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德意志大国崛起的普法战争

楼主:永远的草根阶层 字数:85935字 评论数:8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不过就在此时,战场上意外又出现了。或许是觉得法国人炮火的沉默,标志着法军已无还手之力,又或者是为了在萨克森人面前展示一下普鲁士近卫军的勇气。下午五点,奥古斯特·冯符腾堡(August von Württemberg)将军,命令所有部队,从正面向法军阵地发起冲击。咱们前面介绍过,法军的夏塞波步枪的射程,大大超过德军装备的德莱赛步枪。两种步枪射程之差的这一段距离里,法军可以任意修理德军,而德军的步枪却够不到法军,只能被动挨打,这段距离被德军称为“夏塞波间隙”。为了尽快冲过这段“夏塞波间隙”,普鲁士军官命令部队,保持行军队列快速通过,而不是散开呈散兵队形,一下子给夏塞波步枪提供了极好的靶子。康罗贝尔快要被打蒙了的第六军,简直不能相信他们有这么好的运气。法军干脆站成几排,或立或跪或卧,用他们的夏斯波步枪,集中火力向普鲁士人打去,像飓风一般,将前进中的普军步兵扫倒在地。

顽强的普军仍然前赴后继试图冲入法军阵地,但已无可能。法军的火力和萨克森人的支援火力,交汇在一起,蹂躏着中间的普鲁士步兵,军官被打下马来,队形被打散。不到半个小时,符腾堡将军损失的人,就相当于四年前的整个普奥战争的伤亡人数。普军抵挡不住四散奔逃,军官举着枪命令不许后退,后退者死。有的军官抽出军刀,砍杀败退的普军,但也控制不住,普军大乱。好在法军没有及时发动反击,这自然要归功于普鲁士人的大炮。

近卫军的右边是普鲁士第25师,由1866年才并入普鲁士的黑森人组成。第25师没有近卫军那么莽撞,只是不停地用大炮轰击当面的法军第四军的阵地,那一天每一门黑森的大炮都发射了一百发以上的炮弹,不过并没有给法军造成很大的损失,法军第四军躲在堑壕里,或者是石头砌成的建筑物里。没有有效的压制火力,普军步兵没法穿过眼前这1,800码开阔的山坡地带,到达法军阵地。看到禁卫军冲锋的悲惨景象,黑森人放弃了尝试的想法。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10 11:36:4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尽管打退了当面之敌,法国第六军的阵地一直被普鲁士的大炮蹂躏着,普军的炮火给法军造成严重伤亡。得不到预备队的增援,右翼承受着普军极大压力,康罗贝尔只好放弃反击的想法。苦战一天的第六军官兵不想打了,自觉地后退回去吃饭休息。

第六军一撤,紧邻的第四军也只得跟着后退,法军的右翼渐渐失守。左翼虽然拜斯坦梅茨老将军所赐,法军依然顶住了普军的进攻,给普军造成重大伤亡,不过顽强的战斗,也让前沿法军的弹药大量消耗。巴赞一直认为右翼发生的激战,只是一场小规模战斗,没有派预备队过去支援。其实此时派上作为预备队的布尔巴基的皇家近卫军,依然有扭转战局的机会,不过布尔巴基的判断是“打败了”,不愿意再投入战斗。如此一来,中部和左翼的第三军和第二军也有被包围的危险,都加入到撤退的行列中。好在苦战一天的普军也是精疲力竭,没有趁势追击,让法军“安全地”退到了梅斯。

这一仗过后好久,普鲁士国王才认可“我们打赢了”这个说法,因为普军的伤亡实在太高,国王就在前线,他亲眼所见,都是普军死伤的惨状。20,000多普鲁士兵倒在战场上,连毛奇将军作为预备队的第二军,都被打散,最惨的当然是近卫军。法军夏塞波步枪杀伤力惊人,子弹进入人体内后翻滚,击碎骨头撕裂组织。最后穿出的孔洞,比进入的时候大四倍,德军把这种创伤叫做“刮刀伤”。而退往梅斯的法国军队,只损失了12,000人,

深受震撼的威廉一世国王,坚持要跟他的部队一起,在法军放弃的高地上露营。最后大伙儿还是把他劝了回去,国王在一个小度假屋里支起的一张行军床上,度过了一夜。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10 11:39: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尽管普鲁士国王不承认这是普军的胜利,这仗也真不能说是法军的胜利,巴赞再也无法与沙隆的麦克马洪会合了。普鲁士的《国家报》(National-Zeitung)的说法不无道理:格拉维洛特一战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最重大的事件,法军的重新集中已无可能,巴黎门户大开。”

19号到20号,莱茵军团的14万人退到了梅斯,梅斯郊外扎下大片的营帐,自此“莱茵军团”变成了“梅斯军团”。尽管暂时还算安全,这么多的人员、车辆、马匹和大炮挤在一起,很容易遭到敌军炮火的打击,并且更难获得足够的水和粮食。8月21日,普鲁士人开始在梅斯周围挖战壕修工事,切断了梅斯向西的道路。同时把周边农村的水、粮食和牲口全部拉走,打算困死梅斯的法军。巴赞被击败退到梅斯,让法国本不乐观的战略前景更加黯淡。“莱茵军团”被普军包围在梅斯,德军的其它部队在毛奇将军指挥下,正在向法国核心的地带前进。

回到梅斯安定下来之后,巴赞元帅似乎又恢复了活力。在一封写给麦克马洪元帅的信中,巴赞说我再一次获得了“有利的防御地位”。这是巴赞喜欢的态势,此时巴赞的自我感觉还不坏。8月20日,巴赞的司令部发布了一个充满信心的公告,说一支法国军队,现在集结在梅斯,这说的就是他自己了。而另一支部队,在两位法国最受欢迎的将军麦克马洪和费里的指挥下,集结在沙隆。为了弥合战线上巨大的缺口,普鲁士人将不得不征召每一个31岁以下的男子,如此一来德意志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将空无一人,暴露在我们强大舰队的打击之下,那么法国“强大的舰队”在哪里呢?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12 11:08: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退到梅斯的巴赞发布了一个看起来充满信心的公告,说普鲁士的海岸,将暴露在法国强大舰队的打击之下,那么法国强大的舰队在哪里呢?

