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讨论】回应

楼主:求真向善者 字数:3117字 评论数:2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回复字数受限,单开一贴回应一下,首先,你这情况与我看的那个饮水三十多斤的情况相似,他也是有一个类似于试药的情况,用乌梅就会好一些,我在分析排除气、血、痰、食、湿、等等一些情况后,参考多年前看过的前人的一些医案,有一个厥阴渴饮的病案,给了他乌梅丸原方的建议,可惜他没有采纳。贴吧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7332040375?fid=10967&pid=139191646724&cid=139194375360&red_tag=0034795792#139194375360,厥阴案例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929/19/3557089_864041587.shtml。所以,用药是看配伍,不只是看凉药热药多少。你的情况是用甘草泻心汤取效,此方尤在泾谓“使中气运而湿热化”。陈元犀谓“补虚而化湿热”。方中米洋参补脾肺之虚,并健运中气而化湿热。芩、连泄热,得干姜之温则虽寒而不滞,干姜虽热,得参、草之润而不燥,并得法夏之降逆,使芩、连清降之热得以引而下行。治疗痞证的诸泻心汤,组方结构大致相同,既有人参甘枣扶脾益气,又用芩连姜夏苦泄辛开湿热之蕴。以甘草为君,无非标明其证以中气虚弱为主,而湿热郁滞为次耳。这是前人的话。当时出汗,很肯能是温补成湿热,湿热内扰,迫津外泄。现在主症已除,唯有头晕眼花,又说从小就有,说手震颤但未明说起于何时,是最近用热药造成的还是也从小就有?身体比较瘦,腹痛泄泻,泻后痛缓是从小就有?这些地方不是很明晰,舌苔白腻。现在思路有二,从虚实论,虚,似乎与一补阳就上火矛盾,但不一定,热药腻补助湿生热。人身脾阳弱易造成积聚痰饮,从泻心汤的“使中气运而湿热化”。和“补虚而化湿热”。可见,这个虚是可能存在的,但用药大有讲究,不是什么病都一顿热药腻补。可以从这个方向考虑用药。第二,实,热补之后,易形成痰火,头晕可能是痰饮造成的,手震颤也可能是痰饮,也可能从小就有些痰湿体质,或饮食习惯造成的痰湿,所以一用热药就上火。可以从这个方向考虑用药。所以,用药也从这两个方向考虑,一,六君子汤加味。脾虚生湿、痰湿上扰,理脾除痰,宣畅气机,党参30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石菖蒲1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甘草3克。或者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法夏9克、陈皮9克、竹茹9克、枳壳9克、甘草6克、橘络6克、丝瓜络6克。此二方侧重于湿、痰、气机,勿以平淡而忽视。至于这个方子,青皮6克、陈皮6克、姜半夏10克、制香附10克、全当归6克、丹参12克、茯苓12克、苡仁20克、白蔻壳3克、生甘草3克、赤芍15克、生黄芪15克、炙黄芪15克、潞党参12克、桂枝6克,属于益气通阳,化湿和荣。这都整体侧重于虚。走温和路线。若是手震颤,头晕,从实考虑。脾虚生痰,风挟痰壅,上蒙清窍。治宜豁痰开窍,安神定惊,调理脾胃。法半夏6克、广陈皮6克、茯苓12克、炒苏子6克、蝉蜕10克、石菖蒲6克、地龙6克、炒枳壳6克、僵蚕6克。侧重与痰与风,侧重痰饮头晕。而柴胡10克、白芍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枳实9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薤白10克、远志10克、竹茹12克、瓜蒌15克、菖蒲15克。侧重于痰饮。或导痰汤加味。法半夏9克、橘红9克、茯苓9克、制南星6克、枳实9克、菖蒲9克、郁金9克、僵蚕9克、炙甘草4.5克。或者顽痰用峻下攻逐,仲景有十枣汤等。总得来说,用药思路是这样的,用药也是逐渐变化。不确定虚实都到何种程度。重点还是那句话,不开药,仅供参考。

