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刺鲁班尺——看《青囊尸衣》后

楼主:django 字数:1637字 评论数: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其实鲁班尺同学写故事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很多网友都很喜欢,在下也看过不少,总的来说,真的很不错。不过在这里,我想就其《青囊尸衣》中出现的问题,做个简单挑错。
首先声明:此举并非嘲讽挑衅,只是希望能够促进鲁班尺的写作更上一层楼,故事更加严密紧凑,以后出书时不至于伤筋动骨地大动大改。也许此贴发的太晚,毕竟鲁班尺的大作早已自初发表起,已经一年有余,若得人笑话,那是在下,无知,见谅见谅。
挑错问题,若有不同意见,请各位看官陈列于后,能说明为何,更好,相互促进嘛,拍砖也可,只是请别把不文明的东西带进来了。
具体如下:
1、“布告上写道:根据县革命委员会指示,凡位于通往灵古洞的坟墓须于十五日内自行搬迁,届时仍未搬迁的坟墓将视为无主坟,由镇革委会组织基干民兵统一铲平,希革命群众踊跃配合。落款是婺源县南山镇革命委员会,下面盖有鲜红的大印。”
不管当时还是如今的此类政令,还是需要说明个缘由,至少说明迁墓是为了什么,作者未说明,就让老百姓迁墓了,有点让我摸不着头脑。
2、“刚才说话之人是个五十余岁,西装革履的外乡人,……”
文革前期还有点这样穿着的人;文革火热朝天的时候,这样打扮就是个现行反革命,那是不由分说就可以拉去关牛棚的;改革开放后这样的打扮的人才逐渐又多了起来。
3、““这是县里请来的香港著名风水大师吴道明先生。”孟主任不无自豪地介绍道。”
不用说,这个县的县委书记可以被撤职拉去批斗了,此主任也脱不了干系,也拉去批斗吧,就算是有秘密任务在身,那也不该直接说明了吧……在文革时候,连封到境外(那时候香港也属于境外)或进国内的信都可能被拆开检查,而且与境外人员有联系的人很容易被抓起来审讯有无里通外国的嫌疑,更何况这里出现一个大活人,要知道1976年后,都还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没多少人敢跟境外联系。
4、“此去县城七十里,须到南山镇乘车,因此父子俩胡乱扒拉几口就匆匆出发了。
……
南山镇去往县城的人不少,父子俩奋力挤上了车。”
“父子俩匆匆吃了面,然后赶乘回头班车返回了南山村。”
这个……太发达了……文革期间的一个小山村也通公交……
其实从60年代到70年代末的文革期间,中国的经济是严重后退的,连大城市的公交车都少之又少,更何况,那时候的乡村根本不通公路,个人认为此为大败笔。
5、“这座宅子是典型的徽式古民居,三进天井,粉墙青瓦,马头墙高檐飞脊,院内曲径回廊,尤其是门罩上的木雕,一面是渔樵耕读,一面是琴棋书画,精美绝伦,足显此宅当年必是书香世家。”
按照这种居住条件,在如今自然不必说,够的上贪官腐败分子,但在文革尚未结束的1975年,再怎么,当官的也要装的跟贫下中农一样穷,只是屋子相对干净整洁而已,否则,是可以吃枪子儿的,这些,看点老电影也能知道。
6、“……我见您儿子天生异禀,聪明过人,心下想收其为徒,倾囊传授,而且每月还付他生活费人民币两百元钱,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价钱因病人而异,我看500万美金一枚还是有市场的。”吴道明回答道。

两百元,而且每月,乖乖~在文革期间,这是什么概念?那就是百万富翁!那就是地主老财!批斗吧,不二话。80年代初,还有2分钱一颗的糖,5分钱一斤的肉,乖乖……故事背景是改革开放前勒。
那500万美金……就更夸张了,如果鲁班尺查查70年代的物价一定不会这么写了。

今天最后想说的是,鲁班尺的写作相当不稳定,开始能一本正经,文风笔墨都颇正,但后来,看起来是写的越来越不耐烦,索性胡写乱侃起来,不但文风漂浮起来,而且用字也越来越随意,感觉很不认真,原本的故事偏向写实,后来却逐渐透露出普通武侠式风格。
拒绝严谨,此为写作大忌啊。

此文止于凌晨一时三十三分,实在是受明日事累,望,有空在与各位网友详叙。
django2008-11-29 01:34:00 发布在 莲蓬鬼话
写作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特别是在网络时代,随时听取网友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其实对自己的写作好处良多,不但希望作者长足进步,也希望读者慧眼识珠,多作有益评论,这样双方不仅能交流、学习,更能成为知心朋友。
在此也感谢鲁班尺以诚相待,祝写作更上高楼!
django2008-12-04 16:07:00 发布在 莲蓬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