攻控制更大的疆域才能获得稳定和安全,这一点也确实成为未来日本的主要思想,甚至可以这样说吉田松阴的思想远比福泽谕吉来的更早,也更加深远,因为吉田松阴的弟子中不乏未来的关键人物,这些学习了他学识的弟子将目标不仅放在了打倒幕府上,更是放在了如何扩张上。

吉田松阴希望通过草莽的崛起来形成新的体制释放出天皇的力量重新掌权的思想,为日后日本走向军国主义指引了错误的方向,其最大的失败在于日本的改革不是一个以上至下的改革,相反是以下至上的改革。这使得这种模式被开启后,其日本真正的整体大战略逐渐变得零碎,各种野心家和权谋者纷纷走上台前。如果说王政归还是其最终的目标,那么在未来的野心家眼中既然可以推倒幕府,自然也可以将权利把握在自己手中。

真的很博通2016-10-25 16:58:0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这种结果造成了军人政权的崛起,最终将日本带入了失败的深渊同时也给其他国家的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该如何去理解吉田松阴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吉田松阴的思想和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将日本带入一个新的时代,而是将势力进行了重新的洗牌,这最终导致了当幕府淘汰,日本立宪政府存在的时候,军人们又觉得政府如同幕府一样的存在,所以草莽们不顾国家的发展计划到处制造刺杀和混乱,酿成了226兵变。从根本上说吉田松阴的扩张计划看似美妙却缺少了一个关键的要素。

那就是扩张本质是为了一君而为,日本国内诚然可以接受这一君的统治,视为一君万民论,可这世界又怎么可能接受一君统治呢?20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君权普遍衰落才是潮流。所以当用一种落后的思想去进行扩张的时候,自然只能是形成于法西斯式的军国主义思想,到时日本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必然朝向了日本人,这样的结果又怎么能够平息怨气和怒火呢,一旦扩张开始由草莽们提出的意见自然是各为其利,这样扩张就不会停止,一方面扩张不会停止一方面抵抗不停产生,这样的道路焉有不败的道理?

吉田松阴看似看透世间真理,其实并没有看透其中的根本,其结果自然是无法最终胜利的。
真的很博通2016-10-25 16:59: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笔者导语:西施被评价为四大美女之首,关于她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那么历史是否如通常故事所言西施将夫差迷的神魂颠倒导致吴国战败呢?她在吴越战争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呢?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西施本名施夷光,她生在越国诸暨苎萝村,当地被分为东西村,所以西施实际上是西村一个姓施的人。西施拥有当时的完美身材,史书上评价重半分就觉得胖,轻半分又觉得瘦,她出身于一个柴夫的家中,跟随母亲一起靠洗衣服度日。关于她的美貌描述很多,其中一个说当西施去洗衣服的时候都会产生沉鱼落雁的效果,可以想见西施在人们的想象中是一种极致的美。



但是这种美人却往往会被命运安排上悲剧。



她所在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吴国正在崛起中,由于夫差的父亲阖闾被越国弓箭射中脚感染最终病死,有了杀父之仇的夫差终日枕戈待战等待复仇的机会,终于在公元前494年勾践主动发动了战争,在大战中勾践不听范蠡的劝告盲目出击,夫差抓住机会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击败了越军,并围困了会稽城(浙江绍兴),在这种情况下勾践打算议和。



那么是谁提议将西施献给吴国夫差的在历史中有争议,很多说法认为是范蠡,这与之后范蠡和西施一起离开形成相互对应,但实际上这不太可能,范蠡和西施最终走到一起的故事更多是一种美好的寄托,在6种关于西施的结局故事中,5种是西施被杀,其中1种是上吊自缢其他都是被扔到湖里,只有一种是范蠡带着她离开,并且一开始范蠡和西施不认识,能够获得如此结局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寄托。



由于有争议所以故称有人推荐了西施,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该认为西施是被迫的?西施是一个当时普通人家的女儿,根本没有资格与机遇嫁给像夫差那样的王侯,所以能够嫁给夫差不管是西施愿意或者不愿意,在当时的时代对于西施来说都是一种不那么坏的选择。



之后双方达成合议,越国成为吴国的属国,那么需要注意的是西施不管以何种方式嫁给夫差,他们的关系从公元前494年越国战败以后开始至公元前473年夫差兵败自杀经过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所以在这么长的周期里单纯的认定西施就始终以魅惑夫差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更应该说的是他们建立了一种稳定的关系和感情,这才是让西施长期受宠的关键。



在类似的故事中有苏妲己,褒姒,喜妹三人,又以苏妲己最为人们所熟知,苏妲己有一种说法便是她是苏氏部落进献给商纣王的女人,而红颜祸水和不理朝政的故事都会被安排在美女身上,似乎男人只要拥有了美女就什么都不干了,这不该是历史的真相。



夫差为什么会因为获得西施便退兵。



首先在春秋末期时代,国家的征讨和攻伐大多就是以签署盟约作为结束,进行灭国大战往往要在战国时代,再加上当时夫差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彻底消灭越国,在这种基础上签订合约换取胜利果实是通常做法,而胜利果实中只是拥有西施。



在之后的时间内一个老臣反复的谏言夫差远离西施和警惕越国,夫差都没有听从,最终导致覆灭的故事似乎符合了“因还果报”的思想,但只要细细的推敲看来自然就不是那么简单。



作为胜利者的夫差在这二十年都在干什么呢?实际上这段时间内夫差一直都很忙,从公元前489年开始夫差就在忙着扩张,他选中的对手是齐国和鲁国,夫差向外扩张的时候还大多取得了胜利,更是在艾陵之战中全歼10万齐军,之后不停的伐齐,在最初取得胜利以后夫差的扩张攻势逐渐减慢下来。



齐国大夫鲍氏杀掉齐悼公,齐国出现变化夫差从海上进攻齐国被打败,在这种状况夫差是否还应该继续北上呢?不得不说的是越国在这期间一直都非常的顺从吴国,这让夫差选择继续扩张,到公元前482年夫差再次带兵出征,与诸侯会盟黄池,在这个机会出现后越王勾践突然出兵攻杀吴国,抓住了吴国太子友,在已经战败的情况下夫差想要封锁消息,一心求得春秋时代的盟主之位,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与晋国的争斗容易让他力不从心,最终无奈的失败返回,于是看到这样的情形夫差与勾践达成了协议。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才是历史的分水岭,如果说吴国的夫差被越国的顺从迷惑了,那么趁夫差出兵的机会勾践能够偷袭的话,那么从公元前482至勾践再次攻打吴国又过去了6年,到了公元前476年,越国再次攻打吴国,经过了三年的攻杀才最终大败了夫差,最终夫差不想忍受被流放的下场拔剑自刎。



那么问题便来了。



如果说西施是一个的间谍不停地迷惑夫差,让他不理朝政,他为什么不断的攻伐呢?如果说勾践善于伪装,在吴国主力没有被毁灭的情况下为什么经过6年的时间夫差仍没有更好的动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吴国被越国吞并呢?



这便是不合理的地方,正所谓说书的嘴唱戏的腿,在文学故事和影视作品中似乎一瞬间一个镜头就过了数年,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夫差需要每天都过,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为何他没有任何作为,难道他真的这么相信越国的勾践么?



笔者认为并非如此。



夫差的失败并非在于相信了越国勾践的恭顺,为了羞辱勾践夫差将他和妻子与范蠡一同成为人质胁迫来吴国,让勾践为他父亲守灵,让他养马甚至是做奴仆的工作,到极致中到了尝粪忧心的地步,这么做的原因非常直白,夫差的父亲阖闾是因为越国所伤而死,为了羞辱勾践可以说夫差做到了极致。



但这就一定是夫差信任他的原因么?笔者并不这样看问题,在笔者看来夫差真正的失败并不在于放弃了对于勾践的警惕之心,而是在于他陷入扩张的困境中。在当时的时代中不管吴国还是越国都是崛起中的小国,在那个已经越来越强调征伐的时代中;,夫差走向强势后,他则必然卷入列国的纷争。



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与齐国开战,击败齐国使得他的势力增大,国家变得强势,然而在另一方面内部的情况也在出现变化,这种变化就在于伍子胥身上。



伍子胥并不是吴国人,他是楚国人,但他的父亲、儿子都被楚王所杀,决心报复的伍子胥前往吴国寻求机会,终于在之后攻打楚国成功将楚平王从坟墓中挖出鞭尸三百以泄愤,虽然伍子胥不是吴国人,但是他在吴国的地位和势力已经变得很强势。



所以伍子胥所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是吴国人的利益,在那个时代夫差随着征伐扩张的成功,势力变大以后他则不再那么简单的可以处理内政,在吴国人和新征伐地区的势力之间夫差需要求取一个平衡,在这种平衡中伍子胥所代表的吴人对夫差的做法感到不安,因为夫差通过宠爱西施和信任越国与相信其他势力让他们感受到吴王正在摆脱吴人的控制。



吴王究竟是在为吴人的利益考虑,还是在为吴王的利益考虑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南方势力中以公族为主的公民制社会是常态,楚国便是如此,以芈姓和大家族势力为主的势力构成了吴国的公民制,楚王即是国王的同时又要受到公族的限制,吴国亦然。



夫差为什么要信赖勾践,笔者认为这是他扩大自己控制力的一种方式,通过支配附属国和其他势力换得支持和其他势力对他的靠近来压制吴人的力量,使得吴王在与吴人的博弈中获得优势,其实很不容易被人们观察到的矛盾就在于吴国内部的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随着扩张的成功王权的加强与公族之间的平衡关系破裂,导致伍子胥不停的谏言,甚至这种谏言有一些压制夫差的地步,这是夫差厌恶伍子胥的关键。



最终伍子胥被迫自杀,伍子胥的自杀使得吴人对吴王失去了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夫差则必须依赖于扩张才能维持自己的强势,这就是当夫差已经感受到威胁的时候仍然不停攻伐的理由,当太子友被抓住以后,吴人对于未来感到失望,再加上夫差争霸的失败使得吴人对他的支持减弱,这是造成未来他变得无所作为的原因。



而西施在整个问题中,其实并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之所以要分析这个问题就是要看到的是隐藏在历史中不容易被人们注意到的问题,这种社会隐藏的矛盾和隐患往往被表面的魅惑和失去心智与离间重臣和离经叛道所掩盖。



笔者认为西施最终不是自杀就是被人沉湖,不管是吴人还是越人能够放过她或者允许她继续存在下去的可能性都不大,那么该如何看待西施的作为?