法国强大的舰队在来来回回的折腾之中。

1870年的法国舰队,确实是强大的舰队。法国海军是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世界第二强的海军,拥有各型战舰470艘,规模差不多十倍于普鲁士的海军。这支强大的海军,为拿破仑三世的法国,建立起一个全球帝国。法国有45艘铁甲舰、护卫舰和浮动炮台,而普鲁士只有五艘铁甲舰来保卫1,000公里长的海岸线,以及沿岸的港口威廉港(Wilhelmshaven)、不来梅、汉堡、吕贝克、罗斯托克、什切青(Stettin)、但泽(Danzig)和柯尼斯堡等。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13 21:21:2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一开始拿破仑三世的确有计划用他的舰队,把一支9,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和20,000人的后备役部队,运到普鲁士海岸登陆。法国皇帝打算让拿破仑亲王率领这支远征军,让亲王也有机会镀镀金,路易·特罗胥将军给他当参谋长。普鲁士的容克贵族非常害怕法军在沿海登陆,这样他们统治下的波兰人可能就要趁势造反。军事上,普军也低赖快捷的交通运输来进行它的部署,有很多条铁路线在海上打击范围之内,法国海军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果法国的14艘平底铁甲舰,能够靠近德意志海岸,法国海军可以攻击德意志的重要港口以及战略铁路,这样毛奇就不得不改变计划,抽调大量部队来进行海岸防御。

经济上,普鲁士迅速增加的人口和工业,也是严重地依赖进出口。因此尽管也是资金紧张,在普法战争爆发前的两年里,普鲁士还是花了1,000万银币在海岸防御上。每天有700艘船进出德国主要港口,对德意志进行海上封锁,可以打击普鲁士的经济,阻止他们进口重要的原材料。

政治上, 8月4日法国外交大臣说我们必须组织一支远征军,才能让丹麦加入我们的阵营成为我们的盟友。要想成功在德意志海岸登陆,丹麦海军和他的5万人的部队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法国人战前准备进行得一塌糊涂的情况,也包括海军,海军的预备役人员还在纽芬兰捞鱼呢。并且就在法国同普鲁士关系紧张的7月份,7月4日法国地中海舰队被派往马耳他。那个年代还没有无线电通讯,只有有线电。舰队一出海,只有派船去送信,光这一过程就要花上一周的时间。要把舰队集中到英吉利海峡的布雷斯特(Brest),需要三周的时间。紧赶慢赶的马丁·福里尚(Léon Martin Fourichon)率领地中海舰队,到达北海已经是8月份的第二周了。这对牵制毛奇进攻法国来说有点太晚,对在北海展开海上行动来说,也有点晚,10月份这个海域就不方便海上作战了。

海军方面,舰队司令夏尔·里戈·德·热诺伊利(Charles Rigault de Genouilly),并不想把法国这支精锐的舰队,交给拿破仑的堂弟镀金。承受了各方压力的丹麦,也宣布保持中立,这样就没有了设想中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战场,也没有了丹麦的海军基地和支援。于是法国的海上登陆计划取消,代之以佯攻,这对于法国的战略危害极大。如果听任普鲁士毫无阻碍地动员起来,那么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普鲁士预备役的优势了。

当然,法国海军还有一招就是封锁德意志海岸。法国的海峡舰队倒没有地中海舰队那番折腾,接到命令后,7月24日就从瑟堡(Cherbourg)出发前往波罗的海,率领舰队的是62岁的是布埃特-维劳梅兹(Louis Édouard Bouët-Willaumez)。随后地中海舰队加入进来,对德意志海岸展开海上封锁,然而另一个战前准备上的弱点暴露出来,两支舰队都遇到燃料不足的问题。布埃特-维劳梅兹的海峡舰队规模较大,一天要烧掉350吨煤,福里尚的地中海舰队稍微小一些,但是每天也得有200吨煤才行。波罗的海和北海周边的国家都不来趟这个浑水,法国舰队的补给,就要依赖几百公里外的敦刻尔克(Dunkerque),这是距离战场最近的法国港口。于是每次舰队发给后方的报告里,都要催一下煤。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13 21:23:0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缺乏稳定的煤炭供应,法国舰队不得不降低航速,或者干脆停下来。于是海上登陆变成海上封锁,海上封锁改为海上吓唬,一半军舰的锅炉生火,另一半歇着,这样舰长们如何能打起精神来?8月12日,皇后和海军大臣要海军做点儿什么,布埃特只好在他的旗舰上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研究如何打击普鲁士海岸。法军研究了整个普鲁士的海岸线,发现竟然无从下手。波罗的海的海岸线大部分海域水浅,吃水深的法国军舰无法靠近,而岸上防御的克虏伯海岸大炮,射程有4,000码之远,是法国海军舰炮有效射程的两倍。没有登陆部队,拿珍贵的军舰跟对方海岸大炮对轰?哪国的海军都不会干这种傻事儿

北海的福里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没有那里的海图,也没有熟悉当地海情的引水员帮他们导航,威廉港外密布水雷,有通电的、有漂浮的、还有沉在水底的,让法国海军的行动充满风险。普鲁士的几艘铁甲舰、护卫舰坚决不出港迎战,只派小船出来骚扰一下,打一枪就跑,让本来就缺煤的法军舰队雪上加霜。您可能会问,《克里米亚战争》中那几艘大放异彩的浮动炮台呢?都处于封存和维修状态呢,法国战争准备之糟糕表现在方方面面不是?

