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行记

楼主:云溪山人 字数:13637字 评论数:3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张掖丹霞地貌

张掖丹霞地貌出名还是缘于张艺谋的电影《三枪》,老谋子出身于摄影的电影导演,对色彩的把握有独到之处,而且偏好红色。他的著名电影《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照》,对红色运用把握无不到极致。丹霞地貌我去过的就有武夷山、龙虎山、江郎山,这些地方都以奇秀见称,张掖丹霞地貌却以粗旷雄浑著称。我前一天还在青海湖,从青海湖的碧湖蓝天草原雪山下来,一下子到这里,那茫茫无际,起伏连绵的丹霞山,对照之强烈,无出其右。红彤彤裸露岩土,朝阳、夕照映照之下更为雄浑辉煌。

张掖大佛寺

张掖古称甘州,甘州取其泉甘醇清冽,或以州西南甘峻山得名。张掖最有名的古迹是大佛寺,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为西夏皇家寺院,现存的有大佛殿、藏经阁及建于明代的土塔,大佛殿有全国最大的寺内卧佛,藏经阁藏经之多文物之珍贵,在全国少见,土塔可与北京北海的白塔相妣美。现在这么古老的佛寺全国已经不多了,与大佛寺相同年代,我见过的有建于北宋的嵩山少林的初祖庵,这些古寺庙使人心生崇敬。
大佛殿面阔九间,进深七间,二层,重檐歇山顶,檐上挂满风铃,每阵风过,风铃响个不停,似在诉说大佛寺往昔的岁月。土塔高出殿阁,与蓝天为邻,与白云为伴,与古寺搭配和谐自然,静穆空灵。
我喜欢古寺的清幽,路过古寺,总要进步坐坐看看。在我的印象中,天台的国清寺、峨眉的清音阁都是极清幽之处,大佛寺在城市喧嚣之中,还保留这份难得的清幽,也许是古寺的氛围所感化而忘乎物外的缘故吧。我在寺内逗留许久,直到游人走了一批又一批,临近去嘉裕关的动车时,才离开古寺。
云溪山人2015-08-08 16:31:00 发布在 散文天下
嘉裕关
茫茫一线舞苍山,千古雄关气势咽。
万里长城断垣里,将侯功业骨堆填。
这是我写的咏长城诗,长城是我国古代的防御工事,连绵数万里,历代多有修筑、修复。秦统一六国后,连秦赵燕长城为一体,从临洮到辽东。汉武帝打败匈奴后,开始经营河西,在河西地区修筑长城,为丝绸之路安全护航。明长城自山海关到嘉裕关,是历代修复长城最多的朝代,现留长城大都为明长城。嘉裕关就是始建于明洪武五年,比山海关修建还早九年,由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西征班师途中选址修筑,先后经过168年修建,成为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长城在华夏儿女的心中可谓重如泰山。嘉裕关是万里长城的第一关,大漠雄关,落日苍山,多少的英雄豪杰、文人墨客为之动容。我到过北京八达岭长城,但当我看到嘉裕关时,还是被深深震憾了。
我从张掖坐动车到喜裕关,车出张掖,越往西,草木越稀少,从草原到半荒漠再到荒漠戈壁,依次过渡,南面的祁连山随车向西延伸,洁白的雪山,河边的绿洲,茫茫的荒漠,从车窗掠过。夕阳落时,两旁的山脉逐渐变 原变窄,荒漠消失,绿洲复来,在落霞中夜色下,我到了嘉裕关。
次日我在晨光中到了嘉裕关城,站在城河边遥望,洁白祁连雪山在晨光中与白云相辉映,河岸青翠杨柳、胡杨、翠竹、小白杨与关城的城墙倒影水中,随风参差互动。关城外城正中城门高悬“天下雄关”城匾,关城城墙墙体用黄土夯筑,进入城门便是外城了,外城与长城相连,古代长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嘉裕关城是长城的指挥中枢。外城里面有内城,内城高墙矗立,城楼高耸,镇守着西北边陲。内城东西有瓮城围护,西北门有罗城与外城南北城墙相连。内城中设有游击将军府、演兵场。从内城步梯道登上内城墙巡游,关外的荒漠一望无际,关城耸立,南有巍巍的祁连雪山,北有北山,长城横亘其中,大有一城当夫,万军莫开之势。