西施因为长得美貌被人看中,但不能因为她美貌就将所有的问题都强加在女人身上,造成似乎是红颜祸水酿成了吴国的战败,这样的看法强加在西施身上则显得不够公平,夫差的失败在于他的内部矛盾和隐患爆发出来,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在长期的时间内西施与夫差维持了稳定的关系。对于西施之后是否和范蠡一起离开,笔者也不支持这样的观点,西施本身的存在其实是对勾践的刺激。



勾践卧薪尝胆都要记住自己的仇恨,更何况一个长期成为其主要仇人的女人呢?只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想法让人更愿意接受美好的结局,西施最终的命运则大多与吴国一样成为夫差的殉葬品,勾践灭掉了吴国成为一时强者。
真的很博通2016-11-16 12:36:0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民国的“春秋大义”辜鸿铭



笔者导言:辜鸿铭是一位语言天才,精通将近10门语言,更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其写下人生重要著作“春秋大义”而名声大噪一时,那么该如何看待辜鸿铭和那个时代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辜鸿铭(1857.7.18-1928.4.30)与那个时代的中国本土学者不太一样,他出身于马来西亚橡胶园的华侨家庭,父亲辜紫云是英国人都信赖的当地望族,能够说英语、马来语、闽南话等,他的母亲是洋人。在这样家庭长大的辜鸿铭继承了父亲的语言天赋,庄园主布朗由于喜欢聪明伶俐的辜鸿铭收为义子,使得辜鸿铭从小能够接受欧洲的文化和小说典籍。



1867年辜鸿铭跟随布朗夫妇前往英国深造,出生于南洋又启蒙在洋人知识中的辜鸿铭却记住了父亲的嘱托:“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在欧洲游学的辜鸿铭先后前往英国、德国等地,考取了各知名大学的学位,他拥有了超过1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会说9国语言,能用流利的外语演讲,能够书写欧洲的拉丁诗歌,当时的他已经有了很高的名声。



不过他没有留在欧洲,而是返回了马拉西亚的槟城,与很多华人交换意见使得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开始学习中国文化,所以辜鸿铭与当时的很多中国人不同,他是先学习了欧美人的文化之后再来研究中国思想。



至1883年左右,他开始陆续的翻译如《论语》、《中庸》、《大学》等中国古籍,到了1885年时仕途对他招了手,他成为张之洞的幕僚,帮助张之洞处理与洋人的关系,他在张之洞的账下工作将近20年,帮助张之洞做实际的洋务运动工作。到1893年张之洞鼎力支持其兴办自强学堂的念头,这一时代的中国正在走向一个特殊的状态。



在笔者看来洋务运动表面上获得了很大收益,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已经建立起来,但是熟悉历史的人自然明白至1895年左右的甲午战争开始后中国则要遭受更沉重的打击,不过辜鸿铭并没有受到影响,他在被清廷吸纳成为“文科进士”之后出任上海黄浦浚治局督办,之后他花心思编写《中国札记》,到末代皇帝宣统继位时,他成为外交部侍郎。



辜鸿铭放弃了在仕途上的努力,转而渴望在学术上取得突破,他辞去了公职。至1913年辜鸿铭与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提名,到了1915年前后他来到北京任教,开始写作《春秋大义》。辜鸿铭与蔡元培关系不错,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至蔡元培辞去校长位置后辜鸿铭也随即离开。



之后辜鸿铭对日本产生了很大兴趣,前往日本人的英文报纸当主编,更是前往日本教学三年,1927年归国日本人推荐他进入张作霖幕府中,双方见面不是很愉快未形成合作。辜鸿铭晚年想要前往奉系军阀张宗昌的山东大学任校长,结果突然染病,在72岁时去世。



在笔者看来辜鸿铭是中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学者,虽然他没有推出什么根本的改革著作,也没能将中国带领出泥潭,可是辜鸿铭的思想有他的独特性,在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情况下如何去看待辜鸿铭非常关键。



辜鸿铭学识渊博并且具有真实的留学经验,见识过欧美的上层社会,又在张之洞这样的晚清重臣手下实际工作许久,他的经历和他的学识很好的体现了整个中国变化期的缩影。



那么为什么他没有真正成功的思想出现呢?这其实与另一个关键人物有另一番相似之处,这个人就是杨度。之所以说相似是因为他们都是那个时代重要的学者,不同的是杨度是生在中国然后去日本留学归国后成为袁世凯的幕僚,帮助其组建复辟事宜。



这样比较并不是将辜鸿铭与复辟进行类比,而是要说明的是当清朝衰败已经无法阻止的时候,各种文化和思想都会出现并且在各自的尝试中有自己的作为,这种方式会造成在同时代的不同理论之间的竞争,杨度与辜鸿铭都有在重臣幕僚工作的经验,只是他们不同的仕途轨迹使得他们最终走向也并不相同。



从根本上说当时的中国有多种选择,第一种是王朝复辟、第二种是走议会制度、第三种就是以李大钊为先驱的共产主义思想,杨度成为王朝复辟的支持者,因为在他看来议会制度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这一点笔者认为杨度并没有看错。



欧洲的议会制度或者宪政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取得成功?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英国与法国式革命,实际上中国的制度和文化都远比他们先进,这便是看透历史的迷雾。英国的扩张是依赖于外海扩张后资本族权所拥有的力量压制了封建族权造成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则是国王通过走类似于春秋战国时齐、魏两国,国王实行法家思想的道路,通过将资本作为手段替代封建制度的方式来进行改革,之后造成国王势力衰落资本族权引发了革命,但英法革命中都有一个关键的本质。



族权思想是他们的关键,而中国则是一个以官权思想为主的社会,这意味着英法本质上是走回了古罗马公民制社会的道路,虽然都以革命作为先导,其本质是一种倒退。



表面上看这似乎很突兀,但从结果看恰好应征了这一点,因为是公民制社会,社会中以党派形成执政党压制在野党的方式形成了公民与自由民之间的调换,这意味着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为横向,社会资源被党派所争夺,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大革命之后出现混乱,拿破仑成功获得权柄,而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想要在国内满足内部社会的社会资源平衡,光依靠生产是不足的,必须依赖于扩张,通过掠夺殖民地来弥补社会资源得不足。



这造成他们社会中的公民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必然压制其他势力和党派,英国体现在殖民中压制被殖民国民,法国则体现在扩张中法国人至上的结果,在这种结果下公民制的力量源泉反而成了限制英法平衡社会矛盾的减缓,让战争必须持续,造成成本上升收益减少,这意味着他们最终都必然失利,届时被压制的自由民就会反对公民的压制,造成社会矛盾徒增,让英法他们更加的弱势。



所以欧洲列强虽然通过侵略扩张了自己的势力,掠夺了大量的资产,他们却不能简单的套用在中国身上,第一当时的中国只有被打压的份很难还手,无法形成扩张就不能形成其内部强势的如英法式的改革,第二中国所拥有的制度和文化不需要将国民分成公民和自由民,而是以国人的态度即可以完成治理,这造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不需要依赖于扩张就能稳定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形成英法式的改革缺少温床。



那么有没有这样的改革呢?



实际上可以发现的北洋军阀的复辟,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议会制改革,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形成了博弈,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起点最弱的中国共产党反而获胜呢?这就是因为唯有中共符合中国内部的自我进步需求和社会制度发展方向,而国民党内部虽然形成了各种类似于议会制度的趋势,却无法真正的解决因此带来的横向势力与党派矛盾,这最终造成了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系与以桂系为首的李宗和地方军阀之间的博弈,正是因为无法向外扩张导致内部的矛盾激增,由于无法处理内部矛盾,造成即便他们拥有强大的势力,却不能灵活施展,这样一来与能够得以发展的中共就形成了效率上的差距,他们虽然强大但是效率低下,中共虽然弱小却效率极高,这种结果使得最终这种改革失败。



所以分析清楚了这一根本问题再回头看辜鸿铭,当时的时代共产主义在中国还处于一个萌芽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杨度还是辜鸿铭为什么没有找到真正的解决方式。这便是因为人们错误的相信了一个概念。




落后就要挨打。



人们认为挨打是落后造成的,所以能打人的欧洲人一定先进,中国文化必然落后,这使得他们认为洋人的改革是必然先进的,却没有思考或者思考了也没多少人相信——



落后一样可以打人的可能。



当这种可能不存在后,大量当时的文人所思考的本质就是错误的,即他们醉心于如何让中国学习外国,去行使外国人的制度,却一方面没有看到中国制度自我的需求,以及谁才是先进的问题,在这种基础上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杨度不相信议会制度,转而支持复辟,而支持议会制度的人又因为国家无法形成扩张,重要的势力无法形成强大的控制力,使得军阀和军阀之间的混战替代了议会制度的运行。



造成这一类学者陷入了迷茫之中,所以从根本上看辜鸿铭,他虽然精通大量语言,拥有10多个博士学位,却可悲的是他虽然看出了中国需要进步的基础,却没有找到根本上能够找到引导进步发生的思想,在一种长期观望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不过中国则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前进方向,中共以最弱的起点踏上了漫长的奋斗征程。



为什么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突破限制和艰难取得成功,其关键就在于其不只是先进的思想,更是满足了中国其内部真正的进步需求所致。
真的很博通2016-11-17 15:55: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埃及总统萨达特

笔者导言:萨达特是中东革命思想纳赛尔主义的继承者,在失败与再次失败的面前萨达特认为只要跨出一步世界必将改变,最终他取得了什么成绩,为何又被人刺杀,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Mohamed Anwar el-Sadat,1918.12.25—1981.10.06),萨达特出身于一个有13个孩子的军人家庭,由于生活非常艰难,早年萨达特的教育基本来自于《古兰经》的传统伊斯兰宗教教育,但是萨达特出生的年代是一个革命的年代,在1922年时埃及获得了表面上的独立,其实质仍被英国所控制,他从小便崇拜另一个被英国控制的国家中的英雄人物甘地。

之后1936年萨达特进入军校学习,开始踏上了仕途。他加入了“青年埃及党”,不过很快他投身于当时埃及最关键的人物纳赛尔的“自由军官组织”工作,纳赛尔所领导的埃及式革命所想要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泛阿拉伯主义”思想,革命的目标是使得整个阿拉伯民族崛起。

为此纳赛尔发动政变推翻了法鲁克国王,并逐渐取得了权利,需要将当时的背景介绍一下,近现代中东当时有三个基本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旧奥斯曼帝国控制中东时期,第二个阶段是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列强控制中东时期,第三个阶段是中东战争的混乱期。

所以如果要简述一下为什么当时的阿拉伯世界在应对以色列冲突的时候显得非常不团结和软弱。这是因为这一时段的阿拉伯人同样刚刚经历了从奥斯曼帝国和英法国家控制之下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阿拉伯世界的内部整合并没有真正完成。

纳赛尔的出现可以被视作阿拉伯世界在二战后的一次大的整合,另外像伊朗是走的礼萨汗和巴列维王朝,土耳其则是凯末尔的变革,中东正在经历一个发展与突变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巴以矛盾开始出现。

以色列人之前在中东建立过以色列王国,所罗门王之后分裂成为犹太王国和以色列王国,他们被巴比伦击败以后逐渐转入弱势,之后又被罗马人控制,导致他们最终成为流民,不过这一点已经发生在上千年前了,造成现代巴以冲突的关键在于利益。

很多人认为巴以冲突是英国人制造的,但笔者并不同意这一点,英国人确实非常重视实际,他们往往喜欢调节当地不同势力的矛盾来形成自己的统治,可这既不高明也不睿智,导致的结果就是犹太人、巴勒斯坦人、英国人三方经常爆发反反复复的冲突。英国人实际上是没有能力管辖这一地区,最终逐渐退出。如果真的那么有能力为何英国大量的殖民地都独立了呢?正是因为没有能力只能偏向于某个势力,导致其他势力的不满造成了混乱的局面。

到了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第181号决议,但这个协议双方都不满意,这是点燃战火的关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色列为什么可以获得长久的胜利?其中最大的关键原因就在于美国等大国的支持,从当时的政治来说美国在这一地区其实势力不如英法,美苏更愿意拉拢阿拉伯、土耳其、伊朗这些国家,很讽刺的说当时他们支持的国家未来就有可能投靠他们的对手,朝美暮苏的现象经常发生,所以对于美国来说一开始需要一个稳定的关系。