海军说了,俺们是“蓝水海军”,是用来跟大国海军争夺制海权的,贴近岸边的黄水,本来就不是俺们该管的事儿。海上封锁的任务持续到九月份,然后因为天气原因还有巴黎的责难,舰队撤了回去,普法战争的海上战役就此结束。

法国这样的国家确实比较纠结,大英帝国可以专注海权,普鲁士可以致力于陆上争霸,而法国既想在欧洲大陆上获得优势,又想在海上跟大英帝国争一争,不能把资源集中于任何一个领域,结果两头都没抓住。好在普法战争之后法国认清了形势,分清了主次,而大国崛起的德意志帝国,走上了两手抓两手都不硬的境地。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15 21:03: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法国这样的国家确实比较纠结,大英帝国可以专注海权,普鲁士可以致力于陆上争霸,而法国既想在欧洲大陆上获得优势,又想在海上跟大英帝国争一争,不能把资源集中于任何一个领域,结果两头都没抓住。好在普法战争之后法国认清了形势,分清了主次,而大国崛起的德意志帝国,走上了两手抓两手都不硬的境地。

说过海上行动这个插曲让咱们再回到陆地。8月18日晚上,普军就切断了梅斯通往巴黎的电报线路,这以后的战况再也不能及时传递给巴黎了,巴黎人仍然懵懵懂懂生活在和平的氛围之中,不知道大祸即将临头。20日法夫尔问总理八里桥伯爵,普鲁士的报纸说,格拉维洛特附近发生大规模的战斗,是怎么个情况?八里桥伯爵说他也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消息。同样没有及时获得消息的奥地利大使梅特涅亲王,依然对法国充满信心,以为巴赞已经从梅斯撤了出来,正在跟麦克马洪在沙隆会和,还有一支从后方卢瓦尔(Loire)过来的部队,也在加入进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法国还有获胜的可能,可惜这不是事实,巴赞退回梅斯,让取胜的可能成为一场空。毛奇将军现在的任务就简单了,他可以用一部分部队把巴赞困在梅斯,其他部队专心去对付麦克马洪。没有了莱茵军团的威胁,弗雷德里希威廉王储的普鲁士第三军,可以放手展开行动,去抓住麦克马洪。

随着形势的发展,俾斯麦需要面对外交压力了。8月21日,得知战况的奥地利大使馆电告维也纳,说应该展开外交谈判来结束这场冲突。同一天,拿破仑亲王前往佛罗伦萨,跟意大利政府商谈和平的条件。意大利外交大臣埃米利奥·维斯康蒂-韦诺斯塔(Emilio Visconti-Venosta),正式邀请英国和奥地利加入一个”中立联盟”,来帮助意大利“保护法国的领土完整……维持欧洲的平衡”。意大利外交大臣对英国大使说,如果法国被击败,会让欧洲的力量平衡被打破,为下一场战争埋下种子。在这三场德意志统一战争中,都保持了中立的俄国,这个时候也对毛奇辉煌的胜利感到不安起来。俄国的媒体和公众,对普鲁士军事力量和领土扩张,表现出担忧。俄国外交大臣,也对俾斯麦声望日隆感到嫉妒,要求召开一个欧洲会议来结束战争,只有美国声称严守中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众欧洲国家对普鲁士的野心表现出担忧来,这让代替俾斯麦留在柏林处理外交事务的赫尔曼·冯·泰尔(Hermann von Thile)感到担心,奥地利、俄国可能会联同英国和意大利一起,向柏林施压。

咱们前面提到过,法军的将领都认为目前对法国来说,最好的策略是退守巴黎,跟德意志联军打持久战。但是第二帝国政府从政治出发,不能同意这样的部署,特别是欧仁妮皇后,担心如此一来波拿巴王朝不保,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把巴赞从梅斯解救出来。麦克马洪元帅清楚这一去凶多吉少,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有人跟麦克马洪说元帅您应该直接撂挑子不干,谁愿意去谁去,肯定没人能接这个担子,最后还得按照您的意见来。不过麦克马洪顾及到自己的声誉,不能落下抛弃巴赞这个污名,只好明知道是死地也去,不成功便成仁。

此时的麦克马洪跟巴黎一样,并没有巴赞的确切消息,也不知道普鲁士第三军团和其他普鲁士部队的动向。巴赞的 说他会向色当方向突围,于是麦克马洪准备去色当接应巴赞,这样也可以避开梅斯和沙隆之间的普军。

留下约瑟夫·维诺伊(Joseph Vinoy)率领第十三军以及新动员起来的10万人留守巴黎,麦克马洪同法国皇帝一起,带领法国最后一支野战部队,14万人420门大炮,踏上了《通往色当之路》。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16 21:56: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麦克马洪率领法国最后一支野战部队,出发来解梅斯之围。