还是林则徐的诗最能体现嘉裕关的气势:“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啼。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望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这是林文忠公被革职充军新疆路过嘉裕关时所写,此诗气势非一般诗人所能写,非英雄不能为。毛泽东主度也很喜欢此诗,特书而记之,真所谓英雄相惜。
出关城,城门旁有一棵苍老的胡杨,名左公杨,为左宗棠手植,至今已有130年了。左宗棠与林则徐均是清一代名臣,林大左27岁,可谓忘年交,但两人生平仅相晤一次。林则徐是中国放眼世界第一人,因鸦片战争失败后作为“替罪羊”充军新疆,但他不计个人荣辱,仍“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疆屯田五年,兴修水利,功绩显著,在去世前当年将收集的新疆山川险要及治疆经验尽遗于左宗棠,并说西北有事非左不可,后左果不负林所托,在朝臣一片放弃西北声浪中,力排众议,以七十岁高龄抬着棺材,统帅湖湘子弟兵出关收复新疆,维护华夏现今的西北版图,真千古之功臣。由此我联想西北的风云际会,张骞首倡丝路,霍去病开疆开辟土,班超独定西域,他们都是华夏民族的千古功臣,筑起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长城,没有他们的苦心经营,浴血奋战,就没有当今的中国。在离开嘉裕关前往敦煌的火车上,我写下《车过河西走廊登嘉裕关感赋》一诗:
祁连雪山白,大漠走沙黄。
博望持汉节,定远抚西疆。
开疆霍骠骑,收土左文襄。
隋统丝路盛,唐盛突欮亡。
冯公筑城阙,威震西北方。
登楼望关外,英雄血气长。
写后意犹未尽,联想海上丝路及历史,再续写一首:
华夏疆域广,万城海茫茫。
伏波并交趾,卫温巡台湾。
唐宋海路盛,郑和下西洋。
收台国姓爷,抗倭戚继光。
康乾虽盛世,可惜锁关墙。
积弱被人辱,巨龙病秧秧。
赔款又割地,列强炮火猖。
可恨小日本,强割我台湾。
八年浴血战,驱除东洋狼。
救苦观世音,翻身共产党。
改革邓先圣,继往岁月倡。
丝路今重起,一带一路长。
复兴待何日,不惧今霸王。
云溪山人2015-08-08 16:50:48 发布在 散文天下
长城
茫茫一线舞苍山,千古雄关气势咽。
万里长城断垣里,英雄功业骨堆填。
云溪山人2015-08-08 16:58:05 发布在 散文天下
车过河西走廊登嘉裕关感赋

祁连雪山白,大漠走沙黄。
博望持汉节,定远抚西疆。
开疆霍骠骑,收土左文襄。
隋统丝路盛,唐盛突欮亡。
冯公筑城阙,威震西北方。
登楼望关外,英雄血气长。
云溪山人2015-08-08 16:59:04 发布在 散文天下
车过河西走廊感赋(二)


华夏疆域广,万城海茫茫。
伏波并交趾,卫温巡台湾。
唐宋海路盛,郑和下西洋。
收台国姓爷,抗倭戚继光。
康乾虽盛世,可惜锁关墙。
积弱被人辱,巨龙病秧秧。
赔款又割地,列强炮火猖。
可恨小日本,强割我台湾。
八年浴血战,驱除东洋狼。
救苦观世音,翻身共产党。
改革邓先圣,继往岁月倡。
丝路今重起,一带一路长。
复兴待何日,不惧今霸王。

云溪山人2015-08-08 17:00:56 发布在 散文天下
待续-----
云溪山人2015-08-08 17:01:57 发布在 散文天下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敦煌在河西走廊的最西头,是丝路的必经之路,丝路到敦煌后分南、北二路或三路,南路过阳关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到大月氏、安息,北路过玉门关经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随着商品贸易交流,东西方的文化也逐渐交流融合。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明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除此之外还由于中华文明尤其是儒文化的包容性,东汉之后由于中原战乱,河西走廊相对稳定,许多大族、大儒避乱于此,使儒学在河西地区得以传承发展,成为华儒学的重要一支,这些都为敦煌艺术辉煌准备了条件。