这个关系就是以色列,在这种情况下援助以色列持续进行战争是符合美国利益的,这一点同样被纳赛尔抓住,他认为埃及如果能够在战争中获得优势,那么泛阿拉伯主义思想就会变得更加强势,在这种情况下纳赛尔决定发动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就开始了,实际上第一次中东战争是阿拉伯世界距离胜利最近的一次战争,但是在这次战争中阿拉伯世界显然低估了美国支持和以色列建国的决心,导致他们快速的失败。可是在埃及方面纳赛尔却没有灰心丧气,他决定对苏伊士运河下手,这样一来英法和以又走到一起,第二次中东战争开始但是这一次纳赛尔成功的夺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随后第三次中东战争开始,这一次战争埃及遭遇了重大失败,他们丢失了西奈半岛。实际上之后关于埃及与以色列始终在争夺对于西奈半岛的控制权,试想如果以色列可以获得西奈半岛的控制权,就进而可以寻求控制苏伊士运河和航道内部的控制权,这样以色列将不仅获得一个稳定的空间,更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成为中东更为强势的国家。

埃及方面在遭遇这种失败后,纳赛尔心力交瘁,感到失望的他甚至想要辞职,之后到1970年9月带着无尽的遗憾离世,那么公平的说为何阿拉伯军队总是战败?战败的原因根本有两点,第一点是训练、后勤等方面有很大差距,第二点在于阿拉伯世界没有完成真正的整合,整个阿拉伯世界表面上显示出的是雄心壮志。实际上联盟的内部是不同势力想要争夺控制权的结果,在这种基础上再加上欧美各国在其中角力支持着以色列,阿拉伯凭借一己之力又不团结的情况下失败并不难分析。

阿拉伯世界尤其是埃及以一个弱国的力量想要对抗世界的强国本质上是非常艰难的事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萨达特接过了纳赛尔的局面,现在的问题是萨达特该如何去做。

在萨达特身上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是否继续发动战争,已经丢失西奈半岛的埃及能否重新获得或者是丢掉更多的地盘,这将是一切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埃及的革命本身并没有从根本上获得优势,在制度和文化上也没有从根本性突破的改革,想要成功就必然依赖于扩张,如果埃及在之后不发动新的战争,内部的社会矛盾就会因此上升。但发动战争则有可能面临新的失败。

一旦失败到来萨达特本人不说,埃及内部的矛盾就有可能爆发,这是两难的决定,所以萨达特发动的十月战争也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萨达特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这次大战可以视作是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总决战,在战争发动前埃及军队做了充分的准备。

结果埃及军队再次大败而归,甚至以色列军队已经威胁到了埃及首都开罗的安全,但战役的失败却未必是战争的失败,这便是战争最玄妙的地方。

在战争开始前萨达特认为只要他们能够发动这一次战争,世界必然会有所转变,这一点萨达特做到了,我们可以从战争的结果《戴维营协议》中看到剧情突然的翻转。

如果从战败一方的角度看来,这一协议应该是新的城下之盟,有可能彻底的割让西奈半岛甚至是失去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然而协议却以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退为方式,一个战败的军队,依靠着自己的战败却取得了自己土地的收复,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因为美国转变了立场。

美国在这次战争中发动了“五分钱救援行动”(Operation Nickel Grass),通过大量的援助让以色列打退了埃及军队,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就会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衰落和石油危机的发生,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越来越大,那么美国是选择支持以色列还是支持阿拉伯世界将为他未来的选择做出重大变化。

另一方面在苏联勃列日涅夫的发展下,苏联逐渐呈现攻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需要将支援以色列上变为平衡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局势关系上,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可以视作是美国出卖了以色列的利益。对美国来说可以让一个以色列国家存在,但并不意味着美国会始终扶持以色列成为区域性的真正的霸主,更关键的是不能让以色列控制苏伊士运河。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这样说,美国从一个侧面需要萨达特的进攻,如果萨达特不敢进攻以色列,西奈半岛就逐渐真的会落入以色列的手中,这是美国不能接受的。所以虽然埃及又一次战败了,但是这场战争却从根本上转变了中东的局势,这种转变在于美国从全面扶持以色列转向调节他们的关系牟利上,另一个角度说美国通过将西奈半岛还给埃及使得阿拉伯世界看到与美国实现合作的好处。

但是达成了戴维营协议的萨达特也丧失了继续与以色列继续开战的理由,导致他被刺杀。由于没有能够成功的对外扩张,埃及随后内部的斗争开始,穆巴拉克获得了控制开始了他长期的执政。

那么该如何看待萨达特?

在笔者看来萨达特是阿拉伯与埃及的英雄人物,因为在萨达特接手埃及的时候,实际上埃及已经陷入了不停的失败中,如果他不能发动十月战争,埃及不但会丢失西奈半岛。之后也不会发生美国介入调停重新控制西奈半岛的机会,所以在困难面前萨达特没有选择退缩。正是因为他的选择,阿拉伯世界真的开始转变。以色列虽然取得了数次战役的胜利,但是胜利的根本在于大国的支持,可是经过数次战役后表面胜利的以色列既没有实现和平,也没有获得稳定安全的地缘环境,这将为他未来埋下根本的隐患。


真的很博通2016-11-19 10:55:4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俄国“革命者”普列汉诺夫

笔者导语:出身于贵族家庭的普列汉诺夫热心于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普列汉诺夫着手翻译俄语版《共产党宣言》,他见过恩格斯等共产主义思想者,可在之后的道路上似乎陷入了思想的困境中,他游走于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俄国民主主义之间,那么他有什么成就,又是什么让他变得如此,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普列汉诺夫(1856年12月11日-1918年5月30日),,他出身于一个贵族军人的家庭,母亲是俄国思想家别林斯基的侄孙女,他童年时代受到了良好教育。之后进入军校和彼得堡矿业学校学习,在当时俄国内部的革命热情逐渐出现,这使得普列汉诺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了更好的学习他秘密前往巴黎结识了一些朋友,至1878年他成为《土地与自由》的编辑。革命者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导致革命者最终刺杀了他。

但这并未换来他们所渴望的成果,普列汉诺夫也被迫逃亡,在这一时段他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这似乎给了他一种全新的思想启示,普列汉诺夫着手翻译俄文版《共产党宣言》,在1882年普列汉诺夫认为自己已经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他把精力放在了翻译马克思思想的著作上,在期间他还和一些带有共同的理想者建立“劳动解放社”。这是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

由于成绩斐然他代表俄国受到邀请去出席第二国际大会,在发言中认为工人运动将是未来俄国革命的关键,这受到了恩格斯的赞许,之后两人见面。所以普列汉诺夫可以说是俄国或苏联革命中早期先行者并且真正与恩格斯见面过的俄国人物。

到了1893年他再次出席第二国际的大会,再次见到恩格斯并且与马克思的女儿交谈,到1895年列年以养病的理由前往瑞士与普列汉诺夫会面,之后普列汉诺夫支持列宁创办《火星报》,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他被推选为大会 团 。

而第二次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大会中,是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分道扬镳的大会,马尔托夫与列宁发生了争议,双方就如何发展俄国革命产生了分歧,在这种情况下普列汉诺夫支持了列宁。可之后普列汉诺夫又转而支持孟什维克的马尔托夫,之后他的人生就在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之间颠传,并不能说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更像是一个不愿意看到两派分裂的人,他希望能够团结起两个派别,在十月革命后苏俄出现,他回到了俄国。但他仍未能双方的分歧,最终他在1918年离世。

那么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又该如何去理解?

笔者并不按照投票中结果来评价孟什维克为少数派,亦不评价布尔什维克为多数派,两个派别中有很大的一个关键就是孟什维克更像是理论派而布尔什维克则是实践派,从本质上说两派都支持共产主义思想,却为何分道扬镳?

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可以很好的看清俄国与苏联的发展,当共产主义思想出现以后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早期理论家将著作和思想翻译成俄文在俄国传播,早期支持这一思想的人大多为学者和年轻革命者,对于革命思想的信仰使得他们成为革命者,但是不同在于他们是理论派还是实践派。

理论派是渴望完全按照共产主义思想去实现革命的一派,但是这思想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个问题是如何在一个落后地区发动革命的问题,当时的沙俄虽然逐渐取消了农奴制向他们希望的资本主义化发展,但显然其社会中的社会资源快速的聚集,导致了贫富差距更加加大,所以如何在一个差距极大的地方实行革命,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构建这套方案的便是列宁,列宁作为共产主义实践派领导了俄国革命,他渴望的是构建起一个可以切实行动的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在孟什维克看来是破坏了革命的思想,这是双方分道扬镳的关键。在一个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的地区,想要完成革命就必需要建立起的是一套以民权为根本官权为辅助的官权体系,再加上新文化的支持才能完成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但构建这一切的社会资源基础却十分不均,这势必会造成生产力不均导致分配不均的产生。进而产生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因为社会资源和生产力低下造成的。

但显然在孟什维克眼中,认为这是布尔什维克偏离或者背叛所致,可俄国革命想要进行就必须要有实际的行动,孟什维克虽然理论非常全面,却不能真正高效的将革命实践组织起来,造成了俄国革命中关于沙皇或者资本势力与孟什维克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则被布尔什维克视作机会主义或者取消派等。

最终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组建了苏俄式的实践体系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这意味布尔什维克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孟什维克逐渐转为弱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该如何看待孟什维克?

孟什维克中很多人不但不支持布尔什维克,甚至连发动革命的本质也有否定,但不能简单认为这些人只是机会主义者,而是俄国革命中以孟什维克为代表的理论派如何看待实践派的行动上。俄国共产主义革命有一个难以改变的基础,即引发革命之前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基础比较落后,社会中的生产力非常不均,可分配用的社会资源非常稀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以革命的方式去取得胜利,则很难通过议会选举等方式进行,若是想要发动革命,就必须要有成熟的组织与系统才能实现高效率,但这一点是孟什维克反对的,孟什维克认为这是对理论的背叛,但如果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看,这显然不能怪罪到布尔什维克的头上,如果没有布尔什维克的努力俄国革命不可能取得成功。

苏俄建立以后,其他国家大为震惊纷纷发动讨伐战争,苏俄通过重新整编军队发动了保卫战争,击败了被称为白军的势力,之后改革成为苏联,这一行动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组织的构建上。所以理论派与实践派之间存在着一个矛盾,正是这个矛盾造成了俄国革命问题的隐患。

关于普列汉诺夫有一个说法,普列汉诺夫留下的所谓“政治遗嘱”在1999年被突然发表,关于遗嘱是否存在和真伪俄国内部进行辩论,在所谓的这份遗嘱中他甚至预言了俄国革命的未来,但由于存在巨大争议笔者不就遗嘱真伪提出看法。

而是要分析的苏联革命为何走向失败,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便在于,俄国缺少新文化的支持,从俄国早期的发展至封建制度以及之后的资本化改革中,都有一个关键人物可以作为改革的支撑,即王权。通过国王或沙皇构建起一个以王权为根本族权为辅助的体制,使得沙皇政权存在了几百年。

但是新的俄国革命是以民权为根本的,列宁构建了新的制度,却没有一个真正的支撑起民权的新契约与文化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再陷入到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之争中,俄国革命逐渐陷入了族权化的争斗。

由于没有新的文化支撑新制度的构建,导致以各种理想为出发点的意见分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势力派系,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出现后他的新制度在还能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确实给苏联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由于缺少了新文化的支持,内部的争斗逐渐上升,导致原本是弱势但善用使用族权思想的斯大林成功击败托洛茨基,之后苏联逐渐陷入的是族权化发展中。

新制度的官权体系逐渐族权化,导致苏联陷入了一种苏联式的官僚体系中,最终由于不能处理不同势力的关系,导致各种打压出现,这些打压的出现激化了不同势力间的矛盾,当矛盾上升到极致的时候,官权的能力越来越差。使得当时的苏联只能依赖其内部的俄罗斯势力去压制其他势力,再加上进军阿富汗的失败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爆发,俄罗斯对于苏联的支持突然转变,导致苏联最终解体。

所以不管普列汉诺夫的遗嘱是否真实存在过,其隐藏在俄国内部的矛盾与隐患却逐渐发展,最终导致苏联的失败。苏联的失败不能简单的视作是个人行为所致,而是在于在新制度出现以后,却没有得到打开崭新民权时代的文化契约钥匙,不能建立社会中的新文化构建,就不能压制族权思想的兴起,最终也不能抑制官权族权化的发生。

又该如何看待普列汉诺夫本人呢?

