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训练天花板——“大和”号离胜利最近的一天

楼主:小狗2017 字数:1496字 评论数:1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

小狗20172020-11-17 00:03:00 发布在 德军
日本在二战前就清楚知道,自己在电子科技、冶金、动力领域远不如欧美强国,看看日本海军在二战前的历次主力舰建造历史,几乎每一艘新一代战列舰的建造,都必须引进欧美先进装备,例如“大和”级,如果日本没有在战前三十年代从德国引进先进炼钢设备,就没法锻造出合格的装甲钢板,根本就不会有“大和”。
而日本不惜血本引进设备,锻造出的“大和”级装甲钢,其水平,在二战中也只不过是中游。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在战前高度重视官兵的训练,要用肉眼的极限,弥补雷达的不足,要用水兵动作娴熟,弥补高炮自动装弹机的缺装。
日本长期假定自己的飞机性能不行,于是就推行飞行员精兵政策,早期舰载机飞行员学欧美飞行员留长发、扮牛仔的作风很快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最大限度扩大飞行员选材面,然后用残酷、激烈的训练淘汰绝大多数学员,剩下的必定就是精英。
这种方法在二战初期起了作用,没有雷达的日本鱼雷轰炸机炸沉了有雷达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没有雷达的日本水雷战队击败了有雷达的美军舰队。
但是这种将训练水平提升到极致,弥补装备不足的做法,其功效是有一个天花板的,到了瓜岛战役中后期,美军通过改进雷达,成功地从群岛回波中识别出日本的驱逐舰,就此夺回了瓜岛夜战海战主动权。
美军的雷达还在继续进步,到了莱特岛战役中,日本的老爷爷战列舰在装备了雷达的美国老爷爷战列舰面前,不堪一个回合就化作“火山”,在夜战中,依靠超级眼睛打夜战的“扶桑”级战列舰,竟然连一发炮弹都没有命中美军舰只,不但大比分是0:2,就连炮弹命中数都是0。
至于两艘“大和”级为何没能堂堂正正地打一场主力舰海战,那是因为山本等人太珍惜这两艘国之重器,不舍得推到一线,等到主力大会战的1944年,战列舰已经无法在太平洋战场上担当主力了。

小狗20172020-11-17 00:04:00 发布在 德军
如果有人说二战中战列舰没有机会当主力,完全没用,这是不准确的。
且不说登陆时的炮轰,就说海战。
在群岛密布的海域,早期雷达无法将目标从群岛的回波中识别出来,战列舰、巡洋舰还有用武之地,就像马塔潘角海战、萨沃岛海战中那样。
在极度寒冷惊涛骇浪的北方海域,当时的舰载机无法起飞,战列舰、巡洋舰也有用武之地,典型战例就是“沙恩霍斯特”号的最后一战。
可惜,在太平洋战争前期、中期,美日海军在瓜岛、阿图岛基斯卡岛海战的时候,战列舰可以发挥战斗力,当时的日本海军不舍得派出大和级。后来美国海军推进到开阔的大洋上,战列舰就没什么用处了。
根据日本陆军参谋什政信回忆,在瓜岛战役中期,什政信从瓜岛返回特鲁克军港,对山本痛说岛上日军饥寒交迫惨状,山本一激动之下,曾经表态,宁可出动大和号,也一定夺回瓜岛制海权,拯救陆军于补给断绝的水火之中......最后山本还是不舍得,这个表态变成了忽悠。
如果在这个时候山本咬牙,真的出动大和、武藏,那可能是大和级在太平洋战争中最可能获得一场胜利的时刻,击沉“南达科它”、一堆美国巡洋舰不在话下,甚至可能一举灭掉亨德森机场。
山本拍胸脯吹牛的那一天,恐怕是太平洋战争中大和级战列舰最接近胜利的一天。

小狗20172020-11-17 00:04:00 发布在 德军
除了航母实力远不如美国,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后期主要是吃了美军雷达、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大亏。
正是因为在太平洋战争中吃了电子落后的大亏,日本在战后高度重视电子工业、机器人、AI技术,当然,这也有日本资源匮乏、唯独不缺沙子、发展芯片产业最适合日本人发挥工匠精神的因素。
什么是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日本发展电子工业,就是要在沙子原料上尽可能多地“凝结”人类劳动、工时、技艺,以提高沙子——硅的产品价值。
将人的素质、潜力发挥到极限,将训练水平提升到极限,这是没有错的,但是,训练的功效和新技术新装备的作用,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

小狗20172020-11-17 00:04:00 发布在 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