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儒释道类书籍之笔记(连载)

楼主:妙化2020 字数:387763字 评论数:10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机缘巧合,偶尔看到网络上摘录的一些南怀瑾先生打坐、佛法、儒家书籍等内容;跟自己修行、打坐经历很多都验证到,看得越多越觉得南怀瑾先生是指导修道的善知识、给予我理论知识的丰富和实践的指引方向!
所以购买了一套南怀瑾先生儒释道精髓的书籍,颇有受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特此跟大家分享我的读书笔记!
首先分享的是《长生不老与静坐修道》《如何修证佛法》两本书的笔记;内容简要,个人觉得需要记录下来的摘录,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海涵!每天会更新;后续也会继续更新南怀瑾先生其他的、我有看的书籍笔记。
妙化20202020-04-10 19:34:5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笔记
一、我们的生命是与宇宙、法界合一的(肉身只是生命在此世界的第三重投影);吸收宇宙的“天地正气”、“日月精华”,即可成就我们的生命!
二、为何要打坐修定?
若想回到我们本来的清净面目,进而转变我们的色身,非打坐不可!因为,无始以来尘埃涂蒙得太多,非清理不可!(修各种工夫的目的,也是先清理之后才能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如禅宗,如密宗的大手印法)!
当然,打坐与“明心见性”不是必然的关系,“明心见性”不一定要靠打坐才能做到!
妙化20202020-04-11 07:51:4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三、我们的肉身像一个小宇宙:心窝以下是欲界(后续我会在文中专门用一个小篇幅列出三界天人表),心窝以上到眼睛是色界,眉以上是无色界!与此配合,即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普通人是“神化气、气化精、精则漏”;修炼肉身则是反其道而行,精不漏、回转上来配合气和神,则变为“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
肉身如同植物;虚空是我们的土壤,头部(密宗叫“大乐轮”)是根,头部的脉轮不打开、不会得“轻安”、不会发乐!
妙化20202020-04-11 08:00:5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四、静坐的有为法容易引起生理、心理的五浊恶世之因素,故易入魔障;所以,守一个“灵明清净”比较稳当,不被气脉的感觉左右、对身体的感觉反应统统不予理会,这样真气脉就来了。心理思维改变了,细胞则随之改变,外在气质则改变;心元一体。
五、静与动是对立的名词、状态;一般来说表达静止与活动,休息与行动两种状态。但是,道不是动静,动静只是道的功用。
1、求静是养生、修道的基础、必然的办法。一切生命功能的本源,都从静态中生长、充沛生命的功能(《道德经》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2、《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虚,虚而后能得;精神状态中,静是培养先天智慧的温床。
3、人的意识、思想习惯于思虑,如同流水奔腾不息;平时我们自己不觉得,静坐时向内求静、便会发现自己的思绪太乱,这便是静坐的第一步功效。如同把一杯水静止,尘渣下沉;这不是静导致了产生尘渣、而是因为静止发现了尘渣。
妙化20202020-04-11 13:29:5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六、气是什么:
1、心属火,息心清净、无思无虑之境才是真“炁”茵蕴境界;即无火之意,淫欲、情欲、躁动等意念都是火,没有了这些火,元气大定;渐渐可引发生命固有的气机