普列汉诺夫作为俄国革命早期的革命者,他的成功在于他积极帮助俄国找到了革命的方向,但他没有能够找到支撑新制度的新文化形成配套关系,造成了之后因为社会发展问题出现的理论派与实践派之争。而普列汉诺夫则游走于两边,希望双方可以完成和睦,但显然这一期望最终失败。导致失败的根本在于俄国和苏联在革命与改革的过程中没有找到新文化作为支撑新制度的钥匙,所以逐渐旧族权文化将苏联的官权族权化,导致了最终衰败的产生,而普列汉诺夫内心的想法似乎只有他自己才能冷暖自知了。
真的很博通2016-11-20 10:40: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不能建立社会中的新文化构建,就不能压制族权思想的兴起,最终也不能抑制官权族权化的发生"
-----------------------------------------
@zyzmmtmr 2016-11-21 09:28:58
前一个族权似乎是指民族,后一个族权是指家族?
楼主能否把这个族权的概念解释得详细一些?
-----------------------------
我对族权思想的理解是:拥有共同利益和契约的“我们”。族权更多是描述一种构成方式,所以民族是一种表现,家族也是一种。关键在于是带有什么目标诉求和共同契约组成的组成,当达成这一条件后就形成族权。之所以用族权不用族群是因为权代表着义务与利益。
真的很博通2016-11-21 09:57:1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战国大名”今川义元

笔者导言:提起今川义元在人们所想象中往往是一个配角,因为他的失败导致织田信长的崛起,但若是提到战国大名来今川义元以及今川家所进行的改革是整个时代的关键,那么他有什么成就又为何突然战败?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今川义元(1519年—1560年6月12日),他被称作“东海道第一弓取”,弓取并不是指他拥有最强力的弓箭势力,而是他是东海道最强势的大名。若是想要理解当时的时代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室町幕府时代是由天皇为虚君幕府将军为实际君主的一个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不同的地域会颁发一种凭证——守护大名。

大名的守护职位是附属于幕府将军下的一种封臣概念,得到这一封臣概念的家主再通过分封形成不同的小封臣通常被称为家臣,再通过家族与家族的亲密关系分为谱代家臣、家臣等,这种从上至下的关系变得稳定下来,但是这样的分封显然存在一个弱点。

分封确实可以让阶级之间的关系往往很难流动,却不能阻止拥有封地的家臣势力发展或势力之间的矛盾,今川家的发展就是如此。日本虽说是嫡子继承制,但是其他次子或者儿子也大多拥有一些封地,这导致即便没有继承权也会得到一定的兵力,不满继承的结果而引发的混乱和叛变经常上演,这样的情况再加上其他大名之间的博弈,家族传递往往会引发混乱。

今川义元的父亲今川氏亲迎娶寿桂尼后生下今川氏辉(长男)、今川彦五郎(二男)、今川义元(五男)、今川氏豊(六男),当今川氏亲死去以后他的长子今川氏辉就应该成为家主,可当时的今川氏辉只有14岁正要走向成年(日本通常会在13-16岁时举办成年礼,武士则会在此时参加战争称为“初阵”。)寿桂尼则开始代替儿子摄政,实际上寿桂尼是今川家中一个关键人物,由于从今川氏亲到今川义元死后她经历一个动荡岁月,只能由她摄政,被人称作是“女大名”。

今川氏辉在天文元年(1532年)亲政,原本顺利的交接就该完成,可是天文五年(1536年)他却在24岁时突然染病死去,由于他还没有子嗣,继承位置就回到了出家的两个今川氏亲的儿子上,一般战国大名的嫡长子以外儿子有两种出路,第一种是出家成为和尚,这种出家并不一定彻底断绝成为贵族的机会,因为一旦家主出了问题就他们就可以回来继承,第二种是前往家臣或者其他势力中成为过继子,去继承别人的家督之位,所以当时有两个人符合条件,一个是在花仓村遍照光院的玄广惠探,另一个是富士郡濑古善得寺的梅岳承芳(今川义元)。

由于母亲寿桂尼是今川义元的生母,再加上长期摄政自然远比侧室生的玄广惠探更占据优势,这导致在花仓之乱中今川义元击败了对手并围困了花仓城,最终对手玄广惠探自杀,今川义元成为今川家的大名。

对于当时的今川义元来说他的目标是进行扩张战争,由于幕府将军在之前爆发了内乱,导致幕府对于各地守护的控制力下降,双方形成了一种默许关系,即大名有两种成功的方法,第一种是继承过去的地位获得朝廷与幕府颁发的守护任命,第二种是弱小大名击败强者后索取守护任命。这促使扩张的开始。

在这种下今川家也需要进行这种操作,为了形成更强大的势力,今川家在今川氏亲时代开始编纂《今川假名目录》和今川义元形成的《假名目录追加》,所形成的完整的《今川假名目录》。

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呢?《今川假名目录》的出现标志着今川家向战国大名时代发展,可以这样去理解这个事物,过去各地所实行的方法是由幕府制定的规制,这些规制形成了以守护代为主的附属与宗主关系。但今川家的改革从某种角度上复制了这一概念,使得他成为今川家的规制,这种今川家的规制实际上是脱离了旧幕府时代的规制。可视同于诸侯的独立。

大名表面听从幕府的规定,但实际上已经是各自为政的开始,这让今川家的内部更替和家臣变换出现了重大改变,这种改变就是形成了家主逐渐强势的改革目标,以围绕守护代的旧思想变成了围绕家主的思想为变革,战争、军功、土地管理和商业都归于家主的控制,这使得今川家中的今川义元获得了强势的地位。

那么为何他能实现这一计划呢?

因为今川义元在实现扩张,战国大名想要进行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扩张,通过扩张让封地变得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再推动改革将使得家臣从中获益,这样家臣就会支持这种改革,而当时今川义元的扩张方向是向京都方向的扩张,由于中东部地区已经有武田家和北条家,在一个极为复杂的地缘上扩张很难,他将思路放在了向西进成为目标。

在通过谋略和战争的作用下,他击败了三河地区的松平家(德川家)后,他把目标放在了织田家上,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织田家强势代表织田信秀并非真正织田家当主。尾张分为两个部分,下尾张由织田信安控制,在织田信安之下才是封臣织田信秀。

所以织田信秀在当时只是一个小豪族,但是如果说今川义元通过法制的改革获得自己控制权的上升,织田信秀则利用商业运作发达,由于这一地区商业发达所以控制资本流动让织田信秀家变得非常强势。

这让织田信长获得了与今川义元对抗的资本。

需要再说明的是今川义元与织田信长之间的战争并非偶然爆发,在织田信长继位后发动了对织田家的打击,成功后让织田信长统一了织田家,这才是他成为织田家主的开始,再加上与斋藤家的婚姻联盟让他变得兴起。

在这种情况下今川家的对外扩张与织田家的防守战必然上演,之后发生的桶狭间战争亦不是偶然发生,当时为了获得胜利今川发动了寄亲寄子政策,即强化家主与家臣的关系和家臣与雇佣家臣与家主关系,导致他可动用的兵力快速上升。

但战争并不是所有人都挤在一起走,军队的进攻有自己的节奏,今川义元的计划是让自己的家臣作为先锋开路,自己从沓挂城进入已经有松平元康(沦为家臣的德川家康)守护的补给基地大高城,再从大高城向北方进攻,从道路的进攻上看从如果从大路走的今川义元确实应该如此安排,但是走到桶狭间时他突然转向走了小路,而在这里他被织田信长伏击导致自己被杀。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实际上桶狭间战争不是一场标准的伏击战,而是一场心理战,织田信长步下了两手好棋,第一步棋是表现出自己的犹豫不决,让今川家在织田家的间谍认为织田信长不知道该出战还是该防守,可以看到的是织田家一直在为这个事情争吵,这样作的目的是让今川义元认为他一直在犹豫,第二招好棋便是让先锋的送死行动。

当时佐佐隼人正胜通、千秋四郎带领300人对桶狭间山上的今川军进行突击,这是织田信长胜利至关重要的一步,千秋四郎是热田神宫宫司的势力,也就是织田军内部并非只有家臣,还有当地的豪族势力。在记载中只有关于他们突然自主去进攻的描述,在犬牙交错时织田信长为何要如此去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局势产生变化。

今川义元并非没有防备对方的突袭,相反是防备所以导致这些人的突袭更像是送死,但让部队送死恰恰是织田信长的目的,由于夺下来千秋四郎的首级,今川义元改变行军路线想要尽快的前往热田地区,目的就是要招降对手的同时逼迫织田信长回城。

即双方都已经明确知道了对方的战略,而非突然行军导致的伏击,这是桶狭间的真实状况,只是在今川义元看来他的改道将逼迫对方回城,因为他认为织田信长会因为之前的失败被迫选择守城,只要守城战一开始,今川义元就可以拉拢和招降对方的家臣,如此看的理由也非常直白,织田信长不是织田家主而是通过豪夺获得了织田家的地位,反对他的势力和支持他的势力仍处于博弈之中。

所以今川义元只要把对手逼迫回去就会取得胜利,但今川义元恰好看错了这一点,正是因为织田信长他是通过豪夺获得了织田家的地位,他才不能选择守城,从一开始织田信长就认定了要进攻,反对他的势力只有在他打败今川义元后才能臣服于他,不然今川家扶持其他织田家继承人实现类似于德川家康式的傀儡政策,则会很容易让很多家臣在失败状态下抛弃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都只有一个目的,让对方认为自己一定会守城,并且在第一次突击失败后放松警惕,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目标达成了,今川义元改变了前进的道路转走了小路,这一信息被织田信长敏锐的抓住并发动了突袭。

今川义元被杀,今川家的衰落便开始了,为何在之后今川家没有做为了呢?一方面是织田信长和武田信玄与北条氏康的崛起让今川家被夹在其中很难有所作为,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家臣为什么要服从于今川家的改革。

因为利益。

即当今川家扩张的时候,家主的地位会快速上升,家臣会听命于家主的命令,但是反过来当扩张减速或者失败的时候,改革本身就无法获得持续效果,导致家臣的矛盾只能被调节,这最终造成寿桂尼死去后今川家的覆灭。

那么该如何看待今川义元呢?