对于莫高窟我向往久之,去敦煌前,我曾去过洛阳龙门石窟,重庆安岳石刻,对其艺术造诣已是惊叹不已。但在敦煌,我还是被石窟造像壁画震憾了!这种震憾无以言表,那是心灵深处的震憾,站在石窟壁画前,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那一尊尊塑像,那一幅幅壁画,那一个个人物、佛像,仿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洞窟中被埋藏了千年后重生。壁画也仿佛如昨天画的一样,画中讲的是一个个佛国故事,画的是当时的风俗历史,画中人表情生动,富于情趣,佛也不再是高高在上,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而是人格化了与生活贴进,乐为信众接受。艺术无疑是可以穿越时空的,我在震憾的同时,不禁为创造辉煌艺术的无名艺术家们、工匝、出资人点赞。这些众多的洞窟,无论哪一个,需要多少的财力供奉,还有艺术家、工匝无私的奉献,这些洞窟没有艺术家的署名,但它的艺术成就永裁史册。如果没有虔诚的心灵,哪能创造这无与伦比的辉煌艺术,如果没有极高的造诣,哪能描画这些美妙画图。敦煌造像壁虽然塑得是佛,描绘的是佛国故事,但却渗入各个时代当时文化、艺术、音乐、生活,那是人文后的佛国故事。它似乎没有离我们那么远,在壁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早已失传的乐器,也可以找到各个时代的服饰、风俗。壁画在构图上、艺术水准上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与现流传下来的历史名家名画相比,都毫不逊色。壁画在用料上无不精贵豪华,金丝铂的镶边,千年不变的比黄金精贵多的颜料,都使壁画增彩生辉。我深深地震憾了,不敢说话,不敢拍佛像壁画照片,深怕打搅画中人、洞中像,深怕他们责怪。参观的人员在导游的带领下,逐个逐个洞窟介绍,我们在听导游轻声细语讲解,似乎在听一部部千古不变的传说故事。
有些洞窟是不会对游人开放的,这虽然有点遗憾,但对我来讲,已足够了。它使我感到自己作为华夏人的无比骄傲与荣耀,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与科学,我们作为后人该如何继承和发扬光大呢,这值得每个人深思。石窟数量最多最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隋唐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科学艺术以及国力领先世界的时代,盛唐气象至今尚令我们陶醉激动不已。
国之蓑落,丝路的冷清,始于明清的闭关自守,敦煌的繁荣由此不再,以至于湮没。最后连王道士无意发现敦煌的众多煌煌文物,清政府也无暇理会,以至落入他国他人骗子之手,悲夫悲哉。
走出洞窟,站在大门前仰望,不禁感慨万分,那密密麻麻的洞窟,是华夏千年文化的积淀,从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开始凿第一个洞窟开始,多少僧侣信众前赴后继,千年苦心经营,才成今日之盛。这得益于这个地区人们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以及僧侣献身佛陀坚定信仰,没有此就没有莫高窟千费洞的辉煌。我不得不佩服起莫高窟的始作者乐尊和尚,佩服他的选址的先见之明,莫高山虽然干燥施工难,但却容易保护,佛像、壁画的色彩线条不易受潮脱落,这也是以它能保存千多百年而不变色褪色的原因之一。莫高窟从南宋海上丝绸之路繁盛逐惭没落,尘封千年至王道士无意发现藏经洞,是佛陀冥冥之中的安排还是老天开的大玩笑。一个佛教圣地埋藏的佛经及众多文献文物,发现它的竞是一个无知道士,这些文献中我曾读过一些无名氏作的敦煌曲子词,这些曲子词感情丰富,用词自然大胆,非一般文人词所能写,它直接证明词这种文学体裁源于民间,起源发端于唐,盛行于五代、两宋,这也是我仅知的一点有关敦煌的知识了。