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德意志大国崛起的普法战争

楼主:永远的草根阶层 字数:85935字 评论数:8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这个帖子题材发过一遍,还没发完,就因社区环境治理需要,2019年之前您发布的帖文将进入审核状态不可见,但请您不要着急,站方会尽快审核清理完毕恢复正常。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了。
不过久等未能恢复,干脆自己重新发过吧。

草根这个年龄的人,对普法战争的了解,除了来自历史课本,就是语文课本上都德的那篇《最后一课》了吧?有心者或许记得还有一篇古文叫做《观巴黎油画记》,这些都是只让人知道有这么一场普鲁士德国同法国之间的战争,普鲁士击败法国,让心高气傲的法国人耿耿于怀。

前几年被国内“战斗民族”的说法搞笑,草根想了解一下那场“战斗民族”被修理了的克里米亚战争,却发现中文的资料很少,并且语焉不详。于是草根借了几本关于克里米亚战争的英文书,看过后想干脆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整理出几十篇的《克里米亚战争》。读者寥寥,也难怪很难找到中文资料。虽然读者寥寥,还是有些读者觉得草根的《克里米亚战争》写得生动有趣,问《克里米亚战争》后面是什么?草根顺口说了句那就《普法战争》吧,结果逼得草根不得不再次硬着头皮,啃关于普法战争的书。也好,不如此便不能认认真真读书。加拿大冬天比较冷,不太方便室外活动,就把闲暇时间用来读书好了。

普法战争也是一场中文资料不很详尽的战争,草根试着尽量把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以及前前后后介绍一下。由于行文匆忙,必然有不够准确或者不够严谨的地方,还希望大家帮助指正。好在现在是网络文字,想修改更新只需要动动手指头。草根的《加拿大历史》系列就是这样,一直处于开放状态,不断补充不断修改。今天看到的同一篇,可能同前一阵子看到的就有些不一样,《普法战争》也可以这样。

这些算是“引子”吧,马上步入正题。急切的同学也可以关注下“永远的草根”。
打赏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2 10:40: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好了,让我们直奔主题。

话说罗马帝国之后,欧洲就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即便是同一民族比如日耳曼民族,也是分成很多个大大小小的邦国。有同学可能会提到神圣罗马帝国,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这样评价这个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有个名词“选帝侯”便一下子把帝国的底裤扒掉,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是由选帝侯们选出来的,皇帝只是王侯们名义上的“共主”,并非实际拥有最高权力,更不是“大一统”。这个神圣罗马帝国,跟正牌的罗马帝国也没有任何关系。

草根找了张141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图,给大家看看这个帝国是个什么样的“帝国”。

不过,因为这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主要位于今天德国的领土上,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日耳曼人的“帝国”,起码元首是这样看的。元首把这个帝国认作德意志第一帝国,而他的帝国是德意志第三帝国。那么第二呢?别急,本系列会有揭晓,先继续说这第一帝国的事儿。

1806年8月6日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放弃神圣罗马皇帝的皇位,仅保留奥地利帝国的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您问这皇帝好好的为啥不当了要退位,成为末代皇帝?没办法,那边不是有个穷凶极恶的叫做拿破仑的家伙,逼着咱们下台吗?惹不起只好躲得起了。

犯了众怒的拿破仑虽然乃不世出之天才,还是被欧洲各国群殴击败。《维也纳和约》签订,欧洲五大国体系建立,这五个大国分别是: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普鲁士成为欧洲五大国之一。

这个普鲁士乃是条顿骑士团的后裔,条顿骑士团历史上是为神圣罗马帝国向东方开疆拓土的生产建设兵团,后来普鲁士成为独立的邦国。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3 10:14:2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又要变天了嘛 2021-10-02 10:54:18
早就知道对苏联历史的研究,最终结论就是波兰人自己找死。
-----------------------------
是吗?回头研究研究,不过最近在看第一次苏芬战争的书,发现欧洲国家好像不怎么怕苏联,继续:

参加了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后,为了表彰普鲁士的贡献,就把西边的一些土地划给了普鲁士。普鲁士在德意志诸邦的东部,跟西边新获得的土地中间隔着一群德意志邦国,这样普鲁士自然就有了统一德意志,把两边的土地连成一片的想法。然而欧洲任何一国打算改变疆域的想法,都容易招致其他国家的群起而攻之,更何况普鲁士地理位置十分糟糕,乃四战之地——东边是沙皇俄国,南面是奥地利,西边是法国——虽然暂时接壤得不太瓷实,但你动动试试?马上法国就过来跟你全面接壤,所以普鲁士还要韬光养晦。

普鲁士地图这是1815年后普鲁士以及德意志诸邦的地图,普鲁士的地理环境确实不容乐观。

政治上不行,经济上先行。1834年,普鲁士主导在德意志地区建立起“德意志关税同盟”(Deutscher Zollverein),除了奥地利和汉堡外的全部38个德意志邦国都加入了这个同盟。奥地利出于保护主义,没有加入这个“关税同盟”。这有点儿像今天的欧盟,给普鲁士带来极大好处。以往从普鲁士从东部运东西到西部,要缴纳十几次关税,大大增加成本不说,还严重延误了货物的运输时间。经济上统一,对即将进入工业革命的德意志诸邦国,都有好处。此外对普鲁士来说,这还是一个把奥地利的势力,从北德意志清除出去的好办法。