今川义元通过延续父亲的改革使得他成为真正的战国大名,今川家独立于幕府的规制之外形成了诸侯化的强势大名,但今川义元与织田信长的战争绝非偶然爆发,今川义元为了打败织田信长发动了总动员令,可看出其决心,真正让其失败的关键在于双方的心理战博弈中,今川义元错误的估计了织田信长的可能行动,这也导致了他的失败身死,以及今川家的衰落。
真的很博通2016-11-21 11:29:1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虎父犬子”武田胜赖

笔者导语:作为日本号称最强大名武田信玄的儿子,想要坐稳之后的局势非常难,但武田胜赖并非无用之人,其一生之中都在拼搏,得位后也取得了些成绩,可为何最终兵败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武田胜赖(1546年3月29日 -- 1582年4月3日),在分析前先要说明的是武田胜赖并非第一顺序继承人,武田信玄的嫡长子武田义信因反叛被逼自杀,这使得当时还叫诹访胜赖的他获得了继承权,在分析他的意见中,很多人对他持一种否认的态度,认为是他葬送了当时非常强势的武田家。

然而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是他不够努力和聪慧,不如说是武田信玄自己的改革本身就埋下了深重的隐患,武田家在武田信玄时代取代重大突破,由于占据了信浓地区使得他们的势力大增,在其中武田信玄继承与发展了今川家的《今川假名目录》改革,推出了自己的《甲州法度次第》,正式宣告武田信玄成为真正的战国大名。

在当时大名往往期望得到的是幕府的守护代职位,即认可大名对于当地的合法统治,这可以视为大名是幕府的封臣,依靠和执行的是幕府的法度,而《甲州法度次第》的出现则是宣告了武田家自家的法度,等于是变相的独立出幕府的体制中,在这样的法度出现后就适宜武田信玄进行扩张,因为他使用的法律是适用于自己的,这给大名控制家臣提供了很大便利。

武田信玄在攻打信浓的时候通过谋略击败了信浓的豪族诹访家,并迎娶了诹访赖重的女儿由步姬也就是武田胜赖的母亲,他原本计划是通过让武田胜赖继承诹访家控制信浓地区,但武田信玄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儿子武田义信要逼他退位。

而如果从武田信玄对于未来的安排上可以发现,他似乎已经将所有道路都为武田义信铺设好了,他的子嗣大多被安排去其他家族,能够与武田义信争夺权力的儿子很少,另外家臣对于他儿子也较为支持,那么为何只要顺利接班就好的武田义信突然要反对自己的父亲呢?

这其实即是武田信玄的问题根本。

武田家为什么可以崛起?一方面是因为武田信玄的智慧,另一方面就是满足家臣的欲望,即家主通过扩张去满足家臣的军功与封地需求,所以当武田家扩张到信浓的时候家臣也从中获得了好处,但是之后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进行了常年的鏖战。

这场鏖战最终以武田信玄的胜利为根本,因为武田信玄逐渐打开了通往关东平原的道路,那么之后武田信玄又将目光放在了向西进攻衰落的今川家上,所以从根本上分析未来的武田家有两个发展方向,第一个是向关东平原进发,因为他已经攻破了关东平原门户箕轮城,这意味着通往平原的道路打开,另一个是向西部骏河、远江、三河地区发展,由于今川家已经衰落夺取这些地方可以开始攻打织田家。

也正是这样的区别造成了武田义信的背叛,表面上看武田义信的妻子岭松院是今川家的女子,父亲对妻子的母国下手引发双方不满,但如果武田义信是如此迂直的人,也没有资格承担如此重大的担子,所以理由并非如此。

武田义信真正的目标在于家臣的支持,也就是说两条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向关东平原进发可以使得家臣得利,向西进发则对家主有利。

从逻辑关系上看最早兴起的势力为甲府系,这些封臣大多为武田势力最早的家臣团,他们通过扩张获得了很多封地,如果他们可以向关东发展,则意味着更多的封地将会交给他们,自然他们希望在关东发展。

但在武田信玄的角度看来,大争之世需要一个总体的战略目标,他的目标在于西进,因为西进将与织田信长进行决战,如果战胜织田信长就不仅可以获得新的封地,更为重要的是他将打通整个中部的贸易网络,家主势力的扩张必然要以思路的转变为根本,武田信玄的目标在于通过打通贸易网络从而将封臣之间的贸易关系和资本流动进行控制,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不仅新得到封地的封臣会支持他的后人,原来的势力也将臣服于后人。

通过法制改革强大武田信玄所希望的是控制资本流动再控制家臣,这便是西进的目标,所以在武田义信的角度看来为什么要如此做,这就是因为他认为只要他选择了支持家臣们的想法,将武田信玄逼迫退位,自己向关东地区发展就会获得稳定的支持。

向西则有利于家主、向东则有利于家臣这种方向的根本不同造就了武田义信的叛乱,可他低估了自己的父亲,因为他父亲也是通过背叛他的父亲武田信虎取得地位的,这样一来嫡长子的离世为武田信玄的继承战略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无奈之下他为什么选择了武田胜赖,因为此时的武田胜赖已经具有了身份上的优势,即他成为了信浓众的首领,武田信玄寄希望于信浓众的力量压制甲府众来形成他的强势地位,但是这样的安排无奈中撕裂了武田家的内部团结,造成了未来局势的危局。

当武田信玄死后,诹访胜赖继承了位置,也同时成为了武田家主武田胜赖,但这一继位为武田胜赖带来一个恶果,武田胜赖需要证明自己的地位是有价值的,这导致他不断的发动战争攻伐,在前期他取得了胜利,可这种胜利的成果反而使得让他与家臣的关系更加暧昧。

即家臣们需要一个弱化的家主出现,家主的强势表现让家臣内心反而希望他输掉,探查到家臣意见的武田胜赖则更是要不停的取得成功,所以在进退之间,武田胜赖已经失去了“退”字,只能一味的发动攻势,这造成了织田信长的压力增大。

织田信长要与武田胜赖决一死战,那么为什么武田胜赖在长筱合战中失败呢?最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武田胜赖没有得到更多的家臣支持并且处于农忙季节,这造成他能够募兵去前线的数量不多,但反过来说他亦没有在长筱合战中丧失所有的军队、第二个原因在于战争的本质发生了变化,织田信长对于战争可以有进退的选择,也就是他可以在战争中决定攻守变化,甚至说他不一定非要在这场合战中击败对手,而武田胜赖在此时已经必须击败他的对手,如果他不能击败织田信长就会造成自己的威信扫地。

这让武田胜赖只有一个“攻”字可选了,这意味着织田信长只要复制白起与赵括的战争就可以了,所以为此织田信长挖设了大量小堡垒又预制了大量的铁炮,形成了局部的堡垒与攻坚战,武田胜赖的军队进攻的并不是普通阵地,而是加强修建的阵地。

这造成了武田胜赖的被动,第三个关键就是在于战争中武田家内部家臣与家主的关系已经变得微妙,综合的条件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武田胜赖的战败。

那么是否说发生在1575年长筱合战后武田家就快速灭亡了呢?并非如此,长筱合战后虽然武田胜赖威信大减,可他在之后与北条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虽然没有压对宝却也维持了与上杉家的稳定,至到1582年时武田家才最终被攻破。

并且在这一年似乎武田家的家臣突然集体的背叛了武田胜赖,那么在这中间他做了什么事情让所有家臣都背叛了他呢?这便是他失败的真相,他修建了——

新府城。

一座城池的修建为何会让他衰败呢?因为这标志着他新战略的实施,新府城位于整个武田领地的核心地带,武田胜赖在失败后决定变法改革,他的改革是学习织田家那样去通过资本流动来控制家臣,这个错误的决定使得他与原本家臣的紧张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武田胜赖认为自己已经无法控制家臣,所以更加激进的想通过控制贸易的方法来控制资本流动进而控制家臣的手段,彻底点燃了家臣对他的不满,这就是为何武田家会突然瓦解的关键。

所以从一个综合的角度看来,武田胜赖为什么失败?他失败的关键在于他的父亲和兄弟在继承和战略方向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这种分歧使得兄弟想要拉拢家臣去打压父亲武田信玄,造成武田信玄放弃了兄弟武田义信,让原本没有继承权的武田胜赖成为继承者。

在这种基础上,他已经变的很尴尬,他所代表的信浓众与甲府众之间的矛盾他很难调节,就只能依靠扩张取得优势,在失败后扩张的道路自然减弱,内部的矛盾则快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上他想要通过赌博去实现改革,但是这种改革是将压制家臣利益的。

这种改革自然遭到反对,造成的结果就是武田胜赖突然变得众叛亲离,最终崩溃。那么如果将所有的失败都归罪于武田胜赖似乎并不太公平,真正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武田家的改革和扩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加强了家主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的加强亦是在扩张的基础上,一旦扩张减弱就自然也会造成隐患。

最终极盛一时的武田家覆灭。
真的很博通2016-11-22 11:11: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敌在本能寺”明智光秀

笔者导语:一句“敌在本能寺”喊出来后,臣服于织田信长的明智光秀突然发动了对织田信长的叛乱,阻断了织田信长对日本的统一,那么为何明智光秀要背叛织田信长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明智光秀(あけち みつひで,1528年-1582年7月2日),他出生于美浓国的豪族家庭中,由于父亲明智光纲很早死亡,他在叔父家中长大。长大以后便按照当时的传统侍奉斋藤家,可结果斋藤道三被儿子斋藤义龙杀死,导致明智光秀一同被牵连,被迫出逃前往了各地成为浪人。

命运转变发生在他前往越前朝仓家的路上,由于这时候另一个被人赶出来的人也到了这里,这个人就是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但当时的这位室町幕府将军已经成为无用之人,由于自己的势力失败,他已经成为到处寻求帮助的弱势君主。

在这种情况下明智光秀开始跟随足利义昭,那么为何朝仓家拒绝了找上门来的足利义昭呢?这里就要谈一下所谓挟持天子以令诸侯到底对什么样的人适用,织田信长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策略,当时非常强势的朝仓家却为何不用,因为幕府将军虽然可以帮助大名获得对于其他大名的讨伐权利,但反过来傀儡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

这使得很弱的大名不敢接受将军,因为将军的到来会成为周边国家进攻的借口,小国接受等于祸水,大国亦不愿意接受,大国本身就已经很强大,如果接受将军则容易背负杀掉或者废黜将军的罪名,另外是大国即便不需要将军的支持也可以形成扩张,所以小国和大国家都不爱接受将军,这意味着只有中等国家往往成为争夺的核心。

比如在三国时代袁绍为何不迎汉献帝,这是因为他已经非常强大,袁绍四世三公的地位已经让袁家拥有很强的势力,接受汉献帝等于是一种累赘,这就让类似于曹操和织田信长这种当时还处于一个比较中等的势力需要借助将军的权威来形成征讨。

在这种情况下织田信长接受了将军的到来,并要明智光秀来到自己这里成为家臣,那么为什么织田信长如此的重视明智光秀,这是因为织田信长有自己明显的布局,织田信长的兴起来源于两点,第一点是对于资本流动的控制,第二点在于释放家臣的欲望。

织田信长出身并不算高,他是下尾张地区家主织田信安的三奉行中的一支,即他不是织田家的真正继承人只是家族中的一个小豪族的继承人,但织田信长从父亲甚至祖父时代就开始追求以控制商业和资本的扩张来管理的模式,这让他们在封地权上不如织田宗家,但资本促使他们势力发展很强势,最终织田信长发动了扩张战争,将织田家击败掠夺了家主之位。