开战之初,毛奇的计划是把整个法军包围起来并加以消灭,现在这个目的实现了一半。巴赞的部队被围在了梅斯,麦克马洪跑了,并在沙隆组织了一支新的部队,毛奇不得不对计划做出相应调整,把部队进行了重新编组。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留下来包围梅斯,从这两个军团中抽调近卫军、第四军、第七军和两个骑兵师共计12万人,组成新的第四军团马斯(Meuse)军团,由萨克森王子阿尔贝特 (Crown Prince Albert of Saxony) 率领。普奥战争的时候,阿尔贝特王子站在普鲁士对面参加战争,表现出色。几天前的格拉韦洛特战斗中,也起到关键作用。由他担任新军团的司令,体现出德意志民族的精诚团结。威廉王储的德意志第三军团和这个新组建的马斯军团的任务,是抓住麦克马洪并消灭之。

8月23日,新组建的马斯军团前往通向巴黎的第一站凡尔登,现在已有18万人之众第三军团也冒着恶劣的天气奋力向西挺进,忍饥挨饿,每天行军三十多公里,夜里露宿荒郊野外。20日到达默兹省(Meuse),24日到达马恩省(Marne)。普鲁士高效的动员机制,现在不但补充上开战以来的人员损失,另有15万预备役已经抵达战场,还有30万人正在编组之中。

8月24日普鲁士的侦察骑兵到达沙隆,发现这是一座空城,麦克马洪不知去向。普鲁士骑兵赶紧四下搜索,从地方长官口中,从当地邮局截获的大量信件里,搜寻法军的下落。很快法军的动向浮出水面,麦克马洪去往兰斯(Reims)了。

兰斯在沙隆北面,麦克马洪这一行动一时让普鲁士最高统帅部有些困惑:麦克马洪要干什么?是打算从北面策应巴黎的防御,还是绕道去解梅斯之围?

经过一番思索,毛奇断定,麦克马洪是想绕道色当解梅斯之围,尽管这是死路一条。于是8月26日,毛奇命令向西前进的阿尔贝特王子的马斯军团和威廉王储的第三军团全部转向北方,马斯军团拦住麦克马洪,第三军团切断麦克马洪的退路。所有的骑兵都派出去监视和骚扰法军,实时掌握法军动向。

这个行动多少有些冒险,一开始两支德意志军队中间有几十公里的间隙,如果麦克马洪机敏的话,德意志军队有被各个击破的风险。不过一心向东的麦克马洪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加之法军侦察工作的低效,战场似乎是对德军单向透明的。

8月28日,普军侦察骑兵缴获了麦克马洪完整的战斗计划,同一天第三军团已经到达武济耶(Vouziers),马斯军团接近比藏西(Buzancy),麦克马洪前进和后退的道路,都被切断了。

通往色当之路_调整大小草根制作了一张地图,圈出了文中提到的地点。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17 22:41:4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9日晚,一路跋涉的法国费利第五军来到博蒙-昂-纳尔戈讷(Beaumont-en-Argonne)。从兰斯到这里的道路情况很差,唯一的一条铁路绕行沙勒维尔-梅济耶尔(Charleville-Mézières),法军的行军和补给都很困难,路上还不时地受到普军骑兵的骚扰。麦克马洪很清楚自己的处境,需要快去快回,因此一直催动法军连日奔波。费利向麦克马洪抱怨说,部队三天没有得到补给,让我们在这里吃吃饭再走吧。麦克马洪说对不起大家,但是情况真的紧急,咱们得加紧向前赶路。夜里,精疲力竭的法军就在博蒙附近的林中和路上休息,也没有做好侦察和警戒工作。他们不知道,德军大部队已经追踪而至。

得知随时可能同法军遭遇,德意志第三军团最右翼的巴伐利亚第一军,小心翼翼地搜索前进。骑兵和轻步兵搜索山岭和林间,确定安全后再把大炮往前推进。前进中的巴伐利亚人,发现了在林中休息和出来寻找吃喝的法国兵。

另一支德军部队,马斯军团最左翼的普鲁士第四军,也发现了法军。就在巴伐利亚人观察法军准备战斗的时候,普鲁士第四军的大炮率先开火了。慌乱中法军赶紧起身拿起枪,而巴伐利亚人已经排成战斗队形,从山上冲了下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法军,慌乱地向着穆宗(Mouzon)逃去。这一场遭遇战法军损失了7,500人40门大炮,给德军造成3,400人的伤亡。

费利将军这么一退,距离梅斯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而梅斯那边却不见巴赞杀出来。

没有接应上突围出来的巴赞,倒把德军先招了来,这可如何是好?麦克马洪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于是他决定先把自己这支疲惫的部队,退向色当再做打算。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18 09:02: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麦克马洪渐渐陷入困境,他要解救的巴赞这段时间在做什么呢?