王道士虽然无知,但也做了他份内之事,曾七次向当地官方报告了藏经洞之事,而且还是逐级上报,送去一些可以眼观的宝物,但就是没有引起官方重视,可见清政府当时腐败透顶到如何地步,这个政府不亡真天理不容,果然在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十二年后满清政府也在风雨飘摇中寿终正寝了。但由于王道士的无知,以及盗宝者坑蒙诱骗,最终经王道士之手贱送贱卖了藏经洞中大部分珍贵的艺术瑰宝,这是敦煌艺术的浩劫与灾难。也许我们不能太责难王道士了,如果洞内珍藏的是道家经书,就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如果王道士非道士,而是王和尚,凭着王道士对自家学说的虔诚这一点来看,这些国宝也能保护下来。但历史没有如果,王道士也非王和尚,这场浩劫注定无法避免。我对王道士最不能原谅不是他愚蠢贱卖经书文献文物,而是任盗宝者搬走洞内的壁画与彩塑,这王道士有不可推御的责任。王道士本可以成为敦煌艺术的千古功臣,但由于他的无知,最后落个精神失常,埋骨莫高窟大泉河东岸的沙滩上,其徒子徒孙为他修建的道士塔下。如今这道士塔也莫高窟一景,似乎在诉说莫高窟这一段辛酸的往事。唯有莫高崖依旧,蓝天也依旧,白云依旧,荒漠黄沙也依旧。
离开敦煌,我似乎又看到飞天在蔚蓝的天空中,托着吉祥的白云翩翩起舞,那是经变不变穿越时空的舞姿,那是艺术殿堂最美的舞姿。
云溪山人2015-08-10 13:15:02 发布在 散文天下
待续.........
云溪山人2015-08-10 13:16:09 发布在 散文天下
神奇的鸣沙山月牙泉

如果说莫高窟是敦煌的天人合作的杰出作品,那么鸣沙山月牙泉则无疑就是大自然的天赐之作了。鸣沙山与月牙泉我最早是从旅游地图上看过,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田震唱的《月牙泉》歌,歌词大意说月牙泉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以及对它的魂绕梦牵。
我游过敦煌莫高窟,便直接打车去鸣沙山。鸣沙山距敦煌市南郊七公里鸣沙山北麓,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面积200平方公里。鸣沙山由石英为主的细沙粒构成,因风吹震动,沙滑互动,嗡鸣而响,故称鸣沙山,也因沙峰愕峻如角,称沙角山。沙山名“鸣沙”取其神,“沙角”取其形。
到鸣沙山已下午四时许,时值夏至,烈日高照,敦煌与北京有近两小时时差,下午四时相当于下午二点,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烈日如烧,白云如絮,很轻很软,比上午敦煌的云絮更轻更软,云朵也似乎少点,淡点,也许是烈日将云朵水气蒸发的缘故吧。天也不如早上的蓝,似乎也稍淡些,但从肉眼来看,却很难细分,尤其在黄沙的映衬下,我甚至觉得,天比早上还要蓝,还要纯,云比早上学要白,还要软。沙山呈三角略带些弧线,山山相堆,在蓝天白云下,特显得柔美。
看到一批批游人不停涌向鸣沙山,我也坐不住了,独自来到鸣沙山前,看游人向沙漠、沙丘、沙山四处散开。有穿防沙布鞭爬向沙山,蜗行如蚁;也有骑着骆驼穿越沙丘,悠哉摇晃;有坐旅游车到月牙泉的探泉的,更有的在天空玩飞翼的,各找各的乐趣。我看太阳还太猛,就先坐旅游小车到月牙泉,那儿稍凉快些。
月牙泉静静地隐在沙山的右角沙洼处,泉边围长着些水草、树木,最多的是小白杨、胡杨,这是绿洲中常见的树种。泉形如眉月,说月牙泉确实很贴切,泉水很清,倒影着水草岸树、亭台楼角、蓝天白云、沙山丘波,一阵风过,沙山鸣响,水镜皱波,心神荡漾。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鸣沙山围月牙泉,月牙泉伴鸣沙,不管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历数千年而不变。