之后又击败了今川义元,而他的另一个大对手斋藤家又因为内乱后斋藤义龙很早去世,导致内部衰落,在这种基础上织田信长击败斋藤家成为一个崛起的大名,那么为什么织田信长要扶持将军呢?是因为他的第二个优势,而这个优势同时也是他的劣势。

即释放家臣的欲望。

织田信长的家臣来源很广泛,他推行唯才是举,不仅破格提拔像丰臣秀吉这样没有出身地位的家臣,更是有魄力饶恕反叛他的柴田胜家,以及继承原本的旧有家臣团,在这种情况下织田信长用资本的控制力当做绳索套在家臣的身上,然后让他们去疯狂的扩张,所以织田信长必须要进行扩张,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话,当时的大名大多以“收”来控制家臣,不管是利用资本还是利用封地权,大多都以限制和制衡家臣发展为主,因为家臣的强势就可能造成家臣的反叛。但织田信长则相反他以“放”作为发展方向,即通过扩张来维持他的强势。

所以在这种标准下他需要足利义昭的将军地位,他提出了“天下布武”的政治策略,但是要看到的是,他的成功背后存在核心隐患,就是扩张一旦减弱的话会如何,这个隐患对织田信长来说是不能不考虑的,为此他形成了三个阶级。

第一个阶级就是传统的家臣团,由旧式家臣团体组成,其中的代表就是柴田胜家,第二个阶级是新式的家臣团,由崛起的家臣团体组成,其中的代表就是丰臣秀吉,第三个阶级是与朝廷联络的家臣团,这代表人物就是明智光秀。

织田信长所要做的从一开始就是推翻幕府将军,这是他虽然支持但轻慢幕府将军的理由,他要通过扩张来维持自己的势力稳定,另外他已经需要有家臣成为“朝臣”来与天皇进行沟通。好为以后的道路铺路。

所以织田信长不停的发动战争,甚至从所谓织田包围网中求取利益,这其实对于织田信长是有利的,因为他的扩张与危局可以使得他的家臣与他紧密的团结在“利益”的基础上,即织田信长大肆封赏有功之臣却也大肆打压背叛和懈怠之臣,通过奖惩制度成为他的绳索套在家臣的脖子上,在这种情况下家臣与其说是为他进行扩张,不如说是为自己扩张。

织田信长再通过形成不同区域的扩张和矛盾来调节家臣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相互敌对和仇视,他重用丰臣秀吉这样的家臣,使其成为家臣中的“恶人”,来威胁传统家臣们的地位,相反传统家臣也会压制“恶人”丰臣秀吉,这样一来家臣的矛盾就形成了对于家主寻求仲裁的需求,这便是织田信长的手段。

但是织田信长还是看错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明智光秀,织田信长非常赏识明智光秀,一方面他确实有能力去做很多事情,在发动战争中明智光秀不断通过努力立功获得封地,织田信长对他的封赏不可谓不足够。

那么为什么明智光秀反叛了他呢?

关于这一点上历史有很多说法比如杀母说、臭鱼说、四国说、天皇说、将军说、怨恨说等,但只要注意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很多说法无法站住脚,在判断这一事件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要考虑到,即致死织田信长都非常相信明智光秀不会背叛他,正是因为相信这一点他才没有住进拥有很强防御能力的城池,选择了本能寺,虽然当时的寺庙有很多都修建的如同堡垒,但兵力只有近随的织田信长肯定很难对抗拥有军队的明智光秀。

所以为何发生是关键,在正史的记载中没有关于明智光秀将母亲作为人质送到敌人波多野手中的说法,而是单纯的他诈降波多野。杀母说并不成立,关于臭鱼说是认为他准备宴席招待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时准备的宴席用鱼是臭的,即便是真的也只能是织田信长通过教训明智光秀给德川家康脸色看,准备宴会又不用明智光秀去做,再加上如此重要的宴会怎么敢怠慢呢?织田信长用教训一些家臣给其他家臣看的事情非常多,只是之前大多由丰臣秀吉来承担这一角色。

那么明智光秀亦不会为此就发兵征讨,可以说很多说法大多都是由明智光秀在反叛时传出来确立自己地位的,当时说要撤销他的封地更是无稽之谈。必须要明确的是织田信长如果不相信明智光秀就不会在他出征去支援丰臣秀吉时自己还悠闲的成为目标。

所以明智光秀为何要这样做呢?

因为明智光秀已经明确的预见到了织田信长的失败,也就是说在当时大多数人往往认为织田信长会完成统一,却很少有人去留意他其实已经距离失败很近了,那么织田信长凭什么兴起呢?凭借的是扩张,在织田信长还有敌人可以扩张的时候这一点是可以维持的,但当他的敌人都逐一被打败之后,他还能如何呢?

这时候他只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是攻入朝鲜进而引发与明朝的战争,第二种办法就是不再扩张,但是织田信长的家臣通过扩张已经形成了很强的势力,他对于家臣的“放”是他成功的基础,那么当“放”转向“收”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顺利。织田信长如果进攻朝鲜的话笔者认为必然失败。

失败的根本在于明朝隆庆开关已经逐渐开始,开关后明朝走私集团身份转变,将和明朝一起敲日本的竹杠,甚至是断绝贸易,一旦战争开始明日贸易就会断绝,这样的情况将促使日本内部的资本流动将不再受织田信长的彻底掌控,一旦失去了对资本的控制力,就将回到以封地产出为根本的“收”传统上,这样一来家臣的能力将再难控制,另外即便就算战争扩张成功,家臣还能听命于织田信长么?

所以说织田信长对于家臣的掌控力不是变强了,相反是越发衰落,这一未来趋势必然导致织田信长的失败,而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明智光秀才要反叛,因为明智光秀被织田信长的安排是朝臣,即他虽然拥有很不错的上升通道,但是与在各地实际捞取封地的家臣比起来,他的能力往往是镜花水月。自己跟随着织田信长一起失败就不难预见。

从这个角度再看他的反叛就不难理解。

未来织田信长的道路是会失败的,这促使明智光秀在织田家重臣还在于其他势力进行最后博弈的时候,突然进行反叛将会造成一个尴尬期,在这个尴尬期如果明智光秀能够站稳脚跟,势力的博弈将会重新开始。
结果明智光秀决定起兵反叛,当一句“敌在本能寺”喊出后他起兵攻杀织田信长,织田信长死于火中。那么这对织田信长是否是坏的呢?笔者认为未必,人们看到的是织田信长被家臣烧死在火中,只会认为这是一种惋惜,而将他的强势记住,却很少观察他强势背后的隐患。

真正杀死织田信长的不是他的强势,而是他的隐患造成了明智光秀对他的抛弃,之后明智光秀被丰臣秀吉很快打败在逃跑中被杀。丰臣秀吉的策略从本质上说织田信长相同的,所以他之后家族的失败只是延续了织田信长未来本该遇到的结果罢了。
真的很博通2016-11-23 12:33:3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政友会元老西园寺公望

笔者导言:西园寺公望历经孝明、明治、大正、裕仁四代日本天皇的人,他从倒幕战争中崛起,在日本走向法西斯中落幕,年轻时候积极推崇革命,晚年渴望阻止国家的军国化,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位穿梭于4代天皇的日本重臣呢。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西园寺公望(さいおんじ きんもち,1849年10月23日-1940年11月24日),作为活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西园寺公望见证了日本的发展,他出生于旧九清华族之家,日本当时将九个家族(久我、三条、西园寺、德大寺、花山院、大炊御门、今出川、广幡、醍醐)称为九清华族(贵族),他是德大寺家的孩子,幼年时过继给西园寺家成为养子。

西园寺公望顺利的成为家族继承人,这使得他4岁时成为孝明天皇的“侍从”、8岁成为少将、13岁成为中将、18岁时已经成为日本朝廷的重臣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不够勤奋的人,相反西园寺公望从小刻苦学习,虽生于华族却对革命情有独钟。

当时日本的革命是倒幕战争,即推翻以德川家为主的幕府制度,让天皇制度重新恢复活力为主,然而这场战争却并非一种从上至下的改革,相反是以下克上的战争。

当时随着黑船来航事件发生,幕府重臣将是否开国推给了孝明天皇裁决,为此美国舰队离去,幕府以为事情过去了,但之后再次来航导致幕府不得不选择开国。需要理解的是日本的闭关锁国亦不是不与别人交易,而是由幕府垄断贸易形成官营贸易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以萨摩藩和长州藩为主的藩府经常走私,导致藩府对于幕府的统治非常厌恶,非常渴望开国,一旦开国形成贸易,藩府的能力就会大涨。

所以为了击败幕府,藩府和天皇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导致尊王攘夷运动兴起,大量藩府中的志士(上士和下士为主)的革命力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西园寺公望积极与他们联络,当倒幕战争胜利以后,西园寺公望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藩府志士进行交往。制定了王政复古的政策,就是权利重新由天皇掌控,在这种情况下幕府时代终结。

然而获得成功的西园寺公望却选择了出国,前往法国,当时的法国实质上已经出现了下坡路,真正兴起的国家是普鲁士也就是之后的德国,在学习了10年后的1880年他返回了日本,法国革命与日本革命有本质的不同,这导致长期在法国学习的西园寺公望归国后投入了舆论界,西园寺公望与中江兆民联合创办了《东洋自由新闻》,在书写思想的时候其主要想法已经与日本当时所想要进行君主立宪制有很大区别,这让天皇势力很是不满,于是派出原来家族的德大寺实则来游说西园寺公望,他不为所动。

直到天皇亲自发出敕令他才不得不返回政府势力中,所以该如何理解这一段时期的西园寺公望,西园寺公望虽然出身于贵族可前往法国十年后他逐渐想要进行的不再是传统式的日本政治,其渴望的是议会政治,在这种情况下他与伊藤博文相谈甚欢。

1882年他与伊藤博文前往欧洲考察,在此期间双方关系发展迅速形成了日后的亲密关系,回国后开始制定日本立宪运动,要看到的是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更像英国式改革。

也就是说当年取得倒幕战争的藩府实际上是想要通过议会制度来架空天皇,虽然天皇至上和一君万民论等崇尚天皇制度的思想非常久远,但从实际利益出发表面呼喊天皇万岁的日本旧藩府势力实际上是想要争夺对于议会的控制权。

在这种情况下1900年9月,成立了政友会。政友会可以视作是日本想要维持议会制度的一派势力,那么天皇为了获得权利,则开始拉拢山县有朋为代表的军人派,日本的旧时代博弈格局正式出现,当时出现了四大势力:

天皇、议会、军人、商人。

这四大势力中商人势力最弱,主要是议会与军人势力进行博弈,天皇则希望摆脱议会的控制,军人则试图与天皇建立管道,在这种情况下西园寺公望已经成为伊藤博文身边不二人选,到1903年西园寺公望正式成为政友会的总裁,他在伊藤博文之下领导议会制度来对抗军人势力。

那么不管是议会还是军人他们都是支持扩张的,只是这种扩张的权利是把握在军人手中,还是把握在议会手中是双方博弈的关键,在之后的时间里伊藤博文被朝鲜人安重根刺杀,这其实很大程度上减弱了议会的力量,但也使得西园寺公望成为了头面人物。在这一阶段内的“桂园时代”即桂太郎与西园寺公望进行对议会博弈的时代。

但当时获得胜利的是议会制度,因为日本的扩张在日俄战争后出现了一种暂时搁置现象,而渴望强势实际上大多被军人和议会博弈的明治天皇去世,新的大正天皇是一个有脑部疾病的天皇,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处于一种相对和平的时代,在这时候议会就逐渐压制了军队的势力,使得政友会在这一时代大放异彩。