巴赞退回梅斯后,8月21日,普鲁士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六个军12万人,开始绕着梅斯开始挖战壕,组成一条细细的包围圈,把巴赞包围了起来,四个军在摩泽尔河西岸巴黎凡尔登的方向,两个军在东岸。

此时普鲁士军队的阵线并不牢靠,巴赞还是有机会重新向西突击,打通前往凡尔登的道路,或者向北前往泰昂维,贴着法比边界走,这样巴赞只需要防备南方。如果法军行动迅捷的话,完全可以打普鲁士第二军团一个冷不防,在色当同预计到来的麦克马洪部队会合。在泰昂维已经为巴赞准备好了三列火车的补给品,此时需要果敢,不过巴赞并没有动作。

22日一个志愿者穿过战线,把麦克马洪将军的信带给巴赞。麦克马洪告诉巴赞,他将率领13万大军前来解围,要巴赞配合他的行动,而巴赞对此似乎并不热心,也没有把这个消息传达给部下。包围圈里法军士气低落军纪开始涣散,公然违抗上级命令的情况时有发生。普军切断了法军的供应线,让法军连合适的饮用水都不够,梅斯法军和他们的12,000伤员,只能喝不干净的水,这严重影响法军官兵的身体健康。即便采取严格的定量限制,梅斯的粮食供应也只能支持一个多月。这种情况下,当兵的还要挖战壕修工事,法军的战斗力大受影响。

26日包围圈里的梅斯军团开了个会,会上首先发言的是炮兵总监索力(Marie-Justin Soleille)将军。索力说炮弹贮备只够应付一场战斗的,建议就不要浪费在突围上了,还是保存有生力量,在将来和谈的时候多多少少能增加一些筹码。现在看起来,普鲁士人很快就会到达巴黎,然后就是和平谈判了。其他将军纷纷表示赞同,弗罗萨德补充说除了皇家近卫军,其它部队士气都不高,根本不可能采取任何进攻行动。勒伯夫先给自己前一段时间的糟糕表现,做了些洗刷,随后也附和着说保持军队完整,是唯一合理的做法。康罗贝尔说,突围势必要丢弃辎重和大炮,拉德默勒尔说对对,没有粮食和弹药的话,咱们这支部队离开梅斯也没多大意义。

只有皇家近卫军的指挥官布尔巴基将军,表达了不同的意见,然而声音太弱。有趣的是,战后这群将军们上法庭的时候,“支持”布尔巴基的就不止一位了。勒伯夫说炮兵总监误导了他,说缺乏弹药,其实每门炮可以打120轮,火药能发射300次,他跟索力在会议上争论了两个小时……

当然勒伯夫的确有给自己洗刷的理由,勒伯夫提出了粮食不足的问题。梅斯的贮备,本来只是为2万要塞守军和7万市民准备的,供这些人撑上三五个月没有问题,但是现在来了额外的14万军队还有12,000伤员,粮食恐怕会迅速耗尽。大部队能离开,对要塞来说是件好事儿。至于弹药方面,法军步兵每人还有140发子弹,以当时装一发打一枪的射速来说,应该够梅斯军团杀出重围跟其它法国部队会合。不过……,既然总监提到了弹药不足,大家都有了不作为的借口,保留部队作为谈判的筹码成为主流意见。于是弹药充足的梅斯军团,口粮配额下降到每天375克面包,做好了挨饿的准备。

对于法军的这个共识,最感到高兴的应该是毛奇了。巴赞不折腾,连骑兵都不派出来骚扰,让毛奇可以放手调动部队,去围堵麦克马洪了。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18 20:33:4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8月30日巴赞才跟手下提到麦克马洪,在夜幕的掩护下,巴赞集中部队在努瓦斯维尔(Noisseville)方向。为了打破普军设置的障碍,巴赞命令把梅斯要塞里的24磅重炮拉上来,结果重新布置这些大炮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直到31日下午四点,这些炮才开火,法军发起进攻。这么长时间的拖延,让弗雷德里希·卡尔亲王调集了60,000部队挡在法军前面和侧翼。巴赞见普军的增援上来了,进攻受挫后就下了撤退的命令。战斗意志本就不坚定的法国兵,听到命令后抢着往回跑,有些部队甚至都跑散伙了。这一仗给法军又增加了3,000伤员,让本来就缺水缺药的情况雪上加霜。

尽管31日早些时候德军进行了增援,但那时候德军总共也只有3个师,来面对法军的8个整师、几个骑兵旅和162门炮,共计90,000人的大部队。只要法军行动坚决,实现突破也不是不可能的。看起来巴赞只把这次行动当作又一次试探,见到普军的防御加强了,马上下了撤退的命令。

有人猜测巴赞并不愿意突围,巴赞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不希望他的竞争对手麦克马洪元帅出风头。

回头再说麦克马洪,前往梅斯解围的麦克马洪,没有接应上巴赞,倒是被追踪而来的普军逼到绝境,不得不暂避色当。8月31日,毛奇命令马斯军团右翼展开,第五军和第十一军,向色当以北运动,堵住法军逃往比利时的道路,第三军团切断色当和巴黎之间的联系。

毛奇在紧张地进行着部署,俾斯麦也没有闲着,提醒比利时有责任解除任何进入比利时境内法军的武装。如果比利时容许法军在他们的境内重整,那将破坏比利时的中立地位,普鲁士军队也不得不进入比利时。8月31日晚,萨克森军和普鲁士近卫军已经到达色当东北部,法军退往比利时的可能性不复存在。普鲁士第六骑兵师到达色当西北的沙勒维尔-梅济耶尔,麦克马洪往西逃的道路也被封死。色当南面,巴伐利亚人逼近巴泽耶(Bazeilles)、维涅古(Wadelincourt),普鲁士第四军,第十一军和第五军也在赶来,包围圈业已完成。毛奇来到马斯河左岸的高地,从这里可以看到对岸法军的整个营地:“我们现在把他们关到笼子里了。”31日晚毛奇对国王说。说这话的时候,普鲁士第十一军正在渡过马斯河,切断了麦克马洪唯一通往西部的铁路。9月1日,普鲁士人在一个可以俯看色当的小山坡上搭起了看台,普鲁士国王、俾斯麦和毛奇邀请德意志各位王公、各国大使、武官以及各大媒体的代表,前来观看围歼法军的战斗。