2、气代表大自然的空气。
3、“氣”古代道家、中医学认为是吃五谷之后而有生命呼吸作用的真气。瑜伽术称呼“灵能”,形容为“灵蛇”;密宗称为灵力、灵热。
4、总而言之,是佛家“暖寿识”综合起来的业识功能;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生命的本能,简称“能”。身体内部的气机并非与呼吸的作用连成一气,是生命本具有的潜在功能,要经过合理的修炼才能激发。
七、佛家小乘禅观的修法,把呼吸之气与人体内潜能的气机分成三个步骤和三种状况:
1、风:空气与呼吸器官之间的通常作用,即呼吸空气来维持生命。
2、气:通过静坐锻炼之后,呼吸变得较为轻缓、从容、细长。
3、息:通过静坐的高度修炼之后,呼吸达到轻微到几乎停止状态,此时呼吸器官作用近于停废(人体其他部位的呼吸并未完全停止);小腹下丹田之间,不靠呼气器官的作用、自然而然的发生一种翕辟的现象“息”(道家称呼为胎息)。
妙化20202020-04-11 13:30:57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八、奇经八脉:奇涵盖特殊、单独的意思;奇经八脉包括任、督、冲、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
1、任脉相当于肾脏神经系统;有两条分布路线:
1)、一条起于小腹部脐下四寸的中极穴,沿腹、胸部正中线直上到咽喉,再行经脸颊、面部到眼部。
2)一条由小腹胞中贯脊、上行于背部。
2、督脉相当于自律神经系统与脏腑的关系;有四条分布路线:
1)、一条起于会阴部、循脊柱向上分布,至颈后风府穴、入脑、上行至脑巅顶,之后沿头额下行、达鼻柱。
2)、起于小腹胞中,下抵阴器、会阴部,经尾闾骨端、斜绕臀部,入肾脏。
3)、起于目内向上到额、头顶部,入络于脑;又分别下颈部,沿着脊柱两旁下行至腰中。
4)、从小腹直上过肚脐、心脏、喉部,上达面颊、绕唇,至目下中央部位。
3、冲脉有五条分布路线:
1)、从小腹内部外出于耻骨外二寸的气冲穴,与少足经过肾经并合上行(任脉外一寸),抵胸后弥漫散布。
2)、自胸部分散后,上行到鼻。
3)、由腹部输入肾下,浅出气冲,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中,经胫骨内缘到内踝后面,达足底。
4)、从胫骨内缘下行,分布于足脚趾。
5)、由小腹胞中,向内贯脊,循行于背部。
4、带脉:起于十四椎肋部下面,环行横绕腰腹;约相当于系腰带的一个圈的部位。
5、阳、阴维相当于大脑、小脑、间脑的神经系统。阳跷脉:起于足外踝下的申脉穴,沿外足踝后面向上,经股外侧,分布于肋部,循行于肩膊外侧,沿颈部上抵唇旁、达目内,入发际、循耳后到达风池穴,由脑后两筋间的风府穴入脑。
6、阴跷脉:起于内足踝下的照海穴,循内足踝、股内侧,过阴部,循行到胸前,沿喉咙入面部,抵目内,上行至脑。
7、阳、阴跷相当于生殖、摄护腺、手足等神经系统,由生殖神经开始、经过胃和心脏而上冲间脑。阳维脉:起于诸阳经的交汇处,即足外踝下的金门穴;上沿股外侧,抵腰侧,斜上肩胛,上颈部后分布至耳后,到额头处再循行至耳上方,达颈部后风府穴。
8、阴维脉:起于诸阴经的交汇处,即足内踝后上五寸的筑宾穴;上沿腿、股内侧,进入小腹部,上连胸部,抵咽喉两旁,与任脉汇合。
妙化20202020-04-11 13:33:5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九、三脉七轮:三脉是人体平面的左、右、中三脉;不同于道家说法的前(任)脉、后(督)脉、中(冲)脉。七轮是人体横断面神经丛的几个主要部位,与道家说的上、中、下丹田大同小异。
十、丹田:道家的说法,丹田只是代名词,并非真的有一个丹药或成粒;真的有那是长了肿瘤、癌症了。上丹田在两眉之间、横通间脑部位;中丹田在两乳之间、横通肺与心脏部位;下丹田在脐下、横通肾脏之间与大小肠部位。中宫是胃脘与横膈膜之间部位。
妙化20202020-04-11 13:34:28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十一、静坐姿势:儒释道的静坐姿势共有九十六种之多,常用的大多采用七支坐姿势,又名跏趺坐、盘足坐。