可是于此同时的是年幼的裕仁天皇却不这么看这个问题,裕仁从小见到自己父亲大正犯病时候被议会贵族嘲笑,以及他感受到表面上人们高喊万岁,实质上对于天皇制度却处处压制的议会是他的障碍,再加上他从小就被日本军人如乃木希典等人进行教育,被传播了大量的军人思想,这让他有一个目的要达到。

让天皇权利至上。

虽然在这个时代议会占据了强势的地位,以山县有朋为起点的军人在之前创造了参谋本部,日本的参谋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日本的参谋是直属于天皇系统的,可以将参谋试做是天皇的监军,而陆军参谋本部的建立让海军非常眼红,双方博弈的结果是在1904年建立了大本营,这种制度的出现让天皇获得了与军人合作的优势。

当裕仁还是皇太子的时候,他前往德国巴登巴登地区会见了统制派的永田铁山,冈村宁次、小畑敏四郎三人,被称为“巴登巴登三羽乌”,当时的东条英机还不过是一个列席会议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以日本军人为代表的新势力开始崛起。

少壮派军人们的思想非常明确,他们为何高举天皇至上的旗帜,其本质就是要突破以议会制度为主的思想,让日本成为一个军国主义的思想。但这之中出现了两派,一派是以制度形式为主的军国主义,即统制派。另一种是以控制力为主的,皇道派。

可这两派的争斗都以破坏日本内部的议会制度为主,所以在西园寺公望的人生最后期,就是在与这两方进行博弈,由于到了1924年孙方正义死后,西园寺公望已经成为日本内部最后的元老级人物。

虽然西园寺公望想要拼命的阻止军国主义思想的崛起,可是真正在推动这一思想的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裕仁天皇另一个则是少壮派军人。

所以历史讽刺和尴尬的一幕出现了,这时候的西园寺公望和其所想要维护的议会制度,在少壮派军人眼中则视作是如同旧幕府一般的存在,另一方面在知识界曾经长期在中国参与革命的北一辉为何回国后就突然开始鼓吹法西斯主义?

这是因为当他回国后看到的是议会制度已经形成了党派和门阀之间博弈的结果,在这种结果下渴望天皇重新掌权的思想便上升起来,再加上日本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停滞,导致大量普通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危机的发生让扩张必然重新返回扩张的时代。

这便是西园寺公望与议会制度最终失败的根本,他们即得不到天皇的支持,下层不管是军人的军国主义,还是文人叫嚷的法西斯主义,都要求权利交给天皇,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激进派军人开始制造各种事端。

在国内激进的少壮派军人以刺杀和暗杀为主,在国外他们通过制造如震惊世界的满洲事变实行扩张为主,制造事变的少壮派军人在返回国家时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相反得到了如同英雄一般的待遇,这使得西园寺公望逐渐举步维艰。

这种博弈1936年2月26日在二二六兵变中达到了顶峰。

由于军人中皇道派不满统制派的强势,他们首先在前一年1935年刺杀了裕仁的核心培养对象永田铁山,到了1936年双方关系恶化,于是皇道派军人发动兵变,在过程中他们不仅想要彻底打败统制派,另外想要打败议会制度,为此他们袭击首相、内大臣、财政大臣、教育大臣、侍从长等,其中就包括对于元老们的刺杀,原计划去刺杀西园寺公望,但由于他的地位过于重要,计划被取消。

兵变虽然被打压,但是议会制度再也不能压制军人的崛起,之后军人、文人和天皇完成了内部的统一,使得日本走向了法西斯军国主义化。正式开始了对外发动战争的高潮期。

那么该如何看待西园寺公望?

西园寺公望幼年出生于华族,他的理想与抱负是将日本建设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进而使得日本成为议会制度的国家,但是命运尴尬的是,当他成为元老去拼命阻止日本军国主义崛起的时候,他自己则被疯狂的激进分子和军国主义分子们视为如同幕府一样的人。

最终在1940年,西园寺公望去世,之后的日本再也没有人能阻止战争的狂热,可战争的狂热不能掩盖的是日本没有发动持久战争的能力,日本也只能掉入自己挖设的陷阱之中。
真的很博通2016-11-24 12:00:0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

笔者导言:患有麻风病的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勉强支撑着耶路撒冷王国,那么什么是耶路撒冷王国,在当时火热的十字军东征又是如何发展的,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鲍德温四世(Baldwin IV of Jerusalem,1161年–1185年),耶路撒冷王国是十字军东征运动的产物。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诞生地,故被称为宗教圣城,之前一直被拜占庭帝国控制(东罗马帝国),但在伊斯兰教兴起的情况下耶路撒冷被中东势力夺走,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将圣城夺回来的声音逐渐出现。

另外需要介绍一下的是当时的欧洲尤其是西欧各国大多是日耳曼人的后裔组成的,包括主要的法兰克人(法兰克王国是现代欧洲的雏形也是击败西罗马帝国的一支重要力量)、盎格鲁-撒克逊人等。

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时候为什么会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情况,可以理解为日耳曼人对于罗马人的攻打,所以虽然他们都大多信仰基督教,但随着天主教和东正教的逐渐分裂,导致实际上他们是各自为主。另外与现在观念不同,当时的伊斯兰教相对十分宽容,甚至允许当地建造基督教堂,这使得中东的贸易发展十分发达。当时欧洲的朝觐者大多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去朝觐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前往当地进行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欧洲人对于中东产生了热情,这种热情逐渐被一种口号替代,就是收回耶路撒冷,当时的教皇乌尔班二世极力鼓动大量的欧洲人去进攻中东,这一方面有利于宗教的地位,宗教战争会使得宗教本身地位上升,另一方面也是迎合了当时欧洲内部的主要需求,随着封建的不断深化发展,人口的增加让很多人沦为失地或者无资产的贫困状态,所以扩张是符合当时发展的一种需求,只是这种扩张披上了宗教的外衣。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在1096年前后发动,为了确保征伐能够顺利进行乌尔班二世可谓煞费苦心,不仅将中东描绘成金碧辉煌到处都是奶和蜜的地方,另一方面又极力劝说各种罪犯去出征,所有军队在出发前需要向宗教宣誓,如果他们背叛誓言就会被绝罚。绝罚是指被取消信教资格,当时一旦被取消了信仰基督教资格,那么这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将被否定。所以绝罚是非常重的一种惩罚手段。

当为了扩张、宗教等思想集结起来的十字军进攻中东后,取得了初期的胜利,而在这种情况下耶路撒冷王国被建立起来,可是需要明确的是耶路撒冷王国并不是一个高度团结的国家,他更像是胜利者分配后的成果,这个国家与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都成为十字军东征的胜利成果,并且他们夺回了耶路撒冷。

这大大激发了十字军东征的热情,随着战争的发动,资本也随之运转起来。为了维持自己在当地的统治耶路撒冷王国开始实行《耶路撒冷条例》,即复制欧洲封建制度。另外为了确保自己在当地的控制力,建立起了宗教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

这次胜利使得之前始终鼓吹战争的乌尔班二世获得极强声誉,但为什么之后的十字军战争没有延续这一成功?这由三个主要原因造成。

第一个原因是伊斯兰教势力发动整合,第二个原因是耶路撒冷王国的发展矛盾,第三个原因是欧洲发动战争的目的变化。

当遭遇挫败了以后,当时伊斯兰教的主要国家法蒂玛王朝陷入了被动之中,这让游走于法蒂玛王朝与赞吉王朝的萨拉丁获得了机遇,他通过重新整合力量建立了新的阿尤布王朝,简单来说就是萨拉丁通过自己的聪明与能力重新整合了已经失败的伊斯兰势力后重新发动了反攻,在这种情况下耶路撒冷王国的利益和欧洲的利益就呈现出分歧来。

对于当时欧洲的国王们来说攻打中东世界虽然能够为他们获得很多利益以及在欧洲内部的宗主地位上升,但这种扩张对欧洲国王们也是一种负担,再加上耶路撒冷王国的利益也发生了转变,由于控制了很多地方以后,这导致这些十字军从征服者变成了管理者。

在这种情况下与新来的欧洲十字军就形成了差距,他们即是助力的同时也是自己的负担,再加上耶路撒冷王国属于一种桥头堡的作用,欧洲并不是为了耶路撒冷王国在打仗,而是为了夺回耶路撒冷圣城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对于耶路撒冷王国的支持暂时冷淡了下来。

这为萨拉丁提供了机会,在这一段时间内一种此消彼长情况产生,耶路撒冷王国需要维持自己的地位,扩张速度减弱的同时萨拉丁进行了内部的整合与扩张,在这种情况下耶路撒冷王国的继承权就传到了鲍德温四世身上。

那么为何笔者要先讲十字军的背景?

因为鲍德温四世是这种分歧的集大成者和引爆者,他从小就患上了麻风病,这是一种逐渐破坏人体健康的慢性病,他的叔父鲍德温三世是当时的国王,可是在之后的只有33岁时就去世了,由于没有子嗣让他的弟弟同时也是鲍德温四世父亲的阿马尔里克一世成为国王。

不幸再一次降临耶路撒冷王国,年富力强的阿马尔里克一世在1174年也死亡了,他之前在1157年与埃泽萨伯爵乔塞兰二世的女儿阿涅丝结婚,生下了伊莎贝拉与鲍德温四世。由于新的继承人鲍德温四世是一个麻风病人,这为耶路撒冷王国蒙上了阴影。

由于未来的继承者是一个会逐渐丧失能力的国王,这让耶路撒冷王国内部的势力逐渐分裂,为了阻止这样的情况发生,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被选为摄政。但这并不能阻止问题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鲍德温四世艰难执政。

之后他在蒙吉萨之战中证明了自己,由于他患病的消息传播很广,再加上当时萨拉丁拥有超过鲍德温四世十倍的兵力,萨拉丁拥有3万人左右兵力,而鲍德温四世只有3000人左右,这让萨拉丁低估了鲍德温四世发动进攻的可能,鲍德温四世避开了敌人的眼线,偷偷行进然后突然发动进攻,打退了萨拉丁。

这为他赢得很多赞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他的执政之路非常艰难,由于自己患病,所以封臣大多以自己的利益为主,自己又没有子嗣可以传续,导致内部分成了激进派和温和派,温和派认为要和萨拉丁保持均衡的关系,积极派则认为要进行积极的战争。

在这一点上鲍德温四世勉强的维持着平衡,他偏向了帮助他摄政的雷蒙德伯爵,为何如此安排?这是因为鲍德温四世所必须考虑的是王国如何发展与生存,如果偏向了激进派,即便胜利国家内部的势力也会被激进派控制,这是鲍德温四世不想看到的。

但这种倾向并不因为他的努力而转变,最终他的麻风病不断发作,他的视力几乎已经致盲,他的手脚逐渐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萨拉丁则在不断的积攒着力量,同时耶路撒冷王国内部激进派以雷纳尔德为主的势力也在枕戈待战。他们其实都在等待着鲍德温四世的离世。

最终他还是病死了,以鲍德温四世病死作为动荡点的十字军东征战争再次激烈起来,他的继承者鲍德温五世同样患有疾病,这使得刚刚成为国王一年的新君主再次死亡,这样的结果使得内部更加分裂,激进派雷纳尔德再次偷袭了商队,这样的情况使得双方局势走向紧张,战争逐渐开始,其中为何激进派的雷纳尔德与居伊要发动战争,这是因为如果他们可以打赢战争就可以让自己的势力压制摄政的雷蒙德。

为了能够让战争胜利,激进派的十字军还推出来真十字架,即基督教徒所认定的当年钉死耶稣的圣物,但是在战争的进行中十字军过于激进的进攻导致自己缺少后勤补给,在炎热难耐的环境中士气大为低落,将他们引入包围的萨拉丁等到了时机发动了总攻。

这种结果造成史称哈丁战役的战争中,十字军大败圣物真十字架也被捣毁,之后萨拉丁带兵攻入了圣城耶路撒冷,但萨拉丁将城中的大量基督教徒都释放了出去,这一战败让欧洲内部大为震惊,于是新的十字军战争再次上演。

英国国王理查一世带兵进入中东与萨拉丁进行鏖战,双方各有所得耶路撒冷也出现反复的状况。但这场战争显然逐渐对距离更近的中东势力有利起来,正是通过十字军战争中东势力不断的进行着整合。

在这种情况下耶路撒冷王国得到欧洲的支持和补给越来越稀少,最终反而不得不求助于兴起的蒙古势力,而他们也最终被击败退出了中东的历史。

那么该如何看待鲍德温四世?