普法战争最重要一战的大幕即将拉开,情况会如何发展呢?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20 22:39:5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麦克马洪靠着马斯河,把他的部队摆成了一个三边形,三个军各挡一面,一个军留作预备队。菲利克斯杜伊的第七军在弗卢万(Floing)和伊利(Illy)之间,杜克罗的第一军在日沃讷(Givonne)到代尼(Daigny),勒布伦的第十二军在代尼和巴泽耶之间,刚刚从巴黎赶来的艾曼纽·维姆芬(Emmanuel Wimpffen),接任第五军军长,率部作为预备队,布置在杜克罗和杜伊的后面,用于弥补防线上的漏洞。

法军东北背靠森林,这片林地对18世纪的军队可以作为屏障,不过现在普鲁士克虏伯大炮的射程,足够越过这片林地了。法国军队已经无路可退,没有纵深,12万人和700门大炮,聚集在一个狭小的地方。有人建议麦克马洪把部队往北几公里,布置在森林覆盖的山上。不过混乱中撤退回来的麦克马洪,感觉依托色当堡垒更安稳些。

麦克马洪低估了包围上来的德军的实力,因此杜伊将军问他要不要挖战壕的时候,他说不用,在色当只是暂时休息一下,马上离开。但是还能离得开了吗?

这一次德意志方面率先发起战斗的,又是巴伐利亚人。冯·德坦将军率领的巴伐利亚第一军,凌晨4点就率先发起进攻。



巴伐利亚第2师通过没有被法军破坏的铁路桥,杀入巴泽耶,同法军展开逐屋争夺的战斗。法军从屋里、房顶、树上和教堂的尖顶上,向巴伐利亚人射击,法军的大炮也展开支援,给巴伐利亚人造成极大伤亡。勒布伦的法国第十二军迅速发起反击,把巴伐利亚人从他们刚刚占领的那些商店和房屋里赶了出去。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22 03:09:3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巴泽耶北边,马斯军团的先头部队,从东面进攻杜克罗的法军第一军,整个早上战斗都在冲锋和反冲锋中进行。麦克马洪元帅在查看这里战况的时候,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弹片伤到他的腿上,麦克马洪只好把指挥权交给第一军军长杜克罗将军。

整个战线上的普军都在忙活着,从四面八方围上来,收紧对法军的包围圈,尽管很多德军部队也是经过很多天十三十四个小时的行军,风餐露宿。

接手麦克马洪的杜克罗将军下达的第一个命令是,依托色当的堡垒和大炮,阻击从东南方向压过来的普军,步兵和骑兵向北集中准备从西北方向突围出去。不过他这个撤退的命令,在法军最高统帅部里引起了抵触。刚刚带着八里桥伯爵亲笔信来到军中的艾曼纽·维姆芬(Emmanuel Wimpffen)将军,认为他比杜克罗更有资格接任麦克马洪元帅,指挥整个在色当的法军。确实论资排辈的话,维姆芬可以排在第16,比杜克罗将军高26位。维姆芬并不把杜克罗将军的命令放在眼里,要求部队原地死守。

普鲁士的炮弹呼啸着从几公里外飞来,这个距离上法军的大炮无能为力,只能任由普鲁士大炮宰割。经过一番苦战,巴伐利亚军把法军又从巴泽耶清除出去,随即德军的大炮向前推进,色当本身也进入了大炮射程,更多的炮弹落入法军阵地。

艾曼纽·维姆芬

主张原地固守的维姆芬将军,这个时候也发现固守是不可能了。然而他还是不支持杜克罗将军向西北方向突围的决定,而是要向东南,争取跟巴赞的部队汇合。他并没有把他这个决定告诉杜克罗,便下令向东南方向发起进攻。法军的炮火打过来,如同火山爆发一样,把巴伐利亚人从他们在巴朗(Balan)的阵地上赶了出去。

不过普军反击的炮火更加猛烈,猛烈的炮火迅速粉碎了法军的突围企图,掩护着普军步兵步步推进,法军不得不退向色当。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22 23:30: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在法军一片慌乱败向色当之际,杜克罗将军把他能找到的唯一完整的预备队,让·马格里特(Jean Margueritte)的轻骑兵旅调了上来。杜克罗命令马格里特率部在普鲁士的战线上撕开个口子,让部队能够向西突围。马格里特领命,率领他的部队从伊利出发,组成两队向弗卢万的普军阵地冲去。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23 11:57:3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这一段:
抱歉,您所提交的内容可能含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内容或通过未授权的第三方应用进行操作,请确认后再提交。
只好烦请大家移步去草根的微信公众号:永远的草根去看了。

三角形东边杜克罗将军的第一军,本就被萨克森军和普鲁士近卫军压得步步后退。待普鲁士人把大炮架到山岭上开始轰击的时候,密集的炮火顷刻就让法国第一军崩溃,很多法军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随着包围圈的渐渐缩小,普军的大炮可以从多个方向朝同一个目标射击。普军如教科书般移动他们的大炮,追着法军打,取得的效果连普军自己都没有料到。法军无处可逃,即便是躲入林中,也会被普军的炮火杀伤,无助的法国兵只能看着普军炮口的闪光越来越近。