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一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人是感受不到的,要用心细心聆听才能领悟。我围着月牙泉绕看一周,走走停停,细看这一池沙漠之眼。然后在泉南岸沙山下的亭阁长廊或静坐、或慢走。这里建筑古朴雅肃、错落有致,亭台楼阁,古刹神庙,临水而设,依山而居,与沙山月泉白云蓝天浑然一体。
夕阳将落,我才拖着长长的影子,加入鸣沙山爬坡排队快速向山顶爬去。沙山拖挂着一条条供攀爬者专用木软梯,软梯上排满了人,首尾相接,远望有如蚁队。沙粒很细,很软,我到沙山顶时,太阳还没有下山,沙山上坐满了看日落的人群,站着、坐着、趟着的都有,玩沙的、摄影的、摆姿势相的,情侣相偎、老友相伴、家人相聚、孤客独坐,共看夕阳红。夕阳染沙,晚霞绘彩,远处林烟如织,霞光变彤,夕阳变红,最后滚成一团,澄净鲜红,跌落云层,没入地平线下。此时彩霞仍在西天燃烧,从落日处的橙黄桔黄,到周边的淡红粉红,然后渐渐变淡变暗,沙山沙丘也随之变淡变白,月牙一弯,苍白如镜。
趁着最后一抹霞光微曦,我从沙山之巅滑坡而下。天已微黑,月牙泉边亮起蓝色星灯,台楼灯火辉煌,与月牙泉映照。星星一点一点多起来,月亮也斩渐亮起来,游人很稀少了。我重回月牙泉边,看星星在池中沐浴,一弯月亮在碧波的随风荡漾。此时我我似乎领悟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的境界了。这时泉边一群浪温青年正围坐一起,喝着啤酒,弹起了吉它,嘴里唱起了田震唱的《月牙泉》,歌声低沉委婉,飘进云朵,融入清泉。
山与蓝天近,云随驼背行。
平沙霞影散,大漠夕阳酲。
月印池泉静,星临楼火明。
谁家浪漫客,弹唱月牙情。
鸣沙山,月牙泉,当我路过你身旁,仿佛回到了遥远的故乡!
云溪山人2015-08-10 14:46:35 发布在 散文天下
未完待续,下篇<雅丹魔鬼城>
云溪山人2015-08-10 14:47:50 发布在 散文天下
夏至日游鸣沙山月牙泉

山与蓝天近,云随驼背行。
平沙霞影散,大漠夕阳酲。
月印池泉静,星临楼火明。
谁家浪漫客,弹唱月牙情。
云溪山人2015-08-10 15:12:21 发布在 散文天下
雅丹魔鬼城

对河西走廊及西域了解,最早来自唐诗,后来读初二历史有所涉及。来敦煌除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外,还奔着玉门关、阳关去的。“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脍炙人口流传千年,豪气干天,此种豪情非盛唐不能为。虽然来前听朋友说,玉门关没有什么,只剩一个小小土城保堡,阳门更没有什么,只剩一个更小的小土墩,没什么看头,但我还是执意要去看个究竟,一解多年来心头之结。
我在去敦煌莫高窟的车上就预定了次日七点半西去玉门关、阳关、雅丹魔鬼城的车,但由于我们是散客拼团,磨磨蹭蹭到了八点多才从敦煌出发。我们坐的是一辆小面包车,车的中间位置有一张方桌,我来得早,就坐在方桌旁的位置。车速虽不快,车窗的视野却比较广,坐着也舒适。车出敦煌,一路是这几天看惯了的大漠戈壁,蓝天白云,只是沙漠更广袤,戈壁更凄凉,蓝天更宽广,白云更悠扬。
车在玉门关收费站停靠,正门对联:“秦燧汉关今犹在,张骞李广俱往矣”,对子不工不说,秦燧更是不妥,秦之长城西不出临洮,玉门关离临洮还很远,直到汉武帝时才纳入华夏版图,哪来的秦燧,山人好事,也瞎撰一联“汉时关燧迹犹在,历代英雄气长存。”
车到雅丹魔鬼城已是十一点多了,这里与张掖的丹霞地貌一样,本不出名,拍了几部电影后才出得名。“雅丹”一词源在维吾尔语,意为陡峭的土丘,雅丹地貌是典型风蚀地貌,敦煌雅丹是古罗布泊的一部分,雅丹地貌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内在的地质基础,必须是湖相沉积地层,敦煌雅丹即为古罗布泊,也就符合了湖相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这里烈日爆晒,昼夜温差极大,风大,常有狂风肆虐,被烈日爆晒松软的岩表,夜间骤冷崩裂,再被狂风一吹,朝而复始,经几十万年的风雨雕蚀,形成至今蔚为大观的雅丹风貌。