话说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德意志邦国成立了组织松散的德意志邦联,这个邦联的领导自然是同属德意志民族的奥地利。不过经过拿破仑这一番折腾,民族主义开始在德意志诸邦中播下种子,德意志统一运动开始萌芽,出现了两种统一设想:一是把德意志各邦全部统一起来,建立起包括奥地利这个多民族帝国在内的“大德意志”,这样必然奥地利继续是这个“大德意志”的老大;二是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建立除奥地利之外的“小德意志”,普鲁士的目标当然是“小德意志”。

关税联盟对普鲁士经济及工业化的好处仍有争议,但未来对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好处,则是毫无争议。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3 22:07:5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02 20:02:50
楼主继续,我们大家等着拜读呢!
-----------------------------
谢谢,俺就继续:

拿破仑战争之后,普鲁士被纳入了五大国体系,但一直是最弱的那个。看了草根《克里米亚战争》系列的同学可能会记得,整个战争中普鲁士连酱油都打不上,战后谈判更是几乎没有一席之地。即便是到了1860年,普鲁士也被很多人认为是野蛮落后的地方,铁路这东西被认为是奢侈品,只连接了一些大城市。广大的农村还是未开发状态,南面维也纳的亲戚,也嘲笑普鲁士人就是一群乡巴佬。

然而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描述的1860年代的普鲁士,则大大不同。马克思笔下的普鲁士首都柏林,是一个有着巴洛克式的宫殿和花园的,优雅展开的城市。城市边缘繁忙的锻造厂和机械厂,让革命导师感到惊讶,断言普鲁士是德意志的工业中心。革命导师对他出生地莱茵兰(Rhineland)的省份,和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也感到吃惊。马克思年轻时代田野牧歌生活的莱茵兰,现在到处是冒着黑烟的工厂,如同英国工业革命的中心兰开夏(Lancashire)和约克夏(Yorkshire)一般。

普鲁士现在也有了大城市柏林(Berlin)、柯尼斯堡(Königsberg)、布雷斯劳(Breslau)、多特蒙德(Dortmund)、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以及科隆(Cologne)。普鲁士还比那一年的法国、俄国和奥地利生产出更多的钢和煤,并且有了8,000公里的铁路,比三个邻居的铁路网更密集,领先的优势在下一个十年里拉得更大。普鲁士的人口也有了决定性的增长,绝对值和相对值都有所增加。1866年普鲁士有1,900万人口,法国是3,500万人口,奥地利是3,300万人口。但是普鲁士的人口更年轻,工业发展迅猛,铁路发展更快。

此外,普鲁士主导的那个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关税联盟的,还有2,000万人口。如果普鲁士能统一他们,将是欧洲最强有力的国家。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4 10:45:4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02 20:03:34
我想看看拿破仑的后人怎么打不过腓特烈二世的后人?
-----------------------------
好,继续:

但是普鲁士自身还有些问题,条顿骑士团把斯拉夫人从神圣罗马帝国东部赶走,骑士团的骑士们成为半封建的贵族领主,叫做“容克”(Junker)。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朝(Hohenzollern) 尽管为了王权,削去了容克贵族们的很多政治权力,但是要笼络住这些封建领主们,在十七和十八世纪,还是以低价补偿给他们大量的土地,并给了他们很多地方特权。普鲁士的法庭、军队和政府部门的许多要职,也让他们把持。作为回报,容克地主们宣誓效忠霍亨索伦王朝,他们构成了普鲁士的统治阶级。我们说中国北宋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普鲁士是国王同容克贵族共治天下。

不过到了工业时代,渐渐兴起的所谓资产阶级,工业产业从业者、商人、还有各种新兴行业的专业人士,必然也要求拥有权力,这就要动到旧有的容克贵族们的蛋糕,当然要被容克地主集团所抵制,容克贵族成了普鲁士发展的阻碍。国王拥有自己的委员会,只要他喜欢,就可以否决议会的动议,通常国王还是倾向容克贵族们。

咱们前面说过,普鲁士王国不是统一的一大块,而是分为东部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和西部的省份威斯特伐利亚和莱茵兰。这中间是一大片的“外国”比如汉诺威、黑森、巴登和一些更小的邦国,夹杂在这两大块之间,这就给普鲁士东西部分造成了很大的文化差异。

相对来说,东部更“封建”,西部的省份更“自由”些,政治上的分裂也相当严重。1863年一个来自东部的步兵军官,被派到西部省份亚琛服役。尽管亚琛及其周边的莱茵高地地区,早在1815年就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但这位年轻的军官,还是被当地人对普鲁士的反感情绪惊住了。那地方的人觉得普鲁士是个外国,叫它“烂普鲁士”,给普鲁士当兵就是给外国人当兵,普鲁士军官在他们口里是“波兰人“或者”波西米亚的乡巴佬“。

只有波恩(Bonn)、哥廷根(Göttingen)、柏林或者罗斯托克(Rostock)的学校里的毕业生才是文明人,一般的普鲁士人就是野蛮人。被西部省份看不起,不但显示普鲁士国土的分裂,还显示了精神上他们也不合拍。国内的这种不安定让普鲁士的高层很长时间不敢造次,在对外政策上尽量和谐为主,对奥地利也是放低姿态。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4 21:33:1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02 20:03:34
我想看看拿破仑的后人怎么打不过腓特烈二世的后人?
-----------------------------
好,继续:

但是普鲁士自身还有些问题,条顿骑士团把斯拉夫人从神圣罗马帝国东部赶走,骑士团的骑士们成为半封建的贵族领主,叫做“容克”(Junker)。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朝(Hohenzollern) 尽管为了王权,削去了容克贵族们的很多政治权力,但是要笼络住这些封建领主们,在十七和十八世纪,还是以低价补偿给他们大量的土地,并给了他们很多地方特权。普鲁士的法庭、军队和政府部门的许多要职,也让他们把持。作为回报,容克地主们宣誓效忠霍亨索伦王朝,他们构成了普鲁士的统治阶级。我们说中国北宋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普鲁士是国王同容克贵族共治天下。

不过到了工业时代,渐渐兴起的所谓资产阶级,工业产业从业者、商人、还有各种新兴行业的专业人士,必然也要求拥有权力,这就要动到旧有的容克贵族们的蛋糕,当然要被容克地主集团所抵制,容克贵族成了普鲁士发展的阻碍。国王拥有自己的委员会,只要他喜欢,就可以否决议会的动议,通常国王还是倾向容克贵族们。

咱们前面说过,普鲁士王国不是统一的一大块,而是分为东部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和西部的省份威斯特伐利亚和莱茵兰。这中间是一大片的“外国”比如汉诺威、黑森、巴登和一些更小的邦国,夹杂在这两大块之间,这就给普鲁士东西部分造成了很大的文化差异。

相对来说,东部更“封建”,西部的省份更“自由”些,政治上的分裂也相当严重。1863年一个来自东部的步兵军官,被派到西部省份亚琛服役。尽管亚琛及其周边的莱茵高地地区,早在1815年就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但这位年轻的军官,还是被当地人对普鲁士的反感情绪惊住了。那地方的人觉得普鲁士是个外国,叫它“烂普鲁士”,给普鲁士当兵就是给外国人当兵,普鲁士军官在他们口里是“波兰人“或者”波西米亚的乡巴佬“。

只有波恩(Bonn)、哥廷根(Göttingen)、柏林或者罗斯托克(Rostock)的学校里的毕业生才是文明人,一般的普鲁士人就是野蛮人。被西部省份看不起,不但显示普鲁士国土的分裂,还显示了精神上他们也不合拍。国内的这种不安定让普鲁士的高层很长时间不敢造次,在对外政策上尽量和谐为主,对奥地利也是放低姿态。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4 21:33:3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02 20:03:34
我想看看拿破仑的后人怎么打不过腓特烈二世的后人?
-----------------------------
好,继续:

但是普鲁士自身还有些问题,条顿骑士团把斯拉夫人从神圣罗马帝国东部赶走,骑士团的骑士们成为半封建的贵族领主,叫做“容克”(Junker)。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朝(Hohenzollern) 尽管为了王权,削去了容克贵族们的很多政治权力,但是要笼络住这些封建领主们,在十七和十八世纪,还是以低价补偿给他们大量的土地,并给了他们很多地方特权。普鲁士的法庭、军队和政府部门的许多要职,也让他们把持。作为回报,容克地主们宣誓效忠霍亨索伦王朝,他们构成了普鲁士的统治阶级。我们说中国北宋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普鲁士是国王同容克贵族共治天下。

不过到了工业时代,渐渐兴起的所谓资产阶级,工业产业从业者、商人、还有各种新兴行业的专业人士,必然也要求拥有权力,这就要动到旧有的容克贵族们的蛋糕,当然要被容克地主集团所抵制,容克贵族成了普鲁士发展的阻碍。国王拥有自己的委员会,只要他喜欢,就可以否决议会的动议,通常国王还是倾向容克贵族们。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4 21:34: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03 13:18:42
坐等楼主更新
-----------------------------
继续:

咱们前面说过,普鲁士王国不是统一的一大块,而是分为东部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和西部的省份威斯特伐利亚和莱茵兰。这中间是一大片的“外国”比如汉诺威、黑森、巴登和一些更小的邦国,夹杂在这两大块之间,这就给普鲁士东西部分造成了很大的文化差异。相对来说,东部更“封建”,西部的省份更“自由”些,政治上的分裂也相当严重。

1863年一个来自东部的步兵军官,被派到西部省份亚琛服役。尽管亚琛及其周边的莱茵高地地区,早在1815年就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但这位年轻的军官,还是被当地人对普鲁士的反感情绪惊住了。那地方的人觉得普鲁士是个外国,叫它“烂普鲁士”,给普鲁士当兵就是给外国人当兵,普鲁士军官在他们口里是“波兰人“或者”波西米亚的乡巴佬“。只有波恩(Bonn)、哥廷根(Göttingen)、柏林或者罗斯托克(Rostock)的学校里的毕业生才是文明人,一般的普鲁士人就是野蛮人。

被西部省份看不起,不但显示普鲁士国土的分裂,还显示了精神上他们也不合拍。国内的这种不安定让普鲁士的高层很长时间不敢造次,在对外政策上尽量和谐为主,对奥地利也是放低姿态。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5 21:30:1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04 11:08:39
坐等楼主更新,看大小毛齐。
-----------------------------
毛奇还没出场,先看拿三,继续:

上篇《最弱的大国普鲁士》里面咱们说了1860年代的普鲁士,说到了普鲁士的发展,也说到普鲁士的问题。相对于国土分裂的普鲁士,法国的地理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大约呈六边形的法国三面是海,另外三面分别由比利牛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孚日山脉这三个地理屏障,把法国同其他地区分隔开来。地理优势让法国获得了800多年的统一,也一直让法国保持着欧陆角逐的大国地位,法奥争霸、法英争霸一直是欧陆战场的主旋律。

此时统治着法国的是皇帝拿破仑三世——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生于1808年,1815年拿破仑战争失败后,法国复辟的波旁王朝把拿破仑家族全部赶出法国。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也不例外,从瑞士到德意志,又到了意大利,最后去了英国。

年轻时候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是个思想浪漫富于冲动的年轻人,对叔叔的理念非常赞同,还参与了志在意大利民族统一的烧炭党运动,为此1830年还差点儿被抓,不得不逃到英国。

1815年后法国损失了很多领土,割让给荷兰、德意志和皮埃蒙特。其后的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曾经想要回来,但是英国一不同意法国就退缩了,让比利时独立出来。

拿破仑时代法国在人口、军事实力和工业时代前的经济资源上藐视欧洲。不过到了拿破仑三世时代,虽然仍是欧洲一流强国,但硬实力上的领先已经没有那么悬殊。此时的法国有3,500万人口,差不多是列强的平均数吧。工业化在缓慢地进行,工匠和小商贩们由于担心他们的利益会被大工业和大百货商场侵蚀,抗拒着这种变革。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5 22:32:1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05 09:58:07
原来是条顿骑士把斯拉夫从罗马帝国东部赶走的
-----------------------------
生产建设兵团,继续: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是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成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的。能当上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跟他姓波拿巴有很大关系,跟他的口号是“大法国”也有很大关系。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认为自己的天命,就是为法国打破维也纳体系对法国的封锁,因此乐于看到维持维也纳体系的几个大国,在东方问题上进行争斗。甚至推波助澜,挑起克里米亚战争,狠狠地收拾了一下俄国,恶心了一下奥地利。1856年英法联军打败俄国,《巴黎和约》签订,俄国被削弱,俄奥关系彻底破裂,英国光荣孤立,一时让法国成为欧洲的仲裁人,国际地位得到极大膨胀。

然而这个克里米亚战争和巴黎和会带给法国的荣耀,大都是虚的。此时早已称帝成为“拿破仑三世”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想要的是从欧洲版图的变化上,为法国带来实际的利益。随着俄国被打败,拿破仑三世把注意力转向了奥地利。奥地利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法兰西民族国家的理念相悖,奥地利统治下有德意志人,意大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波兰人和乌克兰人。拿破仑三世觉得各个民族都想独立,也都应该获得独立。他有一个梦想,要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这个欧洲合众国以巴黎为首都,法国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总之各种自信来成为欧洲的领袖。

于是拿破仑同皮埃蒙特-萨丁尼亚(Piedmont-Sardinia)结盟,开始了对奥地利的战争。1859年法国皮埃蒙特联盟打败奥地利,奥地利的两个意大利省份伦巴第(Lombardy)和威尼斯(Venetia),被迫割让给皮埃蒙特,皮埃蒙特如约将萨伏伊(Savoy)和尼斯(Nice)交给了法国。拿破仑三世支持皮埃蒙特打奥地利的初衷,是想打击一下这个老对手,顺便实践一下自己“民族国家”的理念,再获得些领土实惠。但是事情一旦开始,就由不得他了。1860年皮埃蒙特迅速统一了意大利,第二年维克多•埃曼纽埃尔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登基成为“意大利国王”,一个新的大国意大利,就在法国的旁边诞生了!这让拿破仑三世无法干预。拿破仑三世对公众说的是,法国投入对奥地利的战争,是为了把意大利从奥地利手里“解放”出来。把自己放到了这么高的道德制高点上,再下来就有点儿难。这时候您还能再让法国出兵,去阻止皮埃蒙特“解放”意大利的其余部分?拿破仑三世只好跟着庆祝意大利统一了,这也成为法兰西的“伟大成就”之一。要说拿破仑三世对这个局面非常不满意也不对,拿破仑三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民族国家好歹也跟他的理想合拍。

拿破仑三世是民选的“皇帝”,跟那些“君权神授”的君主们不同,要顾及到民意。拿破仑三世不是一个善于左右民意的政治家,大多数时候不得不顺从民意,不能像有些政治家那样,完全采取现实政治的立场,比如他的对手俾斯麦。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6 23:08:1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864年德意志邦联同丹麦,就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的问题爆发了冲突,让俾斯麦看到了机会。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这两个公国位于丹麦和德意志诸邦的交界处,丹麦人认为她们属于丹麦,特别是石勒苏益格。而德意志人,尤其是支持德意志统一的人,认为她们应该是德意志邦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俾斯麦正好借此机会激发一下德意志民族主义情绪,为统一创造条件。于是力主为德意志民族出头,还要拉上老大奥地利。拉上奥地利做盟友可以用来牵制法国,使法国不能有所动作。 此时俄国战败英国光荣孤立,能影响到欧洲局势的,唯有法国。