1、双足跏趺即双盘(双腿要时常变换放于其上位置的腿,便于经脉更容易通畅);无法双盘则单盘,左足在上叫如意坐、右足在着为散盘。
2、脊梁竖直,自然挺胸收腹;双肩平齐。坐于平整的地方;不可坐在弹簧床、沙发等不平整地方,否则会导致脊柱变形。
3、双手在小腹处结手印平放与胯上:双手手心向上,右手背平放左手心之上,两手大拇指轻轻相对而抵。这叫做三昧印(定印的意思)。
4、头正,后脑微微向后靠,下颚微微内收(不是低头)之意、可微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
5、双目似闭还开或者微微闭目,目光随意落于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处。
6、舌头微抵上颚。
7、全身放松,面部呈微笑状;着宽松、透气透汗的服饰。
十二、静坐的注意事项:
1、不可吃饱后打坐,否则气脉不能全力运行身体而是用于消化食物。也不可能饥饿状态打坐,否则分散心神。
2、空气要流通;但是不能让风吹到身体上,容易受寒。
3、光线太暗时候容易昏沉;光线太强时候容易紧张。
4、气候冷的时候,要把两膝盖和后脑勺包裹保暖;热天也不可裸露膝盖,避免受寒。
5、静坐时臀部加坐垫,防止身体后仰。坐垫的高度依据个人感觉舒适为原则、太高太低都容易导致紧张。
静坐时间不用勉强,能做多久做多久;也可以每次静坐短时间,每天多次静坐。
妙化20202020-04-11 13:35:0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十三、七支坐的功效:
1、可以使左右气血交叉散发而归于原始整体的圆极,人体左阳右阴的电能相互交流、自相调剂;从而恢复体能的原动。
2、四肢活动静止,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静止的时间越长,恢复心脏的功能小越大。
3、头顶端正、大脑微后靠,可以使脑下垂体不受压迫而恢复正常;因而脑下垂体内分泌的均衡活动可促进淋巴腺、甲状腺、肾上腺等恢复健康。
4、头部下颚微向内缩,可使左右两大动脉管输送血液到脑部的工作减缓、减轻脑神经的紧张与思虑、恢复血压的正常功效。
5、人体头部如同植物的根、虚空是土壤;两足盘曲犹如把枝丫卷曲使其生发能力不致内外分散,返归根本且培养生命的本源,让身体更加康健。
妙化20202020-04-11 13:36:1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十四、静坐达到不同程度,在静坐时或静坐后,气机通过相应的身体部位会出现的反应和症状:
1、某部位有病患的人:出现病症加重的情况。是因为身体内部气机的潜能,在即将通过而未通过此部位时,由于此部位神经与腺路有宿疾的障碍,引起病症的并发。此时,可暂停静坐,等好转后再静坐;再病再停、再停再坐,持之以恒到气机通过后自然恢复健康。
2、双腿酸麻:正说明腿的神经、血脉并不通畅;持之以恒,等足腿气血流畅后会有全身无比的快感、舒适,不愿意下座而松散双腿。
3、肾脏:腰背发生胀痛酸麻等,一种原因因肾亏患有阳痿、早泄、遗精的人,会有病症加重情形。
4、生殖机能:男性生殖器勃起,女性子宫震动或内缩、两乳膨胀等现象;是脑下垂腺、肾上腺、性腺活动兴旺的证明,对身体有益。但若因此有了性行为,则前功尽弃;若过多性行为则损害身体。简便有效的办法就是饮食清淡、减少饮食甚至可以短时间不食,可减轻减少欲念。
妙化20202020-04-11 13:37:1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5、背部与肩胛:出现胀痛,一种原因为气机循督脉(脊髓中枢神经)上升的必然现象;气机经过时,背部和肩胛发生胀刺感,如有一个东西或一股力量在活动、向上冲举,自己感觉冲过去才会舒服;这是阳气到达“还阳穴”阶段,若不能把心念放松、做到浑然忘我的境界,注意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假想有个力量帮助向上推进,意识集中于背部反而导致脑神经、胃神经的紧张,甚至过分用力使得心脏收缩,增加背部的胀痛感。