张掖丹霞气势已足够恢弘了,敦煌雅丹的气势则更令人震撼,茫茫无际的沙漠戈壁中,那高高低低风蚀残坦断壁、孤岩剩柱,纵横交错,形状不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应有尽有。大自然是神奇的魔笔、魔刀,天穹是画布,魔笔划过,蓝天白云,日落日出,色彩变幻无穷,景象也变幻无穷。积石是刻石,魔刀挥过,城堡宫殿出现了,大漠雄狮驼队来了,孔雀开屏来了,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北京天坛、拉萨不达拉宫、蒙古包、清真寺也来了。人在车上,仿佛置身艺术迷宫,目不暇接。这些雕塑刻下来的废料片,也堆填成茫茫无际的平整的灰色的沙漠,作为群雕的底盘,来衬托群雕的恢气势,也物尽其用。
景区观光车只在金狮迎宾、狮身人面、孔雀、西海舰队四处下车停靠观赏,除狮身人面停车半小时外,其他三个景点只停十分钟。虽在烈日热沙上晒下烤,但还是有发烧游客还是观景超时,我基本还算是准时,仅次于个别发烧游客而已。四处标志景物各具特点,金狮迎宾属于塔状雅丹,狮身人面属于墙状雅丹,孔雀属于柱状雅丹,西海舰队属于垄岗状雅丹,气势最为恢弘,远望如气势磅礴的舰队在茫茫沙海驰航,可惜不能进入舰阵参观,这里是景区军事禁地,只能远观而不可近赏。不过还好,其他地方均可自由参观。我在雅丹下流连,自白云如浮雕,在蓝天中广漠上雅丹项上静静安眠,也似乎恋上这片神奇的土地,舍不得离开。是的,静云如止水,不要说云儿舍不得离开,我也一样。不过与白云不一样的是,白云只在天上静静观赏,我呢则拿着相机,在雅丹群雕中穿梭,东看西往,似乎要把这里的美景全装进脑中带走。
有人说雅丹魔鬼城,只有到了深夜,狂风吹沙,鬼声森森,人陷其中,转而不出,有进无回,故称为魔鬼城。我说,雅丹魔鬼城,景色变幻如魔,应接不暇,地处荒域,故称鬼魔城。
云溪山人2015-08-10 16:59:46 发布在 散文天下
未完待续,下篇<玉门关汉长城>
云溪山人2015-08-10 17:01:34 发布在 散文天下
玉门汉长城
离开雅丹,车到玉门汉长城遗址,玉门汉长城是河西走廊汉长城保存得最好的一段,这段长城不同于燕、赵、秦长城砖石筑长城,就地取材,以砂石、红柳、芨芨和黄土修筑。霍去病第二次西征彻底打败匈奴之后,汉武帝在河西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阳关、玉门关二关,自此,河西并入中华版图,少年将军霍去病功绩和光辉形象也如长城一样,永载史册。历代诗人多有咏霍去病诗,李白、杜甫、王维都有歌颂霍去病的名篇,历代名将的颂诗更无人出其右。但写的最好的还是他给汉武帝奏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短短九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响彻数千年,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奋发图强保家卫国。霍去病的一生是短暂又富于传奇的一生,十七岁任骠姚校尉首战漠南大胜封冠军侯,十九岁任骠骑将军,春夏两次兵出河西,驱尽匈奴,控制河西,打通西域,二十三岁出兵漠北,歼敌七万,封狼居胥,直至瀚海,封大司马,元狩六年薨,陪葬茂陵,谥景桓侯,岁仅二十四岁。从十七岁首征到二十四岁病故,仅有八年军事生涯,但取得彪柄战功,放在任何朝代,都足可以傲视群雄了。
“开疆霍骠姚,收土左文襄”,这是我过河西走发仰望长城发生的感慨,两千年后左宗棠以七十高龄西出河西,收复新疆,这一少一老,相隔千年,形成鲜明对照,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万古长城最坚固的城墙。由此我联想到埋骨长城的两边无数的有名或无名英雄将士,不禁感叹:“茫茫一线舞苍山,千古雄关气势咽。万里长城断垣里,将侯功业骨堆填。”
我最佩服的还是班超,率三十六勇士,探身虎穴,焚杀匈奴使者,促鄯善国归附。兵少血刃,指挥任意,制敌如神,几乎以一人之力抚定西域,而于中夏材力,并不妄费,此等用兵伐谋,虽兵圣不过如此,后人也只能望其项背了。