结果毫无意外,国小力弱的丹麦怎是两大强国联手的对手?普鲁士拿到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归属了奥地利。

解决了同丹麦之间的问题,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统一,下一个障碍就是奥地利了,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铁和血。在策划对奥地利的战争之前,1865年10月俾斯麦密会了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觉得在这两个德意志国家之间,他也可以采取打一个拉一个的策略,就对俾斯麦说,他认为是普鲁士而不是别的德意志邦国,表现出“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和进取心”,他可以理解普鲁士打破同奥地利在丹麦战争中缔结的协定的行动。尽管没能从法国那里拿到像对意大利加富尔伯爵那样的支持,但是俾斯麦确信法国皇帝在未来普鲁士对奥地利的战争中,不会站到奥地利一边。当然,拿破仑三世同样要求普鲁士割让些领土,来回报法国的“仁慈”。拿破仑三世提到了比利时、萨尔(Saar)还有巴列丁奈特(Palatinate),但是狡猾的俾斯麦向来是忽悠别人的,怎么能被别人忽悠?谈到这些实质问题的时候,俾斯麦就开始支支吾吾了。拿破仑三世倒也不急,等你们两败俱伤的时候,都该来求我了。

探明了拿破仑三世的心思,俾斯麦可以放手准备对奥地利的战争了。1866年俾斯麦要求奥地利同意改造德意志邦联,给予普鲁士对北德意志各个邦国的控制权,奥地利当然不能同意。奥地利拒绝后,俾斯麦威胁说那我就废了邦联中各位王公们的话语权,用民选的“国民议会”来顶替他们,这样德意志就“大同”了。这正是俾斯麦善于忽悠之处,俾斯麦其实是个保守派,心里想的是维护霍亨索伦王朝和威廉一世国王的统治。而那些什么民族啊民选啊民主啊,都是西方歪风,俾斯麦是要坚决抵制的。不过俾斯麦知道奥地利更怕这些,奥地利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不都靠着对哈布斯堡王朝这一家子的认同吗?要是“国民议会”这玩意儿蔓延开来,传到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多民族国家里,那还不把奥地利搞散了架子?而法国是单一民族国家没有这个问题,所以从拿破仑到拿破仑三世,民族主义民族自决这面大旗越举越高,俾斯麦这就是要激怒奥地利取悦法国。同时还向奥地利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要奥地利把从丹麦那里夺得的荷尔斯坦因,交给或者卖给普鲁士,这同样“欺人太甚”。

“国民议会”这说法也把普鲁士的容克贵族们吓得不轻,而跟昔日盟友奥地利开战的想法简直是疯了。俾斯麦知道除了威廉国王,谁都不喜欢他,俾斯麦把他的职业生涯赌到了同奥地利的战争上。如果能打败奥地利取得北德意志,把东西两部分统一起来,就能平息自由派的怒火。而扩大了普鲁士,贵族阶层也能接受他,这一战对俾斯麦尤为关键。

1866年3月普鲁士同意大利签署了秘密条约,6月份挑起了同奥地利的战争。究竟这场普奥战争的结果如何呢?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8 00:06:2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摸清了拿破仑三世的底牌后,俾斯麦拉上意大利,开始了对奥地利的“德意志内战”——两兄弟先把座次分出来,然后再说统一德意志的事儿。

虽然拉上了意大利,但这场“德意志内战”在德意志内部,也不是普鲁士同奥地利的单挑,双方各有一群德意志小兄弟助拳。被俾斯麦“国民议会”的忽悠吓住了,南部那些邦国萨克森(Sachsen)、巴伐利亚(Bayern)、符腾堡(Württemberg)、汉诺威(Hannover)、巴登(Baden),黑森-卡塞尔(Hesse-Kassel)、黑森-达姆施塔特(Hesse-Darmstadt)和(Nassau)等等选择了跟从大哥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北部的一众邦国特别是奥尔登堡(Oldenburg)、梅克伦堡-什未林(Mecklenburg-Schwerin)、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Mecklenburg-Strelitz)和不伦瑞克(Braunschweig)几个,选择了跟随二哥普鲁士。普鲁士这边有14个德意志邦国和自由市加盟,奥地利那边是11个,另有6个中立。两兄弟一块儿从丹麦手里抢来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就等着看较量的结果了,这是一场德意志内部的“群架”。


这张地图上,深蓝色是普鲁士,浅蓝色是普鲁士的盟国。红色的是奥地利,粉色的是奥地利的盟国。中立的邦国是绿色的,黄色的是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

意大利王国掺乎进来,是琢磨着把还在奥地利手里剩余部分的意大利领土弄过来,实现意大利的彻底统一。俾斯麦想扩大统一战线,让意大利从后面牵制奥地利,同意在意大利获得威尼斯之前,不单独同奥地利和谈。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8 11:11:0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大多数军事专家预测奥地利会取得胜利,拿破仑三世也是这样想的,但结果让专家们的眼镜碎了一地,普鲁士摧枯拉朽。得益于军事体制改革以及相对发达的铁路系统,25万普军迅速集结到前线,杀入萨克森和哈布斯堡王朝富裕的波西米亚。1866年6月开战的头几周内,普鲁士人就势如破竹,让拿破仑三世感到事情不对劲了。看来这最大的威胁不再是奥地利,而是普鲁士,他还来得及做点儿什么吗? 7月3日,拿破仑三世准备派代表去普鲁士劝和,也就在这一天,爆发了这场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会战——克尼格雷茨战役(Battle of Königgrätz)。7月3日,在萨多瓦克尼格雷茨 (Sadová Königgrätz)地区,普鲁士军队同奥地利路德维希·冯·贝内德克(Ludwig von Benedek)率领的主力,20多万人的北方军团进行了决战。贝内德克错过了各个击破陆续开到,先后投入战斗的普鲁士军的战机,结果奥军惨败,普鲁士军队毙伤俘奥军44,000人,余部19,6000人落荒而逃。只是由于普军没有迅速追击扩大战果,才让奥军免于全军覆没,不过这一仗也足以决定整个战局,奥地利人现在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守得住首都维也纳了。