此时,让心念放松、浑然忘身,等待气机充实后自然会如同开关、嗒的一下就豁然松弛了。
1)、一种原因是生理病态的反应,如肺病、胃病、肝脏、心脏等内脏有病症或有病根隐而未发的,会出现背部胀痛如有重压、腰软乏力或疼痛、背部神经痉挛抽搐、肩膀连带后脑的背部强硬难受感觉、胀痛得汗流浃背、或冷或热等等症状。

6、后脑:气机达到后脑玉枕穴时,有时会感觉神志不太清明、有点昏昏沉沉、似睡非睡,进而出现似梦非梦光景;这是后脑神经影响到眼部神经的反应;对种种现象不予理会,经过这个阶段,便会稍觉清明。
1)、若身体内部原本不是真实健康的,如胃部消化不良、上焦有火及其他肠胃病,也可能出现眼角膜发红、耳鸣、耳塞等症状;牙齿有病的可能会牙疼、牙齿动摇;感冒潜伏的出现淋巴腺发炎、脑神经痛等等。
2)、气脉通到脑后的“玉枕关”时,有的人因营养不良,会出现种种诸如眼睛发红、类似白内障情形;在将通未通“玉枕关”时,有的人会看到幻像、发起天眼通、看透墙壁、可内视肉身内部脏腑及血液流动等。不执着、不理会以上种种情形,这些幻像、境界就不会越来越多,慢慢就不会出现了
3)、若被这些幻像、所谓神通牵制,会因此出现小腹收紧、横膈膜上缩,连带出现胃口不开、食欲不振、大便不畅或便秘、心脏过分紧张引发的膀胱变化、小便频繁或遗尿等病症。此时,只要不随境转,时常咽津纳气、放松头脑的感觉,便可安然度过此关、气机转入前脑。
妙化20202020-04-11 13:38:4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7、前脑:气机达到前脑时,一般会太阳穴气胀、两眼皮沉重感而昏昏欲睡、双眼充血。气机比较充沛的还会感觉眉心和鼻根之处有鼓胀或轻微刺激感;有时因为不知适当调整,气机顺势冲向鼻端,引发鼻窦神经潜在的疾病、出现经常流青鼻水,有的人多年流清鼻水无法痊愈。
经过此关,有内闻檀香或其他香味的反应,那是发自内脏正常的体香。
8、间脑:气机达到大脑与小脑之间的部位就是间脑;道家称为泥洹宫,密宗、瑜伽术称呼为梵轮穴。此时,气机初步打开中枢神经、刺激间脑,促使其内分泌均衡分布;有的人会出现头顶刺痛、胀满如压重物或者紧箍头部感觉,这是因为脑神经气脉还没有完全打通、被感觉过度牵引造成。
放松注意力、任其自然,渐渐感觉头顶中心发生一股清凉如水、异常舒服而沁人心脾的感觉;即是“轻安”的前奏,进入初步的定境。
1)、如有甘甜清凉的津液下降(道家说法是醍醐灌顶、甘露撒须弥、玉液琼浆等),可是胃口大开,多食或饱食都可以消化净尽、完全吸收营养,不食也不会觉得饿、服气而耐饿。

2)、督脉随时都和任脉有互相呼应的作用,不是完全打通督脉后气机才会到达任脉,可能任脉、督脉前后部位或者相应部位同时发生各自的气机到达出现反应。在督脉达到之上初步的定境后(此时督脉不是完全打通),气机下降到喉管(道家叫做十二重楼)、胸部(膻中)、胃脘(中宫)、小腹(丹田),经肾脏到达生殖器官。

3)、头部脉轮打通时候,非常痛苦,到哪个部位哪个部位就会出毛病;只要心理不受肉身感觉左右、影响,顺其自然,气脉打通后自然一切都好了。当后天的呼吸停止、脉止了,才是“精化气”阶段,才能修身外有身。头部脉轮打开才可“炼气化神”,此时身外有身、身内有身;一念动就可以出去,神通妙有自然也有了。当然,这还不是得道,只是报身的一种成就。
妙化20202020-04-11 13:40:5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十五、如何打通任脉:
1、任脉的重点在中宫,胃肠有气机滚动、鸣荡如有气泡声,因为胃气上行将要通过食道管而出现嗳长气、打长嗝、放屁、大便频繁甚至泻痢(身体不会痛苦,觉得轻松、舒服)等症状。会饮食不振或食欲亢进,如果食欲亢进则需要节制饮食、不可过饱,同时要注重营养、促使身体吸收融化;如果气机胀满不食饮食,则减少或暂停饮食,有食欲之后再少吃多餐、以资补益。