云溪山人2015-08-11 09:04:24 发布在 散文天下
未完待续,下篇<春风不度玉门关>
云溪山人2015-08-11 09:05:21 发布在 散文天下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的这首诗《凉州词》苍凉悲壮至今尚令人荡气回肠。玉门关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其具体遗址在哪?是否牵移过,学术界至今尚有争论,相对而言持汉玉门关在敦煌西北90公里的小方盘城的意见最多。作为一般的旅游者,对于这些不必太在意,只要意到即可,王之涣没有到过玉门关,王维没有到过阳关,但这不妨碍他们写出千古绝唱。
小方盘城很小,小得使人惊讶,只有600平方米的四方形小城堡。关城用黄土夯筑,城垣东西长子24.5米,南北宽大26.4米,,残高9.7米,城墙上宽3米,下宽,东西4米,南北4.9米。一个食禄二千石辅助太守的郡军事主管辖的关城只有600平方米,确使人难以相信。如果这里是玉门关,那足可见当时边关守关将士的艰苦程度。如果不是那就是所谓百里一关,十里一堡等级稍次的城堡了。而且现存关城遗址也只有小方盘城了,我们姑且就当它是玉门关好了。这里北面傍邻哈拉河沼泽地,水草萋萋,在茫茫沙漠中,有水源就可长期驻军,守住关城,守住水源,敌军久攻不下,就会不战自退。哈拉河北面是连绵的北山山脉,是天然防御屏障。这里沙碛无边,长满了沙棘草,更多的地方则是寸草不生。
与玉门关联系最深的无疑是超超了,定远侯班超抚定西域戍守三十一年,年老思归,上疏和帝:“巨不敢望到酒泉,但愿生入玉门关”,成语典故“玉关人老”也由此而来。唐胡曾诗;“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班超有幸生入玉门关了,虽然入关到洛阳的当年就病故了,但是千百年埋骨边关的无数将士呢。班超是平定西域折兵最少,耗资最少的名将,这也是后人最佩服景仰他的原因,历代名将战功或不下班超,但折兵耗资之少无人敢与其比肩,唐代名将侯君集灭高昌国后,其部将姜行本在罗曼山刻碑歌颂侯君集之功,新唐书更是以讹以讹,说此碑本为班超记功碑,“行本磨去其文,更刻颂陈国威德而去”指责侯君集、姜行本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这也从侧面反映超定远西域之功后人无人可比的史家态度。我想可与班超的西域之功比肩者,或前有霍骠姚,后有左文襄了,前者打败匈奴开疆辟土,将河西地区纳入中华版图,后者更是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打败阿古柏收复失地,阻止沙俄吞食新疆的野心。然而左文襄公胜则胜矣,但由于清政府无能惧外,沙俄还是通过《中俄伊梨条约》和勘办议定书割走塔城东北和伊梨、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是名将的无奈、遗恨,这是有华夏耻辱、悲哀。
清杨昌浚《边塞词》:“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好一个“引得春风度玉关”,一语双意,一指左宗棠与部属沿路栽种的千里绿色杨柳,春意盎然,二是暗喻新疆仍在华怀抱,承受华夏的春风沐浴。
左公打仗不忘种树,真千古一将,不过现在“新栽杨柳三千里”早已不见了,左公及部属所植的左公柳,也就那么寥寥数百棵了。左公精神不能忘,也不敢忘,那寥寥仅剩老柳树,似乎在告诫人们,不能向大自然无限索取,也要适当向大自然馈赠,栽树固沙,否则,大自然会无情地将一个个绿洲沙化掩埋。在回去的车途中,突然遇到沙尘暴,那从大漠深处滚滚而来的沙尘暴,叫人惊骇,即使风稍小些下车体验,出去片刻就弄个满身满嘴沙粒回来。在自然面前,人类又是多么的缈小啊,而古人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还要行军打仗,通商载货。
“春风不度玉门关”,过了玉门关哈拉河便是茫茫无边寸草不生的的大沙漠了。断垣残壁,蓝天白云在城头上空悠悠留驻。“孤城遥望”、“一片孤城”,不过比诗中所写更为悲怆凄凉,人不再,城破败,唯留思恕如云,记忆历史天空的那片云,那片至今犹使人荡气回肠的记忆。