最后时刻普鲁士人集中起700多门大炮,550门法国炮一早就被普军的大炮打哑,没有法军炮火威胁的普鲁士大炮,对法军的步兵和骑兵进行了“屠杀”,造成悬殊的伤亡比例。3,000法军战死,14,000人受伤,21,000人被俘。而普鲁士方面,只有9,000人的伤亡和失踪。以往的每次战斗,即便是普军获胜的战斗,普军的伤亡数字大都高于法军,这一战完全逆转过来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23 22:34: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走投无路的拿破仑三世命令打起白旗投降。拿破仑三世派一名副官,带给普鲁士国王 。这个时候普鲁士国王、俾斯麦和毛奇才知道,原来拿破仑三世也在包围圈里。威廉一世命令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希·威廉王储大声朗读这封信:“没有能跟我的部下一道战死,现在我把我的佩剑,交到陛下您的手里。”高地上一片寂静,随即大家涌向威廉一世国王,高声向国王表示祝贺。同往常一样,毛奇请国王命令停火,然后静静地离开,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去了。俾斯麦执笔代表普鲁士国王给法国皇帝写了回信:“对您的境遇表示遗憾,我接受您的佩剑并且安排毛奇将军,来协商在您指挥下英勇战斗的将士的投降事宜。”

一旁的俾斯麦接过侄子递过来的白兰地酒,说:“德意志就此统一”,然后把整瓶白兰地一饮而尽。

色当战斗是毛奇指挥艺术和普鲁士战术的一个巨大胜利,堪称那个时代炮兵战术的典范。普鲁士的炮兵放弃了拿破仑创造的,把大炮拍成一列布置在前线的战术。普鲁士人集中炮火,在富于进取心的军官的指挥下,集中到战斗的每一个关键点上,用炮火消灭敌人,然后继续向前。毛奇让部队机动起来,只给部队下达作战的目标,具体行动方式和战术,由各部队的长官根据战场上的形势来决定。

一直对麦克马洪没有任命自己为全军总指挥耿耿于怀的维姆芬,现在倒是被委以重任——代表法军跟毛奇和俾斯麦谈判投降事宜。维姆芬请求准许“荣誉投降”,也就是部队可以携带武器、辎重和全部的军事荣誉离开,毛奇拒绝了。法国皇帝也在俘虏之中,法国现政府很可能就此崩溃,法军必须解除武装直到最终的和平协议达成。俾斯麦表示完全赞同,说:“我们好不容易俘虏了法军最精锐的官兵,把他们放了回头又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而对于维姆芬请求的对法国宽宏大量,俾斯麦也给顶了回去:“依赖‘宽宏大量’是错误的,特别是对一个国家的‘宽宏大量’。过去200年来,法国对普鲁士发动了30场战争,以后你们还会继续这么干,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在你们国家和我们国家之间必须有一个缓冲区。” 也就是说,普鲁士会要求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普鲁士作为这个“缓冲区”。维姆芬表示这样丧权辱国的条件绝对不可以接受,如果那样的话就要重新开战。毛奇说你那残破的8万法军,会被25万德军和700门大炮,打得渣儿都不剩。普鲁士总参谋长把普鲁士炮兵阵地图推给维姆芬,说如果谈不拢,明早9点我就命令重新开炮。这一下把维姆芬镇住了,他不知道德军已经差不多打光了所有的炮弹,“法军完全接受普军的条件”成了他最后的一句话。

维姆芬清楚,这字一签他法奸卖国贼的名声就彻底洗刷不掉了。于是维姆芬要求每一位法国将军,都要在一个备忘录上签名,表示他们全部接受普军的条件,将军们都签了字。 维姆芬代表法军签署了投降书,10万在世界各地获得胜利荣耀的法军官兵放下了武器,走进普军的战俘营。

在巴黎,奥地利大使梅特涅亲王前去慰问欧仁妮皇后,发现她完全崩溃了。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25 22:03:2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抱歉,您在『煮酒论史』发表标题为《红军出手了》的帖子未被审核通过,请详见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25 22:26: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德意志联军在色当取得巨大胜利, 10万在世界各地获得荣耀的法国官兵,连同他们的皇帝拿破仑三世一起,成为德军的俘虏。

色当胜利的消息传回德意志各邦,德意志人沸腾了,柏林的教堂上挂出标语:感谢…… 每一个德意志邦,都请求威廉一世国王向法国索要战争赔款,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一个独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各大报纸除了祝贺德意志军队取得伟大胜利之外,还纷纷撰文指出,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是防止未来法国侵略的必要措施,也是胜利者应该获得的战利品。阿尔萨斯和洛林是连接南北德意志的纽带,德意志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打1582年起就失去的这两块德意志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到了回归祖国怀抱的时候了。每一个不支持“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德奸”,不但会遭到众人的唾弃,微博封号论坛删帖,还有可能被抓。一直跟俾斯麦唱反调的自由派约翰·雅各比(Johann Jacoby),这个时候居然还敢站在讲台上反对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直接就被爱国群众揪着脖领子给踢下去了。俾斯麦乃德意志民族之伟大英雄,诋毁英雄的民族是木有希望滴。