2、食道管气机真正冲开后,由头顶降到唾腺所流出的甜蜜清凉的津液源源不断充满口腔;此时,可减少妄念,但是还不能完全没有妄念。胸部(膻中)部位有豁然开朗之感;喉结骨自然内收下压、舌尖自然上翘顶住上颚,内卷封住喉头,呼吸之气自然轻微无声达到接近停止状态(道家说法是架起了“上鹊桥”登天梯的现象;瑜伽术而言是自动在作“瓶气”的工夫、停止呼吸的作用)。

3、之后,气机下行通过丹田,小腹和耻骨以上神经会自然有刺痛感;到达会阴摄护腺部位再贯达生殖器(女性仅到子宫),会自然出现器官紧缩、小腹下丹田部位充满、发生内呼吸(下丹田内在轻微呼吸的现象,即道家说法“下鹊桥”作用)。
妙化20202020-04-11 13:42:46 发布在 未知学院
4、任脉通达到内呼吸(小腹丹田部位的呼吸)有了作用,小腹充实、外形突出如圆鼓状;此时若妄守下丹田则会引起肾脏、性腺、大小肠部位种种反效果;使得带脉(系腰带一圈的范围)更不易打通。应略微用意收缩小腹(耻骨以上到肚脐部位),迫使气机自然打通带脉范围。

5、达到以上状态之后,饱食多吃或服气暂时不食,都无所谓;这时要适当减少饮食或不食(具体的依据个人情况把握火候,吃多少、暂时不食多久时间都因人而异),可以证到深入“静定”的初步工夫;但是距离打通任督二脉还有一定的距离。过了这个阶段,仍然需要好的饮食滋养,才能更加充实内力而打通性腺部分进入阳跷、阴跷脉、畅通四肢阴阳维脉。

6、之后,气机由会阴部分发动,循左右两腿大脉管逐节下行直达足心;渐渐消除盘腿出现的酸痛胀麻痒等感受;进而双腿、足趾、胯、膝、足踝每一节神经和细胞都发生暖、软、轻、乐快感,不愿意下座反而喜欢盘腿久坐。此境界静止定到达一定程度,气机再循督脉腺路,上冲腰、背,畅通肩胛神经丛而达指尖、手心,全身软若无骨。之后,气机再循小脑上行达前脑,随着细微呼吸沉沉下行充满全身;此时几乎感觉不到身体,如同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7、口鼻呼吸与内呼吸完全静止,生殖器收缩如婴儿状态(道家说的马阴藏身相的初步现象);此时勉强是任督二脉暂通的现象。(此部分内容摘自《如何修证佛法》:女性月经前后,生理与气功关系非常细密;若能修持得好,月经会渐渐减少、乃至完全停止、回转童身。男性成马阴藏身相,欲念压力减少十分之起,其余三分很难解脱。)
妙化20202020-04-11 13:45:3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8、未真正打通任督二脉想进入禅定(道家说法是“凝神聚气、炼气化神”而进入“天中天”境界),是绝不可能的。真正打通任督二脉的人,头颈圆满、颈部左右两大动脉管平满、颈部有圆圈。