鲍德温四世是一个十分努力的人,他不仅要与病痛进行对抗的同时,更要与自己的命运和王国内部的纷争对抗,他拼命的想要阻止耶路撒冷王国的衰落,以及阻止内部激进派兴起的努力不能说没有取得效果,在他活着的时候耶路撒冷王国还能维持最后的强势。

当他死去后,耶路撒冷王国如同患上了麻风病一样,缓慢的腐朽下去直至被彻底击败,对于耶路撒冷王国来说,他的存在是十字军东征的产物,但是他的失败关键就在于欧洲对他的支持是来源于宗教战争的热情,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国家对他会无限度的支持,当耶路撒冷王国成为了一个王国的时候,实际上他的存在就只有自己为自己负责了,在这种情况下继承人不断的出现问题和早死的情况,为他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真的很博通2016-11-25 11:52: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古巴“斗士”卡斯特罗

笔者导言:卡斯特罗一生致力于古巴革命的斗争,为此美国长期封锁古巴,然而为什么会造成严重的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又为何会选择社会主义改革,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在拉丁美洲地区,有一个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个人叫西蒙·玻利瓦尔。他是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革命者,也是卡斯特罗(1926年8月13日-2016年11月25日)和诸多拉丁美洲领导人的的偶像,拉丁美洲被欧洲殖民以后就长期受到剥削状态。

所以以玻利瓦尔为首的革命风潮是拉丁美洲当时的独立运动领导者,从1810年4月19日委内瑞拉爆发起义;5月25日阿根廷爆发起义;9月16日、18日,墨西哥和智利爆发起义。1811年,委内瑞拉成立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巴拉圭相继宣布独立,组成了新格兰纳达联合省代表会议。1813年,墨西哥宣布独立。但之后殖民者进行了镇压活动,经过玻利瓦尔和革命者们的努力,至1826年初除古巴和波多黎各以外都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

古巴在1492年由哥伦布航海发现,1510年被西班牙人殖民,1762年又被英国人掠取,1763年后西班牙人用《巴黎条约》协议再次换回统治权,在1790年、1868年、1895年虽然数次想要实现独立运动却最终未获成功,之后1898年美国打败了西班牙以后占领古巴。

进入20世纪初美国扶持成立了古巴共和国,美国先后扶持代理人在古巴实行统治,当时独立战争中的强人格拉多·马查多(1895—1898)是总统,他将古巴内部的大量产业与美国合作尤其是制糖业,这就使得他的内部并不是很稳定。

对于扶持策略来说有两重矛盾,笔者认为扶持的对象不管是强者还是弱者都会造成问题,如果扶持的是一个强者,那么强者必不会久居人下,如果扶持的是一个弱者那么内部的社会资源会流向扶持者,并造成内部社会资源下降,为了维持稳定就会采取提高控制力打压其他势力的手段,而这会造成社会的不满与反抗,这两种情况其实都出现在了拉丁美洲,这是拉丁美洲政治的一个缩影。

所以对于马查多来说事情并不会那么顺利,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1901年-1973年),巴蒂斯塔年轻时候加入军队,为后来发动“中士政变”提供了便利。由于社会不满马查多的统治,这导致巴蒂斯塔在1933年爆发政变,从1934年到1940年间隙古巴大量更换总统,在这个过程中巴蒂斯塔不断提升着自己的控制力,直到1940年他成功的获得了地位。

在拉丁美洲的革命中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即之前的政府会被大多数人厌恶,之后的新胜利者会在初期获得很多支持,巴蒂斯塔在他刚刚成功的时候不但进行了妇女解放运动,提高妇女的权利同时他还广开言论,兴办教育,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他与美国签署了《美国-古巴条约》。正式根据这一条约美国在关塔那摩建立海军基地。作为回报美国给古巴提供大量的贷款和支持。

等到时间发展以后巴蒂斯塔就变得打压起反对者来,在1952年他的支持率下降以后,他再次发动政变,并废黜了大量进步的改革,更与美国签定《军事互助条约》,这导致他的声望急转直下。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

因为在之前他获得胜利的时候,他对于社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在这种分配中可以用于分配的社会资源比较多造成了他的优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控制力的渴望导致他们开始争夺社会资源,这就势必造成内部社会资源的快速减少,反对的力量和声音就会出现,而拉丁美地区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能力不强,只能选用强硬手段,这造成由盛转衰的情况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卡斯特罗决意发动革命,卡斯特罗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族,他父亲安赫尔·卡斯特罗是一名军人,退伍后开始经营种植园,但出身富裕的卡斯特罗却拥有革命精神,对于压迫感到反感,13岁时候组织自己庄园内的雇工进行罢工,为此他和父亲关系时常爆发争吵,卡斯特罗非常羡慕和崇拜玻利瓦尔等拉美早期革命英雄。

之后他进入哈瓦那大学法律系,他积极投身于拉美解放运动中,他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一生躲过600多次刺杀、暗杀,在其年轻时就体现出来,为了抗拒被古巴海军阻拦,他跳入海中游过了鲨鱼经常出没的地区,在1948年他投入哥伦比亚的革命中,行动失败后返回古巴,1950毕业后他更多的投身政治运动中,在1952年巴蒂斯塔发动政变夺取权利后,1953年卡斯特罗带领年轻人攻打军营,开始了自己的武装斗争。但实力悬殊导致失败。

他随即被关入监狱,在审判中他发表自辩词《历史将宣判我无罪》,然而真正释放卡斯特罗的人是巴蒂斯塔,为了提高自己的支持度,他释放了大量的罪犯。1955年卡斯特罗在墨西哥建立“七·二六运动”组织。

虽然经历数次失败,这却没有让卡斯特罗放弃革命的理想,他坚持发动武装斗争,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在1956年时,他遭遇挫败只剩下10多人一起与他逃到山区坚持斗争。可幸运女神眷顾了他,巴蒂斯塔真正失败的地方并不在于战争中他遭遇了大的挫败,而是由于他的支持快速下降,导致1958年3月,社会内部大量势力要求巴蒂斯塔下台。在这种情况下卡斯特罗的劣势获得转机,1958年底大部分地区倒向了卡斯特罗。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罗进军哈瓦那获得成功,巴蒂斯塔失败选择逃亡。

在之后的时间里古巴选择了进行激进的改革,他们将大量的美国资产进行国有化,将矿产、农业、银行、大中型企业收归国有,又进行土地改革,将庄园主的巨型农场改革为国有农场等。

在这种激烈的改革中,美国自然不会想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并且需要强调的是在这种改革的过程中起初卡斯特罗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并不了解很深,美国对于卡斯特罗非常期待,由于美国长期在拉丁美地区扶持代理人,这导致他们扶持的旧代理人被推翻后,就和新代理人试图想要进行游说,所以一开始美国与古巴的关系并不那么差,对卡斯特罗亦有期待。

但很快这种想法发生了转变,他们认为卡斯特罗对于美国企业的打压破坏了他们的利益,美国开始对卡斯特罗进行封锁和各种暗杀、刺杀活动。更是计划了猪湾行动,然而他们低估了卡斯特罗及其支持者的热情,1961年4月的猪湾行动美军战败,美国改用经济封锁的方式想要困死卡斯特罗,这便是古巴经济封锁的起点。可之后一个重大的变故突然出现,甚至差点点燃了世界核大战。

这就是古巴导弹危机。

由于长期被围困的古巴需要援助,这让卡斯特罗与苏联走近,然而苏联的援助并不是免费的,苏联要执行赫鲁晓夫的一项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将能够装载核弹头的导弹运送到古巴去假设,卡斯特罗同意了这项计划,于是古巴成为苏联对抗美国的桥头堡。

秘密部署时被美国情报部门发现,这点燃了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肯尼迪总统要求对方撤回导弹不然就会爆发战争,然而需要注意的真实的情况是美国早在1959年就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布置了导弹系统,所以古巴导弹危机是苏联为了博弈美国这一行动的后续动作。

在双方你来我往的较量中,最终双方形成妥协,苏联决定撤走古巴的导弹美国则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另外还有很少被人注意的情况是,美国承诺不再进攻古巴同时美国撤走土耳其部署的导弹设施,所以从根本上说赫鲁晓夫撤退导弹的事情并非失败,相反他帮助古巴解除了危机同时,逼迫美国撤走布置更早的核导弹。

古巴导弹危机没有真正的输家,因为美苏之间的核讹诈提升了他们所代表的阵营中的地位,这一点其实使得美国和苏联真正成为当时的强者,对于古巴来说他们解除了美国对于他们的军事直接颠覆风险,只是改换为暗杀和刺杀,但是运气超强的卡斯特罗一次又一次的躲过被刺结局,不得不让美国都最终放弃刺杀他的行动。

之后古巴逐渐平静了下来,由于美国的经济封锁没有解除,古巴就很难发展自己的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改革对于古巴很有利,古巴为什么长期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理想?

因为古巴恰好满足乌托邦中的描述,由于古巴被封锁导致他的资本运作对外不畅通,反而使得国有化企业完成了将国民公民化的优势,国家内部民族并不复杂,通过公民化的方式他们有效的建立起一套内部经济运行方式。

这套方式让古巴的社会主义革命艰难但稳步的执行,所以之后在1991年古巴共产党召开四大,会议决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也就是说古巴能够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关键恰好来源于美国的封锁,因为封锁使得古巴内部的改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又因为卡斯特罗坚持革命的理念,使得古巴在强力的封锁下继续可以实现运转,甚至古巴在医疗业上还取得了很大成绩。

那么该如何看待卡斯特罗呢?

卡斯特罗是一个什么人?他是一个倾向于革命的人,他生于富裕家庭却厌恶压榨和剥削,在这种基础上他选择了革命,其一开始对社会主义理想理解并不深,所想要进行的更多是民族独立运动,但在1960年代随着苏联的援助以及美国的封锁,卡斯特罗在艰难和困苦中找到了符合古巴在困难条件下求取发展的思想,这个思想又恰好满足了可执行的条件,这使得古巴共产主义思想快速发展,卡斯特罗创造了古巴实践的社会主义思想,这为之后古巴在长期封锁中仍能继续发展奠定下了基础。
真的很博通2016-11-28 10:43: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