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物语之王之焕的登鹳雀楼优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楼主:章冀平 字数:2421字 评论数:5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诗词物语之(其八)王之焕的登鹳雀楼优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今人作小辘轳体曰:

唐诗小赏话唐诗,李杜花开正入时;标榜堪称铭座右,常常学习获真知。
久泡论坛求润滋,唐诗小赏话唐诗;当歌对酒承精髓,不觉秋风雨满池。
阶梯步步上楼迟,眼界渐宽行有师;愧作孤云闲过世,唐诗小赏话唐诗。


2018年10月,某论坛上,有诗友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的哪个更优起了争执。如下:

@u_109944065 2018-10-24 09:47:25

我不知道你的“李白晚年的《独坐敬亭山》是超过王之涣壮年时的《登鹳雀楼》的”,这个结论从何而来。
瞎说

-----------------------------

@王子居: 2018-10-24 10:11:43

首先,《独坐敬亭山》是李白晚年的巅峰之作,你不会认为李白越写越差吧?
第二,我的原话是“在诗道和诗艺上,李白晚年的《独坐敬亭山》是超过王之涣壮年时的《登鹳雀楼》的。”
你不要断章取义,任何人如果从其他任何角度说登诗更好,我都不会反对。

@u_109944065 2018-10-24 13:40:10

也不知道你读懂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没有,好,我问问你孤云两个字你怎么理解的?
李白的巅峰,怎么判断呢?你必须把李白的诗全部读完,品诗的优劣才能判断,怎么能从晚年壮年之类的字眼去断。
沈从文晚年才尽再也拿不出作品来,他的巅峰在前段,路遥病中写完平凡的世界,他的巅峰在死前。

------------------------

我参加了讨论,明确表态:

本人以为:——除了作者写该作品时的年龄之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王之焕的《登鹳雀楼》,应该在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之上。

确切地说来,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若能被称为一流的话,
那么,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充其量也不过可以在二流之列,找个位置。

大家知道,苏大学子写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以前,我一直以为是天来佳句。现在看来,只是王之涣早行了一步。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很直观的,就如那篇《静夜思》。


@章冀平 2019-03-16 08:49:27

登鹳雀楼_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大家都熟知的唐诗,应该入选过语文课本。诗的文本也容易理解。如“古诗文网”的释文如下: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

确切地说,夕阳是指即将坠落接近地平线的太阳。

一般来讲,由于折光等原因,接近地平线的太阳,往往颜色是发红的,或者说是偏红的。

所以,王之焕所写的“白日”,在意义上,肯定不是上午的太阳,也不是接近地平线的比较准确意义上的“夕阳”。
它只是下午的,开始或已经明确偏西的太阳。

因为是“白日”,说明那时太阳的发光还是很猛烈的,并没有“发红”的迹象。

(上接 89楼)

大家知道,太阳在地球人的视野中,东升西落,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

大家也知道,太阳在即将在地平线上坠落时,总会渐渐柔和它的光芒,变得暗淡而红色素迅速增长。

王之焕在写《登鹳雀楼》之前,一定对太阳偏西运行至日落坠入地平线之下这一过程很感兴趣,
他一定对这一自然现象进行过细致的观察。

那么,这句“白日依山尽”的玄机里有些什么呢?

(上接 90 楼)

其实,我也长期陷在所谓的“夕阳”的泥淖里,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天,在网上见到了一张据说是从鹳雀楼高处拍摄的照片,还指出照片上的某处可以看到黄河的河道。

(上接 91楼)

能够看到黄河的河道,这意味着着什么呢?——显然,王之焕写“黄河入海流”是写实,
他应该看到了黄河的河道。

反过来,看那第一句:“白日依山尽”,是什么玄机在里面呢?

夕阳是红色的,写成了“白日”就不是夕阳了。——为什么夕阳落西山的自然现象,王之焕偏要视而不见呢?

(上接 91楼)

王之焕写出“白日依山尽”,——为什么要用“白日”?——这确实困扰了很久,且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疑惑,一直到去年国庆节那时,才有了明晰的答案。

说来真有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那时搬入了新住处。虽说有阳台,但是不允许让竹篙子自由伸出晒衣物的。
于是,大的物件只有到楼顶的平台上去晒。

下午,我去平台上收取晒干的床单被套时,那时太阳已经西斜,只是光照还是很猛烈的。
我回住处后,往阳台方向望去,发现太阳已经被对面的住宅遮住了。——突然想起那句:——白日依山尽。

在我看来,就是——白日依楼尽。

*

答案出来了,——

王之涣告诉人们:——你如果站立的位置很低,那么,太阳西斜不久,你就看不到太阳了。(太阳被山遮住了。)
如果你站立的位置足够高,(你不仅能看到夕阳红,)你还能看到黄河向着大海奔流。

所以,一个人要开阔眼界,就得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

*

如上,在准确地给出王之焕为什么将“白日”用在这篇《登鹳雀楼》的缘由之后,
大家可以明白:王之焕不愧是高手中的高手,一个“白日”的背后,蕴藏了很现实又很深刻的道理。

所以,一个人要开阔眼界,就得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孜孜不息。



章冀平2019-04-20 13:06:08 发布在 诗词比兴




@大西北人2018 : 这是本帖主帖的部分截图。

章冀平2020-09-07 20:24:50 发布在 诗词比兴

@李寒秋: 2021-02-15 16:03:44

章书记以后不要管这些鸡毛蒜皮,好好论诗写诗才是正经。

--------------------------------

向 @李寒秋 认真推荐本人的诗论力作。


章冀平2021-02-20 20:04:23 发布在 诗词比兴

@ 李寒秋:

本人在这个诗论帖里,
详尽地诠释了王之涣前辈的《登鹳雀楼》,
尤其对“白日”一词做出了精到的分析。

@ 李寒秋:
你看了本帖后,欢迎批评指正。

章冀平2021-02-21 08:47:44 发布在 诗词比兴


@李寒秋: 2021-02-15 16:03:44

章书记以后不要管这些鸡毛蒜皮,好好论诗写诗才是正经。

--------------------------------

继续向 @李寒秋 认真推荐本人的诗论力作。


章冀平2021-02-22 08:23:02 发布在 诗词比兴