9、任脉全通之后,保持定的境界,可达初禅:胃上不空、喉轮不通;喉咙、食道不空,想断妄念、烦恼也做不到。喉轮到心轮这部分真正打通可不起妄念,生理和心理是互为因果的。修气息工夫达到一定程度,要证果入定,非休粮辟谷不可;充其量吃一点点水果,不需要其他东西。吃饱不可修气功,因为肠胃要清;工夫有了一定基础后,营养与否已经没有关系;最后达到“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十六、中脉:奇经八脉全部打通之后,有了“冲气以为和”境界,即庄子所谓:堕肢体(没有四肢感觉)、黜聪明(绝对没有妄想)、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为坐忘。此时,中脉功能发动,有了引伸上下、通与无际感受,自然呈现出“万里青天无片云”的晴空境界;甚至出现无论白天黑夜,漫天繁星呈现眼前;平常所有感知状态一起忘却无遗,所有的人是我非等世俗观念完全消散远离。
但是,打通了中脉并非完成全部的道果,只是入道基础真正稳固而已。
妙化20202020-04-11 13:46:27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十七、静坐时如何用心:佛法的念佛、修止观、观心、参禅,密宗的持咒、观想;都是重视“修心”、不太重视身体生理上的变化和感受。道家极端注重身体生理上的变化;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恢复健康,增加寿命等。而修心也要修命,身心双修才对。

1、存想,亦称存神;古代道家所用的名词;属于锻炼精神的法门。密宗的观想,其他各宗教的祈祷、礼拜也是以“存想”作为修道的方法。西方流行的神秘学(据说渊源于埃及的上古代和大西洋)与“存想”的精义息息相通。

2、“精思”也是古代道家所用的名词;即运用思维而达到最高智慧成就,达到“精思入神”状态。

3、守窍:人体有九窍,该守哪一窍?哪个才是真窍?哪一窍不需守?是否真的可以一窍通而百窍通?这些都属于“存想”范围的心理构想,能守的是心;真正来说,并非是生理上真有一个窍可以守。例如乱守上丹田的窍,容易促使血压升高、神经错乱、脑溢血等疾病;特别是女性如果守下丹田的一窍,可能促成血崩、产生性变态等病症。

4、生理可以影响心理,心理也可以影响生理;由身心关系修气脉有一定的道理。若真能精神集中、专心一志来守窍,可以有效果;但是,思想意志绝对无法集中在某一个部位的;静坐时难免胡思乱想、浮念纷飞,所以想利用守窍、存想来达到精神专一状态、达到打通气脉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妙化20202020-04-11 13:47:31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十八、呼吸达到不呼不吸、气息充满,此时妄念减少,如果此时不修“观”的路子,只炼气可以得神通、走向小乘果位、乃至外道;所以此时应该马上“观心”,回转来“观空”(明白此时让身心愉悦即止,此时还有一念、把这一念放掉、空下去、身心都不管;叫做空观)。这个空还是念,还在第六意识中;打坐时觉得一念都没有了、很清净,这个明晓清净的意识也是念、是假有、是妙有;要“即空即有、即有即空”才行。

1、修道要清楚肉身内部的变化、心理的变化,起心动念都要知道;能管理好自己的身心,才能自度、自利。

2、肉身的粗重障碍没有了,轻灵到极点;头顶发清凉是轻安的前奏,但是这样由上而下的轻安容易退失,乃至垮掉;如果是由脚心发起由下往上的力量(即道家说的打通任督二脉、密宗说打通左右二脉),则不容易退失。
气达到了足心,才能谈得到三脉起轮打通;气脉打通了,一定可以得定。
妙化20202020-04-11 13:49:01 发布在 未知学院
十九、修“宝瓶气”具体方法:呼吸粗的叫风,细的叫气;气到达不呼不吸之间、细微又细微的状态叫“息”。用这个方法最容易得定、证果;别无二法。(此段摘自《如何修证佛法》)

1、左鼻通了则可以练习宝瓶气;若右鼻通、左鼻不通,则不能练习。宝瓶气为人体本来具有的。

2、双腿跪膝,手结亥母手印(密宗的叫法,即京剧的兰花指)、手心朝下、双手垂放在两边胯骨上(手过长或过短例外),状如“山”字;此时内脏腑张开,气则贯通,所以非此姿势不可。午前(子时至已时)用左鼻呼吸、午后(午时至亥时)用右鼻呼吸;吸气时细、慢、长,小腹自然内缩,呼气时粗、短、急,小腹自然放松;气满后自然就不会想做了。