云溪山人2015-08-11 09:37:51 发布在 散文天下
未完待续,下篇<西出阳关无故人>
云溪山人2015-08-11 09:39:02 发布在 散文天下
与玉门关联系最深的无疑是超超了,定远侯班超抚定西域戍守三十一年,年老思归,上疏和帝:“巨不敢望到酒泉,但愿生入玉门关”,成语典故“玉关人老”也由此而来。唐胡曾诗;“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云溪山人2015-08-11 09:41:23 发布在 散文天下
清杨昌浚《边塞词》:“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云溪山人2015-08-11 09:42:53 发布在 散文天下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知道最早阳关还是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阳关在玉门关以南而得名,位于敦煌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与玉门关同设于汉武帝元鼎年间,一北一南互为犄角,均匀为都尉治所。阳关与玉门关相比,知名度没有玉门关高,有关玉门关的诗尤其是唐诗也比阳关多,这可能在军事上玉门关比阳关重要。汉帝国主要对手匈奴、唐帝国的主要对手突劂都在北方,汉储军粮的河仓城(大方盘城)也在玉门关北10公里。军事位置的重要,相对的是战事也多,战事一多则安全保障就没保障了,所以贸易往来走阳关大道反倒比玉门关安全些,玄奘到印度取经从玉门关出阳关回,就考虑了安全的因素,在他的旅行日记《大唐西域记》中详细记录出玉门关后的九死一生艰辛和取道阳关的相对容易平安,成语“阳关大道”也就由此而来。民间谚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意为井水不犯河水,这也可见阳关的影响,在当时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了。其二,从五、七言绝律来看,玉门关放在句末,自然压韵,且音律和美,朗朗上口,其实阳关、玉门关都是边关要塞的代名词或符号,诗人写诗用阳关或玉门关都表达同一个意思,根据韵律的需要选用,也正因为韵律的缘故,末句三字大都选用玉门关,而王维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如用西出玉门或玉关无故人也可以,但不如用阳关朗朗上口。山人也特爱此诗,曾在《月夜怀婺城同窗》一诗引此诗表达对同窗的思念,“东游飘泊多沧浪,西去阳关少故人。天涯明月共此时,遥将此诗寄汪仑。”
阳关遗址很少,仅留一烽燧,那小小的黄土坡上夯筑残留的破败土墩,土墩下石刻“阳关烽燧”,烽遂旁有碑廊长亭,亭南有“阳关故址”石刻碑,古董滩中有一大片绿林水草,边上稍干旱些的地方则长些沙草,更干旱的就只有黄沙红土了,只有蓝天白云在烽遂的上空围绕,使人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的千古幽思了。
阳关的新建的关城很大很气派,有如嘉裕关城,以致一般的游客游了阳关关城博物馆,根本就不愿再去看遗址了,博物馆空调房里陈列有数不胜数的阳关出土的文物,以及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谁还愿意再跑老大远,在炎炎烈日下看那个破败塌驰的小土墩呢?然而我是非去阳关故址不可的,否则也就枉来这一趟了,来阳关而不看阳关故址,对我而言绝对是本末倒置的事。不过也对,来旅游吗,你来看你的,我来看我的,所谓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看这样想着,也就释然了。
云溪山人2015-08-11 09:55:07 发布在 散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