求真向善者2021-05-16 15:29:00 发布在 中医
其实,我是没有想到你真的会去吃那个药的,因为我一再说我不是中医,说的时候很纠结,现在也在想是不是犯事了。对于你的情况,我说我有一些想法的时候,确实是有一些判断的,当时的想法就是热药熬湿为痰,所以用热药就会加重,痰饮上蒙清窍为晕,手震颤,皆是痰饮作祟。但考虑到你说的很瘦,用药泻心汤也显示补中虚而清湿热,且久病多少有些正虚的情况,一方面,虚风内动也会头晕,手震颤。所以十枣汤就没敢提,但是虚风可能性不大,这个中虚是指气机不畅的虚,所以采用清通之法,原本不指其治多年顽痰,所以头晕腹泻不会那么快好的。其意有二,一,试药以判虚实,看虚占多少,若是虚风内动的头晕,效果可能会好些,二,先扶一下正气,否则遽用十枣汤下顽痰,恐正气难支。当然,现在,我也是不敢给你推荐的。其实我是想了很多的,比如你的手震颤,是不是需要在药中加一些虫蚁用以搜剔余邪呀等等。所以思路有二,一,用缓剂理气除痰缓治,用药不对的话,也不为大害,尚有回转余地。二,顽痰非用吐或下法不能除尽,下用滚痰丸或十枣汤。再说一遍,只是讨论,不开药。你要找专业医师开药。切记,切记。至于你说的吃药后心口会痛一段时间,这个应该是药造成的,你可听说过“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尚书·说命篇》:“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是说治病的时候如果不出现瞑眩反应,疾病难以痊愈。所谓玄冥反应是病人在接受某些中医治疗后会出现的一些身体的一些应激反应。而如果不出现这些反应,重且深沉的疾病就不会有疗效。】【病人吃药,产生反应,是药物之正气进入体内,而体内邪气不肯退出,邪正交争的表现,正胜邪却自然病愈。要辨清病人证状:只要能吃能喝,二便通畅,能够睡眠,意识清楚:但吃无妨,此乃玄冥反应也(反应重者可减量服用)偶有药、证不是完全契合的情况,例如药偏热(或患者体质因素、季节气候影响)汗多,可中午加服六味地黄丸,饮食吃粥;口干口苦加服知柏地黄丸;皮肤起皮疹中午加服防风通圣丸;药偏凉,腹凉腹胀,挑出药包中的竹茹、黄连;】(此两段摘抄百度)所以,这个也还需要你自己判断,你整体感觉是变好了,还是没变好。一般指正邪相争。有的时候有人吃药吃的很难受,还理解玄冥反应,就不对了,结果给自己造成伤害,所以,需要正确的判断。我该说的都说了,这回我没什么好说的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你要找专业的医师,你要找专业的医师,你要找专业的医师。

求真向善者2021-05-17 13:38:00 发布在 中医
在我们华夏大地上,好中医是很多的,那方子不是我的,我只是在前人的方子中挑了一个可能有效的推荐给你而已,他们才是真正的高手,我不过拾人牙慧。如果药确实有些效果,我个人目前的想法是,不要着急转方,按徐大椿“病方衰,则穷其所亏,更益精锐,所以捣其巢穴”之意,效不更方,再服用几天,巩固巩固。当然,这个度还要你自己掌握。至于说怎么调整,这回你真的得找个中医高手了,有几点看法,但是不知怎么用来转方,口渴欲饮,口中粘,似乎还存在湿盛脾虚,似乎应当加强一下燥湿的成分,但单纯的加减平胃散肯定不合适,不知再原方中加减什么比较好,从手震颤看,此证兼有风痰,用虫蚁搜剔余邪,僵蚕、全蝎、蝉蜕、钩藤、地龙、都可以祛风以止痉,挑一味就行,需不需要用石斛来监制风药之燥。用南星来加强一下除痰的力量?或许可以先加僵蚕10克、菊花10克、试试?你真的得找个明白人给你看看了,有时候,老中医的经验真的非常有用。至于你说的中风的看法我个人也觉得很可能,两种看法,第一,西瓜天生白虎汤,可能你当时就有中风征兆,腹内大热,吃西瓜甘寒以救急,徐大椿医案似乎提过小续命汤。第二,恣食生冷瓜果,脾湿生痰,这个可能性大,似乎也对应你今天的状况,你会回到小时候之前的状态,会好的,自救者天救。对于你说的西医,我个人看法是非常赞同,能治病就好,中西双剑合璧,治好就行,但你给我的感觉,似乎不是这样的,以后该上医院还是要上医院,不要随便给自己用药,我见过医案里提到用错药致危险的很多。以后像随便相信我这种情况还是要慎重。就说这些吧

求真向善者2021-05-19 22:49:00 发布在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