3、如此锻炼,气转为息,心境自然宁静;呼吸微乎其微,呼气、吸气、冷暖都知道得很清楚,意念与气息始终想结合(如有一念没有感觉到息,则在妄想中),练习到一念之间、心息合一(密宗叫心风合一);之后可强制打通脉轮。

4、依据闭气(闭气状态,水不能溺、或火不能烧)时间长短分为上中下三种成就。下瓶成就:闭气时达36次(以右手拍右腿、左腿、前额,然后弹指一下为一次)。中瓶成就:闭气时达72次。上瓶成就:闭气时达108次。
妙化20202020-04-11 13:51:1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二十、元精:生命本有的自然功能。所谓还精补脑、炼精化气的工夫,指心理上没有丝毫的欲念;但是性器官却本能的发生了作用的时候,只要做到绝对的清心绝欲、依循生理自然的血液循环而归于平淡,则自然而然达到不还之还、不补之补的境界。因为,由于性腺活力的充沛,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产生一股力量走向脊髓伸进的尾根、逐步向上推移、刺激到脑下垂体新生的活动功能产生的唾脉,促使甲状腺活动,达到心胸豁然开朗、舒适愉悦的状态。

1、若有意、刻意去采补、控制而勒令回转,则会使膀胱和血液增加一堆废物;轻则迫入膀胱、影响摄护腺等机能的严重负担,重则使心脏、肺、肝脏、脑神经等发生损坏的严重后果。

2、倘若年老精力衰竭、因病、因做旁门左道工夫而迫使性无能或性腺丧失新生的能力,导致心理毫无欲念的;那是生机已绝、根本谈不上修养锻炼的工夫。

3、百日筑基、炼精化气的工夫,的确是有“学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的慨叹!修道和静坐是一种智慧之学;并非靠盲目的信仰和固执的偏见,可以贯彻始终;需要具备相应的福德资粮,不断的行善、修心,性命双修,福慧圆融、德智双足才行。
妙化20202020-04-12 08:45:53 发布在 未知学院
二十一、精气神:其在人体生命的作用,犹如宇宙物理现象一样,逐段分开而又互相混合;神的主要作用在脑部,的主要作用在胸腔和胃部,精的主要作用在肾脏、小腹以下和生殖器部分。为便于理解,引用光热力来比方;精是生命的热、气是力、神是光,热和力是由光的功能产生,精和气是由神而有,若神经颠倒之人、其精气自然趋于虚弱。

1、快感从精而有:意志的坚定和毅力的光明是气力充沛的功能;智慧的敏捷和超颖是由神的定、静而来。“修心养性”从思维的方法改变心地,作为入手修行的根本;其功效偏于神、气,当然也融合了精在其中。佛家“持戒、修定、生慧”三大原则;与道家“炼神化气、炼神还虚”的方法和程序,大同小异。

2、人的生命归纳起来为身心的组合;身的主要功能归纳起来,不外乎精、气的作用,属于“感觉”的范围;心的主要功能,一言以蔽之,是神的作用,属于“知觉”的范围。静坐中关于生理反应,即气机的动相,是“感觉”的部分,是后天的、变化不定的;修道者的成果是初步从感觉入手而返还感觉和知觉,进入浑然一体的境界。

3、打通了奇经八脉也只是“感觉”所成就的效果:“炼精化气”过程中气脉通畅的反应,睡着工夫的进境而不同;“炼气化神”过程中气脉通畅的反应自然的会与炼气化神的工夫配合、各有不同境界。工夫踏实的人,一身细胞、特别是面部肌肉和细胞都会变得细嫩透亮、呈现出充沛的光彩(红光满面是一种肌肉细胞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时的现象,是一种歧途)。

4、炼精化气初步成就就在任脉打通后,青春腺的活力恢复、发生无与伦比的快感,同时这种快感循双腿直透足心、脚趾;达到“祛病延年、返老还童”的功效。但是,这也只是初步的工夫,仅仅属于“感觉”状态;修道的“加行”的证信、离修道还很远。
妙化20202020-04-12 08:46:45 发布在 未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