俾斯麦顶住国王要求拿下维也纳彻底打败奥地利的压力,命令他赫尔穆特·冯·毛奇(Helmuth von Moltke)将军挥军转向匈牙利,俾斯麦已经在为战后谋划布局了。普鲁士的战争目的是要奥地利放弃德意志邦联的领导权,由普鲁士来统一德意志。达到这个目标即可,不可以逼奥地利太甚,为未来制造一个敌人。不拿下维也纳,让奥地利面子上不太难看。而威胁了匈牙利,让奥地利明白再打下去,它的多民族帝国可能不保。这便是俾斯麦棋高之处,未来更大的敌人是法国,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法国。奥地利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力进行德意志内部领导权之争,对它来说,更大的威胁在于内部各民族中的民族主义苗头。看到面临丧失匈牙利的危险,奥地利不得不停止军事行动,于7月22日签署了停战协定。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8 23:05: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8月23日《布拉格条约》签订,哈布斯堡王朝放弃自打十六世纪一来对德意志的领导权,解散了1815年起成立的德意志邦联。俾斯麦毫不耽搁,马上把邦联中北部的成员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拿骚和法兰克福自由市并入普鲁士,余下的德意志北部邦萨克森、黑森-达姆施塔特、梅克伦堡(Mecklenburg)、图林根(Thuringian)、自由市汉堡、吕贝克(Lübeck)、不来梅(Bremen),并入北德意志邦联(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由普鲁士控制这个邦联的外交和军事事物以及大部分内部事务。经此一战,普鲁士获得了700万人口和3,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德意志统一基本成型,一个新的强权诞生,普鲁士一跃而成为欧洲顶级强权。就在六年前,伦敦的《泰晤士报》还嘲笑说,没有列强的帮忙,普鲁士怕是连现有的土地都保不住。

这是普奥战争之后的德意志形势,普鲁士(深蓝色)及其盟友(蓝色)的阵营和奥地利(红色)及其盟友(粉红色)的阵营,中立的国家以绿色表示,普鲁士战后得到的领土则以浅蓝色表示。

普鲁士的“外援”意大利再一次表现出战五渣的特质,尽管北边被普鲁士打得溃不成军,但在意大利战场上奥军大获全胜,奥地利不能接受直接割让领土给手下败将意大利,于是将领土转让给法国,再由法国将领土交给意大利王国。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09 10:46:5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09 20:43:26
意大利真是渣啊
-----------------------------
就是啊,意大利人跟古罗马人,真的有关系吗?继续:

普奥战争的结果让法国目瞪口呆,仿佛一夜之间,原来弱小的可以随时拿捏的邻居,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强大的国家“德国”,一个富有思想家、艺术家、诗人的美丽国度,不再仅仅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军事强国了。

克尼格雷茨会战后法国内阁要求立即采取行动,否则后果严重。皇帝的私人顾问也这样建议拿破仑三世,说敌人的强大就是自己力量的相对下降。欧仁·鲁埃(Eugène Rouher)国务大臣则直接劝说皇帝:“打败普鲁士拿下莱茵兰”。鲁埃的莱茵兰指的是普鲁士西部城市科隆、杜塞尔多夫和威斯特伐利亚的鲁尔地区、多特蒙德还有波鸿,这是普鲁士的主要工业区,没有了这些地区,普鲁士就不再是一个强国了。甚至连一直以来跟拿破仑三世唱对台戏,一直反对战争的那帮自由主义分子,也开始叫嚣战争了。

随着“德意志内战”的结束,自由派路易-阿道夫·梯也尔(Louis Adolphe Thiers)一再说:“拯救法国的机会就是立即向普鲁士宣战。”然而拿破仑三世并没有宣战,只是对俾斯麦采取恐吓措施。在克尼格雷茨会战一个月后,普鲁士军队仍然陷在奥地利的时候,法国皇帝要求普鲁士恪守“1814年边界”。也就是说,位于莱茵河左岸,曾经被拿破仑的法国并吞,而在1815年后不得不吐出来的大片德意志领土,卡尔斯鲁厄、曼海姆、科布伦茨和卢森堡这个大方块,还得是法国的。俾斯麦当然拒绝了,敢接受的话,几百万德意志人都不会答应,当然这样普鲁士可能面临这两线作战的危险。