回到战场上,对于在色当放下武器的法国战俘来说,苦难才刚刚开始。战场已经被双方的炮火蹂躏成一片废墟,10多万法军俘虏一时无处安置,普军只好把这些战俘安置在马斯河三面围绕的一块区域里。10万战俘和1万匹马,暂时留在这16平方公里的地域里,等待着被后送,普鲁士兵在外围看守着。法军俘虏沮丧无力,恶臭从法军的帐篷里发出。俘虏的马匹大量死亡,巴伐利亚人也不费劲埋葬死马,直接扔进马斯河。普鲁士兵日夜不停地清理了六天,才开始让战场变得稍稍可以住人。有些普鲁士兵被派去收拾法军丢弃的大炮和步枪,清理没有爆炸的炮弹。清理出来的步枪堆成了垛,走火的步枪还打死打伤了一些普鲁士兵和法国战俘。普军对俘虏的法国高级将领,倒是蛮优待的。虽然没有放了他们,但是给了很大的自由,结果52个军官趁机开溜,这其中就有杜克罗将军。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26 21:28:3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9月3日色当惨败,皇帝和麦克马洪元帅率军投降的消息,在法国首都巴黎引发了暴乱。4日凌晨,法国立法机构紧急开会商讨对策。法夫尔建议罢黜拿破仑王朝,成立临时政府,让特罗胥将军担任巴黎市市长。这个提议几乎得到了一致同意,因为保皇的波拿巴分子早已开始逃离巴黎,首都剩下的只有共和派了。

八里桥伯爵把表决的时间推迟到中午,但是协和广场上已经聚集起六万人,他们挥舞着拳头高喊:“打倒波拿巴”!“法国万岁”!守护着国会大厦的卫兵,对这群抗议的人表示了同情,他们把军帽挂在枪口上告诉这些人:俺们就当没看见。于是抗议的人群毫无阻拦地冲进议会。共和派领导人甘必大感到值此危急时刻,稳定应该压倒一切,希望能制止住闯进来的人群。法夫尔也在声嘶力竭地喊:不要暴力!要团结,要团结!现在还不是宣布共和的时候!不过暴徒们开始打砸起来。

甘必大和法夫尔比较清醒地认识到,工业中心城市如巴黎确实反对拿破仑三世的人居多,但是相对保守的农村地区,支持皇帝的还是占多数。非常时期,议会特别委员会需要选出一个基础广泛的临时政府,直到将来有时间再进行全国选举,此刻需要的是保持温和和克制。然而暴徒们一冲进波旁宫,温和和保守便荡然无存,甘必大和法夫尔现在只有一个选择——加入“革命队伍”。

这不是甘必大和法夫尔希望的基础广泛的政府,临时政府只是由共和派的代表组成,代表的只是一小部分共和派,不是一个广泛的“共和”,不过现在也没有办法,只好顺势而为了。在新的政府里,甘必大出任内政部长,法夫尔负责外交事务,欧内斯特·皮卡德(Ernest Picard)掌管财政部,朱尔·西蒙(Jules Simon)成为教育部长,海军元帅地中海舰队司令马丁·福里尚担任海军部长,阿道夫·勒·弗洛(Adolphe Le Flô)是战争部长。66岁的勒·弗洛自打1840年代以后就没有打过仗,1852年曾经因为支持共和,被拿破仑三世流放到泽西岛。现在共和派重新上台掌权,他也有了再次出山的机会。虽说共和派执掌天下,还是做了些妥协,“拿破仑三世的人”特罗胥成为政府首脑,最高军政长官。

工人阶级聚集在政府前面,欢呼“他们的”共和国成立,一群代表去往皇宫面见皇后要求她退位。一开始欧仁妮皇后还想争一争,但是看到皇宫外面聚集的暴徒越来越多,赶紧改变主意表示同意,然后带着珠宝,在梅特涅亲王的帮助下溜出皇宫,东躲西藏,9月5日一早逃出巴黎。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27 23:03: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神仙也工作 2021-10-18 16:22:55
精彩。
-----------------------------
谢谢夸奖,继续:

新成立的后拿破仑时代的“国防政府”,很快就分裂成温和派和激进派。温和派主张马上同普鲁士商议和平,而主要由穷人组成的无产阶级激进派,打算把这场战争扩大成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战争,跟普鲁士人血战到底,直到把他们全部赶出法国。无产阶级还认为,第二帝国的崩溃,是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理想的大好机会。要马上发动起义,扫除温和派,摒弃多党制的民主以及资本主义,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起公有制和新的社会秩序。法夫尔竭力在中间和稀泥,特罗胥和甘必大虽然一个是“皇帝的人”,一个是反对皇帝主张共和的人,却发现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彼此合作,联手来对付这些赤色分子了。

回到前线,色当之战的胜利,自然让普军将士一片欢腾。不过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给陶醉在胜利喜悦中的将士们泼了一瓢冷水:“前面还有很多战斗在等着我们”。国王为什么这么说呢?的确普鲁士取得重大胜利,俘虏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却让局面复杂了。一时一个难题摆在普鲁士人面前,下一步跟谁来谈判和平协议?现在谁能代表法国?

是啊,法国战败,连拿破仑三世都成了俘虏,原以为只要法国皇帝下个命令停火,然后就可以着手谈判和平条件了。结果巴黎一场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巴黎成立了新的共和的“国防政府”,皇帝不作数了。

新的共和政府呢?这个共和政府只是以资产阶级共和派为主成立的政府,在巴黎都还朝不保夕,更何况广大的农村,支持第二帝国的仍然大有人在。所以到底谁才能始终代表法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法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法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法国人来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对普鲁士人也是这样。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2-29 21:59:14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