幸运的是,拿破仑三世并没有真的动手,还是寄希望于两家继续纠缠。另外关键的是,此时的法军位于世界各地,63,000人在阿尔及利亚,28,000在墨西哥,8,000人在罗马,还有2,000人在印度支那也就是今天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法国的步兵部队也只有平时的不到一半,能投入战斗的部队只有10万人,克尼格雷茨会战后,普鲁士胜利之师人数是法军的三倍!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10 11:57:5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克尼格雷茨会战后,1866年拿破仑三世的失意与日俱增。在克尼格雷茨会战前,拿破仑三世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说,表示法国将利用普奥战争,让两个德意志大国相争让法国得利,结果众目睽睽之下是啥利也没得着。于是拿破仑要求俾斯麦同意萨克森、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和黑森-达姆施塔特保持名义上的独立,普鲁士同意了。这个小胜利法国公众并不满意,法国公众要求领土,法军要求复仇,报1815年拿破仑战败的仇。为了迎合这些要求,1867年拿破仑三世想要德意志要塞城市卢森堡,算是对法国1866年“仁慈”的回报,但是俾斯麦寸步不让,还把大英帝国也拉了进来。英国担心法国拿了卢森堡,就会打比利时的主意,要求卢森堡公国独立并且中立,拿破仑三世落得一场空。对头梯也尔逮着机会才不忘损一下这个皇帝呢,编了个段子说:“一个猎人在林子里转了一天啥也没打着,拎着空袋子去肉铺买了只兔子,塞进了袋子,故意把兔子耳朵露在外面招摇过市,这就是‘卢森堡’。” 看拿破仑三世这皇帝当得,太给皇帝这个名号丢脸不?

部分是为了把人们的注意力从这些丢脸的事儿上引开,拿破仑三世承办了1867年的世博会,展示工业成就给法兰西添彩。但是在1860年代晚期,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带给法国的威胁,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忽视的。1820年普鲁士的人口只有法国的三分之一,1860年也还不到法国的一半,而普奥战争后普鲁士吞并的领土,加上北德意志邦联人口达到了3,000万,相比法国的3,500万相差不了多少。再加上普鲁士实行普遍兵役制,让普鲁士的军队比法军多了三分之一。随着1866年的吞并和合并,普鲁士军队从70个步兵团增加到105个步兵团,从10个师增加到17个师。小邦国把全部军队都交给了普鲁士:黑森-达姆施塔特的三个团成为普鲁士第81、82、83团;汉诺威提供了四个团;萨克森提供了九个。到1867年,所有这些新的团跟普鲁士军队无缝衔接,训练、装备甚至军官都是一样的。巴登尽管理论上是一个独立国家,但一位普鲁士将军是他们的战争大臣,另一位是他们的总参谋长,还有一位是师长。德意志迅猛发展的工业加重了这种威胁,1867年,普鲁士和萨克森的煤产量是法国煤产量的三倍,德意志铁路的建设速度轻松赶上法国全力以赴的速度,1866年达到16,000公里,这些都让法国的国力黯然失色。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10 20:59:5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11 10:30:59
条顿军团开始发威
-----------------------------
拿破仑三世的枪要响了,继续:

面对这样的威胁,在普奥战争分出胜负的那几个月里,拿破仑三世没能阻止俾斯麦扩张到北德意志,现在他不能让普鲁士再获得南德意志的几个邦国如巴伐利亚、符腾堡和巴登,这些邦国会给普鲁士再增加800万人口,20万训练有素的军队,还有其它资源。并且这些地方在未来对法国的战争中,还可以给普鲁士带来地理上的优势。有了莱茵兰和南德意志,普鲁士可以从宽大的正面,从阿尔萨斯洛林一直到卢森堡突入法国。对奥地利的战争,普鲁士就是采用了这种分进合击的战术。目前地理上的局限,限制了普鲁士对法战争的选择,但是吞并了巴登、巴伐利亚和符腾堡,情况就不一样了。拿破仑1868年对英国外交大臣说:“我只能保证欧洲和平,直到俾斯麦承认目前的状况。如果他把南德意志也并入北德意志邦联,我们的枪不得不响了。”

那么拿破仑三世的枪响了没有呢?枪怎么响的呢?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12 00:05:2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神仙也工作 2021-10-12 16:58:41
@永远的草根阶层 :本土豪赏1个 码字光荣 (100赏金)聊表敬意,好男要写书,好女要码字。【 我也要打赏 】
-----------------------------
多谢多谢,继续:

在对奥地利的那场“德意志内战”中,普鲁士迅速取胜,让本来以为可以坐山观虎斗,等他们打个两败俱伤的拿破仑三世顿感失望。克尼格雷茨战役的结果,也使法国上上下下感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威胁,出手教训一下普鲁士似乎不可避免。

多少年以来在跟德意志的关系上 ,法国一直保持着强势的存在。1648年黎塞留同神圣罗马帝国确定了边界,1690年代路易十四吞并了阿尔萨斯和西部一点的德意志,1806年年拿破仑废掉神圣罗马帝国,代之以法国主导的莱茵联邦(Confederation of Rhine)。拿破仑三世的法国依然把普鲁士看作小弟,以为普鲁士驯服听话,将来可以成为法国领导的欧洲合众国的一员。既然拿破仑三世喜欢以老大自居,俾斯麦也就顺势而为让他当老大,不论是担任驻法大使,还是刚刚当上宰相的时候,都低调地同拿破仑三世周旋,韬光养晦的结果是换来了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不过1866年打败了奥地利之后,俾斯麦就不愿装小弟了,不再理会拿破仑三世的要求,甚至刺激这位法国皇帝,要他挑起对普鲁士的战争,这是为什么呢?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13 07:47:2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13 18:46:55
此一时,彼一时。
-----------------------------
此拿破仑也不是彼拿破仑,继续:

俾斯麦看来,信仰新教的德意志北部诸邦,同信仰天主教的南部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巨大鸿沟,想要消除的话恐怕得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法国一旦入侵,就可以让德意志人想起当年拿破仑对德意志诸邦的压迫,想起法国对德意志的强征暴敛和肆意掠夺,想起25万德意志人不得不为法军服役,顷刻之间就可以弥合这种分歧。一旦开始“爱国战争”,德意志的那些邦就会跟普鲁士站在一起,北德意志的工业会同南德意志的军队整合起来。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胜利后,很多德意志邦就因为民族主义,自愿加入普鲁士或者北德意志联邦。拿破仑三世挑起法普战争,会“教育”德意志人,帮助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让法国而不是普鲁士挑起战争,还会孤立法国为普鲁士赢得同情。咱们前文分析过,德意志地理位置十分糟糕,周围强国环伺,需要仔细安排才不至于多线作战。1866年同奥地利的战争,俾斯麦就是这样精心设计,在没有任何强权站队干预的情况下,孤立了奥地利,打败奥地利解散了德意志邦联,同样的策略也可以用到未来的普法战争。

“多难兴邦”是俾斯麦的信条,不过俾斯麦版的“多难兴邦”跟星空君的有些不一样,俾斯麦版的是Great crises provide the weather for Prussia’s growth,意思是(欧洲的)的“多难”会给普鲁士带来“兴邦”的土壤。其它强权之间的矛盾分歧,是消除德意志统一障碍,把目光从普鲁士领土扩张上转移开来的机会,也就是说要用别人的“难”来兴普鲁士的“邦”。好在此时的法国看起来如此强大,拿破仑三世很傻地让公众想要比利时、卢森堡和莱茵兰,这些领土野心让法国看起来比普鲁士更具侵略性。欧洲人大都对拿破仑的“祸害”记忆犹新,对法国领土野心的担心,远胜于对普鲁士崛起的担忧。俾斯麦觉得可以在这上面做做文章,帮法国在领土野心这把火上再浇一点点油,让其它列强更加警惕法国。这样在未来的普法战争中都会同情普鲁士,进而助普鲁士兴邦。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14 09:29:4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14 21:25:18
俾斯麦厉害啊
-----------------------------
是啊,继续:

于是普奥战争后,俾斯麦在整合德意志内部的同时,开始寻找一切机会孤立法国并刺激法国。《普奥战争》那篇里面咱们提到,普奥战争之后急于通过外交上的成功挽回民族尊严的拿破仑三世,提出购买神圣罗马帝国的古老公国卢森堡。俾斯麦先是敷衍拖延,让他有时间组织北德意志联邦,再同南德意志商谈共同防御条约。等1867年3月法国再压普鲁士的时候,俾斯麦坚决拒绝了,并用民族主义情绪煽动德意志的政界和新闻界,说这是法国人在强夺“一块德意志的古老土地”。法国想要吞并卢森堡以及莱茵河东岸的土地,让那些首鼠两端的德意志邦国团结到了普鲁士周围。巴伐利亚表示愿意提供6万人打法国,新成立的德意志议会的代表们,纷纷要求俾斯麦对法强硬。俾斯麦还把这事儿扩大到国际上,最后把英国也牵扯进来。英国说你们谁也不准要,卢森堡必须独立并且中立,连卢森堡的堡垒都被炸毁,省得以后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事儿弄得法国皇帝很没面子,还被政治对手梯也尔编了段子。

1868年俾斯麦继续给拿破仑三世上劲儿,没有征得法国的同意,普鲁士就同南德意志各邦进行共同防御协定的秘密谈判。前面咱们说过,这也是拿破仑三世不允许的。1868年俾斯麦还建立了一个全德意志的“关税议会”,让普鲁士同南部德意志诸邦的联系更加紧密,而拿破仑三世也是不准普鲁士同南德建立任何联盟。关税议会的成立显然是把法国的话当耳旁风,法国报以一周的军事演习相威胁,以此来警告,对南部的三个德意志邦,巴伐利亚、符腾堡或者巴登的任何并吞,都是法国开战的理由,不过这正是俾斯麦所希望的。

然而直到1869年战争仍然没有爆发,一方面拿破仑三世需要更多的时间让他的军队准备好,另一方面俾斯麦尽管大打民族主义这张牌,对南德诸邦多大程度上会跟他同心同德,还是心里没底。巴伐利亚和符腾堡确实是加入了关税议会,也同普鲁士签订了军事协定,但是他们政治上要求独立,政府摇摆不定。符腾堡就表示说:“只要有可能,符腾堡希望继续保持符腾堡的独立。”这一独立,南德诸邦在未来的普法战争中,就可以选择参加或者不参加,让未来的战略选择充满了变数。普鲁士总参谋长毛奇将军,在一次到访南德的时候就很不高兴地说:“这帮人应该明白,他们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我们可以让他们好,也可以让他们糟。”俾斯麦当然更清楚这一点,他要继续制造压力,让拖后腿的南德加入德意志大家庭。
永远的草根阶层2021-10-15 10:29: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